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综述范文

儿科护理综述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儿科护理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科护理综述

篇1

对护理人员来讲,护患沟通的基础就是要首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儿童护理学知识,还要熟悉儿童营养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因为患儿所患疾病不同,要能够区别对待,想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家属能够全面了解患儿所患疾病,在患儿出院后家属能够做好家庭护理。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使患儿及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练习、多学习,增强自身的注射技术,一定要做到镇静、有序、一阵见血,这是患儿及家属肯定并接受护理人员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患者出现不满,护理人员要能够承担责任,不能抱怨、发牢骚,否则会激化矛盾。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可找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扎针,在两人配合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静脉穿刺,争取使患儿技术满意。

2、护患沟通的内容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着重留意那些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家属,对其进行沟通要及时、全面。护理人员要及时发放患儿的每日费用清单,如果家属对医疗费用存有疑问,护理人员要向其详细解释具体费用。如果患儿需要进行高额检查或医疗手段,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并征求其意见,在沟通过程中,要详细讲解其治疗目的和实施方式,患儿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家属,特别是用药后不可预知的风险。部分患者会恐惧治疗,护理人员也要耐心进行心理诱导和沟通,争取使患儿配合治疗。

3、护患沟通的方式

在医疗过程中,书面沟通是护患沟通的必要形式,也能够增进护患沟通。首先是整体护理的实施,根据患儿的相关疾病护理人员要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有儿童生长发育和婴幼儿家庭护理等问题和知识。为了起到宣传和疾病预防作用,可以制作漫画版的宣传小册子和壁画,以孩子容易看懂的角度表现和宣传枯燥难懂的疾病防护知识。书面沟通可以比较集中地对家长共同关心的护理问题进行解答,也避免了重复回答,节约了护理人员的医疗实践,对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提升。为了保证护患沟通的效果,必须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语言交流也是护患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形式。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与心情焦灼的患儿家属沟通。但是护理人员在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1)预防性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前,要能够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等,向患儿及家属做自我介绍,使其感觉亲切。然后再向家属说明患儿的初步诊断结果、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和目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预防性沟通的目的是要使患儿及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也能够让家属详细了解患儿的治疗措施、护理过程和用药反应。

(2)护理性沟通:因为家属对患儿的疼爱,所以会对护理人员进行比较苛刻的要求。例如,很多家长都要求护理人员进行静脉注射时,进针必须一次成功,一旦出现护理操作不成功,就会出现吵闹。虽然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包括有输液、穿刺、打针等操作,但是因护理人员所面临的病患个体有所差异,并不能够完全保证所有操作均能够准确无误。为了有效避免护理措施不当引起的护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要与患儿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护理人员要向家长表明心愿,作为护士是十分希望能够一次成功的,但在某些原因影响下是会存在操作失败情况的,以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也有利于促进护理操作的成功。

(3)个性化沟通:因为患儿及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不同,在与其进行沟通时要留意观察他们的表现以揣摩其性格,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一般来讲,与信赖医务工作者的患儿家属沟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与自尊心和自我评价较高的患儿家属沟通就比较困难。如果患儿家属性格比较急躁,那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时就必须要冷静沉着,向患儿家属说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不理解医疗行为而采取过激行为。对那些性格温柔又比较理智的患儿家属,护理人员要保持自身的热情态度,回答家长提问一定要耐心,然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让家长安抚好患儿。

4、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意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不仅进行主治医师、病房、疾病情况的介绍,还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患儿消除紧张和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家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这可有效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同时儿科护理中进行护患沟通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护理人员必须要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支持;良好的护患沟通,也让患儿和家属更加全面了解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逐渐增加。

5、小结

篇2

1、体验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室、实验室或儿科病房设计不同的教学场境,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并有效地为学生建立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儿科护士的角色扮演,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交流与沟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依据儿科护理工作和服务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强加任何的结论,根据已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及课前预习让学生在模拟的医疗场景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儿科常见病能进行系统护理评估.其次,分析问题与情景感悟.根据教学场景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做出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最后,解决问题及情景体验.通过角色的分配与互换,体验医患双方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合作机制;体验儿科护理的专业特点,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系统地实施护理措施.体验式教学可使学生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对小儿实施体验式护理,进行健康宣教,缩短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较好地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程序,了解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从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护理服务效果.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应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效果评价

由任课教师、教学监督小组以及优秀学生共同组成评价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有:①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②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③领导与管理潜能;④创新与愿景思维能力;⑤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⑥团队与合作精神.评价采用计分法,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能力越强.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将其分为4个等级:①非常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上;②满意:评分在70~89分;③一般:评分在60~69分;④不满意:评分不足60分.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并通过设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各个方面潜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新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个重要临床终端课程,由于小儿的特殊性,所以儿科护理专业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满足儿科临床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教学不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易导致学生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理论课程结束后不能快速适应临床护理的顶岗实习,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而体验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了学生亲身体验动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体验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的专业综合素质,并且提高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数据显示,对照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为70.0%,试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为90.0%,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领导与管理潜能、创新与愿景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的评分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三、结语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观察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206例儿科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中,男患儿58例,女45例;年龄从1岁至13岁,平均(7.29±2.51)岁;观察组中,男患儿54例,女49例;年龄从1岁至13岁,平均(7.96±1.42)岁;两组在基本的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需要针对患儿与家属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通过专业知识的引导来促使患方配合输液工作的开展。要通过解释说明来达到患儿逐步熟悉治疗环境,减少焦躁情绪的效果,避免其过于紧张导致的心理压力与躁动[1]。要让家属保持平稳的情绪,让其意识到家属的安抚对患儿平稳情绪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要家属提升治疗配合度,由此保证工作开展的顺畅性。教育指导要通俗易懂,同时要配合一定情绪安抚的意识,让家属快速理解护理工作配合要领,迅速做好配合角色中。可以指示家属观看墙面宣传内容,快递理解注射注意事项与流程。要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儿童保健知识,做好基本的疾病说明指导,防控病情进一步恶化或者复发,嘱咐其做定期复诊[2]。

1.2.2心理护理要充分的意识到心理护理对患儿与家属的重要性,提升其治疗配合度来有效的减少护理工作差错与纠纷。可以让患儿观看手机动画视频,或者播放趣味音乐[3]。在穿此前需要充分表扬患儿,穿刺后要进行进一步的口头鼓励与表扬。甚至可以通过聊天、讲故事的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提升其疼痛耐受度,减少其过度的关注注射导致的工作干扰,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快速的完成穿刺。输液中,需要做好巡视强化,避免异常变化。优化环境管理要做好输液室温度湿度管控,温度在24℃左右,湿度在50%至60%。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4]。或者通过设备做好空气更换管控。要保持柔和充分的采光,提升视觉舒适度,避免过于昏暗导致的患儿心理惧怕感。同时注重整个环境的温馨设置,避免严肃环境构成的患儿情绪紧张。可以适宜的张贴卡通图片等细节设置,色彩也可以保持温和的粉色。保持输液室环境管理,避免人员过于嘈杂,保持有序秩序安排,及时做好人员疏散。

1.3评估观察

分析各组护理操作后患儿配合率、护患纠纷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护理数据,采用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儿配合率、护患纠纷率情况

见表1,在患儿配合率、护患纠纷率上,观察组为76.70%和3.88%,对照组为55.34%和18.4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89.32%,对照组为72.8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关键词】护理;提示卡;应用

儿科患者多为6岁以下的儿童,年龄小,意外事件多,责任风险大,在服务范畴属于弱势群体,且病情变化快,护理项目多,在入院评估后有病情变化时需要随时记录。另外,由于语言不能很好沟通,代之的只是家属或陪护人员与医护人员的交流,有些工作是用特别的方式才能影响到家属的信任。为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在不增加护士工作负担的基础上,护士长根据病区的特殊需要,自行设计了温馨提示卡,减少了安全隐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方法

1.1温馨提示卡的制作

护士长与院宣传科协调,由护士长设计好内容、注意事项,选择防水塑胶粘纸,做成彩色卡通图案,图案不拘一格,有动物、人物、儿童图案,上面内容针对护士办公室、抢救监护室、输液处置室、热食间、走廊、电视室、治疗室、配药室、儿童游乐场所等;内容包括:1)这是我的卧室,请你不要大声说话;2)为了我的健康,请你不要吸烟哦;3)为了你的安全,请你不要坐在走廊上;4)到时间休息了,请把电视机关好;5)加药前后,你做到三查七对了吗?6)为了你的安全,请你务必用平底锅热食;7)小心滑倒;8)你做好办公室的清洁了吗;9)打针前后,你洗手了没有?10)外出病人回病房后请及时告诉护士;11)请你不要自行调滴速等。

1.2温馨提示卡的应用

应用范围为监护室、普通病房、走廊、特殊用药的病人,做好温馨提示卡后,由护士长张贴到特定的明显的地方,让家属看到,图画颜色鲜艳、美观,让家属在病房里一目了然,引起各班护士及家属的注意。

2体会

2.1温馨提示卡突出了人性化

儿科温馨提示卡的应用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即各科需求不同,让护士在进入病房时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责任心,更加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杜绝医疗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2.2有利于医护沟通

通过张贴温馨提示卡,使医生更主动参与到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利于沟通医生护士的共同点。

篇5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 issn:1673-9523 cn:11-5581/r 邮发代号:80-705 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半月刊,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等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临床和医学基础研究的医务工作者。

栏目设置

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案例、中医中药、药物研究与鉴定、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物经济学、卫生论坛、检验论坛、诊治分析、误诊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院建设与管理、医药教学、康复论坛;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肿瘤科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医技检查与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老年疾病、骨科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皮肤性病;药学进展、药物制剂、药事管理、呼吸系统用药专栏、神经科药物专栏、循环系统用药专栏、感染科用药专栏、 儿科用药专栏、中药及天然药物专栏、妇产科用药专栏、消化系统用药专栏、泌尿系统用药专栏、精神科用药专栏、五官科用药专栏、皮肤性病科用药专栏、代谢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专栏、男科及泌尿系统用药专栏、抗病毒药物专栏、传染病药物专栏、抗结核病药物专栏、老年病药物专栏、心血管系统药物专栏、中西医结合用药专栏、抗艾滋病及感染性疾病药物专栏、生物制品专栏、抗微生物药物专栏、激素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专栏、用药指南、药事组织、制剂技术、调查研究与分析、临床医学信息学、医院数字化、临床与护理工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医学图书与情报、护理园地、医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荟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