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经济调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顾全大局,配合省市完成区(市)、县级调查队体制改革
*年,是县级调查队改革的关键之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做强市队、整合县队”的改革思路,积极向区统计局党组、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多方支持,配合省市业务部门,完成对县级调查队体制的改革工作。
二、抓好基础工作,促进专业工作升级
(一)强化城镇住户调查基础工作。按照温府办发*号文件精神,从基础工作入手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会同社区及调查户所在单位做好记账质量抽查,明确账本的收送时间,确保调查户客观、真实、规范地记好家庭收支账;二是积极与各镇、街道和区级各部门、驻温各单位协调与沟通,为调查户落实记账补贴,做好调查户的稳定工作。(住户科承办)
(二)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抓好价格预警。一是健全商品价格调查网络,准确、及时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动态;二是开展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编算工作,科学测算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影响程度;三是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推行及价格资料网上直报;四是会同物价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主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信息。(价格科承办)
(三)建立失地农民可支配收入指标监测体系。围绕全区的工作重点,建立并完善失地农民可支配收入指标监测体系,为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服好务。(综合科承办)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一)抓住调查队体制改革的契机,选派职工参加省、市调查队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二)利用统计网络健全的优势,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有效提升辖区内辅助调查员的业务素质。(各科室承办)
四、跟踪社会热点,搞好调查研究
一方面以问卷形式开展抽样调查,收集城乡居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民意问题,特别是跟踪社会热点开展“每月一情”问卷调查,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服好务;另一方面以记账形式(抽中户逐日逐笔登记家庭收支流水账)开展抽样调查,收集不同收入阶层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情况的数据资料,为区委、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综合科、住户科承办,全队协办)
五、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工作目标和临时性工作任务
(一)配合区政府农普办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
(二)配合区纪委完成投资软环境测评工作。
重要经济目标是维系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生灾害或遭到破坏后,对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战略、战争潜力、维持和恢复城市基本运转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性单位和系统。为了切实抓好我市的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按照省里的安排部署按时按质完成此项工作,现将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做好城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的通知》(云防办〔〕170号)转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是贯彻《人民防空法》和云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任务,也是做好新时期军事准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各县区人民政府、武装部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通知要求的精神上,充分认识开展城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昭通军分区研究决定:成立昭通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各县区要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及办事机构,加强对调查工作的领导。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城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重要经济目标的调查,目的就是摸清底数、级别等一些重要基础数据,为防护建设提供决策和保障。各县区要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工作步骤:第一阶段:*年6月10日—7月18日为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分类普查阶段;第二阶段:*年7月19日—7月28日为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完成普查有关表格的汇总,按规定自审并确定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的重要经济目标,及时上报“昭通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阶段:*年7月29日—8月19日,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领导组审定评估,确定我市的重要经济目标并上报省政府省军区审批。
由于该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各县区要抽调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同志组成工作队伍,为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将组成专门工作组,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各县区的领导机构成立后,请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三、强化协调,明确要求
(一)各县区要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准确把握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范围、等级划分、实施的程序和方法,做到重要经济目标重要数据不缺失、不夸大。
(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调查工作顺利推进。市重要经济目标调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县区工作的业务指导,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关键词: 城镇土地调查; JSCORS; 技术设计; 质量
1. 引言
靖江市为调查城市和建制镇内的工、商业、基础设施、住宅用地,查清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各行业用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汇总,建立和完善全市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由靖江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委托作者及所在单位负责实施,开展了1∶500城镇土地调查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靖江市马桥镇、生祠镇、新桥镇、东兴镇、江阴园区及开发区30.93平方公里的1∶500城镇土地调查(含地形、地籍图测绘)、数据建库工作。该项工作在从2011年11月开始,至2013年3月结束全部内、外业工作并通过监理检查并提交全部资料,2014年12月通过泰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综合利用江苏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Jiangsu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JSCO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性能优越的Leica免棱镜全站仪及Leica手持测距仪,根据测区不同的地理条件、合理利用各工序的特点,适当调整了部分工种次序,保证了优良的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技术设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靖江市城镇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旨在进一步提高城镇地籍测量的成果质量与工作效率。
2. 技术方法介绍
2.1 主要已有成果和技术分析
本项目已有成果主要有四种:①靖城镇及开发区1∶500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此数据现势性较强;②斜桥镇、新桥镇已经完成1∶500地形调查(不含权属调查),可作为地形要素测量的依据;③2008年3月制作的1∶5000DOM,可以作为本次调查的工作底图。④本测区范围内的控制测量成果,作为本次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
2.2 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实施
参考已有成果,利用先进可靠的GNSS接收机进行一、二级GNSS控制测量,利用网络RTK(JS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个别隐蔽区利用高精度全站仪)。
土地登记申报按村(居)集中申报,有利于集中调配作业力量。地籍调查利用工作底图进行实地调查。
由于采用现势性较强的工作底图,可同步安排地籍测量工作。靖江市本次实施调查的范围主要为各个乡镇、街道、开发区,该地区建筑密度及建筑强度较弱,尤其适合采用JSCORS方法配合作业。该地区建筑特点分为四类:①三层及以下普通住房建筑群;②两层或三层新农村小区建筑格局,建筑间距较大;③低矮的老街区,建筑杂乱,不易区分权属;④轻工业建筑区。针对以上四类区域的特点及分布,①②④区域,优先安排地籍测量,成图后即可作为地籍调查的依据,③区域根据地籍调查后的初步成果进行地籍测量。
采用静态观测方法加密了部分一级GNSS点作为本次测量的起算成果,建立控制网模型,直接采用JS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利用1∶5000DOM制作工作地图,利用全站仪全野外实测所有界址点,不绘制草图,由内业展绘后校正原图后直接成图。
利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化系统对入库前的地籍图、地形图、入库基础街坊图的内业数据进行检查,保证了入库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将经过检查的图形和属性数据转入数据库系统,并按要求进行检查、补充录入、计算统计等相关操作后,达到数据标准要求。
3. 成果质量分析
项目部在地籍测量开始前,首先对一级GNSS点、相邻一级GNSS点边长、图根控制点点位、相邻图根控制点边长进行了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对部分街坊的界址c、地物点点位精度、界址点间距、地物点间距进行了抽检,具体见精度统计表。
对地籍图进行了100%内业检查和100%的外业巡视,对地籍调查档案进行了100%的内业检查,并抽查部分成果到实地核实。以上检测结果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 结论
本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技术设计和方法先进可靠,实施计划合理有序,成果质量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荣获“2014年度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优秀工程勘测报告二等奖”。本项目前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利用分析,对测区进行了实地踏勘,并按照建筑特点进行分类,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想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得失主要有以下几点:
(1)GNSS控制网: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规范的修订,GNSS测量技术的不断成熟,在适当情况下,采用GNSS控制测量取代传统的图根导线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测区采用GNSS控制测量测设了一级GNSS控制点79个,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控制测量队人员素质的要求,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控制成果质量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JSCORS:充分发挥JSCORS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的优势,取代原有图根控制点测量方法,通过JSCORS技术在野外能够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点坐标,具有灵活、快速的优势。本测区大量应用了JSCORS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随着“三星”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采用JS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将会不断普及,更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索地籍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使之在广泛的实践中得到创新和改进,以实现其在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中的服务功能。
(3)充分分析利用已有数据、资料能够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优化工作流程。本测区充分利用已有地籍图、地形图,特别是1∶5000DOOM作为工作底图。在地籍调查中在工作底图上直接标绘宗地草图、注记堪丈距离和其他调查信息,即直观又美观。此工作底图在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中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野外数据采集时,利用工作底图作为草图,内业即可直接编图,作业效率得到了提高。
(4)重视专业应用软件开发:自主开发了数字化系统,能够实现从数据导入、影像叠加、数据编辑、数据检查、批处理、数据赋值、数据入库、数据转换等一系列功能,同时拥有较高的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其他商业软件相比较,具有可根据测区情况进行软件配置、软件升级、功能调整等优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作业员反馈,及时更新了图形编辑和数据检查、数据转换等数个功能,简化了重复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 唐祥云, 刘丽. 地籍测量学-第2版[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 孔祥元, 郭际明. 控制测量学. 上册[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平顶山工学院. 地籍调查与测量[M].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
[4] 《城市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CJJ/T 8-2011, 2011-11-22.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人技能调查;政策建议
成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人的技能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成人技能素质的测量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管理和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在校的年轻一代进行教育培养的方向和标准。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社会的到来,制造业和某些低技能工作逐渐自动化,社会对于具备简单工艺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而对具备诸如信息处理、高级认知、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劳动力的需求上升。因此,在21世纪,成人除了掌握特定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通用”技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助其更好地在这个不确定且迅速变化着的世界生存。
一国政府不仅需要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的变化有所了解,还需要知道新世纪公民的必备技能及具体要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于2008年首次开展了“国际成人学习能力测评项目”(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PIAAC),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数据(第一轮的调查结果已于2013年10月8日公布)。
一、OECD成人技能调查的实施
(一)目的
成人技能调查①是国际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对成人实际掌握技能的直接测评,而不是基于他们获得的学历或资格认证证书的成人技能调查。该调查旨在衡量个人参与社会和促进经济繁荣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准确描述关键的信息处理技能在掌握了高级和低级技能水平的成人中的分布情况,帮助各国政府了解教育和培训系统应如何培养这些技能,并告诉我们如果要成为全球化的经济社会中的合格公民,我们面临的现状、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如何去做。成人技能调查是PIAAC的核心,该调查为决策者提供与成人技能有关的独一无二的数据。成人技能调查在调查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四点:一是使调查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国家都有效;二是使各国都能够用本国语言开展调查并获得具有可比性的结果;三是使调查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四是便于决策者监测其国内人力资本的发展情况。
(二)对象和内容
成人技能调查分两轮②进行,第一轮结果已于2013年10月8日;第二轮结果将于2016年。第一轮成人技能调查于2011-2012年进行,共有23个国家参与,其中包含17个欧盟成员国,调查的样本为各国5000余名16~65岁处于劳动年龄的成年人,共计15.7万人。调查的内容为受访者的识字能力、算术能力及其在高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调查项目也包含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信息网络与通信科技的使用,一般工作技能是否符合工作需求,以及教育、工作、社会经济背景等相关问题,以此来获得广泛的信息。为了扩大调查范围,此次调查主要通过计算机问答的方式衡量技能的使用情况,如果被调查者不会使用计算机,也可以采用纸笔形式。此项成人技能调查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表1所示。
调查中的直接评估部分对三个领域的成人技能进行了评价:识字能力、算数能力、在技术要求高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种技能为发展其他更高等级的认知技能奠定了基础,是获得并理解特定领域知识的前提条件。从教育到工作再到日常生活,这些技能都是必需的,因此,它们被视为“关键能力”。对这些技能的具体评估方案如表2所示。
至于具体的测试内容,只有一部分题目对外公开。其中,“阅读能力”考查被调查者理解文章并进行应用的能力,例如浏览登载有市民马拉松大赛开赛通知的网站,查出主办方的电话号码。
“算数能力”考查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价格及气温的计算等。
“在高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被调查者是否能够完成电子邮件的分类及利用电子制表软件整理数据。调查非常注重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3]
二、OECD成人技能调查的发现
在此次调查中,在“阅读能力”及“算数能力”方面,日本超过平均分20多分,位居榜首。该结果表明,日本初中毕业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甚至超过了美国和德国高中毕业生的水平。负责分析工作的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国际研究合作部长小桐间德称:“这是因为我们较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并注重传授阅读、写作、计算的基础知识。”在“在高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日本的分数超过平均分,名列第十。[4]
在“在高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瑞典以44分的高分名列单项第一。瑞典能够获此佳绩,一是得益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二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体系中的高效应用。据瑞典官方网站的数据,瑞典总人口数约为900万,其中78%的人每天都使用网络,96%的学生在学校里能够使用电脑和网络。瑞典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必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驾驭现代科技[5]。芬兰的三项技能排名均为第二,早在2009年的PISA测试中,芬兰就显示出了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6]
此次成人技能调查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7]
(一)技能水平与就业、收入有关
调查得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于成人的人生际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熟练掌握识字、算术、在高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往往能够给成人带来较高的收入。而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太顺利。从个人层面来看,低技能会降低个人收入,容易面临失业的危险,有损个人身心健康,不利于人际交往等;从社会层面来看,低技能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产出,阻碍技能的传播,削弱社会的整体凝聚力,加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二)高学历不等于高技能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技能水平并不呈现正相关。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更多的是与他在工作中使用的技能相联系,而不是其受教育程度。虽然学校的正规教育在基础技能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教育不会自动转化为技能。很多学习过程发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如家庭、工作场所以及个人自主的活动中。因此,人们必须在一生中不断地发展技能,终身学习的机会对于高技术和低技术水平的工人来说都很重要。
(三)拥有高技能不等于能够运用高技能
“一些在识字调查中成绩不佳的成人显示出很强的基本读写技能,但他们却无法将这些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8]。这说明,技能的价值需要在具体的应用中显现。而且,技能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与使用的频繁程度有关。如果一个人的技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不到充分使用,那么,长此以往,这部分技能就会逐渐萎缩。因此,在开发个人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技能进行长期和有效的维持。
(四)影响技能的因素
1.早期教育水平
早期教育带来的高水平的识字和算术能力,会使人们对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产生较强的需求,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地,早期教育的贫乏可能会导致成年后技能的薄弱,而技能的低下则会使人们更不愿通过成人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技能,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帮助低技能的成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至关重要。
2.年龄
调查结果表明,技能的熟练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通常会在30岁左右达到一个高峰,然后稳步下降。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显示出较低的技能水平。因此,人们不得不在一生中去不断习得并发展技能(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但这不是唯一的途径)。
3.性别
拥有同样的技能并不意味着拥有平等的机会。调查显示,一些女性具备与男性相当的技能熟练水平,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女性往往得不到平等的机会来使用其技能。
4.社会经济背景
调查表明,在德国、意大利、波兰和美国等国,社会经济背景对成人的识字能力有重大影响。在这些国家中,父母的受教育层次高,孩子的技能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5.教育和培训
此次调查证明了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技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那些经常从事与识字、算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职业的成人,在得到教育和培训后,他们的相关技能都会更加熟练。
6.地域和语言
在大多数国家,出生在国外的人和生活在本国的人在技能水平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生活在国外不足五年的人的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在本国居住超过五年的人,这可能是因为融入到一个新的社会时,适应环境和学习语言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与精力。
7.职业
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影响着其所具备的技能,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何种技能与他所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工作会影响个人技能的发展及维持。例如,高技术的工作为保持较高的识字、算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从事低技能工作的人则面临长期不使用这些技能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对成人技能测量指标的借鉴
在我国,“成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文化技能素质,如何测量和评价成人基本文化技能素质,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涉足的领域”[9]。2005年,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高雅莉通过借鉴OECD国家开展的PALS和PISA研究的经验,将“成人基本文化技能素质”的界定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维度,也称为素质结构,具体的评分体系见表3。
通过与OECD的此次成人技能调查指标体系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同之处,如都关注识字、阅读和数量运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我国的成人技能测量指标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于被调查者的基本背景以及日常生活中对于技能的真实使用情况的关注;在指标的界定和各级指标的具体划分上不够细致,降低了指标的可操作性;测量的指标体系也没有体现时代特征,没有关注到当前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需求等。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OECD成人技能测量指标的学习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指标数据的国际通用性和国际可比性,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满足国际数据指标的比较和分析,帮助我国更好地进行国际定位。
(二)重新界定“文盲”概念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盲”的解释只是简单笼统地将其表述为:“不识字的成年人”[10]。我国《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500字以上而尚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字以下者为文盲”。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文盲”的界定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基础上,并未涉及技能层面,对于成人的总体要求较低。尽管从2009-2012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扫盲工作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见表4),但文盲的减少并不等于成人识字率的提高。“文盲的绝对数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扫盲工作的失败。其重要原因在于出生率高,适龄儿童因种种原因不能入学或中途退学的数量增加,不能达到读、写、算的最起码水平而沦为新的文盲”[11]。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与新通信工具的普及对成人的素质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文盲”的界定也应该与时俱进。
国际成人扫盲调查在约20个国家分3个阶段(1994年、1996年、1998年)进行,这次调查从文学、文献和识字数量等角度衡量了成人的识字能力,汇集了相关的个人社会经济背景信息。在此次调查中,一批与过去意义不同的新的“文盲”诞生了――那些虽然受过传统教育,会原始的、基本的读、写、算,而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及图表,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不会操作现代生活设施,与现代生活接不上轨的人。[13]
在参与此次OECD成人技能调查的国家中,没有使用过电脑或者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如不会使用鼠标)的成人比例从7%到27%不等。而且,一些成年人对使用电脑缺乏信心。在那些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的人中,大多数人仅能通过使用常用的应用程序或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去解决问题,如发送电子邮件。因此,对“文盲”进行高层次的界定刻不容缓,从整个社会层面提高对成人的要求,不断加强成人的信息通信素养,不仅能有效推动我国扫盲工作的开展,还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深度发展。
(三)政策建议
1.通过教育与培训开发能够满足需要的技能
确保技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这是技能政策最核心的目标。我们应该强调通过教育和培训发展合适的技能来确保技能的供给,通过吸引和留住人才来影响技能的流动。重要的是,技能的供给不仅是对技能需求的回应,而且也是对技能要求的回应[14]。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高质量的初等教育,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扎实的教育基础。第二,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政府应在财政上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组织人力、物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而建立完善的各级各类职业培训体系,满足各类人才技能培养的需要。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培训。第三,向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联系,使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并形成良好互动,进一步将终身学习落到实处。这个过程需要雇主、雇员、政府、家长和学生等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
2.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激发和保持技能
人们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不使用自身所拥有的技能,甚至是退出劳动力市场。而鼓励那些闲置的劳动力进入或重返劳动力市场,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技能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再培训的方式对那些闲置劳动力给予支持,通过福利制度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激励,鼓励他们能够进入或重返劳动力市场,同时也为满足雇主的需求扫除障碍[15]。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全面的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求信息,利用社会上发达的信息通信网络,收集各种人才需求信息,并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人才市场组织,将这些信息及时传播,形成媒体、组织、企业、政府的多元信息传播渠道。还可以通过建立各种大型数据库,对这些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让信息流动起来,防止因消息闭塞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第二,创建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持续关注市场动态,提高培训和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随时能够跟随市场的需求变化而进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整。第三,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体系。政府应降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门槛,激励他们重返劳动力市场,发挥自身价值。
3.创造能有效使用技能的岗位
技能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为了确保对技能的有效使用,防止技能长期搁置而导致的萎缩现象,关键要从岗位对于个人技能的需求和个人技能水平之间的匹配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减少人才在地域流动中的阻碍,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时,提高低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鼓励高技术人才进入制造产业,以此提升产业人才队伍,增强整个产业的生产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为低技能群体提供有效保障和政策补偿
低技能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国家人力资源队伍的水平、产品服务的质量等。当前,中国低技能劳动力的构成主体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民工)、城郊结合部居民(失地农民)、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升学失利的城乡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弱势个体从业人员等[16],这些人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属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此类群体进行相应的制度政策补偿,使他们在医疗、教育、住房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在此次成人技能调查报告中,没有试图对能力(competence)和技能(skill)进行区分。因为这两个词都是指被调查者在给定的情况下的适当行为,两者都涉及知识的应用(显性或隐性)、工具的使用、认知和实践的策略及程序,而且都表现出信仰、倾向和价值观(态度)。
②第一轮参与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挪威、波兰、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共和国、西班牙、瑞典、联合王国、美国。第二轮预期参与的国家有智利、希腊、印度尼西亚、以色列、立陶宛、新西兰、新加坡、斯洛文尼亚、土耳其。
参考文献:
[1][2]OECD. OECD Skills Surveys[EB/OL]/site/piaac,2013-10-08.
[3][4]贾晓楠.经合组织举办国际成人力调查日本两项能力夺冠[EB/OL].,2013-10-11.
[6]曹冰.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 三项目中日本两项折桂[EB/OL].,2013-10-09.
[7]OECD.OECD Skills Outlook [EB/OL].,2013-10-08.
[8]OECD.The Survey of Adult Skills (PIAAC)[EB/OL]. ,2005-10-08.
[关键词]敦煌元素;城市景观设计; 兰州
[中图分类号]H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24-02
城市承载并彰显着地域文化,是地域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让此地的城市居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体现城市的个性、魅力和灵魂。特别是省会城市,它的城市景观设计包罗万象,不仅要有时代性、世界性,更要有地域性、民族性;既要有视觉美感,也要有精神展现,还要有可持续发展性。省会城市的景观设计说到底就应该包含省内各地方景观文化元素,而且还要突出重点地区的景观文化元素。省会作为省行政中心,是国家一级行政区,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体。因此,省会城市景观文化体现的是整个省的景观文化和地方特色,是一省文化发展方向、风格、程度的集中表现。对甘肃省城兰州市的景观设计而言,它的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兰州本地区的景观文化,还要体现整个甘肃省的景观文化。甘肃省具有世界知名度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景观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考虑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而且还应该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其成败得失,以便为兰州城市景观设计师提供参考,推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发展。
一、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敦煌元素
敦煌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综合立体空间艺术,不仅具有佛教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价值。沉积千百年中国文化的敦煌景观艺术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兰州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敦煌景观文化元素:
(一)建筑元素
建筑元素主要有仿建石窟建筑元素本身的建筑景观,还有具有唐宋遗构之木檐斗拱,以及藻井、莲花柱头、抬梁式结构风格、木构架的形状、筒瓦屋顶、柱坊、石窟壁画上的建筑画门窗、建筑施工图等。敦煌景观文化中的建筑元素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得最广最多的一种元素。不管是在公园、小区还是在学校,或者一些行政单位,具有敦煌景观文化性质的元素极为常见。
(二)雕塑元素
雕塑元素的内容主要有敦煌的乐舞、彩塑、飞天、反弹琵琶等。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飞天和反弹琵琶等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这两者因为是敦煌景观文化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已经成为了敦煌景观文化元素的代表符号,而被兰州城市景观设计者们普遍运用。特别是那些反应大唐时代的文化景观,必定会用到反弹琵琶这个敦煌元素。因为,反弹琵琶这个敦煌文化元素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其表现形式上多数是以雕塑的形式呈现。
(三)壁画与图案元素
敦煌艺术中的壁画,特别是那些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元素与符号,常常会被城市景观设计师或者雕塑家们借用过来,如一些著名的人物雕塑、民俗壁画。在图案方面,常常运用的是牵驼纹、莲花纹、画像石砖、卷草纹、葡萄纹、宝相花纹、浮云纹、几何纹、水涡纹、团花纹、小佛像及上下反复连续的三瓣叶纹、火焰纹、飞天图案,用侧莲作为角花的图案,另有黑白线、点纹、波斯的连珠纹、忍冬纹、“三兔三耳”旋转图案、重叠的垂幔、垂帐、璎珞、铃铛、风铃等装饰图案。除此之外,还有多层次二方连续所组成的图案。壁画与图案元素通常只用在一些主题性或主体性的景观工程之中。
(四)敦煌色
敦煌色是指敦煌壁画中的一些基本色调,它具有雄厚、大气、深远、包融的特点。在敦煌景观文化中,敦煌色主要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它们在一些主体景观中通过综合搭配演绎敦煌景观文化,华丽而典雅。要么是土红、土黄、石青、石绿,要么是以石青色为主,再调配少量朱砂色进行对比。如个别景观在表现唐代富丽华贵、浓重辉煌的历史风格时,设计者多采用色彩退晕的手法突出其景观装饰风格。城市景观设计者多遵循这样一个规则:宁“灰”勿“怯”, 宁“古”勿“燥”。
(五)曲线条
曲线条也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曲线这个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源于唐代,并流行于今,被誉为中国的“洛可可”元素。它流畅、华丽,常被城市景观设计师们不由自主地加以运用。不管是在雕塑、壁画中,还是在植物花卉景观设计中,曲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惟一很少见到曲线元素的地方只有在景观建筑设计之中。
二、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现状
(一)敦煌元素运用的领域
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敦煌元素主要应用在城市的景观建筑设计、广场、公园、校园、小区、楼盘、步行街、商业公共空间、行政公共空间、人行道等广大领域。如小西湖公园、植物园、雁滩公园、西北师范大学的艺术广场、南北滨河景观道、安宁庭院、张掖步行街、建兰步行街以及一些人行道上等都或多或少有所运用。可以说,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无处不在。在这些领域中,主题性公园、广场、楼盘小区、商业步行街是运用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最多的地方。而且,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敦煌元素中的飞天、祥云纹、井藻、木架构以及敦煌三色等在以上领域中运用较多。特别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飞天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它们或以圆雕出现,或以浮雕出现,或以壁画的形式来表现,冷暖色兼具,多采用石材雕刻而成。
(二)敦煌元素的表现形式
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以这样几种形式表现出来:雕塑、浮雕、壁画、景观建筑、喷泉、水中浮岛景观、水上游乐设施景观、彩绘、图案纹样(如地面铺装图案、墙体与桥梁架构等处的图案)、植物景观(如花卉图案、绿色雕塑景观)、建筑花窗、城市家具与公共设施,以及一些景观小品(如景观灯、指示牌、公告栏、霓虹灯)等。它们或配以敦煌色,或以材质本身表现,或以素色展现。其中,雕塑、浮雕、壁画、彩绘、景观建筑、喷泉、水中浮岛景观、水上游乐设施景观等几种表现形式多出现在公园、广场、寺庙景观设计中,特别是在一些主题性公园、广场、酒店和寺庙景观设计之中。南北滨河路的景观设计中也有很多关于敦煌景观文化元素的雕塑、壁画、景观建筑等表现形式。而且,这些雕塑、浮雕形式还多以石材雕刻而成,姿态各异,以优美的动态展现出甘肃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如植物园中的敦煌园主要以壁画和雕塑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壁画和彩绘多出现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多以木构建筑形式出现。比如,兰州小西湖公园附近的建筑与沙洲市场建筑一样采用了木构、壁画、装饰纹样等敦煌符号;兰州市博物馆在色调上还采用了敦煌壁画稳重和谐的搭配。这种具有敦煌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兰州市里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宁卧庄酒店的整体设计也能看到明显的敦煌景观文化的魅力,体会到敦煌景观艺术带给观者的震撼和强烈的文化气息。另外,图案纹样主要出现在广场、建筑墙体和公园桥梁景观设计之中。其他表现形式则零星出现,主要在节日期间出现在城市的动态景观设计之中。
(三)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整体景观评价
兰州是中国惟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不管是从地理优势,还是从地方旅游资源来看,其城市景观设计都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但就敦煌景观文化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整体现状而言,其带来的景观效果参差不齐。优点自不必说,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题性、主体性不强;广泛而不集中、不突出;不能更好地突出其地域性的文化社会价值;表现手法陈旧传统,缺乏多样性和突破;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运用面太窄,渠道不宽;欠缺与时俱进性。
区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快与外界的交流,利用现代经济技术和“他者”文化不断优化自身,以形成有活力且能不断超越自身的地区文化特色[1]的城市景观设计。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敦煌元素只要不断超越旧有的手法,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手法,不断吸收更具创意的文化艺术思维,才能打破固有的套路与窠臼,使之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与城市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沉积千年中华文化的敦煌景观文化还需要我们城市景观设计者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开创民族文化遗传保护和传播的新途径,并促进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全面、深入多样的再生能力。[2]总之,只有在对兰州城市景观区域进行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才能使设计者和决策者们更有效地把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大体系之中。也只有在继承敦煌景观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景观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体现区域景观文化特色,并使之符合时代景观审美要求。整合甘肃省地方景观文化元素用以包装整个兰州城市景观,既宣扬了甘肃本土文化,使城市景观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同时又提升了兰州城市景观文化形象。这就需要城市景观设计师和决策者们的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才能将伟大的敦煌景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注 释]
论文摘要:医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消费状况。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医生行为扭曲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生存在诱导需求、患者自身对医生行为的约束作用不够以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时医生行为约束不足。控制医生的诊疗行为,是从根本上建立医生声誉机制、建立医患长期的合作制度和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激励与约束机制。
医患关系是基于医生诊疗行为和患者就医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医患关系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医疗卫生事业自身的特殊性,医生和患者之间拥有不对等的信息,双方掌握的医疗技术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一致,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基于北京市医生与患者对医生职业行为特征的认识差异,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生行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一、医生职业行为与信息不对称
(一)医患双方时医生职业行为的认识
医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职业性行为。医生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存在,它首先是一种职业。那么,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医生职业究竟具有哪些特点?2007年“医患关系的经济学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向医生和患者做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医患双方都认为医生职业具有高技术的特点,但是他们在医生职业的风险、压力、收人等方面的认识差距比较大(如图1所示)。
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行业具有进人壁垒高、专业知识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特点。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疗技术,而且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从图1可以看出,患者对医生职业具有“高技术”性也是非常认同的,甚至比医生的认同度还要高,患者医疗需求只能通过医生的诊疗来得到满足,所以,患者也非常期待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然而,患者对医生职业高风险、高压力的认识明显不足,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医疗行业存在高风险以及由此给医生带来的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医患比例平均相差大约40个百分点。由于疾病千变万化,不同患者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便是对已经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疾病,在治疗手段上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的结果。此外,医生职业是否具有高收人也是医患双方之间认识差距最大的一个特征。在社会现实中,患者就医成本高、医院药品收费高以及红包、回扣等问题都会使患者认为医生属于高收人群体。
(二)医疗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医疗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必然造成医疗职业具有其他职业所没有的高风险性,也造成医患双方对于病情和诊疗方案的信息不对称,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患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医患双方对医生职业行为的认识差距以及信息不对称,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社会浮躁、利益导向严重、缺乏信任的状况下,医生职业行为可能发生扭曲,患者也会怀疑医生玩忽职守,激化医患矛盾。
在医疗体系中的三方主体中,除了医患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外,医疗保险机构作为医疗费用的筹集和支付主体,它与医生和患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当医疗保险机构介入医疗服务市场后,相对保险机构而言,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了解,患者相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保险机构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患者参加医疗保险之后,保险机构就会充当人的角色代表患者向医生购买医疗服务。在这两者之间医生同样处于相对信息优势地位,而医疗保险机构相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二、医生职业行为发生扭曲的原因分析
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患者的人,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患病治疗时,首先由患者选择医生,然后由医生代替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然而,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往往不一致。当两者利益不一致时,在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条件下,人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用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进行诊疗活动,如重复检查、乱开大处方、延长住院时间和防御性医疗等。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医生诱导需求
诱导需求理论认为,医疗服务市场有需方被动而供方垄断的特殊性,供方医生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具有决定作用,能左右消费者的选择。在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医生可以创造需求,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医疗供给的增加,医疗需求也呈上升的趋势。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人受诊数与一定人口拥有的医生成正相关的关系。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都证明医生具有诱导需求的动机。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客观的人口因素、医生供给量(人口比例)、医疗供给价格等方面来证明引致需求的,即医疗服务量的增加会引起医疗需求的增加,在医疗这一特殊的市场上,供给决定需求。从理论上讲,这些现象在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可能存在,但在我国现实中,供给诱导需求更多地是由激励与约束机制扭曲和医疗道德滑坡的因素导致的。
医生的诊疗方式和诊疗行为是医疗费用产生的根源。由于医生具有专业技术,掌握着患者没有掌握的健康信息,具有信息优势,而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内容、质量、效果、价格等信息不是很了解,这给医生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留有很大的余地,医生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医疗供方扮演着提供医疗服务和完成医疗消费的双重角色,而医疗卫生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得医疗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其在信息资源上的优势改变病人的偏好,诱导病人需求,创造消费和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在现有的“以药养医”医生激励体制下,医生提供高质量、高价格的治疗方法或提高患者的医疗消费量会增加医生的收人,而且采用先进设备进行检查有利于降低医疗诉讼风险。在我国某些医院,医生诱导需求的程度还取决于医院承包经营情况,因为医院与科室、科室与个人都签订了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经济指标多为硬指标,并且科室和个人的收人往往又同这些“硬指标”直接挂钩,谁创造的“经济效益”越高,谁的奖金就越多,谁的“收益”也就越大。在这种经营机制下,医疗过程中医生在众多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常会选择较复杂、档次较高的办法,甚至产生乱收费、扩大住院标准等清况。
(二)患者自身对医生行为的约束不够
在当前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下,患者虽然是医疗服务的接受者或者消费者,但是对医生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并不明显。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作用下,患者对医生行为的激励与约束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险机构和医院来实现,而这个过程包含患者对医疗保险机构、保险机构对医院、医院对医生等多重委托关系,而委托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这样就极易减弱患者对医生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合理的医生激励机制很难形成。另外,我国医疗资源普遍分布不均,社区医疗卫生水平低,真正意义上的“守门人”制度还未建立,医患之间基本上是一次性的随机配对的短期关系,这给医生道德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契机,医生不能很好地代表病人的利益,许多医生想做的仅仅是,在避免医疗事故的前提下,为病人消除或控制病情,而不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努力寻找在医学和经济意义上的最佳治疗方案。
(三)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生行为约束不足
医生行为扭曲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医疗费用的支付手段不健全,医疗保险机构谈判能力较低。目前,医疗保险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支付手段,依然采用以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服务单元支付为主要内容的后付制,尽管这种方式操作比较简单,适应性和灵活性强,而且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医疗机构因病因人施治,有利于医学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和服务项目的不断更新,但是这种方式对医疗费用开支的约束力最弱。
约束力较低的后付制往往会引发医生采取分解住院、二次住院等手段,增加就诊人次,获取更多单元;或采取降低医疗服务、超“单元标准”停止治疗的手段,节约单元费用留作己用。而且,医生往往也不会严格执行“三个目录”。以药品目录执行情况为例,因医生治疗过程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医疗保险机构无法对其进行干预,该用哪种药,不该用哪种药,主治医生才有最终的决定权。因此,医生往往会增加自费药、乙类药的使用比重,甚至在同等药效的情况下,也不会选择使用甲类药。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保方在调整费用结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效果。
三、医生职业行为激励与约束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医生声誉机制
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是医生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对医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声誉能起到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医生为了赢得声誉必须不断在医疗技术和医德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起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医生为了不败坏自己声誉或保留其既得声誉,必然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败德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当前整个社会比较重视经济因素的社会氛围中,只有将医生的职业行为与其声誉这一对其有长远利益的因素相挂钩,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激励和约束效果。
进行声誉机制建设,需要社会、政府、媒体和医院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应该在医院内部得到足够的重视,医院管理者应把声誉建设制度化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来抓。给医院和医生各项荣誉,并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可以给优秀医生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对医院的荣誉来说,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定点医疗制度,医院取得医疗定点资格就是对其各项工作能力的充分证明和肯定。其次,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于优秀的医院和医生要树立榜样,并在媒体进行宣传,将其作为同行业学习的典型。对于医疗事故频发的医院或医生也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披露,从职业道德和医疗技术这些根本层面约束其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建立医患长期合作制度
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使医患之间的信息更透明,相互更了解,医生的诊疗方案也更迅速,更有针对性,使医生的优质服务能够在未来得到可以预见的回报,从而促使医生产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动机,有利于医生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最终形成医生、病人和社会“三赢”的局面。
建立医患长期合作制度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以及双向转诊制度等。建立医患长期合作关系需要医患长期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这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疑会为医患沟通提供一个天然的平台。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功能,使广大群众小病不出社区即可得到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有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患者患病后首先找社区全科医生,小病尽量在社区解决,大病再逐级转诊到大医院,确诊后再转回社区医院慢病治疗和康复。这样,患者与社区医生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医患之间的合作将是长期的,患者可以通过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多次观察来推断医生的努力水平,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生道德风险的产生。
医患之间长期建立关系实质上是通过合约的形式来约束双方行为,尽管这种合约关系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基于声誉等方面的考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使医患双方各尽所能。这样,医生与患者之间,在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基础上,才能建立配合与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
当然,建立医患长期合作制度并不是说把医患双方固定地捆绑在一起,患者在就医时仍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只有患者具有充分的选择权,才能促进医院之间、医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导地位决定着病人的医疗消费,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很可能在利益驱动下提供过度服务,达到增收的目的,由此引起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加。而且当前预付制的缺陷使医疗保险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其作为购买第三方的真正作用。所以要从医疗保险机构的角度,加强与医方行为的博弈。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服装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就有一件产自中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服装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然而,相对于国外众多服装品牌,我国还没有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这与我国服装业发展较晚,以及服装设计人才缺乏有一定关系。
我们知道,较高的满意度将导致生产率的提高。服装设计师满意度高了,他们的设计效率才会更高,并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因此,我们对北京市从事服装设计人员展开了相关调查。
二、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北京市服装设计人员就工作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问题展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薪资福利共四部分。分析北京市服装设计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与满意度,及影响忠诚度和满意度高低的因素。
由于服装设计人员散布在不同企业,且人数并不多,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较难,持续时间较长。从2012年9月初至2013年2月底,通过网络投放和实地发放两种方式,共发放并回收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70份。采用随机样本抽样的方法,以70人为总体规模,从中随机抽取7人为样本规模,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分析。
三、问卷结果分析
对70份有效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基础信息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服装设计师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说明服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较年轻,对时尚和设计有着更新鲜的接触和更大胆的尝试。同时,由于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年轻,对就业的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
从图2知,工作年限在2年以内的员工约占总体的71.4%,即超过了一半以上的员工不是刚刚入职,就是在不断地更换新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服装设计师的整体忠诚度不是很高。
参与问卷调查的服装设计师中,有42.8%是兼职。这说明有近一半的从业人员并不以此为主业。由于设计行业对于人的思维灵活性和对流行时尚的创新型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而不得不放弃这个行业,这也导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忠诚度不是很高。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以外,我们还发现,被调查人员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女性工作者多为专职且多数就职于外企公司,可见该行业从业者女性比男性忠诚度高。
2、资质信息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工作者未曾在海外学习,大部分属于国内派,甚至有一小部分从业者未接受过专门的设计师学习。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大部分从业人员对行业的热爱程度和认知度有限,所以对行业的忠诚度并不高。有过留学经历的从业者大多在外企工作,相比较对设计行业有着较高热情,忠诚度也较高。综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工作环境的不同、员工自身资质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3、人力资源管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服装设计师对于公司发展前景是满意的,这和企业的员工福利及其绩效奖励措施有关。企业在制定公司发展规划时,深入了解员工状况的需求,不断完善公司制度,适当满足员工需求等等都会得到从业者的青睐,这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4、薪资福利
从上图可知,71.4%的服装设计师很重视薪资待遇和福利,这也是影响员工对企业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另外,服装设计师也重视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时间。尤其是服装设计并非靠高强度长时间就能出成果的,相反,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工作时间,会促使设计师寻找到更多的灵感,激发出更好的作品,增加对工作和企业的热爱程度。
经问卷调查了解到,外资企业普遍薪酬较高,员工福利较好,而国内企业则相对较低。这导致在外企工作的服装设计师的满意度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高。因此,国内企业可以提高薪资福利,以提高服装设计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建议
从本调查研究可知,薪酬和福利在员工的心目中是影响其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一大重要因素。俗话说“金钱绝不是最重要的,但无疑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是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是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度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只有良好的薪酬制度和福利保证,才会让员工在享有物质需要的同时提高对企业和职业忠诚度以及满意度。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影响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满意度的因素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因此,当员工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更加注重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如果企业的发展不理想,不利于员工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因而直接影响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
【关键词】经济收入;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618-02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评价一个地区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多次营养调查表明,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其主要原因为营养水平和经济水平不同造成的[1]。在城市儿童中,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同,也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为了解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低收入家庭儿童进行干预和改善,我们对部分学龄儿童进行了营养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2006年10月选择沧州市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280人进行体格测量。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生化检查,内容为白蛋白、淋巴细胞、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高收入家庭选择为多媒体班,该班的学生家庭每年要负担2000元以上的学费,以平行的普通班为对照,普通班学生的经济状况明显差于多媒体班。另外,将全年级每班选择明显富裕家庭和明显贫穷家庭各5名学生进行对比。身高计与体重计使用前统一校正,对测量人员提前培训,并随时抽取被调查对象重新进行测量以控制测量质量。
2 调查结果
2.1 体重的比较:一年级高收入(多媒体班)与低收入(普通班)家庭学生的体重无差异(t=0.92,P>0.05)。二年级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体重无差异(t=0.54,P>0.05)。明显富裕家庭和明显贫困家庭的儿童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
2.2 身高的比较:一年级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身高无差异(t=0.785,P>0.05)。二年级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身高无差异(t=0.834,P>0.05)。明显富裕家庭和明显贫困家庭的儿童身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
2.3 生化指标:在少量儿童生化检查中,未发现白蛋白、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在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别。
3 讨论
为了区别家庭收入的不同,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小学一、二年级多媒体班与普通班进行比较。在调查中多媒体班的学生家庭收入普遍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但体重、身高的调查没有发现差异。在进一步的膳食调查中发现,虽然低收入家庭的其他消费比较低,但儿童饮食投入并不太低,而这些儿童蛋白与总能量,并不明显低于高收入家庭儿童。另外,高收入家庭儿童中,不良饮食习惯也高于低收入家庭儿童。在家访中发现,由于是独生子女,低收入家庭往往也会对儿童进行较好的照顾。在对不同收入家庭儿童家长营养知识的调查中,也未发现不同。
但对两种极端的学生调查时发现,两者却有明显的差异。身高相差3 cm,体重相差近3 kg,这种差异与我国的城乡差别水平比较接近。在进一步调查发现,两者家庭收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在膳食调查中也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低收入组明显低,奶类食品几乎为零,蔬菜水果摄入量也很少,只接近温饱水平。上述儿童大约占全部儿童的5%~1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人群可能会降低或升高。在我国经济收入不平衡,一些家庭极度困难的儿童生长发育低于高收入家庭儿童与正常家庭儿童,这样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儿童的健康水平,而改善这些儿童营养水平,靠家庭自身是不容易办到的,这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营养立法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这些儿童的营养补充必将会提高全体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
参考文献:
[1] 马冠生.我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6,26(7):5.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
邢台市农业局的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邢台市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9224187亩,农户承包耕地流转面积530163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是5.74%;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面积为103283亩,占比19.4%,如果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统计,目前邢台市承包集体耕地的总户数为1391628户,流转已承包耕地的农户数为43041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签订正式耕地流转合同的合同分数为8652份,占比20.1%。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邢台市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农户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530163亩,其中,转包284308亩,占比53.6%;转让13668亩,占比2.58%;互换87254亩,占比16.5%;出租122676亩,占比23%;股份合作 12亩,占比0.002%;其它形式22245亩,占比4.2%。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配置农地资源的市场行为,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从邢台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看,流转主体双方主要包括农户之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其中,农户之间的流转面积为460868亩,占比87%;由农户转入合作社的土地面积为46027亩,占比8.7%;由农户转入企业的面积为23355亩,占比4.4%;由农户转入其它主体的土地面积为3873亩,占比0.73%。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促进了农户外出务工经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有利于防止承包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减少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还开发利用了长期撂荒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获得了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有利于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流转是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弥补了国家支农资金相对不足的缺陷,对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邢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规模偏小。目前邢台市耕地流转面积占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仅为5.74%,低于全国流转面积平均8.7%的水平。
二是流转土地的规模经营面积还不够大。统计数据显示,农户之间的小规模分散流转占到了流转总面积的87%,而经营大户,农业企业能承包到的土地在流转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通过土地流转产生的农业规模效益还不够明显。
三是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虽然流转形式多种多样,但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仅占20.1%,由于流转合同不规范,缺乏约束力,流转双方权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流转纠纷时有发生。
四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为推动土地流转的发展进程,邢台市在县、乡两级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但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土地流转的信息交流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流转服务机制、政策引导机制、纠纷处理机制等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健康顺利发展。
五是土地流转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违法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流转书面合同。邢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反租倒包”、 流转的期限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流转双方不签订流转书面合同等不同程度的违法现象。“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违背政策规定,应予以制止。
三、进一步完善邢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一)加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参与流转
目前邢台市农地流转规模偏小、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恋地”情结严重,留恋土地的保障功能;二是不少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严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投资兴业怕承担风险,满足于守土经营等,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进程。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应通过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优越性,这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积极性。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业部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要求,引导农民知晓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和政策,做到依法、自愿、有偿,因地制宜地实现土地流转。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农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广大农民和承包业主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顺畅流转
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邢台市印发了《邢台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指导方案》,对县、乡、村土地流转机构建设包括标牌、印章、规章制度、合同文本等提出了指导性标准服务机构建设,以推动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尽快形成。但是,总体而言,邢台市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土地流转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为此,在进一步健全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一是应加快推进乡(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搞好辖区内农村土地资源的清查工作,履行农村土地流转申请、合同鉴证、流转备案、调解纠纷等管理服务职能;村一级要普遍配置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员,及时掌握土地流转的动态信息。二是应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构建土地流转信息采集系统和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土地流转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三是应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土地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托管机构、招商机构等,确保农地价格的确定、农地交割手续的办理以及农地流转纠纷的调解等方面均能顺利推进。
(三)出台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地向经营大户、农业企业流转
一是出台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对流转土地农户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二是探索出台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在支农资金和项目的安排上,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倾斜,探索制定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优惠政策,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使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分离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农地流转的重要条件。一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相关制度,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制度性歧视,使迁入城市定居,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能够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市民待遇。二是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农村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突出其生产发展和增收致富功能。切实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五保供养、就业引导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使农民放心土地流转。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实习护士 知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典型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压痛。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E)而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1]。未经治疗的PE病人病死率为25%~30%,而得以及时诊治者病死率可降至2%~8%[2]。因此,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可降低DVT及PE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现在的实习护士,将会是今后护士队伍中的主力军。本研究旨在了解实习护士对下肢DVT的相关知识掌握及措施落实情况,为今后带教工作,进一步开展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提供客观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1月—9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其中9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均为18~22岁,90名护士均为同时进入实习点。
1.2方法
1.2.1调查表设计 问卷为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经有关医疗护理专家审阅后结合预试验反复修改而成,具有良好的效度及信度。调查表由3部分组成,①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获取DVT知识的途径、是否读过相关指南等内容;②DVT相关知识:包括DVT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状态、临床表现、致死性并发症、预防知识等内容;③措施落实情况:包括预防静脉血流淤滞、预防静脉壁损伤、宣教等方面内容。相关知识考核:根据回答问题的正误进行计分,回答正确为1分,回答错误为0分;共设15题总分94分,其中基础知识32分,预防知识62分;措施共设16题总分64分。取得分率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由调查员发放问卷,实习护士当场答卷后收回。共发放问卷90份,其中有效问卷90,有效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等。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年龄18-22岁,于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90名实习生,90名实习生均为同时进入实习点。本科、大专、中专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均各为30名。
2.2 表1 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知识得分分析结果
3 讨论
3.1实习护士有关DVT危险因素知识欠缺 DVT的三大发病机制为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本科90%护士知道前两者,大专只有77.9%的护士知道。84%的本科实习护士知道既往DVT史、血栓性静脉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异常、骨盆或下肢骨折、静脉曲张是DVT的危险因素,而大专为75%、中专仅为70%。
3.2实习护士有关预防DVT发生知识欠缺 本科实习护士预防部分知识得分率为58%。其中,17名本科护士知道通过有效措施可预防,而大专、中专知道的人较本科的人要少,仅有43%的实习护士不知道或不认为应用静脉足泵、间歇充气压缩泵、序贯加压袜及深呼吸和咳嗽可预防,而其中知道的多为本科护士。
3.3加强在校教育的质量 结果可见, 实习护士的得分,中等偏下,随着学历逐步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应提高。说明关于DVT相关知识护理教育应增强,并增加实习时期继续教育的机会,不能仅靠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同时也说明应加强对实习护士主观能动性的强化。
3.4实习护士获取DVT知识的途径需要加强 带教者在临床带教中要多传授给实习护士更多知识,而非单纯的帮你干活,分担你的工作。因此管理者应对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实习护士的培训资量。同时鼓励实习护士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
3.5分析实习临床护士在临床实习未得落实预防下肢DVT原因 针对大部分措施,未落实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病人不配合,认为实习护士的建议不值得听取;没有落实的意识,认为这是临床护士的事情;没有按时间落实,刚刚进入临床,临床工作繁多、琐碎,无暇顾及其他。由此说明实习护士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宣教,取得病人信任,配合;带教者应加强提高实习护士主动意识的工作,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
3.6医院的实习带教工作应是系统、全面、规范的培训 带教者应根据实习护士的学历和能力不同,给予不同的带教。各带教老师在DVT相关知识培训的方式、内容、效果上不统一,所以存在各实习护士掌握情况的差异性。由此说明,医院应制订系统、全面、规范的DVT相关指南并加强各带教者的集中培训。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垄断市场/标会
作者简介:周立,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副教授,100872.林荣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区域发展本科生,100872.
一、引言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十分关键。70年代末期,拉美南部的三个国家——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因取消存贷利率上限和允许银行在资本市场上自由竞争,带来了严重的宏观不稳定。在中国现有体制和金融发展状况制约下,利率市场化同样难以实现,而只能以渐进方式放开利率控制。韩国和我国地区就是采取渐进方式推动利率自由化的,它们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了对利率的灵活管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发育程度虽然很高,但其利率自由化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比如,美国有关存款利率上限的"Q条例"就实行了相当长时期(许健,2003)。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0年以来启动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进。1998、1999和2002年,已经三次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又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进一步扩大。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方,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允许信用社贷款利率灵活浮动,贷款利率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1.0至2.0倍范围内浮动。然而,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效应实时跟踪评价的结果发现,由于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明显滞后于利率管制的放松,多数试点社未利用利率改革试点提供的空间,建立以供求关系、风险评价和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机制,而是简单的将利率改革试点看作高息揽储和高息放贷的工具,实行无区别的统一上浮(冯邦彦、陈彬瑞,2003)。
那么,新一轮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如何,能否达到支农目标,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状况呢?笔者对新一轮农信社利率改革的试点地区——福建省福安县(市)及柘荣县(均属闽东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将对调查结果做出经济解释。
四、政策涵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发展现状;未来展望
1.城市经济学概述
1.1 城市经济学的含义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生产、成长、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在现代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也从单纯的经济研究扩展到与经济相关的其他领域中。发现城市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规律、探求城市经济活动中各种生产关系,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的。
1.2 研究城市经济学的意义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结构,城市发展的状况不仅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决定了城市环境中的个体发展的可能。研究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城市发展的规律以及生产关系,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对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能够评价和预测城市的“生命力”,能够为我们选择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另外,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还有助于揭示城市生态发展中的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要探讨人类生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城市经济学研究。
2.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2.1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城市经济学于上世纪中期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社会研究的重点学科,城市功特殊功能区的划分使城市经济学开始对城市郊区化、都市化、城市发展的结构以及城市的区域特征进行研究;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更新、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研究也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到了20世纪晚期,我国开始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加以重视,除了以上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之外,全球城市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三个共同的特征:首先,由于城市的不断增长,由于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巨大问题,研究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的协调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次,城市发展使人口流动加剧,进而引起城市就业、消费和人力资源利用等问题,这也是现代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最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城市文化的交流,使国际都市的发展对比和竞争力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内容。
2.2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需要有严谨的研究方法作为指导,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保证研究手段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才能够使科学研究为真实生活提供指导和建议,城市经济学也是如此。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即对城市中的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例如对城市内部商业区的建设、居民住宅区的规划、城市设施建设等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常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另一类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城市经济问题,忽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特点而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例如对城市人口发展的研究、生态问题的研究、资源利用的研究等,此类研究多应用各种元分析方法对研究目的进行探讨。无论采用何种路径和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原则始终是:客观、严谨、适用。
2.3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论
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发展至今,在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上都得出了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与城市圈进化问题,认为城市圈和城市发展以道路的形成主要原因,这使得我国的道路建设一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内容;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之根本”的结论;探讨城市化水平的测量问题,发现城市常住人口量是城市化测量的重要指标;在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解释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所得的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区域的土地使用和经营管理权力划分对城市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城市规划应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城市生态重构、发展“城中村”等行为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等。
2.4 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社会学领域都存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也是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首先,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始终是薄弱的,很多研究结论是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状况的,因此,当城市行政管理人员将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搬用到城市管理上的时候,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并不能起到十足的促进作用,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否定和忽视就此产生,这在城市经营当中尤为明显。不恰当的城市经营观也是城市经济学应用中的弊端: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进行城市产业发展和建设发展的经营比比皆是;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主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城市经济学研究结论的,“畸形”的城市也因此产生。
3.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展望
3.1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
追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前瞻性,使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具有“预测”功能,能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规避城市发展的风险,是目前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这就意味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除了继续在目前的宏观城市和微观城市的研究路径中继续发展之外,探索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解释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同城市的文化风格不同,经济发展状态不一,城市发展历程必然有区别,城市发展趋势也不相同。无论是在宏观城市经济研究还是在围观城市研究领域,将城市经济研究细化到探讨文化元素方面,将对预测城市发展以及为城市发展提供预测性建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新
采用问卷调查、实际访谈等方法进行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采用对比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仅能满足目前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要求,在未来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的作用,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不同年代的城市发展总相比对研究、探求城市发展的共性,进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研究,是模拟化的“实验研究”方法,这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预测性的研究结果。另外,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性的实验研究也成为可能、进行试点性的城市发展行为研究成为以后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的使用,都能够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动力。
3.3 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作用范围更广
现代城市发展受到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便捷而快速的信息交流不仅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研究更加高效,也使得研究结果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信息化的支持下,针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研究结果会很快被其他国家和城市经营者接收到,比对当下城市发展的状态,并采用其他国家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继续完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手段,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作用方式之一;另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之一,这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从单纯的“对政府经营城市提供帮助”逐渐发展为“为相关经济体的发展提供帮助”,跨国公司和连锁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借助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这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作用范围扩大的表现。
3.4 城市经济学研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城市经济学发展对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乃至自然生态发展的重要影响,使世界各国和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对城市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建设。我国确定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设规划中就是政府大力支持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表现,随着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投入将不断增多,城市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将逐渐由边缘学科向学术研究的中心靠近。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城市经济学研究在内容、方法上都在不断发展,即使城市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研究结论已经为我国城市发展起到帮助,除了城市经济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进步之外,政府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支持,终将使城市经济学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城市经济学研究也将为我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分析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通常来讲,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城市在实际的生产、成长以及城市乡村融合的发展中经济关系以及规律的一个经济方面的学科。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实现经济价值已经变为城市进行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对于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也开始从之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研究拓展到了其他的相关领域当中,进而来对城市的相关规律以及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发现。
2.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
现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了社会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结构,城市的实际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实际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还会决定环境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学进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对城市发展规律与生产关系进行探讨,其具体研究的最终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其结果还可以对城市的活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及预测。除此之外,研究城市经济学的最终结果能够有效揭示城市发展当中的生活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想对环境与生活间的发展,就一定要实行城市经济学的实际研究。
二、对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分析城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在上个世纪时,城市经济学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重点性学科。现阶段,随着城市区域的逐渐增大以及更新的逐渐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城市经济学的实际研究范围。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下面具体介绍国际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变为城市化以及生态平衡;第二,城市当中有着逐渐加快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城市当中的就业、资源利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为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向;第三,竞争力以及发展对比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2.分析城市经济学的实际研究手段。
在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实际过程当中,应该有相对比较严谨的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研究的手段以及结果富含可观性以及真实性。通常来讲,能够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手段大体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区位分析的研究手段,该方法主要是研究城市经济学当中所包含的微观部分。第二类是在宏观角度对城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手段,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城市当作一个整体。
3.分析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在其研究的所有领域当中所得出的结论对于基本国情都非常的符合,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在相对宏观的研究过程中,对城市化的城市圈以及道路的进化问题进行研究,觉得城市的实际发展主要是道路的最终形成,这就导致我国将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其次,对城市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结果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会造成城市的不均衡发展。然后,对城市化水平当中的测量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城市当中城市化测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城市当中的常住人口数量。
4.分析城市经济学在实际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很多社会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经常会出现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情况,同时这也属于城市经济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极其薄弱,研究的基础基本都是现在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当相关的管理人员将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城市管理方面时,根本就可以起到充分的推动作用,进而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并否定了其研究的实际结果。在城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当中,不合适的经营观念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进一步细化城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通常情况下,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当中所具有的前瞻性进行追求,能够保证其研究的具体结果富含预测方面的功能,可以在城市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起指导性的作用,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这属于是现阶段研究城市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城市经济学的实际研究领域。这就需要城市经济学不仅仅要研究宏观以及微观的经济,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城市以及文化发展的机制,对城市、文化以及经济三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有效的解释。经济以及文化之间的发展属于是相互联系的,城市不同就会存在不同的文化,同时还会有不同的经济状态,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发展历程以及趋势。进一步细化城市经济学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城市的实际发展。
2.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效创新。
对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来说,运用访谈以及调查的方法进行微观方面的研究,同时运用文献分析以及对比的方法进行宏观方面的研究,这样的方法仅仅能够对现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要求进行一定的满足,在之后的研究中,创新相关的研究方法是有很大的必要的。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具体的创新方法有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点、横向以及纵向的对比、跟踪调查等,这些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结果进行有效的预测。除此之外,城市当中的各个区域实施具有对比性的实验也会变为之后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城市经济性研究的过程当中进行方法的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具体的研究提供足够的动力。
3.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会有更加广泛的作用范围。
通常来讲,城市的发展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有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全球化等,快速以及方便的信息方面的交流能够先进化城市经济学的实际研究方法,同时还会增大其研究结果的实际作用范围。在已经实现信息化的今天,对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结果会非常快速的被相关的经营者进行接收,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完善,该方法已经变为现在大部分的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式。除此之外,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经济进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是跨国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经济学研究成功的作用范围,同时,跨国公司利用该结果进行有效的发展,这也属于是其结果作用范围拓展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4.政府将会对城市经济学进行大力支持。
通常来讲,城市经济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实际发展,因此会让政府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在我国,城市经济学属于是二级学科,该学科的地位能够要求城市进行本科以及研究生相关专业的设置,在教育条件足够的城市当中,还能够设置博士后的流动站点。现阶段,城市经济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在逐渐发展,这也就带动了政府对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
四、结语
1体育在我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作为“新消费”指标,健身活动消费指数,我省居民的消费还很低,从健身活动消费者性指标来看。论文百事通以石家庄为例,通过对10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居民进行调查,4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月消费为零,月消费在5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许多被调查者表示,在体育方面的消费,除了买运动服、乒乓球和羽毛球具、夏天偶尔游几次泳外,平时几乎没有其它体育方面的消费。不少收入较稳定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在体育方面是有钱没处花,在省会很难找到科学的、方便的、可以经常进行的、适合自己年龄和和收入的锻炼方式。
从我省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数据表明,我省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的建设要求。据了解,石家庄房管局掌握的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有126个,低于5万平方米的小区及单位的宿舍区尚未统计,但是也为数不少,至少有几百个,而供省会市民免费的健身路径仅有171条,且有许多被安装在人流活动频繁的广场、公园及街道等宽阔地带,真正走入社区的为数极少。让许多人“垂涎”的学校场地对外开放的也不多,即使开放了也很难轮到市民进去健身。
从我省居民健身意识看,以石家庄为例,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石家庄目前坚持健身的人口已经达到20万,但是市区人口210万,比例如此悬殊,除了受场地影响等原因之外,缺乏健身意识应引起重视。
据了解,虽然目前参与到全民健身队伍中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但是石家庄的全民健身主角还是老、小两群人,60%的市民不具备健身意识。很少参加锻炼身体,因为“太忙”。认为:“反正自己年轻,不锻炼也没事。”有的还认为年轻人体质都比较好,等人到中年再锻炼也不迟,现在的业余时间还是更喜欢看电视、逛街、聊天、打牌。通过访谈抱有以上态度的大有人在。
2结论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度技术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2.1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5%。因此,能增加当地财富和经济收入。第二,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的等特点,它能够推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数以亿计的人们亲身从事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竞赛,通过人们的消费取得经济收入。第三,体育能显示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功能。新晨
2.2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体育产品来说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体育消费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其产品。从而,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
2.3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事实已证明:通过举办体育比赛可以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