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地消防问题范文

工地消防问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地消防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地消防问题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火灾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筑工地消防隐患无处不在。建筑火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威胁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了负面社会影响[1]。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我国建筑火灾发生率翻了一倍以上。建筑火灾与其他火灾相比,具有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等特点。扑救困难是由于建筑物面积较大,垂直度较高,消防设备供水能力有限,且登高工作高度也难以满足高层建筑消防需求。另一方面,建筑火灾在烟气流的流动和风力作用下,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并且建筑火灾发生时现场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会严重阻碍人流疏散和逃生。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对工地消防安全问题提高重视。

2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隐患

造成建筑工地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易燃材料使用是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大的主要原因。例如施工中使用的木龙骨、可燃吊板、泡沫、塑料都属于易燃材料,这些可燃物一旦燃烧便很难扑灭。除了易燃材料的使用,施工中还时常会用电或改动配电线路,这是造成建筑工地发生电火的主要因素。很多施工工序中都会进行大型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若施工人员不具备电力知识,施工中线路改动不科学,极易引起跳电、线路发热、短路等问题,诱发电火。电火危害最大,易引起特大火灾[2]。但目前许多建筑工地对消防安全问题不重视,工地施工人员普遍缺乏消防知识和消防意识,施工现场存在堵塞或破坏消防通道、缺乏消防水源、缺少消防器材等现象。一些工地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火灾并不会轻易发生,甚至一些工地根本就没有配备消防器材。因此,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十分不利于施工人员的逃生。建筑火灾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发展,更给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强化建筑消防势在必行。

3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问题的对策

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建筑火灾的重视,加强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和巡视,一旦发现消防隐患,必须立即进行处理,把消防工作落到实处,避免走过程。同时要做好消防安全宣传,让建筑工地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意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紧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监工等每一个环节,使其正确认识建筑火灾的危害性[3]。另外,应定期召开会议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知识水平,使其具备基本的火灾扑救能力。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例如一些特殊工艺施工,如电焊、油漆、用电等必须按规定流程,避免引起火灾。另一方面,应制定消防责任制度,明确消防责任人,将消防工作落到实处,设现场消防专员,严格控制火灾的发生。制度的制定不仅为消防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更为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使消防工作能够有条不絮进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制度也能够起到约束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行为的作用,有效增强了监督人员责任心,提高了消防监督有效性。此外,为了提高施工人员对火灾的反应能力,应做好消防演习和扑救技能训练。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地;消防安全问题;监督检查

1.建筑工程工地容易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存在周期大多为1~2年,一旦工程完工,人员、设备全部拆除,施工单位出于对工地用地限制、临时建筑使用时间较短、工人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考虑,建设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场地、器材设施,尽可能的减少工地安全保障性投资,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火灾隐患。

1.1工地规划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工地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办公室、宿舍、厨房、仓库等建(构)筑物之间和可燃材料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道,仅有的通道也常常被水泥、钢筋、木材、易燃保温材料等建筑材料占用,极易造成火势蔓延,阻碍消防扑救,扩大火灾损失。

1.2住宿、办公、厨房、仓库等临时建(构)筑物多采用木板或泡沫夹芯彩钢板等板式材料搭建,此类板材本身耐火极限低,大多数耐火极限仅为0.6h,极易被烟囱飞火和烘烤等高温源引燃,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该类型板材火灾蔓延速度快,建筑物将在极短时间内失去整体强度而坍塌,且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被困和营救人员造成极大威胁。

1.3工地可燃材料和化学危险品种类多、储量大。各项工程建设普遍需要大量的油毡、木材、油漆、墙面保温和塑料制品等易燃建筑材料,以及氧气、乙炔、汽油、柴油等危险化学品。上述物品在工地的使用、储存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未分类存放、超量存放等现象,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条件下私建、乱建沥青储罐,架锅熬沥青等火灾隐患更是比比皆是,再加上吸烟、违规明火作业,引起火灾事故在所难免。

1.4电气线路纵横交错,乱拉乱接现象严重。各种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客观要求工地架设大量电线,但随着施工部位和用电设施的不断变更和增加,工人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不断变大,用电负荷达到超过额定负荷时,便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加上线路敷设不规范,电气线路安全受到严重的人为威胁。众多火灾事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电气线路跑电、漏电、过负荷、短路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是引起火灾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5临时用火多和违规动火现象严重。目前工程结构日益复杂,离不开电、气焊割以及沥青灶、烘炉,电炉及喷灯等临时用火,特别到了北方的冬季,施工现场还要增设锅炉、火炉等生产生活用火设施,但是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忽视配备防火性消防器材的重要性,由此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的火灾更是不胜枚举。

1.6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短缺。施工单位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降低甚至拒绝在施工现场消防方面投资,灭火器等基础消防器材严重不足,即便是配备了器材,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加以固定,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为节省开支,工地普遍没有设置消火栓,设置的临时水源和水池,其水量、水压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使消防部队扑救火灾时面临无水可用的尴尬局面。

1.7特殊岗位工作人员违规操作。为追求工程进度,在结构和设备安装两个阶段普遍存在大量油漆、电焊交叉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同时熬制沥青、电焊、切割等重点工种工人违章操作,违规施工点燃可燃材料,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

1.8施工现场人员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施工单位强调的只是施工速度、质量,对消防安全强调少、培训少、管理少,且大多施工人员素质较低,自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差。

1.9建筑施工工地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消防意识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特别是到施工中后期,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交叉作业,设备调试和室内装修工种交叉作业,特别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巨大,往往由几家公司同时承建,若建筑工地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统一指挥,由于施工工地管理混乱而造成的火灾事故将比比皆是。

2.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2.1加强对施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

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除在签订承包、转包合同时另有规定外,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公安部61号令)。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并要对分包单位形成制约机制,严禁只抓工程质量、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分包单位消防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由建设、施工、项目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模式,督促其成立各级消防安全组织,积极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检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形成从经理、部门、班组、人员至上而下的管理网络,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从而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公安消防部门、住建及安监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

篇3

关键词:北方地区;农田水利施工;存在的问题

1北方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农田水利施工的管理较混乱,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的配合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否过关以及整个工程的效益。因此,在工程的施工环节加强对其进行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在我国北方多数的地区,只要是稍微正式一些的施工单位以及正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都会加强对其的管理。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对其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农田水利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中所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也并非只有一个。它往往会牵扯到水利、国土、农发办等多个部门。如果想将整个工程管理好,是需要这些部门高度配合的。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部门之间缺乏密切的、协调的配合,因此也造成了农田水利的施工中管理较为混乱。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想法和方案,他们的立场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建设中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现象。缺乏统一的指挥以及系统的规划。

1.2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农田水利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工程的进行都是由人在操控,所以人的能力和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数的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待提高。多数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专业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方面也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而施工人员最应该具备的就是较强的执行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北方地区很多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学历普遍比较低,在相关知识方面还较为匮乏,而且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

1.3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质量监管有待加强

工程施工的好怀与否取决于施工的质量。甚至可以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效益。因此,强化施工的质量是尤为重要的。虽然说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由施工执行部门所决定的,但是如果仅仅靠施工执行部门还是远远不够的。质量监管也是同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质量监管对工程的施工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它可以及时的指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纠正,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更大的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北方多数的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施工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虽然有专门的监管人员,但是管理非常松散,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监管制度,监管的过程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对很多问题都没有及时的指出来,以此造成了更多问题的出现。

2改善北方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的管理,部门之间加强合作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农田水利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一同负责管理。但是由于不同的部门所处的立场不同,想法与方案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就难免会造成管理混乱的问题存在。所以说,我们要想完善对北方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的管理,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协调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其合作。首先,一定要定期的开会,定期的沟通,保证彼此之间信息的完善性。其次,一定要将任务分配好,合理的分配给各部门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不同的方面,使对其的管理更加有效与完善。

2.2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素质

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加强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素质是尤为重要的。在上述中我们也提到了,北方的很多地区,负责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还有待提高,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因此,要针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需求,针对他们专业的空缺分别对其进行培训,对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培训其管理技能及专业素质。对施工人员重点培训他们的执行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方面的空缺。定期请专业的教师来给他们进行培训,并且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2.3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施工顺利进行乃至保证整个工程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针对现如今质量监管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以保证在监管工作开展的时候有可遵循的依据。其次,质量监管人员要加强农田水利施工中的质量监管。提高质量监管的意识,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及时的指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纠正,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更大的问题。另外,监管的方式要规范,结合监管体系及监管制度的要求进行严格的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彦双.北方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的初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杨青宇.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5.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女浴室的男擦背”为你整理了这篇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小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切实解决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迎江区长风乡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坚持科学谋划、集中调度、精准施策,多举措强力推进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强化监管职责,统筹调度。制定并印发了《长风乡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长风乡违法建设监管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化监管职责,严格落实村级耕地保护责任,加强统筹调度,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

篇5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实习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9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012年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要求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鉴于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表现 1.实习时间没有保证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要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而当前,地方高校安排实习的时间普遍达不到国家要求。

同时,高校实习还往往存在“缩水”现象,对于4周的实习来说,一般实际执行仅2~3周,时间缩减了25%~50%。这种现象在地方工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并成为影响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实习内容缺乏新意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将枯燥的专业知识与丰富形象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但是,受实习成本、实习场所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在实习过程中普遍简化了实习环节,导致实习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1)理工科学生实习缺乏实际操作

理工科学生通过实习,应该能够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地方工科院校在组织理工科学生实习时,往往以参观某个工厂、演示某项操作技能或观看某个程序的运行等作为实习内容,替代了本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实习效果较差。

(2)文科生实习缺乏动脑思考

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文科专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实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实习锻炼学生动脑思考、推理和辩证等方面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对文科专业的实习不够重视,在实习内容上往往以参观某行政单位或游览某名胜古迹等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毫无新意,学生缺乏能力的锻炼和动脑思考,远远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

3.实习场所建设滞后

(1)校内实习条件差,无法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某地方院校对学生实习条件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校内实习条件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满意度极低。有些地方院校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无法展示专业的现代技术风貌,不能满足实习需要。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较差的工作环境,难以给学生正面的观感,无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兴趣,这些都使得学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校外实习基地严重不足

由于受地方院校影响力和专业知名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单位对于接收学生实习不太支持,加上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等问题,其往往把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承担实习任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存在困难。另外,由于实习经费紧张,地方院校对一些实习基地基本上是零投入,平时很少联系,只是在实习前联系落实实习事宜。因此,高校实习基地出现数量逐渐减少、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严重不足的现象[1]。目前,大多数企业以安全、技术保密和生产任务重等种种原因为由,推脱乃至拒绝学校的实习请求,使得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场所频繁更换,甚至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不仅学校年年为实习场所发愁,而且实习单位也因为缺乏经验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4.实习管理不够到位

(1)实习管理与监控机制缺失

学生实习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参与真实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管理和监控上存在一定难度。许多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从实习指导书到实习考核方式以及实习经费等方面都缺少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监控保障机制,使实习教学在各环节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实习收效甚微。

(2)教师对实习指导经验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工科院校教师中,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与工业界的沟通和共同语言,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而生源的扩大也导致了实习过程中负责指导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导致实习教学质量下降[2]。我国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指导经验不足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在实习前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实习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辅导,最终实习报告的撰写也极不规范等,这都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

(3)实习考核不认真,流于形式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实习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考核不认真,普遍流于形式,从而造成了实习效果没有得到真实反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充分保证实习时间,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