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现实,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教育,并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则明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可见,课堂教学是我国促进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健康人格课等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进行。我校自2006年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以来,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限选课。本人结合四年多的教学体会和感受,就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一些看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求

(一)不是单纯的知识课 而是实际应用课

心理健康课要传授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心态调适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了解,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排除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忧虑,学会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关系上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心理变得健康,使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完善。为此,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知识弄懂并学会应用,杜绝纯理论灌输,而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开展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术和自我超越方法。如果学生虽知之而不能行,则会加剧消极情绪的体验,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不是教师的“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

如果把心理健康课定义为:老师不断地讲、学生呆板地听,那就说明教师根本没有理解这门课的意义。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学习教材中遇到的疑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促其自悟;对难点问题进行精确的讲解,促其思路畅通。为此,教师不要怕学生太活泼,不要怕课堂秩序“乱”,而要一改传统风格,努力上成师生互动的课、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师生共同收益的课,这样才是成功的理想的课。

(三)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

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这比在其他任何教学中更显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恰如其分地动用教学幽默,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一般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要另辟蹊径。通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教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一) 案例分析法

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可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分析讨论中,传授给学生。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我在选取案例时,注重从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很自然的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二) 团体训练法

团体训练法是指针对大学生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的课堂分组活动。例如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观不明确,导致在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面对众多招聘单位,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简历投到何处,是更倾向于工作的环境,还是更倾向于工作收入。而工作价值观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努力方向就越明确,在大学期间能够确定方向,少走弯路。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工作价值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工作价值观的拍卖,学生将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投资,拍卖的形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全体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大家确立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三) 表演心理剧

心理剧是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当运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由班级成员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表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在表现心理剧时,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1)事前沟通,使成员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2)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其特征加以说明,让成员有机会提问并提出建议。(3)让学生自愿选择角色,即兴表演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4)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四)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后,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培训。因为不自信的学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往往是优点也变成了缺点,而且他们在人际中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拒绝或坚持立场会得罪别人,结果自己常常陷入烦恼、焦虑、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信,我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1)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0条优点。

(2)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境,例如:别人随意占用你的时间,令你觉得无法支配自己,你该如何表达你的想法;同伴要求你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不自信的学习向对方清楚地说出“不”,让学生学会作肯定的拒绝。

(3)训练学生学会肯定的请求。学生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境或指导者提供的情境,相互对应练习。

(4)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具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课教师,除了要对本课程的结构有透彻的了解之外,还应精通青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生理学和社会学等临近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培训自学相结合,则是迅速成为胜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人格和谐 心理健康

正如一个“口吃”的教师难以教好语文,一个“五音不全”的教师不可能教好音乐一样,一个终日忧郁或满腹牢骚、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作风懒散的人是绝对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意志顽强、人格和谐,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精神,具有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能力、与学生密切沟通的交际能力、能随时调控他人心态的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要自尊、自信、自控。教师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害怕情绪: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害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等等。然而在外表上,教师常被想象成是有信心、有知识的,于是教师学会把恐惧隐藏起来。但这样做并没有排除所产生的恐惧,也没有为减轻恐惧提供任何解决办法,只不过造成更多的冲突,转而折磨自己。解除恐惧可以运用积极暗示,也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顾虑,讲出自己的弱点,能得到同学更多的信任、理解与合作。通过经常性的自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即要了解自己个性上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如热情、宽容、合群,也要克制自己不利于教学的一面,如冲动、急躁、挑剔等等。

2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理解别人,就要做到心胸豁达、体察别人、富有同感。与人和谐相处就是要真诚待人,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地表达情绪,对待学生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

3学会消除压力。人人都会遇到压力,但只有在他们无法对抗外来压力时,内心才会有压力。消除压力可采用以下方法:(1)改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2)换个情境,放松身心;(3)找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得到他人的劝慰;(4)正确对待引起压力的事件,专注地解决问题;(5)用行动化解怒气,宣泄不快情绪。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和良好的期待

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需要,都有完善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教学中,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问,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启迪和教益,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功体验。

(二)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

可以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来,也可以由教师通过援引实例提出来。问题可大可小,总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最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忘我和探究的境地。

(三)心理辅导要因人而异

心理健康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而每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对不同个性、经历的学生来说有不同的适用性,加上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寻找僻静的场合,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对教学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职业圈2007(10):116-117。

[2]李献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指导手册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篇2

小冲突缘何酿成大悲剧?从近年的高校极端事件来看,室友矛盾不断升级,既有部分大学生的性格所致,也有多种社会问题在校园中的凸显。“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有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成与寝室关系、班级同学有关。”“90后”是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在家倍受呵护,进入高校后在激烈的竞争中极不适应,常因琐事引发口角甚至冲突。那么,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校园悲剧,是否都是学生心理问题惹的祸?为何宿舍成了关系紧张的重灾区?

据笔者调查,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环境引起心理不适。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特别是部分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远离家乡来到喧嚣繁华的城市求学,往往会由于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易产生恐慌、惧怕心理;其次,习惯迥异,缺乏交流。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缺少共同话题,相互之间交集甚少,再加上网络的影响,同学、室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再次,竞争心理妖魔化。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张,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使得就业问题凸显,很多大学生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于是质疑自己的能力。与中学时期成绩拔尖的优越感相比心理落差明显,性格中的不良因素被放大,很容易触发心理问题。此外,独生子女缺乏谦让,在诸多涉及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的事情上也容易出现矛盾。

有冲突和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怎么处理。对于大学生而言,一遇到宿舍关系紧张时,第一反应便是申请条换宿舍,以逃避尖锐的矛盾。其实,大学校园好比微型社会,要在毕业后立足社会,在职场上左右逢源、在家庭中和睦相处,宿舍就是一块良好的“实验田”。与此同时,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高校在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矛盾是如何处理的呢?很多高校不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投入太多精力,更不用说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总是问题发生后再去补救,时间一久便淡忘了,直至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篇3

【关键词】体育课 大学生 心理健

康水平 提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51-03

心理健康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接受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深切渴求。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够更自觉和有效地调节自我心理进行心理保健。但因种种因素制约,在心理健康课程尚未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修课的现实状况下,高校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因材施教,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特别重要。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课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但同时它又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体育课本身亦肩负着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本文拟探讨以体育课教学为平台,发挥体育课特有的优势,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从提高体质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一方面,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身体无疾病,机体活动正常,内分泌平衡,更易使人生活愉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反之,身体虚弱,体质欠佳,经常患病,必然会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使人生活中承受更多的烦恼甚至痛苦,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就会食欲旺盛、精力充沛,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一系列劣性生理机能的改变,进而导致便秘、失眠、消化不良、心率失常、月经失调等症状。体育课是直接育体的课程,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它是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健康最直接的途径,也是通过促进身体健康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最有效的课程。体育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体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一般来说,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紧密相连,但大多数人却无法准确道出二者具体的关系。认识是行动的指南,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清身心健康的关系,例如: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体育爱好者。以此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其次,每个人每一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它不仅损害身体的健康,而且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祛除不良情绪的方式很多,其中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既科学经济又简易有效的方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体育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体发育,为其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但是,科学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只有上好体育课,科学地指导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对心理健康积极促进的作用。此外,大学生迷恋网络、沉迷游戏、借烟酒解愁等是消除不良情绪的具有危害性的方法,大学生只有及时地采取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宣泄或转移不良情绪,才能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

(二)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教育部等多部委在2000年印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在2004年《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会同有关部委每5年对中国公民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监测。按照文件规定,体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且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实际上,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根据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而且按照要求录入和上报数据,同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专项检查。

在国家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各高校应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努力做好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主要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高度重视体测工作。各高校领导及体育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体测工作,要求自己也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完成该项工作,避免弄虚作假或者应付了事。二是了解体测工作功能。各高校每年测试后上报的数据最终进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既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又能够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三是全面掌握体测数据。体测结束后,任课教师应通过测试数据,结合教学情况,充分了解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过去将数据束之高阁的现象,充分利用体测数据的价值。

(三)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体质

教师直接掌握着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所以应该针对授课班级体质测试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实效性强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体育课亲身实践,大学生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从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教师难以通过目测作出判断,当然也不能强迫大学生采用量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测试,更何况,学生本人一般也不愿主动向老师提及(除极少数心理健康状况差而导致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外)。那么,体育课教师如何更直接、更简便、更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体育教师而言,这一科学规律既提供了分析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也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此,体育教师应注重三方面工作。

(一)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与高校其他任何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极其开放、极富动态的课堂,学生在较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其一言一行常常源于真情流露,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别容易观察到,并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大致准确的判断。例如,那些乐于亲近老师、与同学合作融洽,即使与师生产生矛盾冲突也很快冰释前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至少在良好以上;那些与师生关系不冷不热,既不亲密也少冲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一般;而那些独来独往沉默寡言,难以与师生合作,或者经常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的,冲突之后明显长时间不言不语、郁郁寡欢或是耿耿于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不佳。

(二)帮助学生认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时机,将这一心理学规律告知学生,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一知识判断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并且掌握这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活动中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增加共同语言,促进心灵的沟通,既使自己有机会了解别人,也使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获得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独处只会使自己更加孤独心理更不健康。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

在轻松、愉快、活泼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那些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与人格格不入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个性导致无法与他人团结协作。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个性,而体育课又是特别强调合作意识的课程,在游戏、比赛、练习中,教师可以发动那些活泼、开朗、热心的学生带动和帮助那些内向、沉默的“惰性气体”,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进而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其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督促那些孤独、怪僻、不合群,不惯于或者难于与同伴交往的人逐步适应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培养友爱、互助的集体荣誉感;游泳、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可以使那些平日腼腆、胆怯的学生不断地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害怕、恐惧等各种胆怯心理;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以及跨栏、跳高、跳远等项目,可以使那些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学生逐渐克服或摆脱犹豫、徘徊的心态;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能帮助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可以使遇事过分紧张,容易发挥失常的大学生在形势多变、紧张激烈的危机中学会冷静沉着和发挥自身优势。

三、从树立正确的“三观”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实际上,在所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中,最根本和最有效及最持久的方法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三观”恰恰是大学生最感抽象的内容,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未能真正掌握的知识。但毋庸置疑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信心,并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高校各类课程中,体育课是学生普遍接受、逃课率较低的课程,体育课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教学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无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当然,要求体育课教师系统、完整地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确较为勉强。但是,在“三观”中,由于人生观居于核心的位置,教师能利用时机使学生明确正确人生观的内容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人生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高尚的人生目的,为人民服务(通俗地说就是为他人着想),大学生为他人着想,做人有动力做事有冲劲、心中坦荡心理更健康、更利于养成约束自我的习惯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其二,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即明确自己目标并且承担自己的责任,务实即从自己实际出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乐观就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进取就是有勇于挑战困难的冲劲,解决人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为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所以应树立“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虽然体育课教师无需承担思政教育这一专门的职责,但是大学阶段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观念、行为可塑性极强的时期,更是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课教师能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的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那将是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的事。

【参考文献】

[1]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张烁.全国学生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N].人民日报,2012-04-21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3年度项目(2013JGB420)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5-02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 教学目标要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可以表述为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心理危机、适应现实环境、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基础性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预防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危机,纠正一般偏差行为,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自我评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中级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通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设定与自己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大学生活计划和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最高目标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和谐个性的发展,提升其价值感与心理力量,提升积极生活理念与幸福感,促进内在潜质、潜能的开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努力,最大程度地接近这一目标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追求。

二、 教学内容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知识的传授,不能只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与学习。目前,不少公修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知识性的陈述,更多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沿革,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1]。

目前,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随意,教学内容因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主观经验和知识取向而不同。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心理类公选课程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生涯规划学”、“生命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共七门课程。不少大学生本来喜欢学习心理学课程,选课时抱着“一定要选修一门心理学”的期待,结果因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相协调,不少学生感到失望,也导致教师缺少对该课程教学的满足感与价值感。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基础,从而适应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基础性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与定位应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为实现基础性教学目标,在学习内容上应着重安排以下内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观念的认知;了解心理异常的一般心理与行为表现;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能够初步评估自我状态,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合中级教学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课程内容也应服务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置。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索、自我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以及大学生学习心理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

3.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教学最高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课程内容设置应安排以下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培养与提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确立在大学期间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时间管理,建设性地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获得自我提升与成长。

三、 教学方法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方法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粉笔+黑板+PPT”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以灌输方式讲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其参与性较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达到“领悟”,进而能够“自省”,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自助”。

1.把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团体心理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首先,团体中的每位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有着或者有过相似的烦恼和困惑,团体能够为成员提供理解和支持的团体氛围,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同龄人之间也更容易习得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团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增进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达到调整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

2.把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拓展训练也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强调体能的素质拓展训练,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场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安排到室外场地即可进行,既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认识自身心理潜能,增强自信,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心理咨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供的案例必须有现实性,案例事件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以学生生活现实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兴趣。其次,案例当事人不能为目前的在校生,也不能通过嫁接事件进行讨论,而应当对人物和空间都进行加工,即人物和地点都不能透露真实信息,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第三,案例讨论要注重对学生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倾向是多元的、多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避免案例可能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4.把心理测验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验是心理量表测试。专业的心理量表科学性强,信度和效度高,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使用心理量表测验要配合当时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人际关系章节时,进行人际关系的测试,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教学中过多使用心理测验,导致课堂气氛冷淡;还要注意量表的选择,要选择专业的、信度和效度可靠的量表;测试结束,要给学生以科学客观的解释,有常模的要给出常模以便比较。

四、 教学理念要以解决问题为依归

受大众化观念的影响,有些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个人观念中的心理健康即为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即为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层面,忽略了个体和谐发展的潜在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的开发和提升。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具有明显的问题化和疾理化倾向,与促进个体和谐发展、促进潜能开发、提升个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显著差异。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个人。对于个体而言,积极品质的提升也同时预示着相对应的消极品质的下降和消失,如当一个人自信上升时,自卑感自然就降低或消失了。

其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倡导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成长观、教学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的积极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软环境,唤起和引导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参与行为,鼓励、启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机。同时,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自主判断、学会选择,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些锻炼,促使学生提升能力,提升自信,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2-学3-训练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48-02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各高校已经陆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在授课方式上多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法为主,学生机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内容多为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甚至部分学生反映上心理健康课效果不大,体验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本该有的乐趣与时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多资深教师的指点和帮助,和其他老师一起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现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这种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时间进行分配,其中,“教2”指的是教师教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的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20%,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学3”指的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的时间占课堂总时间30%,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部分完成;“训练5”指的是体验心理训练,占课堂总时间的50%,在“实践训练”、“课堂总结”部分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节课堂将分为:互动游戏(15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理论教学(20分钟),实践训练(40分钟),课堂总结(10分钟)五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调动起来,进而最终达到:知识+技能+方法+程序+实践=能力的有效课程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本部分以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人际交往心理专题进行案例分析。根据“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本专题的单元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课堂时间为100分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互动游戏(15分钟)

首先,让大家进行热身活动“双手传真情”游戏,具体操作如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将自己的双手放在前一位同学的双肩上,在这个圆圈中,每一位同学根据教师的指导语“搂搂你的头啊,学习不用愁啊;提提你的肩啊,工作会挺先啊;拍拍你的背啊,生活不会累啊;捶捶你的腰啊,学习步步高啊”给自己前面的那位同学进行按摩,放松双肩、背部,对其进行赞美,结束后,再让大家原地向后转,组成一个逆向圈,重复上面的过程。完毕后,让大家思考:“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表达形式有哪些?”从中可以总结出: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人际交往的表达形式=文字(7%)+声音(38%)+肢体语言(55%)。

(二)小组讨论

首先,让学生阅读《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上帝说:上帝,我从来没有看过天堂与地狱,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起先,上帝领着这个人到地狱,发现地狱的人都瘦骨嶙峋,他们都用一个特制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很长,勺子的头很小,吃饭的人只顾自己吃,可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一个个饿得大喊大叫,大家互相抱怨,互相憎恨。上帝告诉这个人,这就是地狱。

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天堂,他发现天堂的人一个个都长的胖乎乎的,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但是他们是把粥盛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粥了,互相感恩,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我的粥。上帝告诉这个人,这就是天堂。

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该如何和别人进行交往呢?

最后,通过讨论得出:天堂地狱是人自己创造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他人进行交往,反之互相抱怨将会产生人际困扰。

(三)理论教学

在前两部分铺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着重阐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二是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三是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本部分内容中通过“人际关系原子图”,阐述大学生中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有: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懂交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一是非言语沟通技巧: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二是言语沟通技巧:语气、语调、用词。具体来说要学会对别人的认同、赞美、感激,同时还要学会微笑、倾听、幽默等等。在本部分内容中知识点比较多,可以用一两个故事阐述沟通技巧,让大家在思考中学习知识点。

(四)实践训练

为了让学生体验如何有效和别人沟通,本部分通过两个活动进行。

1.“优点大轰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8-10人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然后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知道的,哪些优点是不知道的。规则是必须说优点,态度要诚恳,努力去发现他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每个成员必须都坐到中央去,接受“轰炸”。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学会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赞美,通过真诚的赞美,让别人意识到:原来我在别人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从而促进彼此的肯定与接纳,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6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的自觉性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愿意发展,想发展,这就是一个好的转变,在如今的经济条件下,学生自我主义也在不断的提升,往往只考虑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发展的利益,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自觉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少学生缺乏动力,因而放弃生命,是由于精神支撑的瓦解,而导致价值观的取向偏斜。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时代相结合,秉承以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使思想政治教育按时代的进步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即协调发展指人不断地,在时代里超越自己发展自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求每个人都坚持持续发展,而坚持的关键在于人。在大学生这个不稳定的团体中,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的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属于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且两者是相辅相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政治思想的升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这对大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所帮助。如,教师只重视自己学科知识的讲授,往往忽略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高校应结合各自地区特色,以及学校的学习风貌特点,来编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特色教材,这对高校同时发展这两者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手段的交叉点。两者都有各自独特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适当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比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也可以辩证有效的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两者在方法和手段上查缺补漏,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蝴蝶效应。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评价体系的融合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不要一昧的重视期末考核成绩,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与之相融合,减少学生心理伤害。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使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则会有更理性的思维。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结构方面的融合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关键就是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冒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伍”,师资建设是两个专业团队的融合,影响高校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发展,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教育效果。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据统计,2010-2014年,某省高校大学生共发生非正常死亡168起。因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有54起,约占32%。根据每年的情况看,由于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自杀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和权威者,更是协助者和治疗者,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动的解决心理内部矛盾。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教育对象的一些最基本的人格心理问题,如教育对象即学生的适应能力、挫折应对、情绪调试和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教育加入使思想政治教育可结合心理状况进行教育,疏导各种心理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心境,更从容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两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能够为高校的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也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内在的调试,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向,两者的可融性是新时代最好的礼物,在世界的潮流中起航。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015年修订版.

篇8

【关键词】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12-03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LIU Xian-hua*,YAO Shu-qiao, QUAN Hong-yan, et al. * 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ba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froshes of a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e natural instruction experiment, and two questionnaires about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ere taken among 88 subjects who was selected by two-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Subjec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explicit curriculum,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profession in health cognition, but it wasn't found in health behavior. There was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educational effect. Conclusion Explicit curriculu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is not synchronized between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Health education;Curriculum;Students

我国有15%~30%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7-9],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11-13]。本研究联系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教学实验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师范学院200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5名任课教师所教教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再从此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最终有效被试为88人,其中男生47名,女生31名;文科、理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分别为28名、35名、15名、10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参照郑雪等[5]的研究编制,从体育锻炼、有病及时看医生、饮食营养、充足睡眠和休息、个人和环境卫生、丰富业余生活、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10个维度对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各有10个封闭式问题,健康认知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健康行为用从“从不”到“总是”5个等级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定。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2个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81,构想效度分别为0.73,0.77。

1.2.2 开课形式 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在大学一年级的第2学期开设,共8周15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教学方法是讲座。将被试学生分为组1和组2,分别在前、后半学期进行学习。开课前,用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组1进行前测,课程结束后即进行后测;组2的前测在组1后测时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后测。

1.3 数据处理 数据直接输入SPSS 13.0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由表1可见,2组被试的健康认知与行为前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见,“体育锻炼”后测比前测显著提高(P

2.2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性别分析 见表3。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体育锻炼”、“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上的后测结果比前测有显著提高(P值

2.3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专业间比较 见表4。

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的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试的健康行为前测结果在“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和休息”2个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P值均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认为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评价显著提高,或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更为理性,对健康的认识更为合理,健康行为也有增加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锻炼、饮食营养、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方面的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洪冬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多于或先于健康认知的改变,这并不否定健康认知对健康行为的制约作用,原因可能为:(1)健康认知首先会以一种能被个体接受的外部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认知则相对缓慢;(2)受个体“元认知”的影响,个体的新健康认知已然“内化”,尽管没有被个体“元认知”所察觉或监控,但却已引起健康行为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性别一致性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不同性别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别,女生对体育锻炼和对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有病看医生和体育锻炼的行为增多;男生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采取乐观人生态度的行为显著增多。但在整体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仍保持一致或差异在缩小(如体育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专业一致性效应。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健康行为前后测结果则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这说明专业的差异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但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消除专业差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交友行为在教学之前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后却显著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但对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同步,并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

4 参考文献

[1] 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高等教育研究,1997(2):79-82.

[2] 刘克善,刘衔华.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 994份问卷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6-148.

[3] 罗军,廖北文,刘衔华.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2):166-168.

[4] 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17-19.

[5] 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3-284.

[6] 陈俊珂,崔爱芹.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7] 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8] 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教育评论,2005(1):37-39.

[9] 韩丹,杨国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教论坛,2008(4):79-81.

[10]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7(9):22.

[11]卢宁,刘玎,蒲少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课程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预防医学情报,2008,24(2):88-90.

[1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 2009(2):92-94.

[13]陈丁和,陈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校园心理,2009(1):29-31.

篇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口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口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不,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口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口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

篇10

Relationships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y Training

YANG Tianya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stage is the bigges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volatility psychological, mental heal this essential for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ocus on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and nurtur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o build relationships start 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relations

1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般注重身体的健康教育,却忽视了心理的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人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实处,充分地发挥体育中修身养性的特殊功能,并且加以拓展,帮助开发心理潜能,始终坚持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以及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思想,帮助和指导学生排除自己的心理困扰,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预防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以及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2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改善情绪

通过人们的情绪状态,能够判定体育活动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情绪状态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体验。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促使人们对现实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体育活动,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并且能够减轻人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调节人的心理情绪,消除人们的情绪障碍,减缓或是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有规律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改善情绪。

2.2 提高智力

智力水平是掌握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的重要保证,体育的学习与认知活动一样,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观察等综合认知能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促使大脑获取充分的氧气,快速恢复大脑意识。开展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可靠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人而言,其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小,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并且潜力无限,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意志融合在一起,通过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格活泼、降低疲劳等。

2.3 协调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这些人活得比较开心;而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而言,经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失去了生活乐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为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并且需要与人群发生联系和交流,人们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克服孤僻的性格,忘记烦恼和痛苦,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与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的社会需要更加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人们的交流和协作,克服寂寞和孤独感,从而培养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确立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加强在学生中的体育教育的宣传,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需要设置专门管理人员,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组织教学以及各项体育工作。将大学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的终身受益有机结合,树立终身体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健康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受益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3.2 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虽然确立了“强身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目前还没有形成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以,在创建体育健康教学体系时,应该着重突“以强身、健康、育人”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增强体质与改善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和新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3.3 课后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进行课后小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提问法、暗示法、议论法以及设疑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疲劳。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习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显著特征。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总结语

篇11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覆盖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方法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逐步增加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迁移,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化;Blackboard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68-03

一、前言

2011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其内容必须包含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1]在传统的案例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师讲述案例费时费力,学生接受程度也相当有限,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借助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改革,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良性迁移。

二、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信息化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有其广泛和深刻的理论依据: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核心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建构的过程,也是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全过程中,教师遵循“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环节注重“知识情境”、“协作学习”和“辨析讨论”,知识传授是学生与外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及社会生活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一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整个课程中知识与信息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任课教师是学习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灌输者。

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认知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Treicher的著名实验显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视听兼收即既看到又听到内容的50%,而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占70%。[3]信息化案例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或教学情境的创设,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大脑主体的知识获取。另外,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实现学生的“发现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直觉思维对发现学习活动极为重要,即映象或图像性质的材料更有助于发现学习。[4]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提供的案例把心理健康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大学生的形式,学生自己挖掘或编制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边做边学的机会,信息化的手段或技术则使这些案例更具直观性,帮助大学生认知的成长。

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案例教学实践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TM)是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三大功能模块:(1)教学。涉及课程制作、编辑、和管理,同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该模块的异步交流和同步交流,确保学习和项目分工高效顺利地进行;(3)评价。该模块是教与学成果检验最全面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创建测验试题和作业工具,进行评分统计,生成成绩报告,学生则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5]这些功能模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设了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分享自主、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教学设计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笔者以Blackboard平台功能模块为基础,对课程进行了以下构建(如图1)。

(1)课程通知:该课程开课信息、作业、课外活动、讨论、测试等课程动向。

(2)课程概况:介绍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和方法等。

(3)教学师资:介绍该课程教师的相关信息,如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师资结构等。

(4)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文档、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材等。

(5)案例教学:设置了不同途径或来源的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朋辈心理咨询案例、学生自拍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引自媒体的案例,还链接了讨论版块中的“案例分享讨论”区。

(6)扩展学习:为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该模块设置了心灵书单、心理漫画、从心解闻等专栏,为学生提供书籍、论文、课题、漫画、网站等资源。

(7)课程作业:提供该课程作业要求、复习思考题及历年精品作业展示。

(8)课程考核:包括考试大纲、历年考题、考核体系、参考资料等。

(9)班级分享:发挥毕博平台“小组页面”的功能,提供各自然班级交流的平台。

(10)互动交流:为所有该课程的师生提供交流平台,设置了案例分享、测评专区、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社会热点等讨论区。

(11)朋辈心理咨询:包括校内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信息及咨询个案。

(12)学生心理协会:包括心理协会介绍、各类活动情况、心理读物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

(1)课堂讲授

第一周开课前,任课教师完成学生名单注册,通过“课程通知”信息,要求学生了解“课程概况”和“教学师资”的内容。正式授课中,按照“课堂教学”模块中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文档”进行讲授。

(2)案例分析

课堂授课中讲授理论知识,更注重案例分析。围绕Blackboard平台中“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和“朋辈心理咨询案例”,教师详细阐述心理健康知识。

(3)小组实践

课后布置小组作业,仍然是案例教学的信息化延伸。要求学生围绕本章节内容搜索或制作心理健康案例,并将作品分别上传至“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媒体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和“学生自拍的案例”。

(4)案例展示

课程中所有授课案例、小组实践案例在毕博平台中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并结合案例完成每一章的课程作业。

(5)课外扩展

学生根据自我需求,通过“扩展学习”、“朋辈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协会”模块中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巩固课程内容。

(6)考核反馈

学生完成学习后,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进行自我评估,并通过“互动交流”,提出课程建议和意见,优化课程建设效果。

2.实践效果

该课程自应用Blackboard平台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传统案例教学普遍采用集中讨论的方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并从不同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将讨论内容保留在网络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深入探究。

(2)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信息化网络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规模。传统的案例教学,最大规模通常在40-50个学生之间。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大班制授课,很多班级甚至达到200-300人,传统的案例教学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借助信息化的案例教学,可以突破学生规模的限制,将课堂讲授教学中不能有效完成的案例教学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关系。信息化案例教学遵循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导学、助学、促学”作用。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可以突破跨校区跨地域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充分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利于课程知识的积极迁移。

3.问题对策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中的优势得以体现,其共享性与开放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赋予该课程教学以直观形象和灵活多样性。但是随着平台应用的深入,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首先是学生使用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方式,学生对于Blackboard平台的使用主要来自任课老师的要求,功能模块上也主要局限于上传下载的简易功能,缺乏对平台主动积极的利用。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培训,每个班级培养1-2名学生助教,全面掌握平台的各项功能模块。其次是教师操作方面。作为Blackboard平台教学资源管理的主体,任课教师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网络教学效果。而当前高校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任务繁重,往往不愿意花时间自己摸索平台的操作技巧。所以学校可以适时组织教师培训,帮助任课教师掌握平台操作;同时,平台的后台管理部门可以为每个学院或几个学院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平台管理员,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任课教师可以直接联系管理员,协助该课程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最后是网络及设备运行方面。校园网络及设备的不稳定,是影响Blackboard平台运行效果的基础因素,也是学生对平台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本课程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过程中,因校园网速慢,导致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对案例的学习迟缓。学校要积极投入资金,保证网络设备充足有序,满足学生使用Blackboard平台的时间和空间需求。

四、结束语

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并增加了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但是由于网络平台使用的主客体因素带来的问题,需要学校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为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继凯.多媒体网络环境有利于创新教学[J].教育导刊.2000(Z2).

篇12

【论文摘 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心理教育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最后积累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它由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学生可以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体验式心理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教育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感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处于决定、控制、指导学生的地位,而是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是学生的倾听着和帮助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感悟,在体验中成功。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是一种与传统式心理教育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传统式心理教育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师比较主动,而体验式心理教育倡导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的提供者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在这个情景当中,学生能把过去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经验焕发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常识,并在一定层面上得出总结、提升和整合,最终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体验式心理教育不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而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的教育情境意义且优于传统式教学。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乐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没有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缺乏能够让所有学生直接感知体验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学生的创造性也就很难激发出来。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在体验中学、在感悟中学,这样学生上课就愿意并且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于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纯粹当“观众、听众”,是一种“师”为教育者,“生”为被教育者的生硬师生关系。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体验”共置于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通常表现出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共享以及沟通、理解、感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新知,一起领悟情感,相互取长补短,这一切都使教学双方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学友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三、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应尝试利用体验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们在各种“体验”中获得知识、感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活动情境。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上要做到:其一,创设出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在此空间里,人人得到尊重,尽量不进行价值判断,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和疆界才能在亲切、互助、坦诚的氛围中逐步消融,每个学生才会投入进来,用自己的方式坦诚地表达自己。其二,教师要在平等的位置上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班级形成信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示内心世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助,提高教学效果。

2.情境活动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也可以创设一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

第一,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例如,我们在进行“挫折应对”主题教学时,播放了残疾人舞蹈作品《牵手》,这是讲述两个不幸遭遇肢体残缺的青年相互搀扶、共同奋斗、超越自我,重新找到生命尊严和幸福的故事。通过具体、生动的残疾人舞蹈启发学生思考,并达到情感上的震撼。在“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欣赏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并带领他们做手语操,让学生们伴随音乐舞动身体,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让内心充满了感恩、信任,幸福。

第二,创设活动情境。设置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情境活动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统一,防止将活动孤立起来,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跑题。

教学案例:在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我们让学生采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宿舍内的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亲自参加演出和扮演,也可作为旁观者去内省问题的根源。例如,现在有些学生晚上睡觉比较晚,有的讲话聊天、有的打电话、有的玩电脑等,影响了其他同学休息,还发生争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找学生做角色扮演,以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大家发现,换位思考是多么重要,同时,情绪表达需要讲究艺术,情绪表达要正确。首先,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情绪表达时,不要埋怨,不要损害对方的人格尊严。最后,要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只是为争吵而争吵,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

同时也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说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例如,我们曾经采用“你说我画”游戏:教师让学生自然分组,10个左右一组,让每组的第一个人到讲台前,教师给他们看一幅画一两分钟。然后,让他们回到小组中,要求他们尽量小声(耳语),快速、准确地把他所看到的那幅画的内容讲给各自小组的第二个人,让他根据所听到的画图,第二个又把自己所画的图告诉第三个人,让他来画,依此类推。期间不能有任何交流,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后,请小组的成员都展示他们所画的画,这时大家发现每个人画的画都大相径庭。教师再将那幅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经过不同人的传播,画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同时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二)交流分享感受

交流分享感受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点,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点,大大拓宽了经验。例如,在“我说你画”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中,一位学生感言:我看到大家都画得“离题万里”时,我感到很惊讶。感觉自己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后面的同学都理解错了呢?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在不准有任何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图,当然就“千差万别”了。看来,除了自己表达不够清楚外,没有沟通是关键。在交流分享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体验,使感受更清晰,从而强化体验。

体验的分享一般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会主动探究。

小组分享完后,可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体验的成果。一般采用学生的自我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教师的评述方式,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述为主。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验内化应用

将体验内化应用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可以在“体验—应用”的循环中不断进步。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5)

篇13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421 文献标识码:A

1互动式教学改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实践

1.1关于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互动式教学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即以任课教师为主导,为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与互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有其突出的自身特点:一是互动性,相对于传统课堂教育中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更突出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教师则由主讲转向引导与参与。课堂上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地位,对话与合作;二是合作性,互动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通过头脑风暴,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学习力,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趣味性,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教育需要有意设置一些互动游戏、案例分析、提问抢答、角色扮演等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1.2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互动式教学改革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学院不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成全院公共必修课,总计32个学时。

进入2016年,学校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反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90后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教堂出勤率明显下降,课程教学实际效果难以保证。有鉴于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决定在2016级新生部分班级中试点推行互动式教学改革。

1.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互动式教学改革一次实践运用

根据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统一规划,笔者针对所教的市场营销161班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

(1)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笔者坚持“启发原则”与“参与原则”,即将引导启发与学生参与作为整个教案方案设计的核心;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研究过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对此笔者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前写好教案并适当调整教学课程内容;三是教学场地安排,结合于互动式教学特点,笔者提前申请了学院多媒体多功能活动教室,并且科学地布置好场地。

(2)教学实施开展情况。首先,上课之初,笔者将全班42名学生随机分成6组,每组7人。紧接着在笔者的主持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破冰活动。10分钟的热身小游戏过程中,选举出每位小组的小组长,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随后,笔者以一个视频案例切入教学,要求各小组就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并且发言。教师借机观察与推测学生学习的热点、难点,进而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引导与讲解。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各类问题引导发学生自主思想,自己找答案。下课前笔者为学生列了1-2本参考资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下次课上进行分享与发言。

(3)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评估。2节课的教学中,有热身游戏、案例分析、交流讨论与自由发言,学生认真投入,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也较为充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此次互动式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若干不之足与几点思考

2.1课前的准备工作仍有不足,教学技能技术仍需提升

尽管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从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到互动方式上都有认真的设计,但仍然未能最大限度地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引导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过程中也显得有些生硬。这些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互动式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技能技巧,还要求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引а生积极参与,良性互动,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年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行为习惯有深入的了解。教师要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为学生为主体,全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力。

2.2互动式教学改革的预期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把控

两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积极性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言,欢声笑语不断。但学生对课程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到位,则难以有效把控。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让问题切中要害,真正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掌握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教师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和理解能力,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充分地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深入到教学核心内容中去。

3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互动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3.1互动式教学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教育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自身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在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互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而是通过师生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充分参与,对教学内容通过多情境、多内容、多形式的良性互动方式的探讨,使每一名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目的。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切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特点,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在参与中磨炼自己的思想,形成相应的情绪情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益。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教育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2进一步调动广大高校教师运用互动式教学的积极性是关键

笔者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互动式教学改革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保证实际教育效果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在这一教学改革中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改革的态度起着关键作用。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地过去认真备课、认真组织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投入更多地时间设计教学环节和与学生良性互动,同时要也需要教师掌握更多地教学技能技术。与此同时还要教师克服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发挥互动式教学应有效果。

3.3互动性教学改革要进一步突出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接受主体的教育过程。互动式教学改革则突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把握提问引导的质量,教师提问的水平直接关乎最终的教学效果。学生正是通过教师的问题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与探究;二是课堂上的专题讨论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三是教师要掌握倾听的艺术。教师通过通过有效倾听鼓励学生积极思想、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四是教师要充分把握好互动的范围,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用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努力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地展现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刘野.互动教学内涵及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

篇14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