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信息化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
随着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近年来,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也已逐渐普遍,如何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亟须加以研究。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概述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对于企业利益的维护、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依据固定资产管理需要而逐渐演化而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必然产物。所谓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应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物资产管理子系统,实现固定资产从预算、采购、登记、使用、维护、处置、报废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控制和档案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管理动态和信息变化同步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固定资产购建形成后,其所有权单位必须及时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资产卡片、录入资产实物图片、生成二维码、进行贴牌,形成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其次,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当资产权属、状态、功能、价值发生变化时,其所有权单位必须按照业务发生种类及业务审批流程,及时录入数据、上传附件、维护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台账。再者,企业应及时更新并完善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地图数据,建立完善的资产地图。最后,每年年底之前,企业应组织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将盘点数据同步录入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卡物相符。要及时对达到报废年限且已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办理报废清理手续。
(二)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增加效益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随时查询了解固定资产的所有数据,能及时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及时掌握每项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的产出情况,及时将闲置的固定资产盘活,能够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为企业节约开支
企业通过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管理台账上,对所有资产的权属、状态、功能、价值都一目了然,减少了传统管理上的复杂和繁琐。在熟悉掌握了这套管理系统之后,将会节约大量的资产管理时间,进而节约人工成本。
3.有助于更全面地管理资产,减少资产的流失
固定资产从预算、构建、使用、处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都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操作,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漏报、漏查情况,减少了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实物基础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与财务资产卡片每个月都会核对一致,但并不能保证实际的实物资产也会和卡片一致。比如,有些企业2003年购买的电脑、打印机等,折旧早就提完了,该实物资产也早已替换了,原资产卡片却还存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并且数量还不少。根据2016年的会计核算办法,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变更为单位价值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像现在购买的电脑、打印机等原值低于5000元的办公设备,都直接确认为低值易耗品了。所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实物资产的管理在实际实物资产管理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实时监控
由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监控到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实时状况,当资产权属、状态、功能、价值等发生变化时,必须由资产管理员录入数据、上传附件、维护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台账。那么这个录入人到底有没有将资产的实时变动情况录入系统,或者这个资产管理员有没有发现某项资产的功能、状态、价值等发生了变化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有些企业,资产的更新、改造、维修等都是机械维修项目竣工了以后,财务上在做账务处理的同时变动了资产卡片之后,资产管理员才根据财务数据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更改,这样就将事实本末倒置了。再加上财务对一些机械设备的功能、配置等都不太了解,有时候做变更资产的时候,增加资产原值的资产又不是维修改造的同一个资产,等到资产管理员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月的财务报表都已经上报了,但为了匹配度又必须改回来,既增加管理的工作量,也因为耽误时间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这样操作起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就没有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对闲置资产及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预警提示。比如,有些企业的闲置资产因为无人管理,就一直闲置,没有人去盘活、利用或转卖,放着长久就变成了报废资产,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还有一些待处置的、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甚至是已经提了减值准备的资产,也在账上一放就是好几年,也没有人去管它。如果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对这样的资产定时进行风险预警的话,就可以降低固定资产价值流失的风险。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人才储备
固定资产都是需要人来进行管理的,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样离不开人的管理,企业开启一项新的业务,自然离不开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固定资产管理员只有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熟练掌握之后,才能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好,而固定资产又都分布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每个部门的兼职资产管理员,然后综合部门有一个总资产管理员,这就要求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都要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熟练掌握,并对本部门的资产情况了如指掌,这样企业的资产就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来共同管理,才能把企业的资产管好、用活。然而,大部分企业的人员素质都参差不齐,也没有专门去培养、培训高素质的资产管理员,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资产管理人才储备的匮乏。
三、优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固定资产实物的清查盘点
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资产设备的陈旧老化,企业将不断地购置新的资产,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老旧的资产却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和处置,久而久之,企业的账面资产就越来越多,而实际使用的资产却不见得增加多少,这就要求企业要及时清理处置那些旧的资产设备,以便更高效地管理资产。所以,企业应该由领导牵头,指定盘点人、监盘人、责任人对所有的实物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而不是像之前的盘点一样,走过场的形式居多,对账面资产逐一清理并核对每项固定资产的型号、数量、配置等数据,确保每一项资产都是购进时的同一个资产,将该处置的处置,该报废的报废,以减少账面资产,再将清理出来所有实物资产的图片上传至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
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掌握各项资产的实时运行情况,方便掌握各机器设备的产能,并能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机械故障,并及时维修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产能,还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了适应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以便随时掌握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实时使用状态,并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应该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提升,增加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功能。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组成的重要部分,如果因为固定资产管理的缺失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价值的流失,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增加自动预警功能,对闲置资产、已无使用价值的资产以及已提足折旧的资产等存在价值流失风险的资产进行预警,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内必须做出相应的处理,不然就会一直预警,直到对该项资产作出相对应的处理为止。
(四)增加固定资产人才储备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资产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操作,而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有必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对其及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其实操和管理能力,使其熟知企业资产运行状况以及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流程,并能熟练运用该系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维护好该系统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正常运转。另外,要在企业中全面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信息管理技术,使企业所有人员都能够具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总之,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符合时展的要求,也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管理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应该从提高固定资产盘查力度、增强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意识、增加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监控功能、增加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加以改进,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助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改进资产管理手段[J].财会学习,2020(26):164-165.
[2]丁瑞.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刍议[J].当代会计,2020(16):71-72.
[3]张钰.浅析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改进意见[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57-58.
[4]张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2):10-11.
【关键词】保定市 中小企业 创新人才 京津冀一体化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规划”。“九五”期间,河北省提出“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带动战略”,但是基本上只停留在提出概念层面,在具体建立合作的方式等方面并没有实际进展。2005年6月,在国家人事部主持下,京津冀三地的人事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在人才交流服务、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紧缺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该协议标志着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正式拉开序幕,为今后京津冀的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保障。
二、研究意义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及七大要求,着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经济总市场约40%的比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人力资源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核心所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作为紧邻京津的腹地保定却成为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保定市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问题。因此,根据新背景调整保定市中小企业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保定市的经济实力,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三、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保定市中小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与京、津呈三足鼎立,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受京津的辐射作用强,然而与京津两市相比,保定市中小企业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中小企业相关制度和人才环境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创新缺乏支持,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得其内部良好的人才环境尚未形成。与其它企业相比,保定市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制度的力度不够,并且人才的具体制度缺乏协调和配套,制约了各类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发展。
人力资源平均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保定市中小企业没有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的作用,导致其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不够,从而使得保定市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平均素质与京津相比较低。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偏低,使得其人才配置不尽合理。再加上其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物质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工作效率低,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利用率不高的普遍现象。
四、保定市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工作的途径
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杠杆,而人才问题的关键是机制问题。只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因此,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对加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企业应加强人才引进并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流程,及时评价培训效果并进行反馈。在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应充分肯定人才的作用,将人才放在促进企业稳定运行及迅速壮大的首要战略因素,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进人才只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一部分,企业还应将培训切实落实到企业运转流程的一部分,以提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规划;SOA;TOGAF;架构;航运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10
0 引言
随着我国航运产业的不断发展,航运市场的不断扩大。各个航运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都引进并实施了许多信息化管理系统。然而随着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中不断的增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反而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和遗留系统的问题,严重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战略,从而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架构。通过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架构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各个信息系统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目标实现,从而有效的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1 企业信息化架构简述
企业信息化架构是通过企业的运营模式的实际需求而建立的系统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对企业的多角度描述。它是企业实现战略目的有效管理工具,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核心。
它主要涵盖了企业业务架构、企业信息架构、企业应用架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架构、企业信息安全架构、企业信息组织架构等,为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一副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架构主要由3个框架元素组成:架构、方法论、工具。架构就是蓝图,分层次的蓝图包;方法论就是给出如何实现这些蓝图的方法和计划;工具就是为实现蓝图所使用的工具。架构设计的本身是一个技术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方面综合交叉的设计。架构框架理论为这个过程和目标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指导,同时,通用和科学的总体架构框架理论为横向的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和规范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研究
在三十多年前,美国最早提出企业架构标准框架。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框架主要包括:Zachman、TOGAF、SOA、SAM、CSF、BSP、SST、SG、ITGov等。这些架构都服务于企业战略,同时又影响并促进企业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现。
2.1 SOA概述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的概念最早由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在1996年提出。尽管SOA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它可以认为是以业务为驱动,面向服务为原则的企业信息化架构方式,它通过业务单元向其他部门、客户、合作伙伴等提供服务,有效的提高了企业业务的灵活性。同时,当业务发生变化时,它也可以快速响应并支撑这种变化,有效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适用性。
The Open Group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SOA参考模型。在SOA的模型中,业务逻辑服务包括了可用于实现业务逻辑的服务和执行业务逻辑的能力;控制服务包括了实现人、信息集成和流程的服务,还有执行这些逻辑集成的能力;连接服务主要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实现对分布在各种架构元素的服务连接;业务创新与优化服务重要是对业务系统服务的性能进行监控,依据业务性能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用来适应相关市场变化;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对业务系统中各种基础设施的相关管理服务。
2.2 SOA特点
1)模块化服务
模块化服务就是把业务功能进行分解,并再次打包成模块形式的服务。即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模块功能进行混合和匹配,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组合服务。这种服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包含和自描述。当然,如果不同域之间的模块化服务需要进行对话,那么不同系统连接的安全性将是极其复杂的。
2)服务封装
服务封装就是将服务内部的实现和复杂性进行隐藏,但将其功能进行公开。即服务的内容与自描述特征的接口进行分离。
3)联合控制
联合控制就是将特定的策略和协议将SOA组件、甚至服务域进行彼此交互。再通过契约和服务水平促进流程的一致。由于SOA的设计可能跨越计算机系统或者企业边界,同时intemet协议并不是为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进行设计的,所以如何链接伙伴的安全域,包括使用intemet时的安全功能都必须考虑清楚。
4)松耦合
松耦合的特性可以最小化各个应用之间的依赖关系,这样其它交互的应用系统和服务内产生更改就不会影响到SOA服务,从而实现了跨越企业边界的发现和调用服务。但是便捷的同时,这也给业务建模和服务的划分产生了新的难题。
5)分离关注点
将一个复杂的业务操作分解成了多个功能点,然后对各个功能点进行封装,从而形成了多个可以独立操作管理的离散服务即分离关注点。这种特性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但是其分离的服务粒度越小、服务越灵活,实现起来也就愈加复杂。
6)共享服务
共享服务就是SOA服务可以由多个用户或者服务从多个位置、多个上下文进行访问。因为SOA服务具有封装性、模块化和松耦合的特征,所以服务可以作为一个构件进行重用或者共享。
但是如果SOA服务中都是由web服务构成的,那么就要重点考虑网络条件的制约。因为所有的而应用都是web化的,这就意味着来自网络中不同的业务模块一起执行业务流程,并通过网络交互实现调用,而在交互中难免出现延迟和丢包,就会造成整个SOA服务的性能低下。同时一些硬件设备诸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还要定期进行维护升级,以保证SOA服务的正常。
7)集成遗留程序
SOA通过集成遗留程序适配器来促进遗留程序的重用,同时它比起其它一些专用API来说,没有那么复杂和晦涩。
8)支持开放标准
SOA支持例如web服务标准,xml,soap等许多开放的标准。
2.3 TOGAF概述
TOGAF由国际标准权威组织The Open Group制定。The Open Group于1993年开始应客户要求制定系统架构的标准,在1995年发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架构框架。TOGAF的基础是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架构(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Management:TAFIM)。它是基于一个迭代(Iterative)的过程模型,支持最佳实践和一套可重用的现有架构资产。它为企业信息化架构开发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方法和相关支持资源的集合。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架构开发方法ADM(ArchitectureDevelopment Method)、参考模型和资源库。
其中如图2所示,ADM(Architecture DevelopmentMethod)架构开发方法是以需求为中心的循环流程。它在总体框架和原则的指导下,从架构愿景开始,经过业务架构规划,制定出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然后再结合已存在的信息化的基础,给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ADM是TOGAF架构研究和设计的核心,是一个以需求为中心的循环的流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总体框架及原则的前提下,ADM方法从架构远景出发,经过业务架构规划,确定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然后结合现有信息化基础,给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或适应性改造的解决方案。(图2)
3 TOGAF与sOA的有效结合
由于ADM架构开发方法的全部流程都可以在SOA中实施落地,所以TOGAF可以全面的结合SOA。在结合的最初阶段,首先通过TOGAF从架构远景出发进而明确业务架构,制定出SOA的愿景架构图。然后在业务架构中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相应的企业流程模型,并形成业务组件化架构图。再通过组件问的关联关系找到业务的接口和服务,并结合关联关系传递的数据形成业务数据模型,最后就产生了明确的服务定义。
在进行服务定义时,可以并行对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进行定义。完成定义后,在根据定义发现机会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SOA的实施计划或迁移规划。在实施中,主要采取分阶段的迭代策略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优先级的确定。依据前面所定义的标准化和政策,SOA治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显得极其重要。(图3)
4 航运企业信息化架构的规划分析
国内某大型航运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大,人员多,管理流程复杂,并且涉及海外公司的相关业务、数据管理,因此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种类繁多。对其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规划,必须在企业的发展远景和总体框架下进行,同时还要兼顾的考虑企业中各个业务系统的整合以及重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节省资金,提高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利润的提升。
首先根据TOGAF-ADM方法,为企业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资源(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制定。
其次,在SOA服务模型的前提下,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的总体架构,如图4所示。然后利用ESB(Enterprise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模式完成SOA的相应设计。(图4)
4.1 业务架构
在业务架构阶段,主要考虑将企业的业务目标转换为可操作的业务组件模型。如图5所示,在该航运企业的业务架构中,首先从企业的业务主线和管理级别两个方面对这个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分解。从而获得了各个业务组件,在依据实际的需要,对业务组件进行多层次多次分解,最终形成了易于应用和实施的航运业务组件模型。(图5)
4.2 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企业的业务模型,将企业的业务转化为面向应用服务的系统功能,同时把各个系统之间和其它系统的关系、分布模式、接口定义、数据流向等描述清楚。如图6所示是该航运企业的应用架构。该架构通过ESB实现了各系统之间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的交互,根本上完成了对企业业务的全面支撑。(图6)
4.3 数据架构
数据架构如图7所示,主要描述了数据的分类、定义、存储、管理以及企业信息模块与模型、企业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策略和原则。从而阐述了整个企业的数据资源与信息流结构。在该航运企业中,由于下属下企业和机构繁多,每种系统面向不同的数据,因此每种系统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数据库。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各企业的应用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SOA通过调用不同的系统应用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图7)
4.4 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中详细描述和定义了企业信息化的原则、标准、技术选择等诸多重要的技术要素。如图8所示,该航运企业的技术标准、设计和应用、技术选型、系统架构等已通过前期规划的原则、政策、技术领域等进行了确定。从而确保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需求的一致性,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等政府管理部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热情日益高涨,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供应采购、产品销售和对外贸易等环节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各级政府和企业整合多种信息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三农”的市场和科技信息服务。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 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全国27 个省市、46 个重点城市和近2000 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基本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有显著成效,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过程控制及辅助管理在各类企业中进一步普及,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大部分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CAD、CAM、DCS、MIS、ERP 普及率、覆盖率30- 50%);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中级企业信息化发展(CAD、CAM、MIS、ERP、EC 普及率、覆盖率60- 80%);小部分培养成高级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CAD、CAM、ERP、EC 普及率、覆盖率80- 90%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信息化,建立若干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
三、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1) 更加精确;2) 更加简洁;3) 更加人性化;4) 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5) 可以进行设计,并且预计出结果;6) 系统更加庞大,庞大的系统就说明分工越细。
四、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IT安全治理和风险管理缺位。目前大多数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信息资产所面临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仅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2) 技术经济论证不足。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高风险和告失败率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决策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3) 资源利用不合理。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企业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4) 息的不透明和利益的冲突。由于任何企业的任务环境要考虑和关系的利益非常广泛,在任何一个IT战略决策中,都不可避免发生利益相关者包括部门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5) 多数企业缺乏自身的信息来源。一版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单一,无非是一些公开性的文献、一般性的技术交流资料或出差考察资料。专利信息及联机检索等现代化手段及设备较少,检出的资料不全。大量的兴起的企业自办的信息刊物的许多内容都是东拼西凑的结果,很少有通过技术分析获得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污染,也使得企业缺乏自身的、固定的信息来源。6) 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企业的信息机构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许多企业的信息机构无力购买一些现代先进技术设备。7) 信息化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种硬件设备、网络建设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软件越做越大,对硬件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导致硬件设备更新,原有设备的闲置浪费。企业在异地不断成立新的工厂或分支机构,而现有的信息系统在低带宽条件下无法应用,假如申请专线来支持企业原应用系统,就会大大增加网络成本。
五、企业选择信息化的措施及建议
1) 信息资源的价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提高信息识别度,充分收集相关信息。为提高信息的识别度,在信息资源分类、关键词确定、搜索途径选择方面需要下较大工夫。只要类型定位合理、关键词准确、选择路线科学,就可缩短检索时间,提高收集效率。在信息收集时必须根据收集类型和时间界限,选择合理的搜索途径、收集方案和整理汇总方法,才能最终获得企业最需要的信息资源。2) 充分挖掘信息价值,提高信息的开发度。信息管理就是对收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析、分类、整理汇总,提炼其实用价值,并通过应用平台将信息传输到有关部门,达到使用的目的。为使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应用,企业应逐步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确保信息资源能及时分类入库,既方便查询,也可避免重复收集,还可以与相关单位实施网络联合,构建局域网络,扩大信息资源拥有量,采取联机检索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挖掘信息价值。3) 强化企业的信息化意识目前企业信息化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对信息化认识模糊。广大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企业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企业领导层、决策层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4) 企业要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作为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因此要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绝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的原则。5) 企业信息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国企业具有数量大、规模小、行业和地域分布广、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等特点,企业信息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前财务软件大多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且财务体系比较固定。建立企业网站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而且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相互沟通。6)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确立合理的信息系统结构,一般来说,一个合理的企业信息系统应包括一下几个子系统,即技术信息子系统、管理信息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财务信息子系统和生产信息子系统。
参考文献: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架构,并通过企业信息化缺乏架构表现出来的问题,引出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意义,进而讲述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内容和本质。
培训老师讲解了主流的四种信息化架构方法: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设计(DoDAF)、美国联邦体系结构设计(FEA)、企业架构框架(TOGAF)、面向服务的建模和架构(SOMA)。其中DoDAF和FEA是相对离散的结构,约束力不强,TOGAF是目前企业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主流,而SOMA是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是未来信息化架构的发展趋势。
重点以IBM公司作为咨询公司,为某国有大型集团进行信息化架构建设为例,讲解了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五大实施步骤,及各步骤的实施方法、工具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为:
(一)业务架构设计
这里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愿景,建设、优化和调整企业的业务流程、机构以及职能,并据此通过图表、调查问卷、研讨会等形式,分析并找出企业IT建设的问题和详细需求,确定IT建设的建设点和关键点。
(二)数据架构设计
此步骤需从数据编码标准化开始,逐步建立数据仓库、建立归档的数据库,建设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系列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从而形成全局的可共享的数据中心。
(三)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此步骤将形成一个描述企业现有或未来概念应用架构的单一视图,规划定义IT系统和他们之间的接口以及集成方式,展示企业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架构不是对某个系统的设计或者需求分析,而是定义企业向业务部门提供的整体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
(四)IT基础设施架构设计
这步又称为技术架构,它主要定义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和应用架构,包括IT基础设施的组成、网络部署方案、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灾备体系的建立、安全机制的建立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业务架构、数据和应用架构、现有的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五)总体实施策略与IT治理
这里主要包含5块内容:1、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讨论预计项目任务量,并确认项目的优先级;2、进行通过比较分析进行产品选型,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3、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和需求变更管控机制;4、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的IT服务管理;5、IT运维工作服务化、流程化的方法,及问题管理的方法等。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综述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防范两个方面。关于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巫江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战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来自软件开发商的风险和来自企业员工的风险3个方面。王黎虹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人才资源规划风险、学习借鉴能力的风险、企业组织结构风险、制度风险、人员培训风险、企业领导的认知风险、基础管理风险等方面。彭建华对erp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陈亮、王燕提出,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为:认真做好情报搜集工作及选择软件开发商、积极加强政府工作职能、健全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给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利益的发展;同时它与企业信息化同样重要,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定义概述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定义
计算机信息管理,涉及到计算机、经济管理学科内容,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培养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专业技能,使其成为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优秀人才,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按照指定目的,将其社会群体进行集合,从而达到企业运作的标准;同时此集合体,必须具备相同的目标、追求、行为准则,以及配套的机构、制度;而。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相同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使其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员工行为的规范,并具备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它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物质层、制度层以及精神层,为其战略管理,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基础。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影响
1.达成精细化的管理。
企业采用ERP系统,实现对其物料、工作中心、业务、员工、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逐渐的形成精益求精的发展思想,同时对其物料清单、工艺中心、流程、库存的数据输入,精确度必须在98%标准以上,同时数据的不合理,也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混乱。我国企业的管理,更注重人性管理,加强人际关系的处理,使其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对此管理工作,易出现形式化,使其精细化管理达不到精细化,对此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实现理性管理,保证数据输入的精确,从而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实现信息系统化,所要求的精细化管理。
2.加强了员工的责任心。
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员工提供相当准确的信息,使其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对此运功在提供精确数据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复杂,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影响信息系统的运行,降低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增加管理的难度。
3.增加团队协作意识。
以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的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使其团队组织之间存在服务、支持的关系,共同坚持利益为主的原则,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逐渐的提升,使其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4.增强革新发展。
信息系统需要敢于革新的企业文化基础,使其企业以往的工作性质,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得到人性化、完善、科学的调整和分配,从而更好的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完善。对此就需要员工,具有不断革新的精神,打破以往的工作观念、思想,使其工作流程逐渐的向着计算机化发展,更好的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
5.更注重客户的需求。
企业文化中,以客户为主的观念意识强烈,企业会充分的挖掘客户的希求面并以此为服务的目标导向,为其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服务,加强销售全过程的服务,增加与客户的互动,以及满意度;其中信息系统的管理开发,应当不断的根据企业文化氛围进行调整,使其促进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的优化,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信息化目标的实现。
6.市场的快速占据。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更注重建立快速响应的弹性文化,灵活且具有强烈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更容易在机遇中发展,同时也能够对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及时的相应;迅速获得客户服务需求,采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的速度,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发展潜力,占据市场份额。
(二)两者关系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所形成的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管理自身就是文化;因为任何管理体系、理论、方法的形成和应用,都需要在指定的文化背景中发展。管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管理社会职能,跟着于文化、社会、价值观、习惯、信念中,从而更好的达成生产目标。企业文化是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从而实现自身作用的。对此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发展、依存的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的重要,对此就要合理的处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论关系,科学的运用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这两个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手段,从而更好的促进现代企业的经济利益发展。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2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1- 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世纪,其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评价其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如何精确地定位阻碍企业信息化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的关键节点?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来构建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1 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系统性。评价指标应针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涉及的各种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设置,反映其信息化水平的全貌。
(2)全面性。评价指标必须如实全面地反映信息化的现状,不仅包含物质方面的因素,也要包含诸如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精神方面的因素。
(3)客观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4)简约性。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强。
(5)延续性。评价指标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6)动态性。评价指标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7)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尽量与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2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
我们将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划分为信息化基础、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效能3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下级指标。具体见表1~表3。
3 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各个指标层级分明,故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进行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另外,由于部分指标主观性较强,无法直接量化,所以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转化。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对象集:X={x1,x2,x3,…,xn}。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包括信息化基础、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效能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的下级指标可以参见表1~表3。
(2)确定评价等级:V={v1,v2,v3,…,vm}。建议评价对象的评语集V={v1,v2,v3,…,vm}={不合格,合格,中等,良好,优秀},即等级的集合,每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
(3)确定评价的指标集:U={u1,u2,u3,…,un}。
(4)确定判断矩阵:
R=(rij)n×m=r11 r12 … r1mr21 r22 … r2mrn1 rn2 … rnm,(i=1,2,…,n;j=1,2,…,m),rij表示第i个因素在第j个评定等级上的隶属度。
(5)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W={w1,w2,…,wn}。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集分层;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判断与量化各因素间影响程度大小;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即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的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并进行排序,即层次总排序。
(6)选择适当的合成算法,建立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模型为B=W・R。然后进行评判指标处理,得到评判指标归一化的评判结果。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准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成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等多种方法,完整地提供了一个客观有效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对于企业准确评价其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找出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金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22-123.
[2]朱喜喜.辽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 北方交通,2010(5):225- 227.
企业信息化作为中国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企业在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标准化、信息共享以及安全加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信息化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基本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网站数量飞速增加,企业正在由基础建设转到应用建设的进程中。但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开放的、统一的应用平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缺乏宏观统一规划,没有明确提出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企业信息化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了冲突。
2)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在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上,大量的标准已经存在,需要国家进一步地明确和贯彻实施。
3)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理念以及优先级不明确造成当前在整个企业信息化环境中重复建设大量存在,数据资源相对独立。
4)完善立法工作200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2005年国家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相关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规则和法规,但应该进一步对网络环境中的相关问题如版权、证据保存、可信管理以及业务规范作更明确细致的要求。
2、数据资源的整合是实现开放企业信息化的核心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正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从建设初期的网络建设、信息开始转向了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主体、以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的应用阶段。长期以来企业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更新、深加工的技术,更缺乏把这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使得作为信息资源拥有者的企业部门有着大量的“信息孤岛”。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支撑",摆脱只注重局部应用或以网络为核心的观念,将各个企业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后台集中和统一管理:首先是通过统一的接口与标准,将数据统一集中;其次是管理这些统一的数据;最后,就是使这些数据能够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数据整合可以将原来孤立于多个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视图,而要实现此目标关键就是数据资源的整合,核心是互连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将原来孤立于多个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视图,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透明访问和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整合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定制转换工具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很多的数据库系统生产商都有自己的相关产品,使数据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定制专用的迁移转换,实现数据的迁移和共享。例如MicrosoftHostIntegrationServer2000可以实现SQLServer2000和DB2之间的集成和整合,SQLServer2000中通过DTS实现向ACCESS和ORACLE及其他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迁移。
此种方式实现相对简单,但存在多种不足: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不同数据库系统的元数据和结构以及数据的流动方式;其次此方法只能实现相对应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整合,扩充性差,对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的电子政务环境中,需要多种定制工具,实现方式相对麻烦;第三由于数据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存在多种副本,冗余量过大,而如果在访问时即时迁移的话又影响到系统的相应时间;第四数据在迁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网络流量,所以数据整合的时间会受到限制,该方法应用较少。
2)集中复制数据采用“多对一”的方式,实际上是数据仓库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将同一领域的不同系统的数据库的所有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转换和装载中的数据移入数据仓库中,实现对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式存储和统一管理。此方式的优点是系统在原有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商业规则独立运作,数据集成的质量高,在用复杂的查询语言访问低级别的详细信息的时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并且对于实现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是必然选择。但基于数据仓库的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数据仓库要想实现议购数据源之间的集中管理和存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网络流量;其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历史的数据,往往是只读的,而对于企业信息化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时,只能定期更新而无法实现实时变化;第三当异构的数据源的数据模式发生变化或新的数据源加入时,就必须生成一次全局的模式,使得维护全局模式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对于数据量较小的单位而言,可以综合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点,采用联邦数据库理论的方法(比数据仓库更小而且更关注与构建复杂业务规则来支持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并且对不同数据源的写操作更为方便)。此方案中关键模块为联邦服务器,联邦服务器通过软件模块与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通信,而客户端通过多种应用程序(包括ODBC、JDBC或WEB服务客户机)与联邦服务器交互。但由于联邦数据库的复杂的实现技术和高昂的费用代价严重的影响到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
3)基于XML的WEBServices的数据整合要想实现异构数据源整合,必须使异构数据源为应用程提供统一的全局模式的数据视图,使数据层的数据用一个公共的数据模型表现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并能够在公共数据模型上定义基本运算和实现查询和存取等操作。XML由于语义性强、交互性好、自描述、跨平台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交换平台模型的首选标准。作为SOA架构的典型代表,WEBServices是一种基于XML的独立软件成分或服务程序,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之上的异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负责数据集成的WEBService位于异构数据源(数据层)和应用程序(应用层)之间,向下协调各种数据库系统,向上为访问集成数据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式。
对于数据向XML的转换主要基于模板的XML查询、基于扩展SQL的XML查询和基于虚拟的XML文档的查询。整合的过程(如图1所示)为:将业务数据从数据源中读取并转换为符合XML规范要求的格式;以WEBService方式将XML格式的数据提交至中间层(此过程可以采用WSsecurity或SSL、TSL来实现安全传输),由中间层仍然采用WEBService送达应用层。此方案由于支持XML、SOAP和UDDI等标准或协议,使得整合平台可以以中间件的形式在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开发平台之上实现异构数据库平台的整合,并能够通过将WEBService在注册中心的实现代码的重用。但数据冗余和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是无法克服的缺点。
图1基于XML的数据集成的流程
4)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整合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数据单元。数据元一般来说由对象类、特性和表示3部份组成。它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数据元表示规范是通过描述数据元的一系列属性来实现的。这些属性实际上是数据元的元数据。针对数据元的查询、维护及基于数据元的信息抽取的需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属性:标识类属性、表示类属性、关系类属性、管理类属性和附加类属性。
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可以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组织,也可以采用XML文档的方式。XML文档的所具有的树形结构使其可以方便的描述数据元的组织结构。目前电子交换的XML文档标准通常使用XMLSchema进行描述。数据元是一个完备的元数据集合,基于数据元库和利用XMLSchema类型定义机制构建的扩展类型库,可以定义出数据元元数据属性到XMLSchema文档元素之间的映射规则:数据元对应XMLSchema中的XML元素。数据元包括了元数据模型的各类结构信息的细节,包括继承信息和组成信息;数据元中构成继承关系的数据元对应该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类型的基类型;与数据元构成组成关系的数据元,对应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的子元素;数据元所包含的数据类型(DataType)信息对应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的类型。基于XML的交换技术非常容易进行扩展,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环境或数据仓库中可以通过建构基于XML的公共数据元库,即可实现元数据的访问、存取和集成,为电子政务的原数据提供统一的平台,从而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中的异构数据库的有效整合。但由于使元数据用XMLSchema进行描述,而XMLSchema的简洁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并且为了实现方便的定义元数据,XMLSchema辅助生成技术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信息化 影响
1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概述
1.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应用技术指的是能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具有安装、运行、调试及维护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从而能从事一些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比如多媒体技术、软硬件设计、数据库处理系统或是网络管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涉及的课程很多,如C语言、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管理等等,体现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多媒体信息处理、智能化网络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等三大块。
1.2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组织的生产、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信息化发展过程,工具、目标、方法及过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四大方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管理的过程,主要包含着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周转以及客户交流等程序,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其产品进行管理与更新,是整个企业得以正常运行,并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经济利益。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包含着可以产生更多的商机、积累客户经验于中小型企业自身、防止出错、减少培训工作、提升销售能力和结案率以及规范中小型企业,很好地传递信息化管理理念等六大价值。
1.3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因特网的全面覆盖给中国也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比的挑战和机遇。在企业行业无疑竞争愈来愈激烈,怎样才能在众多的企业脱颖而出,信息化应用也无疑是这场企业变革的转折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潮流趋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培育优良管理人才,合理并适当的运用好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各种好处,能有效占据有利局势,无论在经济还是管理上都能有有所超越。
2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影响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助于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准确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以及有助于加快实现高效办公等三大方面。有助于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准确信息指的是企业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渠道得到相关业务信息、工作人员信息、管理信息与财务信息等等信息资源,一个企业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首先是建立在一个拥有强大而完整的信息库基础之上的,只有获取相应的信息才能清楚企业的运营情况,并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当然,信息的取得必须是准确而完整无缺的,这样才能保证其管理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给企业做了很好的引导方向,让企业在信息获取方面来的更加便捷,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助于加快实现高效办公指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有效提高企业整个运营效率,在如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企业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使其信息量增大并复杂化,所以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办公效率是提升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带来的新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够有效的管理器信息的复杂,并使其简单化、自动化,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信息错误,避免并消除不合理的业务环节,节约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从而实现企业高效办公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能力是指计算机应用技术帮助企业在各方面能够综合提升的一个过程,企业的综合能力是否强大关乎着企业的发展,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其市场地位与市场竞争力都是处于优势,在企业中运用好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很好地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文化中,能够很好并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整个企业中,其工作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全身心投入事业,增强其责任心;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意识和能力也逐步增强;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并实现企业高效率办公等等。可见,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疑是企业信息化革命的一场变革,运用的得当计算机应用技术将会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信息化带来的改革能够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以及较大地降低企业成本。在现实生活当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是十分密切的,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仍不断地在普及,加大计算机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深入探讨与研究,希望在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会不断壮大,去迎接它更加美好的未来。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周漪,温向玲.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
[2]文勋,文金平.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2).
[3]张新刚.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3):21.
[4]陈香生.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国贸易,2011(03):21.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是软件供应商为企业开发各类管理软件,每家企业内部独立部署所需的IT资源,这种建设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动态适应企业的要求。
1 云计算
1.1 定义
云计算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集中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适合于目前商业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的一种IT资源使用模式。
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给云计算的定义较为权威:[1]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ubiquitous, convenient, 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e.g., networks, servers,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 provider interaction.即云计算是对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提供无所不在、方便的、随需的网络访问。
1.2 分类[2]
1.2.1 根据云的部署模式和云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根据云的部署模式和云的使用范围可以将云分为3类:公共云(Public cloud)、私有云(Private cloud)和混合云(Hybrid cloud)。当云以服务方式提供给大众时,称为公共云。公共云由云提供商运行,可以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的IT资源的安装、管理、部署和维护。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和设施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混合云,是把“公共云”和“私有云”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1.2.2 针对云计算的服务层次进行分类
根据NIST定义,云计算主要分为三种服务层次: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是指用户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形式。它不需要用户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而是按某种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是指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平台,包括应用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部署,都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指企业或个人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来远程访问计算资源,这包括计算、存储以及应用虚拟化技术所提供的相关功能。
2 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和老企业,原因是多方面的。
(1)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够。主要是信息化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存在风险。
(2)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流程调查分析不够详细,造成系统脱离业务实际。系统使用过程中可扩展能力和灵活性差。
(3)企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信息系统之间集成性差,数据共享性差。
1)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转变。使用云计算,可以让企业根据自己需要租用应用程序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建设模式。
2)减轻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在传统的信息化实现方式下,企业部署应用程序,需要自行购买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工作负荷尖峰情况其规模、数量都难以确定。
3)降低信息化资金的支出。云计算的按需租用特征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支出。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后期维护成本。
3 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系统
3.1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框架
企业应用云计算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可以在信息化建设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3]:详细需求分析(包括自身现状的分析和云计算特征匹配分析);云计算信息化的选择策略(包括供应商和产品的选择策略);云计算服务模式的采用(IaaS、PaaS和SaaS服务模式的分析与选择);云计算的实施和运行操作(平台设计、运行和维护);以及云计算的支持项目如:安全性、网络稳定性、计费方式等。
3.2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步要进行需求分析。要对当前的企业使用的IT路线图进行细致的了解,对企业的业务现状和目前IT环境等进行综合研究和讨论,查找需求中能够利用到云计算特点的地方。这一步完成之后,应该可以明确是否需要采用云计算,是采用公共云计算资源还是建立私有云,以及要使用或提供哪一层的服务。
第二步要对云计算的整体方案进行选择与设计。包括采用什么样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用户访问模式、安全系统设计和自动化流程设计等。这一步结束后,应该可以得到云计算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各种软硬件、服务的组成,以及实施计划。
第三步是云计算方案的实施。根据云计算的方案逐步将硬件、软件等计算资源部署到位,全面管理,建立服务系统等。
通过对该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分析,对其云平台的总体规划:构建混合云服务模式来实现系统整体部署。公共云平台部署方案基于对外宣传网站的信息安全性不高的特点,以及降低企业信息服务维护成本的考虑,把对外门户网站、SMTP服务以及企业协作办公系统放在公共云的平台。基于原有企业IT设施构建私有云平台,主要包括:采用标准的业务流程、应用和软件SaaS模式实现安全信息较高的人力信息、财务信息、业务分析管理服务;采用标准化的软件平台PaaS模式提供共享中间件、开发工具、共享Web资源和共享数据库等;采用标准化的、虚拟化的基础架构资源服务IaaS提供服务器资源池、存储资源池、桌面云等服务;同时提供云服务管理与支撑服务如服务供应、服务受理、服务保障、服务计量等。
4 结语
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提供了一种适应于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具体方式。目前,云计算技术在国内企业应用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企业只有充分了解云计算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信息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Peter Mell,Timothy Grance.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nistpubs/800-145/SP800-145.pdf,2012 September
[2]朱进之.智慧的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第二版:59-63.
[3]杨振东.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6.
作者简介:杨素霞(1979-),女,江苏靖江人,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作单位:江苏省煤炭地质物测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顾云锋(1979-),男,江苏靖江人,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理学硕士,工作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化;关系和优势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概述
1.1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计算机应用技术(Technolog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从狭义的角度可定义为能够通过利用任何一种计算机软件的任何一种功能,并为可能用到它的人提供一定的服务。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可以说是对各种软件的各种功能或设置属性都有足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即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驾驭计算机的高效率工作,并且为不同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和计算及应用技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如果能够达到有效地协调合作,共同创新发展,将会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管理和发展成效。
1.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向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延伸,尤其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影响并普及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去,以独有的便利条件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惯有模式。根据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就达到了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直接提升了5.4个百分点,达到了34.3%。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就已经高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43%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57.2%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其中电子邮件以21.3%的比例成为“最普遍的互联网营销方式”。通过种种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是还亟需提高,有待发展。
2. 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2.1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能够加强自动化办公模式,减少纸张用量,节约企业办公和管理成本,还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减轻工作负担,增加工作效率。
2.2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基础数据信息录入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经管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帮助企业合理制定并有效运用高层管理人员的发展战略。
2.3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资源的合理调控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真正起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作用。
2.4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整理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环节和避免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的内部资源,带动学习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而避免因人员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
2.5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企业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能够帮助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的有利发展,同时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实现了企业的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实现了办公室灵活管理,加强管理力度。
2.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利于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2.7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利于为企业以及围绕企业的供应链提供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服务,方便了企业内部人员或供应链互相的联络沟通,提高企业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实施阶段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将企业的工作流程等记录或操作数字化,例如其中的生产过程、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易等业务信息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再提供给各层次的人员根据信息制定出更合理的企业运作模式,增强企业工作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就是将企业管理自动化和提升远程控制的阶段,例如制造企业最主要的工作流程即是生产环节,通过信息化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监控整个生产流程,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操作环节效率的作用。比如说在产品开发设计或者车间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等重要流程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复杂工程结构设计(CAE)、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技术。
在企业管理中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规范企业中的基础工作并优化业务流程,运用信息集成应用系统例如事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产品数据管理等,有效地对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采集、加工和整合,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这就相当于管理要抓在点子上,通过某一点而带动整个企业的优化管理模式,保证企业工作环节顺利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
此外,企业在进行业务管理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非结构化的信息。非结构化信息是相对结构化信息而言的,诸如各种电子文档、网页、视频文件、电子邮件和多媒体等。因此,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电子文档管理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若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也 在随之改变,即从传统的片面追求完整的生产体系,企业产供销一体的管理模式渐渐转变为向外伸展,寻求合作的新型产业管理模式,即以某个企业为主导地位,分别有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等组成的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小到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采购和运输,大到产品的加工制造和销售等以及最终送到并且服务于客户,这个过程能够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管理流程。因此,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从零件采购到销售及客户服务等一系列流程的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企业信息化自然就成为了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就是利用企业局域网、互联网、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等技术资源对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及客户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协调,使企业能够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供应、销售、服务管理达到有效的统一,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顺利运作。
4. 结语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对企业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如今企业管理从传统封闭模式转向了外延的供应链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随之从单一流程或工序控制逐渐发展为能够支持企业供应链的整合管理,这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石磊.浅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08).
[2] 王茜.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0,(02).
关键词:数据库;应用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1
一、研究目的
国内众多企业,对于信息化有一种常识性的误区,认为一上信息化,企业内部的许多管理、销售、营销、财务、生产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可是一到现实,真正使用ERP的地方却感觉数据库在企业中的应用只是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并非是所预期的目标。
国内外目前充斥许多基于数据库应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公司,国外的有SAP、ORACLE,国内有用友、金蝶,当企业面对如此众多的软件公司时,已经不知如何面对每一家软件商,一个企业要选择的软件商一定是一家能够与企业相配的软件商,根据自己企业规模,选择有着长期经营历史、有着整体解决方案、有着非常现实的软件案例的软件商,而最为核心的是选择一家可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软件商。
在信息化项目选型时,很多企业不根据自身的企业现状,只是一味要求项目全面、长远、领先,但是往往忽视最重要的问题、适用。如在选择ERP系统时,会考虑选择一个大型的ERP系统,最好是集团型的ERP,或者是大型的数据库支持的,如ORACLE,并没有结合实际来观察是否适合。
二、研究意义
分析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和忙点为的就是要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发展,利润最大化,创建健全机制,利用20%的使用效率去带来80%的收益,在中国企业中实现信息化可以提升在竞争中的整体实力,例如: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所以说,企业的决策者们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应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把企业的信息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来抓。
三、理论发展现状
1.企业信息化概念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大部分的共识是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还分成许多外延部分 ,如下描述:
(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
①按所处行业分: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
②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
2.数据库的应用发展
对于数据库,现在还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数据库即为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StorageTek公司首席执行官Patrick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3.数据库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关系
信息是数据经过提炼筛选以后所得到的对使用者有效的可利用的数据,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必须要通过各方面的数据支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数据库的应用是对企业信息化十分重要的支撑,首先要有数据的集成才能完成后续的知识集成和人的集成,在实际当中数据库的应用和配套使用在客观要求上相当大程度的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效。
《 2011-2012年中国中央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央企业重组和改制、整体上市步伐加快,中央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业务执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协同化、集成化和数字化是中央企业信息化的主流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央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强化经营管理的有力武器。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法与快速发展的企业规模和管理改革相适应,在企业的管理改善和发展转型过程中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从企业信息系统的常见质量问题入手,就实施基于 APP的信息化过程框架(图 2),综合提升企业IT应用和管控能力进行探讨。
一、企业信息化质量现状及分析
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 ISO9001∶2008定义质量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126的信息技术标准中将软件质量定义为: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特性的总和,包括可靠性、可用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6个质量特性。
经过对电信、科研和制造等行业的多家企业信息化状态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发现常见的信息系统质量问题如下。
(1)预期功能未实现:鉴于信息系统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企业流程的目标性、动态性,业务需求往往不能被准确、全面地挖掘、确认和管理,导致需求没有得到正确的设计、实现和验证,无法达成预期的业务目标。
(2)项目进度控制乏力: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受软件开发、硬件、接口、网络、供电和机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项目策划、监控和风险管理机制,软件研发进度失控等原因,常常无法及时上线,影响企业核心业务支撑。
(3)遗留缺陷多,用户体验差:信息系统建设往往面临快速上线使用的业务压力,时间紧、任务重。进度压力、重开发轻测试、过程控制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验证不足,系统质量难以达到用户期望。
(4)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很多企业以部门为单位,以部门主要业务为对象各自开展信息化建设,网络、设备、数据、技术架构与实现难以复用,造成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受限于业务主体。
(5)维护性、扩展性差:企业缺乏对信息系统体系的统一规划与架构,项目层面难以开展有意识的通用设计与接口、数据复用,导致已有系统难以扩展、关联整合,运维投入大,且效果不好。
(6)对业务流程支撑性差,绩效不佳:大多数信息化活动往往将来自企划部、体系规定及相应业务部门的已有业务流程进行简单地自动化,未经梳理和再造的业务逻辑往往是混乱的、不适应自动流转的,难以很好地发挥 IT体系集成化、自动化、流程化的管理效用。
二、IT治理思路
针对上述 6大问题现象的分析,体现出企业 IT团队在需求开发与管理、项目策划与监控、风险管理、测试与验证等方面的管控不足,软件过程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扩展性差的问题,根源在于信息化过程处于自发、混乱的状态,缺乏统一的 IT规划和架构指导;流程绩效不佳则要求 IT实施必须结合流程管理和再造。质量现象 -问题原因-应对策略的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是企业要提升信息化能力,提升信息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 ①软件过程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 ②主动实施信息化体系规划,形成良性的企业 IT架构; ③好的信息系统离不开业务流程的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优化。
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核心与关键。建设可靠、易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化体系,首要的,就是实施软件过程控制,保证软件质量。
1.软件过程质量保证
以ISO 9000标准和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基础,众多的国家和企业裁剪和开发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软件过程体系和质量保证平台框架。在我国,此类标准与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众多行业领域中,用于规范企业的核心产品研发和主要业务领域。但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组织和个人,建设模式一般采用外包或结合较小规模的自主开发,其产品质量、特别是过程控制往往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在信息化建设中全面贯彻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具体要求,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
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过程特点,汲取ISO9000以及CMMI体系中的核心方法与要求,关注需求、架构、变更、测试、项目管理和供方管理等方面的过程,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条例,是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需求分析与管理。需求分析的随机性和时效性是信息系统软件区别于嵌入式软件和软件产品研发的重要特征。需求分析活动的开展形式往往随机且非正式,难以保证用户的持续参与。需求分析和管理过程往往因需求迟迟难以“确定”、需求二义性、项目后期发生的严重变更等问题,导致难以控制,甚至造成项目失败。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需求分析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①让用户尽可能多地持续参与到需求分析及其他阶段;②重视需求的跟踪与一致性,正视变更,将不可避免的变更控制在项目早期发生;③对于变更风险较大或初期获取需求较少的项目,考虑敏捷、迭代等生命周期模型,代替一成不变的瀑布模型;④加强需求的跟踪和验证,确保业务部门认可的需求得到满足。
(2)项目管理。由于业务部门迫切的使用需求,信息系统建设往往有较高的进度要求。为避免项目后期的测试、验证不足,甚至是延期交付,应实施项目监控与管理:①定义并管理项目范围,在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估计并形成项目管理计划;②根据项目管理计划,监控项目执行,除了进度、成本和资源等重要因素之外,尤其应注意风险管理、软硬件到位计划、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达成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间的冲突往往是造成项目滞后的关键;③项目团队的沟通、项目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供方管理。“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最优化地利用已有的生产、管理与财务资源”,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如是说。在信息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作为提高绩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解决途径。在选择服务提供商和外包执行的过程中,以下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①选择服务供应商,重点考察其资质、管理和交付能力;②清晰地表达外包的目标并获取认同,制定绩效衡量方法和制裁措施,取得供应商的重视;③外包执行和监控,项目策划时明确评价、监控供应商的时机和要求,并遵照执行,把控风险。
(4)质量保证与变更控制。软件质量控制与保证是通过走查、测试、质量审计和培训等手段使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通过确认/验收测试来验证产品质量,但更为重要的却是用户的及早介入,验证、走查系统的早期需求、设计以及代码。信息化建设同样离不开配置管理,其中变更控制(特别是关于项目范围、需求和计划的变更)必须得到有效的管控。
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主要靠软件过程控制实现,也就解决了“如何做”的问题。对于独立软件或站点,开展面向用户的需求获取即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但对于企业信息化体系,其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与企业的业务和流程紧密关联,IT实现应与流程优化相辅相成。
2. IT治理从流程开始
先做流程,后做实施,这样的IT管理体系建设才可能成功。如果企业跳过了管理流程化的环节,那就意味着将把一个混乱的、不适应自动流转的业务逻辑层呈现给实施方,这会让集成化、自动化的IT管理体系无法在复杂环境中立足。无法理顺信息系统与原有流程体系的关系,常常导致信息化与原来的手工业务两套体系并行,老的体系一直难于完全转化到新的信息化体系下,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对信息化也将颇有微词。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企业再造)的作者海默(Hammer)曾提到:不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简单的自动化,而要忘记它,重新开始设计,因为它是充满错误的。业务流程管理(BPM)是一种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而业务流程再造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流程体系的落地更多地依托信息化手段,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重要来源,只有符合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才能成功。同时,信息化过程也是企业流程再分析、再设计和落地的关键步骤。
将PDCA循环应用于流程管理,其步骤可以包括流程设计、执行、评估和改进。在具有成熟的流程和信息化体系的企业中,流程管理每一步都与信息化落地密不可分。每个信息系统的建设,都应在需求分析阶段将对应的业务流程进行再分析、再设计,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落地。赵泓一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比较,对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流程再造实行的配适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化企业建置的规划管理与系统开发阶段中,企业流程重组实施之程度较高,则企业信息化的成效将较高。”
信息化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满足不同应用的信息系统之间并非孤立存在,仅仅高质量地实施符合企业流程的IT应用并不代表这个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是健康、高效的。只有通过有序、精密地架构,科学地在各层次组织硬件、网络、接口、数据和服务等,形成明晰、可控的IT规划架构,才能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统一规划架构
被誉为世界“ERP流程之父”的奥林・汤普森(Olin Thompson)认为不充分的应用很容易吞噬信息化的价值。新系统30%的需求,已有系统已经实现;新系统20%的需求,已有系统也能够实现,但是一直没有执行。也就是说,已有系统的价值,企业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影响信息化发挥效益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管理,也就是协调、维护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和程度。
由于“重功能、轻架构”,以及缺乏IT架构管控制度与流程,企业的IT架构往往呈现出难以整合的异构的信息孤岛的集成结构,同时给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维护和扩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成功的IT管理体系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IT水平、具备合理、统揽全局的管理架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形成灵活稳健的IT架构,和谐的IT环境。进而,形成信息系统构架框架,使用逻辑的企业构造蓝图来定义和控制企业系统和其他组件的集成。总结起来,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规划。
(1)企业基础网络规划绝不是简单的网络部署以及服务端/客户端的承载。安全、数据交互和业务整合是网络规划中最应考虑的因素:以电信运营商为例,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往往比管理支撑系统(MSS)有更高的安全考虑。网络的划分如何保证安全与效率的统一,其安全策略与鉴权机制如何设定?移动互联网和终端的发展,如何使我们在享受移动办公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保护国家和商业秘密?以上所有的综合考量,基础网络层的健全协调将是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保障和前提。
(2)业务应用层的规划包含功能的规划和数据的规划。功能规划,除了可以避免功能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外,也是信息系统保持一致性和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的有效途径。数据规划,指识别和分类由流程、需求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在对数据和业务流程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和业务流程的关系,进行系统总体逻辑结构规划,即功能规划。目前,很多企业采用拥有完善的鉴权认证机制的服务总线来实现功能和数据的划分与复用。
(3)在功能与数据流的有效规划基础上,有序整合,提升现有IT资源的利用,新的功能可以通过组合现有的服务快速构造出来。功能的松耦合更利于其自身的变更和完善。便捷地应用合作伙伴的服务并提供服务,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决策支持/专家系统也可在此基础上快速构造。
三、基于APP的企业信息化过程框架
信息化不是目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对业务流程进行评估、梳理和再造,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实现和管理提升的重要工具,而IT规划和软件过程管理就是其中的关键过程。因此,健康的企业信息化过程是关注APP并不断改进的建设过程。过程框架如图2所示。
在此框架下,根据企业业务流程远景和IT战略规划,通过实施有效的软件过程管理控制,营建高效、良性的企业流程体系和IT生态,才能使信息化成为企业的管理优化和业务转型的动力和关键。
(1)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质量的核心过程。软件生命周期前期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是与业务流程和已有IT架构广泛交互的过程,作为信息系统实施的输入,是信息系统好坏成败的关键。同时,作为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软件应在全生命周期实施必要的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验证、外包管理和配置管理等)。
(2)流程体系是企业信息化的依据和动力,信息化则是流程不断自我审视、走向卓越的基石。流程靠信息技术实现落地和升华,信息系统必须符合企业的流程形态。业务流程的分析、改进主要在软件的需求分析过程中落地。越来越多的成熟企业通过实施流程管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达成。
(3)信息系统建设的软硬件设计活动必须基于已有的企业IT架构和规划。好的IT架构支持信息系统的高效扩展和软硬件资源的复用,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更能降低IT实施的难度和风险;每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应遵循、保持并完善整体架构的规划。
调研中发现,金融、电信等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多年来IT战略规划能力的提升,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和人才体系的建设,维护并持续改进自身的企业架构,实现了从业务电子化到信息化的转变,企业信息化体系已经走上了良性优化的道路。同时,很多其他制造、服务性行业的企业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流程套路,导致信息化的投入无法带来与之匹配的最优绩效。因此,此类企业应坚持实施基于APP的信息化过程框架,培养信息化人才,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实现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