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夯实基础护理范文

夯实基础护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夯实基础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夯实基础护理

篇1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一般所说的基础护理是指和患者最为贴近的护理,也是护理人员了解病情的主要途径。运用的相关理论知识都是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体现出护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工作内容涉及观察病情、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等多个方面。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可以反映出该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质量。为了使我院的护理服务再上新台阶,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1 进行基础护理知识强化训练 虽然所有护士都是护士专科毕业,但是,由于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中的差异等原因,因此要对相关基础护理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并由护士长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基础护理的优质服务。基础护理涉及早晚间护理、皮肤、口腔的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1.2 加强基础护理意识 在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时,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的意识,避免出现基础护理只是生活护理的认识误区,为患者减轻痛苦,在护理中加强基础护理的各个方面,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将我们的护士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实际工作中,要能够急患者之所急,给予患者之所需,积极主动,耐心细心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营造和谐医患环境。

1.3 进行基础护理管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成立质控小组和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提高和监督,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质控小组主要是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组成,负责对所负责部门的各项基础护理的指导、培训、质量监督,并进行本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基础护理包括铺床、皮肤护理、静脉输液、雾化、吸氧、导尿、洗胃、灌肠、护理文件书写等多个内容。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组的护理质量,根据护理内容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结果进行整理,反馈,进而对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护理人员的考核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正。

1.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护理的数量、质量、患者的病情、患者满意度等护理工作,对一线的临床护士进行考核,并进行相应的福利、奖金等奖励,调动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加强对基础护理的重视。

1.5 对护理的层级管理进行强化 在工作中,加强护士长的职责,对本组护士进行全面的护理检查,发现缺点后及时提出完善方案,帮助并监督护理中的问题,并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向护理人员培训、落实。根据护士的综合素质,包括职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护龄对护士进行评定,高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对较重病情的患者护理,对护理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对较轻病情的患者护理,这些患者的护理对积水水平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1.6 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护理质量,不仅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同时对于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因此,我们对护理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管理人员、护士长,甚至医院领导,都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提高护理质量,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开展护理活动,对工作方法、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1.7 培养护理人员的情感,加强护理沟通 基础护理人员是直接接触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培养护理人员的情感,能够体谅患者内心的想法,深刻体会患者的喜好、痛苦,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开展护理情境模仿,锻炼护士的观察力,强化护士的爱心,培养护士的耐心和细心,本职工作的认可和热爱,才能让这门护理科学更具有艺术性,全体护理人员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爱心浓浓、热情周到、细致服务,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

2 体 会

基础护理对于护理技术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较低于专科护理,以及配合手术的技术要求,但是技术难度的不同,并不影响其重要性,反而在患者的康复中恰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基础护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护理技能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为其他护理打好基本功。

在基础护理的工作过程之中,通过护理人员培训,考核方法等活动,护理人员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进行积极主动的护理,细心、耐心地提供护理服务,营造医患和谐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从根本上杜绝“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的观念,更不能出现检查时做的好,不检查时不做的现象,不但要开展患者调查进行监督,更要从本质上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基础护理意识,结合绩效,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服务的质量。

通过基础护理相关活动的开展,我院的患者满意度、观察病情、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等多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患者满意度达到了近98%。这其中,我们还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保障护理措施的实施,良好的医患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另外,在夯实基础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希望等到在收费环节能够对护理的重要性有所体现,这需要政府的支持,根据现在医院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够对医疗制度作出相应的改革,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意识到护理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医院内部也应该注重护士的层级管理,优秀的护理人员应该得到相符合的待遇、发展空间的支持。从而提高护理的优质服务,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慧芳.夯实基础护理是是吸纳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J].中国实用医药,2011,8:273-274.

[2] 石桂清.夯实基础护理,实现优质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129-130.

篇2

施秀玲

(德保县中医院 广西 德保 533700)

【摘 要】目的:为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促进患者健康,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具体措施及体会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所做的最基础的护理,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么低下,而是满足了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护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陪视管理制度,增加护理员工作流程,

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解到各班次工作流程,将人性化护理服务、专业化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谐的护患沟通渗透到每天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2]。

3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导尿、灌肠、洗胃、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4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4.1实践“三基”,夯实护理理论基础 以理论指导临床,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 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 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 1 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入院三年之内的新职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理论测试,不定期对高年资护理进行理论测试。

4.2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护理部每月从各科室抽查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并达标,科室考核由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

4.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3年来我院所招聘的新职工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培训完毕统一组织测试并达标。

5 主要体会

5.1 政府支持,制度改革,增加收费项目,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物价、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5.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病情观察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5.3 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并可以成为其他治疗的基础,对于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5.4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意识,护理结果标准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每一项基础护理的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水平。

5.5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道德情操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61-01

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其具有诊治快捷、方便、人流量大等特点,是医院对外工作的窗口,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完善自身不足,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的困扰时,也能提高医院声誉。下文就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做了如下分析。

1 门诊基础护理概况

1.1 工作内容:我院门诊护理人员主要是在咨询台、分诊检查室、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急救室等科室进行相应护理,具体来说是为来门诊救治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注射、门诊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对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协调[1]。

1.2 特点

1.2.1 病人多:是因为来院治疗的患者为不同阶层、年龄段的患者,且病症不一,一旦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易造成患者和周围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判断,并积极对患者进行疏导并将之送到指定科室,配合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救治。

1.2.2 医生流动性较大:原因是门诊部每一天坐诊的医生都是由各科室派出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对于常来门诊治疗的患者来说有一定影响,常会因不了解门诊医生坐诊规律而产生一些纠纷。为此,门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患者讲明门诊医生坐诊规律,并向其讲明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的意义,让患者对门诊医生工作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院及护理人员还要尽可能的缩短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和取药时间等,简化治疗手续以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维护医院信誉。

2 开展优质护理的可行性措施

门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关键在于护理人员,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引导患者,并向患者讲明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及时将患者送至与其病症相应的诊室进行治。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尽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则需要门诊护理人员做好如下工作:

2.1 构建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层级管理制度的落实,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有据可依,并按照规章制度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制度构建时,要以护士的年龄、职称和技术等综合因素为依据,构建以护士长为主,责任护士和护士共同组成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中护士长的工作是每周对各个护士的工作进行抽查,月底进行全面检查,以及每一天上下班检查基础护理落实工作[2]。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更好的落实,还应该将定期检查、全面检查和随时检查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护理人员身上,明确护理项目及规范,使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尽职尽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周到、高质量的服务,也能改善医护之间的关系,切实将优质服务贯穿于门诊基础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2 提高服务意识:门诊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最先且直接接触的人,其服务质量优劣,与医院名誉密切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更新,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深化基础护理,以便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要做好这些,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尊重患者,耐心的为患者提供服务[3]。如接待患者时要用“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等礼仪性用语与患者进行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当患者和家属有问题要咨询时,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耐心的进行解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减少沟通不畅而带来的医疗纠纷。

2.3 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与护理质量也密切相关,要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技能及业务培训,以增强其责任意识,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要鼓励护理人员利用上班之余时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护士条例、医疗纠纷条例及医院感染条例等方面的内容,巩固护理人员法律基础知识,使其遇到相关纠纷时能及时作出回应,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理论知识笔答、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和吸痰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强化其技能为了调动护理人。为了使护理人员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还要定期、不定期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公证的绩效分配,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技能和业务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4]。

2.4 加大门诊监督管理力度:门诊是医院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地方,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来往频繁,而医生在诊治和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5]。这就要求:

2.4.1 护理人员监督:护理人员要对门诊环境进行监督和维护,以便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减少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诊治活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实现优质服务。

2.4.2 患者及家属的监督:医院要将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及规范制度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公开,实现门诊工作透明化同时也要设置意见箱或邮箱,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对门诊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督促护理人员工作,使护理人员能按照规章制度并秉着人性化服务从事门诊护理工作。

3 结束语

医院门诊护理作为基础护理部分,其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以患者为中心,着手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落实护理责任制、接受定期培训和考核、自行监督和维护环境、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完善自己,为患者创造最佳诊治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进行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和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医院门诊部还需要结合实际重新设置和划分服务范围,为护理人员提供完善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平台,提高护理质量,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病症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伟娟.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分析[J].管理实践.2010(06): 168-169.

[2]王在琼.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全员护理技能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 22-24.

[3]郭燕红.适应形势 锐意进取 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05):305-307.

篇4

关键词 基础护理 无陪护病房 精神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59

卫生部发出《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后,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的满意为目标,以护理的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实行封闭式管理,及时、专业、规范、持续、安全的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1]。患者住院期间无需陪护,患者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或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已康复的住院精神病人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及内容:我院有3个封闭式精神科病房,1年分4个季度定时由护理部下病房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参照医院评审服务态度的项目以及患者需求,自行设计了14个问题,测评重点是护士的服务态度、语言、行为、技术操作、主动服务意识等方面,为打消患者顾虑,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见表1。

护理:⑴护理方法:①建立健全封闭式病房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让患者按时适当活动的同时又得到充分的休息。②家属送患者入住时予以热情接待,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陌生感,使患者有如在家的感觉。签订“入院宣教书”,互留电话以保证医患之间的联系通畅。家属随时可了解患者在院情况,消除顾虑。③专科护士岗前培训,强化护士的责任心,严格护理人员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明确各班职责,实行双班制,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双交双接。确保医嘱准确无误的执行,使患者尽早康复。④每周组织1次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患者精神生活,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能动性,构筑愉快、温馨的住院环境。⑵护理内容:①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洗澡更换病号服,仅可带少量符合安全要求的洗漱用品入院,禁止刀、剪、打火机等危险品带入病室。②安全护理:精神科患者由于幻觉、妄想的存在,没有自知力,而躯体无障碍,能自由活动,常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最为严重的是自杀、伤人、毁物、外走,因此安全护理特别重要[2]。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时的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巡视,多与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动机,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对有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伤、自杀等特殊行为的患者活动不离护士视线或予以隔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并专人看护。病室钥匙不能一把单独使用,应和几把相类似的串在一起,防止患者盗抢后顺利开门外走。③基础护理:每天早、晚护理人员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脸、刷牙、梳头、整理床单元,晚间护理时还为患者洗脚,洗外阴;恢复期患者进行督促或协助个人生活;每周为患者剪指(趾)甲1次、协助患者洗澡、洗头2次;及时为患者更换脏(湿)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协助不能自理者完成;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尊重患者个人生活习惯。④饮食护理:不思饮食,应选择其喜爱的食物,劝其多进食;不主动进食者护士喂食时要慢;对有幻觉、妄想怀疑食物中有毒者,可由其他患者或护士先食,以解除患者顾虑[3];暴饮暴食给予规定的食量单独进食;木僵、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进食予以补液或鼻饲。只有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否则延误了病情,也加重护理难度。⑤服药护理: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定要确定患者服药到肚;拒药的患者要进行耐心的劝导,劝导无效后用鼻饲给药或静脉给药。⑥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疾病和药物知识,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识到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认识到疾病的预后与药物的关系[4]。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结果

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实行无陪护病房在精神科的应用,2010年满意度最高,达95.9%,明显高于2008年、2009年的护理满意度。且2010年无1例护理纠纷发生,明显低于2008年、2009年。2010年不同季度满意率调查及连续3年满意率调查,见表2、3。

讨论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专业、规范、安全、细致人性化的护理,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保证了患者的疗效,在精神科实施无陪护病房即为患者家庭节约了经济,又为家属节约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病区的人员流动,为医患沟通提供渠道。精神科无陪护病房真正地做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通过在精神科夯实基础护理,实施无陪护护理,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减少了医护人员与陪护的冲突,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②专业的基础护理,即使患者感到舒适、整齐、干净,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护士做基础护理直接与患者接触,全面了解患者、促进了护患沟通,是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③没有家人在身边,降低患者的依赖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患者回归家庭、适应社会奠定基础。④降低了病室人口密度,减少人员流动,提高空气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病房的干净、整洁并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几率。⑤实行无陪护护理即为患者家庭节约了人力,又减少了经济开支。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找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组资料也证实了上述结果,2010年满意度最高达95.9%,明显高于2008、2009年的护理满意度。且2010年无1例护理纠纷发生,明显低于2008、2009年。

综上所述,实践证明在精神科夯实基础护理,实施无陪护护理是切实可行的。虽然开展无陪护护理多年,但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学习及完善,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护理品质,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参考文献

1 张强,艾洪涛.让护理回归本来[J].当代护士,2010,5:4.

2 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5.

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效果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nurs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Wang Lingjian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Yunnan Gejiu 6610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established a bedside nurses working system, everyone involved in the canal bed, nursing records transferred to the ward bed.Increase of patients and families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reduce nurse-patient disputes.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patient needs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timely care given to patients with human help.Improve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care;Basic nursing;Nursing Care

1 临床资料

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自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共收治住院患者321例,留观静脉输液患者613例。年龄从出生6天的婴儿到93岁的老人均有。我科室共有病床52张,护士人数12人。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将床位划分为4个责任区,为A、B两个责任组,一个夜班小组,两个小组由三名护士组成,每个护士根据年资分管4~8名患者不等,对分管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保持持续性护理。

2 护理措施

2.1 入院时优质护理

2.1.1 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传。介绍病区环境,并让患者知晓责任护士是谁,并协助患者熟悉周边环境。

2.1.2 做好护理评估,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素质、家庭经济状况较熟悉和了解。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防治有初步的治疗护理措施。

2.1.3 掌握患者治疗的进度状况,责任护士做到对每一位分管的病人治疗及康复治疗的程序熟悉和掌握。

2.1.4 熟悉患者的用药方案,对患者治疗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提前进行干预,做好相应的治疗护理工作。

2.1.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给予饮食治疗的相应指导。

2.1.6 输液治疗前应进行静脉评估,根据患者年龄及每天需要静脉滴注的次数对静脉穿刺作出预案,选择留置套管针或者是普通静脉输液针。

2.1.7 根据患者和患儿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穿刺方式,即是头皮静脉穿刺或者是上、下肢静脉穿刺。

3 治疗期间的优质护理

3.1 保持病室的整洁,做好晨间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给家长和家属作适时的健康宣传。

3.2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如盐酸多巴胺,立其丁在治疗小儿疾病中的运用,应严格保持在每分钟滴速不超过20滴。过快可使患儿呕吐,腹泻,鼻塞症状出现。左氧氟沙星在留观病人的输液过程中,应告知患者会有强烈的胃肠道反应的可能,并做好即时的观察。阿奇霉素会有腹疼及胃肠道反应症状。让患者认识到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会造成对机体的伤害,积极配合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4 住院期间的优质护理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减少和防止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4.1 每个住院患者不分老幼,都让其在手腕上佩戴身份鉴别标识,标识所包含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疾病诊断、药物过敏状况。根据腕带的粉蓝和粉红两种颜色,区分性别,进行相对应的操作。

4.2 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鼓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士进行医疗安全事故的防范,护患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再次的核对,以保证其医疗安全,这些都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4.3 输液治疗过程中增强巡视,勤观察。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整体护理服务。

4.4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有蓝色的隔离标识,降低传染源,争取每一位住院或留观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和预期出院。

4.5 尊重患者隐私,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住院区域周边食宿的信息。提醒患者注意保管财物,防盗窃,以减少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对患者提出的一切要求。在工作职责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援助。

5 护理效果评估

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工作中出现护理误解时,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答疑,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和家属普遍对责任护士给予好评。通过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与求知欲。

6 讨论

优质护理有效促进了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对确保患者安全,体现护士技术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流动护士工作站的前移、治疗、基础护理、记录都在病房的床旁完成。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护士对病情观察的客观资料及采取护理治疗措施的过程[ 1 ]。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奠定了基础[2]。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和重返家庭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管理,对患者治疗中的安全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了护患之间产生芥蒂,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能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促进了优质服务“病人和家属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社会和政府满意”目标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大胆创新,加快改革步伐

省统计局结合各专业实际,制定《2009年省统计局各专业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计划》,就建立市州宏观经济监测点制度、开展GDP月度核算、建立预测分析模型、开展企业一套表试点、创新部门统计管理与合作机制等22项创新研究项目分解到处室,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突出重点,狠抓“双基”建设

按照要求,省统计局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当前的一个中心任务来抓。2008年7月,省统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要在3-5年时间内,乡镇统计工作要实现“八有”“八化”的建设目标和管理目标。2009年,省统计局对原“八有八化”目标进一步规范。

“八有”建设目标是:有岗位、有人员、有资格、有经费、有场地、有设备、有台账、有网页。

“八化”管理目标是: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标准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宣传经常化、统计服务优质化。为将工作落到实处,省统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责任分明,共同努力。乡镇统计“双基”建设涉及面较广,许多事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为此,省统计局明确提出了省市县三级统计局各自的责任和要求。县(市、区)统计局是具体组织、实施者,负责指导、督促、沟通协调,争取重视支持,积极为乡镇达标创造有利条件。市、州统计局负责督促指导本辖区内县(市、区)规范化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创造条件。省统计局负责督促指导全省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达标县(市、区)统计局向市州、省统计局上报建设情况,省统计局核实后在资金、设备上给予倾斜和支持。

2009年4月,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不少县市统计局得到大力支持。如蕲春县局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明确在乡镇党政办公室下设统计工作组,县乡两级政府一次性拿出50万元,购置专用服务器、防火墙和一批电脑,连通乡镇网络;武汉市新洲区政府每年拨付20万元专款加强统计建设。

二是典型引路,夯实基础。省统计局先后在仙桃市和公安县召开两次现场会,请各市州直管市统计局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现场学习。各市州先后在本地树立典型,以引导带动。

三是督办检查,机制激励。3年来,省统计局积极筹措资金,每年对达标县(市、区)进行奖励、表彰,授予“统计基础工作先进单位”奖牌。在每四年一次的省人事厅、省统计局对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名额中,拿出部分名额给达标先进个人。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切实推进。

2009年,省统计局修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考评办法,加大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优质服务的评分权数,以

引导乡镇统计工作进一步朝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强化统计优质服务方向发展。

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调查

从2009年4月底开始,省统计局组织各市州县局和乡镇街道统计站,历时近2个月,从统计机构、人员、经费、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统计服务等6个方面,对全省1374个乡(镇、街道,含政企合一单位,下同)的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84.3%的乡(镇、街道)建立了统计站,类型以合署办公为主;统计专兼职人员之比为6∶4,8成以上为大专以上学历;96.7%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建有制度; 83.8%的乡(镇、街道)统计站的经费来源是实报实销; 86.9%的乡(镇、街道)统计站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人员少,任务重,队伍不稳定,工作难尽力;调查对象多,配合程度低,基础资料差,数据质量难保障;统计力量、统计经费与统计任务不协调,工作难开展;各种考核造成压力,数据难实报;机构多,监管难,数出多门,标准难统一。这为省统计局下一步制定具体解决办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严格审批,加强项目管理

2009年的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中,省统计局狠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严格要求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省统计局审批或备案,并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业务处室平时注意提醒与对口业务部门在统计调查项目上要按法定程序。对重复统计或暂不具备条件实施的统计制度一律不予批准。

篇7

关键词:港口航道;护岸工程;软基处理

1.港口航道护岸工程施工所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1)地质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护岸工程形式有所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此,在施工前应在现场详细勘察,掌握施工现场地质、水文的具体情况,由此选定合适的施工方法。遇地层变化时增加勘探点,保证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2)地基承载力。经现场调查与分析后,明确施工范围内土壤的强度以及物理性能指标,以此为参考优化护岸方案,例如适度扩大地基承载面积。在形成可行的施工方案后给后续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清晰的引导。

2.港口航道护岸工程中常见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2.1垫层处理

软弱土层含软粘土和淤泥土时需进行开挖处理,将该部分承载能力不足的土层挖除干净,再于硬土路基上建造地基,形成稳定的基础结构。垫层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可采用砾石或块石材料。在合理设置垫层后解决建筑基础深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改善护岸工程整体结构的受力状态,使上部荷载向下传递至垫层处,再向周边扩散,以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沉陷、坍塌。此外,底部的软土地基与成型垫层间有较强烈的摩擦作用,在该受力关系下保证垫层的稳定性。

2.2水泥搅拌桩处理

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作为固化剂),在深层搅拌的作用下将待处理范围内的软土破碎,再与水泥均匀混合,经过充分的搅拌后形成泥浆,依托于水泥的固化作用可以连同软同组成完整的结构体,成型水泥搅拌桩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较好,可承受上部荷载。相比于常规的刚性桩,水泥搅拌桩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例如强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施工周期更短、经济效益更突出等。

3.土工格栅加筋土处理

土工格栅加筋土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方法,可取得较好的软基处理效果,其具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如表1所示。(1)通过土工格栅的应用,压缩系数有大幅度降低,压缩模量随之增加,软基所具备的抗变形能力、承载能力均有提升。(2)土工格栅层数的改变不会对加固效果带来明显的影响,一层土工格栅已经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三层设置方式的加固效果与之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无特殊要求时可采用一层土工格栅的设置方式,其能兼顾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3)荷载较小时加固效果更为突出。

4.垫层处理方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本工程中,护岸结构设置为斜坡堆石型。现场勘察结果显示,场区内的土层类型以及特性主要有(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细砂,饱和、稍密,层厚1.0~5.0m,承载力标准值120kPa,孔隙比0.849;粉砂混淤泥,饱和、松软,层厚0.9~3.9m,承载力标准值50kPa,孔隙比0.738,属软弱地基,缺乏稳定性;淤泥质亚粘土,饱和、软塑,层厚0.5~3.4m,承载力标准值60kPa,孔隙比0.914,也属于软弱地基。可见施工场区内含较多的软弱地基,需予以处理,保证其稳定性。

4.1铺设垫层土工布

海底面标高为-3.2~-2.6m,低潮时水位-1.2m,根据该水文信息可知海底面不能露出。对此,采用水下铺设土工布的方法,具体作业流程如下所示。①施工准备。材料采用幅宽为4.5m的聚丙烯有纺2000目土工布,该材料的径向抗拉强度为50kN/m。提前准备好材料,在陆上拼接成尺寸为26.0m×13.30m的布块;为满足稳定铺设的要求,在13.30m的两个边上分别设4个扣子(布设间距保持一致),以便在后续铺设时挂在固定桩上;用镀锌铁管将土工布卷好,转移至阴凉区域存放以便使用;取规格为60cm×100cm的聚丙烯编织袋,装成砂袋,将其抛至土工布施工范围的外侧,要求每块土工布均采用200个砂袋,并配套适量长为1m、直径为120mm的木桩。②测量定位。以设计图纸内容为准,根据护岸轴线定出土工布的边缘线,在水面上稳定支立3根导标(在设置时要求三者共处相同的直线上),作为土工布纵向下水位置,依据该导标有序下水;安排潜水员下水作业,在指定位置稳定打设固定桩,以便在该处挂设土工布;在陆上适配经过校验的经纬仪,目的在于利用该装置控制横向下水位置,保证土工布可精准下水至指定位置。③铺设土工布。安排两条船参与铺设作业,其位置需垂直于护岸轴线方向,两船相距13.30m,即土工布的宽度,若无误则抛锚固定;额外安排1艘船,由其将土工布装载至护岸外侧,将卷土工布的铁管两侧用绳拴好,经过精细的调整后使土工布纵向与预设导标方向垂直,此时将土工布缓慢下水。在此过程中潜水员在水下辅助作业,调整成卷土工布的位置,使其精准就位。若无误将土工布上的扣子挂在预先设定好的固定桩上,再利用砂袋将该边压紧,实现对土工布的固定处理,确保其在铺设过程中不出现位移。此后,将棕绳送至牵引船,由该处的工作人员操作牵引绳,实现对布卷的拉伸处理,若此过程中土工布存在褶皱、位移的情况则暂停拉伸作业,经过整理后再次拉伸,最终将其铺设到位。在前述基础上,将砂袋压在土工布上予以固定,确保其在水流作用下依然维持稳定,规避位移、褶皱、受损等问题。第1块土工布铺设完成后开始铺设第2块,两者形成搭接的关系,以保证整个土工布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两者的搭接宽度按1.4m控制,按照此方式有序推进铺设施工进程。第1块与第2块土工布搭接部位需在离开土工布边1m处抛压砂袋,该值不可过小,否则不利于第2块砂袋的正常铺设。通常每3~4块视为一个施工段,逐段、逐块施工。

4.2石渣垫层的施工

土工布易在海水冲刷、侵蚀等作用下而受损,因此需予以防护,具体可采用石渣垫层。在选用材料时要求石渣中无任何直块径超过10cm的块石,各块石具有规整性,不可呈棱角状、片状,否则将由于块石材料过于尖锐而刺破土工布;还要求石渣保持洁净,含泥量需在5%以内。抛填施工采取开船抛填的方法,在现场配备多条船,使其沿着垂直于护岸轴线的方向有序运行,完成抛填作业。在该作业方式下保证石渣垫层的平整性以及材料分布的均匀性,减少水下工作量,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抛填作业。经过抛填施工后,安排潜水员下水详细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平整性不足、局部漏抛等问题,若有则及时处理,例如整平、补抛,直至各方面均满足要求为止。

4.3抛填的作业要点

抛填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根据既定的加载高度和加载时间有序施工,不可打破正常的施工节奏。在各级荷载作用下,随时间的延长将逐步消除地基孔隙水压力,使地基恢复至固结的状态,地基的抗剪强度也有所提升。在堤心石施工过程中,协调水域作业和陆域作业协同推进。以±0.0m为基准,以下部分采用水上施工模式,以上部分采用陆上施工模式。将整个抛填区域划分为多个作业段和作业层,逐段、逐层有序推进,同时确保前后镇压层的抛填进度提前于堤心进度,正常情况下工序时间约为3d。经过抛填施工后可避免堤身地基因集中受力而失稳,保证护岸结构的稳定性。

5.结束语

在港口航道护岸工程施工中,需充分考虑现场地质条件,若存在软基则以合理的方法处理。其中,铺设土工布是较为典型的方法。在本文所分析的工程中,采取紧密铺设土工布、均匀抛填石渣(防护作用)等方法,堤心抛填完成后允许20t乱石车在该处通行,稳定性得到保证。根据竣工后一年多时间的监测结果得知沉降量为8cm,无明显影响,且墙体前沿线无位移现象,总体来看护岸堤身的稳定性较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施工;应急处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湖滨站车站2、3号出入口位于西湖大道南侧,沿西湖大道东西向布置。2、3号出入口敞开段采用明挖暗支法工艺,由多座竖井连接而成,其中3号口7个竖井、2号口6个竖井(见2-2明挖段布置图), 1号竖井与暗挖段连接,竖井采用矩形断面,2号出入口竖井最大深度12.5m(4.45~12.5m),3号出入口竖井最大开挖深度为12.9m(3.04~12.9m)。竖井每开挖0.5m设置一榀环向钢格栅(局部纵向间距为0.4m)。

竖井框架外3m范围设置旋喷桩止水帷幕,基坑开挖范围内基底以下3m为水泥掺量20%的强加固,基底以上部分为水泥掺量5%的弱加固。旋喷桩加固深度为地面至开挖面以下3m。定安名都围护桩缝采用WSS注浆加固,加固深度同旋喷桩深度。

1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由于本工程大部分为饱和粉性土、粘性土以及砂土,且含水量丰富,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坍方及地表沉降,确保施工安全。

1.1明挖竖井施工时应缩短开挖进尺,开挖后及早封闭,并及时架设临时钢支撑。

1.2暗挖隧道设φ42超前管棚预注浆加固,砂层段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地层,改良土层性能,防止坍方,减小地表沉降。

1.3暗挖隧道洞身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确定合理的开挖步距,减少施工时对地层的扰动。

1.4通道开挖施工中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

1.5通道开挖期间对地下水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截、排、堵”的综合治理措施。基坑外设置截水沟,防止降雨和地表水下渗。

1.6开挖及初支结束后,及早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及时封闭成环。

1.7必要时于二次衬砌顶板埋设回填注浆管,封填初支与二衬之间的间隙,增大安全储备,防止沉降。

1.8加强监控量测,通过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调整复合衬砌支护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9开挖施工中加强地质调查,必要时采取超前地质预报,预测隧道地质情况。

2 坍方应急措施

2.1预防措施

(1)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2)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在0.5~1m内,采用台阶法工法开挖,及时进行喷锚支护,及时施作底板封闭成环,以控制围岩变形。

(3)加强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选择合理的监测项目,及时反馈信息,以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以确定施工工序,保证施工安全。

(4)通道开挖期间,安排合理的场地堆放抢险物资,以应付突发事件。另外必须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完好,储备易损部件,防止因机械设备状况问题影响喷射混凝土等工序施工,导致险情发生。

2.2发生坍塌的处理方法

(1)施工中一旦发生塌方,应及时迅速妥善处理,处理前必须详细观测坍方范围、形状、坍方地质构造、水文情况,制定出处理方案,切勿惊慌失措,盲目冒险,一哄而上。

(2)坍方不严重时,利用坍塌间隙时间,顶入钢花管,临时固定钢筋网,及时施作喷射砼封闭坍穴面。掌子面暂时稳定后,架设格栅钢架,喷射网喷初支砼封闭承载。必要时暂缓开挖,对坍体及通道前方土体进行注浆预加固。

(3)坍方趋势较严重时,可直接利用袋装水泥或沙袋堆压坍方面或坍方体,防止坍方加剧,初步稳定坍方面或坍方体。尔后穿透沙袋打设注浆花管,喷射5~10cm砼作为止浆墙,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充分加固坍体及前方地层。确认加固到位后,再行开挖。

(4)对塌方地段的衬砌应采取加强措施,衬砌背后若有空洞时,应用指定的材料回填密实。

2.3组织保证

(1)成立20人的应急抢险小组,确保在整个暗挖施工过程中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2)工程施工前,制定相应的抢险预案,并组织教育学习、演练;

(3)在距掌子面10m范围内准备足够的应急抢险材料:袋装水泥不少于2t,1~2mφ42钢筋50根以上,0.5m3长短不等的方木和木板,喷浆机备用1台。

3 涌砂突泥应急措施

3.1施工中采取降水或加固注浆堵水措施,减少地层渗透性或内外水头压力差。

3.2施工中采取措施排除积水,减少开挖扰动,防止围岩软化、砂层液化。

3.3备足抢险物资,如麻袋、棉纱、钢管、钢筋网等物资。对于管状涌砂,可在涌砂口填入麻袋、稻草或棉纱,再用钢管将堵塞物顶入孔内。并迅速架立钢架、网喷砼封闭。

3.4突泥可顶入钢花管,临时固定钢筋网,及时施作喷射砼封闭。条件具备时可反压沙袋控制突泥发生。开挖通过后再行加固注浆。

4 掌子面失稳控制措施

4.1加强管棚施工质量,避免管棚倾入净空后切除管棚,人为造成无超前支护;

4.2控制超前小导管注浆质量,确保在填充、压密管棚间土体,形成注浆加固体,截断管棚水流通道,避免漏水。

4.3确保掌子面全断面超前水平旋喷桩加固施工质量,形成骨架受力体系。

4.4开挖过程中预留核心土,起到保护掌子面,避免掌子面滑动的作用;

4.5重点注意淤泥质粘土的流变特性,充分发挥利用加固、改良土体的时空效应,快速开挖,及时封闭,确保开挖到架拱、喷浆在1小时以内完成;

4.6在2循环开挖完成后,及时喷射20cm厚砼封闭掌子面。

4.7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成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工序衔接,尽早施作仰供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对特殊地段(管线保护地段)缩小格栅钢架间距,加密超前小导管,以加强初期支护,确保稳定。

4.8加强对开挖面的量测:开挖初期支护后,量测顶板下沉及侧墙的收敛,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施作加强支护措施,如采用注浆加固、复喷混凝土等措施,增加初期支护刚度,防止围岩局部突变引起坍方。

5 地表沉降控制措施

针对劳~玉区间竖井及横通道的地质情况开挖中,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沉降:

5.1地面沉降观测点,在竖井开挖前取得初始数据,并将所有的监测点清晰的标在竖井平面图上。

5.2对量测结果进行及时整理,以获取开挖参数与沉降点的关系,以便在施工中调整各项参数。

5.3地面沉降变化值较大时,加密观测和加强现场值班。

5.4建立严格的沉降量测控制网络,及时定期进行监测,以掌握施工对周围环境及对竖井及横通道结构本身的影响。

5.5加强初期支护施工质量,必要时增加支护措施。

6 地面沉陷的应急处置

6.1洞内发生坍塌或地面发生沉陷时,立即在沉陷区外安全地带设置警戒,保证车辆和人员安全。

6.2迅速通知交警进行交通疏解。

6.3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上报,在现场制定抢险方案。

6.4洞内立即停止施工,并启动应急预案。

6.5通知管线产权单位切断沉陷影响范围内的管线。

6.6加密洞内和地表的监测点和观测频率,加强现场值班。

7 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或质量通病,如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要先分析原因,找出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再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并责成专人负责执行,专人检查,限期完成。

8 应急物资准备

8.1、现场准备好抢险物资,如方木、编织袋、工字钢,并在现场堆码整齐,标识清楚,专料专用;所有材料、构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应具有出厂合格和质量证明文件,项目部经常检查抢险物资的情况,发生损坏和减少应及时补充。

8.2、现场准备备用注浆泵,并在平时加强保养,保证随时可用。

篇9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 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

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10

一、指导思想: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篇11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床边工作制 整体护理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于今年6月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我骨一科有幸成为我院第一批试点病区。通过这5个多月的不断摸索,我认为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即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

1. 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我科使用的是功能制加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分为责护班,主班、换药班、治疗班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是很多护士为一个病人服务,却造成了工作有人完成,病人却没人管的局面,这就不符合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护理的理念,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即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等各个方面,实施责任制护理,落实整体护理。

2.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模式的转变,就要求护士“床边工作制”,每天需要在病房中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或需求,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难,为了能更好地为病人解疑,促进护士对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为了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也增强了对应急预案的了解,提高了护士的专业业务水平。

3.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把护理实实在在做到患者身上,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到护士就在他的身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生活服务、完成常规治疗等,均属于基础护理的范畴,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病人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骨科的患者多数都是卧床的患者,因此基础护理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天需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渍,同时还要保证病人面部、头发、口腔、会阴、足部清洁干净,让病人舒适。同时还要加强病房的巡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住院、出院。我们护士现在基本上在班时间除了完成每日必须的治疗以外,都在病房里巡视,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流,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力所能及地为病人解决一些困难,及时发现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情绪,做出正确的指导与知识宣教,使病人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状态。

4. 创建温馨病房,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床头铃呼叫,保持病室的安静。护士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巡视,主动取液、加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向患者介绍输液的用药目的等,打破常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变患者要我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通过此举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与赞扬,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2]。

5.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采取表格式记录、实时记录,记录护士所做的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将以往写护理文书的时间节省下来,与病人面对面沟通,更加仔细地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满意度,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病房整洁多了,床头物品少了;护士巡视多了,床头铃声少了;护患沟通多了,焦虑不安少了;宣教实用多了,护患纠纷少了;病房和睦多了;患者污垢少了;患者感谢多了,家属顾虑少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正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让护士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串连我们的日常工作,体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朝着“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 考 文 献

篇12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篇13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了护理模式,夯实了基础护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及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给患者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并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开展 成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势在必行,而且医疗护理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转变护理理念,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去适应医疗护理市场的需要,同时又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骨二科是一个具有45张床位的综合骨科,每天平均收容患者40-45人,年收容量在1200人左右,手术650余台。我科2010-7月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为忠旨,按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和内涵工作,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模式。改善了护理服务,促进了护患和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做法

1.1 组织学习,改变排班模式。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文件,深刻领会其中内涵,围绕优质护理服务标准、服务项目进行讨论分析,并到外院参观学习,使全科护士认识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明确了夯实基础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行了新的排班模式,如“双班制”和“弹性排班”,这种排班方式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减少了交接班次数,使每日交班次数减少到三次,同时并能防止信息流失,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高峰时的人力,又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1.2 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重新认真学习三基理论知识,每月过关考试一章内容,人人参加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并考试过关。重新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及骨科疾病护理常规。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1.3 实行责任组包干。科室每个护理人员都有自己所分管的病人。护士实行分组、分床负责患者的整理护理,责任到人,并将基础护理服务分配到各班次工作流程之中。责任组长负责本组护士的业务指导,并负责本组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和治疗等工作,并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对危重疑难或不能合作的患者科室人员同心协力,同时上报大外科护士长,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工作的落实,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1.4.1 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我科是综合骨科,病人多,急诊手术多,卧床病人多,一级护理多,因此基础护理任务重。而目前护理队伍年轻化,独生子女多。应让每个护士知道基础护理是护士的职责,是观察病情的重要途径。理解什么是优质的护理?护士长带头,以责任组长和辅助护士为主的基础护理工作在病房内展开,建立“生活护理交接登记本”,每天每班把基础护理工作完成和未完成的情况记录,作为每班交接的一个内容,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延续性。

1.4.2 制度的落实。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制定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主班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健全了患者“告病友书”。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使护士的奖金分配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患者的满意度挂钩。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

1.43 阶段性健康教育:我科把骨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做成“KT”版悬挂公示,并能打印成册分发给病人。责任组长根据病人的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及功能锻炼,同时规范了出院指导及饮食指导,把饮食指导具体到某一种食物,出院指导把病人需要注意的给予醒目的提醒,并书写出院回访内容。

1.44 温馨提示牌的应用。我科走廊及每个病房都有温馨提示牌,内容有:吸烟有害、防跌倒十知、输液安全、责任护士温馨提示等,给病人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住院环境,进一步注重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

2. 成效

2.1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所改变。由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服务态度明显好转,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增强,基础护理服务更加落实到实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自觉执行基础护理服务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班次工作职责及流程,保障了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规范的服务流程,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为病人服务,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2.2. 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温馨提示牌、告病友书、骨科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位指导,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的告知意识和沟通技巧,和谐了护患、医患、医护关系。自开展以来,护理纠纷和投诉明显减少,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

2.3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不断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书写的简化,使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更加充足,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病人。更能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时做出了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存在问题

当然,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护士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需求,后勤辅助力度不够,如硬件设施老化,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个别护士转变服务理念太慢。以上因素会制约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使得工作开展太慢。

参考交献

[1] 黄淑容,黄关红等.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2):1103-1104

[2] 关欣娟[M],夯实基础护理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12.

篇14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血管病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31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于2010年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被提出,有幸成为活动试点单位之一。神经内科作为我院重点科室,按照护理部提出的要求,成立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科室,科室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该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为脑血管病专科,病区设置床位50张,护理人员17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10名,护工1名)。

方法:

⑴组织学习,改变思维模式:科室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河南省“十化”优质护理服务评分标准、考核标准等相关文件,端正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召开“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动员大会,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⑵调整排班模式和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根据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特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多,基础护理任务重,以连续、均衡为原则,调整护士排班模式,增加薄弱环节的护理管理,增强护理服务能力,以保证基础护理质量;采取APN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提供连续性、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为保证基础护理的落实,重新修订各班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实行责任包干制,所有护士分管床位,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保证各项护理责任到人。在此基础上,推行了责任分组及层次管理相结合,达到了每位护士都是责任护士,每例患者都有自己责任护士的工作要求。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病区质量管理模式。护理组长由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岗位职责落实好的护师担当,负责本组护理质量把关;小组责任护士具体负责本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有充足的时间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沟通,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2]。

⑶夯实基础护理:根据分级护理要求,加大对基本设施的投入,增加必要的护理设备:洗头盆、电吹风、大浴巾、基础护理箱更新陈旧的护理设备等,护理部组织床上擦浴、会阴护理、口腔护理等基础技术操作培训,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规范已开展的基础护理上,更进一步规范了晨晚间护理中的洗脸、漱口、洗头及洗足、饮食(协助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食)等生活护理,注重细节,根据不同患者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服务:注重功能位、良姿的摆放、训练患者转移、改善吞咽功能,还给烦躁患者心理安慰。神经内科卧床、行动不方便患者较多,为保证安全,在病区内增加各种温馨提示标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避免坠床、跌倒、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功能垫、微波炉、降温袋、便民箱以方便使用,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和人文关怀。

⑷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做好入院评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病区环境、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特殊用药及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利用床头温馨提示:级别护理、药物过敏史、防坠床跌倒等标识,强化健康教育;针对专科疾病,除由责任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外,还定期邀请主任及康复科专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逐步掌握脑血管病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完善的康复训练;另外,责任护士每周随主任、主管医生进行查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出院时征求患者意见,做好出院指导,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提供健康咨询热线,为达到护理服务的连贯性,建立出院随访制度,采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回访电话中,经常听到患者的感谢声。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果表明,开展活动后4个月与开展前4个月比较,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1。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落实了基础护理,强化了健康指导,拓展了专科内涵,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遵循“源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的宗旨,认真把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护理安全维护及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患者,就一定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服务目标[3]。

参考文献

1 蔺彦丽,张艳萍,栗洁婷,等.加强护理管理,创建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J].护理研究,2011,25(17):1573-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