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考历史史料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篇1

关键词: 高考历史史料题 中学历史教学 启示

史料题型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需要出现的。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本文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像,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是由考试的性质和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反映在高考题的命制上不但是题型的改变,而且是命题思路的改变,即由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也就是说,新高考的考查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能背下多少历史知识。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多是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的形式出现,而在广东2008年的高考卷第31题里,它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了解及其影响,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这和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仅把重点集中在让学生记住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要集中在如何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懂得运用历史知识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

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的积淀并不在于我们能够记下多少知识,具备多少解读历史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形成,因为历史留给后世可以借鉴的往往是一些价值观。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考的史料题在这方面的导向是非常清晰的。如,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这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的价值观。如2005年第27题,它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考查,从头到末,它没有像以往的命题那样问的意义或影响,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写下的答案也只是脑袋里背下的意义和影响,远谈不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而是以没有出现“意义”的字眼,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考查,同时也对于民主这一价值观进行了考查。有人会问这是教材的知识吗?肯定地说它恰恰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它既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体现了新的教材处理观念:教材只是给师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被这些资源牵着走。

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历史学术观点包括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对于新学术观关注的材料题在新高考中也大量出现,比如2009第28题(2)对文明史观的考查,2007年第29题(2)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要更好地适应高考命题的这些变化,首先教师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可以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中发展,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近代化史、全球史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

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历史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新高考历史材料试题的命制也多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目的是要“实现对考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如2009年第28题(2),通过对中国在不时期不同背景下两次成功发射卫星带来的不同意义的变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学科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增强实战能力。

篇2

黄教授提到学术成果进入高考的途径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是借助学术新成果考查学生理解原始素材的能力,第二是借助学术新成果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观点,第三是借助学术新成果考查学生对史学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四是借助学术新成果考查学生的史学理论素养,第五是借助学术新成果考查学生对学术史的理解情况。上述五种类型概括起来涉及三个方面: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史学常识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有些要求对中学师生来说确实高了点,不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这种专业化趋势,中学师生就束手无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做法经过完善、整理还是能够适应这种趋势的。

一、坚持史料教学的普适之法

史料教学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学课堂教学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于这种教法的研究透彻,论著也很多,就适应高考历史专业化趋势而言,我们还需要对史料教学进行完善。

1.尝试让学生来选史料

现阶段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应该是课堂史料选择的主力军,但就历史研究的过程而言,史料的搜集和选择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我们的史料选择都由教师来垄断的话,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阅读老师给定的材料和观点,潜移默化地形成“史料注我”的定式,这就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如果我们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史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养成“我注史料”的意识,这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史料的选择对学生认识历史研究过程和完整掌握历史研究方法也有促进作用。因而,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参与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选择工作,在实践中认识历史研究和掌握研究方法。

2.优化史料来源

在中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选择史料上渠道有限,主要是利用教材、教参中提供的史料,或者是从网络上搜索的内容,但是网络资源鱼目混杂、真假难辨,有些材料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那么应当选什么样的史料?黄教授在文章中对被引用的学术新成果从学者、论著、高校、出版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中学师生在选择文本时,要事先了解作者和版本的情况,关注专业核心期刊的内容,把握史学研究的新动态,一些不知名出版社的书籍及网络上的素材一定要慎用或者不用。

3.坚持长期、规范的训练

高考试题在运用学术成果的考查方面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近年在各地试题中出现历史小论文的写作,以2012年江苏卷为代表,该题涉及史学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史料学的基本内容、历史研究的一些方法以及史家治史的基本要求,不经过长期和系统的训练是不可能养成良好的解难品质的。每一个教学行为的预设目标如何实现、如何救济等都要有明晰的规划和系统的操作体系,绝不是用一两节课点缀一下就能够达到目的的。

4. 提升教师学养

史料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对史料进行选择、阅读、解析、练习,如果教师没有精心准备和进行悉心的指导,学生不仅不能从中受益,反而会有害。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平时要阅读一些专业书籍,例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马克的《世界文明史》、吴于廑和齐世荣的《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R.R帕尔默的《近现代世界史》、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等。还应该关注一些学术期刊,例如《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这些论著和期刊一方面能让教师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它们也是高考命题资源的重要来源。

二、追求能力达成的过程之美

高考历史试题在呈现专业化趋势的同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运用学术新成果的试题来看,有考查学生显性的技能:阅读历史材料(文字与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分清史实与史论,进而分析和概括;编制历史图表(譬如时间带、大事年表、知识结构、形象示意图等),进行知识的分析与归纳;表述历史(简述历史梗概,描述历史情境,论述历史认识),对历史进行历史性的撰述。也有考查隐性的技能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够独立地根据史实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历史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做出个性化的解释;具有广泛迁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能够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面对考查要求的提高,我们只有站在能力立意的高点,向知识和学生认识的深度不断进行推进,才能适应越来越强的专业化趋势。就操作程序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然后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历史主义方法),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与方法),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

二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分析性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挖掘史事的联系)

三是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四是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五是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为例,我们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就学生能力培养设计如下方案:(1)标清地域,明确时序与线索(含大事);(2)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兴起的呈现方式(材料来源);(3)事实运用下的因果分析(逻辑推论),例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及其与民族工业产生的关系;(4)买办、官督商办、新气息的探究、发现与证据。

三、强化历史研究的方法之要

1.学点史学史,了解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古代史学理论的著作或者名篇,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了解古人撰史的目的“述往事,思来者”。学习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和章学诚增补的“史才四长”,明白史家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学习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史。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将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了解陈寅恪注意史料真中有伪、伪中存真的特点和诗文的史料价值,善于以史注诗文和以诗文证史;了解顾颉刚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拓展历史研究的范围。总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一是求真,即说话或亮出观点需要根据,需要史实支撑,需要逻辑判断,否则只能是猜测。二是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这也需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不能是戏说、胡说。

2.懂点史料学,初步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明白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能够知晓和简单运用数学、系统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知识,以及调查法等方法。能够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简单鉴别,例如史料分为口头的(民间传说、民歌、回忆录、口述史)、实物的(遗迹、遗址、遗物)、文字的(碑刻铭文、档案、文献著述、图片)、影像的(照片、影视、录像)。史料的搜集可以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字典、辞典、表谱、索引、年鉴等),也可以通过平时读书积累资料,利用访谈、调查等搜集资料。能够对鉴别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提取出各种有用的信息。同时要学会尊重史学认识客体的客观性和历史性,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研究和解释对象发展的规律,把历史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史论结合和的原则。

3.尝试研究性学习,感受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完善和拓展新的知识。历史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要进行史料教学外,课后以多样化的作业方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如布置历史习作、历史制作任务,开展历史调查等等。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课题选择到材料收集再到得出结论、成果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研究,锻炼、提升学生研究历史的能力。

在目前考试成为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功利性的考分追求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方面,但是功利视角和新课程理念并不是分割了的两张皮,而是可以有机结合起来的。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坚持能力立意为先,史料教学为规,强化历史研究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和熏陶中,中学教学就不仅能适应专业化的高考趋势,也定能收获历史独特的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一、浓厚的史学气息

很多考生表示,今年历史试卷大玩“古风”,“选择题那么多文言文,看不懂。”2015年江苏卷历史试题注重以史料为情境进行创设,每一道试题的设计无不以文本史料为依托和抓手进行呈现,史料在这份试卷的试题创设中可谓“淋漓尽致”。既有文本材料、学者评价,还有历史图像、历史地图、表格等多元的素材,使试题呈现形式新颖,且更加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展现了历史学科史料丰富多彩的特点,又引导和培养学生把史料读“活”,进而提高学生处理新材料、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仔细品读,江苏卷选择题文本设计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原始文献史料或著作为依据:如选择题第1题是文献史料《礼记》的言论;第4题是引用古代的诗歌作为史料考查唐朝水利设施管理;第5题是利用《吴江县志》作为文本史料考查古代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第6题以某学者言论作为史料考查运动;第10题以著作《论联合政府》为依据,以及材料题21-25题都是以著作言论为引用史料。

2.以原始文献(没标出处)作为史料命题:如选择题14、15、17、19以及20题。

3.以图片、地图以及表格创设情境:如选择题第8题出示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表格);第9题展示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地图);选择题第11题展示了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以及18题出示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江苏高考卷命制者是想以史料作为载体对学生的史学素养以及科学研究历史的素养能力进行全面考查,既体现了“重视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并完整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又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能力以及历史研究的学术化特色。纵观近几年高考“史料”入题越来越多,对学生史料的解读、知识运用、分析问题以及说明观点等综合能力考查逐渐成为高考的重头戏。

二、凸显时代性

2015年江苏卷既具有历史感,又注重体现时代风貌,不回避热点问题。历史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服务现实、服务人生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优秀的高考试题,不仅应具备科学的选拔功能,而且还应关注现实,具有较好的人文导向功能。高考从来不回避热点,2015年江苏卷也不例外,如选择题第4题以农业水利设施兴修为切入点体现了当今“三农”的热点;选择题第7题考查外交近代化以外交热点为切入点进行命制;选择题第10题以胜利70周年为题材命题;第12题以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为题材命制;材料题21题考查选官制度与当今公平竞争的考试制度有关;儒家思想与当今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选修人物考查唐太宗与当今社会倡导“廉政建设”“依法执政”“关注民生”的热点相联系。

这类试题以现实问题为试题命制的切入点,充分体现新课程中“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基本理念,考查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历史中学会思考,从历史中体会民族情感等。

三、注重基础,能力立意

江苏省自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一直秉承“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的特点。纵观2015年高考试题,这个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客观题中,古代史部分的分封制、农业水利、罗马法,近现代史部分的、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危机、两极格局等,都是教材和考纲中重点强调的考点,学生非常熟悉。从主观题部分来看,今年的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儒家思想、、工业革命、明治维新和唐太宗,历史大题考查的全是课本中的重点,但题目立意高,设问新,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和价值取向。

总之,今年的历史卷布题均衡,梯度明显,构思精巧,设计新颖,立意深远,是一套质量较高的高考试卷。

高考像一面镜子,以考为镜,可知教学之不足和教改之动向。建议我们高中教师认真研究今年的高考卷,关注我省高考动态,准确把握现代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好备考工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2016届考生在备考中提几点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最好能构建框架,形成体系。

2.后期复习可采用编年体通史的体例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做到横竖结合。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挖掘历史知识和时政热点或周年大事的隐性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篇4

关键词:新材料;新情境;历史;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79-02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的传统,在平实稳重中体现出创新与灵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其鲜明的特点。面对高考命题呈现出的新趋势,笔者以为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几乎全部使用材料。选用的材料包括历史照片、广告、信件、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等。选材新颖多样,创新力度大,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充分发挥了史料的情境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功能。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创设各种新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索,成为敢于怀疑的、有思想的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史料教学由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向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变。当然,这也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关注社会生活,拓宽视野,并以开放性、敏锐性洞悉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更加鲜活。

二、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

知识与情境相依存是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的显著特点。试卷在史实和史论上注重现有教科书知识,材料情境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基于新材料情境来使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试卷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行省制、重农抑商、印刷术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历程,涉及、、、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变迁;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外交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世界古代史的古希腊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政策,突出强调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现代历史中考查了20世纪上半期美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现代科技成就、经济全球化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这样的命题思路照顾到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应突出与主干知识相依存,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现能力立意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卷突出考查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说明、比较、迁移、阐释、论证等能力。涉及面广,考查角度多,重点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对概括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第一次系统地考查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试题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鲜明地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试卷还通过精心设置选项、精心设置问题,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如第23题世界近代史上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该题四个小问围绕英国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紧扣材料,精心设问,层层推进,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即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梯度、有思维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考查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在大量运用史料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高质量、有梯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

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篇5

关键词:文言文;史料教学;历史高考

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广博的精神涵养,历经千百年淘洗而流传,是诗文极品,是历史教学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史料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言文史料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引起了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视。

一、史料教学中渗透文言文的必要性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文言文是记录、传承中国文明的主要文字。要了解、研究中国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重视文言文。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塑造健全人格,需要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培养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而且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历史高考的得分需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文言文作为记载古代、近代史料的主要文字,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其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中,文言文史料频频出现。从2011年到2016年,几乎所有地区的高考历史都考查了文言文解读能力,从高考试题看,文言文试题既包括史料型选择题,又包括材料解析题。通过阅读并理解一段文言文,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是高考历史对学生学习能力考查的重要举措。培养高中生解读文言史料的能力,是应对高考的现实需求。

二、史料教学中如何渗透文言文的可行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久远,晦涩难懂,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其实文言文中不乏一些既富有史料价值又文采斐然的文章,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以学生小组竞赛形式进行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传统授课模式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定期选择一小段经典的文言文史料,提前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预习。课堂上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并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重视日常文言文解读训练

文言文史料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重视日常教学中文言文史料的解读,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文言文解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从日常教学中着手。教师可选取不同时期的文言文史料,对其不同文言文句式特点、语法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加学生接触古代历史文献的机会,精选、精读、精炼文言文史料,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献解读能力。其实,历史教材上就有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史料。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不但在教材正文中及小字材料中大量引入文言文,课后的练习题中也有很多文言史料。比如必修三的百家争鸣,相关题目无一不涉及文言史料的分析。如果在教W过程中,教师就地取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史料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解读文言史料的方法

篇6

经过分析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发现,高考历史命题的立意变化了四次。即高考历史命题立意从最初的历史知识命题立意,到历史学科能力命题立意,再到历史学科素养命题立意,最后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立意。如下页图所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是跟时间紧密相连的,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历史,现在发生的事实就能成为未来的历史。同时,历史也跟空间有联系。目前,人类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地球上又可分为许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活动不同,故每个国家的历史也不同。实际上,这一核心素养与全球史观相联系,要求同学们用全球观念、整体的观念来认识历史。对某一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认识时,同学们要将历史事实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我们研究的历史事实都是在过去发生的,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转性。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缜密的逻辑推理来努力再现历史事实。所以,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资料,另一个是逻辑推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在引用可靠历史资料的同时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与认真、严肃、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相对应,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历史事实。要想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同学们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突破时空界限,感悟和理解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正确地解释历史事实应先正确地理解历史事实。

5.历史价值观

篇7

【关键词】历史;生活;史料

历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师不容忽视但常常引不起重视的命题。爱德华・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可见历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历史教学的使命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的知识、思维来指导生活,以史为鉴。可当下历史课堂中却有着很多困难。

一、历史感知上的遥远陌生

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在时间与空间上,与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和心智水平都有距离。现今学生大多出生于2000年左右,就算是现代史,从未碰触过的知识也占绝大多数,远离学生的生活。而且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专题史方式编排,要求学生在古今中外不断的穿梭,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感知不免陌生,学习起来也就比较困难,可这是历史的性质的决定的。

二、教材编写上的缺血少肉

历史的学习需要细节,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指出:“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可是高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上的限制,历史的细节很少编入,大都是宏观的概括,这样缺血少肉的历史书学生感到生硬难读,最后学生敬而远之,可这是教材的篇幅和形式所决定的。

三、高考指挥下的僵化枯燥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考试与成绩成为对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最高标准。虽然很多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式,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等,但是在成绩的压力下,教师到最后依然热衷于传统的“满堂灌”,把历史知识简单化为序号和要点,让历史书成为考点书,教学上出现为问而问,问而无思的情况。可这是成绩压力下和对不理解高考导向所决定的。

问题如此之多,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怎样才能做到历史与生活的高度融合,解决上述矛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史料教学是最好的出路,然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史料的选择上要有所偏重。

一、注重对乡土史料的挖掘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那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历史而言,可以充分的挖掘乡土史料。乡土史料对于学生感觉上会比较亲近,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易于掌握。以笔者所在常熟市为例,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乡土史料,如果深入发掘,那就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为例,引用如下史料:

“梅李是个大镇子,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镇子处处瓦砾成堆,破败不堪,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镇子尽头有座高高的塔楼,顶部已被炸毁,任凭晚秋的枯枝吹打,钟声已哑,摇摇欲坠………少尉在西门外抓到7个女人,告诉他们完事以后,第二天出发一定要把她们统统杀掉,并告诉他邻村的两三岁的小孩子统统杀掉了。 ――《东史郎日记》

通过对这则史料的引用,使学生直接能感触到家乡所遭受到的日军暴行,无论是对历史的解读,还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这段乡土史料是直接而有力的。

二、注重对时政新闻的联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中融入时政新闻有重要意义。而时事新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普遍关注的问题等特点,为大多数学生所关注。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引用史料如下:

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本周大幅贬值,录得20多年来最大跌幅纪录,这将使得中国产品相对美国产品更具竞争力。虽然,中国央行减少干预,放任人民币贬值的做法,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赞许,IMF称人民币贬值说明该货币现在正朝着更为市场化的方向前进。 ――《汇通网》 通过这则时下热门的新闻引用并加以探究分析,学生很容易就把历史拉到现实,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还能以史为鉴。

三、注重日常生活的探查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素材同样能作为史料引进我们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就是历史,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去探查一下祖辈、父辈和自己的衣柜。去发现里面老旧的衣物,有学生还找出了一些在近代流行的衣物,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等。这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物质生活上的变迁与发展,这样,历史变得鲜活,而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要求“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考重点考察的目标是要学生运用历史的知识与能力来解决生活中问题,而考查的方式主要是选取史料给予学生进行分析,所以史料在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史料的选取则要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得现实与生活能够高度融合,来行使我们历史教学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卡尔,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58

[2]嘉定乡土史编写组.乡土史教材编写刍议[J].历史教学,1995(8)

篇8

一、例谈历史史料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鉴别史料、选择史料、分析史料,很多一线教师都遇到了困惑。我总结了一些有效做法,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史料的来源:

首先,作为中学教师,史料的来源首推教科书,教科书的大小文字、插图等是教材编者精心选取的,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材料,平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课本的素材。

其次,从网络上撷取史料。但网络资料有其自身弊端,教师在采纳时要充分鉴别真伪与准确性。

再次,从历史专业书籍和历史专业论文中选取。这就意味着广大一线教师要多关注史学动态,与时俱进,扩大阅读范围。

另外,可以从每一年的高考试题和各类模拟题中找史料。近几年的高考题或模拟题都以“新材料、新情境”形式出现,涌现了很多新颖的史料,可以为教学所用。

(二)如何选取史料:

1. 根据课程标准,选取史料要有所侧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要建立在史料的搜集、甄别与运用上。课标还就教学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了“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等要求。“探究学习、独立思考”,需要建立在对历史本来面貌的认识的基础上,特别需要进行史料教学;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更是对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明确和更高的要求。从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善于运用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标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更是教师平时备课上课的依据,在史料教学中,应紧紧按照课标的要求,设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例如,《王安石变法》一课的课标要求为:( 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布置了《自学提纲》,加上平时的“通史讲坛”活动,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将课堂的重点列为课标的后部分――评价王安石变法。我通过史料教学来引导学生身临王安石的时代,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这场伟大的变法,并引导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得出启迪,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史料,对症下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感、行为变化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史料的选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本堂课的知识前,他们已有的知识技能怎样?学习本课主要需要准备哪些学习方式或学习方法,学习本课需要准备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史料,除了表现在课前的调查和跟踪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史料上,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高中生阅读史料,提取要点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我们课堂选择的材料最好是那些大众化、容易理解的史料,并且要对难度较大的原始文献进行加工和编辑,删掉文献中难懂和没用的部分,当然也不能过分改写和编辑,以至于改变文献的原意。

3.研读史料,精心设问,置疑解惑

一节好课,史料选取是否恰当,有没有组织学生针对史料进行有效的研讨十分重要。有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史料,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将这些极有价值的史料只作“走马观花”似的浏览,这样就起不到史料教学法的效果。在教学中,史料要精心选取,更要精心设问,方能凸显史料教学的效果。对待典故史料,需要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在一些教学内容中,我们常常会引用官私史书、碑刻、墓志等文献史料。教师对一些冷僻的读音、字义,难懂的典故等细节,要给予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

4. 选择多样化的史料,丰富课堂内容,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

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所选用的史料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史料的形式包括历史文献、摘录、历史地图、统计资料、历史图片、艺术作品、名言警句、诗词、民间传说、照片邮票、漫画插图、音像资料等。将各种形式的史料结合起来使用,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我们的历史课堂也更有生命力。

5. 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多选取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史料

不少教师都有过困惑,采用史料教学法的时候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呢?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制造认知或思维的冲突点。我在讲述《王安石变法》时,用了“历史的遗憾”这一标题引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我选取的材料为“1127 年靖康之变。距离王安石发起的著名的变法运动刚好五十八年;距离司马光废除这些变法,也过去四十一年;距离另一位反对变法的坡去世,相隔了二十六年。这三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同样伟大的名声,并且一度是相互倾慕的好朋友。因为这场变法,三人渐行渐远,终于彻底葬送了友情,并且成为政治上的死敌。”这样的材料引人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篇9

第一,是史料该如何选取?古今中外的史料浩如烟海,选取适合高中阶段教学的史料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史料的选取基本上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1)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选取史料应该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应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选的史料文字不能太晦涩难懂,图片、视频材料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此外,所选史料要最大限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能结合运用乡土历史资料,则更容易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

(2)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考虑,选取史料应该具有人文性、科学性、思想性和应用性。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其题中应有之意,科学性对史料选取要严谨,防止伪史料的出现。应用性就是历史课堂的“经世致用”,所选史料要能够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视角关注现实,让学生有一个拓展思维的平台。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选取史料应该体现出综合性、现代性。这种综合性,既有学科内部的,如中国史和外国史之间、政治史与经济史之间的联系;也要有学科外的综合,即历史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语文等之间的联系。从现代性的视角选取的史料,其形式或内容应具有现代气息,使历史、现在和未来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二,是对史料习题的编制。从技术层次来讲,运用史料编制习题要考虑材料的核心内容、问题的价值取向与问题设定的关系。笔者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运用史料进行习题编制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点:

(1)要符合教学重点和难点,体现主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在编制史料习题时都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江苏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抓住教学重点、难点,不搞偏离主题的“偏题”“怪题”。

(2)形式的灵活多样。从题型到材料类型,努力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力求把相互关联的多种形式的史料结合起来编制习题。辨析文字史料与图像史料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明了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所在。

(3)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材料题的难度不宜太深太难,而是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征,让学生觉得阅读史料对解题“有利可图”。

(4)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历史是一门科学,运用史料编制习题不可以随心所欲,对所用史料要注明资料来源,忠于原始资料,习题创设要符合历史事实,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若作为史料的,应考虑其史学价值。

(5)史料习题的参考答案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对有创意的答案应该给予鼓励,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独立个性的发展。

第三,针对目前江苏高考命题趋势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史料教学的课堂运用方面,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备课阶段:认真搜集与一周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后,精心设计问题,使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性,制成PPT或卡片。

上课阶段:课前两分钟准备好投影的史料习题,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由学生指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教师适时补充、纠正,如果设计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可以合作讨论完成。将学生作业当堂收上来,选一份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批阅,指出不足之处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授课时避免照本宣科,以史料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反馈:教师的反思,比如选取的史料是否有价值?通过史料习题的教学后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否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没有对学生有误导的史料?问题设计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能不能运用史料进行原创习题的编制?等等。学生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我学了什么?”,这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学会了什么?”,这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我会学了什么?”,这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和应用程度。

篇10

许多年来,高考历史题型基本是固定的,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一般都被理解为材料解析题。从《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历史》中对于基本技能的要求包含“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即可知材料解析题是包括史证题在内的[2] (p.237)。其实,用史证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重视缀文能力,有利于弥补踩点得分的缺陷。

目前高考非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力求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体现答案的个性化,至少是考虑到答案的多样化,但事实是,无论公布的参考答案,还是实际的阅卷操作,都把关键词的有无作为最重要的关节点,对于学生整体的答题思路则注意得不够。近几年广东高考历史卷有所创新,即重视缀文能力。2009年第26题对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的考查,就其知识点,可以说比较“陈旧”,但是,人们却发现了它的新意:它的侧重不在知识点,而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即如何建立史料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史证题。史证题明确地将成文的表达作为一项基本的要求,意在纠正材料解析题踩点给分的缺陷,这也给中学历史教育传递了一个信息:作为基本的历史技能,历史缀文能力应该得到重视。

第二,重视论证能力,提高逻辑思维。

近年来,在高考作文对文章体裁不作硬性要求的条件下,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散文型写作或抒情型作文。因为这种文体能够在抒发个人感情,状描事物的样态,叙述事情的变化,能够较好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与论说作文的要求截然不同。论说作文要求作者具有明确的主题意识,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明的叙述层次。而历史学科的史证题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历史史证题的论述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说能力。

第三,重视说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

从知识结构体系化的角度来看,论说能力是现实生活中说理能力的基础。提高“使他人认可自己观点”的能力,即说理能力,是很重要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常常不得要领,其实就是说理能力较差。说理能力体现了社会沟通水平,是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该重视的基本素质。历史史证题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与一般论说作文不同,史证题有其自身特殊的考核目标:

第一,主题应与历史相关。在议论文中,确定主题即所谓命题;论说作文就是对于所提出的命题所给予的证明[3] (p.51)。和普通论说文相比,史证题的命题空间更窄。

顾名思义,史证题应该是对历史问题的论评。学习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对于既往世界的理解力,是为“历史感”。具备了历史感,才谈得上对历史问题的准确理解,也才能认识到历史发生的正当性、必然性和合理性。基于此,史证题的主题主要涉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或者历史的价值判定,要求与历史相关,如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37题为“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就是比较典型的史证题主题,而诸如“分化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分析”,“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论中医药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未来”等,其着眼点在于“(发展)趋势”“未来”,而非历史,不应成为史证题的主题[1] (p.50)。

第二,主题需要准确理解。史证题重在历史的认知与借鉴,它要考虑到基本的知识覆盖面以及认知技能等学科考核目标等诸多因素,一般都是由试题给定的。但给定并不等于明确,考题往往会要求学生从某个历史结论中将主题凝练而出,即给定的是历史的结论,从历史结论与主题之间还有一个理解和明确的过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史证题的主题确定其实就是主题理解。如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该题引言称,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主题比较明显地就在这段表述中,然而它不是以断语形式呈现的,由此就存在一个准确理解主题(观点)的问题。

第三,主题比较简约。主题的简约与史证题的结构特点有关。史证题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来说,考生只要从两三个侧面围绕一个观点集中论述即可。这是由历史学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相对于语文对谋篇布局的侧重,史学偏向于历史认知,因而史证题仍然处于一个“题”而非“文”的地位。事实上,绝大部分史证题都是作为材料解析题的一部分出现的,即使像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以整个一道题30分的篇幅进行考核,它的主题也是比较简约的,即为什么说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第四,论证有原则。史证题除了要掌握论说作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推法外,还应该特别强调史学论文所应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论从史出,即结论来自于史实,而非道听途说甚至自我想象,所谓忠于史实即指此。史实的保留称为史料,“乃往时人类思想与行为所遗留之陈迹”[4] (p.1):或者文献资料(这是最主要的),或者物质文化资料(比如考古资料),或者口传资料;不管哪种类型的史料,为便于考试,都会以书面的形式提供出来,它们构成史证题论据的一部分;另外的论据来自于教材(所学知识),同时还有作答者的思考和补充。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有“史学便是史料学”之论[5] (p.2),因为“离开史料,历史简直无从研究起”[6] (p.2)。史证题的考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论从史出的习惯。史论结合,即史料与论点的相互统一、融会一体。如果将可信的史料视为客观事实,那么,论点就是主观认识。史论结合,意味着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真理,即符合历史的真实。认识的偏差或者错误,说明历史认知的欠缺,论证也就缺乏说服力了。

第五,表达有特点。史证题既然十分尊重史料,那么对史料的引用就比较严谨。对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性史料,以及一些重要的有利于说明观点的事实,最好使用直接引语的形式,以示来源比较明确,增强说服力。直接引语不是原封照搬,而是通过适当的剪裁,注重表达和逻辑,截取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由连接词句,将论据与论点连缀为一体。在这里,事理剖析的层次分明而非意识的黏滞事关逻辑关系,语言的准确科学而非华而不实,事关论说体裁。

关于史证题的答案,重点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基本关系:

第一,开放性与可控性的关系。人文科学的主观性比较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或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或基于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或由于对史料的不同理解等,最后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但这些结论又都具有合理性。在史证题的考查中自然也会遇到这种现象,它显示了史证题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历史考生的知识面宽度、思维个性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鉴别也具有主观性。因此,史证题答案必然具有开放性。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开放性。有人会认为,既然史证题主观性强,就不应该有客观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是这个“言之成理”不能完全任由学生“发挥和想象”,也是要和主题相关的,同时应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因为历史毕竟是真实的,应坚持论从史出。如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要求“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如果没有准确理解陈先生的观点,当然就不符合要求,尽管它可能言之成理。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卷第40题第三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也特别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前面提到的《中国的1978》在引言中有如下的话: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也预设了主题: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因此,史证题一方面要开放,另一方面要有可控性。

第二,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史证题的性质决定了其开放性,放而无当则流于无效。毋庸讳言,目前的史证题还处于尝试阶段。尝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评分标准,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使得评分标准更科学。就目前所见,有两种评价体系:一个是“SOLO评分法”,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的第37题“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即采用这一方法。“SOLO评分法”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文章的结构。根据这一体系,史证题存在五种结构,不同的结构即体现不同的论说水平。细心的研究者会注意到,2008年的上海历史卷第37题已经采用这一方法。而同一年的第38题《中国的1978》采用的却是另一种评分法:(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叙述要通顺流畅。这一评分法其实是按照论说文的要求进行的,不妨称为“史论法”。

两种方法各有优长,但以操作性来讲,“史论法”更简明扼要,便于操作,而“SOLO法”结构繁复,较难操作。实际上,在对史证题的答案进行评定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主题观点是否明确而合理(或理解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充分,表述是否清晰而有逻辑性。根据这三条标准,按照主题―论证―表达的权重递减原则,分三个层次进行衡量,应该比较科学,且更具有操作性。

【作者简介】汪建红,女,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第十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育和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朗格诺瓦,塞诺博司著,李思纯译.史学原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篇11

一、阅卷原则和进程

高考结束后召开各阅卷点的阅卷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在阅卷期间,提高认识,高度负责,因为在阅卷中一旦出错,责任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任何阅卷老师都不得接受媒体采访,必须承担必要的保密责任。

各科分别召开会议进行培训并分组,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保证安全,保管好工作证,严守纪律尤其是保密纪律,遵守阅卷守则,服从安排,服从调换,服从质量评价等。要求在评卷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平公正,并接受质检人员和组长的监控,每位评卷老师的阅卷质量和速度都有相关具体明了的曲线数据进行监控和跟踪。

全省历史科分为27题,29题第二、四问,选修题;三个大组,其中27题第一、二问为一组,第三问为一组,第29题为一组。27题为双评题,大大提高了评卷的公平公正。全体教师接受学科负责人的培训,准确掌握评分细则。

阅卷教师分组后进入试评阶段,目的有两个:一是熟悉评分标准和细则,让组长、仲裁人和质检人员了解各位评卷教师对评分细则的掌握情况,并就评阅速度及时调整分组情况;二是让每位评卷老师熟悉评阅系统和操作,比如特殊试卷的处理,答错位置的试卷的处理,等等。每位教师在进行了大概60份试题的试评后才开始正评。

在进入正评前,组长再次强调严格评分细则和标准,做到“给一分有据,扣一分有理”,对于有大体意思但不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应该做到无论任何人看都是明确表达的和标准一样的意思,才可给分。另外,强调凡是照抄材料的一律不给分。在正评过程中,每位老师的评阅数量、速度、质量,不同分数区间的情况,都能够和平均情况相比较,质检人员和组长都有很合理的监控。评阅系统是科学合理的,当组长或质检人员发现哪位老师的评阅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对话系统对其进行交流和提醒。有些题目进行双评,同一份试题有两个老师评阅并进行比较,误差大于两分要进行三评甚至四评,从而有效保证评阅的质量。比如27题第三问由于主观性较强,全部试卷进行四评的大约有三百份,相对于第一问和第二问大概多一倍。

二、试题评析

和往年试题比较,本次历史题学生普遍反映有一定难度,虽然主观题的平均分不太高,但有很好的区分度,达到了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目标。总体来说,2011年的历史试题仍注重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但和以往比较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方面比例有较大增加。客观题的设计已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选择题选项基本需要逐一辨析,以主干知识为依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历史认识的形成和运用,而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所能解决,在答题技巧上需要同学们充分分析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使用的材料包括引言、图片、表格、照片、曲线图等,形式灵活多样。

2011年的历史试题的确有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程理念来说,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考查方法与技能,形成并能正确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在2011年的试题中,不再仅仅限于思想情感,更多侧重于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将其上升到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更多地体现学科素养。这是一大特点:凸显学科性,考查历史素养。这明确指导了历史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势,侧重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从课程理念的角度来说,试题设计是成功的。

(二)重视史料的运用,有人说,历史没有史料就不称其为历史,就没有生命力,2011年选择的史料不仅多样,而且和主干知识紧密联系,和谐统一,使试题设计得科学合理。这指导我们重视史料的运用,即使老材料也能出新意。比如33题,选用了教材的材料,但设计出了新的具有开放性的设问,考查学生的创新性。在情境设置上,更有新意,比如农奴解放的评价需要说明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并判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更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三)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充分得到体现,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例如学科内的综合性题目――27题,史料、史论、史观相结合,层层深入。设问上更突出学生对史料的鉴别判断和对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解和运用。比如第一问要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问既要判断方法,又要运用此方法再进行评价;第三问要求研读材料三和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黄宗羲思想和孟德斯鸠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影响。这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历史科学思维的运用,要求学生用正确合理的历史方法和历史观点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并解决新问题,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方向。这样便更为深刻地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不仅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而且对高中新课程教学和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第29题文科综合题目在设置上打破原来较为固定的明显科目划分,比如第29题的第二问和第四问是需要用历史科目来作答的,更好实现了政史地各科目间的融合型题目的设置,达到了文科综合题目设计的目的和考查目标:既重视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注重跨学科的整体思维的考查。应该说此题设计突出体现了文综科目的特点。

2011年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视学科思维,坚持能力立意,强调探究性,依托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加强开放性,重视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创设和运用。

三、参加本次高考阅卷后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和运用,评分标准和细则要求我们务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务必掌握得扎实和准确,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绝不能一知半解。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即要在掌握扎实基础的同时学会运用。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的培养,高考改革和新课程的理念说明这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探索过程。

(二)学科语言运用的根基仍是学科思维的形成,以适应高考评卷标准的严格性,而尽量减少似是而非的答案和一知半解的失分。

篇12

关键词: 海派风格;信度和效度;科学评价

Conflicts and reflection of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 On the course of histor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Shanghai 2012

SHE Wenhua (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Shanghai;200135)

Abstract:In 2012 the Shanghai history course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opened, the reality of the Shanghai style is reflect, it have certain guidance on the role of history education for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quality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But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multiple ability of studen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valuation, caused the paper examination and scholar's subjective will have many problems to lose balance and stability, decreas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mpact the scientific fair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s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relative balance leading education and science fair evaluation, must change the imbalanc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bjectives and proposition team structure.

Keywords:Shanghai sty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cientific evaluation.

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秉承了上海试卷的一些传统特点,又意图加大力度改革,对学生的多元能力做出更高要求的评测。在试卷评价争取创新突破的同时却对评价的科学与公正构成挑战。

2012年的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开放、现实的海派风格继续得到鲜明体现,对中学历史教育目标要求培养的学生素养有一定指导作用。首先,上海历史试卷面貌生动的特点被很好地保留下来。考题引用材料依旧多元,史书文献的随处可见,仅点明出处的就有《左传》 、《金布律》 、《元史q奸臣录》 、日本《养老律令・学令》 、《马歇尔计划》 、《论美国的民主》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马约》 、《雅典政制》 、《风俗论》等,此外统计图表、历史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图片、历史地图……不一而足。这不仅使试卷表情活泼,又引领历史教育对多种历史材料的关注,从而强化学生对多元历史材料丰富性的认识,推进了对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意识的关注。其次,上海历史试卷注意对试题历史环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做题的代入感,如37题第(2)小问“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将学生放入北宋初年的时代背景从当时的决策者而非现代旁观者的视角去思考决策的合理与否,注意历史唯物史观的掌握运用,在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历史。第三,上海历史试卷依旧保持小切口、大视角的特点,注意历史与现实、地区文明与全球文明的紧密联系,不回避历史热点与重点,关注对学生深层历史认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第38题考察1840年到1842年发生的历史原因,没有回避战败170周年的历史热点,反而要求关注工业革命和整体世界文明的逐渐形成对落后的中国影响,产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实现对学生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考察。第39题也有类似风格,不回避1912年百年的历史热点,以女权和教育为切入口,关注此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新陈代谢的进步与冲突,紧扣考纲重点。第40题“伏尔泰眼中的中国”通过伏尔泰描绘中国、学生看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以两个视角将东西方历史进行融通,不仅关注中国古代社会、又联系法国启蒙运动发生的社会需要,考察学生将历史与现实、地区文明与全球文明有机联系起来的深层认识。综上所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为载体,注重对历史思维、历史认识和历史智慧的深层次考察是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值得肯定的长处。

但是2012年上海市历史高考试卷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容回避,对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形成明显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考试评价的科学公正。

首先,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存在历史概念界定不严谨、题干逻辑指引误导的问题干扰学生的正确认识。例如选择题第3小题,答案认为对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荷马史诗》的论断就颇有问题。第一手史料指的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根据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分册q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记载,特洛伊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末, 《荷马史诗》相传作于公元前9世纪,历经数百年辗转口传,直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第一次写成文字,距特洛伊战争发生约600余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版本甚至不一定是当时的原初版本,如何能够认定为第一手史料?从文献来说《荷马史诗》是原始的,但这一时期小亚细亚地区的文物遗迹应该更接近于一手,《荷马史诗》充其量只是让我们探寻特洛伊战争存在的初始线索而已,不能混同于一手史料。此题答案显然会混淆学生对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历史概念界定的准确认识。选择题第14小题,题干清楚表述以曼彻斯特别针工场细分工序为代表的工艺改革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影响出现,据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分册q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记载,第一家棉纺织厂是阿克莱特创立于1771年,据此判断工艺改革的出现应迟于这一时间,而这种工艺改革的普遍化则应更晚,学生若选择19世纪中叶更符合逻辑,,与“普遍发生”这一时间指向吻合。但正确答案却是18世纪中叶,即18世纪40―60年代。如果强辩教材提到先有手工工场分工工艺改革后有工业革命发生,似与题干提供的逻辑线索不符,学生应该看材料逻辑答题还是无视材料根据所学知识答题成为难解的抉择。对学生科学历史共识和审题策略的破坏体现了命题者缺乏对中学历史教学学情的基本了解。

其次,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存在某些题目知识考察较偏、甚至超出教材的情况,这成为使考卷难度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以选择题第8小题为例,“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是什么的正确选项是“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但无论是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分册q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还是《高中历史第四分册q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都只字未提“行会”,而且教材也从未表明佛罗伦萨是完全自治的城市,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学生容易犯错。选择题第11小题,日本《养老律令・学令》学校“祭拜孔子”的规定出现时间的正确答案是公元8世纪,但是《高中历史第七分册q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大字部分强调儒家文化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而该内容出现在这一课的“知识链接”栏目中,若考察栏目中的内容理解可以接受,但考察这一内容中的时间识记则显然太偏,若教材的“文献选读”、“知识链接”中的历史事件时间都需掌握,学生的记忆负担无疑倍增。也有人提出应根据《高中历史第二分册q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中“东亚文化圈”一目来推断时空为唐朝,故推出8世纪的答案,但是教材内容仅指出在唐朝日本在各个层面全面学习中国,并未点出这一学习浪潮始于何时,不如《高中历史第七分册q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大字部分明确,更无一字提到学校“祭拜孔子”的确切记载,如果学生选择据此推断,也无法表明他历史逻辑的严谨正确,只是运气而已。此类历史题目的出现,不仅无法有效考察学生的历史素养,更使历史复习方向重现无节制拓展知识内容和死记硬背,开历史教育改革的倒车。

第三,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非选择题存在违背历史客观实证与问题指向模糊的问题,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回答方向,使试卷难度进一步提升。以36题“梭伦的大盾”为例,问题(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提供材料中仅有梭伦想要离开的理由,并无梭伦可以离开的解释,即使将题干中的“梭伦认为”删除,也仅能凭推测得出结论,而这种非历史的主观臆测即使在语文试卷中出现也经常受到诟病,以免产生高中历史教育的错误导向。显然,这一问题的指向模糊乃至错误,使学生尤其是语文能力出色的学生产生纠结,难以正确回答,思维简单的学生选择照搬材料或教材内容才能凭运气获得一些分数,而要联系到雅典的法制更是异常困难。这种优秀学生可能错得更离谱的题目,无疑影响卷的信度和效度。再看37题“开国议政”,它的提问指向是“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的决策,但问题(1)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却来自文官体制的利弊,问题指向特别隐蔽和模糊,要在短暂的高考时间内排除提示的错误干扰,寻找正确回答方向,对大部分思维正常的学生十分困难。题目有利于极少数怪才、天才,失去考察的普遍性,同样影响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高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造成的难度偏大问题也进一步破坏了整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从选择题来看,二分选择题考察知识偏细,三分选择题较难。例如选择题第6小题,考察君士坦丁堡分隔爱琴海和黑海的历史地理位置,就是历史地理题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知识,历史地图的考察有过细之嫌;三分选择题32题、34题、35题都易让学生犹豫纠结,尤其是34题,学生很难将“要把历史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中所隐含的推崇史学客观科学的意思准确解读出来,因此很容易选择“傅斯年主张史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答案,而无法推导出“傅斯年重史学客观性而不重视史家的主观取向”答案。这些情况对学生考试心理的稳定和水平的充分发挥都构成较大影响。同时,非选择题需要在有限时间写出三篇论述逻辑和结构组织有质量的高分值史论,既要顾及史实,又要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规律或思想,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无法高质量的实现,优秀生无法获得高分可以预料。高考历史加一的学生本就综合实力偏弱,没有对学生学情的准确估价而仅从主观培养目标去设计题目,是从学科的角度低位、微观把握考试,无法做到客观理性的知己知彼,是造成试卷难度整体偏大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2012年历史高考试卷虽继承了一些历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的优点,有自身的亮点,但过于刻意追求本学科试卷的创新突破,因考试院和学者的主观意志而失去试卷的平衡性,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反思近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失去平衡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日益严重,追根究底,命题工作目标和命题小组结构的失衡是问题的根源。考试院希望以历史高考试卷的题目引领高中历史教育的方向,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以此为历史高考的首要目标却有问题。高考首先是对高中升入大学学生的科学评价与选拔,需注意各学科选拔平衡性和稳定性,所以首要追求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而各学科间与本学科评价体系的相对稳定也是评价信度与效度的保证。以高考引领教学必须服从这一大局,教育以学生为本,考试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以学生为本,仔细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利益,使学生成为考试评价探索的实验品,失去对考试难度的控制。因此,历史高考的命题一定要面向全体,保持稳定,适度求新,做到考试引领教育方向和保持科学公正评价的相对平衡。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高中历史教育情况和参加历史高考学生的水平拥有准确的把握,在这方面高考命题组构成失衡的问题又突显出来。虽然高考命题组确实是由大学学者与中学学科教师组成,但双方地位差距明显,命题组中大学学者拥有几乎绝对的话语权,过于强势的地位导致了力量的失衡。诚然,大学学者拥有观念新、视野宽、学识深厚的长处,在选择材料、视角,挖掘问题深度方面拥有优势,但学者往往长于学问研究短于命题经验,更对中学学科教育相对陌生,同时自身研究领域水平高但并非娴熟于整个学科领域,因此大学学者掌握试题最终拍板权就有脱离实际的风险,中学教师的弱势地位很难改变这种风险产生的几率。如果不顾大学学者的天然局限,由他们来单独承担命题失误的风险责任,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平。所以,应该让对高中历史教育更熟悉的市区教研部门和中学教师真正参与命题核心,摆脱从属地位,除建议权外明确拥有试题、试卷的否决权。其中,让市区教研部门参与,有利于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构架,缓解中学教师在学者面前的天然心理劣势,才能真正改变命题组的失衡结构,真正加强整个高中历史学科中考与教的联系。

历史高考试卷事关高中历史教育成效和选择历史加一学生的公平利益,不可不审慎应对。

参考文献

篇13

一、运用史料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产生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潜能,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历史资料中有许多史料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搜集或者引导学生一起参与搜集具有趣味性、典型性和时代感的史料,想方设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实际,就越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搜集历史资料:发动学生回家向祖父母和父母了解他们所处的年代的婚嫁礼仪;翻阅记录不同年代的服饰、建筑、饮食、习俗等老照片;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相关图文资料。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展示介绍,这些具有趣味性、典型性和时代感的史料,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去主动思考、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发挥,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加深刻、透彻。

现行高中教材以“专题史”作为基本学习单元,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史实体系。比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中,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着重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几个朝代丞相制度的变化、君力加强的措施。运用史料教学,可以补充大量的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相关内容,如反映丞相由坐着和皇帝讲话到站着和皇帝讲话变化的史料等,使得专题史的内容更加充实且有趣,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为其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

二、运用史料教学,实现情感价值观目标

历史学科教学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极不理想。在高中现行专题史体例的历史教材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基本上需要教师另行开发。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相关历史资料,并引导学生甄别、分析史料,进而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所获信息归纳、整理,从而分析、解答历史问题。如在学习“”时如何理解、弘扬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险阻的有关史料并进行分析;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七律》,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学生由此经历了因自主探究而得到的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并提出了自己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见解,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提升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三、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1.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史料归纳出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百家争鸣”时,就可以引用下列史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归纳道家、墨家与法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材料一:“……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材料二:“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分析就可以归纳出了道家、墨家与法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史料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搜集、引用多种类型史料,让学生对各种史料的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甄别史料真伪,判断和分析史料来源的历史背景,分析差异产生原因,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甄别史料、比较、综合分析、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比如在高考复习中可以引用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6题用过的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根据材料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1)你若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保守性或自主性。你会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哪一则材料能作为明朝妇女的婚姻存在保守性的原因?

(2)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如何看待?

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为论点找论据,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阅读、理解并作一定的分析。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判断所提供的史料的可信度,根据是史料的可信度来作评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得出了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甄别史料可信度、比较、综合分析等学科能力。

四、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历史结论或权威解释,而是要让学生成为有创新思想意识的人。创新是从质疑开始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史料教学,开阔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教材、专家的观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运用相互矛盾史料,引发冲突,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时,唐朝时是否出现夜市,在教学中由教师提供相互矛盾的史料。

两则唐政府对市场严格管理的材料: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

“太和五年(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请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敕旨。所拆侵街舍。宜令三月限移拆。”――《唐会要》卷八十六

另一则材料是教材中引用的反映夜市存在的唐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中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学生在阅读分析上述材料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疑问:唐朝到底有没有出现夜市?引发学生质疑意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后在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论证,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搜集与教材表述的观点大相径庭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比较,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探讨,按照教材的表达概括为:一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生;二是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价廉物美的东方商品,迫切希望开辟绕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篇14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教学 探究和运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的探究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集中体现和贯穿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那就是通过新史料和新情境的创设,来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史料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迁移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仅能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态度的养成,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

一、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史料考证能力,保证自己所用的史料有依据有出处有佐证,做到如唐人刘知幾所说的“博闻善择”和“言简而意丰”。反对那种把影视“戏说”当史料,也不提倡不加考证地把“杂史”、“野史”引入作为史料,特别是坚决杜绝那些故弄玄虚、张冠李戴、歪曲颠倒的史料作为教学的依据。即使是正史和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也要努力做到“互相参证”。其次要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史料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史料要切实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关联,同时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接受能力及已有历史知识的程度选择史料,但要避免“多多益善”,真正做到难度适宜,符合实际。根据需要,有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手中教材、教辅、其他版本教材史料,引入和吸收历年各地高考题、模拟题,以及生活中所遇见的作为史料,这样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二、有效创设问题,培养史料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地创设问题是史料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又是检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对史料设问时应根据史料类型和品质,注意问题设置的指向要有准确性,内容要有拓展性,通过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史料教学“活”起来“火”起来。如在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美国《1781年联邦条例》、《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史料,设置了一系列问题:(1)《1781年联邦条例》体现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它的制定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对欧亚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它有什么局限性?说明什么问题?(3)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美英政体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它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着点角度有所不同,层次深浅交替,形成立体结构。“思维随问题而出现,并与问题形影相随”,历史是思考的学问,思考和体会是学习历史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和解决有效的问题,启动学生的史料思维,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也就越来越充实。

三、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史料教学正是基于理念,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重构历史、分析历史、发现历史规律。史料教学首先讲究的是探求本源,加强研读,逐句过关,真实可信的史料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能体现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在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时要引导其还原时代背景,弄清史料的内涵、观点和出处,还要关注其按语和尾注。其次对史料的阅读要做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过关,真正读透读懂,才能真正用“心”去感受史料中隐含着的真正、鲜活的历史。最后,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所以对史料还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辩证的考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解读史料的内涵,增强历史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读史明智的效用。

四、通过史料情境,使学生掌握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

运用史料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可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中“经历”“体验”过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英国历史专家汤普森在《理解历史》中指出:真正学历史学习,应该把焦点集中在我们如何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要获得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方法来实现。美国的史学家柯林伍德说:“史学家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通过史料情境,学生感受、认识真实的历史,并得出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这是史料教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起到深刻认识、牢固记忆的作用。当然,在运用史料情境法时,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做到不偏不倚,有的放矢,防止跑题离题,还要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有效的协作,做到多思、多得、多悟,最终感悟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如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时,我设计以美国对朝战争和对伊战争为史料情境,将学生分成代表中国、日本、前苏联、俄罗斯和法国四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去讨论、去决策、去思考,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时代气息。在如何理解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和表现方面,我选取了中国主席、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俄国前总统普京发表的谈话为切入点,并与朝鲜战争时各国的立场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这两场战争的异同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最终实现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和感悟。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培养学生研习史料、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史料教学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史料教学,实现史实—史通—史论—史感的升华,是当今世界历史教学的主流,也是所有高中历史教学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堂·教材·教法(第9期),2006.9.

[2]刘松柏.史料研习与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国培”讲座教材,2011.10.

[3]虞云国.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历史观和史料史实.历史教学问题,2011,(2).

[4]瞿林东.正确认识和处置史料的五种方法.河北学刊,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