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地方商业银行;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状况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为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在当时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潮刺激之下,盲目开始扩张,最终因管理低下、缺乏监管、违规投资、信用缺失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国务院决定对城市信用合作社开展清理整顿,并着手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政府占三成,其余七成可由企业单位和个人入股。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 年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从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整体实力快速增长。2013 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 15.18 万亿元,比 2012 年同期增长 22.9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10.03%;负债总额达 14.18 万亿元,比 2012 年同期增长 22.89%,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10.04%;截至 2013 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 145 家。2014 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 18 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为 13.8%,不良贷款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二)地域发展关联度高。截至 2014 年,全国共有 145 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千亿元规模以上 29 家,已上市 3 家。总体上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空间主要被限定于其所属的中心城市,而不同城市之间经济总量以及金融环境的差异,成为导致不同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全国范围看,经营绩效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上的共 3 家,分别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盈利规模在 70 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在 2,000 亿元至 5,000 亿元的共 9 家,盈利规模在 25 亿元至 45 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 1,000 亿元至 2,000 亿元的共 17 家,盈利规模在10 亿元至 25 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 1,000 亿元以下的共 1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 10 家城商行总资产占比 40.82%,净利润占比 37.18%,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和两极分化程度。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一)职能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银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的管理法规日臻完善,加上银行自身的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愈来愈科学,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职能将进一步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银行业务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能使得收入来源渠道也多元化,且各种业务直接可以做到交叉互补,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可以为客户、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这样既节省客户同银行打交道的成本,又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效率。城市商业银行向综合化发展、全能化运作,是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提升竞争力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3 年 7 月 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及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不再设置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应好好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发挥其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将采取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也可从中获利;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地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向前迈进一步。
(三)发展虚拟银行
传统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在于资产规模、机构网点、地理位置等,但网络银行的低成本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使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发生转移,从而改变传统银行依靠营业网点的扩张方式。因此,网络银行将为城市商业银行赢得竞争优势。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发展网络银行,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优势,实现无网点业务扩张,通过利用设计的软件系统,使客户在网络上进行查询、转账、资金交易等业务,从而进一步突破业务的地域限制,这将是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稳健、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任何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想法都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但是,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依法合规、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前提。从目前实际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不是发展的动力不足,而是发展中的冲动往往因渴求发展而忽视稳健的问题,所以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处理好发展、效益与稳健三者之间的关系。决不以一时的发展、效益为代价而破坏稳健的基础。发展是建立在稳健发展上的发展,效益是建立在稳健基础上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样才算是走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五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和各大股份制银行的迅速发展,加上外资银行的不断渗透,使城市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而城市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做到“知己”。
一、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分析
与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构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1、地域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一方面对本地市场较为了解,与当地企业、政府关系密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与当地企业建立稳定长久的业务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大部分资源都用来服务本地客户,在本地市场的把握上,城市商业银行能够投入足够多的精力,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区域集中优势。
2、快速反应优势。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面临着信息传递链与决策链较长的问题;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决策层与经营一线高度贴近,决策链短,信息传导半径小,对市场变化具有反应灵敏、决策高效、执行快捷的特点,对于资金需求频繁而急迫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拥有最具潜力的客户优势。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元素,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完美契合,使其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必将携手中小企业共同快速发展壮大。
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劣势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自建立之初就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在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客观条件下,其劣势越发明显。
1、规模劣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和资本金规模远远小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从资本金的补充渠道来看,其更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可以利用财政资金和发行债券等渠道补充资本金;大型股份制银行大多都已完成上市,可通过股票市场得到有效的资本金补充;而城市商业银行只能通过私募扩股、留存收益、股东以部分红利转注等渠道补充资本金,从而导致资产扩张――补充资本金――资产扩张的被动循环。在监管当局越来越重视资本充足率、资产规模等指标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在新业务的申请与对大型客户的支持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将这些优质客户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2、政策劣势。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剥离了上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极大地改善了资产质量,加快了整体上市的步伐,并且在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上,国有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国家财政的支持;对于外资银行,享有“二免三减”的优惠;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使其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优惠,税收负担明显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3、产权结构劣势。城市商业银行在组建时,通常地方政府都参与入股并且一股独大,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政府选派,导致经营决策的政府干预色彩浓重,管理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不关心银行的盈利性,从而导致低效率。另外,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中当地国有企业也持有股份,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实际掌握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为其提供信贷担保、票据贴现等方面的优惠。在这种国有股份占绝对多数的产权结构下,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难以形成真正的分权制衡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风险组合和制约机制,难以达到股份有限公司应有的组织和运行效率,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隐患。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不合理的产权结构与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外资银行的优势自然不用说,而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与上市后,其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资源劣势。在客户资源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地域上的限制,不能满足优质集团公司频繁地跨区域金融业务往来的需要,丧失了很多优质的客户资源,并且由于其获取本地区之外客户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了解信息不及时,能够争取的客户资源十分有限。在人才资源方面,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人员总量偏多与专业型人才结构性不足的双重矛盾。由于其在薪酬待遇与内部激励机制方面无法与其他大银行相比,因此很难吸引大量专业型人才;并且在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难于满足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的人才培训要求,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三、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战略
(一)探索联合发展道路
探索一:与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目前,外资银行加快布局,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邮政储蓄银行全面挂牌,令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特别是一地网络布局的缺乏使城市商业银行处于竞争劣势,而通过区域内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加快区域网络布局,提高银行声誉,扩大资产规模,开展更多的新业务,产生规模效应降低营运成本。当然,面对新环境、新市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快软、硬件设施的更新速度,提高人才的供给能力,并以自己的核心业务为新市场的切入点,牢牢抓住这一机遇。
探索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此举意义重大。在合作运营的过程中,它将引入新的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的金融产品,有助于改善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银行的声誉度,依靠国外银行的成熟运营模式、先进的管理经验、出色的创新能力,城市商业银行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探索三:上市。北京、宁波、南京这些运营状况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率先完成上市。通过上市,一则可以增强银行的资本,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二则可以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加强监督,降低风险,此外还可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加入。
(二)整合业务链
1、核心业务。市场定位、服务中小企业,搜集信息,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提供专业、高效、优质、周到的服务。根据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弱、经营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特点制定特殊的贷款管理制度与特殊的信用评级标准来增强贷款的可操作性;实行首席客户经理制,随时了解中小企业的动向加强与中小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财务顾问、投资理财、融资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的经营水平,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对优质的黄金客户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对授信额度内的资金需求要做到企业随要随办。根据中小企业随时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进行业务的创新,发挥灵活、便捷的优势,随时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
2、增长业务。市场定位、消费者业务也称零售业务,提供当地消费者贷款住房贷款支票账户信用卡保险股票以及私人银行业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3、种子业务。市场定位:中间业务和为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三)构建核心竞争力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应明确发展战略。将市场定位为市民的银行,细分市场和客户群,避免与其他银行的盲目竞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业务,开设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个人业务的专门性分行,以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人经济为突破口,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保障。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降低经营成本,防范风险。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经营的整体性均有待改善。对于这些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应促进“三会”的协调运转,改革股权结构,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进行组织再造,加强信息披露,主动寻求公众监督。
第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企业赖以生存的必备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不断地金融创新,各种新的金融工具涌现出来,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行为,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第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土壤。企业文化可以被视为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化的知识它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及发展水平、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城市商业银行应塑造有自主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激励员工奋进,促进发展。
第五,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城市商业银行迅速崛起的资本,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懂得如何激励人和管理人,如何使其发挥巨大效应。首先,要培养员工的使命感,让员工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愿意为跨越式发展付出努力;其次,是员工发展,给员工安排职业生涯路径,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能为之积极努力;最后,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公平合理的机会,开通非职务序列上升通道,建立管理职务类和技术业务类两大等级系列,充分体现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区域金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总体发展态势:增长放缓,压力显现
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群体仍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资产、存款和贷款都实现了快速发展,财务状况持续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与2007年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由于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仍然集中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不同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态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下滑趋势已经显现。笔者预测,这一趋势在2009年仍将延续。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增速放缓
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速超过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3.9万亿元,增长25.8%;负债总额达3.7万亿元,增长25.2%;在全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中的占比均从6.4%提升到6.5%。同期,国有银行资产增长11.1%,负债增长10.9%;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增长21.5%,负债增长20.7%;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增长25.5%,负债增长24.2%。城市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除了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更大程度上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加大对当地城商行的支持以及城商行加大重组改革力度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与2007年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2007年末城商行总资产和负债的增速分别为28.8%、27.5%,到2008年第三季度末,分别下降到25.8%和25.2%。当然,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一城市制经营特征,不同地域的城商行发展态势有所不同。但纵观2008年前三季度仍然延续快速发展势头,一季度达到峰值,随后呈现出明显的回落趋势。经济回落对城商行的影响正逐渐显现。
财务状况持续改善,不良率继续下降
2008年,部分历史问题较重、不良率较高的城商行纷纷加快了重组改造步伐,如广州商行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实施增资扩股;万州市商业银行被重组为三峡银行,不良贷款率由30%下降到3.2%;城商行的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得益于快速发展势头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继续实现“双降”。截至2008年9月末,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0.8亿元,比年初减少10.7亿元,不良贷款率2.54%,比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49%的平均水平。从图中也可看出,2006年以来,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保持逐季下降态势。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城商行不良贷款季度减少额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城商行控制不良贷款的压力正在加大。
主要发展特征及动向:跑马圈地加速,特色定位初显
“跑马圈地”,跨区域发展掀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明确,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清晰。而上海银行等银行对跨区域发展的率先探索也为城商行群体实施跨区域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此情况下,2008年城商行迎来跨区域发展,一批监管评级在三级以上的城商行加快“跑马圈地”步伐,纷纷在省外、省内、县域等区域设立分支机构。这成为2008年城商行发展中的最大亮点。据笔者统计,2008年共有29家城商行设立了47家分行(含正在筹建的分行及香港代表处)。
引入“战投”,目标转向国内
城市商业银行一直是外资金融机构青睐的入股对象。出于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丰富的金融产品的考虑,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对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一直保持较高的热情。2008年,城商行继续延续这一趋势,先后有郑州市商业银行、吉林银行、长沙市商业银行、烟台市商业银行以及营口银行等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08年城商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出现一个明显变化,即引资对象从以往单纯的境外金融机构转向“境内、外金融机构并重,并优先选择境内金融机构”。当年,九江市商业银行、莱商银行、廊坊市商业银行分别引入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没有选择境外金融机构。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探索,城商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日渐成熟,城商行更多地从“对等性、适用性、兼容性、有效对接”等方面选择战略投资者。而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会有更多的城商行将目标转向国内,选择国内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
深化定位,努力培育中小企业服务特色
中小企业业务是城商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业务。城商行自成立伊始就与中小企业渊源颇深。但近年来随着各类商业银行纷纷进军中小企业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业务的开拓力度,城商行的中小企业业务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这既有外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因素,更大程度上则是城商行内部的原因。2008年,城商行明显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业务的投入,努力将“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做深做透,涌现出不少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吉林银行推出的小额商铺抵押贷款,杭州银行合作推出的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深圳平安银行推出的“供应链融资W计划”,宁波银行推出的“透易容”,北京银行推出的“现金优管家”等等,更有多家银行推出并实施中小企业战略,努力打造中小企业特色银行。
差异化竞争,从“市民银行”转向“社区零售银行”
2008年,城商行业务发展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从“市民银行”转向“社区零售银行”。城商行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市民银行”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差异化定位。但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特别是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并纷纷推出服务于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城商行“市民银行”定位的差异化及由此具有的优势不再明显。城商行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特别是发挥在当地城市网点多、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关系密切的优势,寻找新定位。而社区零售银行面向社区居民和小企业,蕴含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城商行的传统优势,并与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正是在此背景下,“社区零售银行”被越来越多的城商行所推崇。吉林银行在对长春市200个社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6个社区进行试点,启动“社区银行”和民生金融计划;北京银行在全市推出20家社区银行,全面实施社区银行战略;大庆市商业银行试点的“社区银行”除正常金融业务外,还为社区居民提供理财讲座、代送鲜花等非常规服务。
发展转型,以理财为突破口
如何改变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收入结构,实施发展转型,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近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在网络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现有中间业务品种中,更多依靠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合作,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理财业务就成为城商行发展转型的突破口。而城商行在债券业务方面的优势也为其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提供了支撑。2008年,城商行理财业务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大型城商行在理财业务上取得突破,跻身“全国商业银行理财排行榜”前列。除了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城商行还着力培育理财品牌,提升服务品质。如上海银行的“慧通理财”、杭州银行的“幸福理财”、北京银行的“心喜理财”等。
挺进县域,抢抓农村改革新机遇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农村全面改革的序幕,也为银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早在前两年,部分外资银行就通过设立村镇银行的形式布局农村市场,城商行也是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的先行者。截至2007年末,在全国124家城商行中,有72家城商行共设立了347家县域支行。伴随农村改革的春风,2008年,城商行进一步加快挺进县域,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共有15家城商行设立30家县域支行。与此同时,城商行还积极通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途径全面开拓农村金融市场,预计全年由城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达到14家。
上市遇阻,增资扩股进行时
受资本市场低迷和有关政策尚未出台的影响,2007年城商行发展中最大亮点的上市工作在2008年遇阻搁浅。到本文完成为止,仍未有一家银行的上市申请被审核通过。当然,这并不能阻挡城商行的上市热情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在上市进程遇阻放缓的情况下,城商行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补充资本金以维持快速发展势头。大范围展开增资扩股成为2008年城商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28家城商行完成和正在实施增资扩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城商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势头。
城信社改革提速,城商行“大扩容”
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商行大范围组建时保留了一批城市信用社。经过近几年的改制、重组,截至2007年末仍有42家。这部分城信社,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改制为城商行,要么被收购兼并。当然,城信社转制为城商行必须满足一定的监管要求。随着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资源的日益重视,城信社改制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共有17家城信社转制为城商行,从而使城商行的数量进一步上升。
压力和困境:经营环境恶化,风险压力凸现
2008年,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城商行快速发展势头背后隐藏的压力和困境逐渐显现。特别是城商行固有的特征和劣势与宏观调控效应叠加,使得城商行具有更强的政策敏感性和经济下滑敏感性,更多地感受到压力和困境。而2008年上半年部分中小城商行出现的流动性压力和下半年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则为城商行敲响了警钟。
“坚持中小市场定位”与“中小企业风险凸现”叠加
“坚持中小”是城商行成立伊始就确立的市场定位。这一定位充分发挥了城商行的比较优势,使城商行在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实现差异化,从而推动了城商行的快速发展。2008年年初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出口下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少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急剧上升。这使得定位于此且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较高的城商行深受打击。如今年上半年,临沂市商业银行累计形成不良贷款162笔,金额31025万元;其中,中小企业户数占比95%,金额占比74.7%。毫无疑问,经济下行周期中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上升速度要快于大型企业,城商行来自市场定位的压力骤然加大。
“风控能力不强”与“信用风险加大”叠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济周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每一次经济调整几乎都伴随不良贷款不同程度的反弹。今年以来的经济下滑已让银行业感受到日益加大的信用风险。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9月末,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6.01%,继续实现双降;但国有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农村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出现上升。虽然,城商行群体继续保持不良双降,但降幅大幅缩小,表明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这种压力远超过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经营地域限制外,还包括城商行较低的风险控制能力。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无论是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技术、还是风险管理人员,都存在不小差距。而城商行近几年持续高于同业的增长速度也为其埋下不少风险隐患。更重要的是改革重组后的城商行虽然财务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但尚未经过一轮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财务状况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下滑导致的信用风险上升给城商行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视。而宁波银行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笔者的判断,宁波银行三季度报告显示,其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0.36%上升到9月末的0.63%,几乎翻一倍;不良贷款也由年初的12.9亿元上升到29.8亿元。
“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不高”与“流动性收紧”叠加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过快上涨势头,自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还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发行央票和特别国债回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在从紧货币政策多渠道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显现。特别是那些中小城商行的流动性压力更大,有的银行的流动性指标曾一度逼近25%的警戒线,超额准备金比率也降到1%左右的历史最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资产规模扩张的重视超过对资产负债匹配的安排。这在流动性过剩时期并无太大问题,一旦流动性收紧,由于信贷增长具有一定的惯性,负债的增长更多地具有自发性,加之城商行在资金市场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流动性问题自然显现。经过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后,城商行亟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2009年展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因此,2009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城商行也将面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考验――经济周期波动性。虽然中央及各地政府出台的大手笔扩大内需和投资的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经济的下滑幅度,并为商业银行带来商机,但对定位于中小企业且经营地域受到限制的城商行来说,面临的挑战多过潜在机遇。
发展转型的挑战
2007年资本市场的火爆和2008年因信贷管制催生的信贷理财产品的热销,让急于发展转型的城商行看到了希望。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国内银行实施发展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2009年经济的下滑和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将给城商行发展转型带来巨大挑战。极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利息收入占比回升,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型业务品种的发展陷入困境。如何破解这一困境将是影响城商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坚持和深化市场定位的挑战
从银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2009年既面临困境和问题,又存在机遇和市场。机遇和市场更多地来自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举措。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投资及由此带动的衍生投资和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以及重大产业项目。显然,这与城商行一直以来“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存在较大差距。当然,这些巨额投资也会带动相关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是挑战。大量投资需要巨额信贷配套资金,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巨大商机。出于业务发展的压力,面对大项目、大客户,城商行如何与其市场定位进行平衡和抉择,这确实是个问题。
跨区域发展的挑战
如果没有政策上的调整,2009年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方面仍将保持快速扩张势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跨区域布局,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并将在2009年更为明显。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跨区域发展布局雷同问题。从目前已拥有三家以上(含三家)异地分行的城商行来看,其跨区域布局高度一致,基本上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无疑,这三大经济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市场机会最大,但竞争也更为激烈。二是跨区域后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管控问题。长期以来,城商行一直实行总支行管理模式,且管理幅度在同一城市。跨区域发展后,管理幅度加大,从单一城市扩展到多个城市,如何确保对分支机构的有效管控,对人才、技术、经验都相对欠缺的城商行是个不小的挑战。三是跨区域后总行对异地分行的支撑问题。这包括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信息技术、战略研究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如果总行不能为异地分行提供有力、充分的支撑,总行的控制力就会打折扣。
产品创新的挑战
责和权利,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加快管理流程的整合再造,通过管理流程整合再造,
全面构筑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科学发展初探
一、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
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
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它具有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然而它又具有立足地方、
服务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先天优势,在新形势下如何
实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是摆在当前迫切需要
解决的课题。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未能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完
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方面
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
控制薄弱,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必要的
金融分析和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也亟待提高。这一切都
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略缺失。
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普遍存
在着行为短期化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发展战
略。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发展方向
不明晰、市场定位不准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在竞争中
被动反应多而主动出击少。
(三)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受旧体制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
观念较为落后,例如价值最大化理念淡漠,风险约束理
念短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真
正确立等,但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尚未形
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四)评价体系欠科学。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评价体系还不尽科学,对经
营发展过程中的业绩评价还存在许多不足。绩效考核指
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考评体
系的设计没有与银行的长期发展规划相配套,导致评价
体系只评估年度具体任务计划执行的好坏,年度绩效的
结果,而没有跟踪评估计划本身的长远机制,使短期年
度考核计划与战略规划实施缺乏有机的结合
(五)激励不到位。
城市商业银行结合国内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已
建立起一些与岗位标准、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和奖
惩办法。但由于思想认识统一不够,落实执行中激励机制
的完备性和权威不够,效果往往在许多地方打了折扣,对
激励机制中惩戒作用的认识和发挥还不充分,没有规范、
严格的惩诫制度,也就无法求得银行的安定和发展。
三、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科学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
革的攻坚领域,其中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城市商
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科学
发展观的体制基础。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
事会,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
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形成
有效的制衡机制。加快管理流程的整合再造,通过管理
流程整合再造,全面构筑适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
(二)确立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要在日益激烈的现代金融业竞争中
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战略部
署的高度出发,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制定具有
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解决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问题,
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战略目标上来,从而保
证经营管理主线明朗、目标明确,经营策略具有相对连
贯性,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并使员工真正归属于
银行及其发展目标。
(三)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
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建立城市商业银行现
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需要。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改革,
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科学的综合考评体系。借助责任
会计建立内部核算体系;设立风险控制、市场竞争力等
重点指标,加强考核,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在完善考核
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
原则,全面推进激励约束机制的再造,逐步建立起竞争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IPO热潮;融资;资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049-03
1 城商行发展的资本助力
1.1 城商行IPO热潮
自2007年北京银行(601169)、南京银行(601009)和宁波银行(002142)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后,监管部门关闭了城商行上市的大门。而去年农行和光大上市顺利完成,同年9月由财政部和“一行三会”联合《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城商行上市再度成为银行业的焦点。最近,数家城商行正在等候IPO(首次公开募股),还有数十家城商行筹划募股,中国迎来城市商业银行的IPO热潮。
在这个热潮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在此,我们首先对资本压力的来源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的两个方面作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就资本对城商行的作用进行阐述。
1.2 资金压力来源
(1)通货膨胀压力。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下,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投放量下降,整个银行业的流动性降低,对于多数规模不大的城商行来说,资金压力显著增大。再者,2011年央行对中小银行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根据规定,资本充足率越低的银行,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越大。
(2)监管要求或将提高。在对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高风险的担忧下,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监管要求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城商行由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的限制,面临的资金压力或将升级。
(3)去杠杆化削弱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金融危机以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但“去杠杆化”使得银行的借债规模受到限制,削弱了城市商业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
(4)发展壮大的需要。目前,城商行普遍处于发展膨胀期。一线城商行不断寻求跨区域发展,二三线城商行也在批准的经营地域内强势壮大,不论是经营范围的扩容、业务品种的丰富还是人才的引进无疑都需要大量资金。
1.3 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大部分城商行在原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有些中小银行为了做强做大,不得不兼并重组,艰难的成长史使得城商行习惯走传统道路。
发展方式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忽视市场。一些城商行忽视其根基于地方的发展背景,忽视市场对其的实质性需求,一味地做大做强,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职能。②定位不明,业务上急于求全。在业务品种上急于向大银行靠拢,没有做精做强的精神,缺乏创造力。③不注重人才的积蓄。侧重于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积蓄与培养。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这使得中国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城商行转变发展方式已是势在必行。
1.4 资本对城商行的作用
银行的资本是银行保持稳健经营的基础,合理的资本规模是银行实际资产安全和效益动态平衡的前提。银行业资本的筹集和管理一直是银行业经营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资本对城商行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①损失的缓冲器;②为经营提供启动资金;③树立公众对城商行的信心,向债权人显示实力;④为扩张新业务提供资金;⑤用资本管理监测风险。
2 基于绍兴银行的资本状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绍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金融市场发达、社会信用环境日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融资需求旺盛的有利于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家银行纷纷抢滩绍兴,包括华夏、兴业、浙商、恒丰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以杭州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诞生的绍兴银行,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筹集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是绍兴银行探索发展之道的过程中一个必经课题。本文将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绍兴银行的资本状况。
2.1 资本构成及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2007―2009年绍兴银行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规模逐渐增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两项2008年比2007年稍有降低,但2009年又实现回升,达到较高水平。
2.2 股权分布情况
2.3 不良贷款情况
绍兴银行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推行了不良贷款挂牌清收制度,明确责任,细化奖惩,扎实做好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并加大对新增贷款质量监测和稽核力度,至2009年年末,不良资产实现了“双降”。
3 城商行资本筹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以及对其他城商行的了解,得出城商行在资本筹集与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3.1 不良贷款问题
不良贷款的过度存在降低了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影响资本周转率,使得总利润和每股收益减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的业务纵深发展。
一方面,城商行由城市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来,而后者带有大量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城商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内控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风险,锁定利润。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城商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2010年城商行强化风险监控体系的建设和不良贷款处理机制的改革,实现了不良贷款量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由银监会公布的数据相关分析可得: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但与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则缺少竞争力,由此可见,城商行望在金融市场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资产质量仍不能懈怠。
3.2 资本管理问题
我国目前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管要求是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小银行不低于10.5%,高于《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2010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金充足率为12.2%,比年初上升0.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金充足率为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银监会指出,截至2010年年末,28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虽然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但资本管理中仍存在补充资本金途径狭窄和股权分布状况不利于法人治理这两个问题。
补充资本金途径狭窄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筹资的来源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因为城商行规模相对比较小,未分配利润有限,从而筹资空间不大。外部筹资来自于发行普通股、优先股以及债券,就目前现状来看,大部分城商行的经营规模和整体状况达不到相关标准,或股东人数不达《公司法》要求,无法在资本市场融资,而债券市场也有关于融资规模的限制,从而大部分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
城商行的股权分布状况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历史原因,股权集中在地方国有资本手中。二是除却国有资本的股权分布比较分散。三是股权结构单一,大多数为现金,少有实物等权益性资产。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城商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完善,权力缺少制衡,以致影响了城商行的发展。
3.3 资本结构不合理
据银监会最新消息,2011年银监会不会对银行业的资本金充足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在资本结构上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一级资本即核心资本的比率。一级资本,即核心资本。对于银行来说,核心资本是银行价值链中增值环节最大的资本,是银行所有资本的核心,在银行所有资本中起着火车头和发动机的作用。
而目前对于多数的城商行来说,核心资本充足率虽然达标,但还是未达到较高的理想水平。比如绍兴银行,2009年,核心资本为202045万元,附属资本为25000万元,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81%。10.81%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城商行面对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潜在风险很大,其现在的资本结构应对风险的能力将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次级债的发行方面,城商行发行次级债逐年增多,主要是因为城商行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增大,渠道却较少。城商行改制深入后,资本实力逐渐壮大,将小银行做大的意愿比较迫切。同时,监管部门也鼓励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业务推进会比较快。但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中小银行的资本金会比较紧张,进而制约规模的扩大及跨区域发展的战略推进。随着监管部门要求的提高,城商行发行次级债面临受限的可能,所以很难改善其资本结构。
4 适宜于城商行的资本筹集与管理方法探讨
4.1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和预防机制
利用资产回收、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准许外资金融机构收购不良债权等方法处理不良资产。推行不良贷款挂牌清收制度,明确责任,细化奖惩,扎实做好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并加大对新增贷款质量检测的稽核力度。
建立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新机制,一方面进行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分散风险,降低高风险贷款的比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少银行风险的积累程度;最后,加强信用文化的建设。
4.2 扩大资本筹集渠道
(1)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城商行。目前,民间资本占城商行资本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浙江等民间资本活跃的地区。有消息显示,城商行的普通股中,民间资本占比已经达到45%。截至2009年年末,浙江11家城商行民间资本在总股本中的占比已经达到73.27%,有的银行甚至达到了100%。
民间资本的注入有助于改善股权结构,提升城商行的活力。
(2)引入外国资本加入城商行。由于国家对外资金融自购管控严格,以及入股城商行比较便宜,外资热衷于注资城商行,引进国外资本成为城商行增资的渠道。但城商行在接受外资注入时,应权衡利弊得失,审慎选择。
(3)股份制改造上市。各方面符合要求的城商行应积极走改造上市之路,获得更大的资本支持。
(4)发行债券性资本。次级债危机后,我国提高了对次级债务的管理要求,要求提高核心资本以降低风险。但城商行不应因此摒弃债券性资本,而应利用合理的债券性资本规模增强资本活力。
(5)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很多城商行“抱团”谋求突破区域的发展,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与此类似,其规模效应可缓解城商行的资本压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6)精简机构。城商行的盲目增加分支机构的问题比较突出,占用了大量资金的同时并未获取应有的效益。城商行应在机构设置上进行研究和选择,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向力力.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卢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席祖清.对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金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