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民族的文化范文

关于民族的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民族的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民族的文化

篇1

关键词:民族旅游;文化复兴;族群认同;原真性

一.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复兴

文献从人类学的角度对Pataxo?原住民因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变迁展开调查,透视民族旅游发展与东道社区文化的交互作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强化族群认同意识,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激发民族传统的再造和创新等,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抵达巴西,并宣布此地归葡萄牙所有。这位航海家当年停靠的地方、狂欢的地方,以及在这块土地上与当地人建立的第一个联络点,对于巴西而言都具有历史性意义。多年后,为曾经接待他的古印第安人后代Pataxo?民族带来了旅游业,开启了一扇通往“文明”世界的大门。

在旅游到来之前的几个世纪里,Pataxo?躲藏在森林里,与殖民者抗争,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形态。旅游的到来,使得Pataxo?民族发现了自身文化的价值,他们开始重塑自我形象、强化族群认同,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当地人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向旅游生产,民族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经济支柱。Pataxo?最初在家门口向游客展示品种极为单一的手工艺品,到后来大规模生产的符合市场审美需求的丰富多样的工艺品,民族艺术品的发展过是当地旅游发展的缩影。为了保持差异性,增强吸引力,人们在开发旅游艺术品时尽力恢复原有的传统内涵,使已失传的传统文化再度复兴起来。他们还将祖辈们曾用过的生活用品作为工艺品复原,复制并摆放在文化中心里面展示、回味。保存、恢复和发展,并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的过程,帮助Pataxo?实现文化认同,增强当地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当地人民摆脱贫困生活;最主要的是使其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在创新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当旅游沦落为文化的虚饰卖弄时,其经济功能也会逐渐丧失。旅游产品的生产是重建民族意识的中心环节,因此旅游工艺品的生产不能只以市场为风向标,仅考虑其经济利益,只有融合了地方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工艺品才是消费者长期追捧的对象。如Pataxo?的碗,它们记录的是在遥远时代里,祖先使用的器具,保留了族群内部意义的同时获得了新的含义,既满足旅游业市场需求,又没有失去真实性。因为它即是对过去的老生活方式的参照又代表现代商业需求方向,这样的民族工艺品在欧美旅游商品市场乃至世界旅游商品市场上都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二.关于原真性问题的思考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人们常常把商业化了的工艺品看作是“不纯的”,认为这和传统的、严肃的研究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原真性” 和“商品化”就成了旅游艺术品开发中两个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Van den Berghe和Keyes认为,寻求异域特色对于这种特色本身来说是一种毁灭,因为观察者对被观察对象造成的影响是毁灭式的。换言之,旅游的出现破坏当地的特色和传统,将当地居民转变成“被旅游者touree”,或者变成一个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行为的演员。因此,对原真性的寻求注定要被旅游者的出现破坏,对于民族旅游者来说,他们自己会破坏他们千方百计追求的:未经污染的原生态。

然而,对于Pataxo?而言,他们没有伪造传统,有的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定义Pataxo?文化动态的恰恰是以与旅游流接触为特点的社会互动情况下不断更新的文化元素,旅游者别指望看能到Pataxo?野蛮人的形象,因为他们也像旅游者一样,是不断经历着文化转型的民族。因此,民族旅游没有破坏原真的Pataxo?,而是Pataxo?出现在了社会互动支持下的动态的文化领域中。旅游赋予了Pataxo?被旅游者(touree)的性格,但也没有影响他们是原真的印第安人的事实。Pataxo?发明的商业互动不意味Pataxo文化传统的泯灭,相反,这些传统是在以当地人为背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外来文化元素与本族群文化的嫁接。其他人群的文化元素的纳入并不会消除他们作为“合法印第安”人的原真性,对跨文化交流完全免疫,即使在最“孤立”的社会都是不可行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族群认同的物质部分不可能避开与其他人群文化元素的接触。

所谓“原汁原味” 的文化,与世隔绝的文化孤岛和“ 纯粹” 的传统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在现代世界体系之中,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土著居民不应该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不受外来文化“污染”的,土著元素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交流的影响,始终将土著视为人类的古老生活形式的遗迹是违背常识的。原真性是在不同的语境、情境和历史的层面来理解的,而不是一味的等同于原始、古老、一成不变。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真实的。

三.总结

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发扬光大并获得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强烈的感情,才不容易被外来文化所渗透和替代,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文化、传播、发展自己的文化,保证本民族、本区域文化沿着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民族旅游可能会导致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同时它也能够促使民族自尊心的重建,关键在于本民族是否意识到了本民族文化吸引游客的真谛所在。如Pataxo?那样,旅游并没有让土著文化扭曲变形,相反的是:旅游赋予了Pataxo?人在这个区域的独特地位。民族旅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重要方式,它可能使传统的民族认同感被削弱甚至完全丧失,也可能使民族认同感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篇2

一、民族文化教育的界定

1.民族教育。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滕星认为,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其中狭义的民族教育为我国教育界比较传统的认识,在我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本文所说的民族教育,采用的是民族教育的广义概念,指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

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3.民族文化教育。基于以上理解,笔者在本文所说的民族文化教育即指针对中国多民族实施的、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包括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语言文学等方面。这里的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

1.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已有经验。以生活化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为主要组织形式。生活化的教育指自发形成的一种内生教育,包括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社会教育,依托具体的生活场景,教育内容随机灵活。专业化教育指以当地幼儿园或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为主的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对幼儿实施的启蒙文化教育,由教师使用正规教材在固定的时间与场所内进行。以当地民族课程资源为主要教育内容。当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当地民族课程资源为主,包括幼儿服饰文化教育、幼儿饮食文化教育、幼儿民族歌舞文化教育、幼儿传统手工艺文化教育、幼儿民俗风情文化教育等方面,物质文化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兼具。如甘肃藏区的夏河拉卜楞幼儿园将藏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从节庆习俗、歌舞服饰、工艺建筑等方面入手,组织原生态的教育活动。

2. 当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多元文化的理念。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鉴指出:我们的民族教育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教育,更为严重的是以汉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束缚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各地区的幼儿园虽已有对当地民族课程资源的利用,但仍过于重视现代科学知识和科普知识的传承,对于本土知识、地方知识的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限,本民族特色相关内容的呈现仍是依托于主流文化的眼光与话语体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这就要求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顺应儿童发展的需求。有些幼儿园选取时代久远的教育素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机械地利用历史材料而不加以改造,唯恐不古不土,脱离了幼儿的真实生活,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得幼儿在认知活动中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想象力,在对具体的实际经验进行归纳概括时遇到障碍,无法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认识。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在组织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教师单纯地依教材讲、按惯例教,或拿来主义作风严重,生搬硬套其他幼儿园、教师的做法,根本不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本园的实际条件,缺乏长期、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计划。

三、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改进对策

1.努力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多元文化教育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民族、地区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既不过分褒扬当地文化而忽视缺陷,也不仅仅注重主流民族文化的教育而忽视对特色文化的传承。认同是创新的前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应尊重民族差异,因材施教,将不同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置于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去综合考虑、客观评价,不能以标准化的眼光对各地幼儿做统一要求,不能完全用主流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给予地方性知识必须的价值认同,这样才能给幼儿民族文化注入必要的动力,才能使幼儿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幼儿教育体系,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

篇3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在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目前我国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音乐教学仍然与期望达到的标准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在高中就开始体现出来,在高中阶段,学校一般重视文化课教学,一味注重提升文化课成绩,导致音乐教学落后,音乐教学流于形式。由于音乐教学的落后,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及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为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一般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会接触专业的音乐教学,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校一般不会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高校学生和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远,更无所谓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音乐也不例外,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文化全球化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因素,实现新的突破,创造出更好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全球化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坏处,教师开始普遍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得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阻。

音乐是一个民族特殊而美好的一种文化,能够反映民族从古至今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并没有对民族音乐有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为短暂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中国这样具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家丢失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国要加强高校的音乐教育,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和研究,传承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各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依托和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来看,施行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用来作为教学案例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经过挑选的优秀音乐作品,它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结果。另外,现代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世界的舞台上要有自己的位置,就需要自己的特色,所以一个国家的自我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代表着国家的资源以及发展生存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是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基础。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中要十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

在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后,我国音乐界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的传承下去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我国目前民族音乐发展来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民间人民自发组织的音乐团体和组织,这些团体和组织代表着某种特殊的音乐文化,但是一旦这个团体或者组织解散或者消失,那么某种民族音乐文化可能也就因此消失。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代代传承,所以高校音乐教育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育水平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是主要的音乐教育者,其个人素质和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和文化传承质量。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来看,其素质和能力与要求的相差深远,所以为了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就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个人音乐能力和素养,只有教师队伍的水平提高了,其教育才会有积极成果,才能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选择性的扬弃,保留好的,丢弃坏的。文化的开放也不是完全的抛弃旧的接受新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吸收。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正确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要学习其优秀的成果和因素,同时选择学习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文化传承和开放相辅相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先进文化,并且结合民族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推进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方式,只有音乐教育的方式正确,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从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来看,其远远不能适合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需要对高校音乐教育施行持续的、长期的课程改革,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表面功夫,只有这样,高校音乐教育才会有实质性改进,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保护;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文化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的复合体,它是不同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著名的旅游人学家科恩教授将其定义为“(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被贴上了旅游性标志。”将这一定义加以归纳可重述为“民族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吸引物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是现代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商品化和资本化运作不可避免,而这种运作本身是对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一种改变,即所有经商品化、资本化运作的民族文化都成了区别与其原生形态的再生形态。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本身及其发展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民族文化旅游能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1.1促进民族文化复兴

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这是学界公认的有利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风俗、传统手工艺甚至语言文字都处于几近消失的困境中。这主要是因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在其他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意义和价值渐渐被消解,因而逐渐失去了其继续存在的理由。然而旅游业带着追求文化多样化的目的到来,使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因而他们不仅是成功的生产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民族传统服饰的复兴,传统手工艺的蓬勃发展以及一些处于遗失边缘的工艺的再挖掘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1.2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里我们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解释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相适应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与文化根据时代要求对自身的调整和创新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少数民族自身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综观我国改革开放30几年的时间,很多少数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始终处于较慢的发展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能让他们向主流社会发声的,恐怕就是他们的文化了。而事实已经证明将民族文化资本化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最佳形式非旅游莫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现代化,民族文化才能现代化。其次,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事实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可能与世隔绝的存在了。无论愿不愿意,强势文化始终能使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冲击。而对于我国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受到的更是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依托自身文化中精髓的部分区迎接和应对,而是无原则的全盘接受,那么自身的文化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反而会因为它价值的消解而走向消亡。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优秀文化为核心而开展的,在这一点上它就保护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抛弃自身价值的西化、汉化,而是在充分认识和保护自身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进行调适。

2民族文化保护能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2.1民族文化保护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

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旅游者以欣赏文物古迹与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占80%,以自然风景为目的的不到20%,民族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两种重要趋势,对文化的保护从旅游开发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二者有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丽江过去只是一个边疆古镇,而如今已成为一个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东巴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大研镇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古籍世界极易遗产”的相继申报成功不仅使丽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三大遗产的拥有地,更重要的是使文化在推动丽江旅游发展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丽江已成共的以文化走向世界,以文化连接世界,如今它更希望以文化拥有世界。

2.2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资源,而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古老性、独特性、民族性及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对文化资源品位保持与提升,是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举例说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为丽江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丽江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作为丽江旅游资源中的精品、极品,东巴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丽江旅游业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素。丽江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28处遗产保护地的7处做出爱护不利的批评的前车之鉴下,丽江立即展开了一场“去商业化”活动,这一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相关部门将丽江古城内部部分商家迁出后,新建了传统文化传习场所。此举不仅反映了丽江对自身旅游价值的准确定位,也反映出它对自身文化旅游发展的作用的清醒认识。

3民族文化旅游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破坏、因而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无论如何,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一个既存的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归结起来,学者们将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影响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

3.1对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最大的不利影响就在于增加了环境的负荷,并且由于这种活动的持续不断而最终超过环境的自然承载力,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报告,丽江玉龙雪山积雪每年以30米的速度后退,常年的雪线也以每年15―20米的速度上升,积雪量急剧减少。这当然与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有关,但也与近年来丽江蓬勃的旅游业不无关系。玉龙雪山积雪量的减少直接会对玉泉河的补给造成困难,而玉泉河是丽江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重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玉泉河干涸那么由水浸润着的东巴文化和古城人民的生活文虎也难保不会因此而枯竭。

3.2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族文化的同化。即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处理向外来文化靠拢、趋同的倾向。表F在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淡化及对外来文化的一味崇拜。

(2)民族文化的庸俗化。这主要是由于旅游开发中不对少数民族文化做深入的了解,不分清精华和糟粕,出现了很多宣扬封建迷信等低级趣味的旅游产品。再者就是制造伪民俗,干扰旅游者视听,第三方面是不顾及民族情感,造成对民族习俗的歪曲、丑化。

(3)民族文化的不良商品化。对民族文化的低级的商品化运作,使得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越发的匮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用于换钱的简单产品,而不是负载着文化精髓的主要用于文化交流的特殊商品。

(4)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随着民族文化商品化意味越来越浓,极其不正常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部分少数民族心目中发生了改变,拜金主义思潮有所抬头,且原先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良好的经营观念有所淡化。当地人的良好生活习俗和处世观念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改变。

分析上述几方面的不利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旅游发展的负产品,它们并不是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全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其发展中走了弯路,进步缓慢应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并且,我们对于这些不利影响的持久性及其程度都不确知,有时我们甚至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及其选择接纳与排斥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轻言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

事实是,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性是有限的,且是可以控制的,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一套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运行模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对立与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它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依循科学原则又要遵守文化法则,将旅游开发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应充分利用两者的矛盾运动,达到即是此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又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的双赢的目的。

4正确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

4.1进行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我们不对现存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特点、赋存状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保护就无从谈起。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大档案,以使我们的开发工作有据可依,保护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开发利用的行为,将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务必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2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监管机制

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民族文化商品化特色不突出,质量普遍不高,质价不符等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一些商家过分的、不恰当的商品化。打击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质价不符等问题。

4.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加大社区参与力度

社区参与一直被认为是开展旅游开发保护,尤其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开发对象的切身利益。然而,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中很多人受教育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还不懂汉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社区的参与力度就相当低了。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旅游人才培养更显其必要。一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重要的产业,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到其中的机会很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选择什么,摒弃什么有不可辩驳的权利,他们作为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更清楚怎样的调节和适应更有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

4.4生态博物馆――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模式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概念于1971年由两位法国的博物馆学家里维埃和戴瓦蓝提出,他们认为博物馆应由集中走向分散,由都市走向民间,并提出了“博物馆去中心化”的概念。具体说来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某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的‘活态’文化为展示内容,将自然环境和环境中的全部文化予以实时的展示,让来到生态博物馆的人民能‘真实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感受和理解特定生态环境下的民族文化景观”。从中不难看出生态博物馆是以文化及其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形势,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生态博物馆就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发展原则相一致了。近年来,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旅游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已于1998年在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建成,迄今为止这里已经接待了来自挪威、日本、美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的参观游览者。生态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发挥了它作为博物馆的巨大社会功能,也对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及保护当地文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因而这一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内蒙古建成了七座生态博物馆,涉及保护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壮、瑶、蒙古族。相信随着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态博物馆的建立,这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能为建立一种新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总之,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存在着既相互矛盾有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它提醒我们处理两者的关系“非此即彼”和“因噎废食”都是错误的。然而将两者加以辩证的统一,又不似一句口号那样简单,对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6669.

[2]张重艳.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丽江旅游文化资源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4):9799.

篇5

关键词:回族舞;文化;民族

回族,可称之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回族人口位居第三,紧随壮族满族之后,可以这样说,回族人民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伊斯兰宗教文化的熏染下,让回族舞越发增进了昔日的风格与风韵,随着时间的转移,让回族舞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之下有不缺乏推陈出新的改变,当然,在文化与艺术的影响下也变得越发成熟起来。

回族舞是从民族艺术发展而来,起初的回族人民处于非常保守的状态,而对于女性舞蹈表态略显低调,回族的舞蹈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舞蹈来说,更加拥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由于回族人民保守的作风和低调的人生态度。回族舞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反应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艺术风格,它们融入了质朴、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让伊斯兰教的思想步入到舞蹈当中,融入的宗教思想和民族文化,让回族人民所要表达的舞蹈艺术感得到充满民族特色的发挥。

相较于藏族舞蹈的热情,回族舞似乎多了一种充满民族感的朴实,而其中所增加的民族信仰成分也非常之多,回族人民对于伊斯兰教的崇拜也在舞蹈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多年来的历史文化,从回族的舞蹈中可充分的体现出现,是一种充满怀古情节又不是民族风情的艺术表达。

一、民族特色文化

回族民族特色文化的实质是表现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生活,回族舞重点在于将民族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感,从这几年的回族舞创作来看,可以明显的看出,回族舞从最初单调的创作模式逐步的进入生动真实的舞台表现力,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在表现民族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加大胆的表现出一种张力一种民族情感的发泄,舞蹈作品中的民族的情怀和文化非常更为鲜明突出的表达出来。舞蹈中形象的像大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回民生活内容,也从而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回民生活风貌。

举例说明,如大家所熟悉的作品,《羊背上的回回娃》,这款舞蹈风格在质朴感作为底蕴的基础下,又多了一种潇洒的意味,舞蹈的语汇表达亲切又不失陌生感,充分的表达了回族牧羊娃的欢乐的劳动场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花儿漫漫》的灵动感十足,用精致的舞蹈语言和其形象的舞蹈造型,在舞台上完美动人的演绎了花儿的美感,让大家不得不为回族人民的乐观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感动,篇幅宏伟,结构精美,璀璨的艺术场面,在舞蹈中真实复原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利用回族生活舞蹈语汇表达了内心由衷的情感,舞蹈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习惯、特色和信仰。

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在百千年来在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推挤所慢慢遗留下来的,而回族舞恰恰最能反映自己民族的表象特征和内在气质的表达,正常来说,一舞便可知回族人民的民族特色,而回族舞也是民族情结的表达方式。能否准确地捕捉舞蹈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在于能否抓准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许多回族舞作品中都表达了出了的回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在回族舞作品《月之弦》中,恰如其分的利用回族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物象来表达他们的民族思想,比如回族民族的道具、服装都能够非常醒目的让大家看到回族文化特色。

二、宗教艺术文化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回族人民来说,伊斯兰教在回民民族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是国外信仰者传承至中国,从而建立了礼拜场所,伊斯兰教是无比神圣的,它是回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回回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信仰对于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表达起到引发和开导。所以,不少回族人民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从宗教文化中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一个民族信仰的表达逐渐从民族舞蹈中体现出来。回族人民的信仰构成属于了他们的特有的精神领域和宗教文化,也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表达的舞蹈内涵和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不难在很多舞蹈中看出回族人民的宗教文化,回族舞可将宗教对“爱”的追求与艺术感的追求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创作出很多有意义的回族舞作品。《水之秘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回族舞作品,其主要的意蕴便取材于回族宗教仪式中“大净”,伊斯兰教讲究洁净,所以每日的五次礼拜都要沐浴除掉身上的污垢,这不单单是一般意义的洗澡,而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对于宗教的尊重和信奉。宗教思想是创造神圣、庄严、崇高、精密的理想境界,而我们不难在回族人民的舞蹈中看到,编排舞蹈的浪漫写意以宗教内涵充分的被表达出来,在《跳动的色俩目》中,表达了回族人们对于大同世界的追求,对和平和谐生的向往,一瞬间,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欣赏与倾听,宗教内在的表达利用舞蹈轻盈的显现,而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意蕴。

三、历史传统文化

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于元末明初形成少数民族,在唐高宗永徽二年时,伊斯兰教已经正式传入中国。唐、宋朝两代的穆斯林居民来到中国。他们沿着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常。其路线也是布满在长安、广州、扬州、杭州等各个中国著名古城,他们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久居不归,史书称之为‘蕃客’。每位穆斯林人的居住之处都建有清真寺,而随着在中国居住的时间之久,在保持固有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之外,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他们就是回民的祖先。

回族舞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表达出来的艺术特征也丰满起来,首先,回族人民持有中国民族固有的传统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民族色彩,让一切舞蹈的表现多了一重内在张力。回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历史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孝道内涵也在回族舞中体现,所以说,回族舞表达的是双重深意,第一,源自于伊斯兰教和先民的影响之下的自我夜色,第二,在中国久远历史传承下的民族形态和表达方式。而伊斯兰教也被中国古文化深而久之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很多回族舞中看到中式传统与宗教的结合,如《汤瓶舞》《心泉》,在表达对伊斯兰教的崇拜之余,又不失对大中华的敬仰之心,巧妙的讲宗教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次,在静谧的环境中,深深的感受到生命所赋予我们的意义,将艺术效果充分的表达出来,回族人民的历史久远,他们是本土成长的族民,而是经过著名“丝绸之路”迁移只来的穆斯林居民,所以双重文化的熏陶下,更让回族人民增加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在历史的熏陶之下,更加具有神秘感。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舞蹈是最佳的表达方式,那种在艺术领域之下的欣赏和心灵的觉悟是回族人民所想要表达的深意,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宗教,都绝不缺乏时代的冲击与民族风格的影响。回族舞在国民心里早就根深蒂固,虽然朴实,但是不缺乏风味。民族的舞蹈更加让艺术拥有自己的意识,在表达之初,可能单纯的出自美感,但是最后,宗教、历史、民族等诸多元素的增加,让舞蹈充满一种经历时间洗刷后的灵感,而回族舞就是将三者充分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在《沐浴》中欣赏到回族人民朴实的心灵,对舞蹈的热爱和最真实的表达,这些,都是舞蹈语言中最坚实的力量。历史文化终究会影响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舞蹈就是文化表达的最佳艺术。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王国强.走进回族[M].银川:宁夏出版社,2008.

[3] 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2).

篇6

【关键词】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变迁

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是玉树地区广大藏族农牧民及市民所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它既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藏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与居住格局、语言与文字、民族工艺与艺术、生产与生活方式等,也蕴涵着藏民族的心理、民族感情、民族信念、民族意志和民族自尊心等深层次的文化概念。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植根于藏传佛教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自发性。从创作过程来讲,自发性体现在无章可循,即兴而作,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作品的源头都是无证可考。有些作品形式喜闻乐见,就容易被口耳相传的延续下来。第二,传承性。民间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传承形式就是口耳相传。比如民歌、传说、谚语等。藏族的民间文化瑰宝《格萨尔》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具备了传承性的民间文化。第三,实用性和娱乐性。民间文化都是群众自发创作的,用于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但它又从精神上维系着民族情感,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藏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带着宗教特色的民间文化深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

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整体,当经济结构变异时,这一趋向必然反映在文化形态上。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及外来文化的传入,尤其是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4.14地震的发生,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物质文化层面古风渐衰,时尚渐进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了《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议案》将“民间文化”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有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之中。民间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组合。当文化变迁发生时,首先伴随着的就是物质文化的变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

(一)服饰的多元化、时尚化

藏族服饰向多元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藏服在城镇文化面前逐渐成为非主流,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更为舒适和时髦的外套,尤其是年青人以西服、夹克、休闲服等代替了传统的藏袍,偶尔也有和藏服“混搭”的穿戴形式,年龄较长的移民较喜欢穿藏袍,小孩以学校校服为主,偶有改良过的时尚藏服出现。因此,身着时尚外套的年轻人,正成为玉树大街上的一道风景。除了节日,很多年轻人不再穿传统的藏族服饰。这一变化也促使传统藏族服饰本身发生着变化,如不同藏区间的服饰更加注重相互交流、结合,取长补短,以适应现代社会人群的不同需求;为赢得市场,在生产和销售上更加注重规模和品牌等。在结古镇已经形成了一些藏族服饰的品牌,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

(二)饮食结构和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

伴随着外来文化和经济收入的影响,玉树地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以酥油、糌粑、肉类、奶类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渐多样化、复杂化。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更多地出现在藏族家庭的餐桌上。川菜、粤菜、湘菜、西餐等餐饮模式分布在结古镇的大街小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显著特征。

(三)居住空间的稳固化、规范化

由于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震后重建,玉树地区许多藏族的居住方式由原来的草原流动转变为城镇定居,居住空间由牛毛毡房转向砖混结构的房屋。尤其是结古镇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城镇布局更趋合理、规范、美观,房屋的保暖、遮挡风雨、安全、饮水等功能大大增强。但由于对现代文化的抗拒与对原来生活的怀念使部分藏族对现有的文化状态有一种疏离感。

(四)一些古建筑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意蕴受到破坏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玉树藏族传统文化存在的格局和前进的脚步。据青海文化部门核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禅古寺90%倒塌,新建的大经堂倒塌。结古寺受损相当严重……玉树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都有确定的宗缘关系。在特定时期,它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周边信教群众发生着经久的联系和互动,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地震对这些宗教场所、古建筑的破坏,无疑对宗教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现代社会更趋契合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玉树地区藏族的制度文化变迁在地震后也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生产方式的变迁、社会组织制度的改变、婚姻礼俗嬗变以及教育方式、内容的变化等方面。

(一)生活收入日趋多元化

地震后部分牧民离开草原,家庭收入方式发生变化。调查显示,玉树地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以草场和草场上的生产为主,占被调查者的57.2%;有明显的区域特点。靠采摘虫草的占18.8%,经商人员收入发生的变化比较大,占31.4%;这说明变迁的方式与地震后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有关,灾后重建促使很多居民开始经商,以满足地方建设的需要。

(二)组织制度及社会活动日趋丰富、多样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也叫社会团体(socialgroup),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玉树地震后,新的聚落形式使得很多居民在新的区域重新整合为一个新的群体形式,使之更具有次级组织的特点。这种新的聚落形式也使得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社区生活进一步丰富。再加上康巴艺术中心、地震遗址纪念馆、玉树州博物馆、文成公主纪念馆、格萨尔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更加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传统婚俗习惯变化明显

玉树地区藏族的婚姻制度及习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结婚的呈现,一般都会首先去登记,之后办婚礼。婚俗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除了着藏族婚礼服饰,还经常穿着汉族或时尚婚礼服饰,兼顾传统与时尚。婚礼仪式也吸收了很多城市现代婚礼中的元素,如酒宴、主持人、烟花等,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符号平分秋色。

(四)教育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

一段时间内,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急剧增多和年轻人到外面发展的需要,玉树地区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比较强,以至于许多藏族年轻人只会说藏语,但不会书写藏文。“4.14”地震发生后,一是地震期间语言交流的障碍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双语人才的重要性;二是地震对当地藏民族民间文化的破坏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藏语言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综合因素引起了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对藏语言传承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开设藏文化课程,积极推荐双语皆懂的优秀学生参加藏汉双语大赛,政府要求街道门牌使用双语,与内地教育机构联合培养藏汉双语师资……

三、精神文化受到冲击,进一步强化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碰撞激烈

帕森斯认为,“人类后天习得的个性因素中最稳定和持久的即是价值倾向模式。这些模式在儿童时代就是定型的,而且到了成年时代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藏族的传统观念基本是“重视宗教、重牧轻商、重义轻财、轻商贱利、同时又有着宗教消费较大的伦理”。当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冲突与混乱。在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发展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年轻一代虽然也在传承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但是其中参入了诸多的随心所欲的改编和再创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原初风格、传统特色、原创形式惨遭破坏和肢解,其完整性不复存在。

(二)心理归属感受到挑战

玉树震后,由于城镇的扩张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将更多周边居民纳入了城镇的运行轨迹中,如一定数量的三江源移民、结古镇附近的牧民,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在社会地位方面,处于一种“特殊公民”的尴尬境地;就业、福利保障等其他方面由于受原有政策的局限,得不到与城市(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很容易使这些群体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有一种失落感,甚至是被剥夺感。加之原有的城镇居民对他们也缺乏实际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适应城镇文化生活方面显得被动而无奈,表现出对将来生活的犹豫、迷茫,缺乏归属感。

(三)在多元文化交汇面前充满迷茫与惶恐

玉树地震前,该地区的民间文化形态基本上属于单一的藏文化,但是在地震后,由于重建的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入玉树,原有的文化环境一下子从比较单一、均质跳跃到多元与异质。在城市(镇)社区不仅有藏文化,还有汉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这种急剧的变迁,使原有的居民来不及转换社会角色,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大大降低。在来不及消化的多元文化前,会觉得恐慌、失落与疏离。不断扩张的现代城镇生活改变了藏族原有的在牧区时的游牧生活传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改变着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与交往取向。为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场域,原有的居民需要立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交往取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社区新的社会关系。

(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强化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有的文化属性。人类历史至今的历程表明,灾难和宗教一直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特别是在人类陷入灾难时期,宗教的社会功能尤为明显。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灾难必然导致人类的,处于苦难中的人们需要有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这种情况在玉树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直以来藏族人的思想观念中宗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都贯穿着佛教的内容,致使人们不仅在寺庙中学习佛教哲学,而且这些佛教思想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也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然而,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玉树属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藏传佛教于此地的传承已有800多年的时间,又因历史上地处中原通往的唐蕃古道上,因此,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寺院颇多,宗教色彩十分浓厚。

在玉树4.14地震之中,灾区民众大量物产遭毁,无数生命丧失,这给在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与伤害,人类的与情怀受到了巨大的激发,震后牧民的比例反而比震前有所增加。

四、城镇文化变迁显著,牧区文化变迁较缓

从本次的调研中,我们看到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变迁在城镇变化较显著,而乡村的变化则较缓慢。以结古镇为例,由于结古镇是玉树州、县、镇政府所在地,又是玉树重建的重点区域,镇内居民中有相当高比例的机关干部和事业企业单位的人,他们是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是当地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因此,结古镇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化都比较大,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交融,成为城镇在藏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典型代表。

与城镇文化变迁相对应的牧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文化变迁方面则显得相对迟缓。如比例相对比城镇高,文化生活多围绕着进行;饮食还比较传统,变化较少;服饰还倾向于传统藏族服饰等。

五、其他民族文化元素不断熏染,多元并存

文化整合,即指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青海地区本来就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被欣赏、体悟,并被不同的民族文化载体所共享,玉树也不例外。不同区域的重建者、支援者和旅游者纷纷进入玉树,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他们在参与到玉树重建或在玉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与玉树原有居民的个体和群体发生交流,接触,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多元文化便与玉树原有的藏族文化发生接触、传播或借用、涵化甚至对抗,文化整合现象日趋增多,从而引起文化的变迁。

六、文化设施增多,队伍建设加强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震后玉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重建玉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35个项目已经竣工、验收、而且大部分已经在交付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增多,将有助于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将有助于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玉树是青海省内唯一的康藏区,具有鲜明的特色,虽然各个藏区同享一种文字,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但是无论是从服饰、饮食、民间文化上,玉树都与安多藏区有着很多的不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玉树灾后重建的收官,随着玉树县改县建市进程的加快,加强对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对于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超.民间文学艺术在中国的法律保护[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7(1).

[2]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R].2010,4.

[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 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网[EB/OL].2011-03-19.

[5] 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6]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 曹辉林,.宗教对灾难的回应――以玉树“4.14”和日本“3.11”地震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1(3).

[8] [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 ・导读[M].刘安云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篇8

论文关键词:民族设计 中国文化 精髓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设计全球风

随着各国接触日渐频繁,以美国这样强势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文化以强盛的经济力量为武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施加影响。使落后者的文化再度边缘化,弱势国家的本国文化日渐势微,造成全球的文化趋同。人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与国际接轨才是最好的,才是设计唯一可走的发展之路。然而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乐观。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看到全世界说着同样的语言,以同样的思维模式行事,穿行于大同小异的大街小巷,分享着没有差异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全球化,恐怕会给全人类造成精神上的荒芜和灵性的枯竭。我们今天的政治面貌,文化语言,审美情趣,经济格局等等所有这些文明无不打上了民族历史的痕迹,都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不可逆转的复制特性,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里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尚未发掘,难道就要抛弃?我们并不是抱残守缺抑或是执着于固有的事物,只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昂首于世界的自信骄傲的源泉。

二、设计应有民族特色

20世纪8O年代以后,西方设计的概念、内涵、语言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主流话语;西方设计的方法、工具成为我们的唯一工具和方法;以至西方设计的形式成了我们设计的仿照对象和重要形式。从城市到单体再到日用产品,几乎都是外来样式、语言和风格的天下。事实上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是可以的,但不应该盲目的模仿,我们应当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国际的风格,发现自己长处,吸取别人的精华,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国际风格”。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本土文化的体现,不是形象之外另外附加上去的东西,或是表面现象,而是产品本身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风采、格调,是事物的内在特制和外貌特征相统一的表现。传统的精神是融于设计师的思维中,通过具体的设计自然地显露出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民族性的重要。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中国特色”的旗号。表面看来是民族文化得到了彰显,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误解。设计与市场的联系导致了设计师们的急功近利,他们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传统,没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只是盲目地在产品上贴上了中国的纹样,民族的图腾,久之中国的设计将会失去它应有的内涵,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形式而不知将归向何处。

三、摆脱形式外壳.寻找文化精神

民族特色表现于它所使用的色彩,绘制的纹样,造型,材料等等方面,而这只是“结果”,我们要抓住文化的神韵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我们要深入了解这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穷根究源,才能把握住它发展的脉络,结合当代情况,展望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抓住纹样、色彩为特色当然是不错,但它们都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今天的文化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底蕴。所以,要抓住中国文化的神韵必须深入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核。从文化内核入手研究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不仅研究个别的、特殊的器物,更应专注以对历史进程和一般法则的研究和推导。应该通过研究古代器物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从而挖掘隐藏在古代器物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

篇9

关键词:网络关注度;百度指数;旅游演艺产品;民族旅游;魅力湘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6404

1当代的研究概况

旅游演艺产业作为演艺产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业态,逐步受到了旅游者的关注[1]。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以舞台演出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为目的,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演艺产业的具象化结合[2]。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节庆仪式、信仰图腾、社会习俗、物质生活等民族文化符号的商品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3]。路幸福等人[4]认为,民族文化演艺对民族传统村镇、居民、游客三个利益主体关系的和谐共处与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已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与建设。王学基[5]将民族文化表演区域与“旅游域”相结合,强调了“旅游域”对民族文化展示的重大作用。任婵娟[6]通过对原生型民族村寨的真实性研究,指出了原生型民族村寨的舞台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研究集中在对产品本身特性的研究,缺少对旅游活动消费者需求,即旅游者需求的研究。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搜索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过程中信息收集的主要实现方式。互联网数据具有即时、海量的信息特征,网络搜索数据能够反映用户的搜索关注和需求动态[7]。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专业旅游网站、主流门户网站、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第三方数据源,向社会推出反映我国旅游业阶段性关注热点的中国旅游关注指数系列报告[8]。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术界通过对网络关注度的研究,进一步来探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时空特征。王章郡等[9]运用 Google 搜索解析,对 2005~2009年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并以此分析现实自驾车旅游市场演变规律。张芳芳[10]认为,旅游博客作为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者共同参与的信息平台,旅游者通过旅游博客展现出来的关注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静恩明等[11]以河北317家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浪旅游博客中景区的网络游记数量作为网络关注度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格局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关注度已成为旅游需求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评价标准。

百度搜索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收集了大量的互联网活动行为信息。百度指数作为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也为旅游活动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李霞等[12]在对游轮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根据百度指数得出旅游发展走势、趋向性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网络关注度是旅游信息流的具体表征。李山等[13]通过对中国第一批66个5A级旅游景区的百度指数变化规律展开分析,认为网络空间信息流旅游者出游行为的重要“前兆”现象。黄先开等[14]基于故宫百度指数关注热度与旅游客流的相关分析,指出百度指数不仅增强了旅游客流预测的时效性,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为故宫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周晓丽等[15]通过分析西安 42个典型景区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潜在旅游者搜索行为的规律。百度指数已成为分析网络关注度的重要数据来源。

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作为旅游者需求的“前兆”,掌握其中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规律能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借助百度指数这一平台,以“魅力湘西”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变化特征,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2研究对象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对象概况

《魅力湘西》是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大型民族歌舞史诗。演出包含了苗族歌舞、边城、爬楼、茅古斯舞、合拢宴、女儿会、哭嫁、湘西赶尸等节目,再现了湘西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歌舞、祭祀活动、婚嫁习俗、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演出活动在魅力湘西大剧院进行,可接受1080人同时观看。自2001年开办至今,《魅力湘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左右,接待量位居全国旅游演艺同行前列。2014年度《魅力湘西》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品牌三十强”、“中国旅游演艺十强”等荣誉,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慰问海外华侨“欢乐春节”联谊会。

《魅力湘西》是具有湘西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产品,展现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魅力湘西》融合了多个民族、多种文化表演形式,同时由于其发展时间长、演出规模大、演出场所不受天气因素影等优势条件,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现了收益高、知名度广的产品效益。《魅力湘西》作为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是民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2017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

刘岚,等:基于百度指数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研究

文史与旅游

2.2数据来源

研究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上全面收集国内关于魅力湘西的搜索数据。检索发现,可以完整收集到2012年6月3日至今的魅力湘西总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每周周平均值。为便于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以2012年下半年第一周(即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为研究的时间起点,以2016年上半年最后一周(即2016年6月19日至2016年6月25日)为研究的时间终点。以52周为一个统计年度,将整个研究周期划分为4个统计年度。第1统计年度始于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第1周),终于2013年6月23日至2013年6月29日(第52周)。第2统计年度始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7月6日(第1周),终于2014年6月22日至2014年6月28日(第52周)。第3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5日(第1周),终于2015年6月21日至2015年6月27日(第52周)。第4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8日至2014年7月4日(第1周),终于2016年6月19日至2015年6月26日(第52周)。最终获得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26日每周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以及移动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

3《魅力湘西》网络关注度分析

3.1网络关注度总体状况

根据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搜索指数每周的周平均值,计算得出四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以移动搜索指数的年度总量。图1反映了整个统计时段的总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的总体发展状况。从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情况来看,网民在百度搜索引擎上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呈现周期性变化。从总趋势来看,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第2年度出现一个拐点,第1年度至第2年度增长较快,整体趋势搜索量呈现较快速的增长,之后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移动设备与整体趋势的变化轨迹相似,第1年度至第2年度快速增长之后有所回落,随后呈现缓慢的增长态势。PC端搜索量第1年度至第2年度呈现较快的下滑趋势,之后保持稳定,伴有极小幅度的下滑。同时就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而言,网民通过PC端检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在第1年度前期高于移动设备的搜索量,之后随着PC端搜索量的不断减少,移动设备搜索量的不断增多,两者之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并在之后一直维持一定的差距。

图2反映了统计时段内《魅力湘西》搜索指数的周均值的变化趋势。整体趋势发展图呈现周期性变化,呈现出“M”状的变化规律。即从总体而言,每一年以两个高峰期为主(暑假、国庆假期),并在“小长假”出现小高峰。每一个自然年度显现出,上半年一直处于逐步增长的状态,随着7/8月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出现回落。直到9月底与10月初,又出现新的高峰,随后出现快速下降。两个高峰的峰值相差不大,7/8月份的高峰值持续时间较10月要长。与往年相比,整体趋势在2015年出现了单峰值,10月仅出现一个小高峰。2016年7/8月的峰值较往年相比较低。

移动设备搜索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PC端的搜索量总体变化不大,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检索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变化平缓。以7/8月份为中点,上半年与下半年呈现对称分布,但是差值不大。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处于逐步减少的状态,但是PC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高于移动搜索指数。自2013年2月,移动搜索指数超过PC搜索指数之后,PC搜索指数没有出现较大的回升,而移动搜索量则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且一直高于同期的PC搜索量。

3.2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

3.2.1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3表示《魅力湘西》每一统计年度整体搜索指数周平均值的变化情况。整体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即为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周平均值之和。根据4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曲线可以看出,网民检索“魅力湘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左端高于右端”的特征。左端

高峰区间出现在3~9周(7月中旬至8月底,即暑假期间),并在14周(9月底至10月初,即国庆假期)出现小高峰。中间为低谷区间。右端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在第43周出现高峰值(4月底至5月初,即劳动节前后)。期间在第33周(二月中旬,即春节前后)出现小高峰。表明整体搜索指数的变化随着假期的到来出现同步的搜索数量的增长,受假期的影响很大。同时,四个年度整体趋势的曲线很大一部分出现重合,说明最近的4个统计年度里,网民关于“魅力湘西”的网络搜索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网民对“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程度没有出现太大的提升。第2年度39~49周明显高于其他年度同一时期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其余3个年度的整体搜索指数同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变化。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当今,各年度整体搜索指数之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可见,网民对于“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2.2PC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4反应PC搜索指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根据各周的周平均值组成的变化曲线可以得知,各年度网民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PC端搜索量受时间的变化影响较小。4个年度曲线的变化比较平缓,仅在第1年度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后呈现稳定的态势。第1年度PC搜索指数的各周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度,说明第1年度,网民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年度。从第2年度、第3年度、第4年度三个年度的PC搜索指数曲线来看,曲线近乎重合,并且变化平缓。推论出,可能存在某一个固定的团体惯常于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进行网络搜索。

3.2.3移动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曲线通常会出现4个高峰段。第1个高峰段为1

~9周,第2个高峰值为第14周,第3个高峰段为33~34周,第4个高峰值为第44周,且35~44周的移动搜索量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搜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在17~32周会出现大段时间段的重叠,且为整个年度检索量的低谷区,与整体趋势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对比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图5)发现,第1统计年度曲线低于其他年度,f明之后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检索“魅力湘西”的数量较第1年度均有所增长。第2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在第35~49周较其他年度而言要高。第1、2、3年度,在1~9周出现两个峰值。第4年度2~9周检索量高于其他年度,且出现单峰的情况。换言之,第4年度1~9 周的移动搜索指数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年度,发展态势较好,整个时间段均处于高峰期。从整体上来看,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没有太大的差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通过移动设备对“魅力湘西”产生的网络关注度没有出现较大程度提升。

4结论

通过借助百度指数数据平台,对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网民搜索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从总体上来看,网络搜索总量呈现出“M”型的发展趋势,即“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峰值以五一假期、寒暑假、国庆假期为主,冬季为网络关注度的低谷期。移动搜索指数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PC搜索指数变化较小。借助移动设备实现的网络搜索量自从超过PC端的搜索量之后,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且明显高于PC搜索指数。总体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保持同步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网民PC端的搜索量保持平稳的态势,使得移动设备的搜索量直接影响总体搜索量的变化。从年际变化来看,整体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从第1年度至第4年度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三个搜索指数的数值同比增长小,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大数据时代,百度指数提供的网民搜索数据能够较强的反应旅游者的需求,可见旅游者对于《魅力湘西》这一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出现较大的增长,反映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没有出现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应的增长。

5建议

《魅力湘西》作为国内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可以为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当前旅游演艺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同质化竞争,仅张家界地区就有大量的大型文化演艺,如《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烟雨张家界》等。在面临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旅游者选择面不断拓宽情况下,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需要深入探讨其发展路径。

5.1拓宽营销渠道,着力网络推广

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降低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推广需要关注网络营销平台,在建设好传统的宣传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实现平台信息推送与“微营销”双重并进的营销模式。

5.2转变营销策略,提升网络热度

产品网络关注度与产品热度具有较大的联系,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热度的提升会提高产品的网络知名度、进而增强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传统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结合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合理制造产品相关新闻事件,以此来提升网络热度。

5.3关注新兴市场,挖掘自助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自助游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自助游游客多具有时间充裕、行程自由、消费能力强等特点,且已逐步成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代表性,对自助游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团队出游逐渐弱化的趋势下,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对自助游市场的关注度,以此实现民族旅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世敏.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旅游坛,2011,4(4):152~157.

[2]焦世泰.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人文地理,2013(1):150~154.

[3]李文勇,张汉鹏.本真视角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符号舞台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3):34~38.

[4]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2):38~42.

[5]王学基,孙九霞.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展示与“旅游域”建构:以三亚槟榔谷为例[J].旅游论坛,2015,8(2):23~30.

[6]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29~132.

[7]普拉提・莫合塔尔,伊力亚斯・加拉力丁.新疆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2):81~85.

[8]吴阳.中国旅游业历史上首次中国旅游关注度指数[N].江南游报,2006-12-25.

[9]王章郡,方忠权,杜坤.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基于Google搜索解析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112~117.

[10]张芳芳,陈金华.旅游博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12):69~71,75.

[11]静恩明,郭风华,李仁杰,等.基于新浪旅游博客的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 (3):118~122.

[12]李霞,曲洪建.邮轮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百度指数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4):101~106.

[13]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102~107.

篇10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音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高校师生的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就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来说,由于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一,如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仅单纯接触过相关音乐知识;而部分学生则是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特别是民族音乐知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一、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现存问题

1、教学模式死板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主要采取传统先听后学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所营造的学习氛围枯燥沉闷,极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民族音乐课程具有较强技能性,若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使其更难以理解民族音乐。此外,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会加大教师教学难度,更无法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2、缺乏系统认识众所周知,当代高校生更乐于接受现代音乐,喜爱网络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持忽略态度。而民族音乐课程有别于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其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文化,因此,在学生并未系统了解民族音乐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由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缺少了解,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这不仅会加大其练习难度,还会加大教师教学难度,使教师面临更加严苛的要求。3、师资薄弱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方面严重匮乏师资,且民族音乐教师大多存在教学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再加上,音乐教师缺少进修机会,无法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实时更新。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民族音乐教学将很难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从文化传承方面来说,师资薄弱会严重影响其效果。故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要重点解决师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其教学效率。4、教学内容单一现阶段,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并不合理,选用曲目仅为教师少量熟知的作品,未能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甚至以学生达到初级水平,掌握基础知识为根本目标,使得教学毫无创新性。而让学生长期反复听同首乐曲,不仅难以激发其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会影响学生对音乐文化与音乐精髓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学内容没能密切联系曲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融合音乐历史文化,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性等,只会制约其自主思维模式,降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1、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依托于高校高校是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主战场,有必要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积极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让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音乐文化知识。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单纯依靠具有不稳定性的民间文化组织来实施,将很难保证其质量和效率,而高校以培养国家建设未来接班人为宗旨,高校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这也表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依托于高校。2、高校教育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即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说其作用既重要也非常基础。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精心挑选教材开设该门课程,足以可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视。再加上全球化涉及领域不断增加,能否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主要在于我国音乐文化特色是否有充分展现。也就是说,高校教育是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上,必须与之进行融合方可。

三、高校音乐教学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

1、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得到普及,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更要积极运用多媒体,合理方法充实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具体来说,民族音乐教学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懂得如何去欣赏乐曲。故此,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让其在聆听高音质曲目的过程中,全面系统的欣赏音乐。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还可播放相关的讲座视频,从各个层面增强学生音乐创新鉴赏的能力;或是以多媒体呈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使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感受,降低其学习难度。2、更新教学观念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应规避一成不变,而是要积极进行创新改革,留下其中的精髓内容,剔除落后陈旧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文化实现有效传承。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合理选择民族音乐作品,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里必须注意一点,民族音乐文化既要开发也要传承,简言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就是通过吸收各种先进文化来进行创新,然后再实现其传承,使其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总体来说,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兴趣培养,并能使之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3、实施合作学习民族音乐鉴赏教学时,音乐教师可结合其风格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比如,演奏学生感兴趣的曲目旋律或图表呈现等,充分展示其欣赏价值、艺术魅力,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自身的研究结果,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保证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民族音乐文化,其所提意见还能有效启发教师研究。此外,教学中还要加强生生互动合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再通过合作探讨、相互监督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共同进步,更有效地学习民族音乐。总之,民族音乐要实现创新发展和传承,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其应用技能与基础知识。4、其他相关措施一是集体讲评措施。民族音乐教学中要实现高效交流,最有益的环节即课堂讲评。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讲评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后,组织学生互评、自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而在这期间其他学生和教师都应耐心倾听,并在其完成表达后做出点评。简言之,就是通过讲评促进学生思考分析民族音乐文化问题,使其有效吸收消化知识,锻炼其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并得到相应的提升,为将来的音乐道路奠定基础。二是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众所周知,高校音乐师资薄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组建高质量音乐师资团队,无疑是创设优质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其主要作用在于指引学生学习,为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难题。故而,加强高校音乐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整体教学素养,方可更好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既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课程,故而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机结合教学大纲与实际教学,不断引进新内容丰富教学。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增强课程设计合理性,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为将来的音乐道路奠定良好基础,成长为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捷.论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16,(8):79-79.62.

[2]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196-197.162.

[3]石黎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黄河之声,2015,(4):63-63.

[4]刘也愚.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黄河之声,2015,(18):56-58.

篇11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查字典

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49.5万人,土家族有37.2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土家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土家族酸辣香的饮食特性,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天下第一螺、土家腊肉、猛洞河桂花鱼、土家酸菜等传统饮食和小吃蒿子粑粑、刘晓庆米豆腐等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樱花蜜酒、牛头宴、土王全席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土家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4、特色建筑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吊脚楼,成为溪州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土家族民歌唱到:“唱支山歌难开头,木匠难起吊脚楼,铁匠难打钓鱼钩……”,转角吊脚楼的主构特征为吊脚转角,下吊金瓜,上挂猫弓眉枋;吊脚廊栏、门窗多扎“万”字花格;吊脚下栏廊枋多通雕“万”字浮雕花边。屋顶坡面小青瓦,飞檐翘角,翘角以雄为美。而在芙蓉古镇这种转角吊脚楼有土王行宫、医院等与古镇五里石板街构成了古镇标志性建筑,而石板街上磨光发亮的石板更是见证了古镇千年发展历史。

5、土家服饰文化与民间工艺

自古以来,土家族的服饰就是别具一格,分男装、女装和童装,头戴青丝帕,脚穿麻草鞋,彩丝绣钩花……形成自己的服饰文化。土家人善于绣花和织锦,自称“西兰卡普”,在古镇依然建着具有土家特色的织锦作坊,生产出土家服饰、土家织锦和绣花鞋垫。芙蓉镇上土家人与织锦作坊一样建有独具特色的竹篾加工作坊,编织出土家人特有的筛、簸以及宋祖英歌中精致的小背篓,同时还有石雕、木雕、根雕等,并以此来招揽游客。

7、民风民俗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 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学。其内容丰富,有神话、歌舞、传说、民歌、丧葬文化等。取材极为广泛,主题明确,表现生动,流传深远,具有多学科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如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玛歌、土家族民歌、土家族过年赶年等,而这些民风民俗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在芙蓉镇都有了一定的尝试。

二、芙蓉古镇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机

1、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永顺县委政府连续几年经济会议提出了旅游发展王村的战略决策,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倾斜,给芙蓉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良好的发展空间。新建的国家二级公路1828线穿镇而过,张家界-王村-凤凰旅游线路已成精品旅游线路,电影《芙蓉镇》的拍摄,《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取景拉动了芙蓉古镇民族文化旅游向前发展。

3、土家族原始戏剧舞蹈毛古斯入选奥运开幕式。原始戏剧舞蹈毛古斯产生于土家族祭仪式中,土家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拔步卡”。作为湖南唯一入选奥运开幕式的表演节目,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这也给土家族聚居区和发祥地芙蓉镇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赐良机。

三、芙蓉古镇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旅游硬件建设,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应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展览出民族文化,应避免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加强民俗村,歌舞广场等硬件建设,如发展土家族民俗游,把当地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土家织锦、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加强行业管理,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居民进行专门培训,进行民族统一着装,学会简单的土家语。对古街进行集中改造修建,构建土家吊脚楼群,打造土家一条街。

篇12

一、在原有课程中有机整合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

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不断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建构的;而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个人如果缺乏生活体验便很难产生文化认同感。基于此,我们吸取了以往在构建课程时部分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脱节的教训,从我园幼儿的现实生活背景出发,对各类民族文化资源作了取舍。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虽不像老少边地区那样拥有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氛围,但每逢传统节日,节庆活动氛围依然浓厚,尤其是一年一度在南宁举行的“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身处城市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有鉴于此,我们在开展极具地域特色的“壮乡乐”“民族村”等主题活动时,以节庆活动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实现民族文化资源与原有课程的有机整合。如,在端午节,壮族人民素有包粽粑、赛龙舟的习俗,我们就设计了亲子体验活动“粽粑香”,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包三角粽、枕头粽、凉粽等;投放了粽叶和棉绳等材料,在区角开展“粽叶人”创意制作活动;选取壮族民歌《包粽粑》,组织幼儿欣赏和学习;设计了韵律活动“赛龙舟”及运动游戏“龙舟赛”……又如,围绕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习俗,我们设计了生活体验活动“自制月饼”,鼓励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材料一起制作花灯参加“亲子花灯展”,策划了包含知识竞答、猜灯谜、节目表演等丰富内容的“亲子欢庆中秋夜”系列活动,以此构建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课程内容。

由于每个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因而在将民族文化内容与原有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每个班具体的课程走向和课程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如,同样是开展主题活动“去旅行”,在组织幼儿围绕他们的旅行见闻进行谈话后,各班的活动就因幼儿经验和兴趣的差异而有了不同的走向。大一班的彤彤带来了一张关于侗族风雨桥的照片,茗茗带来了一张在彝族吊桥前的留影,两张照片引发了孩子们关于“桥”的讨论,随后生成了照片展示活动“不一样的桥”、大型建构活动“南宁大桥”以及亲子制作活动“美丽的桥”等系列活动;大二班幼儿则对旅行中品尝过的美食特别感兴趣,由此创设了“糕点坊”“糍粑店”“凉茶屋”等活动区,构成“民族美食”系列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程内容推进过程中对幼儿经验和兴趣的关注。这样做有效避免了以往各班级活动内容雷同的现象,且通过组织跨班级的活动实现了各班资源的共享。

二、突破时空局限让幼儿充分感受民族文化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在刚开始的实践探索中,由于我们缺乏大课程观,许多好的课程资源会随着某个主题活动的结束而被闲置一旁。如,我们在开展“壮乡乐”主题活动时,将最具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的内容纳入了活动中,然而主题活动一结束,与之相关的活动材料就都被收了起来,孩子们要等到来年节日时才有机会再次看到。渐渐地,我们意识到幼儿的语言、艺术审美和社会情感等方面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一年只有一次体验机会,幼儿很难获得深刻的体验。因主题活动的更替而使幼儿获得“碎片化”“割裂式”的体验,忽略情感或经验的内在融合和认知逻辑关系的建构,这不仅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巩固。

由此,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关注长期目标,立足幼儿终身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把推进教师观念与行为的真正转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我们将活动设计成具有延续性的系列活动,打破主题的时空局限,使幼儿能经常性地感受和体验民族文化。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参与对歌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于是我们在每年农历三月三那天组织幼儿开展“壮乡歌台”的对歌活动,之后在幼儿园仿古连廊设置了长期的对歌台,幼儿可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间自主上台表演;在每年6月份的“快乐童年艺术节”活动中设置“亲亲家庭乐”歌舞表演赛,鼓励亲子共同表演民族歌舞;在每年9月份的“东盟狂欢节”活动中设置“国际歌会”,鼓励幼儿以小组的方式参与民间歌舞表演;在第二年1月份的“迎新年”活动中设置“小歌手擂台”,鼓励幼儿独立上台表演,在不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又如,我们在开展“壮乡乐”主题活动时,将竹竿、板鞋、高跷等材料投放到户外自选器械区,这样,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就能经常使用这些器械,体验到开展壮族民间游戏的乐趣。在之后的“东盟狂欢节”活动中,我们举行了以民间游戏为活动项目的、参与性极强的“民族运动会”,到了“迎新年”活动时,我们又吸收、改编了一些竞技性的民族特色运动项目,组织了“迎新运动会”,使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体验贯穿于全年的各种活动中。

三、实现民族文化与幼儿生活的紧密结合

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了仅仅关注高结构活动的误区,立足于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学习的整体性、持续性,重视各领域教育的互通融合,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们重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我们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走近家乡山水,感受乡土文化,以获得最直观的体验。我们以班级亲子活动的形式,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广西民族博物馆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还在幼儿园大环境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在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时,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加入了很多极具广西特色的内容,如,在公共环境、班级环境中大面积呈现对称图案、有规律的连续图案等民族特色图案,给人以视觉冲击;在门厅的圆柱上呈现造型各异的人形拓印画,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花山壁画前;在楼道上利用各种材料搭建了德天瀑布、桂林象鼻山景区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调动了这些经验。如,他们自发地在美工区进行对称或连续图案的设计和创作,他们利用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创作巨幅人形拓印画,他们谈论着自己听到过、看到过的民族文化内容……在这样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环境中,幼儿自然地感受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建构着属于自己的经验。

篇13

关于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个心得

 

回首漫长的过去,我们脚下的大地记述了一切又一切的荣誉与耻辱。当革命先辈的热血一次次抛洒在这片无垠的大地上;当科研人员的汗水一次次滴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当爱国人士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的选择留下……我们就知道、历经了一百多年被奴役的中华民族,终会再次崛起;经历了国外重重垄断的科技,定会让国人为之骄傲;落后于世界的社会经济,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他们将毕生的精力、血水与汗水奉献给这个伟大而美丽的祖国、她曾千疮百孔,但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恢复曾经的富饶与先进!我们将始终牢记与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任。

 

你曾满怀希望、你曾愤慨失落,你所坚守的一切都曾被时代淘达,你便用生命许诺,‘中国人做了一百多年的梦,必须要实现!’于是耳顺未至,雪满头,鬓如霜,你背负着的不仅是全厂的希望,更是她满心期许的未来,你站在时间的交叉口上,几番踌躇,终是顶着压力,选择孤注一掷,如此,既然选择了前行便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我们不会创新;有人说,我们不能超越。外界的嘲讽、连年的亏损、外国技术的垄断,随之而来的资金短缺更为致命。凭借着领导者王东利和京东方的自身努力,还有政府的扶特,今天的京东方,让国家骄傲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不曾放弃,我们不曾认输,我们始终砾砺前行,经历过重事磨难的我们,更懂得脚迷实地、更懂得永不言弃,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让世界上再次响起东方雄狮的怒吼。她始终站在我们身后,我们为此而努力奋斗!复兴之路的伟大蓝图从脚下缓铺就,爱国用不是一句口号,行动爱国才最为可贵。

 

你以天空中的星宿命名上面寄托着国家的希望,你的成功如你的名字般在空中闪烁,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我们曾在茫茫大海上迷路,也曾有直升机撞上山峰悲剧的背后四科技落后而受人掣肘的悲哀,直到北斗的出现,他是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导航系统,他的出现、是我们面对国际不和谐言论和行为的有力回击!

 

从无到有,从始到末,每一个成果的背后都是一个科技团队呕心师血的付出与坚持不懈的奋斗所换得的成果!还有国家在背后的大力支特。

 

这一切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家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的不竭动力:对祖国深厚的爱。每一个新的突破,每一个新的发展,都是在复兴之路的发展上走了更远的一步。

 

我们将承接起这件大的责任,坚定不移的朝着复兴之路前行。

 

关于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个人心得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当这首歌响起时,心中就会有一股热流在窜动,是的,这就是华夏民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经济、航天、交际还是体育等方面,都一直在进步着。

 

说起经济,“和谐号”可谓是大功臣,2020年8月16日,日本202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起中国少4044亿美元,历经三十年飞速发展,中国在第二季度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技术呈现急速上升趋势,以后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一个好成就,做一个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说到航天,相信大家的心也会像我一样激动。2020年我国全年发射卫星的次数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在2020年6月和2020年6月,“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2020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2020年4月,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教会对接。实话实说,我其实也有一个航天梦,当我看完《伟大的复兴之路》后,我深有感触,的确,现在的中国可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昏昏欲睡的国家了,而是一直“觉醒的狮子”。从今往后,我一定会看更多关于航天的杂志、节目,当然,还是要好好学习才行。

 

现在的这只“狮子”在潜水方面也有硕大的成就,如“蛟龙”号“潜龙”系列,“海龙”系列,“三龙”系列……

 

正是这些伟大的成就使我这个华夏儿女觉得无比的自豪、骄傲和非比寻常的安全感,我爱这些成就,更爱伟大的中国。

 

看完了这本书,会令人热血沸腾,“学劲十足”,就像我……未来的祖国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不论它会变成怎样,我心中的祖国永远都是繁荣、昌盛、富强的!

 

关于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个人心得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方位复兴之势。应该说,诸多文化复兴的现象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自觉,深值嘉许。如果我们放宽视线,平心对待历史,而不仅仅以最近三四百年的成效作为评估的尺度,便不能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过去那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实应反省。

 

不过,我们也应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并不单一,而是充满了各种异质元素。朱维铮先生在1980年就反复强调:中国并不存在一个“一贯的传统”。首先,不同时代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既经累积,又常常混杂;其次,即使在某一特定时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也自有特质。即以一个“善”字来说,其内涵固不乏一些超时空的准则,具体表现却不免流动迁移,不但不同社群各有一套道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也取舍各异。因此,面对“复兴传统”的呼声,我们也不能不慎重思考:要“复兴”的是什么“传统”?

 

据我的观察,近年最受欢迎的一本传统读物似乎是《弟子规》。这本出现于清代早期的童蒙读物在不少人那里已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诵读之声,凡有井水处,无不可闻。这本小册子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道理,不光是孩童,即成人开卷,也可受益。

 

但正如书名所示,《弟子规》不过就是一部“小学生守则”。这即使在传统蒙学读物中,也是简陋之作。更重要的是,其中教授的伦理皆是单向的。作者既立意对“弟子”讲话,自然多言服从,而不思考“父兄”何为。朱熹讨论师弟关系时曾提出所谓“彼此之辞”,即是不要求一方单独尽责,而以双方互相负责为条件;其中强势一方,还应尽首要的责任。比如“父慈子孝”:父先须“慈”,才谈得上“子孝”;若以权势压人,“孝”字又从何谈起?

 

其实,即使对小小孩童,“服从”也非唯一伦理。若我们承认,一个理想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独立、负责的精神,肯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富有同理心、想象力和道德勇气,则《弟子规》一类以培养服从习惯为目的的读物,实在不无被滥用的风险。

篇14

【关键词】舞蹈服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气候;宗教信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少数民族酷爱歌舞的传统源远流长,由于地理环境、名族习惯、等差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舞蹈。

对于个人而言,舞蹈开始于母体中第一次蹬腿的瞬间,那种在运动中产生的自然与美的律动,成为美的最本质的特征。舞蹈呈现于世人的震撼表现与视觉审美感受,不仅仅是存在于舞蹈演员的表现能力与舞技,与之共存的还有包括舞蹈服装服饰在内众多成分的辅助与参与。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服饰在舞蹈作品中已经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奥秘来源于上千年的民族文化,所以,舞蹈服饰与舞蹈、与民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一、舞蹈服饰的概念

舞蹈服饰是指舞蹈作品演出时的特殊衣着和装饰。舞蹈服饰在一件舞蹈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的同时,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舞蹈作品中的千姿百态也要靠舞蹈服饰这一项艺术的烘托,才能达到更加形象的艺术视觉效果。通过探究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的运用及装饰,浅析舞蹈服饰与舞蹈的关联,并从新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析舞蹈服饰使用与舞蹈以及民族的背景关系。舞台上绚丽多彩的舞蹈作品中所用的服饰则离不开每个民族各个支系的服饰文化。只要舞蹈艺术存在,舞蹈服饰的重要意义就不会泯灭。

二、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酷爱歌舞的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少数民族喜爱歌舞的传统依旧得到传承和发扬。由于地理环境的所在地区不同、民族习惯的差异有别、和民族文化等等种类繁多的差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舞蹈。这些舞蹈不仅种类繁多,舞姿优美,舞蹈中的民族服饰更是寓意深刻、绚丽无比。五颜六色、样式各异的民族服饰不只是增加了舞蹈的观赏性,而且对舞蹈本身也有着很强的诠释功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民族生养栖息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的差异、劳动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个性独特的民族服饰,就是一个民族,由于分布地域的差异,民族服饰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在民族民间舞蹈服饰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我国北方天气比较冷而且经常下雪,地貌以森林和草原为主,分布在这个地方的北方少数民族很多都是靠狩猎畜牧为生,服装的材质很多都是用畜牧皮毛制作,风格多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这种类型的少数民族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有“马背民族”之称的蒙古族,其民族服饰以多层折叠的包头巾、厚实的袍服和长筒皮靴为主。它既适合常常在马背上生活的需要,又能抵御来自莽莽草原的狂风和暴雨。成为粗犷、豪放的蒙古民族的典型形象特征。而在今天的舞台表演性舞蹈中仍然保留并呈现给世人,这个民族服饰的特征,如《盅碗舞》这个作品的舞蹈服饰,就是比较典型的、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蒙古族生活服饰的艺术加工与升华。

相对与北方的天气,南方则天气比较温和、气温比较高,还多雨,地貌则以山地、丘陵为主,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多以农活为主。服装材质以棉布为主,风格短窄而轻薄,样式繁多。被称之为“动物、植物王国”之称的七彩云南,是傣族人民的故乡,那里绿树成荫,动植物的品种繁多,气候是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也使得傣族人民的服饰与蒙古族人民的服饰特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服饰上比较秀美。

傣族女子的穿着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不胜收,看的人眼花缭乱。傣族男子的穿着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颜色比较素和暗。然而傣族妇女的传统服装一般是上身圆领、袖子比较窄的紧身短上衣,下半身穿着长到脚踝的筒裙。腰身都比较瘦,下摆稍显宽大。这种装束比较适合于农耕劳动或渔业劳作,整洁利落,展示女性的形体之美,加上她们所用的制作衣服的布料比较轻柔,色彩比较鲜艳,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如今的水傣妇女,衣裙穿着的款式在吸取古老传统服饰“精髓”的一定基础上,朝着素丽淡雅、轻薄柔软的方向发展,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般绚丽多彩的特点。像舞蹈作品《水》和《赞哈》,是经过色彩加工的华丽服饰,配合舞台效果的傣族服饰,但是灵感都是来自于傣族妇女的衣着特色,再次证明了,舞蹈与服饰都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大都以能歌善舞著称。人们都是穿戴本民族的盛装而舞。盛装出席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本民族的热爱,另外一方面这些舞蹈服饰中,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遗风。比如对神灵、自然、祖先、英雄的崇拜意识等等。这里表现比较明显的首先就是动物崇拜。如阿昌族男子以雉尾为顶饰、彝族姑娘喜欢戴喜鹊帽,这些都与鸟类崇拜有关;傣族妇女筒裙紫红色(象征犬的鲜血)、土家族织锦上的“台台花”(虎头的造型)则是动物崇拜的特征。

三、与民族文化

从一些少数民族舞蹈服饰能看到的便是原始宗教的延续,如景颇族的“木脑纵歌”,是景颇族多神仪式中的原始舞蹈,这种舞蹈的形式就是由巫师杀牛祭鬼,群众跳舞,巫师的服饰形似“龙袍”,头上戴着镶插有一些特殊动物身上的东西,例如犀鸟的嘴、野猪的牙、孔雀的羽毛等特殊饰物的帽子,富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流行于中国东北到西北一些少数民族的萨满,也是原始舞蹈的一种,萨满在给病人跳神时,一般都戴有鹿角或鹰羽的神帽,穿缀有大小铜镜、铃铛、贝壳及刺绣多种花纹的神衣神裙;手提或肩背兽皮神鼓、神杖、神刀和刻着自己拥有神灵数目的四楞木棍,足穿绣有各种图案的皮靴,服饰与巫术结合起来,形象地宣传了原始宗教萨满教。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的流传也非常广泛,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都会唱上一曲或跳上一曲,例如他们每逢耕种、收获、喜庆节日,都要举行大型的歌舞盛会。节日里,人们穿起盛装,妇女们戴上手铃、手镯,颈上挂着珠串,头上插上鲜花,男子喜欢在腰上佩戴一串铜铃,有的用美丽的野鸡尾做成羽冠戴在头上,大家边吃边跳边唱,到夜晚大家一起围着篝火,歌舞得更加热烈,以致通宵达旦。舞蹈表达了“寄望于天”“顺应自然”的原始心理,华美的服饰展示丰收的美景。

舞蹈这门艺术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舞蹈服饰却是舞蹈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他们不属于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却像家人一样是密不可分的。

服饰不管是在舞蹈作品还是民族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舞蹈服饰,也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作品如果没有舞蹈服饰的烘托,永远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只要舞蹈艺术存在,舞蹈服饰的重要意义就不会泯灭。

参考文献

[1] 石裕祖著.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优著.舞蹈与舞蹈服饰[N].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院报,2005.

[3] 华梅,要彬,李小虎编.服饰与演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李建萍.舞蹈与舞蹈服饰的关系[M],酒泉市歌舞团副团长.2010.

[5] 冯双白,茅慧编.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刘健.舞蹈服饰道具的传播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7] 毕晓琳,张姝萍.民族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服饰设计的关系[J].甘肃省服装鞋帽研究所,2010(12).

[8] 张婉麟.原始宗教舞蹈与舞蹈服饰的萌芽[J].艺术学院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