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司发展状态范文

公司发展状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司发展状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司发展状态

篇1

【关键词】上市制度;证券交易;财务报告;大陆市场

一、台湾上市公司制度

上市制度是指证券交易所为了保证上市证券的质量而制定和执行的上市规则,它是证券交易所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市程序、上市审核机构和上市收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上市程序。目前,各国证券市场发行上市程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注册制证券市场的发行上市程序和核准制证券市场发行上市程序。台湾地区则实行的是核准制上市程序,这种上市程序实行的是实质管理原则,即股票的发行上市,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2)上市审核机构。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受“证管会”监管,其出台的所有规章措施,必须严格地按照《证券交易法》及相关法规和证管会指引。同时,台湾目前实行的是任意上市制度,即证券公开发行后,发行公司可向台湾证交所提出上市申请,证交所进行审查通过后,双方订立上契约,报主管机关核准,方可正式上市。(3)上市收费。台湾地区上市公司的有关计算包括公司股票(含视为有价证券之新股认股权利证书)新股权利证书、股款缴纳凭证及存托凭证在内,转换公司债所换发的债券换股权利证书暂不收上市费。

二、台湾与大陆地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比较

(1)法律渊源比较。从法律渊源上来看,台湾的法律制度受大陆法系的影响较大,如《台湾公司法》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些具体细节较大程度地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做法,台湾的《商业会计法》的法律体系也应划入到大陆法系之内。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大陆法系,但其具体的立法更多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在具体的制定中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法规中的科学和先进做法。(2)上市公司主体资格认定比较。台湾方面对于上市公司资格的规定,则显得较为笼统、简单,而在中国大陆,对于上市公司资格的规定要求更为严格,上市公司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国务院或中国证监会的审查、批准,而且必须履行严格的手续和满足相当的条件才可能获得上市的资格条件。(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揭示时间比较。台湾地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揭示的频率比较频繁,台湾《证券交易法》中规定上市公司应编制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财务报告。中国大陆《公司法》则规定,每一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报告。由此可见,台湾地区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频率比较高,相应的财务信息也比较全面、详实,而大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频率低则,相应的信息量以及信息的及时性与台湾地区相比也显得较为逊色。(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揭示内容比较。大陆、台湾两地对于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的相同部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披露,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大陆则还要一些附表如财务状况说明书等,并且在年终报告中所涵盖内容非常广泛。

篇2

关键词:机械制造;战略;实施

为了构架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的发展战略体系,对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的战略构架进行如下分析与研究。

一、战略分析与选择

1.战略设计要点

作为民营生产型企业,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走过的依然是中国民营生产型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即从一个经营地点作坊式生产到多个地点作坊式生产,再到一个地点集中大规模生产的道路。这样的发展道路必然导致资源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硬件从规模到等级快速增长,而软件特别是管理相对滞后,产生种种问题,通过对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所处战略环境的详细分析,我们认为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公司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着挑战。正确地确立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发展战略,对于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克服困难、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2.战略目标及战略实施的阶段划分

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要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抓住当前面临的市场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好时机,大力变革,不断创新,变粗放型管理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约型管理,构建优良的产业化基础条件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经过5年的努力,使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跻身全国著名机械加工企业行列,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达到双亿的战略目标。

鉴于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发展现状,公司的发展战略可分为发展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实施:发展期为3年,目标是:以“归核化(Refocusing)”为中心的战略调整期。在公司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初步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分战略;形成优秀的企业研发力量;完成公司产品整合并明晰多元化生产的战略地位;完成规范管理的过程,从软件上和竞争企业拉开档次,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公司的冬天”,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2012年初,成为苏州昆山地区机械加工重要的企业之一,形成扩张态势。

成熟期为2年,目标是:以“跨地区的多元化经营”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期。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重视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全国化经营;产品形成多元化,形成产品事业部;在组织上成立多家功能各异的子公司,构建集团公司;在资产上改变自力更生的格局,向资本市场迈进。

(l)在发展战略的初期

由于深圳太子工业机械制公司造刚迁新址,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应该是着重围绕前面所提到的内部劣势,进行整改,完善规章制度,夯实基础,总资产维持原状,销售收入向6000万元努力。

(2)在发展战略的后期

即第二年和第三年,应侧重于组织结构的调整,支持性战略的制定和完善,客户资源的进一步拓展,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等。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应视市场变化进行适度投资,市场营销方面应加大裁剪机零件市场的开拓力度,销售收入向8000万元努力。

(3)在战略成熟期的前期

企业通过苦练内功,改善软件,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把握机会,利用成熟的技术和一流的产品,扩大在缝纫机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市场份额,加快行业内的横向发展,在选定的发展项目上进行重点投资,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双管齐下,实现资产总值超过亿元的战略总目标。而通过利润增长点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销售收入有望提前突破亿元大关。

二、战略成长方式

依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企业规模划分文件的规定,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属于小企业的范畴。作为从小企业向中型企业迈进的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今后5年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成长模式?影响的因素又有哪些?

1.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成长方式的理论依据判断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成长方式是以企业内生成长和成长阶段两种理论为基础分析的。企业内生成长利润重点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成长阶段理论则着重探讨企业成长的过程。二者不是孤立的,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要求不同,对成长过程进行有效的划分有利于内部资源的合理运用,反过来,关注企业成长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经营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内生成长,准确的识别出不同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2.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的成长因素模型

根据内生成长模型理论,对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分析如下:本战略将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内生成长五个关键要素、战略实施中八个转变、以及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的成长战略方式有机的整合了起来。

(l)五个关键要素:企业家、管理系统、资金、技术、信息。

(2)八个转变:创业家向企业家转变、管理向规范性转变、技术向高效性转变、经营向低风险性转变、生产向标准性转变、分配机制向科学性转变、人才向复合型转变、产品向多样化转变。

(3)三种成长方式:激进的成长方式、合理的成长方式、健全的成长方式。

3.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成长战略关键要素分析

在模型中明确地提出了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内生成长的关键要素,即企业家、技术、资金、管理系统和信息五个关键要素。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战略制定的要点并就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可选择的战略成长方式进行分析。

三、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战略分为二个主要组成部分:以资源整合为中心的组织战略,以多样化为中心的产品战略。实现管理升级,技术、产品升级。、以资源整合为中心的组织战略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根据深圳太子服装机械制造公司发展现状,公司应尽快改变公司的组织状况,以适应公司战略方式转变的要求。

四、结论

篇3

1.样本公司选择背景与数据来源。通过回顾世界发展史进程不难发现一国制造业的兴盛与否和其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制造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而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整个制造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更是实体经济中的重中之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骨干和支柱的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展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以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局面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铁路、房地产等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了制造业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以希腊为典型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汹涌而来,致使国内制造业在遭受打击后未得到较长时间的修养,仍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本着“现金流是企业价值源泉”的理念,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2010-2012年不容乐观的市场环境中的现金流运行状态,诊断其价值创造、可持续增长与风险管理三维目标能否有效实现以及是否能够持续地增加公司价值。本文部分数据直接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部分数据以国泰安数据库中基础指标通过数据库云计算后获得(剔除总体中数据指标缺失的样本数据及ST公司样本数据)。随后的数据处理将使用Excel2007软件。

2.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流运行状态诊断。利用Excel2007软件,本文分析得到中国制造业现金流运行状态在2010年的分布情况为106、291、82、301、93、153、33、74;在2011年的分布情况为149、273、152、404、94、112、33、82;在2012年的分布情况为154、190、409、341、85、49、78、60。结合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运行状态主要集中于情况(1)、(2)、(3)、(6),情况(7)下的公司数占比最小;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运行状态主要集中于情况(2)与情况(4),而情况(7)下的公司数占比最少,情况(8)、(5)次之;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运行状态主要集中于情况(3)与情况(4),而情况(6)下的公司数占比最少,情况(8)、(7)次之。在分析其深层次含义后可以发现,2010-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流运行状态存在价值破坏情况的分别有490、671和888家;存在现金短缺、不利于公司持续发展情况的分别有819、871和640家;存在现金流运行状态不稳定情况的分别有350、321和272家。通过上文的统计分析可知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现金流运行状态并未实现良性发展,不能持续地增加企业价值,还有待于改进。其实,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在公司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所在。一方面,我国是资源大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制造类公司有例如减免税、免审批、政府补贴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扶持。因此,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该从整体上规划和布局自身的现金流运行状态,切实将价值创造、可持续增长与风险管理视为企业现金流管理过程的目标体系,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优化现金流运行状态,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结论

篇4

美国是最早开展以在线监测为前期的状态检修工作,日本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电力设备实施以状态分析和在线监测为基础的状态检修,而欧洲很多国家也采用状态检修来提高检修效率。国外统计资料表明,他们在实施状态检修后,一般可使设备大修周期从3~5年延长到6~8年,甚至10年,并且1.5~2年即可收回实施状态检修所增加的投资。应该说,国外在状态检修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美国电力研究院诊断检修中心的统计表明,实施状态检修提高设备利用率在5%以上,节约检修费用25%~30%。我国开展状态检修起步较晚,原水电部1987年颁布的《发电厂检修规程》(SD230-87)指出,应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应该说,状态检修在国内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状态检修重要的组成部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是指直接安装在线路设备上可实时记录表征设备运行状态特征量的测量系统及技术,是实现状态监测、状态检修的重要手段,状态检修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在线监测技术的成功与否。国外较早开展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并将自己国家成熟或试运行的各类在线监测设备推向中国市场,而国内有能力从事这项技术研发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由于缺乏市场能力和足够的资金,无法将研制的成果批量产业化,导致我国目前成为全球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需求最大的市场。最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内出现了西安金源电气有限公司等专业的在线监测技术生产厂家,他们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立足本国电力国情,开发了一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有效提高了现有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在线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污秽积累、缺陷发展、自然灾害等对输电线路的破坏大多具有各种前期征兆和一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设备的电气、物理、化学等特性有少量渐进的变化,及时采集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后,根据其数值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可预测设备的可靠性和剩余寿命,从而能及早发现潜伏故障,必要时可提供预警或报警信息。由于输电设备种类较多,结构差异很大,因此要求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器,将被测信号(电量和非电量)抽取出来,转换成监测装置可以检测的信号,并通过电缆送入监测装置。

2.未来发展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巡检,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充分掌握线路运行状态和气象条件,将污闪、覆冰、微风振动以及设备自身故障等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可全面收集和积累线路运行及气象资料,为输电线路设计、运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智能输电线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1)提高实用性

目前逐步形成主流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如覆冰、气象、图像/视频、微风振动等监测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科技进步和一些关键技术突破,一些高科技手段有可能应用到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领域,如线路巡线机器人、无人巡线飞机等。

(2)CMD的智能化与集成化

目前CMD主要完成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计算功能通过后台CAG来实现。未来数据采集、分析、计算、预警等模块将会逐步嵌入到CMD中;CMA经过几次功能缩减,现在仅完成数据协议转换和数据加密功能,这部分功能完全可嵌入到CMD。如果再出台CMD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规约,则可实现CMD功能的智能化与集成化。

(3)输电线路状态评价技术发展

在线监测技术要成为运行维护的有效手段,就必须大力发展基于在线监测技术的状态评价技术,国家电网公司以及省电力公司大多已成立了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将重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有些骨干企业,例如西安金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逐步建立了数据分析与状态评价中心,开展了有关状态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3.结语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中得到大量应用,部分监测系统在某些省电力公司的某些电压等级的设备已经普遍推广使用,如输电线路覆冰、导线测温、图像监测、杆塔倾斜等,并取得一定的效果。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逐步成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和本体故障的有效手段。(作者单位:金元证券)

参考文献:

[1]黄新波.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篇5

一、XBRL应用比较

XBRL自产生于1988年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快速应用及推广,国际上很多典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均意识到该语言状态下处理会计信息的优点,均采用此语言状态技术。

(一)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XBRL应用 微软、纳斯达克和普华永道合作开发了具有典型性、适合其经济活动运作的XBRL示范性演示,可在/xbrl获得,这个典型的扩展性语言程序包括:首先一小组公司引用典型性数据;该语言状态下的服务公司在互联网上按照固定的程序处理这些数据;在 Microsoft Excel工作状态下的行列工作表因为有很多简单操作的固定程序和定义,人们都意识到该工作表的功能非常强大和快捷,该语言状态下的网络公司利用这些工作表将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网络处理,这些在Microsoft Excel工作状态下分析的数据,简单易行的工作表状态能够把这些数据进行真实共享分析,这种融合了互联网、商业供应链工具下的扩展性工作语言工具能够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二)德国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 德国根据该语言状态发展的客观情况和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了德国特色的XBRL分类体系,对外发表声明,德国所有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利用该语言状态技术直接进入所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极易接近性,德国典型的证券交易所从处理会计信息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使用角度经验出发,2004年启动XBRLPILOT项目。目前德国大部分证券交易所以PDF格式对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展示,会计在发挥核算功能的同时还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所实施的XBRL语言状态主要以凝结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为主,逐步对财务报表进行分解及整合,首先从季度报告开始到中年财务报告到年度财务报告,然后分类逐步展示。主要流程是:德国交易所提供统一的上市公司EXCEL模板形式的财务报告;该财务报告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部整合并自动生成统一格式的财务报告文件,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交换到指定的网站,德国交易所利用特权和固定的软件将这些统一格式的报告资料放在其网站的XBRLPILOT栏目中,供所有的目前财务报告使用者和潜在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提取和使用分析这些数据。这种语言工作状态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报告披露方式,所有的上市公司的报告信息格式统一,披露的时间一致,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和投资者的运用。

(三)韩国创业板(KOSDAQ)与韩国证券交易所(KSE)XBRL应用 韩国创业板(KosDAQ)和韩国证券交易所(KsE)合作开发了该项目,符合通用的会计信息国际化标准。该项目在KosDAQ网站上披露了所有上市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分析,投资者可以从上市公司网站上非常方便的下载包含全部财务数据的该语言状态下的实例文件和专门的网络分析工具,这种专门的工具可以破解财务报表数据包含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估计的成分。韩国的该语言状态发展非常早。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期间开始付诸实施,韩国证券交易所关于该语言状态下的项目早已经成功调试好。并在7月至10月开始试运行,10月20日正式提供服务。韩国证券交易所XBRL标准吸收国际上该语言状态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的标准和特点,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基于XBRL2.1设计;该语言状态均具国际性会计准则特性;涉及若干领域,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领域。在未来的发展方面,由于各个上市公司实施该模式成本非常多,韩国证券交易所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支持,同时670家上市公司能够大力推广XBRL通过宣传这种模式的有点希望扩展现有的实施范围,同时不断拓展这种模式的标准,这种语言状态不仅适合于对财务信息的披露,还能包括其他信息的披露,比如成本信息、企业专利信息等。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向心力向心力缺失公司文化向心力构建人性化价值体系

一、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的概念

(一)原始状态中的人力资源向心力的与现代形态

原始状态下的人力资源向心力是在人类简单的意识、简单的价值观、简单的社会氛围条件下突显出来的一种集团概念,在这种状态中,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和所处的社会氛围相对单一且缺乏变化,人力资源的向心力较容易形成。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多变、价值观不拘一格、社会氛围纷杂不定、信誉保障不健全……,在该状态下,人力资源向心力则较难形成,人力资源个体在现实中表现出的基本形态是沉默、独立、保守。

(二)人力资源向心力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向心力是指在某一集体或集团中的所有成员中,所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整体划一的归整,所有成员能够心理一致和行为一致的去实现特定的集体或集团目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

二、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与公司发展的关系

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的存在与否对公司是否能够获得良好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与公司发展存在齿唇相依的关系。

(一)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利于公司领导层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公司决策失误;公司经营决策对公司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公司决策的基础依据来源于对公司经营现状的正确判断和市场的正确评估,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可以让领导层洞彻无余,能够很好的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百战不殆。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相对与其他公司可以转变为一种巨大的比较优势,可以集合公司所有员工的智慧助公司做出更加的公司决策。

(二)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公司职员的工作效率和公司运作成本问题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公司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是每一家公司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控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一定层面,使得员工具有向心力的时候,工作效率和运作成本则已然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是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的法宝。

(三)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经历了初级入市经营阶段之后,则必然考虑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如果出现公司人力资源的重大变动,例如公司重要职员离职等,在一定程度上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进度,更有甚者将导致公司直接倒闭。公司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向心力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原动力。

(四)公司职员的向心力是公司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司职员对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向心力是公司问题形成的一个标志,也是公司文化的集中体现。现代公司文化的一项现实目的即是为帮助公司实现公司所有职员与公司实体具有统一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取向,而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无疑囊括了公司文化的以上目的,且概括性的阐述了公司文化的精义和深刻内涵。

三、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缺失的表现和致因

(一)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缺失在公司实践中可以表现的以下方面:

公司股东各自为政、帮派林立,集团优势被打破;

公司人员配合、部门配合无序,公司管理混乱;

公司部门人员工作效率低,执行公司指令的时间、周期被无限制延长;

公司重要职员盗窃公司知识产权、机密文件,出售给相关企业获得利益;

公司职员离开公司,造成公司岗位出现临时缺口;

公司部门人员与外部公司联合欺诈公司,获取利益;

公司经营管理混乱,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导致重大损失;

(二)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缺失的致因

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缺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混乱、错误及缺乏管理理念等所直接导致的,本文通过例证的形式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首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人性化的价值体系;

例如山东某实业有限公司规定:无论春秋,早八点上班,晚六点下班,周六照常上班;而超过8小时工作时间和周六均不给加班费,在对该公司的实际考察中发现,公司经理不在时,公司几乎所有员工都在聊天或打游戏,正常工作束之高阁,有时竟连公司客户的电话也不接!另一方面,公司经理对公司员工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对公司员工的个人规划发展也从认知。

以上公司单就上班、加班的规定来看,其人力资源管理死板、缺乏人性化即可见一斑。延长工作时间、额外加班与提供工作效率完全是两码事,教条化的加班缺乏人性化,不符合现代公司管理的价值取向,违背了公司人力资源人性化价值体系,故而导致公司员工的消极心态和消极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对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发展情况漠视,则无法架构出人性化的管理体系,使得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破碎。

其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背离了道德理念和诚信机制;

例如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销量,尽快回收资金,与公司聘任的销售经理约定,每月销售100万元产品,提成10万元,该销售经理经过工作,连续3个月超额完成销售量,在销售经理要求公司兑现提成是被拒绝,并称原来约定的提成公司董事会没有批准。此时所销售产品中有一个批次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正常情况下进行调换即可,而该销售经理因气愤却唆使客户向法院,该公司因为诉讼严重影响了销售量,损失巨大。

在很大程度上,道德理念和诚信机制是相统一的,良好的道德理念和诚信观念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以上公司的不诚信,直接导致了员工的愤慨,该员工的不道德导致了诉讼的产生,从而员工和公司均实际遭受了损失。故而道德理念和诚信机制的缺失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纰漏,并直接导致人力资源向心力的缺失。

再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脱离公平、公正原则制度;

例如在山东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事项中有如下事项:该公司在2008年1月份招录了一批员工,待遇是1800元/月;在2008年6月份招录了另一批同工种、同学历、同工作条件的员工,待遇是30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后录用的员工还在跟着先录用的老员工学徒,而待遇确实徒弟高师傅低,导致了该公司很多员工辞职。而该公司的领导层的道理:是一批合同一批工,待遇不同是当然的,这能体现公司注重培养新进人才,体现公司的价值观。

以上事例所阐述的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备公平、公正原则,在以上事例中,对于老员工的心态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对自己的侮辱;对于新员工来说虽然待遇比老员工高,但工作心态严重受到老员工的消极影响,工作中会感到十分的压抑;从而会导致该公司大量员工的辞职,所产生的结果是公平、公正、有学问、有抱负的公司职员选择离开公司而留实际龌龊无能、无真才实学的员工选择留在公司混口饭吃!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脱离公平、公正原则将直接导致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的缺失,公司职员离心离德,公司将很快土崩瓦解。

四、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构建策略

(一)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及反作用力原理

构建人力资源向心力首要的一点是了解人力资源向心力的原理及其反作用力原理,并根据原理构建其基础,从而实现目的。

人力资源向心力及反作用力是辨证统一的,人力资源向心力的原理是组合公司员工的现实利益取向、目标价值趋向、道德思想体系等并归结到公司整体目标上,从而使得员工的形成合力推动公司向即定目标发展。其反作用力原理则是在人力资源向心力无法形成时,便自然而然的聚成阻碍或停滞或减

缓公司发展的力量。

(二)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构建策略

提升人力资源向心力即同时降低其反作用力,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发展事项,其构建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1、自主、自愿原则;

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都是在自主、自愿的工作条件下所显现的,人在被动工作或强制工作状态下,很难具有主观能动性,更难以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实践中具有价值或卓有成效的工作往往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中,强调员工个体对工作岗位的自主、自愿原则,重视适合和适应,从而在工作岗位选项上凝聚公司员工的工作心态。

2、快乐状态;

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统一的辨证关系,保持工作的快乐状态极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应当注重创建工作快乐状态的环境并培养员工快乐的工作心态,降低并逐步消除员工的工作压抑感。另一方面讲,公司员工工作的快乐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将形成良好的公司整体工作状态,形成良好的公司工作氛围,这种氛围是公司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形成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的一项重要条件。

3、原始依托;

公司员工的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获得收入,保证自身个体及家庭的生活和发展,则公司则是员工的原始依托,反过来讲,公司则基于员工的工作获得公司赢利,从而获得发展,则员工的工作亦是公司发展的原始依托。故此,公司与员工的原始的依托关系在相互支持发展中必然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作为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特别是基于新员工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中应当重视和培养这种原始依托关系。

4、价值体现;

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公司员工有价值的工作,则公司应当积极推进员工的价值体现工作,更应当保障员工的价值体现利益。公司员工基于公司发展目标进行卓有成效的价值体现,是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优势的重要表现。

5、无障碍发展;

人才是公司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是公司发展的瓶颈,留住人才仅靠保障人才的价值体现是远远不够的,实现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必然使得公司人才与公司发展协调一致,则必须实现公司人才的无障碍发展。无障碍发展要求公司不得阻碍公司员工的突破性发展,给予员工最大的发展空间,并帮助员工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

6、公平、公正平台;

如果一项法律缺乏公平、公正原则,则很难被人们践行,同样如果公司的各项平台缺乏公平、公正原则,则很难被员工信服,更有慎者公司会被员工抛弃。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构建必须由公司营造各项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平台。必须要求公司制定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公平、公正原则,使得公司成为员工的一个公平、公正平台。

7、信誉体系;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公司信誉是最为可贵和最为难得的无形价值,在构建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体系中,构建信誉体系是至管重要的一项工作。公司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注重公司对外诚信和对内诚信,公司对外诚信即整体信誉建设是公司外部形象的展示,是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间接要求;公司对内诚信即员工诚信公司内部团结的展示,是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直接要求。公司注重信誉体系建设是人力资源向心力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8、集团优势;

篇7

【关键词】公司价值 公司资本结构 股权管理

一、公司结构性变动对于公司股权管理的影响

在正常的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公司作为一种利益形态化的经济组织有着自身的规范和要求,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公司主要是以自身盈利为主要基础的,根据持续客观性的盈利来打造自身的市场价值,根据可控风险状态下公司项目未来前景的预计,公司的成立和正常化的经营都以未来的市场前景为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运转,依据公司可执行力度的大小进行公司内部的持续性经营。根据市场前景的预测及未来公司项目风险的评估股东和投资公司进一步扩大投资额度和范围,合理化的注资来扩大公司的规模,公司联合创始人根据公司可预计估值的多少和投资额度的大小进行股权的合理化分配,降低自身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最大化的确保公司正常的融资和上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公司实力。同时在公司进行融资和上市的过程中,公司的资金实力不断地扩大,在保持现有盈利前景的状态下通过稀释股权来获得资金回报,间接的提升公司的实力,但是在股权转移和股权稀释的状态下,公司创始人或者是原有公司股份的持有者为了保证公司活力的增加和公司管理体系的合理布局需要在股本稀释的前提下将大量的公司原有股本转移到公司员工的名下,除了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之外主要是降低原有持股人的持股比例,稀释公司的股权,扩大公司的规模,争取最大化的资金回报。

二、公司资本结构对于股权常态化管理的影响

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是由投资公司、原有投资股东和公司联合创始人三位一体资本结构构成的,在此类型的资本结构的过程中视实际投资额度的大小进行定量化的利益所得分配,但是设计到公司外来并购和公司上市的影响,作为公司股本的原持有者势必需要对公司的股本进行完全性的活力释放和股权稀释,根据公司现有规模和估值的定量大小,决定每个股本原持有者拿出多少股本进行常态化的股本上市发行。根据公司上市前后的规模大小,在股本稀释的状态下势必要对原有定量化的股本进行公司内部的定量发行,使公司内部的员工成为公司实际意义上的股东,增强公司的核心凝聚力,提高公司的创造力。公司是组织化的经营活动或者说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化活动群体,对于适用于股权效力的经济法独立性有着重要的区分,或者隐形条件下的公司利益的限定有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组织条件下公司的变革过程中积极责任划分还是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股本界定意义下的公司股权管理要根据公司内部的现行制度和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机制化管理体系的打造,在完全确定股本各方持有所占比例的前提下,确定各方对于股本的利益既得态度,根据所持有公司股本的大小,履行对公司的责任与义务,依据股本所占有的额度决定股东享有的应得权利,合理妥善的处理好公司股东与公司经营管理的问题,建立常态化的股份管理机制,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三、资本管理状态下公司体制变动

股本确立的前提下需要引导公司资本结构的正常性变动,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状态下合理的对公司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体制进行定量优化,使得公司的运行体制符合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经济体制的结构管理方面,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人员为管理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结构的经营模式链接,企业的决策的机构起着系统发展的直接性引导作用。在体制服务主体规范性引导下,还需要对资金管理的职能进行从不同角度的细致划分。首先,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资金管理的客体包括搭配模式优化与组织管理,由模式搭配的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产生的,当各类的组织或者机构参与到其中的时候,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化管理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管理机能的有效运行。对参与资金管理的各项控制元素进行有效管理是高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确保企业管理实现公正与公平价值取向的需要,也是确保管理实现效率与效益价值取向的需要。行为经济责任不仅仅是经济相对独立状态下的行为约束,也是经济独立性相互依存的一个重要依据,经济体的责任相互依存与经济发展的粘连性不断地降低,经济责任主体的主要行为依据是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行为规则不断演绎的一种方式主体,管理体制本身没有经济体相互独立的使用界限只是行为形态责任上的频率共享性表现。

四、依据政策走向调整规划自身结构变动

股本市场的变动可谓是瞬息万变,国家作为股市宏观调控的主体,根据股市发展的规律和不理性的市场偏移进行结构化辅助政策的调节,从而来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从实际讨论的背景出发,这需要我们首先认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对企业经济体结构的具体影响,总体的先决条件是受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国家经济布局的框架下,企业发展是否能进行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需要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过去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等。需要根据外部大环境的经济布局来谋求自身骨架的从新构造和经济体自身机能的再度塑造。只有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发展的变化,从外部环境定向驱动的变化趋势认清经济发展的本质,找出促使经济变动的准确原因,才能依据这些直接要素对企业经济体进行深化和调整,这就需要企业经济体从自身的决策结构的改变开始抓起,促使经济骨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转变。确立公司自身的经济结构;去处公司不合理经营的因素,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

五、结语

公司的股权性变动势必会影响着公司的资本结构,针对市场经济的无常态化运转,公司在股权管理和资本结构变动管理方面必须狠下功夫,建立常态化的预警管理体制,保障公司的正常秩序和机制化运转。

参考文献

[1]张迪.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5(36).

[2]王春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纵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2(05).

[3]孙丽霞.浅谈现金流量的管理[J].中国外资.2011(08).

篇8

[关键词]电力设备 状态检修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52-01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用电量的逐年提高,现代电力设备数量逐年增多,设备水平逐年提高,传统的检修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下电力系统的供电需求、安全需求,状态检修便是在这一电力发展需求下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的各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持续、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是各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任何一环节的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建设等的发展。因此,各科研人员一直努力致力于对电力设备检修方法的研究。从传统的故障检修到现在应用较广泛的状态检修,弥补了传统检修盲目性、滞后性等的不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得电力系统的经济稳定性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状态检修的产生与发展

状态检修的产生是源于故障检修等的不足而产生的。由于最初的故障检修是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因此也叫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模式不但检修成本大、周期长,同时也会耽误正常的供电,影响人们的生产使用,因此这种检修模式已被尽量避免使用。之后通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又发展出了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包括定期检修、状态检修等。定期检修是指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状态检修则是根据监测、采集到的数据按一定的技术标准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评估。这两种检测模式相比,定期检修更适用于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存在着较大的机械性,不具针对性。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定期检修在人力和物力上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而状态检修是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状态量决定如何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可靠性。因此这一检修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已被人们认可并广泛应用。

基于我国电网的扩大和目前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也开始研究并引进状态检修。2006年初,国网公司为更好地引进并应用状态检修技术,全面开展了状态检修相关准备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相关工作力度,组织编制了状态检修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对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为实现状态检修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并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中给出了状态检修的定义:“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目前,大部分网、省公司状态检修准备工作已经通过国网公司状态检修专家组的验收,并着力于全面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到2009年底前,国网公司范围内几乎所有电网公司都基本实现这一技术的应用,并均要接受国网公司状态检修专家组的验收。我国电力设备检修工作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状态检修的主要功能

状态检修是通过一定的监测手段,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而得出设备设备是否存在故障于故障性质。

1.设备的寿命管理

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电力设备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限,伴随着电力设备的老化期使用期限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增大,因此需要电力公司来加强对各种电力设备的寿命管理,及时检修及更替,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科学地安排设备的检修周期,判断设备的使用情况,便于对设备的寿命做出分析判断。

2.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设备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按既定的、预期的设置完成特定的功能即称之为可靠性。但在实际的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的原因或设备本身的质量等问题,其在可靠性方面会出现一定的问题,经过长期研究,状态检修可以对设备进行检测并把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再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而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控,进行合理科学安排检修,提高供电稳定性。

3.设备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

状态检测是进行故障在线监测和离线分析的基础。状态检测可以通过如变压器油色谱法等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某一类或某种具体的指标含量、比值等,并将这些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回到监测终端,进一步将其处理成为可视化曲线图等,从而供相关工作人员来以此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该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以及出现故障的性质等。

4.信息管理以及决策

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方法,它的成功实施是与多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管理是指将监测得到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可视化的曲线图等,以便进行故障监测。同时,还可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等,对比判断得出设备状态趋势等。

三、关于状态检修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1.扩大开展状态检修的范围

目前,主要是针对变压器、断路器和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随着对状态检修的推进,要将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扩大到所有的一次设备。且现在有部分网、省公司已经着手开展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但不能过于急躁,要实现平稳过渡。

2.加快思想观念转变

由于定期检修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已被大家所熟悉和适应。现在要实行状态检修,有部分人员不太适应,要做好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工作。

3.加强培训

实行状态检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更高。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状态检修开展的好坏。目前,存在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为做好状态检修工作,要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4.重视新投运设备和老旧设备的状态检修

新设备由于运输、安装中的一些问题,在投运初期比较容易发生缺陷。因此有必要在投运后1年安排1次C类检修,并进行全面的试验工作,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老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线路老化、局部放电等现象,应该特别注重。

结语

状态检修是随着科学技术及电网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检修方法,由于其可预知性的故障诊断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检修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一技术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仍不断发展,未来必定会不断突破某些方面的局限而被更加广泛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

参考文献

[1] 杨明.浅议变电站运行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

篇9

关键词:电网设备 检修模式 状态检修 传统检修模式 弊端 方式应用

随身社会的发展,全国的电网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更加复杂,电网设备检修模式也需要不断发展。原有的检修模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和电网的要求,其弊端显现,暴露的问题逐渐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推行状态检修模式。为确保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开展,2006年初,国网公司全面开展了状态检修相关准备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检修工作,目前,国家电网所属30家网省公司及所属地市供电企业已全部通过验收,具备了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基本条件。为进一步深化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确保工作规范、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各单位全面达到国网公司的管理、工作和技术要求,实现从原有检修到体制检修的根本性转变。

我公司的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较晚,开展力度以及规划与实践方面也没有较高的成效,基本是由于上层政策的要求才开展此项工作,这样就难免出现推广深度及范围差强人意,相信这种现象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城市中存在普遍的共性。个人观点,状态检修是新事物,推广开展此项工作,内、外因都应齐备,不应该仅用政策、文件等外因来简单地指导,更应该从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剖析,找到自身迫切需求的内因。状态检修是新事物,人们往往在接受新事物是难免有抵触心里,特别是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重大影响是就更加明显。有必要从检修模式的发展中认真剖析各种检修模式的优劣以及历史局限性。

1 传统检修模式的弊端

从认知层面说起,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电网设备的检修极其重要,这直接影响到设备健康水平、电网的安全运行;是保证电网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关系到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事故率、使用寿命、以及人财物的消耗,以及供电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是取得普遍共识的,而公司电网设备检修一直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随着电网的发展各种弊端突出显现。

1.1 事后检修模式的弊端

从电力设备检发展历程来看,在5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事后检修模式,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以后才进行检修,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影响:事后检修就是在故障、事故发生后才检修,这种模式就自然不可预见,工作开展极其被动,不但会使员工在突发事件时高度紧张,同时供电事故的发生直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甚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②经济效益:在事故发生后为了能尽快完成抢修任务,就要求预先在备品备件工作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必然导致库存增加和资金利用率下降,间接增加了整体检修费用。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后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抢修人员为了赶时间,经常会简单操作程序,难免会忙中出错。事后检修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是层出不穷,甚至扩大了事故影响范围。④检修成效:事后检修常常采取应急方法,不故障原因分析停留在表层,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了赶时间,抢任务,简单的处理故障,没有更深层次地去分析事故原因、查找故障根源,因此事后检修在检修后故障复发率高,造成材料的浪费,设备的损害,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1.2 定期检修模式的弊端

定期检修模式主要在60-70年代推广应用,这种检修模式就是把时间作为依据,计划安排电网设备在一定周期进行早已制定的检修工作内容,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影响:定期检修从其定义上就可以看出,电网设备在运行较好情况时,就难以避免出现周期性被停电检修的情况,这种检修模式降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电网不完善的区域增加运行风险,对直供用户线路的停电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基本需求。②经济效益: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迅速扩大,电网设备在急剧增加,如果仍然采用定期检修模式就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定期检修模式带有的盲目性使得性价比降低,劳动生产率降低,不适应追求经济效益的现代供电公司的发展要求。③人身伤害:同样电网规模扩大,电网设备增加,定期检修必然造成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量随之增加,这从一线调度员的操作票,和现场工作票急剧增加可见一斑,频繁的停送电操作,客观上增加了误操作的机率,增加人身伤亡风险。④检修成效:定期检修模式所带有的“检修频繁、盲目检修”,必然频繁拆卸设备,增加了在检修过程中产生新隐患的可能;同时大量设备的同时检修,也不可能使每项检修、试验作业安排在相适应的自然环境情况下进行,不良现场条件和落后的检修工艺更加导致设备损坏的概率加大。就形成了电力企业员工常说的:“不修没事,一修就出事”。另一方面定期检修导致一定时间内检修工作量陡增,将使设备所需停电时间远远大于电网调度所能安排的停电时间,不仅使得电网安全稳定降低,方式安排难以完善,同时造成很多检修内容难以落实,影响检修质量。

2 状态检修模式的提出

状态检修模式是由美国在80年代推行到电力行业,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迅速扩大,传统的基于周期的设备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适应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要求,逐渐暴露出“维修频繁、维修不足、盲目维修”的问题,状态检修模式不仅克服了传统检修模式的弊端,也非常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财力、物力的要求。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在店里行业的应用,电网设备质量大幅提高,由于设备本身原因引发的事故也逐渐减少,厂家明确提出设备的检修周期延长,甚至许多产品出现免维护,为推行状态检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对与定期检修凸显了状态检修的优越性。

其次,各种在线检测手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运行人员能在设备运行时及早发现设备的缺陷,同时随时监督缺陷的发展,及时提出设备检修计划,既不会少检修造成故障增加,也不会多检修增加停电次数,做到“应修必修”。

另一方面,状态检修模式也很好地缓和了,由于我国电网发展比较落后,备用容量不足,电网结构不合理,单电源、单线路的供电模式还大量存在,不能达到设备检修时对外不停电,与当今社会要求的可靠性供电,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灾害两者间的矛盾。

3 状态检修与现有检修体制的关系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检修模式有起的历史局限性,新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电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推广状态检修的同时不可一概否定现有检修模式。

3.1 状态检修与现有检修体制的不同:

①检修周期不同。前者为根据设备状态检修,在后者基础上可缩短或延长检修周期。状态检修并不意味着绝对取消定期检修的概念。设备的检修周期要依据其具体技术条件进行确定。受设备结构、工作原理、零部件使用寿命等因素影响,各类电网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因此,设备最长检修周期不能超过其自身最薄弱环节的最长使用时间。设备最长检修周期应由设备制造商在产品说明书中进行明确。对于那些状态良好、运行稳定的设备可以适当延长检修和试验的周期,而对于那些状态不佳、存在缺陷的设备则应缩短检修和试验的周期。②设备信息量不同。状态进行要求信息比现有检修更全面,如家族缺陷、带电检测信息等。③环节不同。状态检修比现有检修体制主要多了风险评估环节。

3.2 状态检修与现有检修体制的联系

状态检修是在现有检修体系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环节、管理流程基本相同;只要有事故、故障的发生,事后检修方式无法避免,对于易耗器件仍需定期检修,可以说状态检修是对现有检修制度的一种修正。

参考文献:

[1]蒋策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的弊端与状态检修方式应用科技论坛.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公司管理 融入

前言:当前部分公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要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管理中,继而促使员工在中国传统的熏陶下能发扬公司的特色管理模式,并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以下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司管理中融入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状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司管理关系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司管理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大型企业及国有公司管理中中国传统文化承担着引导的职能,即其可带动公司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模式,从而彰显公司文化,并促使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能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为公司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司管理间的关系亦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司管理中以社会文化及经济文化的姿态存在着,并贯穿于公司管理中,继而引导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更为注重企业文化的营造,继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司管理中的融入亦可促使员工基于企业目标的基础上投身于工作岗位中,且为公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公司管理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将其落实到实践中,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1]。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司管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而若将其融入到公司管理中可促使公司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责,并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定位,继而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帮助公司员工调整自身工作心态,达到高效率工作目标。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低调及不张扬的特征,因而其对公司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亦体现在其要求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其与被管理者间的双向沟通,继而及时发现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展开及时、有效地解决。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司管理中的融入亦可促使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方法,并注重以鼓励的方式开展管理行为,最终引导员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二)消极影响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司管理产生的消极影响首先体现在其限制了西方工具强制分布及360度考核在公司管理中的运用,继而在此背景下导致公司员工逐渐呈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最终影响到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亦体现在部分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抵触情绪,继而促使其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并在抵触情绪的影响下形成了低效率的工作状态。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且其是以农民社会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强调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继而影响到了整体管理水平,且致使员工对公司管理方式产生质疑的态度[2]。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司管理的对策

(一)实施“中庸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司管理工作中的融入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当代公司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方式,且应秉承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管理原则,继而由此带动公司员工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并致使管理人员发挥自身创新意识,最终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中庸管理”是所有符合中庸之道管理思想的统称,其在公司管理工作中的融入要求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全面掌控公司员工文化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并与现代西方管理展开有效结合,最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另外,中庸管理措施的实施要求管理人员应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且保障与员工间的有效交流,形成高效率管理状态。

(二)构建个人导向文化

个人导向文化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摒弃“平均”、“和谐”的集体主义管理思想,并适当增加“个人主义精神”管理思维,继而促使员工在此管理环境中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管理中,体现公司发展中的个人导向文化;第二,个人导向文化的构建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公司员工形成个人主观能动思想,继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个人导向文化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当代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3]。

结论:综上可知,部分公司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公司管理工作中,且从提升管理人员文化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实施“中庸管理”及构建个人导向文化途径入手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促使其在此环境中能全身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且就此为公司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铭.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融入可行性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2.

篇11

关键词:状态检修电力通信 设备应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状态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是科学地运维设备资源的发展方向,也是在有限的人、财、物力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设备按需检修,是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的有效方法。为了适应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部分设备的状态检修标准及评价导则并推广实施,逐步以状态检修取代原有的定期检修模式。但是对于通信设备而言,现今还没有指导性的标准和规范可参照,电力公司结合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一些成功经验,积极实践并探索适合通信专业特点的状态检修之路。

1 开展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 配套通信网络在高速建设,新设备大量投产,预示着通信专业检修工作量也必将大幅度增加。在国家电网公司全面部署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通信信息平台对电力系统的基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对通信设备的运行检修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使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获得有效提升。一方面,合理安排检验项目和周期、准确地进行状态评价,可以有效提高通信设备可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维护费用,缓解专业发展和人员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状态检修数据的储备和分析,可以有效辅助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地进行网络规划、设备选型、大修技改等工作,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精益化管理的要求。

2 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

近年来,电力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全方位推进状态检修,特别是在二次电路及通信专业管理中,大力加强状态检修标准化工作,在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过程中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在省公司状态检修整体规划的指导下。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成立了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工作组,建立了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常态机制,从管理、技术、资料信息、执行、宣传与培训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通信专业随即成立了由主管副主任挂帅的指导组和由专业骨干组成的专家组。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工作。

按照统一部署,各供电公司积极构建公司、车问、班组三级管理体系,分别编写了一级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细则,明确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规范信息收集与评价、检修策略、绩效评估的原则和流程,为实现全方位状态检修奠定基础。

2.2 健全技术体系,为状态检修提供保障

借鉴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经验,调度通信中心编制了省电力公司二次设备《状态检验规程》和《状态诊断导则》。通信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细则、信息收集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重新修订了相关作业指导书,细化危险点控制措施;运行专业对现场巡视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并严格执行,从而使有关技术标准更加贴近实际,作业流程更加安全完善。

2.3 加强资料与信息收集,夯实专业管理基础

依据技术标准,建立检修巡检和运行巡视的信息收集机制,编制通信设备巡检的作业指导书范本,细化落实到每个现场、每台设备,明确巡检项目和周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认真开展设备状态评价。组织运行检修及调度人员,全面收集近年来的运行巡视、故障检修、检验巡检、缺陷和反错实施等信息,并规范信息收集、评价修订、制定检修策略等工作环节,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

规范专业资料收集整理。依托生产运行标准化建设,按照“5S”标准对所有图纸资料按专业、资料类别分别定置、编号,实现图纸资料的定置管理,并开发资料电子查询系统,方便随时查阅与更新。

2.4 逐级落实、逐级细化,形成状态检修执行体系

各供电公司成立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小组,负责与专家委员会和基层单位进行沟通,并建立状态检修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保证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基层班组结合实际,开拓思路,在预试作业指导书中加入了专业巡检和状态评价的有关内容,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5 做好培训与宣传,推动状态检修工作进程

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状态检修专家队伍,公司系统通信专业在随后举办的培训班中,融入状态检修培训内容。基层单位、工区(调度所)、班组分别制定计划,重点对相关制度规定及评价技术进行培训,并组织开展了状态检修专项调考,促使通信专业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2.6 不断总结和改进,持续提升状态检修工作水平

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设备数据资料,丰富设备信息采集和状态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同时,对每个状态检修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应用PDCA循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逐步改进检验项目,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在导则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检验周期,进一步避免应修不修和过度检修。

3 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点

1)转变管理理念,夯实管理基础,是实行状态检修的关键。要从维护好设备转变到使用好资产,在制定检修策略时要根据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对维护成本高、投入产 比低的设备应提倡“修不如换”。要将设备管理重点转到科学分析上,实现状态检修常态化。

2)实施状态检修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积累。要摆脱以往单一数据单一用途的做法,将各类数据汇总、归纳、梳理形成系统,使一项数据在多方面发挥作用,从时间、指标等多纬度、多角度对比联系,更有利于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

3)状态检修要采用更加先进的在线检测和辅助诊断技术。设备的在线监测要从告警向预警方向发展,对可表征设备状态的重要工况量进行监测。辅助诊断技术可通过人工智能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有效地减少主观随意性。适应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形势,通信技术也应加快发展。

4)贯彻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更好地发挥通信设备的效益。这需要做好包括设计、设备选型、监造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强化管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部门共同努力。

4 成效与收获

1)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进一步提高。在检修策略方面,对于被评价为“正常状态”的设备,其检验周期在基准周期的基础上延长1 a,但不连续使用。对于被评价为“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的设备,限期检修或立即检修,并缩短其检验周期。

2)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丰富。如某供电公司在使用红外测温对电源设备及供电回路的诊断中, 发现一个整流模块温度偏高, 既高于历史记录也高于其他模块的温度,通过进一步检查剖析,发现模块内部虚接长时间发热是其原因,随即对隐患进行处理,避免了电源设备故障。又如省公司中心站网管对重要光链路设置了24 h性能监测,从监测的结果发现省公司至石供2.5 Gbit/s光传输通道存在误码(省公司的近端误码秒,每天在800s左有),该误码情况在网管上不会出现告警记录,也未影响实际运行的电路,但通过监测发现24 h误码秒随时问有所增多,说明光模块性能逐步劣化,省公司中心站侧及时更换光模块,消除故障隐患。

3)数据集中利用、分析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充分利用网管、资源管理、监控、光缆在线监测等手段,集中整合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系统联系性。在时间轴上,根据设备异常和严重状态发生的频次和集中度。很容易判断设备是否进入“损耗故障期”,对设备使用寿命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同时每一类、每一套设备的检修历史跟踪,可以提供准确的维护成本、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比,为大修技改、网络规划、设备选型等提供决策依据,对资产管理方法和策略的改进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设备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检验周期和基于设备状态的检验周期调整方案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将通信设备状态评价合理“介入”设备管理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状态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设备状态信息库、历史信息库、缺陷管理体系等多种数据储备的建立, 为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标准化建设指导下的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管理水平,也提高了设备故障预防、判断和处理能力,进而达到提高通信设备利用率和可靠性的目的。

5 结语

电力公司在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设备故障率、通道故障率均有所降低。但状态检修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使它真正发挥效力,还需要一步一步地深入挖掘通信设备状态检修中适用的检验监测方法、细化检修项目和周期内容、使设备的状态评价方式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春梅,牛凤丽.红外线测温仪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9(11):22-23.

篇12

关键词: 电力设备;定期检修;状态检修;问题探讨

设备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因素条件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状态检修是解决当前检修工作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 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我国电力设备的检修一直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定期检修有自身的科学依据和合理性,在我国多年的实践中有效减少了电力设备故障,保证了电力设备的良好运行。但这种检修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1.1 随着我国电力大发展,输变电设备逐年快速递增,检修成本和检修人员无法同比例增加,如果仍以定期检修方式运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从而影响到检修质量和电网、设备的安全。

1.2 定期检修缺陷检出率不高。据统计,通过预试发现设备有缺陷不足 1 %。

1.3 过度检修造成设备频繁拆卸,增加了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新的隐患的几率。

1.4 设备的频繁检修增加了停、送电操作次数,客观上增加了误操作的几率。

1.5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电力设备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电力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已经大大提高,有的设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已达到免维护的水平,若仍延用定期检修管理模式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进步。电力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结构形式和质量差别较大,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差距,统一对待显然不合适。

1.6 计划检修周期不符合现有设备寿命的故障规律。中外大量的设备统计资料表明,任何设备在寿命期内的故障率曲线是一条浴盆状的曲线,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内实行统一的周期性检修不科学,也不符合设备的客观实际情况。

二 我国状态检修的进展

基于我国目前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不失时机开始推行状态检修。2006年初,为确保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开展,国网公司全面开展了状态检修相关准备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相关工作力度,组织编制了状态检修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对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中给出了状态检修的定义: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目前,我国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要点

3.1要明确状态检修的目的

状态检修不是简单地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也可能是缩短检修周期。状态检修是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状态评价结果直接为制订检修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改变以往不顾设备状态、 “一刀切” 式定期安排试验和检修。要纠正状态检修概念的混乱及盲目延长试验周期的不当做法。

3.2抓住设备初始状态

状态检修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状态为健康的状态,不允许投入运行前有先天性不足; 另一方面,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对设备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等。

3.3掌握新的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执行 DL /T 596标准,而实施状态检修后要执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要掌握二者的区别。

3.4明确状态检修与在线检测的关系

在线监测是监测设备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获取试验数据的唯一途径。 “没有在线检测就不能实行状态检修”,说法是错误的。状态检修并非建立在在线监测基础之上,如果设备没有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仍然可以实行状态检修。由于目前对在线检测设备缺乏有效的校核,通过在线检测方法取得的数据暂时只能作为辅助判断。

3.5重视信息收集

信息的收集是状态检修基本流程中的第 1个环节,是状态检修的关键,是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和制定检修计划的基础。要在设备制造、投运、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全过程中,通过对投运前基础信息、运行信息、试验检测数据、历次检修报告和记录、同类型设备的参考信息等特征参量进行收集、汇总,为设备状态评价奠定基础。

四 状态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标准体系建设不能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

随着状态检修的推进,国网公司已把标准体系框架建立起来,各个网、省公司参照执行或者编制适合自己的标准。由于准备状态检修的时间仓促,很多与状态检修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卡),仍为定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没有对应起来;技术监督相关标准也是定期检修模式的,要重新修订以适应状态检修。开展好技术监督工作是对状态检修工作的促进。

4.2 设备状态的判定标准不完善

由于状态检修对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无论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还是各个网、省公司自己的设备状态评价导则,均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4.3 设备状态评价支持系统不完备

目前国家已经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今后的设备状态评价系统集成在生产管理系统中,这样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工作。

4.4 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自从状态检修工作开展以来,国家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如制定了《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但风险观念还未普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模型。状态检修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环节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4.5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国网公司制订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标准》,各个网、省公司也制订了各自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办法,但评估办法非常复杂,实施比较困难。随着对状态检修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后可以研究更加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促进状态检修的开展。

五 几点建议

5.1扩大开展状态检修的范围

目前,主要是针对变压器、断路器和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随着对状态检修的推进,要将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扩大到所有的一次设备。现在有部分网、省公司已经着手开展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但不能过于急躁,要实现平稳过渡。

5.2 加快思想观念转变

由于定期检修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已被大家所熟悉和适应。现在要实行状态检修,有部分人员不太适应,要做好思想观念上的引导工作。

5.3 加强培训

实行状态检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更高。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状态检修开展的好坏。目前,存在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为做好状态检修工作,要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篇13

【关键词】 嘉兴港;集装箱码头公司;竞争合作;Logistic模型;货主成本最小化

0 引 言

嘉兴港是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两大港口之间唯一的中型港口。其三大港区(乍浦港区、独山港区、海盐港区)分别隶属于嘉兴市、平湖市、海盐县。为争夺货源,上海港在独山港区、宁波港在乍浦港区分别投资建设集装箱码头,基本控制了所在港区的集装箱业务量。两大集装箱码头公司的激烈竞争造成嘉兴港内部两大港区的资源浪费,功能重叠,严重影响了嘉兴港的发展。

本文主要基于竞合模型,从嘉兴港不同港区出发,研究竞争和合作态势下处于不同港区的两大集装箱码头公司的收益,并分析两大集装箱码头公司选择竞争和合作策略对实行地主港模式的嘉兴港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两大集装箱码头公司选择共存之道,可使其利润最大化,促进嘉兴港的长远发展。

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竞合策略选择

为方便分析,用A代表上海港投资建设的集装箱码头公司,B代表宁波港投资建设的集装箱码头公司。由于嘉兴港实行地主港模式,码头经营权完全归码头公司;因此,分别在所在港区处于垄断地位的A公司和B公司的年集装箱业务量可反映出独山、乍浦两港区的年集装箱业务量。

1.1 模型构建

根据高琴等[1]建立的集装箱码头公司竞合模型以及A公司和B公司的具体情况,建立如下模型:

(1)假设x和y分别为A公司和B公司的集装箱业务量。

(2) r1和r2分别为两个码头集装箱业务量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变化的增长率。2015年1月,独山港区获得对外开放权,其自身拥有85%左右未开发的优良岸线资源,未来可成为嘉兴港发展的重点。由于两港区相距仅16 km左右,因而假设r1=r2=50%。

(3) D1和D2分别为A公司和B公司单独存在时的作业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两码头公司的作业能力是不变的,即D1和D2为常数。

(4)以0≤%Z1≤1,0≤%Z2≤1分别表示A公司对B公司作业量变化的竞争系数和合作系数;0≤%[1≤1,0≤%[2≤1分别表示B公司对A公司作业量变化的竞争系数和合作系数。

依据Logistic模型,建立描述A公司与B公司之间竞合关系的模型,得到微分方程组:

当两码头公司达到均衡状态时,=0,且=0。此时,解方程组得到4个平衡状态:

E1=(0,0) E2=(D1,0) E3=(0,D2) E4=(x',y')

=〔,〕

1.2 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可知,显然,E1,E2,E3这3种状态是A公司和B公司不愿看到的。因此,需要分析状态E4。

(1)当两公司完全竞争时,E4=〔,〕

(2)当两公司完全合作时,E4=〔,〕>(D1,D2),此时两公司的作业量均大于单独存在时作业量,但这种完全合作的情况在A公司与B公司之间并不现实,且不利于双方的长远发展。

因此,两公司需要考虑竞合状态。在不同竞合状态下,平衡点作业量的大小取决于两公司之间的合作系数和竞争系数(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达到情形4时,A公司与B公司的相互合作大于竞争,即%Z1

(2)达到情形2或情形3时,合作大于竞争,一方的集装箱业务量小于其单独存在时的业务量最大值。

(3)达到情形1时,竞争大于合作,双方的业务量均小于单独存在时业务量的最大值。

单纯从A公司与B公司的竞合博弈来看,虽然双方不可能完全合作,但只要双方的相互合作大于竞争,两公司的集装箱作业量就能同时达到最优。因此,A公司和B公司应该选择“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竞合策略。

2 基于货主成本最小化的竞合策略选择

2.1 模型构建

货主在选择港口时,主要考虑费用的最小化。假设仅考虑从发货地到港口产生的费用,则主要包括在港口产生的费用和在运输途中产生的费用。假设仅有一个货主的情况,那么,货主的广义费用函数为

h(xi)=axib-ui=axib + %d1 ti + %d2 ci-%d3 ei

式中: h(xi)为货主在港口i产生的总费用函数(i为不同港口,i=1,2,…,m); ci为货主在港口i每单位货物产生的费用;xi为货主通过港口i运输的货物量;ui为港口i为货主提供服务产生的效用;ti为货物在港口i的装卸时间;ei为港口i的服务质量、安全等其他因素均大于零的参数;a,b,%d1 ,%d2,%d3均为待定参数。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2],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参数数值分别为%d1 =1.6,%d2 =3.5,%d3 =3,a=,b=1.4。

货主在选择港口时希望实现总费用最小的目标,可表示为

min f (xi)=

=

st.

式中: pi为货主将货物运到港口i单位货物的平均运费,元/TEU; Q为货主总的货物量,TEU; qi为港口i的货物通过能力,TEU。

2.2 A公司和B公司的相关数据

(1)当i=1时,代表A公司所在的港区DD独山港区;当i=2时,代表B公司所在的港区DD乍浦港区。

(2)假定货主一年的货物量为100万TEU,即Q=1 000 000 TEU;假定A公司和B公司的集装箱通过能力都为120万TEU,即q1=q2= TEU。

(3)假定A公司和B公司每台集装箱装卸设备的装卸效率都为50 TEU/h,一艘船舶需要4台岸桥同时进行装卸,以平均每艘船舶 TEU的运力计算,得到t1=t2=25 h。

(4)假定货主在A公司和B公司所在港区每TEU产生的费用分别以A公司和B公司的集装箱包干费计算,A公司和B公司的集装箱包干费分别为c1=566元/TEU和c2=597元/TEU。

(5)假定e1=e2=50。

(6)假定SA和SB分别为A公司和B公司年集装箱业务收益。

2.3 结果分析

(1)假设货源地距离B公司更近,且到两公司的交通设施相同,即p1=440元/TEU,p2=400元/TEU。将数据代入后,得到:

min f (xi)=(x11.4 + x21.4) + 1.6(t1 x1 + t2 x2) +

3.5(c1 x1 + c2 x2) -3(e1 x1 + e2 x2) +

p1 x1 + p2 x2

st.

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此时,各公司的收益为

(2)假设货源地距A公司更近,即p1=400元/TEU, p2=440元/TEU,得到:

此时,两公司的收益为

(3)假设货源地距A公司和B公司距离相同,即p1=p2=200元/TEU,得到:

此时,两公司的收益为

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在3种情况下,A公司比B公司的货源要多,得到的收益更大。这说明对于影响货主选择的程度来说,两个港区的单位集装箱在港口所产生的费用比陆地上所产生的运费更大。因此,从长远来看,为避免因寡头竞争带来双方价格的恶性竞争,A公司和B公司应该采取竞合策略,稳定港口价格。

同时,根据嘉兴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A公司和B公司的作业能力超过了集装箱货源总量。因此,选择竞合策略可以使两公司根据腹地货源情况,对集装箱码头公司进行合理投资,避免资金浪费和成本增加,降低对嘉兴港岸线资源的浪费。

3 结 语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在嘉兴港不同港区投资的集装箱码头公司只有采取竞合策略才能获得最大收益。同时,上海港应加大对独山港区的投资,提升其集装箱装卸能力。

为促进A公司与B公司的合作,避免岸线资源的浪费,嘉兴港应建立统一的港务集团,收归地方政府对港区的管理权,由嘉兴港务集团对三大港区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建设具有同等优越条件的集疏运系统。这不仅能为两家公司的合作提供平台,更能提升嘉兴港的货源吸引力,有利于嘉兴港的长远发展,使两港区产生的集装箱运输总利润达到最大。

参考文献:

篇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通信网络设施也要随之发展。高速化和准确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型新设备的投产成为可能,从此情形看也预示着通信专业检修工作量在逐步地增加和提高。如今,在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化部署战略中,通信信息平台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信设备运行检修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相关的工作者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合理的安排检验项目和周期、准确地进行状态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损耗,提高通信设备可用系数,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节约设备的维护费用;另一方面,运用状态检修数据的储备和分析,能够科学的规划网络设置,提高电力生产的检修效率和工作效率,进而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电网不断优化健康地发展。

2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要点

(1)落实状态检修需要祥光的电力工作者的管理观念,夯实管理基础。“修不如换”不是简单的更换设备,而是要充分的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预算,维护好设备转变到使用好资产,对于难以检修或多次检修依然不能使用的设备要进行更换,更换的设备要优于之前的设备。要实现状态检修的常态化就要不断的引进新科技。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的分析。

(2)实施状态检修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积累。改变传统的单一数据单一应用的方式,要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将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归纳,并将其梳理形成系统,从时间、指标等多纬度、多角度对比联系,实现数据的共享,充分发挥其作用,更有利于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

(3)状态检修通常是采用比较先进的在线检测和辅助诊断技术。从目前发展方向上看,设备在线监测要从告警向预警方向发展,对可表征设备状态的重要工况量进行监测。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降低主观人为的干预性。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4)贯彻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更好地发挥通信设备的效益,需要电力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3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方略

现在大多数电力公司都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工作部署,对状态检修进行全面的推广,尤其是要加强二次电路及通信专业的管理,加强状态检修标准化的力度,具体来谈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工作扎实有条不紊地开展要对公司状态检修整体规划进行掌控,同时建立相应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作小组,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建立了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常态机制,这样就分别从管理、技术、资料信息、执行、宣贯与培训等方面进行工作。由专家组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工作进程。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各供电公司积极构建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对状态检修进行细化分级开展,落实相关岗位的分配,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信息收集与评价、检修策略、绩效评估的原则和流程,逐步推进全方位状态检修的进程。

3.2健全技术体系

为状态检修提供保障可以借鉴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经验,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电力设备相关状态检验准则。结合通信专业的特点,细化通信设备状态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信息收集规范,拟定相应的电力企业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流程书,将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危险提前进行预估,并在现场灵活的进行运用,从而使有关技术标准更加贴近实际,作业流程更加安全完善。

3.3加强资料与信息收集

制定相应的专业管理技术标准建立检修巡检和运行巡视的信息收集机制,拟定通信设备巡检的相关指导流程,并将其时间到实际的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中,按照周期进行设备巡检。规范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依托生产运行标准化来建设,按照“5s”标准对所有图纸资料按专业、资料类别分别定置、编号,实现图纸资料的定置管理,并开发资料电子查询系统,方便随时查阅与更新。

4成效与收获

(1)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同时还要重视检修策略的指导作用,对于”正常状态”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被评价为“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的设备,限期检修或立即检修,并缩短其检验周期。

(2)进一步完善丰富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和手段。

(3)不断完善设备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备的周期检测,并及时的进行调整。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