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互联网营销的未来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网络营销;现状;问题;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营销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营销活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营销需求。网络营销的出现,颠覆了企业传统营销模式理念,其传播广、成本低、高效率的营销模式,一经产生便很快扩散开来。我国网络营销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与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网络营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网络营销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显研究,以期给此类课题研究者以启发。
一、目前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网络营销活动,特别是欧美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企业均能不同程度应用网络营销手段。我国网络营销自起步以来,发展迅猛,网络营销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重视程度大大增加。随着网络营销效果的逐渐展现,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均大大增加。国家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于2015年专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企业管理者对于网络营销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很多企业都成立了网络营销部门,培养自己的网络营销人才。2.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接触网络营销。尽管如此,拥有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优势,还是让我国的网络营销迅速发展,甚至超越了很多发展较早的国家,近两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接近7亿,有半数以上的居民使用互联网。企业自然不会忽略如此庞大的市场,均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想法设法从互联网市场中分一杯羹。3.营销方式多样化。网络营销方式日益多样化,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了网络营销效果,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比较常见的有邮件营销、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网页营销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营销方式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到网络营销上来。4.更加重视人的作用。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更加注重人的作用。一方面,营销的对象是消费者,传统广告一味的铺天盖地地宣传,往往忽略了人的感受,而网络营销时更加注重人的体验,在网络营销时更人性化。如很多邮件营销都设置了可退订或不再接收,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另一方面,营销的服务对象是客户。网络营销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二、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网络营销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1.网络营销意识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国内关于网络营销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于网络营销的监管还不够到位,存在职能交叉、多龙治水现象,导致监管部门的缺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网络营销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管理者思想不够解放,网络营销理念滞后,对于产品的宣传仅限于传统营销手段,不善于用互联网思维对产品进行营销;有的虽然能够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慢半拍,如在企业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维护上,不注重内容更新,导致关注度降低,失去了网络营销的效果。2.网络营销水平不高。虽然网络营销方式多种多样,但总体水平不高。表现在:一是创意不够。网络营销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产生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网络营销广告,缺乏足够的创意和精品意识。不少广告不惜以低俗内容吸引人的眼球,特别是一些网页游戏,语言、衣着暴露、内容肤浅。二是印象不深。一条“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脑白金。受条件限制,网络营销很难做到像电视广告那样让人印象深刻。不难发现,脑白金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其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宣传,而且多为黄金时段进行,而网络营销几乎不存在黄金时。三是方式不活。很多企业只会运用一两种网络营销方式,对于其他方式不能熟练运用,对于新兴营销方式接受较慢。3.与火爆的网络营销市场不相称的是,目前市场上网络营销人才比较缺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导致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家对于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不足。由于网络营销是新兴事物,目前高校专门开设网络营销专业的并不多见,导致真正科班出身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较少。二是社会培训机构不够专业。随着网络营销人才的持续走俏,很多社会培训机构纷纷开设网络营销培训班,培训网络营销人才,从中收取高昂培训费用。但很多培训机构并不专业,授课教师不少自身尚无网络营销从业资格证书。三是企业不注重培养自己的网络营销人才。很多企业对于网络营销人才虽然渴望,但是过于依赖于从市场上招聘,不注重培养自己的网络营销人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要求较低,仅限于懂电脑会发消息就行,很多非专业人才从事专业的工作,难以胜任。4.网络环境安全堪忧。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带来社会进步、科技变革和人们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少部分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利创造了条件。徐玉玉事件带给人们的哀伤和痛还未消除,宋振宁事件再添新痛。类似这样的网络诈骗还有很多,而且花样层出不穷,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新的花样,让人痛恨的同时,也感叹其“创新意识”。网络诈骗如此猖獗,使得很多人对于网络营销异常排斥,谈网色变。究其原因,除了受害者防范意识不足外,网络环境不安全是重要因素。而网络诈骗的成功率高、侦破率低、违法成本小,也让很多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当前网络环境安全不仅成为困扰网民的一大困惑,也大大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互联网必然会覆盖每一个角落,接入家家户户,网络营销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关于网络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营销平台重心向移动端转移。由于手机的便捷性和功能的不断强大,现在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的很多功能,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联系工具。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在地铁里、在公交车上、在超市里,抑或在外聚餐,只要一有闲暇时间,都能看到很多人抱着手机上网。未来网络营销会更加注重向移动端发力,移动端的网络营销会牢牢占据网络营销模式的首位。2.营销模式更加多样。网络营销在我国发展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各种网络营销模式便层出不穷。由最初的邮件营销、网站营销,到现在火热的微信、微博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必将出现更多元化的网络营销模式,这些网络营销模式很有可能取代当前的网络营销模式,成为引领企业网络营销的新模式。3.营销内容更加追求质量。未来的网络营销,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营销内容更加追求质量,对于营销内容的故事性、完整性、可观赏性会提出更高要求,以往靠数量取胜的营销模式注定难有市场。创意在网络营销中将会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网络营销师、营销策划师将更为抢手。4.营销投入持续加大。近年来,随着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重视,网络营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以往的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模式也难以获得效果。未来网络营销中,明星出现次数越来越多,利用明星的轰动效应来进行营销,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大批粉丝的注意力,从而实现营销效果。5.大数据在网络营销中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网络营销中,大数据的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推算出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便于企业进行精准营销,提升营销实际效果。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们带来了生产生活的便利,也催生了一批依托互联网而生的行业。网络营销便是其中之一。网络营销较传统营销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因而网络营销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网络营销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对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显研究,以期给此类课题研究者以启发。
参考文献:
[1]卢智慧.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6:45-46.
[2]满燕.浅谈网络营销发展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27:126-127.
[3]王俊文.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09:23-24.
1.1是顺应消费客户行为变化的需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消费客户的行为习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最主要的客户终端,其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接触手机互联网媒体的时间是5.8小时,而且随着大批90后和00后的成长,其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据的比例达40%,而传统的电视、报纸计算机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渠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渐的缩小,这种趋势的发展使得房地产营销不得不重点关注移动互动互联网。
1.2移动互联网有效的推进了全民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搭建的全民营销的平台,打通了开发商、营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壁垒,极大的推进了全民营销的进程。特别是例如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对于现代电商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房地产行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的广泛性和全民性开展营销,可以有效的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房地产营销,促进其发展。
1.3移动互联网成本低、传播速度快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有效的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互联网,其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微信营销等移动端的营销方式的日益普及,房地产行业的也可以说是全面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房地产营销也有着深刻的变化。
1.4移动互联网还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推广度
客户的推广度是评价营销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客户推广,增加了客户之间的粘性,提高了客户的成交基础。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一些优惠促销的方式,吸引意向客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转播,推荐给更多的客户,提高了项目的价值的传播,提升了关注度,营销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2.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必要性,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2.1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
从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终端可以说已经逐渐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渠道,因此,房地产企业搭建完善自身的移动终端营销平台是其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移动互联网营销首先要做的,通过移动微博、微信的公众账号的开通,或者自主开发APP,结合大力宣传自身微博、微信以及APP的二维码,通过提高下载率,提升关注度,推广企业的知名度来开展营销。
2.2设计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
搭建好宣传平台之后自然就是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这一过程既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当前消费者对于房地产商品的喜好等设计宣传内容。另外,对于客户与营销方的沟通,要以方便及时为主要前提,通过实时互动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购房者的购房动力。在设定信息推送以及互动游戏时,需要以吸引客户浏览为前提,提高客户的到访体验,增加成交率。
2.3做好线下与线上的配合
虽然移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地产营销的效果,但是毕竟营销的成功都需要线下来做最后完成,这就需要不仅完善线上的各项营销工作,还需要对线下营销进行一定的调整,做好现场的体验活动,确保在展示区和样板间的体验感受要高于线上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还有就是做好接待活动和服务水平,这一环节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出现负面的信息,那么线上的宣传有时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3.结束语
众所周知,搜索引擎百度已经成为网民购物消费、资讯搜查、商业运作的主要途径之一,通常人们在消费某品牌产品之前大部分会上百度等搜索引擎查看相关的品牌信息以及产品信息作为购买抉择的一种既定参考维度,而目前国内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的网民将达5亿多,中国网民在网上生活的需求越发多元化以致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重构广告投放平台,网络媒体广告投放成为现代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之一。
2011年,中国互联网依然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据FT中文网报道,美国逾80%大广告客户在Facebook做广告。Google预计2015年超过75%的广告都具有SNS属性。艾瑞数据称,预计2012年美国将有88%的企业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
格局重构已成定局,营销该如何走向,是行业思考的核心。天拓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心一学者提及到,”面对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无序化传播、微博营销的火辣辐射,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社会化网络崛起的状态,网络营销向多平台整合趋势发展,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核心,整合营销元素,精准投放传播对于获取该市场赢利点极为关键。”
与此同时,各个主流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开始构建新的满足新的互联网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2006年7月,新浪博客推出了多方位提升的新浪博客3.0,不仅在博客搜索、查询、排行、自建圈子以及手机WAP博客等功能更加方便,同时还推出了新的音乐主题博客模板,增加了草根博客推荐、名博专栏板块、深度阅读等栏目;而作为搜狐重要战略产品的搜狗搜索,也于2007年宣布推出搜狗网页搜索3.0和相关衍生产品,据称其已经达到了100亿中文网页的搜索能力;微软则将过去的MSN Space进行了整合,创建了新的Windows Live平台,集成了搜索、Blog、RSS、IM、hotmail、SNS以及各类信息服务甚至电子商务。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动作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那就是2.0时代的互联网用户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他们希望获得的信息更加精准;其次,他们希望提高使用互联网的效率;再次,他们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方式来使用互联网业务。因此,2.0天女散花式的互联网服务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互联网必须着手解决精准、效率与信息聚合的问题,按照更加吻合每个用户的个性行为和需求来提供服务。应对用户新需求的互联网3.0时代已经到来。
3.0聚合大未来
当人们缺乏信息的时候,信息的互联网门户就是最有价值的,这是Web1.0时代,各种互联网门户以信息的获取、、整理为核心,想尽办法把各种新闻汇集起来,让用户去浏览,信息传递模式是互联网——用户;而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互联网大潮,信息散布于各个角落的时候,搜索引擎与门户就产生了魅力,Web2.0的狂潮就应运而生,2.0时代的互联网把每个网民都当成了信息节点,每个节点充当一个信息源,甚至各类互联网门户还对每个节点上传来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筛选和再,于是搜索引擎、博客、视频、P2P、聊天工具等就担当了主要角色,信息传递模式变成了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用户、用户——互联网的多边互动形式,人们在不同节点上去寻找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但是当信息越来越泛滥并以几何级增长的时候,信息的筛选与聚合才最具有生命力,因为人们开始面对互联网的海量资讯感到无助,同时开始计较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于是,Web3.0应运而生。
Web3.0将在2.0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互联网3.0时代的特征就是把这些散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点以及用户的需求点聚合和对接起来,提供能够满足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的、聚合化的高效率的互联网服务。例如,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某一条信息的时候,出现的不再是各种模糊的、相近的、类似的搜索结果,而是最准确的结果,所有和这个搜索信息无关的结果都将会被过滤;再比如,互联网公司是按照一个用户的习惯和行为偏好来聚合新闻、邮箱、聊天工具、搜索、社交圈、主题社区、博客的全面服务,而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试图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面对所有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服务完全是按照每个人关注的资讯类型、个人的需求和偏好设置的集合体,并且用户获得的信息一定是精准的,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辨别,每个用户可以打造自己的互联网门户,或者创造属于个人的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属于自己的一个平台就可以进行资讯阅览、精神交流、商务活动等。而作为企业,通过这样的平台去进行的营销也一定是非常精准的就能到达目标消费群体。
如果说互联网1.0是机械化的,那么互联网2.0则是半智能化的,而互联网3.0时代将是完全智能化的,互联网1.0的模型是门户,互联网2.0的模型是搜索+个人空间+门户,互联网3.0的模型则应该是基于搜索+个人关键词标签+个人化空间+智能匹配的新门户,3.0时代的最大价值在于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基于不同需求的智能过滤器和综合需求满足的平台,而每一种过滤器都是基于一个用户需求,综合的平台则都是基于用户的综合需要。而这将带来互联网营销的新机会和新革命。
3.0:个性化聚合PK综合化门户
中国互联网从走上2.0时代之后,在近3年的时间里面获得了非常高速的发展,而这几年的发展中,呈现两股趋势,第一股趋势是从用户的一个需求点上开始,力图在一个平台上整合所有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博客中国本身是博客门户,但是如今已经向综合类门户靠拢,腾讯QQ过去仅仅是个聊天工具,但是现在却也成为了一个综合门户,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始推出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等满足用户多个需求的服务,就连传统的门户新浪也不断的推出博客、播客、圈子等等;但是,这些转变也仅仅是为了增加流量和增强用户黏性。搜索做得越来越来越像社区,在当前阶段,仅仅是为了通过社区聚集人气,即时工具整合用户常用的一些基本服务,比如邮箱、资讯、交友等,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延长用户的停留时间,利用他们的注意力来提升广告价值。第二股趋势,则是在用户个别的需求点上进行深度挖掘,纵深发展。比如基于C-C购物的淘宝,基于社区聚合的奇虎网,聚合IT人士的Donews等等。这类公司目前仅仅是业务领域的细分,并没有按照细分人群进行细分,因此为了提升注意力,他们同样在做着综合的门户所做的事情。于是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因为web2.0而纷纷打上2.0标签,但是信息依然散乱,用户依然海量而缺乏细分,用户访问的效率依然不高,而广告主则越来越对应该在哪里投放互联网广告而大伤脑筋。因此,不管今天各个主流互联网公司如何延伸服务价值链,或者冠以3.0的名字,其初衷和运作模式依然还是2.0思维。
真正的web3.0时代不仅仅是按照用户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更关键的是,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例如,搜索引擎的个性智能化,用户不用分析和试验如何组合关键词语,只要把想要的东西列出,与个人的偏好和背景连接,搜索引擎就能把适合的数据提供出来,更快捷地搜索信息、解决问题;再比如,互联网可以根据一个用户的习惯,自动的聚合用户的信息,类似个人的门户,每个人的IE首页都完全是按照这个人关注的资讯偏好、行为习惯来进行组合的;甚至,互联网不仅提供信息服务,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顾问服务,比如基于人们的互联网行为轨迹,专业的网站将成为一个能针对简单问题给出合理、完全答复的系统,例如,“我想花5天时间在4月份去一个有海的地方度假,我的预算为5000元。”这些信息只要输入信息查询框,很快就可以被分解同时从互联网上聚合到有效的信息,组合出顾客一套可以整合出来迅速作出决策的方案。
Web3.0将改变互联网用户查找信息的方式,而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同样一个模式的综合化的门户将不复存在,比如,人们看到的新浪新闻首页将是这个人感兴趣的新闻,而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新闻将会不显示出来,而这些个性化的聚合完全依赖于强大的智能化识别系统,以及长期对于一个用户互联网行为规律的分析和锁定。这种个性化聚合的模式将会颠覆传统的综合门户,3.0时代的互联网评价标准不再是流量、点击率,而是到达率和用户价值。因此,3.0时代真正能够赢得用户青睐的互联网公司,一定是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和信息的聚合而构建的互联网公司,个性化、按照个人需求设置、人性化、友好界面、简单易用一定是核心元素,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聚合才是互联网的大趋势和大未来。
3.0的精准营销大趋势
互联网改变了营销的通路、传播的介质和传播的形态,但是互联网的营销价值与效果到今天为止还是模糊的。如果说Web1.0时代属于大众营销时代,Web2.0时代属于分众营销时代,那么Web3.0则是精准营销时代。Web3.0时代,互联网营销也将会被重新定义:
第一,资讯完全按照个性化定制。3.0时代的新闻评价标准不再是看哪个上了网站的头条,而是哪一类新闻被人们所定制,同时哪一条新闻人们的阅读量最大,同时来自哪一个媒体的新闻被定制的多,将决定媒体的影响力。而这些价值,完全是基于用户的关注点,垃圾信息将不复存在,而资讯门户不仅需要提供新闻,同时需要提供适合人们兴趣判断和爱好的资讯聚合,所形成的数据库最终将能够把每个用户想要的内容放到桌面,而不是象今天等着用户来点击,或者在用户的某个互联网节点上强行推入用户的视野。
第二,广告将基于人们的关注点来提供。目前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最大赢家依然是门户网站,而广告的形式依然是以硬广告为主(比如弹出广告、漂浮广告、旗帜广告等等),但是,用户对于这些广告历来是不会仔细去看的,很多广告注定没有任何效果。在未来的Web3.0平台上,真正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的,是那些自然进入视野的广告,例如,当一个用户在搜索“手机”的时候,他应该能够看到各种手机的广告,或者关于他关注的手机的点评和更多的价格、产品性能等信息,而不是当他看其他东西的时候,突然跳出手机广告,或者他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搜索才能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第三,按照网络行为轨迹的置入式营销将占主导。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有自己的行动路线,而且,这个行动路线有着某种规律,甚至一个人关注的信息本身都存在某种潜在的关联。作为新一代的Web3.0门户,应该准确的了解每个用户的网络行为轨迹,并通过归纳不同的细分群体的用户行为轨迹来开展营销,这样,基于每个群体的营销轨迹路线就可以被梳理出来,比如商务人群的互联网行为轨迹,年轻女性的互联网行为轨迹等等,找到他们的行为轨迹,就能够了解他们在网上的接触点,从而可以通过置入式营销,比如文字互动广告,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广告来传递信息。
第四,基于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库营销将是趋势。每个网站未来都需要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而不是像现在的网站,必须是注册了邮箱或者使用了即时工具的才掌握了数据库。web3.0时代强调个性化,因此每个网站一定要掌握用户的基本特征以及核心价值,而且网站的用户数据库将会是各个网站界定自己的人群,以及为企业提供营销的基础,网站还需要对这些数据库定期进行挖掘,以预测未来的趋势,甚至可以开展各类用户的在线调查,来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决策。
7月9日,“2013年腾讯效果营销中国行”在北京正式启动,拟在一个月内深入到上海、成都、深圳等19个大中城市,为企业提供移动营销方法论上的指导。
移动营销 看上去很美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2013年移动互联网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5亿,来自移动设备的网络流量每年增长1.5倍,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对智能手机用户而言,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通过移动搜索获取。对于商家企业来说,移动搜索广告已经成为企业必备的营销工具。
另据艾瑞报告显示,在中国,2012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63.2亿元人民币,相比2011年上涨161.2%,预计这一数字在2013年将达到102.7亿元人民币。
然而,根据CNNIC的《2012年下半年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受访中小企业中,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达到23.0%,而移动营销比例仅为4.1%。
究其原因,腾讯公司副总裁马喆人指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移动营销专业人才队伍的打造、手机网站的建设维护、产品信息的有效推广等已经成为构建移动商务平台面临的三大问题。如果选择自建移动网站,网站的知名度、流量和收益将面临挑战。”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发力移动营销的过程中开始选择腾讯效果推广提供的移动建站、投放优化、效果跟踪等一站式全程服务,进行商业信息整合,构建自己的移动营销生态圈,实现企业的扩张。
一站式整合移动营销渐成趋势
“能否抓住移动化带来的营销商机成为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腾讯搜索营销部总经理王晓峰表示,“通过对大数据整合,腾讯效果推广在深入挖掘分析用户背景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实现了广告的精准定位,帮助企业客户有效地提升了营销ROI。”
作为腾讯公司的拳头营销平台,腾讯效果推广在流量入口以及产品种类上拥有区别于其他厂商的显著优势,正逐渐成为广大企业主开展移动营销的最佳投放平台。腾讯效果推广依托腾讯强大的数据优势,以及QQ浏览器、手机搜搜、手机腾讯网等移动终端的强势流量入口,推出了移动搜索广告、移动情境广告、APP广告等多谱系的移动营销产品,未来还将有望推出基于LBS服务、手机地图的营销服务产品。
王哓峰表示:“腾讯效果推广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无限的营销价值,它不仅全面覆盖全国一至四线城市,用户覆盖量大,其所提供的建站、投放、优化、跟踪等闭环一站式营销服务,还有效节省了企业主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了企业广告需求的深度精准渗透。”
产品创新体验成为未来发力方向
背靠腾讯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数据资源,有^认为腾讯已经拿到了移动互联网“船票”。不过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在“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却表示,这是外界给腾讯封的船票,自己觉得还是很担忧,因为仅仅是个站台票。你能不能坐到终点不知道,是一个人上去了,还是一支团队上去了,不知道。有很多人往上挤,是和睦相处,还是最后打起来了,也不知道。
趋势一:跨媒体移动营销深入发展,社交、娱乐化是移动营销的金字招牌
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互动性,赋予了移动媒体区别于其他四大媒体独有的精准与交互价值,也让移动终端的跨媒体整合价值从其诞生时便被赋予高度关注。在2012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跨媒体交互的案例,诸如电视媒体利用二维码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移动终端把纸媒广告变成动态广告,甚至借助音频识别把App与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关联起来,尤其是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推出的一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移动社交应用——“呼啦”,更是掀起了一场关于用户与电视、线上与线下互动娱乐的视听革命,一改电视单向传播的缺陷。指点传媒CEO曹彤认为,移动化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第二春”,未来,传统媒体的一切好的营销内容都有可能与移动、与社交结合起来。随着广告主对移动营销愈加重视和投入,跨媒体移动营销更是会依赖其交互属性和多元技术得到更为广泛而深入应用,带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2013年,我相信电视/视频与移动终端基于声音、图像识别技术的跨屏交互案例会大量涌现,而娱乐化、社交化依旧是移动整合营销的不变主题。”
趋势二:从二维码到App定制,中小企业将更多参与到移动营销中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定制个性化的移动应用逐渐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新兴手段,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客户端的使用率达到了68%,成为手机上网的第一入口,移动应用作为最大流量入口,也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营销带来了福音。长期以来,受到资金、技术实力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对于高昂的广告费用总是“望而却步”,但相对低成本、高效率、可实现基于位置化信息推送和精准定位的手机客户端建设,则为它们搭建了与消费者便捷对话的平台,成为了企业对外营销的“第二官网”,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塑造、客户关系维护及二次精准销售提供了新型的移动化的营销舞台。指点传媒CEO曹彤还介绍到,除了手机客户端定制之外,针对中小企业在移动营销方面的需求,还可以考虑使用二维码等技术形式,将二维码附加在传统媒体、实体店周边、产品包装上,利用它的“小面积传递大讯息”的独特价值将用户导入企业手机推广页、线下促销活动或者微博、微信等社交互动平台中来,对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借助腾讯强大的渠道渗透力,我相信,品牌微信营销在2013年将进入大规模试水阶段,二维码成为连接线上线下营销的标配。”
趋势三:语音、拍照等手机自有功能的营销“价值化”
语音、拍照、LBS、陀螺仪等手机的自有功能,在2013年,有望成为得力的互动手段/媒介带给移动营销以更高价值。这些手机自有功能与营销的结合,一来,便捷了用户体验,如语音技术在搜索、社交软件中的应用;二来,丰富了互动的形式,如图像识别技术,让跨屏营销更富表现力。指点传媒曹彤表示,基于移动端的营销和应用开发,一定要围绕着手机自有功能进行延伸,在节省营销成本的同时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而基于位置化服务(LBS)的营销行为,更是为广告主的精准营销带来了突破,有报告指出,相比那些没有融入地理位置元素的广告,基于地理定位的广告的点击率高出两倍。指点传媒曹彤告诉记者,零售业和餐饮业在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广告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地理围栏技术和地理位置识别技术的成熟,让基于地理位置营销服务提升到了新高度。这样的营销形式,相信会受到旅游相关领域品牌的欢迎,如酒店、餐饮、旅游机构等,因为营销人员逐渐意识到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和信息服务在促成用户互动、拉动购买决策上的显著价值。
趋势四:移动视频广告流行,移动视频商业化探索初见成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随身移动性也让网络视频媒体的地位悄然间发生改变,从第三屏上升到第一屏(贴身屏)的地位,围绕着移动视频的营销与广告也为业内看好。继2012年爱奇艺、搜狐、优酷等视频网站纷纷推出针对不同系统的客户端并获取大量用户后,移动端试水货币化、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了各视频网站2013年发力的重点。曹彤表示,视频网站可以主打“跨屏整合的概念”,以移动终端的交互、互动特征吸引广告主延伸移动端,从而提升视频广告的整体售卖价格;此外,移动视屏的用户相对PC视频来说重合度较低,也会是广告主选择投放移动视频广告的理由。“我是比较看好移动视频广告的,但前提是用户量和体验得做上去,切忌打搅到用户体验,事实上,用户在娱乐过程中更厌恶被广告打扰。”
趋势五:品牌广告主持续加大移动端投入,技术突破是关键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移动网民数量过4亿,以及手机超过台式机成为第一大入网终端的现状,使得曾一度被称为“镜花水月”的移动广告也在这两年里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重视,将广告费用向移动端倾斜也成为了品牌广告主的一个共识。指点传媒CEO曹彤解释说,品牌广告主如今更偏好在互联网上做互动类营销,但智能移动终端在这方面其实优势更突出,如随时随地贴心相伴,如拥有多元的交互技术,如Html5、AR、QR等。“用户在哪里?广告主就会在哪里?所以毫无疑问,品牌广告向移动端投入费用增加是趋势,围绕着移动端的高品质、创意好的营销案例也会在2013持续增多,“但曹彤表示,如果缺乏关键技术的突围和成熟化应用,品牌广告主大手笔海投移动广告的日子仍不会快速到来,大屏幕、优体验的高品质移动设备(如Pad、大屏手机)仍是广告主移动广告投放的终端首选。
人们在享受创意所带来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不禁会思考,在“拼文化、拼创意”的自觉时代,不进则退,对于服装企业而言,营销模式如何创新才能助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获得持续性增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如何迎接新的发展战略时期的到来?
这些都是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2009Reach&Touch时尚创意空间”专门组织了六场小型的时尚创意峰会,力邀来自业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设计师、权威媒体代表,一起探讨。在“服装营销的模式创新”现场,《新营销》副主编刘波涛、中国服装网总裁廖斌、资深品牌营销经理人王涛、安杰智扬营销策划机构首席品牌运营专家安杰、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曾纬,针对当今时代服装经营的模式问题,特别是电子商务模式,展开了激烈讨论。
崛起的规律
《新营销》: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服装品牌的崛起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安杰:任何一个品类从崛起到稳定都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品类崛起。一些企业在长期的市场摸索中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风格或经营模式,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阿依莲粉色淑女装。
第二,大量圈钱阶段。新品类产生巨大的挣钱效益,抬高房租的同时,厂家、商、加盟商也在创造财富故事,于是众多企业开始跟进。
第三,产生泡沫。众多企业跟进,使得某一品类开始出现泡沫,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如现在运动装约占中档时装的17%,泡沫非常明显。
第四,挑起洗牌。一些完成原始积累的品牌开始在优势领域挑起洗牌运动,如鞋品中的百丽和运动装中的安踏。
第五,大牌崛起。在洗牌运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品牌迅速做大做强,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的大牌,比如:2007年3月,七匹狼[20.56 -4.95%]在常州开设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生活馆,并增加1020个旗舰店。此外,还有美特斯邦威。
《新营销》:品牌崛起必定伴随无数新品类的崛起,它们走向成功是否有规律可寻?
安杰:成功的服装品牌基本上遵循以下定律,即趋势、定位、模式、沟通。具体解析一下,所谓的趋势涉及的是品类的趋势,它是一个带,其正确性必须先认定。
2000年至2006年,商务休闲装崛起,品类体征将正装和休闲装相结合,以二、三级城市30岁至45岁的人群为核心受众,通过大规模开店,成就了一大批亿元级的商。比如七匹狼、利郎等。
从2002年到2007年,量贩休闲装快速崛起,以18岁至25岁的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人为主要受众对象,以低价量化推广自己的品牌,崛起的品牌包括以纯、森马等。
从2004年到2009年,运动装品类快速崛起,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多个分支,包括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等,崛起的品牌包括安踏、李宁[27.40 2.05%]、特步、361°、匹克等。
从2005年至今,量贩少淑装崛起。品类特征是纯美粉色为定位的少淑服装,崛起的品牌包括阿依莲等。
2006年,有一个新品类的趋势叫时尚休闲装,崛起与跟进的品牌包括JACKJONES、ONLA、VROMODA、欧时力、BASIC HOUSE、马克华菲、KONZEN、卡并等。
从2006年至今,崛起的品类有时尚运动装,其代表品牌有特步、KAPPA等。
2007年,户外休闲装崛起,品牌包括探路者[43.25 -4.57%]、Columbia、TimberLand。其中,只拥有400多家店铺的探路者能够在创业板上市,可见在细分领域也能做强做大。
2008年,大众时尚的崛起,例如新佐丹奴、阿依莲、俏时尚。
关于定位,简而言之,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建立优势,它必须准确。例如,自由空间(KONZEN),它以前跟美特斯邦威一样做大众休闲装,从2007年开始转型,并重新定位,把大众休闲装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上半部分的竞争力是包容、评价和精准,避免了与杰克琼斯(JACK JONES)竞争。
过渡到模式,即在核心定位确立的情况下,演绎品牌竞争力的协同战略。例如,时尚休闲装,包括泛众和窄众两个类型,泛众的代表有JACK JONES,窄众的代表是卡宾、马克华菲。窄众的模式是风格明确,精致化,走消费群体细化的路线,偏重文化建设,市场培育时间较长;而泛众的模式是包容,采用平价策略,市场容量大,可以实现规模化。任何一种模式都必须与通路模式相通。
最后就是沟通,它是在定位与模式之后的品牌延展。核心的沟通体系包括品牌基础资料的完整和整合,核心语要有力量。国际大品牌都有形象密码,例如,LV是张扬与奢华,Adidas是专业、严谨。
触网的担忧
《新营销》:有些传统服装企业开始触及网络,但有些企业仍很谨慎,这是为什么?
廖斌:目前,服装零售线上与线下的比例,在美国是18%左右,在韩国是45%,而中国2008年年底为2.1%,今年预计可以达到3.5%~3.7%。根据我们预测,在3~5年内,中国服装的电子商务可以赶上欧美目前的水平,如果达到韩国45%的水平,还要10年时间。
无论哪种模式,只要能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体验度,又能赚钱,就是好模式。互联网让服装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真正缩短,是否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价格等各方面的反馈。对服装企业而言,做电子商务,最关键的是商品。
王涛:互联网让传统服装企业节省了很多通路成本,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其实成本并不是核心竞争优势。互联网让传统服装企业以前30%、40%的毛利变成了20%、15%。未来互联网上真正的话语权在谁的手上?在品牌商手上,营销要素在互联网的载体中是不会改变的。
安杰:未来线下品牌在网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下做强以后,网上竞争力也会很强,其实服装运营的本质或者模式离不开品牌、商品和消费者,它们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是核心。
目前,中国品牌已经走到崛起阶段,但是国际品牌已经走到了巨无霸阶段,像卡宾、H&M、ZARA、UNIQLO,它们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8亿美金、164.75亿美金、88.72亿美金、37.7亿美金,远远超过了中国品牌。
除了销售方面的差距之外,我们和国际品牌的差距还有专卖形象的差距、运营系统的差距、视野的差距、版图的差距等。
我们看到,中国服装品牌稍微赚钱就开始搞多元,结果出现了负面影响。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中国本土服装企业还是在单方面地强调产品、渠道和传播,缺少系统竞争力模式以及创新模式。
刘波涛:对于大多数服装企业而言,模式创新是终端的创新,是渠道的创新。目前,大量实体店铺与互联网渠道产生了冲突。如果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产品,例如淘宝和阿里巴巴[17.52 -3.10%],实际上它们的利润可能抵不上一个中等服装企业的规模,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做嫁衣,盈利仍然是一个困扰它们的问题。
曾纬:关于电子商务,马克华菲已经有一个平台,目前还在尝试阶段。实体店与网络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网络商品与实体店铺商品的价格冲突问题和款式雷同问题。如果衣服都可以在网络上买到,为什么还要跑到实体店买呢?马克华菲是由实体店起家的,如果网络影响到实体店,该如何处理?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
未来的趋势
《新营销》:互联网直销品牌,大部分集中在男装,男装为什么能够在互联网中快速发展,而女装电子商务却姗姗来迟?
安杰:时尚的本质是产品,深入来讲是设计,再深入来讲是精确设计。中国服装品牌一定会借助网络购物而崛起。除了价格的问题需要解决,还需要做到时尚与网络同步。例如,男装中的衬衫、牛仔裤在网络上好打理,因为它比较传统,所以众多品牌把它们作为首选。而女装流行趋势和更新速度都非常快。
《新营销》:针对服装领域,在互联网上,未来是否还有其他创新模式产生?
王涛:今天互联网迅速发展,消费者需要高品质,而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组合在一起就实现了实用性。传统服装品牌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消费者与品牌的维系,绝对不是简单的性价比,互联网提供了低成本的门槛,这个理解是有误区的,实体经济用10年来竞争,互联网只用了3年,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商业地产;发展状况;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商业地产这一行业而言,是其坚固运营基础、提升运营效率的前提。要想提升商业地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我们必须从“互联网+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准确掌握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条件及发展状态下该行业的动向,有效整合“互联网+”和商业地产的发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推行多元化融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减轻商业地产的去库存压力,提升客户体验。
二、“互联网+”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地产的可选择性及发展方向增多,如今的商业地产企业纷纷把发展目标调整为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本企业的加速发展。如今,我国商业地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无论是在建及建成的项目数量,还是建筑面积方面,我国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1]。在“互联网+”时代,国家以及商业地产方面都提升了对升级转型的重视程度,争取以理念的创新及运营方式的转变等形式为商业地产行业搭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商业地产平台,推动商业地产与时展的有机结合,为商业地产不断进步、持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
当今“互联网+”时代,在商业地产的发展中已经涉及到多个角度,例如科技、互联网、创新等等。曾经有专家指出,在未来,商业地产和互联网平台整合以后,商业地产行业的高效发展及智能化的运营目标将会变为现实。商业地产行业内部的实体商业纷纷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成立线上运营,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不仅能够在其正常运营的时间段内获取相关信息,而且在非营业时间也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了解关于商业地产的有用信息[2]。同时,“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以及客户的交互体验将会大大增强,采取微定位技术,形成与客户交互的场景。此外,对于商业地产商家而言,也可以使用新技术向客户推送商业信息,全面刺激其消费。
三、“互联网+”对于商业地产的发展意义
(一)有利于推行轻资产式发展模式,促进多元化融资
商业地产企业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利用资金重组,推行以基金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包括产业信托基金、开发基金等多种方式的融资产品,方便商业地产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商业地产企业资金的来源问题,而且也极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减少了商业地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营销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例如,由万达集团所推行的P2P理财产品――“稳赚1号”,在资金的募集环节,便是在商业地产的实体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与大众投资者在互联网中实现互利共赢,不仅在短时间内使自身的受众面及知名度大幅提升,而且还使得万达集团在互联网金融中获取了充足的资金,同时还为万达和理财投资人提供直接对接房企优质资源创造了机会,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潜在价值。此外,还打通了商业和金融,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金融服务,例如消费信贷、商户保理等等,而且逐渐向着产业链上游延伸。
(二)能够发挥“互联网+”与商业地产企业的优势,达到互利共赢局面
通过商业地产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能够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平台[3]。首先,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能够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能够做产品前端渠道的延伸,而且也能够为后端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例如,我们所熟悉的百度,之所以能够涉足商业地产行业,便是利用了其自身直达号的互联网平台。由其推出的百度房产平台无论是在流量,还是在品牌、数据等方面都是具备非常强大的优势,可以说,百度弥补了地a行业直接向互联网流量平台转化的缺失。而作为金融机构而言,在甄别风险、定价等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次,由于商业地产企业具备多年来积累的业主资源以及发展经验等多种先天优势,在项目的风险评估等方面更加出色,使得商业地产投资渠道更加安全,也为各中小型地产企业提供了依靠。商业地产开发商和互联网机构的合作,能够大幅缩减二者在各方面的支出,例如,万达集团的商业地产实体项目与快钱平台的联合,双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打造出投融资、强强联合的共赢模式,达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商业地产在互联网的运用中,去库存化成为现实,通过对产业链下游的物业服务、社区商业以及智能家居等行业的整合,发展形成社区运营平台,逐渐形成一体化社区服务商业模式。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对购房者而言,由于都有专门的托管公司对现有房屋进行管理,真正压缩了传统的繁琐程序,降低了一些潜在风险,使得不动产增值的有效性大幅提升,对于开发商在房屋销售以及去库存方面都大有裨益。
四、“互联网+”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发展策略
(一)以大数据来打造定制服务及精准营销
对于我国目前的库存饱和状态,大数据有很大的缓解能力,有利于帮助我们掌握我国的群体消费趋势及习惯,而且通过大数据所带来的优质效应,能够对客户形成有效的消费指导。“互联网+”大数据在多个方面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例如决策制定、效果预测等等,利用大数据的种种优势,推动营销模式的创新,缓解去库存化所带来的压力,增大资产周转率,线上营销成本更低,而且也更加精密化,开创全新的营销手段[4]。把客户信息由线上向线下转移,完成对客户信息的累积,对相关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线下营销服务的精准性。
(二)利用支付平台体系实现各类应用场景
由百度公司以“直达号”所营造出来的“百度房产平台”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示例,使得众多传统的商业地产企业向“互联网+”升级转型有了可以参考的范例。“百度房产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新房以及二手房的租赁和买卖。在产品及数据方面,百度做到了无缝对接,推进了商业模式向轻资产方向的转化,与其他自建电商平台或者其他互联网转型方式的成本相比,楼盘接入直达号的开发商营销成本微乎其微,有利于节约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资,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流量的转化效率以及行业交易效率的提升。
(三)创新互联网营销模式,打造精准营销
我们知道,互联网营销中,用户体验的黏性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我们在商业地产发展中,应该注重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增加体验感以及消费者黏度,从消费者的行为轨迹、消费偏好出发,提高营销匹配的精确度。待商业地产融入“互联网+”市场后,所谓的精准营销、在线平台搭建、大数据分析等,都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帮助商业地产企业获取潜在的客户信息,从而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以便于企业做出下一步规划,调整商业布局,真正实现精准营销。对于开发商而言,能够实现线上宣传、线下交易的营销新模式,向客户提供最新的、最细致的楼盘资讯,也能够向客户提供定期免费线下实地参观业务;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这种营销模式提高了商业地产企业的透明度,消费者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与其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消费者提前做好规划。在这一步骤完成之后,为了确保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本项目中,商业地产企业可以利用地图功能规划处最佳交通路线,把用户成功由线上向线下转移,充分释放巨大的住房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地产企业的去库存压力。商业地产开发商通过与互联网因素的融合,极大降低了营销成本及其他各项支出,同时也以地产业务为中心,推动体验式消费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消费者也能够享受到线上提供请求,享受线下实体服务的模式。
(四)更新“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运营理念
商业地产要想实现创新,就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这是商业地产运营创新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改革与更新商业地产运营理念,在“互联网+”的文化和系统中融入商业地产运营这一概念,推动商业地产运营中具体工作的整合与重组,对商业地产运营中内外两种文化做出优化,全面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地产运营新模式、新理念[5]。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得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使巨大的融资市场增加了更强大的创新力。通过“互联网+”方式的融资及商业地产市场推广,促进了商业地产产业链的转变。对于客户而言,“互联网+”向其展现出的优势主要是能够帮助其参与到购房的整个过程中,而且能够更早享受服务;对开发商而言,其开发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减小了开发及运营风险,也有利于其获得运作资金。与互联网企业进行跨行业合作与融合,以金融产品提升开发商及客户粘性,使得未来商业地产市场形成了全新的竞争局势。
[参 考 文 献]
[1]林澜.“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商业地产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8):90-91
[2]顾湘,张建伟.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商业地产融资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0):76-80
[3]杜方.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商业地产的O2O模式――以海印股份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0):41-42
市场研究公司央视市场研究(CTR)在其主办的2016“洞察中国”高峰论坛了最新的中国消费市场、广告营销以及中国媒体发展趋势。CTR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品市场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温和增长,进口产品渗透率已达93%,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品牌的竞技场;全媒体广告市场呈现跌宕起伏态势,2016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广告市场同比增长0.1%,传统广告市场同比下降6.2%,而电梯视频、影院视频等生活圈媒体广告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热点;在提到媒体发展趋势时,CTR判断中国媒体未来将逐步实现从以受众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本,从靠渠道垄断到重终端布局,从经营媒体到运营平台,从主营广告到多元化产业化运营的五大升级转型。
CTR的中国消费市场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品市场继续在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但快慢两个车道分化明显,市场分化严重,增长最快的品类年销售额增长23%,下降最快的品类年销售额则下降27%。同时,在中国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的诉求推动下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下,进口商品的渗透率已达到93%,平均每10个中国家庭户中,就有9户购买过进口产品,进口产品的销售额也增长了18%,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品牌的竞技场。针对消费升级及新生代消费者崛起带来的市场变化,CTR 给出的建议是,在品牌营销已经进入“心”时代的背景下,品牌主需巧妙运用营销“加减法”,在健康、个性、趣味性、潮流上做加法,注重高颜值、高品质,利用无添加、纯天然等理念做减法,迎合消费者健康意识,同时利用网红加电商的新型营销模式,打造网红单品,应对日益碎片化的市场,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创造产品新的核心竞争力,真正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心。
CTR 的中国广告营销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广告市场刊例花费(下同)同比增长0.1%,相比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的趋势有所回升,其中传统广告市场同比下降6.2%,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户外五大类传统媒体中,除广播的广告花费有2.9%的增幅外,其它媒体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电视下降3.8%,报纸和杂志更是分别下降41.1%、29.4%,而电梯视频、影院视频等生活圈媒体广告则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热点,影院视频的广告花费增幅达77.1%。值得一提的是,热门IP集中的精英卫视以及省级频道成为电视广告热点,2016年上半年精英卫视以及省级频道的广告时长与花费占比均比2010年有所增长。另外,CTR监测数据显示,以饮料、食品、化妆品、交通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广告普遍呈下降走势,而互联网新经济行业则带动了广告增长,网站类、软件与顾问服务类广告主的广告花费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61.5%、44.6%。针对中国广告市场涨跌互现的态势,CTR给出的解读是广告营销正在从过去粗犷式的大众化模式走向规模化、细分化、精准化的融合营销模式。CTR认为,虽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者追逐个性,为品牌洞察和利用这种个性提供了绝好的土壤,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模式也大行其道,但从品牌发展角度看,品牌认知仍是广告营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仍然要求营销必须以传播规模为基石,过分追求精准则导致难以弥合的碎片化。因此,如何平衡规模与精准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新时代的营销课题,而未来营销效益回报的最大化也将取决于如何对规模和精准实现平衡。
关于媒体发展趋势,CTR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媒体类型和最复杂的媒体结构,拥有420万个网站,2500多家电视台,超过1万家出版刊物和报纸,同时中国的媒体环境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这两年火爆的直播类APP就不下200个。CTR认为,当前的媒体生态圈基本上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以CCTV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具有高覆盖和高公信力的优势,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具有高连接和强互动的属性,以分众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具有高到达和高匹配的品质。CTR判断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逐步实现从以受众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本,从靠渠道垄断到重终端布局,从经营媒体到运营平台,从主营广告到多元化产业化运营的五大升级转型。针对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CTR 表示抢占智能化终端,打造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传播平台,进行产业化运营将是未来占领媒体传播力制高点,实现媒体融合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之路。
那么,什么是内容呢?关于内容的说法,主要有三个解释:第一,对传统媒体而言的,这是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理念之一,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说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第二,内容为王。指的是互联网网站建设的内容之重要性,原创内容是一个网站留住用户,建立良好口碑的重点。第三,内容为王是因为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以及网络视频流行之后,传播和广告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单纯的广告,其效果大打折扣,只有那种结合内容创意和内容分享的广告,才能适应最近几年的市场。这个时候,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内容更多地是指内容营销的意思。取代了从前单纯的广告营销。
根据内容营销协会给的官方定义,内容营销是品牌主通过所有媒体平台和渠道生产出的高质量内容,并将其推送给用户,其中应包含了关系管理、用户价值以及可衡量标准的一系列行为。更通俗的解释,是内容营销通过一种不谈营销的手段,也就是说没有营销的营销方式,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通过创建一些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吸引用户注意和愿意参与分享的信息,影响潜在的用户和已有的用户。
Econsultancy和Adobe了《季度报告:2013年数字媒体趋势》的报告,报告中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告客户进行了调研,其中发现在面对各种数字营销趋势时,营销客户已经将内容营销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55%的营销人员表示,他们打算制定内容营销战略,广告中则有58%;93%的B2B营销人使用内容营销,B2B营销平均30%的预算用于内容营销。
生活方式的改变
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广告和传播的革命。企业的广告传播,将从以前单纯的广告传播,变革为内容传播。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造成这种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消费人群的改变。80后和90后,他们是网络的痴迷者,他们接受品牌与广告的方式与传统人群完全不一样,他们更主动,他们不想看直接诉求的广告,他们把广告当作对他们的骚扰,但他们愿意看能够和他们形成共鸣的内容。
而要完成内容与消费者的共鸣,有几种方法。其一,是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而不只是省优部优,或者仅仅有产品的信息;其二,让广告内容融入原生场景,比如写字楼的广告内容,电影院贴片广告内容,健身馆的广告内容,都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而专门创作;斯巴鲁在健身场馆的广告“为你的坚持买单”,就与健身人群的场景进行了高度匹配;其三,将情感融入内容,让产品有了情感的元素,让产品和消费者发生感情的联系,激发消费者为自己喜欢的产品代言,褚橙“人生总有起伏,精神终可传承”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消费者触媒的碎片化和媒体需求的碎片化,导致消费者停留单一内容时间不会很长。一条信息或者内容,能否快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是使传播能否真正有效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信息是海量的,广告信息不再是从前的强行覆盖,而是处于被选择地位,人们对信息的“胃口”,早已被吊高了。于是,一种广告或信息内容,要让消费者在其有限的关注时间内,哪怕只是吸引他点开链接看一眼,都已经很不容易。
所以,企业如何在内容信息和内容价值有效性方面,激起他们的兴趣,防止被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所淹没,就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传播则是完全无效的。
信息互动方式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甚至PC互联网,在媒体性质和特点上,都有根本的不同。
传统媒体是垄断性全覆盖、强制收听,信息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 企业投放传统媒体广告,只需通过购买获得大量的媒介版面和时段进行轰炸式的曝光即可,依靠曝光量、覆盖量、时间和频次来影响消费者,是“灌输式教育”。这样的媒体特征,播放什么内容不是关键,播放的次数才是关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脑白金。
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它的信息传播特点是“点对点”的“网格式传播”, 消费者同时成为了媒体与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传播点,信息可以在人c人之间实现及时交互、分享和互动。这种传播是“双向式的、互动的”,是“启发式教育”。消费者之间,可以依靠相同的兴趣爱好与价值观,建立关系,形成社群。
这种媒体特征,播放的次数不再是关键,播放的内容才是核心。内容是以消费者的兴趣为起点,如何让广告内容在整个传播的链条上没有死点,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引起兴趣,形成争议和流动,形成延续,并促使他们愿意分享和扩散,成为传播成功关键中的关键。
这个时候,信息能否持续传播不中断,比信息本身更重要,这是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核心。如果信息链中断了,这就是无效的传播。
平常大家经常讲的口碑、分享、参与、体验等,都与这个密切相关。而一个品牌,要达成这样的结果,广告的内容创意和媒介场景的适配性就变得很重要。
总之,互联网带来的传统广告传播向内容传播的发展方向,具有几个明显的趋势,即:从“告知消费者”的“信息”时代进入“激发消费者参与”的“深度沟通”时代;从“企业单独确定传播内容”的“权力”时代进入“创造具有粘性的”的“互动”时代;从“吸引注意力”的“单媒体”时代进入通过多屏切换“整合所有接触点”的“跨媒体”时代;从大面积撒网的“多种尝试”时代进入“精准传播”时代。
内容是营销中的稀缺资源
传统营销中,要把产品和服务传导到消费者那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导到消费者心里,即所谓的占据他们的心智;二是通过实体渠道传导到他们手中,即所谓的渠道为王。
渠道为王,其商业的本质是抢占资源。与互联网空间不同的是,实体渠道中的优质经销商、终端空间,这样的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谁能在有限资源中抢占到更多,谁就是胜者。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另外,互联网最大的功劳是什么呢?就是使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大面积的互动成为了可能。
因此,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变成了什么?实体渠道虽然还是很重要,但最稀缺的是消费者的时间。他们一天只有24小时,每天花在信息接收和传播方面的时间,只有那么几个小时。谁能在消费者有限的时间中抢占到更多,谁就是胜者。
对于一个商业品牌而言,好的内容,才是抢占消费者有限时间的利器。
内容对于消费者的价值,主要有两个:第一,内容是搭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关系的桥梁。好的内容,既能潜移默化地传播品牌信息,而且能够与消费者惺惺相惜,让很多消费者成为品牌的粉丝和回头客,内容无形之中能够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关系。第二,消费者会因为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偏好和价值观,形成不同的社群。有了社群,才有了粉丝营销和社群经济的基石。社群是企业依靠社交平台沉淀与消费者关系的地方,是未来实现与消费者交易甚至是建立品牌的地方,而社群要运营成功,需要依靠专业的优质内容输出形成流量入口,这样才能依靠专业度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感。
此次深圳之行我们深刻感受到3点:
1、传统计算机公司纷纷转向移动互联网。
新国都是典型的金融机具制造类公司,虽然行业发展较为平稳,但毛利率将持续下滑,2-3年内传统业务见顶,转向手机游戏和电子支付;天源迪科为传统的电信软件服务商,竞争格局稳定,且空间不会爆发性发展,公司正积极开拓手机游戏、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业务。传统计算机公司转型迫在眉睫,转型方向均有涉及。虽然转型效果还很难判断,但表明上市公司在积极应对挑战。
2、企业移动互联网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爆发在即。
金蝶国际在云计算转型上已走在前面,其产品布局全面(K/3 cloud、云之家、友商网、快递100),云计算已占公司收入5%以上比重。
公司将持续通过K/3 cloud、云之家拉动小微型企业移动办公、CRM、人力资源管理等发展,保守估计公司云计算业务未来3-5年保持50%的复合增长率。
我们判断由于综合条件的逐步成熟,企业移动互联网未来3-5年增速会保持100%以上,爆发在即。
3、某些垂直领域B2B将是未来5-10年的趋势。
科通芯城为典型的B2B平台公司,其专注于芯片领域,通过近10年的打磨构建了O2O交易生态。
其本质上是大数据公司,通过对客户行为的分析精准营销,并逐步发展其供应链金融的功能,公司目标是5年收入规模增长10倍。
建筑建材、汽车零部件、化工等行业也将出现类似的B2B平台,本质上是改变以往的销售体系,提升交易效率。
后续我们将对北京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了解传统公司转型及企业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我们仍维持对计算机行业的推荐评级,坚定的认为计算机行业在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效率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板块调整之时即使全面布局之时。
时间:2014年5月17日
主题:随机漫谈,搜索决定论、智能化、预测
酒爷老谢:老仲的搜索决定论为什么很危险?因为手机的最初功能设计就是让人和人能够联系,沟通。PC最初功能设计是处理信息。既然手机的最初功能是人和人互联,那移动互联网自然会是人和人互联,我们用智能手机不是想变成PC处理信息吧。-酒爷读后感一
史贤龙:我前面也说了,如果搜索决定论是真实的,世界将很可怕。太可怕!
仲昭川:老谢说的这是两回事。如果只是人与人联系、交流、沟通,则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居中碍事,包括搜索引擎。比如我要联系老谢或老谢的朋友。这是一回事。
孙巍:智能化是手机方向,现在手机正在成为人的一个重要肢体,手机同时具有了人性!这就是营销的未来!
仲昭川:关于搜索引擎,刘平说到根儿上了。简单一句话,只要你要跟信息打交道,没别的捷径,绕不开搜索引擎。老孙说的这个问题,是第三回事。
史贤龙:刘平正在一家做理财产品搜索引擎平台的公司。对搜索的作用有较深的认识。
王晨宇:仲老师,我认为搜索引擎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答案,
史贤龙:老仲说的这个正是海量信息时代的问题。
仲昭川:智能化就是技术的一切、一切的技术,代表了所有的技术方向。不要被手机这玩意局限住美丽大眼睛。
王晨宇:海量公司的大狗是百度公司数据的提供者。
仲昭川:现在是网上网下融合,叫O2O。下一步,是内体内外融合,叫智能化融合。这种融合,既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包括数据云。只要你跟互联网打交道,不管是桌面、手机、还是物联网,交互就是一切。这是智能化的唯一标志。除了人人交互,其他一切交互都离不开搜索。至于最主要的功能,要看使用者、需求者的角度了。
史贤龙:如果网络骗子精通三部曲,怎么办?其实中国式培训早就在用网络营销,而且用的登峰造极。可惜作恶人先学会了竞价排名、包括自然搜索等网络营销技术,而且更勤奋地在用!
王晨宇:但是很多公司不会卡位关键词。
史贤龙:互联网是否最后会走向开发、自由等的反面,变成操纵、控制、甚至奴役呢?谈的不是单个公司,是作为互联网现象的趋势。
孙巍:这说SEO和SEM这事
仲昭川:贤龙的问题太狠了。使我心痛。这是我最不喜欢谈的问题。是啊,这就是枪,谁拿了都能杀人。终极营销三步曲。可以自助。免费的。SEO和SEM都是三脚猫的把戏,不堪得很。只不过,全世界的营销高手都在玩、都在研究。庆幸的是:这些高手没有一个是超一流的。
孙巍:事实上,SEO和SEM在BAT阵营都是比较重要的技术丶营销工具和盈利性产品。
史贤龙:搜索引擎成为垃圾广告的推送站!
仲昭川:这是经营策略问题,因公司而异。与搜索引擎无关。营销是人和人、心和心的事情,技术可以提供方便、提高效率。但不能是主要手段。只要过分倚重了技术,这营销就成问题了。
孙巍:在捜索中,机器替代了人,更高效地营销。
史贤龙:我一直认为百度是建立在邪恶商业模式之上的。营销自动化是大势所趋。
仲昭川:根据太极图的推演,搜索引擎还会二分:公共免费的、精选收费的。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交费来节省时间,起码节省看第三页以后的时间。先简单这么说。
孙巍:嗯,我同意老史。
仲昭川:不是自动化,是智能化。不一样的意义。
孙巍:自动化是智能化初级阶段。IBM这几年重点在推进“智能”和“智慧”战略
史贤龙:商业智能,是自动化与高分析决策导向的结合,不仅表现为内容上的深度,更在于反应速度。比如战场信息指挥系统。对时效的要求就会很高。
仲昭川:稍微复杂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回顾搜索引擎的历史,最早不是搜索引擎,是人工的directory。也就是雅虎。后来才才有了谷歌。任何事情,都势必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完成质变。也就是说,会有新型的雅虎技术,带人工智能的那种,当然最高级的定制也包括纯人工,甚至接近于麦肯锡的咨询服务模式。
史贤龙:智能化与自动化,比如C3i系统,自动识别目标,锁定目标,然后启动程序。
仲昭川:总体而言还是二分吧。这么看比较简单。目前是混沌状态,相当于太极图在快速转动。而且只有一个太极图,就是百度。
史贤龙:谷歌半退出中国,给了百度垄断的机会。而这种垄断,是非商业因素在主导。我赞成老仲对互联网新文明的观点,但当下中国,离这个理想的距离,还很远。当然,我自己,对于互联网带来的现有的进步,已经感到满足。老仲提出,要认识只有互联网才能救中国。我也赞成。我稍改一下:只有互联网才能改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性机会。
孙巍: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领先的社会化平台正在革搜索平台的命!
仲昭川:智能化的世界里,工具,是千变万化的,无所不在。人与数据的交互关系,也是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才刚开始,我们永远不必去预测趋势和未来,都是梦呓。
史贤龙:智能手机向那里演变,是未来2、3年的一个悬念。我感觉会有突破性技术的新智能手机产品出来。
孙巍:我最近思考【跨屏营销】和【云传播】,所以像手机这样移动终端我会关注。同时,移动营销前沿技术和方法我在试验和客户应用!
大雄:我是觉得搜索引擎营销和传统广告在PC端更有效,而在移动端小屏幕的情况下施展不开,体验太差。从移动化开始在现在观察,社会化营销在移动端效果更加,基于人,关系,信任和内容。孙老师研究的跨屏营销确实值得关注,移动端的前沿营销方法,如果能技术驱动,也将是个颠覆。
孙巍:搜索从PC往手机转移,很快丶正在发生!从每月1万左右百度投放监测来看,手机搜索转化销售的Roi较低,PC基于关键词和行为的SEM效果要好!这不是用户问题,而是百度平台和广告产品要重新开发的问题。
大雄:手机搜索,相比PC而言,是个伪概念,真实数据没有百度吹的那么多,至少打个对折吧。百度强迫客户投移动端,然后预装APP。另一个佐证是,如果移动端搜索和pc端一样有习惯,百度也不会慌不择路的花19亿美元买91,也不会用木马手段推手机助手,也不会花那么大气力做地图。百度是躺着赚钱的公司,如果不是真危机,确实不会有啥狼性。移动端每个APP都是个入口,所以搜索被淡忘很正常。所以PC那套照搬过来是行不通的,确实需要创新的技术和方式,所以孙老师一说,大家都很兴奋。社会化营销虽然好用,但门槛低,有被做烂了的趋势,朋友圈代购狗就是明显的体现。
孙巍:现在确实PC搜索在下滑(人数和频次)。人去哪了?时间去哪了?PAD和手机,手机中APP,APP中微信,微信中朋友圈产品。百度移动搜索增长很快,但没有弥补PC下滑。
大雄:对,但PC还是有不可替代性的,至少一段时期内是这样的,所以360要出搜索。
孙巍:360也是基于PC,现在遭遇战略危机。
大雄:老周看来,360最大的危机是没有一款不可替代的APP,目前他精力都在无线和硬件这两块。
孙巍:无线和硬件是比浏览器和APP更大的圆,这是360战略。
仲昭川:软硬件环境的变迁很迅猛,追的太紧就容易落后,毕竟是凭个人智能跟世界赛跑。技术出身的大佬特别喜欢这么干,想的是颠覆,干的却是超越的累活儿,如周鸿祎的360。不如切换角度或维度在前面等。等的过程中,手头上还能慢慢悠悠干点自己惯常或擅长的事。这不是偷懒,是讨巧。这是我我切身的体会。昨天,谈到SEO和SEM,是个很好的例子。我是学这个专业出身的,前些年一直在研究,突然有一天发现,拼了老命,也追不上别人,其中有一个移民到新加坡的高手,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神仙,我很绝望。绝望了很久之后,我准备抄后路、兜里,我在想,下一步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想法更无耻,我本身就不是神仙。最好,不得不把目光再撤回到目前,不停地切换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慢慢脑子里就有了傲视一切的概念。但我凭的不是技术,也不是经验,而是一种流氓假仗义的气概。通俗讲,任何事情都分道、经、技三个层面,只要不停切换,你总能找到最佳的、能够凭自身去突破的那个层面,没有高低之分。Zac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建站的时候,就要同时做SEO,他确实是没法超越,太厉害了,一句话就把我击溃了。我被击溃以后,感到非常幸福。因为这是一种解脱,同时这是我膜拜高手的一种仪式和代价。
孙巍:对的,zac说得对!现在很多SEO、SEM人被百度洗脑了,SB只能为百度更多钱。百度营销研究院和培训体系就是通过洗脑营销人,实现自己业绩增长。
仲昭川:百度也没办法,抓不着贼,干脆自己也做贼,做最大的那个。他们也有SEO和SEM技术阵列及服务。
史贤龙:没有小偷,百度自己生产小偷(点击付费)。这是我说它是邪恶商业模式的原因。为了10%的效果,要求你必须化1%的钱。
仲昭川:刚才老史说得对,这是营销中的营销,核心中的核心,技术中的技术。所以我现在见了任何人,都劝他远离SEO和SEM,这是很不堪的研究,拿不出手。更重要的原因是:你干不过搜索引擎,他们监守自盗。
高晓东:我用了360推广和百度推广,360效果很差。点击率很高,电话量少,问题出在哪里?
孙巍:忘记搜索,转向社交。这是两种思维,你要切换。左右之脑。
仲昭川:在营销上,摆脱强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旁门左道、出奇制胜。另一种,就是坚持做更正宗的道路,弘扬自己的气场,天人合一,爱谁谁。这时候你会发现,营销就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联络。用什么技法,倒在其次。一旦要用技法,纯人工的工作,才是最管用、最值钱的。
史贤龙:老仲最后这段深得我心。但是不对称会产生赚大钱的机会!这是个无奈的悖论。
仲昭川:是的。我一本书都在谈悖论。没招。
刘平:《互联网黑洞》,这本书表面是讲互联网的,实际是讲社会本质,以及这种本质在互联网上的上呈现的形态和进化。是另一种视角下的进化论。
仲昭川:不客气地讲:关于互联网,在傻子面前,只要敢张嘴预测趋势和未来,你就是专家。只不过,在明白人面前,你如果不敢谈现在,或者谈不明白现在,你就是个小学生。谷歌退出,可能主要还是商业因素为主。谷歌和百度,都是美国公司。我所说的商业因素,指的不是市场因素,是利益。两家都是美国公司。
史贤龙:一个是听话的美国公司,另一个是不听话的美国公司。麦肯锡是最著名的永远错误预测的公司。可是人家还就是不停地预测,每次预测都被各种报告引用。然后被现实证明是扯淡,被遗忘,继续预测。——不服不行。
仲昭川:岂止是时间啊,人家还有数据呢!甚至小数点后面两位。
史贤龙:狡猾的人是这样说的:你可以预测,但不要给预测加上明确的时间。
颜政德:史老师的论断和球王贝利有得一拼。贝利次次预测世界杯冠军……还不如章鱼帝!又不准又拿来说事儿,为什么呢?
史贤龙:大家(市场、媒体、企业、投资人等),在面对未来时,需要一个心理拐杖,哪怕它是错的。因为,从本质上说,预测是不可当下验证的。所以,谁来说这个预测,比预测本身更重要。
仲昭川:哈哈!老史,你这个说法很有趣。
刘平:因为人们喜欢,人们希望有一个方向,至少希望有一个“草案”来参考,来讨论。电脑的“预测”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部分布原理,只能是已有的模式,且概率只有80%左右。人的思维预测就什么都可能,是人文的,像沈坤的横向思维,就牛了。可能正是麦肯锡说出来了,改变了人们的行不,才不准了。像索罗斯的哲学。
孙巍:人的行为差不多都基于预测,同样错的比对的多,但并不会因此而不预测,错了再调整就是了。在股票里就是建立预测系统和交易系统,道理如此。
那么,科技互联网公司的陆续进入,究竟会怎样改变汽车行业?作为汽车媒体,又将在科技互联网与汽车产业走向融合的关口,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东楼不妨来分享我的一些思考。科技互联网会颠覆汽车行业吗?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真的能够颠覆汽车行业吗?东楼认为,汽车与科技互联网公司之间或许并不存在颠覆与被颠覆这样的极端关系,两大产业之间在未来应该是一个互相融合的关系,汽车借助于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智能技术或应用,将会逐步升级换代,最终将演变成为半智能或全智能的新型汽车。
在目前看来,尽管像特斯拉这样的智能汽车上市之后受到的广泛欢迎,但是销量却还是没有达到预期,在豪车销售领域,仍然是宝马、奔驰等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占据鳌头。而在美国,还在测试阶段的谷歌无人汽车目前已经安全行驶了48万公里之多,但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完全依靠自身制造,目前正在测试的七辆车全部由传统汽车制造商提供,6辆是丰田普锐斯,还有1辆是奥迪TT。就在上月末,东楼在美国硅谷参加the BIG talk硅谷峰会,在会上,本田硅谷研发中心主管Nick Sugimoto先生也认为,谷歌未来并不会选择完全自主制造无人驾驶汽车,而更多的将会跟汽车厂商进行合作。
而在国内,汽车与互联网公司的融合目前将更多的体现在应用方面。比如,腾讯推出的汽车智能硬件产品路宝盒子,就是互联网产品提升汽车驾驶体验的一个案例。而且还有比如智歌科技等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已推出或正在谋划推出车联网方面的产品。互联网广告如何影响汽车销售?
除了在汽车制造和应用领域,科技互联网甚至在营销环节也正在对汽车行业形成积极影响。在腾讯汽车主办的“域·见”2015年度TTA进口车颁奖盛典上,腾讯汽车总监王秋凤了一份关于进口车的数据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是基于腾讯的各种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挖掘出来的。
在这份报告中,不仅给出了不少行业方面的数据,比如进口车市场规模、品牌分布等。甚至还画出一个进口车主的具体形象,比如32岁左右男性白领,喜欢体育运动、休闲生活和休闲影音,更能接受欧美的文化。他们比较喜欢极限运动、健身、足球等等,同时也爱读书、时尚、摄影等活动,到视频网站去看视频,但更愿意买票去电影院观影等等。而这些进口车主的的具体喜好和消费行为的得出,并不是虚构出来,而是来自于日益成熟的大数据挖掘能力。
而在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汽车厂商不仅仅能够获知用户的偏好,给用户画像,更能够发掘出潜在消费者或者帮助改善汽车的驾乘体验。基于这些大数据挖掘出来的信息,汽车公司就可以更好的定位自己的用户群体,从而精准的投放广告。而在前不久,微信的朋友圈首次尝试推出广告,首批的广告主当中就出现了汽车公司宝马的影子,而这也是一方面是汽车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越来越紧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汽车公司尝试使用大数据投放精准广告的典型案例。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还需要什么催化剂?
不过,尽管目前汽车与互联网之间的碰撞越来越多,但是在互联网公司与汽车制造厂商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樊篱。比如在行业趋势把握方面,技术与行业理解方面,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误解。而这就是腾讯汽车这样的汽车媒体价值所在,在科技互联网与汽车工业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一个这样的催化剂,来帮助两个行业建立起沟通和互相了解的渠道。
一、关于中国IM市场和腾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西安邮电学院的任艳玲在文献中指出从1999年2月至今,我国IM市场发展迅猛,从最初的一种产品发展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产品;从最初只能传输简单的文本消息的互联网聊天工具,演变为现在可以传输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格式信息、跨越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即时通信也在向移动化扩张,移动运营商的进入使得IM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并使IM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我国IM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QQ、MSN、飞信、阿里旺旺、UC、Skype、popo、Yahoo通等等。市场份额靠前的几种IM分别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IM作为高用户粘性的服务,后来者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来实现对于细分市场人群的争夺。另外,技术融合和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IM客户端整合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对于语音、视频、协同、会议和移动应用的强劲需求对厂商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出了挑战。
上述观点在说明中国IM市场的竞争激烈后,提出了自己对于IM市场竞争上位的对策:争夺细分市场人群,走差异化定位路线。一下的几个观点讨论了腾讯针对于IM市场机型的差异化营销。
孙光海、陈立生则是从采用博弈论、信息论、传播学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总结出腾讯的营销策略:统一更换新标识,用以全面体现腾讯网的品牌内涵和经营理念。腾讯网不再局限于时尚、休闲领域,叩开了通才型网站——综合类门户网站的大门。腾讯的“海量模式”--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对所有注册用户弹出广告来获取收益,并以此与品牌门户网站竞争。当广大网民对弹出广告十分厌恶,改为弹出新闻,被称为“迷你”的弹出小网页每天精选一些重要新闻和娱乐休闲内容,反而受到用户青睐,稳坐门户网站访问量头把交椅。
上述观点从传媒博弈方面来讲腾讯的创新。腾讯以一个“小企鹅”憨厚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为自己的品牌标准化之后,腾讯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目标群体不再单单是年轻人,腾讯需要扩张,走全民化道路,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腾讯以即时通信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来获取广告收益,增加门户网的点击率,后期又借助这种方式做窗口广告,在传播角度这是非常成功的作法。但是会模仿的不是只有腾讯。比如奥运会期间,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做出窗口新闻,腾讯的“迷你网页”不再是一个独特的闪光点。面对这样的快速复制的年代,即使在登陆腾讯的即时通信遍弹出窗口新闻以增加访问量,很显然更多人更愿意到一些老品牌的门户网站去获取新闻,这样就涉及到腾讯是否能够将门户网做的更新颖更广泛更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李平从战略理念、知识发现、知识聚集、知识创造、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和文化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腾讯公司创新导向的知识和谐管理的基本模式。他是从创新导向的知识和谐管理来说的。他认为。腾讯公司的创新战略经历了“模仿、引进、学习、创新”的过程,走过了“学习型创新、整合创新和战略创新”三个阶段,不仅是在产品层面,在创新机制的建立上也模仿google和微软,塑造公司的创新能力,构筑腾讯公司的竞争优势,创造腾讯公司的商业价值,搭建腾讯公司的发展平台,营造腾讯公司的创新氛围。
上述观点从知识和谐管理的角度说了一些关于腾讯有别于一些企业的战略。腾讯QQ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模仿品。但是如果只模仿也不能使腾讯做到如此成功。马化腾从发现ICQ,到发现ICQ的不足,需要适合中国人用的中文版ICQ,腾讯QQ就产生了。腾讯在电子商务、无线增值、互联网业务的模仿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其创新更被大家说认同。上述观点说了很多知识变化的过程,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个知识重构过程。马化腾将别的东西拿过来运用的时候对知识的打碎糅合,并加上自己的元素。李平在文章认为这是一种“无为”管理,是一种和谐知识管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面的“无为”管理。首先腾讯在发展上面是很有战略的:在模仿中学习更新,所以其对知识的管理不能成为是“无为”的,只能说是在“和谐”表面下的具有战略步骤的知识管理。腾讯在创新过程中不拘一格,不能说明是完全的意义上的“和谐”,因为腾讯的创新本来就是突破传统方式,这样来说是一个知识的上升。
二、关于IM和腾讯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市场透析》的刘丹则通过研究指出2008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特点:(1)市场处于导入期:大厂商都保持观望的态度,而小厂商却无法支撑起整个市场的发展,中游厂商表现较活跃,成为维持市场增长的中流砥柱。从市场的长期发展看,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近两年的年均增幅接近20%,仍然属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活跃度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而逐渐增加;(2)2008年金融危机将促进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只要能在市场中保留自己的份额,以后一旦经济恢复,生存下来的企业就可以占据市场中的一席之地,而被淘汰的部分企业将无缘该市场;(3)高效、稳定、安全成为企业服务的重点:企业即时通讯产品需要提供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产品,而是一个涵盖各种通讯手段的交流平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节约企业成本,提供工作效率。
关于IM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1)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将促进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发展;(2)统一通信成为发展趋势;(3)渠道萎缩,合作伙伴加强。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则做出如下预测:趋向1:即时通讯平台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包括QQ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不断增加新的增值应用服务,如新闻资讯、博客、邮箱、音乐、网络游戏、C2C等,为即时通讯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娱乐和资讯服务选择,在增加盈利的同时,不断强化用户粘性。即时通讯仅仅是整个平台的最基本的服务,新的应用和服务将继续增加进来,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趋向2:用户逐渐显示出细分特性,即时通讯定位的差异化发展趋向显著;趋向3:垂直类即时通讯市场发展迅速,综合类即时通讯与垂直类即时通讯格局即将形成;趋向4:即时通讯厂商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增值业务与营销平台成为战略重点;趋向5:企业IM有望走出市场培育期,未来重点在提高企业用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企业即时通信市场尚在开发期,国内企业对企业IM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提高,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未来的重点在于培育和抢占市场;趋向6:互联网即时通讯提供商介入无线即时通讯市场,合作大于竞争将成趋势。
任艳玲对于中国即时通讯定位差异化趋势也颇有见解,她认为行业五力(行业内竞争力、潜在的新加入竞争力、替代产品的竞争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竞争决定定位差异化趋势:(一)行业内差异化程度小,竞争激烈要进行有效的竞争,获取稳固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成本领先、别具一格和集中一点战略。因目前IM服务基本免费,所以成本领先战略不适用,别具一格和集中一点战略归根结底还是差异化的战略;(二)低进入门槛,要求高的竞争力(三)替代产品的竞争,要求发展特殊的即时通讯产品;(四)特别的买方议价能力,要求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在IM市场上,由于服务的免费提供,使得买方的议价能力体现在了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及使用习惯和选择偏好的形成上。
她认为即时通讯市场正在并将要呈现的差异化状况。(一)服务商开始更多的关注企业IM市场的未来发展:在个人IM市场,腾讯QQ一枝独秀,无人能及,高用户粘性使得后来者居上几乎成为不可能;(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商务IM开始更迅速地被人们所应用;(三)随着电信运营商的强势加入,移动即时通讯发展迅猛。
关于上述几点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IM市场发展越来越壮大,想分一口羹的人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趋势下,都能提供免费的IM软件已经不再是什么不能逾越的障碍。那么要想做大做好,只能走差异化营销途径。那么几个观点关于是腾讯在IM市场上作为一个即时通讯龙头所采取的差异化营销。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涂锐是从网络游戏看腾讯的差异化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众多对手,腾讯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差异化竞争策略,使其游戏产业迅速发展。在开放性的发展模式下,腾讯游戏采取自主研发、合作、联合运营三者结合的方式,已经在网络游戏的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形成专业化布局并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他从市场细分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运营模式差异化、员工差异化分析腾讯游戏成功的原因。
上述观点是从网络游戏看腾讯的差异竞争。腾讯的网游大概是其差异化成功的主要例子。大家都知道腾讯的游戏源于盛大等很大大型游戏的创意和技术,但是腾讯游戏的体验人数却与一些原创游戏不相上下。一下小的QQ游戏是腾讯自主研发,另外一些创意和技术维护来自与韩国官方的合作等。腾讯网游的差异化就在于结合腾讯自身的机制进行创新。从市场、产品、运行模式、员工都带来很多的不同。但是上述观点的论述范围太小。腾讯网游的成功,不单单是网游做的成功,主要还是依赖于腾讯的“会员式”营销。拥有一个账号就能绑定多个游戏,不论是安全还是方便性都非常有保证。网游差异化的成功也归功于腾讯强大的绑定体系。
武汉大学的郑瑾蕙以腾讯即时通信工具为例,对网络环境下的体脸营梢策略进行了探讨,她认为腾讯在中国市场深受大量年轻网民喜爱是和其提供的卓越体验密切相关的。丰富的多维体验和生动的即时交互,多彩的虚拟空间和自我的个性世界,产品的协同效应,抓住年轻一代是腾讯体验营销手法处理上的智慧,也是其成功所在。
上述观点建立在新时代的体验经济上。网络的体验营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验营销。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世界,很多体验都建立在想象力上,这样的体验营销更注重的是顾客的回忆,是否想再来或者使用。QQ群、QQ秀、QQ空间的产生以及后来的拍拍网、校友录等组成的社区形成腾讯的“在线生活产业模式”使其产品被广为接受。与其说使其提供卓越的体验消费,我觉得不如说腾讯在“体验”两个字上面做足工夫,真正洞察目标群体的在线需求:沟通、信息、娱乐、商务。QQ现在市场定位不再只是针对年轻人,还包括商务白领等其他大众化人群。所以我认为,不是腾讯在提供特别的服务,而是旨在满足人们内心的心理需求。
天津大学的邓一飞通过体验营销则是站在消费者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研究,他认为腾讯一切产品、服务从用户体验出发,以体验为导向销售产品或服务,延长体验时间,增加购物前、中、后的良好体验,体验要有一个“主题”,“体验”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分析了腾讯成功的体验营销。
上述观点是通过消费者方面出发,经过对消费者的研究,将体验的时间拉长,使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我认为通过对消费者的研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归类,比如如何让体现消费者各方面的自我实现深入研究。从市场的长期发展看,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近两年的年均增幅接近20%,仍然属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活跃度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而逐渐增加。
武汉科技学院的冯易分析了腾讯与可口可乐之间联合营销的成功实例,总结出品牌联合营销的竞争优势,即可以使联合体内各成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品牌价值和地位,对于新企业则可规避进入新市场的风险。二者的合作使双方都达到了实行品牌联合营销的目的,提升了双方的品牌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双方品牌向着更高方向发展,这也就说明了,在腾讯与可口可乐的联合营销中,双方都获得了均等的发展机会。
武汉理工大学的郑沛然着重分析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协同营销策略,分析腾讯和可口可乐合作在2008年3月24日推出“火炬在线传递”活动,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可口可乐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腾讯拥有全球最强势的IM,这是广告主与受众的最好沟通媒介。腾讯IM所拥有的2.2亿活跃账户和全面业务布局,为腾讯网“IM+门户”模式发展提供了最佳原动力。所打造成的极具黏度和延展性的网络社区,为其他业务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成为竞争对手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讯公司在业内的品牌价值、强大的业绩以及火爆的人气,配合上可口可乐的巨大品牌势能.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业绩;而可口可乐借助腾讯的优势,可以提高自身本土化、年轻化的形象。
上述两个观点都是研究腾讯和可口可乐的联合营销。在这里重点突出腾讯如何借助可口可乐的品牌进行植入式营销。这样营销的出现解除了传统门户网站的弊病,广告收入不断快速增长。对于腾讯来说,这种模式不能够被复制,因为巨大的用户量和强烈的粘性业务可以将两种品牌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加深品牌的印象和好感度,增加品牌之间的合作,这也是腾讯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因为其已经建立的优势。在品牌合作上要找到相匹配品牌,才能相映生辉。腾讯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司成功的,但是如果能让这样的合作继续下去,还需要更多的战略部署,达到两个品牌的长期合作。
三、关于IM和腾讯的存在问题
由以上两点我们很容易看出IM的市场竞争是相当激烈。由于电信的插入,市场可能进入一个白热化的状态,下面来看看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腾讯面临的问题。
《企业前线》胡智海认为:QQ保持IM市场的大哥大,似乎毫无悬念。然而,2007年中国移动高调的飞信,已经跻身到市场第二的位置。而微软苦心经营的MSN,由第二跌落到第三的位置。面对半路杀出的黑马,MSN应对乏力。在苦苦支撑之际,3G忽然在中国得以放行。MSN迅速向中国电信伸出了橄榄枝,并联合了天翼Live。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腾讯存在很多劣势:1.政策壁垒:中国对于通信行业,是采取许可经营的方式。由于三网融合,电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的壁垒越来越模糊。互联网是开放,要从电信业务介入到互联网业务,可以说没有什么政策难度;而要想从互联网业务介入到电信业务,则是千难万难。飞信可以给用户发短信,而QQ就不行,因为政策不允许;飞信可以让用户通电话,QQ也只能走球。2.网络壁垒:对于腾讯,不管是固定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这些命脉都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中。QQ能否稳定登录,某种程度上还得看运营商的脸色;3.资本实力:现在三大IM软件的格局中,飞信和天翼live(MSN)都有运营商背景,在资本力量上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在非常条件下,运用资本力量去改变市场竞争力量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法制研究》的汤庆唐茂军则认为:腾讯QQ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即时通讯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但腾讯一直拒绝开放QQ软件程序接口,造成MSN、雅虎通等其他IM软件至今无法与QQ互联互通,严重阻碍了我国IM市场的发展并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腾讯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强制腾讯开放API,实现互联互通,对于维护IM市场的创新与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两种观点可以看出腾讯存在巨大的问题:QQ涉嫌垄断,引起其他IM用户的不满;其运营商背景不够雄厚,也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未来的在IM市场上还应多加努力。
我个人认为腾讯在这些硬伤的条件下可以发展强大的软实力:最重要的还是市场占有率和个性品牌口碑,将不能改变的事实转化成为自身的增值。不管是否有强大的运营商背景,腾讯仍然可以赢得中国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可以用品牌的多元化发展和良好的体验营销将人性化、大众化做到最好来吸引消费者。面对MSN和强大的电信,腾讯看似有很大的威胁,加上一些腾讯的红色业务对腾讯品牌的影响,但是腾讯依靠其强大的规模优势,高强度的用户粘性体系,从单一的即时通讯工具变成了涉及游戏、邮箱、新闻、交易、杀毒、存储等各个领域的复杂业务的软件满足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尊重用户人性化体验,在优化软件上的快速反应一定成为腾讯差异化营销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李平.创新导向的知识和谐管理——腾讯和惠普中国的案例研究[J].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2(2):82—92.
[2]孙光海、陈立生.传媒博弈论[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450.
[3]徐锐.从腾讯游戏看网络游戏差异化竞争策略[J].东南传播,2009,9:52-54.
[4]郑瑾蕙.网络环境下的体验营销--以腾讯个人即时通信工具为例[C].陈禹.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33—438.
[5]邓一飞.从腾讯QQ看体验营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84-386.
[6]冯易.腾讯与可口可乐联合营销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52-54.
[7]郑沛然.从“火炬在线传递"看可口可乐&腾讯的协同营销[J].特区经济,2008:286-287.
[8]任艳玲.中国即时通讯定位差异化趋势浅析[J].消费导刊,2008,9:234.
[9]刘丹.2008-2009年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综述[J].市场透视,2009,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