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影像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72-02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物理和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以依靠功能成像为主,核心点即为人体心理生理成像和人体心理功能成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理成像也就是基础性参数成像,此项内容以生理参数形式在人体内部进行分布,上述分布形式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数据重建才能获得,之后在此基础上还要给予其数次分析和详细计算。心理成像技术的复杂性显而易见,由于多少会联系到实验设计的准确性,成像设备设定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被试控制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心理成像临床精神疾病诊疗实验才会起突破最大的一个点,内生物法分析动态成像和反义核酸水动态成像是现下医学领域多次讨论和研究的科学问题之一,上述成像方法和成像技术会对医疗机构改革造成重大影响。
一、医学影像物理要点分析
1.X射线成像要点分析
1970年之后出现了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是较为传统的影像技术之一,以也是最为成熟的成像方法之一,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速度之快足可以完成对心脏进行动态成像,将显像增强剂XCT成像技术进行科学合理融入,可对血管病变进行检查,同时也可对血脑屏障病灶破坏与否进行适时检查,此项技术实质上归属于功能成像的基本范畴之内。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体内剂量接收和病人片厚接收过程中,医生均应进行折中筛选,对比度因素提高和相关空间分辨率提高,二者会受到一定制约因素影响,但是多模态集成成像基本装置中,新型PET和MRI都相继问世,在某种程度上为用户提供质量方法选择权限,软件水平元素和硬件水平元素之上的医学影像集成有时呈多模态发展趋势,此类状况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2.核磁共振成像要点分析
采集技术以成为操作主选,其发展态势偏于良性化,但是气体成像确是商业首选,肺部现象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当下MRI基本功能成像设备应用范围内,主要分为人脑认知功能成像内容,此种内容旨在对人体大脑工具机制进行实时性的心理测量,并在诊断过程中可以为肿瘤疾病等提供相应可靠治疗信息,之后在此基础上为体内肿瘤发展阶段信息以及相关体内肿瘤扩散程度信息等且进行及时准确判断,一般情况下,其以人脑功能可视化工具形式产生。MRI设备通过不断更新与调整,其已然达到了10Tesla的高超操作水准,具体性结构系统发杂程度相对于设备维护因素和设备功能开发因素而言,其是及其重要的。单从数据采集角度而言,微电子技术会被适当应用到体素水平研究上,通过并行采集技术完成编码技术脱离,使得MRI成像速度得到稳步提升。
3.超声波成像要点分析
UI实质上以非电离辐射成像模态形式产生,主要分为平面成像产品和对应断层呈现产品两种,因为二维成像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还有就是血液流动彩色杜普勒成像仪器设备的合理接入,此项产品便难以流通,三维成像技术和相关三维技术产品普及程度不高,但是我们此处所谈及的三维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其主要是指将二维切片进行叠加,在叠加之后得到所需的准三维图像。需要注意的是,UI仪器设备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超过X射线成像,并会成为医学影像工作中的首选医学工具。应该了解到,超声波成像具备成像安全可靠和操作价格低廉等优异性,所以诊断治疗和介入治疗以及相关影像检测环节等都会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其数量基础性增长速度已然超乎人类想象。
二、医学影像技术要素分析
处于首位层次上的工作和与处于首要层次上的硬件相关的软件关系尤为密切,二者主要对成像装置操作部件控制内容进行承担,与此同时,数据采集内容和图像预处理内容以及相关图像重建内容等也被包含在内,并且也需要将临床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之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加以分析。依据长远角度而言,医学软件和医学硬件的结合是医学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以此种模式便可有效提高医学水平的竞争力度。次要层次软件核心针对环节是对机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需要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正规操作,现下我国没有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机制,现有商业软件开发仍旧落后与他国。PACS技术的出现有力补漏了技术空缺,节点设置将成像设备作为主要内容,多模态形式之上的医学影像资料信息会被不同类型专业图像处理平台加以处理以有效满足基础性医院临床工作需求。上述软件与图像工作平台相互联系,之后在此基础上在于与PACS进行对接,以此种模式来完成局域网节点创建,适时通过与医院就医病人接诊过程进行病人具体信息录入,完成优良性质为主的图像站创建。此时需要在作出科学合理病情诊断的同时打印出相关病情报告,图像站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同意病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然后与图像配准环节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对病人的治疗质量和诊断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物理和医学影像技术是当前物理学整体中的核心分支结构,需要对成像问题和图像处理问题以及相关医学图像临床应用问题等有所了解。与此同时,物理问题内容和算法内容以及对应软件设计内容也是其中重点,疾病诊断医学影像内容和疾病治疗医学影像内容以及疾病科研医学影像内容都是重要人体信息载体,合理分析影响物理和技术可促进行业内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洁,白木.21世纪的医学影像[J]. 医疗保健器具. 2001(02)
[2]陈卫国,黄信华,张雪林,王晋豫.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构建策略和实施的初步体会[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10)
[3]威廉・亨达.21世纪的医学影像[J]. 医疗保健器具. 2003(06)
(一)设计思想:医学影像信息已占医院所有信息量的80%以上。通过研制PACS,可充分利用这部分信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也方便了医务人员,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诊疗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使医院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研制PACS的目的是应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种信号格式、各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设备连成一个系统,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存档与传输,并能在各计算机工作站上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应用PACS还可实现远程医疗的影像传输,实现医学影像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基础。
(二)功能特点:
1.影像采集诊断工作站:
(1)影像采集:目前医学影像主要有3类接口,一是非数字化接口,需用各种采集卡进行采集;二是数字化但非数字化影像通信标准(DICOM)3•0格式的接口;三是标准DICOM3•0接口。对于前两种接口,必须通过影像采集工作站来采集影像信息,并把非DICOM3•0格式的影像转换成DICOM3•0格式进行阅览、存储、传输和管理。对于标准DICOM3•0接口,可直接把影像送往服务器进行管理。对数字化的影像,要进行无损的采集和传输。
(2)影像浏览与处理:影像处理是PACS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①丰富的图像和数据后处理功能;②具有无级缩放和放大镜功能;③多幅图像同屏显示;④支持图像黑白反转、伪彩色等显示功能;⑤支持动态电影回放,并可同屏显示同一病人不同设备检查的多个动态电影图像;⑥同一屏幕可分格显示病人的不同影像,供诊断比较;⑦图像上可以添加任意形式的图形或文字标注,并可在激光相机上输出;⑧规范的病历报告生成功能,并可同时存档;⑨自动将病历报告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组合打印输出;⑩可根据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号、检查科室及影像设备等多种途径查询和调阅病人图像。
(3)图像传输:能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输到需调阅的工作站,亦可传输到异地供远程会诊。
(4)影像打印:医院内部可实现无胶片化管理,而当病人需要胶片时,软件具有胶片打印功能,打印的胶片完全符合诊断要求。
(5)诊断报告:系统在浏览影像的基础上,具有书写并打印诊断报告的功能。诊断报告能通过调阅模板进行修改,以便减轻医生的工作量。
(6)模板管理:系统除了提供常用的诊断模板外,用户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己定义和修改诊断报告模板。
(7)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按科室、医生(含检查医生和开单医生)、病人身份和费别等统计所做检查的人次数和费用。(8)报告浏览:系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浏览以往病人的诊断报告情况,并进行随访。
2.影像浏览工作站:影像浏览工作站具有两种功能,一是独立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通过检查日期、病人姓名等检索病人的影像,并能调出该影像相应的诊断报告。二是与医生工作站溶为一体,象调阅病历一样直接调阅病人的影像信息。
3.影像服务器系统:影像服务器是整个PACS系统的神经中枢,它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影像接收:对于符合DICOM3•0接口的影像设备,可直接接收;对于不符合DICOM3•0接口的影像设备,接收经影像采集工作站处理过的已经符合DICOM3•0格式的医学影像。(2)影像存储:对于采集来的医学影像信息,分别进行有损和无损压缩处理。一般把无损压缩的影像保存在磁带机中,作为离线存储。在目前数据库服务器中建立病人的ID号与影像内容及存储位置的对照表,以便能象电子病历一样管理病人的影像。
(三)运行条件:基本条件是医院建立100M带宽以上的局域网络,亦可在原有HIS网上加以改造。设备配置:①影像服务器配置:建议中、小型医院可采用HPLH-3000服务器配100G以上磁盘阵列。展开床位700张以上的医院可采用HPLH-6000服务器配200G以上磁盘阵列。②影像工作站配置:计算机除了要求在PⅢ500/128M/20G以上配置外,医学影像诊断对显示器还有特别的要求。放射科,特别是计算机摄片(CR),需配置2k×2k的肖像型显示器,其余科室可采用19~21英寸高分辨率(1600×1200,点距为•25以下)的显示器。
二、PACS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拥有12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开始建立了以WINDOWSNT为平台、光纤通讯为主干、“军字一号工程”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系统,先后运行了护士工作站和医生工作站,开通了网上图书馆、网上情报检索等电子业务。在此基础上与某公司合作,于2001年1月开发建成了PACS,并开始运行至今,全院基本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和图像信息资源共享(门诊病人需带片到外院会诊,亦可通过共享洗片机洗出胶片),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目前,我院的PACS系统已将国内外9大厂家生产的、具有5种接口的CT、ECT、MRI、CR、数字放射(digitalradiolgy,DR)、彩超及病理等10多台影像设备顺利与HIS融合,将医学图像以全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到全院28个科室的220个医生工作站和院业务领导与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站上,实现了医学影像全数字化采集、存储、处理与传输。实践证明:运行PACS后,减少了病人就诊环节及占床等待检查的候诊时间,为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临床医生能同时调阅病人不同时间、不同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影像科室医技人员可调阅其它影像资料来修正自己的诊断,从而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质量。系统还为影像科室提供了常用模板和自定义模板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医教研工作和机关统计工作,实现了全院资源共享。同时,PACS的运行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及丰富影像知识大有助益。据我院近3年的统计数据,每年用于胶片、显、定液和套药等的消耗约100万元左右。实施无片化后,不但可节省上述经费,而且可节省大量储存胶片的费用,同时还可避免胶片丢失、虫咬和霉变等损害。国际上,远程医学在80年代后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卫星和综合业务数据网,在远程咨询、远程会诊和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我们的实践证明,PACS能大大提高远程会诊的质量和速度。
三、PACS开发应用的启示
(一)医院应将PACS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现代数字化医院基础的PACS系统已成为当前热点[2]。以往由于微机性能不足、高速网速率不够及工作人员的信息观念和操作技术水平有限,更由于PACS的整体价格使绝大多数医院难以承受,所以PACS的建立,尤其是与HIS实现整体链接的高性能的PACS的推进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及高质量显示、打印机设备的逐步普及,医学影像设备普遍都有数字化标准接口,这使建立实用的医学影像管理系统成为可能[3]。
(二)积极创造条件、依靠自己的力量建好管好PACS:在PACS建设中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医院院情的技术与品牌。目前有些国外产品难与国内HIS融合,在技术接口上,有些只能接90年代后的DI-COM设备;在二次开发与升级维护上,缺乏及时性;在价格上,普遍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国产PACS有它的许多优点,只要充分考察技术及国内医院运行情况,并选准技术合作的公司和品牌,是可以建设好先进实用的PACS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工程,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需不断修改、升级和扩充,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和明天,这种更新和扩充会更快、更频繁[4]。因此,那种希望等到完全完善、成熟了再开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三)医院PACS的运行与管理必须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PACS实施方案的设计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个系统的建设成败。为此,我们着重把好了“三关”。
1.建设前必须搞好解决方案,把好设计论证关。我们组成了由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影像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机关相关人员和院领导的多学科“论证组”,在对本单位影像设备、HIS现状等实际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标准框架模式设计》和建立医院PACS的总体原则,即:要以“病人为中心”,与医院管理方案和影像科室工作程序紧密结合;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有与HIS融合的无缝连接性;有性能/价格和效益比的优化性。
2.建设中必须搞好关键环节,把好与管理网融合关。医院实施PACS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与合作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探讨,遵循“整体设计、分布实施、便于扩展”的原则,把着重点放在关键技术上:如与PACS连接的非DCIOM3•0设备如何转化为DCIOM3•0格式;PACS与HIS无缝连接的“中间件”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与HL7—医疗环境中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怎样有机融合;融合后图像信息与管理信息间怎样才能进行顺畅交流等[5]。经过反复实践及检测,效果满意。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及领导考察验证后都给予了很好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军医院PACS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准备在全军推行。
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6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人才需求;教学方法;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特别强调高等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1]。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在放射诊断学的基础上伴随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2-3]。随着医学影像学科及新项目、新技术的迅速发展,CT、MRI、DSA、ECT以及彩色超声(多普勒)等设备在国内不断普及、更新,影像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我院自1999年开办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本科医学影像专业二段式教学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5年7月,我院的二段式教学工作被甘肃中医药大学批准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实践教学改革等[4],努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
1医学影像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1.1医学整合性更趋明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死因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意外伤害,到2012年,已经变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患病率迅速上升,成为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健康的范畴也随之改变,不仅局限于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都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一种完好状态。在我国,引起疾病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约占60%,已大大超过单纯的生物因素致病的比例,与发达国家一致。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医学的整合性基本特征表现为:医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合理耦合,学科研究领域相互交叉、融合。
1.2医学强调高度的人文关怀
医学的使命是救死扶伤,面对的对象是人,而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医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学标记”[1]。医学不像其他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是对人的关怀,我国历代医家也都奉行“医乃仁术”的思想,它强调“人学”。医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即人文精神所决定的。
2医学影像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广大影像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影像学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以教师、教材和课程为中心的传统的影像学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因此,要建立“大影像学”概念,组建包括介入、超声和核医学在内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影像学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学科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将各分支学科融会贯通。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2.1.1构建“四个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综合能力
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构建大学通识教育基础平台;以基础医学课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构建基础医学教育平台;以临床医学课程及标准化病人模拟实训室、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等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教育平台;以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医学影像数字化仿真实验教学中心、PACS实验室、电子阅片室和附属医院影像科室为基础构建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平台。通过上述“四个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2拓宽专业基础,强调临床与影像并重
优化课程结构,专业课教学形成以影像诊断学为核心的多门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形态学基础课程教学,使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教学时数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相同;将断层解剖与影像解剖学合并为一门课程,增加图像处理、放射防护学等选修课程,拓宽培养口径。
2.1.3采用“2.5+1.0+1.5”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一阶段:两年半基础学习(学习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等课程);第二阶段:一年临床科室轮转实习(进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实习);第三阶段:一年半影像专业学习(其中半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半年在医院影像科室实习,半年在数字化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综合阅片能力培养及科研能力训练),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医学课程后,即到医院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临床实习,实习后再学习影像诊断学等专业课程,然后再进行一个学期的影像专业实习。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影像诊断专业课程时,能够结合临床医学的理论与病例等问题听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施学习、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1改革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及相关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医学影像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之一[4]。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通过PACS系统调阅所有影像、临床病历、病理图像等资料,将影像诊断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认识、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注重传授专业理论基础,讲授新技术、新进展,突出对学生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2.2.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片能力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能力
灵活运用启发式、以系统疾病问题为中心及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阅片能力,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影像学解剖及常见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2.2.3改革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建成数字化影像仿真实验中心网站,包括实践操作指南、教案与课件、影像试题、影像诊断学仿真课件、视听教具(如人体断层标本、病理标本、手术录像、各种影像检查录像和电影)等资源,更新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和试题库,构建网络化、多媒体化新型影像学见习及实习教学模式,形成网络化的医学影像教学和管理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和试题库及医学影像学电子阅片室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
2.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3.1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建成PACS实验室,与附属医院进行无缝对接,能够实时、安全、有效地将附属医院CT、MR、DR、DSA等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同步传输到PACS实验室,使学生能实时调阅典型病例的影像和检查报告,形成了一个开放、仿真和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影像诊断能力。更新和丰富医学影像资源库和试题库,建立涵盖医学影像原理及全身各大系统、病种齐全、内容表达形式多样、功能强大的医学影像网络资源库[5],便于学生随时在网上学习。
2.3.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做到时间、空间、内容的全面开放,建立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将临床问题渗透到基础教学中,营造实训氛围,开辟学生的实习基地。
2.3.3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比重
教学中所有专业课程理论授课与课间见习课时分配为1∶1,理论授课与见习全部由富有经验的临床副高以上教师讲授并带教,毕业考试实行理论考试加实践技能考核的全方位考核模式,毕业专业课考试实行理论成绩与读片成绩分值分配为1∶1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岩波,段志光,程牛亮,等.结合专业认证开展内部评估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3-4.
[2]袁小平,任俊杰,谢榜昆,等.培养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0(4):253-254.
[3]赵云.培养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60-562.
[4]杨小庆,杨明,刘斌.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构建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236-1239.
【关键词】学科整合;数字化信息;医学影像学;解剖学;临床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教育
随着循证医学与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所占比重日渐增长,然而临床医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对医学影像学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模式老旧,教学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临床诊断需要和医生知识储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对各器官、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表现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课程多为理论课的复习和挂片读片模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教与学差距较大,教学与临床应用断层明显[1]。可见推行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是弥补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不足的可行途径。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广智慧化教室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打破传统医学影像学教育死板、教条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为医学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本研究组提出借助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将影像解剖学、临床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进行学科整合,开展基于学科整合的数字信息化教学模式。
1医学影像学常规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多采用集中学习理论课+分组实践教学的模式,其中理论授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各检查设备的成像原理及各系统正常影像学特征,并掌握多发病、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2]。实践教学则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了解X线、CT、MRI、超声以及核医学等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识别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特点[3]。
1.1集中学习理论课
集中进行理论教学,虽然能够以系统为基础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系统讲授,但授课方式单调,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背诵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来应付考试,没有真正的领会应用。该模式虽强调对影像理论知识掌握的重要性,但对学生自主应用影像学检查和阅片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不匹配,教与学脱节,缺乏积极互动[4-6]。故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更好的发展教育学。此外,传统理论教学多以医学影像学教材为参考教材进行理论授课,教材中影像解剖学和病理学整合的知识量不足,导致授课时学生对影像学基础掌握不牢、理解不深入,因而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为临床的诊治服务。
1.2传统分组实践教学
传统实践教学将学生分为人数较少的学习小组,授课形式以阅片、挂图相结合进行临床诊断报告内容的讲授。实践课中由于学生对影像学诊断要点的理解仍较模糊,常先复习书本知识,再进行阅片观摩,课堂中对图像的描述和讲解也比较简单,学生真正通过独立思考去阅片学习的时间较短。上课人数众多时,学生注意力涣散,对胶片的观察不够深入,学生学习就成了机械记忆,导致实践课授课效果不佳。若分组过多,教学时间安排就相对不充足,会导致教学任务加重[4-6]。为更好的理解书本上教授的影像学知识,学生只能大量将影像资料和与书本上的图例进行对比,才能掌握一些初级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阅片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仅能了解常见病的典型表现,不能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融会贯通。为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将影像解剖学、临床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进行课程整合,并结合图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HIS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模式[7],将医学影像学打造成为一门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工具与桥梁课程。
2新型教学模式
2.1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理论教学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理论课融入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得医学影像学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有更多机会互动,不仅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也使学生阅片更为方便。尽管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授课的不足,但其教学模式依旧是单向灌输式,并且学生学习方式也没有变被动为主动[8]。随着循证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任务愈发繁重,教学内容急剧增多,见习教学仅能观摩包含典型病变的几幅图像,对于影像学检查中横断面、矢状位、冠状位图像的学习仍不够深入,学生在未来临床中对影像检查图像的理解仍就困难,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单一的模式,不能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增幅,因此单纯融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尚不能将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图像直观而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无法实现预期教学效果[9]。
2.2以PBL为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
在医学影像PBL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材设置章节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设定病例为主体的模拟情景,编写典型的临床病例,设置并提出与病例相关的问题,提前一周将问题分发给学生,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预习教材以及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10-11]。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病例中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积极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本章节重点内容,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尽管PBL教学存在诸多优势:学生能够在轻松、浓郁的氛围下自主学习;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独立收集资料,展开小组讨论,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能够提升学生文献资料的检索搜寻能力,使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入理解,模拟临床情景进行逻辑推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都将对其今后参与临床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PBL教学也存在诸多不足:课时不足,由于医学影像学涵盖的知识量十分之大,PBL教学难以用较少的课时数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PBL教师及教室的数量严重不足,难于大面积推广PBL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可能不配合,有些学生很懒惰,课前不认真准备学习资料、不参与学习课件的制作,上课时不参加讨论、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滥竽充数,从而影响了PBL教学目的实现。总之,PBL教学模式是优、缺点兼备的,需根据医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并不适合所有的本科教育[12-13]。
2.3影像学课程与解剖学病理学课程的整合
解剖学是影像学的基础,只有了解正常解剖特点才能更好的鉴别病变。多项国外医学教学改革项目提出,将影像学课程与解剖学或临床解剖学课程整合,不仅利于解剖学课程的重新学习与理解,也能够提高影像学课程的学习效率[14-15]。此外,影像学上的密度或信号、质地、内部征象和伴随征象等特点在病理学上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病理过程,因此病理学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6]。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两者相互互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疾病特点。然而,国内的医学教学模式常常是先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再下系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教学,这使得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学生对于基础医学知识已经有所遗忘,因此为让学生更加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影像诊断学、临床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课程进行整合是可行和势在必行的。结合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存在的优势和弊端,本研究组提出整合了影像解剖学、临床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课程,并结合了PACS、HIS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医学影像学教学接轨临床应用,成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有力工具,为循证医学提供有力证据。
3基于学科整合的数字信息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
3.1学科整合教材的汇编
医学影像学、影像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教材图片众多且多更新速度快,为顺应时展趋势,本研究组采取编写电子教材的形式,以现有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学》(第八版)、《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第三版)和《病理学》(第九版)为基础,结合PACS系统和电子病理中的病理学图片,整合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影像学》教材。
3.2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由原来的先理论后实践转变为边理论边实践,一堂课分为两个部分,先讲理论,然后进行实践,保证在课堂中当堂消化讲授的理论知识,真正让学生身临临床实况,培养学生临床运用影像学检查和独立阅片能力,体会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使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诊治的有力工具。3.3PACS等数字信息化工具应用于教学为丰富实践课堂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独立诊治患者的能力,将PACS和HIS系统用于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教学的模式,模拟现实诊治患者的过程,从接诊患者开始,逐步给学生提供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体征等信息,让学生作为一名医生进行独立思考,运用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将PACS系统中影像学图像用投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其模拟成为一名影像科医生,自主描述病变的位置、密度或信号、大小、边界、质地、内部征象和伴随征象等,身临其境地体会影像诊断的要点和技巧,使其在未来临床应用时能够很快结合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迅速进入住院医师的角色。
3.4整合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
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时,采用随堂测验和问卷等形式实时监测教学效果和教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问卷星等新型问卷、测试形式,发现和解决学生对于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老师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从在影像科轮转的学生中抽取150名,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一组进行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教师相同,然后对所有学生发放相同的问卷以调查课堂满意度并进行随堂测验。结果显示,传统教学组和新型教学组对授课效果满意度分别为78.7%和90.1%(P<0.05),两组随堂测验分数分别为(80.9±2.9)分和(87.6±1.7)分(P<0.05),说明采取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满意度和授课效果。
4讨论
【关键词】粗糙集方法;医学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粗糙集理论是一个交叉融合多种学科形成的新学科,已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市场营销、卫生、电信、金融、农副产品、互联网语言的识别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等等。粗糙集理论在很多的领域已取得令人骄傲的应用效果。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随着影像学数据信息不断的增长,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运用粗糙集方法,能客观地展现出海量数据信息以及高维资料的背后的真实情况,更好的帮助医生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临床诊断正确性的提高。
1 简要论述粗糙集方法
1982年波兰数学家首次提出粗糙集概念,这是以等价关系为基础的,用于分类问题的研究,用上集合与下集合生成一个相逼近的新集合,新结合的边界线被定义为上下近似集的差集。是继概率论、证据论之后有一个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工具,是一种新型的软计算方式。
这种建立在分类机制前提下的粗糙及理论,可以把分类解释成为一定区域中的等价关系,这个区域正是由等价关系进行划分的。将知识归纳为数据的划分,被划分后的集合定义为概念。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库,对不确定或不精确的知识通过已知的信息库进行近似刻画。无须提出数据集合以外的一切知识,因此,对于问题的描述比较客观、比较具体,再加上粗糙集理论不包含不确定或不精确原始数据机制,与证据理论、概率论等有较强的互补性。
粗糙集合理方法适用于研究不定型问题的工具,作为集合理论的扩展,粗糙集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不完整的信息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在缺乏数据的先验知识前提下,用考察数据分类的能力解决模糊不定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处理,与此同时粗糙集算法简单且容易操作,现在以它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工具也非常多,粗糙集理论其出发点是假设所有研究对象都涉及一些的信息。随着粗糙集理论的广泛应用,其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证实,成为了现阶段人工智能研究的重点。
2 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胶质瘤诊断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29例男,21例女,患者年龄在23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岁。其中,11例WHO I级,25例WHO II级,9例WHO III级,5例WHO IV级。对上述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TIW1横断面与矢状面得出影像学资料。由放射科专业医生对上述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病灶位置、形状、囊变、TIW1、T2W1、水肿、钙化、出血、性变等等,按照影像学特征对不同指标进行分类。并通过粗糙集方法、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与分类回归树方法对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具体粗糙集方法:将决策表导入专门的Rosetta软件,通过软件对病例进行规则约简与属性约简。在条件属性核产生的基础上,得到决策规则库,通过规则库过滤,达到知识的精简。通过10折交叉验证方式测试胶质瘤数据,通过测试结果的诊断灵敏性、覆盖率、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等提取诊断性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粗糙集方法的诊断准确性为85.2%,特异度为92.7%;决策树方法诊断准确性为83.0%,特异度为91.3%;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诊断准确性为83.2%,特异度为85.6%。充分证实了,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能够得到更多的确定性规则,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3 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的应用的优点分析
3.1 粗糙集方法应用便捷、结果准确性高
粗糙集方法不需要预先设计概率、不需要建立相应的因变量函数关系,直接运算集合中的对象,直接获得不可分辨的矩阵,直接得出结论。通过粗糙集法分析,其结论呈现的方式是以IF….Then…的形式出现,呈现结果不仅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且呈现形式非常明确。
3.2 粗糙集方法能客观地展现出海量数据信息以及高维资料的背后的真实情
这种基于数据集合的挖掘方法,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粗糙集方法能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知识。例如,在在对胶质瘤影像学资料进行规则提取以及属性约简时,整个过程都是客观的,不受外界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获得的胶质瘤级别诊断比较容易理解、诊断规则比较清晰。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与分类回归树方法,是通过训练集方式生成一个新的测试函数,通过函数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对象的可能发生概率,进而预测对象的分类。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是基于数理统计基础上的,通过笔数比筛选具有价值、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变量,将这些变量通过模型方程形式进行计算,比较计算前后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两者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入选,同时,还可以计算出自变量的重要价值。决策树方式是通过地规模与分层模式进行的,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树分支。在不同分支的子集中建立重复的分值和下层节点,从而生成了决策树。再对决策树剪枝,再对决策树进行规则处理。但是,这种基于概率的分类结果,是根据概率进行判定的,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率比较低,这种决策树分析方法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决策树的修建、决策树的增长、选择父节点数以及子节点数等等,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语
粗糙集方法是将观测到的庞大数据集加以分析研究,其目的是找的未知的关系及数据拥有者能够理解且有价值的新方法来总结数据,经粗糙集方法推导出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马常杰,陈守余.数据库中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12(11):752-753.
[2]田军章.基于PACS的结构化报告(SR)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11,4(09):141-142.
[3]王小凤,周明全,耿国华.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算法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1(5):369-371.
[4]王国胤.Rough集理论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扩充[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5(17):13-15.
医学影像学是在X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士论文目前包括X线、CT、MRI、DSA及超声,并已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而医学影像学的每一步发展,首先受益者是神经系统,加之各种介入器材的进步,因此才使神经介入治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谓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神经系统的介入治疗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是病变填塞术或栓塞术;②颅内血肿,主要在CT或MR导向下行经皮穿刺血肿抽吸术;③脑缺血性疾病,其中急性超早期脑梗塞,主要采用急性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而对于颅外或颅内主要分支的狭窄则采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必要时可置入血管内支架治疗;④颅内肿瘤,目前主要采用术前栓塞治疗或化疗药物灌注术,部分病变可采用CT或MR导向下抽吸术;⑤对于一些颅内少见性血管性病变,手术不易治疗者,则介入治疗可能会更容易、效果会更好些。对于疾病要想有一个好的治疗结果,必须于治疗前就有一个正确的诊断,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是这个道理,而神经系统疾病多种多样,只有诊断准确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方案,而颅内出血性病变则病因复杂,病变部位形态各异,术前诊断明确,方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介入治疗方案,就能达到既治疗病变又不产生严重并发症的目的。医学影像学的进步,给临床提供了精确可靠的信息,使诊断正确率大幅度提高,对于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介入治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作者简介:刘作勤(1949-),男,山东省郓城县人,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擅长介入放射学临床方面的研究
医学影像学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上述适合介入治疗疾病的诊断,主要是CT、MRI、DSA和多普勒超声,而对于不同的病变,采用合理的医学影像学设备进行检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颅内肿瘤的诊断,可采用CT、MRI的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进行,不但可以诊断出病变,还能定性,对于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病变,定位定性准确后,可以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即使手术治疗后,还可复查其治疗效果。对于某些病变,可采用CT或MR导向下的穿刺抽吸术,而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则可在DSA造影诊断清楚后,采用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或术前栓塞治疗,后者更利于手术的完整切除,实践证明临床效果良好。
缺血性脑血管病,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适合介入治疗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栓塞而导致的脑梗塞,最适合介入治疗的时间窗是发病6h以内者,因此在发病后可立即行CT或MRI检查,排除了脑出血后即可进行,最近新的CT或MRI均有功能成像,这样对于超早期脑梗塞的诊断更加容易;二是脑动脉的狭窄,这种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总动脉分叉部,此部位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则更容易些,另外是椎动脉起始部和大脑中动脉主干,这种情况用CTA、MRA则易诊断,当然对于脑血管狭窄性病变最后确诊仍需要DSA。DSA虽有创伤,并可出现并发症,但目前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一定要做好DSA检查,并显示清楚病变。出血性脑血管病种类繁多,而最常见者为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因此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CT、CTA、MRI、MRA、DSA都是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是最近发展迅速的多层螺旋CT,随着后处理功能的完善,尤其是重组的三维图像连贯平滑,给人以完整、准确的立体概念。
目前常用的后处理功能为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容积重建(VR)和CTA减影重建等。另外还有血管腔内仿真内窥镜也是非常有用的,对于CTA、MRA,最近由于机器的进步、软件的开发,大有取代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趋势,对于颅内动脉瘤来说,因为绝大多数瘤径小于3mm的动脉瘤不易破裂,MRI又无创伤,不需要对比剂,禁忌证极少,仍不失为排除动脉瘤高发人群的理想手段。CTA和MRA有许多共同点,如创伤小或无创伤性,对病变的检出率相似,但均未超过DSA,操作比DSA简便,观察角度比DSA更多,诊断结果都与操作者的经验和设备软件系统有关,不少学者认为CTA和MRA的准确性很高,甚至认为可完全取代DSA检查,我们认为两者都是DSA以外诊断脑血管病可选择的影像学手段,具有创伤小、需时短、安全、简便和经济、适用于门诊和大宗无症状病例的筛选特点。DSA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它诊断准确、描述病变清晰,但有创伤,可能出现并发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辐射防护;实习生;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50-03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ct、ect、数字减影、核磁共振、超声、放射治疗、医用加速器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放射技术已深入到医学诊疗的各个领域[1]。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学利益, 同时也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2]。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要课题。美国密西根大学已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作为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并成立医学辐射防护工程学系来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3]。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研究,《放射性肿瘤判断标准》(gbz97-2002)等标准的颁布,对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源自辐射的病因做出的判断具有法律效力[4]。但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的危害意识薄弱, 没有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操作, 在辐射源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佩戴或少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从而受到过量照射等情况时有发生,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隐患[5]。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为促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平均年龄(23.8±9.7)岁,其中男生104名,占47.71%;女性114名,占52.29%;本科99名,占45.41%;专科119名,占54.59%。
1.2 研究方法
对该院全体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进行普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辐射防护知识来源、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等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修改,在现场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员经过专家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现场调查时问卷由研究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97.3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有效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 = 0.05的检验水准进行统计推断。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防护知识来源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有56.42%(123/218)来源于带教老师,55.05%(120/218)来源于课堂学习,31.19%(68/218)来源于课本,20.18%(44/218)来源于同学。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7.68%,67/99),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以回答正确5个问题及以上为知晓,回答正确不足5个为不知晓,本次研
中本科和专科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专科学历实习生,本科学历实习生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学历实习生,但在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p < 0.05)。见表2。
2.3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不知晓 = 1,知晓 = 0),以性别、学历、民族、知识来源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新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证才可从事放射性工作。所以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不仅要懂得自身的安全防护,而且还要懂得对患者的防护[6]。本次研究提示,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56.42%)和课堂学习(55.05%),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带教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是影像医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带教老师在医学实践中的讲解是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研究显示,放射防护课程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存在着内容繁多、学时少的特点,这在无形中使医学生产生“非主科”意识,认为放射防护课程是教学大纲“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在潜意识中影响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就更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辐射防护的健康教育[7]。 生和专科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说明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辐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生对诊断、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等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原则知晓率高于专科生。同时,本科实习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辐射防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比专科生全面,需要加强专科学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但在操作前穿铅衣,戴铅帽、口罩、橡皮手套,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物和存放食物,以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准备,熟练操作,合理应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降低辐射量等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实践操作中基本的、常规的辐射防护知识有所忽略,需要带教老师强调。二者在辐射来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4792-84)以及人体接受过量辐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不可逆的辐射损害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三方面的知晓率均不高,也需要加强学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身健康不够关注,对辐射防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说明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需要加强专科生的健康教育,同时说明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实习生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带教老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对实习生进行辐射防护教育,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促进健康[8-10]。
[参考文献]
[1] 强永刚. 医学辐射防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3.
[2] 陈福华,袁建华. 放射科减少x射线辐射的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7-418.
[3] 廖永华. 加强医学生辐射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9-1271.
[4] 汪莹.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广东科技,2009,(16):101-102.
[5] 何祥金,陈劲,魏江涛,等.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分析
及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9-420.
[6] 强永刚,林伟,廖永华,等. 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j]. 2005,4(2):113-115.
[7] 陈渝,高加蓉,郎朗.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9-113.
[8] 邬仁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的防护与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35-936.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专科;就业率;就业现状
医学类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线辐射安全防护操作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可以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与销售等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的工作。通过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年以来已毕业的400多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否协调的相关信息,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学生发的就业情况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201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得到有效问卷321份,调查项目有包括:待业时间、就业渠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用人单位的意见等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专门探讨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很少,且分析大同小异,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体现较少。对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更少,国外几乎未见报道。
1.2 研究方向
通过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求职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信息通道是否畅通、是否积极寻找、方法是否得当、要求是否合理等;用人单位是否及时招聘信息、途径、范围覆盖面是否足够,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判断其就业质量的高低。
2 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2.1 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方向:1)与所学专业对口272人,占总人数的84.74%;2)已就业309人,占总人数的96.26%;3)升学、参军10人,占总人数的3.12%;4)待业2人,占总人数的0.62%;5)当年就业人数309,占总人数的96.26%;6)国办医院203人,占总人数的63.24%;7)私企87人,占总人数的27.10%;8)国企18人,占总人数的5.61%;9)个体、私人诊所1人,占总人数的0.31%。
2.2 就业形式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形式:1)有编制或长期合同119人,占总人数的37.07%;2)上三险138人,占总人数的42.99%;3)上五险84人,占总人数的26.17%。
2.3 工资情况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工资情况:1)1000元以下23人,占总人数的7.17%;2)1001-2999元266人,占总人数的82.87%;3)3000元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6.23%。
2.4 总体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满意度:1)很满意51人,占总人数的15.89%;2)满意168人,占总人数的52.34%;3)较满意66人,占总人数的20.56%;4)不满意24人,占总人数的7.48%。
3 分析与讨论
3.1 通过以上调查表格可以发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有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占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比其他专业专业对口率偏高,说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率还是处于很高的水平,就业前景是很乐观的。
3.2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当年就能就业有少部分继续考学或者参军,与当年专接本的政策有关,深造与参军人数少也间接证明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就业的方式。
当年待业人数少,就业率很高,达到90%,且毕业生在国营医院的较多,正规公办医院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率很大。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私企工作人数明显多于国企,与工资待遇有很大的关系,更多学生倾向于工资待遇较好的私人企业。
3.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有编制或者是长期合同关系,工作稳定性较好。且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三险或五险,安全性也具有保障。从而使毕业生可以安心的在本岗位工作,不会出现打的人员流动,因此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还是偏高的。
3.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2999之间,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从业人员属于中产阶级,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私企或者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毕业生一般工资较高,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但是毕竟是一小部分,也有个体人员的能力及机遇决定。
3.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只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深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与价值,获得更高的保障与报酬,极少数的毕业生会出现不满现状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因此通过自主择业也可以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间接证明了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通常人们关心最多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并不能反映就业的质;而就业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就业的量。评价就业质量高低有五个因素:专业对口率、就业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故就业质量高低应包括三个方面: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率);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比如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比如工资收入、工作环境、保险情况、发展前景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毕业生就业是否顺利,不仅仅取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毕业生本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求职者;其他还有住房、户口、社会关系等。通过对葛总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的本专业毕业生尽快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
通过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相对协调的,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平,李胜,梁军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77.
【关键词】 医学图像 DICOM格式 分层存储
一、引言
目前,医学领域当中,数字医学影像格式及其转换方式的通用国际标准是DICOM,而本文所描述的是以DICOM为基础,以PACS在临床应用为前提的相关的文件格式及存储方法。PACS是医学图像存储及通讯系统的缩写,它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对临床应用的医学图像进行管理、传送、存储和显示,它的特点非常明显,显示的图像质量高、传输过程中无失真、速度快、可共享等[1]。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内的众多医院都开始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合作医疗,由此引发了对PACS的迫切需求。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快速、高效的存储和引用医学影像数据应用于临床,是PACS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DICOM标准格式的医学图像
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文件头和数据集[2],可以从如下四方面的内容理解:
1)存储服务类及相关信息:这部分主要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标准框架下,将数据格式层的相关内容转换成医学图像的专用信息。
2)DICOM文件格式:在DICOM格式的文件中,数据元素全部被封装到一个文件里形成数据集合,在文件的前面,设置文件的原信息,其中包括文件头、文件标识、组长度、元信息版本等一些相关信息,以此来表示文件为DICOM文件。
3)DICOM目录信息:在DICOM中,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图像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的,主要包括图像IOD及检查结果等信息,而定义这样的关系是由DICOM标准中基本目录信息对象实现的,而基本目录信息又是由多个目录实体构成的,目录实体的内部包含1-N条目录记录,它们采用递归的方式依次引用下级目录,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3]:一、引用下级目录;二、指向相关的IOD文件;三、可控记录选择的键值;四、同级目录连接机制。
4)DICOM文件存储标准:针对于各种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所产生的不同格式的医学影像文件,DICOM设置了完整的存储归档机制,可以依据具体归档选取。
三、医学图像存储
DICOM标准下的医学影像数据具有分辨率高和海量的特点,所以,在PACS系统当中存储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医学图像的临床存取效率和数据安全可靠性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DICOM文件格式,提出一种分层存储的方法,即在将医学图像存储到数据库时,按图像的分辨率及拍摄部位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划分。
1、分层次存储的基本思想:相对于其它类型数据而言,医学图像数据数据量大、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关联性,而医学图像的空间和灰度分辨率高、数据表示的重叠信息边界不明显且对比度不高,又使医学图像具有特殊性;然而,在整个的医学图像上医生和患者感兴趣的只有病症局部信息,对其它部分的信息很少注意,因此,本文采用分层存储的方法对医学图像进行存储,也就是说在将医学图像存储到数据库时,按图像的分辨率及拍摄部位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划分;对于图像中的病变区域,我们称为“重点区域”,采用高质量的高保真无损压缩,以保证图像品质; 对非病变区域,我们称为“非重点区域”进行高效压缩,该部分以提高压缩效率为主,这样即突出图像重点区域,同时又保证了整幅图像的完整性。具体存储时,将图像库划分为基本图像库、缩略图库和标注图库,基本图像库存储高分辨率的 DICOM图像数据,缩略图库存储低分辨率的缩略图像,而标注图库存储标注了的病变区域的图像。
2、基本图像库:医学影像数据从医疗设备上成像后,经过解析,也就是去除DICOM格式的信息部分,只保留图像数据部分的内容[4],然后存储到基本图像库当中,从而建立起最初的基本医学图像数据库, 但这样的图像存在格式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在后续的处理工作当中要利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格式统一处理。
3、缩略图库:实际上,医疗设备上形成的医学图像数据,信息量是很大的,这样的图像数据在临床应用时传输是很困难的,不能够适应临床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因此建立医学图像的缩略预览图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方便用户在查看所需的图像时,快速定位,提高访问效率[5]。缩略图采用低分辨率的小图,是对基本图像进行的微缩,在对基本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重新采样、重新锐化之后,将其设置为每个像素点有 4-8bit,最后得到的图像存储到缩略图库。
4、标注图库:医学影像生成后,由相关的医生在图像上对病变区域进行标注,突出显示出病变部分,然后将标注好的医学图像存储到标注图像库中。
经过以上的分层存储处理后,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需要快速的从相应层次的数据库当中检索出想要的医学影像数据,可有效的提高临床应用效率。
四、总结
本文基于 DICOM格式的t学图像,以临床实际应用为依据,针对临床应用时医学图像批量存储以及利用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按图像分辨率及拍摄部位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存储的思想,并给出具体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DICOM医学图像的分层存储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方案,本方案的提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学图像存储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英,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存储与访问的研究,医疗装备,2005.
[2] 韩磊,基于DICOM的医学图像存储模型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时代,2006.
[3] 王龙,基于DICOM的医学图像存储与处理系统的实现,电脑学习,2010.
关键词:影像医学;临床作用;价值
影像医学是利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进行检查的一门科学,如放射学科、心血管病学科、神经系统学科等,。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医学技术包括线片、造影技术、电脑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融合成像技术等。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将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做如下阐述。
一、影像医学常用的检查方法
常规线成像常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非数字化线摄影、计算机线摄影技术、数字化线成像技术等阶段。影像接收器使用屏胶结构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数字化线成像技术的出现,板、平板接收器取代了传统的屏胶结构,数字化线成像技术成为线成像技术发展的必然。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这是将常规线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合形成的医学影像系统,目前常用于关节、肝肾胰脾及诸多软组织的检查,其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对微小病变敏感等优势。年世界上第一台扫描仪设计成功,年螺旋扫描仪出现,随着技术的革新,多层螺旋不断更新。造影技术造影影像技术包括血管性造影技术及非血管性造影技术。非血管造影技术自从线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不久就被应用于疾病诊断,钡剂的发明与应用,促使影像医学实现了功能与结构的结合,如消化道钡剂检查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碘剂被发明并应用于影像医学,实现了血管性造影技术,再随着技术的革新,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出现,具有很高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甚至可以将血管结构动态地显示出来。磁共振成像技术技术能够将人体各解剖组织及相关的关系清晰显示出来,对病灶具有良好的定位及定性效果,尤其对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检测图像清晰,对人体无辐射,安全可靠,目前在临床医学多种疾病的诊断中被广泛应用。融合成像技术世纪,诸多影像医学新理念、新思维模式形成,如将或技术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田技术同机融合。
脑磁图属于一种无创的脑功能影像检测成像技术,其与磁共振成像技术叠加整合后,能够对大脑的解剖及功能学进行准确定位,还可以实时反映大脑功能的瞬时变化,且具有灵敏度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与价值促进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可对微小病变、功能及代谢异常疾病进行准确诊断,使得疾病的早期治疗、超早期治疗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如相比于常规胸部线筛查而言,螺旋筛查能够准确、敏感地发现早期肺癌,使得重度吸烟患者因肺癌而造成的死亡率降低近两成。又如随着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多层技术的应用,血管栓塞性疾病可在早期被准确诊断,且诊断简单、快速、可行性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肿瘤分期及评价疗效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可准确评估肿瘤的大小变化。功能与分子影像学的应用使得恶性肿瘤的分期取得了更为准确的判断依据,如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在早期发现病灶内由于胞膜完整性改变或组织细胞数量增加所致的水分子弥散受限,为肿瘤淋巴结转移提供了早期准确的判断依据如葡萄糖代谢成像对肿瘤的入分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功能与分子影像学能够在肿瘤形态变化之前测量病灶内部的水分子弥散情况,反映肿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及细胞膜完整性是否发生变化,还可对肿瘤的灌注参数进行测量,间接反映微血管的密度及通透性是否发生改变,甚至还可以评估在治疗过程中肿瘤代谢物的变化,为肿瘤的疗效评价提供参考。获得诊疗证据影像学检查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完整、详实的诊断依据,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如血管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对于冠状动脉性疾病,如冠状动脉斑块、钙化及心肌桥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优势。冠状动脉软斑块属于不稳定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无法将其直接显示出来,而血管造影可对的极小软斑块具有高度敏感性。此外,、可以实现心脏功能及心肌灌注显像分析,获得心功能参数及心肌毛细血管水平的灌注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证据。促进诊疗模式变革随着影像医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影像诊断及治疗技术发生了不断革新,诊疗模式也因此发生率较大改变,如复合手术室、多学科协助相继出现。目前,影像诊断室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交流日益密切,临床诊疗已离不开影像检查资料,影像诊断资料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影像设备的实时成像特点促使临床治疗的视野延伸到普通外科器械,甚至药物所不能触及的领域,从而使微创医学不断发展。诊疗技术微创化是临床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外周血管介人、心脏介人等微创治疗技术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首选手段,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影像医学促进临床医学诊疗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所以说,影像医学对诊疗模式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结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革新,医学影像技术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诊断技术、造影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融合成像技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不断发展,为多种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依据。影像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影像医学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振中医学影像学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王胜先医学影像学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3]袁立华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中外医疗
关键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 X线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即骨纤维性结构不良,是以纤维组织大量增殖[1],代替了正常骨组织为特征的骨疾患,可单肢或单侧多发或单骨、多骨而发病,是一种少见病,好发于青少年。现对几年来收治的FDB患者11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FDB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男女之比1.75:1。发病年龄9~57岁,平均33.6岁。11例中恶变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运动障碍2例,局部肿胀畸形隆起3例,局部疼痛4例,临床症状轻微经体检发现1例。
检查方法:11例均使用Philips DR机常规拍摄正侧位或切线位片。8例行CT检查,使用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机,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范围包括病变全段,对颌面部及颅底病变加冠状位扫描。
结 果
本组病例中,单骨型7例,其中单骨单灶6例,单骨双灶1例;多骨型4例,其中单肢型2例,1例累及单侧3根肋骨和2节胸椎,合并病理骨折1例。X线表现囊状膨胀性改变5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丝瓜瓤状改变2例,地图状改变1例。
讨 论
1921年Frangenheim率先发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进行描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因不明,Johnson认为本病与釉质上皮瘤有着相同的发病基础,称为纤维血管缺损[2]。另有学者认为内分泌功能紊乱、感染、外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但均未证实。目前普遍认为本病不是真性肿瘤,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育异常有关,其实,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并非罕见,有报道称[3],其发病率约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5%,多骨型伴内分泌素乱约3%。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约30%,单骨型约70%。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7%。在治疗方面,本病尤其是单骨型,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本病进展缓慢,对无症状者或者病变面积较小,深度不大的患者可以考虑暂不手术,但应密切随访观察。对于伴有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者或者病程进展较快的患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FDB的临床与病理本病为体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1(guanine nucleotide-bingding protein-1,GNAS1)基因突变引起骨骼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而致病,基因位点在20q13.2[4]。病变主要为增生活跃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不成熟的原始骨组织,即编织骨。本组资料男女比例约3:2,就诊年龄3~60岁,其中11~30岁占70%。
FDB的影像学表现:⑴X线检查:四肢躯干骨以股骨、胫骨、肋骨和肱骨发病多见。颅面骨以下颌骨、颞骨和枕骨好发。四肢躯干骨的病变可侵及骨髓腔,也可发生于骨皮质内。X线表现可分以下4种改变,常数种并存,也可单独存在。①丝瓜瓤状改变:患骨膨胀增粗,皮质变薄甚至可以消失。常见于肱骨、股骨和肋骨。骨小梁粗大扭曲,表现为沿纵轴方向走行的粗大骨纹,颇似丝瓜瓤。②磨玻璃样改变:主要是指囊状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均匀增高如磨玻璃状,病理上为编织骨,多见于长管状骨和肋骨,是本病特征性改变。③囊状膨胀性改变:表现囊状膨胀性透亮区,可为单囊,也可多囊,边缘清晰,外缘光滑,内缘毛糙呈波浪状,常有硬化边,皮质变薄。囊内常有散在条索状骨纹和班点状致密影。④地图样改变:表现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有时酷似溶骨性转移。本病2%~4%可恶变为骨肉瘤、骨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如病灶生长加速,疼痛加重,X线见溶骨性破坏、肿瘤骨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则应考虑恶变。⑵CT检查因避免了骨性重叠,CT能更精确显示骨病变的范围及特点,多用于头颅、脊柱和骨盆等部位的检查,CT表现均匀略高密度病变,病变骨骼呈膨胀性改变,严重者可失去正常形态。CT见略高密度毛玻璃样病变的背景衬托下,可见高密度和低密度区。高密度区为含结构异常的骨矿物质较多的病灶,低密度区主要以纤维成分为主。⑶MRI检查MRI显示FDB的敏感性高,可以显示X线平片和CT尚未显示的早期病灶。通过任意断面清晰显示病灶和髓腔分隔,更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受累的情况,能通过病灶信号特点评价其病理成分[5],但MRI无特征性表现,T1WI上多为低信号,T2WI依含骨小梁、细胞成分、胶原、囊性变及出血等成分的不同,可以是高信号[6,7],也可以是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参考文献
1 宋红彬.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2):1141.
2 Iwasko N,Sreinbach LS,Disler D,et al.Imaging findings in Mazabrands syndrome:seven new cases[J].Skeletal Radiol,2002,31(2):81-87.
3 邬海博,蔡幼铨,梁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RI和CT和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118.
4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9.
5 邬海博,蔡幼铨,梁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RI与CT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118-119.
摘 要 目的:研究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O)影像特点。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56例HMO影像及家族史。结果:58例HMO疾病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其中胫骨及股骨多发,并且对称存在18例,双手及腕关节次之10例,肱骨4例,尺桡骨9例,肋骨3例,骨盆9例,肩胛骨7例;跟骨部位1例。结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良性肿瘤,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好发,其次为长骨端,其有典型遗传倾向,瘤骨发生部位具有家族倾向性。
关键词 遗传性 多发性骨软骨瘤 影像分析
Imaging analysis of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WANG Feng-ju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Zhengzhou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 (hereditary multiple osteochondroma,HMO) imaging features.Methods:56 cases of HMO confirmed by pathology image and family histo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different age,analysis.Results of the 58 patients with HMO disease patients,male 38 cases,female 20 cases,of which the tibia and femur and multiple,symmetric about 18 cases,hands and wrist joints of 10 cases,4 cases of humerus,ulna and radius of 9 cases,3 cases of rib,pelvic in 9 cases,7 cases of scapula,1 cases of calcaneus;conclusion of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 is a common benign bone tumor of distal femur and proximal tibia,with good hair,followed by the end of the long bones,a typical genetic predisposition,tumor bone site with familial tendencies.
Key words hereditary;multiple exostoses;imaging analysis
多发性骨软骨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病,一般2~6岁发病,至青春期后停止生长;好发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也可见于肩胛骨和骨盆。此病累计软骨内化骨的骨骼系统,而不侵犯膜内化骨的骨骼。骨软骨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单发性骨软骨瘤也叫外生骨疣,多发性骨软骨瘤有家族遗传史,具有恶病变倾向,现将近几年发现56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6例,男38例,女20例,其中胫骨及股骨多发,并对称存在18例,双手及腕关节次之10例,患者病灶外形示骨性突起物,质硬,无疼痛,部分患者因肿物增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引起相应的功能症状而就诊。双手食指近节指骨疼痛,小豆样骨性突起物,此组患者常规800ml DR机及CT平扫片。所有病例均行手术病理证实。CT机为日本东芝16排SCT扫描机,层厚5mm,准直宽度7.5mm。平片和CT均诊断为多发性骨软骨瘤;后并经病例证实。
结 果
临床表现:此组病例中,16例长期无症状,多因无意中发现骨性突起物而就诊,13例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产生疼痛而就诊。家系调查中,29例患者有明显家族遗传病史,36例患者中有28例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年龄4~78岁,男女比例3.4:1.1;在36例患者中,胫骨发病率最高,其远端见22例,腓骨远端11例,股骨远端17例,股骨近端8例,(其中胫骨及股骨多发,并且对称存在18例,双手及腕关节次之10例),肱骨4例,尺桡骨为9例,肋骨3例,跟骨1例。骨盆9例,肩胛骨7例。
X线及CT表现:骨软骨瘤好发于股骨下端,胫腓骨上下两端及尺桡骨远端,肩胛骨、肋骨、髂骨及短管状骨也为好发部位;此组病例中见一稀有跟骨骨软骨瘤。骨软骨瘤大多出现于长骨干骺端,干骺端增粗变宽,骨赘向旁侧突起,背向关节生长,瘤骨可成宽底或蒂状,针刺状、管状、或菜花状。瘤骨数目、大小及形态各异;此组发现病例中2~6个。骨软骨瘤的典型CT表现为自干骺部向外生长的骨性突起,可明确分出肿瘤基底、体和顶。部分病变致骨及关节变形;松质骨与皮质骨均与母骨相延续,可见肿瘤周边及顶部的斑点状,环状或菜花状钙化的软骨帽。
讨 论
病理学上骨软骨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纤维包膜三部分组成。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多发性具有家族遗传史,具有恶病变倾向;镜检示大量的软骨基质呈小叶状结构,常含有丝状物的黏液样基质。本组病例为多发性骨软骨瘤,有家族遗传史;部分具有软骨帽的骨性突起物,常见于干骺端的表面;骨软骨瘤形态特征,质硬;无压痛,四肢肌力正常,功能活动无明显障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常未见引出。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或多发性外生骨疣的发病率比孤立性骨软骨瘤为小。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有三个特征:①具有遗传性;②骨缩短或畸形;③恶变成周围型软骨肉瘤的发生率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多数病员有家族遗传史,有时称为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发育不良,或骨干续连症。后者主要是指整个患骨的塑型有异常。严重时,几乎所有软骨内化骨的骨胳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在欧美地区的平均发病率0.9~1.4/10万,该发病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几乎完全外显,一般3岁前发病率达50%,12岁时96%~100%,如十二岁时未发病一般不会再患该病[1]。Buhler和Malik(1984)认为遗传性多发性骨瘤的突变可能位于8q上的8q24.1区,HMO的病变骨一般侵犯软骨内化骨,而不侵犯膜内化骨,如颅骨等。该病倾向于在肩胛骨、髂骨、肋骨等处发病。但膝关节周围骨上也应存在病变。如果膝关节周围骨上没有外生骨疣,则HMO的诊断不能成立[2]。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首先于1943年由Jaffe命名。发病原因可能为:①先天性胚胎缺陷;②骨骺板错置移位;③由骨膜内层的残存幼稚细胞代生而成;④干骺端骨膜生长不完全,未能约束骨软骨的增生。引起骨软细胞畸形生长而生的骨赘。⑤骨骼生长过程中干骺失去其塑形能力,使干骺增宽并连续增殖而形成骨赘[3]。遗传性经文献记载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史64%;经父系遗传73%,经母系遗传27%;本组经调查显示,父系遗传68%,母系遗传24%;3例无家族遗传史。本组发现骨软骨瘤具有隔代遗传的特征。据文献记载stocks和arriogton曾分析过1124例多发性骨软骨瘤,其中727例来自163例家庭,64%可以肯定其遗传关系[4];Shanks报道455例多发性骨软骨瘤属于该病的家庭成员中50%有畸形,男性患者遗传给后代52%,女性患者遗传给后代42%;多发性骨软骨瘤易恶变,国内外学者统计的恶变率15%~20%[5]。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较单发性骨软骨瘤易于恶变,有11%~20%恶变为软骨肉瘤,多见于骨盆,也有恶变为骨肉瘤及纤维肉瘤[6];当骨软骨瘤发生恶变时,共同的影像表现为瘤体较前明显增大;软骨帽增厚、破坏或消失;基底部及骨干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内广泛的不规则、环状钙化且密度不均;软组织明显肿胀。主要X线表现为软骨帽不规则增厚、破坏或消失,钙化成堆,密度不均;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溶骨性破坏,骨膜出现放射状骨针及Codman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CT表现为软骨帽钙化增多,骨质破坏;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虫蚀样破坏;瘤内广泛的不规则钙化或环状钙化及骨化影,密度不均;放射状骨针及骨膜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常规X线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早期发现恶变征象。
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常与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相鉴别:其X线及CT及临床表现不同;诊断时应结合临床多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郑强,徐讯,杨迪生,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23(4):243-244.
2 刘二娣,王莉君,林生贵,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2例报告[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4,13(6):282-283.
3 曹来宾,徐爱德,徐德永.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6-360.
4 罗维礁,聂南海.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3例家系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12):370.
结果
1AIP影像学表现:胰腺改变分为弥漫肿大型(图1)4例(80%):胰腺弥漫性肿大,轮廓光滑,边缘锯齿状、羽毛状结构消失,呈“腊肠样”改变;局限肿块型1例(20%):在胰头见局限性肿块样病灶。
2胰腺病变区CT及MRI:CT平扫病变呈等密度(图1a)3例(60.0%),均匀或稍不均匀的稍低密度1例(20.0%),1例胰腺内及周边见多个囊性低密度灶;MRI平扫4例弥漫肿大型胰腺整体信号尚均匀,T1WI信号不同程度均匀或稍不均匀降低,T2WI信号不同程度均匀或稍不均匀升高,4例(92.0%)DWI序列信号均升高,ADC值降低。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胰腺期病变区呈“雪花状”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病变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程度可由不均匀逐渐变为均匀(图1b,c)。
3胰腺“包鞘样”结构:胰腺病变周围可见弧线状“包鞘样”结构包绕(图1b,c)4例(80.0%)。CT平扫时,“包鞘样”结构与胰腺实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平扫时在T1WI及T2WI均为稍低或等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时,“包鞘样”结构于胰腺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出现轻中度延迟强化。
4胰管改变:2例(40%)未见胰管显示(图1),1例(28.0%)胰管形态不规则,管腔粗细交杂,1例(20.0%)胰管局部轻度扩张。MRI对于胰管形态显示更为清晰。
5胰腺内、周围多发假性囊肿:1例(20.0%)胰腺实质内、胰腺周围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假性囊肿形成。
6胆道系统受累:4例(80%)见胆总管下段管壁环形均匀增厚,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增厚胆管壁均匀环形强化(图1c),MRCP显示胆总管下段呈“鸟嘴样”狭窄,上方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图1d)。本组病例未见累及肾脏、淋巴结肿大、及腹膜。
7病理、治疗及随访: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见胰腺肿大,质地硬,术后组织病理学见胰腺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病灶内淋巴细胞CD4、CD8阳性,浆细胞IgG、IgG4阳性,IgG4/IgG比值升高等,符合AIP诊断。4例经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胰腺均有明显的好转及恢复。
讨论
1AIP诊断标准目前国际多个诊断标准
均强调影像学为AIP诊断主要依据,2011年初,第14届国际胰腺病协会公布了AIP诊断的国际标准,新的国际标准把AIP的诊断标准细分为胰腺实质影像、主胰管影像、血清学和胰外病变、组织学、激素治疗反应5个方面,并按循证医学的证据强度分为一类和二类,最终的诊断依赖对应5方面诊断标准中一类和二类证据的组合。应该说新颁布的国际标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主流学术界对AIP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推荐采用国际标准,便于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际同行认可和比较。从既往国际标准至最新国际标准,不难看出影像学(CT和MRI)改变在该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2AIP影像学特征:有研究结果
显示:AIP特有的呈“腊肠样”胰腺肿胀(sausagelike),“雪花状”不均匀渐进性延迟强化方式,以及胰腺病变周围“包鞘样”改变等都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胰腺“腊肠样”肿胀表现为胰腺外形肿大,边缘光滑,常为弥漫性而形似香肠,少数也可呈现局限性肿大;病变区胰腺实质内CT及MRI信号异常;病变区动脉期灌注降低,但出现较均匀的延迟强化。该征象基于AIP胰腺内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腺泡细胞萎缩和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所致。AIP胰腺病变特征性“雪花状”不均匀渐进性延迟强化方式,与胰腺病变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和较多的纤维组织具有一定相关性。
病变周围见“包鞘样”改变是AIP重要影像学特征,本组3例患者(60.0%)病变周围见“包鞘样”改变,主要为胰腺周围组织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改变,故CT扫描常显示为低密度,MRI检查T1WI、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或轻中度延迟强化。当“包鞘样”组织进一步增生增多时,少数病例可表现为胰腺周围血管受累,但几乎见不到血管管腔狭窄改变。
胰腺癌及常见的慢性胰腺炎罕见类似“包鞘样”改变。胆总管下端及主胰管不规则狭窄亦被视为AIP的标志性改变之一。是由胰胆管周围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造成的,ERCP技术准确可靠,但由于其技术难度大且有一定并发症等,应用受到限制,无创的MRCP有助于显示鸟嘴状狭窄的胆总管及胰管情况,动态增强后可见呈环状强化狭窄的胆总管,综合其他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到肯定。
磁共振DWI及ADC值的测量有助于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前者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致密的淋巴浆细胞浸润伴丰富纤维化,后者为恶性细胞伴大量促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成份混杂侵袭性生长,通常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ADC值明显低于胰腺癌的ADC值,主要由于前者细胞致密度的增加和大量纤维成份更多的限制了细胞内外水分子的弥散运动。
[关键词]医学生;疑病倾向;新媒体;因素分析
当代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搜病”愈演愈烈,造成疑病倾向心理的发生和蔓延。医学生更是其中的特殊群体,所学习的医学知识与疾病和健康有关,但还处于比较表浅、理性水平较低的状况,更容易产生医学生疑病现象。它是医科学生独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1],是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用所学疾病的症状或某些典型表现对照自己躯体的某些不适,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表现。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可导致焦虑和恐惧情绪,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功能紊乱[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有潜在倾向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和有效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北某医科院校1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范围是自愿参加的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综合考虑不同专业人数比例和性别比例。
1.2调查工具
1.2.1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包括性别、籍贯、年级等,主要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新媒体接触情况包括接触新媒体的方式、时长、频率等度量。
1.2.2疑病评定倾向量表:疑病倾向评定量表选择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的子量表,疑病子量表共包括32个条目,对于疑病倾向评定量表,计算出量表的原始分,查表把原始分转化为T分按照中国标准,T分达60分以上时对疑病症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WPS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初步汇总、整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x2检验及秩和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医学生疑病倾向的一般情况
收回有效问卷1130份,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中的疑病(Hs)子量表的T分≥60分为疑病倾向检出标准,检出358名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男生139名34.84%(139/399),女生219名29.96%(219/731)。
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分析
2.2.1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医学生疑病倾向与基础信息调查问卷、新媒体接触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疑病倾向与籍贯和身体状况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疑病作为自变量,以其他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是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3.1关于疑病倾向检出率
1130名被调查的医学生当中,有358名被检出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同类研究结果[2-3]相比较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疑病倾向在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胡雯[4]、马珺[5]、马辉[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是不同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学生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等因素的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
3.2关于疑病倾向的地区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籍贯的同学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除了研究的被试选择主要是江苏地区这一主观条件外,客观原因可能与其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和网络的普及率较高、医疗资源与健康知识普及、对自我身体过分关注有关。
3.3关于疑病倾向的家庭状况差异
学生的家庭状况也是一大因素,家庭收入低的学生疑病检出率也高于一般情况,可能是家庭环境对于医学知识的健康教育较为缺乏,家长未及时注意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疑病心理倾向的产生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