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范文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经验交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管理经验交流

篇1

搞好施工的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设备、物质不受损坏,不仅是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的施工环境,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率。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统一性、预防性、长期性、科学性、群众性。

工程项目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安全工作:

一、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

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作了一个科学全面的概括和表述,涵盖了三层意义:一是明确了安全生产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二是抓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这就充分说明了,安全生产工作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而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严肃的政治问题。这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安全生产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融入到实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

二、确定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重伤及以上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和电网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交通事故、努力实现无事故工程。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

三、认真做好过程中的检查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工程处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确保消除隐患。

篇2

关键词:火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四川福溪电厂2×600MW级燃煤机组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600MW机组,由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筹建。本项目在集团公司安全检查中列为中电投集团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标杆”,福溪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可以用“五个突出”来概括。现将福溪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上的一些做法整理出来希望对同行有借鉴之处,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2.1突出前期策划,抓过程监督指导

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做好前期总体策划非常关键,策划的主体思想首先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规和集团公司的管理理念。其次,是对集团公司关于文明施工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使项目各参建单位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理念统一。第三,体现因地制宜,文化特色、节约使用、内容全面、与时俱进的特性。

根据上面的思路,我们以《福溪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策划书》为主线,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推动落实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具体要求,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现场。同时,我们在主标段施工承包商中开展了二次策划评审、评比工作。目的是在工程初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理念的宣贯和总策划内容的有效实施。

在策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狠抓各阶段方案实施的监督指导。如土建施工期间,指导施工承包商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开始时,指导施工承包商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试运期间,指导施工承包商进行相关安全警示标示设置及隔离防护设施实施等。由于跟踪指导及时,保证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各阶段实施的标准和质量。

主厂房区域相关安全设施厂房各层受电盘柜隔离警示措施

锅炉各层平台周转性材料存放厂房13.7米层装饰化围挡封闭

2.2突出本职安全,抓安全管理源头

一是抓安全岗位责任落实。在建立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基础上,我们搭建了一个工程管理方与承包商项目经理之间沟通平台,实行了承包商项目经理向安委会月度书面汇报履职工作制度,汇报内容包括“安排了哪些安全管理工作、主持几次安全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安全资金投入多少”等,由安委会常务副主任批阅对重大施工项目和重点防护部安全措施落实、现场消防管理、试运工作安全措施落实、大型机械管理等提出相关要求,保证了管理方与施工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沟通。

二是抓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交底实效。施工方案、调试方案的编写明确要求采用LECD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完善、补充了危险源辩识工作内容,增加了安全措施控制时机、控制方法、实施人、监督人等内容,根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实现了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落实的分级管控。上报施工方案必须同时上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和危险源辨识清单。由方案编写人对作业人员在安全宣教室集中进行交底,交底方式上, 在持续推广采用培训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工以来施工的重大项目,均采用播放PPT片的方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了安全交底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是抓重大施工项目安全旁站监督落实。严格相关安全旁站监督要求,坚持实行了重大施工项目安全措施落实及环境条件检查三方相关责任人(施工方、监理方、管理方)现场验收确认制度,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均要求以整改单的形式进行监督闭环。明确要求施工方、监理方重大施工项目安全旁站记录表必须附现场旁站监督照片和过程检查照片。通过逐级有效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施工过程旁站监督,确保了重大项目的施工安全。

2.3突出集中控制,抓人员安全培训

编制了《福溪项目安全教育培训实施细则》,项目明确规定了参建单位人员年度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入场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重大施工方案的评审及安全技术交底、大型安全宣教活动等必须集中到安全宣教室进行,并进行签字登记,实现了对各参建单位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重大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和评审情况的有效掌控、监督。保证了安全培训和交底的效果。

培训方式上,持续推广采用了安全教育动画、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实物样板讲解等形式进行,改善了教育和培训的效果。

2.4突出基础管理,抓PAP安全模块信息应用

推广使用PAP软件进行安全基础管理的规划,把PAP软件作为安全内业日常动态管理和工作成果考核的主要平台。编制了《福溪项目PAP安全模块录入指南》,有效提高了各参建单位录入内容的标准化水平。录入PAP安全模块的工作内容涵盖了人员和机械信息资料、不符合项管理、事故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宣教活动、工作计划和总结、危险源辨识等安全工作所有事项,通过PAP安全内业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各参建单位安全体系和组织机构运行、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掌控、监督。

PAP安全模块基础信息应用建立火电工程PAP危险源辨识库

2.5、突出经验总结,抓管理持续水平提升

在总结前期安全文明各项策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PAP安全模块信息应用和PAP再造成果,为持续提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项目编写工程总结的要求,对总策划在各阶段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包括安全管理体制上的改进、设备场地的管理、现场道路排水的设计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危险源辨识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等方面。努力为同类型项目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多积累工作经验。

二是实行了进场人员注册准入制度,以新版PAP施工人员管理模块为平台。以法规规定的进场人员必须具备的身份证、岗位资格证书、入场安全考试卷、体检表、保险单、特种作业证等信息为准入条件,以出入证办理为管控手段。从源头上有效掌控了法规规定进场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也能够动态掌握施工承包商人员数量、分布、进退场等基本情况。

三是以新版PAP安全模块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常规火电机组施工项目危险因素辨识模板库、环境因素辨识模板库、安全技术交底模板库并积极推广应用。

新版PAP危险源辨识库 新版PAP安全技术交底库

3、结束

福溪项目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通过“突出前期策划,抓过程监督指导”、“突出本职安全,抓安全管理源头”、“突出集中控制,抓人员安全培训”、“突出基础管理,抓PAP安全模块信息应用”“突出经验总结,抓管理持续水平提升”在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上级领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篇3

1、转变档案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有关部门主动联系。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档案要逐步转变观念,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长期性,对化工装置档案进行超前管理。装置工程由施工单位再分包给几个小的施工单位,这样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要改变过去等人将档案送上门的做法。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了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去拓宽资料的收集渠道。

2、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遵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情报工作,成立档案情报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业务部门及二级单位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3、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工程档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懂与化工装置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了解不同类别的档案的分类整理。因此,要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了解化工装置工程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类型的和归档范围。了解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保障。

4、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篇4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Abstract: Play a huge role in rural highway to increase income in improvement of traffic conditions, the farmer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put forward cor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问题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虽然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导致农民上访、投诉的现象经常发生,长期困扰地方政府及交通公路部门。

2.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资金不足,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采取交通主管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配套解决,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筹措资金办法不多,落实配套资金十分困难,能保障建安费用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腾出资金来购买优质的设计、监理服务,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不到位,甚至擅自降低建设标准,所以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建设管理的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的责任主体,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缺少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缺乏相关经验,即便由于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相对较低,分管农村公路建设的镇(乡)干部通过学习掌握了足够的施工管理技术,也经常会因为岗位调动等原因不再管理,接管的干部又要从头开始熟悉业务和技术,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技术管理跟不上,基建程序不规范和监督指导不及时等突出问题。

2.3 工程质量监管困难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分布在各个乡镇,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参与施工的企业多且实力参差不齐,由于单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本来投资规模就不大,利润空间小,很多施工单位都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理和建设单位稍有不注意就偷工减料,加上某些建设单位为了节约资金,采取多个项目打包捆绑的委托一个监理单位的方式实施监理,导致监管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

2.4 路面养生工作不到位

农村公路建设多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混凝土路面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少于14d,低温天不宜少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生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养生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由此可见养生工作的重要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农村公路一般都是沿线各村出行的唯一道路,工程完工后,村民为了出行方便一般都不等公路养生期结束就开始使用,过早的承重会导致整体结构提前破坏,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3.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实行政府投资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措机制:一是采用省、市、县、镇“四个一点”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省、市一级增加补助力度,以减轻县、镇财政压力;二是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企业捐助;三是适当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四是属于扶贫开发地区的,可向挂扶单位争取帮助解决配套资金;五是属于革命老区的,可向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社会团体申请解决配套资金。

3.2 各镇(乡)人民政府分管交通基建的负责人尽量固定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工程管理经验,不能固定工作岗位的,调动前要做好工作交接,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经验交底。

3.3 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工程管理经验交流会议,由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召集地方公路管理机构以及各镇(乡)人民政府分管交通基建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主题就是各自工程管理经验的交流和解决实际施工问题方法的探讨,经验丰富的畅所欲言,经验尚浅的虚心学习,这样通过相互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最终运用到自身的施工管理过程中。

3.4 要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把好质量验收关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组织验收,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不应通过验收的,坚决不能放行,打消各参建单位的侥幸心理,使各参建单位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工程质量。

3.5 制定一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指标分配的奖惩制度。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是按计划实施的,每年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会下达切块指标,没有列入建设指标的项目就不能获得上级补助资金,因此,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每年分配农村公路建设指标时,根据各镇(乡)上一年度已完工工程质量的优劣情况适当倾斜,已完工工程质量好的,适当多分配一些建设指标,以资鼓励,反之则减少分配一些建设指标,以示警戒。

3.6 培训沿线村民,帮助进行日常监督。在项目开工前,由当地交通、公路部门派出技术人员会同镇(乡)人民政府分管交通基建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到沿线向村民灌输一些简单的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知识,用语应简明扼要,一听就懂。例如多少体积的混凝土应当放几包水泥、砂子不能含哪些杂质、碎石粒径和种类应当怎样才算合格等。这样培养一些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现问题立刻通知监理和建设单位,能有效减轻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压力,把好质量监督关。

3.7加大宣传力度,由镇(乡)人民政府派干部到沿线向村民耐心宣传混凝土路面养生的重要性和相关规范,将养生期没结束就开放交通的害处一一列举,以保障养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建设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能保障预期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方彩虹.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2年,第14期.

篇5

?荩水运工程监理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不固定,对档案管理交接处存在漏洞。

对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不熟悉,对水运工程监理档案的收集范围不明确,文件收集不齐全。

对监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不清楚,造成返工现象普遍。

水运工程监理文件材料整理系统性较差不能,层次不清,案卷与文件题名不能准确反应内容。

监理记录完成不及时、不规范,不能真实反应现场实际情况,监理文件材料整理滞后。

监理档案管理过程中参建单位之间往来文件跟踪管理不力,文件材料形成周期过长。

?荩加强监理档案管理的工作措施

监理单位要把信息管理作为确保工程建设投资、质量、进度目标实现的一种方法与工具。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工作,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事前、事中、事后严格控制档案管理工作。

1、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体系,保证信息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监理部成立后,设置档案管理岗位,配备一名档案管理工程师,专人专管,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在总监、副总监的领导下,负责监理部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递、等工作。根据管理需要,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监理单位的文档资料管理主要规定及流程:

监理单位发送实行签署制度,即发文至各方均要签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向其他各方发文均需先向监理报送,后由监理签署意见后分别发送至各方,各方签署意见后再由监理发送至各方。

监理收文均实行签署制度,即收文均需由专人签收。

资料信息流程:规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发文和监理单位的文件签发流程和存档,并定期进行检查。

2、加强档案管理知识与规范的学习,理论指导实践。

监理部总监定期组织监理人员学习监理信息管理知识,学习国家及行业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规范与标准,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依据,使每个监理人员了解监理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与内容,国家及行业对档案的要求,并重视档案的完整性、原始性、及时性积累控制,从技术上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完整性、有效性。

监理资料主要应包括监理记录、监理月报和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等,各类监理资料具体包括的主要内容应满足《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216-2000)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3、加强过程控制,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加工、处理,动态控制工程建设目标的进展情况。

要求所有监理人员做好监理记录,注重现场资料的收集,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建立健全监理部的档案目录;

及时收集并归档各类文件;

对施工单位所应提交和上报的文件进行跟踪;

对需要整改的文件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内容;

建立健全监理工作各类台帐;

按照文档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保证各类文档资料的正常高效流转;

将质量检验评定文件、隐蔽工程记录、工程变更文件等文件作为档案管理的重点。

4、与各方紧密联系,定期沟通,取得港口质监站与业主档案室的支持与指导,取得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业主与质监站对工程建设资料的要求与处理意见,参加质监站组织的质量检查,经常组织各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经验交流、互相检查工作,始终重视对施工单位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检查,要求内业、外业齐头并进。各分项、工序工程施工单位自检资料不齐全的,不予验收、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计量支付月报中,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不全、没有现场照片的项目不予计量。

5、重视计算机辅助监理工作,保证信息提供方便快捷。

对档案资料按监理目标划分为质量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费用控制信息和合同管理信息等进行科学分类、编号,档案盒均贴上便于查找、分类的标签,每份入盒的资料及时更新目录,及时输入电脑数据库内,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信息管理工程师要定期检查。

6、重视对档案资料的事后管理,严把交工验收关,保证资料不拖后腿。

定期对各类文档资料进行查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做好各类中间交工验收资料的查阅工作;

做好各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保证各类文档资料的完整性;

7、重视监理档案资料预立卷,确保档案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科学性。

工程完工后及时对项目需归档的资料进行预立卷,并组织业主、质监站、监理公司领导进行检查立卷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实施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31-01

0 引言

信息化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多种信息涌入通讯系统之后,建筑工程相关数据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管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管理者与施工单位都无法准确的落实好管理工作和施工任务。因此,信息化管理对建筑工程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也会干扰其信息的准确输入和应用。

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建筑产业,国内外市场竞争、人才资源匮乏、经济利益分化等问题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现有的管理手段失效,这种失效不仅体现在管理上,也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在日常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和成本都非常少,存在的管理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除此之外,企业还缺少一个高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机制,信息流通的不顺畅也让很多建筑工程出现了安全、使用问题。信息化项目管理已成为各领域产业惯用的管理手段,无论是信息处理软件研发,还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走信息化道路已成为诸多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2.1 应用范围窄

通常情况下,管理系统储存的数据为数字化信息,在现实施工环境下,这些数字信息是无法被及时读取应用的,因为很多施工工人、工程师的数据解释能力很差,所以信息化数据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功能有限。除招标、工程预算、图纸设计之外,大部分信息数据仍无法摆脱传播途径单一、数据读取率低的问题。

2.2 信息化管理模式无法快速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是分类收集的,信息数据在采集、分类、统计、处理等过程中,其准确运行能力非常差,一些机密文件或重要信息在访问权限上并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安全机制,信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他人篡改。同时,政府和建筑企业合作部门也没有创建一个共通的交流平台,招标信息、工程施工进度信息、施工技术使用信息等关键性内容无法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一些必要程序依然需要依靠纸媒合同。

2.3 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下

现阶段,施工现场的很多管理人员不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造成工程文件、资料、数据无法在施工现场得到妥善保存。信息处理系统在建筑工程中逐渐演变成一个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其并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价值。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聘用的很多专业性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管理实践经验匮乏,有很多人可以读懂数据,但却不能发现现场真实存在的施工问题。

3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实施路径

一个新型的管理模式要想融入建筑行业并不容易,信息化管理亦是如此。一个建筑工程涉及到的信息数据成千上万,有些信息是主管施工的、有些信息是主管设计的,这些信息必须在相互配合的条件下才能协同工作,所以建筑企业需花费非常多的人力资源在管理建筑工程信息上。综上分析可知,信息化管理模式进入建筑工程依然需要走很多路,管理者需认真总结、分析、统计管理经验,规避上述几点障碍问题。

3.1 统一管理体制

不但建筑企业要大规模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建筑企业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企业公司也应引入信息管理系统,让建筑信息能够在同一平台下,进行高效交流。同时,还可以创建一个具有透明度的沟通机制,供应商、开发商、政府都利用这一管理机制了解建筑企业、工程的施工信息或管理信息,确定是否继续建立合作关系,判断该公司的管理体制是否适合政府建筑开发计划。调整与改革是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与监察机关需给予全力支持,使信息技术在政策的引导下,完成多种现代化管理技术、施工技术、监察技术融合管理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弱化建筑工程中的不同管理部门在信息沟通和交流上存在的管理障碍,各管理负责人应在交流会议上出示阶段时间内的管理工作信息,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领导和监察部门的审查工作,一方面方便各管理部门了解、熟悉其他部门的管理信息。

3.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计算机信息是存在阶段性储存功能的,任何信息一旦被记录到管理系统之后,其存续状态和管理现状会实时记录在移动硬盘上,但是这种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有效避免信息管理失误或工程事故。因此,预先设置一个完善的监理制度非常有必要,监督部门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采集、处理之后的信息进行分类检验,校对信息是否准确记录了施工进度、工程材料、技术应用效果。同时,监督管理人员应扩大数据信息的管理范围,在储存施工关键信息的同时,还要在信息附录上标明信息处理人员的姓名、监督人姓名、工程负责人姓名,让这三部分工作人员起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监理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工程信息,与工程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进行定期管理交流,并共同研讨分析信息化管理信息存在哪些问题,一起研究讨论提出解决对策。在监督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政府监督工作人员都可以在透明的信息数据库中得到有价值的工程数据。

3.3 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

建筑工程不仅要引进信息管理人才,还应培养施工管理者、工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能力,创建一个双重培养机制,让信息化管理的影响扩大到每一个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让参与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每个员工都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切实有效的将网络信息推广到企业各个管理层面、施工层面上。企业需开设定期培训项目,促进新老员工的经验交流,以信息化管理理念为中心思想,让拥有专业能力的新晋员工教授老员工信息搜集、处理、编辑方法,让老员工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信息数据对工程施工、管理现状的真实影响,并说明当遇到上述问题时,身为信息管理或技术人员应给如何处理。

4 结论

通过上文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信息化管理对建筑工程良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极强,不仅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建筑工程的各种施工项目的发展现状,还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工程负责人透过管理信息宏观调控施工进度和管理方案。综上分析可知,建筑行业要想快速融入信息化经济社会,必须转变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管理为发展核心,推进相关企业在信息管理领域中的合作运营。

参考文献

[1] 陈敏.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2012,22(22):127-135.

[2] 杨海滨.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2,13(26):109-112.

[3] 张旭.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4(26):110-124.

[4] 王沛.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13(29):109-112.

篇7

关键词: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郝伟(1968-),女,陕西西安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84-0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然而,目前的工程管理教育与工程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不适应,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素质不全面。许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体系不清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岗位知识及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实验室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应对工程实践提出的挑战,工程管理教育需要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并通过实践教育环节验证和巩固学到的理论与知识,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研究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工程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对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专业,学校按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以增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能力。同时提出了三级教育模式,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逐渐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夯实基础强化技能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强主干”和“重创新、高素质、强技能”的教育思想,结合铁路特色的办学特点和优势,通过“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充分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1.以精品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结合铁路特色的办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依托“工程经济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精品课程体系,引入实际案例教学手段,通过典型生动的工程案例与精品课程教材的结合,将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专业知识。

2.四大平台促进学科融合

工程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单一的学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领域对工程管理学生的要求。为了与市场对接,满足“知识全面”的培养目标,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提出“四个平台”(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的技术型培养体系。

(1)技术类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

(2)管理类课程:管理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工程项目管理。

(3)经济类课程: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

(4)法律类课程: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设法规。

通过这四个平台的建设,使得技术型培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和扩展,同时促进多学科多专业的经验交流和相互促进,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认知度。

3.以课程设计强化技能

项目管理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本质。作为管理类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具备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控制项目成本与防范风险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制定课程体系平台的同时提出了基础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强化的教学手段,将贴近实际的工程案例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练习。通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交通工程结构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实战训练使学生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风险应变能力。在多次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强化,同时对工程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项目管理能力逐渐形成。

4.多种考查形式检验学习成果

传统的学习效果检验往往以期末考试为主,但这一考查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程管理专业提出弱化集中考试、强化多种手段的考查形式。配合案例分析、论文写作、课题大作业、团队讨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团队合作、分工负责等形式发挥个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枯燥的考试变得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很大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决策能力逐渐形成。这一创新在“工程识图”、“工程财务管理”、“交通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中得到实验和推广。考查形式的改变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使得学习氛围得到明显改善,“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

二、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模拟演练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1.问题构建方案

问题是PBL 的起点和焦点,是影响PBL 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问题构建方案如表1所示。利用已有实验设备,合理且贴近实际的问题创建与选择,既能够与培养目标中基础扎实和勇于创新的要求环环相扣,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踏实认真地完成实训任务。

表1 问题构建方案表

问题情境 案例资源 解决途径 目标要求 参与实施课程

什么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施工组织案例 项目管理沙盘实验 熟悉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及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变更及风险防范案例 斯维尔项目管理软件 土木工程施工

怎样做好工程项目概预算 工程预算案例 广联达算量软件 掌握编制工程预算及投标书的方法 建筑工程概预算

纵横预算软件 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

交通工程概预算

案例资源是影响PBL 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深入探讨问题的各个方面,充足的案例资源能够为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避免学生陷入无思路、无头绪的困境之中。

2.PBL演练组织实施

结合项目施工分工协作的特点,在实验前将学生按照自愿组合的形式分组,并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模拟施工企业某项目部,每一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分别担任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每组选一个组长起协调作用。

在完成团队组建后发放实际工程图纸,图纸一般为框架结构的图书馆、幼儿园、餐厅等施工设计图。团队在接到图纸后开始读图并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利用实际工程案例获取相关知识,并讨论如何利用所获得的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并由教师组成的团队模拟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按照团队制定的工程方案,小组成员利用实验设备进行模拟操作。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专业知识,小组成员就需要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源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如果遇到施工风险因素或工程变更就必须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并不断改进。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程项目施工的精彩与艰辛,体验承担责任的乐趣与烦恼,进而体悟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

实验结束后,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3.绩效评价检验能力

绩效评价是对实践操作能力检验的必要手段。在小组提交结果后,利用工程对量软件和评分软件等工具对演练结果进行分析评分及成果展示,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相互答辩,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横向对比,直观展现成果的优势与不足,最终结合实际评出优胜团队。

三、校企合作促进市场对接

为了改善大学生在校实习机会少的困境,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创建教学实习基地,先后成立了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及施工生产实习的需要。学校设有下属的勘察设计院、建筑安装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为师生的实践提供了便利,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环境,以确保实习效果。

1.小学期专项训练

为了增加大学生实习时间,保证实习效果,在第四学期末实行小学期专项实习计划,学生在没有课业压力的情况下深入工地和实习基地展开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与认识实习等专项训练,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和管理方式。学生在实习中通过与工程管理人员的交流,既丰富了实践经验又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的对比强化知识结构,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以竞赛促进技能提高

利用广联达算量大赛、工程测量大赛、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竞赛和沙盘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与其他院校的学习交流。学生通过竞赛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取长补短,通过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重在实践”的实践教学目标。

3.生产实习与职前磨练相结合

在完成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后,为了使毕业生能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掌握工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工程管理专业提出了生产实习与职前磨练相结合的方式,在第八学期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圆满衔接的培养模式。前4周为生产实习,毕业生提前进入已签订的就业单位实习并且接受岗前培训,在这种模式下毕业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深入钻研专业技术,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经验;后13周为毕业设计,通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的实战演练,使毕业生在实践中提前适应工作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同时,这一措施也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好评。

4.效果反馈

近年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均在 97%以上。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铁路局、中交集团、中建公司、中铁公司等单位的管理者、业务骨干和技术负责人。通过效果反馈来看,以目标为导向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不断需求。然而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对实践能力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包括不同工程阶段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参与方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领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工程类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鲍学英,王恩茂,黄山.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49-53.

[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

19(1):89-94.

[4]李文莉.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及绩效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4):99-108.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066-02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加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也正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应用方面开展研究以来,一方面有利于为其稳定发展创造各种良好的条件和充足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然而,现阶段在我国很多大型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致命性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步伐。由此,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方面的探讨与研究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水利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建筑物集中水流落差,以水库汇集与调节水流流量,在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将蕴藏在水体中的位能通过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最后通过变电设备以及输配电设备等将产生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由此输送到千家万户。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设备和充足的资金等硬件,而且还需要相应的管理软件,否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就会失去指挥、没有目的、缺乏纪律,犹如一盘散沙,不会发展成为任何有利于人类的大项目。因此,要想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真正作用,实现整个建筑工程质的飞跃,就要在每一次施工过程中加强实施对各种设施乃至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即在合理施工管理系统的管理与指导下,对某一项目施工的过程的各个方面予以把控,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协调、材料采购、设备应用与管理工作等方方面面。加强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其应用探索意义重大:通过在施工前阶段,对施工技术工作予以科学合理地安排与管理,结合实际施工环境选择出最佳施工方法与技术,确保最终的建筑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通过对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予以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来提高其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通过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促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所涉及的资源得到合理地分配。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和应用现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规模庞大,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工作环境艰苦,安全影响因素颇多等,而效益的保障得益于安全生产,安全的核心在于管理,管理结果出效益。但目前传统企业太过包容,存在职工缺乏正规培训,企业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水利水电建设企业管理系统尚不完善,缺少先进性。这直接导致在建设施工时缺乏科学合理地管理指导,失去对工程整体的把控,造成施工混乱、人员协调不当等问题。此外,目前相当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管理起步较晚,缺乏丰富的现代化施工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现代化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健康发展。在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上,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尤其是一些小型工程却罔顾国家法律法规,前期未进行任何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估便直接施工,为项目的可实施性以及工程的安全性埋下极大隐患。此外某些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聘用的设计人员资质低下,技术水平差劲,缺乏设计能力,造成工程图纸精确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致使工程设计整体就不达标。对施工技术的由其对先进的、完善的施工技术的缺乏,使得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强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较大的质量隐患,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工作极易不到位的环节,除了相关监理部门对质控和管理意识不足容易忽视之外,对其机制的严格与完善迫在眉睫。对施工现场管理及其机制的完善敷衍了事危害深远,严重影响施工工序、项目周期、施工质量等。在材料管理上,某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于时间紧迫在开展之前对材料的检验不够仔细,而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警惕性不够,对施工材料没有进行充分地检验,一步一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误用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和相关产品,施工的质量大打折扣,给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在施工设备管理上,由于施工设备对于项目施工必不可少,直接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施工设备的租赁是常有的事,如果对其没有实施有效地管制,例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那么在施工时将会出现施工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此时就会在增加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同时,影响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就施工单位而言,一些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工程施工资质时就强行动工,可以预料其在施工中必然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施工经验,再加上置国家政策和要求于不顾,工程安全隐患极大,施工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

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及应用探讨

引入先进、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保证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目前全面的管理软件系统在施工企业的应用比较广泛,其管理上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促使无论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是否身在现场都可以通过软件了解工程进度并实施全程地监控及管理。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要尽可能地积累丰富现代化管理经验,可以通过对国内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扬长避短,形成一套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自身的施工管理体系。在技术管理上,首先,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予以足够地重视,加强技术管理执行力度,并且深化技术管理改革及完善技术管理,切实做好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力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促进技术管理的良性发展。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并健全技术管理制度无疑意义重大,在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约束的同时健康发展,有利于技术管理工作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促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满足实际需要,进而提升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效果。技术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可否认,发达国家的水利水电建设施工技术远在我国技术水平之上,我国现在的技术管理水平仍然极其单一,技术管理手段尚处在较低水平阶段,距离技术管理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应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吸取经验和教训,丰富和健全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并以此为基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实现技术管理手段的提高完善。在人员管理上,秉承安全生产宗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抓安全促生产。建立健全一套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相关项目负责人保证厂站、车间、班组的三级管理工作网,实施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收集技术信息,建立事故与故障整理、分析、反馈的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工作总结、技术经验交流、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注重加强职工技术水平培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属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相应地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要求兼具电气、机械、运行甚至机械检修工作。通过专业培训班、短期技术培训班、函授和面授相结合、结合职工实际受教育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等方式的技术培训使职工能够通过理论学习而在工作实践中其技能切实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海彦.浅谈如何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129.

[2]王晓春.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及改进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09.

篇9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管理如果没有管理创新,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因此,在建筑管理中,必须加强技术、安全、人员等方面的措施,合理制定管理计划,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一、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管理问题。虽然我国建筑行业中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巨大,但建筑管理人员的素质差,且较为普遍。相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因建筑管理人员素养不高,执行、领悟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建筑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管理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建筑管理人员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保证建筑管理工作安全、正常、有效率地进行。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在各阶段管理中不到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有个别人员甚至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的土木建筑培训,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建筑管理部门的职责往往分工不明确,降低了管理效率。我国有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存在对工程管理各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晰的现象,对于利益方面则模棱两可,无论是项目质量的好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利益。由此表明,职能部门的权责不统一,不利于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在很大意义上降低了管理的效能。即使管理的漏洞和技术盲点非常显而易见,部门人员仍听之任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会给项目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挫伤了员工执行作业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我国建筑行业缺乏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的机构与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紧张,没有具体的处罚依据,监督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特别是某些地区由于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为确保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纵容部分个体投资项目、招商项目、工业园区、旧村改造、开发区等存在违法违规现象,这样的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进行安全监督的。而在一些建筑企业内部,并未制定出详尽的项目管理规范,在施工现场甚至也没有系统地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直接致使一些管理人员未能有章可循,在管理中出现违规乱记的现象。有个别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便开始开工,有一些则采用虚假招标的方式,这些情况若不根除,无论对于建筑企业的信誉度和形象,还是对于工程项目自身的安全和质量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4、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工程管理体系不符合管理的要求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多数建筑企业不能形成与项目管理一一对应的项目管理体系和组织框架,在建筑项目管理和服务、岗位职责的分配、作业执行操作规范等方面未充分健全,项目管理的手段和途径较为陈旧和落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尚且无法满足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有序化和合理化的要求。

二、解决建筑管理问题的方法

1、人员解决措施。做任何一份工作,人员管理都是工作的基础。在建筑管理中,人员管理主要包含有近外层关系协调、远外层管理协调、内部关系协调等方面。内部协调主要包含项目经理部门内部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部门同企业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部门同作业层之间的关系。近外层主要是指合同关系,包含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保险公司、银行的关系。远外层是指法律法规约束关系,包含政府、环保、卫生、绿化、交通等关系的协调。加大对建筑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技能。目前,建筑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邀富有建筑管理经验的专家对项目管理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论证,借此机会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组织各部门举办统一的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一下本部门在项目的各环节管理的心得体会,相互之间切磋管理经验,以引起各位管理人员的关注和借鉴,丰富管理才华、提高管理效率。

2、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操作规范。目前,针对建筑市场无明确地规范要求、引致无法可依现象的出现和管理的混乱,需迫切健全各类建筑工程管理的法规。重点要完善项目各环节、各步骤的管理规范,实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从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施工之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都要制定出切实有效地规范条例,以此作为管理人员的行动准绳。与此同时,建筑部门要健全有关的法规、手段,将策划、勘测、施工、验收等全方位活动统一纳入到法制建设的轨道中。

3、明确职能部门的各项权限和责任,赋予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监督权限,促进权责统一,有效地调动管理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的人员,一经查出,就要严厉惩罚,决不姑息迁就;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每一位管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其绩效相挂钩,提高管理职员的工作干劲,加强管理员工和技术职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相互之间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技术人员要听取管理员工提出的技术盲点和缺陷,并会同技术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为建筑企业避免经济损失;同时,还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技术人员要根据管理者的建议,及时改进技术要领,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的预期效益。

4、安全解决措施。建筑管理是根据企业内外的条件、建筑施工的境遇等,结合企业运行,通过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效益与合同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构建管理责任制。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单项工程和分项工程较大,难以进行合同管理与施工管理。以精干主体为前提,将生产关系进一步简化,使管理层次相应减少,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实施相应的管理要素,针对不同工程项目确定不同的管理重点,以成本核算和管理责任制度为管理核心,并强化落实,以确保项目管理的成功。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建筑行业由于安全管理状况较差,导致建筑成本上升、生产效率降低、建设周期增长、质量水平降低等问题。严格把好材料、设备的质量关,加强管理和协调建筑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进行多地调研,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建筑施工器械、设备和材料的价格,选取资质好、信誉度高和品牌效应好的供货厂商。

5、建筑企业也围绕着减少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项目质量,为此引入了计算机作为辅助管理的路径,并且借助于现代前沿的管理途径,有利于促进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也要不失时机地转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网络这一先进的管理手段,为项目管理服务,与国际先进的建筑管理理念接轨,在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守技术标准,优化作业工艺,克服建筑管理的纰漏之处,促进整体建筑管理质量的有序提高,促进建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为企业赢得利润、提高市场份额。

三、结语

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锥之地,就应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意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克服其中的缺陷和漏洞,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管理途径,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茁. 关于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6):184.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逐步实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只有有了明确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水利工程领域才会不断加强。

一、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地位和必要性

1、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地位

水利事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指的是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方式和思想研究、管理和装备水利,有效保护水环境,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是保障水利事业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利工程建设是其生存的基础,而管理则是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说,水利工程现代化有助于水利现代化的实现。

2、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现代化要求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这是有效解决当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水利工程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管理经费匮乏,管理科技水平低,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管理体系漏洞, 管理内部运行机制死板,等等。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的管理。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水利工程企业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机制,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行为就缺少相关制度规范的约束,容易出现做事散漫、问题上报不及时、消极怠工等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2、资金投入少

水利工程是一项周期长、综合性强,而且比较复杂的工程,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安全,虽然我国已经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但是在资金投入上还不够,资金的落实也比较困难。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还比较低,不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现场进行良好的协调和组织,对其他部门的依赖程度比较高。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对工程的进展、成本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了解,而且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相关技术等也不了解,不能有效地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管和控制,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出现混乱,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发展。

三、管理目标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要仅仅围绕国家的政策,运用标准化管理目标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摒弃不适合于当展的管理方式, 同时发扬好的管理模式, 在分析与研究中, 逐渐向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发展。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目标还要保证水利工程中各项设施的齐全, 做好维修和养护工作, 尽最大努力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发挥水利工程应该发挥的作用。

4、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 就应该体现现代化的特点, 不断的引入新的技术, 从而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除了要求水利工程企业自身要进行多方面的管理, 还需要充分的利用社会的作用, 发挥社会的职能, 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调蓄的能力, 通过社会职能的管理, 逐步进入国际化。

6、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还要不断的向着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 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同时, 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1、树立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理念

随着产业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由传统模式逐渐向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实现水利工程作用的更好发挥,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尤其是水利工程的负责人带头树立好现代化理念。

2、明确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

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效益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地运行。明确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之一,因为只有符合水利工程发展规律,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管理体系,才能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只有保证工程的安全,才能正常、有效发挥工程作用,实现更好的服务,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3、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应结合水利工程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满足时展的需求,还要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内部管理与外部发展相结合,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对水利工程管理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调查,保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建立健全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科学管理,坚持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的原则,并且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只有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渐提高工程管理内部运行和外部考核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有助于管理法规的贯彻落实。健全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水利工程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问题。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人才。加强管理人才的引进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强化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指导管理人员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并把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强化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此外,还应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符合时展的要求,也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此外,水利工程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大经验交流,使管理人才学习到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除了提高管理人才的业务技能以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推进现代化水利工程的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姜艳. 浅议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J]. 科技展望,2015,(01).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 问题 制度

一、前言

金湖县河湖管理所成立于1970年,负责管理国家流域性工程――淮河入江水道行洪道31公里,两岸防洪圩堤115公里,沿堤防洪涵闸33座(其中中型涵闸4座),县内骨干河道上涵闸5座,以及利农河和境内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的行政执法工作。

近年来,该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单位内部改革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内部实现 “管养分离”,堤防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堤防养护人员实行“考核制”,事业性质人员收入分配启动“绩效工资制”。工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所管工程整洁美观、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连续蝉联“江苏省文明单位”的称号。

二、存在问题

1、所管工程管理范围虽已确权划界,但仍有不少乡镇村民仍居住在堤防管理范围内,生产、生活需从大堤经过,对堤防工程或多或少造成损坏。另外堤顶防汛公路部分为简易泥结石路面,标准低,加之路面上大量行驶的是社会车辆和附近群众自备车辆,无法阻止其通行,造成防汛公路养护任务艰巨。

2、地方财政困难,县级维修养护资金无法到位。地方财政虽应改革的需要出具了《承诺函》,承诺人员经费和养护经费逐步解决,但目前仍未足额到位。现阶段该所只能内部实行“管养分离”,不能对维养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

3、人事制度改革进展困难。该所按照部颁标准“因事设岗,以岗定员”,但原有人员与岗位需求不相符,造成人员安排矛盾较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4、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粗放。该所管理的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面积较大,现有管理人员较少,且经费紧张,造成湖区的管理和保护不能高效及时。

三、主要做法

1、优化体制,加快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为全面扎实推进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养分离,根据所内部机构设置的现状,该所成立了“金湖县入江水道工程维修养护站”,专门负责所属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职责较以前更加清晰、明确。维修养护站成立后,迅速进入角色,在其内部设置了办公室、财务科并组建了堤防维修养护队和涵闸维修养护队。堤防维修养护队主要来源于原护堤员,由维修养护站同他们签订聘用合同,养护报酬根据每段堤防的堤坡、堤顶、护坡的宽度及其养护难易程度计算。涵闸维修养护队由有维修经验的闸管员组成,所有涵闸工程岁修项目及工程正常养护由该养护队负责,养护经费根据汛前检查所列维修计划经验收合格后付给。对堤防、涵闸管理工作,每个基层堤防管理处留有2-3名专职管理人员,每人负责3-4公里的堤防管理、1-2座涵闸启闭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年初由所里和每个管理人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状,报酬实行“年薪制”。通过“管养分离”的进一步实施,既提高了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又加强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心。目前,管理人员每天都需到所管堤段进行巡查,每周都要把堤防巡查情况如实记录,做到违章的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养护人员也能根据堤防养护考核细则,每月有计划地做好规定的养护项目。

2、激活机制,推动分配制度改革

该所为基层水管单位,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职工安于现状,单位的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管理工作的需求。为改变这种旧的管理模式,该所对事业性质人员在收入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将现行工资列入档案,实行静态工资和动态工资相结合的工效挂钩分配制度,将所有事业性质人员档案工资中的事业津贴及误餐补贴拿出来进行统筹,按工作地点、工种和岗位重新分配,做到向一线岗位倾斜;向脏、苦、累岗位倾斜;向离县城远的岗位倾斜;向责任大的岗位倾斜。根据各人所在工作岗位,确定岗位基准分值,按月、季、半年及全年各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年底根据各人考核得分情况,综合测算发放。据测算,在同样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的情况下,边远基层单位工作人员比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资要多20%。分配制度的改革,端掉了“大锅饭”,激发了大多数职工,尤其是基层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

3、积极探索,推动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每名职工的能力、水平和特长,该所在合理设置机构的基础上,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在全所范围内开展“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部分中层干部职位进行公推公选;公开招考所机关办公室文秘人员,笔试和考核均由我县人事局、县委党校和主管局纪委全程跟踪监督。对在维养一线长期以来工作表现一贯突出的,且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岗位的同志,选拨他们走上管理岗位,更好地让他们发挥表率作用。

为进一步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结合实际,该所于以“竞争上岗”的形式选拔基层堤防管理处后备主任,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这是该所继实行“以岗定人、双向选择”、“中层干部公推公选”人事制度,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上迈出了新步伐。

4、严格考核,推动工程管理达标建设

为规范工程管理,2004年该所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入江水道堤防维护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入江水道堤防管理考核细则》、《堤防管理处管理人员“年薪制”方案》、《涵闸管理考核办法》等,实行工程管理“月考制”。每月由所和维修养护站联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当月堤防、涵闸维养工作进行考核,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考核办法和细则兑现养护费用,每月底以文件的形式印发《考核情况通报》,详尽地说明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月的工作提出要求。把考核结果与养护人员收入挂钩,做多少事得多少报酬,使工程维修养护工作逐渐向市场化过渡。通过每月的检查考核,及时督促各单位做好每月的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工作,提高维修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掌握所属涵闸、堤防工程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

该所在做好日常管养工作的同时,根据《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积极做好工程管理达标创建工作。由于所管堤段有不少在建工程,加上入江水道沿线部分涵闸已列入 “治淮”工程计划,准备拆建,影响了该所整体创建工作的进度。2008年,在市局领导及专家指导下,我所从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经济管理4个方面认真作准备,所属东堤北段管理站和西堤北段管理站创市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通过市局专家组验收,成为我市首批市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09年至2010年,我所进一步加大投入,对软硬件资料进行充实、更新,又有4家基层管理站通过市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验收。截止目前,全所9家基层堤段管理站已有5家达到市一级工程管理单位标准,创建成功率达56%。

5、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科学管理的能力

近几年,为适应改革的需要,该所一直致力于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有计划地加强职工培训,职工年培训率达50%以上。培训中,通过现场授课、经验交流、去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2008年底该所组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维养人员20多名,到扬州大学水利学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受训人员了解涵闸、泵站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涵闸和泵站设备的维修技能,以更高的起点更好地服务于全所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2009年12月中旬组织基层管理处管理人员到外地集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拓宽管理人员眼界和思维,把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

四、几点思考

1、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考核应重点考核水管单位日常管理、维修养护等基层水管单位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做好的工作,而对水利工程自身标准不足,应通过基建途径来解决。

2、按照国务院及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水管单位要实行“管养分离”,工程的维修养护要“市场化”运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要有稳定的来源渠道,且要足额到位。

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篇12

通过两栋大型单体医疗建筑的建设实践,从机构设置、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工期控制、造价控制、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具体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医疗建筑 单体 建设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患需求的扩大,医院建设项目呈现出向集成化、规模化发展的特征,大型单体医疗建筑不断涌现,其项目管理模式已从过去的单一化管理运行模式逐步向集医疗、土木、装修等多个专业的多元化、综合化、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的内容也不再是分阶段的分项管理,而是集环保、计划、决策、设计、质量、进度、费用、安全和资源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管理。

大型单体医疗项目建设管理尤其复杂:一是工程量大、工期紧、要求高、难度大和技术含量高;二是存在多重作业、交叉作业、多元集合、多级传递、多维管理等多种状态。传统的管理将导致工程质量低下、进度拖延或成本升高,甚至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和隐患,已无法满足医院建设管理的需要。因此,在大型单体医疗建筑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始终处于进展正常状态并实现其预定目标,就成为医院建设项目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以下就总医院外科大楼、内科大楼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和总结,供参与大型单体医疗建筑建设项目管理各方面人士借鉴参考。

一、外科大楼工程管理经验和做法

外科大楼总建筑面积117950m2,分为地下3层、地上17层,建筑高度69.5m。全楼共设有39个护理单元,总床位1268张,手术室47间。外科大楼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08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为科学、高效地完成外科大楼建设,医院建立健全了建设管理机构、制度,主要做法有:

(一)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加强建设项目统一管理

成立由副院长牵头,分管部领导和纪检、审计、运营、基建、采购等部门参加的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外科大楼建设工作的管理协调。管委会通过每周工作例会、每两周现场办公会、每月形势分析讲评会等制度,对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以及多部门高效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管理和协调作用。

(二)实施项目负责制

建设单位抽调专业力量,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专项组各专业工程师就各自工作向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组长向基建主管单位(基建办公室)负责,基建办公室向管委会负责,确保医院对外科大楼建设中的各方面工作的掌控。

在前期设计阶段,基建办公室集中组织院内、外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外科大楼建设中各专业领域的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同时在专业组范围内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该项目的施工质量、现场施工管理难点进行定期检查研究。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加大廉政建设力度

基建办公室先后制定了主任、副主任、工程师等多个岗位的职责,以及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等规章制度,对外科大楼建设工作程序及工作质量进行了明确约定。

结合医院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办公室廉政建设,强化所有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严格按照医院和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外科大楼建设工作,组织专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任何经济问题。

(四)质量、工期、造价控制

1.造价控制

根据上级部门审定的建筑规模及总体投资,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在设计阶段,严格按照投资估算确定设计概算,并开展限额设计。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施工预算组织施工,形成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的良性循环。在建设实施阶段,对预算按照专业进行分解,确定各专业、各项材料和设备的投资限额,严格按照投资限额组织招标,对投资节省或投资超支进行统一调剂,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总投资进行动态管理、调整。

2.质量控制

在建设全过程中,始终把施工质量作为重要工作。针对不同建设阶段的特点,确定质量控制重点。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全程对质量进行监管、检查,并且定期请军队及北京市质监站专家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并就施工质量及“鲁班奖”标准进行培训交流,按照鲁班奖质量标准组织施工。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巡视,发现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加大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教育、宣传,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在此质控下,通过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验收,施工质量得到了专家好评。

3.工期控制

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和各种因素,科学制定工期及抢工措施。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工期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建设阶段进行分解,确定各阶段工作目标和重点。对于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及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管控,确保各重点工序按时完成。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抢工措施,外科大楼建设工期比定额工期缩短近50%,提前发挥了投资效益。

4.施工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一是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二是每周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和复查;三是建设单位指定专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巡视。在外科大楼建设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被评为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

二、内科大楼工程管理经验和做法

内科大楼是总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医疗工程建设项目,集各种检查用房、住院病房、药房、办公室、会议中心、餐厅、人防、地下车库等于一体,是全国、全军最大的内科医疗、科研大楼,共有40个病房单元,1238张床位。大楼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26530m2,建筑总高度69.5m,分为地上17层,地下3层。由于内科大楼的建设管理科学、规范、高效,仅用23个月就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工程造价也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成为一个典范工程,主要管理做法是:

(一)强化精品意识,严格质量管理

以建设优质工程,争创“鲁班奖”为目标,强化参建单位、人员的精品意识。

坚持“讲图”制度。在设计图纸和施工前,主动深入科室上门沟通,从临床医疗和管理使用需求上找“短板”,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

实行驻场管理。内科大楼项目伊始,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现场办公和24小时值班驻场管理,督促监理、施工单位进行“闭环式”的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把施工质量关。

实施质量缺陷管理。系统查找第一轮建设项目在设计、建设方案、材料设备选型、使用功能、施工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组织经验交流,制订完善的预控措施,整体提高建设水平。

(二)强化主人翁意识,严格造价管理

强化材料设备选型论证。对于关键部位的材料设备,选用知名品牌、先进设备,确保楼宇建设的先进性;对于非关键部位,按照实用的选型标准,确保工程整体建设效果。

加强工程变更洽商管理。一方面,在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科室“讲图”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减少工程后续变更,强化施工图纸审查制度,落实因图纸审查不细而造成工程变更的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认真审核变更预算,所有变更预算和工程结算均由基建办公室组织监理、咨询单位复核、初审,由审计处和总后审计事务所复审。

严格控制造价指标。根据上级部门审定的建筑规模及总体投资,实行限额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与咨询单位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背靠背”多方、反复询价,大宗材料还要派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做市场调查,确保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

(三)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落实质量跟踪负责制

为加强与科室沟通协调,项目组创立了工程技术人员“一对一”楼层跟踪负责制,并由各相关科室指派负责人,及时联系,一同提出使用意见,减少工程建设中的“遗憾”。专业组严格按照项目组要求,联系科室现场察看、了解情况,最大程度地满足科室功能需要。

(四)强化专业沟通,严格每周专业例会制度

按照项目要求,除坚持每周监理例会和安全检查制度外,每周定期召开专业例会,分析质量和进度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和进度计划,强化了专业组内部的沟通、协调,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

(五)强化重点管控,严格要求工期

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施工措施,仅用280天就完成了全部结构施工任务,比定额工期提前200天。后期装修施工中,严密制订时间节点计划,紧盯现场,抓检查落实,高效有序推进,为提前完工创造了有力条件。

篇13

邵树清

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也在增速,其中房屋建筑项目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不仅要提升对于施工质量的关注

程度,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架构也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

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对策

一、工程案例

本文以某地区大学教学楼施工建筑为例,具体工程概况如下:

建筑项目的设计单位是该地区某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根据实际建筑

环境和要求进行了图纸的设计,与当地玻璃幕墙安装公司合作。建筑总面

积约为12600m2,整体建筑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6 层,片筏基础。其

中,柱梁板结构是现浇C30 钢筋混凝土,建筑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工

期为日历天300 天,总投资约1500 万。最重要的是,建筑单位聘请了当地

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由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比较高,在实际项

目落实过程中,采取的是层层分解的目标管理,并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另外,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还建立了机构管理小组。

表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组成表

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一)管理结构缺失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在近几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尽管技术

发展在提高,但是实际管理结构和管理措施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和时代

发展建立有效融合措施。管理规章制度不能符合时展的必然需求,这

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管理方式陈旧以及管理措施的缺

失都严重制约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并且,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

不能有效的组织专业团队,也是导致整体工程项目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二)施工过程中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质量是重中之重,只有确保工程质量符

合需求,才能使得建造出来的房屋没有安全隐患。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

房屋的建筑施工过程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阶段也是问题出现最多的阶段,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以及理论知识匮乏等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并且,

在一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项目处理,

不仅设备陈旧,施工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正是由于施工人员专业

技能和素质不能贴合时代建筑发展需求,导致高端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也

会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效率产生很大的掣肘效应。

(三)技术管理问题

房屋建筑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

有效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建

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很难利用有效的建筑团队进行工程的科学化管理。

没有专业人员和专业化管理措施,就导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很难实现规范

化和标准化,企业对此没有建立正确的认知和重视也是导致管理机制和结

构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施工管理

人员没有对技术问题进行严格管控,对于管理结构的建立也存在误判,就

导致工程项目中隐患的留存以及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一)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只有建立优化完善的管控机制和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

行,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的对策。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

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强化管理体系,并且针对实际发展情况升级

管理体系中的各项管理条例,确保工程管理框架内的管控结构符合条例条

款,只有确保良好健全的制度,才能为管理体系的健全完整提供最基本的

支撑和保障。另外,管理人员要针对现有的管控体系进行有效修订,改善

不合理的条款和管理规定,在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和管理

思想的同时,推进整体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二)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要升级管控机制和管理手段,针对工程项

目中的施工人员也要进行素质升级,利用专业化的培训和经验交流会,促

进施工人员能进一步优化施工技巧和施工措施。企业要针对施工人员建立

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提升施工人员个人专业素质的同时,增强管理人

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有效的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隐患和事故发生

的概率,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运行。另外,针对施工项目中的管理人

员,也要建立必要的技能培训,在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同

时,借助经验交流会促进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的优化。

(三)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结构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框架的过程中,强化各个组织结构和系统的

配合程度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就是工期较长的项

目,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提升细节管理意识,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结构的统一

化,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并且确保工作交接结构完整,一定

程度上确保工程管理项目中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另外,只有建立良好的信

息交流通道,才能有效的减少由于沟通不到位产生的工序混乱问题,能在

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促进工程进度的顺利运行,规避了

人力物力的不良损耗。

四、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一)强化房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工程管理结构,也要对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有效的升级,确保质量管理结构符合房屋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

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开始前,企业要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质

量管理方案,方案内容要从施工开始到施工完结,对管理细节进行有效的

验收监督。在施工开始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交底以及施

工设备等基础因素进行有效的验收。施工进行中,管理人员针对施工质量

监理基本的管理机制,不仅要对施工中具体的施工行为进行技术要求,也

要强化技术的复查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落实“三检制”,确保施工管理人

员能对施工项目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质量监督,利用质量检测以及

质量报表强化整体项目的验收。在施工结束后,质量管理体系中要严格标

注施工效果验收流程,按照施工项目责任制进行施工验收,明确管理人员

具体施工情况的同时,健全完整的质量监督和管控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

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二)强化房屋施工质量管理验收机制

针对于房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建立必要的验收机制。首先,是针

对施工图纸进行验收。施工人员要和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

保工程项目设计结构符合实际需求,并对实际施工情况以及环境进行有效

的复查,从而对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以及具体施工办法进行有效分析,提

升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落实。其次,项目管理人员要针对施工工序进行

有效的验收和监管,并且建立有效的质量统计量表以及检查表,优化落实

施工制度,在完成项目施工后践行验收机制,只有建立全面的质量检查,

才能有效的查证施工质量环节中的缺失。在经过精密的内部检查并对存在

缺陷整改合格后,最终的竣工验收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合

格,才能将房屋建筑项目交给业主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优化房屋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就要在强化工程管理框

下转第149 页

工程管理

2016.16 149

基层建设

149

刍议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

郭大臣1 迮华丽2

江苏绿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224002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

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对策。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一、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现状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现状,就不

能从多方面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管理。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前期规划设计建设投资多,后期的养护管理投资相对减少。前期

施工队伍只顾经济效益和施工工期,但没有重视施工质量给后期养护管理

带来的许多困难,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工程的后期资金投资。

其次是施工养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园林绿化市场比较混乱,虽然许

多绿化施工养护企业资质较高,但不能达到政府建设部门要求的标准。政府

和专业绿化部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严格的

监督和养护管理,切实规范园林绿化市场。

二、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

园林施工人员以及管理组织被称为是城市农民,他们只是简单的将园

林施工当作是平常自己养花种草的行为,没有技术性可言。事实上,园林

施工包括很多方面,不仅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的技术进行深入的了

解,对于园林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要能够有深入的理解。这些都对园林工

人有着更高的专业要求,目前,很多人都觉得园林绿化这类工程风险小,

还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就有很多素质较低的人群能进入到园林工程

绿化,这不仅降低了绿化团队的整体素质,也造成园林工程行业管理的混

乱,出现一系列较为恶劣的结果。

2、园林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在整个园林绿化建设团队中,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只是较为匮乏的园林

设计人员,他们过于注重硬质的景观以及整个平面的构图,忽视了植物的

种植设计。植物专业知识缺乏,对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喜阴树种与喜

阳树种,耐水湿植物与忌水湿植物都是混淆在一起,分不清设计的时候应

该用何种植物。很多设计师都是过于追求短时间的造景,很多植物植之间

的距离过近,根本没有生长的空间,通透性很差,造成植物生长减慢,这

样较容易受到病虫害,最终走向死亡。此外之外,很多设计师喜欢用一些

高档的外来植物,虽然能得到暂时的美化,但后期维护较困难,并且选用

国外植物毫无地方特色,绿化的形式较为单一。

3、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监管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一直存着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

方式比较落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条例中,很少出现带有必须两个字的强制性条约,园林施工单位可以依照

自己的意愿进行制度的更改。因此,很容易出现不良后果:在园林绿化过

程中,栽种植物都是随意进行,无论是什么样的土壤,也不管是不是适合

植物生长,都进行随意的栽种;所挖的基坑也不管是不是与植物根系能够

对上,只要能够将树木栽种下去就行,就连植物的施肥浇灌也都很马虎,

只要植物不死就不会去管些。这些都只是表面上注重园林景观的效果,整

体工程施工的科学性都没有重视,对于园林的后期养护来说更是加大了困

难,这已经脱离了最初的绿化理念。

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不够高

园林绿化在完工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养护和管理,养护管理的水平对

于园林绿化的稳定持久有着重要的联系。绿化管理的方法如果采取不当,

那么会影响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园林的景观和生态效益也会受到较大的影

响。目前从事绿化养护的工作人员不基本较高的技术和素质,有很多还都

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操作来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什么

技术含量。绿化养护管理人员也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技术业务素

质不高,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也都还处于较低的状态,急需加强。

三、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对策

1、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

绿化工程施工团队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能

得到较好的保证,所以,一定要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措施,前面的提高施

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

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绿化方面植物属性、栽培的技术等等方面

都需要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促进建设单位、园林景观设计师以及施

工人员共同努力,将园林的景观以及生态效益进行充分的发挥,打造即经

济又美观的园林景观。

2、科学的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工程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以及所建设园林的性质来进行科

学的设计,对于园林内部的布局也都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园林中种植

的树木要具以本土树木为主,做到因地制宜,乔灌木应该要进行搭配栽种,

要给每种植物留有生长的空间,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以及

植物的生长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养护管理措施,要对植物的养护投入充足

的劳动力和资金。一定要按照严格的、科学的种植规范来进行植物的种植,

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也是在为后期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施工过程

中应该要精心安排植物选苗、包装、运输栽种等过程,做到科学的规划,

精心的施工。

3、完善后期的养护管理

在园林工程完成绿化施工之后,就应该要成立专门负责植被养护的人

员,来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和管理是园林绿

化工程质量与控制的重要保证。如果园林工程施工优良,但养护管理没有到

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后期绿化养护

的内容包括草坪的除杂草,灌木的修剪、地被造型植物的修剪、浇水。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园林部门管理制定的园林绿

化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在施工中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绿化管

理养护制度去执行绿化养护,明确每日的养护管理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

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目标。五、结束语

总之,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项目质量、项

目进度、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在实际工

作中,我们作为园林工作者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

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将园林工程的技术

性、艺术性结合起来,建设出实用、美观和经济的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与养护管理项目还需我们园林工作者不断去探讨。

参考文献:

[1]莫旭芬,郑娴.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09.

[2]刘丽娜.浅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J].现代园艺,2011.

[3]孙小茗,段文亮.南京江宁科学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存在

篇14

公司组织开展的“项目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现已经结束,在此期间,柬埔寨贡布港项目经理部认真贯彻落实公司“项目管理提升”活动精神,围绕本次管理提升活动的目标“强基固本、标本兼治、降本增效、提质创誉”,制订了“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动员项目部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并分为动员启动学习提高和自我诊断找准问题两个活动环节,开展、落实各项工作。在活动开展以来,对健全项目部的管理制度、提升管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现对柬埔寨贡布港项目经理部实施“项目管理提升”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和工作难点汇报如下。

一、启动学习提高环节的开展及成效:

针对此次“项目管理提升”活动,柬埔寨贡布港项目经理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该小组专门负责对“项目管理提升”活动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按活动计划在5月31日前,项目部在每周二、四、六组织召开项目管理活动经验交流会,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上来,通过交流学习,让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保持统一的认识。

通过对“项目管理提升”活动目标、活动内容的学习和管理经验的交流,项目部深刻的认识到本次活动的重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在项目施工期间,项目部应该及时健全项目的管理制度,以成文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促使各项工作能够按期、按时、高效、统一的完成,为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活动至5 月底,项目部已完成对前期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的更新、补充及修订的各项工作。针对柬埔寨贡布港项目,成立了适应本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部领导班子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各职能管理部门对前期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按本次活动要求进行评审、修改、补充,并严格执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良好工作机制。

通过各部门组织员工对管理办法的学习,使得各个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自我诊断找准问题环节:

对项目部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经常检查指导,逐项落实整改,本项目具体难点及整改情况如下:

1、项目经营和合同履约:

项目部要求提高项目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和索赔管理水平,增强合同风险意识,及时办理工程款进度结算、认真做好工程变更的取证、索赔和结算工作;对已干未结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分析原因,安排专人负责;应收款防欠、清欠和催收工作,做好应收款和债权的源头控制,分季度制定可执行、可操作的清收清欠计划。

2、工程分包管理:项目部要求对照检查和发现本单位分包管理的薄弱环节,重点是对签约分包商入库率、分包指导价编制、市场竞争方式选择分包商、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和分包合同履约管理、分包过程控制和评价考核、工程款的结算和支付。

管理现状:项目部严格按业主给定的分包单价进行分包,分包商选用时优先考虑使用集团公司分包商库里面的队伍。项目部制定了分包队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和监督的管理办法,要求每月按期发放,并全程跟踪落实,对工资单进行留底备案,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结算手续和付款程序。

三、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管理提升活动基础:

根据海外分公司下发的《“项目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项目部领导班子为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执行小组下设了管理提升办公室,全员参与,贯彻落实活动目标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项目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活动目标,结合经营部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及办法,全面建立健全、补充完善了部门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良好工作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落实职责、分清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分别由谁做、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好的标准,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努力实现“规章制度标准化,业务流程科学化,管理服务精细化”,提高项目部管理水平。推动项目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健全管理制度

自活动开展以来,项目部全体人员严格坚持“以合同条件为基础、以施工组织优化为重点、以实现合同良好履约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整体项目管控水平,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在降低经营风险方面:一是提高项目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和索赔管理水平,增强合同风险意识,及时办理工程款进度结算、认真做好工程变更的取证、索赔和结算工作。二是对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加强工程量统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防止对上工程量漏报、对下超结的现象,有效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在提高责任意识方面:一方面检查和发现项目部在分包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新引进的分包队伍,严格审查施工资质,以保证进场后能够按项目部施工进度要求完成所承担的施工任务,有效降低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在提高降本增效能力方面:一是根据项目施工现状,提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成本分析,对亏损项目认真分析,查找亏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降本增效能力和盈利水平。二是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计划,控制成本。三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建立经营成果与员工收入挂钩,切实增强职工的成本意识。

五、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学习培训,在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和培养学习典型上下功夫,在部门内部积极向各科室员工宣传“管理提升活动”的相应内容及要求,让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保持统一的认识。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