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检查范文

医学影像检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影像检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影像检查

篇1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32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在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形成有效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制度后试行,同时要几时计算总结经验,将试行中发现的问题几时书面报我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少重复检查,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现就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以下简称检查互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包括检查资料互认和检验结果互认。

二、在医疗机构间互认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在医疗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广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的有效措施。

三、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首先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实施质量控制,参加质量评价,推动医疗机构间的技术交流、技术沟通、技术支持,促使医疗机构为开展检查互认奠定工作基础。

四、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辖区医疗机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开展检查互认的项目。目前,对于参加国家级质量控制和省级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应当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医院间逐步开展检查互认工作。

篇2

X线透视

X线检查就是透视,有胸部透视、腹部透视等,由于其检查完毕不能留下任何可供医学诊治的证据,加之清晰度欠佳,现已逐步淘汰。目前透视主要是为了动态观察,如心脏、大血管,以及病灶与肺部之间的关系;做介入血管造影时,医生要看所插导管、导丝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医生为病人取异物,或为病人复位时,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

X线拍片

拍片清晰度要比透视高,可以对从头到脚的骨骼进行拍摄。有头颅正侧位片、四肢正侧位片、颈胸腰椎正侧位片、骨位正位片等。对于骨骼摄影来讲,大部分要拍摄正侧位的,但有时为了避开某些组织结构,要加拍斜位片,甚至对对侧相同肢体进行拍摄,以资对比。X线拍片检查缺乏动态观察,因此,有时要间隔一段时间随访进行动态观察。

随着计算机的进步,传统的胶片X线摄影进入到数字时代,出现了计算机X线摄影,即CR;数字X线摄影,即DR。如头颅正侧位DR、四肢正侧位DR、颈胸腰椎正侧位DR、骨盆正位DR等。可以人为地通过亮度、对比度的调节,使摄影效果更佳。

人体大部分组织是由软组织构成的,要想X线照片上看见、看清,就必须有对比。胸片就是利用自然对比的最佳佐证,它通过人们呼吸的气体衬托出肋骨、心脏和血管影,把病变地方展示无疑。利用自然对比的还有站立位腹部平片。

X线造影

没有自然对比怎么办?这就要人为地给人体的相关部位注入与周围组织密度有一定差异的对比剂。高于软组织的为阳性对比剂,低于软组织的为阴性对比剂。如泌尿系结石,能正常显影的是阳性结石,不能显影的结石称为阴性结石。阴性结石通常要通过注入对比剂来加以识别,这就要做静脉肾盂造影。一旦显影不清,有时还要进行逆行尿路造影。对胆囊也是一样,通过从静脉注射对比剂来显示胆囊内有否结石及肿瘤等。

消化道钡餐检查

与以上原理相似的还有消化系统的检查,它是通过口服阴性对比剂,如产气粉;阳性对比剂,如钡剂,达到显影目的。如食道钡透、胃肠钡透等。但单纯钡透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检查效果欠佳,需要从向上灌注气体和钡剂,达到气钡双重造影。此外,一些瘘道通过注射碘化油或泛影葡胺,显示瘘道的开口与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围产期;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识码:A

围产医学主要研究妊娠时期母体以及胚胎、胎儿、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从妊娠确诊起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监护、预防和治疗的学科,对降低胎儿、婴幼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子代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围生期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成像(UltrasoundImaging,US)、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目前US检查应用较为广泛,而MRI检查虽有待深入了解和进一步研究,但发展前景广阔,CT检查由于存在电离辐射等缺点,应用较为局限。US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US检查无电离辐射危害,可实时动态成像,便于随诊复查,在围产期,二维US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出母体子宫及附件的解剖结构,三维US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形态结构和胎儿的心脏搏动、胎动等宫内行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子宫附件、胎儿以及胎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US已经深入到了围产医学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由于US检查开展时间较长,医生操作熟练,经验较为丰富,并且价格低廉,易于被患者接受,已成为围产医学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1]。Smith等在1983年首次报道使用MRI技术对胎儿进行影像检查,国内大约于1995年开始应用,近几年应用才逐渐广泛,尤其在胎儿神经系统检查上有独特作用和较高的诊断价值[2]。目前,MRI检查在胎儿腹部和盆腔的应用的不多,但是在US诊断困难的情况下,MRI检查能够提供重要的解剖信息,辅助临床诊断,帮助和指导制定围产期手术计划和方案[3]。有很多孕妇(甚至部分妇产科医生)认为,产前检查尽量不要做MRI检查,做US就足够了,因为MRI会产生辐射,对胎儿有害,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MRI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对电离辐射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国外早已将其应用于产前检查[4]。在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心脏等的畸形上,MRI的正确率明显优于US[5]。此外,借助MRI也可以对肺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胎儿肺体积测定,并判定胎儿预后。

1、妊娠早期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使用

US检查在妊娠早期(一般指孕11周以前)明确孕妇出现阴道流血症状的原因,确定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或附件包块的性质,观察有无胎心搏动,确认有无宫外孕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6]。此外,孕11-14周应常规行US检查,其主要目的是了解胚胎早期发育状况、评估孕龄、早期发现严重的胎儿畸形等[7]。关于MRI检查是否会损害胚胎发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标准,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建议要慎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建议胎儿MRI检查应在妊娠满3个月后进行,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使用1.5T的磁共振检查机器对孕妇或胎儿可以行检查(即使处于妊娠的前3个月)。

2、US和MRI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胎儿畸形是新生儿致残或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尤其是孕28周前)。一般建议3次必需的US检查时间分别为孕9-12周、孕19-22周及孕29-32周,孕11周进行US检查可发现严重的胎儿畸形,如无脑儿等,筛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机是在妊娠的第20-24周,此时胎儿各脏器发育已基本成形,羊水较多,胎儿的骨骼形成的声影还不明显,可以发现多数较明显的胎儿畸形。在对怀孕中晚期的孕妇产前US发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时,应同时做MRI检查,避免漏诊和误诊[8]。

3、US和MRI对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估

US检查可以估测胎儿体重,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US监测可帮助了解宫内生长发育受限的胎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三维MRI对胎儿及其脏器体积发育的估计测量比三维US更为敏感[9]。胎儿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是一种比较新的评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发育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活体结构和组织化学成分的影像新技术[10]。相关研究显示胎儿脑实质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L-asparticacid,NAA)、肌酸(Cr)以及胆碱(Cho)等峰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脑组织的成熟度[11]。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像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发生HIE的主要病因是围产期各种原因造成的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绝大多数由宫内窒息引起,次之为娩出过程中窒息,少数为先天疾病所致。HIE的临床症状为新生儿意识状态改变、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是新生儿期致死、致残的常见的病因之一,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造成沉重的家庭或社会负担。目前以CT和超声检查为主,但MRI成像技术能较好的显示HIE早期的脑损害,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是首选和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2],MRS通过代谢产物的测定对新生儿HIE引起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功能、细胞内酸中毒和神经元的缺失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3-14],但目前多数地市级以下医院由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广泛开展。

5、US和MRI在围生医学中的技术进展

目前较为先进的US检查设备为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第四维是指时间这个矢量,就是在三维超声图像加上时间维度参数,也被称作实时三维,能够显示胎儿的实时动态活动图像,应用较广。MRI检查中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技术是目前用于研究HIE的前沿技术,其优势在于可以较目前其他所有影像检查方法更早检出白质发育过程中异常情况,可以无创性的对神经纤维束的走行情况进行跟踪、定量测定以及评估预后。DTI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图像的获取和后处理过程中经验尚不丰富[15]。

6、US与MRI的安全性问题和使用比较

US与MRI检查的主要优点有:无创伤、无电离辐射、可任意平面成像。US是产前评价胎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US的明显优势是应用广泛,操作方便,可动态观察,检查费用低,临床及社会认可度高;但US也有一定的局限性,US图像空间及组织分辨力低,如果孕妇体型肥胖、羊水过少、成像区气体较多以及妊娠晚期胎头入盆后受母体骨盆影响时,US图像较差。在评价CNS病变方面,US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特异性表现,例如,US检查不能发现微小的脑实质异常。MRI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及组织分辨力,在CNS异常,特别是在后颅窝病变的诊断中,较US检查有明显的优势[16]。MRI视野范围(fieldofview,FOV)明显较US大,能同时显示母体盆腔及胎盘的异常,但是一些小的脊髓脊膜膨出以及小的蛛网膜囊肿MRI显示不如US清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观点认为,在进行胎儿MRI前,一定要先做US检查,在行MRI前要确定胎儿是否存活。一般认为MRI作为US的一种补充方法,能为US发现胎儿的异常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17]。MRI的影像检查结果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US所见,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畸形而改变胎儿的预后[16]。合理使用胎儿MRI,对于是否要终止妊娠,帮助临床医师确定分娩方式,制订胎儿手术计划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8]。此外,MRI检查由于其无电离辐射,在妊娠期母体疾病,尤其是CNS病变的诊断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由于US检查具有“微泡空化效应”和其他未知风险,也不建议医学目的之外的反复多次超声检查,为此FDA已做出警示。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法律严禁对胎儿性别鉴定(有特殊医学目的除外)。关于MRI检查在胎儿和婴幼儿病变诊断中的安全性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发现对胎儿和婴幼儿有危险性。由于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刻,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避免在这一时期进行MRI检查。国际磁共振成像安全委员会(SMRI)要求告知接受检查的孕妇。由于Gd-DTPA可以通过胎盘,产生宫内副反应,即轻度延缓动物发育,故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孕妇静脉MRI增强检查胎儿的文献报道。专家意见是只有当MRI增强的益处明显大于危险性时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MRI机器本身设有限制检查者接受过多热量的特殊吸收系数,一般控制在3W/kg以下,因此目前尚未有胎儿MRI损伤皮肤的报道。至今没有证据证明短时间暴露于梯度电磁场中对胎儿发育有害。目前值得注意和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是周围神经刺激、噪声及特殊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较高等[19],随着隔音新材料的使用和新序列的设计,上述问题将被逐渐克。特别强调的是,在胎儿和婴幼儿MRI检查中,一定不要为追逐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而造成较高的SAR值,这一点对于缺乏经验的MRI年轻技师尤为重要。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MRI检查时间快速缩短,妇产科医生也意识到MRI检查的重要意义,但是昂贵的价格是围产期MRI不能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影像诊断医生缺乏经验也是制约胎儿磁共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短时间内,MRI还不能代替US成为胎儿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在围产期中胎儿、婴幼儿影像学检查中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晓新,许翠平,任秀珍,等.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5):558-562.

[2]宋富珍,程英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的MRI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1058-1059.

[3]索凌云,何宁,张静.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MR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3):115-119.

[4]张玉珍,李玉华.胎儿MRI诊断技术发展及正常胎儿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7,22(12):1350-1353.

[5]RollinsN,BoothT,MorrissMC,etal.PredictivevalueofneonatalMRIshowingnoorminordegreesofbraininjuryafterhypothermia[J].PediatrNeurol,2014,50(5):447-451.

[6]汪龙霞.超声在围产医学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5):543-546.

[7]MassaroAN,JerominA,KadomN,etal.SerumbiomarkersofMRIbraininjuryinneonatal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treatedwithwhole-bodyhypothermia:apilotstudy[J].PediatrCritCareMed,2013,14(3):310-317.

[8]MesserschmidtA,BaschatA,LinduskaN,et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oftheplacentaidentifiesplacentalvas-cularabnormalitiesindependentlyofDopplerultrasound[J].UltrasoundObstetGyneco,2011,37(6):717-722.

[9]Mehollin-RayAR,CassadyCI,CassDL,etal.FetalMRimagingof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J].Radio-graphics,2012,32(4):1067-1084.

[10]KotulskaK,JurkiewiczE,Domańska-PakieaD,etal.Epi-lepsyinnewbornswithtuberoussclerosiscomplex[J].EurJPaediatrNeuro,2014,18(6):714-721.

[11]WisnowskiJL,SchmithorstVJ,RosserT,etal.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arkersofaxonsandastrogliosisinrelationtospecificfeaturesofwhitematterinjuryinpreterminfants[J].Neuroradiology,2014,56(9):771-779.

[12]李仰康,刘国瑞.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17(3):190-192.

[13]BasuS,DewanganS,BarmanS,etal.Postnatalchangesincerebralbloodflowvelocityinterm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edneonates[J].PaediatrIntChildHealth,2014,34(3):189-193.

[14]Castilla-FernándezY,BoixH,MacayaA,etal.Brainstemdysgenesisduringtheneonatalperiod:diagnosisandman-agement[J].JPerinatMed,2013,41(4):445-453.

[15]OkanishiT,YamamotoH,HosokawaT,etal.Diffusion-weightedMRIforearlydiagnosisofneonatalherpessim-plexencephalitis[J].BrainDev,2015,37(4):423-431.

[16]Benavente-FernándezI,Lubián-LópezPS,Zuazo-OjedaMA,etal.Safety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npre-terminfants[J].ActaPaediatri,2010,99(6):850-853.

[17]CohenMC,SpriggA,WhitbyEH.Subduralhemorrhage,intraduralhemorrhageandhypoxiainthepediatricandperinatalpostmortem:aretheyrelated?Anobservationalstudycombiningtheuseofpostmortempathologyan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ForensicSciInt,2010,200(1/2/3):100-107.

[18]HnatyszynG,CyrylowskiL,CzeszynskaMB,etal.Therole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nearlypredictionofcere-bralpalsy[J].TurkJPediatr,2010,52(3):278-284.

篇4

X线发明至今100多年来,X线设备从最简单的X线装置,发展到CR、DR、CT等但其基本原理相同。随其应用原来越广泛,X线电离辐射危害也成为医生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家对放射辐射危害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度恐惧,另一种是满不在乎。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要视其照射剂量而定。均有关专家测定,胸部正位摄影时,肺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仅为造成人体损伤的单次最大剂量的1/20000。另外,根据国际放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推算,一次X线摄片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为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有一点值得得注意,胸部透视检查的射线剂量是胸部摄片的几十倍,因此应尽量用摄片替代透视。

CT成像的X线剂量大约是普通X线成像剂量的100倍,但越来越多的CT设备增加了辐射剂量控制措施和低剂量扫描方式,来降低辐射。随着设备的更新,临床诊断率逐步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因重复检查受到的辐射。尽管如此,与摄片CT的辐射剂量还是很高的。合理检查是减少辐射损害的唯一途径,因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X线摄片检查和CT检查,对于身体不同部位各有优缺点。X线摄片可更好地现实宏观表现,CT则能搞好的显示内部细节。有一点可以肯定。CT不能安全代替X线检查,因为两者是互补关系。多数病列在拍片检查发现了可以病变时,才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这样即可以减轻患者负担,又可以避免不必有的检查。对与一些临床表现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直接使用相对高级的检查方法。这也是最经济有效的做法。

CT检查简单一易行,安全、无创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使用于各种急症的急诊检查,对包括中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各种急腹症和全身外伤都有极佳的诊断效果。虽然CT是一种有射线辐射危害的技术,但正是CT的应用,使无数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逐步普及到县级以下医院,CT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降低生命质量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根据病因不同,该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由于两者的治疗方法截然相反,一旦误诊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在CT问世以前,临床医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仅为67%左右,而CT的应用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到接近100%。正是CT的临床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CT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20项科技成就充分说明人们对医学影像学所做贡献的认同。对中风患者进行CT检查,虽然患者会受到一定的射线辐射,但是是其生命却能得到挽救,所以CT检查十分必要。

各种检查方法都各有其使应证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有时要一起使用才能准确地对疾病作出鉴别诊断。CT和MRI也是各有特点,比如CT有辐射、而MRI没有:CT成像快,MRI却成像慢,因此CT更适合于急诊检查;CT空间分辨率高能更好的显示细小的结构;MRI组织分辨率好,更适合软组织的检查;CT对骨质和钙化的显示更好,而MRI对骨质和钙化则显示不清晰。

总之:各种影像学技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各种技术不能彼此替代。而是相互补充。选择影像学检查时。应该遵循从简单-复杂、普及-不普及、无辐射-有辐射、无创伤-有创伤、经济-昂贵的原则,具体到某一种疾病,应该遵循优选检查线路,进行合理检查。除超声和MRI外,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都属于射线性检查方法,对患者会造成辐射危害。医生在决定进行某种影像学检查时,必须权衡利弊,应该进行利大于弊,进行合理检查。

篇5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由过去单纯的辅助检查逐渐向造影诊疗与介入性治疗等领域扩展。护理人员要适应影像检查的特殊性,配合好影像医师的各项工作,使患者顺利安全地达到诊疗目的而不发生意外情况,在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努力掌握影像专业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提高护理技能,才能适应这项工作。现就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到影像科室检查的患者受认知程度的影响对增强扫描往往感到紧张,尤其是增强扫描还需要先行告知增强扫描的目的和危险,这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而精神过度紧张是一种应激反应,可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手足冷汗、头晕等多种负性反应,诱发或加重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因此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充分配合,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增强的目的、过程、安全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对增强扫描过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保证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

2 普通X线平片及造影检查的患者准备及护理

2.1 X线平片

腹部、腰椎、骶尾椎、骨盆平片均应先行清洁灌肠或检查前晚上服缓泄剂,以便清洁肠内粪便,消除因此而造成的X线漏误诊。

2.2 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在X线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各种设备的日趋完善和造影药物的不断改进,临床造影项目逐渐增多。为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做到一次成功,需要放射科护士认真细致地做好术前准备。

2.2.1 造影前应向患者讲明造影检查的重要性及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法,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和忧虑。

2.2.2 熟练掌握各种造影检查药物的剂量和应用;全面了解各种造影检查的目的、方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掌握各种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2.2.3 做好麻醉剂、碘剂 、磺胺类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结果;准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

2.2.4 造影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变化,熟练掌握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急救药品与设备的应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师配合。

2.2.5 检查后患者的护理

对于各种X线造影检查后的患者要求观察2~4h,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定时随访,必要时留院观察。对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对有明显感染症状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或收往院。

3 CT增强检查的患者准备及护理配合

3.1 检查前患者准备及特殊患者的护理

护士应了解CT扫描检查的全过程,做好患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头颅检查4h前禁食,腹部各种脏器检查前1周内不应吃含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造影检查,扫描前6~12h禁食。

3.2 检查前,对精神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慰,使其稳定情绪;对小儿采取耐心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完成检查,另一方面要轻移、轻放、尽量少动,必要时需临床医生陪同,以便病情有变化时及时抢救和治疗。

3.3 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CT检查时给患者静脉注射碘对比剂,以增加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由于在CT检查中给药的方式快、剂量大、浓度高,因此,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其它造影检查。护理人员应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高度警惕,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3.4 用药时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

3.5 有无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对高热、心衰、 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3.6 向患者说明造影目的及过程,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3.7 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发现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时给予处理。如发生轻度反应一般不用特殊处理,让患者大量饮水。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对个别重度反应者,应及时抢救处理,并及时给吸氧等措施,必要时请相关专科医生来科共同抢救。

4 磁共振患者受检前的准备与护理

4.1 在进入磁共振检查室之前,护士应对患者做好适当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顾虑。

4.2 详细询问现病史与既往史,结合申请单上临床医师查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拟诊,确定扫描部位及层面选择,以便更准确地查出病变的部位、范围与性质。

4.3 掌握绝对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询问并检查患者是否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人工心脏瓣膜、眼球异物及动脉瘤夹,发现这些物品者不能进行检查。进入检查室以前取下患者身上的一切金属物品,如假牙、发卡、戒指、耳环、钥匙、钢笔、手表、硬币等,这些物体会造成金属伪影,影响成像质量。磁盘、磁带也应取下,否则会因为去磁而损坏。

检查眼部前应洗掉眼影等化妆品,检查胸椎、乳腺以及盆腔、腰椎应去除乳罩及取出避孕环,否则也会因伪影而影响诊断。

4.4 幼儿、烦躁不安与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予适量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安定等。对心脏患者,精神紧张者,可用棉花球塞外耳道, 减少噪音的刺激。

4.5 使患者尽量舒适地平卧在检查床上,盖上棉毯以保持温暖。

4.6 护士应预先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中的一切现象,如梯度场启动会有噪声,使患者能安心静卧,平稳呼吸,如有不适可用话机与医生交谈。

4.7 中风、脑瘤伴颅高压者应先采取降颅压措施,否则患者仰卧会因喷射性呕吐而造成窒息与吸入性肺炎。由于检查时间较长,为预防意外,可侧卧扫描。

4.8 注射MRI造影剂时,应在治疗室将药液抽入注射器并连接无菌塑料头皮针,将注射器和头皮针放在无菌塑料盘内,备好棉签、胶布、止血带等进入磁体房,不宜将金属针头、镊子治疗盘等带入磁体房。

5 介入放射科的护理管理

5.1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护理

5.1.1 术前患者按要求备皮,术前4~6h禁食。

5.1.2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消除顾虑,取得配合必要时给予镇静、 止吐剂,避免患者术中躁动或呕吐,影响手术的进行。工作人员进人介入室,需换专用鞋、帽及口罩。

5.1.3 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导管、导线等注意盘好放顺,防止污染。荧光增强器用消毒罩罩住,加强无菌操作的监督。

5.1.4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穿刺口情况,发现出血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2 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努力做好介入放射室的无菌管理工作,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使介入诊疗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术中造影投照时挪动机器等因素,增加污染机会,易造成并发症。

5.2.1 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充分认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2.2 加强对无菌知识理论的学习和操作的训练,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无菌操作的要求,使其达到操作规范化。

5.2.3 认真督促,检查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补救。

5.2.4 操作房间要有专职护士管理,保持肃静和整洁。门窗装置要严密。

5.2.5 术前、术后房间要用紫外线灯照射2h,每周用福尔马林熏蒸1次。

篇6

脑部检查

苏州大学医学院丁乙教授在谈到脑磁共振波谱分析的临床应用时说,磁共振波谱(MRS)是目前唯一能无创伤地探测活体组织化学特性的方法,可研究人体细胞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常规磁共振则是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大体形态的病理生理改变。但在许多疾病中,代谢改变先于病理形态改变,而MRS对这种代谢改变的潜在敏感性很高,故能提供信息以早期检测病变。它可广泛用于脑肿瘤、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老年性痴呆、新生儿重症监护、脑外伤的预后、脑白质病变、感染性疾病及艾滋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第一人民医院汤晓明主任医师在谈到CT脑组织血流灌注成像时指出:CT脑灌注成像最早可在出现症状30分钟后显示病灶,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好,而普通CT一般要24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会失去治疗机会;常规磁共振T2加权成像8小时后显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105分钟后显示。由此可见,脑CT灌注成像优于磁共振检查,可使病人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明显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对于脑肿瘤的CT灌注可以了解血流灌注情况,有时肿瘤的供血动脉也能显示清楚,为临床医生术前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且灌注量低的肿瘤对放疗不敏感,而灌注量高的肿瘤对放疗敏感,放疗的病人可利于判断其疗效。

在脑血管疾病方面,徐州医学院附院徐凯教授认为,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于脑血管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评价病变与周围的空间关系,且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对手术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脑血管畸形价值更大。

胸部检查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所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优点是分辨率高,不受心跳影响,图像直观,被认为是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金标准”,但它具有创伤性,且有一定的死亡率,费用也高,所以人们一直在研究非创伤性的心脏检查技术。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李澄教授认为:非创伤性冠状动脉成像可以诊断显著的狭窄,为计划血管搭桥术提供可靠的信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钱农副教授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认为:多排探测器螺旋CT能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同时还能对心肌的状况做出评估,是一种无创、安全、费用低的检查方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筛选检查。

南通医学院附院胡振民教授在谈到螺旋CT诊断支气管肺癌时说:薄层螺旋式容积扫描与小间隔重迭重建图像,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部分容积效应,具有扫描速度快,且无呼吸和运动伪影,较之常规CT能明显提高对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并能准确确定病变的部位与范围,详细显示病灶内部结构与复杂的解剖关系,准确判断病灶增强情况,明显提高肺内外转移的检出率,为肺癌的准确分期与临床处理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近来,肺结核有抬头之势,老年人是结核病易发人群,尤其是合并严重基础病、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南京医科大学附院张思全教授对100余例60岁以上活动性肺结核进行了研究,认为:CT,尤其是薄层CT,对发现小空洞、病灶多形改变、沿支气管分布的播散灶、结核球周围的卫星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及判断病灶的活动性、有无恶性变可能等,是X线平片不能比拟的。CT检查应成为老年性肺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腹部检查

肾盂癌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诊断手段常见于静脉肾盂造影和超声波检查,目前CT检查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在评估肾实质侵犯、邻近脏器受累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南京医科大学附院王小宁副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冯骏副教授等认为,用螺旋CT平扫加增强,以及肾盂延迟扫描有利于小肿瘤的检出及术前CT分期。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改革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和研究以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门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本门课程主要包括:X线检查技术、数字X线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等,既包含部分医学内容也包含物理、化学内容,是检查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建立了“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的教、学、做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反复训练中得以加强,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上述4个环节中得到提高。具体内容如下:

1.预习式临床见习

在普专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课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将本专业学生分组去附属医院影像科室,进行临床观摩见习,提前接触影像设备,提前接触病人。见习半年后于第二学期初,开始课堂讲授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内容,完成“先看后学再练习”的第一步,为下一步理论学习做好铺垫。此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预习式临床见习”。

2.理论教学

采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网络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放射科、CT检查室、MRI检查室等科室去讲授,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技士(师)考试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在日后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3.实训教学

改革实训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1]。采用“模拟临床实训”的教学模式。影像实训中心有2个专业多媒体教室,4个先进的阅片室,3个X线检查技术实训室分别安装有2台200mA、1台500mA国产X线机,1个胃肠造影实训室并配有1台X-TV及1个示教室,1个CT实训室等,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实训教学采用“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式”、“学生自己操作”、“综合设计性实训”等教学方法。在理论及实训课程结束之前2个月,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强化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方法,以缩短学生与毕业实习的距离。

4.毕业实习

第三学年,将学生安排到省内外46所二级甲等以上实习医院进行毕业综合实习,进一步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化X线机、CT机、彩超现已普及到许多基层医疗机构,MRI也广泛用于县级医院。针对临床实际的发展变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体系和知识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按照高职高专“影像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为此,教研组将教学内容做了重大的调整,删除掉了超声检查技术内容(因我校本专业开设了超声诊断技术这一独立课程)把教学重心放在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X线照片冲洗技术、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的实践教学上,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强化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临床应用影像检查技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技士(师)考试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实施“课证融合”以提高学生在日后的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建立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六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X线检查技术重点进行摄影和技术及造影技术教学;数字X线摄影技术注重成像原理和影像后处理教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注重摄影和减影设备及造影器材的教学。第二模块CT检查技术,重点讲述CT成像原理和CT扫描技术。第三模块MRI检查技术,重点讲述MRI成像原理和MRI扫描技术。第四模块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重点讲述核医学成像原理和检查技术。第五模块X线照片冲洗技术,重点讲述照片人工冲洗技术、自动胶片冲洗技术和激光打印胶片技术及操作注意事项。第六模块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着重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讲述质量管理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院校结合、理论课堂搬入临床影像科室的教学方式,将70%以上的课程安排在附属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在医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影像技术岗位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色。

1.讲解法和示范法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中,讲解法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讲解,说明所学摄影技术要领、做法、要求等,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示范法则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向学生演示所学摄影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虽然两种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但正确运用都能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其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加速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2.角色扮演法

技能训练由学生之间模拟操作,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一名学生扮演病人,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医生的责任,又能体会到病人的感受,加深了学生对病人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理念。

3.实训基地场景教学法

“学校与附院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训相融合”,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放射科、CT检查室、MRI检查室、核素扫描室去讲授,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

4.强化实训法

统一安排实训内容,充分利用空间、时间、人力、物力,以强化学生技能操作,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操作的方法。

5.现代教学方法

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采用模拟教学软件开展模拟实训,购置了《医学影像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给学生一个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和实训环境,通过交互式操作实现启发式引导学习,并通过多媒体、实践性实训完成实践性教学。

同时还采用网络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如在网上组织教学讨论;课程组教师采用提供给学生资料名称或搜索途径,由学生自行查找,再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扩充教学内容。在课程网站提供了与影像检查技术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下载或浏览,这样有利于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了该课程学习的开放性。

四、考核内容的改革

采用“笔试+技能操作+平时作业+实践报告”的综合考评。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通过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加大实践考核的权重,使其考核总分值与理论考试成绩持平。考核内容以临床放射技士所应掌握的技术标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改革的体会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了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为基层医院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影像技术的操作技能,毕业即可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时刻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融知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为一体,教学中采取学校与附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影像中心及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室的人力、设备等优势,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影像科室去讲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设计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4:5(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6%),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达到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理论水平扎实、技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技能型毕业生。学生结业后能按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独立完成X线投照技术、CT检查技术、照片冲洗及影像质量管理等技术,学生毕业后追踪调查反馈均表明“学生的动手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篇8

【关键词】法医鉴定;活体损伤;影像学检查;判定困难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0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16-02X

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因检查资料具有客观真实、图像可重复再现及可永久保存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广泛适用,并成为法医活体损伤鉴定的客观、法定证据[1]。然而,因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影像学检查在在活体损伤法医鉴定中会出现判定困难等现象,进而是鉴定结果存在偏差或错误。本文结合324例活体损伤者的法医鉴定实践,分析影像学检查在鉴定工作中判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4例均为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活体损伤法医鉴定的患者,其中男209例,115例;年龄7-82岁,平均(29.5±12.3)岁。影像学检查确诊胸腰椎骨折18例,眼眶骨折38例,颅脑损伤46例,寰枢椎损伤52例,肋骨骨折72例,四肢骨折98例;致伤原因:车祸143例,拳脚打击伤76例,钝器伤59例,锐器伤42例,高空坠落伤4例。

1.2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双排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薄层扫描,参数为120-150kV,150-250mAs;螺距5.5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5-1mm,重建函数FC30。患者根据损伤性质、部位取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至DELL工作站,采用Vitrea2.0计算机软件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并进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及多平面重建(MPR)辅助诊断。对CT、X线片诊断图像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估、诊断,必要的进行MSCT检查。

对324例患者诊断结果均有2位以上资深法医对影像学图像分析后作出最终鉴定结果。2结果

法医鉴定为轻微伤122例,轻伤138例,重伤57例,诈伤7例;经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资深检验室阅片确定法医鉴定错误23例,占7.10%。错误原因为鉴定人员阅片经验不足占30.43%,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不当占43.48%,影像学检查不当占26.09%。3讨论

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活体损伤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都很高,但由于法医知识局限、检查方法、扫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法医鉴定难以得出确切结果,给法医鉴定工作带来严重困扰。结合324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及法医鉴定,影像学检查在法医鉴定中判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法医阅片知识及经验不足由于法医学鉴定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并非像临床医师一样全天候地接触伤者,对于诊断知识的了解、影像学阅片的经验等均有均有一定的不足[2]。如在判定骨折迟延愈合与不愈合的区别、鉴定骨骺未闭与撕脱骨质、穿皮质血管沟与裂纹骨折时均存在一定偏差或错误,此类情况对于临床治疗上意义相差不大,但对于法医学伤害案件对于伤害程度的判定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1例男性,44岁,因钝器打击致小腿行动困难,后经CT检查被鉴定为穿皮质血管沟,无骨折情况,过后伤者腿部功能迟迟无法恢复,后经临床医师复检确诊为裂纹骨折。此为法医工作者因影像诊断知识有限,阅片经验不足所致的错误鉴定。

对此法医应加强专业业务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医学影像诊断鉴定的知识水平,多参与阅片工作,熟悉阅片技巧,丰富阅片经验。在遇到疑难复杂或重要案例时,应请高水平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医师共同参与损伤鉴别工作,根据影响资料做出更为客观、准确的影像诊断结论,为鉴定提供更权威、真实、准确全面的依据,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

3.2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不当影像学检查结果被视为决定性的客观依据来对损伤程度进行判定,但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不同。如有的法医工作者认为CT检查诊断扫描时间短,空间、密度分辨率高,显像清晰、无结构重叠等优点,过于依赖CT检查,忽视了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3]。本研究中1例男性,29岁,因撞击致肋骨不完全性骨折,使用CT扫描时错报成相邻的肋骨骨折。原因是CT扫描方式是层层扫描,与肋骨走行间夹角很小,使得各个扫描平面较为相似,在判定时容易引起错误,此情况应结合胸部平片扫描进行检查和鉴别。X线检查则对裂纹骨折等骨折损伤不明显的骨折类型容易产生漏诊。

对此法医在实际鉴定过程当中,要扬长避短、综合应用利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应证,不可过分盲目相信一种影像学检查,才能为提高诊断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3.3选择适宜的及扫描方式检查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取的图像特点不同,其实对于同一损伤利用一种检查方法,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得出的图像也有很大区别。若是伤者自行提供的影像资料,有可能受到当时诊断医师的思路、医治条件或伤者个人意愿等因素情况影响,不一定为准确鉴定的最适宜资料,且在检查当殊部位的损伤使用常规检查和扫描方式不一定能清晰显示伤情情况[4]。如CT检查具有多种扫描方式,对不同的区域或器官进行检查时应选择指定的扫描方式,否则将不利于病灶全面和准确的显示。本研究中1例女性,43岁,因家暴致眼眶内及眼眶上壁骨折,在行CT扫描时如只使用横断面扫描方式则不利于眼眶上壁骨折的显示,在施加冠状面扫描后可全方位观察到患者伤情,为准确鉴定带来了可靠的影像论据。若没有CT检查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两种方式的联合使用,对此伤者就可能发生眼眶壁骨折的偏差或漏诊[5]。又如在寰枢椎外侧关节微突、关节囊松弛,在旋转活动幅度较大时,关节会产生有轻微滑动而发生齿突偏移,齿突出现偏侧生长,在摄片时的变化均可使寰齿间隙有所不同。

法医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各种检查方式及不同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必要时与专业的临床影像医师共同探讨,研究出最适宜的检查及扫描方式,为法医学活休损伤的鉴定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参考文献

[1]徐晓明,郑传斐,刘兴本,等.螺旋CT重建在寰枢椎损伤法医鉴定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0,25(1):40-42.

[2]李善杰,崔俊瑞,许伟,等.高分辨率64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6):374-376.

[3]姜月华,陈川.当前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6(26):86-87.

篇9

我们愿意成为您的医学顾问,您的就医指导,值得您信赖的纸上医院。

孩子病了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当医生给孩子开出的X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更是让家长担心不已。人们都知道射线对孩子的发育有影响,他们担心孩子做了这些检查会不会对将来的生长发育及智力上有影响。那么上述这些影像学检查小朋友可以做吗?

1.B型超声波检查(B超)

B超检查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任何禁忌症。孩子最常检查的部位是腹部,尤其是孩子出现没有任何附加症状的肚子疼时,医生怀疑是实质性器脏发生病变(包括心、肝、脾、肾),就会建议通过B超排查。

检查前的准备:孩子做腹部B超检查前需要禁食禁水,通常6个月以内的宝宝要提前4小时禁食禁水;6个月以上的宝宝,则要提前6小时禁食禁水。如果孩子早上8点做B超检查,最好在凌晨2~6点不要给他吃东西。检查前给孩子备些食物,检查完后就可以给他吃了。做盆腔检查时,需要孩子提前30~60分钟喝足够量的水,最好是甜水。其他部位检查没有要求。

2.X线拍片检查

它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被检查部位并感光在胶片上形成影像进而帮助医生诊断。它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禁忌症。优点是比透视清晰,并可以留下客观的记录,有利于复查对比;缺点是不能观察器官的运动功能。它一般多用于胸部、头部、脊柱、四肢骨骼等部位的检查。

检查前的准备:它比B超检查方便很多,无需孩子禁食禁水。

3.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和X线拍片检查的原理相同,只是它比X线拍片射线剂量大,时间长,分辨率高、透视效果更好。所以它对肿瘤(如血管瘤)和颅脑疾病(脑出血、脑积水、脑动脉畸形、脑肿瘤等)更为拿手。它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禁忌症。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检查前的准备:它与B超检查前的准备相同(腹部检查要提前禁食禁水,盆腔检查要提前喝水,其他部位没有要求)。

4.胸透检查

利用X线穿透孩子胸部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影像。优点是在检查时可以转动孩子的身体,从各种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来观察病变的状况;缺点是难以看到细小的病变,又不能留下客观记录。它用处最多的是在孩子出现气管异物时,能很快的判断出异物的类别和位置。

检查前的准备: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禁忌症,检查前无需任何准备。

医学院士之窗

王学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主任。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的开拓者,1995年1月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2001年,首次采用独创的供、受体肝静脉及腔静脉扩大联合成型吻合技术;2005年8月,完成我国大陆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取得良好疗效。完成肝移植600余例,活体肝移植112例。现任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移植免疫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肝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先后担任国内外20余家中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编委等职。2011年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业擅长: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篇10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1 引言

大学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第一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好坏,事关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总体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理论界对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雷学文[1]研究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特性,对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对策。柴志贤、邱风[2]以杭州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为研究样本,较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本科教学中若干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的教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责任心以及科研水平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教师的性别、教学班级的大小等对教学效果无显著影响。孙芳丽[3]通过对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因素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课堂教学情况调查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设计“影响大学课堂教学因素调查问卷”;对A大学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出影响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对策建议。

2 课堂教学调查指标体系构建与调查问卷设计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教师、学生和学校,相应地,本文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课堂教学调查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教师素质——责任感、个性特点、阅历、职称、仪表、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情况、课堂氛围

学生素质——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课堂配合度

教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室条件

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估、考试、教学监督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意见法设计了并修改完善了“影响大学课堂教学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由32个问题组成,涵盖课堂教学调查指标体系所涉及的5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

3 课堂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3.1 课堂调查的实施。

以A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管工学院、机械学院、建工学院的大二、大三和大四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66份,回收率达91.5%;有效问卷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信度检验。采用折半信度法进行信度检验,将统计出来的问卷按奇偶项分成A、B两组,每组180份问卷,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汇总综合表,用SPSS17.0软件对A、B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最低的相关度为88.88%,最高的为98.1%,信度较高。

效度检验,运用专家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检验,请从事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资深老师和研究人员对问卷内容的合理性、调查的可行性、分析方案的科学性做出评价,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正,保证了调查的效度。

3.2 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尚可,其中,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只占10%,基本满意的占55%;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相对重要性的看法,有51.7%的学生认为课后自学比课堂教学更重要,仅有13.3%的人认为课堂教学更为重要。在涉及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师工作态度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尤为突出的是教学过程、师资力量和教学态度(作为备选影响因素,分别有64.4%、65.6%和71.1%的学生选择)等教师因素。

学生对任课教师素质的满意度并不高(选择“较好”的占47.2%,而选择“好”的仅占10.0%)。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的责任感、个性特征、阅历和职称是学生最为看重的教师素质,总体上看,学生认为高校教师责任感不强、教师缺乏个性特征。学生逃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能反应学生对课堂的教学过程的满意状况。调查中,有56.7%的学生“经常”或“有时”逃课,逃课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比较沉闷以及课堂收获不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认可师生间的良好交流对学习是有利的,但师生间的交流却并不频繁;师生间缺乏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主动性,仅有7.2%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教学设施及教室条件调查中,48.9%的学生认为教学条件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88.9%的学生表示教师条件需要改善。

在教学管理方面,半数学生认为专业课和公共课同样重要,有43.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不能满足需要;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并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篇11

1 正确对待母语迁移的错误,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语法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学生们在学习汉语之前,毕竟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母语汉语,所以他们汉语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用英语写作的时候,尤其在学习英语的初期,用汉语的思维,措辞和造句子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得到教师理解的。要让学生明确的指导两种语言的差异,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区别,学生们才可能避免一些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错误,例如前文所出现的句号连接的流水句和非谓语动词的误用,如何恰当适度的使用被动语态。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写作习惯,英文的语篇模式就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每一个段落都知道在说什么;但是汉语的语篇习惯就是“兜圈子”,但是所阐述的是一个中心思想。所以教师在平时平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善于积累典型的错误,也可以和学生们进行正面的讨论,让学生们记住很多典型的错误,从而进一步了解英汉之间的差别。

2 增加英语语言的输入,培养英语语感

对于高中生来说,英语语言的输入主要来自于英语课堂,参加外语角或者接触外籍教师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师要以各种形式来增加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入,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英语语感。写作和听、说、读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精读泛读的习惯,精读让学生可以对背诵一些经典的范文,对文章中的措辞,句式,和表达习惯要精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必要的话要背诵,让学生们选择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背诵一些段落或者是句型,自己背诵或者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背诵,然后在一起交流体会,以增加语言的输入并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做个细心地人,不断发现更好的适合我们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好方法。

3 加大语篇教学,综合提高能力

语篇教学是一门综合的教学课程,它将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和篇章分析综合为一听,使零散的语音规则、词汇规则和语法规则在一个具体的语篇中得到最有机的结合。使学习者能借助各种具体生动地语言材料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思,掌握词汇的固定搭配,词性的使用和变化等等。同事,教师还可以结合语篇内容,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与文章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社会行为习俗和习惯,思维方式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语篇布局特点,了解语篇模式,是“开门见山”,还是在“兜圈子”,让学生们真正体会英语语言的特点。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开展分析的数据来自在本医院实习的100名医学生,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选取时间,女性60名,年龄最大24岁,年龄最小21岁,其年龄均值为(22.36±0.45)岁,男性40名,年龄最大23岁,年龄最小20岁,其年龄均值为(22.31±0.40)岁。男性和女性年龄均值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2)自己表示愿意加入调查研究。

1.2方法

采取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评估医学生的压力情况,是加拿大Beck在1991年制定,Cronbach’sAlpha是0.82到0.96,信度及效度均良好。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包含学习压力项目、就业压力项目、感情问题项目、经济压力项目,采取1分到5分予以评分,各项目分值高于3分则表示压力过大。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Derogatis在1973年制定,采取1分到5分予以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躯体化项目、强迫项目、人际关系项目、抑郁项目、焦虑项目、敌对项目、恐怖项目、偏执项目、精神病性项目,以单因子分数大于等于3分用作评估具有心理问题与否的标准。

1.3统计学分析

医学生相关数据核对和录入SPSS21.0软件开展检测,计量资料(学习压力项目、感情问题项目、经济压力项目评分分数等)以(x-±s)形式表示,数值符合正态分布,开展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和比较男性和女性医学生的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指标女性医学生学习压力项目、感情问题项目、经济压力项目评分分数与男性医学生相关数据实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医学生就业压力项目评分分数高于男性医学生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统计和比较男性和女性医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指标女性医学生躯体化项目、强迫项目、人际关系项目、敌对项目、恐怖项目、偏执项目、精神病性项目评分分数与男性医学生相关数据实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医学生抑郁项目、焦虑项目评分分数高于男性医学生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3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10.4—201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10.9—2011.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11.7—2012.3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篇14

关键词 艾滋病 依从性 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adopting hea lthy education,it is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manage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patients of AIDS.Methods:The 40 anti-viral treatment patients of AIDS by adopting healthy education or not from September in 2005 to September in 2009 divide into A and B groups by education before or after.Through following-up examination:blood routine liver function kidney function blood amylase and blood glucose,observe the above-mentioned indicators of examined times.Results:The examined compliance of the blood biochemistry of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patients of AIDS by adopting healthy education come up 85 of percentage from 47 of percentage,it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the examined compliance of the blood biochemistry of A group compared toB group(P<0.01).Conclusions:The healthy education can increase the examined compliance of the blood biochemistry of the AIDS.

Key Words AIDS;compliance;healthyeducation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而使人体发生一系列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导致患者死亡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的办法,病死率高[1],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报道2007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3320万人,新增250万名艾滋病患者,210万患者因艾滋病而死亡[2]。由于艾滋病患者自卑及耻辱性,其治疗和随访检查依从性都较差。通过自贡市定点艾滋病医院治疗随访表的观察,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检查依从性也较差。现将我市2005年9月~2009年9月收治有完整资料的艾滋病患者40例血液生化检查依从性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0例艾滋病患者均为我市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男34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年龄25~56岁,平均34±4.23岁;小学文化5例,初中文化30例,大专文化5例;有固定职业7例,无固定职业33例;已婚17例,未婚或离异23例;性传播5例,注射传播35例。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选的条件:①艾滋病病例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诊断标准》[3];②对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按照2004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医学入选标准》执行;③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随访按照2004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监测》[4]要求执行。

方法:按是否有健康教育分为教育前A组、教育后B组。A组和B组均是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随访检查。B组由艾滋病专业管理人员每次对入选的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检查血液生化时介绍部分艾滋病知识。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随访检查的要求,开始服抗病毒药物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以后每隔3个月检查1次,两组均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的检查次数,由检查依从性实际次数/理论次数×100%计算检查依从性高低。

结 果

经过分别随访6月后,A组教育前检查次数为41人次,漏查次数46人次,检查依从性为47%;B组教育后检查次数为51人次,漏查次数9人次,检查依从性为85%。A组与B组检查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次数与漏查次数比较[例(%)]

注:X2>/sup>21.75,P<0.01。

讨 论

患者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嘱、指导的服从性和遵守性[5],它能量度患者的配合程度。依从性的高低没有统一标准,能按要求执行的称为依从性高,反之则依从性低。艾滋病患者治疗或检查依从性差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严峻问题[6]。为了提高艾滋病患者检查依从性我国颁布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管理办法(试行)和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随访检查。影响艾滋病患者检查依从性的因素有:感觉受到歧视、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不足、检查费用、对疾病的认知不正确等[7]。本研究显示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经过教育后艾滋病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态度,血液生化检查依从性也明显增强。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

参考文献

1 Rusch M,Nixon S,Schilder A,et a1.Impairments and activity limit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among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in British Columbia[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4,2(46):1-6.

2 新华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与危机并存[EB/OL],2009-6-25.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9.

5 罗晓玮,吴国钧.住院老年病人的依从性及其评定方法[J].交通医学,2003,17(5):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