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范文

农村经济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经济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篇1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的生产活动对于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却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生产的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大力推进乡镇农机化服务,才能在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之上,使得农业机械的拥有者与土地的经营者之间建立紧密、牢固的联系,使土地的生产效益、农业机械的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与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2乡镇农机化服务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何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在农村,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日益增加。在部分地区,农业甚至已经不是当地农村发展的重点,农业兼业化与农业副业化的现象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地区非常明显。在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农业发展面临着“何人来生产”,“怎么来生产”的严峻问题。传统的通过增加自然、人力资源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发挥作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在这种现实压力下,本文认为只有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找到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乡镇农机化服务可以将农村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各个农业生产的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最终可以将先进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水平,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向着集约化与高度组织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乡镇农机化服务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3乡镇农机化服务对于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促进作用

当前,在我国农村中,农业生产活动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坚实基础。但是,现代农业要求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特点,而家庭承包可能造成经营主体分散、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本文认为应该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体制与乡镇农机化服务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农业生产体制。乡镇农机化服务事实上并不会改变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而是将农业机械、土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目的。

4乡镇农机化服务对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促进作用

篇2

1.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重要性

1.1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不足。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农业产品销售空间,增加了农产品销售量,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则面临着新问题与新的挑战。为了从整体上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效保护基层民众的合法权益,需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问题与不足之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或解决对策,以此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效,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有序发展。

1.2提高了财政公开公正政策落实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维权意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政府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实现财政相关内容公开透明化。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相关连带政策,影响到财政公开推广成效。因此,物流时代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加大财政公开公正政策落实力度,帮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财务信息,进而为农业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1.3提高资金利用率,有效维护集体利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集体资金数量越来越庞大。物流时代背景下,在落实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时应给予集体资金利用,工作足够重视,及时发现资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防止集体资金被浪费,有效维护集体利益。

1.4全面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财务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遵循各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与规范,方可以为后续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营造良好条件。

1.5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性。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性直接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通过加大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及时查处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公共资源私用等不法行为,以此保证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性,有效杜绝了违纪违法现象的出现,对村干部敲响了警钟。此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可以对村干部产生约束力,使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规范,将财务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1.6有效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强化集体财产所有者代表的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科学合理配置农村财务资金,确保农村各项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2.物流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现状

2.1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维护财务审计工作秩序,确保财务审计工作成效,我国相关部门结合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因其学历有限,且法律知识体系不健全,极易导致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性不足。与此同时,村民未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监督职能,致使农村地区的审计工作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管。

2.2审计工作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因部分村组织未给予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或者日常运作缺乏系统性,致使很多旧数据与账户得不到及时查找。重新调查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与此同时,旧数据丢失直接增加了审计工作难度。因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村民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后,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草率应付,导致相应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亦或者,有一些财务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快速完成工作,编造旧数据或者制造伪证,直接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2.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现有人才结构来看,部分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直接降低了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亦或者,有些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缺乏科学合理认知,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在审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或者数据信息精准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结果。新时期,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3.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策

3.1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执法成效。健全的农村财务审计法律法规,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物流时代背景下,应结合现实发展环境,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立法,有效约束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依托健全的法律机制,可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并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在出现犯罪行为时,要进行严肃处理,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利益,与基层民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应用审计相关案例,提高立法的针对性,有效明确法律界限,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合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定,并积极推动审计惩戒工作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大执法力度,结合相应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解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2有效规范审计环境。从现有情况来看,物流时代背景下,有些农村组织未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导致审计工作阻碍重重。因此,新时期应强化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规范化且优质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各个村集体可以结合现实工作所需,建立起完善的监察机制、纪检机制与审计机制,提高相应工作的震慑性与严肃性,有效优化财务审计工作环境。乡镇组织则可以结合审计工作切实所需,建立起相应的监督部门,抽调监察人员及时监察农村审计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并推动农业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3.3细化审计工作内容。从现有情况来看,若审计工作内容不明确或者缺乏细致性,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审计工作质量。因此,细化审计工作内容,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方可以推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指南,明确工作任务,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工作成效。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内容具有着多样性,应对各部门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全面性检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应规定,也需要审查各部门合同签订工作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审查经济去向与支出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亦或者债务履行情况等。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各项工作内容与工作规范,有开展各项工作。尤其,对于资料复印件等材料,需要加大审查力度,并在审查工作完成后,生成相应的审计结论与报告。各个审计部门应结合相关准则,从整体上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成效。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集体资金利用审查工作,确保集体资金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应用,有效杜绝资金损耗问题,进而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3.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审计人员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直接组织者与实施者,其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因此,村集体或者相关单位应给予人才培养工作足够重视,以期组建一支高专业素养的财务审计团队。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做好人才选聘工作。在选聘环节,全面考察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储备、工作技能等,并择优录用。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将培训工作常态化,帮助审计人员不断优化知识体系,提高其财务审计技能,强化其职业素养,并激励着财务审计人员严于律己,有效落实各项工作规范,确保各项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最终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成效。最后,权责明确。在工作期间,若发现不合理的支出或收入时,审计部门领导需要立即批评并制止。亦或者,在审计工作中,若发现违规违法的村干部,需要第一时间联络纪检部门,对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并对其依法处置,净化农村财务审计环境。

3.5充分发挥出民众的监督职能。物流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价值。各个地区应积极开通监督渠道,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使得民众认真践行自身的监督权利,有效约束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村民若发现违纪违法情况时,应将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督部门,及时整治违规行为,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乡镇监督部门可以积极建立微信公众号,在村内宣传板上张贴二维码,鼓励并及时反馈监督信息。亦或者,开放信件、邮寄电话、短信等形式,与民众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3.6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物流时代背景下,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为农村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其整体的工作成效与预期的工作目标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确保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并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各部门支出与收入数据,防止数账不符等问题的出现,有效确保财务审计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其次,子啊审查相关合同文件时,需要加大审查力度,有效把控资金链去向,并积极核实资金链的真实性。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审查关联债务。最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保证审计工作的流畅性与规范性,尤其应加大证明文件、原始数据、材料审计报告等方面的审查力度,从整体上提高审查工作成效。

4.结束语:

总之,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作为财务审计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效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务审计技能,方可以科学合理地应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所需,并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以上内容结合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以期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持续性发展。

引用出处

[1]于德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农机,2021(5):6-68.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措施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对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如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人均的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少。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低,农业就业人口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结合社会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积极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避免社会经济形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在对我国整体农村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均耕地面积不仅在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也在不断降低,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会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了秩序发展

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它涉及到了多个方面,要想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有效管理,要完善制度,加强基础保障和人力保障的力度。农业经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在加强对资源和人力进行有效应用的同时,还在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维持农业生产秩序的基础上,对以前的农村经济内容进行了整合。在以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民只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其市场经济也不够活跃。但是,在农村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村市场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采用有效和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对农村市场发展秩序的管理,不断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提供了发展条件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发展程度还是滞后于城市。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是因为我国早期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将资源和政策等应用在了城市发展中,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本身条件不好,在实际的发展中缺乏资源,其基础设备等也较为薄弱[2]。然而,农业经济管理在此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弥补了先天不足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还要有效应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加强对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了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农村生产和资源等内容进行管理,保证资源的有效应用和配置,提高生产的质量。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在提高经济指数的同时,体现在农村发展的实力,让市场秩序得到改善,对经济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完善产业链,增加农业收入,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对我国基层农业经济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管理措施内容丰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等新型管理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完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监理体制

虽然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这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行为不够规范。尤其是在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生产中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监理部门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监理机制,可能会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些部门还不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技术也没在其中得到有效应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理机制,工作人员还不能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经常出现分配和下放时不公平等现象,对资金和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地域资源之间的差距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中,它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政策扶持以及法律支持等,所以在对其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到地域资源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由于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资源比较集中,没有在农村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将导致城乡地域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农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源,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难题之一[3]。

(三)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开展生产活动前要有土地和耕种技术的支持,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由于资金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容都受到了限制。随着农村耕地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部分的耕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将其转卖给工厂和房地产商,这会导致农业土地资源受到压缩,土地的使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就是耕种技术的限制,虽然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部分农民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对新品种种植方法进行有效应用,再加上专业知识的匮乏,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型。农产品供销渠道也受到了限制。在对农产品销售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它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主要是由收购方决定产品销售的价格,这将严重影响农民在生产销售中的经济效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四、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机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农业经济要想在此背景下更加快速的发展,就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方式,主要结合宏观经济市场内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调整,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增长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投入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主要加强农业经济与实际情况的结合,还要根据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和给予的资金,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断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主要在过去的人为劳动模式转变为自动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当地政府部门还要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方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主要结合农业经济效益,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转变,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的发展,主要发挥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功能,这样才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4]。

(二)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就难以促进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各项资源,为农业活动的顺利就进行提供基础。招商是引进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竞标方式招商,让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岗位,或者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当地的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电商合作也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农产品资源,但是在此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销售渠道,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可以与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进而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经济支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为农民提供一些小额贷款,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5]。为了加强农民对技术资源的有效应用,地方政府还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主要加强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向他们讲解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三)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投入的成本低,但是经济效益并不高,在实际的农业经济中还会出现能源浪费等多种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毁坏农业发展的根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生态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主要为农民讲解生态政策等内容,强化他们的生态发展意识,在其中不断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加强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如观光旅游和采摘园等,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违规的农业生产活动,要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而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有效转型,要通过融入发展理念和完善经济管理机制等措施,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应用,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明.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10):148-149.

[2]赵长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微[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9):177.

[3]徐翔.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消费导刊,2019(45):122.

[4]王爱刚.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市场,2020(13):45-46.

[5]牟艳红.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文渊,2019(6):430.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027―01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 理想是人的一种信念,是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精神支柱与前进动力。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就可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学习上就能刻苦攻读。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理想前途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深体会到理想教育的重要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强化农村初中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影响农村初中生的理想教育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使学生心中的“三观”出现了多样性。二是以前农民收入低种地没有出路,现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沉浸在了现有的安逸生活之中,对自己没有要求,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同时,有不少家庭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根本就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有限的沟通也只是简单地告诫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也和他们一样外出打工;有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不会读书会赚钱就可以了”,还有的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正确或不恰当的理解灌输给孩子。这些教育行为的存在导致一些中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鉴于此,加强学生理想目标教育在农村中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化农村初中生理想教育的途径

1. 学生方面。理想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理想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有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接受,以及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和确立。学生作为理想教育的主体,不仅要积极地接受教育,更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理想教育避免说教,而要以启发思考、引导体验为主,方可收到明显而稳定的效果。如,为每位学生建立“理想目标档案”,让学生分学期、分阶段制订自己“跳一跳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完成近期目标的同时对照自己的长期理想,不断进步不断向着目标理想靠近。二是因材施教,理想是分层次的也是各有特色的,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所以,理想教育也要层层递进,区别对待,螺旋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因素,不可能要求学生的理想都是“白领”,学校在进行学生理想教育的同时要结合农村学生特点对其进行理想教育。

篇5

一、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有其特殊的作用。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农业科技档案中的一项专业性档案。实践证明,它有其特殊的作用。

(1)查证参考作用。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了农村审计实践中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和资料,为“续审”、“复审”或“备查”提供依据。

如我们1988年受市政府委托办理的一件石岩镇爱路村村民上告村干部贪污的案件中,上告信中所言村干部“、贪污成性、倾国害民、无法无天”,经详细调查、核实,取得大量证据,证明该村干部没有贪污行为,并做出了审计结论,公布于众。上告信中所言没有事实依据。而上告的村民不服上诉到市政府又转到市人民检察院对此立案复审,经查阅审计案卷,进一步核实、复查,认为我们的审计结论正确,证据充分,认定上告村民犯有诬陷罪,判处其三个月拘役。

(2)作为历史见证,预防反复。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客观公证性反映在农村审计档案里,应经得起历史的推敲。1985年,我们对卧龙乡红林村进行了财务审计,查实了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有贪污问题。经批评教育,进行了退赔,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查。到1986年整党时,他怕受党纪处分想翻案,整党工作组到市经管站查阅了审计档案材料,见证据、证言、承认书等充分俱全,无可置疑,予以拨回。

(3)、为改进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农村审计档案中记录了各种形式的档案,反映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违纪者的作案手段。找出这些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和规律性,就能“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解决和整顿。

如我市1985年开展了一年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之后,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农村干部多、时间集中、性质略同。感到有一种突发性、普遍性。经分析,是由于1983年以来农村实行改革,落实“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时,在下放财产、物资、撤队并帐,农村财务出现一度混乱的情况下,有些人乘机侵占公款、公物,进行贪污作弊。由于工作的面广、量大、审计人员又少,很难一下子彻底解决。经研究,利用一冬春的时间,集中全力,发动群众,搞了一次“两清”,采取了自查与工作组查相结合、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处贪污的46人,金额4万多元;侵占公款公物的251人,金额为32万多元。为了防止前清后乱,旧问题解决新问题再出现,又建立了市、乡两级定期常规审计制度,对经济违纪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对农村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实行经常性、制度性的有效监督。

(4)、起宣传教育作用。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中的大量生动的经济违纪案例,可作为宣传党和国家的财经纪律、制度、经济法规的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我市利用简报的形式,把审计档案中的突出的典型案例摘录下来进行刊登。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5)、是进行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科学研究的依据。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中保存着丰富的实践资料,有事实、有数据、有经验、有教训、有调查、有结论。把它总结起来作为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科研工作的依据,这对于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诞生的没有经验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对于发展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学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是农村审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起步晚、进展慢,真正形成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还不太多。它不象国家审计机关那样,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才、标准的程序、规范的制度等,而是由农业经营管理站的没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会计辅导人员兼管此项工作。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是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复杂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也是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多,从零星分散到集中统一,逐步地建立起来标准的农村审计档案。它是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是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我市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首先是从哪求哪到的应聘审计,逐步扩大到接受、纪检、组织等部门的委托审计、干部调转离任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等多种形式和项目。所取得的大量审计记录、证言、询问笔录、对帐单、复制凭证、承认书、工作底稿、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等繁多的,十分重要的审计资料,都必须妥善、长期地保管起来。作为真实的、客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证明。这就必须建立严密的、专业性的农村审计档案,它既是依法办事不可缺少的程序和手段,又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如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案件中的证据是否充分、真实,定性是否合理、处分是否得当,结论是否准确,这在审计档案中都有实事求是的记载。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案情的客观公证性,也可以看出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尽职尽责的程度。如果没有农村审计档案,在评价被审单位和考核审计工作时,就会言之无据、断事无力。因此说,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必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就不会有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资料;没有农村审计档案,农村审计工作就不完善,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三、建好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实际工作和原始资料的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笼统地归在一起订在一起保存起来就可以了,而是要把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篇6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基层领导的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传递一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知识和体系,使得农民了解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充分认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的保障。因此,上级领导部门要不断的深入基层,传递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知识和理念。此外,各级乡镇的办公室及政府要把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充分考虑,从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农村经济发展足够的理解和扶持。

2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实况进行跟踪和调查

目前,农村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状况,要想革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和工作,就要对农村、农民、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了解实情,针对最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和颁布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进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因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稳定等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最深入调查、系统的分析。同时还要大量的搜集有关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更新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库还可以为党、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3改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

政府部门只有在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想适应这种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制就要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规范化。对于那些自己经营的乡镇所,要逐渐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独立营销,进而脱离财政供养的模式。只有通过具体的措施来说改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科学文化知识在任何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农村经济管理得到有效发展,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不够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改善和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加大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5结语

篇7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1.认识不到位传统观念

对现代的农村管理部门有直接影响,相关工作人员还没有实现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土地承包制、减轻农民负担以及建设科学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都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干部以及工作人员认为上述工作不存在实际性意义,多以实际进行工作时多以敷衍的态度对待,这也是导致农村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

2.缺乏科学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管理体制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不能首先对经济发展步伐的符合,其次是管理体制合理性的缺乏,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也在上述范围的涵盖之内。不仅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管理方式以及经济发展,同时也不能实现与农村结构调整的有效符合。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的需求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双方矛盾会呈现出越来越尖锐的状态,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合理。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经济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以及素质较差也是存在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甚至存在不能对文明执政以及文明执法正确理解的现象。这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化的要求下也不能将良好的服务提供给农民,最终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出现落后的现象。

4.农村债务沉重

我国很多农村承担着繁重的债务,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难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多农村财政出现困难,导致欠下大量债务,有的农村基层单位还发生了新债。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

1.提高认识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切实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这是党的农村政策有力推行并形成制度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要求,是保障农民利益、发挥农民劳动积极性、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切实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2.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依据依法制国方针,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法律法规,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争取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3.建设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在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求各级乡镇设置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求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图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还应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加强培训当前在岗人员,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稳定,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积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加强农经人员素质培训等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内容和对象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培训,使其具备高度的政策素质和业务水平,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具备拼搏进取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5.正确处理农村债务

为了不给农村基层单位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要节约办公经费,主要方法有精简人员、固定费用等以求减少费用支出。还有防止出现新债务,对村级集体经济加强监督,要求村集体借款实行审批制度。在兴办公益事业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承爱能力,防止出现达标工程和举债工程。还有对农村管理经费要做到科学使用,在应用管理经费时要求做到精细化和具体化。

6.完善激励政策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管理经费,而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只有具备充足的经费和合理的激励制度,才能调动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运用完善的绩效考核措施,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7.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华夏大地,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目前为止,经济与市场体制也逐渐完善,同样,曾经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抓住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管理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现状,引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实际三资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管理效率,强调了三字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尽快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如何健康发展农村经济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字: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

所谓的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所指的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这三项,三资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物质保障和基础,三资管理问题切实关系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实际利益,从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加强三资管理对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和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有一定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遏制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速度,所以,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

1当前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转型,对农村经济的建设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从而三资管理的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也越来越高,虽然各地都立足于实际采取有效的方式管理着农村的三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出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1管理制度不完善众所周知,一个实际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降低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效率,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三资管理制度,造成三资管理十分混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而对于已经建立管理制度的地区,由于当时的环境因素导致管理制度多数都十分粗糙,对于资金,资产等的管理十分不完善,而随着国家经济体系逐渐健全,旧有的管理制度不足以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从而暴露出各种问题,再加上管理三资方面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如今农村的三资管理缺乏章法的主要原因。而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实际工作时,数据十分混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负责人对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难度,对整体的发展十分不利。

1.2重视度不够由于思想的束缚,导致农村相关的三资管理人员对工作内容不了解,从而导致多数人不能正确对待三资管理,没有认识到三资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仍旧停留在就有的思想,认为三资管理仅仅是算算账,管理一下集体公有的资产,没有注意到三资管理的深层次含义,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敷衍了事,账目时常错乱,而且对于土地资源归属权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发生,从而影响农村的整体和谐性,对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

2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现状

2.1完善管理制度为了能尽快的改善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现有的三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俗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当地地区的三资管理制度,扫除旧有制度的盲点,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并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清查工作,争取做到不漏,数据真实,并且建立相应的后续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具有预防某些人挪用公款私用,还要明确每一份集体资产的用途,规范每一笔三资交易,并且管理负责人应该定时的走访地区、抽查账簿等进行核对,最大程度做好“三资”民主化建设———是在农村集体经济各项事务中,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议事规则、民主管理权限等民主管理各项规定,最大程度的做到三资管理透明化。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更能加快建设农村的经济制度体系,保障农民的利益。

2.2提高重视度为了能更好的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标准,农村相关的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的认知度,并能提高对三资管理的重视度,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督促当地工作人员能认真的对待自己所属的工作,深度挖掘工作内容的含义,并且教育当地村民,使其明确三资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帮助。只有当地村民及相应的管理阶层能了解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最大程度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当前三资管理的现状,从而突破当前农村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瓶颈。

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三资管理不仅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物质保障和基础,更关系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和权力,为市场经济增添活力,也对农村的民主和谐气氛有一定的帮助,更是密切党群关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推动力量,所以说,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对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想要国家抓住机遇继续高速的发展经济,就必须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而这就需要农村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对与三资管理必需加大力度,虽然管理好三资是一件十分任重道远的任务,但是只要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提高重视度,就一定能实现目标,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促进农村集体的和谐,为构建和谐射虎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亚芬.浅谈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4).

篇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也在高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农村经济工作是否顺利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是否规范,集体财产是否安全与完整,都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及干群关系。对农村经济运行实行监督的有效办法是进行审计,通过有效的审计工作,能够了解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对于集体财产的管理、对于农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对于加强农村干部的廉政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农村改革及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农村经济;审计;问题;对策

1农村经济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经济审计工作难度较大

农村的审计工作主要由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承担,也就是各级农经管理站。由于基层管理单位的改革,经过合并等导致一些组织的工作职能削弱,而县级农经站机构规格也不高,但管理面较广,任务量大,工作上很难协调,落实上存在困难,农村审计工作难度较大。由于农经审计部门的级别限制,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有责无权的局面,虽然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但是却没有处罚权,在审计执法方面力度不强。审计经费短缺,导致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积极性不高,影响审计工作开展。

1.2农村财务人员及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导致农村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发展及管理水平也比较滞后。普遍的情况是农村经济的会计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在会计业务上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会计处理极不规范。在财务的收支审批上,基本上都是村主任承担,对于经济工作熟悉的少之又少,在收支审批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而农经站的审计人员,虽然近些年来整体专业水平不断上升,但是相对于庞杂的农村经济事务来讲,人手明显不够用,而且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审计水平提高较慢。审计工作是一项要求相对比较全面,而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懂审计、会计、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农村经济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道德素养。

1.3农村财务管理存在不规范之处

由于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所以在财会业务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会计单据不规范,另一方面是账目不规范。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滞后性和不均衡性,村级财务管理中,手制收条、收据情况仍有存在,财务单据不规范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在农村财务做账的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原因,设置的会计科目五花八门,难以体现农村经济的收支情况,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难度更大。

1.4农村经济的审计制度不完善

虽然在农村的财务管理中,多数地方都设立专职的农经员,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的财务审计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地方在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建设方面落后,导致集体资金的管理缺乏力度,财务公开不透明,不公正,在资金的使用和支配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约束,审计监督的实效性难以发挥。

2加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相应对策

2.1树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是农村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集体资产及农村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延伸,承担着政府职责及行政职能,应当权职清晰,权责对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到位,把国家的农村政策落实到位。农经部门对于农村的经营管理,要逐步向行政管理方面转变,逐步树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发挥管理职能的作用,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职能上要进行加强,各地政府要认真重视农经管理工作,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办公条件,协同纪检、等部门做好农村经济的审计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2.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经管理队伍。在业务方面要熟练,在专业方面要突出,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全面,不仅懂经济运行,而且要懂得经济管理,具备法律、市场、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的手段是要不断加强内部培训,对经济管理人员及审计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政策及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及业务技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采用动态人才管理方式,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人员及审计人员,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不断引进新人充实到管理队伍中,同时也要淘汰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的经济管理人员,把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调换到经济管理工作岗位上,发挥管理者职能作用。

2.3不断加大审计监管力度

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全面推行“村账乡管”,同时要加大审计力度,重点审计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通过审计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农村财务的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审计深入开展。

2.4加大对农村经济审计宣传力度

篇10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生活逐渐向小康社会发展。虽然从整体上看,农村的经济形势呈均匀向上状态,但是从细节上看,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受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中隐藏着多种隐患,给农民更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三农问题概要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模式,对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生事业中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将三农问题置于我国主要发展内容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认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即可,这种认知度不仅忽视了三农问题的本质,而且缺乏远见,难以满足农村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农民的整体地位虽然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在很多事情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包括农村户口问题、农村政策问题等,这不仅给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利,而且难以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国民经济更快进步。

2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

2.1重视三农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也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为了更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将其置于主要工作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民经济进步的需要。随着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各行业不断进步,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有效改革,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更好促进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度,包括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结构、农民权益等内容,由于每种问题的涉及范围较广,而且隐患较多,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树立长期的解决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患,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2落实三农政策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虽然逐渐凸显,但是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不利。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项政策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相关政策严格执行,致使在农民层面,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以及乱罚款等问题,侵犯了农民的正常权益。因此,基于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对三农政策进行完善,细化相关条例,加强对有关人员执行过程的监督,对各类收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三农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处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确保三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进步、促进农村的更好发展。

2.3提高农民地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种权益也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农民依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取消某些歧视性政策,清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并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农民地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3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完善相关三农政策,从长远的角度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整体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这样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重要性;对策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我国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政策和优惠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旨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在落实的过程总却遭遇到了许多问题。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基层领导的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相关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没有很好地领会到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存在着公款私用的现象,并没有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传递一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知识和体系,使得农民了解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管理人员不能只是照搬相关政策,没有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政策,导致农村生产的优质农村品没有合理有效的销路,无法为农民带来真正的效益,更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差距减小。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民的经济水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益大大提高,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是十分大的,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大大提升,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会进一步减少,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顺利实施。

2.2提升农产品,带动我国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增强。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农副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证食品的无公害性,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不间断的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当地科技人员合作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那么首先就应该以当地的地域优势为创新点。综合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提高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适时的可以根据有关部门的具体检测对于土地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以便了解农业区植物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减少污染,以此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3.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3.1引进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想适应这种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制就要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规范化。相信人才的引进会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管理带来新点子、新想法和新途径。我国农村应当加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政策。对于那些自己经营的乡镇所,要逐渐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独立营销,进而脱离财政供养的模式。

3.2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民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对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大力培育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建设,在农村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培育新兴农民,提高农民创新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新农业技术的传播。

3.3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制。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业市场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现象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流常政府部门没有对农业每年的发展方向就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所以,应不断完善农村全面的服务机制,政府及时的对农产品市场变动进行分析,对农业种植进行指导,避免出现供求严重不合比例的现象。当地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的情况调整结构,大力指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篇12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实现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培育当地土地流转市场,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要切实加大土地流转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说明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让人们在思想上对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认识。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印发彩页,也可通过报纸、杂志等进行宣传,另外可以开展讲座、培训,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明确管理机构,规范流转行为,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

首先,明确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培育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督促乡(镇)落实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引导土地流转真正提上工作日程,要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因此,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及时培育当地土地流转市场,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管理机构,规范流转行为,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主要作用。

2加强农村经济环境监管力度,强化物价监管调控,营造健康放心的农村经济市场

2.1稳定农资价格,加大农资价格监管力度

稳定农资价格,就是对于农民朋友购买农资的第一个保障,不至于花费太多,同时对批发零售各个环节进行调查监控,核定并公示农资销售价格。可以尝试建立农资直销网络,联系化肥生产经营企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将化肥营销网络延伸到乡村,降低农资流通成本,为人们节省资金。

2.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加强农资市场的管理,尤其是在备春耕期间和夏播期间,一定要切实做好农资市场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主动出击,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给农民朋友营造一个放心购买农资的健康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缺斤短两、哄抬价格等坑农行为,同时强化物价监管调控,由物价、工商、公安、乡(镇)政府等组成监管调控工作组,准确把握农村市场商品价格,杜绝哄抬物价的行为,适时监管农资价格走势。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环境监管力度,强化物价监管调控,营造健康放心的农村经济市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不可小视。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条件,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农村发展也要跟上步伐,逐渐优化资源配置。在推进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立网络连接,普及网络知识,让人们逐渐的熟悉网络的使用,走进网络信息时代。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信息建设方面,国家和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可以组织一定的培训。农村环境决定熟悉网络计算机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应该从基础做起。

4结语

篇13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农业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的短期影响显著,对于农业活动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其次,农业政策对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及相关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化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经济及事业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因素。我们都知道,农村政策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也会切实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也促使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切实的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积极的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切实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能够为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应在鼓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指导群众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时刻注意各项政策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农业减税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在不用负担税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耕种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如果国家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就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导致农民的经济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农业税取消征收以后,财政转移会逐渐成为农民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笔资金很难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开支,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成为最为现实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环节,降低了一定的服务质量。

(三)涉农补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工作中,涉农补贴政策对土地利用率和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促使农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经济补贴,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涉农补贴正常也使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以及调节农民收入,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提高农民收益,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5):96-108.

[2]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7.

篇14

关键词:党校;农村经济;管理;教育

农村经济管理指的是组织农村集体经济,依法管理农村财务,使经济秩序得到维护。农村经济管理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对此需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及机制,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所以针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强化有重要意义。

1党校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意义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仅是一个村镇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决策者,因此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从长远角度看问题。但受农村实际情况影响,决定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其在思想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党校则需要强化对基层党员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支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且村落数量庞大,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影响,而经济发展之后,在农民负担减轻相关政策、财务收支管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巩固上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经济管理方法进行合理分析,并通过合理政策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所以对于党校来说,其承担着农村经济管理教育任务。第二,党校对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均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党员等具备良好素养和知识的人,在日后工作中,他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工作岗位中,并为周围人树立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这也体现了农村实际工作中的榜样和典型作用。农村地区的党员干部多数均为农村管理的重要人物,因此其教育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村镇政策的落实,尤其是在经济管理方面,对其开展再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另外,对基层党员管理能力和素质进行强化,一方面可以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党校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措施

2.1强化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提高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党工作中,农村农民问题的妥善处理占重要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需要强化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并适当进行政策倾斜,做好培训课程开设工作,为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干部提供辅助作用。这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经济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使国家相关惠农措施得到落实,这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重要意义,可极大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2.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党校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进行强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应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防止发生滥用职权等不良现象,还需要对各级经济管理队伍建设进行强化,确保各村镇的经济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素质和水平。对此,党校应承担对经济管理人员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得到切实加强,并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仲裁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同时也不能忽视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培训。另外,农村会计学基础培训也很重要。

2.3强化农村经济管理执法水平

强化党校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工作,使农村经济管理执法水平得到提升。党校应对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以及体制方面的教育培训予以强化,从建设制度方面来看,需明确农业经济管理责任制度,强化教育各级各地经济管理人员的执法责任,使其职责得到切实履行,并对执法不力产生的问题承担一定责任,还需要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教育,使工作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规范管理农村地区的财务,使国家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合理的进行农村地区承包工作。

2.4创新教育培训形式

强化党校对农村经济管理教育方面的研究,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产生影响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对应措施,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改善,通过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结语

现阶段,尽管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将党校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这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科学、合理地管理农村地区经济,不仅与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相关,更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关,也与我国社会繁荣稳定相关,因此可以从强化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农村经济管理执法水平、创新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出发,切实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经济管理水平,充分将其对农民、国家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郭智岭.充分发挥乡镇党校阵地作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

[2]刘远良.新形势下基层党校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