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民主和谐,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是教育工作者普遍知晓的道理,换言之,师生的互相沟通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这在新课程中称为师生的“双向式互动”,那么如何进行双向式互动,互动成什么样子,却是大家难以拿捏好的一件事情。这里插入一个花絮来说明上面的内容,什么呢?很简单,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听到这个问题你会觉得,没有标准答案。的确是这样,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是不一样的,喜欢的缘由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受学生欢迎或者喜欢的教师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平易近人,容易相处,没有架子。反过来想想,课堂教学不也如此吗,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激发课堂的活力,动态调整并完善教学进程,那么一个良性的师生“双向互动式”的课堂很自然的就呈现在眼前。因此,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生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以师生互教互学,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用活教材,因材施教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课,就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并适度整合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跟紧学生的时代步伐,不做教材的“奴隶”。这犹如品葡萄酒,一口下肚,并非只是过嘴瘾,而是能够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产地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教材的整合,即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本着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即“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由于每个班内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先天素质的差异,造成了他们艺术素质的不同。有的同学从小就在社会上的一些艺术培训中心学习跳舞、唱歌、乐器等,他们的艺术底子较厚实,对一些经典音乐已经有所接触或了解;有的同学从未接触过课堂外音乐方面的熏陶,接触最多的就是流行歌曲。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这种差异,根据他们的这种差距,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施教,在施教过程中要设定好不同的教学目标。要让不同水平的同学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人人都能参与到音乐中来,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三、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谈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四、体验情趣,分享快乐
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就应该充分挖掘歌曲或乐曲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用情激情,以情动情,以情生情,让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语言、表演去创设歌曲或乐曲的美感。对于学生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东西,教师应通过引导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歌曲或乐曲的真情实感,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要诱启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动态,让学生不偏离歌曲或乐曲的情感世界,使学生能在浓情蜜意的音乐声中感受音乐。
关键词:高中音乐;愉悦;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对音乐的喜、怒、衷、乐等丰富情感,交流思想。笔者从实践性很强的演奏课入手,谈谈如何使单调的演奏课得以改善,最终成为高中生喜欢的充满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
一、音、像、故事多方式相结合――听出兴趣
李存老师曾经说过:“我最倡导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要跨进音乐这个大门”。基于此,我初上演奏课时,就从欣赏器乐作品进入,让学生在大师们完美的音乐演绎中得到感官体验,借此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没办法上真正有乐器的演奏课,只要老师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图片介绍乐器的种类构造,通过聆听作品了解乐器音色,一样也能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也能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大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选择最动人的作品,让学生“一听倾心”。
二、听、玩、演等多手段用起来――奏出乐趣
为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在“创造”领域中提出: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我们可以试着从最基础的节奏入手,用打击乐器,比如鼓、木鱼、响板、铃铛等,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可用自制的乐器,让学生动起来。
在“演奏”中要求: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在评价这一环节中,他们都激动地用美好的言辞表达出第一次演奏体验的心情:美妙沉醉、激动、快乐等。道是寻常最奇崛,没想到利用身边的寻常物竟能奏响如此精彩的课堂!学生完全接受了这种形式的演奏课。
三、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出个性
我的演奏班里有这样的情况:学习乐器的学生不多,而且程度也不同;学习乐器的学生不多,乐器的种类不少;学校的乐器匮乏,想参加的学生却很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做了相应安排。
第一,集中了解一下想参加的学生人数,根据他们报的乐器情况而定。已有乐器的学生为一组,没有乐器的学生为一组。第二,把已有乐器的学生集中了解一下,根据学习程度进行分组。初学的为一组,较好的为一组。第三,想参加而未编入前两组的学生,可在预定的时间里进行旁听。
这样组别分好了,就可以从不同组的情况入手进行设计教学。如果是初学者,那就从基础学习设定教学内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弹奏独奏的作品,这样在需要表演与参赛的节目时,这些学生就能参与了。需要借用乐器学习的学生,只能从学习时间安排上做文章,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与学习时间,二者交叉利用。
即便如此还有不足,各组的演奏作品分配还是很令人伤脑筋的。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要与学生本身的水平相适应,演奏知识要能够流畅地演奏作品,也要选择与学生本身水平相适的。因为我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是很好,我也只选择演奏简洁的作品。根据现状,我也只能停留于演奏课要求的较浅薄的程度,对于合奏、重奏,只能有待发展了。
四、课堂小舞台,生活大舞台――演出信心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社会交往价值”这一点讲到: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在舞台上表现自己,是不少学生从小就有的梦想,所以既开设了演奏课,也应该为他们铺设展示演奏的舞台,让他们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就感。
演奏班里一位学生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她参加高考后,报考的院校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面试的时候要求考生必须展示一项特长,没有乐器怎么办?她想了想,就蹲在地板上用手打出一串节奏,结果非常顺利地通过了。不少演奏班的学生都认为演奏表演让自己自信了许多。
听出兴趣,演出乐趣,教出个性,演出信心。借助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相信这四个环节形成的循环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能让高中音乐的演奏课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黄兰君.让音乐课堂在生活中绽放活力[J].中华少年,2015(25):33-34.
贵州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于2008年秋季开始,课改后,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结构将由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组成,供学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其中,《音乐鉴赏》模块为必修模块。新的课程理念提倡音乐教学要从音乐的本体出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高一年级的音乐课内容是音乐鉴赏,要求一学年完成全部学时,共2学分。下学期的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音乐历程和中国音乐历程。在欣赏西方音乐方面,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唱起来,勇敢地表演。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来上好每一堂课。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高二年级以歌唱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在练声与歌唱的中间穿插一些音高与节奏的训练,这些训练以游戏式的集体参与方式出现。如,可先听音高1、5、3、6,然后就这些音以一小节编出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例如:2/4 1111 — 5 5 5—3 33—6 6
先让学生打出来每一小节的节奏型,等对准拍点后再连贯,然后加入音高全部唱出来。这既缓解了练声与歌唱之间紧张的情绪,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贯穿到音乐的其他领域。
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就唱歌教学为例,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
音乐教学除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一点上,音乐与其他学科是相通的,音乐不仅可以寻求美,也是缓解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压力的一门艺术。
教学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的参与性和愉悦性,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艺术审美愉悦体验的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我们知道:艺术是创造,创造是新奇,新奇是强刺激。这种高级形式的刺激经常不需要反复强化、反复操练便能长期有效,而且还是速效、高效。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正是基于此原理,即通过教师对自己课堂上的形象和活动进行艺术加工,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感动,给学生以美的体验,使学生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加进去,自觉地力求一般性的听、看、唱,讨论、联想升华到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音乐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中,变苦为乐,化紧张为轻松,从而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 提高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61
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我们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它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只有找准教学的理论支点,才能更轻松的撬起教学这个“大地球”。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笔者在音乐教学生涯中一直积极努力地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笔者不断地考察,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不够充分
他们往往简单的把音乐欣赏课的各个科目混淆一团,同意的看作是“音乐课”,而在他们看来音乐课就是教学生唱歌,把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这种观念是受到了上个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国内民族音乐刚刚起步的“学堂乐歌”时期,是比较适合当时音乐教学的具体情况的。但是,随着国内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音乐本身的各个方面。
(二)师资力量不够,缺乏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专业教师
在很多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中,很少有专门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让其他音乐专业的教师兼带高中音乐欣赏课。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他音乐专业的教学兼带音乐欣赏课的办法,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是行的通的,但是,不能很好的保证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获得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硬件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发达,现在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更注重信息的收集和综合,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但是,现在许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硬件落后,无法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音乐,更无法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欣赏音乐。
(四)不能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长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课教学常常会受到其他课程教学的冲击,高中音乐欣赏课也不例外。由于旧式的应试教育观点的禁锢,在高中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的课时常常会被其他文化课教学所占用。从而,导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只能减少教学量或延长教学时间来完成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学计划。
(五)教学模式落后,教法的更新不够及时
近几年,我们虽然从国外引进和自己创新了不少高中音乐教学模式,但是,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任然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的情况。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比较老的教学方法,更甚至,有的教师的教学完全靠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进行音乐授课。因而,全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很难得到发展。以上问题,是目前高中音乐欣赏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
“变则通,通则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一定要把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
(二)学科综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对于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智能强项或特长,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培养特长的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成为尊重差异、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传统的智力概念是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的,它是可以通过测验而量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用“MI”来表示,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强项,人人成才;情商用“EQ”来表示,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指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的情绪智能,占80%。是对高中学生的发展与其社会生存能力的促进。
因此,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培养,尤其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体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四)课堂教学的转变
关键字:高中音乐;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 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例如,你可以观察学生如何玩逻辑游戏、如何操纵机器、如何跳舞,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如何处理争执。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生就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是提供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三个层次。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对于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胡知凡主编.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慎英,刘良华著.高中新课程教育丛书-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