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司在管理上采取“五化”措施,即“工作标准化、计划化、时间化、数据化、奖惩化,”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制约,又各自独立。公司实行“育、繁、推”一体化,从春季育苗播种开始形成标准化作业,育壮苗,育优质高抗的品种,以便投入大面积繁育时,各项指标突出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先后育出并推广龙盾103、龙盾104、龙盾105、龙盾106、龙盾107、龙联1号、莲惠1号等优质品种,成为省内举足轻重的、拥有高尖育种团队的企业。
天盈种子公司的企业宗旨是服务农民,公司制定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程序,根据所销售的区域公司建立了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以高级农艺师为首,带领部分技术人员为农民进行技术服务,走到了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和农民成为了朋友,真正的为农民服务到家,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客户群体也呈梯形增长。通过多年的经营管理,天盈种子公司已成为当地市场的标杆,创立了独有品牌。
2013年,天盈种子公司在监狱党委、农场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按计划完成。
在监狱和农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推行“靠科技精育良种、守信誉造福农民”的经营理念,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上都有新突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先后在铁力、富锦、方正、同江、佳木斯、庆安、通河、抚远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在虎林、迎春、密山、鸡东、庆安、通河、萝北、名山等地设立了经销商,销售区域遍布第二、第三、第四积温带。在佳木斯地区,以莲江口农场种子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莲江口农场为基地的水稻良种市场已初具规模。在莲江口农场,以种子公司为核心的种子一条街,2013年有种子企业50余家,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种子集散地,并吸引了全省各地种业的加入,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态势,带动了地方经济,也带动了地方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季节性的经济繁荣现象,同时种业公司的科技指导也使水稻种植水平大大提高,目前莲江口农场水稻种植面积7200公顷,繁种面积近3500公顷,按每公顷增加收入2000元计算,繁种户共增收700万元,农民增产增收激发了种植户繁种的积极性,也为推动种业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公司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诚信企业,并被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农资质量安全示范店”,获得十大放心品牌称号。各项荣誉取得的同时,公司不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座右铭,在水稻成熟期邀请经销商、购种大户和种子繁育户来单位参观,通过参观实验区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优良品种的育成过程和种子如何提纯扶壮,解决了他们一直以来对原种的困惑,更增强了他们要到正规科研单位购买优良品种的决心。
一、切实把指导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当前农业中心工作抓紧抓实
当前,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时间紧迫,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指导灾后恢复农业生产作为当前农业中心工作来抓,要把技术专家和农技人员充分组织起来,成立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灾区一线,面对面地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帮助灾区解决恢复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救灾物资的供应需要,确保各项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到位。全县组织100名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各乡(镇、场、区)至少组织5—8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积极开展灾后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二、明确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重点
当前,灾后恢复农业生产重点是围绕水稻、棉花、畜禽养殖、渔业、蔬菜、果业等开展技术服务。各地要根据受灾情况和农时季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技术服务,着力加强对中稻、二晚、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要按照国务院年8月11日出台的“支持晚稻等秋杂粮生产政策措施”要求做好有关工作。中央财政安排江西省晚稻生产补贴资金2.6亿元,按每亩二晚11元的标准进行实物补贴,省下拨我县南方双季晚稻生产补助资金45.43万元,主要用于购买二晚8月底以前集中喷施一次稻飞虱所用的农药、二晚在破口始穗期集中喷施一次叶面肥及防寒露风所需的“九二0”等物资,确保中央补助的资金全部用在二晚生产上,促进二晚增产。要加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渔业和果业的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指导。要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区,面对面、手把手地对粮棉种植大户、畜牧水产养殖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指导。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区农户为重点,以开展技术服务,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组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和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的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教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形成科技服务网络。
(二)收集、汇总、反馈抗灾减灾及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和科技服务信息。针对不同的受灾程度、种植模式、农时季节,研究应对措施,制订分区域、分品种、针对性强的抗灾保秋粮丰收技术方案。
(三)筛选轻简实用、节本增效等田间管理技术,制作技术明白纸、科技光盘和简易图书资料,尽快发放到基层农技员和广大农民手中。充分利用卫星网站、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远程传播手段,加大秋粮生产技术推广力度。
(四)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分类巡回指导,因时、因地落实抗灾保秋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五)会同市县农业部门做好农业抗灾和秋粮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的宣传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联动服务机制。省里协调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专家组成科技服务队,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配合省级科技服务队,组织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形成农业科技支撑秋粮生产的强大合力。
(二)包村联户机制。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通过示范带动和“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三)农科教结合机制。完善“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同时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科技服务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省里组织科研和教学单位,成立九个科技服务队,分别负责九个市州,于8月10日开始,深入各县市,调查了解灾情、农作物长势和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指导县乡农技人员针对各地实际制定抗灾自救技术指导方案,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抗灾自救和农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
(二)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配合省级专家组,组织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分别制定县级抗灾自救技术指导方案。落实技术人员包保责任,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三)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培训基地要结合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实施,以受灾农户为重点,根据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能力。时间从现在起到十二月末。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抗灾自救工作作为现阶段首要任务,把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作为帮助农民灾后重建的主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核查灾情,帮助受灾农户制定恢复生产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和指导。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实质上便是利用试验项目设置、示范操作活动组织、技术应用型人员培训指导、创新式技术沿用问题咨询服务等途径,进行农村基层种植、畜牧、渔业、林业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管理操作技术普及的行为模式,通常状况下,该类推广活动会自然地覆盖农业生产前、中、后期等不同工序流程中。
2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隐藏的冲突性问题研究
2.1欠缺健全样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引导体系
关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在政府统一规划要求下构建的,特别是当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是事先予以标准分配管制,即便是重点技术项目亦无特权。
2.2长期沿用单调乏味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手法
透过宏观角度观察,我国大多数基层农业区域,在生产技术推广上始终凸显试验、示范等模式指导效用,同步令农业生产前后各项支持性工作遭受严重忽视,使得资源大数量耗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变得愈加深入,整体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进步伐。另外,农业技术推广工序流程中资金投入支持数量无法达标。我国单位年限内农业技术推广支持经费数量,往往不会超出农业实际生产总体数值的0.2%,距离国际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支持费用标准还有一大段距离,而面对发达国家则更加是望尘莫及了。这方面的改革工作,无疑便是投入更多数量的支持资金和先进式人才资源,不过在实际生产环节中,因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支持资金一时间无法全数供应,使得预设的灵活快捷性推广规范诉求难以顺利达成,至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便深陷被动发展境遇之中难以自拔。另外,因为广大农民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存在较大局限性,加上创新式农技推广工作本就遗留深刻的风险问题,使得原本谨慎的农民更加不敢随意地动用既有劳动力和财力资源,无奈情况下只得对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工作退而远之。
3现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系统化遏制以往常见弊端的策略解析
3.1积极构建起迎合新时代基层农业发展诉求的创新式农技推广体系
首先,结合不同基层农村区域产业特色,快速搭建起一类集合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全新农产品品种研究功能的展示基地,并以此作为标准化指导媒介,向广大农民愈加清晰直观地摘要:我国目前农业革新发展速率飞快,内部技术应用格局自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不过在多元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沿用过程中,却也不可避免地遭受诸多束缚因素影响,包括推广体系不够精确完善、实践操作模式单调乏味、农民文化素质过低等问题,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内予以遏制,势必令这部分技术应用实效性面临严重威胁。由此,笔者决定针对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沿用期间,遗留的各项突兀性问题加以有序梳理,同时结合最新技术手段予以系统化调试遏制,希望能够为日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指导性建议。关键词:农业技术;基层领域;推广问题;应对策略演示出相关品种、生产技术能够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令该类群体能够快速地吸收接纳,保证后续农技推广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快速引进各类创新式生产技术设施,并搭建起覆盖专家-技术指导专业-科技示范单位-基层农民大众等结构单元的一体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能够第一时间参与到各类创新式农业科技试验活动中去,加快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用进程。最后,大范围推广执行有关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创建等关键性技术示范项目,借助下乡巡回演讲、网络宣传信息传输共享、资料发放等途径,令农技推广活动影响范畴不断扩张。必要时直接利用网络技术构架起农技推广信息交流平台,能够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多元化视听媒介,及时接受广大基层农民的质疑,并透过技术指导视频资源集中化演示播放,大幅度提升农业技术信息化推广质量。
3.2集中经济、技术手段建立农业技术协会,培养标准素质的农民带头人
任何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衍生过后,想要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加以普及应用,都是不现实的,往往都需要经历富有深刻说服力的实践检验流程,才能真正得到基层农民的认可和引入沿用。为了加快多元化创新式农技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沿用落实进度,政府可以考虑透过批量化农户带头人培养途径,组织一系列科学思想和文化素质水准较高的农民,主动尝试有关先进式农业生产技术,适当地克制自身遗留的风险畏惧理念,并且在推广工作人员辅助基础上赢取合理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令其余农民看到成功先例之后纷纷予以响应。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在农村设置农业技术指导协会,方便积极组织农民带头人进行更深层次地技能、素质培训,令这部分带头人在创新农技推广工作上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再就是针对这部分带头人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激励、经济优惠政策内容,使得他们主观能动性得以有序激活,强化对全新农业科技和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的坚定信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技推广过程中一直一来承受诸多束缚因素影响,使得推广模式上出现严重单一迹象,最终赢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愈加不够理想。面对此类消极状况,作为现代专业化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认清自身的核心职责,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活动,保证今后面对各类突发性问题时都能够冷静积极地应对。相信长此以往,势必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效益充分赢取,创设极为可靠的支持辅助动力。
作者:张德金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2、把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技术服务
乡秋冬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要继续深入农村,活跃在基层一线,大力发展油菜、绿肥生产,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工作,并发放油菜、绿肥生产技术资料,同时做好水利冬修工作。
三、示范建点
1、狠抓油菜生产示范基地,实行领导责任制。我乡在主的木环公路沿线三个村各建立一个500亩、300亩、200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分别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分管农业副乡长负责。真正起到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2、各示范基地要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做到有牌子、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水利冬修
一是重点搞好自来水厂的建设和八一村二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二是加快完成土地整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是继续执行“民办公助”的奖励政策,鼓励民间资金兴修水利,着力解决水库下游灌溉渠系配套问题,要求各村至少有一个水利冬修主战场。
五、着力银抓造林绿化工程,切实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今年我乡重点打造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型、休闲观光型、小康示范型乡村绿化模式,以油茶、柑桔及水果为主的经济果木林和以杨树、泡桐为主的速生三产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六、组织实施
今年我乡秋冬季农业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实施,从年9月上旬开始至2012年4月结束。
第一阶段(9月上旬-9月下旬),宣传发动,任务到乡,分解到村,落实到田,责任到人,备足油菜、绿肥良种安全,确保良种到户,完成油菜育苗、东山自来水厂建设及八一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并做好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10月上旬-10月底),对板田实行机耕,起沟分畦,施足基肥,适时播种油菜、绿肥等,对棉田套种油菜实行适时移栽。东山自来水厂和安全饮水建设涉及到组要开好会,并着手工程实施。
第四阶段(元月上旬-4月份),搞好清沟排渍,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四喷”,防止油菜早苔,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油菜高产丰收。全面完成东山自来水厂和八一村二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潜在不足;解决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的重视度比较高,且科研水平处于世界研究前列,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太低,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将农林渔牧的科研成果及其实用技术体系通过试验、培训、示范、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活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1.层农业技术推广潜在不足
1.1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农业生产是一项延续性较强的项目,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所以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单纯地将实用性较强的农业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在目前的基层农机推广活动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农业技术研究与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生产一体化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大部分的推广活动仅止于种子、花费、农药的推广,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1.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其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虽然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的经费却不多,因为据统计我国每年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2%,而一般发展中国及比值可达0.5%,发达国家可达0.8%甚至1.0%[2]。相对来说我国在这一块投入的经费的确比较少,所以在人才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调动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需求,导致活动的开展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局面,只能简化推广方案,甚至是在推广过程中半途而废。
1.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都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由专业技术人才施行的,其具体的推广方案也是统一的,所以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推广方案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不相符的情况。整体上来说,就是没有考虑到各地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及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其实农业技术推广的活动不仅仅是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多是需要提升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帮助他们发家致富,而目前大部分的推广活动并没有将真正的科研成果及其技术体系普及到需要的地方去,对于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
2.层农业技术推广优化策略
2.1探索出合适的农业技术推广道路
国家的统一部署、统一调动是为了树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统一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但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比如说技术水平、产品类型,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选择合适的实用性较强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全新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展示全新的终止品种及生产技术,加强管理,以真实的经济效益作为推广的突破点,让农民开始认可这一项新的农业生产体系。
2.2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技术推广融资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少不了足够的生产经费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正确把握好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与所创造的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兴办农业生产经济实体,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才资源与物力资源,保证生产成果与供销渠道,实现农业生产的系统化发展。这是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一个稳定收益,同时也可以帮助当地建立系统化的农业生产链,让当地农民在使用了推广的科技成果之后能够有稳定地农业收益[3]。
2.3树榜样,提高农业技术推行效率
人的行为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尤其是对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希望成功地将农业技术推广出去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当地选择一批又科学生产意识的农业生产者,为他们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完善农业生产体系,保证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后再以他们的市里为榜样,鼓励其他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新型的科研成果,这样推广效率会大大提升。而且,通过一期的生产实践,能够发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还能让先尝试的人知道其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大大减少技术指导员的工作量。
3.结语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低,大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其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4]。农村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将一些农业研究中的科研成果普及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创造更高的农业效益。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选拔出合适的技术型人才,到基层去开展农机推广活动,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合适的推广活动方案,先进行示范,让大家看到农机推广的成果,再开展技术普及活动,能有效提高推广效率。
参考文献:
[1]申红芳,王志刚,王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与其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基于全国14个省42个县的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01:65-79.
[2]申红芳,徐青,曾欣龙,廖西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影响――来自浙江仙居基层农技人员的案例分析[J].中国稻米,2012,06:27-31.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现代化
1研究背景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农业生产不但要保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要保证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节约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而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与农民之间的技术传播,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信息传播环节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时间长,成本高,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兴起则较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突破了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降低了技术传播成本。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代表案例,探究“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搭建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进而探究其在技术传播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以农业天桥网为例浅谈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的发展
农业天桥网是一家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隶属于许昌县来发农业合作社,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农业资源,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农业天桥网的经营板块分为农资企业、农业百科、农业资讯、行情资讯和农友之声等。其中,农业百科、农友之声是农业技术信息。因为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技术传播方面的内容,因而主要讨论的是农业百科、农友之声、农资销售平台的内容。
2.1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专家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平台
首先,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业百科这一农业生产技术科普板块,通过在上面有关农业种植、预防病虫害等知识来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并提高当地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因为农业天桥网的建立是基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因而主要针对的是当地的主要农业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农业百科不仅包含了作物的种植的内容,而且包括病虫害防治、作物收割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知识,内容丰富,详实具体,可操作性高。农业百科这一科普板块的设置,方便了农户随时随地查看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弥补了部分农户生产知识方面的不足,并且方便了初进入农业生产的农户快速了解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农户们基本上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因而可以方便的登录农业天桥网查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天桥网的成立扩大了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相比于之前一对一的人际技术传播,网络媒体的技术传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范围技术传播,提高了技术传播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降低了传播成本。其次,由于农业百科板块囊括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现实中其他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例如新种植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引入、新农业机械的应用等等,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专家咨询这一内容,用于解决农户自己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咨询这一板块的加入,缩短了专家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户自行盲目生产的可能性,而且方便了农户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生产技术,并适时投入生产,有利于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业收益。与此同时,专家咨询这一内容方便了农户对专家进行生产指导上的反馈,有利于专家掌握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并且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使得农业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传播机制,而是专家-农户-专家的双向传播机制。
2.2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农户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
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户之间生产经验交流的信息平台——农友之声。农友之声是农户生产经验交流的论坛,有着成功生产经验的农户在平台上发帖分享自己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小妙招,以及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农户之间生产经验的交流是人际传播,传播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传播动力有限,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农户跑到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户那里去咨询,学到后自己运用,但是传播链条也就自此终止,得到经验的农户没有将生产经验继续推广的动力。而农友之声是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生产经验,登陆到平台上的农户都可以看到成功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而借鉴用于自身的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效率。论坛形式的经验交流不仅拉近了成功农户和普通农户的距离,而且使得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生产经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而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2.3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
另外,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农资企业通过农业天桥网这个平台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到网站上,农户可以自由查询,根据自身需要来咨询、购买。依托于农业天桥网而且公布了具体详实的企业信息,因而产品具有很高的信任度,方便了农户购买。农资企业不仅会在天桥网上农户经常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机等产品信息,还会增加一些新产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相比于以往的农户前往种子站、化肥站、农机站等实地购买农资产品,农业天桥网降低了农户购买农资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实地购买方式中,农户需要前往实体店查看商品情况,走访多家比较商品价格,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由于实体店本身限制,可能产品的种类也不齐全,也缺乏更加实用的新产品,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天桥网利用互联网渠道,在网站上公布产品信息,产品种类齐全,并且有最新的价格信息公示,方便农户货比三家,也方便农户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农户在网站上购买农资产品,实体企业送货上门,进行产品使用的技术指导,买卖双方都有技术传播的动力,因而技术传播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
3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互联网+”农业企业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企业农业天桥网通过建立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
3.1传播链条缩短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农业天桥网建立的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信息交流渠道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使得技术传播双方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传播,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以往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安排专家定期下农村,实地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由优秀的农户先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经验,然后再由成功农户将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技术传播环节较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普通农户与专家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直接由专家传播给农户,而且不再是一对一的技术传播,而是一对多的同时传播,普通农户如若一时无法掌握技术,还可以通过农户之间的交流论坛来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缩短了技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
3.2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扩大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农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农村硬件设备的欠缺可能会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户家里可能没有电脑,但是基本上都会有手机,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技术的即时低成本传播,并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覆盖范围。以往的技术传播是人际或组织传播,传播范围有限,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传播则属于大众传播,只要登录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基本上每个农户都可以接收到技术的传播,进而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当中。
3.3技术反馈机制的增加使得技术传播的效率提高
“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增加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使得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技术传播,而变成了专家-农户-专家的技术传播和信息反馈途径。以往的技术传播只有单向的专家生产指导,专家把技术传授给了农户,但农户理解了没有、掌握了多少,专家并不清楚,因而也就无法评估技术传播的效率。随着互联网交互平台的出现,专家和农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有什么问题农户也可以直接提出来,刚开始理解操作后又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专家,专家可以及时掌握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户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农业技术。因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
4以农业天桥网为例谈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4.1技术传播的方式不够系统化、直观化
首先,以农业天桥网为例,“互联网+”农业企业虽然在网络平台上以浅显易懂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户普遍存在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上的生产技术,农户因为不识字或理解不了文字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容而无法掌握,因而可能阻碍技术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在文字注解的基础上加入视频讲解,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效果。
4.2农业技术传播的内容集中于较为常用的生产经验,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
其次,在技术传播的内容方面,“互联网+”农业企业一般的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资、农机产品信息,但是相比于当前的农业科研发展来说,还是落后于农业科研的发展步伐的,这与“互联网+”农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运营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互联网+”农业企业的技术传播应该稍微追赶一下当前农业科研的发展,操作性强、成本低、农户易接受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
4.3在发展侧重点上偏重于农资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
最后,虽然“互联网+”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更侧重于打造成农资销售电商平台和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一窝蜂地涌入电商这个行列,不仅竞争压力大,而且由于经营内容过宽,会出现发展高不成低不就,各有涉猎,但都不突出的情形。笔者建议,各“互联网+”农业企业应该有所侧重,或全力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集中全力将农产品销售、物流、售后各个环节做好;或只经营农资产品,经营环节集中于农业生产,在农资销售的基础上通过传播相应生产技术提高农资产品销售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旭东.“大数据”时代对农业传播发展的影响[J].福建农业,P95.
[2]解新华.“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调整冬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区域布局,突出地区优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加工能力,提高冬季作物覆盖面,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
二、目标任务
全乡冬季播种农业作物总面积为3.82万亩,其中油菜1.3万亩,绿肥1.3万亩,马玲薯0.1万亩,冬饲草0.25万亩,冬蔬菜0.7万亩,蚕碗豆0.02万亩,大小麦0.01万亩,其他冬种作物0.14万亩。
三、工作重点
1、抓好杂交双低油菜品种为主的油菜生产和绿肥生产,扩大冬种面积,提高种植单产,确保冬季农业生产任务落实。
2、办好“两菜”示范点,即双港村抓一个160亩以上枫树辣椒高标准设施生产示范点,甘家村抓一个200亩以上油菜示范点。
3、搞好冬季农作物的推广工作,主导品种:油菜有中双11号、中双9号、湘杂油753等;绿肥品种有:湘肥3号、浙紫5号等;蔬菜品种有:枫树辣椒、改良青杂3号大白菜和包心菜等。主推技术:油菜推广育苗移载技术、科学施硼肥技术和化学除草与调控技术等;绿肥推广红花草籽结合油菜籽、萝卜籽、“三花”混种技术;蔬菜生产推广窄厢起垄规格化栽培、用高效低毒农药。除此之外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成立冬季农业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冬种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评比。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委员、副乡长担任,成员由乡农业综合站及各行政村负责人组成。
2、强化领导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各村(场)要将冬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要抓紧、抓好、抓实,将工作计划、任务落实到组、到户、到田间地头,层层落实冬种责任。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作物覆盖率。今年冬种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因此,各村要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做好良种、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以保障今年冬季农业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冬种作物覆盖率。
4、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冬种生产。农业综合站积极做好冬季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科技进村入户,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工作,把冬种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做到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农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科研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而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上起纽带和桥梁作用。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的内涵是指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农村咨询和教育工作,即农业推广专员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沟通或采用其它方式使推广对象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增长农业知识,改变生产观念,从而自觉采用创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推广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农民,以此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最终实现广大农村的和谐发展。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通过改良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其主要的形式在于技术指导。农业推广工作旨在通过咨询、示范等方式革新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的创新和发展。开展农业推广工作,可以帮助农民获取最新的农业知识,增进广大农民的生产技术,而且在农业技术人员传授生产技术的同时,还能为广大农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在技术和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农业技术的创新,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最终实现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农业推广工作还可以对农民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构成一定影响,实现广大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接受和适应,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农业推广工作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实际成果,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帮助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协调发展。
2农业推广工作策略分析
2.1加强农业推广的财政力度
政府部门应落实“三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强化国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其中,在财政投入结构上,应坚持对农业推广工作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税收政策鼓励农业推广工作,须建立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投入机制,并适当引导社会资金加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的手段上,须对推广工作中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关系进行恰当处理,应加强研究公益性范围内推广工作面向市场的能力问题。在资金投入的规模上,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之中应坚持农业推广工作的地位,保证资金投入的规模和投入总量。
2.2加强推广项目经费审核分配制度的改革
农业推广工作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在推广活动中获得最大益处的也应该是农民,所以在对农业推广经费进行分配以及推广项目经费审核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推广项目与国家农业政策的符合程度,还要考察项目申报审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另外在考察审核项目创新性、先进性的同时,也须向项目范围内的农民进行建议和意见的征集,内容包括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必要性等,让农民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这样在沟通交流、统筹兼顾的过程中才能将农业推广工作落实到位。在进行农业推广项目经费预算时,须拿出部分经费作为对推广人员的考核激励资金,尤其注意对推广工作一线人员进行奖励和补贴,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推广项目执行的进度,保证工作任何合理利益的同时促进推广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2.3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更好得开展农业推广工作,就必须积极落实农业技术人员深化教育相关制度。目前,部分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观念较为陈旧,技术落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创新型、实用性技术的要求,这也一度导致了农业推广工作开展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推广队伍,尤其是农业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尽快建立其一支高素质、战斗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对农业推广技术队伍的要求。政府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加强乡镇等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和改革方面的精神,坚持以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作风素质的建设工作为主,探索提高基层农业推广工作人员修养的长效途径和完善机制,以保证技术人员能将推广工作落实到位。除了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更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人才培养力度,坚持紧抓农村基层、农业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工作。保障农业推广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对新型、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及时推广,在多项措施的综合保障下才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完成以及农业生产及时有效开展。
调查内容:农户希望得到哪些技术指导,也就是农民技术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新品种新技术的信息来源;应用和未应用新技术(产品)主要原因;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寻找哪些部门咨询并解决;哪些部门、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提供服务;已接受与愿意接受的推广方法;对农技推广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满意与不满意的原因。
结果分析:农民采用新技术主要受到内在需求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是农户采取新技术的主要因素;受政策鼓励采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与推广宣传和邻里亲朋的影响有关;有的以家庭需要作为采用新技术的首选因素;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的技术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更趋于理性。
1、 农民技术培训的目标是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性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经营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就目前我县农民的素质状况而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搞素质的农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培训人才,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础,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要求培训几个方面才能。第一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第二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第三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第四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2、 农民需求领域服务内容日趋多元化。农民的需求领域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高效作物转移,需求内容已不仅仅限于产中领域的技术服务,逐渐拓展到产前的资金融通,农资供应农事统一服务,信息咨询和产后的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
3、 农民的技术选择和信息来源渠道拓宽,自主选择能力增强。农民自主选择技术的能力也有所增强,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由以往的政府推动为主向市场需要方向转变。
4、 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对农技推广方法选择产生影响,培训指导、典型示范、技术宣传、技物结合和信息咨询的推广方法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5、 农民的自身特征和外界因素影响推广方法的选择。心理和文化素质等自身特征,技术难易程度,生产和市场风险等外界因素均对推广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对心理和文化素质较低,技术难掌握、风险较大的技术,农民希望能得到专家入户指导和成果示范以及产品包销,而对生产容易掌握的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宣传和大众媒介传播等即可。
6、 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能力,实现农民的自我发展为目标,在建立多元化推广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各涉农部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广大农民面对面地推广服务指导。避免走形势,照本宣读的方法。二是加强面对面的推广服务。对科技示范户,生产技术难度大以及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农户,建议采取面对面的推广方法,加强直接沟通,现场指导、增进相互了解,解决关键难题,提高推广效果。三是培养科技示范户,加强邻里带动作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生产上容易掌握和具有普通共性的技术,通过举办培训讲座、技术咨询等,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达到培育新型农民的目的。五是采取技物结合、产品包销、统一农事服务等方法,提高技术到位率。对主要生产资料、农业新产品等,可利用多元化推广网络给优势、实行技物结合、产品包销等,提高产品技术到位率和效率。六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快技术传播,提高技术覆盖率和推广传播速度。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
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徐晓鹏,刘燕丽,时允昌,等.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境的话语分析:以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在四川省Y村的推广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1-149.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就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而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第二,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第三,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第四,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农民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三、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1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在惠农政策上不能含糊,一定要严格把关,坚持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做好各项惠农政策和直补的发放工作,要认真研究和全面推广粮经套作,稳定粮食生产。农业技术部门要严格抓好备春耕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去抓生产,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服务,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在保证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责任管理,深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确保农民朋友满意,保证春耕工作有效开展。
1.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强化物价监管调控
近年来有不少农民朋友抱怨说,农资价格上涨太快,上涨幅度也大,同时农资市场混乱,自己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稳定农资价格,加大农资价格监管力度,对于农资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不能让黑心商人侵害百姓的利益。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尤其是备春耕期间,监管部门更是要加大力度,各个部门之间也要有效的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及乱要价格的坑农行为,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强化物价监管调控方面,就要涉及多个部门共同联手了,工商、物价、公安以及各个乡镇的政府都要参与调控工作,确保人们的利益不被侵害。
1.3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培育当地土地流转市场,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管理机构,培育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督促乡(镇)落实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引导土地流转真正提上工作日程,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1.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已经不再是什么遥远的话题,信息时代的今天,农业产业也需要信息化发展,紧跟时代脚步,确保有效信息最快分享。现在农村网络也到了普及,因此农业产业信息化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主要是应在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计算机网络,同时需要有能力的懂技术的人才进行操控。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要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减少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