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早产儿口腔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免疫疗法
接受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概率较高,是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早产儿由于口腔自净能力低,口腔黏膜薄嫩,易受损伤和发生局部感染,因此做好机械通气患儿口腔免疫干预十分重要。口腔免疫疗法指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的初乳(通常为0.2ml),涂抹于患儿的口腔两颊,通过口腔黏膜吸收达到免疫效果。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细胞因子和免疫制剂,可提供抑菌、杀菌、调节免疫、抗感染等保护作用[2]。为此,本研究观察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VA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出生体质量1.5~2.5kg;出生后24h内入院;需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所有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儿存在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等),且预计存活时间<7d;母亲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即不能提供初乳者,患有活动性结核、艾滋病、肝炎,正在接受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母乳检测巨细胞病毒(CMV)阳性;患儿存在本次入院期间需进行外科干预的疾病[3-4]。剔除标准:中途退出放弃研究者。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1:男22例,女18例;胎龄29~37周,平均(34.22±1.56)周;体质量1.3~5.2kg,平均(2.69±0.45)kg。对照组2:男20例,女20例;胎龄28~38周,平均(34.36±1.42)周;体质量1.2~5.1kg,平均(2.70±0.41)kg。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29~38周,平均(34.61±1.44)周;体质量1.4~5.0kg,平均(2.68±0.47)kg。3组患儿性别、胎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0例患儿均经气管插管接Stephanie小儿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静脉营养、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由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取半坐卧位,抬高暖箱或者调高抢救台床头30°,根据患儿情况吸痰,规范吸痰流程,严格执行手消毒[5]及无菌操作原则。2h为患儿翻身、叩背1次,患儿取俯卧位通气,必要时应用新生儿面罩制作的叩背器为其叩背;2h添加1次湿化水,每天更换湿化罐与湿化水,其中湿化水应用灭菌注射用水;每2h清除1次患儿呼吸机冷凝水,同时放置含氯消毒液(500mg/L)的冷凝水收集桶,加盖;每天擦拭抢救台、监护仪、暖箱以及呼吸机等设备,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1次;留置胃管患儿,必须2h及鼻饲前回抽胃内空气,避免影响通气效果、发生胃食管反流等情况;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6]。对照组1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2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均由护理人员洗手后应用无菌棉签蘸取0.9%氯化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溶液擦拭患儿口腔;擦拭顺序:颊黏膜、牙龈、硬腭、舌面、舌下;每3h1次,持续72h。试验组给予口腔免疫疗法:护理人员洗手后从冷藏室取出储奶袋,使用1ml注射器抽取0.2ml初乳,放置于室温条件下5min,使用低负压将早产儿口腔淤积分泌物轻柔吸出,然后取初乳0.2ml,用无菌棉签蘸取初乳擦拭口腔,擦拭顺序:颊黏膜、牙龈、硬腭、舌面、舌下,每3h1次,持续72h。
1.3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口腔护理72h后口咽部分泌物及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以及口腔感染率、VAP发生率。口腔感染:参考《实用口腔内科学》,口腔黏膜有水肿、红斑、鹅口疮、溃疡、水肿、糜烂则判断为口腔感染。VAP[6]:若体温高于37.5℃,胸片有新的或进行性肺浸润,肺部可闻湿啰音,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阳性(检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者葡萄球菌等),WBC>10×109/L,CRP>8mg/L即可诊断。患儿上机1h内、72h后及撤机时采集口咽部分泌物、气管导管分泌物,应用一次性无菌咽拭子擦拭咽部深处分泌物,应用无菌吸痰管,于下呼吸道取分泌物,采集完成20min内送检,以上操作均在无菌操作下完成[7]。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多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3组患儿细菌培养情况比较
试验组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分别为2.50%,2.50%,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患儿口腔感染、VAP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口腔感染、VAP发生率分别为2.50%,2.50%,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作者简介:乔合新(1977.12-),女,本科,骨科护士长,护师。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护理技术的更新,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已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早产儿的救治过程中,除了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以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尤为重要。临床中与早产儿成活率密切相关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体温过低营养失调 感染 ④呼吸暂停。在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个案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及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在活产新生儿的发生率为5%-10%,是指胎龄满27周至未满37足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在47cm以下的新生儿[1]。由于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生活能力弱,免疫功能低下,出生时又常伴随着其他免疫疾病,比其他新生儿存在着更多的护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治疗进程和转归。但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进展,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现将早产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1 体温过低
1.1 干预措施
1.1.1 早产儿居住的房间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
1.1.2 保暖。 热水袋保暖:适用于体重>2000g,一般情况良好者。袋内灌装1/2-2/3满、50℃的热水,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早产儿的身边和足边,勿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并且需经常更换部位和热水,以保证达到一定的温度。 暖箱保暖:适用于体重
1.1.3 在复温过程中须注意防止复温过快,避免肺出血。
2 营养失调
2.1 干预措施
2.1.1 乳类的选择。
2.1.1.1 母乳。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份含量较多,可增加新生儿胃肠道防御功能,应鼓励和提倡早产儿采取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早产儿至生后1个月末,母乳中蛋白、钠、钙等营养成份的含量已明显不足,早产儿完全经肠道营养时,即需加入母乳强化剂,直至体重>2000g。
2.1.1.2 配方乳。配方乳在母乳不足或母体疾病禁止哺乳的情况下,应采用早产儿配方乳。
2.1.2 喂养方式。
2.1.2.1 吸吮力好,吞咽反射健全的早产儿。应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采取正确有效的姿势,喂奶时间≤15min-20min,避免母婴过度疲劳影响哺乳效果,用奶瓶喂奶时奶汁要充满,避免吸入大量空气。
2.1.2.2 吸吮力弱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喂养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按医嘱量抽取,抬高患儿头肩部,用滴管或注射器沿其口周一侧,依照早产儿的吞咽速度,慢慢滴入其口中。
2.1.2.3 无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早产儿。须采取鼻饲管喂养。目前多支持胃管间断喂养,1次/2-3h,在每次进奶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喂奶量的1/3以上者则减量或暂停一次,无残留,每次增加奶量1-2ml,直至早产儿能自行吸吮,反应较好,吞咽反射正常时则拔除胃管。
2.1.2.4 若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而致消化道出血和腹胀者须进行胃肠减压,出血期间应禁食并遵医嘱给予止血剂胃内注入。对胎粪粘滞者予以31℃-39℃的生理盐水15ml-20ml灌肠,以保持大便顺利自行排出[2]。
3 感染
早产儿由于全身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网状内皮系统清除率较低,血液中缺少抗体,血浆丙种球蛋白的含量也低下,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酿成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3],所以对生活环境及治疗环境的消毒、隔离要求较高,须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3.1 干预措施
3.1.1 保持室内恒温,恒湿及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0-15min。地板、工作包、床架等一切设施均要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3次,每次30分钟。限制访客。
3.1.2 早产儿应有独立用物,使用的仪器干净干燥及消毒。
3.1.3 对使用暖箱的早产儿,应保持暖箱清洁,定期消毒。
3.1.4 保持早产儿的皮肤清洁,衣服、尿布干净、柔软易吸水,衣服要宽松无纽扣,以免擦伤皮肤。
3.1.5 护理人员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护理每个早产儿前后均需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1.6 脐部有浓状分泌物时先用2%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再用70%乙醇擦洗。每次沐浴后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避免大小便的污染。每次换尿布时先用温水擦净,再用鞣酸软膏擦涂臀部,防止红臀发生。
3.1.7 口腔护理。对使用抗生素的早产儿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是否会并有真菌性口腔炎。
4 呼吸暂停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肺泡数量少,肺泡壁较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4], 呼吸肌薄弱,胸廓和肺组织缺乏弹性,呼吸快而不规则,常会发生间歇性呼吸暂停或青紫现象。又因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较弱,易患吸入性肺炎或因反流而引起窒息。
4.1 干预措施
4.1.1 早产儿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加强监护。
4.1.2 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刺激,如弹脚底、摩擦患儿背部、按摩外耳廓及皮肤刺激,使患儿啼哭,促使恢复正常呼吸。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纳络酮、东莨菪碱等药物静脉注射外,立即给予鼻导管、面罩或复苏囊加压给氧。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5 小结
引起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稳步上升。由于早产儿各器官构造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抵抗力低下,病情比较复杂且变化快,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极容易导致早产儿死亡或留下严重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所以对早产儿的病情监护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
[2] 罗丽红,李瑞琼.新生儿回流灌肠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B):48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资料;观察;护理个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2-02
一、前言
所谓的早产儿就是指妊娠满周期在28周与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一般情况下这类婴儿的体重都不会超过2500 g,虽然他们在出生后也能维持生命,但毕竟周期不足,没有充分吸收母体体内的营养,器官没能发育完善,所以免疫力较低,很难在围产中存活。经过相关调查了解到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5%。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对早产儿的特点、护理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有窒息、肺炎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喂养、保暖等方面的工作。
二、早产儿护理的有效措施
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日常观察、喂养、保暖等几方面内容,还要预防感染以及低血糖。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就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内容为:
2.1 注意日常观察
早产儿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更加脆弱,由于其发育还不够健全,呼吸以及提问等都不稳定,所以医护人员要注意日常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没个一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记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温不恒定以及呼吸不畅而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俯卧位的睡姿是最适合早产儿的,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产儿的面色、呼吸、心率、以及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刻通知医生,这样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2.2 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喂养
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不协调,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首选母乳喂养,若吸吮力好有主动觅食者可直接哺乳,而吸吮力差,能自行吞咽者,可用滴管或小匙喂养,但吸吮和吞咽均困难,就只好使用管伺疗法。置入胃管的长度以印堂穴与脐带的方法为最佳测量法。初次喂奶 2~3mL,每 1~2h 喂 1 次。每次喂奶前用5mL 注射器接胃管回抽,观察胃内有无残余奶,以了解胃肠消化功能。随着体重的增长每隔 2~3d 增加奶量 2~3mL,喂奶次数逐渐减少到 2~3 小时一次。有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静脉营养,首选周围静脉;各种营养液和抗生素应调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均常规补充维生素 K,以预防出血症。每日记录出入量、观察二便的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
2.3 做好保暖工作
早产儿的体重较轻,一般都不会超过2500 g,体内脂肪较少,很难进行良好的体温调节,所以必须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体温低了就会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都会讲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24℃到26℃之间,而湿度则在55%到65%之间,这样才是最适合早产儿正常发育的,但也会根据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早上的时候就要将温度提高到27℃到28℃之间。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出生月份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每天都要进行4到6次的检测。如果早产儿的体重不足2kg,就要将其放在婴儿专用培养箱中,但由于每个早产儿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箱内的温度要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各项护理工作也都要尽量集中的在蚊香内完成,这样才能让婴儿在最适合的环境与温度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没有早产儿专用培养箱的话,也可以用热水袋进行保暖,但其效果却没有前者好。而那些体重在2kg以上的早产儿就可以不用在暖向内进行保暖,只要适当的用保暖被和帽子进行保暖就可以。但是要进行采血、化验等护理工作的话,就要在专用的辐射台上进行,不然着凉了的话,可能会出现硬肿症,这将严重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命健康。
2.4 预防感染
早产儿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被感染,所以一定要做好口腔、皮肤以及脐部的护理工作,具体内容为:第一、口腔护理,应该每天都用生理盐水或 1∶5000 呋喃西林液轻轻擦拭口腔,预防口腔炎;第二、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要敏感的多,不仅要经常清洗,选择较为舒适的衣物,时刻保持清洁与干燥,还要注意翻身与按摩,注意防止摩擦与粘贴;第三、脐部护理,出生 2h 内应注意脐部有无出血,24 小时后撤去脐带纱布,每天用 75%酒精或碘伏消毒 3~4 次。正常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一般在 3~7d,早产儿要晚一些,多在 6~15 天左右。若脐窝潮湿或脓液,可用 3%双氧水洗净,涂 1%龙胆紫使之干燥。若脐部感染严重可给予抗生素。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5~10%硝酸银点燃后再以生理盐水洗净。
2.5 预防低血糖
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肝糖原合成血糖的功能减低,所以低血糖也是早产儿较易发生的症状,一般出现于早产儿出生后的2小时到36小时之间,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早产儿反应较差、体温没有提升、喜欢睡觉、不爱哭闹以及呼吸暂停等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早产儿出生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喂水,等到三小时后就可以喂奶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喂5%的葡萄糖水,但那些体质较弱的早产儿就要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这样才能够保证早产儿体内血糖保持在正常状态,避免由于低血糖而影响早产儿的生命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早产儿特点以及病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早产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倒要有专人进行时时监护,注意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的给予护理与治疗,组织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马玉明.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早期干预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1.11:18-20
[2]卫利华. 早产危重新生儿的护理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03:33-35
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已成为新生儿急救的重点,合理的营养对早产儿的成活以及预后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加强对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管理引进新观点,可以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正常儿得到正常生长与发育。为维护患儿的生长发育,生后的治疗和护理甚为重要,适宜的环境、精湛的医疗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耐心细致的管理才能提高生存率。低出生体重儿是一组特殊的婴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以窒息、呼吸骤停最为常见。医护人员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和精心的监护,极大地提高了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避免猝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6例患儿胎龄均为28~29周,男1例,女5例。体重
护 理
保暖:置患儿于暖箱内,室温低,减少辐射失热,必要时开空调调节室温,使室温保持在24~27℃,湿度维持在55%~65%。暖箱装置每日换蒸馏水。
喂养:早产儿应尽量争取母乳喂养,吸允能力差的可尽量缩短时间,每2小时1次,少量多次喂奶。如果吸允能力极差的,可将母乳挤出,用小滴管耐心地喂,喂后用小枕头垫高上半身。取右侧卧位,头部抬高30°,有利于胃内奶汁排空,防溢奶、呛奶。吸吮能力极差的患儿上鼻胃管供给营养。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内容物,如有残留奶,减量或停喂1次。少量多次间断喂养。鼻胃管3~7天更换1次。当日最后一次喂奶完毕拔管,次日晨间从另一鼻孔插入。
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是维持有效呼吸的最关键条件;是减少或杜绝患儿呼吸暂停、窒息最有效的办法。密切观察患儿面色有无青紫、呼吸、心率等有无异常变化。24小时守护不离人。有3例患儿频发呼吸暂停,均因细心护士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呼吸道,托背刺激,采取正压给氧。避免了因缺氧而致的多种并发症。
2.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病案统计室,2005年-2007年新生儿科住院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极低体重儿共116例。男,64例、女,52例;胎龄28~36周,平均32+5周。出生体重<1000g8例,1000g~1200g35例,1200g~1500g73例,平均1310g。Apgar评分3~7分28例,≥7分88例,均无消化道畸形。
2.喂养方法及护理
2.1喂养方法:早产儿生后24h内可以开始早期微量肠道喂养,以间断方式喂养。奶量:(1)出生体重<1000g,胎龄<28周,0.5~1ml/次,视耐受情况可间隔4~6小时一次,如耐受良好,可逐渐缩短间隔时间至2小时一次。(2)出生体重1000g~1200g,胎龄28周~30周,0.5~1ml/次,每2小时一次。(3)出生体重1200g~1500g,胎龄32周~36周,1~2ml/次,2小时一次。乳品采用雀巢-力多精之早产儿配方奶,浓度4.91Kcal/g。
2.2增加奶量方法指征:(1)无腹胀、呕吐。(2)胃内残留<上次奶量的1/3。(3)排便正常。(4)无消化道出血、畸形。每次增加奶量:体重<1000g,每次增加0.5~1ml;体重<1200g,每次增加1~1.5ml;体重<1500g,每次增加1.5~2ml,不足热卡由静脉补足。
2.3插管方法
(1)胃管方法:经口腔插入一次性胃管(F5),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到胸骨下端,插管后抽出胃液或注入空气,在上腹部听到水泡音,证实胃管插入胃内,做好标记,然后固定饲管于下唇中间部。经口胃管喂养指征:无吸吮能力、吞咽困难、进奶少、奶后青紫。
(2)口十二指肠管方法:胃管进到胃后患儿取右侧卧位,用手指轻柔腹部,使胃管随胃蠕动波进入十二指肠,在下管过程中,速度要慢,每次0.5~1cm左右,以防饲管在胃内打折,插入深度比胃管长6~8cm。抽出液体呈黄色、并呈弱酸性至碱性(试纸pH5.0~7.0),提示饲管过幽门,并可摄X线腹片核实⑵。证明饲管在十二指肠内,做好标记,然后固定饲管于下唇中间部。十二指肠喂养的指征:经口喂养反复呕吐、胃食管反流、胃潴留、频繁呼吸暂停者。行十二指肠喂养,每次奶量达15~25ml时,依耐受情况改变喂养方式,及时将饲管退回胃内喂养或自行吸吮。
2.4护理
2.4.1基础护理注入奶液时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每次注奶前抽取胃液及十二指肠液,证明饲管在胃内或十二指肠内方可注入奶液,如残留量大于上次奶量的1/3,可适当减量或停喂一次,奶液注入要缓慢。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
2.4.2饲管护理保持饲管体外部分的清洁,每日测量饲管体外部分的长度,观察饲管有无脱落,做到勤观察、勤固定,每周更换一次饲管。
2.4.3管饲期间的观察护理(1)观察奶量及下次管饲前胃内残留情况。本组16例早产儿,胎龄在30周以下,于生后15天前间断出现胃内残留量较大,减少每次注奶量或行十二指肠喂养后缓解。(2)观察患儿呕吐、误吸情况。116例早产儿开始均采用口胃管间断喂养,但有14例早产儿喂养2日内出现频繁呕吐,甚至出现误吸而改用十二指肠间断喂养得以纠正。(3)观察腹围变化。116例早产儿24小时腹围增加均<1.5cm。10例早产儿出现腹胀经禁食1~3天,腹胀缓解后再行喂养,无一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炎(4)观察大便情况。保证12小时内排便,如无大便给予按摩腹部及温水通便。(5)观察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情况。本组38例出现频繁呼吸暂停,有7例出现吸入性肺炎,经对症、抗炎治疗后治愈。(6)观察出生体重变化情况。116例管饲喂养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最短12天,最长23天,平均18.6天。
3.讨论
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早产儿吸吮能力差,难以摄入足够的奶量,虽然全肠道外营养可提供较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但因其价格昂贵要求条件高,且可出现胆汁淤积、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并发症。因此,使用早期微量管饲喂养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鼻胃管会增加小婴儿呼吸道阻力,故我们选择用经口胃管进行喂养。我们通过对11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采用早期间断口胃管或口十二指肠管微量喂养,可以尽早使早产儿由静脉营养转化为肠道喂养,提高胃肠耐受性,减少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防止长期静脉营养至胆汁淤积、感染等并发症;早期微量喂养还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速肠粘膜生长和胆汁分泌,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是早产儿早期肠道喂养的最好方式。我们的体会是,早产儿的喂养要以出生体重为基础,应尽早喂养,从小量开始,在喂养期间,应认真细致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奶量、胃内残留量、腹围、大便性状、呕吐、误吸、呼吸暂停及体重变化情况,根据具体变化及时做出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