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根据省政府、省政府安委会和市安委会有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一系列通知要求,为组织开展好本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各级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和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集中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时间步骤
1、社属企业制订方案、自查自纠(6月-7月15日)。
2、系统组织检查和请专家会诊(7月16日-8月31日)。
3、配合所在地政府检查(9月1日-9月20日)。
4、企业进行总结(9月21日-9月23日)。
三、大检查主要内容
1、认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反复学习各级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省和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企业安全员读本》,并组织考试,做到警钟长鸣,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
2、安全生产设施完备。加大对消防设施的投入,对灭火器、消防沙池、水池要按规定配齐配足,该添置的要添置,该维修的要维修,并保持完好状态,对老化的电线、配电器材和破旧的门窗应及时更换,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漏什么、堵什么,不拖尾巴,不留隐患
3、安全生产制度落实,管理规范。一是落实门卫严把入库制度。凡外来入库工作人员,必须凭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将烟火存入值班室,并佩戴入库胸牌方可入库。二是消防当班人员定时巡库制度。对当天出入库棉花区域实行72小时重点观察,重点部位重点巡查,发现问题能及时汇报处置。三是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对破损的消防器材及时维修、更新换,使其处于临战状态。四是领导带班制度。领导24小时带班、查班制,时刻做到警钟长鸣,确保库内安全。五是定期组织实施消防演练,熟练掌握各种器材的使用和灭火应急求援的响应程序,确保预案的实用性。
5、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企业应举办一次安全生产轮训。内容可安排最近国家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也可结合本企业实际,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
6、扎实进行隐患排查,问题整改。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我社将组织专门力量,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采取库房抽查、消防设施普查、文件资料和登统计细查、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严查的方式,对检查结果,当场召开办公会,对存在问题逐个拉条挂账,明确整改标准、时间和责任人。
7、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企业要按照去年全国统一部署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情况,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特别是预防处置火灾)的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预案管理,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企业与政府间预防预案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切实加强对我社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领导,市社成立以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市社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合作经济指导科。系统企业也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单位法人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分头落实。
(二)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系统企业要结合实际,根据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落实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到人、落实到各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于每月1日前前将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报市社合作经济指导科。
(三)分工配合,落实责任。市社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将全程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情况的进行协调指导,系统企业要积极行动,全面排查和治理隐患。要分阶段、有目标地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做好总结,及时反馈。系统企业要及时上报活动进展、工作情况、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市社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将定期向市安委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系统企业于9月23日上报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合作经济指导科,王兼主任,张任成员。
联系电话:ⅩⅩⅩⅩⅩⅩⅩ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二〇一三年Ⅹ月Ⅹ日
坚定信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措施,这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人们已经逐步树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我们只要坚定信心,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就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落实责任。按照省政府即将出台的《福建省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职责内容及相应责任,大力推进政府及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的有效落实。要认真总结泉州市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近年来“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经验,对全省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创新机制。要敢于打破那些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旧框框,既要很好地贯彻上级要求,又要破解安全生产工作难题。对重大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认真解决:要树立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突出解决对本地区安全生产有决定性作用的行业领域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安全监理 和谐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01-01
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审时度势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处理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关键的环节。我国农村地区提升生产力水平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对于推动农业增产以及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监理事业是保障农机质量,实现安全生产,促进农民用好农机的重要基础,必须抓好抓实。
1 加强安全宣传工作
保证农机安全生产是农机监理的重要任务,在农机实际使用中,实际操作人员不良的使用习惯和不当的操作方法,都会影响到农机的安全生产。农机监理工作既要重点宣传党和国家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还有相关的政策和方针, 还要向农机驾驶员以及操作人员宣传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识以及法制观念, 促进他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开展安全生产操作, 推进农机监理工作深入人心。
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看,近几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的宣传手段日益成熟,如农机知识手册、LED宣传屏、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方法和手段,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工作要求选择不同的宣传方法。例如,在春播、秋收季节就可以利用农机安全使用手册和车载移动LED屏等方法,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机驾驶员和操作员宣传相关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指导农机安全生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机监理网站,设置农机常识、农机安全生产等专栏,为广大农民服务。在农忙季节加强巡查,设立微信农机安全生产公众号,强化日常检查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力争让农机驾驶以及操作人员形成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积极与各级政府沟通,争取各级政府对于农机监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农机监理环境。
2 强化法律法规监管
农机法律、法规,是依法开展农机监理工作的依据和重要保障。从性质上看是农机监理是行政执法行为, 法制性以及政策性凸显。和谐农机监理事业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农机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有力保障, 提升农业机械依法管理水平,实现农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我国关于农机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健全和完善起来, 农机安全监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对农机监理机构相应的执法主体地位予以确认,并对其工作职权具体范围明确予以规定,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当中, 必须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强化执法力度, 防范发生农机事故。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因保证程序合法, 不仅要持证上岗, 还应该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执法活动,公正执法,服务热情,取信于民。
3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机安全监理机关是对农机安全生产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行政执法执法机关, 应该说农机监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公正执法以及执法效果等多方面问题。爱一行首先要从懂一行入手,这个“懂”包含:
3.1 懂法。从我省兴义市的实际情况看,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法制教育非常必要。一方面,所有监理人员对农机监管相关法律条文要熟悉和掌握;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提升农机监理的工作质量。
3.2 懂业务。农业机械其构造具有复杂性,用途具有多样性,了解农业机械才能更好的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根据农业机械的实际特点开展相应的执法工作。
3.3 懂政策,重职业道德。农机监理执法工作是代表政府在工作,必须对国家相关的“三农”政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投入工作。为人民服务好, 执行好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 提升安全监理水平,构建和谐农机监理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过去我国一些农机监理部门的衙门作风较重,服务意识不强,大局意识较差,特别是我省一些边远地区,这种现象较为严重。从兴义市的实际出发,笔者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构建和谐监理重要的在于培养服务意识, 转变职能, 将管理工作融入服务中, 农机监理全过程体现良好的服务精神。
4.1 农机监理机关以及监理人员要从实际工作入手强化服务意识,本着服务基层和农机手的原则把相关管理工作体现在服务中。
4.2 前瞻性的做好农机监理工作,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启用新的工作手段, 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强化责任制。
4.3 改变工作作风。过去一些农机监理人员,在工作中野蛮执法,客观上造成了群众的一些抵触情绪,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4.4 强化业务研究,提升农机监理技术水平和质量。几年来农机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大量出现, 农机监管人员必须掌握新的农机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手段,提高农机监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用现代化监理设备和手段提升服务和管理的质量。
5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事关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大局。重视并落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党和政府赋予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工作职责,也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市、县、乡、村、户各级联动制度,构建功能完善以及结构合理的农机安全监理网络, 优化农机安全监理网络,突出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和谐管理;施工作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70-01
施工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作为建筑工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自始至终活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他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危险,如何预防和减少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呢?古人云:“凡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末而务本”。我认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治本之举在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了“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教育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含义深刻,包含着三个方面的理念:
一是“依法管理”的理念。“安全第一”确立了安全管理的法律地位,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入了“安全一票否决制”、“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等相关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可称之为“依法管理”的理念。
二是“长效管理”的理念。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是形势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它更是一项长期的、贯彻始终的治国方略,可称之为“长效管理”的理念。
三是“和谐管理”的理念。“预防为主”提示了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制度陆续的建立、实施和完善,实践以德治国,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治国思想理论,可称之为“和谐管理”的理念。
实践以上三种理念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便是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不是简单的教育与培训的结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安全教育培训具有“人文”性、“强制”性和“时间”性三个重要特征。安全教育培训的三个特征与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理念形成了对应的内在关系:
1.“人文”性(“和谐管理”)。“教育”包含着“人文”性理念,“和谐管理”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显露“人文”性的特征。通过广泛宣传,谆谆教导,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理念深入灌入每个作业人员的心中;让所有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树立“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他人,他人不伤害我、我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意识,让所有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树立我创建、我维护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意识。
2.“强制”性(“依法管理”)。“培训”包含着“强制”性的理念,《安全生产法》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23条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强制”性的特征。建筑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必须落实,作业人员中的特殊工种(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等)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取得上岗证等;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时间”性(“长效管理”)。项目部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教育培训”作为职工、作业人员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时间”特性显得十分突出。时间性表现在安全教育培训应贯穿于终身教育之中,存在于人的生命之中,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融入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不论是新作业人员还是调离工作岗位或离岗后重新上岗的作业人员,都必须重新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作业前还要接受班前安全教育。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煤炭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大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一直处于首要位置。然而大部分所需的煤炭都是地下开采产生的,因为生产条件恶劣,煤炭生产工作一直与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座椅,对我国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促使下,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在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利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运行。
1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经验匮乏、基础薄弱
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意识非常薄弱,认识不全面,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全面落实,在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不到位,劳工组织的形式是不清楚,对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监督制度不能顺利进行,质量和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规章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团队缺乏安全培训,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1.2 安全投入水平不够、投入结构分配不合理
我国大概30%的国有煤矿开采不协调,不能顺利开展接续工作,这类煤矿产业生产设备落后,老龄化严重,没有安全意识,安全投入资金少。
1.3 煤矿专业安全人才短缺,煤矿从业人员忧患意识不强
第一,煤矿企业人才短缺,这就导致安全生产方面缺少专业的人员,第二,煤矿企业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死临时工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埋下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隐患。
1.4 监督力度、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在煤矿生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关系到很多内容,其中包含:机电设备,煤炭的运输,自然灾害等。由于繁琐的煤炭生产流程,导致对安全管理的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比如:知识运用,技术能力等,还有就是安全管理方面,缺乏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安全的隐患,使安全事故频发。煤矿的生产过程都是互相联系的,在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当前对煤矿企业的监管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办法对不安全因素采取动态监测,使预防工作不能提前进行。还有,传统的安全检测方法在我国很多煤炭企业还在使用,他们依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去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安全的检测办法是非常多的,例如,进行互相监督检查,周检,月检,季度检等,这样可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起到很好的提高与促进作用,让煤炭生产更加的顺利,因为检验的实践和路线都是固定的,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它们的规律,不去对检查共组认真负责,而是应付差事,使获取的信息不真实,对管理方面造成困难。
2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改进对策
2.1 加强煤矿企业政府监管
煤矿企业需要主动热情的去学习煤炭的相关安全监督条例,配合相关政府的管理工作,在政府的带领下,主动热情的配合煤矿的政府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建立一个符合当地煤矿安全监察的系统,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与此同时,煤矿监督,应该落实到底层,深入到生产线,真正形成以预防为首要任务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2.2 加强安全生产投入,提升管理水平
第一,要不断的调高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对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工作要更加的深入,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和相近的工艺水平。加大对安全技术的投资,这样才可以设备的安全性和技术的不断研究提供保障,最好制定是有相关的明文规定。第二,在煤矿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中,需要设立安全研究专项资金,建立起安全生产科研保障体系,把相关专业的学者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对安全技术的不断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2.3 推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
与广泛的管理模式相比较,精化管理有明显的优点。首先,精化管理可以融入到煤矿生产的各个领域,使煤矿企业领导管理理发生改变,帮助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生产过程的领导做出正确的决定。二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很好的自我控制,让员工在接受管理方面从被动变为主动。第三,加强精华管理,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全面。在过去,系统不完善、执行能力差、没有先进的管理制度等,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安全管理方面更加的系统,更加方便,也更加严格。四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得到了加强,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更加顺利,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煤矿安全管理的详细管理,应建立一个系统的详细管理体系,在内容和具体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管理规定。一方面,要规范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的运行,减少由于工人自身问题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对煤矿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第一时间把由于粉尘,天然气等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进行解决。让煤炭生产的环境更加健康,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精化管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工作要特别关注,让煤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2.4 注重安全管理创新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安全生产的基本工作,如生产中的一些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制定一定的安全规定和管理标准,有一定的轻伤指标,如果当月超过指标,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处罚,这样,可以体现出对安全工作方面的重视还可以为企业增加各式各样的经验。为了提高安全管理的概念,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全体员工定期举行专业的培训大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倡导“珍爱生命”。还有,让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要让衙门知道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最后,让每个人员都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安全知识,可以掌握事故的l生规律,让煤炭在生产过程中更安全,从而经济不断的发展。
2.5 实施安全生产托管制度
煤炭行业的企业托管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托管。包括采矿企业管理这个特殊的权力,因此采矿权的存在,导致煤炭企业管理,与一般的企业托管不一样,煤炭企业托管需要强调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煤矿安全生产托管是煤矿企业托管形式的重要体现。所说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它是在采矿所有权利税和从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当前情形下,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托管制度,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3 结束语
总之,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随时把生产安全放在最主要的任务,让我们国家的的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徐俊.浅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改进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69.
[2]贾冲涛.浅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6,08:209.
1.1员工的职业操守较低电力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违章行为,违章行为主要体现在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违反了劳动纪律、违章操作以及违章指挥。例如有一位配电的修理人员,发现了故障,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修理,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事故。同时,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为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而发生事故情况,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2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而言,其总是将过多的精力和热情放到电力企业规模的生产扩张方面,很少有管理人员会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细节性工作。了解到一部分领导总是习惯于狠抓企业经济建设、企业管理,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事物背后存在的客观发展规律,因此较难通过有效地事前预防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各个生产设备、安全装置的不定时检查、保养维修、检修记录以及档案记录等均不能够及时、有效、准确、规范地进行科学保管。1.3管理部门对于安全器具管理不到位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对于电力工作器具管理没有严格的流程,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于一些登高的器具来说,其本身质量的合格率就不是很高,同时对于定期检查器具的工作也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报废管理工作只是形同虚设。对于转借器具来说,本身就没有具体的转借手续,在转借之后对于其完好的程度也不进行检查,即使发现器具出现了损坏,也没能进行及时的修理,从而严重地威胁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事故应急系统不健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应急指挥系统或者其应急指挥机构等建设尚不完善与健全,因此则不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科学、有序、有力、高效的事故抢救工作,并且在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也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应急准备与应急策划,因此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很容易陷入到不知所措的境地,因此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1.5事故应急抢救人员能力较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时,一些应急抢救团队的专业性知识培训工作不够深刻,因此培养的应急抢救团队工作人员也就不能满足专业标准的要求。对于绝大多数电力企业而言,均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具备足够专业水准的专业应急抢救队伍,主要包括事故的应急指挥以及应急操作人员。并且在全体职工的范围内也需要进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2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
2.1以事前预防为主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应坚持着“安全第一、事前预防、常备不懈”的基本原则,大力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突出对突发性事故的事前预防与合理控制,定期、定时进行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了解与处理生产设备现存的缺陷,有效防止出现重特大的电力生产事故出现;组织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事故处理演习,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对于重特大突发性事故的紧急处理、应急抢险及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的能力。
2.2分层、分区管理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应该严格地按照“分层、分区管理,协调统一,以及各负其职”的基本原则建立一套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系统。每一级别的供电部门应当针对单位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事故防止与应急处五办法,有效地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2.3确保生产重需要遵循着“统一协调、保证主网、保证重点”的基本原则,在突发性事故的处五过程中,将确保大范围区域内电网的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运用一切必要的管理手段,限制突发性事故范围扩大。在恢复正常的供电过程中,应当优先恢复比较重要用户的供电需要,并且近况恢复整体社会的正常供电秩序。
3提高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3.1对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培训,可以有效地将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提高。安全的需要和求生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经过后天的培训才能够得到的,而且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强弱与工作人员所受的生命威胁是成正比的。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只有全员了解安全才能够进行安全的生产。此外,电力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时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并且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管理素质得到有效地提高,以此来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2加强机制建设①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②建立一个应急的预警机制,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对于一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部门进行督促,使其得到整改并达到指定的标准。③对基础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严格的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作业。④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将约束机制完善。在开展监督考核工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将监督的责任落实到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
3.3杜绝违章操作在进行现场施工时,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推行岗位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严格地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作业,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巡检、设计、操作以及管理方法等。通过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和应用,坚决杜绝违章操作的出现,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
3.4树立科学的电力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思想在这一环节的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需要科学解决公共危机以及相关问题。明确电力事故的抢修仅是一种手段,那么有效地化解公共危机和现存问题才是根本目标。在事故与灾害来临之时,各级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民生、保安定;那么在事故与灾害有所缓解时,政府的首要任务也就是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所以应急供电、应急照明的有效、及时跟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使得群众安心,最终让政府放心,有效地保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3.5大力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事故预测、预警尽力做好突发性事故的预想,合理、科学地安排好电网有序生产与运行方式,不断优化电力系统的协调调度,大力加强核心输变电设施以及重要输电断面的预测和监管,做好突发性事故的预测分析以及供需平衡;不断完善事故及灾害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有效加强自然性灾害与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及时地启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保证应急响应当迅速、应急处置应当有效、保证措施合理有效。
3.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体系需要科学整合电力企业内部所有的事故应急救援资源,最终可以很好地实现事故的应急管理和生产经营在更加高层次、更加大范围、更加深程度上的有效结合,并且在此前提下建立好突发性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其中应当包括1个快速反应的事故应急管理中心与1个非常强大的事故应急抢险团。
4结束语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的重要批示,把集中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牢牢把握重点工作环节。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摸清民族领域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乡镇的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遏制恶性事故发生,确保我县民族领域安全稳定。
二、时间要求
从现在起至9月底。
三、检查范围
全县依法登记的活动场所,包括镇碧、镇麟瑞寺、镇寺、镇观音禅院、镇太平寺、镇来佛寺六个佛教活动场所和沟基督教聚会点、乡基督教聚会点、乡基督教聚会点三个基督教活动场所;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在建工程,包括2013年跨年度项目尚未实施完成的建设工程和即将下达的2013年度项目建设工程。
四、检查内容
(一)检查活动场所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把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保护信教群众生命作为重要的职责,各类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
(二)检查活动场所是否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逃生知识的教育培训。
(三)检查活动场所是否认真开展防火、防汛、建筑物及建筑施工安全、食品安全、地质灾害以及节日期间防挤压、防垮塌、防踩塌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四)检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在建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安全隐患是否排查整改落实。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县民宗局成立安全生产大检查督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牵头,股为责任股室,股股红为具体责任人,负责统筹安排部署和具体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要在全面督促检查的基础上,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活动场所和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大检查,切实做到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同时,要将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乡镇政府,共同监管、共同落实。
(二)加强宣传发动。采取会议、标语等各种方式,对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督促活动场所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在建工程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19-02
0引言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是连接电力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变电站存在需要维护的电力设备多,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和异常;变电站工作内容乏味,工作人员思想容易松懈;维修人员分散很难进行集中管理等诸多现实问题。变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电力设备、工作人员甚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要点,加强变电站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制度建设
安全生产与运行是变电站的首要工作目标,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1]因此,根据变电站安全运行的目标与岗位职能分工的不同,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细化,具体到各级主管,努力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使变电站的每个岗位都有可遵循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奖惩细则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既能使变电站工作人员具有压力感,又能激发他们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如果制度不能得到切实的实施,安全生产制度也就成了摆设,因此,还要从多方面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
1)落实两票三制。两票三制是变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两票三制实质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操作票执行、监督、检查到位;工作票签发、许可、交底到位;交接班落实到位;设备巡回检查到位;设备定期维护及轮换到位。对于其中每项小的管理规程也应该有明确的要求,以落实交接班为例,在制定相关操作细则时,应该阐明具体的要求。如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必须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值班岗位标志;交接必须按照现场交接班的规定来进行,值班人员在没有办理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交接班的时候发生重大事故时应该停止交接班,接班人员应该在场协助配合交班人员的工作,等事故处理完毕后才能进行交接班等;
2)严把操作关。即操作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仔细核对图板;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度,在无票无调度命令的情况下不允许执行操作;另外,在设备安全遮拦范围、安装地线等安全细节方面,也不能马虎大意。严格执行凭票工作、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十个规定动作,对倒闸等重要操作还要安排第二监护人;
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还必须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即要对变电站各层次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进行考核,将安全生产的实际绩效与变电站干部的选拔、录用和奖惩挂钩,将其作为提拔变电站干部的重要参考,以此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巩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的成果。
2队伍管理
变电站队伍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单调乏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使得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等负面心理,这会增加队伍管理的难度,有时还会导致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当出现安全事故后,少数工作人员不仅不想办法查找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这充分体现了这些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加强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是强化变电站队伍管理的首要任务。
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2]变电站应该在各层次的工作人员中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思想警惕,杜绝侥幸心理。对于一线的操作人员,要从日常工作中的点滴细节做起,认真分析危险点,防患于未然,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积累安全生产的宝贵经验。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质上是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管理,因为他们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广泛应用新装备,了解这些设备的构造原理、操作和维护方法要求运行人员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水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变电站要主动吸纳受教育程度高、业务水平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变电站内部人员参加专门的业务培训;条件更好的变电站可以把优秀员工送到高校学习和充电,使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得到提升。
3 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有使用寿命,设备的老化会增加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电力设备管理,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防止电力设备引发安全事故,是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变电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电力设备管理水平:
1)加强电力设备投产前的管理。在采购电力设备时,要选用性能良好、型号对口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出厂试验,保证电力设备各项功能正常;要重视对设备的安装调试,严把验收关,防止由于接线错误等人为原因引发安全事故;
2)加强电力设备的巡视、检查与维护工作。即要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重视对表计、光字、信号、音响等监控设备反映的异常情况;对于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电力设备异常,要根据设备在振动、温度、气味、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变电站要正确区分正常巡视和特殊巡视,合理安排这两种巡视的时间间隔,适当增加对已有缺陷的电力设备的巡视次数;对于电力设备已出现的缺陷,变电站要进行状态监测,跟踪缺陷的变化趋势,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缺陷。
3)加强对变电站防误装置的管理。即要严格按防误装置解锁规定进行操作,坚决抵制未经批准擅自解锁的行为;同时要加强设备维修工作,确保防误装置“三率”达到100%。
4 结论
安全生产永远是变电站的中心工作,变电站必须从制度建设、队伍管理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齐抓共管,才能不断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一、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部分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处理好经营、效益、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确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认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就行了,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这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有的企业对项目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一些企业领导将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认为是额外支出,把在安全生产上少投入作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手段。不能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虽配备了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监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巡查、纠错等职能。。
2、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的80 %以上,是导致很多人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3、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难落实。建筑市场环境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尤其是业主方指定的分包商)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垫资、拖欠工程款、肢解工程和非法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
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削减安全投入,导致安全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措施落实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做到依法监督、长效管理,本人认为除了要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外,还要从源头抓起,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中能否坚持“安全第一”,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领导及管理层和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能否把施工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此,施工单位首先应明确提出把施工安全作为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并采取“一票否决制”。对凡出现安全事故,既要追求各级领导的相关责任,直至解聘和辞职;情节严重的,还要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其次,工地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设现场质量安全员,同时赋予他们相应的安全管理权力,即违章作业禁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等,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
2、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二是明确具体安全生产程序;三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是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示等制度。贯彻落实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管理办法。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提高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力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电力发展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阶段,电网规模以及社会用电总量在持续加大,人民对电力的需求增长很快,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工程不断投入运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抢险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电力系统的突出问题是电网结构比较薄弱,装机容量不足,供电紧张,负荷高峰时段电力系统往往处于零备用运行,电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安全职责不到位
虽然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制定了比较细致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安全生产,也明确了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一些责任追究,但是难以避免某些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多企业只是将安全生产防止口头上,进行一般的动员与要求。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领导往往忙于事务而不能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难于发现基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更没有制定相关的整改方案。时常有领导对事故通报书写的不尽详细,不能深刻挖掘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与间接因素,而且对于上级转发的安全事故通报置若罔闻,没有起到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的作用。
2、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总是把过多的精力与热情放在企业扩大生产方面,很少有注重安全生产管理的细节工作。考虑到部分领导习惯于抓经济建设、企业管理,没有深入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难于通过事前控制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生产设备、安全设备的不定时检查、检修记录、档案记录等不能及时、准确、规范地进行保管。
3、《安规》执行不严格
经常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生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是习惯性违章。违章包括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还有违反劳动纪律。企业中的一些临时性工人,例如检修工人、配电工人等经常在未填写修理票的前提下就进行修理工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对于需要断电而未断电或者变压器二次闸刀接触不良的情况,进行违章操作,也会酿成人身安全事故。
4、应急体系不健全
某些企业的应急指挥体系或者应急指挥机构等不健全,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有序、有力、高效的抢救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没有建立应急准备和应急策划,在事故发生时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5、应急抢救人员能力不专业
电力企业时常有应急抢救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深刻,培养的应急迁就人员工作不能满足专业要求的现象。对于大多数电力企业来说,都需要建立起一支有足够能力的专业应急抢救团队,包括应急指挥和应急操作人员。在全体职工范围内也要进行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电力系统应急抢险的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突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有效防止重特大电力生产事故发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提高国家电网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抢险以及快速恢复电力生产正常秩序的能力。
2、统一指挥
对电网突发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力”的原则,在各级领导、有关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积极有效的开展对突发事件处理、事故抢险、电网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稳定、恢复电力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3、分层分区
按照“分层分区、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各个级别的供电部门应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电力生产正常秩序的应急预案。
4、保证重点
遵循“统一调度、保主网、保重点”的原则,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将保证大范围区域电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限制突发事件范围扩大。在恢复供电中,优先恢复重要用户的供电,尽快恢复社会正常供电秩序。
三、提升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质效的措施
1、 树立正确的电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导思想
首要任务是解决公共危机。明确电力抢修只是手段,化解公共危机才是目标。当灾害来临时,各级政府首要任务是保民生、保安定;当灾害缓解时,政府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因此应急供电、应急照明的及时跟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急,让群众安心,让政府放心,保持社会稳定。
2、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
整合公司所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实现应急管理与生产经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包括1个快速反应的应急指挥中心和1个强大的应急抢险队伍:应急物资储备要兼顾物流调配,信息基础建设应贯彻应急通信要求,宣传和培训要满足应急需求,装备技术的发展应坚持为生产和应急服务,依靠一线员工壮大应急后备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应急专家队伍,发挥科技优势提高应急效率。通过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的建设,实现应急统一指挥、应急组织协调、应急信息收集和汇总、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储备与供给等功能,从而把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成为预防和抵御突发灾难的强有力的防灾减灾保证系统。
3、提高科学应急处置的质量和效果
当事故或灾害不能避免时,充分发挥应急体系作用,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行动成为抵御事故灾害、控制事故灾害蔓延、降低事故灾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突发事故、灾难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罔广等特点,因而应急体系必须保证应急响应的迅速、准确和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迅速传递灾难信息、召集应急队伍、调动应急物资以及启动统一指挥与协调的应急指挥体系。所谓准确,就是要建立突发自然(事故)灾难的详细应急预案,基于突发事件的规模、性质、特点等。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准确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所谓有效,是指应急行动的有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队伍的人员素质、训练情况以及应急救援装备的配置情况。因此,既要确保应急反应速度、处置效率,又要提高应急处置质效。特别是危机关头,指挥决策要科学果决,做到指挥有序、队伍有素、执行有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与灾难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5、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预测、预警管理
充分做好事故预想,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电力调度,加强重要输变电设施和重要输电断面的监测,做好预测分析和供需平衡;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保证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定期组织开展迎峰度夏、迎峰过冬联合反事故演习、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组织落实抢修队伍、车辆工器具的准备工作。针对性地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与地方应急管理机构(政府应急办)构筑常态联动机制,开展联合实兵演练,形成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警,及时启动应急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迅速、应急处置有效、保障措施有力。
四、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只有保证了安全生产,才能有经济效益,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做到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隐患都可以控制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制度等,加强对事故的分析预测,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区政府高度重视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成立了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区大检查工作;同时印发了《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区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集中开展大检查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大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了检查范围、内容、方式、时间步骤和责任分工,对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二、强化措施,全面推进
7月17日,我区召开了区政府安委会2013年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推进会,要求各地各单位按照区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部署,对大检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认真抓好各个阶段工作措施的落实。区政府安委办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分别指导、督促区直有关部门、工业园区、镇街道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同时加强工作例会、信息报送、调度统计、总结报告制度的落实,确保了大检查工作有序、全面开展。截至9月底,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冶金有色、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水利、电力、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加工等行业领域共成立了50多个检查组,进行了600多次安全生产检查,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500余份,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800多条,已整改隐患1760条,对未及时整改的隐患均制定和落实了整治计划、安全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到位。
结合安全生产月宣传、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宣传和打击力度,坚持把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道路交通、校车安全、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等领域作为打非治违的工作重点。截止9月底,全区组织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行动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检查企业500余家,及时排查和整治了各类事故隐患,责令25家企业停产整顿,取缔非法生产和建设行为20起,做到“发现一处、打击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
三、开展督查,确保实效
8月中旬,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区政府成立了5个工作组,开展了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工作专项督查,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电力、环卫等行业和领域应对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的落实。
9月初,区政府安委办印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工作,成立5个督查组,对20个镇街道、2个工业园区、11个部门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促进了大检查工作向纵深推进。
安全是一件在工作中时刻围绕我们工作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他关联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连着职工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安全就成了当前企业、职工的首要任务。今天当我们又一次提起它时,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天天讲安全,天天岗前进行安全宣誓,但截止今日,在我们的身边仍有不安全隐患,时常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事故发生,管理者的苦口婆心,班前会的再三提醒,使我们每一位职工都对安全肃然起敬,安全对我们的重大意义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一起起安全事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体会,谁都知道安全关系着我们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快乐,关系着国家财产的安危,但是在现在的工作中仍大量存在着思想麻痹,掉以轻心,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不良习惯。例如:厂房里到处悬挂着安全标志,禁止和警告标志被认为是一种摆设,上面的灰尘让人无法认清它是什么,上岗及换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清理现场卫生时不出示停机牌,女工在岗位上头发过长影响操作等等细小的举动,稍一不留神,都会对我们安全生产酿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和教训。
对照过去,现在的安全工作从上到下是一切生产的重心,领导重视,加大力度来保证生产必须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和决策机构必须保证安全生产,任何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对生产经营负责人即安全生产第一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想而知,安全对于一个厂、一个家庭、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所以说,幸福生活源于安全。
当我们一家人在享受天伦之乐之时,当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当我们在看见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喜悦和宽慰之时,有多少残缺的家庭无法再拥有这一切,人生的悲哀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安全,我们工作必须在安全下操作,我们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安全教育我们每一位职工,要想保证安全,就必须努力学习设备、工艺知识、熟知其性能,如何正确操作,操作时需注意的各种事项,遇到危险时该如何对待,只有精力充沛、思想集中、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幸福。
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为了家庭的温暖,我们必须牢记安全,让安全铭刻在心,让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关键词:煤炭企业 安全管理 对策
如何搞好煤炭企业安全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是现阶段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 是煤炭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煤炭企业生产全过程,安全事故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缺一不可。搞好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对于强化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出台不少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在部分需要修订完善。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门的职责已成为当务之急。
1.2监管监察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及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对小煤矿的监管非常棘手,投入大,收效甚微。
1.3安全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少数领导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少数领导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
1.4安全投入不到位,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国有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存在煤矿设备严重老化、失修,矿井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受市场和利益驱动,我国煤矿超能力生产问题非常严重。随着矿井延深,矿压不断增加,巷道维修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矿井的提升和排水能力很难适应生产需要。
另外,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完善能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凭直观、凭经验进行变为定性、定量的超前预测,但在这一点上多数矿井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2、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亟待建立和完善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修改《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严厉性和可操作性。梳理其他与煤矿安全有关的《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规,保障立法的协调一致。建议适时制定一部制度健全、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煤矿安全法典》。各煤矿企业须建立建全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
2.2抓检查监督,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是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对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设备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也是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通过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隐患和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抓好隐患消除工作,适时给安全责任传递再加压力,从而达到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煤炭系统每年都要相继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 “国庆”暨秋、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活动前都应专门成立了安全大检查组织,对活动开展时间、要求、检点进行具体的部署,做到地毯式检查。在安全检查中,要个人自查与自我剖析相结合,班组排查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对安全大检查中查出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整改,为煤炭企业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开展安全性评价是保证安全的又一重要手段。采取自我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各级各类人员对安全管理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安全管理在监督中得到加强。
2.3强化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把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作为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上岗职工进行强化性的安全技术岗位培训。特殊岗位需持证上岗,以最大限度的较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教育培训时,要经常变换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安全意识逐步深入职工的心中,在企业中树立一种安全文化氛围。
2.4 增加安全投入,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政府和企业等多种渠道增加煤矿生产的安全投入,不断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安全设施,强制性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与装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煤炭企业的煤矿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矿井通风监测系统和专家智能系统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指挥中心,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5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要把切实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并全面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现代企业管理之中。煤炭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文化研讨、演讲、宣传、文艺汇演和网络等多种形式,以矿井为中心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同时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从而形成有助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3.、结语
由于煤炭行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认真规范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才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任乐春,关于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安防科技;2004年08期。
一、目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矿井生产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队上下要切实重视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开展亲情教育和联手教育,就是扩宽安全宣传教育渠道,深化安全教育内涵,提高安全宣传教育成效,搞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为此,全队上下要广泛宣传、上下联动、积极配合,不断推动和促进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二、活动内容
一季度开展“案例剖析,警示不忘、警钟长鸣”主题宣教活动;
二季度开展“学法规、提素质、增能力”主题宣教活动;
三季度开展“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治理季”主题宣教活动;
四季度开展“反三违、反事故、决战年终实现安全生产”主题宣教活动。
三、活动载体
1、亲情教育:
依托思想政治工作三项制度,围绕安全质量、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研究职工心理、了解职工动态、掌握职工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亲情教育。主要抓好两个层面:
(1)单位对职工。
党政工团分别建立干部与职工对话交流制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展工作。重点了解职工的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情绪变化等。要建立联系会制度,每月定期研究、分析教育情况,坚持对重点人物重点教育,教育方式包括谈心、走访、帮教等。日常教育活动要以结对子形式开展,班组长以上干部要与一个班组、三名职工结成帮教对子,要形成相互制约制度,达到相互警示,共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自觉性,做到干部不违章指挥、职工不违章作业。要有针对性地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关心和帮助职工及职工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用真心和真情及有效的方式方法赢得职工的信任和信赖,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区队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生产工作氛围。
(2)亲属对职工。
重点开展“三声”(叮咛声、询问声、嘱咐声)活动。要充分发挥职工亲人的亲情作用,努力形成安全教育、安全工作的家庭氛围。要对职工家庭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职工家庭“三声”档案,帮助、指导、督促职工亲人配合搞好安全教育。适当时召开职工亲人座谈会、联谊会,开展区队领导与职工亲人面对面谈心活动,以此交流心得、探讨方法、了解做法、完善规范,使“三声”[!]活动成为激励职工和职工亲人同抓安全的热情,共同调动安全生产积极性。
2、联手教育:
一是区队与家庭。主要方式是通过送《亲情卡》、建《连心桥》、设立《反馈电话》、开展《家庭走访》等,把职工思想情绪、安全表现、工资收入等告知职工家庭;由职工家属负责把职工在家的思想情况、情绪变化及家庭困难、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情况和子女问题对职工的影响及时反映到队里。
二是区队与班组。区队每周根据职工家属反映的情况汇总整理,及时通报职工本班的班长,班长要根据职工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的做好安抚工作,适当安排工作任务,重点职工要重点照顾,防止不良情绪造成安全隐患。对职工家属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通过班组长会议进行通报,共同解决共性问题。班组长要及时向队领导反映职工在工作中的动态,有针对性地通报其家属,以利于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三是班组与家庭。班组与职工家庭要建立密切联系,班组长必须充分掌握本班内职工及家庭的情况,对职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要求区别对待,稳定生产工作秩序。职工家庭对职工所在班组的工作要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班组及班组长能否与职工家庭有效建立密切联系,要作为考察班组长实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各类评比及奖惩相挂钩一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