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早产儿护理新进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90-01
早产儿也被人们称之为“体弱儿”,早产儿胎龄一般在30周左右,他们的身体都有各种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造成早产儿生存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有:错误的摆位和触摸、环境改变、医疗护理干预措施等。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早产儿出生率占新生儿中的4%。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环境改变,会增强早产儿的不舒适感,导致早产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身心上的问题,使早产儿未来的生活质量在不断下降[1]。
1 舒适护理的具体涵义
舒适护理具有整体性、个体性以及创造性等,全新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高的境界,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2]。
2 早产儿不舒适的因素
早产儿不舒适的因素,具体如下①由于新生儿刚从母亲子宫中娩出,外界的声音、光源、温度、疼痛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早生儿的心理状态,他们会一时适应不过来。虽然新生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他们会用表情或者不吃东西等行为来传达心理的不舒适。②早产儿出生后,不能时刻在母亲的怀抱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他们生理各方面难免会出现各种疼痛和不舒适感,比如:不舒适、喂养不舒适以及手术不舒适等。③胎儿在子宫里面,被温暖的羊水、胎盘以及子宫组织所包围。出生以后,被放置在暖箱或者在床上,四肢有时候没有完全包裹好,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四肢,所以早产儿会失去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他们由于长时间仰卧位,导致其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较大。④在喂养方面,为了保证早产儿拥有更足够的营养成分,需要母乳喂养。可是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甚至没有力气吸吮母乳。由于采取胃肠道外营养措施,所以早产儿的母乳喂养会延后[3]。⑤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比较舒适,光线和声音的刺激不大,有母亲的心跳陪伴。所以胎儿在子宫内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但是新生儿病房环境中,声音嘈杂、光线刺眼,会带给他们极大的不舒适。
3 早产儿舒适护理的新进展
3.1 “鸟巢”护理 “鸟巢”护理在全球早产儿发展性照顾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因为“鸟巢”为早产儿营造了一个类似宫内的舒适环境,其中的温度适中、光线柔和、感觉柔软,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正常范围。特别是“鸟巢”会给予早产儿全身按摩和抚触,会让他们适应脱离母体后的环境,也拥有充分的安全感。医学界的报道中,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舒适护理,发现接受舒适护理的患儿在进奶量和体质增长方面都胜于没有接受护理措施的婴儿,体温没有出现异常、皮肤也没有遭到伤害、并且住院天数缩短很多。
3.2 环境护理 根据医学报道,环境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身心发展,保证喂养效果、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减少了辅助呼吸、减少住院时间等[4]。环境护理具体如下①减少噪音影响:在医院中暖箱、报警器、电话及工作人员所发出来的声音,都会影响到患儿的舒适感。有专家提出,应该安装噪音评估系统,同时声音的限制应维持在58dB左右,特别是暖箱内的噪音。不但需要控制噪音,还需要使所有医护人员充分认识控制噪音的重要性,并且从自身方面来降低噪音水平。②调节周期变化的光线:有文献报道,为80名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提供周期变化的光线措施[5]。在两周后观察,发现接受护理措施的患儿体质量以及血氧饱和度都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心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接受了周期变化光线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在出院后的一个星期,白天的活动比夜间活动多。而没有接受周期变化光线护理的对照组早产儿在出院后的一个月白天的活动率才达到治疗组刚出院时的水平,治疗组患儿的白天的活动率明显高于夜间活动率。这充分证明,周期变化的光线可以科学调整早产儿生物节律。我们可以通过遮盖暖箱或睡床的调节方式,为提供给早产儿适度的光线。
3.3 袋鼠护理 袋鼠护理是指早产儿的母亲以类似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与患儿的皮肤直接接触,将早产儿直立式贴在母亲的胸口,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袋鼠护理的照护方式的优势在于保持温度平衡和婴儿的心理平衡、减少哭闹次数、提高婴儿体质量,另外减少暖箱噪音给早产儿带来的影响等。观察新生儿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发现袋鼠护理的婴儿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安然入睡,心率非常平稳。
3.4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在早产儿的治疗当中,首先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肠胃的新陈代谢功能,这样才能为他们供应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肠胃的正常发育。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吮吸和吞咽功能、消化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喂养期间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可见在喂养的过程中,就是要从出生体质量开始抓起,从早期的少量开始喂养,这是一个需要精力的过程。李英姿等人对90例早产儿实现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的方法[6]:婴儿出生1天后就开始进行持续喂养,每天向他们灌输微量的奶液和营养物质。每两个半小时就从胃管的注入8mk/kg的奶量,并且了解婴儿的实际情况,每次都适当地增减,当婴儿可以适应18mk/kg的奶量,就将之前两个半小时改为三个半小时一次。经过观察,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非常符合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理特征,利用提高患儿的肠胃吸收能力,维持他们的正常生长,减少静脉营养和住院的时间,患儿病发病少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7]。
3.5 小结 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时身体非常虚弱,各种疾病繁多,喂养非常困难,各方面的身体功能非常低下,它们的体重都没有超过1500克。早产儿属于高危儿,所以更需要舒适的护理措施,为他们提供类似母亲子宫的环境。所以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必须尽力他们营造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8]。但是我们国家早产儿的舒适护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医疗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采取各种科学措施,拓展舒适护理研究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效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早产儿护理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时富芝.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护理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2,21(02):309-312.
[2] 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07(15):40-41.
[3] 王岐英.新生儿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1(12B):40-41.
[4]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0):493-500.
[5] 郑惠珍.生儿的心理护理指导[J].职业与健康,2010,21(12):2084-2085.
[6] 彭娘慧.探讨光线照度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15(03):333-43.
【关键词】
早产儿;护理
1 加强环境管理
1.1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早产儿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早产儿的中性温度(是指能保持早产儿正常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在32℃~36℃之间,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体重在1001~1500 g者箱温应在32℃~34℃;体重
1.2 减少噪音的刺激
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如说话轻柔,尤其在靠近早产儿时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产儿暖箱或床旁说话;走动轻柔,避免穿响底鞋;护理仪及电话声音设定于最小音量,及时回应监护仪的报警;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等。
1.3 减少光线的刺激
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光线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照明能导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然而,大多数新生儿病房都采用持续的,高强度荧光照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拉上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照射,降低室内光线,暖箱上使用遮光罩,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24 h内至少保证1 h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1.4 减少疼痛的刺激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和营造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措施,包括:护理时尽量减少操作;在执行侵入性治疗如打针,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时应给予肢体支持(一手握住婴儿的双膝将双腿靠近躯体,另一手掌轻压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屈曲;尽量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在去除胶布,电极等粘贴物时应使用去除剂以减轻不适感;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必要时使用止痛剂。
2 合理喂养
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从妊娠3个月到生后18个月,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时间在生后,大脑快速增长的时期很容易受营养的影响,可能导致智力及运动功能的长期损害。母乳喂养是早产儿的重要营养来源,它能有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然而,单纯母乳不能满足早产儿快速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要加上一定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国外一些医院里,一般使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早产儿配方奶或经过比例配制的三大营养物质来满足母乳喂养的不足。早产儿的住院周期已缩短,出院时早产儿仍然很幼小。因此,国外已有人开始关注如何为出院早产儿提供安全合理的营养,但目前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
3 保持舒适
舒适的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在安置早产儿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促进屈曲:有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使其脚能触及衣服,手能触及毛巾床单,能感觉边际,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于头手互动;②头颅塑型: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中常见的双侧头部平坦,因头部平坦可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③国外有资料报道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呼吸暂停的发作和周期性呼吸,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俯卧位对于改善早产儿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俯卧位时容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且与传统的护理和监护方法不同,因此其临床利弊有待研究。
4 促进亲子关系建立
婴儿在抚育过程中有被触摸,拥抱及关注的需要,亲子之间亲密的接触对于父母和婴儿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后数周内亲子间互动,对于日后亲子关系建立有深远的影响。母子间的亲密感主要通过亲密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触摸,亲吻,拥抱,面对面注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亲子之间亲密感的重要性,并设法提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的途径,鼓励亲密行为的表达,如鼓励母亲采用“袋鼠式喂养”方式,鼓励父母参与婴儿的护理活动。
5 对父母的心理支持
父母往往认为早产儿易于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而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1]。医务工作者应该给早产儿母亲更多的支持,可以通过开设网上和电话咨询,定期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或制定宣传小册子等途径来为早产儿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医疗资源,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2]。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早产儿出院后对其父母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还要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如允许父母每天1~2次进入nicu参与护理他们的婴儿。这种护理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实施,而国内目前只有允许病情危重的新生儿的父母入内探视。
此外,预防感染和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也是早产儿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之,早产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47 cm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生活能力弱,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1],另外,足月新生儿具有相对成熟的胃肠动力,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不成熟[2]。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胃肠道喂养的建立有许多困难,通常需要管道鼻饲,甚至肠道外全静脉营养[1]。早产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量高,正确的喂养比足月儿更重要。因此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长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早产儿肠道内喂养一些常见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开始经胃肠喂养的时间
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后24 h出现肠鸣音,因为肠鸣音是肠蠕动出现的最早临床标志,所以,待肠鸣音出现后方开始胃肠喂养较为合适。对体重>1 500 g,无明显肺部疾患,并不需要辅助呼吸者,可在24 h内开始喂养,但对体重更小的婴儿;或有新生儿窒息需机械通气者可延迟胃肠喂养;极低体重儿大多数情况下可于生后3天内开始第1次喂养。
2 乳类选择
适用于早产儿的乳类仅限于母乳和配方乳,权衡利弊,对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势在必行[3]。
2.1 母乳 母乳富含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加新生儿胃肠道防御功能。早产儿母乳比足月儿母乳有较高的蛋白质、热量、钙和钠含量,足月儿母亲的奶不适合喂给早产儿,因奶的营养成分不够[4],所以应鼓励早产儿母亲喂哺母乳。但早产儿母乳中某些成分仍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母乳喂养早产儿至生后1个月末,母乳中蛋白、钠、钙的量已明显不足,早产儿完全经肠道喂养时,即需加入母乳强化剂,直至体重>2 000 g[4]
2.2 早产儿 配方奶在母乳不足或母体疾病禁止哺乳的情况下,应选用早产儿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与牛奶相比较,首先降低了牛奶中的总蛋白质,以减轻早产儿肾脏负荷;其次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接近母乳,其含有的β乳球蛋白经酶分解后抗原性低,蛋白质利用增多;此外还增加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调整了矿物质比例,其营养价值较牛奶或普通配方奶更接近母乳[5]。但早产儿配方乳的不足是缺乏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乳和免疫成分,且其高蛋白含量易导致高氨基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6]。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持续至体重>2 000 g后可以转用足月配方乳[4],所以,早产儿人工喂养过程应严格监测体重增长情况,及时更改配方奶。
3 早产儿喂养的
喂养时采用头高脚低位(呈20°角),早产儿体重增加明显,并发症也少,也有较多采用半卧位姿势,喂奶后抱起拍背10 min左右,喂奶后取右侧卧位,促进胃排空。张跃娟[7]试验早产儿每次喂养后采取俯卧位,对胃残留量测定结果显示胃排空效果明显优于仰卧位,但此卧位不利于观察病情,尚存有争议。
4 喂养方法
胎龄33周~34周者可尽快适应喂养,喂养最长时间为20 min,其余奶量由管喂供给,胎龄
4.1 经口喂养 用于体重较大、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好的早产儿。
4.1.1 直接哺乳法 有吸吮和吞咽反射的早产儿,可直接哺母乳或奶瓶喂食,用奶瓶时奶汁要充满,避免吸入大量空气。喂食时采取半卧姿势,喂食时间≤15 min~20 min,以防过于疲劳。每次喂食15 min~20 min后轻拍背部使打嗝,喂食后采取右侧卧位,以促进排空及当有返流时可减少误吸的危险。
4.1.2 滴管喂养法 抬高患儿头肩部,用滴管沿患儿口角一侧,一滴一滴地依照患儿的吞咽速度来给予,奶量按医嘱给予,奶源为母乳,3 h/次。滴管喂养通过反复刺激,反射得到强化,锻炼了患儿的吸吮及吞咽功能,使患儿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的需要,在其吞咽过程中,觅食反射增强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功能加强、营养状况好转、机体免疫力增强、减少并发症。
4.2 微量喂养 肠道微量喂养作为对胃肠道的生物刺激,可提高早产儿的胃排空率,改善对喂养的耐受性,缩短到达全量喂养的时间[10]。其中早期微量喂养是指对出生后24 h内的早产儿给予<1 ml/Kg.hr的量进行喂养[11]。可选用经口喂养、间歇胃管喂养和持续胃管喂养法,在接受微量喂养的同时进行全肠道外静脉高营养治疗[12]。
4.3 胃管喂养
4.3.1 间断胃管喂养 经鼻腔插入新生儿5 Fr,其长度为耳垂至鼻尖到胸骨下端,插入胃管后注入空气,听到注入空气的声音证实胃管在胃内,将患儿24 h所需奶量平均分次灌注,2 h/次~3 h/次,在每次灌注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喂奶量1/3以上者,则减量或暂停1次;无残留,每次增加奶量1 ml~2 ml;出生体重
4.3.2 持续胃管喂养 适用于对间歇胃管法不能耐受,胃中残留量较多或出生体重≤1 500 g,反应能力差,无吞咽吸吮,有胃返流的新生儿。用10 ml注射器按需要量取奶汁,放置到输液泵上,通过连接导管接入胃管输奶1 ml/h~5 ml/h的速度将全天的奶量持续缓慢注入胃内,能使奶液持续吸收,减少胃潴留及食物返流的发生。叶永青报道,持续胃管喂养的胃食道返流率为3.9%,而间歇胃管喂养胃食道发生率高达20%。这说明早产儿胃食道返流率与鼻饲方式有关[15]。持续胃管喂养能减少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间歇胃管喂养所致的胃食道返流、腹胀、呕吐、误吸等喂养并发症,但其本身也存在容易感染、操作不方便等问题,所以不管何种鼻饲喂养方式的早产儿最好能辅以患儿非营养性吸吮,使其尽快从鼻饲方式转为经口喂养。
5 非营养性吸吮
在每次鼻胃管喂养前,喂养过程中及其后给予早产儿吸吮无孔橡皮各5 min,每次共吸吮15 min,7次/24 h~8次/24 h,吸吮期限2周[16]。通过非营养性吸吮的训练,能帮助早产儿建立有节律的吸吮模式[17],可显著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排空,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的建立,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调节胃肠肽水平,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综上所述,早产儿的喂养以自吮为最好的喂养途径,对吸吮吞咽机制不成熟的早产儿,在肠外营养基础上采用早期微量喂养(MEN)及非营养性吸吮(NNS)措施,在经胃管分次喂养的同时进行NNS,能通过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可以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根据早产儿的进食能力和病情选择喂养方式,使早产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食,满足了他们在营养方面的特殊需求,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全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
[2] 江卓成.新生儿危重疾病对循环衰竭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5):400402.
[3] 张巍,赵时敏,黄醒华.母乳添加剂在早产儿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187.
[4] 冯泽康,余宇,曾振锚,等.中华新生儿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7230.
[5] 李在玲,赵凤,罗凤珍,等.强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配方奶应用于早产儿营养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11(3):231.
[6] 李彦敏.早产儿喂养新进展[J].河北医药,2002,24(11):872874.
[7] 张跃娟.俯卧位应用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41.
[8] 罗涛,钱幼琼.早产儿喂养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57.
[9] 宋江梅.早产儿喂养的方法及体会[J].中原医刊,2005,32(18):93.
[10] 黄瑛,邵肖梅,曾纪骅.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动力管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3):132.
[11] 张玉侠.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技术[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507508.
[12] 段亚兰,贺之芬,李斌.早产儿的喂养[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9):392.
[13] 韦君.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5,24(2):300.
[14] 刑佑敏,张贵萍,彦灭利.重危早产儿早期间歇胃管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3(6):683684.
[15] 叶永青.早产儿鼻饲方法与胃食道返流关系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5,9:30.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NICU共收治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65例,男37例,女28例,孕周28~36w,出生体重0.85kg~3.2kg,均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肺出血的1例,气胸2例,诊断为BPD 4例,治疗均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并结合利尿剂、支气管扩张药、抗感染、营养支持等。
2护理
2.1机械通气的管理
2.1.1常规护理 机械通气是呼吸窘迫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能成为单一、最重要的致BPD危险因素[3],故应根据患儿的血气分析、X线胸片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最低气道压和氧浓度维持患儿血氧分压在50~70mmHg,并尽早撤离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开启恒温湿化器,保持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6℃~37℃,按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早产儿应做到按需吸痰,避免过频过长时间吸痰,并采用密闭吸痰管,以免影响患儿通气。吸痰前2~3min提高吸入氧浓度10%~20%,使SpO2维持在95%以上,每次吸痰时间
2.1.2 PS 新生儿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其先天性或继发性的质与量的任一改变是新生儿呼吸系统发病的潜在病因[4]。对于有RDS高发风险的早产儿出生30min内预防性给予PS能显著降低RD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死亡和气漏的发生[5]。2010年欧洲RDS指南建议对胎龄26w以下的早产儿均应在出生15min内预防性应用PS[6]。PS需放入冰箱冷藏,用前稀释摇匀,复温至37℃,确定气管插管位置,彻底清理呼吸道后,置患儿于仰卧位,应用5ml注射器经密闭式吸痰管注药口注入药物,注入药物后6h内禁止吸痰。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双肺通气是否良好及SpO2变化等。给药后由于肺泡扩张,氧合功能改善,血氧分压和SpO2迅速提高,适时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吸气峰压等呼吸机参数,以避免高氧所致的肺损伤和眼晶体损害。
2.2营养支持 肺的正常发育,抗损伤及修复能力均需提供充足的能量及蛋白质,早产儿呼吸做功多,氧耗增加,代谢增快,多并感染,应给予充分的热量供应和均衡营养。对于早产儿中确诊无消化道疾病且对喂养耐受较好者建议采取早期喂养。
2.2.1肠外营养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在宫内营养储存不足,胃肠结构功能不成熟,出生后不耐受胃肠喂养,加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肠外营养往往是其基本营养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时,应保持输液速度的稳定性和输液的连续性,防止发生低血糖,而输液速度过快会加重患儿肝脏和肾脏的负担,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患儿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制。
2.2.2肠内营养 病情稳定后可经胃管或经口喂养,并根据患儿的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奶量。管饲喂养时尽量选择经口插管,以减少对患儿呼吸的影响,喂养奶液时应依靠重力下行,切忌用外力快速推入。管饲喂养期间应加强患儿的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道返流,有助于患儿全肠道营养的建立。经口喂养时应加大吸入氧浓度,并根据患儿情况采取分次喂养;喂养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现紫绀、SpO2下降时暂停喂奶;注意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量的多少,及有无呼吸暂停和误吸,警惕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3预防感染 早产儿自身免疫功能不成熟,机械通气时相对开放的呼吸道,各种穿刺置管的机会多等导致更易发生感染,故应予以保护性隔离,加强护理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根据患儿的痰培养,血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并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2.4输液护理 早产儿液体平衡异常,对液体耐受性差,容易导致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而使肺功能恶化[7]。因此严格限制患儿的液体输入量,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每日称体重,密切监测患儿心率、血压的变化。此外由于患儿住院时间长,穿刺机会多应有计划的使用血管,加强穿刺成功率,并尽早进行PICC穿刺。
2.5发展性照顾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发展性照顾对于早产儿进奶量的增加,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等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应根据发展性照顾的理念[8]制定早产儿个性化护理方案,如提供湿化功能维持在60%~70%的电暖箱,在患儿睡眠时给予不透光的布遮盖电箱,提供"鸟巢"护理 ,并经常置患儿于俯卧位,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进行沐浴,新生儿抚触,游泳等。
综上所述,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病情发展快,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机械通气中的各种并发症, 有效处理, 才能增加机械通气的成功率,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茜茜,张宇.早产儿机械通气并发症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5,10,25(10).
[2]李雪花,陈超,姚明珠.107例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231.
[3]常立文.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治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3);161-165.
[4]谢露.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研究新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3,20(3).
[5]Stevens TP ,Harrington EW ,BlennowM ,et al.Farly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with brief ventilation vs. selective surfactant and continu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pretern infants with or at risk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CD 003063
[6]Sweet DG.Carnielli V,Greisen G, etal.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2010 update[J].Neonatology,2010,97;402-417
1 方法
1.1将早产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男女对半,孕周、出生体重、身长、头围、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孕母无特殊疾患。
1.2抚触时间 抚触组在生后24小时开始,每天2次,每次15min,于吃奶一小时后进行,住院期间由护士进行操作,出院后由经过培训的家属操作,护士进行定期随访,坚持做到生后42天,有条件者可继续。对照组不做任何抚触。
1.3抚触前准备 室温保持在28摄氏度以上,冬季应准备电暖气,婴儿时操作平台温度高于皮肤温度0.5-1摄氏度,准备适量润肤油、润肤霜、爽身粉、干净衣物,播放柔和背景音乐,操作者双手温暖,指甲短于指端,不戴首饰,在婴儿不饥饿、不疲劳、不烦躁时进行。
1.4抚触方法 额部:以双拇指指腹由中央向两侧轻推;下额部:双拇指指腹由中央向两侧滑行;头部:一手托头,另一手食、中、无名指指腹从前额滑向后发髻,最后停在耳后,换手抚触另半部;胸部:双手食、中指指腹分别由胸廓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抚触,避开;腹部:双手食、中指指腹轮换从右下腹到右上腹、左上腹到左下腹做顺时针抚触,避开脐部;四肢:双手交替从近端向远端滑行,在反复滑行过程中,阶段性用力,挤压肢体肌肉,两手拇指指腹从掌面跟侧以此推向指侧,并提捏各手指关节,足与手相同;背部: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
2 结论
两组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2天抚触组增长较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抚触组黄胆峰值较对照组低,黄胆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抚触组早产儿情绪平稳,哭闹易安慰,睡眠安静。抚触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抚触;早产儿;发育;病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uching on premature infant development and the cource of disease.Methods 60 premature infa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2 groups,1 touching group and 1 control group.The premature infant development index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including body weight,body height,head circumference and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hospital stay in the touching group.Result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a systematic touching measure was adopted,the body weight,body h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 of 30 days after birth increased markedly in the touching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
KEYWORDS touching premature infant development course of disease
抚触是近年来儿科领域的新进展之一,通过对早产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统的抚触措施,可促进行为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使早产儿摄入量增加,加快体格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探讨抚触对早产儿发育及病程影响的临床评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患儿胎龄32~36周,平均32.5周,体重1659~1986g,平均1850g。对照组患儿胎龄32~35周,平均32.75周,体重1640~1969g,平均1867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每天进行3次抚触,每次15min。住院期间按摩由医院配备的专业人员操作。基本程序如下:在状态下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分别对其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和上肢进行抚触,每个部位需按摩2~3遍。身体上较小的区域用指尖按摩,大点的部位用手指、掌心或整个手掌。开始动作要轻,然后适当增加压力,不但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捎,压觉可刺激深部感受器。头部:(1)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2)两手拇指从下额中央向外侧,向上滑动。(3)用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肩部轻轻按摩。腹部:(1)两手轮流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钟方向划圆。(2)右手指腹自右上腹滑向右下腹(I),右手指腹自右上腹滑向左下胶(L);右手指腹自右下腹经右上腹、左上腹滑向左下腹(U)。四肢:双手抓住手臂,从肩部到手腕,自上而下轻轻挤压,边挤边捏,像挤牛奶一样。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下肢与上肢相同。手足:两手拇指从手掌面跟侧依次推向指侧,并提捏各手指关节,足与手相同。背部: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而后四指分开,沿脊柱方面从肩部到臀部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发育指标,包括体重、身长、头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发育指标比较 两组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变化比较不明显,经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统的抚触措施后,抚触组出生后30d的体重、身长、头围较出生时均有显著变化,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
2.2 两组日均体重增长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统的抚触措施后,抚触组日均体重增长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
3 讨 论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的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给早产儿提供优质的护理和适宜的抚触显得尤为重要[2-3]。
3.1 抚触对早产儿发育及病程的影响 小儿脑发育一方面依靠解剖发育完善,另一方面依靠外界的刺激反射形成。皮肤是最直接的痛觉、温度觉、触觉感受器,皮肤与内脏各器官之间及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有报道,早产儿出生后24h即开始抚触疗法,经过一定时间按摩,可以使婴儿的摄入奶量明显增加,头围、身长、血红蛋白、体重均明显增高。有研究报道,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具有许多益处,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综合干预措施之一。其原因是抚触能调节婴儿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促进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摄取奶量,减少婴儿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从而增加体重。同时抚触也有利于促进婴儿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素等分泌,从而增加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4-8]。
3.2 抚触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保房间内温暖(20~30℃)、宁静,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有助于母子彼此放松,同时应和宝宝说话、唱歌、特别注意眼神的交流。(2)预备好毛巾、尿片、替换的衣服和婴儿润肤露,润肤乳液(减少摩擦阻力)。(3)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按摩:一般选在婴儿吃饱后1~2h清醒时为佳,不要选在吃饱后或饥饿时或想睡时。因为吃饭后易吐、饥饿时想睡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易烦躁。(4)按摩者在给宝宝按摩前应洗净双手修短磨圆指甲,不戴戒指,应先温暖双手。(5)小心润肤油误滴入孩子眼中。(6)新生儿期即可开始按摩,但在脐带未脱落前,不要按摩。(7)刚开始按摩,手触婴儿不能用力过重,需轻轻地抚摸。较小的部位用指尖,大点的部位用手指或掌心。抚摸应均匀进行。(8)卧位选择: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造成婴儿的呼吸窒息。(9)抚触中严密观察极低体重儿表情,根据患儿反应及时调整抚触方式和力度,患儿如有哭闹、肌张力增高、活动兴奋增加、肤色变化或呕吐等反应均应停止抚触。(10)患病或皮肤感染时忌按摩[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变化比较变化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统的抚触措施后,抚触组出生后30d的体重、身长、头围较出生时均有显著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综上所述,抚触可以增加早产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综合干预措施之一,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建幸,王德芬,沈月华,等.不同抚触方法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多中心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192-194.
[2] 胡云清,陈兰兰,申永凡.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69-70.
[3] 陈立梅.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两种胃肠外营养方式的临床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7):530-531.
[4] 李秋波,徐心坦,牛峰海,等.抚触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血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44(6):412-416.
[5] 尹广桂,黄 瑛.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3,25(4):637-638.
[6] Kuhn cM,Sehanbe rg SM.Fi eId T.et al.TactiIe Ki n e st heri cstimulation effects on sympathetic and adrenocortical function in preterminfants[J].J Pediatr,1991,19(3):434-440.
[7] Sehanberg sM.Fled TM Sensory deprivation stress and supplemental stimulation in the rat pup[J].Child Dev,1987,58(1):1431-1447.
[8] 蔡 红,孙 虹.关于婴儿抚触进一步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19(3):24.
早产儿氧疗方法和临床应用虞人杰(435)
早产儿氧疗时的监护陈克正(437)
早产儿氧疗与慢性肺疾病的防小儿急救医学 治常立文(439)
早产儿氧疗与视网膜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陈超(442)
以皮肤浸润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性白血病M2a型一例吴艳红(445)
新生儿重症水痘一例张玉琴(507)
巨大胃溃疡并大出血一例救治体会张一宁王迎九康晓萍(511)
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巨大脐膨出陈德烽陈玉喜(514)
白蛋白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刘敬(519)
暴发性紫癜一例陈红英陈书琴刘文君(523)
阑尾炎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二例李静匡凤梧许峰胡兰陈应富(524)
小儿重症心肌炎严重室性心动过速一例何勇吉山宝蒋正生(525)
经母乳安定、胃复安过量掩盖肠套叠症状、体征一例莫武桂(526)
论著新生儿常用氧疗方式的安全性评价杨明骆小京李清华谢帅华李克华(446)
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时呼吸力学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王少华杨军李志勇匡凤梧(448)
血浆D-乳酸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评价的研究张妮朱保权张庆立(451)
CRRT机血浆置换预防儿童ABO血型不合骨髓输注的溶血反应常平朱为国曾其毅郑亦男张传仓封志纯(453)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的调控颜胜宇卢荷莲李昌崇万诚(456)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检测血浆及气道灌洗液中SP-A的意义金敏张小妮陈超(459)
血浆脑钠肽测定在婴儿心衰中的应用郁峰(462)
米力农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术前血液动力学干预的研究徐衍梅李渝芬王树水谢育梅李江林(464)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气分析与神经系统损害肖春香(467)
可变流量NCPAP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金志鹏王群思TweoldemdhinYohannes(469)
肺出血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变化及意义蔡栩栩高飞高红毛健韩玉昆CAI(472)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龚放黄瑛王路庆邬萍李茂霞(475)
小儿急救医学 小儿呼吸困难误诊漏诊临床分析付桂玲(477)
社区获得性小儿肺炎病原体组成现状及临床探讨吴茜陈祝倪林仙吴澄清(479)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王凤玲(482)
新生儿不同胎龄、日龄和黄疸对凝血四项水平影响王欲琦李俊玲史胜平宋兰平葛慧李冬丁玲俊(485)
《小儿急救医学》变更刊名为《中国小儿急救医学》(487)
非洲儿童脑型疟疾148例临床分析杨方源孟文(488)
100例儿童发热待查的临床分析张斌张晓洁(489)
1995~2004年《小儿急救医学》论文作者群的分析杨华李林平(492)
2005年第5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园地答案(455)
2006年《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原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增刊征文通知(516)
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内科医师的招聘启示(522)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电子版教材征订通知(522)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变更刊名为《国际儿科学杂志》(523)
第七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纪要(I0001)
第八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急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I0002)
小儿急救医学第12卷2005年2月20日至12月20日总目次(I0003)HttP://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蔡正维宋自强芦伟王敏熊安秀陈春宝(495)
发作期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变应原测定及与肺功能的关系陈虹高云高友梅(496)
关于本刊加入网络版、光盘版数据库的声明(497)
新生儿气腹症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张华陈聪德赵一鸣李仲荣(49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神经行为变化临床观察张亚京陈欣王鑫张爱平黄学英刘志晶张玲玲(499)
静脉麻醉在肠套叠小儿水压灌肠复位中的临床应用张妍金景平别爱玉(501)
128例小儿术后中心静脉压导管的应用与护理刘丹牛之彬袁正伟(502)
大剂量血浆在新生儿胃破裂休克复苏中的应用刘东成王文祥张家勇李卫东筒赵芳(503)
应用肾上腺素心脏复苏新生儿49例分析陈和平(505)
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儿童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崔战菊(506)
重症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现状和诊治进展申昆玲段红梅(341)
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王斌封志纯(344)
病毒相关性急重症的现状和展望小儿急救医学 陈贤楠(346)
常见重症病毒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现状和进展赵林清钱渊(349)
重症病毒感染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何颜霞付丹(352)
近年来新出现的重症病毒性疾病的诊治进展照日格图(356)
别字举例(括号中为正确的字)(355)
基金项目或攻关课题的标注(402)
表格要精选(411)
地塞米松、氨基胍和氨力农对内毒素休克兔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唐浩勋樊寻梅王雷(360)
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兔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常丽崔华杜江封志纯(363)
窒息新生儿血、尿表皮生长因子变化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袁安波石晓峰上官明刘东廖琼古爱香(366)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血流及神经行为评分的改变屠文娟李林李红新徐龙宝(368)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华山魏文吕敏(370)
哮喘儿童外周血可溶性干细胞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栾斌杨玉霞(372)
婴幼儿重症肺炎高危因素分析殷勇陆奕石芳芳张磊肖洁岳孟源王薇(374)
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何少茹孙云霞谢衍铭余宇辉梁穗新农绍汉钟劲(376)
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孙永梅梁东李海波(378)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王爱华朱保权张浩(381)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李映良夏佐中梁平翟瑄周渝冬(383)
不同疗程胞二磷胆碱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初清丁艳洁万代红徐慧(385)
序贯疗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徐浩张洪振(387)
内毒素休克家兔心、肺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陆国平邬惊雷陆铸今陈阳张灵恩(389)
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临床探讨陈芳李柳青温志红刘振翔覃尉黄丽娟(391)
抢救儿童一氧化碳中毒的新疗法徐翠琼张奇费世暖(393)
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研究翟娟(394)
沙美特罗与低剂量氟替卡松联合控制中、重度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唐素萍高晨华云汉郭依华(395)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辛海岩王鸾升(398)
异位胃粘膜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刘金兰于树鹏徐微娜李剑明贾云静张彩霞(399)
咪唑安定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镇静作用高薇薇陈运彬(400)
体温对血气值影响的研究骆小京康继红(402)
32例低出生体重儿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析李丽张成元张芳(403)
小儿急救医学 小儿军团菌肺炎13例临床分析王薇(404)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合并脑炎赵士君王评董鸿雁周晶邵荣波陈立红陈洪章(405)
流行性乙型脑炎98例临床分析田茂强童菲(406)
溺水致呼吸心跳骤停85分钟抢救成功一例肖忠付四毛(407)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王珺陈朝英陈大坤(408)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干预护理 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69-02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1]。由于其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并发呼吸暂停、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等并发症,死亡率高[2],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经过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组共12例,男7例,女5例,其中双胎者有2对,体重均在1000g~1499g之间,孕周在30周~34周之间。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一般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4~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地板、桌面用2%过氧乙酸消毒,每天2次,暖箱每天用1:20的络合碘消毒一次。
1.2.2 保暖 患儿娩出后应尽快放进暖箱,并不宜,以防大量的不显性失水。保持暖箱温度在32~34℃,相对湿度在55%~65%,严密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每4h测体温一次。极低出生体重儿所需暖箱的合适温度见表1。
表1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合适温度
1.2.3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四肢末端的色泽;同时头应侧向一边,使口腔内粘液流出。每2~3h更换一次,随时吸除口鼻腔呼吸道分泌物。会吸吮的患儿每次哺乳前给予弹足底刺激啼哭,以锻炼肺活量,并根据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3]。最好用面罩给氧,氧流量3~5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1.2.4 黄疸的护理 12例中有10例患儿出现黄疸,均无肝功能异常和直接胆红素增高,因此均适用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时将箱内温度增至30℃左右,沐浴患儿,全身,用黑眼罩遮盖双眼,会阴、部位用长条尿布包裹,灯管距患儿30 cm,每4 h更换照射部位1次,持续照射24 h。冬季箱温保持在22~24℃,夏季不超过30℃,保持箱内湿度45%~55%。由于接受蓝光照射时患儿不显性失水严重,因此要定时喂水、喂奶,并按需补充电解质。蓝光治疗时每2 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精神萎靡、吸吮无力等症状,并记录胆红素数值、大便次数、照射开始及停止时间,每天复查胆红素,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最终10例患儿黄疸均消失。
1.2.5 合理喂养 喂养不宜过迟,可防止低血糖及减轻黄疸症。不论胎龄和出生体重,凡血糖低于2.2mmol/L者,为低血糖[4]。患儿反复发生低血糖,极易导致脑损伤,所以应及早预防。吸吮和吞咽功能正常的患儿可经口喂养,出生后1h即可开始喂奶。吸吮力差者,采用管道鼻饲或口饲喂养。并尽量母乳喂养,以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1.2.6 静脉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非显性失水量大,且肾功能不全,常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因此保持静脉营养很重要。本组有2例采用了静脉营养,结果显示患儿体重每天增长约20g左右,值得借鉴使用。由于静脉营养输注时间较长,药液对血管和周围组织刺激性强,可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2.7 抚触 通过抚触可使患儿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接受抚触的患儿表现安静、少哭闹、易入睡,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1.2.8 健康教育 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较容易发生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所以患各种后遗症的机率较大,在出院时应建立健康联系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通健康咨询热线,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方法,并进行定期跟踪观察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改善远期成长目标。
2 结果
本组患儿经精心护理,成活10例,成活率83.33%,体重在2至2.5Kg左右,吸吮能力好,奶量自行完成,予以出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呼吸循环衰竭。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各种外界不良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的护理干预和保健,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显得非常重要。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是体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合理保温,保温箱温度调节在32~34℃,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通过适宜的保暖,注意相对湿度,防止婴儿水分丢失过多,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肺及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泡气体交换率低,呼吸肌发育不全,吸气无力,常有肺膨胀不全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肺顺应性差,通气/血流比值失常,气道阻力高,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后期易出现慢性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因此护理干预中应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有效吸痰。在出现发绀等缺氧时可适当吸氧,吸氧浓度在40%以下,维持SPO2,在85~95%之间,对于存在呼吸暂停的患儿先弹足底,托背刺激呼吸,或静脉应用氨茶碱,兴奋呼吸。
新生儿黄疸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疾病,当胆红素超过20% 时,游离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细胞受损、坏死,形成核黄疸,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黄疸要及时诊治。目前蓝光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5],因此我们对患儿行蓝光光疗治疗。但蓝光光疗时患儿易出现发热、腹泻、皮疹、脱水等情况,因此在光疗时要加强护理,定时探查并仔细观察患儿呼吸、精神等情况,尽量增加患儿的舒适感,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时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此外,对低体重产儿应实行保护性隔离,每天使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病室空气进行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6],在接触前均应该洗手,接触患儿的物品如床单、衣服前进行高压消毒,保持病室温度在24~26摄氏度之间。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总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系统干预护理和保健指导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沈长琴,王道华.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护理干预[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116-117.
[2] 唐琼.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特点和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105-106.
[3]杨淑霞,李莉,刘树静,等. 给氧方式对暖箱内氧浓度和温湿度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63-165 .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早产儿管理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188.
(6)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分析朱书胜
(8)产后家庭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卢华
(9)达州市妇幼卫生改革30年回顾中国保健 王更章
(11)剖宫产并子宫肌瘤挖除术103例临床分析牛颖菲赵芳龄李彩霞
(12)护士团队沟通满意感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罗帼英谌永毅汤新辉姜定湘
(14)浅谈输液速度错误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曾剑贞蔡兰辉黄庆艳
(16)社会支持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王红霞
(18)脐带夹断脐改进效果观察刘晓琴
(19)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状腺激素方法学评价李岩王玉梅魏敏
(20)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与研究进展王维夏焕君
(22)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80例效果评价王宇
(23)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和全胜钱开香
(24)儿童青少年肥胖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王海霞栾继红于春艳
(25)儿童鼾症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张会利卞后乐任海燕李丽赵丽丹历茂刚
(26)浅谈常用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孙晓燕
(26)糖尿病肾病诊治进展回颖姜凤梅
(27)56例儿童发热待诊临床分析段炼
(28)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王玲陶波
(29)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56例临床分析刘相英
(30)弓形虫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李英明
(31)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136例分析陈秀新
(32)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刘学明
(33)三种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比较张晓燕刘艳
(34)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倪辑轩
(3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38例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曹玉春
(36)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与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赵明玉
(37)锁骨钩钢板治疗65例闭合性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张利
(38)阿奇霉素口服加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洪芝娟
(39)静滴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哮喘106例的疗效观察宋新才朱家训
(4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6例临床分析吕红王琳陈洪光
(41)提高基层医院先天性胎儿畸形的筛选——先天性胎儿畸形17例临床分析席庆玲
(42)赖氨葡锌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病30例疗效观察刘丹常太芳
(44)胎心率电子监护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中国保健 徐志琴
(44)超声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断意义谢传支
(46)铁强化酱油干预青少年缺铁性贫血效果研究齐福生郭会张远征何庆循田书义王德泉张书岭
(14)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滕利吕荣君孙丽娟
(15)从管理层面谈如何提高助产技术及产科服务质量梁桂娟石晓刘晓
(16)消毒供应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张国姣郭海平
(17)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及对策张合兰
(18)高等院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探讨金锦玉
(19)甲型H1N1型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刘志强
(20)糖尿病足病因及内科治疗进展姚红邓玉华
(21)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护理新进展李香玲
(22)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吕静孙曙秦艳玲
(23)探讨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管理对策丘英琼徐俏婷
(24)常用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李岩丁凌王晓燕
(26)孕妇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刘丽
(26)局部封闭结合隔姜灸治疗网球肘68例临床观察刘永
(28)产科出血68例原因分析代学丽
(28)84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胡秋艳HttP://
(30)MEK-6318型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乔艳红
(30)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分析常静
(31)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分析丁凌李岩孙伟刘慧王晓燕胡焱
(32)中国保健 105例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任启洪黄晴梁珊
(33)72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分析赵启亮闫振昱杨兴强李广鑫
(34)妈咪爱联合抚触疗法对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的促进作用叶文钦
(35)3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分析王韶明郑柏波贾云杰母凯萍
(36)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刘英
(37)36例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分析宋亚平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1
三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瞬即逝,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段进修生涯在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医学护理事业的魅力。 非常感谢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的领导、同事给我的帮助, 经院护理部安排入科室学习,在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悉心教导帮助下,我学到了平时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宝贵知识和临床操作。
现在回想起来,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早产儿上呼吸机的护理知识、早产儿的动脉采血、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技术及早产儿科学喂养静脉营养的知识、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管理规范、病房整洁、护士勤快、团结协作、护理服务到位,总感觉时间飞快,自己要学的技术很多。 健全的设备及技术水平,科学有效的器械设备,
各种新生儿专用的呼吸机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转运暖箱、高级暖箱、新生儿专用有创(无创)呼吸机、四面蓝光温箱、新生儿辐射保温台等等。除此之外,新生儿病房还有资深的护理队伍,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护理水平及护理理念,科室有新生儿的PICC护理团队,静脉留置及动脉血压的监测,这些都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也减少了感染的机率。
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使用了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一次性血氧饱和度探头,一次性吸氧瓶,一次性吸痰瓶,鼻饲的患儿注射器每次更换,擦拭暖箱用的都是一次性无菌纱布,每一个感染的患儿都送专有的隔离房间,密闭式吸痰管的应用等减少了院内感染及VAP的发生,当我们提出有些一次性物品很浪费时,护士长说:“我不觉得这是浪费,我在乎的是患儿的生命,而不是这些物品”。
在极低及超低体重儿护理方面,采取专人负责管理,用高级暖箱肤温控制、实施保护性隔离,白天由专科护士负责,晚间由护理组长负责,她们有着较高的资历,病情观察方面的预见性很高。能真正做到集中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新生儿病房中,在早产儿出院前,会为家长开办早产儿护理学习班,由专门护士为家长做解释指导工作,让家属掌握早产儿洗澡,喂养,等等相关日常护理,直至家长明白为止。在住院期间,根据疾病的不同电话通知相应的家长,例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等等,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来讲。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的病情、治疗及护理,这样他们才会更放心一些。
总之通过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学习,使我在技术和思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新生儿护士不仅技术高超更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来提高人员素质。不仅要有责任心也要有爱心、良心,做好每项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每个孩子的保护天使。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作生活一样的享受,那么工作的动力和热情、真诚都有了,现实环境更需要我们拿出无比的热情干劲,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的体验和感受。也许这样的学习机会不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我有了更多思索,希望它可以渗透到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我将不断的吸取新的思想和技术,永远向前。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2
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生活已经结束。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触良多。
还记得,接到进修通知时,我内心万分激动,十分感激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次难得的进修机会。去进修之前,我就认真地复习了《临床骨科护理学》中的有关内容,以加强自己的专科理论水平。并为此次进修学习做好计划与设想。
也许自己的要求与期待过高,进修的前三周,内心十分失落,原因是:这三周来每天除了完成比我院骨科重得多的护理工作外,老师们很少给我们进修生讲课,较少给我们进行十分正规的护理查房。当然,这里存在客观的原因:工作太忙,每天若能按时交接班就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
失落之余,只能主动向护长要求——每周跟教授查房一到两次,并且下午三点钟后去参加《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的学习。护长答应之后,我每天不到七点半就换好工衣出来,先做好一两个术后病人的床上浴再去参加交班和查房。在《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的学习结束后,工作之余,我常常去参加大学或医院举行的一些学习讲座。在附一,有很突出的一方面就是学习的机会很多,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有上课学习的机会。我在这三个月内,参加了大学、附一举行的许多学习课程,如《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院内压疮的认识”、“picc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外科伤口处理的新进展”及《临床护理教学新理论与实践技能》学习班等等,并且有幸参加了“xx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治研讨会”。这些课程、学习班或研讨会,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让我了解了更多、更新、更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护理事业的美好未来。
护士进修个人总结3
短短的2周很快就过去了,虽然2周在我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占了很少很少的一点时间,可是就是这一点时间给我的感觉和收益却是丰裕的,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护士长给我2周的ICU进修机会。
ICU集中了全院最好的仪器和设备,也集中的全院最危重的病人,在那里工作是紧张和忙碌,在那里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有各种交流的方式以及全科的护理知识,在ICU我学到了病房所没有的或是很少看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或是比病房要求更高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1、应变能力
临床应急、急救护理观察处理与特点和一般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大不相同。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往往是突然的,除了少数情况可以预见外,大多数是随机的,因此要求护士不能单一地等待医生来确诊,对应变的反应要快,处理能力要强。对临床应急、急救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科学的紧急救治措施,以及急中生智、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做出判断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具体应变处理措施,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患者生命都会起到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
2、护理技术操作
带教老师的认真带教和严格的培训,使我初步掌握了抢救技术,如:药品、抢救器械的性能、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各种不同病证的护理技术操作。主要熟悉了人工气道的建立,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患者深部吸痰,何时吸痰注意事项等。了解PICC的留置过程,掌握的其护理的注意点,熟悉了休克的抢救,并参与配合,了解的血流机的工作原理,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学会使用震动排痰仪器,以及翻身拍背祛痰,和气压治疗仪的使用,了解使用心电图机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以及对心电图的正确诊断,使用除颤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方法(心肺脑复苏)等技术。
3、医护配合
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下,主动地配合医生工作。通常认为护士的工作是执行医嘱,完成各种护理工作,而诊断治疗是医生的事,护士没有必要介入或参与的观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护士24h守候在患者身旁,是患者的守护神,是病情的直接观察者,因此,必须有能力全面、准确、无误地反映患者病情。护士不再是被动单纯的执行医嘱者,在工作中要能够与医生紧密配合,互相沟通,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神圣任务。
4、沟通能力
ICU病人大部分是插管的他们暂时会被限制语言能力,和他们交流会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看到老师们的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交流真的佩服,有写字的,有看眼神的,有观察唇语的,有猜测的等等。我也学了不少。
5、基础护理
[关键词]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临床分析;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211-03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上新生儿时期常见多发病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国外新生儿住院的首要原因;在国内其发病率高达50%,也是新生儿住院的常见原因之一[1],并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情严重时,有可能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甚至导致新生儿致残或者死亡,危害性极其严重,因此如何预防并且减少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 2013年9月收治住院的16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对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住院的16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03例,女性患儿63例,男女比例为53;早期新生儿95例,晚期新生儿71例;足月儿134例,早产儿32例。
1.2 病情诊断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诊断标准:(1)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检测结果高于220.6μmol/L,早产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检测结果高于255μmol/L[2];(2)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检测结果高于342μmol/L[3],以上满足任一条的属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胆红素脑病患儿的诊断标准:肌张力增高、激惹并伴有早期的角弓反张和头后仰,或伴有以下症状当中的一种:不愿进食、哭声尖、嗜睡、肌张力的交替改变[4]。
1.3 治疗方法
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方法可参考《不同日龄足月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5],本次研究对象中有10例患儿接受双面蓝光疗法治疗;122例患儿接受白蛋白联合光疗的疗法治疗,剩余34例患儿则接受白蛋白、光疗以及换血综合疗法的治疗,34例患儿中接受换血1次者10例,接受换血2次者4例。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经检测和临床症状表明,16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66例患儿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属于溶血病引起,其中36例ABO血性不合溶血病,30例G6PD溶血病;40例属于感染因素引起,其中12例肺炎,10例败血症,3例化脑,9例NEC,2例尿路感染和2例梅毒感染;25例属于围产因素引起,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头颅血肿、胎膜早破和使用催产素;6例属于母乳性黄疸引起;剩余29例病因不明。见表1。
2.2 治疗结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10例接受双面蓝光疗法治疗患儿中有8例得到治愈,2例在治疗过程中放弃;122例接受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的患儿中有109例得到治愈,13例在治疗过程中放弃;34例接受白蛋白、光疗以及换血综合疗法患儿治疗中的有30例得到治愈,4例在治疗过程中放弃。合并胆红素脑病的38例患儿检查得出总胆红素值最低为452μmol/L,最高值为718μmol/L,其中30例是处在警告期,8例处在痉挛期。见表2。
2.3 相关因素分析
发病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因素)作为自变量,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早产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和新生儿总胆红素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因素与检测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强制进入法发现,溶血因素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胆红素在体内生成较多,使得肝脏对于胆红素的处理效率低,肝肠循环增加所引起的[6]。造成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复杂多样,但以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因素为主[7]。溶血因素包含ABO血性不合溶血病和G6PD溶血病;感染因素包含肺炎、败血症、化脑、NEC、尿路和梅毒感染;围产因素则多指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头颅血肿、胎膜早破和使用催产素等[8]。溶血因素引起的黄疸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并且具有病势快、病情
重的特点[9],因此应当强化孕妇的产前检查和产后的监测,包含产前血清抗体和血型的检测,产后新生儿脐血的抗体筛查等[10],一旦发现新生儿有黄疸征兆或症状,应及时干预和治疗。感染因素会导致肝酶活性降低,并产生溶血,提高未结合的胆红素在体内的浓度,对于感染应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做好孕妇皮肤和脐部的护理,避免产程过长,当孕妇出现或者具有感染症状时,应该在其产后对新生儿提供抗感染的预防性治疗,减少感染机率[11]。围产期因素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造成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尚不能完全确定,可能是手术过程中麻药通过胎盘深入到胎儿的循环中,增加红细胞膜的通透性[12],影响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破坏并引起胆红素的增加。本次研究中有66例患儿属于溶血因素引起,40例属于感染因素引起,25例属于围产因素引起,还有6例属于母乳性黄疸引起,29例属于不明病因导致。随后研究发病因素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和总胆红素浓度的相关性,发现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和围产因素与检测指标呈正相关(P
作为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和其父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应当及早发现并治疗,大部分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可以得到治愈[14]。医护人员应当密切监测孕妇产前产后以及新生儿的临床状态,一旦出现有可能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时应积极干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当确诊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要分析其发病原因,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将治疗方案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本次研究中10例接受双面蓝光疗法治疗患儿中有8例得到治愈,122例接受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的患儿中有109例得到治愈,34例接受白蛋白、光疗以及换血综合疗法患儿治疗中的有30例得到治愈,以上数据表明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率,控制并且并最终治愈患儿。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积极预防和对症治疗,能有效控制其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璇,唐军.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90 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3,24(12):2308-2309.
[2] 钱芳,刘颖,魏红艳,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 5499-5501.
[3] 徐瑞峰,易彬,高红霞.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63 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1):28-29.
[4] 熊涛,唐军,母得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副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5):396-400.
[5] 陈霞,黄鸣剑,陈少藩,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71 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455-3458.
[6] 邵天伟,梁小明,陈昌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方法新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147-150.
[7] 彭好,蒲友华,胡波,等.围生期足月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252 例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 1795-1796.
[8] 徐晓蓉,李元国,袁传顺.高胆红素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 83-84.
[9] Samra NM,El Taweel A,Cadwell K.The effect of kangaroo mother care on the duration of phototherapy of infants re-admitted for neonatal jaundice[J].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2012, 25(8):1354-1357.
[10] 陈秀,李业瑜,许立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77-79.
[11] 孙海斌,王晓蕾,李雅雯,等.新生儿重度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0):914-915.
[12] Jaiswal A,Murki S,Gaddam P,et al.Early neonatal morbidities in late preterm infants[J].Indian Pediatrics,2011,48(8):607-611.
[13] 杨树杰,易海英,汪珍珍,等.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4-217.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属于儿科常见性疾病,是新生儿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患儿行为异常和智力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及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2013年1月~ 8月期间共收治21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通过对患儿进行复苏抢救和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 8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轻度窒息16例,重度窒息5例。窒息发生原因为:宫内窘迫8例,胎膜早破4例,羊水过少7例,妊娠并发症2例。其中有12例为早产儿,6例为足月儿,3例为过期产儿。
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根据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从肤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①正常: Apgar评分为8~10分。②轻度窒息:Apgar评分为 4~7分。③重度窒息:Apgar评分为0~3分。
3复苏前的准备
大部分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在分娩前是能够预测到的[1],所以产科护士在有可能出现窒息情况的高危产妇分娩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备好复苏时所需的常见药物;常用急救器械,如呼吸气囊、顶悬式辐射抢救台、氧气、负压吸引器及一次性吸痰管,确保器械性能良好。医务人员还需反复学习复苏基本操作知识,保证在新生儿出现窒息时能够迅速实施合理有效的抢救方法对其进行抢救。
4抢救措施
4.1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娩出后,迅速将其放置到预热辐射台上实施保暖,清理体表的羊水和血迹,避免热量流失[2]。利用布卷将肩部垫高2~3cm左右,使颈部轻微向后伸仰,快速吸净口、咽、鼻腔的粘液及分泌物,动作必须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通常负压
4.2建立呼吸 充分清理呼吸道后,可轻拍或指弹新生儿的足底,使其啼哭刺激出现呼吸,并对患儿肤色、心率与呼吸进行评估,若无自主呼吸、呼吸暂停或心率低于100次/min,要马上实施气管插管,用呼吸气囊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率仍低于60次/min,则及时给予胸外按压,观察新生儿肤色、呼吸等,直至肤色红润、呼吸平稳为止。
4.3药物应用 建立静脉通路后,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遵医嘱给予1∶10000 肾上腺素静脉推注0.12ml/kg,如有必要,每间隔4 min重复1次。出现低血容量时,可用0.9% 生理盐水10ml缓慢静脉推入,进行扩容;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可用5%的碳酸氢钠4ml/kg静脉滴注。
5复苏后护理
5.1新生儿窒息复苏之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3],注意患儿呼吸频率、面部颜色等,若出现恶心、屏气、紫绀等情况,多为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需要立即吸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头胸垫高,防止二次窒息。同时观察患儿神志、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情况、是否存在躁动不安及抽搐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开展抢救及护理干预工作。
5.2由于患儿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在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实施插管、给氧等操作时极易引发感染,所以应给予对应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并且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前后必须洗手,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3复苏成功后虽然已有自主呼吸,但仍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氧状态,所以仍然需要给予氧疗支持,对于轻度窒息患儿,可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对于重度窒息患儿,可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直至患儿缺氧症状消失,面色转红润、动脉氧分压大于78mm Hg为止。
5.4心理护理:对于患儿出现窒息、进行抢救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多产妇及家属心理不能接受,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询问,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6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对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有较高的影响,因此,新生儿一旦出现窒息,必须快速、准确并熟练进行抢救,不可延误时机。此外,复苏后仍需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监测,针对性的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窒息现象。总之,对于新生儿窒息,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复苏后给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德艳.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6(8):142-143.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快速、正确、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初步复苏、正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药物治疗。结果:经上述复苏措施抢救成活率高达99.1%。结论:采用正确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充分的准备、训练有素的复苏小组人员、功能良好齐全的复苏器械、药物与抢救成功率有着明显的关系,认为加强产房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培训,更新观念摒弃有伤害的复苏方法,尤其对有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有可能发生窒息、或突然发生窒息后能够迅速正确判断、良好的配合、有效正确的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的关键。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复苏;措施
新生儿窒息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新生儿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产科中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的急症。全世界每年近5百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世界卫生组织1995)。在这些新生儿当中,许多未被进行正确的复苏。因此通过应用正确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措施可使新生儿改善预后[1],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我院产科自2010年1月开始进行全科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应用到临床,从2010年1月~2010年10月共有100例新生儿通过新生儿窒息苏步骤,效果显著。现就此讨论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986例,其中经过复苏步骤者100例,占0.33%。发生窒息的100例中重度窒息者54例,轻度窒息者46例。8例在孕32~36周,为早产儿,72例在孕37~42周,20例在孕41周以上,为过期产儿;孕母年龄在18~35岁;其中剖宫产术分娩者49例,经阴道产钳助产者10例,经阴道臀牵引术分娩者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者39例。100例中82例产前或产时有高危因素,大多数同时具有2项以上高危因素;胎粪污染羊水20例,胎膜早破25例,先兆子痫8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5例。
2 窒息复苏过程
2.1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措施:为婴儿的肺建立通气是新生儿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1]。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复苏A、B、C方案:A(airway)摆正、通畅气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建立循环评价心率和肤色。
在每次分娩前,都要做好复苏准备。检查复苏的器械和物品是否在良好备用状态: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打开将温度调至足月儿30-31摄氏度、早产儿31-32摄氏度;打开氧源使之能提供5-10升的氧气;打开低压吸引器能够提供100mmHg的压力;备好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胎粪吸引管、气管导管(内径2.5、3.0、3.5、4.0)、带直镜片的喉镜(0号早产儿、1号足月儿)、吸引管(5号、8号、10号、12号或14号)、胃管、脐静脉导管、三通、剪刀、胶布、2-3公分的肩垫、带秒钟的表、温暖的毛巾、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各种型号的注射器。
出生时最初评估:(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呼吸或哭声吗?(4)肌张力好吗?只要有一条是否则进入初步复苏:保持体温、摆好(使新生儿头部适度后仰,有利于气道通畅,为此可在新生儿肩部后背垫一块2~3 cm厚的肩垫,使之成鼻吸气),清理气道(羊水污染无活力的新生儿,吸痰管难以吸出气管内胎粪羊水,可立即气管插管,在直视下清理呼吸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擦干全身弃去湿毛巾,给予适当的刺激(轻弹足底和抚摸背部),重新摆正,30秒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当呼吸低于100次/分、皮肤紫绀、呼吸不好,则进入正压人工呼吸(面罩或气管插管以40-60次/分的呼吸频率进行给氧),30秒后评价心率,当心率低于60次/分,则进行胸外按压配合正压人工呼吸(每分钟30次正压人工呼吸和90次的胸外按)以保证充足的心搏出量[2],当经过有效的人工通气及胸外按压30 秒后,心率仍然小于60次/分,则则应立即使用1∶10000肾上腺素,给药途径首选脐静脉推注,脐静脉给予1∶10000的肾上腺素0.1~0.3 ml/kg[1],在脐静脉未建立之前可从气管插管内给予肾上腺素0.3-1 ml/kg。以上复苏措施正确但新生儿仍呈休克状态并有失血的依据,应给予扩容剂,首选生理盐水10 ml/kg。
2.2 复苏后的处理:复苏后的新生儿在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以后仍有可能恶化。新生儿复苏时间越久,其对复苏努力做出的反应就越慢[1]。复苏后护理分为三个等级:
常规护理:大多数新生儿是无危险因素、羊水清、有活力的足月儿。出生后,他们无需与母亲分离,接受复苏的最初步骤。把婴儿直接放在母亲的胸口,擦干,用毛巾包裹着就可以保持其体温。通过与母亲皮肤的直接接触,婴儿体内热量得到保存。必要时擦干婴儿的口和鼻以清洁上呼吸道。最初步骤的形式可以更改,但必须继续观察呼吸、活动和肤色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观察护理:有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羊水或皮肤粪染,呼吸或活动抑制,和(或)皮肤紫绀的婴儿将需要密切的评价。这些新生儿应该在辐射热源下进行评价和初步处理,并接受恰当的最初复苏步骤。他们仍处于围产窒息所引发问题的危险中,在新生儿最初阶段应被经常评价。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转入具有心肺功能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的新生儿室。
复苏后护理:应用正压人工呼吸或更多措施复苏的新生儿需要继续给予支持,他们有再次恶化的可能,处于异常过渡而发生并发症的高度危险之中。应该在可以继续评价和监测的环境中照料这些新生儿。可能有必要转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3 结果及预后
3.1 结果:全部在分娩前做好复苏准备,在新生儿辐射台处理。46例为轻度窒息者,仅行初步复苏,30秒评价心率、呼吸、肤色均好,恢复好;42例中度窒息新生儿进行了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大于100次/分,1分钟评分9分,1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过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给药后,转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进一步监护,仅1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皆成活至出院,抢救成活率为99%。
3.2 预后:产后42天回访,婴儿预后良好。
4 讨论
4.1 充分的准备、良好的配合、训练有素的复苏技能是复苏成功的先决条件每个婴儿出生时都应该做好复苏的准备,因为新生儿对复苏的需要可能是突如其来的[2]。因此,每一个新生儿出生时都需要有至少1名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到场,如预计分娩会有高度危险性,可能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新生儿复苏,则至少应该有2人在产房内主要照料新生儿――一人具备完整的复苏技能,另一人或更多人协助。要有“复苏小组”的概念:具有完整复苏技能的人作为小组的领导者,来摆正,通畅气道,必要时做气管插管。其他二人协助摆正,吸痰,擦干全身和给氧。受到领导者指示后,他们才能施行正压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第助给药或记录抢救过程。
4.2 保持气道通畅:摆正新生儿:仰卧颈部轻度仰伸到鼻吸气位,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清理口腔和鼻内的分泌物。这也是做气囊面罩给氧和气管插管的最佳。必要时在喉镜直视下清理呼吸道[3]。
4.3 正确的复苏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适当的触觉刺激能诱发新生儿呼吸,触觉刺激有两种安全而适宜的方法,(1)拍打或弹足底(2)轻柔摩擦新生儿背部。过度用力刺激不但毫无帮助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损伤:挤压胸廓容易导致骨折、气胸、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将大腿压向腹部容易导致肝脾破裂,热敷冷敷容易导致体温过高、过低或烫伤;摇动容易导致脑损伤;拍打背部或臀部容易导致淤伤[4]。
经过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分娩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良好的配合,迅速正确有效的进行复苏,可以使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达99%,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使众多家庭幸福。
参考文献
[1]叶鸿瑁,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第5版.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5
【关键词】院感专职人员;感染;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30-01
NICU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和营养不良的新生儿,而新生儿具有免疫功能缺陷,生物、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不全,对外界抵抗力差。加上医务人员侵入性操作多等是其共同特增加新生儿感染危险性。因此,新生儿病房作为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5%。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我科加强新生儿室监管,用专职人员做院感监控工作,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素质要求
1.1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2经过严格的院感培训,具有广泛的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还应在儿科及公共卫生等学科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严把各项监测质量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2感染专职人员在NICU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2.1制定科室感染培训计划及各项管理制度:在医院院感办指导下,根据科室各层次人员知识水平不同,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方法如:科室的医、护、技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及轮转人员发放培训教材,通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科室从事工作;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制定出《新生儿监护室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隔离新生儿室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配奶间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病区出入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定期进行考核。
2.2制定监测计划并承担着科室的各项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做空气,物表,手及如病人使用具有感染危险的器械或操作做目标性监测。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月进行消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3.1规范手卫生 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新生儿科手卫生,规定医务人员每次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出入感染病室,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时均要洗手。为了加强洗手的管理,我科配备了自动感应的流动水洗手池,我们将洗手示意图贴于洗手池旁,时刻提醒护士规范洗手,并定期对护士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以监测洗手效果,防止院内感染,每天认真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等
3.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对呼吸机等侵入性治疗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新生儿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3.3加强卫生员的管理 组织保洁人员重点学习消毒隔离知识,熟悉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
4做好医疗废物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健全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对科室好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毁行。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1]。
5讨论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精密仪器的不断涌现使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临床治疗带来了棘手问题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又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效.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多起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我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控制和预防计划。由科室由主任医师和护士长负责医院感染控制,感染专职人员全天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管理和监督我科加强新生儿室院感监管. 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所以专职人员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