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病人基础护理范文

病人基础护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病人基础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病人基础护理

篇1

    骨科病人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因疼痛原因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2005年2月~2006年3月,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从上年的96.8%上升为99.2%,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1.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目的是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能够自觉认真的完成好本职工作。

    1.2护士应具备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

    2 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2.1充分理解和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目的是让每一名护士都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例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有资历的教师结合临床病人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课、教学查房,促进当班护士认真观察病情,认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2.2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纠正护理缺欠。每天早查房护士长都要对新入院病人、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全面床头交接,询问病人护士工作情况,通过早查房,进一步提高各班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找出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以往发生过的一些护理缺欠,吸取教训和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发放住院病人问卷调查反馈表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上一年97%上升到99.7%,整体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加强重危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对危重、新开展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严密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力争达到预期目标。

    3.2护士长每日从早查房开始,一看、二问、三动手,检查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了解和掌握病人皮肤及各种管道护理、伤口渗血、患肢未梢血运观察、协助功能锻炼情况等,对白班各班人员不定时查,检查结果填护理工作情况量化表格,每项有相应分值,这样更好地促进护士自觉地工作流程、巡视制度进行主动服务,对当班病人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促进和提高骨科基础护理水平,同时又起到了对护理工作质量监控作用。

    3.3以护理质量监控结果,做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尤为重要,任何小的疏忽都可给病人造成并发症,因此,护士长每日必须做到以重危病人护理为中心,对每一个护士的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的进行随时检查,其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到年终进行总结表彰,优秀者可优先晋升、评优等,对分数低于90分以下者,帮助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如果连续处于低分者,可考虑末位淘汰制,目的是让每一位护士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之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篇2

    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因疼痛原因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2005年2月~2006年3月,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从上年的96.8%上升为99.2%,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1.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目的是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能够自觉认真的完成好本职工作。

    1.2护士应具备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

    2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2.1充分理解和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目的是让每一名护士都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例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有资历的教师结合临床病人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课、教学查房,促进当班护士认真观察病情,认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2.2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纠正护理缺欠。每天早查房护士长都要对新入院病人、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全面床头交接,询问病人护士工作情况,通过早查房,进一步提高各班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找出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以往发生过的一些护理缺欠,吸取教训和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发放住院病人问卷调查反馈表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上一年97%上升到99.7%,整体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加强重危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对危重、新开展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严密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力争达到预期目标。

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78-01

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受到的护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内容琐碎,但十分重要。它是评价护理指标和病人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在护理管理,还是在护理目标的考核中都应该十分重视基础护理工作。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凡住院病人,不论城乡地域、费用支付情形、民族和性别均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病人住院期间随机调查,出院一周内电话回访情况;出院三个月内工作人员入户随访情况。

1.3 调查内容:

1.3.1 每日是否是扫床铺2次;(是、否)

1.3.2 每三日是否更换床单被套;(是、否)

1.3.3 床单被套被体液弄脏是否随时更换;(是、否)

1.3.4 住院期间是否修剪指甲;(是、否)

1.3.5 是否协助病人漱口、下床活动;(是、否)

1.3.6 是否协助病人入厕、更衣;(是、否)

1.3.7 是否协助病人进食、服药、翻身、拍背;(是、否)

1.3.8 夜间是否协助泡脚;(是、否)

1.3.9 是否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是、否)

1.3.10 当病人病情危重时,是否能握住病人的手给予关怀和支持;(是、否)以上述10条内容为主收集病人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一条10分。

1.4 资料收集方法:在病人(被调查对象)同意后,发放调查表,不能书写者由调查人员,针对不同民族的病人设置不同语言文字的调查表。

1.5 资料统计与分析

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资料按照病人姓名、护理级别、录入计算机Excel表格中,进行分析,按照总人数、所打分比例、兼顾护理级别。

2 结果

2.1 按护理级别不同,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病人对基础护理做的好的护理人员心存感激,并能记住护理人员姓名。

2.2 病人普遍认同按时湿扫床、更换床单、被套是护理人员对其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3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工作之间存在正相关系。

2.4 病人由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为对医院的赞誉的良好社会效益。

3 讨论

3.1 医院领导必须重视抓好医院基础护理工作,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设施齐备,定期考核。

3.2 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扎扎实实为病人服务,通过饱含热情和爱心的基础护理工作获得病人的满意,为杜绝医患矛盾做出贡献。

3.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群体教育和考核工作,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爱心教育,让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在住院就医期间能看见笑脸,听见问候。护理人员要手把手的给病人喂饭、吃药,让其心灵温暖。杜绝年轻的护理人员只做配药、打针、换液体的机械手,要做一名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有血肉灵魂的护理天使。

篇4

关键词:老年性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于内科急危重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常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对心梗的研究发展也较为迅速。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较注重老年心梗的基础护理,对其早期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20例老年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约为68岁。所有患者无肝、肾等并发症,神志清楚,言语流畅。

1.2基础护理

1.2.1病情观察 由于心梗病情发展迅速,在48小时内积极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时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尽早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1.2.2吸氧 对于心梗初起的患者早期中高流量吸氧6―8L/min,再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改为低流量或间断鼻导管吸氧,以此不断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和减轻气短、胸闷、焦虑等症状。

1.2.3疼痛护理 剧烈的胸痛使心梗病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产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从而使心肌耗氧增加,并易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可肌注吗啡5―10mg,必要时2小时重复一次,也可肌注杜冷丁50―100mg,可给予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含服,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此外还可含服硝酸甘油,在发病后4小时不仅可缓解疼痛还可减轻心脏负担。

1.2.4卧床休息 心梗病人发病24h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和保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可协助床上洗漱、进食、四肢活动,第3周后可离床活动,二便自理,室内缓慢步行,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诱发因素。

1.2.5心理护理 心梗病人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心梗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惊慌和不安。护士熟练的护理技术、有条不紊的工作,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同时医护言语得体,举止大方,可使病人感到温暖、被同情和被尊敬。

1.2.6合理饮食 心梗早期患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此后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量多餐,多进水果蔬菜,适量饮水,以防心梗患者便秘。

1.2.7预防便秘 心梗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胃肠蠕动缓慢,极易发生便秘。此外患者因疼痛及恐惧等各方面的因素均可以出现便秘。护士应协助患者排便,必要时可以给予少量的潘泻叶口服,必要时遵医嘱进行灌肠处理。

1.2.8出院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病人讲解心梗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预防疾病的保健知识,从而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避免心梗的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2.结果

2.1效果评价 在患者出院前两天内,就本次住院服务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由病人自己填写调查表。

2.2结果 全组20例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3.5%,临床总有效率为93%,护理合格率为93%,全组实现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讨论

篇5

关键词:简易标准化病人 护理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6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以复制方式准确表现同真实病人近似情形的健康人,发挥模拟病人、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具有一致性、反复使用性和良好依从性等特点[1]。在国外,将SP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已接近半个世纪,主要应用于各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中[2]。1991年,StillChinman PL 把该方法引入我国[3]。但是,由于规范化培训及采用SP 教学对于普通医学院校来说无疑是较大的难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吸取SP教学的精髓,采用培训过的医学生作为S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将其定义为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imulation patient,SSP)[4]。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情感,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多为演示性教学,操作教学对象往往是没有情感,没有反应的模型人,这使得护生的思维、职业素质及临床实验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局限[5]。鉴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特点及社会对护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探讨简易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笔者将SSP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并与传统实验教学法相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三年制统招护理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护理8班55人作为对照组,12班护理57人作为实验组,共计112人,均为女性,年龄17~ 20 岁,已完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两组学生在年龄、入校成绩、基础理论课成绩、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安排、授课教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研究方法

2.1 准备阶段

2.1.1 SSP的选择

从我校2010级3年制护理专业中选取12名学生进行SSP培训,选取要求:①自愿参加;②已完成护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具备一定护理专业技能;③具有一定表演能力;④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应对能力;⑤工作认真、守时。

2.1.2 编写SSP模拟病例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结合护理操作中的重难点,在附属医院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并经基础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形成SSP模拟病例。

2.1.3 SSP的培训

教学前2周向SSP志愿者发放模拟病例,并组织观摩临床典型病例1-2次,了解病人内心感受和心理变化,感受病人语言、肢体、情感。教师指导被培训者扮演模拟病例中的病人角色,还可强化模拟某些特殊病人如恐惧、忧虑、愤怒、不合作等。

2.1.4 教学前准备

教学前1周向学生发放模拟病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并熟悉所涉及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2 实施

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模型人示范操作,学生在实验室练习。实验组采用SSP辅助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简短讲解后,1名SSP模拟病人角色,教师演示护理人员示范正规的操作流程。学生分组,每组配备1名SSP,完成模拟病例的相关护理,最后由教师、学生共同总结。

2.3 评价方法

2.3.1 技能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应用传统实验考核方法进行统一操作考核。监考老师经过培训,统一使用我校《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各项操作成绩相加取平均分即为操作考核成绩。

2.3.2 学生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两种方法的满意程度。问卷设计8个条目,设“是”、“一般”、“否”3项。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100%。

2.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3 结果

3.1 2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表1 2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人数\&成绩\&实验组\&57\& 86.52±3.87\&对照组\&55\&82.04±5.11\&t值\&\&6.14\&P\&\&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

3.2 2组学生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比较(表2)

表2 2组学生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比较(人,%)

[[项目\&实验组(n=57)\&对照组(n=55)\&χ2 值\&P\&是 \&一般\&否\&是\&一般\&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7(82.46)\&10(17.54)\&0\&14(25.45)\&38(69.09)\&3(5.45)\&37.15\&

4 讨论

4.1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护理实验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性模仿操作,学生往往缺乏兴趣。SSP辅助教学法接近临床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2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现代社会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传统实验教学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忽视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SSP辅助教学法课前发放模拟病例,课中模拟真实的临床护理过程,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SSP不仅可模拟真实病人的阳性体征和症状,还能表现出病人的各种情绪变化。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认真组织语言,与SSP交流沟通,评估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取得理解、配合。从而提高了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与真实患者接触的信心,培养了爱心、耐心,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临床护理工作。

4.3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应用SSP辅助教学,授课前,教师需根据实验内容及教学计划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并依据临床真实病例,编写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病例,授课过程中,教师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因而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4.4 应用SSP辅助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选择本校2年级护生接受SSP培训,成本低,易于组织管理,且2年级护生已进行了护理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医学基础,容易理解病情,易于培训。但学生标准化病人均为正常人,不能完全模拟真实病人的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且选用的病例往往比较典型、单一并经过标准化处理,学生对于临床疾病多样性的认识不足;其次,某些侵入性的操作无法在SSP身上进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将传统实验教学法与SSP辅助教学法综合应用,利用模型人结合床边教学及有关多媒体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综上所述,将SSP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璐姣,朱丹.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1A):18-20.

[2]Parish SJ, Weber CM, Milan FB, et al.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through videotape review. a randomized trial of group versus individual reviews [J]. Teach Learn Med, 2006,18(2):92-98.

[3]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4]张莉芳,蔡益民.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70-271.

[5]施月仙,田金徽,杨克虎,赵岳.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91-95.

作者简介:李沛霖(1986-),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与护理研究,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湖南邵阳 422000

邓翠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 422000

篇6

对我院四年来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脑出血患者顺利到达病房,在病房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院前心理疏导、呼吸系统维护、病情处理,观察及护理到位,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系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来我院心脑血管科共收治90例脑出血患者,经及时抢救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男65例,女25例。35---89岁,平均58岁。90例中有意识障碍患者79例,偏瘫70例,瞳孔改变26例。

2.急救护理

2.1 出诊前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常用止血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立止血、垂体后叶素、冰盐水、林格氏液、5%葡萄糖氯化钠、右旋糖酐、其他血浆代用品等。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口咽气道等。

2.2 脑出血发病急,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到达现场后应积极抢救,尽量减少搬动,有条件垫高头肩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并使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昏迷者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放置口咽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3 迅速氧气吸入,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输注20%甘露醇,30分钟滴完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定时测量神志、瞳孔、脉搏、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一旦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立即处理。如果出现脑疝的先兆症状,如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躁动不安、频繁喷射式呕吐、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等,应立即抢救。

2.5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组织缺氧,减少再次出血。躁动不安者加强防护,必要时用约束带,防止从担架上坠落摔伤。

2.6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的早期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发现病人出现上腹不适、呃逆、胃痛等症状,除及时接取呕吐物、防止误吸外,还应早期用洛赛克治疗。

2.7 基础护理 卧位:急性期绝对卧床,病室应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限制亲友探视。饮食:急性脑出血在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此后如病情稳定,无颅内压增高及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可开始进流质饮食。昏迷病人禁食,给予鼻饲饮食,每日从胃管给予营养素6餐,每次量低于200毫升。病人清醒后自主进食,进食要慢,将食物送至健侧后根,便于控制和吞咽食物。每日两次口腔护理,增进食欲,预防口腔感染.

2.8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 鼓励清醒患者充分深呼吸,以伸展肺的不活动部分。定时翻身,一般每两小时一次,夜间三、四小时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同时给予叩背。护士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弯曲120度,利用腕关节的力量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有节奏叩击患者背部,每次叩击3---5下,持续5分钟。叩击时,应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防止窒息。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不能自主排痰给予吸痰。对有意识障碍者,要定时进行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及次数,同时避免喉部粘膜损伤。昏迷患者注意观察呼吸是否畅通,正确掌握吸痰指征。

2.9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并给予充足水分。定时排便,必要时用通便药物。

2.10 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 病人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床上肢体活动,鼓励病人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按摩针灸或被动运动,每日三次,幅度逐渐增加,经常跟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或让病人听日常用语磁带,以强化刺激,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2.11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当脑出血患者体温波动在40度左右,即为中枢性高热。临床护理中,要及时用50%酒精或者温水擦拭前额、腋下、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多次反复擦拭,或将冰袋放在这些部位,也可遵医嘱用药,但降温后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加强基础护理。

3.护理体会

脑出血的护理工作琐碎复杂,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工作要耐心细致,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抢救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饮食结构、劳逸结合、轻松愉悦的情绪,合理口服降压药、定期测血压等,能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篇7

关键词:脑出血;急救;护理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病因多样。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2]。由于其病情较为复杂有多变、突变的特点,因此抢救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工作的好坏。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67例,男性45例,女性22例,全部经CT确诊,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0岁,经治疗,治愈及好转56例。

2.急性期一般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可取头侧位,不宜仰卧位,以防舌后坠而堵塞气道。及时翻身拍背部,以利痰液咳出,同时勤吸痰液,也可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的湿化,有呼吸道阻塞的征象时及时气管切开,以免缺氧而加重脑水肿。 2.2 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通常在起病的第1~2天内禁食为好,每天输液量以1500~2000ml为宜,并记录出入量,应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一定注意钾的补充。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酸中毒、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昏迷或不能进食者,第3天可插胃管鼻饲流汁以保障营养供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一般每天不宜超过2500ml。

2.3 基础护理: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2.3.1 严密观察病情:包括意识状况、瞳孔变化、体温、血压及呼吸情况等。1.意识状况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点之一。临床上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1)嗜睡;(2)昏睡;(3)昏迷。在护理工作中,可通过定时呼唤患者并作简短对话,用针刺或手捏患者上臂或皮肤,压迫眶上神经和做睫毛反射试验等方法观察其反应。

2.瞳孔的变化是颅内疾病病变的重要指征,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6mm以上为瞳孔散大,正常时两侧瞳孔大小相等,呈圆形,对光反应灵敏。如—侧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常诊为脑疝。瞳孔变化很陕,稍不注意,就不易及时发现。脑疝早期瞳孔可先变小,然后很陕变大,所以当发现两侧瞳孔不等大或两侧瞳孔大而固定为危象,需采取抢救措施。

3.呼吸。患者呼吸频率、深浅,是否呼吸困难,有无呼吸道阻塞等,痰液粘稠者无法吸出者可行气管切开。

4.体温。对发烧患者,可用冰袋、乙醇物理降温,必要时用冰帽,测四肢体温每2小时测1次体温。

5.血压。根据病情需要严密观察血压,血压高升可以造成再次脑出血,应遵医嘱给予降颅压、降压药物的应用。其中甘露醇注射液在应用过程当中要监测尿量,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

2.3.2 预防并发症:影响急性脑出血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脑出血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和褥疮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4]。其中预防尿路感染及防止褥疮是护理重点。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要加强皮肤的护理,以防压疮的发生,除了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平坦外,按时翻身十分重要,而且翻身方法要得当,动作要轻、稳,避免拖拉推拽动作。

3 脑出血的恢复期护理

恢复期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偏瘫、失语症等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护理,有步骤地进行,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显著减少致残。

3.3 情感护理

脑出血病后抑郁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其抑郁情绪晨轻夜重者较多,晨重夜轻者较少,易激惹症状及焦虑、躯体化症状较重。大脑皮质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较皮质下受损者严重,大脑前部受损者抑郁程度明显重于后部受损者。脑出血病人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自认为“废人”,拖累家人,又要承担大量医疗费用,有的患者拒绝输液及服药,不配合治疗,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暴怒抑郁。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我们要时刻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熟练的操作技术,细致周到的护理使病人有安全感、温暖感和价值感,耐心地解释病情,帮病人消除恐惧的心理。鼓励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以保持情绪稳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4小结

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病情凶险,死亡率、致残率高。熟练掌握其急救措施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在护理实践中。掌握精细的护理技巧与患者实际相结合。及时、准确地解决护理中的难题,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积极做好康复指导,是提高病人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保障,以利病人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岩.51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 [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130-130.

[2]苏燕,钟琴,曾碧茹.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59-60.

篇8

【关键词】子宫全切;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71-01

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共63例。我们重点探究了她们的心理问题,突出重点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8岁~55岁,其中30岁以下的4例,30岁~49岁39例,50岁~55岁20例。肌瘤大小: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至妊娠5个半月大小。

2心理问题

(1)生育问题:子宫切除使患者失去了一个女性特有的重要器官,尤其未生育者失去了生育的权利,她们担心自己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会被丈夫抛弃,恐惧、失望甚至绝望。(2)的问题:患者担心切除子宫会失去性能力,害怕失去丈夫的爱护,甚至失去家庭,她们渴望获得相关的知识,却难以启齿。(3)家庭问题:子宫切除患者认为自己不可能再有幸福的家庭会失去现有的家庭,对人生失去信心,对生活没有了激情。有的患者认为子宫切除会导致肥胖,没有月经会加快衰老,担心今后会失去吸引力而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因而产生悲观心理。(4)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影响,患者的朋友和同事认为子宫切除术会改变女性形象,患者自己也认为没有子宫和月经停止后,会与正常女性有差异,因而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未生育的年轻患者自卑心理表现更为突出。(5)手术问题:手术对每个患者都是一个较大的心理刺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恐惧和焦虑不安,担心手术质量,对医生技术有疑虑,甚至担心会发生手术意外。对手术不了解会使患者担心手术疼痛不能接受,担心生命安全,担心手术后不能正常工作。

3心理护理

(1)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对子宫切除的态度关系到日后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对减轻其思想压力至关重要,使患者及其丈夫了解子宫切除术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术后有更充沛的精力从事工作及社会活动,让患者及其丈夫对手术持更积极的态度,向患者及其丈夫讲解一些卫生及性生理知识,使其了解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而非子宫,女性性敏感区主要在及,对于患者担心术后影响夫妻性生活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宣讲阴道、子宫及卵巢的主要生理功能,告诉患者阴道是器官,子宫全切除术并未损伤阴道,使患者解除忧虑,树立治疗信心。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患者低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入院予以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情况,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恐惧,陌生感。住院期间尊重患者,称呼亲切适当,态度和蔼,对人真诚,言行一致,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护士在术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的原理、方法、围手术期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介绍麻醉方式、手术大致过程、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及应对方法等,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如何配合,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力争在术前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3)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其主要护理需求是住院环境安静、舒适,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治疗,获得术后病情随访。在治疗护理时,争取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要文明有礼、动作轻柔、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尤其是实习同学进行操作时,必须与病人沟通好之后才能进行,及时告知病人的一些良性相关信息,如病理检验报告良性、血常规检验各参数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等。

(4)以典型病例进行心理疏导:在护士做了大量心理工作的基础上,患者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稳定乐观,但还有少部分患者存有疑虑,此时护士应适时的利用患者身边的典型病例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讲解科学健康知识,破除迷信和旧观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5)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促进机体康复:病人的术后恢复是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可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增加肺通气量,避免肺部并发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素质和认知程度不同,对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益处认识往往不足,指导并协助患者及早离床活动,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和心理安全感,减轻了腹肌紧张产生的切口疼痛,防止了因术后体虚,下床后有头晕,恶心等情形,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6)落实出院指导:出院患者发放书面“出院指导”以作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子宫切除会有暂时的不适,如腰痛、尿频、下腹坠胀等。出院后应适量活动,防治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观察阴道有无出血现象,若出血多及时就诊。术后6周内禁止盆浴,保持会阴清洁,防逆行感染,3个月内禁性生活及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等活动,鼓励患者出院后定期同医院联系,以便随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3讨论

总之,患者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精神又是人类生命的支柱,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鼓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稳定,在意志上懦弱变为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乐观,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对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糖尿病;褥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44-01

糖尿病(DM)是一慢性、终身性疾病,在发达国家患病率3%-10%,在我国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达2%-3.6%.糖尿病病人合并大面积压创护理成功者极少,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高血压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我科今日收治了1名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的52岁女性患者,通过使用美皮康有边型创面敷料贴,并采取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及褥疮评估分期等方法,对患者褥疮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近日收治的一名脑出血女性患者,按压疮诊断标准,属IV期压疮。压疮直径5x10cm溃疡面。此例糖尿病符合中国糖尿病学会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入院时空腹血糖(18.3+4.1)mmol/L,此患者压疮为院外带入。入院体检时发现骶尾部有一约5cmx10cm溃疡面,双足跟分别有3cmx4cm压红(不可缓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创面有部分渗血。其压疮形成的原因有两点:

(1)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局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营养不良性皮肤溃疡;(2)高血压脑出血导致浅昏迷后,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形成皮肤表面溃烂、合并感染、产生脓性分泌。

2护理方法

2.1全身护理

2.1.1血糖控制:首先根据入院评估,该患者神志呈浅昏迷状态不能通过运动疗法控制血糖,所以采取药物与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控制血糖护理计划。方案实施,需要护士与家属相互配合,执行血糖护理计划。其次需要定时检测血糖水平,每日三餐前、后(餐后2小时)检测血糖,根据检测结果及时 治疗护理方案,使空腹血糖控制在

2.1.2营养支持与护理:该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进食每日鼻饲我院自制糖尿病匀浆营养餐1500mL,高蛋白营养素适量。

2.1.3功能恢复指导:指导患者家属给予该患者床上被动运动,在恢复期配合高血氧仓治疗的同时实施按摩、针灸,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压疮早日愈合。

2.2褥疮护理

2.2.1基础护理:减压是首要的预防措施,根据褥疮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选择运用气圈、气垫床等物件解除创面受压。至少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使用踝和足跟保护垫;勤清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更换被褥,避免潮湿刺激皮肤;做好大小便护理。该患者大小便失禁,反复污染创面,给予留置尿管;每次便后先用温水清洗干净,在用软纸轻轻吸干,局部涂红霉素眼膏或鞣酸软膏,避免粪、尿刺激皮肤,予臀部垫无菌医用棉垫,潮湿后及时更换,并采取积极的膀胱功能训练。

2.2.2创面护理:使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生理盐水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好之后快速、直接冲洗创面可使清创彻底。使用美皮康有边型敷料2块贴患处。此敷料防水、透气性较好,可每三天更换1次。每日打开敷贴观察创面情况,并喷洒我院自制的烧伤2号液,烧伤2号液有止痛、抗感染、促进愈合并不留瘢痕等优点,晾干后在用敷贴覆盖,经过3周的治疗,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患者创面缩小至3x4cm,并完全结痂。足跟部压红使用美皮康透明敷贴并防止局部再受压力,经2周治疗,压红已完全褪散。

3讨论

糖尿病病人褥疮的治疗及护理的要点:褥疮的治疗要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3.1全身疗法包括:

3.1.1通过饮食、药物、被动运动相互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法,同时动态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实践证明:良好控制血糖,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3.1.2治疗伴发或并发疾病。糖尿病合并褥疮患者伴有脑血管疾病,这也是发生褥疮的诱因,去除诱因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环节。

3.1.3支持治疗 此类患者因为进食较少而消耗大,往往营养不良;对于该患者,我们给予低糖、低脂、高维生素、富有蛋白质和纤维素饮食。一般使用我院配制的匀浆营养奶,按饮食少量、分餐进食的原则添加。在护理过程中,依据血清蛋白水平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结果表明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增强营养,可以有效地促进褥疮的愈合。

3.2局部处理包括:

3.2.1减轻局部受压有利于褥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合理的和肢体的被动运动。I期褥疮的发红皮肤用透明敷料以减低摩擦力。

3.2.2褥疮创面要保持清洁,引流通畅。我们放弃了红外线烤灯的治疗方法,根据最新研究表明湿性环境更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3.2.3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局部外用。

总之,在临床当中根据病情及褥疮的临床分型选择有利的治疗方法,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即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是指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

对于皮肤护理情况以及大小便和坠积性肺炎等护理标准可以根据《护理学基础》[5]来进行判断。

篇10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瘫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098-02

胃瘫是指继发性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之一[1]。其我科自2005 年~2007 年共收治胃瘫病人10 例,现将治疗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10 例,其中,男6 例,女4 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5 岁,其中胃癌4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2例,毕II式吻合3例,胃空肠吻合术 1例。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根据秦新裕[1]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下列标准:术后4~10 天,当停止胃肠减压进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该为半流质饮食后,病人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胃液可有或无胆汁,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胃肠减压抽出大量液体800~2500ml/d,持续时间超过10 天。无明显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

1.3 治疗方法

1.3.1 心理治疗

针对病人心理负担重、心存疑虑、失去信心和耐心等,以病人为中心,通过访谈、释疑、保证、暗示和生物反馈等多种心理疗法提供支持,使病人摆脱应激。同时着眼于未来,重塑病人人格系统,包括改变认知评价系统和应对方式等,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度发生。

1.3.2 药物治疗 均予胃动力药、制酸剂、激素治疗,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和多潘立酮等;他们具有促进胃动力和结肠转运的双重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对胃动力作用原理是直接与胃动素受体结合,发挥胃动素受样作用,即可促进胃排空,又能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防止反流性食管炎[2]。

1.3.3 针灸治疗

针刺双侧足三里,可促进胃正常电节律的恢复,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的排空。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因受患病和手术打击,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病情的变化、频繁呕吐、不能进食、需重新置胃管等,更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焦虑、恐惧、忧郁成为本组病人共有的心理特点。从心理上接近病人;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胃瘫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方式等,列举出痊愈后出院病人的实例,使病人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全过程。

2.2 胃肠减压的护理

选择柔软胃管密切观察胃液的色泽、性状、液量,保持胃管通畅,同时可以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由胃管注入,并夹毕30~60min,以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胃管内注入药物后立即用温生理盐水冲管,防止阻塞。患者腹胀缓解,引流量〈400ml/d,试夹毕胃管,观察1~2d患者无恶胃管内注入药物后立即用温生理盐水冲管,防止阻塞心呕吐症状,可拔除胃管。

2.3 肠内营养护理

输注营养液时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开始时先输等渗葡萄糖盐水500ml/d,逐日增加量及浓度,并注意先增加量、后增加浓度,二者不可同时增加,开始速度30-60ml/h,以后增加至80ml/h,3~5d后增至100ml/h 左右,1 周时增至病人所需营养量。给予肠内营养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水电解质情况,注意胃肠道反应,做好对症处理。

2.4 饮食护理

拔除胃管后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开始进流质,少食多餐,若无不适,并有食欲,逐渐改为半流食,并以清淡食物为主,禁食产气食物,避免油腻食物。每次餐后给予坐位或半坐位,使食物排入肠道。 胃瘫的发生既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积极的预防、有效的治疗、细致全面的护理是使患者早日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1

阴囊脓肿在我科少见,而阴囊脓肿引起的下半身大面积多出脓肿却很罕见,2010年我科收治一例,由于阴囊脓肿导致下半身多处脓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处理,住院45天后病情痊愈后出院。

1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45岁,牧民,因右下腹持续性绞痛,间歇加重,疼痛后向右腹股沟放射。2010年7月21日在我科救治。

主诉:右阴囊肿痛半月余,全身一般情况较可,慢性痛苦病容,被动,查体膀胱区及双侧腹股沟区皮下捻发音,右阴囊皮肤红肿发热,发亮,张力大。肿大呈球形,约13×11cm,有波动触动(+),右未扪及,左侧阴囊无肿大,可扪及。

诊断:右阴囊脓肿

化验室检查:血RTHB15.5,WBC1.56×10,N90,LO.30,体温37.5℃,血压:13090mmHg ,脉搏100次分,R25次分

B超提示:右侧阴囊内见3.3×3.2cm无回声区,边界清,后壁效应增强,左侧阴囊未见异常回声。

入院当日,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阴囊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术脓肿液体约有100ml左右,术后一般情况尚可,术后十天内先后在腹股沟处,右及右髁前上棘等处脓肿切开引流流出浓臭的分泌物约有500ml左右,并按常规护理换药,患者白细胞计数逐日下降,生命体征平衡。

2 护理体会

2.1 护理

2.1.1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帮助患者用热水洗脸及洗脚,跟换内衣内裤。

2.1.2 预防褥疮的处理 病人由于伤口处渗出分泌物较多,容易刺激到皮肤,加上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生褥疮,每2小时更换一次,臀部及骨骼突出部位垫海绵垫、气圈。

2.2创面处理 用3%双氧水和0.2%甲硝唑溶液冲洗伤口及换药。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护理中发现刀口引流不通畅可导致体温上升,立即给予清创处理,体温可降至正常,由于观察及时,处理得当,抑制了细菌的繁殖生长和炎症的扩散,为肉芽组织生长打下很好的基础。

2.3.2 水电解质平衡,每日早晨抽血查生化一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2.3 合理用药,保持输液畅通,将抗生素分组交替静点,严格纪律出入,鼓励病人进食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篇12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病人的护 理。方法 回顾分 析1997年以来,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术式治疗脊柱结核52例,术前脊柱畸形 Cobb 18~45°,平均28.9°,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密切观察脊髓神经 功能情况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抗结核治疗, 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可随意翻身,切口一期愈合,手术4周后带胸、腰围保护下可以下床活 动随访7~18个月,椎体间及椎板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结核全部治愈,除l例断钉脊柱畸形 未矫正外,51例术后脊柱外观正常Cobb角平均为3.60。结论 术后护理方 便、安全、放心,手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可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关键词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RF内固定;护理

脊柱畸柱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主张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甚多 ,临床效果各异。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经后路正中切口入路行双侧侧前方病灶 清除RF钉矫正固定,椎体间及椎板间同时植骨术治疗脊柱结核52例,经手术后的精心护理,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2~73岁,平均38岁 ,腰背腿部疼痛平均 l0个月,2例行动困难,其中8例大小便困难,病变平面以下的肌力,感觉大部分有不同程度 减弱,脊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6例;C级11例;D级18例;E级18例。合并肺 结核12例,肾结核1例。病变椎体T6~74例;T7~88例;T7~910例;T 8~99例;T9~106例;T114例;T11~124例;T12L12例 ;L2.33例;L31例;L5.S11例。

1.2 手术方法 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手术 方式治疗[1]。

2 结果

术后随意翻身,伤口均一期愈合,1月后带胸腰围下床活动,神经根疼痛症状消失,正规抗 结核治疗10月,本组无并发症出现。术后X线片:两病体平均前缘高度由术前62.6%矫正到术 后的88.2%~100%,Cobb角由术前的18~48° 矫正到术后的0~9°,平均3.6°,生理弧度 正常,植骨块位置正常。

随访6~15个月,术前神经功能B、C、D级病例均恢复到E级,血沉下降至正常,无复发病例 。X线片及CT片复查,除1例T12结核在术后5月参加农活时致下位两枚螺钉断裂,脊柱畸形加 重外,45例椎体高度与术后X片比较无丢失,脊柱生理弧度正常,术后3个月有大量骨痂生长 ,1年后均骨性愈合,椎管腔大小、序列正常,脊髓受压已彻底解除[2],已恢复日 常工作。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由于病程久,治疗周期长,相关费用高, 又担心术中损伤神 经而引起瘫痪,因此存有恐惧,焦虑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入院后主管护士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耐心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交待术前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介绍治疗效 果显著的病例。注重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减轻心理压力。尽可能保持轻松、乐观的心 情以利提高疗效,经过全面的心理疏导,病人均愉快接受手术治疗,配合术护理。

3.2 限制活动与卧床排便训练 早期宜卧床休息,卧 床休息3~4周,以防并发症发生, 术前训练床上排便,避免术后在床上大小便困难引起腹部不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组无 一病例发生褥疮。

3.3 饮食及用药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必须长期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 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治愈结核病,骨关节结核的用药是长期 的,术前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注意观察抗结核药的疗效与毒副作用。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让患者自己掌握其用药方法和剂量。

3.4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要认真备皮,消毒,防止感 染扩散。

3.2 术后护理

3.2.1 严密监测命体征 并维持呼吸、循环、泌尿、消化等的最佳功 能。

3.2.2 增进病人的安全与舒适 手术后最常引起病人 不舒适的问题是恶心、呕吐、腹 胀和疼痛,当病人不舒适的情况存在时会妨碍手术后期的休息和睡眠,因此,要针对出现的 问题进行相应护理。

3.2.3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①由于手术过程操作不 当可致神经根损伤或手术复位减压 神经根激惹及应激性水肿。表现为下肢根性痛或下肢功能障碍。②术后l小时嘱病人从肢体 末梢关节开始主动做足趾运动;踝关节做跖屈背伸;并由下向上做肢体按摩,观察记录肢体 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患者出现双下肢步,不能活动感觉消失,说明椎管内有出血或骨块脱 出压道神经,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3.2.4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 病人术后出现的各 种不适,如疼痛,对病人的各种操 作不当,环境不安静以及术后发生的合并症等,病人及家属可出现紧张,焦虑,烦燥等心理 障碍,我们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并给予相应处理,以尽力协助病人处理实际 问题,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3.2.5 辨认并护理术后并发症 ①预防褥疮:虽然该 手术后病人可随意翻身,但由于患 者的心理恐惧及疼痛,仍达不到随意翻身的目的。因此,为了预防褥疮,我们应给予患者翻 身指导和协助翻身,定时按摩受压皮肤,大小便后.温水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 整。②预防泌尿系和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和有效咳嗽,注意留置尿管及尿道口的护理 ,可预防尿路及肺部感染。③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术后平卧6小时,以压迫伤口止血, 如发现伤口敷料渗血渗液过多或体温过高,应报告医生,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2.6 术后遵医嘱继续给予抗结核药物 注意观察药 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

康复锻炼: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小 时可抬高双下肢及屈膝,屈髋关节活动,防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疾 病的恢复。

健康教育:①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这是预防骨关节结核的关键。②讲解搞结核 药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出现耳呜,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警惕肝功能异常 及多发性神经炎的发生。③本病有复发的可能,应坚持用药2年以上,如有病情变化,应及 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出院指导: ①告诉患者返院复查时间与日期;②出现后的饮食及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项 。③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教会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整体翻身,不可过早下床活动,过度负重。 ④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坚持抗结核治疗并讲解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妊娠;癫痫;护理干预;急救处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91-02

癫痫(epilepsy)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和短暂发作的特点。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1]。孕产是诱发因素之一,妊娠期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因妊娠而停用抗癫痫药或减少剂量、分娩期疼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并发癫痫的孕产妇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和良好护理,可反复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导致癫痫持续状态,对孕产妇及其婴儿造成极大危害。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孕产妇中6例出现癫痫大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出现癫痫大发作孕产妇6例,占同期孕产妇的0.8‰(6/7 452);年龄21~33岁,平均27岁。产前发作2例,产后发作4例;单次发作4例,多次发作2例;未出现癫痫持续状态;6例均为初产妇;自然分娩4例,剖宫产2例;原发性癫痫3例,继发性癫痫3例,其中脑出血2例,脑膜瘤1例;所有病例均经CT、核磁共振、脑电图检查诊断。经积极对症治疗,癫痫发作均得到控制,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出院,3例继发性癫痫明确诊断后转相关科室继续进行治疗。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干预

1.2.1.1 产前护理孕妇入院时主管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对于有癫痫史者要详细了解其用药史,及时报告医生合理指导用药,患者尽量安排单间,做好癫痫发作时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压舌板、口咽通气管、吸痰机、呼吸机等各种抢救用物。做好产前分娩知识宣教,争取家属支持和配合,留陪护,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刺激引发癫痫发作。

1.2.1.2 产时护理适时终止妊娠,阴道分娩者做好产时心理疏导与正确助产指导,进行持续胎心监护,可导乐分娩,产程中适当应用镇静剂、止痛剂,必要时无痛分娩,第二产程较长者可应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体力消耗及宫缩阵痛,以防止诱发癫痫发作。癫痫并不作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如果癫痫发作频繁,引产失败,或宫缩时胎儿有缺氧表现,胎心监护异常,羊水过少,病情严重或有产科指征应及时采取剖宫产[2]。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分娩时应请儿科医师到场,必要时协助抢救婴儿。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娩出后应常规给予催产素,保持静脉通道,出血多时可及时补充血容量。

1.2.1.3 产后护理阴道分娩的产妇由于消耗大量体力,产后尽快补充营养,绝对卧床休息24 h,防止过度疲劳;剖宫产的产妇术后由于各种管道应做好生活及心理护理,及时满足产妇需要,伤口疼痛者可使用镇痛剂,注意观察伤口及阴道流血,防止产后出血。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留陪护,协助做好新生儿护理,避免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仍需服用抗癫痫药物者及时中断母乳喂养,新生儿给予人工喂养。

1.2.2 癫痫发作时的急救处理

1.2.2.1 癫痫发作时立即报告医生,取头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置入患者的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颊。保持呼吸道通畅,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者可置口咽通气导管,及时吸出口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持续吸氧浓度达50%左右,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听诊肺部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如分泌物聚集堵塞呼吸道窒息者,可行气管插管,对出现呼吸过慢或血氧饱和度

1.2.2.2 抽搐发作时的药物使用:首次给予安定10~20 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以2~5 mg/min缓慢静脉注射,直到发作停止,为防止复发,可使用安定100~200 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中,于12 h内滴完。安定可抑制呼吸,致血压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以免呼吸抑制,意识障碍加深。使用安定的同时,给予苯巴比妥钠0.1 g肌注,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或静推速尿,4~6 h交替重复使用,亦可用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滴注。安定无效时使用氯硝安定,首次剂量3 mg静脉注射,此后5~10 mg/d,静脉滴注或过渡至口服药,此药对各型癫痫状态疗效俱佳,但须注意对呼吸及心脏抑制较强,也可用丙戊酸钠注射液(德巴金)400 mg静脉推注,然后用生理盐水250 ml+德巴金400 mg维持静脉滴注。发作控制,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口服抗癫痫药治疗。

1.2.3 癫痫发作间歇期处理

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继发性癫痫,请专科会诊,酌情使用抗癫痫药(AED)。临床上常用AED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长期服用AED可能致畸或引起新生儿24 h后出血综合征。但癫痫发作可导致母婴缺氧、胎儿窘迫甚至突然死亡,也可能导致婴儿发育异常。因此绝对不应因考虑副作用就随意停用AED。原则上应采用单一、副作用小的药物及最低有效剂量[5]。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保持患者病房周围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注意安全,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后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1.2.4 出院指导

让患者与家属了解癫痫病的复发原因、系统规范治疗、预防、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如玩电子游戏、电脑、玩牌等,禁烟、酒、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进行危险性工作,如驾驶、高空作业等。遵医嘱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或自行减量,做好产后随访,做好必要的避孕措施,定期专科门诊复查。

2 结果

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并发症。3例原发性癫痫产妇安全出院,3例继发性癫痫转相关科室继续进行治疗。

3 讨论

癫痫发生时,护士主动、及时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癫痫并发症、后遗症,确保母婴平安。另外可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巩固疗效,预防癫痫的发作。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4.

[2]韩小英,刘维靖,丁建平.妊娠合并癫痫42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2,24(2):134-135.

[3]丁成,李志梅.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3):11-13.

[4]王串娥,郭群.5例产科病人癫痫发作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10:32-34.

[5]方忠宏,张渊.妊娠、哺乳期药物的选用[J].上海医药,2004,25(5):217-219.

篇1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产后出血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伴 发多脏器受累 ,具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防治及护理工作 ,可减少产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并发产后出血的因素、特点、临床表现、防治及护理综述如下: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并发产后出血的因素

1.1凝血机制障碍

在导致产科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中,胎盘早剥和子痫早期是最常见的两种[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常有皮损、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甚至或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或微血栓形成,使机体处于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如果病情以微血管病为主,还可以发生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如果并发重度胎盘早剥,大量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更易诱发DIC[3]。

1.2子宫收缩乏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钙缺乏有关,而维持子宫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需要依赖Ca2+;同时,硫酸镁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子痫的首选药,但Mg2+能够抑制Ca2+释放,竞争性阻止Ca2+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肌细胞内,阻止Ca2+从肌浆网的钙库里释放,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早期即有学者提出硫酸镁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此外,镇静剂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收缩。

1.3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在近年的研究中,产前血红蛋白低被认为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4]。

1.4体重指数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多伴有代谢综合征,而高体重指数已经被证实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

1.5分娩方式

由于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剖宫产率较高,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伍惠玲[5] 报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 .87% ,而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13%;秦焕娣等[6] 报道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3.02%,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6%;刘爱珍等[7] 报道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1%,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1% 。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

2.1病史

合并胎盘早剥者常有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持续性腹痛及阴道流血,并出现胎动减少甚至胎心异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紫癜等周身出血倾向;合并血管内溶血时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部分患者在产前应用了大量硫酸镁及镇静剂。

2.2临床表现

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的产后出血特点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可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若子宫收缩乏力可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出血量虽然可以有所减少,但之后又再次次续出血。此时,应高度杯疑凝血功能障碍。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

3.1基础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住舒适的单人间,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与湿度适宜,避免声光刺激,每日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必要时给予镇静剂。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及含铁质丰富饮食,主张少量多餐。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床护栏、抢救车、吸引器、开口器等用物。对于子痫前期患者,解痉治疗首选药物为硫酸镁,首次剂量10%葡萄糖注射液20ml+25%硫酸镁20ml,缓慢静脉推注,维持量以每小时1~2g为宜,每日用量不超过30g,用药期间监测膝腱反射、呼吸及尿量情况,预防药物中毒。应用硫酸镁期间应备好钙剂。密切监测血压,每4h测血压1次,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大,防止血压骤降引起脑溢血或胎盘早剥。产后或术后24h内仍应积极镇静、降压,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产后24h~10d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减少护理措施。产后给予腹部压沙袋6h,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防止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有其临床特点。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的产后出血特点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可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若子宫收缩乏力可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出血虽然可能有所减少,但之后又再次持续出血。对有上述临床表现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或术前应评估病情,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其配合,尽早识别及时处理,以减少产后出血[8]。

3.2心理护理

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担心等,迫切希望了解是否能够成功分娩及胎儿的成活率,责任护士应耐心地讲解病情、诊治、护理情况,告之病人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介绍成功的例子,讲解医院的医疗水平及设备,使其对治疗有信心,解除其焦虑、紧张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鼓励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增强诊疗和护理的依从性[9]。对于失去孩子的产妇,应给予特别的心理护理,以免情绪波动引起产后大出血[10]。

3.3产后出血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备了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凝血机制障碍、子宫收缩乏力、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对该类病人重视病史及早期临床表现。无论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都应为病人预置留置针,以保证急需用药的静脉通道畅通。在产前或术前有针对性地备好血液制品,必要时,在产前或术前即给予一定量的输注,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曾应用大量硫酸镁及镇静剂的患者也应做好应对措施,包括产前或术前备好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11]、米索前列醇等[12]。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产后出血的条件有凝血功能障碍,因此一此反映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可能会发生异常改变,护理中应及时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送检,协助医生追踪结果并及时处理。产后或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准确计量产后阴道流血量,如病情变化应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给予缩宫素等药物治疗,以加强子宫收缩。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与产后继续使用硫酸镁解痉有关,镁离子会抑制子宫收缩,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增多[13],经给予钙离子拮抗及加强宫缩治疗后病情得到积极控制[14],同时钙离子可减少缩宫素用量,减少水中毒的风险。子宫按摩可改善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凝血机制障碍可选择输注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紧急情况下,护理工作中更应注重“三查七对”,并注意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杜绝差错发生。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纱条和子宫腔水囊压迫均可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者[15],特别是合并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者,可在术中及时行宫腔填塞纱条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术后24小时及时取出;也可予子宫水囊压迫止血,有报道子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宫颈环扎术对子宫下段出血能起到更好的止血液作用[16]。1979 年 Brown 首次将介人治疗成功用于产后出血,在国外已广泛应用盆腔内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成功率高达 85% 一97%[17.18]。V edan―tham 等提出,应将子宫动脉栓塞作为产后大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法 [19.20]。如果手术或栓塞后再次发生出血,可以进行二次栓塞[21]。国内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也很重要 ,不仅可为介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还能预防和减轻可能的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当上述方法无效,仍然出血不止时,行子宫切除术是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22]。

3.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

3.4.1水囊压迫止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水囊作为异物留在宫腔内有可能引起感染[23],同时产后出血者因失血过多,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护理上要注意 :

3.4.1.1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恶露情况,每天测量生命体征四次或者遵医嘱,若体温异常,产妇出现寒战、发热,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要警惕感染的出现,及时报告 医生,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

3.4.1.2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l:20碘伏溶液冲洗会阴及尿道口,每天两次,勤换会阴垫、内裤,以保持会阴的清洁。

3.4.1.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

3.4.2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3.4.2.1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及排出物的量 、性质、颜色及气味,准确估计出血量,认真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防止再次产后出血;术后要注意有无血尿、血便及会周围皮肤红肿、溃疡等情况出现,及早发现因栓塞术导致的盆腔脏器缺血性病变、坏死等并发症,以便做出相应处理 。介入术后的患者虽极少有再出血的可能 ,但护士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术后 2 ―3 周是子宫动脉内明胶海绵溶解、吸收及血管疏通的时间 ,此时也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 。

3.4.2.2穿刺部位的血肿和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血肿和血栓形成[24],介入术引起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是插管时损伤血管壁,或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 ,形成血栓,也可因术后穿刺局部包扎止血用力过紧,使血流受阻,血栓形成造成血管栓塞 。加上妊娠期和产褥早期血液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 ,更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发生 。因此 ,术后用正确手法充分有效地压迫止血需做到:压迫位置准确,压迫时间恰当,压迫力度要以不影响下肢动脉搏动为宜,若常规压迫仍不能止血者应注意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肝素用量是否过大,并采取相应措施 。黄志红[25]也指出术后创口包扎压迫用力要恰当,绷带包扎及沙袋加压的重力应适合不同的个体。术后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用1kg 沙袋压迫 6h ,以防止穿刺点出血。患者回病房后穿刺肢体制动 6 -8h ,并卧床24h 。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 、温度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以了解栓塞术后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一般都有低蛋白血症、各脏器水肿 、子宫肌纤维收缩力差 ,加之用硫酸镁解痉 ,更易抑制官缩引起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 ,短时间内大量出血 ,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 ,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应详细询问病史 ,尤其是家族史 ,以确定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疾病 ,以便治疗。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 ,切实开展产前检查 ,做好产前保健工作 。通过孕期宣教 ,促使孕妇自觉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 ,并给予治疗和纠正 ,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加强产前 、产时 、产后护理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积极处理好三个产程 。对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 ,应做好交接班,详细交待病情、用药及观察要点 ,做到环环相扣达预防目的 ,全面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 7 版.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8;92~94.

[2]廖雪英.子痫前期孕产妇 的护理 [J].家庭 护 士 ,2008,6(8C ):2 2 1 5 ― 2 2 1 6.

[3].刘爱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J]. 右江医学.2011,39(3): 54.

[4]李毅萍 ,刘东妹 .产后出血111例 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2):220.

[5].伍惠玲.34 例产后出血的观察与处理[J].广西医学,2004,26(4 ) :567 .

[6].秦焕娣,卢锦娥 ,叶明.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防治措施[J].广东医学,2004,25(8):919.

[7]刘爱珍,郭宝枝 ,邹芳.产后出血26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7 ) :82 .

[8]. 郑美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6 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 66-67.

[9]王玉娟 ,李爱青,郭颖艳.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J].山东医药 ,2009 ,49(46) :88―89.

[10]陈幼娣 ,张波.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0 ) :3 3.

[11]许建娟 ,.欣母沛在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4

[12]廖少彬.剖宫产术后应用缩官索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08,5(36):128―129.

[13]. 梁彩霞 .徐溢萍 .戴锦.葡萄糖酸钙应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中医医学杂志 ,2008,6(2):101―102.

[14].冼华凤.许春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123-2124.

[15]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等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24):1 59- 1 40.

[16] 刘溅妹,何庆凤.官腔水囊压迫加官颈环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 1,5:65-66.

[17]王福容,袁丽,周福珍,等.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术中配合及护理[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 ,28 (5 ) :480 ―4 8 1.

[18]Descaigii G ,Dourrin F,Degre S,et a1.AbnonnM placenta-tion and selective emolization of the uterine arteries[J].EurJ Obstet G ynecol R eprod Bid ,2QO I,1999(1) :47.

[19]V edantham S ,G oodw in SC ,M clDea$ B ,el a1.U terine arteryem bd ization :an u nderu sed m eth od of controllin g p elvichemorrhage[J].Am J Obstet Gyneeol,1997,176(4):938―94 8

[20]M ason BA .Postpartum hem orrhage and art erial em boliza-

[21].许珍玲.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5(B):70-71.

[22].刘晶.孟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防治[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4):253-255.

[23]苏雪红.黄积平.何水等简述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的护理进展[J].求医问药.2012,10(4):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