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服装设计的前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设计的概念
学习借鉴设计文化应当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设计”在英文中是“Design”,“ Design”一词在西方不用的历史时期,其涵义是不同的。只有到了工业化时代,“Design”的词义才从“艺术作品”这样纯艺术范围内走出来,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概念才逐步形成。它的许多设计方法,在今天的服装设计中,也常常被服装设计师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的服饰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下面是我从服装设计实践设计这个方面,来谈一谈服装设计的情感体现。
2 什么是服装设计实践
服装设计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该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品牌或服装设计大赛对服装设计的要求及设计规律;加深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及设计过程;以服装设计实践的训练为起点引导学生逐步向服装设计的更高层次过渡,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服装设计打下坚实基础。服装设计实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领域课程,根据服装设计实践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我们把课程教学过程主要进行理论讲授和课堂练习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产品的成功塑造将使企业获得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成功打造服装自身品牌的产品既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追随,也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塑造好一个服装品牌,寻求准确的市场品牌定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成为各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在视觉和语言上的表达,对各种产品起着支持、表达、传达、整合与形象化的作用。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想与好的计划,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设计师通过自己的情感,赋予设计作品生命,个性化,唯一性。情感化设计成为当今设计的主潮流,要做好设计情感化这一发展趋势。
服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两个部分。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服装设计方法,懂得服装工艺流程设计;掌握服装与服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绘制方法及工艺流程中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服装与服饰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一件优秀的服装设计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土壤的滋润,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服装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现代服装设计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广阔的设计之门,让设计者自由挥洒。设计者应不断加强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文化积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服装设计水平。服装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即注重情感设计。它包括关注人与服装之间、服装与环境之间的情感反应。
3 服装设计实践的情感的共性设计
情感设计理念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的感知、行为和思维。人们对设计物产生的情感体验至少需要2个层次的满足,即设计物的自身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能给人带来直接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这些造型及要素能让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联想到某种关联的情景或物品,并对这些联想事物的态度而产生连带的情感。以形成可操作的服装实践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切实加强和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解人体体型特征和服装与服饰市场现状,熟悉服装细节设计的要点,掌握服装与服饰工艺流程设计,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绘制方法及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完成服装与服饰产品的制作、能熟练操作常用缝纫设备、能发现服装制版及缝制中的基本问题并进行改正。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根据服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适当进行设计课程管理方式的调整,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践性、潮流结合紧密等方面。从这点来看,服装设计专业类似于一门生产技能课。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方面应进行适当改进,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服装设计的相关技能。对学生的管理也需要有所调整,除要求学生完成传统的理论学习外,还需要为学生创造实战条件,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按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所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形成专业培养实践性教学体系。
4 服装设计实践的情感的个性化设计
关键词:主题性;面料再造;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62-01
一、主题性面料再造的概念
1、面料再造是指运用各种传统和高科技手段对现有的服装面料进行再创性的设计加工,使其表面产生丰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通过面料再造的处理手法,使其产生丰富的表面肌理。
2、主题性,是以趣味为前提导入专业知识,将原有面料在符合审美原则的基础上将原有面料采用传统与现代两者结合的手法通过解构、加工再造以达到在主题空间内的创新目的。使服装面料本身统一在一个系列之内,却又变化贯穿在一个主题之中,这就是主题性再造的最好论证。
二、主题性设计
(一)确定主题,寻找灵感源
首先,就是要确定设计系列的主题,寻找该主题的灵感源。因为要想在服装款式,色彩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必须考虑追求有视觉冲击的面料。
(二)材质特性的体现
1、不同的材质决定了服装的基本特色。在对面料的主题性再造中要了解面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再结合各种手工艺,表达出丰富的肌理效果。
2、面料其他特性。在对面料再造的过程中还要了解材质的强韧性,伸缩性,垂悬性,抗皱性。在面料研究中,要了解运用何种材质的面料才是最佳的选择,可以更好的利用此面料本身的延伸性,做出一些肌理效果,表达出最自然的形态。
三、处理面料的设计手法
(一)面料再造艺术思维创造
在主题设计中,首先可以尝试用纸来表达形态,可以折叠,揉,撕。从生活中寻找自然的材质,观察它的肌理,质感,手感,做一些造型表达,尝试不同材质所反映出的视觉感。
合理的选择面料加工技艺是面料再造的重要环节,不同质感的面料给人不同的印象和美感。
(二)面料再造具体训练方法
对面料的起褶,抽纱,各种珠片的叠加,盘绕,编织,火烧,水洗,漂白,喷绘,涂抹,褪色等手法。服装面料结合其他综合材料,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要注意观察面料的厚薄,轻重,薄透,织物组织结构,纹样肌理,质感,手感,立体与平面等自然属性,在运用一些设计手法改变它的原有空间关系,赋予面料新的内涵。
四、面料再造的发展空间
(一)丰富的素材为面料再造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
市场上的素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饰品材料,一般以点,线形态出现,如各类花边,珠,亮片,贝壳,石饰,拉链,扣子等等。这类材质一般用于装饰底布,产生新的面貌。二为各种宽幅度面料,在面料再造中一般用于底布,也可以进行切割,分割,重组处理。
(二)与其他艺术结合
面料再造从原始的绣花钉珠,,手绘的基础上发展为今天有着多种多样的制作工艺,可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可以吸收其他艺术的精华,作为创意面料展示于服装中。
五、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一)面料再造可以增强服装设计的理念
一位成熟的设计师决不能热衷和停留在当今社会上已经广泛流行的式样,更不会盲目的去刻意模仿或单纯迎合,而是应该设计和创新自己独特的风格式样造型,这就必然要求设计师本身有意识地去创造发现。在确定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确定一个“主题”的形式去发现,研究它的特点来引导和延伸美的突破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众所周知,造型和色彩,面料是构成服装的三要素。这一点很好地证明了主题性研究是由感性思维和理想思维的共同作用与信息的分析所得的结果。
(二)面料再造可以突出服装设计的风格
服装设计追求的境界说到底是风格的定位和设计,服装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作思路,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主题性面料再造可为原本淡而无奇的面料平添几分精致和优雅的艺术魅力,如在面料上加上珠片、机绣、金属线、花边、丝带等手法,不仅增加了面料的装饰效果,又能表现随心以致的浪漫和雅致。在确定一个风格主题下,多种材料的组合在改变材料本身的外观的同时,更大程度发挥本身视觉美感,围绕主题的情况下,以突显出设计本身的风格。
主题性面料再造是一项创意性强的的面料设计灵活运用构成原理中的重复,分割,渐变,会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所以说,主题性面料再造的基本设计手法,是学习服装设计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是学习服装设计的基础。
关键词:服装 设计 教学 问题
在“艺术至上论”和“技术至上论”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纵观我国目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成果,偏重艺术化而忽略生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也就导致了服装设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如何将高校教育跟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一直都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核心议题。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服装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在服装设计领域能够把握国际发展潮流,并将其与国内市场紧密结合的服装设计人才,但就目前来说,服装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以美术作为基础,绘图表达和纸面作业作为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偏重于虚拟的课题式创意设计,以此灌输美术基础和设计教学。诚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美学理论,扎实美术绘画功底,但是服装设计并不仅仅是创造艺术作品,更应该设计出具有美学概念的服装作品,将服装的时尚流行元素与客户消费需求有机结合。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不在相对口的职位,而毕业后进入服装设计工作岗位的学生也普遍存在不能对工作很快上手的困惑。造成教学与市场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实践的缺失,在学分制教学的压力下,学生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少,加之师资水平有限等原因,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这就加深了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性与学校管理的规定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的尴尬局面。
2.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较为陈旧,更新缓慢,知识点重复,如在进行基础色彩课程教学时,大部分高校都是从色彩构成、服饰配色、服装设计的色彩等课程开始讲起,而这些课程大多都是从色彩的三要素讲起,进而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开始练习,知识点重复又累赘。同时,在课程设置当中过于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忽略服装设计的专业基础教育,随意性较强。在市场潮流的推动下盲目安排课程,如市场流行绣花图案的时候增设机绣课,在市场流行曲线的情况下,增设立体剪裁课,而这些本来就应该开设的课程被随意增减,直接导致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知识点凌乱,专业基础薄弱且片面,在求学的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问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构思应该从何而来,学校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与结构问题的解决方理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毕业设计中拿出作品,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保证设计的后劲。
二、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和模式
随着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专业也有了基本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服装设计教材,但是就如何将最新的服装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合到服装设计教材当中去还有很多努力要做。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服装设计类型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应该成为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由于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的时候会涉及到美学基础和绘画基础,所以在教学课程的设定上要对艺术美感方面有所偏重,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画静物、头像、人体、服装和任务的能力,但是并不需要过度,因为服装设计的中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对服装造型的设想、对裁制工艺的拿捏和对结构变化的运用。
在服装设计的专业理论课程上看,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和服装美学等理论课程经常会因为师资力量短缺和学校不予重视而搁浅,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将基础知识打牢固,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也缺乏持久的设计灵感。在整个服装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校的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做到因势利导,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课程,对一些繁冗陈旧的课程进行及时的替换,推动学生培养个性化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借鉴和吸收国外高校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或许能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比如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打散分组,在某些实践环节上进行联合培养,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领着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和策划设计,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知道产品从设计到出品的整个流程。同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勇敢地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讨论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学习方向和操作途径,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全局意识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高校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勇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成立高校的服装设计工作室,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自主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和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思考和与老师的交流,在实践式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的消化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分析创作和表达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高校还可以主动联系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减少教学和实践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为就业提供更充足的筹码。
参考文献:
[1]金桂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关键词: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通过对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华大学的实地走访与调研,以及本人在中原工学院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了解到了目前服装院校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况。与国外院校相比较,我国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比重小,公共课比重较大,这样客观上就造成学生的专业性不够强,尤其缺乏基于服装行业的专业知识训练,品牌意识较弱。毕业生进入服装企业后在很多方面不得不从头学起,与服装行业市场的专业衔接跟不上,造成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用人企业则招不到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国内服装院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调整。尽管如此,但收到的效果仍然不明显,服装专业教学的市场化运作仍然步履艰难[1]。
一、生源过于单一
经过对国内几所大学的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的招生方式采用的是艺术类高考的模式来进行招生的。即先进行美术专业课的考试(通常是素描、色彩、速写三门基础课程),成绩合格者收到相应的专业合格通知书,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类课程高考,而后综合美术专业的成绩和文化课的总成绩进行录取。这种招生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招收到绘画基础较好,又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综合型学生。
但我国的职业教育的高中阶段过于注重专业类课程的培养,往往忽略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学习重点安排的不均匀,使许多学生都以学好专业课为主,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绘画当中,而分给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较少,这就造成职业高中学生的专业课基础都较之普通艺术类学生的强,但文化课的成绩差距较大。所以现阶段的招生录取模式无疑是将职业教育的学生拒之门外。
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由于生源本身的问题再加上教育体制的双重问题,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理论知识也较为中庸,使许多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
二、重专业基础,轻专业理论;重绘画,轻制作
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中原工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教学培养计划显示:北京服装学院专业基础课占四年总学时的46%,专业理论课只有16%;清华大学的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71%,专业理论课只有29%;中原工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31%,专业理论课占18%。经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重专业基础教育,轻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求甚解,不知出处,不知所以然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在上述的三所院校培养计划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虽然有很多的成衣基础、制作工艺等相关课程,但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的课程都是在讲授结构基础,而学生动手实践的学时在课程中只占很少的比例。许多学生因动手能力较差,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制作过程中,完全是交给裁缝进行制作,自己则几乎完全不参与其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北京服装学院的实习课程占了总学时的25%,中原工学院为27%,而清华大学则基本上没有实践环节。虽然北京服装学院和中原工学院的实习课占的比例较高,但这些实习课几乎没有或很少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基本都是通过校内实习或采风、写生等绘画方面的实习来完成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绝大多数对企业一无所知,对服装的整个生产流程及企业的运作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十分陌生。服装企业聘用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标准很明确,就是要选择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和市场嗅觉俱佳的毕业生。服装设计专业的动手能力不单单指服装制作能力,而是需要具备在企业中担当设计工作的全部专业技能。如果这些专业技能不能在课堂上教授,必将延长毕业生在企业里的见习期[2]。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资源不够充分
近些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使原来每年各个相关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几十个名额的招生量扩大到上百或几百人,原来每班十多人的小班上课,小班辅导成为了奢望。
扩招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比例不断扩大。从2002年起,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各个高校都在大量的引进教师。因此,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又马上走进校门成为教师。这批教师很多都是各个知名院校的优等生,但他们却在一没有教学经验,二没有生产经验的情况下匆忙走上讲台。而有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服装从业人员,由于没有较高的学历,则被各个高校拒之门外。现在的这些老师有些经过了脱产再次深造,有的在职攻读了学位,现在已经成为了各个院校教学的主力军。
由于扩招的原因,各个高校的实验室已经开始慢慢地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而大多数院校的学生他们的自由练习和自由实验已经变为不可能。学校的实验设备更新太慢,现在很多学校的服装实验室除了缝纫机和锁边机外,基本一无所有。即使有些学校引进了一些高科技设备,也基本成为了教师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的专属设备。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这些高科技设备连面都没见过,以至于到企业工作时遇到这种设备时就会手足无措。
四、过于重视教学体系的规范化,教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国内的服装院校招生教学计划基本都是在学生入校之前已经制定好的,四年几乎没有变化,而与市场真正的需求相背离。在教学过程当中,过于注重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在开题前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必须为学生定制教材,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允许随意改动教学计划,学生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已无自身特色。服装设计教育是一个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专业,要求因材施教,要根据其自身的喜好来选择适合学生本人的研究方向。而院校统一的教学计划,无疑将抹杀掉学生的个性,成为无自身特点的所谓“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
在目前我国的服装类高校当中,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及学生的综合作业为主要考核依据。在很多西方知名的院校当中,经常会有面试、小组作业、辩论、演讲等考核形式。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化的一种有效形式。
国内的考试往往以成绩的评定为考核的结束,许多院校很少或几乎没有对学生的作业或考卷进行反馈,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教师往往根据本人的理解或喜好给以学生的成绩评定,并没有给学生讲述自己作品的设计构思、创新点、材料选择的机会。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使得各院校不可能任意改变课程结构,教学改革必须是有范围的[3]。当前首要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与市场相结合、实践与调研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就业的基本素质,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沉降
0.引言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搅拌,用各种成桩机械在地基土中灌注制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C25的高粘结强度桩,简称CFG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CFG桩复合地基由桩、桩间土及褥垫层三部分构成,其加固机理为褥垫层受上部基础荷载作用产生变形后以一定比例将荷载分摊给桩及桩间土,使二者共同受力。同时土体受到桩的挤密而提高承载力,而桩又由于周围土的侧应力增加而改善了受力性能,二者共同工作,形成了一个复合受力整体,共同承担上部基础传来的荷载。
CFG桩复合地基在我国广大的平原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平原地区土层较均匀且厚度较大,而其承载力普遍偏低,天然地基经常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而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由于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易控制,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被广大设计工作者和建设单位所采用。现结合本人设计的实际工程探讨一下CFG桩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问题,希望对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一点参考。
1.CFG桩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某高层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建筑总高度 99.2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加上柱墩,筏板厚度 1.6米。标准组合下基底平均反力为 Pk=415k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 fspk不小于400kPa。场地各土层物理特性见下表:
(1)CFG桩桩径500,桩身混凝土强度采用C25,根据竖向及地质报告,地下室地面标高为55.40,筏板底标高为56.30,落于第4层粉质粘土上,fak=170kPa,桩顶标高为52.90,桩长14米,桩端持力层为第7层粘土,采用正方形布桩,桩间距1.8米。
Up=1.57m Ap=0.19625m2 S=1.8m m=0.6
各土层参数:
第4层土L=1.4m,qsk=75kPa
第5层土L=7.1m,qsk=60kPa
第6层土L=2.0m,qsk=80kPa
第7层土L=3.5m,qsk=85kPa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式9.2.6得:
Ra=R/2=(988.5x1.57+294.3)/2=923.2kN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式9.2.5得:
fspk=0.06x923.2/0.19625+0.8x(1-0.06)x170=410kPa
fa=410+0+1.0x18x(2.1-0.5)=438kPa>415kPa承载力满足要求!
(2)验算桩端持力层的承载力:
第7层粘土 fak=180kPa
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γt=(18.3x1.4+16.9x7.1+18.5x2+18x3.5)/14=17.5kN/m3
复合地基的平均重度:
γf=22x0.06+17.5x0.94=17.8kN/m3
软弱下卧层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γm=(18x2.1+20x0.4+17.8x14)/(2.1+0.4+14)=17.9kN/m3
根据地质报告,第7层土e=0.889>0.85,故ηb=0,ηd=1.0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
faz=180+0+1.0x17.9x(2.1+0.4+14-0.5)=466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Pz采用角点法计算,筏板长2l=50.9m,宽2b=23.4m,Ps=Pk-Pc=415-(1.6x25+0.5x18)=366kPa。
z/b=14.4/11.7=1.23,l/b=25.45/11.7=2.175,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表K.0.1-1得:α=0.180
Pz=α*4*Ps=0.180x4x366=263.5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Pc+γ*0.4+γf*14=306kPa
根据《地基规范》式5.2.7-1:
Pz+Pcz=263.5+306=569.5kPa>faz=466kPa软弱下卧层验算不满足!
(3)后经反复试算,最终确定桩长采用22米,桩间距为2.0米此时:
faz=614kPa
Pz=213kPa
Pcz=400kPa
Pz+Pcz=213+400=613kPa
由此,笔者认为,确定CFG桩复合地基中桩的长度时,不仅要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还要验算桩端持力层及其下软卧层的承载力。
2.关于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可参照《地基规范》第5.3节的规定,关键在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及附加应力系数的确定,笔者不再详述。
3.结论
CFG桩复合地基应该对桩端持力层,即复合土层的持力层进行承载力的验算,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现行规范规程等都没有明确提及,所以不少设计者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影响而忽略了这部分计算内容,给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
由于两种“基础”形式的受力机理不同,所以决定了桩基础不需进行桩端持力层的承载力验算,可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4节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而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地基”而非基础,我们可把处理范围内的土体及桩体看做一个假想“整体基础”或类似于换填垫层法的“垫层”,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应该对CFG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进行承载力验算了。 [科]
【参考文献】
[1]阎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010重印).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