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经济复苏 股票 商品期货 估值体系 资产配置
一、当前经济形势定性分析
经济的运行总遵循特定的规律,经历周期性的经济扩张与紧缩,循环往复。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经济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特性,对投资市场而言,准确界定当前所处的经济大环境是确保投资方向的大前提和基本条件。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盛世后的破灭,在多重冲击下艰难爬行,全球经济体的共同救世举措使经济从衰退中缓慢复苏。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在美联储刺激经济回暖、拉动就业增加的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仍然复苏动力不足,仅维持温和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出的流动性并没有进入美国实体经济,相当一部分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引发资产价格泡沫,既导致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又推动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及全球经济下行速度,反过来又影响到美国商品出口和就业机会增加。总体来看,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美国都将面临偿还债务和减赤的痛苦,势必继续通过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转嫁危机,推动货币摩擦升温。因此,美国未来经济不会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欧洲因债务危机已陷入衰退。接二连三出现债务危机和债务险情,欧洲金融动荡已部分扩散到了此前尚未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高收入国家。这种传染性推高了世界许多地区的借贷成本,拉低了股市,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也出现急剧下跌。同时,欧债危机导致欧洲整体经济实力衰退,缺乏竞争力是欧洲债务国面临的根本问题。
作为亚洲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和日本,经济复苏情况同样不乐观,中国的经济受内外部失衡压力所致增长明显放缓,连续6个季度GDP同比回落;日本则先后经历了地震、海啸和核泄漏,重创了日本经济。
整体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均没有快速增长的基础,奠定了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世界经济还处于大幅下跌后的复苏期,全球经济没有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总体经济形势并未得到根本的好转。
二、国内主流投资市场及投资品种分析
全球总体投资环境并不理想,国内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在此背景下,出口、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物价上涨、需求放缓,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尽管如此,对投资市场而言,总是不乏机会,端看人如何发现和把握。无论经济处于繁荣、衰退、萧条还是复苏,任何一个经济阶段都会有适合的投资品种机会存在,了解这些主体投资品种的优劣势和市场特性是把握投资机会的前提。本文将从国内主流投资市场――房地产、股票和商品期货三大市场分析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品种投资策略。
1、房地产市场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中国目前的房价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但从计划经济的角度上讲却另当别论。某种程度而言,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这与国内的土地出让制度有关,土地出让面积受到控制,且长期偏紧,这是国内维持高房价根源。从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房价与国外房价的差异化走势也可以印证两者的差别。亚洲地区普遍存在高房价,这一现象与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对房产和土地的热衷有直接关系,大多数人愿意压缩消费花去一生的积蓄来买一套房子,这在国外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国内的房价即使相对于国外来说偏高也是可以理解且合理的。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上的政策导向将是长期维稳,房地产行业将经历一个漫长的阵痛和降温过程,未来将呈现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政府对房地产投机行为的打压虽然会削弱市场需求,但作为自住型购房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对房产价格形成支撑。总体来看,未来房价不会快速大幅上涨,相对资金成本来说,因投资需求而购买房地产并不划算,且高价位的房产要出售转卖并不容易,因此,从投资角度而言,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度有限。
2、股票市场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们认为国内股票市场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一方面,国内的投资市场相对国外而言非常少,任何一个投资渠道都具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而股票市场即是国内稀缺投资市场中的主要投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规则注定了相当多数的股票从上市之初就是被大幅高估的,通常反映在较高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上,也从侧面说明,相对国外市场而言,中国的大部分个股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之后,大部分股票的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未来2-3年中国股票市场将逐渐具备较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和投资潜力,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回顾上一轮股市走势,我们发现03年底到04年初,股票市场有一波大级别的反弹,上证指数从1300多点上涨到1800多点,反弹了30%,之后经历04、05年行情见底之后迎来一波大牛市。投资市场上历史总会重演,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上证指数上涨幅度也基本接近30%,两次30%反弹在时间点上的重大事件都是政府换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行情,以史为鉴,若在适当的时候配合利好因素(如分红制度的确立、税收减免等)的推动,未来2-3年内国内股票市场的上涨行情是值得期待的。
3、商品期货市场
商品期货市场包括了贵金属和大宗原材料商品,如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这些商品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其价格波动更能严格的遵循价值规律,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波动,不会过多偏离合理区间。因为一旦价格波动偏离了合理的价值区间太多,市场将出现无风险套利机会,市场套利投资者将利用该机会通过套利操作获取无风险收益,并最终促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使市场回归到正常水平。
所有投资市场的诀窍都是高抛低吸。一般投资市场的操作是低买高卖,如我们所熟悉的股票市场,但商品期货市场除了可以低买高卖之外,还可以进行高卖低买的操作,双向均可行。因此,相对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而言,商品期货市场具备无论在经济繁荣或衰退阶段均具有的投资价值和盈利特性。
对于商品市场而言,如何正确判断商品价格的高和低将是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商品价格的高低往往与其产业相关,通常我们将产业库存水平的变化、产能与产量的变化、下游消费、企业利润以及期货和现货的比价作为评判的主要指标,建立商品的估值体系。一般而言,价格从高到低的转变过程也是产业库存从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且库存相对于价格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即最低价位不一定出现在库存最低的时候,反而可能出现在从最低价位开始上涨的初期阶段,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在复苏,而供应在减少。从产能与产量的角度,产能的集中投放往往出现在较低的价位,且周期较长,往往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产量在价格从高到低的过程中则表现为逐步递减。从企业利润和下游消费的角度,往往价格最高的时候,消费最高,利润最高,反之亦然。期货与现货的比价关系也是判定商品价格高与低的重要判定指标,即基差的变动。
整体上,相对于单向操作的投资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无论在哪个经济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投资机会。而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危机之后的大宗商品经历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跌,大多数期货品种到目前的价位都已经出现了底部的数据结构(如铜),即期货与现货的比较关系出现较低的价格极值。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我们判断未来商品市场的总体价格走势将是从低往高走。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顺应大势,低买高卖,逐步建立多头头寸将是较为恰当的操作方式。
三、投资建议
综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决定了现阶段经济没有快速上涨的可能性,经济的运行处于衰退后的复苏期。这一经济阶段特性决定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既面临可以预见的通货膨胀风险,也面临可以预期的政府救世政策所带来的相关行业的利好,以及经济逐步复苏带来的资本市场新一轮上涨行情的历史机遇。在当前国内投资渠道有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资产组合的有效配置将非常必要。根据上述投资市场分析,国内投资者从中长线资产配备的投资需求考虑,可将关注的重点投放在股票市场和机会较多的商品期货市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凤阳玻璃;机遇;挑战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15年立项项目“新常态下玻璃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凤阳玻璃业为例”(项目编号:201510378399)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0日
一、经济新常态下玻璃业的机遇
(一)需求。对玻璃业需求量大的主要有建筑业、汽车业、家用电子产品,等等。本文主要从三大主要需求行业进行分析。
1、建筑需求。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住房需求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人口庞大伴随着吃喝住行,这对玻璃业从侧面也是一种机遇。根据中科院建筑材料咨询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住宅面积达到400亿平方米,而这一数据也在不断创新高。我国城镇面积平均每年新增11.25亿平方米。而旧房的拆迁与翻新和新房的建设对玻璃的需求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城市建筑更是以玻璃建筑为主以博得人们的喜爱。如果以每平方米建筑需要0.4平方米的玻璃计算。仅一年对玻璃的需求就有4.5亿平方米(约9,000万重量箱)。二线、三线城市的崛起更加大了对玻璃的需求。安徽凤阳地区以玻璃制造业著称,主要供应于皖北及江苏周边,在安徽玻璃行业可谓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凤阳玻璃为研究点研究安徽大部再拓展到整个中华地区玻璃业需求,可以详细看到整个玻璃业需求与发展。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人口有6,000万左右,每年新增城镇面积3,542万平方米。到2011年,我国很多省会城市、发达城市已经开始逐步使用节能环保的中空玻璃。在玻璃的种类中也逐渐产生了更多的要求。一项由建筑业协会发起的调查表明中国未来对建筑玻璃的需求情况如表1所示。(表1)
2、汽车行业需求。从中国汽车工业来看,中国汽车业的迅速崛起给玻璃业也带来了福音,比亚迪、奇瑞、长城、江淮等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产能较大。2013年产量已突破2,000万辆。随着汽车性能提升,玻璃在汽车中的比重也大幅度提高,1990年每辆轿车玻璃需求量为每辆3.5平方米左右;2000年每辆轿车玻璃需求量为3.85平方米左右;当前,每辆轿车至少4平方米的玻璃用量。安徽地区的江淮、奇瑞等全国知名轿车对玻璃的需求也很大。玻璃能让车辆看上去更加美观,减小行驶中的阻力,大大降低油耗。汽车上各位置玻璃的性能作用也大大不同,对玻璃的材质技术要求更是不同。根据用处不同可分为:安全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区域钢化玻璃。对于单单玻璃的采取、加工也需要较大的成本。根据国家交通局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05~2015年车辆玻璃需求如表2所示。(表2)
在汽车部件玻璃用量中,一方面玻璃循环使用;另一方面中国玻璃市场并不是完全适应供求平衡。这对玻璃业来说是一个刺激。
3、电子产品需求。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高度信息化的高科技产品更加依赖于超薄敏感玻璃。它们对玻璃的要求极其苛刻,无杂质、耐磨、抗晒、不裂痕,等等。仅2000年以前,我国为了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引进超薄玻璃就有1,000万平方米。而后对于家用电子产品玻璃需求更是逐年增加。2015年对超薄玻璃的需求就有2,000万平方米。如果把我们生活中涉及的玻璃需求加起来,这个数字将更加庞大。
(二)供给
1、对于建筑业玻璃的需求主要由我国沿海城市供给。其中南玻集团(深圳)在内陆行业中处于领先,主要供给于沿海与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玻璃对抗风、抗雪、抗撞击等方面具有一定要求,对于透光度和缎面条纹的把控相对而言并没有汽车、电子产品等那么严格。我国建筑玻璃在抗风、抗雪等方面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对于建筑玻璃我国以自我供给为主,但我国经济发展快,量能大,仍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2、对于汽车玻璃、电子产品超薄玻璃等,要求技术水平高。我国福耀玻璃、耀华玻璃、金晶玻璃等龙头公司在汽车玻璃技术掌控方面较为成熟,但核心技术产权并不在我国,汽车防弹玻璃、隔热玻璃等依然需要大批量进口。电子产品的超薄玻璃、防辐射玻璃、眼镜防紫外线玻璃等国内都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伴随我国经济增长,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光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长期而言不现实。
二、经济新常态下玻璃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玻璃业市场巨大,但存在很多弊端,如国外高新技术的冲击,低下的生产率、合格率以及生产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差,等等。
(一)加工运输成本高企,行业自有技术短缺。在经营方面,这一问题是凤阳玻璃厂甚至中国玻璃厂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我国的60多个浮法玻璃生产线分布在全国各地,而外国可能一个企业就包含了所有的生产线,这在加工运输等成本上面就大大降低了。在产品质量以及品种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品种单一、技术成本低。中国玻璃整体采用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含杂质多、透明度低、有气泡等等就会阻碍玻璃的销售。在品种方面,很多技术都是靠国外引进,中国对于玻璃业没有多大的技术掌控度,这成为阻碍玻璃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缺陷。中国玻璃质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搜集整合中华玻璃网相关信息可得表3。(表3)表3也反映了我国浮法玻璃业与世界浮法水平有一定差距,与欧美差距将会更大。这对于我国玻璃业也是一个挑战。
(二)产业布局不足。我国玻璃工业的产业布局存在严重不足。以凤阳为例,起初其地域、能源、交通、政策并不占优势,在我国很多地域同样如此。大型企业在一起相互重叠,并没有一些系统性规律的分层造成局部竞争激烈,而一些地域资源稀缺,在整个市场中对玻璃定价也大不相同。以政府为市场导向,根据市场规律向离着资源近、交通方便、政策普及地域发展更能有效带动一个城市,一个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下行。宏观经济下,中国国民整体经济,工业、制造业、纺织业等步入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并且不能注入新的动力。光靠投资拉动市场需求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产能过剩也极大地牵制了工业的发展,但总体提升质量效益。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等国家推动的重大战略经济实施,对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对外市场广,也是对玻璃业的挑战。
(四)制造加工燃料污染严重。玻璃的生产加工主要燃料为天然气、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占比高达80%,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相比于其他行业,这些原燃料的运输、储存就成为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其运输储存带来的扬尘,扩散在大气中,严重影响空气环境,对人的呼吸道也有严重伤害。煤炭、石油的焚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细沙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相对清洁的天然气,运输过程就要做到防泄漏、防爆,燃烧产生的硝酸对环境也有严重影响。产生的有毒气体对玻璃本身也有一定的腐蚀效果,对成色、透明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每个企业应该从加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加装去硫去硝除灰尘装置,从而既保障环境的优质,也保证玻璃出炉前的色泽。
三、玻璃业发展对策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处速发展下对玻璃业的刺激与冲击是巨大的,中国玻璃业机制并不完善,对于超薄、高档轿车各种玻璃的配置技术并没有那么完善,所以很多技术性方面都需要依赖于进口,大大提高了成本。权威预测,在2025年左右中国才可以将玻璃业达到供给平衡。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玻璃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在2025年中国玻璃业需求增长率将达到7%。主要依据于国家建筑局给出的相关资料推测出。2000~2010年玻璃的需求从0.945亿重量箱增长到2.015亿重量箱,增幅为113%。除去可能循环使用的平均需求增长率在10%左右。加上“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GDP增速由2010年的10.6%到2015年6.9%,世界平均玻璃业需求增长率在4%左右,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热年远高于这一数据,所以笔者预测未来中国玻璃需求增长率将达到7%。对于玻璃业发展,可从以下几项作为突破口:
(一)玻璃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运用市场经济政策,政府辅助建造特大型玻璃工业制造公司。对玻璃业发展起到全方位开拓创新,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各式品种,淘汰落后的简单性流水线作业,加大技改力度。
(二)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对于自主研发的产品给予支持,提供市场,在新技术新方法上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税收方面可以减缓或者免收税额。制定节能玻璃相关规定,让创新过程中意识到创新的不仅仅是产品,对节能也要有突破。完善玻璃的使用规范,防止发生危险事故以及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强内部调整,提高竞争力。国内玻璃业要立足长远,通过技术创新催生其他行业得到突破,创造市场没有的技术,带动新需求。从管理、培训、企业文化、交流方面不断地去培养并引进人才。找出本公司特色,只有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可以得到行业的认可。用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与奖励,带动员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不断突破,不断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岳江.适应引领新常态顺势而为谋发展[J].中国民,2015.2.
[2]赖建成.台湾玻璃及其制品业:玻璃工业连续2年负增长形势严峻[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12.
关键词: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分析
前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人们做出何种选择,是与不同选择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关的。校园二手市场其具有独特性,对二手市场的供给方来说,交易成本表现为用生产成本与最终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之差来衡量。对需求方来说,理性的消费者必须在考虑搜寻成本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进行交易活动,以得到尽可能低的价格。
一、对校园二手市场的供需角度分析
市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经济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校园二手市场也不例外。供给者几乎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二手市场,对于理性的供方来说,由于他们受惜卖心理影响较小,二手商品的成本可以看作是零,因此当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匹配时,交易就会成功。对于有限理性者,会预期学生的内在价值,但由于受惜卖心理影响,不减或减很少一部分的二手折价。非理性者,不受惜卖心理影响往往以很低的价格甚至无价转送出清。完全非理性者受惜卖心理影响较大,按二手商品的新旧程度出售。购买二手商品的动机在于预期效用的价格所反映的内在价值,对处于消费者地位的学生来说,存在有目的性的需求,但也有进入市场前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属于临时产生的不确定性需求。他们普遍会低估二手商品的价值,需求价格会接受在预期内在价值减去二手折价的范围。
在二手市场经济中,交易买卖是权益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链接。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他们不可能将几年配置的东西都带走,面临权衡,面对搬运物品所耗费的高额成本,保留这些东西的效用如果低于售出获利的效用,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自然会选择低价出售,资源的重复利用方面可大大降低成本,价格低廉的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替用差异。当在购买商品过后的一段时间拥有了再次购买的能力,或者是想购买更新更高好产品的欲望,都愿意卖旧买新;可见,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层次也为二手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二手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交易成本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支付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在“二手”市场里,由于涉及两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成本是一个相对效应的博弈,卖方自然只愿以较高价成交,买方却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到手。
校园二手交易市场比起作为正常商品的经营市场,可看作是一个实现低价出清的市场。从供给上来说,供给成本为零,他们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实行价格歧视政策,减少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者剩余。而对需求上来看,因为买二手商品所花的代价比之自己采购新商品的成本低得多,效果也不差。提高商品率并不是提高了社会觉悟所促使的,恰恰是考虑自己利益的结果。这种劳动市场及其自由选择的生产关系,往往会出现产出不可能始终与增加的投入成正比例。
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及消费倾向。校园群体收入基本稳定,如果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收入不足以购买新商品,考虑其替代效应时,二手商品成为其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假定消费者收入不变、其他商品价格不变,随着二手商品价格的降低,发生的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量增加,而产生的收入效应促使其需求量减少,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而总的价格效应为正。就说明在替代效应影响下给二手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三、校园二手交易的市场分析
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消费所形成的二手市场,既具有一般市场的共性,但同时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买卖的形式极其多样化,有长期制,有定期合同制;有整日工作制,也有部分时间制;有雇主提供劳动工具,也有自备生产手段;有纯粹的雇佣关系,也有分红制。不同的交易条件满足了不同需要的人群。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的存在普遍是一个自发形成的临时性市场,严重信息缺陷的不规范市场,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现从市场客体和市场主体进行分析:
大学校园市场的特点:(1)容量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也就意味着一个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这将占据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2)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历史和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我国的高等院校一般分布的地区相对比较集中,校园市场消费集中,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3)开发成本低。在校园的经营比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4)实用性。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没有完全稳定,消费经验不够丰富,消费习惯往往带着学生时代的印记,他们的想法就是自由挑选最恰当的适合自己的产品。一般来说,物美价廉、经济实惠是许多大学生购买商品的基本准则。(5)连续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信息网络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他们一旦对某个产品或服务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会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
校园二手商品的交易的不确定性。校园市场的客观现实,决定了供需双方都要面对一个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销售或者供应环境。通过分析主要表现在:(1)没有一个准确的地点,而是不固定在校园的具体地点。(2)没有固定的摆摊时间,随机性很大,且经常是因为没有时间而退出市场。(3)供需双方都是临时性从事交易,不会认真关注市场的各种相关信息。故它的潜在购买人群是所有进入市场的校园人群。产品的需求时间、需求地点、需求数量、需求品质都不相同,并且这些需求又是富有弹性的不断变化,其面临的需求环境是相当不确定的。当是被动性需求时,对内在价值预期不高,同时因为是为了节省购置费用而进入市场,故对二手折价预期很大。当是目的性需求带来的,潜在顾客群体较小,在加上市场的信息缺陷,大大降低了交易机会的出现。同时,因为存在着特定的需求,供方会大大提高预期内在价值和减少二手折价。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妥协的话,结果是不会产生交易,成交的比率就会很低。
校园二手商品的交易市场的不完善性。主要分析出售价格的不统一以及售后无保障方面。校园二手交易市场上的同种产品通常没有标准的估价,随性的定价与砍价降低了同学们对二手市场的认可度。同时,售后问题也是市场消费者交易的顾虑因素,校园内的二手市场多半由学生组织举办,相当于人的角色,一切交易行为都表现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买家从人处买来商品出现问题之后,既无法与卖家取得联系,又不能从人处获得售后服务,这无疑是对买者利益的风险存在。市场中的竞争引导二手交易提高服务质量,并使之成为商业社会中道德构成的主要成分。懂得了参与交换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意识到捍卫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打造平等、自由、自重、互重,是校园市场文化的重要组成。
二手市场是校园交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稳定的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而理想的二手市场则是消费者群体乐于参与二手商品消费,并且卖家以较大概率提供高质量的二手商品,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实现公平交易。提供对称信息以及市场的规范制定灵活、务实、多样的市场营销策略,开拓“大学二手市场”这块热土,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钢贸市场;产能调整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全球化的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代名词,而何为全球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最重要的在于,使用网络,信息化共享,将全球的资源集中起来,从中选取最优化的配置的一种经济策略。对于钢铁的贸易,一直以来均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钢铁贸易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是十分的迅速,而其呈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都是严重的问题,而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如何的去应对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關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钢贸市场出现的问题
钢铁贸易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双边贸易摩擦不断、企业的工艺、相应的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以及我国资源的相对匮乏。
钢铁企业产业结构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在过去的钢铁生产过程中,产量相对较低,与国际上的其他钢铁企业进行对比的时候,我国的钢铁产量远远的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而现在虽然我国的钢铁产量逐年的增多,但是产业的结构问题也相应的暴露出来,钢铁在全国的产量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钢铁的产品结构却依旧过于狭窄,同时并没有创新性的技术去改变相应的产品结构。
同时随着钢铁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与国际上的很多国家的双边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地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和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贸易战不断,2006年后,中国的钢铁产业增长迅速,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恐慌,所以美国对我国的钢铁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措施。面临这些挑战,我国也提出了一些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并且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
还有一方面的问题就在于钢铁企业的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形势,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钢铁企业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对于一流的钢铁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了我国在钢贸市场处于劣势的地位。
我国虽然钢铁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钢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资源匮乏的缺点,众所周知,我国铁矿石的产量不是很高,但是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却很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铁矿石的资源供应不足,而且钢铁锻造技术相对落后,污染问题严重,提炼效率低,所以造成了资源紧缺的问题。
二、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钢贸市场出现的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的相关的钢贸市场出现的问题,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改进的措施。
首先对于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网络技术的融入,对于钢铁企业的产业结构改善带来非常大的助力,对钢铁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研发策略,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走向。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可以减少钢铁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且提高其生产效率。
而对于双边贸易的摩擦问题,更应该坚定立场,坚持全球化的经济战略,使国家之间保持一种双赢的状态,从而减少双边贸易的摩擦。增加贸易国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深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双方更应该谋取的是和平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钢铁企业的双边贸易也应该走入正轨,共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共赢。
对于技术问题,应该尽可能的组成技术研发的团队,努力研发相关的创新性技术,同时向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借鉴,取其长处融入到自己的技术研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产品的种类的研发,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优势,更多的去交流,去研究好的技术,生产更好的产品,提高生产的效率,增大企业的利润,减少公司的相应的成本。
最后为了应对铁矿石资源的紧缺问题,更应该去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趋势,联系海外的市场,充分的利用海外的相关闲置资源,从国外引进铁矿石弥补国内资源的紧缺,同时可以更多的去通过赎买等方式兼并国外的一些钢铁企业,从而来不断壮大自己企业的方式,使企业的潜力得到挖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的企业要不断做好相应对抗挑战的准备,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可以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使自身的企业走进钢铁行业的前列。
三、结论
总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高度的重视钢贸市场中所反映出的一些很常态化的问题,并且要及时发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钢铁贸易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不断地研究这些钢贸市场出现的常态性问题的成因,并且一定要利用我们相关的专业性的知识有理有据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当我们真正利用好这些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才能真正发展好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钢铁贸易,钢铁的贸易在我国地位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的保持警惕的心理,时刻为国家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奇华.国际技术贸易[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昌旭,徐长生,刘泽斌.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3]赵黎黎,黄新建.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
第一讲中,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白雪洁教授以“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题展开陈述。主要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实现几个转变、面临的挑战、支撑中国经济的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的对策六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们对天津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在全国中的站位和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把握,也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明确了方向。
第二讲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孙德升就“打造差异化的营商环境”为主题进行授课。课程从营商环境的基本概念、重要作用展开,对营商环境进行了中肯评价。同时,对中国及天津的营商环境,如何改善天津营商环境的主要举措,天津如何补短板、打造差异化的营商环境等内容进行了深刻及实际的阐述,提高了我们对于天津实际情况的认知,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wwW.HaoWORd.COM)
第三讲的课程由天津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庞晓提同志进行讲解,主要对“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进行梳理,介绍了目前活动总体开展情况、平台使用情况、各区目前排名、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问题、案例分析等几方面内容,对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的开展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更能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工作紧迫感。
第四讲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副主任杨宝臣老师进行授课,题目为“金融市场与工具”。课程围绕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概念、功能、类型,金融工具等基本知识展开,同时加入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金融监管体系等实际知识的讲解,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为我们进行一次金融知识普及。
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物价局生猪市场分析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1年以来,我区与全国一样,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春节是猪肉的第一个价格高峰,3、4月份较平稳,从5月份开始一路上涨,至7月初,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根据市局安排,我们于7月18-20日,利用三天时间走访调查了6家生猪养殖企业和散养户。
一、调查基本情况
1、截止六月底生猪存栏828头,比上月减少24头,比年初增加142头,比去年同期减少60头。其中:①能繁母猪存栏120头,比上月增加13头,比年初增加3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1头;②育肥猪(近期可以出栏的生猪)存栏220头,比上月减少33头,比年初增加12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97头。
2、六月份补栏生猪192头,比上月增加91头,比年初增加8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20头;上半年累计补栏生猪75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74头;八、九月份准备补栏345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94头。
3、六月份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收入2042元,比年初增加5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元(收入指含成本的总收入)。平均每头猪总成本1360元,比年初增加2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0元,其中:(仔猪全部是自繁自育),饲料成本900元,人工成本205元,防疫成本25元,其他成本23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元、45元、5元、20元。
二、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强势推动。生猪存栏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2010年上半年猪价一度大幅下跌,生猪价格最低降至4.50元/500g,养猪出现亏损,结果造成了部分散养户退出养猪产业,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
第二个因素是受今年年初动物疫病影响,母猪产仔率下降,仔猪死亡率高,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
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今春的病毒性腹泻造成**镇河王村生猪几乎全军覆没。街道**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反映,因疫情影响,仔猪死亡多达200余头。**农畜产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存栏量2000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67%。从区畜牧局提供数据看,到6月底全区生猪存栏量16.42万头,同比下降7.80%。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了强势推动。
二是养殖成本加大,对生猪价格上涨拉动明显。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70%左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自2009年初一直保持涨势,2011年6月份价格上涨到2.40/公斤,与去年同期上涨22.45%,相应地饲料价格每吨同比上涨700元左右,涨幅达10%以上。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五个半月,出栏200-230斤,,约消耗480公斤饲料,仅饲料成本就增加300元左右。此外,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饲养成本。街道三合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介绍,去年每月1500元的工资,很多人抢着干,现在2000元都很难雇到人。而2010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增加了养殖户资金使用成本。
三是突发事件对生猪价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年初的低温、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对生猪生产和出栏造成一定影响,对价格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区畜牧局了解到,我区生猪养殖业未使用瘦肉精,但我区生猪供应30%是从外地购进。而仅湖南警方破获的特大瘦肉精事件,就涉及16个省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的生猪价格。
三、生猪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能力弱。我区生猪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散养比例接近70%,分散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行业内的协调和调控。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散养户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
二是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缺乏市场预警机制,在行情看好时不能做出客观预警。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行情低迷风险来临时缺乏应急措施,反应滞后。在行情低迷时,大部分散养户认为养猪不如出去打工,而放弃养猪;当行情高涨时,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形成恶性循环。街道办事处新建村养殖户刘美芳说:我们了解不到太多的信息,只能自已根据市场行情判断是多养还是少养,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多给我们指导。
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养猪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猪比重低,多数养殖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理水平低,标准化养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越是规模化养殖,疫情发生的机率越小,而散养户对科学管理、科学养殖做得不到位,往往导致疫情的发生。义和镇三合村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这养猪啊就象侍候孩子,防疫得从娘胎里开始,出生十天,常规疫苗就得全部用上。猪舍要干净、通风,天热了要喷水降温,还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太凉,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刚出生的小猪。还要注意天气预期,俗话说,不怕正风吹,就怕贼风钻,否则很容易导致感冒和腹泻等疾病。
四、发展生猪业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是要扶持规模发展,提高饲养水平。首先要加强生猪生产小区建设,在各街道、乡镇建立生猪养殖小区,再通过对小区出栏数给予一定的补贴等政策,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其次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用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和帮助规模养殖户发展。再者加快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做好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的攻坚战。其次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技术人员要深入场户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弊病防控新规范。再者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实现村组有技术骨干,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四是要成立专业协会,促进健康发展。要大力提倡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可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做到养殖户之间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五是作好监测预警,努力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相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生产和市场变化,加强形势研判,及时信息,以达到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目的。另外还要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指导养殖场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等。
五、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预测下半年生猪价格将稳中小幅下降。资深养殖户王大哥预测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天上半年,猪肉价格会稳中有降,到明年下半年,会出现周期性下降。主要原因:
一是利润趋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至今年7月初,养猪利润达到最大化,家庭式小规模养殖户利润最高可达每头800元,而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利润也达到了每头600元。利润的趋使会大大提高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猪肉价格过高的现象会逐渐平稳。而明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会趋于饱和状态,又会出现周期性下降。
关键词: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垄断市场/标会
作者简介:周立,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副教授,100872.林荣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区域发展本科生,100872.
一、引言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十分关键。70年代末期,拉美南部的三个国家——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因取消存贷利率上限和允许银行在资本市场上自由竞争,带来了严重的宏观不稳定。在中国现有体制和金融发展状况制约下,利率市场化同样难以实现,而只能以渐进方式放开利率控制。韩国和我国地区就是采取渐进方式推动利率自由化的,它们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了对利率的灵活管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发育程度虽然很高,但其利率自由化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比如,美国有关存款利率上限的"Q条例"就实行了相当长时期(许健,2003)。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0年以来启动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进。1998、1999和2002年,已经三次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又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进一步扩大。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方,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允许信用社贷款利率灵活浮动,贷款利率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1.0至2.0倍范围内浮动。然而,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效应实时跟踪评价的结果发现,由于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明显滞后于利率管制的放松,多数试点社未利用利率改革试点提供的空间,建立以供求关系、风险评价和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机制,而是简单的将利率改革试点看作高息揽储和高息放贷的工具,实行无区别的统一上浮(冯邦彦、陈彬瑞,2003)。
那么,新一轮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如何,能否达到支农目标,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状况呢?笔者对新一轮农信社利率改革的试点地区——福建省福安县(市)及柘荣县(均属闽东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将对调查结果做出经济解释。
四、政策涵义
关键词:柠檬市场;金融市场;优化设计
阿克洛夫、麦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为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分析”的贡献,共同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阿克洛夫将“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 )的概念引入信息经济学研究,(“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主要用来描述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阿克洛夫以旧车市场为例进行了分析。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市场化的的初级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伴随着竞争的无序,以及有效监管手段的缺乏,在一般性的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存在大量的“柠檬市场”的例子,现分类予以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柠檬市场”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柠檬市场”,在股市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均是如此。
1.证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均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
在证券发行市场,由于上市公司及券商比中小股民更了解股票的真正质地,在监管不力、信息披露不够公开的前提下,大量业绩不佳的公司就会包装上市,并挤占了优质公司上市的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下降。股市由大量劣质上市公司占据。
在证券流通市场(交易市场),则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政府政策管制的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可琢磨,这种事前的不对称信息导致市场参与者的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博弈的结果就是市场失灵,投资者“用脚投票”,退出市场,这也是导致近期股市形成持续2007—2008年近一年时间下跌的主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持续下去,市场面临彻底萎缩甚至完全消失的风险。目前政府管理层强调的重塑投资者信心,实质就是实现证券市场信息对称,才能创造价值。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市场,信息创造价值,信息不对称是难以创造价值的。
2.解决“柠檬市场”问题的最优化设计
为解决证券市场“柠檬市场”的问题,应实现证券市场的最优化改进,即实现帕累托最优,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实现多赢。即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包括其大股东)以其认为合理的、且市场认为合理的价格获得资金,并为此提供市场认为合理的回报;大小投资者承担其认为合理的风险,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回报;中介机构取得其减少市场“摩擦”,提高市场效率而应获得收益;监管机构和政府取得维持市场秩序的收益。
(1)发行市场的最优化设计
发行市场最优化设计的核心是发行市场应构筑一个有效的市场基础——有一定真实价值的上市公司。这是实现市场稳定均衡的基础。其核心是改善监管思路,完善发行审批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以建立真正的上市公司,构筑有效的市场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简言之,就是为国有企业寻找不花成本的融资渠道,减少银行的压力。国有企业由于治理结构的缺陷、所有者缺位、权利寻租等积弊,国有企业经营者也没有动力和压力经营好企业,客观上形成股市成为国有企业圈钱的工具。这样,股市无法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的通路,大量资金流入上市公司,然后被“蒸发”掉,无法形成产出投资回报于股民。这种情况下,证券市场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柠檬市场”——在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市场上充斥的都是劣质公司,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严重贬值,真正的好公司被挡在了市场之外。这样的股市基础无疑是相当危险的,也是我国股市是投机性市场的根本原因,因为投资者无法通过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只有通过低买高卖获得价差收益。
①监管层从根本上转变思路,真正作到企业上市与否应由公司的质素决定,与企业的性质无关;
②其次,应完善对中介结构的监察力度,会计所、律师、券商应加强资格审查和业务检查,对于虚假上市者不仅上市公司要严处,中介机构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最后要加强对已上市公司的定期检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稳健经营和合法经营,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的股东回报。
(2)流通市场的最优化设计
流通市场最优化设计的核心是:流通市场应通过交易实现市场帕累托最优。在上市公司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基础上,市场参与各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通过交易实现市场帕累托最优,达到“多赢”,即市场的稳定均衡。
①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国内股市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等问题是股市发展最大阻碍,并严重影响投资积极性及导致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对流通市场的侵害。
②监管层建立流通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正常信息披露秩序和法律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比如管理层应明确上市公司对重大收购重组行为的信息披露规则,以及其他对股价波动有重大影响的公司信息,以保持投资者及时获得充分信息。
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的证券流通市场已从机构和散户博弈的阶段逐步过渡到机构投资者博弈的阶段,2006年以来这一趋势非常明显,这标志着我国股市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因为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市场形成均衡价格后,个股和大盘股指的市场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投资理念一般是价值主导型,更侧重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挖掘,而不仅仅是以前看重炒作题材的所谓“资金推动型”理念,价值投资的理念无疑有利于形成市场多赢的局面,客观上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良性经营,因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时,良好投资回报的上市公司才能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购。
④管理层应降低有关税费。比如针对流通市场的印花税无疑是偏高的,而且投资者买卖实行的是双向征税,国外通行的是对投资者获利征收资本利得税,即赚钱收税,亏钱不收税,我国是盈亏“通杀”,这明显也是不合理的(而且我国股市的情况是投资者赢少亏多,据统计2008年,至少90%的投资者亏钱),压抑了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应逐步改变,首先降低佣金(目前已实行),其次逐步过度到征收单向的资本利得税。管理层应通过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把蛋糕做大”的方法获得监管收益,而不是“河泽而渔”。
二、银行系统的“柠檬市场”问题
金融市场中,除证券市场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外,银行系统也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简单予以阐述。
银行系统的核心是银行、企业、储户。企业从银行贷款发展项目,项目有好有坏,好项目占总项目比例总体上应处于多数才能确保银行稳健经营。如果市场总体上坏项目太多,而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则银行并不知道项目的好与坏,银行系统风险很大。
银行体系形成“柠檬市场”是相当危险的,比如1998年的金融危机。韩国、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发展技术成熟的产业,换句话说,项目大多是好项目,好银行还会留在银行体系(同业拆借市场)中,拆借市场还能工作。但到了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其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坏项目大量增加。这时好银行会发现,离开银行系统,和其留在市场中的利率损失比起来可能就微不足道;这时,好的银行就会离开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只剩下最糟糕的银行。因此一个银行出问题,就可能通过这个市场波及其他银行,金融风险便会通过“柠檬市场”相互传染,进而爆发金融危机。
在我国,由于银行系统的贷款对象主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点项目,而一旦银行决定继续放贷后,以后即使发现项目是坏的,银行也将不得不继续贷款,政府行为也导致项目容易继续得到支持,而且也没有激励机制使得企业如实报告,坏项目也将会一直继续下去。由于市场中坏项目的普遍存在,银行的好与坏也没有信号表现出来,逐渐银行体系就成为“柠檬市场”,即充斥坏的银行的市场。
事实上,由于金融封闭,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的银行体系基本就是“柠檬市场”,按国外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衡量指标,已没有“好银行”存在了。只是由于硬性的行政监控和金融壁垒,没有形成金融危机。但已相当危险。政府的解决方案是剥离不良资产(动辄打包几十、几百亿资产拍卖),注资(发国债)、还有企业上市。当然一些新兴的股份制银行的质素相对好些,如招行、民生银行等。
三、过度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
过度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容易形成“柠檬市场”。这里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1.非垄断型的产品市场
论文关键词:零售企业市场营销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零售商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大肆攻城略地。使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零售商业企业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市场营销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中国零售商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大肆攻城略地。使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就要求零售商业企业认清形势,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注意加强市场营销的管理。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满足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它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商品促销、商品储运、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宏观经济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无力改变,只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努力增加利润,就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为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进行分析、评价、选定目标市场,对市场营销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1正确分析和预测零售市场
零售企业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和分析对比,发现和补捉市场机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零售企业要把市场营销的全部活动作为完整的信息体系,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供给量以及他们的变化规律。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需求,以求在顾客的满意之中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长久地获取丰厚的利润。在市场分析、预测中还要充分注意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竞争、技术因素、经营者可决策的企业内部因素。此次源自美国次级贷的金融危机不过是商业循环的导火索,每次经济周期的形成因素不同,但是造成的客观结果却是相同的,即表现为经济的起伏。企业要在经济高涨期抓住发展机会,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利润;在经济收缩期更要注重市场营销,针对消费行为变化的新特点,灵活运用市场营销,制定出富有实效的,既能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又能实现企业合理回报的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保持稳健经营。
2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
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就要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计划包括预测将来、设定目标、决定战略和技术、制定可行的营销方案。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型零售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它包括取得的利润、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等;近期目标是最近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的战术目标,它包括近期实施那些营销措施,搞那些促销活动等。制定目标之后,还要制定战略方案、战术方案。所谓战略方案,是指企业领导和市场部、营销部门为了达到长远目标所制定的长远计划,这主要是确定商品市场战略;战术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短期目标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的单项计划,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编制实施计划,确定实施计划业务内容、担当部门、实施方法、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进度。
3确定市场营销的组织机构
企业要搞好市场营销就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才能使市场营销活动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体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领导关系,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当新的市场营销计划编制出来后,应考虑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是否便于对市场营销的组织领导,是否便于加快市场营销的决策速度,是否适应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如不适应,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主要是:确定内部的专业分工,决定市场营销部门内的管理职位、专业职位的设置和业务分工;确定决定权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每级组织中的决策人;根据业务内容、管理人员的素质、决策方法,决定组织机构内部所属部门的数目、管理范围、人员编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便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市场营销的领导能力,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市场营销进行切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组织领导,使市场营销顺利进行。
4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在市场营销的具体计划的实施中,零售企业各部门要明确详细计划,以及各部门在市场营销计划实施中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为保证市场营销计划的顺利完成,对实施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反馈—修正。为此,应该确定评价成绩的方法、评价项目、评价次数及评价人。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的管理活动。
【关键词】 审计市场分割;降价竞争;良性市场;利益最大化
一、引言
中国的经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制度背景有其特殊性,政府对市场采取更多的干预措施。审计存在于这种制度背景的市场中,审计市场是专业服务市场的一部分,也存在市场分割。有些市场分割是自然因素形成的,如交通等,而有些市场分割则是人为因素形成的,如地方保护形成的市场分割。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自然因素导致市场分割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各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审计的本质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为鉴证对象信息的合法和公允提供合理保证。同时审计是有偿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也是盈利机构。在存在分割的审计市场中,事务所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审计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二、审计市场分割
(一)中国审计市场的特点
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了维护股东的利益,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受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以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缓解问题,这是审计最原始的需求动因。在中国,市场化体制不健全,为了维护股东、债权人等众多相关者的利益,政府监管市场要求企业进行年报审计、工商年检、专项审计、验资等活动。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审计是一项耗费企业资源的活动。但是企业存在于市场上就是要受到政府监管,所以又不得不耗费这项资源。大多数企业正是由于政府的强制产生对审计的需求,而不是向市场传递信息。
审计质量又具有不易直接观察的特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报告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因此,导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审计报告是为了敷衍政府等监管部门,借助审计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获得政府的认可,进而得到相关经济利益。例如:政府制定规则,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都要在第二年的4月30日之前公布上一年的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上市公司想要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本,就得要遵守规则。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获得税收优惠,需要事务所进行高新技术专项认定审计,没有经过相关认定审计就没有税收优惠。这些导致审计的需求方可能更在乎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或者是审计收费,而不是审计质量。
(二)审计市场分割的研究
余玉苗(2001)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而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被严重地分割着。夏立军(2004)也指出大量的上市公司选择了本地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发现在样本期间的IPO 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却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并且在我国转型经济中,政府管制对IPO 公司选择事务所具有重要影响。郑丽(2009)列举了审计市场分割的表现形式:政府以“红头文件”的方式指定选择本地事务所、审计招投标中对本地事务所加以照顾、“打招呼”等非正式的无形限制、包庇本地事务所的违规行为。根据中国证监会首会办公布的《谁审计中国证券市场――2002 年证券期货相关审计市场分析》:2002年80%以上的事务所是在本地或周边地区承揽业务,异地客户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比大于本地客户。本文统计2008年沪深两市公布的数据,剔除一些数据不全的公司,在1 339家上市公司中也发现将近75%的公司选择本地事务所审计。
(三)审计市场分割的原因
在审计市场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监管者,政府扮演的监管者的角色不独立。一方面由于我国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多为中小所,各所的审计质量良莠不齐,国家、政府制定各种规定、政策介入审计市场,对某类审计设立进入门槛,从业务的角度对审计市场分割;另一方面,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地方政府也过多介入审计市场。当地政府与当地企业间有复杂的经济、政治关系,当地的经济需要当地的企业来拉动,经济发展得好也是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事务所发展得好带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等好处。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当地政府更倾向于“保护”本地的事务所。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更熟悉本地事务所,并且如果聘请异地事务所审计,将会支付额外的差旅费等,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企业也更愿意聘请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公司的审计,本来审计费用就不高,再加上聘请异地事务所的差旅费,审计成本就会很高,加重企业的负担。
三、降价竞争
价格反映了供需双方的博弈均衡。我国的审计市场分散、进入壁垒低,会计师事务所呈现数量较多、规模小、地域分布较广等特点,审计市场存在过度竞争。而通常企业间的竞争很容易导致打价格战,事务所很难获得超额的利益补偿。为了规范审计市场收费,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从2002年开始披露审计费用。耿建新,郑聪,赵玮,冯惠江(2009)指出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由国家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而对于国内的事务所而言,通常还要在此基础上打折,总体收费偏低。王玉梅,祁会萍(2007)指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环境不佳,不正当价格竞争现象严重,尤其是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压价、同行诋毁、争抢客户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我国审计市场的需求产生于政府的强制性需求,降价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直接的吸引力。
四、审计市场分割与降价竞争的关系
冯均科,郭梦岚(2010)指出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缺失和监管的不足,违规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审计定价时往往偏重于保留或争取客户,而忽视相关的风险因素。政府监管不足,审计风险降低,事务所更偏重保留或争取客户,降价竞争。李清丽(2007)得出结论:在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的状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在异地执业时存在价格折扣。当存在审计市场分割时,事务所异地执业降价竞争激烈。由于当地政府的保护和企业对审计成本的考虑,本地企业更多选择本地事务所审计,为异地事务所的进入设置了障碍,异地事务所就采取降价竞争的手段争取客户,异地事务所与本地事务所展开激烈竞争。近年来,事务所为了扩大规模,纷纷在各地建立分所,直接参与到当地审计市场的竞争中。
本地事务所相对于异地事务所而言,在价格竞争上略具优势,但是就当地审计的子市场而言,还是存在很多审计质量良莠不齐的事务所,竞争激烈,政府和企业审计还是有很多事务所可以选择。政府每年除要求年报审计以外,还要求开展很多的专项审计,比如所得税审计、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高新技术认定审计等。政府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还会稍微考虑一下事务所的质量,比如事务所的规模、相应的资质等,当地事务所努力使自己的条件符合规定,竞争进入划定的圈内,部分事务所进入候选名单,获得相应的审计资格。由于是出于政府监管的要求,审计风险较低,客户更关注审计的价格,为了争取客户,只有采取降价竞争的策略。对于从政府那里取得相应审计资格的事务所,更偏重争取客户,有资格的事务所甚至通过转让资格来剥削没有资格却仍然想分一杯羹的事务所。对于地域上产生分割出来的本地市场而言,政府又从业务上将审计市场分割,进入门槛的事务所获得政府认可,审计风险低,内部降价竞争严重。
对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常采用审计招标的形式根据价格的高低来选择事务所。曹婷(2007)认为审计招投标制导致审计市场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审计质量下降等问题。为了弥补没有考虑审计质量的缺陷,有的招标单位会设置一些进入条件,其实这也是审计市场分割的一种,各事务所会想方设法来满足这些条件进入门槛,一旦进入这个分割市场的内部,竞争也很激烈。委托人可能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状况,是否中标就根据价格来判断,价低者中标。刘胜良(2009)指出,近年来指定审计或变相指定审计的情况不断出现。单位设置不合理的条件和门槛,进行不规范的比选、审计招标,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迎合招标人的要求,降低审计收费参与审计投标,招投标导致的市场分割也使得降价竞争越严重。会计师事务所是盈利性质的企业,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要有利润事务所才会承接业务,那就只有根据审计收费来控制成本,减少审计程序,导致审计质量低下。对于这类审计,政府是审计的需求者也是审计费用的支付者,如果国家没有要求这项审计,事务所根本就不能获得这项收入。因此,政府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就整个审计而言,由于本地政府的保护和企业出于审计成本的考虑,产生了地域市场分割,但异地事务所通过降价竞争的方式还是能争取部分业务,或者通过建立分所的形式使得事务所本地化。对由于政府监管产生的不同业务市场分割,进入门槛的事务所也不得不迎合要求,降低审计收费,市场分割使得降价竞争严重。
五、结论
不合理的市场分割,导致降价竞争愈演愈烈,严重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质量降低。由于地域导致的市场分割,有异地事务所降价进入竞争的威胁;对于不同业务产生的市场分割,同样也有很多事务所竞争,并且进入被分割市场的事务所拥有的条件、保护等类似,出于政府监管对审计的需求,企业更关心价格,降价竞争也同样激烈。市场分割使得降价竞争严重,其根本原因是审计市场进入壁垒低,存在众多良莠不齐的事务所。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却监管乏力,政府在市场上充当多个角色存在冲突,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健全规范的审计市场体制,降低审计市场分割,让事务所只有在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做审计时才有利可图,维护相关者的利益,使审计市场进入一个良性竞争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J] .经济评论,2001(3):120-122.
[2] 朱,夏立军, 陈信元. 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研究[J].审计研究,2005(5):53-62.
[3] 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债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2):28-36.
[4] 郑丽.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 郭梦岚.我国审计定价研究述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1):34-39.
[6] 耿建新,郑聪 ,赵玮,等.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4):39-42.
[7] 曹婷.“审计招投标制度”一把刺向审计市场的双刃剑――基于经济学的分析[J].山东商业会计,2007(4):45-48.
[8] 王玉梅,祁会萍.对审计收费中价格竞争现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64.
[9] 冯均科,李清丽.基于审计风险的区域化审计定价的研究[ J ].当代经济科学,2007(1):115-128.
【关键词】三集五大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公司;市场开拓
一、三集五大的主题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集五大体系的总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方向,以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支撑服务为保障,按照效率优先,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安全稳定的原则,变革组织构架、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推进省公司、地(市)县公司管理的扁平化,深化人财物等核心资源的集约化,实施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重点业务的专业化,形成管理集中高效、资源集约共享、业务集成贯通的新型电网企业运营模式,全面提升公司发展能力和营运效率,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三集五大主要内容:三集: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财物集约化管理、物资集约化管理。五大:“大规划”体系、“大建设”体系、“大生产”体系、“大运行”体系、“大营销体系”。其中大营销体系是要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效协同的一体化组织体系,统一服务平台、业务模式和管理标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基于三集五大体制改背景内江电业局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宏观经济上下行压力并存
对于内江电业局而言,上行动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十二五”开局第二年,西部全面开发开放、成渝经济区加快建设将增强我市发展动力,年均经济增速将保持在12%以上。二是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成100万人口特大城市。三是承接工业内移的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持续发挥作用,经济将呈现快速增长。而我市经济下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已影响到我市外向型企业市场。二是通胀压力仍大,由消费品市场带动的价格上涨已波及到生产资料市场,企业成本压力增加,稳健货币政策带来银根收缩,一系列调控政策使增速的经济受通胀和流动性收缩的双重影响。三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新兴产业还未壮大,传统产业面临升级,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经济增长能否平稳接力将经受考验。四是房地产调控的继续深入和12年全国经济发展速度被迫放缓,已带来我市水泥和钢材市场销售降低。
(二)售电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由于2012年宏观经济总体延续平稳发展,使得局部环境更加复杂。一是欧债危机的蔓延已影响到我市出口型经济企业:纺织、天科化工、华源玻纤、巨腾等;二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三是相关资源短缺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四是电价政策问题,差别电价的执行将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生存,形成的市场缺口短期内无法弥补;五是宏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底继续和深入已使我市的钢材、水泥价格受到影响,也将直接导致市场需求逐步减少;六是中国建材对远威水泥、东方红水泥、天鹰水泥的收购兼并导致收购期间停产,损失电量将达0.6亿千瓦时
三、内江电业局电力市场开拓策略
(一)提高业扩报装工作效率
1、完成业扩组织模式改革,优化业务流程
2012年,随着三集五大改革的进行完成我局业扩组织模式改革。通过逐步深入的专业化、集约化改革,科学划分客户服务中心、供电局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界面,合理设计并进一步简化业扩流程,达到整合资源、精减环节、提高效率的目的,促使我局业扩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2、是进一步加强业扩办理时限管控,确保全面满足国网公司“新三十条”与国家电监会“居民用电服务质量监管专项行动有关指标”要求,并力求进一步缩短高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
3、实行差异化服务,进一步巩固重大项目特别服务机制。对西博会落地项目或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提升服务级别,实行差异化服务,进一步巩固重大项目“1+5”特别服务机制,即:以为重大项目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为主导,落实“三级客户经理制度”、“绿色通道机制”、“前期咨询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督办机制”,确保重大项目服务“三早三无”(早介入、早接电、早贡献,无投诉、无超时、无违规),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新增容量在2万千伏安及以上重大项目的客户经理,由电业局分管领导担任,新增容量在5000千伏安及以上的客户经理,由营销部主任担任。其他项目由各属地单位自主确定相应人员担任客户经理。
(二)深化市场调研分析,提高市场预测水平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营销信息化系统为依托,紧紧围绕电力市场变化,开展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发挥对电业局经营决策的支持作用。一是要继续加强市场预测工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善市场调研、分析机制、强化电业局、供电局两个层面的市场分析预测工作。二是要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定期编制售电市场分析报告,大力开展专题调研工作,结合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完成水泥、钢材市场调研和分析报告。三是借助营销信息化系统对各单位前20位大客户用电情况密切跟踪,对用电量波动大的客户深入了解,掌握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设备故障、检修、和增减容量,提前预测损失电量和增量电量,进一步准确地做好月度、季度、年度市场预测工作。四是紧密联系业扩人员了解当地大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本单位是否存在电网卡脖子现象,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做到心中有数。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为互联网产业的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作为时下最受欢迎的网络服务,宽带业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大量信息的需求,而且对于促进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联通公司为例,从市场分析角度入手,对其营销策略展开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北京联通 宽带市场 营销策略
前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宽带产业一方面关系着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宽带产业的销售策略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宽带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其营销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联通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帮助。
一、北京联通宽带市场分析
(一)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虽然宽带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规模、高质量的经济产业,且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即需要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撑为其发展提供保障才能维持行业的正常运作,但与投入相比,资金、技术等长期回报相当可观。因此,包括北京联通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涌入宽带产业,从而在产业内部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目前,北京市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包括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且上述公司几乎将全国所有地区的骨干网、城域网以及接入网络涵盖其中,并利用趋于同质的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着宽带服务。与此同时,电信通、宽带通、长城宽带等二级运营商的批量出现,也快速拉低了宽带市场的价格。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公司自身的发展提供着压力与动力的双重刺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合理契机[1]。北京联通的宽带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二)用户需求分析
对北京联通的客户进行分析可知,现阶段公司的客户主要分为家庭客户和集团客户。家庭客户需求特点:普遍仍为接入互联网,对带宽有一定的要求,且对价格较为敏感,对宽带增值业务尚无明显需求。集团客户的需求特点是:需要以高宽带、共享的上网模式为支撑,利用大量的计算机终端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帮助用户解决Internet方面的相关问题。高校内部的宽带市场需要的是一种既廉价又高速的上网模式,使其为不同教学、生活区域提供密集型的网络服务。因此,其所需要的是一种廉价的上网方案,从而满足校园网络建设的具体要求。且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校园免费WIFI的需求已经成为主流。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分析,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具体需求已成为北京联通在宽带市场发展的重要方法。
(三)市场外部环境分析
北京联通市场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通过对宽带市场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可知,虽然我国GDP总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分配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性,使得宽带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其GDP比重低8个百分点左右,这不仅对宽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对于联通公司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再以技术环境为例,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联通宽带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关于产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仍然需要以国外先进技术为依托,这种对国外技术长期依赖的现象使得以北京联通为代表的宽带市场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2]。
二、北京联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一)产品策略研究
目前,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策略主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通过对具有较高需求度的产品进行分析,进而开发出符合广大用户多方面需求的相关产品。在产品策略方面,北京联通尤为注意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例如大力推进光纤改造,针对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校园客户采取不同的宽带升速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标准,并创新推出各类宽带增值服务等。由此可知,高品质的网络及良好的服务为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销渠道研究
现阶段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的销售,主要以营业厅(含网厅)直销及驻地渠道为主。公司在繁华商圈及居民密集区域开设营业厅,由公司的营销人员向客户进行业务销售。而对于其中的细分区域,北京联通则在相应的地区设立以驻地营销、服务为导向的分销渠道,从而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多渠道,提高公司的整体利益。这种多元化的分销渠道不仅为联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而且对于宽带产业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价格策略研究
截止到2013年年末,北京联通宽带用户已超过400万户,且宽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60%以上。随着竞品运营商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宽带业务的维系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宽带市场化运营的成熟,北京联通的产品体系已逐步从“单宽带”向“融合业务套餐”迈进。在宽带提速不提价的前提下,将客户固话、宽带、手机业务进行打包销售,真正做到“产品增价格不涨,服务多价格不提”的价格策略,逐步稀释前期宽带高价格的风险,将实惠真正让给客户,让客户从“感受到服务”,变成“感受好的服务”。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定价策略,从整体上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宽带市场进行分析,又从产品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以及价格策略等方面对该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可见,未来加强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研究的力度,对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经济;煤炭;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65-02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力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因素较为复杂,煤炭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环境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改革传统营销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环境。
一、煤炭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炭营销活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煤炭营销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煤炭营销活动的进行。从目前来看,煤炭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影响煤炭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煤炭营销战略的落后。我国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行业又是一个相对稳固的行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导致了国家过多的关注其营销活动,在国家的帮助下,煤炭营销活动进行的十分顺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一种质变,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这导致了煤炭企业的营销思想落后,没有形成品牌思想、客户思想,在品牌的打造和客户的维护上还有所欠缺。
其次,营销方式和营销内容单一乏味,与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十分不吻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各个行业都在进行营销方式创新,煤炭营销活动还保持着原有的营销方式,营销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环境十分不符。
第三,营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煤炭营销队伍是一支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质的营销队伍,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营销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经验和专业,还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能力。传统的煤炭营销队伍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在综合素质和信息整理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建设一只强大的营销队伍是煤炭营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
最后,准备不充分。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一切竞争,煤炭行业还没有充分适应煤炭营销队伍,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念准备。作为一支优秀的煤炭营销队伍,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营销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营销行为。同时,对于煤炭营销要有清晰的思路,将营销活动落实到每一环节上,制定精密的营销计划和营销方案,理清营销思路,使营销活动按部就班进行。加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处于参与经济行为的主导地位,煤炭营销活动需要在充分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参与市场调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总之,无论是在思想上的准备,还是在营销思路与营销方案上的准备,乃至是对市场的调研准备都明显不足,这势必会阻碍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脱节,阻碍营销活动的进行。
二、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煤炭企业营销策略
当前煤炭营销还存在很多落后的地方,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煤炭营销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煤炭营销过程中创立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以机制为出发点,结合每一个煤炭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的独有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最终制定出科学的煤炭营销策略。
(一)加强管理
煤炭营销属于对资源的一种营销,他与普通的营销有所不同,煤炭营销的自身特点是煤炭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为视角,进行煤炭营销的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加强常规营销管理,即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工作。营销人员是营销获得胜利的关键点,建立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能够有效地提升营销水平。在煤炭营销队伍的建立过程中,要选择责任心较强,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营销人才,并结合煤炭营销的实际情况对煤炭营销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从而保证煤炭营销方案能够有效展开。因此,高素质的煤炭营销队伍建设是煤炭营销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具备强大的营销队伍,才能真正实现营销的成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煤炭企业需要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煤炭营销人才。
其次,强化风险管理。煤炭营销过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都是煤炭营销准备人员所需要考虑在内的,需要纳入到煤炭营销管理体系中去。以回款为例,回款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其他行业的营销中,还存在于煤炭企业的营销中,由于煤炭企业营销成本相对较高,煤炭企业更应该着重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在营销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纳入到煤炭营销方案中,对客户信誉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营销计划进行详细的部署,尽可能避免因为回款不及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总之,市场经济是灵活的,他为煤炭营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样也设置了更多的风险,需要强化煤炭营销管理,降低煤炭营销损耗。
(二)建立和谐客户关系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市场经济更为灵活,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多变,客户群也相对不固定。而对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的煤炭营销活动来说,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煤炭营销过程中,要体现客户利益,从客户利益出发,在客户与煤炭营销行为之间构建起一架和谐之桥。同时,在煤炭营销活动自身来说,要选择有利的客户群,对不同的客户指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选择有利的市场环境,尽可能的开发市场环境中的潜在客户,开发大客户群,利用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客户关系的协调,与客户之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
(三)打“品牌”战
所谓品牌无疑就是突出商品优势的地方,任何一个品牌都不仅仅是一个标示,更多的是内涵的优势,比如说质量、服务、售后等等,煤炭营销也要注重品牌优势,力求通过品牌促进煤炭营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营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竞争之激烈是计划经济所不具有的,煤炭营销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就必须在煤炭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并通过各种方式稳固自身的品牌地位。品牌对于煤炭营销就是身份、地位、质量、服务的代表,它能为煤炭营销带来利润和销量,使煤炭营销形成稳固的市场环境。因此,注重品牌战略对于煤炭营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建立品牌的同时,还需要维护品牌,对自身的品牌形象负责。品牌代表的是自身的优势,无论是质量上乘,还是服务到位,都是品牌所集中反映的,那么煤炭营销环节就需要体现品牌所蕴含的深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品牌的宣传,对煤炭品牌负责是品牌战取得胜利的又一个保证,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对营销诚信要求的一种客观体现。煤炭营销活动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需要突出品牌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打好品牌战,打稳品牌战。
(四)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
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公平竞争,反对不良竞争,煤炭营销活动必须体现公平与公正,坚决杜绝一切不良竞争。在煤炭营销过程中,要注重煤炭企业的形象,将形象作为一个切入点,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再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则能更好的发挥煤炭营销的实力。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环境下的煤炭营销,其客户都围绕着电力、水利、冶金等领域,这些客户对煤炭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煤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煤炭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向客户如实的进行产品的介绍和信息的宣传,避免虚假信息的介入而导致的客户关系不协调,破坏企业自身的形象。在公平、诚信的基础上进行营销活动,能更好的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使营销主体与客户之间建立一种公平和谐的关系。因此,煤炭营销活动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对公平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是不同忽视的,科技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行业或者是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更好的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煤炭营销活动来说,信息的掌握是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营销活动需要煤炭企业自身掌握精准的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对煤炭市场进行科学定位,结合自身的营销经验和营销特点进行营销活动。这就需要煤炭企业积极的利用现代平台,通过现代平台的优势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掌握更多与煤炭营销相关的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同行业其他煤炭企业的信息等等,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环境中进行营销活动。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时代的不断深入,煤炭营销活动需要更好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加强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
(六)强化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煤炭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管理的不完善和缺失就意味着我国煤炭营销活动将无法进行。从目前我国煤炭营销所依托的物流方式来看,铁路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因此,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要集中力量进行铁路运输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机制,对铁路运输进行监控和管理,使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协调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铁路运输的同时建立其他种类的运输,避免运输方式单一而带来的运输环节不稳定。
煤炭营销要想取得成功,须在充足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营销策略革新,使之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从煤炭企业自身出发,需要煤炭企业不断的革新营销理念,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凸显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地位,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取得煤炭营销的胜利,就必须加大力度,进行革新,创造出一条属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焕荣,杨鉴淞.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煤炭,2007(5):27-28.
【关键词】价格竞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一、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特性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行为上体现出市场选择和制度调节的运行规律,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运行秩序。从定价角度分析市场,我们发现市场是这样一个纠错的过程,它将错误的一套价格调整到可调整、可协调的一套价格之上。任何事物其发展的进程之中都要保持一定的度,价格竞争机制也不例外。如果价格竞争超过了一定的度,在市场上的某个行业可能就要经历一次低价倾销或者过度的价格竞争,即所谓的价格战。当某个行业经历过价格战之后,那么必然面临着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亏损或者濒临亏损的局面。中国通信行业却突破了这样的定律,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在面临着激烈的价格竞争环境之下,依然享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市场利润。
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的观点使得中国移动通信通信业的价格竞争出现了分歧。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时期,移动通信业内的厂商会自发地将价格竞争的行为转化为默契的或者公开的价格协议,保护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水平;而根据博弈理论,在非合作博弈之中行业内企业关注的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使自己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突破行业内其他厂商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要使某个企业之所以加入到某一个行业中,首先应该满足联盟的可加性,产生协同效益;其次应该保证的是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市场地位是平衡的,在整体市场环境之下是公平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上是合谋;而博弈理论则认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上表现为非合作博弈。
就当前中国移动通信业知名的企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说,二者的在竞争上是不对等的,中国移动明显具有竞争上的优势。总结过去十年来的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走向,我们不难发现,在GSM的竞争、CDMA和GPRS的竞争以及3G的竞争之中,中国联通可以说一直处在市场跟随者的位置之上,在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上都难以和中国移动匹敌。所以说,表面上的中国移动双寡头的竞争格局并未实现,中国移动通信业仍然处于领导者和跟随者的发展模式之中。根据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的惯性,一般来说,处在行业领导者位置上的企业生产规模大、平均生产成本低,更有倾向进行价格竞争去排挤竞争者。但是在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却表现为中国联通这个市场跟随者挑起降价的浪潮,而中国移动却处于防守势态。宋来指出如果中国移动要主动燃起价格战,那么中国联通将很难在价格战中生存下去。但是中国移动通信业就表现出如此复杂且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值得理论学家去深思和研究。
二、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原因分析
整个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内企业数量有限,一个企业的战略往往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另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在移动通信业市场中,企业并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定价参与人。中国移动通信业实质上是行业内的战略互动在价格上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国移动通信业内的价格竞争可以逐渐将行业内的垄断行为弱化乃至消除,这种竞争机制是各种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移动通信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绩效的形成具有积极地作用。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内的不对称管制、转移成本、经济租金、产品差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使移动通信业内的价格竞争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和发展。
三、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策略选择
首先,市场竞争的作用机制应该被深化。竞争不能被设计,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重组只会限制竞争,使竞争无法展开。放松管制是竞争的关键,让企业能够自由地选择进退行业,使得每个经济主体能够获得竞争的权利。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把政府垄断的行业和市场逐渐开放开来,将竞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市场之中去。竞争的开放必然导致所有制的转变,如果在企业的产权都是国有的情况下引入竞争,只会产生以抢夺产权为目的的价格战,破坏市场上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企业的价格竞争最终陷于无效状态。
其次,移动通信业应该对市场份额设置上限。根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产业重组之后两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仍然在通信业市场上享有决定优势和主动权,中国移动通信业欲实现均衡的价格竞争依然是前路难行。市场份额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曲线关系式的,当市场份额高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利润率不增反降。根据韩国的移动通信业发展经验来说,行业内其他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会伴随着主导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抑制而得到提升,这使得移动通信市场稳步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移动通信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移动通信业实行市场份额上限管制不仅可以使行业内的价格竞争趋于平缓,还能够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有效、有益。
本文从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市场特征进行分析,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阐述了移动通信行业特殊的价格竞争悖论,并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通信知名企业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述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的原因,探寻了促进中国移动通信有效价格竞争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Pereraf. MargaretA.and Jay B.Bamey.Unraveling the Resouree-based Tangle[J]].Managerial and Deeision Eeonomies,2003,24(2):30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