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07: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早产儿护理要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所谓的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 w的新生儿,他们的体重一般都在2.5kg以下。当前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早产儿或者是婴儿出生体重非常低。根据其相关的资料可知,早产儿在所有新生儿死亡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44.6%~68%,而早期的新生儿其新生死亡高达65%~84%。因此,出生的日龄越小、出生的体重越低的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笔者依据多年的临床与带教经验,现将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保暖
对于早产儿而言,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尚处于发育不成熟阶段,棕色脂肪很少,而产热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其体表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皮下的脂肪比较薄,因此更容易出现低体温与寒冷损伤综合征。所以,保暖是早产儿最关键的护理措施。
1.1环境 早产儿的病室中应该装有空调,能够保持恒温恒湿。早产儿的病室中其温度维持在24~26℃,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1.2暖箱 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小于2000g,就应该尽早的将早产儿放在已经预热好的暖箱中进行保暖。而暖箱的温度则是依据其早产儿的体重与出生的日龄来确定。早产儿的体温需要每隔1 h进行1次测量,依据早产儿体温来调节暖箱的温度[1]。如果体温基本正常之后,可以每隔4 h再测量1次体温。根据其相关的研究表明,原来的暖箱设备作为基础,添加一些鸟巢状的毛巾圈与浴巾罩,将其模拟成类似子宫的环境,可以更好的降低早产儿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其体重的增长,降低其伤残率。
1.3其他 对于体重低于2kg的早产儿,可以给其佩戴头帽、襁褓保暖。如果在暴露的条件下操作时,应该选在红外辐射的床上进行。接触早产儿的一切东西,包括工作人员的手、听诊器都需要保持温暖。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儿实行人性化的关怀。在护理过程中为患儿创造一个温暖的居家环境,使其得到关爱。
2 维持其有效的呼吸
早产儿的呼吸中枢一般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呼吸不规则,经常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如果早产儿的胎龄低于35 w,其肺部会缺乏表面的活性物质,容易引起新生儿出现肺的透明膜病,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其发病的概率就越大。对于早产儿而言,窒息与肺透明膜病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2.1 早产儿要求其为头高脚低的仰卧,通过重力的作用减少胃中出现返流与溢奶现象的发生。早产儿的头偏向一侧,能够避免误吸呕吐物而造成的窒息。
2.2保持早产儿呼吸畅通 早产儿需要专人进行看护,护士应该经常检查其口鼻腔是否保持通畅,要及时的将口鼻腔中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并及时的吸痰。若有鼻痂,可以使用1滴温水将其润湿,待其软化后使用干净的棉签弄出来[2]。
2.3吸氧 如果早产儿有缺氧的表现,需要给予及时的吸氧。通常情况下,吸氧的方式有鼻导管、气管插管以及面罩等等,吸入的氧气应该对其进行加温与湿化。一旦缺氧的症状有了改观,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注意防止出现氧中毒。
3 预防感染
基于早产儿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的免疫功能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其皮肤非常的娇嫩,屏障功能低,体液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各种感染,严重的感染也常常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因素之一。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早产儿妈妈实行人性化的关怀,帮助早产儿妈妈消除恐惧和焦虑的情绪。用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开展护理工作。
3.1环境 早产儿的病室应该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应该相对固定。一旦出现了呼吸道的感染,就应该及时的将其调离早产儿室。早产儿室中的医疗器械要做定期的更换与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2无菌操作 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其无菌操作的概念,进入早产儿室都要及时的佩戴帽子与口罩,穿上隔离衣,进去之前要洗手,接触早产儿要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
3.3皮肤黏膜护理 接触早产儿的皮肤,动作要轻柔。在情况良好时,可以每天沐浴一次,保证皮肤的清洁。需要注意的是在护理的时候千万不能污染到早产儿的脐带。
4 科学合理的喂养
因为早产儿的消化酶不够足量,胃酸的分泌比较少。因此很容易造成其消化吸收的功能比较差。因此他们所需要的营养要远比足月儿要多,这就使得早产儿的喂养容易出现问题。
4.1喂养方法 当前还没有比早产的母乳喂养更合适的营养品,所以新生儿的营养学一直在强调要进行母乳喂养。如果不能满足母乳喂养的则以早产儿的培养喂养比较好[3]。
4.2喂养原则 对于体重低于2kg或者是吸吮能力比较差的早产儿,不能采用鼻饲喂养。体重越轻的喂养的次数要多一些。当早产儿的体重高于2kg时,生长状况良好的,可以先喂养温水,然后再过渡到其母乳喂养。一段之间之后,如果消化功能基本成熟,可以依照足月的婴儿进行喂养。
5 结论
对于早产儿护理,还需要做好输液管理、发展性的照顾以及加强对早产儿病情的及时观察。适当的增加早产儿的睡眠时间,增强抵抗力,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这样才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11:1-2.
【关键词】 早产儿; 护理; 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02-01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 g,身长在47 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对外界生活适应性和抵抗力差等因素,易出现许多危险症状,如低体温、喂养困难、代谢障碍、呼吸暂停、并发感染等各种易患疾病。为了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对胎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密切观察病情,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及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1]。由于孕期不足,导致早产儿各系统功能的发育不够成熟,因而潜在导致患儿死亡的可能性[2]。如何通过积极的护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此问题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3]。本文中笔者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早产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与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67例;胎龄27~36周,平均(31.2±1.8)周;体重1500~2300 g,平均(1853.5±67.59)g。167例早产儿Apgar 1 min评分≤3分4例,4~7分93例,≥8分43例,评分不详27例;合并新生儿窒息31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66例,新生儿湿肺12例,呼吸窘迫综合症3例,多脏器发育不全108例,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例,硬肿症2例。临床表现为自主呼吸弱、吮吸能力差、无法自主维持体温。
1.2 方法
167例早产儿均进行积极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温箱保暖(控制箱体温度在32 ℃~35 ℃,控制湿度在50%~60%);低流量吸氧;静脉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同时,针对吮吸无力的患儿,采取鼻饲方式进行喂奶;针对出现呼吸暂停的患儿,视严重程度给予触觉刺激、或呼吸兴奋剂刺激。同时,针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要点。
2 结果
167例早产儿经过精心的护理,治愈出院113例,占67.66%,自动放弃治疗48例,占28.74%,死亡6例,占3.59%。
3 讨论
在本院针对所收治的167例早产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以外,还进行了包括体温护理、喂养护理、以及血糖护理在内的相关工作。总结针对早产儿特点的相关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到早产儿的病情极不稳定,病情反复的可能性极高,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积极的观察。同时,需要针对患儿口腔、鼻腔的分泌粘液进行彻底清除,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性。若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2)从体温护理的角度上来说,早产儿均放置在温箱当中进行保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健全,因此,将箱体温度在32 ℃~35 ℃,湿度控制在50%~60%。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每日进行3~4次的体温检测。(3)从喂养护理的角度上来说,早产后情况健全的患儿需要尽早的开奶。开奶前可以试喂糖水。喂养中需要对患儿背部进行轻轻的拍打。同时,结合早产儿的不同体重,给予不同的喂奶方案。一般来说,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单次喂奶量应当越小,但喂养次数需要更加的频繁。通过积极的喂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的体重,从而改善预后。(4)从血糖护理的角度上来说,临床研究数据证实,早产儿的空腹血糖大多取值在2.2~7.0 mmol/L[4]。若检测到患儿的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则需要及时进行血糖护理干预。一般来说,选取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结合患者的耐受度,对输液速度进行有效地调整,以尽早降低患者血糖水平[5]。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进行精心、积极的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早产儿死亡,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余捷文,金伟.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2):64-65.
[2]董玉红,杨晓存,张君平,等.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3):29-30.
[3]孔祥珍.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8-9.
[4]吴丽萍,何仲,韩冬韧,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300.
【关键词】 早产儿护理;袋鼠式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0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2%,死亡率为8%~20%,国外为3%。因此对早产儿的管理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要降低0~5岁儿童死亡率,关键在于降低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因此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关键,经济发达国家的医院常将这些自身不能调节体温的婴幼儿放在暖箱中。我院是一所基层医院,从2009年1月—10月,接生802例,早产儿18 例,双胎早产5例,因条件有限,随着早产儿的增加,暖箱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院采取了一种新的育儿方法——袋鼠式。
1 袋鼠式护理概念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在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并将此种方式坚持到矫正胎龄为40周。
2 袋鼠式护理的方法
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衣服里,母亲和新生儿身体24h进行皮肤接触,为早产儿提供一个适宜的暖箱。
3 袋鼠式护理的好处
3.1 新生儿紧贴母亲的乳房 这种可以帮助新生儿保温,使体温稳定,可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使新生儿呼吸、心率稳定。
3.2 保证血氧饱和度稳定 氧气的消耗、血糖的水平比婴儿暖箱好。
3.3 使母亲的信心增加 可以护理好自己的孩子,感觉压力减轻,帮助母亲与婴儿建立良好的感情。
3.4 经济省钱 母亲及家庭更容易接受,方法简单,母亲容易掌握。
3.5 如果母亲有病 父亲和亲戚也能实施此法。
3.6 对医院的好处 不必购买太多暖箱,减少开支。
4 适用此法的婴儿
4.1 体重>1800g的婴儿 一般情况稳定。
4.2 体重
4.3 早产儿、低体重儿 生命体征稳定。
4.4 不能转诊的新生儿 适用袋鼠式育儿法。
5 母亲及新生儿的准备
5.1 母亲的准备
5.1.1 首先告知母亲什么是袋鼠式护理 方法,好处,让母亲做好心理准备。
5.1.2 指导母亲怎样皮肤接触婴儿 如何抱奶,挤奶,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如何护理婴儿。
5.1.3 母亲穿着舒适,温暖 足够大的外衣。
5.1.4 环境温度22℃~24℃,湿度60%~80%。
5.2 婴儿的准备
5.2.1 婴儿在“袋中”,除了一个尿布、帽子和短袜。
5.2.2 若温度低,房间应加热 婴儿可穿无袖开衫,母亲用衣服盖住自己和婴儿。
6 袋鼠式护理的注意要点
6.1 所有的母亲都可以 只要母亲健康,状态良好。
6.2 母亲必须是自愿的 能随时提供这种护理。
6.3 母亲需要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方可采用袋鼠育儿法。
6.4 母亲可以自由活动 站、坐、卧等姿势都可以,睡觉时最好是半卧位,有利婴儿呼吸畅通,母亲每天洗澡,注意手的卫生。
这是一种特别针对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的护理方法。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几十年,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医院都未曾普及。近些年来,袋鼠式护理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新生儿科所采用,成效也显而易见。2016年8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牵头,着手建立袋鼠式护理法的实施标准和流程。
蒙景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儿科科护士长,有着20多年早产儿护理经验,为我们呈上一场袋鼠妈妈一样有温度的讲解。
“袋鼠式护理"首创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哥伦比亚,作为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的替代方法而被应用。当时,在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没有现代化的新生儿保暖措施和监护系统,可是人们发现,只要妈妈每天抱着新生儿,和他们尽可能多的皮肤接触,不但使婴儿的存活时间长,而且生长发育的指标都良好。就这样,袋鼠式护理法应运而生。”蒙景雯护士长介绍说,“早产儿由于在母体内待的时间不够,无法从孕期急速生长的最后几个月中充分吸收养分,导致各个脏器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出生后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类似母体的宫内环境和特殊的生命支持系统,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袋鼠式护理法特别适合28周以下出生的早产儿,体重小于2500克的足月小样儿及患病足月儿。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袋鼠式护理的实施指南,指南建议应在婴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开始,至胎龄40周或2500克。蒙护士长继续介绍,“‘袋鼠式护理’可以促进生命体征的稳定,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有利于宝宝智力和情感的发育,并且还可以缓解母亲的焦虑和产后抑郁的情绪,同时大大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这种模式对于早产儿及其家庭来说非常有益。”而且除了母亲,父亲和家庭其他成员也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那袋鼠式护理法怎么操作呢?蒙景雯说,家庭应用袋鼠式护理法时,要使用袋鼠抱巾或者袋鼠衣。实施当天清洁局部皮肤、剔除胸毛(父亲)、更换干净衣物(建议穿开衫)、家长避免感冒,且保证前一日充足休息。操作时关键要控制好宝宝的姿势,要点为:母亲和宝宝要同时前胸,做到胸贴胸,宝宝的头处在“闻花位”,就是仰起头,像在闻高处的花香似的样子。这种姿势可以使宝宝的鼻子、咽喉和气管呈垂直状态,同时,宝宝的脖颈要伸直,避免过伸或俯屈。此时,妈妈轻轻将宝宝的头扶着歪向一侧,使自己能够看到宝宝的小脸。蒙护士长还提醒说,袋鼠式护理时,妈妈一定要保持清醒,避免跟宝宝一起睡着。
【关键词】早产儿;保暖;哺养;感染;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 500g,其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未健全,生活能力较弱,其病死率远远高于正常新生儿。据统计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75%,因此早产儿护理的好与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我院2005~2006年出生118例新生儿,医护人员根据早产儿的特点,严格按照护理
程序,对早产儿的喂养、保暖、抗感染等问题进行细心的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中,男76例,女42例。体重850~2 500 g,平均为1 730g。身高35~47cm,平均为41cm。胎龄26~37周,平均为32周。经过精心护理观察及认真治疗,两例死亡,均为出生体重极低患儿,1例因肺透明膜病死亡,1例因肺出血量较多,家属放弃治疗,其余116例经治疗7~15d痊愈出院,存活率98.3%。
2 护理要点
2.1喂养护理首先,在营养的选择上,最好选择母乳与适当量的配方乳相结合。母乳富含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强早产儿胃肠防御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对婴儿脑发育。神经髓鞘及血管壁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早产儿母乳中某些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钙、磷,且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弥补母乳喂养早产儿的不足,我们另外添加钙、磷、蛋白质等的配方乳,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需要。早产儿配方乳的成分是根据胎儿在子宫内的组织增积率和化学成分来估计的,高蛋白配方乳可使早产儿体重增长快于母乳喂养儿,且钙磷含量作了明显的强化[2]。
其次,在喂养的方式上,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条件来定。吸吮及吞咽有力患儿可选择经口直接哺乳,是最理想的哺乳方式。体重>1 250g的患儿多采用间歇胃管喂养,为最常用的方法,以经口插入较好。操作时奶液要自针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不可用力推入。间歇胃管喂养可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如胃泌素、胰岛素、胃多肽抑制素等。对于那些体重
2.2保暖护理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皮下脂肪少,且皮下脂肪中的棕色脂肪含量少,维持正常体温较差,容易出现体温不升及硬肿症。因此,保暖非常重要,它贯穿于娩出前后的各个环节。首先,保证产房(手术室)及早产儿室的温、湿度维持在24℃~28℃,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不健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差,故早产儿保暖最好的选择是入自动调节温度的恒温箱内,使患儿保持在中性温度。对于体重<2000 g者应放入暖箱,箱温原则按出生体重、生后日龄和室温调节在32℃~35℃,最高>37℃,即生后第1天箱温可调至33℃,<1 000g的婴儿在34℃~35℃,<1 500 g的在33℃~34℃,7~10 d后逐渐调低。要求皮肤温度维持在36℃~36.5℃,肛温36.5℃~37℃,24 h温差<1℃,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体重越小,则要求湿度越高,因它减少皮肤和呼吸失水,减慢空气流速,有利于保暖和减少体重下降。再次,由于早产儿易发生肺透明膜病,而且不显性失水是足月儿的2~3倍,在早产儿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时期,因此暖箱湿度应尽量接近宫内湿度。通过118例早产儿护理,我们认为暖箱湿度调节在60%~65%较为适宜,但湿度增加会导致细菌繁殖,因此应加强暖箱消毒[3]。
2.3防感染护理早产儿从母体获得抵抗力少,机体抵抗力弱,易受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害,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前先更换衣帽,流水洗手后再接触早产儿;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及时通风,定时消毒;早产儿物品要专用,衣物要高压消毒,严禁家属探视。暖箱固定专用,每周更换1次,每天用消毒液擦试暖箱内外壁1次。每天更换氧气管、湿化瓶及温箱水槽中的水,各种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并注意皮肤粘膜的保护,做好皮肤、口腔、眼部、脐部、臀部护理。此外,早产儿毛细血管脆弱,凝血机制不够完善,易发生出血,应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注新鲜血液或血浆,并注意观察患儿的各种体征状况[4]。
3体会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在加强喂养、保暖、防感染的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护理对策,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合作,防止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一旦有并发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等情况。对于可以出院的患儿,应向其父母做详细的出院指导要培训和教育家长如何护理出院后早产儿,包括喂养、保暖和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何观察病情,预防感染措施,保健指导等,提高早产儿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凤菊. 58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7):845.
2谢洁珍. 49例早产儿护理对策与体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