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西医理论基础;内容整合;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31-02
《西医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1]。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医学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三方面内容。它是我校非医学专业如药学、制药工程、药剂、中药英语和药物营销等专业必修课的使用教材。以前使用的同类教材如《解剖生理学》中,解剖在前,生理在后,每一部分知识独立分布,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学生明显感觉到所学知识既不连贯,也不便于理解。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研究基础上[2],我们创新性地把同一系统同一器官的解剖、组织和生理学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如消化系统中的胃,既有胃的解剖又有胃的组织学和生理的知识,把同一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由同一教师讲授,这样学生明显体会到内容紧凑、易于理解、重点突出。下面我们就把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前后的情况作一调查对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河南中医学院4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学生219人,2010级学生233人。
2.调查方法。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采用问卷式随机调查,现场回收。共派发问卷452份,回收442份,有效问卷435份,其中2011级212份,2012级223份。总有效率为96.2%。二是统计期末考试成绩。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认为《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合理的人数多于2011级使用其他同类教材的人数,高出21.9%;,经过X2检验(X2=24.86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2012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11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西医理论基础》课程只有90个学时,要在这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全部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使教材内容连贯、精练,把相关知识整合成一体,做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同步学习[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是教材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4]。从上述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认为相关知识整合的《西医理论基础》内容量适中、编写合理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相关教材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他相关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组织形态知识,后一部分是生理内容,学完形态再学机能,老师授课容易,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创新性地把同一章节的解剖、组织和生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减少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5]。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对课程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与2011级相比,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2012级学生选择“理解”的学生增加了19.6%,选择“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时,本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2011级提高了14.2%。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内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学习兴趣。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西医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为他们日后把药学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奠定理论基础。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目的比2011级明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可使更多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数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近几年把《西医理论基础》作为我校药学专业教科书的使用,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誉,他们认为这本教材知识点紧凑、章节编写合理、便于理解。当然通过使用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删减,语言需要更简练和避免一些细节上的错误等。针对这些,我们目前又对《西医理论基础》进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确完善,以便让更多的药学专业同学能学习到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游言文,高剑锋.西医理论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廖亚利,黄卫春,云等.高等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69-172.
[3]陈杰,彭东,陈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30.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不在局限于传统思想的禁锢。那么,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本人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从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长等方面阐述分析创新能力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意义;实践
一、关于基础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阐述与分析
所谓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能力又可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
1.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提升和培养的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的基础内容。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创造的城堡,幻想过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发明家创造家,都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只是有的人创造力被发掘出来,而有的人却被不经意间磨灭了。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实施,以成樗刂式逃的基础,并且正式列入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把一条鳄鱼和一条普通的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在鱼缸中间竖着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鳄鱼对普通的鱼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但是鳄鱼每次都撞在中间的玻璃板上。撞来撞去鳄鱼形成了惯性思维,当我们再把玻璃板从鱼缸中拿开时,我想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鳄鱼不再去攻击那条普通鱼了,甚至不再做最后一次尝试。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要给其过多的限制,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素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保护好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给予其更大的空间去展现去发挥,使其敢于冲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只是教学生画画,而且需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创新思维是什么,就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创新学习活动中怎么去想象怎么去创造,包括思想的独立性、流畅性、敏锐性和求异性。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需要具备高昂的积极性、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的大胆、独特的认知结构以及丰富活跃的灵感启发。能够具备这些特点的创新思想,并且能够广泛的运用到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创新教育内容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成长过程,它指的是带动发明和发现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处理一成不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及需要更多的发现与发明以便产生某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审美认知可以说是构造整个创新活动的重中之重,是创新动力的引擎。由此可以发现,思维的最好诠释方式就是创造,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断努力。
我们应该努力在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煽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中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想要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他们在最初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临摹开始学习的,而临摹的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在逐步的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的思维已经开始占据学生的脑海。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出大胆的创新。我们还可以围绕一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提问、创作等。比如我们去画一棵树,就可以画出不同的感觉,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还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达。通过让学生以光线的不同,四季的更替角度为出发点,让学生心里清楚,只要思想能够想到的心里能够感受到的,任何的颜色都是可以展现出来的,要去大胆尝试不同的想法。二,加强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展创造求异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到教改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没有灵活性的创造性。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很多的方式。而这,更要求我们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只看到传统美术教育的意义,更要看到其对学生发展是否有作用,是否更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
3.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情感与技能培养。
创新技能,它是生活中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的体现,属于发现创新活动的工作原理。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走出去的能力,多接触陌生新鲜的外界环境,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实践,获得亲身的感受,站在它们的角度上,用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带动他们去创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其明白日常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人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光引导,积极思考。同时,教师也要真正的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了解每个学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潜能的个体,充分的引导他们。
创新教育还有创新情感的重要方面。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让学生动动脑子,它还需要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与内心的世界,比如自己的梦想,自己曾经的经历,自己的亲人等因素。在创新与情感结合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是“活”的,才是丰富的有章可循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所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丰富良好的情感世界是创新能力发挥的源泉。我们内心世界情感越丰富,情感所带来的想象力就会越自由的展现。在上课过程中,要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能在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与学习相结合,真正的感受到创新与情感的联系。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的发育状态,各种特征还在发展变化,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学生全面的塑造最主要就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学校自身需要塑造严谨的道德品质纪律,学校教师也要严于律己,在思想和生活中为学生做榜样。在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更多的体现在高考美术中的应试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衡量美术教育的砝码,对于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操培养和艺术素养方面出现很大的缺失。这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做出相对应的对策,摒弃之前盲目的授课,要有根据的,有目标的,有针对性的授课。
中小学进行美术教育,由于它特殊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在艺术审美和鉴赏中,使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画面上思想情感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传递,全面的提高学生人格素养和情感道德观。太多的字幕教育使得学生感官上对知识不敏感,而美术教育图画形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对事物产生好感,从而引起心情的放松,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建立绿色心情。
二、基础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1.创新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去了解美,欣赏美,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认识美,让学生去创新思维,去创造美好,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不带有功利思想,而是通过美来感化人们,来让人们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的美好,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认识真正的美。新能力就是一种对美需求的提升,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美,理想的美就是创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一切事物。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就需要教师来随机应变,发挥自身的优势,课堂氛围活泼灵活,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昂,学习效率就得到提高,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吸纳新鲜的事物,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的形势下,学生需要如何才能适应,就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把向学生传授知识改为启发学生,使其主动地去思考,锻炼其创新能力与思维,对所学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2.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帮助。
社会发展迅速地今天,我们的学生需要有更全面更多元化更适应性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为重要和关键,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与审美及实践相结合,通过审美和动手能力来提高学生,教导学生,通过审美能力与自身的创造能力,大自然的美与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使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里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创新能力是影响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3.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影响。
学生的学习要经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但每个阶段都离不开美术教育。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作为能最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目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幅画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就是不同的两种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创新,就激发了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思考,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创作技能的训练。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互相有联系的,美术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与人之间对事物对美好的共同点联系起来,它具有其独有的作用,这其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必须的能力之一。
结论:
美术教育和其他科目教育的性质略有不同,所以教师授课所用的方式也不同,“因材施教”在这里体现的毋庸置疑。所以美术教育并没有数理化中所要求的严谨性,缜密性。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需要传递出来的是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说到美术作品,“像”与“不像”似乎成为所有大人们判断一幅作品的标准,其实不然。早在我国古代水墨画中写意也是注重作者内心的表达,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作品主观的意向。美术作品在课堂中并不是“画得像”就是好画,而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审美思维和手脑的协调开发。
参考文献:
[1]汤佩文.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136-137.
[2]孙敬全.《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3]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黄其明.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2):182-183.
[5]潘佳岐.鄂旭丽.简述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意义[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54-55.
[7]王霞.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美与时代旬刊》.2010.
搜集资料应严密遵守随机抽样设计,保证样本从同质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除了对比因素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应尽可能齐同或基本接近,以保证组间的齐同可比性。因此,应对样本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证明组间的齐同可比性。
2 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设计方法不同、资料类型不同,选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则不同。例如: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而多组(≥3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即F检验),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想了解差异存在于哪两组之间,再进一步做q检验或LSD-t检验。许多作者对多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两两组间t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又如:等级资料的比较应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或行平均得分差检验。许多作者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
3 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一种概率性的推断,无论是拒绝H0还是不拒绝H0,都有可能发生错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因此,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4 P值的大小并不表示实际差别的大小
研究结论包括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两部分。统计结论只说明有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P值的大小不能说明实际效果的“显著”或“不显著”。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对比组之间有(或无)显著的差异。P≤0.01比P≤0.05更有理由拒绝H0,并不表示P≤0.01时比P≤0.05时实际差异更大。只有将统计结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研究结论。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一致,则最终结论也一致;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不一致,则最终结论需根据专业知识而定。判断被试因素的有效性时,要求在统计学上和专业上都有意义。
5 假设检验结果表达
P值传统采用0.05和0.01这2个界值,现在提倡给出P的具体数值和检验统计量的具体数值(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主要理由是:①以前未推广统计软件之前,需要通过查表估计P值,现在使用统计软件会自动给出具体的P值和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t值、F值、χ2值等)。②方便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问题。例如P=0.051与P=0.049都是小概率,不能简单地断定P=0.051无统计学意义而P=0.049有统计学意义。③便于对同类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辨证论治 整体观 循证医学 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着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着,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着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着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遵循此模式所得结论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工作,以期使可靠的治疗方法规范化、普及化,提高中医药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基本框架;研究方向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02
Discuss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cs
Yu Sanhong, Huang Huifen, Yi Zhaoxu, Gong Youla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nan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formatic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CM scienc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s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definition, basic framework and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 of TCM informa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formatics.
Key words: TCM informatics; basic framework; research direction
信息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也是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计算机的诞生及其飞速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运算储存功能[1]。因此,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现代信息学在应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分析大量数据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交汇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兴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材料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了促进创新发展新学科的作用。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也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现代化,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获取的信息数量与日俱增[3]。但是,在多数情形下,数据并不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如何从错综复杂、内涵丰富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何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研究方法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有效信息,如何发现和解析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客观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最终来指导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是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碰到的许多中医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已经大大超出中医药学研究的能力范畴,依靠现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很难突破[4]。这就给所有中医药研究者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新学科的萌芽创造了历史机遇。处于历史性跨越发展时代的中医药研究
人员也希望拥有更为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并且期待这次变革能够促进解决中医药复杂体系辨识的难题[5]。
1 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信息科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科与信息学交叉融合,孕育形成了新的学科[1]。如今的中医药学出现了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其他手段来突破其学科界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医药学中能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所以,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6]。
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共同理论基础都是对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的认识。信息学的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并处理,获得对某种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信息方法的特点是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它完全抛开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态,把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抽象地转换为一个信息的过程,即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反馈过程。而中医药学的观念是中医药学对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7]。
信息学强调运用信息方法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时,不必对事物的具体结构加以具体分析,而是对其信息流程加以全面地考察,重点强调其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动态功能,从而获得关于事物整体 的信息。但信息方法并不是切断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用孤立的、局部的、静止的方法研究事物,更不是在剖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机械地综合,而是直接从整体出发,用联系的、全面的、转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这就是信息方法的整体准则。因而,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的结合点就在于此。信息方法是核心,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是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的法则,信息方法与两个准则交互作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方法论体系[7]。
2 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述、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揭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以及内在联系为目标的一门交叉科学。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不断碰撞、交叉甚至融合。两者都不是从具体结构上对事物加以解剖的具体的分析,而是重视从整体上、动态中去观察和研究事物,从而获得关于事物动态现象的运动规律和整体认识。这既是信息方法的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也是中医学的整体观。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也有相似的方法学,促使两个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学[8-9]。
3 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框架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由中医药信息技术的研究、信息标准化的研究、信息有序化的研究、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信息交流的研究、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信息系统的研究等多方面研究构成[5]。而学科的基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构成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条件各学科的研究;②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基础的研究;③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的研究[10]。
4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中医药信息学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三个[3]:
4.1 基础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三个方面,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的支撑科学,包括中医药学、信息学、管理学、信息管理等;研究中医药信息学理论,包括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和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研究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包括信息学方法、整体准则、功能准则,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11]。
4.2 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
包括中医药信息收集技术、中医药信息存储技术、中医药信息处理技术和中医药信息输出技术。
4.3 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和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等。
5 展望
将信息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引进中医药学中能明显提高中医药信息共享的能力,从而明显改善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不足的问题,能极大地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与成熟,开启了中医药传统经验管理转向新型知识管理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医药学在传统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手段上即将开始一次革新,同时也成为中医药诊疗手段与经验传承进入飞速发展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董伦红.体育信息管理的理论构建及应用系统开发研 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2]Di Ventura B, Lemerle C., Michalodimitrakis K., et al. From in vivo to in silico biology and back[J]. Nature, 2006,443(7l11): 527-533.
[3]刘海波,彭勇,肖培根,等.当前中药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 11(3):339-343.
[4]崔蒙.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2-4.
[5]崔蒙,尹爱宁,李海燕,等.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J].中医杂志,2008,49(3):267-269.
[6]崔蒙.试论中医药信息学及其相关信息学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89-91.
[7]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崔蒙,尹仁芳,谢琪.关于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10):869-870.
[9]段青,康小梅.中医新兴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概述[J].光明中医,2011,26(10):2152-2155.
[10]谢琪.基于本体方法构建中医药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学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