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的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的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的发展

篇1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资源整合 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趋同的今天,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重视发挥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优势,找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准点,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弘扬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与认同,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最终构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地区文化底色,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受“亲经济”的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著名“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崇尚规范、开放开拓、重商观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契合的一种内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秀美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广东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并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文化根源。

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建立,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如果把区域经济比作是“硬实力”,区域文化则是“软实力”,它倍增或递减区域综合国力,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山东“三孔”文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安徽的黄山,苏州园林和丝绸等都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如“风雨少林”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有人说,“硅谷的空气里飘着的是创意”,而温州人“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抓市场商机的智慧”。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经济文化能够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形成创新模式与创业意识,并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对区域经济发挥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通过有效整合和转化劳动与资本等物质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

如长三角区域2002年5月浙江宁波与江苏宜兴的“ 梁祝文化争夺战”,表明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无序性;浙江省为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新建20个场馆,并翻新20个场馆,整个花费高达30亿。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2.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

(1)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距问题,这固然是由诸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观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们则小富即乐;海南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思想不开放、思维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使人轻视经济;现实生活中吃喝风盛行现象,以及各种黑恶势力逐渐抬头现象,越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是严重,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的侠文化分不开的。

三、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通过日益广泛的交流、融合与协作,达到资源共有、市场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过文化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促进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认同感。反之,要充分运用文化认同上的力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机制;其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文化认同;最后构建经济文化圈,建设经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现在正在着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就是为了整合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等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之,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把区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经济领域,结合区域的资源和经济优势,科学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象。其次,要适应区域文化特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围绕这一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格局。

3.文化建设要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综合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盈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与行业的总称,它是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竞争正逐渐成为文化竞争。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当今全球金融风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运用产业理念,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增强先进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动力,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

篇2

关键词:中原崛起;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资产投向的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对目前国内金融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其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国内大部分存款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万亿元、5.3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7.6%、18.1%和13.9%,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0.1、2.7个百分点。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加快。各地区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较为均衡,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分省份看,河南、江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省储蓄存款占比均超过了60%。同时各地区贷款增速在年末不同程度回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均较上年加快,但年内呈现前多后少、逐季减少的格局。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万亿元、3.4万亿元、3.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4.1%、15.5%和11.9%,分别比上年加快2.8、2、2.4和2个百分点。总体来分析,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大,且资本市场较发达,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欠缺。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4%,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85%,增速为24.5%,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15%,增速为21.3%,增速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为3.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减缓,投资额占比明显回落;中部和东北地区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增速均超过30%;西部地区增速回落最快,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分省份看,投资增速在40%以上的省份有2

个,依次是吉林和安徽;投资增速在30%-40%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河南、福建、辽宁、河北、广西、四川和陕西;增速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三是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2006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年末,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9.3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银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银行业资产总量、增量占比继续提高,广东、北京、海南分别排名资产存量、增量、增幅的全国第一。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年末已有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资产总额0.9万亿元,其资产总额的86%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份。2006年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多样化,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截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11家、236家、276家和111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38家和6家,而西部和东北分别减少4家和3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股票和基金交易额达到上年的5.0倍、3.5倍、2.3倍、2.2倍,分别占全国的72.5%、12.1%、9.3%、6.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同时2006年货币市场资金从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增多,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净回笼。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西部地区净投放230亿元,东北地区3省全部实现净投放。由于上述金融分布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平,等同于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中西部地区。

三是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四是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五是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是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三是建立统一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构建区域金融体系。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积极引进新兴商业银行到河南的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规范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还要降低民营金融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篇3

1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有赖于完善、发达、高效率的职业教育体系

香港特区自然资源极度贫乏,水、粮食、农副食品、基本能源等主要依靠从祖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地输入,它能够成为举世知名的国际性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大都市,除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紧密的外部经济联系等客观条件外,主要就是拥有300多万勤劳、敬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些高素质劳动者的形成,应归功于它完善、发达、高效率的职业教育体系。香港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就业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大部分构成,而就业前教育是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而香港职业训练局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职责。

1.1香港现代职业培训框架

香港拥有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公务员训练处,1961年成立,是培训公务员的中央统筹机构。公务员训练处按照公务员事务科制订的公务员培训政策执行培训,为首长级公务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举办训练课程;职业训练局,1982年设立的准政府机构,由香港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组成,训练局须向政府提供意见,以便订立所需措施,确保香港建立一个全面而能配合其发展需要的工业教育及训练制度,职业训练局也负责制定及推行训练计划,训练操作工、技工、技术员及技师,以促进工商及服务行业的发展。职业训练局开办的许多培训课程全部免收学费;雇员再培训局,1992年成立,独立法人实体,向香港失业人员或30岁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提供技术训练;生产力促进局,1967年成立,服务范围多元化,提供一系列的开发、顾问、培训及技术转移服务,增强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及技术基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香港大、中型的企业、公司等部门单位均配备员工培训中心。

1.2香港职业训练局

香港职业训练局是于1982年设立的由政府注册20亿港元建成的准政府机构,是由政府划拨场地和资金,由社会支持、企业赞助协作共建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培训机构,并由各行业为其提供咨询、共同参与决策。职训局为离校生和成年学员在九大学科范畴提供职前和在职课程,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机会。每年有160,000人从这些课程获得国际认可的宝贵资历。职训局辖下设有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九所分析、工商咨询学院(SBI)、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15所训练及发展中心、青年学院、邱子文高中学校、高峰进修学院,知专学院,以及3所弱能人士技能训练中心。此外,职训局也负责推行学徒及其他训练计划,由隶属于VTC的各训练委员会,每2年对本行业的人力状况进行统计与调研,并作出人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行业内各级技术岗位预测的人员需求量和培训需求量,使其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专业对口、供需接轨,为香港培养了大批熟练的产业大军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促进了工商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不断发展。

职业训练局开办有应用科学、商业、电脑、营造、设计、文理工学、电机、制造、纺织、电子等工程及酒店经营、印务等几十项课程。

其课程培训的特点概括有几点:务实性,培训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社会性,一切按社会需求出发,确保香港各行业有足够的受训职业技术人才;实用性,香港在培训职业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都能及时而顺利地适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真正达到学用一致;

技能性,对产业工人有针对性很强的实习操作课程,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注重操作技巧,学以致用,使学生一毕业便可成为熟练的技工或技术员;灵活性,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培训形式。

1.3香港职业教育的特点

1.3.1香港当局重视职业培训,政府肯花巨资投入。

职业训练局是政府注册20亿港元建成的。而雇员再培训局则由政府投入3亿港元建立。雇员再培训基金每年大约有正常收益1.2亿元,政府向雇用外来劳工的雇主收取每人每月400元港币的再培训经费。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职业辅导社,其整个办公楼是香港房屋处以市价1/10的租金租给其使用。另外,雇员再培训机构之一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是由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而建成的,为鼓励青年人重技能、学技术,政府除提供免费培训外,学员还可获得培训津贴每周33元或1000元。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培训的“香港中小企业培训基金”,从2003年2月2日起,香港中小企业每家可从特区政府中小企业培训基金多劳多得资助上限成倍地提高,分别从1万港元和1.5万港元,增至4万港元和3万港元。

1.3.2职业培训紧扣社会需要。

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就业市场输送合适的劳动力。香港职业训练局下属21个训练委员会和5个一般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所在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就各个行业的培训事宜提供意见,形成书面报告并公之于众。不仅可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

1.3.3重实践技能训练。

香港训练机构所有用于教学和培训专业设备、装置已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及企业的水平,训练室尽量模拟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使学员能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中接受实务训练,学员毕业后可直接加入相关行业。最典型的是中华厨艺学院,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为会员服务,会员于用膳期间,协助及参与培训学员,在这种真实、互动的环境下,提升了学员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

1.3.4高质量、多元化的师资团队。

实训局属下的各级教学与培训机构的成员,一般要求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来自本行业各阶层的代表、教育界的人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1.3.5科学的课程设置。

职训局的教学紧贴行业需要。他们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以行业要求为指挥棒;他们的教学标准几乎和行业标准完全一致。特别是在专业实训中,学校完全按照企业的规范要求学生,从整个实验场景的布设到学生的行为规范、着装等都完全与企业一致。

1.3.6课程体系的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职训局各学院提供高级文凭、文凭及基础文凭等不同程度的专业课程,协助他们升学或就业。IVE及SBI的高级文凭广受认可,学生毕业后如希望继续升学,可以凭着高级文凭报读本地或海外大学,以取得学士文凭。IVE特设多个择业平台,让同学可以更快取得更多的职场资讯。如毕业生就业资讯系统,为雇主及IVE全日制课程学生及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网上招聘及就业服务,一年一度的职训局学生就业资讯展,每年均会邀请到不同的雇主参展。

2宁波的经济与宁波的职业教育

宁波的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六位,宁波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何在?寻根溯源,人们不难发现,是因为其背后有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支撑。

近年来,宁波市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全市现有独立设置的中职校41所,其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26所,成人学校164所,高职院校8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紧缺人才。

宁波经济的发展为宁波高职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早在2002年,宁波就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城镇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其中,用于职业学校专业设备投入的比例不低于50%的政策;投入8.83亿元用于新建5所占地250亩至450亩的县级职教中心,高职院校建设投入累计超过35亿元。2006年起(“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将按实际动态新增5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与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取得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后,地方配套资金7000万元,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3.1要有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制定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高职院校要走出校门,去争取政府的扶持和社会企业的赞助。这一点上,苏州工业园区的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走在前列。

3.2要开拓教育市场,扩大办学规模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高职院校要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将关系到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

而区域经济发展是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当区域之间的大市场形成之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离不开人力资源、资本、信息和物资在区域间的流动。

二、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高成本和高污染的增长问题,其中由于流通领域的发展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区域生产要素交易成本过高,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从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模式转变为高增长、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物流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流通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只要物流成本能够降低,成本支出就可以大幅度减少。

2.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的新增长点。我国目前是一种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产业结构上,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今后发展第三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包括为生产服务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商贸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等。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的优化。

3.对加强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区域经济的主题,对增强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如生产成本、生产价格、全要素生产指标、区域贸易指标、市场营销指标等,都可以通过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而获得改善,区域经济中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物流业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整合区域生产要素,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4.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区域经济除了区域自身的发展外,区域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区域协作的纽带是物流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相应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因此物流业越发达,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区域间发展条件就越优越。

三、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支撑产业聚集的基础。区域产业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区域经济通过产业聚集而获得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就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产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它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可以说在有些情况下,具体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其它原因而降低的生产成本。

2.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物流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体系。首先,应在一个大区范围内,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其次就是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服务体系;第三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物流体系。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物流产业加快本身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为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所以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物流产业必须要加快发展,而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探讨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之间关系,两者应该说是一个正相关的,而且相关性很强的关系。

四、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反之,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生产和销售成本过高,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营,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可以带动相关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的发展。既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还提高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繁荣区域经济。此外,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创造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劳动就业将出现新的格局。

4.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经济发达国家,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益。我国很多地区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所以,着手建立物流中心,改变投资环境就成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

5.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在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黄细洋.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6:88-89.

篇5

关键词:现代物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当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规模会产生正相关的影响,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当中,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主动性的作用。因此,对于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一、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概念

现代物流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具有现代特征,包含了从起点开始,物流对象及其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流通的整个过程。其中有机的结合的运输、装卸、整理、信息、配送、加工、仓储等内容,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了综合性、一体化、多功能的良好服务。区域经济则是指一种聚集经济,其中融合了资金流、商流、人流等多种生产要素,从而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当中,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区域经济的形成,有赖于地理位置、民族习俗、资源情况、人才技术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状况、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体现了十分良好的先进性。在企业物资消耗降低、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利润来源。在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发展实力、现代化程度的过程当中,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二十一世界当中,现代物流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迈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来说,现代物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统一的相互依存性和良好的协同性。在现代物流当中,区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区域经济活动中,联通地区和部门之间、以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重要基础就是物流。因此,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也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和体现作用。而正是由于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决定了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协同关系。现代物流的投资水平、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等,对区域经济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等,对现代物流也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静态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现代物流的静态作用主要是在保持技术状况、资源总量、生产成本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自身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基于这样的背景,在现代物流、社会分工之间,会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动态作用

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具体体现在基于现代物流,区域经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能够得以加快。现代物流能够利用产业联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的结构升级与转换进行促进。具体来说,现代物流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使得区域经济增长得以加快。同时,现代物流能够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降低运行成本。对于市场中的企业来说,彼此之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状态,从而使自身的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在现代物流的影响之下,企业能够对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由此可见,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1.区域物流科学规划

在现代物流行业当中,融合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加工配送、交通运输等诸多行业,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极高的产业。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将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对区域经济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反而还会造成阻碍和限制。因此,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同时要根据相应的规划,在关键领域当中,投入有限的资源,从而形成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以及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通过对当前管理体制、物流设施的整合,结合国外的物流经验,对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2.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在任何行业和领域当中,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物流业当中也是如此。在当前社会中,专业的现代物流人才少之又少,对物流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和阻碍。因此,应当加大力度对现代物流人才进行培养。国家和政府应当注重对物流管理、物流经营服务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同时要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国外物流行业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现代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真正做出贡献。在高校或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当中,也要充分融入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可采取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逐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人才基础。

3.构建区域物流平台

在区域物流活动当中,为了确保其协调、良好的有效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区域物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很多相关方面进行规划和统筹,以实现其协调的发展状态。具体来说,基础设施类主要包括铁路、航路、道路、机场网络、管道网络、配送中心码头和港口、物流中心、信息网络设施、仓库等。设备类主要包括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内部的各种装卸搬运机械设备、信息处理设备、自动化作业设备、运输工具设备、以及其它的一些设备。标准类主要包括托盘标准、货架标准、表格单证标准、作业标准、仓库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即装设备标准、物流术语标准等。通过对基础设施、相关设备、标准等方面的安排与组织,构建一个良好的区域物流平台,为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益物流战略实施

在现代物流的发展当中,精益物流理论较为符合其发展趋势。对持续改进、消除浪费等方面较为重视。将传统的物流经营理念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自动化、准时化生产,降低成本和寻求物流服务价值的增值,是一种十分良好的现代物流经营发展理念。在现代物流的发展当中,精益物流服务注重时间和成本,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此形成的拉式物流系统,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中,应当严格的遵循和实施精益物流战略,以促进这一领域的良好发展。

五、结论

物流业是当前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未来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现代物流的发展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使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对现代物流发展产生良好的反作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波.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以长株潭经济圈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61-67.

[2]郑霞忠,陈述.现代物流与三峡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研究――以宜昌市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9,10:69-72.

[3]徐茜,黄祖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1,09:116-119.

[4]雷勋平,谭艳华,叶松,龚月琴.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01:17-22.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江苏盱眙 小龙虾

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一个特定产业领域。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一般也用“产业集群”或者“企业集群”来分析和描述。区域经济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及问题的一个综合性经济发展概念,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尤其体现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也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一、盱眙小龙虾发展现状

江苏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地区。我国第三大河淮河在盱眙境内绵延70公里,洪泽湖350公里岸线有95公里在盱眙境内,形成了近百万亩可用于特种水产养殖的滩涂湿地。历史上因盛产鱼、虾、蟹而有“日出斗金”之美誉。随着近年来盱眙龙虾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人工养殖龙虾逐渐兴起,形成了农(渔)民自发养殖和工商资本规模化养殖两种形式。目前,盱眙全县已发展龙虾养殖面积16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0000亩。千亩以上龙虾养殖企业共有6家,即江苏仁和农业(2000亩)、盱眙瑞鑫(1100亩)、江苏满江红龙虾园(3500亩)、江苏金香来(1200亩)、盱眙大莲湖龙虾养殖场(1500亩)、盱眙陡湖龙虾养殖场(1500亩),占全县养殖面积30%,养殖规模在100―1000亩的中小企业约有30―40家,养殖面积约10000亩左右,占全县33%,其余为农(渔)民自发小规模养殖,占全县35%左右。

盱眙龙虾节从2001年创办,至今年6月12日已连办十一届。盱眙龙虾节在“四国联动”(中国、澳大利亚、瑞典、新西兰)、“六地联办”(盱眙、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的基础上,在发扬光大历届盱眙龙虾节办节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策划实施国内外一系列创新务实的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品牌的层次,提高盱眙龙虾的知名度、放心度,促进了盱眙龙虾产业的大发展。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辖14镇5乡,257个行政村(居),总人口74万,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濒临洪泽湖,淡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地下水和外河水源总量在丰水年45.9亿立方米,平水年24.26亿立方米,枯水年22.43亿立方米,特枯年9.89亿立方米,多年年均29.9亿多立方米,人均4609立方米。另有安徽共青、时湾和胜利三座水库,平水年可提供水1440万立方米。丰富的淡水资源为生产小龙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丰富的人力资源

盱眙县突出以优惠的人才政策、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各路英才,为龙虾企业的发展增智蓄能。按照产业关联度高、岗位匹配性高、社会公认度高的要求和标准,引进龙虾产业急需的人才。每年组织各类人才推介招聘活动100余场次,“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各类人才300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占58.4%。政府注重乡土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本籍大专以上毕业生回归率超过60%,鼓励“凤还巢”人才返乡创业,先后有1654名返乡人才创办了1548个项目。

盱眙是南京的后花园。南京是教育大省,拥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211院校,为龙虾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3、坚实的产业基础

盱眙县养殖青虾、罗氏沼虾、河蟹等虾蟹类育苗、养殖方面的配套技术已全面普及,养殖技术也已经基本成熟,有助于小龙虾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其服务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环节普遍有较高的效益。盱眙县还拥有一批加工出口企业、较强的专业营销队伍,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所需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已有一批小龙虾养殖高产高效的典型。2009年,盱眙全县共销售龙虾20万吨,其中养殖捕捞龙虾10万吨,外地流入盱眙,经盱眙市场再销往全国的龙虾大约10万吨,各占50%。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美元,农民年现金收入达1000美元。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4.85亿元,一般财政收入8.81亿元。2010年1月至5月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2%。

4、便利的交通条件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东北、北与分别洪泽县、泗洪县接壤。宁淮、宁宿徐两条高速过境穿越三分之二的乡镇,到南京只需45分钟,已融入南京一小时经济圈,距省内其他大中城市都在2小时左右,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转和枢纽。淮河盱眙段1994年6月被定为省管三级航道,总长37公里;支线航道10条,总长143.92公里。盱眙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水运吞吐能力,淮河盱眙段将成为黄金水道。

5、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收入23.24亿元,增长56.5%;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增长14.2%。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规模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56.3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实现增加值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实现销售收入54.43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实现利税总额3.78亿元,比上年增36.9%。区域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为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盱眙龙虾生产和销售业的发展。盱眙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长远发展的经济基础。

6、全面的政策扶持

从2001年开始,盱眙县政府每年举办一次世界瞩目的龙虾节,使得盱眙龙虾闻名海外,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同时为盱眙龙虾总国际化道路提供了舆论基础。盱眙县在2006年制定的《盱眙龙虾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县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2007年9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批复盱眙县人民政府,把盱眙县作为全省龙虾人工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8月19日,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盱眙龙虾协会,盱眙龙虾协会按照《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章程》开展工作,并编纂了图书《红色风暴》(2003)和《虾潮奔涌――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发展历程纪实》(2010),以及大型画册《中国龙虾节》(2003)和《聚焦中国龙虾节》(2006),这些都极大地宣传了盱眙龙虾品牌。

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盱眙人把具有独特风味的休闲食品“盱眙龙虾”打造成了名气响亮的旅游文化品牌。小龙虾的品牌效应带动下发展旅游业也成了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盱眙是苏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得天独厚。政府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每年举办龙虾节,知名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旅游人数从以前的不足40万人到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7亿元。旅游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龙虾产业的发展。在未来2至3年盱眙县计划使小龙虾产值突破50亿元。

2、集群品牌效应带来经济效应

1995年,盱眙人以当地多种中草药烹制出色、香、性、味俱佳的“十三香龙虾”。盱眙十三香龙虾是风味独特的创新产品,通过“盱眙龙虾节”的宣传,迅速在南京、上海和苏、锡、常等地受到追捧。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为盱眙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与时俱进实施开发区“三百工程”(每年100个项目竣工投产、100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项目正式签约),全力招引“四高一外”(高投入、高税收、高用工、高科技、外资)项目,重点强化世界500强企业招商,强化长三角中外合资企业招商以及珠三角港澳台资本。

3、促进衍生产业的发展

盱眙县推出的小龙虾衍生品除了服装外,还有玩具、工艺品、生活用具等。今年该县举办的龙虾节在北京的推介活动的内容组成之一就是研讨与小龙虾有关的数字电影拍摄的可行性。影视作品将有望成为盱眙小龙虾衍生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载体。

小龙虾消费热潮直接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以上海为例,“十三香龙虾”的价格逐渐走高,以前不同规格的小龙虾价格在28―48元/公斤之间,现在路边大排档普通规格小龙虾的价格就已经上升到50―80元/公斤。由于餐馆对龙虾菜肴制作要求较高,成本也比较高,上档次的饭店卖到了200―300元/公斤,利润很是可观。

小龙虾加工业也发展迅速,尤其是小龙虾的出口加工。淡水小龙虾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以及欧洲国家,香港也有少量份额。主要出口省份是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生产大省。从近几年我国小龙虾出口情况来看,带壳淡水小龙虾出口量、出口额均表现为持续上涨,国际价格也连年攀升。

四、深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1、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小龙虾产业要加快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各级渔业部门的指导和服务。要用好各项支农惠渔政策,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省级各类渔业财政专项资金向小龙虾产业倾斜,重点支持建设种苗基地、规模生产基地、加工出口基地等。对小龙虾的加工出口,要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联系,给予政策支持和便利。

2、科技化产业集群道路

盱眙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技术有较大潜力,如规模化同步繁育、林间地养殖技术、高效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还不配套,加快提升小龙虾产业化技术水平是促进小龙虾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化产业集群之路要求盱眙县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进一步加强小龙虾苗种繁育、生态习性、养殖模式、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及时了解、研究、解决规模化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搞好试验示范,加大现有研究成果、成熟技术的宣传、培训及推广的力度,加快小龙虾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3、扩大金融支持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小龙虾产业的信贷支持,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龙头企业、水产养殖大户和民营资本等投资或入股发展小龙虾产业。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小龙虾养殖的苗种开发、新技术引进、高效示范区建设、品牌创建等工作。

4、完善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龙虾产业的主要下游产业。食品安全则是食品加工业的重中之重。2010年南京市出现了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这是龙虾食品安全的重要案例之一。龙虾食品安全的发生,引起了部分民众一段时间的恐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虾的销售量,给龙虾食品业带来重大打击。加强对小龙虾食品加工业的各个环节监管,提升产品安全度是当务之急。

5、提高龙虾养殖技术

盱眙县小龙虾的人工繁育技术仍然没有大的突破,龙虾产量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受到运输、生物检疫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盱眙小龙虾在海外市场的销售绝大部分以冷冻虾仁为主,这种产品的出口优势在于价格便宜,但利润有限。2011年,我国中东部地区普遍出现干旱现象,小龙虾对淡水的依赖性大,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龙虾养殖业普遍减产,使得龙虾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近2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虾食品加工业的销量。提高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运输保鲜技术是增加销量是打造世界龙虾品牌的重要环节。政府和研究机构需要加大对龙虾科研的投入成本,在基本环节提高产量和销量,保证下游产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遵循原则;促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它需要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谓可持续发展呢?它并不是可持续性与发展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和谐统一性,社会方面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地理范畴,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与其他区域外的系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出各个区域的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要让废物产生的力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与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显著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应该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生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性的动态收益与竞争优势。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遵循原则以及促进举措

鉴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我国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举措来充分发挥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应该根据现成的自然条件资源等,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消费的多样化。这些应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引导与发展区域经济,让各类市场整合与一体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市场环境与制度机制对市场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并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地区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依赖于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率与规模化水平。当然,我们在让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地理的发展来让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的新载体,最终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与获利者。

最后,我们还应该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都会随着各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出发,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与完善,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与过渡当中,政府就必须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让政府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逐步打破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发挥出市场在资源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调整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制度保障与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尤其是要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区域经济形成特色优势。此外,我们还应该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快速且稳定的发展。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坚持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并坚持动态化的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我国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能够向国际市场开放,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实现顺利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安徽;区域经济;空间战略

一、引言

(一)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对安徽的区域战略和经济规划做了很多研究,取得巨大的成果。这些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合肥为重心或以合肥和沿江城市共同发展为重心来研究安徽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安徽的两线一点的战略发展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将沿江城市作为唯一的区域发展核心,并使各个区域以沿江城市为突破口,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使各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时,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要重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动发展,通过非均衡协调合作发展促进安徽的崛起。

(二)理论依据

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0)提出来的,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仅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新思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适度倾斜的不均衡发展战略,根据需要和各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和投入产出效果,确定若干重点开发区域,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同时也是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与互补的战略,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比较利益选择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创造真正的经济活力。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从空间动态方面来研究安徽省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空间动态分析采用经济区位熵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安徽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更好的促进安徽的发展,以及通过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协调发展。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数据很多,本文选用了安徽省1999年至2007年的人均GDP和人口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安徽经济年鉴》)关于数据价格处理,按可比价还是按现价计算,对区域差异的比较影响不大,而且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导致价格换算存在较大困难,故本文采用了现价。

二、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安徽的经济势力和城市面貌与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2007年安徽GDP6906亿元,排名居全国第15位,人均GDP11800元,排名居全国第26位,增长势头不强,增长速度较慢发展后劲不强,动力不足,在全国一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整体来看,安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马鞍山、芜湖、铜陵由于依托长江,开放较早,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其GDP达到了1300多亿,但是其周边的三县还比较落后,其中市属的长风县还是全国的贫困县,合肥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严重不足。

第二,各个城市各自为政,联合发展愿望不强。由于各个城市的规模较小,竞争关系多于合作关系,因此,各城市之间产业关联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各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园。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增长极:合肥和芜湖,竞争多于协作。

第三,结构性问题凸显。两淮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曾带动两淮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煤矿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矿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第四,区域发展重点不突出。合肥、六安、巢湖经济圈,两淮地区,淮河沿线城市等都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但由于安徽本身的财政实力有限,把有限的财政资源同时分配到这么点上,不仅没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且使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

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安徽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建国之初,从军事政治角度出发,确立合肥为安徽的省会城市,随后确立的以合肥与两淮地区为重点的发展战略,皖江地区和大合肥区区域的重点发展策略,都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而且发展重点不断摇摆,同时由会有好几个发展重点。20世纪90年代中央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安徽也及时做出了以芜湖为突破口,以一线两点为重点,开发皖江的决策。这一发展战略符合安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收到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这个战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展重点不明确,没有一个主导的突破口。同时,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皖江五市形成必要的经济协作。此外,皖江经济带开发刚刚初见成效,又开始了皖北发展战略,合肥又提出了“千亿合肥”规划,安徽经济发展的重心出现了摇摆,导致安徽的发展方向始终在变,经济发展战略不能始终如一。

四、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的选择

经济区位熵能很好地反映了各区域相对于区域内平均发展水平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Qi=Si/Pi①

式中:Qi为i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i和Pi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省的比重。Qi越大,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假设Q表示各区域经济区位熵的平均值,则当Qi>Q时,i区域为经济发达区;当0.75Q

根据公式①,分别计算了1999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安徽各市相对于全省的经济区位熵,如表1所示,并根据经济区位熵对各市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发达区基本上固定在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四个地区,主要集中于合肥和沿江地区。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得到了比较多的政策优惠,经济发展迅速。沿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经济基础好,具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天优势。而宣城、淮南在前几年还在发达之列,这几年发展速度相对有所减慢。

经济发展的区域是两淮地区,以及黄山、宣城和蚌埠。淮南和淮北由于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煤炭的延伸产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和新世纪的头几年,发展迅速,但现在煤炭资源开采的比较多,在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迟缓。黄山是旅游城市,这几年黄山的旅游宣传比较好,再加上人口不是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规划好旅游资源,发展的潜力比较大。蚌埠主要是依靠铁路,由于蚌埠铁路局的撤分,交通枢纽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怎么利用铁路,发挥好铁路枢纽作用来发展经济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经济落后区有池州、安庆、六安、宿州、亳州、阜阳和巢湖。池州是沿江城市但由于开发的比较晚,发展战略也不适合本区域发展,所以发展缓慢。安庆,人口比较多,总体的经济实力处在安徽的中上游。六安、宿州、亳州、阜阳、巢湖都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亳州组建地级市比较晚,阜阳人口太多,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经济产业,这几个地方发展一直比较慢,低于安徽发展的平均速度,市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

从全省的经济格局来看,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是沿江地区,合肥也是比较好的地区。沿江地区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起来,但存在发展瓶颈问题需要解决。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良好,但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安徽的落后主要是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战略。从区位熵角度来考虑,马芜铜地区处于安徽经济发达区域,具有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优势,应该确立为空间战略的支点,并把这个经济团与合肥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为空间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五、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首先、发挥沿江城市的比较优势。沿江各市基本上都有自己比较强的优势产业。因此,各城市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立足点。

其次,打造合肥滨湖新区。合肥作为安徽省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应充分利用合肥科教优势把合肥发展为科教旅游城市;打造合肥滨湖新区,连接巢湖,使得合肥有水路出口,扩大和沿江城市的联系,在行政区调整方面,撤消巢湖市,扩大马芜肥三市面积,使得合肥成为沿江经济圈的一部分。

再次,在马芜铜三市之间建立工业园区。马芜铜三市的空间距离比较近,可以考虑在三市之间建立一个产业相互衔接工业园区,施行产业互补,依托产业优势的同时,建立城际协作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共同发展。

最后,以马芜铜为经济增长极,接轨长三角。考虑到马芜铜城市的空间框架比较小,要加快内部整合,增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合肥经济区的联系,形成以芜湖为主导核心、马鞍山和铜陵为两翼,安庆、池州为腹地区域,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等为主要发展带的空间格局。要加快马鞍山与芜湖产业和制度以及区域的联系发展,在交通、产业、法规制度、金融体制、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区域整体化联动发展。可以考虑三市的南向跨江发展;横向发展,形成产业连绵区,以此为发展极加快沿江城市发展。芜湖应加大对繁昌、芜湖县近郊城镇的整合力度,拓展城市框架;推动马芜铜的融合,实现资源及信息共享和联合发展,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格局;马鞍山应加大对有关重点城镇整合力度,促进马鞍山跨江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框架,开发城市发展空间,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铜陵本身城区较小,应加强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拓展铜陵城市架构,增强与芜湖的融合和互动发展,着手跨江向枞阳发展。充分发挥马芜铜的增长极作用,形成三个实力强的极点,形成团块经济,实现经济一体化,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利用长江的通江达海的地理区位优势,接轨长三角,带动合肥及全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华道.安徽经济跨越发展路在何方[J].财经,2006(6).

2、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9).

篇9

一、产业集群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由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供货商、服务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组成的一个经济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中关村的信息产业群、武汉光谷等。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广为人知,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具有一定代表力的产业集群发展为标志的,无论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是东莞的世界制造工厂,以及长三角的现代经济,还有国外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好莱坞、底特律汽车城、休斯顿火箭城等。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产业集群内,企业在消耗其它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向其它企业销售产品。另外,现代物流业涉及到工业、农业、商贸、科技、服务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物流功能也从原来的简单分散运输、仓储转变为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多个环节集成整合。因此,要支撑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聚合的物流系统。总之现物流业的发展是支撑产业聚集的一个基础,而现代物流业本身也必然遵循产业聚集发展的规律,在空间上形成区域化的趋势。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们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成为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是将客流、商流、资本流等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但聚集只是过程,将由各种要素聚集起来的结果,即商品进行扩散才是目的。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作保障,大量商品只会被积压在区域环境下,区域经济无从谈起。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通过物流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首先,区域物流主体实际上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机场、港口、货场等物流活动的聚集地)和线路(铁路、公路、航道、管线等)组成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这使得各个运输节点形成较为固定的物流网络,而不是原先随机的、偶然的联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各个企业之间交易摩擦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物流网络要素的成本。其次,降低了物流信息费用。从交易双方看,由于区域物流的稳定,使得交易伙伴有更多的沟通和合作,降低了他们搜寻交易对象方面的成本,并减少了履约风险。而且专业化物流服务商的出现为物流的供需方提供了交易平台,方便了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2、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物流业本身属于服务业,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它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区域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使得产业结构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倾斜。物流行业如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仓储等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而且与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如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物流信息产业、区域商业、供销、外贸行业等也会获得较大发展,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3、通过类似于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的形式形成区域支柱产业

以上海为例,其着重建设的四个重点物流园区,即深水港物流园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四个专业物流基地,即国际汽车城物流基地、化学工业区物流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业物流基地、钢铁及冶金产品物流基地,他们将大大提高上海的国际物流地位,并通过将从事物流服务、拥有多种物流设施的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进行集中的方式,使得其能提供更加规模化、集成化的服务,提高了其经济地位的同时,也将物流行业和生产制造行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使得对提供商品时空转移的物流行业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分配,以便厂家获取更大的利润,这直接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就我国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行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区域城市经济辐射能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区域内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必须通过大量的物资流通加以实现,而且伴随我国产业大转移,都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的协作和贸易的不断增长,也直接推动了物流的跨区域发展。

2、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先进制造模式的诞生促进了物流外包产业的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各经济区域之间对物流行业的巨大需求,因为实现各个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必然依赖于各种物流手段,如空运、海运、河运、汽运等。而企业在不断追逐利润的天性直接促成了物流外包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3、区域经济相对开放性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区域经济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物流运行规则和货币政策等方面是一致的,缺乏国家之间常有的人为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等,因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区域物流行业的发展本身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为促进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区域物流区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推进适应经济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合理规划各类物流结点

首先,需要对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根据经济增长规律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配套性、兼容性。其次,规范、有效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等交通组织方案。例如,在物流园区方面,其特点是网络规模越大则产生的总体效应越强。这就要求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必须具有相互问的联动性,一个物流园区的发展必须尽可能做到与更多物流园区互联互动。最后,合理布局物流结点。物流结点体系是由运输、仓储、流通等多个环节组成的,这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综合型多功能物流中心,将各种运输方式集结在一起,另外还要有效地组织配货、送货,使得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2、科学的政策体系建设

政策也是科学规划的一部分。在区域经济内共同建立物流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尽力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行为,理顺区域物流管理体制,促进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以苏州为例,其存在2个关区,4个陆路通关点,3个港区,1个保税区,这些区域之间如果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必然会导致区域内的行政干预,从而给综合物流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释放物流需求

我国众多生产企业都重视生产和科研,但是对物流运输则思考不多。为积极发展区域经济,需要做到:

1、鼓励制造及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改变企业自行运输的模式

通过专业的物流外包服务,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运输成本。为此需要引导制造及商贸企业逐步改变“大而全”的运作模式,将潜在的物流需求交由第三方物流平台,从而集中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需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

2、当企业释放其潜在的物流需求后,市场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区域经济物流能力,这就需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改造一批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推进运输、仓储、物资等企业升级,实现专业重组和专业化改造;组建对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物流集团,发挥示范作用;引进优秀物流企业,建立分支机构或营业部,参与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的建设,并引入其优秀的管理经验等。

(三)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扩大区域经济规模

区域物流的发展需要以集群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基础,相反当区域经济发展之后,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1、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增长极

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扶持,突出特色,逐步形成“集群”,通过集群优势吸引更多企业的参与;在建设各种园区时,需要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的完整性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把园区和把园区开发与培育产业集群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企业紧密链接,相互支撑发展的园区经济集群,形成物流聚集效应。

2、 加快城镇化建设

篇10

1.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农村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体系,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村地区的整体规划计划。其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基础,缺少了雄厚的经济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农村地区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会给教育的改革发展清楚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教育必不可少的动力鞭策;其二,农村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收入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农村地区的人们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我国教育与经济都相比之前有所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合。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话费的费用,但是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以往势必物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1.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升学率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当下,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已经很普遍,体制改革也已经基本完成。过去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由由农民自己来进行,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承担起主要的责任。政府采取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已经不是难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是,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城市贫困化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一些资源性城市、结构重型化城市或老工业基地。相比而言,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已经是一个老课题,积极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应的发展一些小城镇,这些举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就业途径的不多增多,就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些地区出现的城市贫困化问题却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这些城市对资料的依赖性非常的大,近几年特别是新产业的发展兴起,以及资源的枯竭和替代资源的不断应用,这类城市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举步维艰,致使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呈下滑趋势,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水平较低。

三、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水平

篇11

毛皮动物养殖业。昌黎地理气候是我国养殖狐狸、貉、貂等毛皮动物的最佳地区之一。昌黎县荒佃庄养殖毛皮动物历史较长。目前,以昌黎县荒佃庄乡为中心的7个乡镇,毛皮动物养殖年存栏1400万只,年出栏1100万只,养殖已成园区化,是我国狐狸、貉、貂毛皮动物养殖第一大县。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配套服务及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兽医兽药、饲料屠宰、肉食加工、毛皮储存等服务配套已成专业化,并建有两个交易市场,75家流通企业,已基本形成产业化。整个产业拉动就业10万人。如果在其产业链条终端大力发展如服装等皮草加工业,这一产业占原材料资源优势,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海上养殖及加工业。昌黎县海岸线较长,海上及滩涂可养殖水面达70万亩,昌黎大蒲河、茹河、团林三个乡镇沿海十几个村海上捕捞、养殖历史较长。目前主要以养殖鱼、虾、河豚、海参、扇贝等品种为主。随着昌黎海上养殖加工业的发展,抚宁海上养殖加工快速发展,并基本融入昌黎海上养殖加工业。整个企业拉动就业3万人。如果在其产业链条各环节不断完善、发展、提高,如养殖产品的结构调整、科学养殖、海产品的精深加工、深海网箱养殖的试验拓展、科技研发等,这一产业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生猪养殖及加工业。2010年以来,抚宁先后被国家列入生猪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生猪之乡”。2013年,全县母猪存栏6.8万头,生猪存栏55.95万头,出栏106.63万头,猪肉总产量85382吨,实现产值17.06亿元,生猪龙头加工企业河北宏都实业集团,是我国北方规模较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生猪能力300万头。2013年屠宰生猪98万头,生产分割肉1.35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抚宁生猪养殖加工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甘薯种植及加工业。卢龙种植甘薯有近百年历史。种植面积近18万亩,产量7.4万吨,产值4.7亿元。卢龙、昌黎甘薯加工企业众多,主要产品是粉丝和薯条,特别是粉条出口韩国、美国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研究发展甘薯系列产品,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铁矿业。青龙满族自治县铁矿储量3.79亿吨,铁矿开采及加工企业99家,2013年生产铁精粉808万吨,实现销售额48亿元,尾矿综合利用有150多个新产品有待开发。铁矿开采及精加工,尾矿综合利用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还有,如昌黎以大蒲河镇为中心的甜玉米种植及加工业;抚宁沿长城一线,含青龙、卢龙部分地区近些年来板栗种植面积达27万亩,有待开发加工增值;卢龙地区含昌黎部分村庄,近些年来核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有待开发加工增值等等。

我市小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只要塌下心、认真抓,经过数年的努力,必将取得显著效果,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小区域经济是数年积累的过程。发展小区域经济一定要善于发现,分析趋势,确定重点。明确市县乡领导专人负责,强化部门职责,一抓到底。

篇12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一性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一性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促进,互利共生。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是一种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等教育,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作为一股强大的原动力而存在,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点亮了启明星。

(一)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需要随之进行不断地调整。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所有的各种需要变动的生产要素中,由于人力资源结构变动是有意识的劳动者分布情况的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动是最为困难的。而职业教育能够使劳动生产者快速的熟悉整个新的系统,使他们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这样则能够改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而且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职业教育为企业员工的深化再培训和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渠道,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

(二)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与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高校云集区域,大量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都带动了高校周边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增长。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高校发展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且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生消费给区域经济发展所带的直接间接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区域经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速度主要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数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者职业教育的规模的扩大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从另一方面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使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受过职业教育者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对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就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来看,沿海这一批先富起来的城市,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显著的推动了该区域职业教育朝气蓬勃的发展。

(五)区域经济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反过来也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在蓬勃发展中的产业,势必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好的发展趋势则会提供广大就业者较多的就业机会,并提供较为丰厚的劳动报酬。这将吸引受教育者在接收职业教育之前,选择职业方向时向报酬较高,好就业的方向前行。而这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专业设置的重点与方向的改变,从而达到优化专业设置的目的。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制约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通过上述几点的对职业教育的同一性阐述中可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不好的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区域经济的各个方便都会反过来制约职业教育的进步。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相互制约

从经济视角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相互作用,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因此教育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则不能给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职业教育最需要支撑的点就是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就难以保证吸纳优秀的和培养提升现有教职员工。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而导致职业教育投资不多,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导致职业教育贫乏,又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双方面的恶性循环将会导致双亏的情景发生。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相互制约

从理论上来讲,职业教育能够用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职业工作者,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生产力;区域经济也能够以实际生产需要与自身的欠缺不足的人员配置,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结构。能够让高职院校的专业配置更加贴近市场与实际,从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但是,这仅仅只是从理论出发。如果在实际中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没有及时的跟上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走向,校企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校企沟通中存在不全面、不科学、不合理的认识等等原因。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教育中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够将培养出来的人才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即使学校办的再好,教育质量再高,人才也无用武之地,从而造成人才过剩,积压,改行,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如果存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配置过分的追求眼前利益,不按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重复,过剩,淘汰周期短等弊端。

(三)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层次双向选择的制约

在我国,由于东南沿海地区自然和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化程度快,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以传统结构为主,工业化程度低。这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个区域的技术结构的不同与人才层次的不同。由于东南沿海城市在相同的岗位的薪资待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导致西部大量人才流入东部。这样,西部的经济在人才流失的情况下发展缓慢。而其职业教育也在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制约之后受到资金支持。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层次安排并不是主观确定的,而是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结构客观决定的。在一个地方的职业教育层次适合于技术结构的需要,则能够满足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就会滞缓经济发展,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

托达罗指出:“经济发展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因为发展不纯属于经济现象,发展必须包括不仅仅人们生活的物质和财经方面,并且发展应该是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包括整体经济与社会体系的重组与重新定位。”所以,资金投入不应该是以利益为导向,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名族一直重视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资金投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大而充足的资金充足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是天马行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能够培养专业型优质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能够让高职院校少受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科学的设置专业体系。职业教育一旦发展,则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职院校要以自身的特色专业与市场为导向

为了避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职业对口上发生冲突,高职院校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扬长避短,办好自己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培养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和技术过硬的人才。不造成人才的积压、过剩等问题就间接的为区域经济输送大批有用的、新鲜的血液。使区域经济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要想更好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考虑自身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虽然说,在地理环境不同的区域,薪资待遇不同,但树立为家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意识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交流,把教学活动与区域内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紧密联系起来。区域经济的拉动则会以多种形式直接发展职业教育。

篇13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教育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存在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象。

一、湘西自治州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湘西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的现状

湘西自治州全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现辖七县(包括凤凰县、泸溪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和一个县级市(吉首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苗等30个民族,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①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湘西自治州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但由于地处山区,湘西自治州交通十分不便,至今仍无高铁、地铁,甚至一些地区只有三级公路或沙土路来承担运输重任,招商引资比较困难,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缓慢。据湖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比上年增长9.5%。而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州总共只实现生产总值457.0亿元,仅占全省的1.7%,比上年增长8.3%。②

(二)湘西自治州的区域特色

湘西自治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自古以来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文化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山水风光奇异,自然资源丰富,有着明显的区域特色。首先,湘西自治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拥有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和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名人;其次,湘西自治州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湘西自治州境内有民族30个,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78%,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再次,湘西自治州有着奇异的山水风光,拥有猛洞河漂流、红石林、坐龙峡等132个国字号文化旅游品牌;最后,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其水能、生物、山地、农业、矿产等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锰都钒海”之称。国家级名酒“湘泉”、“酒鬼”享誉海内外,“古丈毛尖”茶系全国名茶。土家织锦、苗家绣品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是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区域特色都是湘西自治州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若能依托资源优势,合理开发与利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将会为湘西自治州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性人才而非理论性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始凸显。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发展缓慢。据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湘西州共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20所,其中仅有高职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另有中职部1个。在校学生3.2万人,教职工2281人,共开设专业55个。总的来说,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步-发展--低谷-恢复。③每次发展都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次,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又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湘西自治州可借此机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州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本民族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三、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据调查访问,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仍然明显,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还是认为职业技术院校不如本科院校。湘西自治州的一般工薪阶层家庭都希望子女高中毕业后考上本科院校,哪怕花高昂的学费就读于三本,也不愿意甚至觉得很没面子去读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有些偏远地区的家庭甚至还不知道有职业院校可以培养人才,以及国家提供的各种补贴政策可以大大减轻负担,以至于很多贫困户在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初中后就放弃继续求学,在家务农干活或外出打工。这些都源于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知不足,也源于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对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不够才会导致社会认同率低。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湘西自治州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据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湖南省共有高职院校66所,大多集中分布于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而整个自治州内只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可想而知,仅1所高职院校的力量对应湘西自治州8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唯一的1所高职院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在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职成教工作会议指导下才创办的,基本上由中等职业院校改建而成,学院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全州20所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幼师、汽修、畜牧兽医、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营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这些主要专业。总的来说,虽然个别职业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专业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本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就整个湘西自治州来看,某些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教育类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却没有在招生上进行疏导或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而在民族特色类等专业上资金投入还明显不足,跟不上教学的需求。此外,各中等职业学院各自为阵,规模小,专业建设重复,设备购置重复,却没有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如旅游服务、农林牧渔、民族特色类,造成资源浪费。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目前,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还存在着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流失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整个州内就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情况还算过的去,现有教职工687人,正、副教授15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09人,“双师型”教师占60%。④而其他中职学校情况则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师普遍学历层次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4.4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64.84%,合格率只有65%。⑤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时代性较强,知识更新较快,但是州内师资培训经费投入较少,以至于大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积极的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国家、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媒体等媒介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充分认识,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同时,鼓励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就业岗位,职业技术学院给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机会,为毕业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其次,可以尝试扩大学生生源的渠道,为社会各种人群提供继续教育平台。企业的一些在职员工,包括下岗工人,只要他们对自己的技能知识要求有提升期望,职业技术院校都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再深造学习的机会。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短缺,职业技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滞后是制约湘西自治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筹资建设: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社区建立战略联盟来获得经费支持;其次,通过一些实质性的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捐资助学;再次,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国家应该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而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经费发放上要区分职业技术院校与普通院校的不同,在考虑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同时,还要考虑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结构这两大块费用的额外分项投入。

(三)宏观调控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湘西自治州虽然是湖南省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但自然资源丰富,保留着浓厚的民间风情与民族特色。当地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宏观调控职业技术院校的布局。而各职业技术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建议紧紧围绕湘西自治州的主导产业如水能、矿产、竹术、食品、中医药和旅游资源等,根据本地劳动力状况和自己的优势准确定位,突出独自的办学特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各职业技术院校要革新观念,主动贴合市场经济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建立在对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劳动力培养方案,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新专业以及更新掉落伍的专业,确保培养出市场所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引进渠道多元化

湘西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首先必须要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各职业技术院校要以《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为依据,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育、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必须既要有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在引进师资上,可以使来源渠道多元化,优化队伍结构。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或扶助各职业技术院校采取积极措施,制定优惠政策,从外地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或从当地企业中聘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邀请德高望重、技术熟练的老师傅来进行指导教学,从而改善师资的来源和结构。

五、结束语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两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与湘西自治州一样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要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基础上,脚踏实地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区情,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作者:邓平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0-52.

[2]王海花.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14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1.引言

在21世纪,国家宏观经济控制下经济发展的趋势,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呈现新特征:本地化和区域化。目前,在很多地区已经建立起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上的特性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人才培养应按照特定职位要求,这意味着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直接实现“无缝对接”。其次,专业是基于企业对岗位的迫切需要而设计的。课程的设计应注重专业技术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成熟的技术、规范的管理。因此,毕业生不但拥有基本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有能力处理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最后,培养人才的标准的二元性: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应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熟练的技术人才。

3.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符合

目前,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来适应当地经济的需求是非常重要和迫切需要的。在中国,落后的高等职业教育仍是低学历劳动者多于高学历劳动者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会对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本地大专高职院校为当地生产、服务和管理部门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本地大专高职院校也一直起着科技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的作用。

当然,从21世纪早期到21世纪中期,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些毕业生将会在很多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中成为最主要的工作人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除了一般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外,还有以下的独特功能。

(1)辐射功能。高等职业教育能把中心城市更高的教育水平带到中小、偏远的城市去。它的辐射功能将有助于提高小企业的人才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满足所有阶层人的提高学历和受教育水平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只有高中学历的青年人可根据他们的具体需要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或接受更高的教育。

(2)调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缺乏一些专业的人才,而且旧的教育水平和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在各区域上质量和数量严重失衡。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一现象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3)高效率。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大范围的招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加快了人才培养的进程,提高了效率。

4.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知识的扩散和实体的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有可能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甚至高级管理人员,但没有大规模地引进高技能、技术的人才。事实表明,低质量和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将会快速发展。

5.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起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如美国和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的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等等。这些机构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对这些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在中国,经济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在劳动力的质量上有一个很大的差距。低效率的人力资源、低输入和输出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当地政府管理,这决定了他们的主要目的: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准确、科学分析他们所在地区的基本条件后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虽然与高等教育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目标,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实和针对性。

其次,调查和分析在该地区将来人力资源、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为这一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充分准备好人力资源。

再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科学建设、专业设计、课程计划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最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将会在实训课程、专业训练、再就业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工作者的适应性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岗位,在创建知识结构型经济和和谐社会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