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基础护理的标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础护理的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础护理的标准

篇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2.033

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护理学基础实践技能考核是检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手段。实训是技能形成的基础;考核是促使技能掌握的催化剂。学生能否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决定着其毕业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只有规范化的考核模式才能体现出学生?Σ僮骷寄艿恼莆粘潭取N倚T诨だ硌Щ?础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标准的考核模式,现介绍如下:

1 确定考核项目

(1)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项目有几十项,根据实训场地、实训物品及耗材的消耗情况,确定了麻醉床、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口腔护理、轮椅运送法、鼻饲、洗胃法、女病人导尿术、大量不保留灌肠、药液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生命体征测量、吸痰法、鼻导管吸氧法、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皮试液的配置等18个考核项目。

(2)通过向我校的实习单位分发调查问卷确定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护生掌握的操作项目。选择我市的5家三级甲等医院为问卷调查单位,向临床一线的护士及护理部分发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99%,有效问卷中90%认为铺床法可不做考核要求,学生只要会正确的折角手法就可以,因为临床中的铺床基本上都是护工在完成,所以将各种铺床法从考核项目中去掉。97%认为现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输液泵应用广泛,在护理技能考核项目中应该有所体现。

现结合学校的教学实训条件和临床的对护生技能情况的需求情况,最终确定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女病人导尿术、大量不保留灌肠、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吸痰法、鼻导管吸氧法等11项考核项目。

2 完善考核标准

以往的操作考核中采用的考核标准主要来源有

(1)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中相关项目的评分表:此类评分表是我们临床操作的指南与标准,但是流程步骤过于笼统,操作细节没有细化,在考核学生时不是很实用。

(2)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指导教材上的评分表:此类评分表紧紧围绕基础护理技术教材上的操作流程,相比三基操作篇每个步骤都进行了细化分解,同时增加了每个步骤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但是没有具体的分值配比,考核时每个老师的扣分就不一样,平行班级的操作考核成绩缺乏可比性。

(3)历年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的操作评分表:此类评分表要求操作者对本项操作的掌握程度很高,适合于技能大赛选手,但是在学校的一般性考核中使用,学生普遍达不到这样的高标准。因护理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有限,所以此类评分表数量不是很多,不能满足考核的需要。

结合上述三类评分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适合我校实际操作考核的评分表。参加编写考核标准的人员,尽可能的贴近临床。应多参加临床实践活动,更新观念,引领学校临床实践教学快速发展,缩短其于临床实际操作的距离。以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为蓝本,参照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指导教材上的操作流程,将步骤具体细化分解,并且结合历年省护理技能大赛使用的操作评分表,给每一步骤配以相应的分值,以增加评分表的实用性,最后将所有确定考核项目的评分表汇总在一起,装订成册。

3 统一考核方法

因目前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是一个问题,对学校在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完成学生实践教学任务是一个考验。

以往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技能考核,考虑到考核人数多,考核时间长,考核任务重等特点,每个班由任课老师自行安排考核项目,形成考核分数,每个学期因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考核1到2项操作,采取的方法是必考取1项,抽考1项,两项操作的平均分即为该生本学期的技能考核成绩,纳入护理学基础期末总评成绩,此种考核方法的缺点是

(1)首先同一年级操作考核项目不统一,同时是本班护理学基础任课老师考核,考核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平行班级的考核成绩缺乏可比性。

(2)该项操作考核后,学生即失去了练习的动力,其他操作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3)因实际操作考核中护理实训技能的考核时间较长,因教学安排的技能考核时间有限,所以考核时不能全面反应每位学生的操作水平。只能在流程上和重要的步骤上考核,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爱伤观念、无菌观念等方面不能做到很好的观察,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以上考核方法的缺点,改进考核方法,即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末考核相结合的一贯式考核方法:

过程性考核即在护理学基础开课的学期同一年级选定相同的考核项目,在该学期中选定一周为考核周,全体护理学基础任课老师都参与,任课老师和任课班级交叉考核,可达到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同一年级的操作考核成绩亦可有所比较。考核成绩记录下来纳入护理学基础的期末总评成绩,同时因是全年级同时考核,对考核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将颁发技能操作能手的奖状。这种用特定的考核时间、考核场地、考核人员的考核方法,学生对考核的重视度及练习操作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终末考核即在学生下点实习前,护理学基础确定考核的项目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三项操作进行考核。进行终末考核的条件是,必须每个学期都进行过程性考核,并且考核成绩有效的同学才能参加,三项操作考核成绩都合格的才可下点实习,如果有项目成绩不合格的将安排其进行相应的补考,直至补考成绩合格才予以下点实习,同时对于三项考核成绩都达到优秀的同学,可以颁发技能操作标兵的奖状,优先安排实习单位。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末考核相结合的一贯式考核办法的优点有

(1)实现考核目标。每个学期技能考核实行必考和抽考项目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实习前能完成十几项操作项目的考核,在临床实习前还将进行技能项目的抽考,两种考核形式相加,完成所有的考核项目。

(2)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每学期都要进行相应项目护理技能的考核,学生平时练习有了考核的压力,同时临床实习前还要进行护理技能的抽考,通过才能进行下点实习,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就会端正自己的练习态度,认真参与到平时的实训练习中,练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篇2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 又称模拟患者,就是经过培训,能够稳定、逼真地模拟临床情况的人,具有模拟患者、考核者、指导者职能的正常人或患者[1]。SP教学自 20世纪 70 年代在在国外医学教学中早已开展应用, 国内也开始有多数院校将SP运用于医学教学和考核中[2、3]。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连接临床的桥梁课程。我校在本科护理学生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开展以学生作为标准化患者(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 )教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14级护理本科学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61人,男生9人。按学号将学生编号,根据随机字母表,将70名学生按学号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 35 名,男3名,女32名;对照组35名,其中男4名,女 31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使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备用铺床和无菌技术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比 2 次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

1.2.1.1标准化患者选取和培训 从13级护理本科学生(已经学习护理学基础)中选取7人,他们愿意参加SP培训,有一定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操作和理论成绩优秀的学生。本研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取《基础护理学》课程中部分章节的实验内容编制剧本,包括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口腔护理、青霉素皮试、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请临床护理专家和指导老师共同制定和修改。在开课前这7名SSP与授课老师在一起接受SP的培训,让学生接触标准化患者的培训,培训时间为2w。培训内容包括5个方面:SP的概述、剧本的解读、角色培训、临床观摩、实习演练。

1.2.1.2 SSP教学的实施 每个项目实训教学前1w, 组织讲课教师与SSP共同备课,授课教师与SSP根据实训项目教学剧本演示该实验项目,其他指导老师和SSP对其演示进行纠正和补充。上课前把实验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7人。授课教师与1名SSP配合演示实训内容并进行讲解,然后每组分配1名SSP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学生和SSP一起总结点评。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分为5个小组,每组7人,老师示教讲解-学生练习-学生回示教,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1.3评价

1.3.1实训技能考核 实训教学结束后进行技能考核,监考老师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标准,并统一使用《基础护理学操作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3.2标准化患者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并由专家审阅。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赞成和不赞成2 项。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有效率 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检查核对后,将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35名实验组学生对SSP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

3 讨论

3.1 SSP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的教学相比,SSP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表2)。这与胡增青[4]和Yoo[5]的研究相一致。医学院校生源增多,临床资源不足和患者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操作技能,是医学院校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的技能教学是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愿望,学生并不深入了解操作的目的,比如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护士应该怎样调节滴速;青霉素皮试后护士应该给患者告知哪些注意事项等。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传统课堂学生面对的模具或是模型人,不能对学生的操作做出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操作。SP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能表现出患者的一些症状体征,学生能与SP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学生思考,对自己的操作进行反思,加深记忆。传统教学操作练习时,老师是主要的指导与纠正者,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很难纠正每个同学的操作。SSP作为指导者,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更准确。

3.2 SSP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士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娴熟的技能时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88.57%的学生认为SSP教学可以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这与闻彩芬[6]和李沛霖等[7]的研究相一致。在进行SP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完成操作,需要跟SP有良好的沟通,如核对患者,静脉穿刺没有一针见血,口腔有溃疡的患者因为疼痛不愿意去做口腔护理等临床问题出现,学生要运用综合所学的知识向患者解释、安慰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患者,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做操作增加爱伤的观念,提升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通过SSP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与患者交流,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88.57%学生认为SSP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80%的学生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SSP教学让学生和患者有交流,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临床中,避免了枯燥的练习,促进主动学生的学习。

篇3

【关键词】基础护理医院文化角色转变激励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收入比例的缩小,传统的“重医疗轻护理、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等观念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自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及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相关服务规范以政策性文件出台后,我院从基础护理管理上下大功夫,运行以来,患者对医院的医护满意度由原来的92.1%上升到97.3%,医疗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就加强临床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

1、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入手,把临床护理和常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护理服务的科学实施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基础护理服务往往是患者直观感受、且是医院良好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容易忽略、甚至是不屑去认真做的事情。因此要从强化管理入手,明确分级护理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要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分析医院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者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贯彻、督导的作用,要努力改变医院“护理配置不足,护理文书繁杂,工作任务繁重,基础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的不良现状,减少护患矛盾,使患者对医疗水平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

2、要倡导有科学理念的医院文化,建立有特色的护理工作新模式。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和精髓。优秀的医院文化不仅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约束性,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确立,便会呈现潜在、稳定、持久和广泛的作用[1]。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就是要建立独特的医院文化,要有国际化的先进护理理念,这将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来保障促进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宣传入手,既取得公众理解、又争取政策支持。

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积极配合医院协调各个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再集中、再调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辅助科室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重归护理岗位,改进护理排班制和工作流程;要实施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并实施考核,绩效要倾斜到临床一线,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3、要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护理工作者,引导医院全员护士角色转变。面对角色新改变,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国首次将护理教科书中有关的基础护理内容上升到政策性高度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基础护理工作规范》和《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行)明确了护理工作方向、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让护理人员了解当代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些什么?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目前医院招录的非在编护理人员较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需要系统的培训,才能达到基础护理工作规范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护理部举办多期加强工作责任感、医德感、和患者的亲密感及良好沟通的技巧和适宜方式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将有助于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

4、要建立基础护理服务的情景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情境管理模式”理论认为我们在管理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管理的方式。要建立情景管理模式,进行因势利导,比如我院开展的“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选择了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较多的神经内科、骨科、烧伤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区,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护理组组长负责制,床位护士、辅助护士和护理员协助配合,护理员工作为护理人力不足的补充,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根据护士执行愿意程度,采取参与、支持、授权、命令四种领导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超级秘书网

5、要建立适宜医院管理的规范、监督、考核的新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是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不论推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都是以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为基础展开的,都要重视标准化工作[3]。护士长每日负责常规工作及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和执行标准情况,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周按本院制定标准检查一次和不定期检查,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适时进行督查、考核、研讨、评价,鼓励一线医务人员注意发现医院设施、流程安排、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挖掘工作中的良好建议[4],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扩大基础护理示范病房工作,达到全院推进。同时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试行)》的要求的标准,制定“入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收集、整理、和归纳“调查表”新反馈的患者的建议,修订医院的基础护理细则,改进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窦文建.浅谈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

(5):10-12.

[2]滕志香,兰迎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156-160.

篇4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护理;实践;效果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医院效益及医院发展[1]。

基础护理的主要内容为生活照顾、饮食护理及观察病情等[2]。它直接为患者提供各种生活和技术服务,是最能贴近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风俗、、生活习惯的不同,我们采取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风俗习惯的动态护理特点,在抓护理安全的基础上狠抓了基础护理的到位管理。对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者)“三短六洁”的护理措施落实到班、时间到人。重视最佳基础护理流动红旗评比,促进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现将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情况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1 进一步组织学习由新疆护理质控中心下发的5本护理指导用书,即:《医院护理工作制度与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指南》、《护理人员消毒防护技术及操作指南》、《护理工作应急预案指南》及《护理文书书写指南》。

1.2 全院各科室将原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分类建档、组织学习,各科根据收治疾病的种类,至少建立5种本科最常见的疾病常规,并要求每位护士掌握。

1.3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实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原则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全院各科尤其是试点科室按照本科的特点制定适应本科的实施方案,制定质量规范和标准指导临床工作。

1.4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实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制定出了“吐鲁番市医院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标准”包括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标准,作为护理质控的项目之一,保证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1.5 改变排班模式 改变以往的功能制排班模式,探索成组护理的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排班,固定护士所管床位。责任组的组长为高年资主管护师,并配有护师、低年资的护士及助理护士,各班均保证每班至少有两名护理人员在班全程服务,并增加了“帮班”,尤其重点科室,如:外二科、急诊科、儿科、产房实施各班双班;其他科室只要有危重患者,在第一时间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启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及时增援护士,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落实和护理安全。特别是危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者,护士谁负责谁护理,把基础护理落实到每一个班次及每一个人,做到患者不洁不交不接,床单位不洁不交不接,呼吸道护理不到位不交不接等。

1.6 配备各种基础护理用品,方便护士工作 为使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能顺利开展,在患者入院当日告知基础护理所需物品准备的清单,科室还配备了患者使用的脸盆、脚盆、剃须刀、洗发水、指甲刀等用物,以方便护士工作。

1.7 确定每周三为基础护理日 床单位整理工作由每日晨间一次改为晨间及下午各一次;当班完成新入科患者的个人清洁卫生;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完成。

1.8 为保证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各科每日晨间及晚间由护士长及组长进行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检查,每月护理部不定期,不同时段的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1.9 增加了病号服、被服的配备基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1.10 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各科尤其是试点科室加强了各项基础护理,如:为不能自理的患者喂水、喂药、喂饭、洗漱、擦澡,协助入厕、活动、护送检查等;

2 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2.1 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切实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外二科、急诊科、妇科、内二科作为我院的首批试点科室,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提供规范、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并通过公示栏公开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涵和工作标准,接受患者、家属和社会的监督,并在每个病区张贴。

2.2 将每周三定为基础护理服务日,在护士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具体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主要为患者洗头、擦浴、剪指甲等,真正做到“三短”、“六洁”、“七知道”,每日翻身、扣背、吸痰、擦浴等一样不少。

3 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3.1 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沟通的技巧,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患者较多的特点,提倡汉族护士学习简单的常用民族语言,积极减少语言沟通障碍,以增进沟通,使护理贴近患者,着实解决患者的困难,提供双语服务,提高年轻护士的沟通能力,及时为患者答释疑惑,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改善护患关系。

3.2 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将有关内容贴在排班本上并将达标项目落实到各班次。

3.3 加强卫生健康宣教,制定护患联系卡、术前术后教育卡,严格明确基础护理中护士的职责和陪护的协助范围,增强安全意识,达到安全护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及时上报意外事件,人人参与病房管理,做好护理安全。

3.4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书书写多采用表格式书写,将关键点书写清楚即可,使护士又更多时间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4 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4.1 完善了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

4.2 每日晨间及晚间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对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护理部每周定期监督考核,做好质量考核,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并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

通过我院实施优质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明确,操作流程更规范,工作思路更清晰,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医生对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院长对护理工作更满意。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 临床基础护理; 护理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09-01

临床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基础护理的优劣与护士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如今整体的医疗环境是重医疗、轻护理,加上护士待遇不足、值班人员不足、社会人员对护士的轻视等原因,造成了护士在专业工作上的散漫,无法调动为病人积极服务的热情,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不足造成了病人病情发现不及时、特殊病人针对性护理不足等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好临床基础护理工作是目前护士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

1 临床基础护理工作问题

1.1 护理不足 近年来,基层医院越来越轻视基础护理工作,大部分的护理工作已经由家属代劳,导致现在大多数的护士都不知道基础护理的工作内容,更无从谈起好的护理工作。护士对于基础护理意识淡薄,对病人的基础护理意识不足,做不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多数愿意完成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而对为病人服务的基础护理缺乏主动性。

1.2 护理意识淡薄 基础护理需要护士有极高的护士职业道德做基础。护士对基础护理敷衍了事或对护理工作怕脏、怕累是做好基础护理的首要解决问题。

2 临床基础护理服务实施对策

2.1 基础护理工作是患者对医院感受的第一步,是医院医护工作良好形象的体现,却被大多数的护理人员所忽视,这主要是因为基础护理工作脏、累,基础护理人员不足导致的。加强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要从管理入手,由护士长明确指定护理的工作范围,护理工作责任制,强调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工作的培训以及考核。针对基础护理工作的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执行方案,以组为单位建立基础护理工作检查小组,每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指导。护士长要起到引导、贯彻、组织、示范等的带头作用,从根本上解除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偏见,使患者对医院的医护工作有一个整体的改观[1]。

2.2 重视临床基础护理、开展临床基础护理管理办法、建立医院独特的临床基础护理模式,整体提高医院医护文化。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也是病人选择医院的根本。建立国际化的临床基础护理概念需要医院各科室的相互配合,加强护理人员队伍,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升护理人员职业形象是保证护理人员做好临床基础护理的根本。医院人事部、医务科、护理部应该根据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护理工作的不同,积极调整各科室对护理人员的分配、集中、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及时了解、及时处理。护理排版要灵活,调动辅助科室的护理人员到临床,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成绩调整待遇,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3 《基础护理工作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是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握的,这三部规定也是我国将临床基础护理上升到政策性高度的首次。明确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护理内容、工作方向、新的基础护理概念,目前医院招录的非在编护理人员较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需要系统的培训,才能达到基础护理工作规范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护理部举办多期加强工作责任感、医德感、和患者的亲密感及良好沟通的技巧和适宜方式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将有助于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

2.4 要建立基础护理服务的情景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选择了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较多的神经内科、骨科、烧伤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区,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护理组组长负责制,床位护士、辅助护士和护理员协助配合,护理员工作为护理人力不足的补充,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2.5 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是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不论推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都是以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为基础展开的,都要重视标准化工作[3]。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试行)》的要求的标准,制定“入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收集、整理、和归纳“ 调查表”新反馈的患者的建议,修订医院的基础护理细则,改进护理工作[4]。

3 总结 做好基础护理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强基层医院,抓基础护理,做基础护理的实践者,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护士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窦文建.浅谈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10-12.

[2] 滕志香,兰迎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156-160.

篇6

【关键词】

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

作者单位:513400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护理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但基础护理技术始终是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基本内容。基础护理技术,又称一般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和确保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招聘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目前,二级综合医院新招聘的护士大多数为中专毕业生及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的人员,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导致新招聘护士队伍中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且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2]。此外传统培训方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为此,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招聘护士技术培训及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本院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存在问题从2008年5月起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 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分析

1.1 新招聘护士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

我院为一家二等甲级综合医院,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110人,新招聘的110名护士中,护理专业中专学历85人,占77.2%,大专学历23人,占20.9%,本科学历1人,占0.9%,助产专业大专学历1人,占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占29%,无护士执业证78人,占7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中有1人为护师职称,其余为护士职称,有工作背景的全部为二级医院以下的护士。这些新招聘的护士多来自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整体素质差异性大。

1.2 医疗体制与人事体制改革对新招聘护士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我院现有临床一线护士270余人,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40%,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2008年至2010年新招聘护士5人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其余护士105名护士现均为编外护士。由于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新护士不能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心理上感觉找不到发展希望,缺乏职业安全感,造成工作思想不稳定,主动学习进取激情不够,工作热情不高。

1.3 新招聘护士社会和工作经验缺乏

新招聘110名护士平均年龄20岁,最少17岁,最大32岁。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宗旨、价值观、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工作经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工作慎独精神、判断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教育训练和培养[1]。

1.4 培训过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

由于新招聘护士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医院,教育和工作差异差异大,导致操作技术标准不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以往培训欠系统规范性,医院无专职护士培训小组,无规范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计划,无系统的组织实施,无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配套政策,以致新招聘护士培训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无规划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

1.5 传统教育训练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以往对新招聘的护士采用跟班师徒法带教,无固定专人负责,无专业技术老师指导;带教质量缺乏评价监督机制,新招聘护士和带教老师双方互动不够,导致新招聘护士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提高不快;传统基础护理技术训练考核方式限于示教室,流程是每月由一名护士在模型人示范标准操作-示教室操作训练-示教室考试;日常工作中,新招聘护士被动接受跟班老师知识传授灌输,习惯呆板模仿和机械操作,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今模仿型和机械型的护士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2 管理对策

2.1 规范培训管理方法

2.1.1 确定培训对象

确定培训对象:新招聘护士,包括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外院工作经历的聘用注册护士。第一年进入医院全部按照新入护士参加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经基本知识与基础技术考核达标后,次年根据上一年的考核结果,评估合格后才能进入相应阶段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2.1.2 制定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计划及目标,建立标准培训规程和考核标准

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为蓝本,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我院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和《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按照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程和考核标准。组建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明确职能,负责新入护士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指导临床实践、规范操作行为。

2.1.3 基础护理技术考核要求

理论方面,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以助理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的要求与能力培训为依据,制定新招聘护士基本工作能力、应急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础技能、常见基础护理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内容,护士培训小组根据以上内容,每月负责组织所有新招聘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招聘护士,在每月组织理论考核的同时,适当选择执业资格考试大岗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加入。

操作技术方面,所有新招聘护士在科室经过考核后,再到医院护士培训小组处考核。要求一年内完成操作光碟中的17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个月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操作考试计划及进度,可自行选考操作考核的项目,一个月可以选考多个操作,一年时间中可以将操作项目提前考核完成,但不得延期完成,因个人原因无故延期完成者与今后的技术职称聘任及绩效考核挂钩。如因妊娠、婚期、各种原因的休假等影响培训如期完成者,则需补足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直到完成为止。

2.1.4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基本理论考核成绩80分为达标,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5分为达标,90分为优秀;急救技术操作90分为达标,95分为优秀。每次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科室都给予绩效奖金的奖励。每月本人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评优、续聘等挂钩,并将结果填写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而且每月考核达标率与科室培训绩效考核及带教老师、护士长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促进带教的责任感。如果一年内操作或理论考核成绩年度累计5次以上不达标的延期降级聘用,培训时间延长1年,一年内考核成绩年度累计3次以上不达标的培训时间延长半年,以达鞭策作用。

本院所有护士实行同工同酬,通过政策保障使聘用护士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以解决,保障聘用护士的合法权益,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工作。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的护理大专、本科新招聘护士考取执业证书后,培训综合考评成绩优秀的人员医院予以转为正式编制护士。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技术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人员的流动中求稳定,在动态的竞争中选优秀,使聘用护士的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也可促进与正式在编护士的相互竞争力,搭建年轻护士的成长平台[2]。

2.1.5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每月设定可量化的具体基础护理技术完成项目,实行基础护理责任大包干,完成的基础护理质量及数量情况与个人绩效考核中的工作量挂钩。其中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项目,要求到病房实实在在落实到患者身上。基础护理质控组成员每月到各个科室检查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核定完成数量情况。

2.2 改革培训教育模式,系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训练

2.2.1 选择培训基地,健全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选拔教育训练基地,培养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师资队伍,在全院范围选定内、外6个科室为新招聘护士培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在科室选拔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老师为护理导师,对新入护士尤其是新入一年内的护士采取一对一“临床培训导师制”,要求一对一进行固定指导。带教老师每年聘任,年底对带教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综合评价。护理部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小组组长由一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发挥高职称护理人才优势,为新招聘护士的培养搭建成长的平台。医院科教科设一名副主任护师负责护理的教学与培训,科室设护理科研员一名,健全了医院-护理部-科内的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2.2.2 护理部以重教强护、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加大护理专业培训的资金投入,2008年起逐步更新和购置大量的护理技能训练器材,构建了能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场地,并设专人管理,为全院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2.3 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教育训练模式

2.2.3.1 改变传统每个月专人组织示教室现场操作示范的方法,改为视听教育训练方式。根据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8年3月起逐步全面梳理和修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组织护理技术能手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录制成多媒体教学光盘,发给培训对象,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使全院新护士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流程、标准统一。新标准将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贯穿于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理评估和临床判断能力的训练,将评估、理论知识及安全意识融入评分标准,通过配套调整,引导护理操作理念的更新,使护理操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

通过采取自行录制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培训的方法,解决了培训空间小、培训任务重、教师讲解受限、影响培训效果等实际问题,使护士们一目了然了解每一个操作的规范步骤,护士们可以灵活利用休息及空闲时间随时观看及练习,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渐进性训练。视听教育训练方法实用方便,缩短了培训半径。每个科室安排一位高级责任护士总负责技术指导和考核,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有8名成员,每月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实地答疑与指导[3]。

2.2.3.2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采用PBL(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式与启发式教育方法相结合,护理组长对分组内的新护士,每天利用10~15 min的时间,通过交接班、查房及实际操作时将常用基础护理理论、技术规范等与临床工作中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讨论内容,每次选定某一问题为学习目标,问题尽量与临床护理现存所要解决的情况相接近,通过解决真实性问题,引导护士理解问题后面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医院在全院各科室工作站上设立有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科室科研员指导护士利用数据库检索查阅文献,搜集学习资料;每周组织新入护士对提出的即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组织小讲课;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组织全院每月4次的护理学术活动中,适当安排新招聘的大专学历护士进行讲课;对积极参与讨论及进行讲课的护士,科室每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提高新护士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基本知识掌握牢固,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的良好结合,避免了培训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2.2.3.3 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SP(标准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模式,指导新招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注重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基础护理培训中机械、呆板的操作训练,通过SP为新护士设置情境,采取真人真做的方式,让新护士在病房进行实地操作考试,让患者来充当评估者的角色,通过患者的客观感受来点评操作技术的不足;或者由指导老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对操作者进行虚拟情景训练,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护士们的学习兴趣,加深护士对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5],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年轻护士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技能及基本知识势在必行。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提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2] 施伟群.聘用护士的培训考核方法探讨.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81.

[3] 郜红梅,肖岷,孙亚萍,王晓红,周杰.多媒体延伸法培训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2-143.

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护理程序;护理专业化;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36—02

1 临床实践的概述

临床护士作为护理实践主体的,能够成为独立进行科学思维、决策和行动,进而可以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或满足其需要的专业人员,是世界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并且在部分先进国家已经达到。经过100多年的世界护理发展已经证明,将临床护士提高为专业角色的有效手段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对护理程序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世界护理的发展方向。各国对护理接受、理解和实践护理程序的程度,决定了各个国家的护理发展水平。护理实践的基础是否为护理程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护理水平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重要标志。

2 临床护理实践标准的一般内容和意义

护理实践标准依使用的范畴分为一般护理实践标准和专科护理实践标准, 按照期望分类则分规范式和经验式两类。ANA的SCNP属于规范式的一般护理实践标准。而ANA 在1998年最新版的SCNP,则综述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服务标准”和“专业表现标准”。前者是以护理程序和专注于病人结果为基础的护理服务标准。而最新的护理程序包括护理评估、诊断、确定预期结果、计划、实施和评价;SCNP的6项“服务标准”的名称和这6个步骤完全一致。后者则是以护理人员专业责任的、专注于护士行为为基础的专业表现标准。在每项标准(Standard)中,首先是对核心的陈述,然后在核心以下列出非常详细准确的准则(Criteria ),用来评价护士行为和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是否符合这条标准的要求。ANA所采用的SCNP,是所有护理专业人员共有的描述护理水平或专业表现的权威性声明,它指出了护理专业人员应尽的责任,反映了护理专业的特有的实践和价值。它与护理的社会政策声明、护理实践范围和护士伦理守则紧密联系,不仅全面清晰的向社会展示了护理专业的全貌,而且增加了护理专业的自我系统管理的能力。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

SCNP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基本价值和作用,是确立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贯彻护理程序不但可以为中国护理带来正确的现代护理科学知识技术,而且能使中国护理拥有一系列的专业特征。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SCNP的制订只是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的开始,这还需要我们通过护理改革来贯彻实施。下面通过借鉴来讨论SCNP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3.1 确立护理程序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和目标,从而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服务的系统方法,它把护理理论、经验、知识和技术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展现护理专业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护理程序中的科学逻辑和评判性思维,是护理实践中重要的智力因素,是护理专业化的重要目标。发展到现在实践护理程序是基础,其服务就是最基本的演进过程。这就表明了护理程序经受住了护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考验,也证实了护理程序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护理实践的基础。

3.2 指导临床护理贯彻护理程序

护理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的指引目标。通过建立SCNP,确立护理程序成为我国护理临床服务的最基本框架,并制定可测量的护理服务行为准则。这不但能指导并且规范临床护士按照护理程序这样一种循环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步骤服务,同时能促进护士科学方法、综合理念、专业知识技术,按照标准设计并可以记录护理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效果。在以上的护理服务和功能制护理与“技术操作加辅简单劳动”的服务相比,是更加科学的,而且是后者质的飞跃。

3.3 提供临床护理管理与品质改良的框架和准则

护理管理是以保证和改良护理服务品质从而达到总目标的活动,一般包括评估、规划、人员管理、组织、控制、评价和决策等。要想实施这些活动,首先要有已制定好的目标及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计、收集和分析护理实务的资料, 并研究护理服务的改良策略和效果。而基于护理程序的SCNP,不但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的护理程序服务的指引与规范,而且能够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框架和衡量准则。

3.4 推动中国护理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护理的教育与研究都是以临床实践的结果为依据的。虽然SCNP仅仅是用于临床的实践标准,但是,由于护理教育、临床与研究之间原本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SCNP的建立势必对影响护理教育和研究而产生无可限量的引导作用。要想培养能够在临床上贯彻护理程序的护理人员,务必依据SCNP来设计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程序不但直接体现在SCNP中,而且是护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它更需要在护理课程中要有准确细致全面的综合设计,不但要在各科护理和临床实习课程中增护理程序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4 小结

本文参照美国护士协会最新修订的“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并认为建立中国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是目前中国护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重点讨论了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和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在中国护理改革中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美秀, 许淑莲. 现代护理实务全书( 第1卷)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 901- 904.

篇8

施秀玲

(德保县中医院 广西 德保 533700)

【摘 要】目的:为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需求,促进患者健康,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医院实际,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注重夯实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具体措施及体会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所做的最基础的护理,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么低下,而是满足了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护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陪视管理制度,增加护理员工作流程,

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解到各班次工作流程,将人性化护理服务、专业化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谐的护患沟通渗透到每天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2]。

3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导尿、灌肠、洗胃、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4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4.1实践“三基”,夯实护理理论基础 以理论指导临床,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 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 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 1 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入院三年之内的新职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理论测试,不定期对高年资护理进行理论测试。

4.2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护理部每月从各科室抽查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并达标,科室考核由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

4.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3年来我院所招聘的新职工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培训完毕统一组织测试并达标。

5 主要体会

5.1 政府支持,制度改革,增加收费项目,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物价、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5.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病情观察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5.3 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并可以成为其他治疗的基础,对于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5.4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意识,护理结果标准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每一项基础护理的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水平。

5.5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道德情操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关键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现我院实行夯实基础护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能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都得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铺床、导尿、灌肠、洗胃、心肺复苏、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3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3.1 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三基”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1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

3.2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

3.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三基”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近3年来我院每年所招聘的新护士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应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

4 主要体会

4.1 政府支持,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旧的医院收费标准体现不到护士及医生的工作价值,医院只能靠药品及医疗设备的创收来维持医院的运作。长此下去,丢失的将是护理和医疗事业,成就的则是医药器材事业,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增加企业,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社会媒体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

4.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4.3 基础护理要有丰富的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

4.4 将基础护理指标具体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从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4.5 合理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提升护士的价值 遵守价值规律,遵守商品经济原则,按护理服务成本收费,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物价、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4.6 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4月上旬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建设,现将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床位500张,设有12个病区,护理人员226名。推选出骨科、妇科为试点病房。骨科实有床位50张,正式护士14名,助理护士4名,护理员2名;妇科实有床位25张,正式护士9名,护理员1名。

方法:①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设,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护理部严格按照卫生部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该项工作,要有实施方案、工作职责、标准流程。相关科室如医务科、后勤科、药剂科、器械科、营养科等要全力配合,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护理部先后召开护士长及全院护士大会,组织学习《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三个规范性文件,要求大家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到临床护士作为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者,有着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护士做基础护理是家属和护工不可替代的,护士在做基础护理的同时,更有利于病情观察[1],通过密切照顾患者,才可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早期反应,更能体现专业技术水平。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护理部与试点病区护士长签订了护理管理目标责任书及基础护理目标责任书,在原有制度职责基础上,制定了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修订了基础护理检查标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满意度调查表,制定了基础护理工作流程、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完善了护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健康教育检查标准等。④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对病人实施责任大包干:病区实行总责任护士(护士长)负责制,根据科室人员结构、病人数量,划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组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小组内成员责任明确,包床到人,相互协作,对本组病人实施连续、全程、零距离的护理服务。责任组长负责分管病情较重患者及技术含量较高操作,同时负责对本组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检查指导和评价;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等;助理护士负责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留置管的护理、术前术后一般宣教、无创护理操作等。病区根据病人情况、工作量进行弹性排班,保证落实基础护理工作。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⑤建立监督机制: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了“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设立了意见箱及监督电话,向患者和社会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护理部及科室每月对示范病区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听取病人意见,不断改进工作。⑥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根据卫生部要求,除危重、手术、输血、特殊治疗检查及病情突然变化的病人书写护理记录单以外,一般病人不再书写护理记录单,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⑦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及激励机制:对示范病区的护士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依据优质服务、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工作质量、工作数量、专业理论等方面综合进行。每月根据绩效考核成绩,客观公平地实施护士的奖金分配。同时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评选出病人最满意的护士,奖金上浮10%。⑧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成立优质护理服务专家指导小组,每周深入病房,抽查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同时抽查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等内容的知晓情况,对示范病区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专家组在检查指导中提出的问题,要求护士长每月将持续改进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向护理部进行汇报总结。同时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组成的病区指控组,负责科室全面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部定期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示范病区开展情况,每季度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总结,经验交流。

讨 论

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实施基础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将人性化、亲情化护理服务融入到各项操作中,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护士的劳动成果得到病人的认可,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公开量化了护士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将护士每月的考核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护理工作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再到感动服务的巨大变化。

提高护理质量,密切了医护合作:实施了护理大包干,对病人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使病人有了归属感,责任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增加,护士主动与所管病人进行沟通,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护理需要,能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实施了护理大包干,护士能详细了解患者细微的病情变化,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参考,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组成治疗性团队,建立了更加密切的专业沟通与合作,各项治疗措施更加落实到位,基础护理与护理技术服务质量共同提高[2]。

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高:依据分级护理服务标准,落实了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改变了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能及时得到护士的指导。活动开展以来,示范病区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住院环境明显改善,多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病人满意度达98%~100%。

参考文献

篇11

1 医院基础护理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才易流失 由于社会、医院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或者医院的本身级别所限,护理人员的待遇偏低,缺乏基本的保障,护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许多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因此流失。当下,很多医院在岗的护士大多为非专业院校毕业或者为临时聘用护士,医院给予的工作待遇并不是很高,很多护理人员选择调换工作,造成了护理人员的流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不能形成稳定的护理队伍,护理管理水平较差。

1.2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有的医院处于基层,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护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较差。有的医院虽然硬件设施较好,但是由于护理人员数量有限,给日常的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荷,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导致护理质量不断降低。此外,由于护理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也造成护理水平难以提高,护理队伍中,高学历、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才太少,不能有效地实施以老带新的工作机制,使得医院护理质量整体偏低。

1.3 医院的护理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限制,也是造成护理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由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不完善,缺乏管理标准,医院护理质量的指标流于形式,而并没有贯彻于实际工作中。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的标准存在不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执行的标准,许多护士只能应对护理的简单工作,对于工作的目标性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护理质量偏低。

1.4 缺乏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的等级不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的经费有限,医院更倾向于将经费用于医生的技术培训,而护理人员也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受教育机会,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和补充,护理能力也没有显著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较低,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2 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的建议

对以上护理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可知,要想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和水平,需要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2.1 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管理理念已经不适用速发展的医疗行业,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要不断地更新基础护理管理理念,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从根本上明确护理工作在医患沟通以及日常医疗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强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护理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效益。

2.2 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基础护理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故管理者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将护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对护理人员进行选拔时,要优先选择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以及工作经验者,保证护理队伍的基础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为护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建立教育体系和培训岗位,使更多的护理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2.3 将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于护理管理中 现代化管理同样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掌握现代化护理管理手段有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标准,提高护理水平,促进医患之间和谐相处。

篇12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8-01

我院神经内二科自2010年4月定为首批试点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一年多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1],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同时加大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考核,患者满意度提高。

1 具体方法

1.1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士按职称、年限及工作能力分层次使用,设2名责任组长,每名责任组长下面配备2-3名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每人包管6-8名病人,按照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要求,对其实施全程、连续性护理,做到8h上班,24h负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各班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细化各班工作流程。

1.2 实施绩效考核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将日常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根据护理人员的分层、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基础护理、培训情况等分配奖金,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3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专科特点将护理记录表格化,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房,观察病情,与病人沟通,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2]。

1.4 加强业务培训 护理部组织对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达标。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利用晨会时间共同学习《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并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5 强化基础护理 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制成公示牌张贴在病房,向患者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按照分级护理标准,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脸、梳头、喂饭、洗脚、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为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协助完成生活护理。科室建立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记录本,责任护士将自己为每位患者实施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服务项目并双签名(护士签名、患者签名)。护士长随机检查护士的完成情况。

1.6 强化健康教育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心理、生活起居、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并根据病人的个体化需求进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向病人发放健康小处方,科室设置健康专栏等方式向病人进行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护士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护理的同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宣教。

1.7 实施“123”服务 “1”是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一针准”。即对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前,要求护士充分评估,依据病人穿刺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承诺一针见血。“2”是两个到位。即患者首问负责到位;探视陪护制度入院宣教到位。“3”是患者床前温馨问候三句话:即“称谓+您好!今天感觉舒服些了吗?有需要帮助的吗?”

2 效果评价

2.1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护士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基础护理到位,健康教育到位,服务态度到位,使患者身心舒适,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开展前的92%提高到99%。同时,强化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提高了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护理部、科室强化专科护理培训、加强基础护理培训、为病人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使护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护士能够按各项服务标准安全、准确的实施各项治疗护理,全面细致的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更加到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责任制整体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带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3 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 护士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通过这项活动的实施,转变了服务理念,由传统的“要我做”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做”;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护理模式,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充分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4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二科多为偏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实施基础护理,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为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定时擦浴、及时使用气垫床,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功能锻炼指导,鼓励和督促患者坚持锻炼,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项活动调动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使患者得到了切实可见的实惠,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内镜剥离术;应用;分析

随着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并在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技术也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一步发展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能安全的将较大的病灶完整、大块切除。其创伤小,不需开腹,术后恢复快,可达到手术相同治疗效果,满足患者及家属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1]。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活动主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把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而各医院的基础护理工作不容乐观[3]。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和患者的康复[4].2012年1月-12月我科对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实行分层级护理,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本科室行ESD患者共60名,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6~81岁,平均年龄6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将科室护士按层级划分,分为N1、N2、N3、N4级。

1.2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参考《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初步研究报告》[5]中建议护士分层级准入标准,能力标准、各级别护士岗位工作内容等护士分层级对其护理。

1.2.2 准入标准

N1级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内,能够单独胜任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

N2级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主动参与病房护理质量标准的落实。

N3级护士:取得护师资格、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专科护理技能、能够指导协调下一级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病房护理工作。

N4级护士:取得主管护师(含)及以上资格,具备护理安全与隐患的分析能力。

1.2.3 岗位职责及内容

N1级护士: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按分级护理要求落实ESD患者的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注意患者的清洁卫生、饮食营养、排泄活动等。

N2级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及部分专科知识护理,指导患者康复活动,协助N1级护士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N3级护士:负责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治疗,做好手术前后的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报告,配合抢救工作

N4级护士:负责与病人及家属有效沟通,对病人的合理要求及时解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对专科护理问题给予建议及指导

1.3 评价标准 ①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科室制定评价表,由制定小组成员进行考评。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基础护理3方面②患者满意度 根据本院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

2 结果(附表)

3 讨论

3.1 重要性 传统的的护理模式没有根据护士能力、职称及资质进行分工,对患者的护理缺乏整体性,护士工作强度大,能力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护理质量。分层管理后,根据护理岗位设置与护士职称、年资、技能、沟通、协调等能力相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确保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质保量完成。

3.2 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能更好的掌握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无缝隙的满足病人需要,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

3.3 提高满意度 通过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有效保证各项护理的落实,减少护患之间的陌生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6]。

参考文献:

[1] 尹锦铉,许成俊,小田一郎,等.内镜下粘膜下层切开剥离术的现状及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消化内镜,2009,3(2):1-7.

[2] 邢亚南.中小医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763.

[3] 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4] 漆俐红,赵桂林,李红,等.基层医院基础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6(3):21-22.

篇14

为落实国卫办医函[2015]105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指标》的精神;医政发[2011]23号《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卫生部[2012]《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总结我院2019~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不足,2021年,我院护理工作主题定位“从心服务”,围绕患者满意的需求,打造最温暖服务的团队。从服务意识、服务技巧、服务流程、服务创新四个方面,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深化“从心护理”品牌塑造活动和“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目标:在塑造“从心护理”品牌的基础上,2021年初重启全面开展以患者满意、社

会满意及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15个护理单元逐步开展、完成“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工作。到2022年5月,创建6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进临床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水平,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及社会满意,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3、活动主题:夯实基础,“从心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二、活动重点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广东省护理事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

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及奖惩相结合。

2. 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开展《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学习培训,以及“基础护理该不该做?该谁做?如何做?”全员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护士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3. 制定院、科两级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医院公共区域悬挂“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将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及家属公示,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4. 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推行实施小组责任制,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5.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环境、治疗、用药、膳食营养、康复、心理干预、手术、检查等),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6.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7.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8.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

9. 进一步完善护理支持系统,理顺各部门工作职责,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

四、实施方法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21年3月)

1. 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明确活动领导小组、监督评价小组及职能部门的职责,提高认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2. 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传达市护理学会“从心护理”精神,借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解读“方案”内容,动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3. 根据2020年年终评估检查方向,调整临床质控管理“本”专科“六大本”临床风险管理“六大本”内容,制定“控基础”和“控高危”的质控检查实施细则下发临床各护理单元;

4. 制定《护理人员优质服务实施细则》内容,启动《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社交礼仪和和护士仪表仪容规范》培训;

5.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计划,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奖惩办法;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3月-11月)

1. 2021年3月~11月,全院范围内启动建立“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15个护理单元: 血透科、新宝兴血透、门诊导医、急诊科、体检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妇产科病区、产房、妇科治疗区(含医助)、手术室、康康复三区、康复一区、康复二区、供应室、口腔科

2. 每季度在全院范围内评“星级护士”和“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医院显眼的公共区域设“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图文并茂的形式公示本院“从心护理” 的点点滴滴; 让全院职工、患者及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及监督。其中,2021年3月~5月中旬的表彰

①全院范围内,每季度公开评定5名“星级护士”和1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星级护士”予以300元/人奖励,“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予以500元/人奖励 ;

②2021年上半年,启动阶段合并到“5.12护士节”活动项目中,共同表彰和奖励;

(三)总结交流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5月)

1. 对15个临床护理单元的工作,特别是基础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同时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检查指导。

2. 2022年“5.12护士节”进行阶段性总结, 评选2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 医院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 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顺利开展,成立以院长陈晓峰为组长、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以周明英为组长,各临床护长为副组长的监督评价小组。

(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三)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工作分析、总结,避免“走过场”。通过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检查,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