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企业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企业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企业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企业发展趋势

篇1

一、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惠农政策广泛覆盖

中央及重庆市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生猪大县奖励和农业保险补贴等政策的执行,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綦江区直补资金达到4.3亿元,比“十一五”增加2亿元,增幅83.28%;争取上级资金8.4亿元,比“十一五”增加4.2亿元,增幅101.44%。

二、农村经济突破跨越,粮食产量年年丰收

2015年末,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22.05 亿元,农业增加值 41.08亿元,农业总产值 62.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4元,比2010年的 6159元增加5335 元,平均每年递增13.3 %。粮食产量42.3万吨。

三、三大产业发展强劲,支柱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畜牧产业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共出栏生猪420.78万头,肉牛11.28万头,山羊41.42万只,家禽4628.43万只,肉兔419.04万只,肉产量38.56万吨。

二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蔬菜产业播种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大户数量(100亩以上)达到39个,蔬菜专业村达到11个。建成蔬菜生产加工企业14家,出口型企业2家,出口量200吨,出口额500万美元,蔬菜专业合作组织47个,蔬菜批发市场7个。

三是特经产业发展强劲。“十二五”期间,綦江区特经(花椒除外)种植管护面积20.6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2.3亿元。

四、园区建设百花争艳,特色效益逐渐凸显

綦江区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五年多来,紧紧围绕招商活园、产业兴园、设施强园等目标,不断推动园区建设与发展。成立了园区联席会,引进上海乐其集团、顺山舜水、嘉多喜、正浩、镇星、得维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总量达到928家。发展优质蔬菜面积7300亩、特色经果4300亩、健康畜禽养殖200亩、特色水产养殖400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5000亩,2014年实现年产值1.9亿元。目前,园区企业已流转土地5.6万亩,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经营体系

“十二五”期间,种养大户共发展905家,家庭农场392家,农民合作社达400家,龙头企业达155家。指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涉农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达475件。2015年,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59.2万亩;2015年全区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54.1万亩。

六、加快基础实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篇2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3

(一)农业旅游注重经济效益,欠缺环境保护意识

人们常常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人们只是观光游览,并不产生污染,但却忽视了旅游资源的脆弱性,而且,有些旅游资源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原貌。河南省近年也开始注重发展农业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总体收入逐年提高。但在开发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旅游开发欠缺长期规划,盲目性较大,导致许多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欠缺,生态破坏严重。

(二)农业旅游经营观念滞后,市场认知不足

农业旅游在我国兴起时间比较晚,有很多旅游者还不甚了解,市场认知度也不高,在旅游市场上还没有完全被大众接受。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家经营发展农业旅游的积极性,现在在河南旅游市场上,有影响、知名度高并且规模大的农业旅游项目还不多,大部分农业旅游区都处在等客上门的状态。

(三)农业旅游服务设施落后,经营管理粗放

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业旅游资源所处的地域多为经济、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农业旅游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接待水平不高。同时,经营管理粗放的各类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在河南省还比较多,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现象,如,强行向旅游者兜售旅游产品和欺骗、宰客的现象。此外,农业旅游资源很多都处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本来这些地区的可进入性就差,旅游区公路、车站建设滞后,再加上接待设施标准不高,卫生状况不理想,基础公共设施落后,如,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条件差,安全、卫生状况不好,水、电、邮、医疗等设施简陋,这些都降低了农业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政府支持政策不全面,农业、旅游等部门沟通不畅

目前,农业旅游的发展项目还更多地处于自发的状态,政府的指导和相关支持政策还不全面,造成农业旅游项目开发比较盲目。此外,由于我国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在实施中涉及到很多部门,如农业、旅游、林业、环保、水利、文物、城建、文化等部门,这些部门沟通不畅,经常会影响到农业旅游项目的进展,甚至因为各部门利益的关系产生纷争,严重制约农业旅游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没能及时出台,这也是各地区农业旅游开发缺乏规划、盲目上马、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

二、低碳时代河南农业旅游的机遇和优势

(一)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的机遇

2011年,“中原经济区”最终写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成为河南省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而且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河南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

1、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业并进发展,农业土特产品种类繁多,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分布广泛,因而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条件。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鄢陵的花木基地、三门峡苹果基地、信阳水库的渔业等。目前,河南农业旅游已扩大到农业较发达、特色较突出的广大农村地区,整个河南地区在旅游方面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景点。

2、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河南地处中原,具有“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河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必经之地,交通运输非常发达。从旅游发展区位来看,河南省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目前全省共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3个民用机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以及宁西、焦枝、焦新等支线在境内交汇,再加上高速铁路十字架的形成,使河南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十字枢纽,同时,河南农业旅游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3、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据河南省有关部门测算,未来10年间,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将有三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届时可拉动消费需求4万多亿。农业旅游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属性,它可吸引那些不熟悉农业的城市居民,而且也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场所,因此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回归大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参观参与农业活动的农业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时尚,因此,农业旅游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河南发展农业旅游的建议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形式,它不仅融合了农业生产,而且融合了旅游观光、参与体验、美食品尝、购物、娱乐、度假休闲等多种旅游方式。针对河南省农业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消费

河南人口众多,环境承载量大,农业是河南的立省之本,而农业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与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在实施农业低碳化中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正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那么,可以在农业旅游园区中,展示低碳农业的魅力以及对游客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购买无污染、健康的绿色产品,倡导低碳消费,杜绝浪费,减少“白色污染”,引导游客积极参与低碳活动,认养菜地、果园,植树种草,体验亲自动手的快乐,由此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良好地结合起来。

(二)提升农业旅游层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接待环境

农业旅游要提升层次,就不能简单停留在看花、采果、吃农家饭这样的传统低层次产品上。发展农业旅游要充分突出本地区农业的地域特色,并且要积极创新,开发出新的农业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如,亲手种菜、摘菜、捕鱼等等,以使游客能拥有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农业旅游当中来,借旅游产业的平台推广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此外,还要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在农业旅游项目上的应用,为游客展现现代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为配合农业旅游的发展,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完善旅游接待环境,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展现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用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游客,以此改变游客对农村“脏、乱、差”和生活不便利的固有印象,从而延长其停留时间,提高其消费水平。

(三)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支持

我省有发展农业旅游条件的地方,政府应该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事来抓,加强政府引导,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给重点农业项目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或税收减免,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积极鼓励建立农业旅游行业协会,促进农业旅游的规范化经营与管理。比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郑州市丰乐葵园等。这些旅游项目变传统农业为休闲农业,变农业区域为旅游区域,通过市场推广,增加农业生产的艺术性,增加农业的休闲性,使旅游者得到新奇别致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气象 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农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及气象部门各级领导都充分意识到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好的形式下,改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条件,提升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地位,势在必行。对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实行全面动态管理,增强代表性,保证人员和资金,加强现代化建设,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1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1 服务对象亟待调整,服务领域亟待拓宽,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多年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在服务对象方面,多重视对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而对直接服务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在服务领域方面,多数气象部门都停留在为粮食生产服务上,而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服务基本上未开展起来;在服务水平方面,由于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对当地农业生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服务过程(材料)中只能是清晰地给出气象情报和气象预报,而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措施所提出的建议则多数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

1.2 气象监测站点偏少,监测数据不能满足为农业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气象监测站网设置基本上是每县一个气象站,对于广东来说,有的乡镇也有气象数据采集自动站,只是有些非常偏远、实在无法安装的山区才没有安装。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大致能代表一个县的气象状况;而对于山区来说,虽然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几公里或十几公里,但两地的气象状况却相差甚远,所以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很难代表整个县的气象状况。

1.3 气象预测预报的针对性不强

预报内容和形式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用天气预报。目前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实际上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农民更关心的是农用天气预报,其中包括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的天气预报(如长期干旱后的降水预报、麦收季节的晴雨预报)、气温稳定通过3 ℃、5 ℃和10 ℃等界限温度日期的预报、土壤水分预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冰雹、连阴雨、初霜冻、终霜冻)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

1.4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现代建设程度不高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观测手段、观测仪器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比起地面测报,比起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还是明显地相对滞后了,尤其在观测仪器和手段方面。大力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2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综观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近20多年来,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1 加强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

以生长模拟为核心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与应用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最富活力、进展最为明显、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它能改进和提高现己投入使用的各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新一代的实时统计一动杨模式,更重要的是,以生长模拟为主的模式研究是整个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世界农业气象研究的共同目标。国内近年来,在引进一些主要生长模拟模式的同时,开展了对作物生长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研制了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式、水稻生长简化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繁简不同,但其基本思路都是利用作物的基本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

2.2 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农业气象科学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不仅大大地改进了农业气象的动态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而且开拓了农业产量气象预报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是,在加强遥感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下,大力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估产技术的研究;扩展新的监测对象(如地温、土壤湿度、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大面积虫害等)和估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更多的作物)。

2.3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的自动化、定量化和正规化,向国家农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由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农业气象部门得到引进和应用,促进了国内外对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美国通过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果园的霜冻低温警报系统。该系统是由NOAA卫星转播的、由位于赤道上空的GOES一1卫星提供并通过电视讯号变为可见图象,再由计算机增强影象,显示出不同颜色以反映低温状况(如-0.6~0 ℃时出现白色影象;0.6~4.4℃时出现灰白色;小于-4.0 ℃,大于4.4 ℃则出现黑色等)。从而使果园防霜建立在十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以节省费用和能源。

2.4 增强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代表性,准确性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给了观测员很大的选择权利,对观测地段的选择,对作物品种的选择,以及对于各种产量因素测点的选择,几乎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一点是和气象基本观测最大的不同。所以,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资料的代表性,要考虑以下方面:(1)观测地段一定要代表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土壤和产量水平、耕作制度。(2)观测品种具有代表性。(3)产量因素测点的代表性。

3 结语

气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者的培训工作,因人而异,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气象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态度,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运志,唐熠,唐桥义.关于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气象,2010,34(4).

[2] 党修伍.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3] 王春丽,孙爽,朱红蕊,等.2012年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概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J].现代化农业,2013(7).

篇5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 现状 发展趋势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为人们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而且农业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农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这样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依然受到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在气候变化中又以气象灾害为最主要的危害因素。每年因气象灾害而导致的农业损失高达3亿。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国家必须强调各地方政府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并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让农业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并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提高农民收入,缩小两极分化。

一、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服务对象亟待调整,服务领域亟待拓宽,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多年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在服务对象方面,多重视对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而对直接服务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在服务领域方面,多数气象部门都停留在为粮食生产服务上,而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服务基本上未开展起来;在服务水平方面,由于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对当地农业生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服务过程(材料)中只能是清晰地给出气象情报和气象预报,而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措施所提出的建议则多数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

2.气象监测站点偏少,监测数据不能满足为农业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气象监测站网设置基本上是每县一个气象站,对于广东来说,有的乡镇也有气象数据采集自动站,只是有些非常偏远、实在无法安装的山区才没有安装。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大致能代表一个县的气象状况;而对于山区来说,虽然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几公里或十几公里,但两地的气象状况却相差甚远,所以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很难代表整个县的气象状况。

3.气象预测预报的针对性不强

预报内容和形式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用天气预报。目前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实际上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农民更关心的是农用天气预报,其中包括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的天气预报(如长期干旱后的降水预报、麦收季节的晴雨预报)、气温稳定通过 3℃、5℃和 10℃等界限温度日期的预报、土壤水分预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冰雹、连阴雨、初霜冻、终霜冻)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

二、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综现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近20多年来,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加强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

以生长模拟为核心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与应用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最富活力、进展最为明显、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它能改进和提高现己投入使用的各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新一代的实时统计一动杨模式,更重要的是,以生长模拟为主的模式研究是整个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世界农业气象研究的共同目标。国内近年来,在引进一些主要生长模拟模式的同时,开展了对作物生长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研制了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式、水稻生长简化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繁简不同,但其基本思路都是利用作物的基本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

2.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农业气象科学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不仅大大地改进了农业气象的动态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而且开拓了农业产量气象预报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是,在加强遥感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下,大力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估产技术的研究;扩展新的监测对象(如地温、土壤湿度、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大面积虫害等)和估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更多的作物);

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的自动化、定量化和正规化,向国家农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二十年来,由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农业气象部门得到引进和应用,促进了国内外对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美国通过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果园的霜冻低温警报系统。该系统是由NOAA卫星转播的、由位于赤道上空的GOES一1卫星提供并通过电视讯号变为可见图象,再由计算机增强影象,显示出不同颜色以反映低温状况(如-0.6-0℃时出现白色影象;0.6-4.4℃时出现灰白色;小于-4.0 ℃,大于4.4℃则出现黑色等)。从而使果园防霜建立在十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以节省费用和能源。

三、结语

气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者的培训工作,因人而异,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气象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态度,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区域农村工业创新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有利于加速农村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其次,区域农村工业创新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的速度和质量。我国农村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面临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必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加以解决,而通过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素质,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这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创新,从而确保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组织创新。本文中的区域农村工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背景,农村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诸如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由于企业“小而全”的结构,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经济技术协作,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等问题的区域农村工业。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的质量,增强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目前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问题

按照企业组织优化的标准,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当大部分交易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而不是在市场上完成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都存在着非零的交易成本。合理的企业组织便可将存在于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市场交易一体化为企业内部交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率的高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效率。因此,农村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农村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而加速农村工业的聚集,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多是“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即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在本企业内进行,缺乏与外界特别是城市工业的生产分工协作。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1.规模不经济。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而乡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形成明显的内在不经济,表现在管理成本、原料成本、销售成本、技术开发成本、运输成本高,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高。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和土地无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内在不经济,但这仅仅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则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交易成本昂贵。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的存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即有些交易在企业内进行,使交易成本内部化,避免单个生产者直接面对市场所带来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交易环节越少企业越经济。而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对技术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共同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农村很多小企业特别是家庭工厂作为独立的个体,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需要与众多的对手打交道,花费很多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企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由于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昂贵,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限制了企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由于“小而全”的结构加上实力弱,农村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多采取掠夺性技术创新战略,只能利用耗能高、工艺落后、原材料浪费大的城市工业淘汰的落后设备;采用简单、粗放、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技术;选择城市和发达国家不愿生产、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产业,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2)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缺乏外界的要素来源和供给,这种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2004年农村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2.7人,平均总产值196万元,平均固定资本原值56.5万元。其中,占农村工业总数98.5%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平均固定资本原值25.5万元,平均从业人员5.2人,年均营业收入51.2万元。(3)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社会成本。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由于缺乏实力,处于很不利地位,加上中国农村工业起点特别低,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等与城市工业差距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加大了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以低价取胜,而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惜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个别企业甚至依靠非正当竞争手段,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封闭的生产力系统,影响着要素优化组合,难以取得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制约农村工业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生长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工业化的最终顺利完成。

三、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的途径

农村工业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发展成大企业,因此,只能通过生产的分工协作,将其纳入现代大生产体系,获取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同时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

工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日趋专业化。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也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过程,要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实现有组织的分工和协作,消除生产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封闭性所造成的危害,使社会分工和协作趋向合理化。城乡工业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城乡工业联系形成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将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来说,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协作,能够较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那种认为城乡工业应该平行发展、二者始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的观点,忽视了工业经济的内在规律性,割裂了城乡工业化的本质联系,使城乡工业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使工业整体效率降低。不仅会延缓农村工业化进程,而且最终会制约国家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即在同一种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塔尖是大企业,中间和底部是中小企业。系列内的企业进行密切的生产分工协作: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具体而言,这种大中小型企业系列的优点主要是:(1)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纳入现代化、专业化生产轨道,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有利于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提高。(2)能够将大小企业的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大企业避免企业过大、机制不灵活的局限性,又可使小企业避开激烈市场竞争的风险,集中生产。而且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使城乡经济一体化。(3)由于系列内的中小企业群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另一方面内部的各家企业又都是独立的,所以,在获得外部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持了内部各个小企业固有的灵活性。这就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兼有大中小各类企业的长处,并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大中小各类企业固有的弊端。创新成果在系列内扩散的速度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要有领头的大企业,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2)城市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一些大企业已经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力,随着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逐步增多,城市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辐射逐渐加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农村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持力量。(3)需要合适的行业。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四、区域农村工业创新的保障措施

篇7

【关键词】工业革命;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一、三次工业革命标志与特征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指起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兴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以汽车和飞机为主要工具的交通运输、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并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因此,也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诞生和发展,目前,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二、科技革命视域下农业时代变更

(一)传统农业时代

农业,从起初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机械化,经历了一万年的发展。在长达7000年的原始农业种植中,人们用火“烧”出田埂,用并不锋利的农业工具,靠天吃饭。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

(二)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

伴随着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的发展,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将四千年的古代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农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化学品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的过渡消耗,困扰着社会,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农产品要成为商品,即标准、均一、规模;要多品种、多品牌、多规格,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要品质优、成本低、价格低。这就要求农业要走标准、集约、高效的道路。

(三)现代生态化农业时代

所说的现代农业,主要指二战后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状况。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DNA重组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个重大科学事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自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来,随着这种以机械化、化学化、商业化和工业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广,这种农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长达200年化肥的大规模使用,使土地不堪重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包括食品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带来的,是靠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大量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对森林的破坏和耕地的大量开垦等,虽然在短期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效益,但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生产方式,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也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因此,生态化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

生态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是指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化概念,生态农业将农、林、牧、副、渔多种农业业态综合起来,同时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是将“三产”优化后的产业模式,具有现代人类要求的绿色食品标准,也有满足自身发展的完整的农业经济体系。如德国农业发展实现了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美国生态农业也十分发达,日本农业用地面积少,可是生态农业发展也高度发达。我国生态农业时代也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 曹明贵.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必要转型[J].农村经济, 2006(11).

篇8

关键词:国内农产品企业 营销模式 发展趋势 发展建议

农产品企业中,有发展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建设强势终端的膳博士,构建直销系统的优菜网,建立高标准的有机生态农业有机农庄等,这些商业模式的出发点,都来源于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生产+加工+直销的经营模式,农产品企业通过生产建立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派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生产,将农户收获的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销往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机关学校等机构,以及企业自己创建的生鲜超市等,规模扩大后产品可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电子商务模式则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订单销售产品,减少流通环节及店铺、员工费用,直面零售端的营销模式。

一、传统模式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企业传统模式相对于电商模式发展更成熟,消费群体更稳定,简单地以传统配送的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打开市场并不现实。这种模式的发展必须依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创立品牌。现在早已不是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时代了,企业必须建立品牌效应,才能更富竞争力。品牌首先来源于品质。“伊都菜彩”是日本九州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直销店,它最大的卖点就是绝对保证产品的安全、新鲜,采用食品安全责任制,定期对产品品质安全进行检验,通过生产者设立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保险,并且各家农户的产品都上印有他们的姓名、电话,以此来加强农户对产品的生产责任心。这些措施使消费者更加认可其品质和新鲜度,因此也打响了“伊都菜彩”这个品牌。除了产品品质,安全的运输保管,准确快速的派送,丰富的产品品种等都是企业品质建设的途径。因而,农产品企业需要狠抓品质为发展根本,此后再从品牌的名称、标志、包装等方面进行品牌的外在形象塑造。

2.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物流环节,成熟的冷物链技术不仅能降低损耗,节省成本,还可大幅延长农产品的保存期,便于企业把控市场价格,获得更高利润。据统计,我国的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35%,每年的损耗量超过8000万吨,而发达国家的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仅为5%左右,这背后靠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支撑。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蔬菜物流形成了一条冷链,从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始终保证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在生产环节,山东寿光在蔬菜棚里使用物联网技术,利用遥感设备采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及含水率等信息,通过移动设备把这些信息传输到工作台,实时分析大棚的状况指导种植。这套技术在为企业节省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更精准地把控产品数量、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3.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生存靠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而国外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信息平台。这类企业运用大量的高科技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连锁超市的库存安全报警系统,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上第一时间获得各种产品的准确订单,企业根据订单数,通知每天需要多少流水线工人,确定在什么时间段需要从生产点运送多少产品,需要多少时间生产,需要多少部配送车辆才能按时按点配送等。这种信息化管理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配送精准,企业也不会出现生产浪费的情况,消费者也能在24小时内可以将新鲜的食品端上自己的餐桌。有需求就有市场,消费者有快速获取商品的需求,企业就有必要去改善管理满足这种需求。

二、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渠道拓展。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本身保存期短、易损耗变质,加上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成本很高,要发展下去,必须依靠市场规模取胜。据武汉家事易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该公司目前的电商资金投入来看,每天订单达到8000单的时候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目前家事易每天的成交量平均仅约为5500单,根本无法达到盈利状态。所以发展电商的农产品企业必须拓展渠道,扩大市场,才可能获取更高利润。

“千岛湖渔业”特供餐饮店,“阳澄湖大闸蟹”建立了机场零售终端,都是成功拓展渠道的例子,但并不适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直面零售终端的消费对象,因而渠道拓展必须偏重于网络零售。除了广告宣传,配套设施的配置也是重点。例如,武汉新辰食品公司除了与公共自行车亭合作进行广告宣传,还在社区建立了便利服务站和社区实体店,为网络消费者提供固定的取货点;家事易公司受超市存物柜启发创造性地开展电子菜箱配送系统,与小区物业协商,上缴物业费在小区安装电子菜箱,形成终端网络,小区居民可在在网站上拣菜下订单后,利用会员卡或短信收到的密码直接去电子菜箱取货,很大程度地简化了快递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过程。这些配套设施就在消费者身边,消费者能更直接地感受电商的优势。

渠道拓展也要考虑拓展对象。农产品电商的产品相对来说更适合喜欢“宅生活”的年轻人、上班族,他们很少有时间买菜,即便去了超市也很难买到新鲜菜,企业要考虑到拓展渠道的成本,就必须从这类特殊的消费对象入手进行。除了本地市场,企业还可以发展异地市场,当拓展到全国和国外的市场时,企业不定只能自己去打开异地市场,也可以通过输出、扩散先进的商业模式、专卖技术使用权、寻找加盟商等途径,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更大幅度地开拓市场。

2.产品聚焦。产品必须有对应的消费群才能生存,也就是产品聚焦。很多企业认为,生产的产品越多,销量就越多。阿尔·里斯说过“市场是不讲逻辑的,你要做的是如何控制消费者的心智,不能什么东西都卖,而应该让消费者聚焦到某一个点上去吸收”。一般的烟草公司会把男女消费者都作为消费对象来开发产品,而万宝路的产品只针对男性,除一般男性外还包括牛仔。现在,万宝路成为了美国市场上最大的烟草销售公司,它所做的就是把消费对象聚焦到某一类人,聚焦生产符合这一类人“胃口”的产品。同样,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消费对象很明显,集中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年轻人,农产品企业推出的网上销售产品要符合这类特殊人群的“胃口”才有市场。目前,市场上针对年轻人推出的可直接烹饪的盒装速冻菜肴,针对发胖人群推出的瘦身菜肴,针对孕妇的营养菜肴等,都是针对特定消费者进行产品聚焦的发展趋势。

3.结合现代化物流。相对于传统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其特定的消费人群需要有品质的农产品配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紧密结合的农产品速递平台,发展现代化物流,将商品采购、加工,库存管理、分拣、配送和客户自行提取等各个环节高度信息化,并随时与中央数据库交换信息,从采购到配送,使整个物流链都完成信息覆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高效率配送。由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推广,现代化物流不再遥不可及,它成为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物流操作中推行应用,包括电商平台系统,仓储系统,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系统,ERP系统等等。

结束语:农产品企业的传统模式和电商模式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并随之滋生出一系列高效率的新型模式,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也确保了企业的利润。当然,并不是国外所有的模式都适合我们,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己市场的特点,分析前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奋勇直追。

参考文献:

[1]郭永宏,文化传播与营销[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

[2]刘真真,电子菜箱:生鲜电商突围的法宝[J],支点,2013年2月

[3]杨萍,聚焦是营销成功的关键[J],支点,2013年4月

[4]史贤龙,农产品企业如何走出商业模式的战略误区?[J],价值中国,2010年12月

[5]欧阳斌,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月

[6]李学工,生鲜农产品进入超市的前提及物流模式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业为主要分析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篇9

在对日本、韩国等周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领先地区的山区农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后,笔者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促进山区农业发展上虽然有不同的经验与做法,但仍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内陆贫困地区汲取和借鉴。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与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大型机械耕作的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在发展大宗粮油作物上明显处于劣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粮油供给充足、市场流通便捷的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农业发展领先地区,只要是山区,都纷纷压缩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果树、茶叶、蔬菜、花卉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例如,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人多地少,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80%。过去日本以种植稻米为主,大米自给率曾高达95%。但随着世界粮食供应状况的根本好转,日本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将山区耕地调整改种更具竞争优势、效益更高的蔬菜、水果、花卉等。

韩国近年来也逐步扩大粮食进口,在山区致力发展水果、蔬菜、桑蚕、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韩国的高丽参举世闻名。

台湾地区以山地为主,其大宗粮油面积所占比重更小,但其热带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我国部分山区,正是在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先行一步,才使农业保持了领先地位,即使种植大宗粮油作物,也尽量发挥山区环境与小气候优势,改变过去只重视“量”的增加,转而追求“质”的提升,突出“优质高产、绿色安全”等卖点,尽量避免与平原地区的大宗粮油产品正面竞争,其目的就是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山区农业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设法扬长避短,走与平原地区不同的差异竞争道路。

二、因人而异适度规模经营

山区耕地分布零散、极不规则,而且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因此搞整齐划一的大规模经营缺乏条件,但经营规模太小效益又太低,难以生存发展。因此,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山区农业发展模式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例如,日本虽然工业经济(特别是电子技术)非常发达,但山区农业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亩左右。

韩国也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也在20亩左右。

台湾地区由于人多地少、耕地零散,也是走小型家庭农庄发展道路,每户农民的平均耕地面积仅在15亩左右。

有调查显示,国内山区经营效益比较好的种植户或家庭农场,种植面积一般在15~30亩,平时主要依靠自身劳动,只在农忙季节根据需要雇请少量劳力。如果经营规模过大,则需要大量请工,不仅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生产成本会迅速提高,效益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山区农户要提高种植效益,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自身实力与经营能力,以及种植的作物种类、机械化采用程度等合理确定。只有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山区农业经营者素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山区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追求“精致”提升竞争能力

山区农业不能靠“规模”在竞争中取胜,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另辟蹊径,选择在“精致”上做文章,从“以量求生存”转为“以质求发展”,即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选定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采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精致农业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标准化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精致农业在生产方式上要求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要求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通过发展“精致农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区农业规模虽小,但效益却令人刮目相看。

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强调产品的品质与效益,与平原地区实现差异化竞争。目前“精致农业”使台湾地区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渐提升,产值、效益明显提高。台湾地区农民种植的番茄亩纯收入接近2万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草莓亩收入可达到20万元,兰花种植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注重健康、卓越、乐活的“精致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日本则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从品牌、绿色、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升山区农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使其“精致农业”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品种优良的草莓通过生态种植、精细管理,每千克销售价达到200元(折合人民币,下同);种植的苹果最高亩产达到8000千克,亩纯收入在2.5万元以上。

近年来,“精致农业”在我国不仅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也逐渐得到一些政府官员和经营者的认同。福建等沿海地区借助与台湾地区相距较近、来往便利、关系紧密等优势,在引进、探索、实施“精致农业”上先行一步,着力发展高品质的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等,已取得良好的效益。内陆贫困地区也有一些思想开放、理念先进的农业企业和返乡创业知识青年,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与环境优势,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在发展“精致农业”上积极探索,逐步闯出一条农村致富新路。

四、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山区分散的小农经营,显然难以与市场对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国内外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例如,日本成立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民办官助形式发展起来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组织,该组织为参会农民提供了包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甚至生、老、病、死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农民大部分生产贷款、农资采购、产品销售等都通过农协完成,这为减少资本剥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的农协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互助合作组织,为加入协会的农户提供生产、流通、加工、技术、信用和保险等系列化服务,在提升韩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贸易,保护韩国农民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三种形式。其中农会在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吸收农民广泛参加,具有社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合作社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产销班则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目的的新型合作组织。借助这些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台湾地区农业走出了一条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小生产、大市场、高效益之路。

虽然我国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近几年,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所占比例还很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际上还很低,同时合作社运作、管理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多数合作社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进一步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合作组织管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生产高度分散、远离消费市场的情况下,“合作”的山区显得更为迫切。

五、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山区农业发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农民素质与农业专业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最新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推广运用,农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都非常完善,对促进山区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的农业服务体系,除由农协主导的营农指导体系外,还有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普及指导体系,这种“官民结合”的二元协同农业服务体系,为日本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农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农业与农村发展,为以“小农”为基础的日本农业融入大市场、步入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韩国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民生产农产品,仅是农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产中由农业振兴厅和农业技术院等部门为农民提供良种、技术、农资等服务,产前和产后则由农协、农机、农水产物流通公社、农业和贸易中心等部门与机构,为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机械、收购、储藏、加工、标准化和销售服务,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服务体系做支撑,这对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生产农产品,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委会、大专院校、中央研究院及财团法人、农业产业团体和农民组织等,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农业金融和农民福利等。台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构合理;统筹结合、一体运作,平台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农民合作、功能多元,基层服务体系执行有力;多方共建、健全体系,公益服务体系蓬勃发展;法律保障、配套协作,生产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特点。台湾地区农业之所以迅速发展,除了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山区农业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也必须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加大投入,多动脑筋、下“真工夫”。

篇10

近几年,中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不少地方“小而全、大而全”和结构雷同的问题仍很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格局还未形成,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经验,以促进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和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一)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

美国17世纪中叶前的农业发展处于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长期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以自给自足方式为主的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中,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起着主导作用,生产者只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对多种生物进行选择、培养和驯化,以满足自身需求而生产,主要表现为原始种植业和游牧式畜牧业。此间的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域较为分散,区域分工不明确。农业的自然区域布局阶段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起点。

(二)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

美国17中叶至18世纪是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商品性农业的出现催生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萌芽,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又不断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者经营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向利润追求,商业性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了生产选择和分工分业,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农场17世纪早期就出现了商业性粮食和畜牧业生产,虽然此时生产区域的界限还比较模糊,专业化呈现规模小而且品种不固定的特征,但却标志着建立在“自然区位布局”基础上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开始出现。伴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南部以烟草、北部以畜牧业、中部以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农业生产呈现出初步的专业化分区,成为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最初形式。

(三)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独立战争后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西进运动”和一系列土地法令的颁布,美国小农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大农场开始建立,农业区不断向西移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逐步扩展到了大部分农产品,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主导条件,农业生产进入了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以育种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应用发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育种技术和市场竞争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并对资源的适度集中和降本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物品种或饲养牲畜品种逐渐集中,其中,早熟耐寒杂交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使产量倍增,面积逐渐扩大,加速了玉米带、大豆带的形成和发展。

(四)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美国农业生产进入了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区域分工基本上延续了上一时期的地区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大了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农产品品种、品质、生产标准、规模与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并且延伸着农业产业链条,成为工业化农业和农工商综合体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产生的重要条件,促成了新的社会分工生产形式的出现。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较大发展,二战后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下,形成了优势十分明显的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加工用葡萄为代表的专用农产品的区域专业化。

二、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形式

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地区专业化、生产单位专业化和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三种表现形式。农业地区专业化是在因地制宜原则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工。一般指一个地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优势的专门化生产区,其产品全部或大部分都是商品性生产。通常一个地区主要农产品的产值或商品产值占到50%以上就被视为专业化地区。生产单位专业化即农场和农户的专业化。生产单位专业化主要反映某一农场或农户生产某种最适宜农产品的专门化率,它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主要表现为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分别由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技术应用程度,特别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中,上述三种专业化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且相互渗透的,其中,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则是在地区专业化和生产单位专业化两者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时才逐步形成。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农业地区专业化就已经形成,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密切,此时生产单位专业化水平还不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凭借机械化、电气化等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大大增强。同时,各经济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和资本的集约化要求农业与工商业在组织和生产上联系起来,同一专业和同一工艺阶段的各企业联合或合并,由此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带动下,农产品专业化区(带)逐步形成和建立,即东南部特种作物与综合农业经营区、南部棉产区、南部常年放牧区、东北部牛奶产区、中北部谷物饲料与牲畜产区、西部和东南部水果、蔬菜与农牧混合经营区、北部小麦与其他谷类作物区、中东部研究与综合经营区、西部季节性放牧区和非农业用地区等。

三、美国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促进和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

美国在农业发展中一直都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化农业区的发展。通过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美国在19世纪就致力于西部交通建设,联邦政府拨款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开通了大湖区至东海岸的运河航路,随后大型飞机也开始投入

使用。发达的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拓荒自给农业迅速转化为商品化农业,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自然条件优势得以突显,从而带动了农业布局的重大调整,玉米、大豆等农产品逐渐向中西部集中。

20世纪以来,美国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和鼓励发展农业运输业的政策措施。1935年,颁布《机动车运输法案》,机动车运输业迅速发展,小运输公司的迅速发展对推动美国农村地区的运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农业部农村商业与合作服务局的“商业和企业直接贷款项目”主要致力于促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污染,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援助”主要用于促进偏远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内容。美国农业部农村建设局还为农村社区设施建设提供直接贷款、抵押贷款和资金援助,其中公路、桥梁、铁路、码头等都属于资助范围。美国交通部也为建设和改善空运、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设施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项目。其涉农的项目有“运输设施资助和改善法案”和“农村运输援助项目”等。1998年,美国农业部和美国交通部签署了一个谅解备忘录,承诺共同促进农业运输,并发起了一系列的建设项目。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化水平,成为农业发展和推进区域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

鉴于农业生产开放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以及农业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商品量的增加的势头,为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美国十分注重加强其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规范的市场交易秩序能够保证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正常、迅速流通,维护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合理利润,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进而促进整个产业带健康、持续地发展,所以,美国也十分注重农产品市场秩序的规范。

美国农业部自1862年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农业部的主要职责,并通过国会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形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完整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规范、有效。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中,美国政府通过标签管理、授权相关机构进行严格监督等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权力,另一方面也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避免了市场欺诈行为的存在,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发展育种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

育种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扩大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的范围,使一些品种的区域性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美国育种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其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品种结构。其中,具有抗虫性和抗病性的双杂交玉米和“双高”大豆育种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美农业区域种植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加速了美国玉米带、大豆生产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推动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原料农产品的专用型需求增加,进而促进了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和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另一方面,现代农产品加工已涉及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在更高的层次上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前后,由于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步,美国大豆带和玉米带在品种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适时地调整了区域局,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积极的农业信贷政策

积极的农业信贷政策在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在扩大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规模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各国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科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资金急剧增加农场主迫切需求外部资金来源。由此,为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政府推出了旨在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农业信贷计划。该计划将农业信贷机构分为政府赞助的信贷、由政府提供保证的信贷计划和政府的直接贷款三类。这些信贷计划的操作方式不同,但都为美国农业规模化、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美国自1950~1979年农业贷款由124亿美元增加到1374亿美元。

(五)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分散和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区域专业化,阻碍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在独立战争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实施,个体农民经济开始出现了分化,农场数量在不断增加,土地逐步向大农场集中,加速了美国农业区域发展和农业专业化生产进程。

(六)适度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有针对性的对农产品生产进行适度价格补贴,有益于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通过设定目标价格可以有目的地促进某种农产品生产,保护生产者利益,促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农场的专业化生产发展,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大致为普遍补贴和个别补贴两种。美国的目标价格和差额补贴属于普遍补贴范畴。另外,对于牛奶、水果和蔬菜等易腐变质的农产品,美国还实行名为“销售协议和规程”的价格支持政策,是一种个别补贴。主要内容是根据产品质量分等定级,按等级确定不同的目标价格,并可以通过生产者和加工商及处理商之间的协议,控制农产品上市的时间、数量,规范市场销售秩序,缩小市场供应量和价格的季节波动。

四、对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由综合经营向专业化生产转变,但从整体发展水平上衡量,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这主要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1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建立,但农产品生产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2我国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初步形成,但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低;3我国农业区域生产过程专业化发展不平衡且程度不高。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农业区域专业化总体水平。

美国通过将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一)要认识到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根据美国等农业强国的经验,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在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产生,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推动下逐步演变和发展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产生、成长和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的初步形成大概用了200年的时间,而且,目前仍处在不断地进行演进和发展过程之中。我国目前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美国相去甚远,交通、市场等客观条件尚不完善,农业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也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充分认识,切不可急于求成。

(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壮大要立足自然优势,依靠市场拉动

从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形式来看,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小,但也不能完全摆脱自然的作用。任何农产品生产都有最适宜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之分,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在适宜和最适宜区布局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才能减少成本,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持续发展。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增加是推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篇11

1.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对GNP的贡献程度。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2.0~4.0∶1,而我国只有0.20∶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对本国GNP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中国。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非常大,它们中的很多企业是一些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其子公司普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经验的乳酸盐生产商,普拉克公司的工厂分布在巴西、西班牙和荷兰,同时它具有一个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雀巢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33亿欧元。

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豆类加工,经过初级加工可得到豆油、色拉油,色拉油加工比普通豆油加工精深些,所以其增值程度也高一些。大豆还可进一步精深加工出大豆磷脂,其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若年产100吨粉磷脂,可创产值500万元。在国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为 3000多种产品,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各种氨基酸类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其原料产品价值的成百倍,有的可达上千倍。这表明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随着全球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变革,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出现了有钱无闲的现象,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现代企业一样,经历着现代管理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国际性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主题的层次较高。当前,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主题已经跳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逐渐转向侧重于企业外部的战略管理,竞争也从低层次的价格战转向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方面的较量。企业在前瞻力和判断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企业的产品优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所以他们拥有品种繁多的产品系列。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的开发、生产都非常稳定,质量可靠,成本较低,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师傅、达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食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创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早、程度高、科学技术进步快,因而食品工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2.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技术占据优势 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食品加工机械部门,不断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间接实现了先进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食品加工机械产品品种齐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不仅使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统一、可靠和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发达国家食品加工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食品加工的原料利用率高,如美国能利用废弃的柑橘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从橘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或柠檬酸;淀粉糖制造设备加工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

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企业注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研发和创新活动:研发技术创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都比较注重研发投资,企业投资一般占销售额的2%~3%。同时,政府鼓励食品研发投资。加拿大政府就有专门的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发达国家食品加工过程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和调整。食品加工技术革新体现在包装技术、新式产品、高效加工控制系统、自动分级系统以及新产品的说明中;产品品种创新。根据消费方式改变,方便、健康和多样化的产品大量涌现,使产品创新的速度加快。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食品加工业一方面引入不同民族风味的食品加工,另一方面积极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鲜餐”“全餐配备”“速配餐”“即食汤”等以及健康食品:包括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食品包装创新。食品包装改变了过去单纯的保护和保存作用,进而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手段,在促销和与顾客的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食品包装不仅更加注重美观,突出品牌与个性,符合环保要求,而且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设计;采购和销售渠道创新。在发达国家,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因特网技术来提高购买效率。例如,一个由美国50多家著名食品公司组成的“TRANSORA”网络市场,就是一个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市场,其联合采购能力为4000亿美元。这个网络除了用来采购原料外,还能用来监控库存和管理工厂。通过这个网络采购,食品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发达国家完善的互联网络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食品销售网上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

2.2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食品加工企业自身不断根据全球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联合、购并和合并。一些国内小型独立食品加工企业逐渐被大型全球性食品加工企业所取代。这些大型食品加工公司积极向国际市场延伸,到境外寻求更多的市场和发展机会。20世纪末期的10多年,跨国食品加工公司的全球重组十分活跃。另一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重新定位,寻求适宜自身发展的市场;食品加工企业从各方面改进生产模式,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世界食品零售市场需求进行内部生产调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来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从原材料筹备、运输、工厂加工到产品营销,都是管理与质量的密切结合;食品加工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逐渐树立新的经营理念。食品市场全球化不仅表现在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而且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进步。因此,建立全球性的零售网络和链条势在必行。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网络化发展机会,依据全球标准进行产业重构,重点是品牌改变和建立。品牌信誉好的跨国企业在产品分配和营销网络的构架上都做得十分完善,以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强营销和巩固品牌,从而以更加雄厚的实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发达国家跨国食品加工公司在全球知识经济浪潮和国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推动下,研发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纷纷通过直接投资和间接控股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而且国外研发中心的研发支出在总研发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国际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总的可以概括为:产业化经营管理越来越成熟;加工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先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越来越高;产品的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3.加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 为了加强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议对分散在各部门有限的农产品加工研究力量予以整合,在国家级农业科技系统中建立精干的国家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并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统一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给予重点支持。通过该研究机构,协调组织全国农产品加工研究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研究与示范,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3.2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工程中试中心 建议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工程中试中心,解决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技术组装和技术配套等系统问题,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3.3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专项投入 建议应在各级科研计划中单独立项,而不应依附于其他学科领域。国家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研究项目的支持,特别要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专项支持,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篇12

[关键词】农业节水: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1.农业节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农业节水的发展历程

乌鲁木齐市水利工程,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四大农业片区的干、支渠道防渗大多建于七、八十年代,且衬砌方式比较单一,以干砌卵石灌浆为主。自九十年代开始,乌市陆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与滴灌技术以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方式和断面呈现多样化,砼板、浆砌石等衬砌方式和“U”型渠道断面得到长足发展。

(2)农业节水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乌鲁木齐市灌溉渠道总长度为2165.17km,防渗衬砌渠道总长为990.45km,占渠道总长的45.74%。其中干渠防渗长度211.22km,为干渠总长度236.6km的88.70%;支渠防渗长度371.47km,为支渠总长度693.54km的89.27%;斗渠防渗长度407.76km,为斗渠总长度1235.03km的33.02%。

截止2010年,由于各种原因,乌鲁木齐市喷、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还处于小面积的试验和总结中,未能大面积的推广。.

2.农业节水典型经验

乌鲁木齐市各灌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水源条件,农业节水措施一直以工程措施为主,特别是近几年来,渠道防渗技术、灌溉管理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节水效果,总结积累了一定经验。

(1)领导节水意识增强,加强建后管理,认识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近年来,市、区(县)政府及领导节水意识增强,发挥了政府强有力的职能作用,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逐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因地制宜,合理设计、选型,节水灌溉方式选择合理,重视新技术的引进。

从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特点、地理位置及城郊灌溉农业的特殊性考虑,实事求是,重视水源调蓄、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及灌溉管理的系统性建设,以渠道防渗、土地平整、沟畦灌等节水技术为基础,大力推进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的示范、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3)工程措施重视常规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在衬砌型式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现浇砼防渗、预制砼板防渗、浆砌石防渗、干砌卵石灌浆防渗等多种衬砌形式,在断面上采取了梯型、U型、弧形坡脚梯形边坡等多种过水断面型式。经过长期的总结和积累,已形成了规范的设计和施工。

(4)节水技术先进、可靠,设备质量好。建设中要推行“三制”,保证工程质量;加强灌溉设备的监管,确保把质量好、价格低的节水设备提供给农民。

(5)加强基层及用水者的文化素质,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发挥已建节水灌溉工程应有的效益。

(6)节水要与经济效益及合理水价相结合。

3.农业节水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乌鲁木齐市灌区均为老灌区,计划经济环境下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较落后,灌区水利工程缺乏资金,防治及改建率极低。当前农业节水发展存在下述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一是前期工作跟不上,乌鲁木齐市目前尚无完整的农业节水规划;二是管理跟不上,当前节水灌溉发展很快,但培训、服务和管理工作没有相应加强。

(2)农田水利工程老化严重,投入不足,运行效益衰减。

乌鲁木齐市大多数水利工程仍处于“吃老本”状态,灌溉设施不全,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衰减,不但难以支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约着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3)渠道渗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建筑物不配套。

目前灌区内的防渗渠道大多已破损严重,且建设年代久远,至今已运行多年,渠道冲刷、坍塌严重,加之灌溉方式粗放、落后,大水漫灌、串灌现象很普遍,灌溉水利用系数低。

(4)管理制度及设施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健全,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5)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在更高档次、更高效益上进行竞争。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配套工程,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生产结构与资源结构、消费结构和可供给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促进城郊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前提。

(6)体制不协调,水价不合理,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水权不明晰、灌溉水价与成本水价严重背离,水的商品属性不能充分体现,淡化了节水的利益驱动机制,阻碍了进一步深化农业节水建管体制的改革。

(7)对节水农业内涵认识片面,节水措施不配套。

节水农业的目标不仅要体现“节”,更重要的是体现“增”,在节水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

4.农业节水发展趋势

针对乌鲁木齐市各农业区种植业结构、地形地貌、管理模式,确定乌鲁木齐市的农业节水灌溉总的原则是以工程措施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在农业区发展节水灌溉时依据各区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模式,又各有其特点和侧重点。

4.1工程措施

根据乌鲁木齐市各灌区的自然条件、灌区类型、投入能力、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各种节水灌溉措施的已有经验等,乌鲁木齐市各农业区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包括喷灌、微灌、渠道防渗(包括配套渠系建筑物)、管道输水、平整土地及精细的地面沟畦灌等。

(1)渠道防渗及田间工程措施

根据乌鲁木齐市农业区的具体情况分析,渠道防渗即采用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渗处理,与土渠相比,可减少渗漏损失60%~90%,并加快了输水速度。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水效益较显著等优点,渠道输水适用于任何自流灌区,因而渠道防渗在各农业区是最主要的节水措施。

(2)喷灌

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曾进行过喷灌灌溉试点,但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后期管理问题,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无灌区应用喷灌。

根据乌鲁木齐市使用、试验、应用情况,固定管道式喷灌较适合乌鲁木齐市的具体情况,是今后乌鲁木齐市发展喷灌的主要型式。

(3)微灌

微灌是一种能同时提高输水、灌水和作物利用水效率的更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按末级灌水器的不同,通常分为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北郊农业区已进行了不同面积的试验和应用,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为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①滴灌

滴灌是目前最先进的灌水技术之一,有着其它灌水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主要优点是具有明显的省水、省肥、省药、省工、增产、增效的特点。近年来北郊农业区进行了滴灌的试点,效果较为显著。

对于温室大棚、果园和林木,一般可用使用寿命为三年至五年的滴灌管;在水质好、经济条件好及管理水平高的地区,可适当发展压力补偿式滴灌管,该种滴灌管适应地形能力强,允许铺设的长度较长且滴水均匀度高。

②微喷

微喷灌有淋洗叶面的作用,在温室里使用还有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微喷灌要求压力低(喷头工作压力0.2MPa以下),且微喷灌对水质的要求均较滴灌低,微喷灌应用较成熟、对地形起伏的适应性较强,但灌水均匀度稍差,投资稍多。

(4)低压管道灌溉

低压管道灌溉即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代替土渠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损失,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另外还能有效提高输水速度,减少渠道占地。实践证明在井灌区推广应用是成功的,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4.2农艺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也是节水农业中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发展农艺措施,可抑制无效蒸发和蒸腾,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适合乌鲁木齐市各农业区的农艺节水措施主要有:坡地整治措施、覆盖保墒措施、化学调控措施、生物节水措施、土壤改良措施、水肥耦合措施、墒情监测、预报技术等。

篇13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农业环境科学;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O35;X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计算流体力学是模拟流场特性、热传递、流体扩散等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在诸多理论研究领域和实际工程应用里面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其在国外已被很大程度上投入到了农业环境科学里面,但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还属于比较落后的状态[1]。因此,国内基本上没有学者对计算流体力学在农业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和总结。本文在大概介绍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同时,阐明其可以应用在农业环境科学里面的原因;归纳并总结其相关应用以鼓励农业环境工作者在具体实际工作里面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一类型的工具;同时,探究其未来的走向用来激发以后的学者对这一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促进我国在计算流体力学在农业环境中的具体运用,催动我国农业环境的发展和提高[2]。

1基本原理

计算流体力学主要是将连续流体离散化并对各个单元进行Navier-Stokes及其它相关方程的求解。连续、动量和能量方程是流体运动的主要控制方程,其中连续方程描述了质量守恒,动量方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得,而能量方程则基于能量守恒。在计算流体力学中,解此控制方程的重要一步是将方程离散化从而使偏微分方程转换为离散方程,广泛应用的离散方法有3种: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3]。其中,有限体积法结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而且在计算机计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有限体积法在计算流体力学里面是最为常见的。当控制方程和离散方法选定后,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则可对研究问题的流场进行计算,若同时在计算中结合了其它方程,如泥沙运输方程,则可对研究现象进行耦合模拟。综上,只要根据具体问题选取合适的控制方程、离散方法、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耦合方程,计算流体力学则可以应用在此问题当中,当然包括许多农业环境科学的应用中。

2相关应用

计算流体力学在农业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能够分归为3类:农业建筑物的设计、农业水土治理以及气味与灰尘散播。

2.1农业建筑物的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近几十年计算流体力学已经在大量的农业建筑物设计中得到了普及推广与使用,如温室、禽舍和畜舍的优化设计。其中,在农业水利建筑物的设计里面是众多设计里面最为成功。在农业挡水建筑物方面,计算流体力学可以预测挡水闸的应力与表面压力。闸门运动与流体分析可以结合起来,分析闸门在不同状态下的水流及压力特性,得到的动态数据可用于高效地优化设计挡水闸门。在农业泄水建筑物方面,计算流体力学可以用于溢洪道的流量和气穴分析中。农业灌溉排水渠道的模拟相对较为复杂,因为其具有明显的湍流与三维特性、非规则的几何边界、非光滑的河床以及自由表面。目前,在这方面的模拟一般使用流体体积法进行自由表面的追踪,模拟结果与测量或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2.2农业水土治理

在农业水土方面,计算流体力学可以用于确定污染物在水土中的传播以及对水土质量的影响,对合理选用肥料、保证灌溉水源及土壤的健康进行指导。计算一般需要一定的观测数据以确定模拟参数,其结果可以用于分析水资源退化的影响因素、化学物质对地下水的影响及污染物在含水层的散输等。除了对水质的分析,计算流体力学也可用于预测土壤侵蚀。例如,可以整合三维湍流和非均匀泥沙运输模型并考虑影响河岸侵蚀的其它因素,以此来模拟冲积河道在河岸侵蚀作用下的形态变化等,对农业工程选址提供信息。

2.3气味与灰尘散播

气味与灰尘散播是农业环境科学里面的另一个比较重要内容,其对自然环境尤其是空气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计算流体力学既可以模拟温室还有禽畜舍内部的空气流通的具体特点,也可以模拟其气味在外部的传输散播。对气味散播的准确预测相对难度比较大,因为其范围及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味散发点、气味浓度、地形条件及气象特性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传统的观测法可得到准确数据,但是这个方法难以分析大量的影响条件。经过验证的数值模型则可以更加经济地对不同情况进行试验研究,此类研究的例子有:考虑了降雨、蒸发和热量传输的气味传播模型、风及空气温度对气味散播的影响、喷洒农药后温室气味散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另外,计算流体力学也可以用于模拟灰尘扩散,可对农业荒漠化防治提供参考。

3发展趋势

计算流体力学在农业环境科学领域里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对于未来的展望,它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展,取得更高的成就,具体的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第一,将来其一定能在更多的农业环境问题里面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与应用得到验证;第二,随着科学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所以进行计算精确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细微的影响因素将会被考虑进模拟系统里面而且其作用机制也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此外,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以及模型操作的大众化需求,它在计算速度和操作方式的简易度方面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14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