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民族文化资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旅游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对一个地方来说,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事业,它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性质,因此,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越来越重视的资源。首先,借民族风情搭建旅游文化平台。在国内旅游文化建设格局中,云南素以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独具特色。罗平旅游文化建设要走出省内,也需要借助民族风情,“以美丽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以独特的民俗民趣为形态;以鲜明的民族气质为核心;以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为见证。”展示自己独到的区域民族特色,吸引省内外游客。所以,通过开发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等资源,如西双版纳傣家泼水节那样,可以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平台,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文化的建设,其次,以民族文化形成旅游文化品牌。民族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民俗风情,在区域差异性中形成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情韵,以丰富多姿的风俗民情与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文化品牌。如昆明的民族村、楚雄的彝人古镇,以及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都是通过民族文化独特性而打造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事业中形成影响力。再次,以民族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中体现着本民族的特色服饰、饮食、生产工艺用品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元素,为开发旅游商品提供了文化内涵,是形成旅游产业链的源泉。民族旅游商品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能将民族文化元素借助旅游商品得以保存,这种民族文化含量越高,旅游产品越具有吸引力,越能使其产业链增值,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加明显。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那种以“看”的旅游资源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旅游的需求目的。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已经摆脱了单纯的自然、人文景观观赏,逐渐向文化体验转型。因此,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意蕴转化为旅游资源,人们不是能够通过“看”就能感受其魅力的,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民族文化的旅游,既能满足人 们旅游中新奇的体验,又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对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了解,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罗平旅游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罗平境内,居住着占总人口13%的布依、彝、回、苗等少数民族,相对于云南其他民族地区,罗平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具有太强的优势,但在滇东依然有着它的独到之处。罗平各民族服饰、节庆活动、民族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为罗平的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
1.多样化的民族节庆活动文化。
节庆活动是每个民族的民俗与文化集中表现形式,带有浓郁的区域和人文特色。罗平除了汉族传统节日外,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文化。如布依族的对歌节、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祭山节,苗族的踩山花节等,无不体现着群体的参与性,又呈现着差异性,以及狂欢性,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因此,“节庆的组合与协作是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良好方式”,开发民俗节庆旅游,不但能丰富区域旅游资源,还能从文化内涵上传播当地形象。
2.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罗平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首先,罗平独到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盛产黄姜、白果等“三白三黄”特产;其次,形成一些有特色菜肴,如白果炖猪脚、百合水晶球、云腿水晶靓白薯等;第三,地方小吃风味浓郁,如卷粉、凉粉、面蒿粑粑等,也为罗平的旅游文化建设提供了旅游产业开发资源。旅游目的包括了休闲、娱乐、度假,为此,良好的食宿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打造出独具特色、物美价廉的风味佳肴,将进一步丰富着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的韵味。
3.丰富的民族音乐舞蹈。
罗平民间有着花灯等艺术形态,在少数民族中也有大量的民族音乐舞蹈。如,布依族的蚂螂舞、竹竿舞等,彝族的山歌小调、“跳把式”、“箩箩舞”、“摆马”舞,苗族芦笙舞等。每逢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活动,各族男女盛装云集,或对歌,或舞蹈,体现出别具风味的民俗传统,对开发旅游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4.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就是形象的史书”,罗平的彝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服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景观,也是一种形象的史书。在民族服饰文化中,布依族的蜡染,布依族和苗族的手工刺绣,体现了各民族的审美与精湛技法,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开发为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所以,民族文化既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形态,也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在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罗平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罗平县委政府、旅游文化部门注重开发民族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先后举办了油菜花节、开发了多依河布依族文化景区,建设了布依族风情园等,在旅游业发展与旅游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罗平成为滇东的旅游精品与代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罗平旅游文化建设在深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不多。目前,罗平布依族文化旅游已初具成形,多依河景区已较成熟,进入景区品质转型升级阶段,但布依风情园还未展现旅游功能,长底乡还需要开发打造。同时,旧屋基、鲁布革等地彝族、苗族文化资源也需要开发打造。因此,民族文化旅游显现得过于单一,大大制约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的彰显。其次,民族文化体验、参与性项目太少。罗平旅游总体上仍偏向于自然生态观赏,文化旅游形态较为单一,加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散,资源挖掘深度和整合利用不够,文化体验、文化休闲娱乐项目极少。再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布局与整合发展滞后。随着经济观念的转化,一些民族村落自发开发了许多旅游、休闲项目以发展经济。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加之利己观念意识主导,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特色不突出。同时,民情风情旅游,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旅游品牌效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大打折扣。第四,民族文化旅游工艺产品水平不高。虽然布依族制作了竹制风车、水桶、水车等民族工艺品,但由于文化意蕴挖掘打造还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因素,整体上罗平的民族特色文化商品和旅游工艺纪念品水平不高,缺乏观赏性、收藏性的文化旅游工艺产品。
四、罗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推进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挖掘
民族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枯竭和消亡。因此,罗平应建立相应的文化政策与机制,全面推进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只有盘清家底,为旅游规划部门提供现实依据,才能确定哪些需要拯救和保护,哪些可以开发、如何开发。
(二)准确定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取向
旅游业在开发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时,也会给民族文化带来负面影响,如满足游客“猎奇心理”而交易化,过度“文化表演”而庸俗化,甚至因经济需求而导致民族文化的退化。因此,准确定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取向,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罗平的民族文化基础不厚,生态脆弱,如果急功近利、过度包装,则会颠覆民族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改变其文化结构与生态环境,那么,要打造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就会力不从心。所以,罗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定位为休闲、体验的生态文化,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民族村落休闲项目,让旅游者更多地滞留罗平,引导游客参与、体验罗平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加速民族地区旅游规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罗平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受制于山区交通,因此,改善民族地区旅游交通设施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首先,做好整体规划。一是结合罗平区域位置条件,联通昆明、广西、贵州交通,拓展旅游辐射空间;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整合师宗五龙民族乡,连贯罗平河、多依河、鲁布革、旧屋基,再到板桥、长底、九龙的旅游路线,形成乡镇村落“小而精”的旅游品格,提高旅行通畅性,缩短旅行时空,延伸游玩时空。其次,科学规划,结合地方经济实力,逐步推进基础建设。再次,给予政策支持,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以旅游项目方式推进基础建设,从旅游效益中产生回报。最后,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纳入地方政绩考核而形成保障。
(四)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罗平的民族文化传统,目前更多地处于“待在深闺人未识”,因此,在组织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加大罗平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要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也可借助文化节庆活动中,以民族文化专题的文学、摄影、绘画展示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甚至开展专题旅游广告,以印刷、广播、影视、户外等广告形式,强化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以整合的宣传阵势推销罗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从而获得旅游者最大程度的认同,推进罗平民族文化旅游。
(五)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商品化;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68-02
1 引言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在国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导产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本文主特指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应该说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选择。选择资源型产业,往往很难持续发展,而且,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如果发展加工业,基本上无法和东部发达地区竞争;发展高科技产业更是没有竞争力,所以传统的经济方式只能是农工业的方式。现在在农副业的基础上选择了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地区资源的整合。所以,旅游业自然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而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发展旅游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等步伐。但是,民族旅游的开发也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如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化,探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 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是一种文化旅游。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柯恩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题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台湾学者谢世忠认为,民族旅游就是只到一个与自己文化种族语言或风俗习惯相异的社区或展示点参观他们,民族旅游除了看物看风景,更把看人当作最重要的目的。
马晓京认为:民族旅游是把古朴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光映炯认为,民族旅游是旅游者通过对某一民族的独特文化或生活方式的参与、观察和体验,来实现其审美需求的过程,而民族旅游的本质也相应体现为一种族际的交流或一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体验。由此可见,第一,民族旅游所指的民族是一国的非主体民族,即我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民作为被游览者,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第二,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旅游;第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语言、宗教、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标志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民族文化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民族文化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等;二是行为形态层,包括民族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等;三是精神文化层,包括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等;四是制度文化层,包括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
民族文化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相关民族文化的总体,而仅仅是相关民族文化的一个有限部分。能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显性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层民族文化现象,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语言、文字、风俗等;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向认知模式、审美情趣等,就不适合也难以开发成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的观光、游览属于短期行为,重在娱乐中享受,所以求知也仅停留在民族文化的表面现象上,主要是对那些有形、有声、有色、有动感、有场面、有情趣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商品化往往停留在文化“表象价值的商品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
3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3.1 关于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国内亦有翻译成真实性。波斯汀(Boorstin,1961)是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界的第一人。美国人类学家McCannell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断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由此,民族旅游与原真性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关于具象、静态的交流方式(工艺品、建筑等)与动态、抽象的表演交流(舞蹈、戏剧等)方式之间的差异研究。国外的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扭曲、变形,丧失文化的原真性。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麦康纳认为,对“原真性”的追求是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动机,而民族旅游中的商品化进程却使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生的含义。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这些活动的形式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格林伍德甚至认为“文化商品只需要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持这种观点。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对原真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重视真实性,非原真性的旅游体验也能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
王宁(1999)从主体感知的角度提出“存在的原真性”,认为旅游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只是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在这个情境下,对客体的原真性判断已不再重要。Chris Ryan(2002)也曾指出,许多后现代的旅游者崇尚享乐主义,旅游是为了能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影响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评价。
3.2 原汁原味旅游产品是否受欢迎
现在,许多民族旅游地区都打出“原汁原味”的旅游口号,但“原汁原味”是游客所追求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原汁原味是没有人去的。要开发旅游,本身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原汁原味只是一个说法,只是一种表现,但不是实际的做法,实际上还要对应市场。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未必会受到游客的青睐,有些风俗习惯是应该保留,但是形式需要更改一下。
如贵州和云南地区苗族的十二道拦门酒,是用来迎接客人的最高礼仪。举行仪式时,当地人端着牛角,让客人喝酒。十二道拦门酒,而且是烈白酒,一般客人喝下去都会受不了。如果拒绝,则是不尊重民族风俗。这样的民族风俗该改就必须得改。现在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些东西不调整,就无法和市场对应。以民族文化为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应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衔接。因此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首先要追求民族特色的表现,但是很多东西只是一种表现,既然是一种商业化运营,就不能过于追求原来的形式。
4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
学术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并对商品化持否定态度。旅游一方面倡导原真性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使文化资源商品化,以消费产品进行营销。通过服装礼仪民间艺术表现提供旅游消费,常常被认为改变了本身的意义;而经过修改以满足旅游者品位,又失去了作为当地文化产品的原真性。把文化遗产和旅游联系起来,需要经过包装和营销等文化形式的标准化,供旅游者消费。但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为旅游资源,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其资源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的实质,就是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成旅游文化产品向外推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并不是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而是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必然改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旅游就是一种好的方式。比如说内蒙古,现在去已经很难见到现实生活中的蒙古包、马队、羊群。原来的蒙古族人民是随草而居的,过着游牧的生活。但现在国家政策要他们定居,牛羊也都要圈养,传统的东西不需要了。所以对于大部分游牧民族地区来说,骑马放牧已经没有必要了;穿蒙古袍也没有必要了。到了民族地区,感觉和汉族没什么区别,因此,只有在旅游景区才能真正感受到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可以骑马,有上马下马酒,鄂尔多斯婚礼表演,还可以住蒙古包。有些人说它不是原汁原味的,是赝品,但笔者认为这不能叫做赝品,而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它毕竟是地方土生土长的,可是现在还要蒙古族的人民一天到晚还保留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并不可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让旅游者看到了蒙古族人民以前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吗?
5 结语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会保留下来,有些会被先进和优势文化所同化,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旅游开发并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毁灭,在旅游出现之前有些民族文化中的技艺就衰退了,反而是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传统的复兴,甚至是创造。民族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而旅游开发当然也是民族文化改变的因素之一。但是,旅游和保护是可以携手共进的,双方可以通过密切而有效的合作实现共赢。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也不能一味追求原汁原味,我们应该看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积极的一面,它或许可能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123.
[2]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56.
[3]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2,(1).
[4]魏小安.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析[J].200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灵魂,结合现代创造理念和创造方法则是民艺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广西文脉之传统”,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民族艺术的理念设计专家。本文以文脉传承的发展源流为主要之根本,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穷源竞流,试从民族文化的开发,运用,及其制作实践和总结归一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进而论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这一历史所承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主编.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一、山水人文熔铸黔地文化
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得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山地资源丰富,仪态万千,既有壁立千仞、坐观仰止的险山峻峰,又有绵延数里、卧以回游的缓坡低丘。山的千姿造就了水的百态,时见滔滔大川翻滚奔流,又观潺潺溪流凌波缓行。山的敦厚、水的多情产生了独特的地域自然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启迪着艺术家观察世界的多重视角,激发着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人民散居在山水相隔的贵州各地域,山、水、人和谐共处,山拥水,水环山,情萦人,各民族人民和谐共处在这片土地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出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且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不断发展、传承和共生,共同熔铸出黔地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气质。
二、贵州当代水墨画中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建构与呈现
作为贵州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当代水墨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建构与呈现出艺术家的绘画主题和表现语言,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符号,成为艺术家阐释创作理念和表达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形成别样的艺术气质和文化传统。
1.簇拥黔地山川,展现地域貌观
对水墨山水画家来说,贵州丰富的自然山川资源是素材搜集和艺术创作的丰富矿藏,也是创作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画家将贵州独特的地域自然景观融入画面,建构出独具地域风情的艺术世界。当代水墨画家刘知白的山水画以黔地山川作为绘画的主题,传递出自己对所根植的土地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并利用这一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艺术语言的多维度探索。在作品《黔山巍峨》中,刘知白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泼洒点染出浓淡深浅的墨色,走近看,画面营构出富有韵律美的黑白灰构成,退远看,富有激情的笔墨物化成巍峨的黔山、灵秀的水脉,层山远退,近水静流,饱含着他对黔地山川的钟情与热爱。从艺术语言方面看,画家笔墨的挥泼皴擦很好地塑造出黔山斑斓的肌理和山石质地,水墨的晕染符合贵州山区地貌,从中可以窥见画家对笔墨的驾驭和对黔地山川的谙熟。在作品《烟云供养》中,刘知白以更加意象化的笔墨表现出山岚升起、雾气笼罩的黔地风貌,细碎的笔墨交织出黔山丰富的石质肌理,浓淡的墨色晕染出黔山烟气朦胧的风貌。从刘知白的水墨山水画中我们感受到了黔地山水的意象之美和内秀之气,这种韵味让人回味悠长,可见他对黔地山水精神气质的独到把握。同样的黔地山川题材在贵州当代水墨画家杨长槐的笔下也得到了体现。在杨长槐的作品中,山与水成为画面构成的两大主角,他继承并发扬了马远的画水法,描绘了静态的山水,山拥水,水绕山,表现了黔地的宁静安详与悠然欢乐,如镜的湖面上映射出黔山的秀姿绰影,并以扁舟行人点缀其间,打破了山水之静,更衬托出山水的灵秀。外看风景,内看笔法,杨长槐以浓淡的笔墨表现出山石的肌理、流水的动态,笔墨挥洒之间,表现出山水飞瀑的强烈个性,其一幅幅宁静壮美的黔地山水画耐人寻味。杨长槐通过对贵州地貌特点和人文性格的捕捉,将这些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
2.把握人文世俗,关注生存状态
在贵州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画家偏好创作具有贵州地域人文特征的人物形象,并对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民族性的生活场景加以描绘,以这种创作图像传达出自己的生命敏感和人文情怀,构建出贵州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蒲国昌是贵州水墨人物画家的重要代表,他本擅长版画,早期对版画语言有着独到的见解,但后来的水墨画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风气之先。蒲国昌笔下塌鼻梁、宽嘴巴的人物形象,是他对贵州地域与民族人文符号的一种提炼,也是贵州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与转换,是贵州本土人文符号的直观外化。蓄长发辫和佩戴银饰是贵州女性的常见装扮,在蒲国昌的作品《须发故事之九》中,人物的两个长发辫和大耳环是画家对贵州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种提取,而发辫下端连接着两个人物头像,一个戴眼镜紧闭嘴唇,一个戴口罩睁大双眼,这是艺术家对贵州本土人文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和思考。在蒲国昌的作品《金色系列之五》中,他在画面下部创作了一男一女两个典型的贵州本地人物形象,左边女性嘴里叼着一支香烟,散发的烟雾与右边男性的发丝交缠在一起,艺术性地把二者联结在一起,在画面的上部,画家用粗细浓淡的水墨勾画出地域性的传统民居,画面营造出世俗的人文氛围和自足的生存环境。从《垂钓》和《鱼渔系列》中也可以看出蒲国昌对安详和自足自乐世俗生活的珍视。而《烫发系列》则是蒲国昌对现代生活气息和市场化所促生的新事物的捕捉与表现,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当代人文生存和时代脉搏的把握。与蒲国昌的水墨人物画不同,贵州当代水墨画家陈争创作的水墨人物画《高坡乡人》系列,更加注重对人物生存状态的再现性描绘,画面笔触与笔墨呈现出虚实、松紧、浓淡的节奏,表现出艺术家对贵州本土的地域文化和人文世俗生活的关注。《高坡乡人》系列是陈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对艺术语言与内容深入思考后创作的重要作品,是他创作历程的一个质的飞跃。陈争将贵阳郊区高坡乡人和谐共生的民族生态和恬静闲适的世俗生活作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内容,把地域和民族元素融入作品,如描绘牧者、聊天的老人、休息思考的人等,以墨色勾勒出形体结构准确的人物脸部和手部,人物身体和衣着则以写意的线条和速写的笔法完成,注重笔法的书写性,以写达意,凝练概括,画面着重强调人物精神抖擞的内在气质和闲适自足的世俗生活。贵州本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贵州当代水墨画中的呈现,说明其已成为画家创作的重要题材和主要内容之一,是画家对人文生存状态进行思考的载体,传达出画家关注生命本体与生存状态的精神体验。
3.探析形式意味,生发笔墨精神
综观贵州当代水墨画,它们都散发出一种古朴天然的艺术韵味,这一艺术风格是与贵州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滋养分不开的。贵州群山众多,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这恰恰使得纯朴的民风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以完整保存和传承,贵州本土画家的作品具有一种难得的古拙质朴的风格特质,并在艺术家对画面形式意味的探析和笔墨精神的生发中得到具体的体现。特别是蒲国昌的水墨人物画,突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束缚,把贵州民间艺术的造型等视觉元素有机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而且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画面注重形式构成和笔墨意味,注重点、线、面的构成和墨色浓淡的关系,追求意象和形式美以及对笔墨精神的传达。在蒲国昌作品《垂钓》中,墨线在圈染勾画中完成对人物动态的描绘,这幅作品近看是一幅肌理丰富、笔墨厚重、线面重构交织的抽象画,远看画面则呈现出古朴厚重的人物形象,突出了强烈的形式感和古拙的水墨精神。蒲国昌的水墨作品既是笔墨精神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实验作品,也是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熔铸下的产物。
三、贵州当代水墨画对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转换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布依族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部分。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今时代,也是旅游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尤以布依族为重。布依族文化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该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婚俗、服饰等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原生性和唯一性的特点,是其文化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对象。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博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起到的先导作用。为此,民族地区也在积极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发展民族旅游,但是效果不尽人意。以黔西南州为例,对布依族文化的旅游价值认识不够,片面强调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布依族文化的失真或失落。如兴义等地区已几乎不见身着民族服饰的人,民族语言进一步消失,布依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正逐渐走向消亡。但是,我们并不能因噎废食,打着保护民族文化的旗号来限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因此,对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资源必须既开发利用又充分保护。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性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这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违背,不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当然,我们在开发利用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时,要防止民族文化舞台艺术化、程序化,甚至庸俗化、商品化,对民族文化进行掠夺性开发。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让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习和发展的路该怎么走。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1.注重对民族原生态的保护
游客到民族地区的旅游动机就是领略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原生态的文化。对此,应该划定区域范围,对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应该放缓其城市化的进程,完全按照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让其生长和发展。保护区域村寨的生产劳动、婚丧娶嫁、待客接物、节日庆典、语言、服饰、文化、娱乐等生活习俗都应承传远古时期的形式,保留其传统而浪漫、古朴而纯真的风格。这些区域的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来源和补充,要始终保持真实性。
2.培养族群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族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我保护是民族文化得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决不仅仅是政府、旅游部门的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都关心的工作,必须培养当地人民群众保护布依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宣传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落实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护当地族群的利益,使当地族群从布依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并成为布依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人而非旁观者或受害者。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1.将民族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马岭河峡谷”、“盘江大峡谷”等等。这些自然景观风景独特,国内罕见。自然山水只有与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结合,才能彰显山水的灵性。遗憾的是,黔西南优美的自然风景没有能够同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因此,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中,应当思考如何使布依族文化与当地的自然风景结合起来,用文化去包装这些自然景观,使这些景观鲜活起来。这样可以给人们营造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旅游的体验性。
2.避免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庸俗化
旅游开发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已屡见不鲜。其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文化的精华成分而日益商品化。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某些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中某些落后的、不健康东西的需要,不良旅游开发商开发此类旅游项目,使民族旅游出现导致民族文化庸俗化的现象。这样的开发只能短暂获得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真实自然的民族文化才是持续发展的途径。另外,在开发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资源时,应该正确地去表现民族风情中真善美的一面。
3.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
在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注意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中,挖掘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内涵,融于旅游者的吃、住、行、娱、购、游的旅游活动环节中。作为旅游产品,黔西南布依族文化还需要一定的设计、包装,进行一系列的精细化的运作。要使旅游者感受到异域风情,体验到民族特色,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注重旅游者对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体验过程。
4.建立民族文化村
民族文化村既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微缩景观。民族文化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集锦型。实地展示型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其最大特点是将民族文化保护在其原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真实自然。黔西南布依族地区适合建设实地展示型的民族文化村。在民族文化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把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既要注重民居、服饰、饮食、建筑、传统工艺品等物化形态的民俗,也要注重生产过程、人生礼俗、岁时节日、宗教、歌舞等非物化的民俗。
黔西南布依族民族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是黔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做好对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会带动黔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2]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学刊,2000.5
[3]钟敬文.没有文化认同,西部如何大开发[J].民族团结,2000,4
[4]杨昌儒.浅论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王婵娟.民族旅游村寨旅游管理模式研究.贵州民族大学,2012
关键词: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
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人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强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将对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首先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中,我国的意识形态逐渐的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也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而地方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地方教学资源,把握教育重点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教材内容来进行利用,保证地方资源的利用有效性。
(二)针对性原则
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大学生与其他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在文化和专业等方面都有多不同。积极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要注意应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对于艺术性强的学生可以多采取户外时间的活动,通过体验式来达到强化理论教学的目的。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地方统计数据等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创新性原则
在创新性原则中,高校应积极的打破传统常规性思维。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提升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同时应坚持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大学时代是学生形成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阶段人,常常会容易受到外界的错误思想诱惑。对此,应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相应的变化,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教育,真正的利用其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资源起到最佳的效果。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将文化转换成为教材
当前我国高校所应用的思政理论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编写并发放的。有着科学性、统一性等特点,但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地方特色的学生实际需要。对此,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内容与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到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案例讲解的方式或是情境再现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当中充分的结合当地民族文化,通过生动的历史再现等形式来让学生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感受。利用真实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将帮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理论知识的含义,最终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将文化引入到研究中
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素养,同时重视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民族文化研究成果[2]。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思政理论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问题意识,同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民族文化带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对我国民族复兴的研究,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师的主动参与
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中的最直接参与者。教师的参与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对此,教师应积极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并撰写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地方性教材,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应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反馈建议,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及时的找到适合学生使用的新的教学资源。
(四)积极展开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和相关的政府单位应建立起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高校长久发展和稳定的需要[3]。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具体的商议和规划而形成的,这对学校的未来长久使用将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教学的场所,因此高校也比较忽视实践教学。教学基地的成立将围绕学校的思政教育提供稳定的场所,对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实践基地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时间活动,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高效思政理论教育的教学有效性提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措施。随着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程的改革推进,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教师应重视起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思政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觉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庆.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特色及创新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1—44.
[2]张平增,余友生.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向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4):52—56.
【关键词】全域旅游;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自国家旅游局长李金早于2016年1月2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和设想后,海南省根据本省的省情,提出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1],三亚市也根据市情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2],并在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三亚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和《三亚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笔者以为,三亚市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深入挖掘本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
一、“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与提高质量的关键点
李金早所提出的“全域旅游”的内涵之关键点,综合起来讲不外包含着如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发展“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一是空间纬度,即体现在空间的扩大和众多产业的融合上。具体地说,即“把一个区域之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从而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3]。二是管理纬度,即要求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为全区域的一体化。具体地说,要“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自由化和法制化”,“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3]。三是质量纬度,主要体现在旅游质量的提升上,所追求的除了旅游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新财富革命”的价值之外[3],还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文化享受程度。而要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文化享受程度的提升,就必须科学地开发利用本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民俗旅游的发展。其实,在发展“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中,优化质量纬度,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提高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享受程度,是旅游业能够长期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第一,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缺乏活力和魅力的。发展旅游业最为关键的,非但要着力开发利用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而且要尽可能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三亚的特色旅游资源,除了无与伦比的热带滨海自然资源之外,就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了。要把三亚打造成为国际滨海旅游胜地,促进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地开发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把它打造成为世界上的名牌旅游产品。充分开发利用本土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既是发展海南全域旅游的必然要求,又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所在。第二,从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旅游方面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使得中国旅游业的内容、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旅游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度假型旅游,过渡到包括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在内的特色旅游的转变。因为在社会生产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人们不但有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还要面对“城市雾霾”等环境恶化和事业上得失的压力。在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中,游客既能领略到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能在朴素淳美的民俗的感受中减轻心灵上的压力,获得放松洒脱、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在这一前提下,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产品开发的旅游者。民族民俗文化本身具有显著的活态性,它使旅游者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与旅游地民俗的主创者共同参与劳动和交流娱乐,在和谐融洽的互动中实现其原本旅游的目的。为什么云南旅游业搞得那么成功,云南丽江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因为云南的旅游业成功地打造了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为什么人们喜欢“田园牧歌”式的旅游?因为这种旅游模式既集旅游、娱乐、康体为一体,又有文化。第三,从文化功能方面讲,发展民俗旅游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从社会功能方面讲,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既能促进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又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从经济功能讲,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从环境功能方面讲,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本质要求,必须力求体现原汁原味,所以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并不破坏原有的民俗文化环境,而是使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得到保护。正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三亚市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结合秀美的滨海自然风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三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家园。它那热带海洋海岸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是独一无二,它那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也是极其独特的。因此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既要合理地开发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要科学地开发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民族文化之独特魅力尽情地展露出来,以长久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促使三亚的旅游业赢得长足的发展。倘若仅开发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而未能科学地开发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三亚的旅游业势必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至目前为止,三亚市隐藏于民间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其中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有: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疍家渔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苗族盘皇舞、回族婚礼;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有: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等。三亚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生活在这里的世居民族,包括黎、苗、回、汉人民在内的广大民众经过千百年的劳动创造和积淀而成的,它既蕴含着这些世居民族人民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感受,又凸显该地区历史脉络和民族特色,反映该地区的社会风貌。对此,只要旅游者亲身去体验和体味,就会感知其所蕴涵的文化特质。诸如黎族、苗族文化的物质形态文化,既极具质感,又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其活动形态、精神形态文化既具有本真、古朴的特点,而又神奇,令人神往;其精神文化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黎、苗族文化的这些特点,显示出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当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
二、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观,至目前为止,三亚境内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是属于简单化的开发,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景区槟榔谷一对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三亚市简单化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所开发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极为单薄,而且只局促于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景区。所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有物质文化资源和活动文化资源。如属于前者的有黎陶、黎锦、服饰、独木器、酒、铜鼓、铜锣和船型屋等;属于后者的有黎族情歌对唱,黎族歌舞表演,苗族竞技表演,一年一度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庆活动等。正因为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所开发利用过于单薄、活动规模小,以致不能支撑起某一方面的文化主题,不能成为主打旅游产品对外推介。至今尚未开发利用、仍然像璞玉一样埋藏在民间的,还有诸多的文化遗址,黎族、苗族特色自然村寨,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极其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俗等。正由于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使得三亚的旅游缺乏文化魅力。二是文化资源转化模式属于简单地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对三亚黎、苗、回、汉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直接而简单的开发利用,不能充分地挖掘当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民族性,以致不能充分地展现出当地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三是开发利用缺乏创意。如今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化,是一种满足于人们精神享受的新模式。目前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景区,在黎、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缺乏创意,以致旅游产品不能产生应有的附加值。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在规划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之外,还因为投入不足。三亚市于2008年进行规划,2014年由三亚槟榔河旅业有限公司承包建设槟榔河5A级国际乡村文化旅游区,正由于投入不足,以致许多规划至今未能按期落地,导致经营惨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益。
三、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通过全面深入的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并就如何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文化价值的认知基础之上。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入扎实的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充分了解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类别以及开发利用的总体情况,了解和掌握区、村各民族所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对其综合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规划,并根据市场需求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加工或再创造,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产品,有计划推进景区建设。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哪些资源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哪些不可以。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特性各不相同,除了旅游价值外,还有更重要的科研、历史和生态等多种价值。对这类资源就不能仅仅随着客源市场需求而任意开发,必须在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下进行有限度的产品化转化和开发。
(二)在加大对黎、苗族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突出其特色
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三亚市槟榔村的确是一处美丽的黎族村寨,全村共有四个村委会、十五个村小组,均分布在槟榔河两岸,并掩映在翠绿、婀娜多姿的椰林中。这里非但有山有水,又有温泉,是一处具有典型热带风光的村寨。把它建设成5A级乡村文化旅游景区,融观光、度假、康体和民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不会亚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槟榔谷景区。除此之外,中廖村、文明村、郎曲村等许多坐落在山窝中的黎族乡村,非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隐藏着诸多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果对它们进行合理规划并精心地打造,也会成为优美的乡村文化景点。在发展三亚市“全域旅游”中,有必要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在扩大黎族苗族乡村旅游中,务必注意突出本地的民族特色,不要像某些民族旅游景点,在打造黎族文化旅游产品时,均把黎族的五个方言区的都搬来,忽略了本地的特色,以致所打造的黎族文化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的大致雷同,体现不出本地的特色,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没有任何魅力的。
(三)加强黎、苗、回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
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潜在性特点,只有进行深度开发,才能使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实质和无穷的魅力充分地展露出来。三亚当地的黎、苗、回、汉民族文化中诸多原生态文化形态,诸如歌舞、民俗活动、神话传说故事等,都是最能体现这些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实质和生活风貌的文化形态,通过精心打造,转化为系列的精彩文化产品,就能充分地展露出这些民族文化产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可产生出高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深度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必须树立精品意识,选择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进行精心包装,打造成为系列文化品牌,并重点推介,以吸引游客。一个地区的旅游点能否长期吸引客源,关键要看是否有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能够成功地打造好三亚民族文化的精品、品牌,就会产生相应的品牌效应,就会使得三亚的旅游业饮誉海内外,长盛不衰。
(四)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务必坚持真实性原则
1964年的《威尼斯》明确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世界遗产委员会也十分明确地规定真实性是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以往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曾经出现过随意制作民族的物质文化,随意发挥、解说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其结果就是歪曲了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如黎族的船形屋,清人张庆长《黎岐见闻》记道:黎人“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也解说道:“黎族传统的住宅,外形像篷船,内部像船舱,顾名思义称它为‘船形屋’。”然而,有的导游或景区却把船形屋的由来解说为:由于黎族的祖先乘船渡海到海南岛来,为了纪念祖先,就把居室建成船形屋。这真可谓是牵强附会。关于黎族船形屋的起源,有一个相关的名为《丹雅公主》的传说故事,但有的书籍却把它写错为“雅丹公主”,结果是以讹传讹。又如黎族服饰,特别是筒裙,其基调本来是黑兰色的,但有许多景区制作的许多黎族姑娘的服饰是红色、蓝色的,基调全变了。如此等等,都违背了黎族文化的真实性。为此,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以确保民族文化资源的真实性、科学性。坚持真实性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民俗旅游反对民俗识,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出现。
(五)要强化整体性原则,在挖掘开发利用中对民族文化资源加以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日渐消失,三亚境内的黎、苗、回民族文化亦然。因而,在挖掘开发利用中务必精心加以保护。保护一个民族文化,就是保护该民族的文明成果,保护该民族前进、创新的力量源泉。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一个个“文化碎片”,割裂其生态环境,让其搬家至某个“文化孤岛”之上。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以全方位、多层次和非简化的方式来反映并保存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既要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身和其有形的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除了重视民俗旅游资源本身之外,又要关注各种民俗事象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过程[7]。
[参考文献]
[1]刘赐贵.政府工作报告[N].海南日报,2017-02-26.
[2]张雪锋,桂三妹.让三亚全域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旅游的兴奋点[N].三亚日报,2016-08-15.
[3]黄丹.海南该如何打造“全域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支招[EB/OL].南海网,2016-01-29.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已经内化成学生心底的价值取向,外化成了日常的行为准则。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共性因素,能够有效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有利于完善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却是多元统一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都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为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来丰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探索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而后者往往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虽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在思想根源上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能够有效地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各项教育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多样性也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后者,提供了历史、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充实和完善。”[2]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受到骑射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有着“重朋友”“讲义气”的传统,这些教育资源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因为有着民族渊源,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培育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每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不同民族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上。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中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多,这种独特的优势为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符号性和仪式感。通过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例如,探索将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将少数民族的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特殊性和一般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特色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
二、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限制因素
(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院校也仅开设了以个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程,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小,没有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授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容易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知识教育,把课堂变成讲授知识点、识记文化要素的过程,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课程的考试和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即使修过相关课程,学生仍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仅局限于表面化的知识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技能不足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文化技能方面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本领恐慌。例如很难区分风俗习惯与宗教行为、个人陋习与民族传统等,导致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行为管理、轻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倾向于简单说教,缺少深入细致的引导。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程缺乏归属感,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延续下来。在民族院校中,趋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时空的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缺少必要的形式要件。这种条件下,表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也高度趋同,比如更加侧重易于表现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而对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以及传统美德等方面表现手法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简单等同于主题教育活动、在内容上简单等同于文体活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四)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弘扬力度不够
对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群体来说,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多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较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兴趣点被不断的分散,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的“专利”。民族院校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要不断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的作用。
三、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民族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授课主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通过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等方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文化特征,把“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理论和“五观”教育有效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内容上进行甄别和选择,重点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高、具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容充实、规范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入到建筑、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在充分盘活原有少数民族文化教师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进力度,注重民族学相关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文化技能,一方面,通过选派学生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使他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技能培训,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工作队伍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研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聘任民族地区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兼职宣传员,有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育人队伍。
(三)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实现从制度管理的刚性约束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觉转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深入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加深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与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等共同精神追求的共同点,构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民族院校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上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工艺精湛、特色突出的文化景观,让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综合运用书报、网络等媒介宣传和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QQ群、微信平台等推送民族名片、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和信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覆盖范围。注重选拔、树立、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感召力。
[参考文献]
[1]田联刚,赵鹏.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 [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民族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又一个特色,它具有很大开发的潜力;对于其开发的目的与开发认识的前提、规划和开发的导向上均具备特殊性。对它进行保护开发和规划研究对于确保其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拥有许多民族,经济方面的文化也复杂多样,针对不同民族区域,不能使用一种或者若干种固定模式,然而开发旅游很多都是针对一个地区;因此研究典型区域的规划开发能够为类似的民族区域带来珍贵的借鉴价值;本文将泸沽湖区域摩梭文化作为示例,运用相关理论对于该地区的保护开发和规划做出探究。
二、四川片区发展沪沽湖旅游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各项设施待完善
基础的设施比较落后,很多村落都尚未通电,对于通讯方面的发展同样比较滞后,生活环境比较差。
(二)区域可进入性不够好
当前由西昌至盐源的100多公里,对于其中的有些地区的交通秩序非常不好,常常出现堵车现象;从盐源到泸沽湖的100多公里公路的更为严重,在干旱的季节能够通过,一旦到了雨季,道路被冲断,交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旅游资源和环境遭不同程度破坏
四川省区因为长时间的进行砍伐,所以湖泊的周围森林山林的覆盖面比较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草海等生态受到严重的破坏。因为过度的捕捞,虾鱼的数量急剧减少。由于开发商在中途撤掉资金,闲置了开发的场地,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三、沪沽湖东岸四川片区摩梭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
摩梭文化根据文化结构的角度能够划分成三类形态:第一类、物质性文化;第二类、行为型文化;第三类、精神型文化。这几类方面相互之间有着关联,彼此融合形成摩梭文化;在笔者看来,开发旅游应该分别从如下若干方面使用多种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护。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同与“保留”
伴随完成民主性改革的同时,中国的一些区域生产力的水平有着明显提升;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生活也有着极大改善;当前通讯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的改善,让很多之前处在封闭环境里的民族区域对于外界也有了更加深入、广泛的认识。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概念;在当前这类新环境里,文化里的一些旧文化慢慢地被其他一些文化进行替代,进而没有了之前的存在意义。它不是民族旧文化的落后,事实上是其所表现出来的新形态;传统的社会在转型为当前社会的时候,一些传统的文化也要伴随其进行变迁;我们不可以阻挡这类趋势,只能够对于传统的文化里失去了存在意义的部分进行保留,利用开展旅游业赋予它一些新功能。
(二)分离:对摩梭文化中的礼俗和宗教的仪式系统实行分离保护
一些外民族的旅游即是将特有的文化当做一类旅游的资源,对其进行组织与开发,然后向旅游者出售;在开发的过程里,将一些比如仪式、歌舞、礼俗等文化类形式进行商品化;但是对于这些仅有处于特定场合与特定时间,而且按照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经历程式化与舞台化包装,不按照传统规定随时向旅游者进行出售,压缩了它的内容,在某些程度上让它没有了原本具备的内涵。然而怎么样做到在出售其文化形态的同时,还能够保存下它内在的精神?笔者认为应当对文化里的宗教仪式与礼俗进行系统化分离。分离指的是面向游客出售的文化的内容和当地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形态有区别,以免对传统的文化形态内在的价值造成削弱或者扭曲。例如说编排宗教舞蹈,仅仅选取了一些固定的地点当做演出地点,但是对于一些真正重大的宗教仪式是采取封闭的,它是不允许游客入内进行参观的,以免过分商业化对仪式宗教的内涵造成弱化。
(三)传承:促进精神文化的传承
将文化进行传承是保护摩梭文化的关键之处,它维持了民族文化连续性与稳定性;传承主要分为三类方式;分别为:行为传承、物质传承以及精神传承。对于前两者比较容易实现,由于对于传承文化带有社会的强制性色彩,任何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均处在一定文化气氛里,而且承袭该类文化;但是传承哲学、艺术以及文学这些能够体现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方面应该人为促进;将原始的宗教当做示例:对于摩梭人而言,他们信奉该民族达巴教;达巴教的祭司将医、巫以及艺集于一身;对于传统摩梭的旧文化而言,它是重要的继承者;使用一些古代字体书写而成的经书不仅仅涉及宗教,而且还和社会的科学与自然有关。然而因为一些历史因素和现代的经济的影响作用,使得该教派慢慢地衰落下来。位于泸沽湖区域的老达巴更是为数不多,经书失传;因此应当为摩梭的青年人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指引他们研究学习经书里科学、合理的内容,传承本地区宗教的文化。除此之外,应当挖掘文化的传承渠道,比如说,在该区域学校的教学里,适当地增加民间的文学、民族历史以及艺术相关教学的内容;将一些和摩梭文化相关的书籍进行出版,或者举办社区报纸,以便于更多的人了解学习该文化;增强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四)提倡和纠正
保护传统的文化一定要基于民族的自觉和内在意愿;尊重他们在新经济的环境下的选择;然而尊重不是说放弃。一个方面,最好利用多类形式来积极地提倡文化里优秀合理部分,使其维持民族的特色,提升村民个人良好的品质和民族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宣扬传统的文化里的美、善和真的礼仪与德行,尽力使旅游业给社会以及人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另一个方面,提倡现代化和传统的文化的结合过程。在文化的再生、保留以及阻止其衰退的过程里,变迁是必然的方式。传统的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质,它能够以改善形式进行传衍和发展,这同样是在展示与考验文化的生命力。假如不和现代的生活相结合,一味的进行保留必然会慢慢地衰落。同时,在发展商品经济里,摩梭文化同样体现了一些弱点。突出的表现是:容易满足当前的现状、竞争的意识差以及狭隘民族意识。这些心理方面的因素严重地制约旅游业发展,具体开发时,应当对它进行引导。
四、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项目设计
如今该地区的旅游项目比较单一,通常游客仅仅留宿一夜或者两夜。在夜晚,参与当地居民开展的活动;在白天,乘坐猪槽船在湖中游荡观赏,他们或者骑着马在湖周围游荡。在这种情况下,游客不能够真正地领悟当地民族的气氛,人们都反映和其它的风景区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自然生态旅游项目(1)草海观鸟。建立观鸟区域,向游客提供大型望远镜以便于他们能够游览当地美景;同时游客还能够在该地区观赏鸟的飞行与喂食,欣赏它们生活的习性。对鸟群体的生活加以了解,同时向游客利用文字类资料介绍当地稀有鸟类。(2)骑车环湖。提供自行车的租赁服务,并且在途中为游客介绍风景和提供导游。(3)登高远眺。有关部门已经确定在山间修建登山的道路,安排游人攀登高山,以便于他们能够在山顶来感受泸沽湖的美好风光。(4)特色农业观光。建立和农业相关的观光项目,为游人提供采摘优质水果的场所,亲自观看种植农作物产品和加工的过程,让他们以一种实惠价格来采买该地域的特产。2.民族文化旅游项目(1)“我的摩梭生活”。开展一种让游客做一次摩梭人活动,建立一个摩梭村庄,让游客居住于内,集中地为游人讲述旅游的常识;同时向游人介绍当地风俗特情,组织游人来亲身担任家庭里某一个成员,依据日常的安排,来让游人做摩梭人日常的活动,让他们对摩梭的文化有一个深入了解,真切地感受当地人生活。(2)摩梭庆典。开展游人来参与当地日常庆祝节日的活动;除掉传统的节日,能够在模拟村庄内开展不定时活动,例如:表演歌舞和创作诗歌等等。(3)多彩的摩梭文化。在模拟村庄内,游人能够借助影视和资料的详细介绍来了解当地文化。除此之外,当地村民也能够向游人介绍当地文化。让游人感受泸沽湖的文化和一些风俗。同时能够领导游人进行游览一些当地的仪式,让他们对当地文化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二)社区参与
如今在一些开展文化旅游区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滥造工艺品和社会的治安非常恶劣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开发不得当而且没有完善地管理;在发展和开发过程里,一定要对居民利益加以考虑,不能忽略他们是主人这个事实,如果仅仅考虑开发对象,一定能够引发一些利益矛盾。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均能够利用有效引导和合理管理与规划来避免其发生。在开发过程里,按照社区的参与原则能够避免这类问题发生。
五、总结
>> 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困境及路径选择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 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开滦模式破解文化产业化之谜 河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运作模式探析 民族村寨旅游环境困境及路径选择 公共服务市场化:成效、困境及路径选择 浅析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实现路径 新疆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困境突破 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模式选择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开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国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及现实路径选择 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及路径选择 百色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于栗,周鸿,廖明君.广西特色文化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8]黄新宇.湖南特色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艺术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自己的地位。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掘学习和保护自己家乡的文化资源,为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探索。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对于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县本土美术资源丰富,但是对它的开发利用却是比较苍白,经过我的考察,总结,发现可开发应用的本土美术资源有:皮影艺术、剪纸、刺绣.香包,漆版板画,流沙画,根雕等,如果将其合理开发应运一定对教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此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剪纸,刺绣,香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学生学习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我校开发剪纸作为校本教学内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香包在庆阳的历史已有千百年,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小物件来表达她们的心愿,家养的牛羊猪鸡犬,野生的狮虎猴鹿兔,水中的鱼龙龟蛇蟹,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无所不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处处洋溢着民族气息,吸引了全国各地商家和爱好者。这一天,小孩满身挂满香包,两肩之上老虎蛙付,一学生给老师送香包,以表达敬仰、这种习俗,相延数千年。近几年,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开始变成商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产业生产,在机关的办公室里、宾馆饭店的大厅里、商场的柜台上随处可见。民间出现了一些常年从事香包生产、营销的专业公司,图案都是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材料,不管是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还是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至人物故事,都作为自己的取材范围。这种本土美术资源学生有亲切感,更易唤起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热爱之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二、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相结合――合古石刻,黄河象化石
合水素有“石造像之县”的美称。陇东古石刻博物馆所藏历代古刻300余件,石造像160余尊,数量多,晶位高,地方特色鲜明,在全省首屈一指。单体石雕佛像,北魏时期具有古印度的艺术风格的所雕造像,遣像面相丰满,眉清目秀,体态自然,富有动感的唐宋塑像,众多的明清时期的雕造,有的还配有佛教故事、古乐演奏图案。时代特色显明,雕造工艺精湛,成为美术课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通过带学生实地写生,让学生感受了解合水的石刻,学生的绘画热情会提高,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长大后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人人皆知,我县的板桥乡是黄河古象化石的发源地,被挖掘出的黄河古象化石陈列在北京历史博物馆, 黄河象在北京展出后,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我县的陇东古石刻博物馆陈列着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原样复制品,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它高大威武的神采。这些宝贵的本土资源成为我们美术创作的题材,更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
三、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创新求实相结合――漆板画,流沙画,根雕
漆板画,流沙画,根雕目前在虽是本土资源,但是还处在冷库中.漆板画出现在农村极少数漆匠手中,在我小时候常常见到农家人自制家具后,请漆匠上好漆画.漆匠将一些花、鸟、虫、鱼、山水、植物的图案,彩绘于衣柜,墙壁和顶棚,作为居室的一种装饰形式。特点是:经济、实用、效果突出,易于掌握。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艺术临近灭绝。我一直有一种想法,如果能鼓励学生积极挖掘学习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进行创新,更能传承民族文化,又能利用发展本土资源。
我县的根雕艺术大师丑卓劳老先生的作品堪称一绝,他的作品栩栩如生,有一部分保存在县文化馆。流沙画出现在固城乡一些民间艺术家中,没有较为完整的收藏.根雕,流沙画,这些资源存在,但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能将这些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开发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与关注生活相结合――身边资源,校园资源
一、渝东南自然、人文概况
渝东南地区的“一区五县”包括黔江区、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及武隆县,总面积约1985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9.5万人,其中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总人数约215万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紧密联系、自成单元、自成体系的地区,自然资源类似、文化习俗相同。渝东南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重庆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
二、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1.渝东南地处中国西部和中部的结合点,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明显。
(1)区域地位具有优越性。
从交通方面来说,渝东南在湘、黔、鄂、渝四省市的交通运输、旅游、商贸方面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随着区域公路、铁路、航空班线的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使渝东南旅游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从旅游方面来说,渝东南通过乌江等支流连贯长江沿线旅游热点,北面与长江三峡旅游精品线,南面与张家界旅游大区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互促性,是湘、鄂、渝三省旅游联动发展的助推力量。
(2)资源保存具有原真性。由于本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特色保存相对完整,古香古色,相对其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而言,本地区由于地缘、历史等原因人文、自然等资源破坏较少,保存相对完整。
(3)资源分布具有集聚性。渝东南一区五县的景区、景点大多沿乌江画廊和319国道一线分布,这样有利于景点、景区的串联包装、打造、宣传。
2.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不足。
(1)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挖掘不够,未与其自然旅游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结合以使其自然资源赋予“文化灵魂”。
(2)渝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部分文化遗产在传承人、载体方面处于濒危状态。
3.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机遇
重庆市政府出台“一圈两翼”的战略中,明确将渝东南作为特殊的“一翼”进行发展,并进行了减政放权。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实施“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建成休闲基地”的战略目标。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等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建设六大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涉及本区的重点项目是建设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包括大仙女山,乌江画廊,黔江小南海、蒲花河、濯水古镇、城市峡谷公园,石柱黄水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等景区、景点。2013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4.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挑战
(1)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加剧。渝东南周边的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纷纷把将旅游业作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和重庆市东南部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2)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旅游法律法规等方面亟待完善。
三、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深度挖掘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资源文化品位。
政府扶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培育文化品牌,规模运作
(1)以点带面,统筹规划,逐步发展。应该选取一些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比较发达的景区优先打造、包装、宣传,进而带动动其他景区开发。(2)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游客需求进行开发。在开发中要对游客的旅游需求、心理、客源市场等进行深入调研,只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才能实现更好的营销。(3)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每一个景区、景点的设计都应该进行周密的可行性分析,杜绝为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4)注重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借鉴,取长补短,避免雷同。要求点、线、面的全面结合,优化整体布局,形成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
(二)加大对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
(1)政府应该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收集、记录,建立活档案,科学保护,对具有较强文化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推进申报国家、省级非遗进程,获得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2)民族文化遗产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新元素,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使游客更好地体味民族遗产的文化本质。
(三)加大市场营销,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利用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幼儿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从而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五大教育领域活动中,是最直接的开发利用方式。例如在健康领域:可对孩子进行各民族饮食文化教育、介绍各民族特有的动植物资源、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风俗等;在科学领域:可向孩子介绍各民族的服饰,首饰、让幼儿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等;在语言领域:可对幼儿进行民族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教育;在艺术领域:可对孩子进行民族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扎染等艺术教育;在社会领域:可对孩子进行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丽江市幼儿园是纳西族特色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也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教师上的精品课都要求与民族有关,例如:一位教师上的《勒巴舞》是与纳西族有关,通过这堂课可以让幼儿了解纳西族特有的舞蹈和勒巴鼓,感知其勒巴鼓的鼓点节奏;还有《漂亮的七星》、《大家一起来打跳》……这些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都巧妙地融入了民族文化,既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又在无形当中给幼儿传授了纳西族的文化。
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开发利用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使幼儿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个性与天性得到表露,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形式。
丽江市幼儿园完成了民族特色区域活动创设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以及孩子的喜爱,同时也有来自不同幼儿园的老师来我园参观。我园的区域活动也融入了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例如:(1)“纳西美食馆”其实是一个美工区,投放的材料是各种颜色的彩泥以及教师做成的一些成品“丽江粑粑”、“纳西烤鱼”“纳西凉粉”等,这些都是纳西族特有的美食,在这个区域里面幼儿可以做各种纳西族美食,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在无形之中了解了纳西族的文化,也认识了纳西族特有的美食;(2)“纳西族美工区”这个区域投放的材料是纳西族的各种服饰,各种装饰材料,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了解、认识纳西族服饰的特点,以后见到类似的服装自然就知道是纳西族服饰,并且自己装饰各种瓶子、衣服等,进而更好的认识纳西服饰的色彩和纹样;(3)“图书区”这个区域投放的材料是纳西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的图书,提供一些头饰、服装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4)“古城印象”这个区域是投放了各种古城里纳西习俗,各种美食等的相关材料,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亲自去体验纳西族人们的习俗和生活,有利于幼儿认识和传承纳西族文化。
三、在环境创设中开发利用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我们可知,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幼儿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