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业管理有关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物业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69-01
1.物业管理制度的概念
物业管理制度是关涉物业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是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业的基础性工作。一般而言,物业管理制度既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包括物业管理过程中规范各有关当事人行为的制度,前一类是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亦即物业管理公司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经营理念,制定的工作程序、职责范围、管理办法等,主要是为了明确岗位责任、约束员工行为、协调内部关系、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后一类则是指界定物业管理参与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各方行为,协调各方关系的规定。具体而言,物业管理制度总体上由前期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和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组成。前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物业接管验收制度、入伙手续及搬迁、装修规定;日常管理制度既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制定的房屋使用管理制度、房屋维持制度、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绿化管理制度、治安及消防制度以及综合服务办法等,又包括业主委员会制定的业主委员会章程、维修基金管理及使用办法、公共部位及共用设施使用办法等;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公司经理办公制度、各部门责任制、员工岗位责任制及综合管理制度等。
2.油田物业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油田物业管理行业内缺少专业人才,对物业管理行业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不利。
目前,油田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中第33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2.2 物业管理行业不具备规模效益,企业严重亏损,没有发展后劲。
目前,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不仅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群体优势,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等问题,很多物业管理企业仅管理着一、两个物业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于是,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不得不靠主管部门或开发企业的输血来维持生存,这已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进入物业管理行业壁垒不高、开发商盲目投资外,也是作为新兴行业的必然结果,经过整个行业激烈竞争“大浪淘沙”之后,物管企业将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转变。
2.3 物业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物业管理制度是一项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制度,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有的会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有所规定或体现。物业管理专门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物业管理的规定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和物业管理法律制度。这一完整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是运用法律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保障。因此,在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同时,必须健全相关的与物业管理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例如,楼宇的“区分所有权”问题和物业项目中的“非住宅公共地方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问题等的界定和规定,还有待将来制定的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去应对等等。
3.如何提升油田物业管理的发展水平主要措施
3.1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物业人才,为物业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人才,为物业管理持续发展提供个人才资源。发达、完善的物业管理,取决于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而且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并善于运用于实践。一方面,加强思想建设,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加强作风建设,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善于打硬仗的职工队伍;还有,加强培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3.2 组建物业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
物业管理并不是暴利行业,更有甚者可以成为微利,大多数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亏损,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同时,物业管理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中国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摆脱现行的小而全模式。为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注册门槛;另一方面,严格降低清除制度。启动物业管理市场预警系统,促使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清除一些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小、散、滥”物业管理企业,最终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物业管理集团。
3.3 走法制化发展之路,完善物业行业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以立法委保障的经济体制, 而且物业管理涉及的,既涉及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又涉及物业管理企业与供水、供电、供暖、煤气、物价、工商、税务、市政、环卫、绿化、邮政、电信、交通、公安、管委会、派出所、居委会等关系。这些关系如果没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调整,难以保证物业管理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加速建立物业管理法规体系,使我国物业管理尽快走上有法可依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服务。
4.结语
物业管理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在我国又是发展很快的行业。伴随着物业管理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找出问题的实质根源,寻求解决方法,是引导物业管理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关键。随着中央及地方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中会产生新的问题,物业管理理论研究会逐步深人,物业管理也会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谢卓君.我国物业管理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4(08)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公益性组织,其资金来源的主要是财政拨款,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有自己的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并没有复杂的经济业务的往来。因此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面就显得相对薄弱,并没有引起经济学者和社会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分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更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公信度,并导致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事业单位系统性的改善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结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加强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事业单位本身的利益,也为了保护国家财政和税收在合法层面上的正确使用。因此,本文的探讨就着眼于对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途径和措施。
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因素
第一,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往往规模比较小,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内控相对于企业内控来说相对简单,内控不以经济业务活动为主要内容,不带经营色彩,财会工作并不讲求效益化,缺乏内部压力。
第二,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其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尤其薄弱,在事业单位实现政府统一集中采购制度之后,虽然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的采购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但是各事业单位对财务的内部管理上仍然存在弊端,例如,新增的财政收入不能及时的入账,入账方式不能采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和实物登记账目,财务管理的负责制不明确,极其容易造成财产的流失和财产的挪用情况的发生[1]。
第三,事业单位不能有效控制费用的支出,对各种经费的支出缺乏标准,尤其对招待费、出发费、办公支出费的控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定和监督。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大多使用的是实报实销制度,单位规定只要有相关工作人员的签字认同,财务部门就可以对花费的资金进行报销,这种情况极易造成浪费现象和公款挪用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同时,花费的票据管理不周,并没有按照相应地程序进行报账,或者是迟报、多报,导致票据不能及时得到办理和验证,造成财务的入账困难和私设小金库情况的发生。
第四,各事业单位对预算的控制不强,各部门目前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策略,控制预算一定程度得到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对预算的整体控制把握不强。具体地说就是事业单位各部门对预算的计划和策略还比较简单[2],往往就是根据当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和去年的财政花费情况,并根据自身事业单位的特点来进行预算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将预算的计划实施到具体的细节之中,不能面面俱到的将预算统一到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针对预算提出的计划造成策略性和科学性都不强,不能做到合理的预算和更加适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预算系统。
三、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要严格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不断加强国家相关法律的建设,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政策,切实保障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管。目前新出台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财会监管的具体范围和监管的权限,加大了处罚的力度。一旦出现违规和违法行为,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的行为严惩不贷,并且要不断的加强相关法律的实施和建设[3]。
第二,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责任制不明确现象,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虽然承认自己对单位负有责任,但是一旦财会上出了问题,就会相互推诿,寻找解脱的方式或者是推卸责任。因此,要建立责任明细制度,在实际的操作中也要做到责任到个人,加强各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出了问题各个单位部门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应明确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责任不仅在于单位领导,还应包含单位内部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如财务主管或会计主管等。
第三,要强调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尽合理,许多单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管理漏洞较多。明确不相容的各个工作岗位名称及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部分承担市场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走向市场,这就必然要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使内部控制在这些事业单位中得到有效实施,在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的环节,应强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另外,在考虑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问题时,在相关控制点还要注意直系亲属回避问题。
第四,应虑对业务活动和内部治理的控制。与企业内控一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要强调全员责任和意识、贯穿所有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不能只关注经济活动,而忽视对业务管理活动和内部治理的控制。既要确保业务活动合规达标,又要使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合规,其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于内部治理,因此内部治理控制亦须规范。
第五,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从业培养,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更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度。因此,提高从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利用科学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提高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逐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建设的培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建设和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提高。
【关键词】石油企业; 物资管理;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前言
在石油企业中,日常工作中需要的物资数量非常大,总体采购金额也比较大。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物资管理质量,并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成为了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认识,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只有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控,并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形成对物资采购和流通的全面管理,才能提高物资管理的实际效果,为石油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石油企业物资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只有确保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才能到达物资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1.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应建立合格供方网络
考虑到石油企业物资供应商数量众多的特点,应根据物资采购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合格供方网络,将信誉好的企业纳入到合格供方网络中,便于日后对供应商的管理,提高物资管理的实效性,满足物资采购需要。
2.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应对物资供应商的准入资格进行明确
建立了合格供方网络之后,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中,明确对物资供应尚的要求,使物资供应商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对照整改,使供应商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在具体供货中以石油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物资采购流程为准。
3.石油企业应将市场准入制度作为物资管理的重要依据
参照其他行业的物资管理,石油企业在具体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应将市场准入制度作为物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并积极建立全面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对物资供应商的有效约束,最终达到提高物资采购质量的目的。
三、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应加强对物资供应商资格的评价
1.石油企业应定期对物资供应商资格进行评价
由于物资供应商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动,其供货范围和供应能力都存在预定的变化。为了及时掌握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石油企业应采取定期评价的方式对供应商的供货资格进行全面评价,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物资管理规定。
2.石油企业应根据物资供应商资格评价结果对供应商等级进行调整
对物资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定期评价之后,对不再满足物资管理规定的供应商应取消其供货资格。对供应商等级发生变化的企业应调整其供货范围及其享受的待遇。从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实际来看,及时调整供应商等级是十分必要的。
3.石油企业应督促物资供应商完善服务,提高供应商等级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供应商是保证企业物资采购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资格评价过程中,石油企业应从供应商角度考虑问题,应督促物资供应商完善服务,提高供应商等级,更好的满足石油企业物资采购和管理需要。
四、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应建立并完善的物资管理流程
对于石油企业物资管理而言,在具体的物资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就要根据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并逐步完善物资管理流程,使物资管理能够做到有制度可依和整体流程高效运转。结合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实际,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石油企业应根据物资管理制度,建立具体的物资管理流程
在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之外,在物资管理制度的指导下,还要建立具体的物资管理流程,使物资管理能够获得可靠的依据,达到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建立具体的物资管理流程是十分必要的。
2.石油企业应以企业实际需要为主,对物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从当前石油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看,物资管理流程不但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物资管理能够在统一的流程下取得积极的管理效果。基于这一认识,石油企业应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对物资管理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3.石油企业应从企业管理入手,对物资管理流程进行不断完善
根据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现实需求,对物资管理流程的完善,应突出高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能够在整体水平和整体效果上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石油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满足高效性目标。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石油企业要想提高物资管理效果,就要从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物资供应商资格的评价以及建立并完善的物资管理流程等方面入手,使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能够整体水平和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为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瞿伦革,栗东生.电子商务采购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J].数字化工,2004年04期
[2] 徐云梅.浅谈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思路和基本方法[J].湖北电力,2004年S1期
[3] 马金凤.统计分析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管理观察,2008年13期
[4] 王洪涛,葛伯华.推行物资管理整体优化提高经济效益[J].数字化工,2004年04期
【关键词】 软件企业 财务管理 优化
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先导型、高效益的绿色产业,是从事知识的提炼、总结、深化和运用的高智力型产业。软件企业是以提供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配套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为其经营业务和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软件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软件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部分软件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块“洼地”,这无疑对企业的顺畅和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随着财务管理在软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采取必要措施强化财务管理,成为软件企业改善经营现状、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软件企业的财务特征
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物资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而软件企业具有明显的知识型企业的资产结构特征,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无形资产是软件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
在软件企业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本、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无形资产是软件企业最需要关注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软件企业必须调整传统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必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损益的不确定性是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
在软件企业的成本结构中,作为固定成本的人工成本、场地费用和折旧摊销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当高,而各种变动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小。软件企业的部分共用模块可多次使用,相近产品可重用原已开发出来的模块,只发生新增功能模块或修改差异部分的开发成本,使得产品的总体边际成本下降,完全相同的产品甚至没有边际成本,所以销售的边际利润率在超过某平衡点后,会有一个快速上升过程,销售毛利率对销售额非常敏感,销售额的规模效应明显。由于固定成本较大,变动成本较小,销售额的规模效应明显,导致软件企业的损益因销售额的变化而大幅波动。只有在均衡的市场里,软件企业的损益才相对稳定。而均衡的市场只是暂时的、偶然的,所以通常情况下,软件企业损益的稳定性较差。这一特点也直接影响了软件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使得财务预算的执行较难把握。
3、风险管理是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软件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开发的风险。软件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是技术创新与开发,而软件市场变化快,产品易被淘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经济效益如何,均难以预测,一旦研究开发失败或技术落后,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二是市场风险。研究开发出的软件及提供的技术服务,在市场上是否能被接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技术的时效性风险。软件企业的高收益往往来源于软件产品所含科学技术知识的垄断性、排他性和先进性。然而垄断性和先进性又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种时效性也越来越强。四是资金风险。以开发软件作为主营业务的软件企业必然存在软件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的问题,进而给企业资金回收和筹资的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即使开发成功,若开发效率低下也会增加开发成本,同时还会产生资金折现率风险,这些将都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回收和偿还。
二、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不少软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是技术人员出身,重视技术研发和销售,而对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同时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认识也有偏见,往往把过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事后的记录、审核、分析,忽略了事前财务预测、决策和事中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2、财务管理手段单一
有些软件企业虽然采取了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但是手段比较简单,无非是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投放来获取回收,依然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有的软件企业设置的财务人员局限于核算功能,弱化了财务管理的职能,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决策层所关心的资金流、信息流等重要的财务信息,决策层由于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从而威胁到企业的市场地位。
3、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1)缺少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没有根据软件企业的特点设计预算机制,没有将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成本资金控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2)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软件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基于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或出资者的需要,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缺乏合理性。有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只对员工有约束作用,管理层却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再加上企业内部审计由于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导致其独立性明显削弱,使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3)风险控制机制缺失。有些软件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未系统建立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预警、实时监控与汇报、风险处理的有效风险管理机制,这无疑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隐患。
三、软件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之道
1、提高企业全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并支持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实,这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能够贯彻执行以及执行效果优劣的关键,也有利于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要树立过程财务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软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通过企业各单位、各环节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各单位、各部门,甚至每个员工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核心地位,并同心协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实施柔性化的全面预算管理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不能适应软件企业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柔性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更适用于软件企业,柔性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与企业战略相配合,针对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且经济地调整预算,系统、持续地处理预算管理活动中不确定性的预算管理系统。柔性预算管理应是融合了目标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作业预算等多种方法,建立在对软件企业各项活动成果动态评估的基础上,使预算更具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切合软件企业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
3、健全适合行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软件企业函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内部会计控制,发挥会计控制在软件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发挥内部管理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保障作用,从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劳动管理、软件开发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建立目标责任制,要落实到每个岗位、员工,用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认证标准来确定每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并用流程管理制度来记录、考核、评估工作质量,这样由点及面,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从而达到适时控制的目的。再次,结合软件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握重点环节,在控制活动中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软件企业的内部控制具体化、可理解和可操作化。
4、建立软件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软件企业成本主要由价值链上各个企业成本构成,包括劳动力成本、开发成本、销售成本、硬件材料消耗成本、税金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服务成本等。只有降低价值链上各个企业成本,整个价值链成本才能降低。软件企业应充分分析价值链上的成本因素,重点关注可控成本,有针对性地控制价值链上的成本。例如,通过实行网络销售,形成软件生产商、销售商一体化的生产、销售、服务模式,或通过用户访问网站方式销售软件产品,减少销售人员的劳动力成本、广告成本等措施降低销售成本;再如,软件企业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在技术与人才一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搭建好自身的价值链,并使其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各项措施的联动力图使价值链上整体成本降低,增强企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虽然软件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其特殊性,并存在一些难题,但是只要依据行业特点抓住财务管理的重点,注重措施的实施、制度的执行和财务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财务管理的水平就会得到改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会因此而受益。
【参考文献】
[1] 谭旭: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09(3).
[2] 王京:软件企业的财务规划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关键词: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 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职业学院应对内部管理工作及时调整,主要针对此财务工作严格控制。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还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每个学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完善制度,搞好内控
1、授权审批。授权审批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分配制度,只有经过允许后相关人员才能参与财务处理工作。付款授权审批的形式一般分为特别授权、一般授权两大形式。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后,我们还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权利划分,让整个项目实现改革处理,从整体上搞好财务控制策略。财务管理时要坚持集体决策,而对于日常开支审批采取一般授权即可。面对一些特殊的财务问题,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人员处理。
2、票据管理。对于相关的数据证明,如:采购发票、验收单、入库单、合同等必须要严格审查管理,确保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这对于现代学校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票据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银行账户、印章及票据的管理。另外,还需不断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好财务信息收集处理,将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记录,防止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处理一些关键的采取资料时,必须留有备份,这样可以在受到损失后及时处理。
3、财务监督。实施有效的监督制度能防止财务工作出现问题,通过监督的方式能提高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让职业学校的财务明细更加真实。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监督计划,促使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实际化道路,保证每个财务人员发挥作用积极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可对财务部门财务监督制度,定期检查账务,查阅账本,这不起到了财务监督的效果,也能根据实际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采取考核分析策略,参照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保证财务制度全面开展。
4、人员调控。财务管理工作能否发挥成效,重点还是要借助于各个财务人员作用的发挥。因而,学校领导在制定财务管理计划时,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地调控。管理只是一种方式,而制定管理策略才是实现管理价值的根本途径。学校应该根据当前的运营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资金消耗来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策略,如:财务报表、公开财务等,对于内部资金的收支实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就能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为学校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职业学院要关注财务人员培养,不断改善会计专业资格考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时考核调整。
二、完善预算管理,提高教育投资的综合效益
1、坚持原则。对于财务工作的编制安排,职业需要必须要坚持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管理准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财务管理流程顺利操作。学院需根据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以收定支,力求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收入预算应在稳定操作的条件下进行,对于难以确定的收入不要列入收入预算中,支出预算则要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准则操作。
2、收支控制。对收入预算进行编制时,需根据前年的收支状况进行预算控制,对校内正常开支的资金合理控制。编制支出预算时需参照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需要和学校的财力测算编制,同时要确保支出预算能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他各项支出,就能让学习的各项资金都得到充分使用。
3、执行预算。对于编制好的预算制度应全面执行,这样才能显现出预算工作的内在价值。预算执行在预算管理中是很关键的环境,财务人员要不断完善预算执行的力度。职业学院的预算在经过审核之后,才能发挥法律效力且指导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每个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这样才能显现出预算的作用。
三、资产管理,防范流失
1、财产记录。财产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项目,对于现有资产严格控制能避免学校资产流失。面对信息化背景下,职业学院要构建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整个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会出现不明流失等问题。
2、绩效考核。学校应采取措施维持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结合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整体业绩考核,安排好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固定资产的实施有效控制。这类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职业学院资产的配置,调整资产的使用效率。
3、授权操作理。对于一些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要重点管理,通常采取的管理措施为“授权管理”。如: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方面,这些就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实施资产控制。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方可对资产管理,这是维持资产安全的有效策略。
4、账实核对。对学校日常开支的各个项目,财务管理者必须要做好核对工作,防止出现账务不明、收支不清的问题。最后还要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对比,出现异常问题后摇及时分析账实不符的原因,同时制定有效的策略做好处理。
四、结语
财务管理是职业学院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保证学校财产的有效利用,学校应当采取多项措施搞好财务管理工作,让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能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淑玲.高校会计核算新思考[J].会计之友,2010(4)
摘 要 在这个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制药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切入点和突破口,是以资金为导线的综合性管理, 渗透在企业管理系统的其它分支(营销管理、决策管理等)当中并发挥主导作用。是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的时期,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生产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制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现状,探讨和研究了优化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以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促进制药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制约企业 财务管理 优化 对策
新的时期,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的展开,企业逐渐从政府的附属物变为市场的主体,正逐渐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者,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正以信息化为先导而迅猛发展,这些因素使传统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面对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应在管理观念、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尽快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升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影响我国现代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
(一)原料质量有 GMP 认证要求束缚
根据现行的国家食品药监局的相关规定,GMP 认证已经成了制药企业的质量通行标准,使得制药企业的原料投入比例拥有着严格的限制,从而能有效保证原料投入在财务管理上是可信赖和依靠的。
(二)营销渠道的独特性
现代制药企业的营销渠道有别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制药企业一般是以推销为主,而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制药
企业的药品推销费用一般都非常高,而且有一定的垄断性。
(三)产品价格形成的特殊性
我国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基本都要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招标。而招标价格也基本是由招标部门根据制药企业的报价做出衡量。通常,由于行业特点和经营特点的不同,制药企业跟普通的工业企业相比,招标价格一般较高。
三、制约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发展意识不强, 内控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经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中,部分制药企业中领导者的集权现象比较严重,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于财务活动的实质,财务管理各原则的内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且许多制药企业的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一名财务人员在几个或在十几个企业同时兼职,更换频繁,有的甚至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更换两、三个会计,税务机关查帐时要找两三个会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凭证不合法、会计数据不准确、会计资料不完整,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象。 制药企业负责人普遍存在只注重了利税指标,不重视对资金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熟视无睹,疏于监管。
(二)抗风险能力弱,融资困难
当前,我国制药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政府部门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及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加强互利合作,为制药企业开辟融资新渠道,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但是目前制药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仍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企业规模小,资信度较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制药企业发展政策的逐步调整,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诸多制药企业普遍实力薄弱、资信度较低,缺少可抵押的物品,很难争取到有效担保或相互联保。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中小制药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运营和管理能力滞后,而且产权主体不明晰,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权、责、利的分配混乱。
(四)运营模式与国家的廉政政策差距较大
企业为了推销药品,必须在医院和医生方面发生大量的费用。国家一方面在医生和医院的管理上推行廉政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药品价格不断挤压企业利润。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这反映在财务管理上,企业的药品价格不断受到降价冲击,企业的营销模式受到考验,企业的财务难移走出灰色地带。
四、优化制约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在制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建立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经营现金流和投资、筹资现金流为主要内容的资金预算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要求,进一步整合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提升全面预算水平。实践证明,加强信息反馈控制,按照“多级预算,两级管理”模式要求,建立多层级预算管理跟踪报告制度,以便分析和监督预算的完成情况。建立财务预算报告与分析制度,将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有序运转,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电力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建立完善预算体系的同时,还应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和执行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使其形成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框架和相对独立、职能完备、体系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以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 财务监督制度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高制药公司经营决策的经济可行性、 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而且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实现全方位控制,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共享
众所周知,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过程,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对自由现金流没有统一,结算中心便失去存在的意义,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制药无论是买卖交易,还是物流和资金流,这三大过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传递和交换。 财务管理中,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配置和统一使用,有利于所有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现金流出监管
在资金管理和控制中,应及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动态,合理调度资金,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
(四)转变企业的运营模式
以技术为突破口,不断开发新产品,进行经营模式转型,与国家的政策相融合,变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彻底解决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的根本出路。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多价廉疗效高的药品,真正用科技捍卫健康,才能走出目前制药行业的尴尬境地。
五、结束语
制药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质的飞跃,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事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论何人何事一律公正对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条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力求通过财务管理的强化、优化,增强企业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志望.对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会计之友.2009.10.
[2]徐鹏华,王月华.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2.
[3]雷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现代企业.2010(01).
【关键词】酬金制;包干制;代管资金;预算;营业税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65-2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关于房地产售后服务的一部分:物业管理行业的有序、良性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房地产企业及业主的重视,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一方面可以反应开发商对楼盘的市场地位、销售目标群体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地产公司再销售,取得好的再销售成绩、创造良好的继续销售口碑的基石,是一种良性循环,这就需要公司管理者在实际的应用管理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创造出适合双方的、双赢的管理体制。针对这种管理需求应运而生的物业管理“酬金制”深受欧美国家及港澳地区管理企业的推崇,并且这种有别于与传统的“包干制”的物业管理方法,也已经越来越被内地的房地产商重视及使用,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房地产业发展相对快速、成熟的地区,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管理成果。
物业管理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管理资金中,提前一定比例或者固定费用作为酬金支付给物业公司,其余资金全部用于物业管理区域的管理和维护支出,结余或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物业服务酬金制之所以被认可并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有以下优点:“酬金制”更加有力地保护了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的利益。“酬金制”模式克服了“包干制”模式的弊病,即是在同等收费标准下,提供的服务项目越多、服务质量越高,所支付的成本相应也越高。在“包干制”模式下,物业管理企业干得越好,挣得越少。这样一来,许多物业公司往往降低服务水平、减少服务项目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损害了业主的利益。长期如此,必然导致服务质量不到位,物业管理企业也就可能会被广大业主炒掉。而“酬金制”下的“酬金”是物业管理企业获得的收入。“酬金制”不会混淆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收入,从而避免业主的收入被侵占。
“酬金制”加大了物业服务运作过程中的财务透明度,大力推动了物业行业的市场化进程。采用酬金制的物业管理企业在接管某小区时,要向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提交详细的服务期间物业服务费用的财务预算。在预算中明确服务区域内的组织架构、人员编制、服务等级标准、维护保养的等级标准等指标和所需的资金,进而算成每平方米的物业服务费用,经业主大会同意后,形成书面合同加以实施。这样的财务核算既要求科学严谨,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为后期的服务监督提供了依据。
酬金制是实现阳光财务的有效途径。物业服务收费采用酬金制,是物业服务收费实现阳光财务的有效途径。“酬金制”下物业管理的财务从理财的角度看,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公司财务理财,一个是以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为核心的物业管理处财务理财。前者是一种企业自主经营活动,物业管理企业的公司财务是为物业管理企业自己的经营行为理财;后者则是替业主理财。在酬金制下,物业管理企业只能从中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提取物业管理费的酬金,剩下的钱全部都是业主的,所有权也是业主的。酬金制将物业公司与业主的权益严格分离开,更具透明性。酬金制下,物业管理企业以人的身份管理业主的物业和交来的资金。同时,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代业主选择最适合的专业服务提供商,并负责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些管理活动、监督活动和物业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合理,都需要得到业主的认可。业主也有权参与物业管理活动中重大事项的决策。但是多业主状态下的个体业主是实现不了这种认可和决策的,这就要求必须通过一些形式和合理的程序来体现全体业主的权利。使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物业管理活动,实现业主的可监控行和共同参与管理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说,酬金制虽然有以上优势,但由于是新的管理方法,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疑问的地方,需要被广大业主接受和理解需要一定时间和实践。在实际应用中,按照《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酬金制的定义,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收取的物业服务费属于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由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服务企业酬金两部分组成。那么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说,其实际的收入只应是酬金部分,其余只是代管资金,不构成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也不应计营业税。事实上,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物业服务费应全部计入企业收入、计缴营业税,物业费收入产生的营业税由业主承担,属于小区支出的一部分,由物业公司代缴,物业公司只负担酬金收入部分的营业税。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业主会产生疑问,自己的资金用在自己的小区中,还要交税?况且业主委员会不是一个法律主体,本身没有纳税资格。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率先进行了试点。北京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6月13日的第8号公告《关于酬金制物业管理服务有关营业税政策问题的公告》中指提出:对于物业管理企业开设单独账户存放为业主委员会代管资金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这个公告的出台,既解决了广大业主的疑惑,同时也有利的推动了物业酬金制的发展,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但是在笔者所在的天津,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推出,业主仍然要承担这部分税金。
另外,一些业主片面理解《物权法》中业主的权利,强调物业服务费是“业主的钱”,业主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特别是实行酬金制的物业服务项目,业主的这种认识尤其强烈;而物业服务企业则认为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物业服务费交到物业服务企业以后,物业服务企业拥有使用权。
以上问题,容易导致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认识上的偏差和分歧,进而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引发纠纷和矛盾。
一、 工资组成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提成+满勤奖+工 龄工资
1)基本工资:1500元。
2)绩效工资: 500元,即每月的任务工资,每月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即得全额绩效工资,如每月没有完成任务指标按照比例扣除,如:任务是100万元,完成50万元,得绩效工资250元。(任务见月任务分解表)
3)提成:完成任务以上部分按0.3%进行提成。
4)满勤奖:每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有2天带薪休息,如没有休息全月工作给予满勤奖100元。
5)工龄工资:满一年的员工工龄工资为50元/月,满两年的员工工龄工资合计为100元,满三年的员工工龄工资合计为150元,满四年的员工工龄工资合计为200元封顶。满五年以上的员工根据全年的工作表现和完成任务情况,按照公司的奖励机制方案执行。
二、考勤制度:
1、 夏季作息时间:5月1日----10月1日
早7点30分-----晚18点
冬季作息时间:10月1日---4月30日
早8点------------晚5点
特殊岗位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2、员工应按时上下班。按指纹签到为准,如不能签到要和你的直接领导说明情况。如不说明视为迟到或早退。
迟到:员工未按规定时间到岗视为迟到。迟到一次罚款5元。当月累计迟到3次(含3次)取消当月满勤奖。
早退:员工未按规定时间离岗视为早退。早退一次罚款5元。如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返回或不能回公司签到需要和你的直接领导说明或请示。
旷工:未经请准假或假期已满未续假而擅自不到岗者视为旷工。旷工一天按事假三天处理,连续旷工3天(含3天)扣除当月工资并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请假制度:
业务人员在完成当前工作的情况下可带薪休息2天,休息时必须执行交叉休息,休息人员要提前和你的直接领导说明,休息者手机不得关机,如关机或拒不接电话一次罚款100元,如有特殊原因当时未接电话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未接电话拨回者不进行处罚。
1、请假要求:员工请假,无论何种假,除紧急情况(指个人急症,直系亲属急症,或发生意外事件),可电话同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请假,并于24 小时之内,履行书面手续外,一律事先填写请假单,按照准假程序,经批准方可生效。
准假权限:( l )部门经理:1 天;( 2 )副总经理:3 天;( 3 )总经理:3 天上。
2、事假:员工因个人事务,必须亲自处理的,根据工作安排以及实际情况需要酌情核给事假。员工每月事假累计不足4小时(含),视为正常出勤,超过4小时,按实际出勤以天为单位计扣,事假以天为单位扣发岗位工资。
3、病假:请病假三天以内的,由部门主管领导审批,三天以上病假凭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并有部门领导签字,病假条及诊断书交人力资源备案,病假工资按事假处理办法执行,连续病假超过一个月的取消工龄工资,工龄从假后上班起计算。
4、工伤假:员工发生工伤本人无责任的,在治疗期内每月发放基本工资和工龄工资,员工发生工伤本人负次要责任的,在治疗期内核发最低生活保证金即基础工资,取消工资的其余部分本人违章或违反操作规程发生工伤事故,本人负主要责任的发生的工伤,不负责工资和其他福利。
5、婚假:持本人结婚证,经本部门领导同意方可休假,带薪休假为七天,结婚证复印件及假条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if !supportLists]-->5、 <!--[endif]-->产假:女工生育休假为六个月,休假期间待遇没有工资待遇保留工龄工资,超过六个月上班的取消工龄工资,工龄从产假后第一天上班起计算。
<!--[if !supportLists]-->6、 <!--[endif]-->丧假:员工 亲属(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丧亡时带薪休假期为三天,员工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偶祖、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丧亡时带薪休假为1天。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离职:离职包括自行离职和因为违反公司相关规定辞退者。自行离职人员必须提前一个月向你的直接领导提出申请,离职人员在离职前必须和财务、库房账目核算清晰无往来账目,交出客户资料、产品资料、属于公司的物品等,必须将手中的客户欠条结算清,否则扣发余额工资,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上报公安机关。离职人员不得再用公司名义处理各种事物或非法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上报公安机关处理。
<!--[if !supportLists]-->五、 <!--[endif]-->公司形象:员工形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员工形象直接代表了企业品牌形象外。同样,也可以直接利用员工形象进行对外的品牌广告宣传。 外表仪容仪表是员工形象展现的首要途径,那么员工内在形象要素就可以说是员工对企业形象的一个真实反映。
所谓的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 分为企业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企业的内在形象主要指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企业形象的核心部分。外在形象则是指企业的名称、商标、广告、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
每一名公司员工都应该注重自身形象,应有良好的自身修养。不管在公司内或在公司外,都要注意服饰的整洁与得体,语言和举止的文明,不得留长发、胡须、长指甲等。不得与公司员工和客户发生口角及打架斗殴现象发生,如一经发现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关键词]石油行业;物资供应;分段管理;流程关键点
石油行业的供应物资与油田材料具有品种规格数量大、型号复杂,生产与使用单位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实现石油行业物资供应的科学管理,对于降低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石油公司运作效益,促进石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石油行业在物资供应方面采取了分段管理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采购效率,保证了物资供应的顺利运行,但在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合同审批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分段管理的有效实施,亟须进一步研究解决。
1 物资供应分段管理的概念
石油行业物资供应的分段管理,就是按照石油公司对于物资采购供应业务流程的具体要求,将石油行业物资供应部门中作用相互制约的岗位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离,使各个业务环节之间形成相互监督、制约、验证关系的物资供应管理。
2 石油行业物资供应管理的现状
目前,石油公司的物资供应部门已将业务流程和控制点进行了分类,将相互有制约关系的、不相容的业务流程和职务、岗位等进行了分离,实现了物资供应五个环节的分段管理,形成了石油公司物资供应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验证、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制订了《油田外部市场物资供应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物资计划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划分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不相容的岗位或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单一部门对任何一项业务活动均没有完全处置权,从而遏制了违纪行为的发生;建立了物资供应例会制度和采购资金分配制度,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达到了物资供应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借助先进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对物资供应的各环节进行管控,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了信息整合,实现了信息化管理。[1]
在分段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规范的采购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物资供应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分段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亟待我们分析和解决。
2.1 计划制定环节
由于设备物资更新速度较快,而物资采购部门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不能及时更新采购内容,或者对新购置的设备配件的消耗规律了解不清楚,造成采购的物资无法使用;部分项目对所需物资的需求数量、规格型号等采购计划不够准确、详细,给采购部门的采购工作带来困难。
2.2 质量检测环节
检测手段还不够丰富,检测的标准划分还不够明确,内部检测和送权威机构检测的取舍不当,整个质量检测环节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2.3 价格审核环节
石油行业物资采购大多依据主要物资的市场价格、公司总部的指导价格、供应商的出厂价格进行价格的谈判和磋商。然而目前石油公司的物资供应部门有关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与预测、ERP系统价格的维护等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谈判价格依据不完整、价格信息相对滞后,对价格审核环节造成了阻碍。
2.4 合同签订环节
目前的合同审批与签订周期较长,合同审批步骤烦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应的采购行为规范化的作用,但是却减慢了信息传递速度,造成物资供应时间不充分,延误生产与采购。
2.5 支付环节
由于物资采购中支付的滞后性,不能对供应商的资金进行及时结算,常常产生利息损失等费用的争议问题。
石油行业物资供应实施“分段”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困扰了物资采购工作的进行。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采购形势的发展,提高石油行业物资供应的管理水平,应当通过加强流程关键点的控制,以填补分段管理的漏洞,完善石油行业物资供应体系。
3 石油行业实施分段管理流程关键点控制的措施
通过对“分段”管理核心内容的解读、分析,对照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加强物资供应市场的分析研究,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掌握工作主动权;着力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提高工作预见性;加快改革传统落后的采购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新型采购模式和采购方法;加强采购价格监管;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安全、快捷的审批程序;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检测体系;建立货款支付与采购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网络化采购;加强物资供应队伍素质建设;清理整顿供应商网络,实行资格预审和动态管理。
通过对分段管理理论的解读,以及对石油行业物资供应“分段”管理实践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实施分段管理流程关键点控制的措施。
3.1 加强计划管理,提高采购工作的预见性
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日期提出物资需求计划,为接下来的采购工作预留出足够时间;相应的物资供应人员应当积极与需求单位进行沟通,掌握需求单位的工程进度,以便及早获取制订计划的材料。在制订计划时,应当对照材料申请单,清楚的说明对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一是明确在物资的型号、等级、品种、规格方面的具体要求;二是明确适用的范围和检验规程;三是明确所采用的质量体系标准;四是制定质量纠纷方面的规定;五是明确到货验收的方法。
3.2 把住质量的关口
根据采购物资的价值、制造工艺以及重要程度,将物资的质量分为A、B、C三类进行控制。对于A类物资,必须签订驻厂监造的合同,并及时进行复检,要求监造单位定期提供监造报告;对于B类物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进行出厂检验;对于C类物资,在到货时组织验收,按照验收的相关规定填写验收记录。
3.3 促进供应商管理规范化
一方面,石油公司及其物资供应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供应商选择的相关标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总体上说,良好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合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较为低廉的物资生产供应价格,能够按期准时交货,具有良好的信誉,发展趋势较好。石油公司的采购部门应当结合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后作出选择。另一方面,对筛选出的供应商建立质量信息档案,获取其产品特点、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培育扶持出具有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型、主力型供应商,保证供应商队伍的稳定,并在之后的订货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2]
3.4 加强对物资供应市场的分析
物资供应采购部门要及时掌握国家行业政策信息和宏观经济的走势,密切跟踪市场形势,把握市场的动态,及时开展市场形势分析例会,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保证物资供应工作在市场上的主动权。对于部分紧缺物资,应当及时规划调整,优先安排资金,锁定货源,防止物资供应短板的出现。[3]
4 结 论
“分段”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突出其强劲的生命力。通过加强对石油行业物资供应“分段”管理流程关键点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弥补短板和不足,实现物资供应的科学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崔珊珊,刘爽,董园园.关于石油装备行业中采购管理的研究――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处为例[J].青春岁月,2012(13).
一、旅游业发展趋势及整体就业情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据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国旅游局的统计,旅游业每年以飞快的速度在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中国的旅游业,从2000年开始也迈入了飞速成长的行列,无论是从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还是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都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世界组织预估,在2020年以前,中国将成为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和旅游输出国。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旅游行业的就业灵活多样
旅游业包含的要素很多,基本的有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和娱乐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旅游专业的相关人才。这些就业领域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就业成本低,就业增长快,拥有很大的潜力,带动性强。
旅游业的就业非常紧凑、密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旅游核心产业的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住宿管理、景区、车船等工作人员、旅行社工作人员,还有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第二类是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比如餐饮行业,娱乐行业,公共运输行业等。最后,还有更宽泛的旅游经济就业人士,经统计显示,中国旅游经济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的24%,充分显示了旅游行业在目前中国市场的就业优势。
(三)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
旅游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服务性,需要的是岗位技能型人才,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实践能力要求甚高。而毕业生刚踏入旅游行业工作,肯定要从基层工作做起,必须熟悉基层工作内容和环节,也就是说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一般先从前台、销售、导游等一线岗位开始,然后再逐渐转向高级管理或者技能行岗位,而且成长周期往往比较长。
二、中职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的就业优势
中职学校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普通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技术,培养人才的目的性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就业而服务的。相比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习更贴近企业人才的需求,贴近行业发展的需要。而旅游行业又是以实践性为突出特点的,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操作和处理实际问题,这些经验和知识,使得他们在工作初始就能一展身手。而且,很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以拿“双证”,除了学历毕业证,还要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证书,拿到职业证书相当于一只脚迈入了行业,有利于学生开展工作。
其次,与本科生相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心态上和操作能力上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因为,虽然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上要优于中职学生,但是很多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操作能力很弱。并且,很多本科生以自己是大学生自居,对一线的工作不愿承担,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不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并且,本科生在旅游企业内的流动率也非常高,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难以适应自认为“低级”的工作,认为自己的所学所想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以体现,出现大批的跳槽、离职现象,致使旅游企业的员工流动性极高。也造成了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愿采用本科生。
三、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
(一)招聘渠道和招聘时间
经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旅游企业对中职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招聘主要是通过网上招聘,企业在招聘网站上信息,学生投简历然后应聘。还有企业去学校进行校园招聘,或者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进行选择,也有的是通过家人或者朋友介绍,这些都是辅助的招聘渠道。
而从招聘时间上,招聘的高峰期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和五月份。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后,很多员工因为自身的发展和薪资待遇比较低,可能出现大批的跳槽现象,企业必须补充新进人才。而每年的五一过后,旅游行业开始由淡季转为旺季,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也形成了招聘的高峰期。但是,矛盾的是,学生在五月份还没有完成学业,很多同学可能因为学分或者考证等其他的原因错过了五月份的招聘,而等到七月份毕业已经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二)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旅游行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首先最看重的还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生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旅游行业特殊的性质决定的。其次,很多企业还希望毕业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为旅游业的服务性质突出,如果道德素质差,跟顾客发生争执,很容易影响企业的形象建设。另外,学生的适应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
就目前来看,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比较令企业满意的,但是相比起高层次的人才,中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也是企业希望中职毕业生加以提高的能力。
(三)企业提供薪资待遇的意愿
关键词:国有垄断企业;劳务工;职业生涯管理
Abstract:The career management for the outsourcing laborers of state-owned monopoly enterprise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 model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ate-owned monopoly enterprise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Key words:state-owned monopoly enterprise;outsourcing laborer;career management
国有垄断企业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它不是一种完全的经济组织,是行政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统一。相对于其它企业而言,它们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当前过剩经济特征显现的背景之下,国有垄断企业依靠特殊资源与技术来获得持续领先优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1]。
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之间的矛盾尖锐。一方面,劳动用工总量庞大,内部冗员较多;另一方面,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又不得不大量利用外来劳动力。在国有垄断企业中,“多元制”用工现象普遍存在,劳务工(即非正式用工)数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正式员工数量。
如何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调动各类员工的积极性,是国有垄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将会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并且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因此,针对国有垄断企业的特殊性,开展劳务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国有垄断企业劳务工特征分析
在国有垄断企业中,通常按用工身份实施“差别管理”,不同用工身份的员工在待遇及职业晋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的客观存在,使得劳务工的心态始终徘徊在企业的家门之外。与正式员工相比,劳务工承受着更多更特殊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劳务工普遍存在着雇佣心理、消极心理和自卑心理。
1.1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导致劳务工的雇佣心理严重
目前很多派遣公司的管理还不是很成熟,招聘工作实质上是由用工单位主导,一旦派遣成功,员工与派遣公司的联系就比较少。由于劳务工的人事关系在派遣公司,但劳动力使用却属于用工单位,虽然在用工单位工作却不属于该单位员工,所以常会有归属模糊或归属冲突[2]。劳务工往往缺乏工作积极性,只重工作数量不重工作质量。
1.2发展空间有限以及激励政策不对称导致消极心理
在国有垄断企业中,劳务工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一般情况只有正式工才有晋升的机会。劳务工的职业发展通道非常狭窄,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正式员工,但这个过程太漫长且几率微乎其微。与正式员工相比,劳务工在激励上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企业往往注重正式工员工的激励,而忽视劳务工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观需求。负向激励大于正向激励,导致劳务工对激励方式的满意度低。职业发展空间的限制以及激励政策的不对称,使得劳务工,尤其是高素质的劳务工,产生消极情绪,对企业归属感不强,其组织承诺度较低。
1.3劳务工与正式员工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公平性导致自卑心理
相对于正式员工,劳务工在用人单位地位比较低,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比较多。劳务工与正式员工在一起工作,正式员工明显受到更多的照顾与帮助。劳务工工作量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公平的回报。通常生产一线比较繁重的工作就是属于他们的,并且得到的回报又要比正式员工低。身份差异引起的种种不公平,严重破坏的劳务工与组织间的心理契约,更增加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2 劳务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思路
国有垄断企业对劳务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其流动性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抑制员工个人与企业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避免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丧失。
劳务工由于其“双雇主身份”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心理防范意识,心理契约较不稳定,其职业生涯管理相对于传统用工形式下正式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更加复杂,其中以“期望”为核心的内隐的心理契约的维系和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国有垄断企业劳务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式以心理契约为中心,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下,受外部环境影响,是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过程。企业通过“职位预知”,把企业情况、员工发展前景、企业对员工的期望、职位要求、企业责任和义务等信息真实地传递给员工。同时在了解员工个人职业期望和工作兴趣,评估员工个人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人力资源计划,指导员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订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通过企业文化宣贯、岗位培训、导师辅导,确保他们具有顺利开展工作的能力,以提高劳务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国有垄断企业劳务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要特别关注员工的公平心理,在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劳务工因身份差别导致的不公平感知。劳务工的心理契约维系与平衡的措施包括: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公正的薪酬福利待遇、职业竞争力培训、公正且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公开交流与沟通机制等。企业要关注劳务工心理契约变化,预测其心理契约破裂的倾向,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减少员工的消极反应。通过各种方式与员工进行交流与沟通,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方面了解员工的优势和需要,帮助其调整职业发展规划,巩固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实现员工职业生涯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双赢。
国有垄断企业可为劳务工提供业务或技术双通道职业生涯路径,两条通道同等级间的薪酬水平相近,发展机会也较为相似,其中的佼佼者都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员工进入企业后,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工作价值观和强项技能选择一条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通道。
劳务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具有特殊性。企业在帮助劳务工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时,应该努力让他们明白:一是工作岗位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二是劳务工与正式员工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企业关注每位员工的整体工作表现,不论该员工是否属于现企业,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都有机会转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参考文献
各证券监管办公室、办事处、特派员办事处:
我会已将《关于证券公司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机构字[2003]107号)通过交换方式抄送你办。但是,目前大多数证券公司还未收到此通知。鉴于该通知事项的紧迫性,请你办将该通知及时转发辖区内各证券公司,并督促其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证券公司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机构字[2003]107号)
机构监管部
2003年5月15日
关于证券公司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证监机构字[2003]107号
各证券公司:
近一时期,部分证券公司开展了对业务创新特别是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创新的研究,少数证券公司还与商业银行合作,向特定或不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集合投资计划,开展了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为加强对证券公司从事的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是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相比,这一形式涉及的当事人较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管理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如处理不当,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为此,中国证监会正在加紧制定规范证券公司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管理办法。在新办法实施前,证券公司不得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集合投资计划,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自本通知之日起,正在募集的集合投资计划,必须立即停止募集。
二、本通知前已经开展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应当自本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将与集合投资计划有关的合同、产品说明书、宣传材料等报送中国证监会审查(同时抄报注册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并立即按照以下规定,对已经开展的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中的不规范做法进行纠正:
(一)、证券公司不得以书面或者口头、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委托人承诺承担投资损失、保证投资收益;向委托人提供投资收益预测的,应当有充分的根据,并以书面方式明确说明所作预测仅供委托人参考,投资风险由委托人自行承担。
(二)、集合投资计划使用的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应当由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资格的商业银行托管。
(三)、集合投资计划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关于委托人与受托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证监机构字[2001]265号)的规定。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F11-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11-0076-02
一、企业集团财务制度
企业集团财务制度包含集团所有者财务制度和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团所有者财务制度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按集团所有者的意图和要求制定的财务制度,其主要功能是维护集团母公司股东与集团的财务行为,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依据,同时也是保障集团利益及集团母公司人和经营班子利益的规章,并明确相应的责权;另一层含义是指按母公司要求制定或由母公司制定的、子公司或直属企业必须执行的财务制度,该层同样具有所有者财务的功能,只是所约束的激励的对象不同,财权配置,财责分担和财利分配的范围不同。母公司作为所有者的财务制度必须服从于母公司股东的财务制度。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指由集团内部母公司财务主体制定(包括母公司要求由子公司财务主体制定并报母公司批准)的,用于规范集团的财务行为,处理集团内部财务关系,明确集团内部各财务主体、职能部门及其相关利益组织和个体责权的规则。从根本上讲,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属于集团母公司所有者财务制度。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构成有:(1)总则。明确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目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等。(2)内部机构。(3)内部财务管理权责。(4)内部财务管理基本制度。(5)内部财务单项制度(管理学/会计审计/管理体制)。(6)内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规定。
企业集团财务体制是集团财务制度这座大厦的支柱和框架,集团财务制度是体制的具体化。集团财务体制是明确集团各财务层级的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包括筹资权、投资权及收益分配权等,其中又以分配母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
二、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模式
(一)集权制。是指财权绝大部分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方式的财务体制。集权制的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很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产供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母公司通常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并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分公司,投资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集权制的优点:1、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2、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子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3、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
集权制存在明显的缺陷:1、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2、高度集权虽能降低或规避子公司某些风险,但决策压力集中于母公司,一旦决策失误,将产生巨大损失。
(二)分权制。是指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体制。分权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在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以增强其实力。
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与分散互为反正,由此产生的利与弊也大致相反。分权制的优点主要是:1、子公司有充分的积极性,决策快捷,易于捕捉商业机会,增加创利机会;2、减轻母公司的决策压力,减少母公司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
分权制的缺陷主要有:1、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有的子公司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2、弱化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3、难以有效约束经营者,从而造成子公司“内部控制人”问题,挫伤广大职工积极性。
(三)统分结合制。极端的集权,集团财务机制必然僵化,子公司没有任何积极性;相反,极端的分权,必然导致子公司及其经营者在失控状态下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侵蚀集团整体利益。恰当的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所以,适当的集权与分权即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克服过分分权或集权的缺陷,有利一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所追求的模式。
三、选择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选择财务管理体制模式时应主要考虑这些因素:股权集中度、子公司性质、集团规模等。
从集团层次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关联公司的控制,对全资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相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对参股关联公司和协作企业应采用分权制,对子公司尤其是绝对控股子公司应采用集权制,对相对控股子公司采用集权与分权结合制。如子公司是上市公司,则应根据持股比例选用统分结合、或偏于分散、或偏于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
小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因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和优秀的财务专家,通常较多地把财务管理决策权授予子公司经理,宜实行分权制的管理模式,大型企业集团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大批优秀财务管理专家,有实行集中财务管理的能力,但由于大型集团往往进行多角化经营,涉及业务和经营的品种较为广泛,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因而有实行分散经营的要求。可见,大型企业集团一般应采用统分结合制模式。中型企业集团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多的财务专家,且经营的业务较为单一,因而应实行偏向集权的体制模式。
就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来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企业集团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集团的总体规模较小,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着种种不规范不完善之处,经营者对企业集团的管理经验还十分欠缺。因此,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应主要采用集权制管理模式,特别是对那些新成立的企业集团、规模较小的企业集团以及坚持主业经营的企业集团。而如果一开始就实行分权管理,必然增加协调控制的难度,导致集团组织结构松散,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一)油田企业食堂管理制度不标准
虽然油田企业对油田食堂管理加大了力度,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的油田企业员工对食堂的饮食并不是很满意,而油田企业食堂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油田企业食堂的餐饮管理没有太多的竞争,导致大多数的油田企业食堂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与重视,再加上油田企业员工数量较多,使其就更大程度的影响着油田企业食堂制度的改进与完善,进而也就导致了油田企业管理制度无法得到统一的标准。因此,为了提高油田企业食堂管理与服务质量,油田企业必须对食堂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与完善,并采取科学化、人性化、规划化的原则要来,来推进油田企业食堂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缺乏竞争,建设与管理落后且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油田企业管理的食堂周边无竞争对手,导致对食堂管理缺乏竞争意识,基本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较为落后。一是随着国家对企业设施要求的提高,油田只重视生产设施的改善,没有兼顾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油田食堂多为旧食堂或由旧厂改造而成,在建筑布局上存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经费紧张,在食堂改造、扩建上资金投入困难。二是管理人才缺乏,经验不足,专业知识贫乏,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大多数食堂管理人员是油田管理层或后勤行政领导,过去从未参加过集体食堂的管理,对卫生知识、卫生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了解甚少,虽然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但收效甚微。
二、阐述提高油田企业食堂管理与服务的措施
(一)加强油田企业食堂卫生监督
由于油田企业食堂的安全运行与健康运行,与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油田企业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油田企业食堂日常的安全卫生监督工作,使其可有效的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质量。另外,油田企业还应对食堂的经营责任人、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进行严格检查,这样可防止不符合用人要求与违反食堂经营制度问题的出现,保障油田企业食堂管理与服务质量。
(二)做好食堂的装修设计
食堂的装修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由食堂企业委托专业的装饰设计公司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食堂作为一种营业性的公共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设计师如果对食堂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不了解,就无法明晰食堂装修的功能诉求,在设计时也就无法构思理想的设计方案。所以,食堂企业在选择设计人员时,应提出以下要求:
1、主创设计师应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并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思路;2、设计师要熟读与油田食堂有关的各类设计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设计等;3、设计师必须要花足够的时间与食堂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并做实地考察,了解油田食堂的功能诉求。
在功能布局上,要注意:(1)用餐区域和厨房区域要相对独立,顾客的行走线路与生产人员的行走线路要尽量避免交叉。(2)厨房应设置单独的人流和物流入口,生产所用的各类物资器具的搬运线路要独立,不能与客流交叉。(3)食堂厨房面积与餐厅面积的比例为l:1~0.8:l,用餐者平均占有的食堂面积不少于2.2m2。
(三)做好食堂的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首先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工程的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整个工期应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论证,既不能延误时间,也不能操之过急,合同中还应明确缺陷责任期(质保期)。
其次要做好施工进度计划中各个关键点的控制工作,包括各分项工程(水电隐蔽工程、钢结构工程、基础改造工作、墙地面工程等)的阶段性验收、各分部工程的局部验收、关键材料的验收、工程总体验收等。
最后监督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当工期出现明显延误时,应给施工单位发出书面通知,并将其作为合同违约的证明文件。如需要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可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食堂企业的代表负责审核和批准。
此外对影响工程进度的各项因素保持关注,从施工过程上把握进度,防止延误工期的不利因素出现。
2、现场质量检查
试验检查法是指通过试验手段,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装修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试验检查有:对钢结构进行稳定性检验,确定是否产生失稳现象;对钢筋的焊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验焊接质量:对吊顶的吊杆进行抗拔实验,检验其承载力;对防水的地面进行存水试验,检验其防水效果;对给水管路进行压力试验,检验有无渗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