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规划范文

旅游文化规划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旅游文化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文化规划

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公园;规划;旅游景观

竹屿湖处于平潭岛的城市核心区域——岚城组团中央商务景观轴的尽端,对平潭岛经济、旅游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区域旅游景观发展提供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1建设必要性

竹屿湖北侧紧临城市中心商务区,南边紧靠麒麟湖(三十六脚湖)周边山脉,是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地带。项目基地与平潭市区内重要景观资源在2~5km半径圈内,为平潭城区发展重要的公共休闲旅游公园新地标。与平潭城区内其它景观资源不同的是,其巨大的生态规模效益衍生至城市中心,对拉动片区发展有重要生态牵引力,从而构架大平潭城区绿地新格局。从地域形态和公共空间结构分析,竹屿湖还是综合实验区多条结构性绿化空间和公共活动轴线的汇聚地区。将竹屿湖和竹屿湾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体来判断是不可忽视的,内外的连接构成了平潭岛最发达城市空间向海湾开敞的连续带。

2实际案例

2.1项目概况与区位

项目基地位于平潭岛中部岚城片区,范围整体呈“U型”字型。北侧以规划中东大路、岚一路和岚二路为界,西侧以坛西大道为界,东侧以坛东大道为界,南侧以金井湾大道为界,总面积约340hm2,其中陆地面积约135hm2,水域面积约190hm2,另有15hm2鱼塘。竹屿湖湖区与平潭未来的中心商务区毗邻,也是未来平潭行政办公场所所在地,基地周边重点布局高端商务、行政办公、金融保险、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业态。

2.2场地现状

场地周边用地以基建工地、农田和山林地为主,竹屿湖西侧的坛西大道和南侧的金井湾大道目前已建成,东侧坛东大道及北侧的平岚路正在建设中。竹屿湖水闸也已改造完成,湖体西南侧为原行政办公场所,并初步建成雕塑公园。随着竹屿湖周边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竹屿湖周边片区的空间形态逐渐形成、用地条件日益成熟。

2.3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

主要内容:①强调竹屿湖之全岛绿心领衔地位;②维持原生海湾生态环境,营造具有地带性低维护生态景观特色;③尊重自然肌理和历史人文遗存,有目的地对不同场所进行空间的特色营造;④提升水利工程景观生态;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制定水环境控制对策与措施。

2.4设计定位

依托山水相依和湖湾相连的地理环境,强调全岛绿地的领衔地位,依托未来新城CBD的地标和门户形象,以串联城市和自然、感受岚岛风范、体验缤纷活力为特色;以保育生态、都市休闲及文化传递为主要功能的标杆型城市综合公园及新旅游目的地,形成湖湾城一体化ABC公园(A:活力B:优化C:洁净)。

2.5方案设计

将竹屿湖定位为与CBD旗鼓相当的另一个中心,他们互相缔造彼此又共同构筑和谐。“阅城斓眼”的概念为竹屿湖定义了新的身份和多元的特征,通过设计强化竹屿湖湾独特的自然形态特征,利用“湾”的主题空间语言,丰富滨湖岸线和与之相适应的滨水功能活动空间。一条长10km的公园大道环抱着湖区,传达了自然的高度和谐以及一条环绕整个CBD的旅游轻轨形成整个园区交通游线。

3景观设计分区

3.1总体景观规划结构

充分考虑与周边用地的景观协同效应,通过明确有效的措施与项目设置,形成多元融合的景观特色。公园大道串联了一系列景观区划来回应城市的功能和场地自然特征,新的景观标志在这些分区里面被呈现出来彰显分区的特色,他们分别是MICE世界会展园、麒麟美丽海博园、N33海湾花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园四大分区。

3.2分区策划产品

主要的景观区划:①MICE世界会展园:区域活力聚集的发展动力点、构建多元的景观空间体验、为不同年龄群塑造多样的场所、标志性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示;②麒麟美丽海博园: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康体建筑、妈祖塑像,文艺活动、儿童游戏区、极限运动场、室外生态教室、摩天轮和步行桥;③N33海湾花园:以种植同纬度地带植物、乡土适生植物的水上花园、沙质海岸线植物园海岛森林、友谊植物园、市民花园;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园:核心价值展示馆、红色体验聚落、拓展运动、忆苦思甜饭和培训教育等。

4道路系统规划

4.1公园外部交通的衔接

规划道路拟利用外部的道路系统进行衔接,对接周边路网,增强公园与周边片区的连通性根据功能需求,分级设置道路等级,结合湖体高程与周边地块属性,合理布局,完善园区道路体系。

4.2公园内部交通的衔接

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连贯的路网体系,增强城市功能与绿地的相互渗透。提供人性化的交通路由、多样化的游览线路、实现滨水漫步、登高穿越、水上游览的立体游览空间,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步行系统。

5植物种植规划

主要原则:①适生性原则:旋转平潭岛植物品种,保证苗木成活率。依据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植被演替规律,构建稳定植物群落,体现地域植被特色;②最小干预原则:对现状农田河塘结合湖体的形态设计进行保留和延续。将其部分改造为植物种植田及湿地岛,增加场地亲和力和归宿感;③生态性原则:选择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对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净化能力显著的植物品种,起到良好的调蓄雨水、滞纳雨洪、营造多样生境的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的雨涝危害;④经济性原则:选择低养护管理的乡土植物,节约成本的同时能够体现野趣之美;⑤多样性原则:依据场地生境条件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

6结束语

旅游景观始终从整体上来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以旅游为主的公园,文章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方向,为其他旅游主题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林鹏飞 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篇2

云南省政府官网《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和《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下称《方案》)。《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6亿人次,旅游文化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旅游文化新高地、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文化辐射中心,实现建成旅游文化强省的总目标。

到2020年,力争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6亿人次,旅游文化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和19%: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到2000元以上;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2月9日《昆明日报》)

云南省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补贴2019年取消

云南省政府网站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2016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不得在工资福利外对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进行补贴。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三供一业”分离接收单位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对分离移交涉及的资产实行无偿划转,由企业集团公司审核批准,报主管财政部门、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备案。移交“三供一业”涉及的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州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政策标准接收安置,按照有关政策无法接收的人员由移交企业妥善安置。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的物业管理可由国有物业管理公司接收,也可由当地政府指定有关单位接收,支持实力强、信誉好的国有物业管理公司跨地区接收移交企业的物业管理职能。(12月9日《云南信息报》)

云南省排查整治校园网贷

针对部分网络借贷平台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以下简称校园网贷),造成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工商局就云南省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有关事项印发通知。

通知要求,各州、市工商局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校园网贷业务机构的监管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贷机构的排查和处置工作,提供有关企业的登记、公示和监管信息。对未在法定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通过登记的住所和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严重违法失信的,将其依法分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被相关部门责令关闭并通报工商部门的网贷机构和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网贷机构,一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依法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并纳入部门联合惩戒范围。

此外,对公安机关认定涉嫌犯罪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认定已经构成非法金融活动的网贷机构,依法责令其停止广告,严厉打击违法广告行为。(12月9日《云南信息报》)

云南4城市(镇)入列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包括云南腾冲市、楚雄市、瑞丽市、沙溪镇等在内的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通知》要求,各试点地区要按照批复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到2018年取得试点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试点成功经验。目前,按照“边试点、边突破,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进一步加强试点评估和经验总结,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更好发挥试点改革先遣队作用,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进程。(12月7日云南网)

2017普高招生加分照顾规定出炉

昆明市招生委员会公布了昆明市2017年普通高中W校招生加分照顾规定。

根据《规定》,对烈士子女、获公安部表彰的一级或二级英模子女、驻艰苦边远四类以上地区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照顾12分;因公牺牲的军人或人民警察子女照顾10分;驻艰苦边远三类地区部队现役军人子女、驻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照顾9分;一级至四级残疾的军人或人民警察子女、荣立个人一等功的现役军人或人民警察子女、驻艰苦边远二类地区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照顾6分;荣立个人二等功的现役军人或人民警察子女照顾3分。对获省人民政府或国家有关部委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照顾12分;获州(市)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照顾9分;获县(市)区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照顾6分。对户籍在民族自治县、其他县(市)区的民族乡并在当地初中就读的少数民族照顾6分。对云南省内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照顾6分。对归侨学生、归侨(华侨)子女、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科技奖的侨眷子女、台湾籍考生照顾6分。(12月10日《云南信息报》)

昆明新修订旅游业监察条例明年起施行

昆明市《昆明市旅游业监察条例》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规定,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最高罚15万元。

针对现行《条例》出现的与上位法不能很好配套衔接的情况以及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完善旅游监管体制机制。将“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旅游经营活动”新增作为旅游监察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之一;在法律责任部分将处罚主体统一调整为旅游监察机构。对于公安旅游警察机构,将其“负责维护旅游市场治安秩序,依法开展旅游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工作”的职责在《条例》中予以明确。《条例》加大执法和惩治力度,下重拳解决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游客购物等问题,对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规定作了调整和完善,明确禁止“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若违反该规定,由旅游监察机构对旅游经营者处以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对旅游从业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12月8日云南网)

昆明投2000万为小微企业购买服务

近日,773家小微企业再次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扶持带来的实惠,每家企业可以通过申领到的最高3万元的服务券,兑换企业培训、创业辅导、法律维权、管理咨询、网站管理、电商服务、信用评价等70多项精准服务。

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券是昆明市财政资金为小微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提供的补贴,以电子券的形式发放,预计发放3年,每年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补助成长性好、管理规范、发展快、服务需求迫切的小微企业,为其购买专业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今年发放的是第一批。下一步,昆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为昆明市小微企业构建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后盾,助力企业成长。(12月10日《昆明日报》)

滴滴快车拼车在昆明和丽江上线

滴滴出行在云南的昆明、丽江2座城市上线“快车拼车”,可以为拼车乘客节省25%的车费。这项功能的上线,在早晚高峰期受到市民欢迎,尤其是男性。拼车最多可选择2人拼车,拼车时段为每天7点到23点。使用“快车拼车”昆明乘客可享受最低7.5折优惠,丽江乘客可享受最低7折优惠。昆明和丽江都有限制范围,但主要是考量起点,如果起点在这个范围外,乘客就发不了拼车单。对比出租车,拼车更像是一种补充选择。不过会消耗乘客时间,因为要去接送顺路的另一个乘客,着急赶飞机、着急上班的乘客,最好不要拼车。

选择“快车拼车”的乘客需要准确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发单后不能更改,系统将根据这些信息计算行程价格。行程中无论是否有人拼车,乘客都可以享受到比普通快车价格更低的“一口价”,即使堵车也无需额外支付费用。拼车时最多可选择2个座位,1人拼是最便宜的、多带1个人价格会略微上涨。如果系统匹配需要乘客等待10分钟左右时间,如果乘客愿意,系统还会给予乘客4.5、5,5元的车费优惠。(12月9日《都市时报》)

昆明交警微信提供便民服务功能 可以交罚款

篇3

关键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扬,并成为区域内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核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研究,对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这些地区较为偏远,交通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除少数民俗景区外,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展现地域特色,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在具体规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充分协调各方关系。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温泉旅游规划发展战略温泉旅游项目开发温泉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 Q178.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规划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原本以土地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存在越来越多争议,转变经济格局,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将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爆发,进入国民休闲时代,大连逐渐成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休闲后花园。2010年辽宁省提出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和大连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战略,全域旅游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的背景下制定的,大连编制了第一个全域性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二、规划思路

规划首先在总结大连温泉资源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温泉旅游态势。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温泉资源开发案例,确定符合大连实际的总体定位及功能定位。其次,规划大连温泉旅游产业空间,系统布局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围绕“滨海”和“温泉”两大主题,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策划温泉旅游项目,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措施。

最终为大连温泉旅游产业向特色、全面、科学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

三、现状分析

截止2011年12月,大连辖区内已发现的温泉有47处,其中自涌泉25处、井眼(钻井)22处,已开发15处,正在规划建设32处。近期(2012年内)拟打井20口。资源总量合计达2000万亿焦耳,日出水量3万吨,属于我国东北部地热田分布较为集中地区。

1.大连温泉具有较高医疗价值,开发条件良好

大连地区各地热田水无色透明,以重碳酸型、氯化钠型为主,水温38-73℃,以中高温、中温温泉为主,水温大于42度的温泉资源占70%以上。温泉富含偏硅酸、锶、氟、碳酸、锂等主要有益成分,具有防止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病、治疗皮肤病、风湿痛、美容养颜等功效,医疗价值较高,开发条件良好。

2.温泉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北聚南散、北泉南井”的特征

北部地区属于岩浆岩-构造型,多为自流泉,是浅部地热型,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的龙门汤、普兰店市的安波和俭汤、庄河市的步云山等区域,其密度较大。南部地区属于地热增温梯度异常型,是深部地热型,主要分布在大连市的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山区星海湾绿山、高新园区小平岛、旅顺老铁山、甘井子华南广场等地,密度较小。

3.温泉资源与山地、森林、河流、海滨、文化、乡村等多种资源组合良好,可开发养生、运动、度假等温泉旅游组合产品

大连近现代史上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为大连地区植入外来温泉文化、打造异域风情温泉小镇奠定了基础。北部温泉资源质量出众,与山、水、林、生态等资源组合良好,开发潜力大,南部温泉资源与都市、滨海、文化等组合良好。

4.温泉资源承载力较大

依照休闲型、文化型消费标准,按人均日消耗400升温泉水测算,目前全市日出水量3万吨,日可接待游客7.5万人次,年可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开发海水热浴将提高大连温泉旅游的承载力。

5.存在问题

温泉旅游开发虽然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一是多数温泉产品规划起点不高,配套设施匮乏。二是温泉旅游聚集区龙头产品的经济拉动作用不足,营销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三是温泉企业人才匮乏,管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四是温泉资源开发粗放,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备。

四、发展战略

1.生态优先战略

温泉旅游开发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注重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产业集群战略

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小镇,延伸温泉产业链,推动温泉产业与避暑、度假、田园、康体、会议、运动、观光、文化、娱乐、节庆、购物、饮食、科普等产业融合发展。

3.品质提升战略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开发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服务、高水平管理,着力提升温泉文化附加值,形成多元文化的开发理念。

4.政府主导战略

将温泉资源收归国有,以资源撬动市场,强化政府规划引导,避免盲目性、同质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大连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五、温泉旅游项目开发

首先是根据温泉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开发潜力,提出了“温泉走廊”的概念,并界定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小镇的内涵,使温泉资源从空间和功能上实现因地制宜和多样化地开发利用。温泉走廊将完善“温泉、滑雪、养生、会议、田园”等泛温泉旅游产业链,形成一系列的温泉小镇、田园度假、观光农业、度假酒店等,

打造成为大连温泉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带动大连北部经济发展的引擎。

其次是温泉旅游主题方面,提出具有大连特色的“海温泉”理念,并延伸温泉文化内涵,使温泉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结合大连温泉资源特征,开发一批海水热浴、盐温泉等特色滨海温泉项目。

同时策划 “大连八汤”,成为大连温泉旅游文化的象征符号。 “大连八汤”,即龙门汤、安波汤、俭汤、步云汤、长乐汤、暖水汤、蓉花汤、太平汤,分别赋予鱼跃龙门、安波公主、俭德君子、平步青云、知命长乐、春江水暖、出水芙蓉、岁岁太平等主题内涵,

另外,温泉开发结合地方特色,重份挖掘特色文化,丰富到温泉旅游项目中,是旅游项目丰富多彩。

六、温泉资源保护

1.温泉旅游产品开发初期的环保举措

各地区要根据温泉资源的总量以及市场情况,科学的确定开采量和产品规模,适度建设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最大限度的对温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杜绝盲目过度开发。杜绝温泉旅游项目污染饮用水水体,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开发温泉旅游活动。

2.温泉旅游产品在建设中的环保举措

减少施工机械噪声污染,建筑垃圾需及时处理,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进出工地的车辆限制行驶路线及速度。

3.温泉旅游产品在经营运营中的环保举措

严格进行系统监测和科学分析,了解资源的变化规律,为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管理和调整开采量提供依据,确保温泉旅游开发在温泉资源承载力范围内。要采用污水、废水分流系统,建设地热废水回收处理设施,加强对温泉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七、小结

这次规划是大连首次围绕温泉所制定的专项规划,实现了规划、旅游、经济等多学科交融,在全市域范围内统筹、全盘考虑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研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对大连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辽宁冰雪温泉旅游分布图【J】 今日辽宁 2012(01)

篇5

构建夜郎文化旅游圈的基础已经奠定。条件业已成熟。夜郎文化是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中久被闭置而又世所公认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并不是以当今的行政区划能框定的。过去囿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出现了贵州与周边省区争抢夜郎品牌而相互否定的情况。这种相互争抢,客观上提高了夜郎的知名度。重新界定以贵州为中心的夜郎文化的区域价值,构建夜郎旅游文化圈,不仅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更有利于六省区市相关区域间在旅游上的开发利用。

1、构建泛珠三角夜郎文化旅游圈是贵州及周边省区市相关区域应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海峡两岸乃至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旅游合作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2、构建夜郎文化旅游圈,将填补中国古代西南文化板块的一个空缺。夜郎文化是贵州及其周边共同拥有的,与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越文化同一时期、齐名共生的独立文化。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在这一文化圈内,没有一个能名正言顺又都自我认可、世所公认的文化符号。构建夜郎文化圈,让旅游者体验夜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便可以使中国古代西南地域文化成为一个没有缺损的完整的文化板块,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内增加一个知名的旅游品牌。

3、相对于中原文化来说,夜郎文化是一个弱势文化,但就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因“夜郎自大”,故而又是一个强势文化。这是它能传承创新并保存至今的主观原因之一。夜郎文化旅游圈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在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泛珠三角协作时,又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弱势的经济区域。它长期处于中国经济社会或本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甚至成为被忽视的盲区。

4、夜郎文化旅游圈又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特殊区域。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相互交流合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计划经济和当今并未完全解决的被发达地区廉价获取资源、生态无补偿利用等原因,与其它地区的贫富悬殊还在进一步拉大。这不符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珠三角区域合作,如不能解决经济弱势区域资源贱卖和生态无补偿利用的状况,将是不能持久的。

5、夜郎文化旅游圈又是本文由收集整理一个具有特色和潜能,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对保存完好的一个文化区域、经济区域。我们想一反嫌贫爱富、强强联合的时尚,实行弱弱联合,把互相争抢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以期通过旅游合作。进一步引起各界和政府的关注,自下而上地推动中国改革的深入。在《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指导下,通过旅游合作,发展经济合作与文化合作,把夜郎文化从失落的文明变成寻找回来的文明。

上述观点已初步成为贵州及其周边六省区市相关地区的共识。其标志是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的成立。2004年7月31日,经过半年多的谋划与沟通联系。黔、滇、川、渝、湘、桂六省区市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聚首贵阳,召开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成立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此之前,贵州赫章县举办了夜郎文化节,湖南新晃县举办了夜郎黄牛节,贵州六盘水市召开了首届夜郎文化论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夜郎文化圈内的专家学者及当地官员,共商开发利用夜郎文化资源,促进县域、市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节会的举办,形成了八面来风,四处开花的合作态势,标志着对“夜郎文化”这笔遗产观念认同的突破与转变,标志研究视野和方法的突破与转变。标志从力量分散、内耗向资源整合转变,标志夜郎文化经济交流互动的平台已经形成,更标志着夜郎文化旅游圈的构建事实上已经启动。

自1999年11月在贵阳召开的“’99夜郎学术研讨会”之后,台湾《黔人》杂志转载了《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和会议综述的两篇文章,足见台湾贵州籍同乡对“夜郎”问题的关注。台湾广大民众对神秘夜郎的兴趣,也随着大陆夜郎热的升温而不断加强。那次会后,贵州六枝特区率先启动了建立六枝牂牁江夜郎文化旅游区的规划,但进展不顺。而湖南新晃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经过充分论证,选择了“夜郎兴县”战略,以旅游业为先导,全方位地在全县范围内巧打夜郎品牌,获得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并收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由怀化经新晃至贵州万山特区的“夜郎谷漂流”旅游线路将延伸为从长沙、怀化、新晃、黔东梵净山的精品旅游线路,主题为“夜郎神秘之旅”。从四川宜宾至贵阳列车的开通,自然将秦汉时期通夜郎的五尺道、僰道与夜郎故地的黔西北、六盘水市和贵阳连成一线。由于广西桂林山水与贵州兴义的万峰林已列入我国捆绑申报人类自然遗产的名录,浙鸟集团首次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特许经营兴义马岭河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万峰林、万峰湖景区。该集团拟构建由贵阳经黄果树、花江大峡谷至兴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再分别向云南、广西延伸或由广西、云南至兴义、黄果树、贵阳的新的旅游线路,形成中国喀斯特地质公园的景观绝品加夜郎文化为品牌的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云南为抢占夜郎旅游的品牌,在滇文化与夜郎文化交界处的会泽兴建夜郎王城,抢占了珠江源头夜郎文化旅游的先机。贵阳市白云区已经建成夜郎贵州文化园的主题公园,乌当区已建成夜郎文化长廊,花溪区已开辟了夜郎谷景点,各种冠以“夜郎”品牌的

转贴于

旅游产品已经开始抢占市场。贵州桐梓县因唐代曾设夜郎县,又因李白长留夜郎并写下32首与夜郎有关的诗作,已经在旅游上打造了“李白夜郎”的品牌。贵州的石阡、福泉、长顺等地,都在寻求开发利用夜郎文化资源。广西“十五”旅游规划中,有“南昆铁路奇山秀水生态风情旅游线”,这是可以利用打造由桂西北经黔西南、六盘水至滇东北的夜郎文化与奇山秀水旅游的线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