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影视文学编辑范文

影视文学编辑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影视文学编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影视文学编辑

篇1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项目的设定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是尊重教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特点,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重点要求。在备课时,老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符合教材内容的项目任务。其次是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析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在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视频编辑、转场效果、视频特效、抠像技术、运动效果、字幕效果、音频处理、输出影片等知识要点,在设计项目时既要考虑教学的要求,不能离开教材的具体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特点。比如在讲解抠像技术的时候,我们设定了一个自己做导演的项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拍摄了两段视频,一段要求视频中人物背景为蓝色,人物动作不限,另一段为任意场景的视频,然后由学生自己作为导演来合成两段视频。由于整个拍摄过程和最终合成都由学生亲自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抠像技术的知识点掌握的也比原来有了很大进步。

在学生领取到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个项目,帮助学生分析项目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提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要求,由教师先完成一个作品,将作品向学生展示,由学生讨论作品中用到的特效和技术,直观了解该项目的重要技术是什么,自己在完成项目时必须要用到的特效有哪些。然后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组,选能力较好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完成辅导、答疑、提出建议等工作,不直接参与学生实践。这样给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比如,上面提到的自己做导演的项目,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同学创意较好,就负责在拍摄的前做好脚本的制作;有的同学擅长摄影,就主动承担拍摄任务,在拍摄过程中严格按照脚本内容,对每一个镜头都要求精确;有的同学爱好表演,就充当影片主角,在拍摄过程中还积极提出新的建议,使拍摄内容更完善和真实;有的同学对软件比较熟悉,就负责后期合成;在后期合成的过程中同学发现蓝屏抠像的效果不好,就尝试其他抠像方法,最终选出最好的方法,使影片效果十分真实。整个小组分工合作的氛围非常和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并且提高自学能力,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实施项目教学法后,改变了以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标准的考核方法,考核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为依据。我们结合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的特点,取消常规的期末考试,逐步实行以项目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每次课都设定相关的项目,每个项目的考核都采用老师点评、同学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办法,取得相应的项目成绩,纳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在学期末每个学生完成一个综合项目设计作业,根据综合项目设计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平时的项目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

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篇2

关键词:新世纪;外国文学改编;中国影视研究

从我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在电影产生时期,就已经存在改编外国文学来进行电影创作,题材有来自欧洲,也有来自亚洲等其他国家。虽然我国电影以外国文学作为题材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外国文学依然是我国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外国文学为我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外国文学改编中国影视的叙事风格

所谓的叙事指的是对人以及具有生命力事物进行描述,在影视产业之中,叙事并不是单纯对故事进行阐述,更多的是表现出如何叙事,如何叙事又包括运用何种方式来表达人们可以看得见的部分。

(一)用影视化外因表达内心。

在国外文学之中,通过对心理状态进行描写来表达人物的特色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而我国文学创作则多以将外部的现象进行描绘为主,也就是对人物进行描写。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到贾府的一段描述,通过对林黛玉的动作以及话语进行描写,来表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而在外国文学中,则主要通过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进行人物刻画。影视中的声音画外运用,并不是画面中的人物发出声音,而是通过运用画外的声音来进行表达。声音的画外应用主要有旁白以及独白等形式,旁白是通过从客观角度对影视中的人物以及发生事件进行客观描述的方式来抒感。独白则是在影视中通过人物自述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画外音提升了声音的地位,让声音摆脱对画面的依附,发挥出声音在影视中的创作作用,将影视的表现力进一步提升。由于外国文学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绘进行创作,所以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利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创作是一种常见方式。例如在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者运用独白以及书信的表达方式来描绘主人公的内心。这也是作者的塑造手法,通过运用独白的方式,凸显“无意识”的强大。在我国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品之中,改编并没有运用呈现的方式对信进行直接表达,而是通过运用画外音的方式来进行故事的叙述,通过写信人对自我声音的表达,并且以穿插的方式将“正在”发生的事穿插到一个没有完成的故事中,这种改编不但搭建了作品主体框架,同时也为展示写信女子的心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特定画面构图的方式进行任务塑造

影视画面同声音一样具有叙事功能,通过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方向,来对故事进行叙述是画面的特点,通过运用景别与景深的设置以及变化来营造。例如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的脸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出现在男人眼中就是运用构图的穿越性,从而表达出陌生女人对男人的陌生感,那是一种犹如隔世的回忆,或者说对男人来说是一种不存在的客观事实。不同的景深所获取的清晰度是不同的,并且形成不同的透视关系,通过有意识地运用景深来对故事的信息进行表达是影视改编的重要方式。同样在《一个陌生女神的来信》之中,窗户是组成故事的一部分,并且时常出现在电影之中,其作用是非常丰富的。窗户可以说是人们观察世界的工具,同样也是将人与世界进行隔绝的一种手段。在电影的构图之中,江小姐通常都是与窗户和门构成一幅幅画面,有时是窗户旁,有时是在门后,这不但给观众一种偷窥的感觉,同样也表现出自己锁在窗内与门内。从电影中门与窗代表的意义来说,门和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江小姐将自己禁锢在自己我创造的爱情之内,并且始终守护着她心爱的男人,她并没有选择大胆地去爱,也无法选择爱,她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构图方面,由于江小姐总是与窗和门在同一画面之中,因此影片对人物刻画有一种不完整的即视感,人物往往被窗与门挤压到画面的边缘,这也就使观众无法全面了解人物,这种构图方式是故意通过对人物进行淡化处理的方式来表达出人物强大的内心情感,通过淡化人物形象的方式,突出人物的炙热内心,体现出人物并不是电影的主要部分,而是所要表达出人类普遍拥有的情感。

二、外国文学改编中国影视的诗情画意表达

从我国电影发展史来看,我国电影深受传统文化的而影响,尤其是在改编外国文学作品时,通过追求意象以及意境的方式来体现审美,并且通过对意象进行重组的方式来营造审美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一)运用音乐以及音响营造意境

在电影中运用音乐是一种态度,通过音乐来对情感进行放大。通过将画面与音乐进行融合的方式,也是自有声电影产生之后,一直被运用的手段。在外国作品文学改编电影之中,通过将外国的故事情节改编成符合我国观众需要的情节,并且配以我国传统音乐的方式来营造情境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将音乐用于电影之中们不但能有效促进情与景之间的交融,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由外国著名文学作品《哈姆雷特》中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喜玛拉雅王子》中,其中故事的地点就是我国的,充满了神秘感,常年被冰雪所覆盖的同样也孕育出其独特的民歌。在该影片中,通过运用音乐来描写爱情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其中嘛呢歌就是来源于,将之运用在影片中作为环境音响,不但进一步衬托出悠久的佛教文化,同时也为人们创造出一种较为神秘的意境。浑厚的大法号角的声音,低沉的念经声无不给人深刻的印象。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其中所使用的主体音乐就是《琵琶语》,该音乐具有舒缓、音律简洁等特点,强悍的表现力也在暗示着痴情女子的一生。加以辅助女子缓慢的语速以及低沉的语调,让人感受到女主角那种绝望的心声。加上慢镜头的运用,更把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强烈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用色彩进行意境烘托

在电影中运用色彩是一种表意方式,主要起到指代以及象征的作用。在影视作品中运用色彩变化,不但能表现出自然风光,同时也能进行抒情,为人们传达一种不同的诗意与浪漫。但是在电影中运用色彩元素,并不是单纯地将色彩在影片中不断地机械重现,而是一种生活环境以及情绪的再现。例如在改编外国文学作品《哈姆雷特》中,《夜宴》在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上来看,色彩的使用是十分简单的,主要运用红、白、黑这三种较为突出的颜色,但是在电影中各种人物的刻画以及各类冲突都是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实现。《夜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三种色彩的呈现,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通过运用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出电影中人物的性格以及性格变化,也为观众营造出了一种虚实相生的情感体验。

(三)运用空镜头创造意境

空镜头同时也被称之为景物镜头。其主要表达方式是通过对景物以及场景进行描写来表达意境。空镜头为电影创造出独特的诗化风格。空镜头在影片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人物环境进行刻画,这也是空镜头最基本的用途,而空镜头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进行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人物的刻画,使用空镜头进行人物刻画,不但要做到空镜头与人物心情之间的互相呼应,同时也要求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让空镜头更加具有生命力。在改编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电视剧中,第20集有这样一个画面,保尔想要自杀时,保尔站在海边,而画面出现的是海水激烈拍打海岸以及天空飞翔着的鸟儿,这表现了保尔当时的心情。拥有着坚强意志的保尔,因为健康而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从而出现了短暂的意志的消沉。激烈的海浪正代表着当时保尔矛盾的心情,而飞翔的鸟儿烘托出保尔对未来的向往。这两组空镜头的交替出现,表达了保尔希望与失望之间的交织,营造一种既心情复杂而又对生命充满希望的意境。最终保尔选择了不放弃,也就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从空镜头到保尔出现时,整个过程使用了蓝色海浪的画面,这个镜头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带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多,我国影视文化不断受到西方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影视如何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正确应对国际电影市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对外国文学进行改编时,我国影视需要从原著中寻找出文化阐释空间,从而做到将外国文学作品真正改编成为符合我国需求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洪宏.论“十七年”电影与欧美电影关系[J].当代电影,2008(9).

[2]兰静.从电影《夜宴》看《哈姆莱特》剧本在中国影视解读中的异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3]张颐武“.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J].电影艺术,2007(1).

[4]罗卡.拈须微笑观世情———李萍倩中晚年的创作[J].电影艺术,2007(1).

[5]涂晓.聆听《喜玛拉雅王子》的音效,感悟藏族的神秘文化[J].电影评介,2006(24).

[6]胡雪桦,倪震,胡克,杨远婴,刘华.喜玛拉雅王子[J].当代电影,2006(6).

[7]赵晖.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J].电影,2006(10).

[8]王素《.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9]欧阳文风.阳春秀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意境及其创构[J].理论与创作,2006(2).

篇3

关键词:手机;新闻摄影;公民新闻;社交媒体;新闻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113-02

麦克卢汉曾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新闻摄影由来已久,但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介”,手机与新闻摄影的联袂演出,一方面颠覆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也伴生了侵犯隐私权、挑战新闻摄影真实性等问题。

一、手机新闻摄影突破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

1.手机新闻摄影模糊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主体的界限。大众传播时代――“传者中心论”。大众传播时代,新闻摄影基本被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介所垄断,由此构建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具体表现为:(1)大众传播机构在信源的获取上占有组织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并对传播的新闻图像进行策划和把关。(2)传播者和接收者在图像传播过程中的关系不平等,这表现为占有图像数量的不平等,大众传播机构流向大众的图像远远比受众向大众传播机构提供的图像信息要多,此外,大众传播媒介还垄断了图像信息的渠道。(3)由于大众传播机构无论在信源的获取上,还是在图像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社会主流图像信息的流向呈现出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趋势,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着图像传播的主动权。

移动互联网时代――模糊了传受双方的界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使传者和受者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随着手机和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受众从专业摄影技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分布在事件的不同角落,随时准备拿出手机拍下“决定性瞬间”,并将图片传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供网友和媒体转发、评论。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即时的交互性,信息流呈环形走向。传受双方在这个环形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受者可以成为传者,传者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受者。在这个环形链条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成为新闻图片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也可以成为图片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图像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传受双方的界限被逐渐消解。

2.手机新闻摄影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1]。随着以Instagram、新浪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基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下,用户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到网络上,与其他关系用户进行共享,该用户的粉丝们通过一键转发或评论将此内容共享至自己的虚拟社区中。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社会化媒体的无缝对接,整合并优化了新闻图像传播的模式和效果,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从微观层面深入解读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规律,笔者以“3・1昆明案”在新浪微博的传播为案例,分别对手机新闻摄影在自媒体微博平台传播和手机新闻摄影在媒体微博平台传播将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时间段为3月1日21点18分至3月2日02点13分。其中,手机摄影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研究,笔者以新浪微博现场网友@我要存钱买药、@味道曲靖与快乐阿松、@cc说她爱帕克、@曹静静静静静静静(记者)的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四位网友在个人新浪微博中的手机新闻图片进行了相关统计,统计参数包括“图片数量”、“拍摄器材/客户端”、“时间”、“统计截止时间”、“转发量”、“评论量”、“顶”七项参数。而手机摄影在媒体微博平台的传播研究,笔者以使用手机新闻图片较多的@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京报、@新浪图片 四家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四家媒体官方微博在昆明案中的手机新闻图片进行了相关统计,统计参数包括“图片数量”、“图片来源”、“时间”、“统计截止时间”、“转发量”、“评论量”、“顶”七项参数,其中图片数量计入了重复使用和转发的手机新闻图片。数据显示,四位网友共7条微博,22张手机新闻图片,共被转发25075次、9206次、6897次。新浪微博四大媒体账号共27条微博,120张(重复使用和转发的图片被计入)手机新闻图片,共被转发20049次、5358次、1220次。上万次的被转发量和评论量足以说明手机新闻摄影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力。

3.公民新闻摄影建构新的传播格局。与传统新闻摄影相比,手机介入新闻摄影领域,使公民成为新闻图像传播的主体,话语权由精英回归到平民。手机新闻摄影一方面在特殊语境下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在场,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创造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平台。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认为新技术强化了以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手段,即政策制定者和公共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从公民那里获取信息,同时不必分享其决定影响权力[2]。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中,手机媒体促使公民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知情权和话语权,通过第一时间拍摄大量新闻图片,并上传到网络中使新闻图片得到快速传播,打破主流媒体的精英霸权和信息权威。就像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阐述的那样:“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3]”平民手中的手机变成了电视台的“采访话筒”、“摄像机”和“发射塔”。雅安地震、波士顿爆炸案、3・1昆明案被在场公民第一时间拍下照片并迅速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同时又被其他大众媒体相继采用就是一个标志。

二、手机新闻摄影伴生的问题

1.手机新闻摄影侵犯隐私权。手机新闻摄影侵犯个人隐私的案例不胜枚举。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小时之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用手机拍摄的现场图片。根据腾讯网于4月20日9时31分的网友拍摄的一组图片,接近三分之一的照片有侵犯隐私的行为,穿睡衣背孩子的女性,只用一条被子遮身的男女,还有在外面躲避地震的只穿内衣的男性......

作为一种个人媒体,手机媒体成为了个人的信息中心。每天有数以千万计的带有个人隐私的新闻图片充斥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变得透明,毫无隐私可言。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源于手机的便携性、移动性、互动性等特点,每个个体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图片,并一键到个人社交网络平台上。至于图片的内容和筛选以及进行的二次创作,都由手机的“主人”说了算。当人们在享受手机摄影带来的无穷乐趣和便利时,却不知自己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陌生,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一张照片将其人肉出来,每个个体仿佛置身于“全景式监狱”中,受到来自千万人的监视。在多媒体技术的“进化”作用下,手机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摄像功能等已经可以让你的身体时刻“在场”[4]。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国情,理清保护隐私权思路,借鉴国外隐私权保护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隐私权保护加以立法,减少因图像传播而产生的侵犯隐私问题。

2.新闻图像真实性面临挑战。真实性是新闻图像的生命。“摄影术诞生初期,人们笃信能够透过照片看到现实。用照片来佐证事实,构成了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起始点。[5]”然而,随着摄影技术和摄影终端的进步,新闻图像的真实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手机新闻摄影迅速发展,有人对其表达了疑虑。比如有人反对Damon Winter在纽约时报头版的照片,有人怀疑摄影记者Ben Lowy的手机摄影报道和他的专有滤镜,也有人反对外交政策上发表的关于阿富汗的手机摄影系列报道。

把关人的缺失滋生虚假新闻图片。传统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传媒组织成为其把关人,从新闻摄影的内容到形式,整个传播过程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而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因其网状的双向传播性质,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随时、接收、修改接收到的新闻图片,而这样的节点有千千万万个,再加上4G时代的到来,每个个体通过手机和转发一张新闻图片的时间不过几秒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这样一个处于时时流动更新状态的新闻图像传播过程。几乎每个人都成为新闻图像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而这种把关对于新闻图片的流动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就让虚假新闻图片的滋生有了可乘之机。

数字技术的侵入使图像真实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传统新闻摄影更多提供给受众的是一种“透明”的新闻照片,观者透过照片能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任悦曾说:“改变新闻摄影整个行业景观的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大举入侵摄影领域,图片的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数字技术将摄影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米切尔在1991年制造出“后摄影时代”(Post―Photography)这一名词[6];弗莱德・里钦(Fred Richin)在2008年出版了著作《摄影之后》(After Photography),“后摄影时代”这个称呼得以浮出水面。何谓“后摄影时代”?米切尔认为,在这一时代,影像已经不依赖客观实体存在了,大量虚构的并非来自现实的影像充斥我们的媒介.图像真实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已经断裂。手机新闻摄影可以让摄影师在拍下照片后做大量的处理:选择边框,选择以Lomo为主的十几种滤镜效果,移轴模糊特效,添加暗角,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等。这使得照片不仅是被修改这样简单,照片甚至可以不来自现实,而是出于想象。米切尔指出,过去那种认为照片仿佛一块玻璃.可以透过其看到真实的世界,或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到真实的自我,这样的认知已经被动摇甚至颠覆。后摄影时代,被数字技术“分解”的照片,其功能已经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一块“魔镜”,在其中,被观察的事物,若隐若现,仿佛爱丽丝进入了一个幻境。我们再也不能笃信在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化学时代结束了[6]。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调查报告[EB/OL]. http://.cn/i/2013-07-17/10348548118.shtml.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手机人”[J].新周刊,2007(243).

篇4

在边远山区的小考中,语文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良率较低。学生不能达到“良”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和作文水平太低。所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任就落在语文教师的肩上。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坚信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可能,起码能写清楚一个人,一件事。要达到这个目标,单枪匹马是不行的,首先要积极学习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成功。光有理论是不够的,要抓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为此,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具体如下:

一、通过文本解读,激发习作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8组课文,课文后安排相应的习作训练,课本中配有习作要求。对于这个要求,教学设计中一般是按“自读――指名分析――师相机指导,使学生抓住关键词――按要求完成习作”的过程进行。仔细推敲,这种教法并非是最优化的。优等生在自读过程中就已经懂了,教学相当于重复学习。学困生本来就不会写,还要用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不是更难了吗?所以,在习作前,还需深挖教材,找到能真正帮助学生激发习作兴趣的点,用它作为开启文学殿堂的钥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习作训练是写一个发言稿,班里要改选,你打算竞选生活委员;联欢会上,你代表大家做个发言;社区棋赛中你取得了冠军,在领奖时谈谈感想等。看起来内容广泛,大家可以各显神通,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这样的边远山区里,学生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好的孩子许多方面都拔尖;而学困生往往既不会为大家服务,又不会取得棋赛冠军。他们认为第一个我不会,第二个我也不会,第三个我还不会,那么我什么也做不了。这个结论是可怕的。甚至连许多中等生都要面对这个没有一方面能拔尖的现实。请问,如此状况,怎能激发习作兴趣?在教学中,我说:“孩子们,买饼选哪一种?”当时,奥利奥的广告做得正火,孩子们马上说就选奥利奥。“那么,等我们长大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产品。那时候,你在一个大公司上班,要竞选一个职位,你参加不参加?那时候,你养了好多羊,卖不卖?怎样才能成功竞选?怎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做广告。”“那么,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产品,拿出能说服顾客的理由才行。你现在了解自己吗?”“现在,给你机会,为自己做个广告,让老师,让同学,让家长,让伙伴,真切地看到你的优势和你的努力。让大家相信只要给你机会,你定会走向成功。好吗?”孩子们激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那次习作优良率很高。我们不能让干巴巴的习作要求把习作变成一种任务,而是要让习作成为一个机会,成为一个展示自己优势的舞台。

二、利用课堂教学,传授观察方法

观察是成功习作的基础。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一般来说,重点是不会观察。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冬瓜和茄子的区别就是一个大一个小,他们不会注意到两者的色彩差别,更谈不上知道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他们一旦发现一点就会马上结束观察,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动手写起来,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具体的语句使他们了解观察不是只靠眼睛,还要用耳朵、鼻子、嘴巴,甚至手脚、屁股,要用我们全身的每个器官,仔细地去看,去听,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体会观察的顺序,揣摩观察的目的,学会观察,爱上观察。

三、阅读教学重在指引习作路径

有许多专家和老师研究过阅读教学,吴忠豪教授的研究成果令我感触颇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绘制流程图,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的,然后自己动手绘制妈妈做家务的流程图。在边远山区,语文成绩达不到“良”的孩子,他们的习作中材料顺序混乱、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是最主要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孩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结合对每部分内容的理解来总结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只是初步阶段,好戏还在后头,我们要用小练笔来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学习了《詹天佑》,就要写一个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做这件事时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及时有效的指引,才能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习作。

篇5

关键词: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影视剧制作;影视剧营销

网络文学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渗透了我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文学发展起来的盛大文学的繁荣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的巨大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逐渐成熟的产业链进一步开发了网络文学的价值。但是在不断的成功案例背后,也有很多本身优秀的网络文学在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时由于制作和营销方面的不成功影响了其商业价值,同时也毁灭了其文学价值。网络文学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在制作和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之中都需要有其不同的关注点。

1.网络文学及其改编营销特点

网络文学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中国发展壮大起来的。公认的第一部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是1998年痞子蔡蔡智恒在BBS上发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篇小说被大众认为是网络文学的第一著作,标志着网络文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兴起。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有新的特点。第一,网络文学本身有很强的互动性。网络文学创作的过程可以看作作者与读者的一个博弈的过程。由于网络本身的开放和互动性,很多网络文学在创作中会随时通过留言或者贴吧获得读者第一时间的反馈,作者会在自己对故事的设计与读者对作品的期望之间寻找平衡点来创作后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更加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从而更利于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实现商业价值。第二,网络文学在创作题材、内容、语言方面更加丰富。网络文学由于本身创作者来源广泛,再加上网络空间本身相对自由的平台,有更多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网络文学的方式展示出来,获得网友的认可,而这些是传统文学很难做到的。而且网络文学篇幅没有限制,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文学自由的特点。第三,网络文学平民化,大众化倾向严重。网络文学的虽然有一部分是传统的作家转型而成,但是大部分都是“非专业”出身,而且偏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都带给网络文学贴近生活,紧跟潮流的特点。第四,网络文学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网络文学来源广泛,数量庞大,再加上对商业利益和点击量的追求,使很多网络文学丧失了本身应有的文学性,出现了大量的为博眼球为短期利益粗制滥造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由于网络文学的这些特点,在改编成影视剧及营销时也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剧的特点。

首先,改编的网络文学一般都是在网络上积累了一定的人气的作品,这样使很多作品在上映前积累了很高的人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同时,这样的作品观众的期望值也很高,很难满足读者的期盼,有一点儿错误都很容易有很多差评出现。第二,网络文学本身的自由性和电影电视剧的常常受到各方约束的特点给改编制作的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网络文学题材可以多样化,但是电影电视剧的内容需要受到审核;网络文学中很多华丽的场景和绚丽的效果会由于制作经费以及制作手段的限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于读者对书中角色都有自己提前的预设,所以在选角的时候很难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第三,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在营销方面与其他电影电视剧有很大区别。网络文学的故事情节已经被大家熟知,所以在营销时主打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制作的细致精良,演员以及制作团队的高质量。在宣传时也多通过网络手段通过炒热话题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在制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原有的名气制造事件话题,保持持续较高的曝光率。

2.网络文学制作营销成功案例

目前有很多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其中不乏口碑很高,改编很成功,同时获得很大商业利益的作品。我们应该从他们成功的例子中吸取经验运用在整个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上。

2.1甄 传

《甄传》改编自网络作家流潋紫所著的《后宫・甄传》。这部影视剧不仅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同时也实现了其商业价值,可以说是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成功的典范。总结起来,这部剧成功归因于精心的改编制作和成功的营销。

第一,《后宫・甄传》在改编之前作为网络小说就有极高的人气,这篇小说本身故事情节就非常紧凑,很有看头,在挑选小说作品的时候制片方精准地挑选了人气高质量也高的作品。在筹备时期,国内比较火的剧集有《宫锁珠帘》、《步步惊心》,而《甄传》的选题正好是顺应了清宫剧的潮流,再加上情节丰富、制作精良,才取得了成功。

第二,《甄传》在剧本的改编上尽量符合了电视剧的要求,把架空剧改编成了历史正剧。剧本的创作上继承了原作丰富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淡化了言情的成分,还有合适人物时代和身份的台词。这些细致的重创作和改编给了作品第二次生命,让作品更加适合在银幕上呈现。

第三,《甄传》的团队都是十分专业的,从导演到道具到演员,每个细节尽量还原到作品中的朝代,避免了类似雷剧词服装与情节不符的情况。专业的团队细心的制作是成功的关键。

第四,就是有关营销方面的策略。《甄传》是网络小说改编,这部电视剧和网络小说的受众都是经常使用网络的人,由于受众的高度重叠性所以宣传手段也紧紧与网络相连。通过微博的话题与观众互动,通过几个公众号用剧集中人物的语言与观众沟通,生动又新颖。

正确的剧本选择,细致专业的制作,以及专业的营销最终造就了《甄传》的成功。

2.2失恋33天

如果说《甄传》的成功有大部分原因是大手笔的投资,那么小成本制作的《失恋33天》的成功就要归因于对网络文学成功的改编和对网络作品精准的营销了。《失恋33天》是鲍鲸鲸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这个网络故事来源于豆瓣,本身是网友之间“互相取暖”的作品,十分贴近生活,改编时又融合了幽默的语言,符合受众群体的喜好。制作投资虽然不大,但是对故事细致的设计还是让观众感到故事的完整性和娱乐性。在营销方面,由于对市场的精准定位,制片方选择了社交网络的宣传推广模式,直接将内容推送到目标客户的社交网络中去,宣传直接有效,又结合2011.11.11日“神棍节”的特殊事件在网上制造足够的噱头,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3.网络文学影视剧制作重点

综上所述,要想利用网络文学制作电影电视剧,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挑选合适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了高人气之外,还要合适改编成剧本,适合在荧幕上展现。比如《甄传》顺应了当时宫廷剧的潮流,《失恋33天》契合了“神棍节”的主题,外加故事情节紧凑,在改编成影视剧后仍有很大的看头。

其次,在改编作品是要由适当合理的调整,要和原作者通力合作,了解受众与作者之前的交流成功来更好的服务剧本。剧本改编要细致认真,修改掉因为连载和连续创作出现的前后逻辑不通的情况。

第三,选演员要符合角色性格和特点,必要时可利用社交平台同网友互动,让网友读者选出喜欢的演员。这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营销推广手段。比如同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作品《琅琊榜》和《何以笙箫默》在选角时就通过社交网络与网友互动,选出了相对符合读者意愿的演员,提高了关注度的同时,降低了上映后出现差评的几率。

4.网络文学影视剧营销手段

从上边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优秀的剧本和制作还不够,一定要用精准有效的营销辅助影视剧的推广。由于网络文学本身依附于网络的特性,在宣传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以及炒热相关话题提高关注度,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甄传》和《失恋33天》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二者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成功的营销帮助影视剧获得成功的。这种方式已经被其他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广泛应用。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和网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读者和观众高度的重叠性,保证了网络营销会有更好的效果。无论是社交网络的互动还是炒作话题,都让剧集未映先热,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再加上网络营销本身相对低廉的成本,更使得这种营销手段不断被利用。

总结

网络文学本身拥有的互动性和高人气以及相对低廉的版权费使他逐渐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对象。要想利用好网络文学,制片方面挑选作品时就要细心考虑,改编过程中要保持原作原本优秀的特质的同时使其更加符合展现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宣传,保证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做到以上细节才能保证最终的成功,最终引导网络文学产业链不断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冯云超.关于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潮流的思考.天中学刊,2013,28(5):62-64.

[2]赵光平.从自由到捆绑――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困境探析[J].时代文学,2011(15):245-246.

[3]崔兆玉.刍议网络文学.南方论刊,2013(1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