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范文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青少年法制教育课件

篇1

该意见提出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要自觉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法制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统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作用。

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格局,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要重视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家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专门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矫治。要特别重视开展好未成年犯管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等特殊场所内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意见指出,要落实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加强法制教育资源建设。鼓励和支持地方编写出版符合中小学学生认知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法制教育课件、音像资料等法制教育教学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免费提供给中小学校;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鼓励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法制征文、法制绘画等活动,要创造条件,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国家机关、观摩执法、司法活动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禁毒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篇2

关键词:法制教育创设情境心理健康

法制教育课是初中的一项重要课程,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形成的重要保证,上好法制教育课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圣洁之地,是培养和教育有德有才之人之所,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摆正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教师教育的必要性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筑牢基础。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法制教育课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不利局面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

一、创设情境,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让其他同学断定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法制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相应实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行统一是法制课教学的有一个重要原则,他要求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并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我认为应充分利用“议一议”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进行社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报告,培养学生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次革命。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娇生惯养,亲情观念淡薄,做事容易冲动,我们身边也不乏学生因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案例。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播放一些案例,使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冲动行为会给几个家庭造成多大的灾难,使他们感受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据全国最近中学生心理调查显示,初中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4.8%,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是12.7%,有严重心理异常倾向的比例是2.5%。当然,心病还需心来医。对于孩子们来说,不论是自卑、烦躁还是抑郁、焦虑,都该积极面对,增强自信,及早纠正。而对于学校和家长,更应肩负起孩子们心理健康的职责。如发现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将孩子的心理抑郁症扼杀在萌芽状态。扎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肯定自我、敞开心扉,让阳光永驻胸膛,照亮自我,让你前进的路程更加宽广”等口号,引发学生关注自身健康,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洒满阳光。通过各种方式如:标语、手抄报、教师讲座、板报等,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学知识,使心理学更贴近生活,消除学生对心理学的误解,让学生们学会预防和矫正不健康心理的方法。利用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在校园中营造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学生达到身心和谐,更好地投入学习、享受学习。推进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学生积极响应各项活动,参与性广,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五、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篇3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1986年,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至今,高校法制教育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属于法律专业学科的知识教育,而是属于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即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法制教育,高校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窗口和重要基地,高校和国家保持一致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对高校法制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能够承载起平等、自由、正义、秩序等和谐理念和现代法治精神。自新课程体系改革以来,原“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结构更加合理、课程内容更加精练,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高校法制教育主要以课程为主,除此之外,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等在一定范围内也进行适当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对预防大学生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及时的监督、警示、宣传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重视法制教育,对于法制教育课外实践也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取得成效。

高校法制教育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偏执的法制教育理念

大学生们从年龄上看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其多年的成长经历影响与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处于较封闭的校内环境,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心理不成熟,性格容易冲动。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一旦此类环境含有不安全、不健康因素,很容易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和心理。虽然他们表现出对民主法制社会的向往,却又摆脱不了“人治”旧思想的影响,比较看重“权力”和“关系”,个别同学甚至认为“权大于法”。[2]

2.偏差的法制教育定位

一直以来,高校对法制教育地位的认定都有不合理之处。它没有独立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之内,相关的内容也是包含在德育类的科目当中,分散在德育的门类之内。这样,导致了对法制教育课的开展完全以德育教育的模式实现,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设置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下,其仍是我们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主要方式。可以说,其走进了一个把进行法律课堂教学完全看成法制教育的误区。没有考虑到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政治教育作用。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现阶段,部分高校将法制教育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归入品德教育中,任课教师也多为思想品德教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法制教育的力度与层次,也反映出目前我国法制教育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枯燥的法制教育内容

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领域。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在沿用这种陈旧的法制教育形式。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涵盖了各法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等,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却忽视了在重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实践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调查发现,法律内容的设置符合德育课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年龄段特点。但从更深层次意义来看,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仅仅是对基本法律基础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其知识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但对价值取向和精神实质影响却涉及甚少。

4.单一的法制教育形式

教育方法上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运用仍多以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为导向,以知识灌输为主,强调教学的教诲性,较少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是目前评价法制教育效果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亟需提高。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严重“偏科”,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掌握空谈的理论却无任何的实践经验。因此,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特别是自己身边的法律问题。

二、实现法制教育创新举措

1.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理念

高校法制教育需要深度变革才能使我国的法制教育真正面向未来。[3]学生是高校的主题,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法制教育创新,要继续走正面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使校园法制文明建设在充足的高校文化气息中植根、发芽。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正确思想,提高他们辨明是非的能力以及对法律的尊重和自觉性。同时,结合自身特色教育学生从小处做起,逐步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首先,以学生为本位来培育法制环境。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法制教育模式创新,要继续探索正面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的内容和体制建设。其次,将法制观念教育与法律信仰培养作为重点。高校应积极树立明确的法制教育导向,将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法制观念精神层面的培养并举,双管齐下。再次,要加大权利观教育力度。权利,是一个个体自由的象征,是人格化的重要表现。它是法律的重要核心,只有对权利的追求才能随即带来对法律的需求与期盼。捍卫权利就是对国家法律的一种捍卫,就是维权意识和法律观念提升的一种表现。

2.完善法制教育的有机整合

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合文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和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注重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努力构建完整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法制教育地位。从中央的精神到地方的落实都在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法律基础”是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更应该加重其教材和授课学时的份量。因而,从“做人”的角度看,法制教育内容的比重还有待提高。最终实现用学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相统一。在社会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等领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时,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

3.调整法制教育内容

将对学生的法制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及法律素养的提高作为工作重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来选择教育内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外,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渠道开展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在经历2006年课程改革之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设置应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指导性。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立意从始至终贯穿了一条主线,通过让大学生们了解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增强法制意识和观念,首先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然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理论性。对教材中的各部门法都用了一定篇章,介绍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等,并对难点、要点进行了归纳和解释。

第三,广泛性。教材版面不多,但罗列的部门法却广泛,尤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部门法都进行了涉猎,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能让学生们对我国法律体系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认知。

4.改进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 融入课堂;借景引发教育;理解重要性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青少年儿童法律安全意识的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结合小学知识,笔者浅谈怎么样在数学课堂中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教学。

一、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要想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法制安全教育,必须把教学内容与法制安全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既把课程学好,又把法律灌输给学生。但是不能重此失彼,把数学课堂上成法律教育课,是在教好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知法,更要懂法,熟读《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自由运用。

(1)在学习课程“克与千克”时,要学生进行通过天平来进行测量,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即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课前准备好道具,比如硬币、食盐、沙子、大米等,要学生自己动手用天平进行称重,然后得出结果:1枚硬币约重1克,一袋食盐250克,散沙300克,大米500克,然后进行克和千克之间单位的转换1克=0.001千克,250克=0.25千克,300克=0.3千克,500克=0.5千克,要学生认识到1克,1千克的大小体积,重量。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导入,提问:

什么东西都可以用克和千克来做为单位计算呢?

同学回答:食物、水、建筑工具、衣物等都可以通过称重用克和千克进行计算。

然后进行法律知识的导入,一克的东西虽然很轻,很不起眼,但是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一克的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是犯罪团伙走私1000克的,将会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走私是犯法的,是需要承担非常重要的法律责任的,因此同学们要远离,珍爱生命。

(2)在学习“认识厘米、米”一章节时,要学生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的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尺子,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要学习进行测量。

如要学生对课本、桌椅进行测量,然后整理出答案,教师请学生分别回答测量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好板书。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学习和归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要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然后记性回答,比如:尺子0-1刻度线是1厘米,3-4刻度线之间长度为1厘米,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要学生回答课本和桌椅的长度中包含几个1厘米,,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尺子中的1厘米(0-1,1-2,5-6等)。教师进行知识的继续学习:那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教室的长、宽呢?然后拿出米尺,并告诉学生米尺的长度单位为“米”,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会发现:米尺上数字多、刻度多,有100,而学生尺上最多只有20;米尺比学生尺长得多。进而进行思考:“1米里有多少厘米”?得出结论:1米=100厘米。

然后进行知识的扩展,要学生发挥想象,想想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厘米和米?有的学生就回答道:“在十字路口,马路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用米来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拓展的法律知识教育,教导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是否有车辆,遵守“红灯停,路灯行”的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要学生认识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也教导学生要有责任心,一举多得。

二、借助情景,进行法制教育,要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5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环境;德育教育

当今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类的社会行为、文化传播等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中学生而言,也会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为了新的课题,网络德育也随之产生。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模式。通过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使德育教育开花结果。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要根据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各种网络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此类《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其次,学校要建立有效校园网,真正把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要强化管理意识,加强检查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入,为校园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管理力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工作,适时约束学生上网行为,提高学生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自律的能力。

第三,利用“家校通”系统,建起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家校通”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出勤情况及日常表现状况等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同时也可向家长传授保证安全上网的方法、经验,确保学生在家或在学校以外有一个拥有监督引导的教育环境。例如,传授家长利用一些软件工具、设置访问权限等方法,来保证学生在上网时能获得对他们有益的内容。

第四,充分为学生提供其他适合中学生观看、浏览的网站,使学生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在网上的同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完善设施、丰富资源,加快网络德育课程建设

首先,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应不断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如每个教学班要配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形体教室、理科实验室等功能性教室应配备专用的网络电教设备。学校还应设置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

其次,利用校园网建立德育教育专栏,设置“德育管理”、“德育成果”、“德育论坛”等板块,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德育信息资源。建立各学科(思想政治)的资源库、可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考、借鉴和使用。同时丰富优秀的资源素材,如德育教育课件资源、电子图书等。网络信息的大容量和共享性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感染力,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家园。

三、激发兴趣、精心设计,搭建网络德育教育平台

新课标提出: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更要以人为本,这是网络时代的要求。学校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提高校园网的点击率。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给学生提供健康、有趣的精神食粮,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

1.开展建立班级网页、个人网页活动

班级网页设有“班级新闻”、“学习先进”、“好人好事”、“警钟长鸣”等专栏。个人网页设有“我的座右铭”、“有你有我”、“成长路上”、“超越梦想”等专栏。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联系,促进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树立自信心、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创造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2.建立学校影院、观看德育教育影片

学校定期为学生播放中外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校还根据德育教育内容的需要按照计划定时为学生教育宣传片,如开学初期,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学校聘请校外法律宣传员为学生做法制报告,并配合放映“法制教育宣传片”,使法制教育课既有讲解又有生动鲜活的画面,增强了学生对遵纪守法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学校对学生的防火教育、青春期知识教育、安全教育等都通过观看教育宣传片来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了有趣味性的讲解、生动的画面,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接受教育的过程。

3.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师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对话交流,对于一些不愿意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网络的隐蔽性让他们倍感轻松,更自如地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寻求必要的帮助,老师可给学生提供解决办法,避免了有些问题面对面的尴尬。网络咨询可以时时记录聊天内容,这样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免去其他手段来进行记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网络咨询能让学生及时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

4.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沟通工具

QQ群是为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即时通讯平台,形象一点地说就像是在学校里分班一样,普通的QQ聊天只可以一对一地聊,而在QQ群里就可以很多人一起聊。学生们可以通过QQ群及时将自己对班级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以及他们当天碰到的难题发表出来,有利于大家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类问题。同时也为一些在班级里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聊天也鼓励他们在学校也要大胆表现自己,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家长也和学生一起加入到聊天中,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请教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解决了班主任进行传统家访的时间局限性。利用建立班级QQ群,实现了随时与学生在线联系,与家长在线家访,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博客,是一种由班级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图片或影片的网页或联机日记,用来抒感或分享信息。班级博客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超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等方式记录班级的成长过长,分享其中的快,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在校成长的过程,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

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挑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要认清网络带来的利与弊,去伪存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又符合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新渠道,正确利用网络这一先进手段,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阎明宇.论网络环境下德育观念的转变[J].攀登.2006(06)

[2]张斌.互联网视野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J].教书育人.2006(26)

[3]赵军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06)

[4]宋志英.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预防策略[J].教育探索.2006(06)

篇6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发展

1、加快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新通过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省级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学城总体规划方案招标确定,首期规划5600亩土地的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化工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到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大、天津大学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在我市设立;武进电大升格为**电大武进学院;**石油化工学院二级学院——怀德学院成立。上半年,全市共组织15297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731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武进罗溪、夏溪、金坛白塔、溧阳天目湖等4个“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建成;完成各类成人培训23.6万人次,化补习近1000人。中新合儿坊幼儿学苑、新创国际电脑学院**培训中心相继筹建,4所学校新获聘外资格(使全市达到27所),1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具有接受国外中小学生来校就读资格。

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列为市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市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峻工;新村配套学校**市勤业中学完成建设,各项搬迁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等主体建筑基本竣工;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天宁解放路小学扩建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溧阳上兴中学、上黄中学、周城小学、大溪中学、社渚中学、新北区龙虎中心小学等危房改造全面启动。

3、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全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公布后,我们及时召开天宁—钟楼区、武进—新北区教育工作衔接协调会,积极帮助解决教育工作移交、对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大市范围内的教育布局规划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合理布局。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上半年新增校园网17个(使全市达到49个)、简易校园网40个(使全市达到121个),完成**教育网改版,使其每月点击数超过了1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教科所等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钟楼教育”、“溧阳教育”、“新北教育”网站先后开通。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4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全市9336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已全部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组织26万人参加“**教育网站杯”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比赛、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比赛,我市《长城的历史作用》等网络课件获国家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比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5、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上半年,各类考试较为集中,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推进教学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区“小升初”、中考中招工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工作;全市45312名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体育、文化考试;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早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高热”,并保证中职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今年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办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了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另外,上半年,我们还认真组织了初、高中各学科结业考试,高三一模、二模考试及分析研讨会,初、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工作等等。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000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职业学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大兴教育教学科研面向中小学校,公开招聘了市级兼职教研员26名,壮大教科研队伍;在确认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新设立341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通过审核,确定省常中等28所学校为首批**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市初中毕业生与升学考试暨小学毕业考试研讨会”、“**市省级实验小学第二届群体研究协进会”等。我市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在当前高考模式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又创佳绩,**省**高级中学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的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市区平均总分三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加强职校教学模式、实训模式研究,职校生中级工达级率达99.1%,**年初步就业率95.3%。组织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等均居全省前列,单招升学人数占毕业生人数比例达25.6%。

3、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并为下半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好充分准备。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开展6·26禁毒征文比赛;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政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理论公开课活动。关注弱势群体,成立“大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溧阳市创立了“希望之星”助学奖励基金,做好帮困助学工作,上半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对1500多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近137万元;举行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生捐款近60万元。4.推进中小学特色教育**年上半年,我们成功承办了全省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召开全市“实施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总结表彰大会,举办市17届“育苗杯”田径比赛、“世纪印象”**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首届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论坛活动、首届中学生英语口语节目电视大赛、中小学素质教育案例评选、职校学生“五项技能”竞赛等等。组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协会,认真制订“**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方案”,全面启动“科技节”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地区“全国初中物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省初中化学”、“**省高中化学”、“**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应用竞赛”、**省1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均取得了领先的竞赛成绩。在全国“小海鸥”杯职校生作文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走向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均获组织奖。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田家炳中学获“学校团体奖”(全省共20名)和“优秀科技活动奖”一等奖(全省共11名)。

三、努力构建学习型系统,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成立“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以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教育资源开放,全面开展公务员、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在全市各“学习日”都认真组织全系统教职工进行普通话培训测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等等。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订发《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直属单位“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上半年,举办6个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22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钟楼区组织了第四届校长教育教学公开研讨活动;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长助理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制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完善“**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改革机制,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启动2005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制;举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市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做好新师资招聘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了通过。参加全国和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教师共获全国一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12名。

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47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召开**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等等,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篇7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一

今年xx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20-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 掌握减灾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内容的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开展地震、气象、防汛、消防、交通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4)召开防灾减灾教育座谈会、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等,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和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4、要认真修定防灾避险演练预案,及时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二

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小学主要开展下列活动:

一、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二、广泛宣传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的横幅,张贴“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胡国群校长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学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三、扎实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

1、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我校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地紧急疏散演练。5月12日上午9时28分我校开展一次《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紧急疏散演练。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各安全岗位责任人快速到位,及时疏导。两分钟不到,全校师生按预先指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这次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增强我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2、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2日下午5点正,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内各种体育设施、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整改。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三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日前下发的《---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确定-月-日至-日为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我校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活动事项拟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开展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普及师生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升师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活动时间

-月-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月-日至-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学校“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班主任老师。

四、活动内容

1、营造宣传氛围

(1)集中出一期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展板——安保处。

(2)在校内悬挂宣传标语——安保处。

(3)每名学生向家长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各系学生。

(4)广播站一期主题节目——团委。

2、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1)-月-日国旗下讲话——分管校长---。

(2)利用主题班会上好防灾减灾安全教育课——班主任。

(3)出一期防灾减灾知识黑板报——班主任。

(4)活动周期间,各系科可根据本系实际,开展一次消防、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各系科。

(5)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我发现”活动。

学校要在开学安全工作大检查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我发现”活动,营造“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安全隐患人人查找”的浓厚工作氛围。对师生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要落实责任人认真整改,并建立整改档案,确保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宣传板报比赛。

由各班以防灾减灾宣传为主题办好一个专栏,紧紧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周密设计,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各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教育专栏。

(7)在班主任层面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设计大赛”活动。各班制作专题教育课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交作品,参加学校评选。

(8)组织开展“安全法制知识手抄报”比赛活动,征集、评选一批优秀作品,在校园内设置展板,进行公开展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五、活动要求

1、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处室及系科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有效地推进此次活动的开展。

2、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安全教育要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内,要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常识,指导师生掌握紧急情况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宣讲竞赛专题讲座、墙报、板报、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深化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教育,把安全知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广大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3、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要针对学校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应急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突出抓好校园消防、校园治安、防拥挤踩踏、防溺水、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及教室、宿舍、实验室、学生食堂、图书阅览室等关键场所和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人员责任,跟踪落实解决,及时堵塞各种安全漏洞。

4、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资源整合、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学校应急救援处置机制,实现风险预警监测和防控;“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系要结合本系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一次紧急疏散和逃生自救应急演练,增强学生规避危险、防范侵害的意识,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活动总结

篇8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汇报一下开学以来的工作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局里会议精神,我校领导班子成员于2月18日提前两天正式上班,学习了《__县教育局__年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了教材研究方案,教材研究期间还重点学习了23日局里会议精神。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对上一学年度学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与总结,研究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重点研究制定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成立了学校安全处,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修订了《教师综合考评方案》、《出勤考评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为全面开展好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25日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了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和本学期教材研究工作方案。重点学习讨论了本学期工作任务,教育局工作要点以及南局长的重要讲话,把全员的思想统一到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新学期工作中来。同时,通过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通过了学校综合考评制度及考评细则的第8次修改调整稿,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

在明确教材研究时间安排,研究内容以及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南局长讲话,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__县教师誓词,深入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__义务教育教学常规》、《__义务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师德修养水平、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教能力。前几天,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张志超书记的《禁止教师违规补课办班行为电视讲话》。完善了我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及考评细则》,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在学习、讨论、整改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深受感染和教育。

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们采取了分散自学与集中辅导两个阶段,分散自学就是以组为单位自选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和成型经验。集中辅导就是校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结合“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的某一方面,进行了专题业务讲座。__校长的《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王志远的《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王世忠的《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王术英的《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刘清权的《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于晓红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刘树臣的《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探讨》等讲座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讲座,都是结合自己实践工作经验,作出的理论经验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工作,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引导。

其次,进入到分组研究阶段。教师认真学习了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制订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集体备课组按周确定中心发言人,落实集体备课内容,由包组领导参加,举行了第一周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形成共案。

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__校长从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安全和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目标,切实提高整体队伍建设水平;以发挥骨干教师

作用为基础,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等4个大方面部署了本学期学校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副校长王志远、王春富分别部署了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通过以上一系列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指明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完成了学期前的备课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各年级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对全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规划,大家都能认真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等。

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了一次常规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此项活动,各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都能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组长能够提前布置,精心组织,备课组的教师参与积极。备课期间,学校领导亲自深入到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这次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做到了五明确一解决,并做到了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过程记录,保证了备课组成员的全员参与。

更使我们这次教材研究工作闪光的是,2月23日,结合市继续教育“__”,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把教材研究工作推向了。

综合此次教材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重视程度高、材料质量佳、工作效果好。

我校一直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无淡季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开学初,按照上级部署,我校紧急召开班子专题会议,调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__负总责;副校长王春富具体抓;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安全处,任命政教主任潘振辉兼任安全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其他成员分别负责各部门安全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使安全工作网络周密细致,政令畅通。会后由安全处成员对学校所有部位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当即整改。还完善了各类安全组织,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而且层层、项项签定了安全责任书,修定了突发事件安全预案。落实了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监督机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对师生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开学第一天,各班就组织学生上好安全第一课,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学校值日、值宿、带班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依据安全科相关通知,我们全力做好学生通勤车工作,春季防火工作、传染病预防等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做好了相关记录。我们还高度重视学校稳定工作,加强领导与教师间的沟通,用领导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影响整体团队。耐心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对重点人员落实包保监管,用情感管理凝聚人力,稳定人心。目前,在学校教职工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进取局面。

控辍工作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今天,加之我们又离市区比较近,控辍、控流形势严峻。因此,在教材研究期间,我校召开了班子专题会议,具体研究了学校控流工作的整体思路,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包保、家访、奖惩制度。我们利用2月26日一天时间,实行校长包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包年班、教师包学生等一系列措施,组织教师集中家访,共走访学生近200人,留住去外地读书学生10人,动员流失生返校10人。在此同时,我们继续实施质量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开学以来,学校在抓有效教学上狠下功夫,要求每位教师要重视学困生,学校关工委继续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领导和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扶助对象,这些扶助对象中有的是学习成绩不佳,有的是思想品德差,有的是心理不健康,有的是家庭贫困。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我校七年级学生226人,八年级学生230人,九年级学生180人,学生总计636人,真正把学生流失率降到最低程度。

在有效教学的研究实验中,我校已走过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两个阶段,现以进入到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阶段,也是重要的实践阶段。我们在认真抓好常规管理,保证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批改,有效反思四大环节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实践研究与探索,新学期以来,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结合各子课题小组实际,开展了学科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理论研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人登台做课,突出课堂上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精练主要环节,向学校课题组领导和小组成员汇报,课后再进行评议、研讨,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是以松原市继续教育“__”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2月23日,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

三是以强化科研管理,转化学术成果为手段,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十一五我们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研究”和国家级课题“诚信教育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结题证书,学校被评为__“十一五”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县级课题“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也已经进入总结阶段。在此基础上,我校深入开展十二五科研课题的1个省级德育实验课题,1个市级实验课题,8个县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了领导带头,骨干引路,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是抓好平日教学与考核,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并进行了质量分析,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3月4日,我校派出精干人员,参加县里组织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使用维护培训”,回来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有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组织教师参加《__第四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和__县第二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现已收到参赛作品2件,还有多人的课件正在制作 中。

六是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堂堂清”题库研究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我校骨干教师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按上级要求,圆满完成命题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校长期题库研究工作目标,在为上级服务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建立我校的试题新颖、实用,针对性强,能够引领当前学习导向的“堂堂清”题库。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一定放松不得。”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和法制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我们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法制工作计划的同时,还完善了领导组织,修订了评价体系。主要在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上下功夫,在强化开展好以思想品德课,学科德育渗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等校内德育工作基础上,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结合。开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落实《守则》《规范》活动月,抓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每日的校园广播,结合 “十心”教育活动,我们组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和《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等活动,团委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板报评比活动等活动,新学期德育工作开局良好。特别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召开了《相信自我 创造辉煌》中考百日奋战动员会。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好人好事现象层出不穷。我们还将尝试开展德育功能进课堂活动。

法制教育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

宣传,规范法制课教学。开学以来,我校开展了法律宣传月活动,3月2日,学校领导教师走上街头,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__义务教育条例》,共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开展了《深化法律进校园、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活动,评选出教师优秀作品5篇,学生优秀作品5篇,参加县级比赛。同时我们确保了法制课、民族常识教育课计划、课时、教师、教材的全面落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我校本着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全科目的原则,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三级课程全部开课。特别是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注重实效,继续落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条例》,制订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和《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安排。

体育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体系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日活动1小时。成立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课外活动小组。

卫生工作以做好春季流感防治、饮食安全为重点,开展了卫生知识竞赛和卫生安全主题班会,继续实施消毒和晨午检制度,每周定期消毒3次,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卫生达标。根据县里《爱国卫生运动控制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通知》和《控制麻疹、风疹疫情的紧急通知》制定了我校工作方案,并与__镇防保站紧密联系,给师生免费打疫苗,做好预防工作。并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灭鼠行动。

艺术工作本着“重普及、出精品、抓特长”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艺术教室,上好艺术课,成立兴趣活动小组。结合上级部署,开展了《“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经典歌曲师生演唱会》,评选出裴玉等优秀歌手,王凤玲老师、裴玉同学将参加县级比赛;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第二十届科技艺术大赛》,征集作品200余件,评选优秀作品16幅,参加县级比赛;并制定了《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方案,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将于5月份参加县级比赛。

篇9

关键词:社区培训;示范辐射;模式构想

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打造国民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体系。社区培训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实践中迫切需要正确认识社区培训学院的功能定位,以更好地由其引领、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实质性开展。我们认为社区培训学院应定位于“社区教育的龙头”,而培训项目是社会教育机构的真正生命力,因此必须认真开展社区培训学院培训项目示范辐射功能研究,真正发挥社区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

2009年我市完善了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依托江苏电大宜兴学院建成社区培训学院,构建了以宜兴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各镇(街道、园、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社居委会市民学校、村民业余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并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这些都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各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办学规模较小,培训项目较少。民办培训机构由于自身资源、师资、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发展培训项目单一、办学质量不高,社会信誉还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期望值,从而制约其发展。社区培训学院应大力进行培训项目示范辐射,以带动社会教育机构共同发展,促进我市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我市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社区培训学院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的优势分析

1.服务理念优势

长期以来,社区培训学院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在不同时间、地点将学习资源向各类人群开放。我院不仅承担开放、奥鹏网络远程等学历教育,还有上岗培训、就业选择、会计、统计、公修课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办学层次齐全,专业设置覆盖面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吸引不同人群学习进修。终身教育同样需要开放的办学理念,需要灵活、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我院独特的服务方式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满足学习者就近接受教育的便利。因此,我院开放的办学理念对培训项目示范辐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系统网络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是依托江苏电大宜兴学院建成,而系统办学是电大的重要特征,电大具备完善的系统结构,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县市区四级管理、五级办学、覆盖全国的电大远程教育体系,形成了完备的教学组织和严密的教学管理系统。电大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以系统办学的优势有效地保证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电大最早提出基于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育管理网络,即利用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随着多年的努力,电大早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而随着我市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社区培训学院也早已具备了上通下达的网络系统。社区培训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系统网络优势来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

3.教育资源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不仅开设了普通本专科与中专专业、成人以及网络教育的本专科及中专专业,拥有充足的学历教育课程教材资源,而且拥有大量非学历教育、各类短期培训的教材资源。我院还整合运用了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了一大批媒体教学资源。我院完全能够发挥自身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培训项目示范辐射。

4.师资资源优势

社区培训学院建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精良的专职师资队伍,拥有各类专业教师共有458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105人,“双师型”教师139人,中高级以上职称442人,占教师总数的72%。我院还培养并聚集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的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开发、课件制作、继续教育研究及教学培训、成人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教师等。我院也非常重视兼职老师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物色优秀人才,招聘专兼职教师及志愿者,目前已形成了由农林专家、企业专技人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从师资看,我院进行培训项目辐射也具有巨大优势。

二、社区培训学院培训项目示范辐射的模式构想

1.社区培训学院与社区教育中心(民办培训机构)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市社区教育正在蓬勃地发展。但各区教育中心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民办培训机构仅是得到量的扩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迫切需要社区培训学院的辐射与指导。我院也正在对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培训项目辐射,如:会计继续教育、公修课继续教育等。首先我院与这些培训项目的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到这些培训项目;其次明确利益分成;再次,每年由主管部门发文件通知培训时间、收费标准等;最后由社区教育中心组班培训,社区培训学院组织师资“送教上门”。社区培训学院应进一步拓展这类培训项目辐射,可以将正在开展的培训项目和有能力开发出的培训项目整理成培训项目菜单,将菜单下发给社会教育机构,与各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各种培训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社区培训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参与,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对于社会教育机构由于生源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法开班的培训项目,送社区培训学院培训;各社会教育机构有能力组织的培训项目,由社区培训学院送教上门,提供教育服务。

2.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变革中就已经形成,意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进行协同与集成化,从而促成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社区培训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式的实践教学和小班化管理形式,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学院首先找准与企业的对接口,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聘请与办学专业对口、合作密切的多家企业的经理、主管、相关部门领导、技术专家组成,对学院专业建设、培训项目进行有效指导,实现了教学规范与用人标准的“三衔接”:即培训规格与用人标准相衔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其次按照“企业出题目,培训列项目,产学研结合出成果”的思路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即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列出培训项目,为企业培训合格员工,另一方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真正实现“订单式”的人才培养;第三,完善师资队伍机制:即学院建立了聘请高校离退休教授、副教授、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机制,适应“产、学、研”办学目标。

3.社区培训学院面向农户辐射模式

(1)学院+基地+农户模式

学院应着力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努力建成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技术优势,融“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既教会农民做,又做给农民看,还领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例如:我市丁蜀社区教育中心创办了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密切配合镇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积极采取“一听取、二调查、三培训、四示范五推广”的工作策略,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科技致富。该校“农科教”示范基地至今已为15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提供服务,先后培训农民22个班级1200多人次,推广了6个绿化苗木新品种和“苏玉糯1号”、甘薯“紫心薯”、“苏薯8号”等优良品种,使这些村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2)学院+公司+农户模式

它以学院为主体,以公司为实体,以农户为客体,通过合同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开发。这种办学模式,公司实际上是衔接学院和农户的纽带,市场上需要什么,公司来组织加工和销售,学院出技术并组织培训,农民生产有技术和市场的保障。例如:我市高塍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宜兴市原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免费对本镇农户分批开展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培训,并对首批扶持对象免费赠送苗鸡,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跟踪服务,绿壳蛋鸡产蛋后由公司实行包销。带领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4.社区培训学院面向社区市民辐射模式

社区培训学院应重视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以社区居民实际需要为轴心,努力形成覆盖终身的社区教育四大课程体系,一是0~6岁学前教育系列。二是在校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系列。三是成人教育系列。四是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教育系列。要以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类培训活动。社区教育应更多考虑社区群众所喜爱的各类科目课程,开设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休闲娱乐等课程,突出知识性、健康性、娱乐性和休闲性,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提高素质和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伟林,陈界誉.基于电大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模式个案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刘维俭,罗健.社区大学的功能定位与机制运行探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李新中.依托电视大学创建社区大学的思考与建议.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2).

[4]刘嘉树.发展社区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注:《社区培训学院示范辐射功能研究》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2SEW-Y-067)

篇10

纵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提高与社会声誉的与日俱增,我们发现这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紧密相关,更是与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密不可分。现将学校实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管理与应用情况归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建设、丰富和拓展数字图书馆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的窗口,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部环境。198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就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已步入了以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提高其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丰富和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图书馆都发挥着德育、智育、个性发展等多种教育功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学习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技术建设的现状

(1)国外现状

当下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种软件平台不断推出,文献数字化产品日益丰富,国际上主要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以及工具类、检索类书刊都已陆续实现数字化,全文电子书刊资料品种不断增加,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与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外许多中小学都把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学校信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普遍课前在图书馆自行准备资料,课后进行研究,连小学生都会检索资料,写小论文,养成了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

(2)国内现状

我国的教育通信网络发展很快,而网络资源的建设及其应用却相对滞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途径单一、知识面窄、知识量少、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乃至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将图书馆数字资源有效地应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进而真正促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明确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传输具有交互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都可互动交流,这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具有的存储虚拟化、传递网络化、存取自由化等特点,实现强大的检索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中小学师生共享图书资源,解决目前由于购书资金、场地等因素所造成的图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加强学科资源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是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需要。

三、探索中小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加大投入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数字资源内容建设的构成要素。

第二阶段:学校本着权威、科学、实用、易用的原则进行相关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筹建数字图书馆。

1.加强硬件投入,建成数字图书馆场地300余平方米,投入60余万元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对学校图书馆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建成数字化多功能学习室1间,面积150平方米,配有服务器1台、微机63台、一体机10台、液晶投影设备1套、电子管理系统1套、管理软件1套,师生可以利用学校数字资源信息,结合学习研究的问题,开展研讨活动,在研讨中查找资料,利用获得的信息展开讨论活动,进一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自主学习讨论室2间,各25平方米,安装环形白板,为师生开展讨论活动提供了场所和可利用的资源平台;休息室1间,50平方米,备有沙发、茶几,放置绿色植物,环境温馨、优雅、舒适,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在紧张学习工作之余的休息场所;学生社团工作室2间,各30平方米,学生社团(如中文报、英文报、心蕊期刊社、驿都先锋等)活动需要大量信息资料,图书馆数字资源可以为社团编辑提供大量的信息来源,学校特别开辟了2间活动编辑室,以供学生社团使用(如图1所示)。

2.加强数字图书馆软件建设,以应用为目标规划构建校园网,实施建网、建库、建制、建队伍工程

(1)建网(如图2所示)

(2)建库(如图3所示)

数字图书资源库的建设,重点收录中小学各学科使用的参考工具书(如各种字典、辞典、手册指南等);各种课外读物(有关智力竞赛、游戏活动、名著等);各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音像资料、实物文献(音乐磁带、实物模型等);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教学参考资料文献、试卷、论文等类图书资源。

(3)建制―现教管理制度的建设(如图4所示)

(4)建队伍―在应用中锻炼和提升教师队伍

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项工作研讨活动,开展图书馆工作交流及研究,同时通过工作研究来促进馆员学习业务、提高业务,从而改进图书馆工作,提升馆员素质。在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应用中,我校教师的教育手段和观念发生着根本变化,学科教研组大胆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我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探索实践,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赞誉。

四、规范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

制定《龙泉一中图书馆“三精”管理细则》,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达到了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工作要求。

2.管理规范有序,提高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和图书借阅率、流通率

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熟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图书均按《中图法》整理分类、排架,书目定期公布,方便师生借阅。图书借阅率达40%以上,图书流通率达50%以上,日均流动量达到在校生人数的三十分之一以上人次。

3.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校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管理软件来提升各项业务工作管理,全面实现了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各项内务统计都已实现电脑操作。如:师生借书采用触摸式查询系统,开架借书,简化了手续,方便了读者,节省了时间,将“以藏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用为主”的服务方式,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

4.满足读者需求,增加开放时间

随着学校的发展,师生人数的增多,周末不回家的住校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满足师生需求,图书馆增加开放时间,服务效率、质量不断提升。如:实行全天候开放和借阅制度,中午、晚上和周末全部向师生和社区开放服务。

5.开展图书情报教育

定期对学生进行图书情报教育,介绍图书馆基本知识,使其了解、热爱图书馆进而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重点是图书馆的流通制度,如:开放时间、借书册数、借书期限、借书手续、赔偿制度等,并进行爱护书籍、遵守规章制度的教育;介绍图书馆各种书刊资料、资源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介绍图书的分类及藏书排架的知识,图书馆目录的种类及用途,以利于学生自行检索图书。

五、强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阶段: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

(1)对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制作专题资料包、专刊、教学专辑等。(2)及时更新数字资源信息。

第二阶段: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成立信息中心,建立数字资源库,并将之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以及在线考试等活动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式,获取学科前沿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的得力工具,并可以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交流、个性化学习。

1.数字资源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学校运用数字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普法知识教育,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2.数字资源在教师教研科研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观念的转变、课堂结构的优化、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大容量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有教育政策、基本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及教学参考和课例等丰富信息资源,可以满足教师科研、教研、课堂教学的需要。

3.数字资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资料、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掌握图书情报知识、获取各种信息,培养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开展语文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各年级各班在图书馆增开一节语文课阅读教学,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速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的提升。

(3)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能力

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自由选择学习途径、方式,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了课余的时空领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4)利用数字资源平台进行学科竞赛、辅导训练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在线考试、学科竞赛、踩线生的辅导与培训等工作。

六、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形成自身教学特色

1.图书馆数字资源硬件建设的成效

校长亲自抓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由学校的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具体实施,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数字图书馆。

(1)在线考试与评价

依托志鸿教育集团海量“试题库”(10万精选试题、900套高考原卷、1 000余套模拟试卷),拥有上百万道试题、近百个题库,涵盖高中全学科,集组卷管理、在线考试、智能评价、查漏补缺、学习辅导等功能于一体。

教师参考“试题库”,完成组卷后,可以把试卷发送到“考试中心”,进行“在线考试”或“同步练习”,供学生在线测试或练习,教师也可以自己命题,进行在线考试、竞赛等。

考试结束系统自动判卷,自动生成评价报告。通过分析评价,教师可以查看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排名情况、知识点的测试情况等,也可以查看某个学生、某个班级历次考试的分析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以迅速、准确地知道自己教学的效果,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2)在线学习与专题辅导

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辅导资料,分同步辅导资料和专题辅导资料。学生可以利用系统进行学习,也可以随时查看资料进行补充性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系统设备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专题辅导。

(3)教师利用数字资源轻松备课

系统能提供高一到高三Word版教案,帮助教师轻松备课,教师根据各种需求灵活选择练习题,布置作业(系统可提供十年高考Word试卷,特别是2000年以来完整的试卷信息;提供三年各地名校学科及文综、理综Word版模拟试卷等试题),大量经典试题可直接使用,试题均有详细解析,帮助教师快速批改作业和试卷。

(4)教师利用系统实现智能组卷

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的十年高考真题和大量高考复习试题、模拟试题进行组卷,组卷方式灵活,可提供手工组卷、电脑组卷两种方式,可设定题型、知识点、年份、难易、使用次数等条件进行组卷,可选择、增加、删减试题,快速生成所需试卷。

(5)学生在线阅读和查找资料

(6)10台一体机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处理各种信息

2.图书馆数字资源软件建设的成效

信息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校园网与计算机的建设与维护,图书馆负责数字信息资源的管理与使用。

(1)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使用制度

(2)数字图书馆资源软件建设

学校相关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如数字图书资源包、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基础馆藏包、数字化高中教师备考系统等),其作用如下:

①“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成为知识应用的平台。以新大纲新教材为中心,紧密围绕教学重点,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供教师和学生所需的系统性精品教学资源。运用声音、音乐、动画、视频、文字等多种表达手段,同时辅以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使学校管理者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学校管理、教育动态信息;教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备课资源,节约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则不用再拘泥于书本、课堂,通过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即可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②“中小学数学图书馆”成为知识管理的平台。通过一台中心服务器对系统平台和数字图书资源进行管理,并向整个局域网络,为网络中的所有终端提供数字图书查阅、检索、图书分类、个性化图书馆等服务。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适用面广、兼容性强(可支持CEB,PDF,HTML,Word等多种文本格式)。

③“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成为教学服务的窗口。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将不断地为中小学校师生提供最新图书更新、系统升级、功能完善和使用培训等持续服务,确保“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真正发挥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学的作用。

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成为技术应用的平台。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产品技术平台采用当今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Java网络平台,可跨越多种平台(平台无关),能够运行于Windows,Unix等多种网络服务器之上,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移植与可扩展性及强大的可升级能力;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以及B/S为架构的瘦身系统保证了产品平滑升级的能力。

(3)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

图书馆馆员对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内容熟悉,掌握系统的检索知识,整合数字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管理者、教师、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

①制作专题资料包。为让学校管理者尽快了解教育教学管理的最新经验、最新动态、难点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最新精神,可利用数字图书馆信息量大、检索快捷的优点,按专题下载一些资料,做成资料包以供利用。例如:编辑“教育评价”“分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德育”“网络安全”等专题的资料提供给学校各主管部门使用。

②制作专刊。利用数字图书馆内电子期刊设置“整刊导航”的功能,将学校管理者重点阅读的期刊(如《中小学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按名称、年份下载,编辑成资料,提供给相关人员使用。

③编辑制作教学专辑。利用数字图书馆下载、阅读方便的优势,下载教学资料,按学科编成专辑,挂在校园网上并刻成光盘,提供给教师使用。

④及时更新信息。数字图书馆的版本要不断更新,当数字图书馆出了新的版本,图书馆工作人员予以及时。

3.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1)数字资源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各班团支部,利用数字图书馆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校园活动(如朗诵会、文艺会、故事会、辩论会等),利用数字资源组织学生观看新闻纪录片、爱国主义影片、法制教育片等,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普法知识的教育。

(2)数字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科室利用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基础馆藏包资源,加强对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基本技能,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相关知识、课例与课件资料、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数字资源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提供的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信息资源,可极大地满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资料、信息的需求,其开放式、自主式的应用方式,对研究性学习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数字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每周开设一节语文和英语阅读课,教师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小说、名人传记、名篇名著等。学生大量阅读,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5)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写校本教材《文献检索方法》,开设文献检索课,用于指导全校师生掌握文献检索知识,让师生走进更加宽阔的学习领域。

篇1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其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地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同时,安排部署2011年的教育工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教育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一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全国、省、地、县教育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威宁教育发展实际,按照我县“四五六七”的工作思路,以迎“两基”复查、“普实”验收工作为重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全县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全县教育发展现状

全县现有小学校(点)471所(个),在校生259636人,中学61所,初中在校生81490人,高中在校生13721人;小学入学率达99.1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62% ;有幼儿园4所(民办3所),在园幼儿510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5人;现有小学专任教师9968名,学历合格率为97.2%,初中专任教师3659名,学历合格率为98.7%;现有小学校舍面积650621平方米,生均2.51平方米,初中校舍面积325960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高中校舍面积90624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小学图书2199569册,生均8.5册,仪器468套,初中图书1536872册,生均18.9册,仪器69套;88所学校开通了宽带,远程教育模式ii学校379所,模式iii学校38所,49所学校装备了计算机网络室。

二、201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进“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工作

今年10月份,我县接受地区复查评估团对“两基”工作的复查及“普实”验收。11月份,接受省人民政府的复查验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我局紧紧抓住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扎实推进“两基”复查及“普实”验收各项工作。一是为确保省、地“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全县启动实施2011年学校建设项目132个,建筑面积15.1027万平方米。同时,2011年第一、二、三批校安工程332个项目学校工程建设按上级要求相继启动,新建校舍面积13.6875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36.3992万平方米;二是先期投入经费2499.6万元,建成小学实验室326间,中学实验室198间,多媒体教室146间,购置仪器柜1580个;三是填平补齐小学成套仪器476套,初中成套仪器69套,小学音体美器械482套,初中音体美器械61套;四是投入大量经费补充图书1151126册,使小学图书达2199669册,生均8.5册,初中图书1536872册,生均18.9册,高中图书472599册,生均33册;五是职业教育稳步提升,教育基础得到夯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开展工作,职校现有在册学生1513人,有“同心智力工程”招生学生461名,学校还开办电大教育,现有在读本专科学员1600余人;六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92.96%。以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省地对我县的“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1月29日至12月3日,省人民政府组团对我县“两基”及“普实”工作进行复查验收达双合格,并评出了七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威宁四中、羊街中学、哲觉中学、金钟中学、玉龙中学、威宁一小、白马小学)。2011年12月中旬,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率教育局班子成员到威宁考察学习。

(二)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一年以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强化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工作,优化教师队伍,使全县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结构日趋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效益日趋明显,基础教育特别是初高中教育成绩喜人。今年,全县参加普通高考3858人,一本上线212人,二本上线1132人,三本上线1240人,本科共计上线2572人,上线率66.67%,专科上线1184人,本专科共计上线3768人,上线率97.67%,高考成绩综合评比居全区第一。中考全区700分以上4人,4人均在威宁,全县660分以上考生除毕节外居全区第一。

(三)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在国家、省、地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实施薄改工程、大班额改造工程、校安工程等各类教育工程,大量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使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105万平方米,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学校办学的需求。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合格师资

通过不断整顿,补充、招考、培训、扩大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素质,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今年,新招录特岗教师1789名(其中国家级特岗895名,县级特岗894名),高中教师110名,配合人事部门组织完成了360名小学教师的招考工作,全县师资力量得到了极大充实。同时,加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一年来,共培训中小学校长、站长1500余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教师16000人次。“国培计划”全县3227名教师参加培训,参培率、合格率、有效学时率均达100%,优秀人数3189人,优秀率达98.82%,名次居全区第一。积极开展决战课堂、新教材过关和优质课评比大练兵活动。通过各类培训,大幅度提高站校长、教师综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全县“十一五”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11月份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并受到省地专家组的高度赞誉。

(五)站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强站校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学校的关键,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局严格执行《威宁县站校管理实施细则》、《威宁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制定各种工作措施,使站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教师从教行为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六)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切实加强了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使各项经费的管理使用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是出台了《威宁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意见》、《威宁县教育局关于学校财务报销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校财局管工作效果明显,受到省教育厅计财处组织的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地区的反馈会上,作典型经验向全区推;二是认真配合县财政局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贫困生寄宿生生活补助等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三是指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编制经费预算工作,管好用好经费,严禁用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补贴,严禁私设小金库,严禁学校乱收费;四是配合县财政局按省教育厅在5月份对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建立长效机制,重抓师德师风建设

为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教育局和各站(校)都成立了以局长、站(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威宁县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与年终考评和绩效工资挂钩,把任务层层分解,全面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印发了威教字[2011]41号、42号、51号文件,大力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十个不”的承诺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和“六风”建设活动。由于各级领导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站(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校风、教风、学风得到根本转变。

(八)、进一步抓好各项综合工作

1、以“五心”教育活动为载体,认真抓好德育工作。根据省、地对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员育人职责,努力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节俭教育、感恩教育、妥协教育等活动,认真组织好“祖国好、家乡美”诗文大赛、“颂歌献给实验区”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自信自强、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乡、爱父母的责任感和自豪感。通过狠抓德育工作,师生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养成,文明程度得到较快提高。

2、党风廉政建设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教育系统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了目标责任。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廉洁教育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县教育局会同纪检、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建立健全学校收费巡查制度。组织人员对35个乡镇教辅站和县直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党风廉政建设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教育人事工作。积极配合组织部,成功推荐副科级以上干部11名;积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除公开、公平、民主推荐选拔任用所缺站校长外,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发现和培养潜在人才,公开组织教师进行笔试、面试,建立“站校长后备干部人才库”,使一批掌握一定管理理论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进入人才库,并对进入人才库的人员进行跟踪考核培养,为培养合格的站校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织完成1324人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按照事业单位聘任要求,完成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完成初级2420人,中级385人,高级59人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及推荐工作;筹备了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庆典活动,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00名。

4、维稳工作。坚持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做好全县教育系统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认真查找分析不稳定因素的起因,积极排查化解,把矛盾消化在基层。今年共受理举报件75件,其中县委宣传部网络舆情信息转办3件,互联网信息3件,县“三级联动”领导接访转办3件,地区局交办4件,县委局转办8件,县人大室转办3件,县纪委室转办6件,上级领导签转督办信件7件,当事人亲自送达和通过邮寄方式来信38件次,举报电话5件次。现已办结73件,其余2件正在办理中。四是对来自各乡镇各校、社会各界人士反映的问题逐个加以分析研究,积极调查处理,对重点举报单位进行督办,对重点人进行帮助和教育,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同时,全面完成了1999年整顿在册的1800名代课人员的调查清理核实工作。并以威教字[2011]185、186、187号文件对959名原代课人员作辞退处理,对58名原代课人员作一次性补偿处理,继续聘用了404名代课人员。最终为县委、政府解决代课人员待遇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基本稳定了代课教师队伍,为有序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招生考试工作。以严肃考纪考风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措施,以人为本,依法治考,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今年有效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完成初中招生32796人,基本完成普通高中招生和职高招生任务。认真组织完成1462人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统一考试工作。

6、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828人次,办理贷款1275.8万元。同时,办理“招商局集团助学助教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45名,资助贫困优秀高中生150名;办理“深圳---贵州助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学生60名;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17494人次,金额1309万元。

7、教研教改工作。教研教改工作始终坚持以“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优质课评比、校本教研、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等为重点,促使全县教育教学强根固本,提质增效。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及研讨交流,初高中政治、初高中化学、高中生物等优质课评比及研讨交流活动,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393人给予表彰。高度重视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推荐上报优质课23节,评选上报优质课件、优秀论文省级353件(篇),地级25件(篇),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全面开发。2011年3月2日,赫章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率教育局班子成员到威宁交流学习。

8、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为确保师生安全,我局进一步完善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防控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我局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学校的安全、稳定。二是明确职责,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局机关各职能股室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了网络式安全防范体系,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三是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切实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初步形成了人人重视、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综治、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四是各站校始终坚持学校教育“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严防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局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安全防控水平。

9、工会工作。认真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坚持以教代会为载体,抓好学校民主管理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工委留守儿童组织机构,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10、教育督导工作。遵循“督政为主、督学为重”的原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加强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督导检查,切实帮助学校指出问题,帮助学校认真整改,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认真督促各乡镇抓好迎“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各项工作;积极督促各学校认真抓好“整脏治乱”及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稳定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11、结合威宁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威宁县2011---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威宁县“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贵州省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教育规划》,明确了威宁教育发展的中长期和近期发展目标。并编制了《威宁自治县“两年提速”发展教育规划》、《民办教育实施意见》等。

12、积极推动威宁民族中学西校区建设和威宁民族中学“申办省级示范性重点中学”相关工作。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11月22日,威宁民族中学“申示”已通过初评;积极和省教育厅对接,协调相关部门,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幼儿园建设、威宁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等相关工作。

13、积极组织教辅站和县直中小学人员,对全县教师档案进行整理归档,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省委组织部于10月23日组织专家验收,达到一级标准。黔西县教育局2011年2月27日至28日到我县考察学习。

14、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以教学育人,环境育人为原则,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一年来,认真抓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化建设,以培养优良校风、学风为目标,努力将“尊师、爱生、文明、守纪”的校风和“勤奋、踏实、认真”的学风铸就成校园精神,促进了学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多彩的校园文化阵地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有力支持和监督的结果,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各涉教部门通力协作的成果,是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努力的结果,总结成绩的目的是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更好地抓好以后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虽然近年我县教育从各个方面发展较快,但各项指标与全国、全省、全区的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甚至差距较大,按我县提出“两年提速”发展要求,问题多,困难大。

(二)教育结构不均衡。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全县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只达1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接近42%。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生源不足,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三)部分站校的管理,部分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我县城镇、农村初、高中学生住宿问题亟待解决。我县地域广阔,校点分散,初高中学生入住率需达80%以上。全县现有学生宿舍10余万平方米。到2012年,初中在校生大幅度增加,现有住宿条件不能满足学生住宿需要。按生均2平方米计算,还需新建宿舍面积10.43万平方米,需建设资金12516万元,由此产生大量的资金缺口。

(五)我县地域广阔,校点多且分散,师生数量大,基础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安全、、维稳问题是教育系统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

(六)普通高中改扩建、学前教育工程建设、职教基地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工程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威中西校区建设协调工作难度大,进展缓慢,很多工作亟待推进。

(七)、特岗教师接转后工资财政压力过大、威宁民族中学“申示”等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四、二0一一年工作安排

(一)按照县委提出的“四五六七”的工作思路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好各项制度,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威宁教育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积极配合好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包括职高)等各类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并加大督查力度,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尽早投入使用。

(三)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全面推进“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师考核管理。积极开展校长、教师培训,提高校长、教师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配合省教育厅,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试点县”、“校本研修基地县”教改和培训工作的要求,大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大高中(特别是职高)考试及招生宣传工作,确保完成2011年高中招生任务。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五)深化以“五心”教育活动为载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德育工作,编写好以“五心”教育为载体的乡土德育教材,唱好“五心”歌。按照“六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学习,推动思想解放;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健全管理机制,形成良好氛围。力争使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履行职责能力明显增强、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明显改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拓展以威宁职业技术高级中学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抓好现有职校及“同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农、科、教”统筹发展的路子,搭建“职业教育综合发展平台”,优化办学机制,增加职教投入,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

(七)继续补充整合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威宁民族中学“申示”相关工作,全力推进威中西校区建设,确保二评顺利通过,扩大高中办学规模,促进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八)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科研兴校,加大教研网络的建设力度,逐步在威中、二中、三中、四中建立远程教研系统,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教育科研队伍。

(九)努力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把学校管理与“整脏治乱”、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新型农村中小学精品校园。

(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完善教师补充和培训计划,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建设一支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十一)认真做好大学生贷款和贫困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贫困生资助面,构建和谐教育发展格局。

(十二)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环境秩序的和谐稳定,解决好代课人员的稳定问题。

(十三)加大教育科研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抓好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统一组织全县性的优质课、示范课、研究课活动。积极向省、地各级推荐优秀课件和优秀选手,加大交流力度。继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充分依托已建成的教育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十四)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加强对各类教育经费的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校财局管”财务管理系统,规范使用生均公用经费以及其它教育经费,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

(十五)认真落实好“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切实转变部门工作作风,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