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家庭休闲娱乐范文

家庭休闲娱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家庭休闲娱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家庭休闲娱乐

篇1

关键词:体育;休闲娱乐;行为方式;城市居民;休假制度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7-0025-04

The Entertainment Forms of Urban Residents in New Vacation System

――Take Three C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as Example

ZHOU Mei-fang, CHENG Qi-lian, WANG Yan, HAN Xi-xi, ZENG Cheng

(P.E College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Jiangxi China)

Abstract:Documentary data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ntertainment forms of urban resid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the vacation was rising, while the transport patterns were diversifying. Water area activities were chosen by more and more urban residents. Therefore, entertainment developers should focus on the services which are more proper to residents’ tours, and better their supporting facilities, so as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tainment industry.

Key words: sports; entertainment; forms; urban residents; vacation system

投稿日期:2010-08-30

作者简介:周美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和运动训练学。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新规定,从此,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和休假方案得到了实施。新休假制度充分体现了“丰富内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有利发展、促进和谐”的总体思路,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充分考虑国民休闲娱乐需求等原则,新规定对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出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这些年来,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认识得到了加深,社会体育休闲娱乐项目不断增多。

体育休闲娱乐是休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现在,许多人不仅把体育休闲娱乐看成是一种体育行为活动,更把它当作为一种文化的追求,从中吸取它的营养,感受着它的乐趣[2]。所以,笔者在此探讨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方式行为的发展变化问题,可为今后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发展的新计划,采取新方法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在南昌市八一广场,九江市烟水亭公园,新余市北湖公园等地,对3个城市的居民共计346人进行了调查访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图书馆等地查阅相关文献2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37份,回收297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5%。

1.2.3 访谈法 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目的是为丰富本研究内容提供进一步的了解。

1.2.4 逻辑分析法 从新休假制度的实施,到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频率、出行方式的变化,5个小黄金周(尤其是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的出行选择等问题,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进行有关逻辑性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少年儿童经常参加该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信心,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体验竞争的场所;青年人经常参加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可以使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充满活力,认识和了解自我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缓解因平时生活工作紧张而带来的压力,改善精神面貌;中年人经常参加该活动,可以保持身体机能正常的水平,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老年人经常参加该活动,可以使他们继续与社会保持接触,提高健康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3]。由此可见,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对人类不同群体均有不同的意义与作用。据此,笔者在研究中以城市居民的人口统计学归类为特征,列出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收入、学力等调查因素,具体调查结果详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中发现,调查对象偏重于中青年群体,25~45岁群体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42.3%。从职业构成来看,白领阶层占了较大比重,占50.9%,这部分群体所受到的教育程度较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也相对比较好,经济收入较为稳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2.2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行为特征

2.2.1 新休假制度对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影响 闲暇时间的持续性和频率是影响人们外出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29.2%的人认为新休假制度的实施对自己外出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访问后得知:这部分群体主要是学生、离退休人员、无业人员等;有62.4%的人认为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8.4%的人认为很有影响,这二部分人主要是上班族群体。由此可以证实,新休假制度的实施,给更多城市居民将带来相对多的闲假时间,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内容增加新的选择[4]。

2.2.2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时间选择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于在市内或近郊的地点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有52.3%的人选择了“五一”、“十一”黄金周,这部分群体主要是上班族的中青年人和在校学生,其他人员所占比例较少。从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来分析,各群体相互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30.6%的人还选择了清明节外出,31.7%的人也选择了端午节外出,有34%的人同时还选择了中秋节出游,这部分人选择3个小长假在远郊出游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想避开“五一”,“十一”黄金周人们外出的拥挤场面。访谈后得知:这些人多数是成年女性带着孩童出行,同时也想以此弥补平时外出活动少带来的遗憾。以上结果说明了黄金周还是人们比较集中的出游首选。

2.2.3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行的频率 从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率来看,近2年平均每年出游2次以上的占36.8%,出游1次的占51.6%。进一步的访问后得知,离退休老年人和在校生出游的频率较高,对于家庭收入方面,各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难得出游或基本不出游的人占11.6%,访谈得知,这部分人本意喜欢也愿意出游活动,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他们的意愿往往不能随着自己的意志而转移。另外,低收入也是影响他们出游频率的原因之一,但所占比例较低。

2.2.4 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动机 笔者认为,探讨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推力”和“拉力”因素问题,这是研究人们出游行为潜在动机的指标之一。有研究认为,活动者因为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因素可以归类为“推力”,它是由于人们的心理失衡或紧张而造成产生的驱动因素和需求,既推力是激发或创造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外出需求的因素;“拉力”是指活动目的地对人们具有的吸引力,相对于“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则是活动目的地自身本质、特性、吸引物的概括[5]。因此,笔者把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动机分为“休闲健康放松”、“增进感情”、“改善社会人际关系”3项作为“推力”因素;把“观光游玩”、“享受美食与购物”、“增长见识”3项作为“拉力”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从类别上看,被调查的3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的出游动机,“推力”因素(193.8%)高于“拉力”因素(161.2%);从具体的单项要素来看:“休闲健康放松”的选择比率最高,达到97.3%,也选择“增进感情”的人占88.3%,同时还选择“改善社会人际关系”的人占8.2%;在“拉力”因素中,选择“观光游玩”占68.3%,“增长见识”占62.8%,“享受美食与购物”占24.1%。

2.2.5 影响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行的主观原因 从调查的答题内容中还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主观原因是多样的,调查结果发现:选择“费用便宜”(即每人每次出行消费额在200元以内)的占50.2%;还选择了“项目内容吸引人”的占51.8%,选择“假期时间有限”的人占了36.7%,选择“项目内容个人偏好”的人占20.8%,选择“目的地太远不方便”的人占50.4%,显然,城市居民选择外出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考虑的是:出行距离问题,不要在外隔夜,活动项目内容经济实惠等3个方面。

2.2.6 长距离出游的空间距离选择 在城市周边地区出行的距离问题上,现代城市居民通常对实地距离远近不太考虑,即不判断到目的地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在路途上所占用的总时间需多少[6]。所以,从被调查的3城市居民来讲,人们对长途出行的时间距离认识较看重。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用时间单位替代了实际空间距离供研究对象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城市居民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出行距离,有51.3%的人选择1~2 h单项车程,这部分群体主要是上班族和离退休人员,其他职业群体也有,但比例相对较低。有20.4%的人选择1 h以内的单项车程,这项选择主要是蓝领阶层、下岗职工、年纪比较大的退休职工,以及成年女性带孩童出游活动群体。另外,学生之间小群体团体出游也通常选择单项车程在1 h内的目的地。有21.7%的人选择2~3 h单项车程,有6.6%的人选择了3 h以上的单项车程。在调查中发现,2 h以上单项车程的选择主要集中在社会收入阶层较高的群体中。显然,城市居民长距离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其理想距离主要是单项车程在1~2 h之内,也既距离出游者居住地在200 km以内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是比较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往旅游的。

2.2.7 长距离的出游方式选择 交通问题是影响城市居民出行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因素之一。从调查中得知:目前大多数城市居民主要是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休闲出行的,也有少部分人是因为工作需要陪同他人出行的,这部分少量的群体其交通工具一般均可自备;但与家人或朋友外出,41.9%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旅游专线车,火车及高铁等),这部分群体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及学历的限制,说明相当数量人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和交通比较便利的出游目的地。有43.2%的人乘坐私家车出行,访谈后得知:这部分群体主要是家庭出游,并是男性开车,因为现代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私家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这为人们外出长途旅行提供了方便。显然,这种便利的条件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出行频率、出行距离和随机性,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另外还有14.9%的人选择了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出游,这部分群体主要是爱好自行车运动的男性青年人,年龄多在30~35岁之间。从总体可以说明,现在城市居民出游进行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和自备私家车。

2.2.8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消费 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价值观决定其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17.4%的人认为市内或近郊休闲游玩一次人均总体消费在50元以下最为合适,这部分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长者、学生、以及一般收入的家庭;认为在50~100元最合适的人占26.6%。这部分群体主要是学生和普通白领阶层年收入主要集中在5万元以内者;认为101~200元最合适的人占28.8%,这部分群体以白领阶层、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访谈后了解到这部分人家庭总体收入也不算高,由于文化水平的缘故,所以,他们的出游比较讲究质量;16.4%的人认为201~300元最合适,选择301~400元只占10.8%,人均消费在200元以上者,这部分群体主要集中在较高收入人群中,如:公司经理、技术主管人员,以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他们的收入相对稳定,且较高,家庭负担一般较轻。从总体上可以认为,50~200元是人均一次出游的最合适消费额选择。这个消费额属于中低档次价位。其中工薪阶层和学生群体占主流,显然,这也是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能够承受的经济支出。

2.2.9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对市民的吸引力 为了调查3城市目前周边地区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情况,笔者列出13个活动场所,调查了市民2009年国庆节当天的到访率,结果显示,排在前5位的是:星子温泉健身沐浴、庐山石门涧攀岩,红谷滩摩天轮,梅岭漂流和仙女湖划船(表2)。可见,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各不相同。

2.3 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期望

2.3.1 项目类型的偏好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偏好,最喜欢的是水域类项目(72.4%),其次是山地、森林类项目(68.1%)。除此之外,人们还偏好惊险类项目(42.6%),体能类项目(12.4%)等,当然,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项目的喜爱偏好除了与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外,还与其文化修养及家庭经济收入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统计数据也表明了,社会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不断增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活动项目类型的选择,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内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体育休闲娱乐产业依旧会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项目类型将会更加丰富,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需求也会随着人们个性的发展而进一步的扩大。

表2 2009年国庆节3城市及周边地区体育休闲娱乐

活动场所到访率

2.3.2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偏好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偏好,目前主要集中在放松、体验和享受方面,这在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前一个时期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需求状况。调查中也发现,对于在新休假制度有限的时间里去参加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竞赛娱乐(如去收费场馆打一场球等)的人并不多,人们普遍反映不愿意把假期时光用在对抗性的休闲活动上,当然,这除了生活区域周边的中高档体育设施和场地管理服务业不能满足需求外,也与人们缺乏运动健康知识的认识有关。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相信在有关“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下,以及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普及与推广,其活动内容还会有新的推出,城市居民选择活动的项目也会得到新的拓展。通过分析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活动项目的变化与需求正在持续性的展开,这同时也证明了城市居民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喜好在不断的交替更新。

2.3.3 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的综合要求 关于人们选择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考虑的要素,笔者从“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对其进行划分,其中“硬件”要素包括休闲活动项目内容,(如:休闲、康体、娱乐等多方面),餐饮、交通等接待方面设施;“软件”要素包括项目活动场所的环境氛围、知名度、服务与管理、安全性、项目文化特色等[7]。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选择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其知名度(69.1%),环境氛围(65.5%)、休闲娱乐性(58.4%),其次是安全性(35.8%)、特色项目(27.9%),再次是交通接待(20.2%),特色餐饮(18.3%)。说明了出行的目的是要求能够实现自我并达到心情的放松。笔者可以推测,今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上一个巨大的发展市场,只要在活动项目内容及接待设施方面进行“以人为本”的改进,在国民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综合实力的提高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参与消费。

3 结论与建议

3.1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行为已趋向常态化 新休假制度的实施,使得城市居民节假日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表现得常态化,并呈发展趋势,这也表明人们出游活动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的出游活动意识已开始向休闲健身时代方向转型,这也是近期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市场发展转折的明显标志。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注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围绕出游活动,及提高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行为上,把该活动与“全民健身”运动紧密联系起来,与人生的现代价值观、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从而使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对城市居民的节假日产生最大的效益。

3.2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方式的多元化

1)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时间主要还是集中在“五一节”、“国庆节”以及清明、中秋、端午这几个国家新休假制度制定的法定节假日,尽管这些闲暇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从总体上说3个小长假的出游率还是较低的,人们更愿意在家中休息或者走亲访友,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交通方式选择与距离之间存在着互动对应关系。现在从城市中心出发,到周边的出游目的地一般都有方便快捷的公交车辆工具直达,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私家车出游的人是日益增多,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新型出游活动的特征。

3)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的选择,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交往与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的期待与利益价值的定位。因此,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如何提高人们的重游率,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一些地方要把体育休闲娱乐事业当成新兴产业来进一步落实,为人们在节假日的休闲活动提供方便,要注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同时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3.3 城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出游项目选择趋向脱物化及偏向于水域类项目 城市居民出游行动选择受物质性因素(也称硬件因素)和非物质因素(软件因素)的影响,这也说明现在人们的个人价值判断是休闲出游行为的核心,这种意识还在不断增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人们更加注意重脱物化价值需求的发展进程相同步[8]。

从另一角度分析,目前城市居民的出游活动项目喜欢水域类性内容,这除了环境氛围舒适外,另外还能够达到健身休闲放松、缓解工作压力、调节心情治疗康复的目的,当然,这些项目发展较为吸引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设施完善和服务周全。因此,今后其他一些体育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在开发时要特别注意配套设施的完善,不断地扩大其社会知名度,提高人们的重游率,同时改进管理营销方式,促进体育休闲娱乐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钟发.和谐社会与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5)2:211-214.

[2] 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6.

[3] 侯乐荣.不同年龄人群休闲体育需要及体育行为方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8(11):78-82.

[4] 郭晓东.休假制度对国内游流时空结构及旅游开发的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2008(5):38-42.

[5] Timmerman P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 A Reviewof Models and Possible climatic Applications. Toronto, Canada: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otonto, 1981:237.

[6] 卢冬梅,简玉华.南宁市城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7(2):101-105.

[7] 史琴.休闲理论与行为分析[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314.

篇2

论文摘要:城市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生活的露天剧场,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满足人亲近自然、从事休闲娱乐活动的愿望,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休闲模式,直接影响到人们休闲生活的质量,对于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亚里士多德。这里的“城市”是自由、舒适和快乐生活的象征,其本质在于休闲功能的实现。历史上,休闲一度是少数有闲阶层的特权,对于广大民众而言,不仅休闲权利没有立法的保障,在实际生活中也缺少相应的休闲手段——包括时间、空间、收入和技能等。

按照目前我国的五天工作时间制度及法定假日估算,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一年中的法定假日已达114天,这意味着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由于缺乏相应的休闲空间以及休闲文化的正确引导,以致于也出现过封建迷信活动的死灰复燃等负面现象,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解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住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希望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也越来越关注居住空间的各项功能,但是对于住区休闲娱乐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中青年人的积极交流、老年人的养老生活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是住区的主体,住区在提供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设施的同时,还要提供人的发展需要的设施,而住区休闲娱乐空间,是人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对它的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1 住区休闲娱乐行为需求理论

住区居民是住区休闲娱乐空间的使用主体,年龄段的差异使他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具有鲜明的特征。根据人的年龄大致可分为老年人、中青年、儿童和青少年等群体;不同群体对住区户外休闲娱乐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同时相同群体也表现出一种趋同现象。

1.1老年人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城市进步的标志之一。由于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老年人在住区内的休闲娱乐活动十分频繁,而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保持健康状态、廷缓衰老的良方。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改变,以及老年人的生活重心由工作转向颐养天年,因此在住区从事休闲娱乐活动,结识同龄人,一起交流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从事活动的热情是其他年龄群的人们无法比拟的。住区内的任何地点都可能被他们利用,作为玩耍空间。由于生理和心智的局限,儿童的户外活动一般都有家人陪同,儿童户外活动的特征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年龄相仿的儿童喜欢聚在一起玩耍。

青少年也是住区休闲娱乐空间中最活跃的群体,因为身体发育,体力增长,需要从事运动调节其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和尝试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

1.3中青年群体的需求

中青年是居民的主要群体,他们大多是上班族,早出晚归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下班或节假日,他们又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有大量的人际交往和一些业余工作。相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他们真正拥有的闲暇时间较少。

而交往是成年人共同的需求,由于他们平时的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在住区内休闲娱乐活动更偏爱于舒适、放松、简单的休闲方式,如闲坐、聊天、观景等。中青年人在住区休闲娱乐空间中时常扮演的是“观众”的角色,用视觉感官参与到周围的人与物的活动当中,看着自己或别人的小孩玩耍,照顾老人,和邻里聊天等,享受着休闲的乐趣。

2 住区休闲娱乐行为活动的分类及特征

休闲娱乐行为活动指个体在维持个人生计及从事工作、义务活动之外的闲暇时间里,去从事或参与的一些自己感兴趣且放松身心的活动。住区休闲娱乐活动则强调了活动发生的地点是城市住区。

住区休闲娱乐行为活动按活动发生的场所可以分为室内休闲和户外休闲;按休闲活动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和动态,被动和主动;按年龄段可分为少儿游戏活动、青少年休闲活动、中青年休闲活动与老年休闲活动;按参与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人休闲活动和群体休闲活动及社会休闲活动;按消费水平可以分为高消费休闲活动和低消费休闲活动。

住区休闲娱乐活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发生在其他空间的休闲娱乐活动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

2.1日常化、生活化

人们日常需要休闲娱乐,但天天去专属的休闲娱乐场所活动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而住区休闲娱乐活动却弥补了这一缺憾。只要有休闲娱乐的想法,健身、锻炼、球类活动、散步等户外休闲娱乐活动都可以便捷的展开。这也是住区休闲娱乐空间得以存在的理由。

转贴于

2.2公平性

专属的休闲娱乐场所一般都是盈利性场所,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才能参与其中。而住区休闲娱乐活动却是面向全体居民的全天候开放的,居民可以方便的使用,体现了相当大的公平性。

2.3人群规模相对稳定性

住区规模一定,对应一定的人群规模。因此,参与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数是相对稳定的。

2.4程式化

一个人在住区内生活,会熟悉住区内的环境。一旦他(她)比较、选择、确定后,惯性很大,特别是在参与户外休闲娱乐活动时,时间也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改变。另外,住区户外休闲娱乐空间的实体建成后,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住区休闲娱乐活动也呈现明显的程式化特征。

3 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研究

3.1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分类

活动空间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而住区活动空间是一种内向空间,是属于住区居民的领域,有一定的界限与外界隔离,不容外界无关人员任意侵入。目前,对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分类国内外的专家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分类依据。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分为以下几类:

按空间的权属可分为:私人休闲娱乐空间和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前者如私人住宅、私家庭院等;后者如会所、阅览室、网球场、休闲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健身空间、儿童游乐场等。

按空间的经济价值可分为盈利型、非盈利型及混合型。如收费的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属于盈利型;不收费的上述空间,及体育健身、绿地公园、足球、儿童游乐场等属于非盈利型:一个空间内同时存在收费和不收费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如会所即是最常见的混合型空间。

从使用者的角度可分为:儿童游戏空间、老人活动空间、体育设施空间及其它空间。

3.2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特征

作为一种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行为需要为第一目的的空间,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具有以下特征:

3.2.1整体性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是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最主要出发点。它包含两个方面:第 ,考虑到它是城市整体休闲娱乐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空间结构与肌理的统一,与具体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等相协调,并与城市级的休闲娱乐空间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第二,考虑住区休闲娱乐空间自身的结构。室内休闲娱乐空间及户外休闲娱乐空间,共同构成住区休闲娱乐空间,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承担着居民形形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虽然它们具备各自的空间特征,但是作为住区休闲娱乐空间整体的组成部分,它们不应被割裂开,而应该通过追求居住生活的整体性、休闲性,空间的连续性,达到共同构筑完整的休闲娱乐空间网络的目的。

3.2.2层次性

系统的构成具有多层次性。即住区休闲娱乐空间有若干要素组成。在对住区休闲娱乐空间进行研究时,既要注意完整性、交叉性,又要注意过渡性、秩序’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住区休闲娱乐空间组织无序,相互割裂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连续的住区休闲娱乐空间。

3.2.3环境相关性

住区休闲娱乐空间是住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受到环境作用的同时,也对居民日常休闲生活进行着调整和促进,影响改变着环境,这也正是住区休闲娱乐空间研究的最终目的。

住区休闲娱乐空间是由环境设施构成的完整的空间形象,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也可以从视觉的角度去欣赏。通过整体形象向人们传达某种信息,不同的空间造型、建筑肌理、色彩基调、建筑尺度向人们传达某种信息,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的涵义。

3.2.4开放性、公共性

住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行为的空间载体,反过来,也是行为认可的结果,它面向全体居民开放,只要空间有利于活动的展开,在这里从早到晚都能见到休闲的居民,可见空间的使用频率之高。

篇3

关键词:娱乐;零售;目的地

中图分类号:F713.32

一、体验经济时代娱乐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已突破传统的消费心理,消费目的不再单纯地为得到某种商品或服务,而转向追求趣味性、时尚的消费,通过娱乐体验的方式获得满足感,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生活体验的重点。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娱乐业占服务业的比例高达25%,“娱乐”因素在内的服务业占到GDP的30%以上。世界著名企业均通过介入娱乐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索尼、百事可乐、微软等。娱乐作为国家生产力水平衡量标准和社会文明评价尺度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通货”,娱乐消费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目前美国人有1/3时间、2/3收入用于休闲娱乐,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娱乐。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生活质量,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验消费无疑是意义最丰富的一种消遣方式。

二、国际商业呈现出零售与娱乐融合的发展趋势

国际商业的研究表明,现代城市零售系统不断拓展、商业购物和娱乐消费走向多元化,娱乐与购物的相关性大大提高,娱乐业与非娱乐业界线模糊。商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纯购物,而是集品质购物、特色娱乐、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消费体验,呈现出零售与娱乐相融合的发展趋势。一些零售店注入娱乐活动,引诱顾客在购物环境中度过休闲时光,人们在零售店的环境中,体验购物、娱乐、教育乐趣。购物中心规划设计满足了人们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需求,其功能布局从购物中心提升为生活休闲娱乐中心。一些产品将娱乐体验融入产品的设计,给消费者带来感官上的愉快体验。

(一)娱乐与零售相结合的购物中心

娱乐化成为购物中心一部分已成重要趋势。Shopping Mall起源于经济发达的美国及欧洲,强调多功能、一站式、休闲性,打造“购物+N种娱乐”购物娱乐化的模式,以满足购物、文化、娱乐和餐饮等多种需求,推动了娱乐购物一体化的发展。世界上购物中心引进的娱乐业态包括溜冰场、KTV、游乐场、儿童乐园、高尔夫练习场、蹦级、海底世界和赌场等等,这些娱乐设施可以满足儿童、青少年、家庭、退休的老人、职业人群等各个年龄段消费者。据统计,在90年代的最后5年中,英国25%的新建购物中心开发设计方案中都包括了娱乐设施,200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8%。近年世界新建和改造大型购物中心中休闲娱乐类设施一般占到总量的60%以上,休闲娱乐已成大型购物中心的主导定位模式。如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波利亚的“Mall of America”包括占地7公顷史努比主题公园、120万吨水族馆、两层高18洞小型高尔夫球场及一些传统商业娱乐设施,如14屏幕的电影院等。加拿大West Edmonton Mall拥有人造海滩冲浪、游乐园、迷你高尔夫球场、赌场、蹦高等先进娱乐设施,除此之外还有海豚表演、水生动物展、乐队表演等免费娱乐项目。

国内传统购物中心的最佳黄金比例是购物、餐饮、娱乐各为52:18:30,目前这个黄金比例正在被逐渐打破,最主要的表现是零售的比例在不断缩少,而餐饮、娱乐等的比重在加大,出现购物、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三驾马车”联袂主演的新超大规模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模式。如香港又一城有欢天雪地溜冰场、人造海滩冲浪、蹦高、游戏机、游乐园、最大的书店叶壹堂、电影院、玩具反斗城等娱乐设施;深圳欢乐海岸餐饮娱乐体量约占50%以上。

(二)零售店铺注入娱乐元素

娱乐化趋势不仅出现在购物中心,一些零售店铺也在体现购物过程中的娱乐休闲化,引诱顾客在购物环境中度过休闲时光,人们在零售店的环境中,体验购物、娱乐、教育乐趣。娱乐化已经成为商店装饰、服务的主要考虑因素。如巴斯.布洛商店户外世界中,顾客可以学习如何绑鱼饵,然后在店里的室内鮭鱼池中试钓一下;他们还可以使用商店的步枪射击场和弓箭射击场。在奥西门运动商品连锁店中,顾客可以在商店内的运动场上试验一下运动设备。美国休闲设备公司(REI)的一家商店中,建有一座65英尺高的攀岩假山、一个35英尺的瀑布、一个用来测试雨具的人造雨房、一个长达470英尺的自行车与滑雪用具的试用道,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马上在相应的真实环境亲身体验到所要选购的体育商品。纽约第五大街旗舰店迪斯尼商店就是娱乐体验的创作原型。香港麦当劳婚礼服务,鼓励大家在麦当劳里举行婚礼。波尔多斯书籍音乐店有店内咖啡厅和现场爵士乐演奏,星际好莱坞餐馆的墙上放映好莱坞电影片断、虚拟现实中心销售名牌纪念品等。

(三)娱乐主题融入产品体验

一些产品将娱乐主题融入产品体验,通过顾客参与对产品的设计或生产来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给消费者带来感官上的愉快体验。生产“芭比娃娃”闻名的马特尔公司提供顾客可任意选择的芭比娃娃的肤色、发型、服装等,甚至赋予娃娃的喜好和厌恶,当顾客收到专门为他们特制的“芭比娃娃”时,不仅符合他们个性,而且还有娃娃的名字、出生年月、个性分析和换洗衣服。美国女孩公司利用美国女孩文化的大众性特点,向5~12岁的女孩提供洋娃娃、服装、书及时尚配饰等目录产品线,将娱乐和零售有机结合起来。美国厨师埃墨利尔·格拉斯通过生动的、幽默的互相交流,将烹饪转化为吸引观众的娱乐秀,并使厨房里的对话成为男士间亲密谈话的内容之一。零售娱乐业这个结合了零售业和娱乐业的词现在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四)数字化娱乐成为新的亮点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兴起,数字化娱乐成为零售业新的亮点。座落在洛杉矶的数字化特色的娱乐餐厅UWINK将电子游戏的快乐、互联网的便利性、良好的就餐环境融为一体,只要消费者进入餐厅,就可以和朋友边玩游戏边联络感情和就餐。据美国国内市场调研统计:46%美国人喜爱这种消费者互动的点餐方式和终端游戏形式的自主服务餐厅。日本服装零售商优衣库利用如人人网和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会媒体渠道,通过在线游戏等模式,让它的核心客户群之一的中国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优衣库的品牌认知与好感。

三、基于娱乐体验的零售商业规划设计

体验经济时代,国际商业呈现出零售与娱乐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因此,出现了一种多功能、多特点、全方位的购物生活形态——休闲娱乐目的地。休闲娱乐目的地是将娱乐、餐饮和零售设施整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具有协同效应的新模式。娱乐、餐饮和购物设施独自发生作用但又相互补充,提供的服务已经从单纯的购物转变成多样化的商业(购物)、休闲(散步逛街)、娱乐(电影、演出)、餐饮(饭店、咖啡厅)、专业服务(如法律咨询、公证)、健身保健(健身房、美容院),甚至包括教育(进修课程、培训班、教育性博物馆)、小型医疗服务(如牙医、激光治疗眼睛)、政府行政服务(如办理证件、驾驶员书面考试)等。目的地项目创造的直接销售额是购物中心项目的10倍以上(见表1)。

本规划设计前瞻性地将购物与公园结合设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有限容积率下充分利用室外空间,突出商业的主题化、娱乐化、休闲化特征。以其独特的主题景观,将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主题餐饮整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协同效应的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突破现有商业发展模式,引擎带动商业发展,提升商业整体水平,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成为特色娱乐中心、都市休闲中心、品质生活中心。特色娱乐中心集室内室外休闲娱乐于一体,满足中产家庭的娱乐需求;都市休闲中心充分利用公园景观,满足都市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品质生活中心集聚高品质商业业态,满足高品质消费人群的一站式消费需求。

(一)主题化

商业的主题化特征主要通过以主题划分功能区、与主题相匹配的建筑设计,以及引进与主题相一致的商业品牌来实现。

1.以主题划分功能区

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可以将以主题划分功能区,形成以滨水主题的集中消费区为核心,动漫、探险、科幻、自然四大主题消费群落为特色,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融合的功能布局。滨水区主题消费区通过水上娱乐区、滨水购物区、水景酒店、水族馆、水上秀场等打造以水景为特色的全家人欢乐消费空间;动漫主题消费群落通过梦幻娱乐中心、梦幻主题餐饮、梦幻主题商店、梦幻主题乐园打造以梦幻为特色的梦幻主题消费地;运动主题消费群落通过探险游乐场、冒险体验区、运动天地、运动主题餐厅、运动主题商店等打造以探险为特色的运动主题消费地;科技主题消费群落通过科幻娱乐中心、科技生活馆、科技主题餐厅等打造以科幻为特色的科技主题消费地;绿色主题消费群落通过绿色市集、休闲广场、园景餐厅、都市农园、绿色生活馆、养生休闲中心等打造以绿色有机为特色的绿色主题消费地。

2.建筑设计与主题相匹配

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可以通过建筑设计来表现主题和传达体验,建筑设计与主题相匹配,综合造型、装修、环境、动线、照明、技术和材料等元素集中统一打造项目的特色。如滨水主题消费区可以将建筑设计与水景景观融为一体,创造零距离的亲水休闲空间,打造特色的亲水娱乐设施。梦幻消费群落可以通过局部动漫景点的设计、以动漫元素为主的室内外设计等打造充满梦幻色彩的消费环境。

3.商业品牌与主题相一致

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可以通过与主题相一致的商业品牌的引进来打造项目特色。如动漫主题消费群落以动漫文化为特色,形成以动漫品牌为核心,儿童品牌、年轻时尚品牌并存的多元化商品结构。向动漫爱好者出售各种动漫模型、动漫服饰、动漫生活用品、动漫食品,引进各种儿童玩具、儿童服饰、儿童食品以及具有梦幻、卡通色彩的年轻时尚品牌。运动主题消费群落以探险运动为特色,集聚探险品牌、体育运动品牌、户外休闲品牌。科技主题消费群落引进苹果、三星、佳能、索尼等品牌旗舰店,集最新电子、电器、数码、IT等科技产品展示、、销售于一体。

(二)娱乐化

娱乐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体验之一,几乎没有哪种体验会排斥那些促使人们开心大笑的娱乐瞬间。都市休闲娱乐目的地商业中心的娱乐化特征源于消费者消费需求层次上升所带来的娱乐体验的膨胀,消费者希望在这里体验到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一般的传统购物中心以购物功能为主,餐饮、娱乐功能所占比例较小,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应该增加娱乐商业业态比例,娱乐与购物融为一体,以娱乐为引力点带动销售。娱乐活动可占其可出租面积的30%以上。如可以汇集最新的科幻娱乐项目,充分利用园区水资源开发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水上娱乐项目,运用现代科技打造以探险为主题的高仿真探险游戏等。

(三)休闲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Demall”的设计观念,即将传统购物中心的顶揭开,使之室外化,让购物者有更大的视野和自然景观。如位于美国的时尚岛购物中心采用露天式的布局,环境优美、充满自然情趣。入口瀑布给人以视觉和听觉刺激;绿树峻石所围成的天然湖泊,再配以蜿蜒的水上滑道,嬉戏其中、妙趣横生,整个建筑群被掩映在繁茂的热带丛林中,为游客在市内炎热的气温中能体验到这里的自然清新,是旅游避暑的最佳场所。日本大阪是率先发展自然化生态型娱乐目的地商业中心的城市之一,其中Namba项目是独具特色的生态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带有自然地貌特点的人造峡谷式的公园式购物中心,该峡谷的植物覆盖2~8层建筑的上面,露天的坡道从2层逐渐走到8层,坡道两边可以进入不同层上的商店、餐饮与娱乐场所,在树木、植被、瀑布、连接峡谷两端的飞桥的衬托下,峡谷般壮丽的自然景象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都市休闲娱乐购物公园型目的地可以充分利用公园自然景观发挥休闲功能,将休闲与娱乐、购物融为一体,使购物环境开放化、自然化、生态化,如阳光、绿化、水景、舒适的温湿度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是都市休闲娱乐目的地的吸引点。

参考文献:

[1]郑江宁,周春发.国外主题公园发展趋势初探[J].高教与经济,2004(2).

[2]钱坤.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城市土地研究学会.零售娱乐中心规划与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杨麟.现代城市公园的体验式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5]罗建兰.城市购物中心休闲功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

[6]谭瑶.娱乐目的地商业中心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7]郑秋锦.品牌传播娱乐化研究[D].华侨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彝族传统体育;现代体育;融合

1 前言

彝族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枝奇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已在体育界达成了共识;但作为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彝族传统体育现在已成了濒危历史文化遗产。从事彝族体育的体育的人口数量少之甚少,主要集中在彝族地区为数不多的彝族村寨。因此大多数彝族体育项目成了文献资料在图书馆内束之高阁。现代体育作为以其强大的游戏功能,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几乎占领了整个现代体育市场,形成了现代体育产业,现代体育以现代的文化锐气和时代的气息,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而彝族传统体育大多已失去了他时代的气息,逐步退出了他历史舞台。因此,挖掘和抢救彝族体育项目及其体育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体育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彝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彝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的融合

现代竞技体育的源头主要来自于古希腊体育,古希腊体育的重要特征是在形式上追求健与力,在理念上强调勇与刚。“健、力、勇、刚”的古希腊体育精神随着欧洲社会的进步,逐步演化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已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家庭,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体育由于深受儒家“中庸”、“合规”和道家的“寡欲不争”、“以柔克刚”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就显现出力量、刚强、竞争有点不足。彝族传统体育既具有现代竞技体育“健、力、刚、勇”的精神(比如摔跤、赛马、斗牛等),又具有中国古代体育“柔、美、雅”的理念(比如阿细跳月、达体舞等)。尽管彝族传统体育在表现形式上与现代竞技体育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规则性和实践性。为此,在发展和弘扬现代竞技体育的同时,决不能丢弃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而应该广泛地继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宝贵的文化财富。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存在与发展,如果丢弃本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或脱离其他体育文化的渗透,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把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协调起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发展,才能保证我们的体育事业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3 彝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休闲娱乐体育的融合

休闲娱乐体育的现代意义可以透过奥林匹克的宗旨得以展现:这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就是勇气……你就是乐趣……你就是进步……你就是和平……”。柏拉图曾说过:“神赐予人类以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爱智与激情’,由此达到和谐”。这就是休闲

娱乐体育的魅力,是休闲娱乐体育现代意义之所在。彝族先民在艰苦的生态环境中不但创造了生产工具,而且也创造了许多娱悦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的休闲娱乐体育项目。虽然早期的有些项目难免含有祈求生存的悲惨阴影,但是一旦获得生存的保障,如战争的胜利、谷畜的丰产、欲望的满足、病痛的解除、爱情的完美等,都会引发他们内心的情绪,流露出人类自身的欢悦,禁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并在情动于形的欢欣中,出现借以回顾艰辛历程的场面,表演各种奇异的生存技能和欢歌群舞,借此在欢快的活动中享受体育文化的裨益,感受人类生活的美好价值。人们常说“三弦响、脚板痒”,“一个歌手唱歌,能给全山寨带来欢乐”,“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世上解忧愁”。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休闲娱乐之魅力,同时也富有现代休闲娱乐体育的意义与价值。如果把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传统娱乐体育与现代休闲娱乐体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共同发展,那么就能真正找到人类“普适性”和“永续性”的体育休闲价值,同时也为人们有价值的生活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4 彝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学校体育的融合

多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一直都是蹴踌满志、举步艰难,没有找到较为精确的黄金结合点。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学校原有的达标体育项目开始受到健身娱乐体育的冲击,很多枯燥无味的竞技体育项目渐渐退出学校体育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健身性强、娱乐性高、趣味性浓的体育项目,以此达到健康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和风格开始受到各级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彝族体育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走进学校,以学校教育为中介,进行改造并完善。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彝族体育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规则、背景、历史、文化、内涵等,将其健身性、娱乐性和彝族体育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继承和发扬。这样既可以缓解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经费的短缺、体育设备的匮乏,为民族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又可以加大彝族传统体育的普及面,为彝族体育的传承和彝族体育科研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5 彝族传统体育与群众体育、家庭体育的融合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离不开群众体育、家庭体育的繁荣与发展,群众体育、家庭体育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与融合。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开展,现代生活型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每一个家庭之中去了。彝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特质行为,在广大群众体育活动和每一个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以及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彝族传统体育由于许多项目不受时间、空间、性别、年龄、场地、器材、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故而它可以与许多现代休闲娱乐体育融合在一起进行广泛开展,广大参与者既可以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愉悦,又可以增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在推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不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又促进和加强了与现代体育的融合。

6 结束语

千百年来,彝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教育性,它是彝族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它是通过本民族传统节日、宗教、信仰、婚俗丧葬等活动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活动方式,体现出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社会心理的民族体育文化,它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现代体育的共性。如今,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冲击下,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彝族体育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要在同现代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在保留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与各民族体育文化交融,才能在现代体育,甚至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孟凡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2] 卢开智、赖云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J],学术探讨,2006.01

*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SB090)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保山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问题早已进入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野。保山学院坐落于经济欠发达的滇西地区,大多数学生来自省内农村或城镇,所以关注保山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了解其消费特点,有利于引导这一群体合理消费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文章以保山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问卷发放在考虑了总体的性别构成、年级分布、本专科、学科专业和生源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配额抽样,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86.3%,符合统计抽样的要求。其中,男生118 人(41.5%),女生167人(58.5%);来自城市8人(2.8%),城镇34 人(11.9%),农村243人(85.3%)。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比较客观地反映滇西高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

二、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通过对保山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一)消费的经济来源和总体消费水平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目前大学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家庭供给。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约85.61%来自家庭供给,7.02%来自课余个人兼职收入,3.86%来自奖助学金,0.35%来自社会赞助,3.16%的有其他经济来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如表1,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有8人,300-500元的有88人,500-1000元的有159人,1000-1500元的有24人,1500元以上的有6人。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月生活费支出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次之,所以,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支出较为合理。

(二)消费结构

1.日常生活消费

日常生活费支出方面,下面从性别的角度比较每月购买日用品消费情况.每月购买日用品的开销在20元以下的共有41人,男生占26人;每月购买日用品开销在20~50元、50~80元和80~100元之间的学生,女生所占的比例都比男生所占的比例高;每月购买日用品开销在100元以上有共30人,女生占21人。从而,推断女生在购买日用品消费比男生的消费高。在购买化妆品方面,大多数男生在化妆品方面消费较少,大多数女生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较为合理,这与平时在校园内极少看到化妆学生的现象相一致。

2.学习和培训消费

学习消费包括文具、书籍和复印等.285人中,月学习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69.82%,50~80元之间的占17.19%,80元以上的占12.98%.大多数学生的用在学习上的消费较为合理.培训消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教师资格证、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在285人中,有200人平均每学期的培训费在50元以下,其中有193人没参加过培训班.我校是保山市唯一的一所高校且2009年刚升本,外面的培训机构来保山学院招生的还较少,更重要的是,由于我校升本不久,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大多数学院安排学生上晚自习,有专业课老师进教室辅导;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或找工作,相对参加培训班的学生要比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多,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多数大四学生外出实习,只有少数学生在校,所以大四学生填写的问卷较少,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培训消费较低。

3.通讯和电脑消费

随着通讯行业和IT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数码产品已经随处可见。在问卷中所有的学生都有手机,部分学生拥有电脑、数码相机、MP4、MP5和IPAD等,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不足,追求时尚和攀比心理,学生群体中使用高档数码产品也常听闻。目前少数大学生使用iPhone 4或iPhone 5等,iPhone手机的价位较高,显然超出了多数没有经济收入大学生的支付能力。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大学生的手机费也与日俱增。通过调查,有3.15%的学生手机话费在20以下,14.69%的学生话费在20~40元之间,35.44%的学生话费在40~60元之间,37.06%的学生话费在60~100元之间,5.94%的学生话费在100~150元之间,3.85%的学生话费在150元以上。由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大学生不仅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还可以上网等,大多数学生的手机话费集中在40~100元之间,消费较为合理,不过有9.79%有学生话费较高,超过了100元。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低。在调查中,有53.68%的大学生拥有电脑,价位在3000元以下的占6.54%,3000~4000元之间的占41.83%,4000~5000元之间的占45.75%, 5000元以上的占5.88%。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会购买经济实惠的电脑,而不是追求高价位。

4.休闲娱乐、旅游消费

休闲娱乐费包括看电影、去KTV唱歌和打球等费用。通过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9.72%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20元以下,有12.37%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20~40元,有10.18%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40~60元,有17.67%的学生每月休闲娱乐费在60元以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每月休闲娱乐费普遍较低,这与我校坐落的位置离市中心繁华地段较远、学校周围可供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较少以及学校对学生晚归和未归管理严格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外出旅游。五一、国庆、暑假、寒假期间,不少学生或集体组织,或结伴旅行,尤其是将要毕业的大学生。

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保山周围有不少旅游景点,比如腾冲、芒市等,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就可以去游玩,相对花费较低。由调查问卷,有61.35%的学生每学期的旅游费在100元以下,每学期旅游费在100~150元、100~150元、150~200元、200~300元、300~500元、500~1000元之间和1000元以上的学生均在5%~9%之间.大多数学生不舍得花太多的钱去旅游,这与大多学生来自农村且大多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供给相符合。

5.社交消费

社交消费主要是人情消费。人情消费主要是指在同学生日、获得奖学金、招待以前的同学等,同学之间互相请客,彼此赠送礼物等方面的消费。另外,还有老乡会和各种协会的集体活动或聚餐等方面的消费。通过调查,每学期赠送礼物费用超过150元的学生占14.89%,有20%的学生平均每月定期出去聚餐或请朋友吃饭费用超过100元.这对于很多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的大学生而言,社交消费给这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结论

基于本次保山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消费的经济来源和总体消费水平方面,大约有86%的学生的生活费来自家庭供给,每月平均生活费约为690元,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在656~724元之间。

2.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男生用在化妆品上的消费较少,大多数女生用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较为合理,较少女生购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高档化妆品。

3.在学习和培训消费方面,多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消费合理适中,但用在培训上的费用普遍较少。在培训方面,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知识和一些证书的重要性,毕竟某些证书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校方就积极引进一些培训机构走进学校。

4.在通讯和电脑消费方面,大多数学生会购买经济实惠的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等,极少数学生会跟时尚流行之风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数码产品。

5.在休闲娱乐、旅游消费方面,多数大学生用在休闲娱乐上消费较低,这与我校坐落的位置离市中心繁华地段较远、学校周围可供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较少以及学校对学生晚归和未归管理严格有很大的关系;尽管云南省旅游景点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用在旅游上的消费较少。

6.在社交消费方面,有些大学生好面子、讲义气,每学期赠送礼物费用和平均每月定期出去聚餐或请朋友吃饭费用较高,这对于一些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徐萍.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Engel J F,Blackwell R D,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8th[J].New York: Dryder,1995.

[3]管于华.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