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范文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留守儿童社会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

篇1

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之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是很大部分还是比较理解子女的处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性格、心理健康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习。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留守儿童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比较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而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散漫、厌学、逃学的症状,遇到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上进心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上的辅导较城市少了很多。

2、性格。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解答。在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可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与父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代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控能力差、孤僻、叛逆、自卑、内向等性格趋向。

3、心理健康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表现出的焦虑,对家庭状况、父母安全等的担忧,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易导致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二)在空巢老人问题方面则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1、生活保障。在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问题、生活质量、生活空间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

2、日常照料服务。农村的空巢老人并不能保证日常生活有很好的照料,通常还必须帮着子女照顾一群孩子,因此在日常照料方面同样面临考验。

3、精神慰藉。毫无疑问,子女是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而子女长期在外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在某些方面就会让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寂寞、在心理方面尤为空虚,精神慰藉得不到保障。

五、原因分析及建议对策

1、留守儿童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父母与子女缺乏起码的交流和沟通,监护人管理能力的限制等方面。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浮出很多问题和不良现象,但是仍有许多留守儿童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但在学习中有着优良的成绩,在家庭中也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们也是非常优秀的。

2、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生活困难与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剧造成子女离开家庭,虽然大部分年轻人有赡养老人的意愿,但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外出务工和学习,这是空巢家庭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老年人与子女存在代沟造成空巢。三是子女不孝,对老人不闻不问。

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上,虽然原因出现了多样性,但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由于生活等各种原因让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或学习,而打工又占了绝大多数,从而使他们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无法给予他们亲情和家庭的关爱,无法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给予精神的慰藉。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作出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法律、法规方面予以保障。特别是乡、村(社区)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问题列入重要的工作事项。大力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2、社会各界人士应给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以更多的关爱。我国历来就有敬老、爱老和养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大力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理解老年人,积极营造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留守儿童方面,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各类基金会及企业捐赠资金,发动地方政府、企业家、民间组织协助募集资金,要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3、发展县域经济,将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如果农民工能留在家乡就业,那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就会减轻很多,子女就会有时间来照顾孩子和老人,无论是在经济、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学习教育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4、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层次,激发其创新精神,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实现结对帮扶的良好机制。

六、总结: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此次的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而且增加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总的来说是受益匪浅。和这么多优秀的队员们一起努力,苦也变成了甜!“青春三下乡”,我们用青春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展示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以及展现了我们是有责任感的一代!

篇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地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且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影响因素有留守儿童性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延安;留守儿童;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外出到城市务工,出现留守儿童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目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1.255万,占整个农村儿童数量比例为37.7%。[1]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很多政策。2015年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会上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数据进行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据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2]。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个900多万还是一个相当大的数据。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社会适应的视觉对延安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实证研究,以便真实掌握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事实依据,为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陕西省延安市的延川县、志丹县、黄龙县、延长县、子长县、甘泉六县的中学中选取了6所初级中学,共有12-16岁的学生11056人,其中非留守儿童9898人,留守儿童1158人,从6所学校随机选取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100名共1200人为作为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延安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1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论文和著作。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级政府有关留守儿童的文件政策及各大媒体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2)专家访谈法:走访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授专家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访谈,而且与专家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调查的区域和年龄段等相关问题。(3)问卷调查法:根据陈建文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4个维度中的16个因素分别是乐群性、社会接纳性、怀疑倾向、利他倾向;内抑制性、乐观主义、冲击性、灵活适应性、挑战性;责任心、自信、控制信念、自主性;勤奋上进、聪慧性和活力。[3]根据这个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评分方法采用得分制法,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延安大学体育学院2013级教育实习学生完成。(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和收集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动态关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协调状态的综合反映。[4]基于这一观点采用陈建文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4个维度进行对比分以获得二者的差异规律。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际适应性对比分析

人际适应是个体在生活的环境中,通过主动调节认识观念与自身行为以适应与自己发生关系的众多社会群体,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良好的人际适应能积极主动开创个体的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反之,对于个体的生活造成各种交际困难影响着个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非留守儿童人际适应性的均值(M)和标准差(SD)均大于留守儿童均值,说明非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高于留守儿童。P=0.031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对比分析

心理弹性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冲击性、内抑性、乐观主义、适应灵活性、挑战性等方面。从表2中可以看出,非留守儿童的平均数(M)大于留守儿童的,表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的社会适应性高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留守儿童的标准差(SD)大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的认知比非留守儿童比较集中;P=0.027

篇3

关键词:有留有经历大学生 安全保护体系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部分农民工子女因为父母在外地务工,被迫留守农村,成为留守儿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份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文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总体思路,目前,民政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正在进行留守儿童情况的摸底排查。

留守儿童长大以后的发展如何?教育数据公司麦克思研究分析,按研究结果比例推算,随着90后、00后大学生的入校,2013年有约124万农民工的子女进入高校,其中约80万曾是“留守儿童”。一方面,留守儿童问题频发,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群体随着成长已经部分进入高校,面对着这一庞大的群体,教育需要有的放矢:该群体是否会因童年无法得到父母照料、过早分担家庭生计负担而存在一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是否会因潜在的家庭教育断裂而引发其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缺失、学习无助、内心孤独等人格问题?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有无差异?留守作为一种动态的、过渡性的生存方式,是否一定会给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村落文化、家族制度、社会关系系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化解留守带来的孤独?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安全保护体系相关研究做一梳理。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各有说辞,但相对达成共识的概念是指我国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而需要留守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据此,本课题将研究的对象界定为:在我国农村地区,童年阶段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8岁以上,主要分布于大学)。同时,因为留守儿童(18岁以下,主要分布于小学、初中、高中),是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长的先期阶段,具有研究的参照性,作为辅助研究对象。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一)研究的起点

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留守儿童》一文中最早提到“留守儿童”,是与当时的“留守女士”、“留守男士”、“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概念,主要指父母在海外读书、劳务输出而由上一代来抚养的孩子。2006年,张莉华在《当代青年研究》上,首次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她分析了已处于青年期且有着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二)现有研究的规模

1993至2000年间,能够查阅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截至目前,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文献为12070篇,这些研究成果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多刊登在各类学术杂志上,主要集中于各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等杂志。除了研究报告、论文外,发表于报刊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通讯、报道或报告文学,更是难以计数。但以“留守经历”、“大学生”两个关键词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仅有137篇,其中涉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建设的文献仅有7篇。可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关注性文献相对不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措施的文献更为不足,使得此课题的研究尤为必要。

(三)以往研究的方法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均有分布。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一般关注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社会化、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等方面,从这些方面研究该群体的特质。心理学视角的研究一般将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推论不同特点(性别、年级、留守类型等)的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结论有一定的差异。最近的研究将心理学方法引入社会学,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尝试把社会学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题作为变量,用社会调研的方法采集样本,用心理学的方法开展实验,从横向对比和纵向跟踪双重维度上开展研究。

二、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已有的研究较多涉及有留守经历样本的交往、学业、社会行为、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人格特征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特点。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有留守经历样本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留守经历样本。于鸿雁(2009)、梁建华(2010)、刘映&郑添华(2014)的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SCL-90 的全部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曾瑾&陈希宁(2007)、杨会芹等人(2009)、肖敏等人(2014)运用MHT量表作为评估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李东斌&温义媛(2013)的结果显示,留守女童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分值上显著高于留守男童;小学留守儿童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上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孙晓军等人(2014)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与同伴的冲突背叛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庄美芳( 2006)和马艳琳(2007)的调查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黄应圣(2014)也发现留守儿童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刘霞等人(2007)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表现出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段玉香&阎平(2007)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倾向于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首选“合理化”、“幻想”、“退避”、“自责”等应付策略。范兴华等人(2009)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明显弱于一般儿童。常青&夏绪仁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相比一般儿童更为内向;情绪更淡漠、消沉;独立性更高,处理事情的速度和节奏更快、更高。赵红等人(2012)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加内向,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评价明显偏低。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如谭斌(2015)调查发现,普通大学生较明显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3%,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群较明显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9%。胡江辉等人(2008)的结果显示,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较,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焦虑、恐怖两因子上得分较高,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李晓敏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抑郁、焦虑水平上高于非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且自尊水平较低。温义媛(2009)的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不同监护方式和留守类型对学生的人格影响不同。徐建财&邓远平(2008)的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是好的,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上更容易焦虑,也更缺少冒险精神。

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积极品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与适应能力方面(徐建财&邓远平,2008);陈孜等人研究了早期与父母分别时的年龄和父母在外的时间长短对人格的影响,发现与父母分别时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某些良好的人格特性。温义媛(2011)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包括以下8个维度: 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罗涤&李颖(2012)采用自编问卷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于5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奋进品质最高,快乐品质最低;对各项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评价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强、自制力强与善于适应;不同类型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各有差异。

还有少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及人格形成无显著差异。张建育&贺小华(2008)、吴雪琴&王庆(2009)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即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也有研究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非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差一些,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其心理健康状况认为良好(卜艳艳,2012)。

通过已有文献梳理,发现留守经历对研究群体的人格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大部分研究者(约60%)持“有害论”,认为留守经历危害儿童成长;部分研究者(约60%)持“有益论”,认为留守经历促进了一些良好人格特质的形成;少部分学者(约10%)持“无差异论”,认为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及人格形成无显著差异。

(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研究

温义媛&曾建国(2012)的研究表明,支持利用度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王玉花(2008)发现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是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的预测因子之一。何冬丽(2013)的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杨琴等人(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抚养人沟通越频繁、与父母团聚频率越高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留守经历对男生心理韧性的影响不显著,而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支持力总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刘霞等人(2012)的结果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父母,但在陪伴维度上老师的支持高于父母;小学留守儿童在同学的情感支持、陪伴、肯定价值以及父母的工具性支持和肯定价值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李永鑫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儿童性别、留守方式、父母在外时间、与父母团聚方式以及儿童照看人均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肖婉琴(2010)认为留守经历导致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显得残缺而不完备,给其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关问题的干预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的干预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上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度提出干预措施。家庭方面,陈香(2007)指出父母要坚持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父母对他的关爱。学校方面,李正平(2006)指出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鼓励,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社会方面,周宗奎等人(2005)认为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责任,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教育。以往的研究多以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儿童为出发点,近年来以积极角度研究留守儿童的文献(包括干预研究)开始增加。有研究(胡会丽,2009)就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来实现对其心理健康的干预。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一)以往研究工具的适用性与样本的代表性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评估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多研究用的是SCL-90量表,但是我们知道,SCL-90量表在国内修订后一般应用于至少14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多数研究以正在读小学或初中的留守儿童作为被试,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测定统一使用SCL-90量表显然不是很恰当。同时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因为取样的方便,往往针对某市某区甚至是某个学校的一些个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样本的代表性降低,进而影响结论的推广。

(二)以往研究缺乏发展的角度

现有的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常常夸大或缩小一些因素的作用,且片段式的呈现问题,忽略了人的发展性。横断研究得出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一些方面适应不良的结论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留守经历确实产生了关键的影响?儿童时期的留守经历是否会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现今的研究还无法解答,所以今后应设计更为严谨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如纵向研究或者对曾经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

(三)以往研究忽视了样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

前期许多研究表明亲子分离确实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都会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正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发挥了作用(李永鑫,2008)。研究这些保护因素(智力、人格、心理弹性等)能使我们以积极的角度去对待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将已有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切入点。

(四)以往研究提出的干预措施缺乏系统化、操作化

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问题的干预,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但几乎没有可推广的方案。因此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干预和教育方案,是解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问题最迫切的任务。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农民的后代,是农民的希望所系,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培养好、保护好、发展好,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源动力,故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建设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迫在眉睫。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今后针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扩大调研样本的覆盖面,可以理清目前学界关于留守经历对人格形成的认识差异,让教育有的放矢;通过对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发展长期的追踪研究,调研农村社会结构、对留守子女关怀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政策,可以开展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培养方案;通过完善制度,如促进家长承担起教子之责、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建设成长训练营、搭建新型助学帮教公益平台等,这些措施可以改善该群体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通过咨政建议促进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人为本、以情为基、以法为依、以监为辅,形成保护和培养的合力,防止伤害事件的发生,促进该群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旦,等.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3] 罗静,等.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 995.

[4] 李晓敏,等.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01):91- 93.

[5] 卢燕飞;齐可民.母爱剥夺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2016(3):272- 274.

[6] 陈孜,等. 早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7):71- 74.

[7] 吕利丹.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4(01):24- 27.

[8]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宁夏固原市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篇4

支教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青春是美好的,你舍得挥霍吗?事实上,在这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走进社会,开阔视野。光阴似箭,很快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在这个七月酷热的日子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并深有感触。

在这次的叁下乡中,我们的目的地是在xx市的xx小学,我们的任务除支教以外,还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调研,因此这次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去之间我们做了一係列的准备,为xx小学的学生準备了丰富的第二课堂节目,对社会调研也做了相关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充足的准备,我们于7月14日早晨我们一行誌愿者13人在理学院何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

支教

顺利到达xx小学,一个坐落在路边的小学。小学有一栋四层楼房,虽说算不上破旧,也能看出楼房建造有一段时间了,有的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已经坏掉并没有换上新的。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的设施还是落后的,但小学里的孩子的热情与激动却深深感染了我们。我喜欢他们热情地问我们从哪里来,他们在玩跳绳拍纸牌时开心的笑容,他们衝着我们笑着说老师好,这个美好的早晨也深深刻在我脑子里不能忘怀。

就在这个我们到达的早晨,孩子们的热情都感染了我们,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她们就围着我们问什么时候上课,这天要上什么课,哪个老师上课?每天早上下午他们都是早早到的,然后催着我们给他们上课。该上课的时候,她们都安安静静得坐在教室里等待我们来上课。也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但是也在我们教育下渐渐听话了。我们支教的内容包括有音乐、体育、武术、普通话、书法、折纸、游戏等,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异常的高涨活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我们与他们进行一係列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之后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

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带着尊敬叫我老师,他们好奇地围着我问各种奇观的问题,他们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笑容憨厚而朴实。我感受到了!感受到童心的无邪、圣洁、庄严!

在下乡的几天里,我虽不能说改变了他们,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让我收获了感动,也开始从心灵上回归童真,开始摈弃成人世界的虚伪。

调研

在支教之余,我们还组织了外出调研,我们拿着调研表跟随着孩子们去到他们家中。

在一次的调研中我们前往一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读叁年级了,每天她都很早就到学校了,而且都很听话。我们跟随她走在泥泞的路上,天下着小雨,有一些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就这样我们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她的家。到她家的时候,看到两层的房子,应该年代比较久远了。我们了解到,平常一般是她和她的奶奶在家,爷爷去世了,爸爸妈妈在外工作,虽说离家不是很远,也不会经常回家,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还在读书。我问她,家里离这么远为什么还想这暑假去学校啊?她隻是笑了笑,没有说。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家是比较困苦的,但是她还是很热情把家里的龙眼拿出来叫我们吃,后来还呆着我们对村子里年级差不多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和调研。我们在前往另一个孩子家中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上学,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我们问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都到外地打工了,要过年才回来。他的家隻有一层,我们在外麵往里麵看,几乎是看不到屋子里的布置。看着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及成长条件我们不由得有一种说不上的心酸。最深刻的是我们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的时候看到一个婆婆,婆婆的年级也不算十分大,但是她受伤的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番的交流下,我们也了解到了她悲惨的生活,婆婆说手是因为年轻工作时候折断没有钱医治造成的,尽管如此,她还是需要自己种田。

我们去家访调研的时候家长都是很热情地,很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现得很兴奋。除了跟我们说他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留守家庭孩子家中的情况。几天的调研,我们对当地孩子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并在支教期间因材施教。

生活

在这段下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学校里,吃住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我们在支教和调研之余,抽出时间到步行来回一个小时左右的地方去买菜,然后在厨房里生火烧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习惯,渐渐地我们也懂得了其中的技巧,厨房中几个人忙碌相互合作之下我们一起吃饭的感觉总是很快乐的。学校也没有这么多的宿舍,男生们在教室里打地铺。

虽说我们的条件并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很满足。在这里,看着收割完的稻谷地,有一份莫名的舒心以及喜悦。每天晚上我们都开一个总结大会,总结一天的事项。总结会开完之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因此我们在有所悟的时候也收获了友谊。而我很珍惜这些天的生活,很珍惜着友谊。

几天的下乡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有许多的不舍,孩子们也是,给我们写了信,我们既意外又感动。这次叁下乡是一次收获之旅。艰苦着,快乐着;奉献着,收获着;传授着,学习着。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叁下乡的余香应该已经弥漫在我的回忆里了,芬芳一生,让我受益匪浅。

支教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第一次参加“关注留守儿童”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很开心,因为又多了一次机会去接触孩子。我的专业是初等教育,主攻小学语文方面,这次可以算是个家访吧。我相信这次实践活动我会有很大的收获。

活动的前一天,团长就召集我们在办公室开了个小会,部署相关的工作,还呼吁我们为这次活动进行募捐,为孩子买些学习用品,我们每位团员都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也同意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活动当天我们一大早就去书店给孩子们买各种学习用具。拿着这些物资,我们坐车随着xx村委副主任来到了留守儿童的家。我们九个人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户。我是其中一组的组员专门负责笔录的。当我们来到儿童家里,只看见孩子的爷爷在家,爷爷说,孩子们去玩了。爷爷去找孩子回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刚开始,孩子很害羞,见到我们志愿者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在我们的接触一段时间后,孩子才开始说话。和爷爷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爷爷和两个小孙女。大孙女读学前班,叫xxx。小孙女叫xxx。当我们把学习用品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那瞬间我好像吃了糖,心里特别甜。从孩子的口中我们得知,孩子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渴望着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父母的爱。我们的志愿者还迫不及待的和孩子们画画,孩子们开心极了。由于我们活动的时间有限,不能陪孩子玩太久。在不舍中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和孩子玩,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烂漫。就在准备坐车的离开时候,我想起了落在孩子家里的伞,为了赶时间,我匆匆忙忙返回小女孩的家,走到门口就看见小女孩正在画画,看起来意犹未尽的样子。看到我在旁边就不好意思的用手盖住。我只是笑笑。看到这场景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想看我的作文,我拿着就是不给看,因为作文题是:我的妈妈。

从小女孩家出来,我们在村委的带领下又来到了一个男孩子家里。这男孩叫xx,在xx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平时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今年已经74岁的高龄了,在家种点玉米。奶奶告诉我们,男孩的妈妈在男孩出生不久就离开家再也没有回来过来了,孩子一直是由奶奶带大的,家里的田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于是爸爸就踏上打工之路,把孩子给奶奶带。平时也会寄生活费给家里。由于爸爸在外打工赚钱不多,春节都不能回家,因为车费太贵了,只能等3月份才能回来看孩子和母亲。当我们的志愿者问男孩,你想妈妈吗?男孩答“不想”,这回答让我很吃惊,我猜想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没见过妈妈,更谈不上想不想了。奶奶还告诉我们,男孩已经会自己洗衣服了,还会煮饭呢。从奶奶的脸上可以看出,奶奶很开心,孙子已经懂事了,不管怎么样,至少男孩已经懂事了,我相信他长大了会理解父母的苦的。

我也是农村里走出来读书的孩子,我为男孩学会了自立而高兴,因为我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存。

这次实践活动之所以能顺利的完成,主要是xx村委副主任的大力支持还有留守儿童的家人和我们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必须满足学生本身与社会的现实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的深入探索和创新。

二、支教“留守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

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围绕“贴近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学前专家领衔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并在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对支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成本费用、成果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以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为目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经过3年多的时间,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等省份的众多地区,接触了近千名留守幼儿,并不断努力为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支教帮扶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实践试点阶段,在专家教授带领下志愿者对大批留守幼儿进行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一手资料,为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与此同时,每一次的活动中所遇到的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与维护、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更的教师教育专业志愿者等问题,对于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激励着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不断研究创新,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努力实现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1.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让实践者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又能为实践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充分结合实践者专业理论知识,是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根本前提。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相关帮扶政策,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化与服务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南京晓庄学院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也正是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的最好尝试。实践证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在详细计划的保障下,针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深入长期开展以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支教等形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

2.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支教“留守幼儿”社会实践的开展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发展中。首先,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致力于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服务偏远山区、中西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留守儿童;其次,社会实践过程还应积极调动高校专家、教授和知识分子等科研中坚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课题项目资源和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进信息,统筹兼顾研究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筹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拓宽渠道,并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3.创新活动运作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全程的科学性

与教师教育专业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专业提升、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重目的,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整个社会实践的运作开展过程要从单调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借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活动专业化、管理课程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核评估科学化”的全新活动运作模式。活动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管理课程化则要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化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计划大纲,规定学时学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施需遵循计划大纲,并确保时间充足;运行方式项目化则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立项、招募、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管理;考核评估科学化则要求根据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评估逐渐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4.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执行性

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男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妇女”群体,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我区达1万余人,并持续增多。由于丈夫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缺位,留守妇女面临多重生存发展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破解她们面对的难题,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日益凸出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现状

(一)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留守妇女”的丈夫在外务工,有的在省外,有的在本省其他城市,有的在本市城区务工,而她们却留守家中,肩负起家庭几乎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成为家庭中的“顶梁柱”,家中的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几乎都压在她们肩上。据统计,__区“留守妇女”中农村“留守妇女”占90%以上,中青年“留守妇女”占85%。“留守妇女”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占48%左右,其余则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郴州市范围内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以__区华塘镇油山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入户走访“留守妇女”家庭10户,以期了解掌握全区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作用,逐步解决她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她们的整体生存发展状况如下: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以30到40岁中年居多,占45%;2、“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大部分是初中,占52%,小学占41%,高中及以上占7%;3、“留守妇女”家庭人口情况,3口人的占41%,4口人的占43%;4、“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年限,以2—3年居多;5、“留守妇女”家庭年收入情况,以年收入2万—3万的居多;6、“留守妇女”丈夫多长时间返家一次,半年之内占25%,半年至一年占67%,一年以上的占8%;7、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最担心丈夫耐不住寂寞或者不承担养家义务。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留守妇女”年龄分布中年居多。2、“留守妇女”文化教育程度偏低。3、“留守妇女”从事家务和农业身心俱疲。4、“留守妇女”担心感情出现危机。5、“留守妇女”文化生活枯燥单一。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平时忙于农活和家务活等,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不能从参加文体活动中让自己减压。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困境留守妇女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常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她们收起女性的矜持娇贵,而顶风沐雨干着本该是男人干的重活。她们柔嫩的肩头撑起的,是饱含酸甜苦辣的家园

(一)拖老带小,披星戴月,生活艰辛。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妻子成为家庭生产生活的绝对主力,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量更大。同时,男人外出务工,赡养老人,养育孩子,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猪牛等繁琐的家务事也全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二)独守空房,精神贫乏,生活孤单。由于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们忍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调查发现,89%的“留守妇女”觉得丈夫的忠诚成了她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有许多“留守妇女”想把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别人种,自己跟随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但赡养老人、照顾子女的责任又使她们难以走出家门。

(三)生性胆小,安全缺乏保障。由于男性劳动力外出,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违法犯罪几率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胆小的农村“留守妇女”普遍感到缺少人身安全感,同时还要注意与男性的避嫌。由于“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容易成为农村害案的主要侵犯对象,其家庭财产也成为作案分子的目标。

(四)常年的温饱观念和勤俭节约传统导致健康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村妇女缺乏保健意识,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活困难,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女性用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例不大。有些农村“留守妇女”,为了节约钱,有病不医只自己拿点药了事,有时干脆一拖再拖,以致于小病拖成大病,她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在饮食方面,也不讲究合理搭配,以解决温饱为原则,基本不会调剂改善生活,也不会每餐都有肉食和水果。

(五)亲情缺失,子女家庭教育环境不优。“留守妇女”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缺少父爱和团聚,母亲要外出做事,小孩平时多跟老人在一起,老人多只管他们的温饱,有的妇女文化偏低,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往往是物质上的满足大于知识的教育,出现了“重养轻教”现象,而且陪伴小孩的时间少,亲情的部分缺失也影响了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三、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的对策与建议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特殊群体,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同时涉及到留守家庭的幸福和稳定。不解决好这一群体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各界要普遍关注“留守妇女”问题,把它放到影响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妥善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为“留守妇女”撑起一片蓝天,同时也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一)制定政策措施,重视“留守妇女”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要把“留守妇女”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制定出台有利于“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如,姓名、年龄、人数、分布、每天的劳动时间等,制定关爱“留守妇女”的政策和措施。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各级组织要着力提高“留守妇女”综合素质,提高“留守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要积极引导“留守妇女”摒弃“男主外、女主内”封建传统的束缚,组织“留守妇女”树立“四自”精神,用自已的行动积极支持丈夫外出打工,提高农村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她们的自身发展,是解决“留守妇女”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举办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和科学教子水平。要广泛发动农村“留守妇女”增强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紧迫感,克服依赖心理,主动提高自我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三)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涉农部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 机械化程度,减轻“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提高“留守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文化等部门在“留守妇女”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司法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减轻“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等。群众团体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这一特殊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健康发展。

篇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团省委、校团委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好实践育人的优势,推进我校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我院就做好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身践行中国梦 青春建功新陇原

二、活动原则

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以实施《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为契机,全面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继续致力于提高同学们的参与面和活动的覆盖面,力求在实现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就业见习的有机结合上有新突破。坚持“学生普遍参与、学分制考核,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以2010级学生为骨干,2011、2012级学生为主体,以师范类学生的义务支教、科技支农以及非师范类学生的骨干挂职为重点。在活动的设计上,坚持点面结合,在点上抓队伍、出精品、建基地,在面上抓动员、重参与、求扩大,重实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三、活动内容

今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根据自身实际和实践地需求,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重点开展教育帮扶、文化惠民、科技支农、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挂职锻炼等10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1.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活动。以农学专业学生为带动,根据定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大学生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形式为学院组队。

2.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服务活动。以全力提升师范类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以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为依托,在巩固以往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同时依托大学生骨干在生源地组建关爱农民工子女实践服务团。结合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利用乡镇活动场地、村镇学校等,跨院系、跨专业组建义务支教小分队重点开展学业辅导、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3.大学生骨干挂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集中组织城镇学生在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社区(或街道办事处)、机关单位、乡镇,完成为期15天的以社区、机关行政事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服务挂职单位,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活动形式为学院组队。

4.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以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为依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开展有关就业创业的调研工作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参观交流和就业见习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青年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学生课题调研实践服务活动。各专业、团支部可依据本专业特点和教学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社会调研活动,依托实践基地,深入农村、社区,对群众现实生活、生产情况、生活环境作出真实的反映。同时委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开展课题调研,将社会实践与科技立项、挑战杯竞赛相结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竞赛所需支撑材料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形成一批优秀的调研报告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相关调研课题:

(1) 中小学对师范类教育的要求

(2)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调查

6.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活动。通过与中国移动张掖分公司、中国联通张掖分公司等企业联合,为我院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为他们提升自我、展示才华创建平台。

四、团队的申报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学生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由主管校领导主持,团委牵头,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科技处、保卫处、思政教学部统一安排部署,做好对各学院重点实践团队的立项审核、项目支持、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

团队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项目,有详细的活动内容,有预见性的实践成果,有清晰的活动日志,有确实的安全保障。条件成熟的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对重点团队给予立项支持。要求2010 、2011、2012级同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全院组队情况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服务活动。

1.团队组建

参加 2013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必须是我校在校学生,鼓励学生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学院重点团队组队的学生数须10人以上,必须由1名指导老师带队,全程参与,精心指导。学生个人组团人数原则上控制在15人以下、5人以上。

2.项目申报

根据我院暑期实践工作安排,各专业、团支部至少组建团队1个。各班须于2013年6月23日前将重点团队申报表、候选项目活动计划及经费预算上报团总支,团总支将组织评审会,确定立项团队和项目,并从中选拔推荐申报校级和省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项目。

3.活动开展

立项团队将填写《2013年河西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并与校团委签订《河西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协议书》与《河西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受助目标责任书》;团队成员将与我院签订《河西学院2013年暑期个人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立项团队需设立联络员1名,每天与团委联系一次,上报活动信息通讯稿(宣传工作相关要求附后)。我院团总支会及时对本学院团队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4.经费支持

鼓励各团队积极申报“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招募行动,校级团队学校将根据申报项目等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五、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相关要求

根据《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要求参加一次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学生骨干组织的集体社会实践,也可自己组织实践团队进行社会实践,充分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各团支部应按照《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广泛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注意总结经验,以便逐步完善。具体要求如下:

1.团队成员必须5人以上。

2.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天。

3.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义务支教、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专业实践、公益服务等。

4.实践活动结束时提交活动照片5张,3000字调查报告,用于学院进行鉴定审核。

六、时间安排

1.6月10日-6月23日 实践活动的宣传和申报立项阶段。(各专业、团支部填写、上交申报立项书,纸质版上交至辅导员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

2.6月25日-7月6日 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学生骨干的培训及安全教育阶段。

3.7月15日--8月 实践活动全面实施阶段。

4.9月 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成果交流阶段。

七、总结表彰

1.各实践团队要注意总结经验,开学后2周内,通过组织“实践归来话感想”、实践活动图片展、实践活动报告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等活动,组织广大学生交流体会、汇报成果,深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并做好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的推荐上报工作。

2.学院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照《河西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评比表彰办法》,对活动的先进组织单位、优秀团队、优秀队员、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评选表彰,并推荐参加全校表彰。

篇8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责任重于泰山

论少年法的基本原理

试论男童的抗制与救济

贵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实证研究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比较与借鉴

在帮教中司法——以海淀法院少年审判为样本

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从合适成年人参与看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完善

侵财类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监督制约机制探讨

犯罪生态区位聚合模式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变化轨迹的纵向分布描述

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平等保障

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

法制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探析

权威主义人格分析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关情况的介绍

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阶层差异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三个层次论

影视媒介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影响

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

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的动向与对策

我国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重构与福利治理之可能

试论男童的抗制与救济’

初犯与重犯犯罪特征比较研究

实体法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支持体系研究

试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需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印证风险评估测量模式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制度分析与配套设计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制度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构建初探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需求

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刑释人员再犯罪预防的新探索

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预防研究

犯罪学相关期刊及犯罪学论文介评

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问题探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同伴教育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少年司法规律探寻

社区服务令: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首选

我国部分地区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之提倡——以上海地区为例

论儿童保护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与强化

篇9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321-03

0 引言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志愿活动的定义是,“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精神的产生乃至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个人的背景、教育和经验,也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作用。

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1]支教,则是一项以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与内容的志愿活动。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规律进行的支教活动。

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融入了校园文化。随着志愿活动群体的壮大,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短期支教因为参与时间灵活,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因此,这些志愿活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1 调研设计

1.1 调研思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广州地区“Wake & Love唤醒·爱”支教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将该组织与其对口支援学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以支教团队成员的身份,与支教者及受助孩子进行密切接触。信息采集方面,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一对一访谈两种方法。一方面,通过分别发放问卷,调查普通大学生、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与大学生志愿者各自对支教效果、教学状况、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深度了解支教组织与接受志愿者的学校的真实需要和想法。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先充分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设计问卷,准备面访提纲等。实地考察安排在大二上学期的寒假,我们在对口接受志愿服务学校的学生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班级,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并回收,再选择典型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此外,我们注重与对口学校领导、老师的沟通,从他们的角度了解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学生与志愿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1.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本项目的核心部分,所有的数据信息活的都依赖问卷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和选项的设计遵循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我们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对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志愿者的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关于“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由于调查在寒暑假进行,而且为了确保结果具有普遍性而非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某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我们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于得到更广泛普遍准确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第二部分是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对象是“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对口支教的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广东省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是由郁南县人民政府主办,旅加华侨蔡秉龙先生捐资成立的中学,为纪念郁南籍抗日英烈蔡朝焜而命名。学校于1995年筹建,1996年9月3日落成。蔡朝焜纪念中学位于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城中路末端,依山傍水,不远的地方是西江。学校有高中教学班60个,2011年始开办初中教学班,约150人,60%为农村儿童,其余学生来自较近的县城,留守儿童在初中生总体中占较大比例。

实地调研结束之后,项目组成员将问卷进行编码,将问卷信息转录成电子数据,进行最基本的统计学分析,得出每个变量的基本分布。通过了解各年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掌握学生在接受支教前的基本信息,与支教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支教效果的研究结论。

调查的第三部分是提供志愿者的机构。由于我们选取了“Wake & Love唤醒·爱”公益组织作为调研对象,我们以参与“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的所有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调查样本,以便得到与第三部分相对应的利于比较的调查结果,因此我们采取了对口邮件的方式进行调查。

“Wake & Love唤醒·爱”是由广州市高中生自愿建立,下属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关爱广东省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成长发展的非营利性志愿服务组织。在与留守少年儿童的短期支教活动中,其成员将会在学习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少年儿童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该组织旨在和参与者们共同践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培养自己作为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感恩观以及回馈社会的意识。通过将外面的世界引进去,把更多的活动机会呈现给留守儿童,利用短暂的支教时间引导孩子们思考,将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授之以渔,让他们能够获得一些长足的提高,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发展中取得进步,给自己的人生找到准确的定位。

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的学校、提供志愿者的机构、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研过程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大学生支教群众基础

有25.4%的受访大学生愿意以支教来帮助有需要的偏远地区儿童,这是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这也表明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活动已在大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根基。

在对大学生支教活动捐款意愿的统计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非常愿意捐款,同时还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愿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支教基础的牢固。

统计了受访大学生父母对子女支教的态度,仅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不支持子女支教。可见支教所受家长方面阻力较小。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支教志愿者有敬佩感。这表明支教这项志愿活动给社会大众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同时,有4.7%的受访者认为支教志愿者之所以去支教,是因为个人目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醒我们重新审视那些鼓励支教的“政策性”加分。

综上,支教的群众基础牢固,同时也应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筛选。

2.2 对大学生支教的认识

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而66.67%的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支教服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种结果的不一致也正是调研必要性的体现。我们更应注意到的是有三分之一的志愿服务接受者对他们接受的志愿服务并不十分满意,这也说明支教服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超过九成的受访支教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寒暑假支教是理想的支教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周末支教这一形式值得推敲与改进。

支教主要提供的内容:科学知识教育、艺术素质教育、性格素质培养。从调查结果可知,三方面内容的需求比例顺次为50.10%、30.70%、19.20%。科学知识教育是支教提供的主要课程,不过也应注意到志愿服务接受者的其他需求,对支教服务的课程进行合理地规划。

2.3 短期支教弊端调查

关于大学生寒暑假支教的弊端志愿服务接受者选择“支教时间过短,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和“在支教离开后,当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支教者的不同会引起当地师生关系的变化”的各占五成。这两项也是以后的支教服务要重点改进的方面。

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支教没有影响当地生活,一成受访者表示支教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一成比例虽然不高,但也反映了一定问题,支教活动应注意降低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3 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教育现状无疑是现今制约着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短板”。通过开展支教活动缩小教育差距,改善总体教育质量的想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中国乡村教育整体处于落后地位的形势下,大学生短期支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大学生的短期支教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3.1 支教者的供给与受助学校的需求不一致

由于短期支教本身具有时间短、流动性大的特点,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决定了支教学生无法帮助受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调查结果来看,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支教的内容上却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从受助学校的需求调查结果可知,50.10%科学知识教育、30.70%艺术素质教育、19.20%性格素质培养。但是支教学生在提供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潜能更大,所以支教组织与受助学校之间的协调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发挥支教学生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受助学校的需求。

3.2 部分参与者已偏离了支教的初衷

志愿者加入到支教活动中来,纯粹是出于爱心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可是,随着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参与者的心态也开始复杂起来。一方面,校园社团和媒体对大学生志愿工作的过分推崇和盲目鼓动,使部分大学生出于非理性的从众心理,一时心血来潮而加入支教组织。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大多都把参与支教等志愿工作的经历纳入评优、保送的参考指标之一,一部分大学生出于功利的目的,加入到支教工作中。

从参与者的动机上说,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受访公众普遍认为带有个人目的地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仅是少数,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对支教活动的认识比较片面,参与动机已经偏离了助人为乐、回馈社会的初衷。

3.3 短期支教志愿者缺乏培训

在提供短期支教服务的高校学生社团中,绝大部分都没有为支教学生提供专业化、技术性的培训,即便有,也仅仅是邀请具有较丰富支教经验的高年级学长来做一两场经验交流。一部分大学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对教学内容不作充分准备,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更缺乏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容易打成一片,课堂教学很难控制。因此,大学生从一名受教育者到一名教学者的角色转变存在一定的困扰。

3.4 活动效果缺乏反馈机制

一些支教组织的体制欠完善,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前期准备就尤为仓促,活动后的反馈、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们的持续联系更是被忽略了。这既无法巩固已经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对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3.5 大学生短期支教成本有待降低

大学生参加支教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组织管理方面,需要实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合理。在对支教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支教者与受支教学校所在的地区几乎是无关联性的,这样,支教者对受支教学校的当地文化不了解,难于做到支教内容及沟通的深入。

4 发展策略

虽然大学生短期支教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客观地看,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动机、活动的计划组织、活动的实施到活动后的反馈这整套流程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建立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

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来自于大学生社团、学校学生会、NGO招募、学校党团机构以及个人参与等渠道。其中大部分志愿者是以学校社团形式招募的,然而各种学校的支教社团缺乏联系。如果一个地区,比如一个城市内各大学的支教社团能够相互联系,结成一个联盟,一起制定支教计划,实现对一个地区的持续帮扶,有利于支教的连续性的实现。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支教人员与受助学校之间承担桥梁作用。支教联络机构及时掌握受助学校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将信息反馈给支教人员,支教人员结合受助学校情况做好支教准备。

4.2 加强志愿服务的引导宣传

虽然志愿者能给受助学生带去的知识有限,但是最重要的是带去热情,在受助学生心里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端正支教者进行支教的态度,支教不应是旅游观光、获得生活体验。而是通过支教活动带给志愿者的是他们在支教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神层面的收获和快乐。

4.3 加强支教人员的选择及培训工作

支教活动是属于志愿行为,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活动,它除了需要志愿者有爱心之外,还需要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支教者乃传教授业者,不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是形象的传递。所以,相关机构招募支教者时,应首先从报名者中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考虑支教者的个人能力;同时,加强支教人员的培训,要求支教者注意自己的穿着、言行举止。大学生支教应从里到外体现出为人师表的形象,使支教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徒有形式。

4.4 增加支教效果的反馈环节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完成每次的支教计划后,应及时收集受助学校的信息,了解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信息反馈给支教组织,一是为了将来选择支教者提供依据;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支教内容。实行支教效果的反馈,建立受助对象档案,更有利于支教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4.5 选择有针对性的支教形式

大学生短期支教按时间长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周末支教(也包括在某些工作日,仅有一天或半天时长的短期支教)和寒暑假支教两种形式。为了避免支教对受助学校的后期影响,同时考虑在校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接受志愿者学校的需求以及不同支教形式的特点,应选择针对性强的支教形式。周末支教的特点:时间短;人员变动大;教学内容零散。推荐礼仪、手工、体育竞赛等教学内容。寒暑假支教的特点:时间较长;人员相对稳定;教学内容较连贯。推荐科学兴趣课程、美术绘画、文学欣赏、性格素质等课程。

4.6 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

为了更好达到支教效果,提高支教的性价比。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有利于节约成本;加强大学生服务家乡、回馈社会意识;有利于支教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支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中外志愿活动比较[J].青年研究,2003(1).

[2]王若懿.大学生支教——看花容易绣花难[J].教育,2008(3).

[3]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4]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实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

[5]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6]赵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商务,2010(3).

篇10

关键词:贴近 实际 生活 学生

开展德育工作思路主要是:

一、贴近实际,夯实学校德育工作基础

1.加强德育领导队伍建设。要想把德育管理工作做好,必须有一批懂德育、讲方法、敬业奉献的领导队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了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骨干教师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实行主管领导、政教处、年级领导、班主任“四级管理”负责制,定期分析研究德育工作,适时布置阶段性任务,并负责检查考核。

2.培养精干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的认识水平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成败。建立了班主任选拔任用、岗位培训、在岗监督、评价激励等制度,紧紧依靠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

――在岗位培训上,坚持班主任的周例会制度。在会议上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每周班级工作的总结和下一周部署和要求;二是通过班主任例会,为班主任提供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及个案分析);三是有计划地、有针对地开展班主任理论培训工作。我校为每一名班主任购买了《班主任工作漫谈》、《爱心与教育》、《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组织班主任进行学习,开展“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经验交流会,班主任技能大奖赛,切实提高班主任队伍管理水平和育人技巧。

3.把德育工作融合到各项工作中。积极落实、践行“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德育观,使各项评价体系都含有德育的丰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德育目标,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各项服务的过程中作好表率,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得到教育与熏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贴近生活,让德育“润物细无声”

1.狠抓课堂渗透,让德育走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各科教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对课堂教学评价专门提出德育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要载体,我们要求政治教师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和班主任的管理纳入到德育的管理中来。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课堂上教师要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要求教师课后耐心辅导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从思想、学习、情感甚至生活上给于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挫折和困难,努力提高自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打造德育平台,让德育走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加强橱窗、板报、主题班会和“厚德笃学”校训石延伸解读等德育平台的建设,舍得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运行的机构,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德育阵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软性的德育变成有形的可控制的德育。对班会课作出了具体规范和要求。

3.重视社会实践,让德育走近学生的社会生活。重视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让德育走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调查,走进社区,考察民风民俗,了解家乡建设成就,参加义务劳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成长。

三、贴近学生,使他们在爱的绿阴下成长

针对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情感培养、责任意识、思想前途、抗挫能力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落实“双十”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家庭、家教、思想、心理及行为的实际现状,确定了以“良好习惯培养、良好情感培养、责任意识培养、理想前途的培养和抗挫能力的培养”为内容的“五培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五培养”主题教育活动,让寒门子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人成才,适应社会,改变命运,终生受益,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旨所在。

落实养成教育的原则是 :做足细节、时时、处处、人人抓养成,具体的做法:以规范化的制度管理落实养成教育,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

在文明班检查评比细则中,检查和评比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从坐、立、行到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共六个方面二十四个点,加大了两操,特别是大课间、太极扇、课前诵读、课前歌在评比中附分的权重,成立了由政教处领导和音、体教师共同组成大课间、古典诗文诵读和课前两分钟活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指导、检查、验收和评比。

篇11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得如火如荼,例如整村推进,精准扶贫等政策的落实。然而我们依旧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教育的问题,这不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处理之。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

我国乡村人口占比巨大,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与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从学校环境、校舍建设,到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面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基础条件不足、在办学条件、经费、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师资力量、教育水平、教学设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着农村乃至于全社会的共同进步。笔者在农村小学授课多年,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积累着一些想法与体会,在此说出来与众人探讨,希冀能给山村的孩子们更多的帮助。

一、硬件设施和基础条件的问题――与教学要求不适应。

近年来,虽然农村小学的校舍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相较与城市小学,其差距明显。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图书馆,少部分有图书室的,其书籍数量也少且陈旧,也不一定有针对性,体育器材也贫乏。校外课程资源对农村也是极为有限。农村没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很多农村甚至没有通网络,根本无法获取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缺乏,致使教师、学生都只能局限于教教材。

二、乡村学校教育经费问题――短缺

农村小学中常见的现象:黄泥地篮球足球场,陈旧的实验室仪器(大部分小学并没有),破烂的足球或篮球。

三、老师是教学重要的一环,我们再看看――老师的问题

1、传统教师素质与当代教学的不适应。一是体现在教育方式的落后。“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学,耗时费力,事倍功半,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求。二是体现在知识储备不足。教师的传统专业知识储备无法跟上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步伐,又由于师资经费等条件的问题,外出培训难以实现。三是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教师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四是老师资质问题。首先是农村小学的待遇对大中专科师范毕业生没有吸引力,其次是部分民办教师又能力所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大部分学生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学生。长此以往,农村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2、由于国家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农村教师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主要体现在:

①是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大部分年轻教师对于农村教学工作没有成就感,反而充满成绩排名、升学率等方面考核的压力感。

②是收入偏低,付出与回报脱节。相当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不愿到农村去。而部分工作称职的、不断培养起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又都被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调走,致使农村的合格教师更进一步流失。

③是r村教师年龄老化与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年轻老师不愿意待在农村。

④是农村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吸引力下降、教师队伍不稳定。

⑤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严重存在,难寻音、体、美、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专业教师。该部分课程经常无法正常开展。

四、农村学子的出途问题――在哪里?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搞基础建设的简单运动,其更深层次的内延意义是对农民的意识形态的一次变革、重新建设、进而提高。政府资金有限,只能抛砖引玉,也只能依靠农民自身来建设新农村进而可持续发展。所以,增强农民自主自立的信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现今大部分农村小孩可读完初中。但分析村镇部分学生的实际现状后,可以了解到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大概出途。上表可以明确反映这一情况:

初中毕业后,除去继续上高中的,他们目前谋生之途怎么样呢?回到乡下,对未来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出外打工,常见体力不支(在家务农也是);有跟师傅学技术手艺的,也不是兴趣所在……这类农家子弟,将是以后农村的主力军、也将是新农村的真正主体,他们能否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不断发展呢?他们只是在学校里学习了一些基础文化课,对于科技知识的应用、对种植、养殖、对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根都是一头雾水。既没有融入科技生产力,又丧失了农民本身的艰苦劳动的作风。如此的义务教育是失败的,新农村建设也难以依靠其自身力量来持续发展。

五、再看看家长的态度。农村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态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类型:

1、家长心态有――“读书无用论”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某种程度上说也提高了其生活水平。因此很多人认为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之路。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也很难找到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赚钱。这种思想的灌输很容易使孩子对读书失去兴趣,读完中学甚至小学就辍学回家或者外出打工去了。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常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甚至于研究生毕业,也是在城市承受严重的购房等压力,生活并不富裕,也不见得幸福,使许多农民家庭又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可怕认识。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减弱。长此以往,别说肩负民族振兴大业,出现新一代的“时代文盲”并非危言耸听。

2、家长心态有――“望子成龙”型。部分农村家长,将希望寄托于孩子,期待其跳出“农门”,实现父母的心愿。只求成才,而忽视其成人。其结果往往给孩子更大的精神压力,反而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孩子的自我选择与自我成长容易被“蚕食”,创新意识被湮没,“成龙”反而“成虫”。

3、“留守子女”问题严重。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作为青壮年劳动力的家长们长年在城市,把子女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抚养,导致孩子缺乏亲情的关爱,极其容易形成诸如任性孤僻与倔强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这些同学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留守孩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辅导、监督和管理。其次,孩子不安心读书。由于打工挣钱的穷人思维对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减轻父母经济负担,许多学生受其影响,想着早日外出打工挣钱,而不安心学习。另外,孩子长期和祖父母及父母之间没有更多心理的交流,对其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儿童素质的提高。

六、教育资源问题――城乡差距大

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少,与城市学校差距大,主要表现在:

1、教育投资的分配不均衡。长期以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倾向,使得农村教育投入比重太小。

2、教育资源贫乏,利用率低。目前,90%以上的农村学校拥有的只是传统的教学器材,农村学校无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学生也无法接受现代化的信息。

七、个人建议――针对上面农村教育的困境,应该从以几方面努力:

1、增加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支持城镇重点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执教,使农民子女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其上高中、上大学的权利。

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一是完善教师队伍,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加大现有教师培训力度。三是鼓励农村小学教师自我完善,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四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要考虑到农村特殊性,调动工作积极性。

2、优化家庭教育

家长要想方设法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其探索兴趣,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在家长的引导和指导下收看电视机;还可以带其到具有教育意义或拓宽视野的场所,比如县城的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或者为孩子选购有益书籍。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3、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教育课外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设施建设应该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在经济上有发展,在环境上有改善,还要在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有突破。

4、改善就业环境,强力打造“知识就是力量”的社会氛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出台鼓励就业的政策措施,发挥导向作用,进而实现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形成学校、教师、家长齐抓共育的良好局面。

5、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及待遇;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农村教师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根据实际相应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招收大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回乡任教。

结语:解决教育问题,是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面对的,意义重大深远。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发展r村小学基础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文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涟源市安平镇中心学校为例[J]. 教育:00140- 00140.

篇12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院校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14

1 当前民族院校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与缺陷分析

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首次较为详细地规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以及人员的组织实施等。在实际工作中,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多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开展,任课老师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主要内容包括宪法和法律教育、民族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民族工作、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基于民族院校学科结构、历史渊源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知识与政策的学术讲座、学生民族类社团及丰富多彩的民族类校园文化活动等,也在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的调查及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普遍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意识较强(王静芳,2011);(2)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一定了解;(3)普遍关注民族地区,尤其是本民族的发展,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但是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教育的目标不够清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目标是成功的前提。但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仅仅考虑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仅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实际需要,而没有认识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在进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只有考虑到社会与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价值。

二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育模式,方法单一。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也直接证明,教学过程中,选择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绝大多数的民族院校在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时,使用的还是以往的手段,比如讲座、进行报告、黑板报以及宣传栏等手段。这些手段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理论的教育和引导,而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固化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则较少。

2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实践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利用寒暑假开展组织+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分赴迪庆藏族自治州、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鲁甸县等6个民族聚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形”方式与“无形”方式相结合取得一定效果,大力开拓实践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关注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自2009年以来,学院三下乡团队逐渐形成项目化、长效化模式,通过组建学院团队或个人参与,在寒暑假组织各民族学生分赴各地开展以“民族文化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族大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对各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各民族的特点,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了解民族的现状和历史,这样能够消除民族偏见,不断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情。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社会还应该重视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了解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激发其活力。

(2)走访民族地区村寨,了解民族基层政府建设和运行状况。基于学院的学科特点,在每年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学院都将民族基层政府管理调研作为社会实践的重点之一。如三下乡团队中的赴双江小分队进行的多民族自治地区基层政府管理模式调研、赴鲁甸县小分队进行的回、汉族留守老人儿童状况调研、赴鲁布革小分队进行的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村镇社区协同发展调研等。同时依托每年寒暑假社会实践,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各类民族地区村镇调研也在省内外各个民族地区进行。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到调研中让大学生学习、理解国家相关民族政策,切实体会民族地区的实际变化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民族情感,让大学生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和稳定,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好送“文化、科技、卫生”到民族地区活动。志愿服务在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起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民族学子贡献,提升了民族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双重作用。在过去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常态化项目,如赴迪庆小分队开展的禁毒宣传活动;赴双江小分队开展的劳动保护法、务工防盗防骗宣传活动、亚热带地区常见传染病的卫生防疫宣传活动;赴鲁甸小分队结合当地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开展的地震科学知识及防震减灾宣传等。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情和国情之后,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感受到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参与到祖国建设中去的热情激发出来。

(4)“实践归来话成就”,重视实践成果普及,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假期时,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民族调研以及实践中去,能够通过学生的眼光来对各个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民族文化系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实践归来话成就”,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的实践成果以图片展、调研报告、纪录片以及分享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够给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提供一定的载体,这样能够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3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思考

在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通常在寒暑假进行,时间固定在短短的两个月间,没有形成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的长效机制。第二,受专业限制,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全方面覆盖志愿服务所需内容,很多同学所学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在实践的过程中,负责三下乡的教师基本上是辅导员或者团干,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到三下乡中去,这也导致了三下乡的过程中,专业指导欠缺,尤其是基层亟需科技、卫生知识,非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很难充分运用到当地的社会服务中。第三,缺乏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当前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和许多高校一样,重视定性评价,而没有认识到过程靠谱的重要性,重视成绩的总结,而没有做好纠错和考评;重视少数学生的评优,轻视了对大多数参与者的考评;重视展示实践成果,而没有认识到经验积累和巩固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这也给学生的创造性和热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四,每年学校立项给予经费支持的社会实践团队非常有限,而其余以个人及自发组织的团队开展的社会实践受经费所限,活动的规模、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同样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社会各界和学校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1 打造“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为社会实践搭建

(1)学院必须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给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更多的扶持和补贴。(2)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学生工作处、学校团委、各学院团委、学工办等相关单位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做好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工作,同时应将社会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所在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3.2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开创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的新局面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即将社会实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相结合,与关注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关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相结合,与民族地区文化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生关注点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相结合,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开创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联动的多维工作模式。

3.3 打造“组队下乡―下乡实践―实践分享”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1)将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合理运用进去,通过博客、QQ、微信以及微博等手段进行网络宣传;通过刊物、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海报以及标语横幅等手段来在校内推广。(2)在上民族团结课程时,将图片展、纪录片等引入进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到下乡的成果,更好地体会其感受。

参考文献

[1] 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李亮靓.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13

一、活动主题

学习贯彻 奉献青春建新功

二、活动时间

2018年1月22日——3月4日

三、活动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紧扣“学习贯彻 奉献青春建新功”的主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了解世情国情,关注社会民生,关心xx大学建设发展。结合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文化宣传、支农支教、科技创新、法律援助、地方经济调查、回访母校等活动。实践活动要突出重点,讲求创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返乡,依托生源地、社会实践基地和高中母校等,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团队或个人分散形式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可以结合以下内容进行:

1.政策宣讲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社会考察

以个体或团队为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可进行公司兼职、科研考察、社会调查等,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百姓关注的现实话题。结合调研成果及自身专业知识,形成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3.志愿服务

以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组织或参与文艺义演、爱心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行动;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组织或参与绿色环保、科技下乡、知识普及、交通安全、支教助学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普及新的知识技术和人文理念,服务社会建设,用专业反哺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4.创新创业

利用寒假实践的契机,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科创项目的深加工、成果转化等工作,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在原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开发有新意、有效用的活动形式,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到不同省市开展创业环境、政策的调查,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5.母校回访

利用寒假返乡的契机,在2017级新生中开展以“回母校、感师恩、扬济大”为主题的母校回访活动,向母校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感恩母校培养,宣传xx大学发展情况。母校回访活动方案具体详见附件1,请各学院按通知要求将参加人员名单电子版于2018年1月12日前发送至校招办邮箱xx,学校招生办公室将于考试结束后组织相应培训活动。

6.青春助困

以春节期间留校学生、家庭困难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青年务工人员子女等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走访困难家庭学生、走访慰问、青春助力扶贫、心理关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活动,把团组织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学生、困难家庭身边。

7.其他适合的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指导、组织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要将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要求等通知至全体青年学生,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使活动搞得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2.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在实践过程中务必要树立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以及关于外出活动方面相关的安全书籍,做好各项预防准备措施。了解常见事故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和有损学校形象的事情,自觉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己及同伴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敢于指正身边同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保持手机畅通,定时和家长、学校联系;如遇突发事件,及时与学校、学院及指导老师联系。

3.营造氛围,加大宣传。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院工作实际,创造性的组织开展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发挥好学院团委、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4.认真总结,选树典型。各学院团委要加强寒假社会实践的督导和总结,活动结束后,要认真组织总结评比工作,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参与实践的团队或个人要结合实际撰写30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经学院筛选初评后,请于开学后两周内按学院参与实践人数的2﹪的比例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将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表彰。

篇14

论文关键词 婚姻家庭法 实践教学 设计方案

婚姻家庭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习好婚姻法,不仅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婚姻家庭法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家庭生活,认真观察社会伦理关系,从而用心体会,积极思考,更好的理解和判断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增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传统的法学教育是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不足以满足现今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需要。所以,对婚姻家庭法进行实践教学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近两年的婚姻家庭法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学法的研究,通过本文将笔者长期以来从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总结,力求与相关学者进行一次交流,从而能够更好的致力于婚姻家庭法实践教学的尝试和研究。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婚姻家庭法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婚姻家庭法具有普遍性和伦理性特点,它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既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实婚姻家庭法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伦理关系,需要我们掌握的正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荣的道德标准,所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是婚姻家庭法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学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单一,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学生在家庭中扮演的多是需要父母抚养,长辈关心爱护的享受权利的角色,而此点又决定了学生体验婚姻家庭多重复杂关系的感受有限,从而阻碍了学生理解和判断婚姻家庭案件中各种法律关系、还原婚姻家庭案件的真实案情。所以,在婚姻家庭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尤为重要。

(三)实践教学的优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还原案件本身,体会当事人案发时的心理状态及动机,同时发现法律规定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如何与当事人接触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准确理解当事人、证人的案情表述,从而正确掌握事实中心;如何正确与当事人、法官、证人等案件相关人员传递法律信息;如何与团队成员分享学习经验等。

传统婚姻家庭法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婚姻家庭法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保持着稳定性的婚姻家庭法部分内容已不能跟上社会的需要;教学方式的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现实的思考、对老师的质疑、对理论的批判;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课程安排模式、考核制度等的影响,婚姻家庭法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婚姻家庭法实践课程设计方案

(一)实践教学方式介绍

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实践方式展开教学。

1.模拟案例教学。模拟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具体到婚姻家庭法的教学中,在婚姻家庭法制度、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亲属制度、结婚制度、家庭关系、离婚制度、法律责任与救助措施等章节中,对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手段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模拟、当事人咨询演示、我是主持人、PPT、视频短片等形式将案情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辩论、我是律师等形式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并最终做出总结。这种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分析、归纳、推理思维能力;模拟的亲身经历有助于培养实务技能的提高;主动实践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可以向老师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重点突出的进行针对性培养。

2.诊所式教学。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进行咨询活动;通过学校校园网的论坛,专门开设一个面向全校同学进行法律帮助的版块,进行实践演练;与实习基地的律师事务所达成协议,对于部分婚姻家庭案件,学生全程参与办理过程,如与当事人会面、调取证据、开庭审判等。通过以上方式定期整理案例并汇总成集,其中详细记录案件的办理过程、归纳案件涉及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及最终结果,总结办理此案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经验总结。

3.旁听法庭审判。听审前向实习基地法院询问案情及收集相关资料,全面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分角色从法官、律师、当事人等不同角度分析案件,列出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方案,为听审做好准备。庭审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重点在于自己的思路与审判现实的差别,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交流的方式包括分组讨论汇报会、观点交流会、书面观后感等,最后由教师评价听审的效果。

4.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能了解司法审判的全部过程,还可以学习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诉讼法;其次,同学们将日常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与审判实务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社会调查。为了让学生贴近家庭、贴近生活,在婚姻家庭法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维吾尔族婚姻家庭习俗”等问题组织调研学习。具体方法是由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婚姻家庭法主题,教师筛选,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强、调研具有可操作性的题目确定为调研主题,确定题目以后,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调研小组。邀请社会学老师给学生培训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要点,之后,由学生详细拟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教师进行指导确定方案。每小组分派一名教师随行指导。教研工作结束,各小组统计、归纳、分析调研数据,结合婚姻法知识并书写调研报告,教师对调研报告进行评分,对于优秀报告,召开汇报会交流分享。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还可以申报每年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申报201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目前,已有七位同学成功申报“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项两项。有两位同学正在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申报积极准备。

(二)实施方案

1.婚姻家庭实践教学团队组成:婚姻法授课的教师、教师和律师双重身份的教师、实习基地法院的法官、实习基地律师事务所律师组成。

2.教学方案的制定:按照大学本科学生婚姻家庭法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拟定实践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大纲的章节罗列重点和难点,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难易大小及教学手段限制等方面,以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编排教学方案。方案的涉及应当突出重点难点,案例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及知识的覆盖性,方案中应当有序安排课前预习和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具体环节,还有课后的复习题和作业题,并明确每种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安排及评价标准。

3.考核方案:(1)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包括教师打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相关单位的评价等。教师打分时应当严格依据考核的量化指标,并注意测评的时机,评判的态度及方式等细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习能动性;实践教学是一种由全部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单方面评分不足以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实践教学的方式多样,一些情况下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给予适当公平的评价,所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就成为一项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同时,学生参与评价也有助于促进建立“追赶超”的学习氛围,小组互评增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互相监督和鼓励作用,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实践基地、周边社区等相关单位要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开展效果及整个活动的秩序情况给予整体打分。(2)考核形式:主要分为闭卷考试、实践考核,分别占期终考核比重为1:1。其中,实践考核的50分,主要通过以下形式:每位同学有五次发言或独自表现的机会,一次3分,共15分;分小组讨论汇报或辩论时以小组分数为各成员分数,共四次,一次3分,共12分;在社会调查、法律服务、模拟法庭中的表现,一次3分,共9分;书面材料批改四次,一次2分,共8分;案例建档共6分,包括诊所式教学案例汇总建档2分、社会调查资料建档2分、旁听法院案件资料建档2分。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在授课过程中,处理好实践教学与讲授的关系

我国学生和教师长期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影响,将知识概念化和形式化,学生以记忆性学习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需要工作一段时间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实践性教学把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实践性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实践性教学法的关系,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传统的理论观点应用到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

(二)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角地位

教师在各环节中始终起到主导作用,起到组织、激励、调节、评价、控制实践的方向和节奏。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上课反应及表现。学生才是实践教学中的主角,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灵活掌握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