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民族文化认同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通过文学作品、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标志。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典型素材,自制PPT,带领学生回顾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感受“中国的脊梁”的榜样力量。典型的文化素材会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典型说话,以理服人。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特点。实践证明,利用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精神等活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本土的和外来的,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有腐朽的和先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特别是有争议的文化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分析、畅所欲言,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以“当前网络语言在挑战传统的汉语体系该不该禁止”为背景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网络文化有利有弊,一方面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作为学生要学会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利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时代责任感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做贡献。
在“对待传统文化”及“直面外来文化”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年”、法国“中华文化年”等重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对方的平等思想,共享全球化的文化资源,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90后”的个人主义、因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出国热”等现象,不同程度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文化问题的讨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尤为重要,从而增强责任感。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师生同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多元文化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前言
对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学派有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文化学的奠基人泰勒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其它能力和习惯。”[1]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指区别于经济、政治的社会意识及其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通常称为“精神文化”。
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然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国家希望所在的大学生恰恰是最容易被“西化”的群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培养,是事关民族危亡、国家复兴的大事。为了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未来担当民族大任,我们必须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化已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大系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传播与渗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敌视和颠覆,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大大助长了它们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对比的企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它们攻击的首要目标。
(二)全球化将使西方的文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教育、娱乐、培训等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所能够提供的文化消费极为有限,使得我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国外产品特别是美国的产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天的大学生习惯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玩美国游戏,看欧美大片,听欧美音乐。
(三)全球化必然会带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毋庸讳言,西方价值观念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中有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大量的糟粕,如果我们统统拿来,不顾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被西方文化所同化。这对处于可塑性极强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乃至生活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会造成他们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已无法很好地适应新情况,新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而新时期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使他们原有的、尚未成型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撞下寻求协调、均衡和整合。
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对弘扬民族精神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底蕴,它所具有的五种精神价值,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每当外族入侵、政权易手、民族饱经忧患苦难的时期,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往往表现得尤为激越。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和不断砥砺自我、发奋图强的精神。
(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不断汇聚各种思想流派,以及吸纳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营养的结果,也是不断容纳、吸收消化周边国家文化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以我为主、融汇百家、综合创新,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铸就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并且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塑造了中国文化伦理精神,也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
(四)入世求实、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在这种重视国计民生、积极入世思想的培育下,传统民众大多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始终心怀天下,情系苍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坚强,与积极入世精神密不可分。
(五)心性美德、爱无差等的仁爱精神。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中所倡导的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的道德伦理标准,是中国民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宣扬和自觉奉行的行为规范。
四、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为了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态势下,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并巩固其主流文化的地位。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大学生具有识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信息,进而自觉认同先进文化,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学生个体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新知识快,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二)增加人文课程,丰富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针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下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片面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高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多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人文课程、讲座,或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美德、优良民风和气节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的国情,从而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传统民族精神必须融合时代精神,才能继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得以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我们必须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因为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弘扬民族精神,所以高校应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3]
(四)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当前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创作出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又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五)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引起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传媒的管理存在疏漏,导致各种不良信息泛滥,从而使大学生在认识、辨别上出现偏差。因此,文化部门和高校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管理,要重视加强网络教育阵地建设,建立爱国主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网站、网页,以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使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和思想占据互联网的主流地位。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刚健自强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应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加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泰勒・爱德华.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关键词:幼教 儿童 民族文化 认知
一、引言
每个国家都会有其独有的文化,而我们国家非常注重民族文化,它是见证我们国家如何生存以及成长的印迹,民族文化是我们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伟大的捷径,它是我们国家生存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拥有民族文化也可以不断创新发展,散发青春无限活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发展的好坏,以及历史的长短评价标准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的见证,也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传承。
所以如何发扬我们国家民族文化是一项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在家语事业方面更是越来越国际化,如果教育事业失去了所谓的民族性,那么将无法实际做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之间造成我们国家对于民族文化会有一些丢失性,丧失一些原本的民族文化特性。根据多年实际经验证明,历史上随着一个比较辉煌的民族逐渐消失,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是这些民族都是因为被武力打击而消失的,但是如果真的深入调查这些民族消失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民族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没有可以连续传承下去。
幼儿教育正是我们国家对于人们教育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一项终身事业,而且是我们国家民族可以成功迈向国际的第一步。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启蒙知识传授,教育孩子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让他们将这些学到的文化知识可以终身受益,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时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将会为大家根据我自身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经验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分析以及研究。
二、对于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因为一些关于政治上的改革创新,我们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发生了比较大的冲突,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新文化,新教育的创新型教育文化。
1.幼儿教育实行的具体价值分析
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进行在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民族文化也都有比较广泛的含义以及比较狭义的概念区别,所谓的广义不过是希望可以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比较好的发展,还可以发扬我们国家比较优秀的文化传承。所谓的狭义也不过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他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将民族一些成员的能力提高,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可以让民族成员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可以顺利继承我们国家正统优秀的文化,借着这个缘由丰富自己的学识。增添他们自身的力量。
对孩子们进行幼儿学前教育可以教授孩子们最为健康的知识,实现孩子们可以健健康康的成长,带领孩子们接触到国家社会上,带领他们认识文化的价值以及幼儿教育重要知识。幼儿教育一直都在我们国家对于文化教育事业中占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民族文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只是一个专业名词,它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标志,可以增加我们民族同胞之间的团结性,使我们国家各个民族可以很快融入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对于各成员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提高作用,还可以让我们国家人们自身的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所以对于幼儿教育的实施,教师们是肩上有非常沉重的担子,他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应该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时都教给孩子们。
2.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民族文化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知识掌握技能,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可以将我们国家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长年累月积累经验的结果,是根据我们国家各个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一些独有文化进行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些结论。长期以来,孩子们都是被我们归类为比较幼稚的一个群体,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大多数都是比较关心孩子们的生理是否健康,有没有身体疾病,对他们呵护备至。
所以导致这些孩子都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根本没有被人们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幼儿教育方面工作太不关心,甚至幼儿教育工作重要性都被人们忽略了。但是一个人的教育应该从孩子时期抓起,人生之初都只是一张白纸,而幼儿教育就是在这白纸上画的第一笔,如果画的这一笔是不端正的,那么,以后的所以笔画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所以说幼儿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生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认识以及习惯的形成一般都是在六岁之前就已经定型了,所以我们必须赶在他们的习惯定型之前,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都传达下去。只有正确对待幼儿教育事业才可以将孩子们的第一笔画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都会继续传承发扬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知识。所以幼儿教育事业是我们国家需要发展的事业重中之重,必须在我们非常重视的前提下进行。
三、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
1.幼儿教育和民族文化相近的环境。孩子们认识世界万物的最主要的一条路径就是观察,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需要从外界事物的认知方面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教育,让他们可以正确认识世界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因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一直都处在比较传统的模式中,教学环境对于一直比较枯燥,但是孩子们天性都比较活泼,所以并不适应这种死板的传统教育,因此我们国家教育事业机构必须进行一次较大的改革创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比较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互动中学习文化知识,这样达到的效果应该会更加显著,更加稳重。
2.幼儿教育事业氛围。对于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可以直接决定一些事情,这些知识,以及民族文化都是需要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具体实际操作参与,以及他们生长环境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操作,得到相关的知识,这样一来,会让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认识更加完整,掌握更加熟练,更快更有效地实行幼儿教育事业,对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具体的传承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根据儿童自身的一些需要,为他们量身打造一套具体的教学模式。
3.幼儿教育的深化。其实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些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游戏,他们不仅富含非常丰富的趣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在不枯燥乏味的场合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们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思考方面的想法。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身边的这些游戏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一项课外知识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可以走出教室的牢笼,走进大自然,贴近我们真正的生活,更好地为传承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做贡献。
四、总结
根据上文我所讲述的这些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些重要研究以及分析,希望可以帮大家真正了解到,幼儿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到底是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希望我们国家教育机构都会对幼儿教育重视起来,让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简娜.幼教阶段培养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青年文学家.2012
[2]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为什么要教学生历史?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实现知识传递,还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思绪遨游时空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较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历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枯燥等问题,这不利于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落实。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语言、历史及人文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多种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认同。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现状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1.不自信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比不上其他文化,这种“不自信”的现象很多,例如,一些初中生更崇拜西方文化,对圣诞节、感恩节等西式节日极力追捧,而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过端午节、重阳节时,却很少认真参与,很少用心体会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2.了解少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例如,一些初中生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对一些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总的来讲并不了解。
三、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
1.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该点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的方式之一。民族英雄往往是一个时代中一部分人的缩影,学习民族英雄,以民族英雄为楷模,是当前时代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认同,亦是对民族情感、民族价值的认同,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民族气节时,为让学生投入学习并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应当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例如,历史教师可组织初中生开展“历史人物小讲堂”活动,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自行查阅历史资料整理一份“历史人物小故事”,然后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某时代、某英雄、某事迹,以此让学生主动加深对民族英雄的了解,同时实现民族气节培养。
关键词: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传承 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采取“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门秀萍.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58.
关键词:粤港澳;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
随着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文化密切联系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1][ 2][ 3][ 4],并成为群体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我国,有关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兴起,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5] 虽然民族认同感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我国心理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对自己中华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也就是个体知道并认可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以及对中华民族人群的心理依恋和情感偏爱。[ 6]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民认知评价会有重要影响。[ 7] 国家自豪感( National pride) 是公民对于他的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既包括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自豪感和尊重感,也包括一个人来自于国家认同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8]
现阶段,国外研究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与移民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国内研究则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9][10],也有少部分研究涉及到中华民族认同感[11],但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对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比较研究。粤港澳大学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近,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广东一直属于中国内地,一直接受中华民族文化,但香港和澳门经历了殖民主义回归祖国后,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比较研究港澳大学生与广东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的差异非常有意义。
一、 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抽取在广州地区高校就读的来源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大学新生,以研究粤港澳三地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特点。主要采取整群取样法,在广州高校中随机抽取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3.09%。所有学生的年龄为18-22岁之间,其中来源于广东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2岁,来源于香港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8岁,来源于澳门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岁。香港和澳门的新生都是初次来内地的大学新生。被试基本资料见表1。
2.研究工具
秦向荣民族认同感问卷(Ethnic Identity Scales EIS)共21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认知成分,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承认及其对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评价成分,即个体对本民族的积极评价和民族自尊心;情感成分,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情感上的联系和依恋;行为成分,对自己保持本民族的行为习惯、文化、语言、及其在民族群体面临困难时积极为本民族效力。[ 12]得分越高表明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程度越高。
T.W.Smith的一般国家自豪感量表(The general national pride scal)共5个项目[ 13],采用5点利克特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国家自豪感越强。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国家里,男性的一般国家自豪感要高于女性[ 14],另外,年龄对国家自豪感有影响,教育程度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3.施测
采用以班为单位团体测试的方式,要求被试逐项填写,2份问卷1次完成。
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
二、 结果
1.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总体状况
为了解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总体偏向,将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总分与得分中点73.5以及将国家自豪感总分与得分中点17.5进行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Karagezov等(2001)研究儿童对本国、外国人群评价的倾向时曾使用该方法。t检验的结果见表2。总体来说,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表明三地大学生认同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其中来自广东的大学生的认同得分最高。同时,粤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尽管澳门大学生自豪感得分与中点差异不显著,但三地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都是积极和正面的。
2.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的总体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F检验(见表3),结果表明粤港澳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澳门生源学生有显著差异,但香港和澳门学生之间在这两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同时,在评价维度、认知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粤港澳学生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总体差异不显著。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粤港澳大学生在性别、经济水平、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上等维度差异均不显著,所以在下面的表格中将不再列出。
3.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性别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进行性别比较(见表4)。结果发现,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上,男性除了在行为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3个维度都达到显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评价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女性学生在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其中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的学生,香港的学生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在评价维度和行为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
4.不同经济水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5),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中,不管是高经济收入家庭还是中低经济收入家庭,粤港澳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不管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均为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行为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仅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5.是否独生子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6),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并且在情感、评价和认知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在行为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6.父母不同教育程度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7),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的4个维度中,不管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差异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上,只有在行为维度上,粤港澳大学生之间才有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及香港生源学生与澳门生源学生差异显著,但广东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差异显著;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评价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行为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
三、讨论
总体来说,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说明我国新一代青年对中华民族都非常认同并且热爱,并且为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感到自豪。
国家自豪感表明国家认同,也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粤港澳青年之间差异无显著,与前人研究[ 15]一致。研究表明年龄与教育程度对其影响较大,粤港澳青年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当,所以差异不显著。但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有较大差异,广东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明显比港澳大学生高,因为广东一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所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较高。而港澳学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儿童期后都处于港澳回归后的融合时期,从西方文化教育过渡到中华民族文化,所以相对广东青年,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会稍低。
香港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中的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较澳门学生高,可能是因为香港比澳门更早回归,和中华民族文化交融更早,对民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两者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相差不大则与港澳回归后政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有关。虽然香港澳门在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差异,但两地青年都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民族自尊心和归属感大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当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两地青少年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都能勇于维护民族利益。
粤港澳三地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总体民族认同感较低,这与秦向荣、高晓波、佐斌(2009)的研究[16]结果大致相同,原因为女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依恋心理会更强烈,同时女性比男性表达感情更含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较为独立,在人际交往方面更为外向,因此行为维度上稍高于女性。但在国外很多民族认同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性别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17]港澳的男性民族认同感并无差异,两个地区虽然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但是男性在家庭中都普遍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相似。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总体上香港比澳门学生认同感高,但两地男性在这两个维度差异并不显著,女性在认知维度差异显著,说明在这两个维度上,女性占主要地位。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在情感认知方面需要较长转变时间,而香港比澳门经历的文化交融时间要更长。
我国的舞蹈是经过多年的挖掘和恢复逐渐累积而成的,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是舞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舞蹈教学中,舞蹈的形式在发生变化,舞蹈的教育形式也必将发生改变。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多元多样的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及民族意识对现代舞蹈教育也产生深远影响。[1]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众多,另外包含有55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各民族的舞蹈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多种类型的民族舞蹈成为我国舞蹈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民族舞蹈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历史文明的洗礼,包含历代经典元素。我国的民族舞蹈积累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当前,每逢遇到重大民族节庆日,各个民族都开展多种多样的舞蹈来表述自己内心的喜悦,成为我国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民族舞蹈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感情联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先生说道。世界的本质属于多样化,而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当前,舞蹈的发展形式总体受到约束,通过渗透民族意识,融入民族文化,能够更好促进我国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舞蹈中民族意识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络,因此,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十分必要。民族认同感及民族自信心是书本知识中难以累积和形成的,而通过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及民族意识的了解,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从中领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达到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目的。[2]
三、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途径
1.学习民族舞蹈,体会特殊民族风情
我国的少数民族都具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各个民族在舞蹈形式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蒙古舞蹈中,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昂头、拔腰及挺胸。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处于辽阔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养成挺胸、昂首的身体形态,而在舞蹈形式中表露出来。著名的“踢踏舞”属于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舞蹈中主要表现了藏族人民的诗情画意和无限生命活力,全面展现了西域风情。各个民族的舞蹈搜是各民族人民表达情感的绝佳方式。在舞蹈教育中,想要深入学习民族舞蹈,必须要亲自表演,结合民族文化,才能体会舞蹈的艺术美。舞蹈教育活动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民族文化学习,深入了解各民族舞蹈特色及内涵。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同时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学中,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思想上的厌倦和身体上的疲劳,通过在舞蹈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激发学生对各民族的热爱之情,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
2.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相结合,促进民族意识的深层次渗透
在现代舞蹈教育中,要将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舞蹈中,极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舞蹈中要体现弘扬民族艺术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实现古为今用。舞蹈中立足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元素。湖北省歌舞剧院所创作的《荷花赋》属于现代民族舞蹈,在编舞过程中将我国古典民族舞蹈作为基本素材,在其中融入民间舞蹈和戏曲的悠扬,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现代美感。现代舞蹈教育中,融入民族意识的同时,要发挥创新意识,找到民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结合最佳途径,结合现代舞蹈特色和民族意识,实现完美结合。将舞蹈中的民族意识逐渐发展到现代意识和时代意识。现代舞蹈中,要编排的流畅、简约,要附和当代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现代舞蹈和传统舞蹈要相互渗透,相互弥补,体现出时代性、地方性及民族性。通过融入极具现代感的民族意识,更好保持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意识的深层次发展。
3.提升民族舞蹈鉴赏能力,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现代舞蹈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愿望。课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始正式进行舞蹈动作教学前,对课程相关民族文化进行学习教育。将民族特色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宣传短片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从而在民族舞蹈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节凑感明显、带有动感的音乐,配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装,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进行引导,向学生讲解民族舞蹈发展历史,讲述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习俗。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一下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民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民族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4]
4.加强民族意识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艺术教育属于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促进现代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舞蹈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对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具有诸多优势。舞蹈是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中,通过渗透民族意识,将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重要分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加强,民族意识得到提高,民族素质也将得到提升。我国的民族文化、戏曲、音乐及舞蹈都受到世界性的赞美和肯定,通过在舞蹈中融入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意识,加深学生对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深入了解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的民族文化经历多年的历史洗礼,民族舞蹈经久不衰。舞蹈中渗透民族意识,通过多姿多彩的舞蹈表演,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感,达到歌颂祖先、宣传民族美德的目的。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式,在舞蹈教育中渗透民族意识,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缺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居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大杂居,小聚居”,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深入,尤其是在民数民族和汉族居住相互错落的村寨更为严重。现在黔中地区出现的一种想象叫“汉化”,所谓汉化就是少数民族受到汉族的影响逐步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出现“汉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在内心不自觉地效仿汉族,这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也就逐步淡化,甚至缺乏。
(二)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并在旅游中受到严重扭曲
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黔中地区是旅游的地方。黔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果是旅游宣传的亮点之一,民族文化成果由全民共享的氛围在黔中地区已经形成。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已经成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扩大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影响力,传统的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转化成现代化的技术商品,不再是民族文化真正的成果,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严重扭曲。
(三)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随着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抢救队伍。长期以来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部分民族文化工艺、民族民间技能已经失传。例如在黔中地区的喇叭(唢呐)民族民间音乐已经陷入了困境,现在聘请喇叭吹手的价格太昂贵。失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基本上不愿意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
(四)黔中地区民族语言濒危
少数民族语言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的标识和象征,是一个少数民族保存集体情感、共同的重要渠道,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黔中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对策
为了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和对策有:
(一)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
黔中地区在贯彻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该狠抓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战略,真正做到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保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效果明显。
(二)鼓励民间力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力军在民间,鼓励民间力量积极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例如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黔中地区的很多苗族村寨,在每年的冬月、腊月苗族小女孩会自愿、主动到山上砍柴放到“花园”旁边。
(三)强化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圈,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抢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政府充分有效地参与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活,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关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包括采取优惠民族村寨政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投入等。
(四)建立博物馆和数字民族文化保护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政府和民族民间的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小型民族文化博物馆,主要搜集该民族有珍藏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等。
小结
一、引言
民族认同是一个系统的认识体系,涉及对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地域归属、民族认同感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本民族成员对其国家的认同,历史、文化的认同以及国家范围内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在这些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对其成员认识其民族特征,加深民族情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 民族认同的理论
1、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的基础是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里的“群体”在近代以前,因为生产水平的限制,个体对群体生活的客观依赖,多指自然形成的部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的概念不断与“国家”相靠近。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基于共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生活四个因素,这四项因素与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相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先驱赫德尔在其著作中说:“最自然的国家,莫过于一种民族特点的一个民族。”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而现存的国际当中,绝大多数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就要求个体不仅对本民族信念认同,还要对本国范围内其他民族进行认同。中国现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尤其需统一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最高形式。
2、历史文化认同
纵观民族的发展过程,多是从拥有同一血缘的种族展开,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产生独立的民族性格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形成特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使其个体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意识。对民族发展史的认同,是个体对民族建立认同感的基础。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即被这个民族所创造,也具有对这个民族的支配意义,为这个民族的成员所遵循。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各民族间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尤其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作为纽带进行疏导和融通。
3、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共同认同
对于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包括对民族所属国家的认同,而对国家的认同作为民族认同感的最高形式,其中就包含了个体对除本民族外的其他民族的认同。统一国家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归属感,是超越了政治形势以及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共有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壮族、满族、回族、藏、蒙、维等56个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一亿,分布聚居范围达到国土面积的64%。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各民族共有的改革、发展成果,密切的经济生活往来和紧密的文化交流使各少数民族间具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共同的政治权利以及民主的民族策略,使个民族发展拥有平等的资源和不竭的动力。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
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当中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荣在研究中国11—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时发现父母的民族是否为少数民族对青少年本身民族身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影响到“中华民族”认同,父母为少数民族会使自己的子女更认同“中华民族”。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程度。
2、社会影响
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社会的平稳发展是社会群体内各民族间共同发展结果,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对其成员在意识上具有导向作用。民族认同最初就源于社会对其成员的认同,社会意识会强烈的影响其成员的知觉、态度和行为,这也是民族区分以及民族冲突的根源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成熟,民族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界线开始淡化。我国现正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自由经济的相伴成长使当代大学生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的竞争态度使大学生更富裕创新精神,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对民族认同产生质疑,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对民族的认同产生矛盾,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毒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蔓延。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平稳过度的关键。
3、外来文化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民族文化的融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的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观的历史潮流。大学生处于生理及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外来文化以多种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渗透,从影视作品到饮食、服装等与生活相关的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事方法在这样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很大改变。正确权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异同,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接受,是当代大学生牢固民族文化基础的关键。
四、结论
一 学情问题是教学的前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上好一节课,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状况,如教学“相互沟通、真诚合作”时,教师已知学生在小学就学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且现在的教材中也有对该故事的简要介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直接略去负荆请罪故事的介绍,而是侧重讨论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真诚合作能够带来什么积极影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如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教师已知一般学生习惯于用右手握笔写字。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统一用左手握笔写字,然后评议,为什么大家会习惯于用右手拿笔写字呢?为什么突然用左手写字就感到不习惯、不自然了?从而使学生从写字这一活动中体验、感悟习惯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怎样练好字,使字体写得习惯成自然。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等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了解个性差异,这是开展分层教学、因人施教的前提。
二 主题探究是教学的核心
主题是教学目标的主要部分。教学时,要善于针对学习的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围绕教学的主题进行思考,层层探究。让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过程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而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如在教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时,教师可以出示和群众反日游行示威的图片,引导学生逐层探究下列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抗议日本对我国神圣领土进行非法“国有化”这一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的行为,反映了我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源自于什么?教师预设学生已知爱国主义的情感,故就引导式提问:这种情感源自于什么?在学生多样化的回答中,教师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源自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并进而探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什么能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教师预设学生往往注意到我们的姓名、中国结、中国印、福娃、春节贴对联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情结,但易忽视中华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故教师再让学生探究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应如何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一环套一环的层层探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三 反思问题是改进的阶梯
【关键词】羌族民间故事;绘本;幼儿教育;民族认同感
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与恶劣自然条件的双重考验。羌人运用其独特的智慧和坚强的生存意志,创造了灿烂独特的羌族文明。羌族发展至今由于其人口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史料的传承全靠“释比”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传承,因此显得格外珍贵。现代羌人进行的多是汉语教育,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理念,随着老一代口头文化传承者的消失,羌族文化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断层”危险。
一、羌族民间故事文学修辞手段的具象表达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特别是以英雄神话故事为背景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其发生和流传的年代与环境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进行主观的想象。作为幼儿其对知识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他需要有一种符合其认知程度的表现方式,我们不可能将其解读羌族民间故事的平台,定位为图书馆、博物馆、文献资料等层次。
绘本是作为一种简单通俗易懂图文的具象表现艺术,它通过“图×文”而不是简单的“图+文”的结合方式来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和文字的具象表达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已经远远大于“1+1=2”。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也有人认为绘本和我国传统的佛经故事类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由几米所带来的绘本阅读的热潮,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其表达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表现的画面内容是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二、信息娱乐消费文化中的流行表现手法
绘本是一种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过程当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娱乐消费手段,已经不可避免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视觉传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视觉传达向符号化、形象化发展。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如:描写羌族迁徙过程的《羌戈大战》,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内容,利用文字、图片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ppt绘本童话故事书、4D触感书),平屏电脑、智能手机等载体的结合,能够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使受众,从视觉、听觉、包括触觉上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信息娱乐消费手段了。
三、羌族民间故事绘本与羌族幼儿民族认同感教育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民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选择、过滤、积淀后下来的优秀文化因子。羌族作为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语言的特点“方言”的性质较浓,和其他语种对比,它既不像藏语分为几大语系,也不像汉语有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同一地区可能这个山寨和那个山寨的语言都是不通的,这就造成了现代的羌族人绝大部分是不会羌语的,而羌族文化的传承就面临消失这一巨大的危险。我们这里所谈的幼儿指“3~6岁”的幼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世界需要父母或教师的引导完成“共阅”的过程。幼龄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决定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其认知事物经历的是感性的好奇到理性认知。针对这一时期,儿童的绘本要求画面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内容浅显易懂。
羌族民间文化与绘本这种学前教育形式的整合有助于激发羌族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做为人生奠基阶段的教育,通过绘本整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既是对当下面临消失危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教育的重要资源支持。通过这种资源的整合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期,促使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初步认知与体验,形成自觉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文化上的“认同”,犹如水之源头,树之根本,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传统就谈不上“认同”。反过来,通过“认同”和“认异”,回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能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以便进一步承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并自发地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沿袭。
参考文献
[1] 刘阳,张慨.儿童绘本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23期.
[2] 李诠林.具象修辞、符号象征与消费文化[J].台湾研究集刊, 2012年04期.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2.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3.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2.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3.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身份认同
就我国为例,中华民族塑造出的是“华夏儿女”、 “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民族身份与形象来定义中国子民。而日本的“大和民族”,德国二战时自封的“优等日耳曼民族”等等定义也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给我们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收入阶层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背景和传承与心理认同。根据著名民族学家安德斯的解释,民族可以被看作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可以表现在共同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英雄以及神话、寓言、传说,民族精神的宣扬,甚至民族图腾、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存在,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种族、人群以及国籍的归属感,更加从精神层面上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团结稳定的作用。“国家认同是人最集中的整治性存在”2。共享同一民族文化身份的社会成员们也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国家荣辱观,分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背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感。这些源起于相同的national identity 的种种都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捆绑着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种族都无法磨灭的属于人类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的所在。
一、全球化传播(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一个无可抗争的实事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web2.0时代全球化传播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全球化传播的出现不仅仅对传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更加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信仰,渗透到乃至人们的饮食,喜好,口头禅,生活方式等等。以我国为例,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们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听国外的音乐,追美剧英剧看好莱坞大片;随着国内外交流增多,留学生人数不等突破新高,甚至许多人选择工作或定居海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的传媒手段让人们可以打破曾经传统媒体的“时间”、“地点”、“空间”的传播局限,从而获取到国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许多新闻消息以及娱乐节目等;许多人开始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美国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地球村”的局势首先在互联网的阵地上发动总攻,并且毫无悬念的打了一场异常漂亮的胜仗。换言之,全球化文化传播风靡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带来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都无疑给民族团结与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与民族身份之战
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或者时代背景下,identity是人们不能缺失的人类属性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世界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一种无法阻挡的高速节奏飞快发展的时代。乃至于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地球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identity)教会我们区分人群,种族,肤色,国籍,甚至扩大到知识,文化,习俗,信仰,饮食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领域3。它建立于共同一个种族共享的民族历史记忆和基因的传承,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准确的分辨出“我们”与“他们(别人,others)”的区别。而全球化以及全球化的传播,貌似有着与之相悖的走向和发展。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全球化进程的体现可以说渗透进了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地球村”的全球化传播时代中,全球化传播的‘无边界’以及“时空浓缩”的特质究竟会否导致国家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认同感的模糊甚至消失,或者他们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并且共存共荣,以及我们将如何更进一步的塑造和强调国家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感,都将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大的研究与讨论的课题,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Dieckhoff A & Gutierrez N, (2001), 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nal Identity, P278.
[2]刘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建构》,《思想战线》(昆明)2011年6期,第23,24页
[3]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关键词】广西仫佬族文化;学前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罗竞,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罗之勇,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宜州546300
【中图分类号】G127;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25-04
广西仫佬族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不仅是一个乐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和特色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等明显的特点,在我国民族文化史上可谓是一枝独秀。仫佬族文化是仫佬族儿童成长的文化土壤和摇篮,在仫佬族儿童人格的塑造、智慧的增长、美德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学前儿童已经能够认识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逐渐形成最初的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族文化的影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承、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担负着文化初始教育和民族意识培育的时代重任。可见,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的发展又与民族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民族文化的教育是根与魂的教育,牵动着整个民族的命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从学前儿童开始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师幼民族文化认同感。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前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努力。
一、培养师幼民族文化认同感
任何民族都拥有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如广西仫佬族在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多方面表现出与汉族迥异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是本民族在多年的生存发展中传承与发扬的,代表了民族的价值观,展示了民族的生命力。因此,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就是展示民族的价值观与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点,肩负着巨大的时代使命。作为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首先应该挑起重担,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唤起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使幼儿教师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极传播者,以此引导幼儿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一)唤起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的责任感
学前教育的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幼儿,所以,幼儿教师的信仰决定着幼儿的信仰,幼儿教师的行动决定着幼儿的行动。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断层,面对脱离民族文化根基的学前教育,我们不得不担心少数民族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维系着儿童的成长与民族的发展,幼儿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极传播者。对于广西仫佬族来说,幼儿教师在接受、赏识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必须首先了解仫佬族的文化传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人。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用行动发扬和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仫佬族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也应该重视对幼儿教师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在幼儿园掀起仫佬族文化保存教育与传承的热潮,激励幼儿教师开展仫佬族文化的保存教育,传承仫佬族的文化精髓。
(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意识会深深影响幼儿的情感。另外,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充分挖掘、利用生活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积极为幼儿创设生动、适宜的民族教育环境,创设浓郁的民族文化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地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对于广西仫佬族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将仫佬族的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时刻感受着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位仫佬族人的自豪与喜悦,从而对仫佬族文化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
如果说学前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那么幼儿园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机构。幼儿园要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民族文化与课程的整合。幼儿教师要主动地选择和利用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最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适宜于幼儿学习探究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如仫佬族的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都是极富民族文化特色,又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适于幼儿探究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智慧,开发与构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课程体系。有效引导幼儿学习本民族文化。
(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设体现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教育体系把环境称为“第三教育空间”,还有人把环境称为“第三位老师”,目前我们也一致认为环境也是隐性课程。总之,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对于仫佬族地区来说,幼儿教师也应该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仫佬族文化资源,为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创设能体现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
首先。可将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为基点创设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仫佬族特色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室内的门、窗、墙面、走廊、楼梯间和室外的游戏场地等空间布置主题环境,向幼儿展示仫佬族文化特色。比如可以根据主题变化在室内的门、墙面、走廊和楼梯间展示仫佬族的青色服饰、民居建筑、节日风俗、特色小吃、传说故事等图片;在窗台上摆放各种民间的手工艺品;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置“民俗风情”,陈列各种展示仫佬族特色的物品;在室外的游戏场地展示仫佬族的特色玩具,以供幼儿玩耍。
其次。可将区域活动的场所创建为基点创设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区域活动可以作为主题活动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在活动室开辟出展现仫佬族特色的区域,呈现仫佬族民族文化的元素。比如在活动室中可以设置民族工艺区。摆放各种用于制作仫佬族手工艺品的材料和成品图片,以便于幼儿在此进行操作活动,学会制作本民族的手工艺品,培养对民族艺术的兴趣、热爱;可以设置服装表演区,摆放多种多样的仫佬族民间服饰或者制作民间服饰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民间服饰以提高动手能力,然后还可以穿上民族服装进行各种类型的展示与表演。感受民族服饰的美,培养幼儿对民族服饰的欣赏、认同与喜爱之情;可以设置民族美食区,摆放一些特色小吃供幼儿品尝,或者提供一些制作小吃的原材料和制作步骤图。让幼儿学会制作小吃并品尝小吃,感受民族小吃的美味与制作的不易;可以设置阅读区。摆放各种与仫佬族有关的书籍资料,供幼儿欣赏与阅读。
(二)将民族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
将民族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一种途径就是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自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主题网络。在选择主题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小、中、大班的班级特点选择不同的主题,使主题内容能反映仫佬族的民族特色,使得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并呈现本土民族风味。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在一张纸上列出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编制放射状的主题网络图。然后,教师再根据主题网络图中的内容定期开展相关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下面以主题“我们的民族特色”为例。
把“我们的民族特色”作为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了仫佬族的民族特色资源,其中传统美食、民间游戏、民间文学、传统节日作为发散的四个维度的亚级主题,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具体的教育活动,均与本层级主题内容紧密相关。能体现出仫佬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并且涉及了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有利于资源与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此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制作和品尝仫佬族的糯饭、辣椒菜、腌酸菜等各种美食:玩有趣的民间游戏“抢粽粑”、“凤凰护蛋”、“烽火球”、“沙中淘金”、“三六九棋”等;欣赏、学习古歌谣、民歌、民间故事等;利用一年的特定节日婆王节、牛魂节、走坡节、灶王节、依饭节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听、闻、尝、做等认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特色传统文化,掌握社会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学会处理日常生活,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道德感、责任感和规则意识等,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使之能更积极和乐观地面对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三、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2001年5月22日国务院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目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仫佬族文化传承方面,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也应该加强合作,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传承仫佬族文化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仫佬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强化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一)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此外,“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幼儿园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主动为幼儿园的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家长开放日和亲子活动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以传统饮食、传统节日、民间游戏、民间文学等受到家长和幼儿欢迎的主题为线索组织活动。活动前。教师应该积极发动家长提供材料;活动中利用家长的特长,向幼儿展示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民间游戏的玩法。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教幼儿民间歌谣等,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二)争取社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