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全球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全球经济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
一、全球经济的逐本溯源
全球经济,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出现,具有方向与进程的双重属性。所谓全球经济的方向属性,意即立足于作为一种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引全球化方向的经济局面的角度。所谓全球经济的进程属性,意即现阶段的亟待进一步发展的全球经济现状。全球经济不是一个终极概念,它是有生命且有着生命力的概念,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还有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种种的不确定性。
(一)前全球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的萌芽
追溯历史,人们曾长期处于一种闭塞的生存模式之中,经济形式单调,集群意识淡漠。直到原始社会后期,个别地区才出现了部落内部或族群之间偶然为之的商品交换。公元前3000年,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生产原料的进口。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贸易通道逐步开通。16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全球经济正待萌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又反哺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日益成熟,初显环球同此凉热。而这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可视其为全球经济的萌芽。
(二)全球经济的形成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步发展
全球经济存乎于全球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全球经济以及与全球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经济全球化历经了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要素跨国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全球经济的对应形态,连贯起来,亦演绎出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
第一,贸易自由化与商品全球化发展阶段。1948年1月1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正式生效,为战后消除国际贸易障碍、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增速显著,全球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世界市场兴起并日渐成熟。
第二,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阶段。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全球经济资本全球化过程的动力来源。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性的金融机构搭建起庞大细密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越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均已形成。2与此同时,各国银行资本的集中度也迅速提高,银行业与工业中的垄断资本相互渗透、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全球经济的要素――全球资本,逐步形成并稳步发展。
第三,经济要素跨国化与生产全球化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产业革命,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寡头巨鳄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也促动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获得了大发展。原有垂直型为主的国际分工,逐渐向水平型乃至混合型国际分工转变,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全球生产体系。
对于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并无时间上严格的界限,仅仅是经济在全球维度发展经由商品市场扩大、资本跨界、生产要素融合等先后出现的一个大致的时序,各个阶段逐次出现并继续发展而并无替代。换言之,当今全球经济似已超越了三个阶段,却将三个阶段渐次出现的特征一直延续下来,当然,还包括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各类问题的全球性蔓延,而这种蔓延却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使得某些早期出现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例如第二阶段所涉及的资本、金融因素的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在世纪之交接连不断的金融风暴席卷之下已然成为当代全球经济的焦点。
二、全球经济的概念界定
全球经济,学界迄今尚无确切定义,由于诸如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等类似概念的存在,而使得在其概念界定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
就立足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国际经济,是指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均衡化,在世界范围内对稀缺资源进行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家之间商品贸易、金融投资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动等各种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总和。换言之,国际经济意即经济活动超出一国界限,扩展至双边抑或多边,但视野所及是局部性的。而世界经济,是指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其视野所及则是全局性的。
就出发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又显示出了共同性。无论是强调经济发展国际化延展理念的国际经济,还是强调各国经济活动总和的世界经济,都是从民族经济体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出发。换言之,相对而言,无论是带有整体意义的世界经济还是带有部分意义的国际经济,在研究视野上皆存在着局限,而这种局限的克服需要更高的研究视野和境界,引入全球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看,成为一种必然。
(二)区别于国际经济的全球经济
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无论就内涵抑或外延均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区别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也称国家间经济,相对于民族国家经济(National Economy)而言,由于其研究的领域、标的范畴指向性强,特征明确,因此其概念也相对明晰。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分配、贸易、投资、服务等多种形式,需要应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相关的各种问题。但与民族国家经济不同在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层面提升到了国际层面,对于相关经济问题的应对是对于民族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引申和扩展,经济运行的范围更广阔,由于每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体系的差异,因此国际经济交流更为复杂。
国际经济虽以国家间的经济形态而得名,但民族国家仍居主导,其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下所维护的主体利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这一点,恰恰展现了全球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区别。换言之,全球经济时代,即便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国家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立场和出发点已然与国际经济产生了分歧。借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如果说民族国家经济和国际经济好比是一个理性个体,那么,他们从事任何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己”,即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全球经济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利他”色彩,虽也是在追求净收益最大化,但出发点却不再囿于个体,而上升到了整体利益的高度。
言及经济,无外乎治理。无论是国际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概莫如是,但就治理的难度及效度而言,则大相径庭。“脱离社会背景的全球市场是难以调控的,即使在调控者有效合作和他们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全球经济需要构建能够应对全球市场复杂状况的既有效又统一的超国家公共政策模型,但理想状态下,民族国家的第一主体地位如若被颠覆,进而这种构建的可能性极小,那么以此模型展开治理就更无从谈起了。相比之下,民族国家仍为主体且其国内政策权威不容颠覆的国际经济面临治理问题时便从容许多。
国际经济带有一种“国际化”的倾向,而全球经济则带有一种“星球化”的倾向。国际经济,强调交易的增长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规模(跨越国界)的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投资、服务、经济观念等的流动。且流动的数量、范围和频率上,一个地区更多地影响到另一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而全球经济的“星球化”倾向则是在地球这个整体的层面上展露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而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国际公司,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企业集团,各子公司或部门保留着较高的独立性,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动机就是为本国的民族国家经济谋利并以本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为基本约束。与之不同,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立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活动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可以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 它是真正的无固定地点的资本,没有具体的民族国家身份,实行超国家的管理。贸易方面,纯粹地“逐利”(哪里成本最低回报最高便落户于哪里);金融方面,通过发达的现代通讯方式,完全由世界市场的力量来支配,不必听命于国家的货币政策;生产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流通顺畅;运作方面,通过高透明度的全球经营为全球市场服务,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全球市场秩序。简言之,跨国公司不再像国际公司那样,受到具体民族国家政策的干扰,甚至不再受限。国际公司与跨国公司的区别也印证了以之为主要参与者的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在参与者权限方面的分歧。
(三)区别于世界经济的全球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各类著述中,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均系高频词汇,但却普遍存在着通用、混用的情况,很多学者甚至完全无视二者区别,这样的做法不免偏颇。虽然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在立场、主体、问题及趋势方面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差异仍不容忽视。
《经济大辞典》给世界经济所下的定义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 对此,可作下解释:第一,世界经济是由各国市场经济基础上构成的复合型的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第二,世界经济是在国家干预下的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是由各国在生产过程的外部联系所构成的“二次再生产过程”。第三,世界经济是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共同运作的有机整体。下面要做的,就是通过将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使全球经济的概念在前述比较所得结论基础之上更加清晰、完整。首先,可以从世界经济的三层次内涵入手,逐点对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作以比较。第一,与世界经济相类似,全球经济亦为一种复合型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而这种“复合”的意义却与世界经济并不完全一致。如果说“世界经济是一般社会经济的类别之一”, 那么全球经济则应该是一般社会经济的最高类别。全球化发展至今,全球经济的涵盖力和调控力的应运而生、应运而长有目共睹。经济学界对世界经济理论的突破与质疑似可从侧面予以印证,从仅仅立足于本国利益而展开对外贸易的“H-O定理”,到质疑 “里昂惕夫之谜”而主张将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贸易壁垒干扰及消费偏向等“局外”因素纳入到贸易体系当中,再到“离岸外移理论”提出欲明辨经济全局需要微、中、宏观多维思考的观念。世界经济的宏观视野日渐突出,但较之全球经济仍相去甚远,分析视角的局限导致世界范围经济全局关乎效率、公平的问题仍难于解决。第二,与世界经济不同,全球经济不再是民族国家经济外部联系的“二次再生产”,而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再生产体系。全球经济所关注的,是多维经济领域内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再是单纯地将局部经济的个体效能予以简单叠加。第三,虽然在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全球经济的行为主体仍然不能够将民族国家排除在外,但是,与世界经济比较起来,全球经济活动将以可以统揽全局的跨国公司、全球性经济组织为主体,而这种独立主体的立场更为中立,境界更高。
从时间上来看,世界经济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当此之时,全球经济仅仅是萌芽,全球经济理念于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生的,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推迟了一个多世纪。在经济领域,这百余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全球经济呱呱坠地之时世界经济已年过期颐呢?首先,二者的产生均借力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19世纪60-70年代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当然是相去甚远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识。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出现,交换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经济生活中的资本、货币等领域也逐步开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全球经济的形成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更大的飞跃,这次飞跃所带来的是全球化,在规模、深度、广度、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在其推动之下,生产力水平远胜从前,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覆盖全球的贸易及要素流通网络,高起点平台的搭建为全球经济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通过同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在全球经济萌芽及至形成的漫长历程中,全球经济的内涵在不断地充盈完善。所谓全球经济,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追求人类共同利益最大化、满足人类社会整体性需求、优化配置世界市场要素资源,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所展开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及全部经济关系的总和。
三、全球经济的特征
全球经济并非各个民族国家国内经济的外部延展,亦非国际经济或世界经济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经济范式的重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独立经济体系,包含着微观、中观、宏观经济领域的全部范畴,具备其独有的特质,也对整个世界的前行发挥着基础性的多重效能。
(一)规范的市场性
全球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亦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以市场经济模式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遵循市场经济规制,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其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中,“无形指挥棒”指挥之下的全球贸易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各种协议,发生各种经济联系。其二,机制市场化。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内,商品价格、利率等重要的经济参数更多地依赖于世界市场的供求自由调节,而不是政府的硬性介入甚或是支配。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经济参数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其三,管理法制化。市场运行由经济规律指导,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仍需要法律予以保障。法律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的特质,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诚然,规范的市场性作为商品经济的特征无谓新生,但其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却是不容忽略的,另则,更高层次的规范性和市场性也是以往经济形态所不具备的。
(二)多维的复合性
全球经济,是民族国家经济、国家间经济、跨国家经济及超国家经济等多元复合的有机体系。不仅如此,全球经济已然具备微观、中观、宏观各个不同层次的多维经济视野,亦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全球局势下多元主体的干预。这种干预,不仅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组织、跨国集团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运行,还体现在目前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主导性地位的民族国家对于全球经济所起到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新兴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
(三)高度的整体性
全球经济之所以可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主要在于其高度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首先体现于商品。全球经济是较世界经济视野更宽泛、层次更复杂、境界更高旷的商品经济,表现在全球经济所涉及的全部经济范畴、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都积淀于商品经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程序都渗透着商品经济的特性。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无非是从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到资本全球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蝴蝶效应”,再到生产要素全球高度融合,而这也正是全球经济特征逐步凸显的过程。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内涵丰富,是一个兼具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的概念;具备微观、中观、宏观的多维视野;既是一种经济范畴,又是饱含生命力的经济全球化的实时载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表征,表征着未来全球经济的态势和走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维度。
参考文献:
[1]刘淼主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英】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全球经济;转型;东亚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的涵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所谓转型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是逐渐发展丰富了新的内容。现在我们讲到转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制度层面的转型;
第二,产业结构层面的转型;
第三,增长源动力层面的转型。
其中,第一层面的转型,制度转型,既涵盖了原有的转型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内容,同时还向外延伸,涵盖了其他一系列的国际、区域层面、国家内部的制度、体制层面的优化、改进;第二层面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即产业梯度不断攀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层面的转型,增长源动力转型,这一点在东亚国家尤为重要,即拉动经济增长的四架马车谁占主导的转型博弈,比如由净出口主导拉动向政府投资拉动转型,由政府投资拉动向国内消费拉动转型等。
三十多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创造了一段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由此带动的社会变革,造就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研究。然而,在东亚遭受到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向成为大家日益关心的话题。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阶段特别强调转型,实际上有这么一些背景:
第一,东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促进东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东亚奇迹”的维继,应当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对外需和出口不能寄于过高的期望。
第三个背景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还在加剧,如何低碳发展,也是一个背景。
第四,东亚一些国家已经进入到中国收入国家的门槛,会面临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个陷阱,我们如何来应对,深层次的出路就是转型。
第五,东亚经济在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泡沫,如何化解这个泡沫,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重要的出路也是转型。
第六,东亚奇迹主要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但是现在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东亚已经进入到一个高成本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实际上也是需要经济转型。
最后,多年的高速增长也累计了比较多的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也要去化解和应对,解决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基于这一时期的大背景和国内外形势的要求,东亚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选择转型之路。 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大方面考量:
1.东亚在全球所处的生产链条的地位和梯度层面的攀升(国际层面)
我们知道,在三十多年的东亚奇迹中,东亚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但是其通过依靠刻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充分挖掘“人口红利”的加工、代加工生产模式在造就“东亚奇迹”的同时,也将东亚安放在了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和东亚“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要想实现“东亚奇迹”的维继,就必须提升东亚在全球分工中所处的梯度。
东亚发展的“雁阵模式”也同样可以用于全球产业分工。过去,东亚处于全球分工的“雁尾”部位,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要求东亚提升技术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降低对生产要素的过分依赖,通过生产研发自主品牌,生产差异化产品等手段,逐渐跻身“雁身”部位。(东亚产业结构整体转型)。
2.东亚内部各国加强梯度化合作升级(区域层面)
在东亚内部,“雁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东亚模式,各国基于自己的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日益密切,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逐步展开;东亚地区合作(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图们江流域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亚太经济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可以预言,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区域内部制度转型)。
3.一定程度上削弱“威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影响力度;同时扭转一国经济增长源动力(国家层面)
第一,东亚各国“威权政府”在过去三十年东亚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政府”必然会导致“小市场”,此外,现代法制市场经济要求东亚的市场本身还要转型(制度转型)。
第二,东亚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国内市场狭小。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市场萎靡,东亚政府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开始大力实行政府购买、政府投资等刺激政策。但是政府购买挤占私人消费、投资拉动乏力等现实问题已经开始困扰东亚各国,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东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势在必行。只有扩大国内市场,充分挖掘内需,并且在内需中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而不是投资拉动,可以减低世界市场震荡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实现东亚奇迹进一步发展(增长源动力转型)。
参考文献:
[1][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 ,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格致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从国际经济关系看,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各大经济体的现实利益调整,因而必然是一个各国利益博弈的过程,必然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金融关系的挑战。当今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弊端和美元霸权地位是导致危机发生及加剧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回归平衡必须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显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碍。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痛苦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江苏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
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面临的挑战
1.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经济增长动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过去的20多年,得益于新国际分工体系和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带来的国际市场旺盛需求,江苏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978~2009年,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2.6%,而进出口额、出口额年均增长24%和36.5%,分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和3倍。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市场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1996~2009年外资企业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0.9%,1995年进出口额、出口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6%和16%,2006年上升到了105%和59%。根据研究和测算,2000年以来开放型经济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率在50%以上。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意味着支撑江苏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未来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江苏的产业结构外向度很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将近一倍,因而国际需求持续下滑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严重,而高度外向的产业结构也不是短期能够调整过来的。
2.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的产业链分工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核心是在市场规律下改变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的全球经济格局,这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布局。目前,有三方面的因素在推动全球产链布局重构: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政策正在促使部分制造业企业回归,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制造业回归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例如美国一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一次性筷子,已经大量出口到中国。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迅速上涨。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0年江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0299元增加到40505元,上涨了3倍。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指出,2003~2008年间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了19%,而美国只上升了3%。此外,土地、能源的价格也在大幅上升。第三是全球分工生产模式大大拉长了产业供应链,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最终组装分布在多个国家,其衔接配合复杂脆弱。2011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强海啸侵袭,一些关键零部件工厂被毁坏导致全球数家汽车工厂停产。同年10月泰国部分工厂遭受洪水灾害,导致本田汽车的马来西亚工厂被迫停产。为了减少风险,欧美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工厂回迁本国或“近岸”地点,让供应链尽可能贴近需求地。一场从离岸到近岸的供应链转变正在发生。
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重构对江苏的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分工将形成严峻挑战。江苏目前的产业链是跨国公司在2000年前后以IT产业为重点、以终端加工组装为核心、以大规模出口为导向建立起来的,而终端加工组装不仅受生产成本的影响更大,而且对供应链安全性要求也更高,这两个方面使得江苏的产业链更容易受到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环境要求的压力加大,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大量新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部署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已成为IT产业的新生产中心,目前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亿台,已超过长三角地区。
3.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尤其是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各国政府受到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采取贸易保护等政策措施,加强对世界经济体系话语权的争夺和掌控,努力使全球经济调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尽可能少承担全球经济调整的成本和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凭借科技实力的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强势地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抢抓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运用技术封锁、反倾销等各种手段打压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经济过去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投入推动、成本竞争,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低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以企业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虽然近20年江苏主要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形成了目前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在产业的技术层面,基本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为主;在产业的组织层面,主要以分散的要素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薄弱;在产业发展路径层面,主要是跟随和模仿,出口很大但属于自己的创新和品牌不多。在未来发展的竞争中,江苏凭借什么作为核心竞争力?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的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可能的机遇
1.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我国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消费需求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台高筑、劳动成本高、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而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不仅综合生产成本仍然有很强竞争优势,而且国内市场巨大,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较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事实上,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已成为推动和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江苏产业基础好,苏南地区早在2006年前后就开始转型升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正在逐渐成为普遍共识和社会行动。
2.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中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由于体制等原因,过去的几次全球性产业革命,我国都远远落在后面,而这次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基本是同步的,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甚至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江苏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近两年新兴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兴起的发展态势,前景良好。而发达国家近年经济不景气,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降低,有利于江苏大量引进,加快创新步伐。
3.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已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当前国际经济治理架构的严重弊端,特别是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把危机转嫁给全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将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整体经济竞争力大大提升,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和支持,包括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得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强力拉动。
三、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江苏的基本应对策略
1.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江苏继续保持领先的关键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和江苏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国贸易的爆炸式增长,充分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巨大受益者。然而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并不是中国自己创造的,而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其跨国公司给中国创造的,但中国抓住了这一难得机遇,正确运用了招商引资和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辉煌成就。从经济学理论透视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其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已经基本结束,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和调整,但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和许多有利条件,只是发展的路径必须调整,从被动全球化走向主动全球化。即把进一步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优势,主动利用内需市场来调动、吸收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利用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中国的创新性经济,创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既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消除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过剩产能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国外经济危机给中国引进高级要素所带来的加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平稳持续发展。因此,启动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大力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含义。
江苏在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中,是实施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创造了发展奇迹和可供兄弟省市仿照的经验,也奠定了领先发展的地位。发挥已有的开放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这是江苏转型发展最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也是江苏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2.以路径创新探索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出了很多年,然而进展并不尽人意。原因是,理论上跳不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实践上突破不了路径依赖,始终在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加强外经合作、提升开发区建设等框架模式上做文章,就事论事,所提对策无非是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外包”等等。但是,这些仅仅是现有开放模式的改善和深化,并不是创新和转型,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开放型经济的粗放矛盾。江苏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在创新和升级上下功夫。
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基本途径是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但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所居地位和实际开放效益,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加入国际分工的路径和方式。从发达国家的开放经验看,尽管时代不同、做法不同,但有三个相同的基本特点:以强大的先进产业作为开放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和上世纪初的美国都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产业,日本20世纪60年代也拥有家用电器、汽车等先进产业;有一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作为开放的主体,并在开放过程中进一步做强做大,成为世界级企业;开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市场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是推动开放的强大动力。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这同发达国家基于市场推动的开放路径完全不同。基本路径是由各级政府为主导、以优惠政策为手段、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低成本竞争切入国际产业分工链,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分散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被跨国公司整合。这决定了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尽管发展很快,并带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价值链低端,并不掌握技术和市场。因此,转型升级的重点,首先是努力改变要素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组织化程度。
企业是组织生产要素的主体,提高要素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特别要大力培育民营跨国公司。只有主体强了,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一定要从被国际资本整合资源,努力走向以我为主整合国际资源、包括国际资本。
由于全球经济紧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消费需求已成为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求资源。我国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必须好好利用我国的消费需求资源,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出口与进口、投资与消费、引进来与走出去等手段,谋求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在内外市场一体统筹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事实上,基于庞大终端市场的采购力已成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竞争力,美国沃尔玛凭借拥有全球1.5万个大型超市的巨大销售能力,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500强的领头羊。同时,产业链的整合也由过去的生产企业凭借技术对上下游进行控制,逐步演变为商业终端凭借销售规模对上游生产企业进行控制,苏宁电器的发展就是很好的案例。江苏拥有9000多万常住人口,不仅是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完全可以运用消费资源整合生产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化企业,形成新的优势。
3.以国际化为目标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新体系
过去20多年,江苏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形成了以开发区为载体、出口加工为导向、外资企业为支撑的开放体系。在面向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江苏开放型经济应围绕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目标,以国际化城市为重点、国际化企业为支撑、国际化人才为核心,全面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系。
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本质是把各种分散的要素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实质就是整合要素资源的能力高低。因此,无论发展模式怎样演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最终都要落到企业层面,企业的整体发育程度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竞争力强的实际含义是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看,是否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大量引进和整合外部资源,而这只能通过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来实现。事实上,区域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整合或者被整合。区域经济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广泛吸收和整合国际资源,显然,能否拥有一批国际化企业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至今仍然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企业。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应该是开放型经济的最重要任务。
什么是经济强省?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2010年我国出口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德国出口产品中80%是自己设计制造,而我国出口产品中70%是加工贸易。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企业2300多家,而我们目前主要是给跨国公司加工装配,增值率很低。苹果手机主要在中国装配出口,但我国在其价值链中所占份额不到5%。因此,靠引进外企是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的,江苏的现代化必须有一批世界领先企业来支撑。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企业,这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际化企业并不仅仅是指企业有出口或者"走出去"实现了对外投资,而是指在生产、管理、研发等业务范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了规模化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江苏产业基础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苏宁、红豆等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总体而言数量太少、水平还不高。推动江苏企业国际化,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增强体制机制的透明度和预期性,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成长,不能拔苗助长。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江苏的转型发展
江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发展,就会率先遇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可能保不住。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从目前政府主导、不计成本的开放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开放模式。政府应逐步退出微观层面的干预,取消目前的招商引资、出口等考核指标。外向、内向,主要由企业基于市场形势和自身竞争力决策选择;出口、进口,主要由市场按照需求和价格自发调节;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政策上基本平等对待。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轻易地去干预市场,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市场功能。
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正是在大开放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我们为了吸引外资,给予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这对本土企业是很不公平的,近年来虽然已经作了调整,但一些地方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仍然热衷于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千方百计给予特殊政策,而忽视本土企业的发展。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也是开放型经济的任务。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本土企业成长是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责任。
一、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
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主要是由于2008年经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之间逐渐开始对其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自由贸易结构等进行研究的调整,从而从根本上将国家经济发展及贸易限制策略进项改进,以期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应对经融危机。由此全球经济治理逐渐步入一个保护主义浪潮中。根据欧盟国加对其内部经济保护主义措施的改进,我们不难看出,在经融危机爆发后首先各国之间机内相对独立的内部保护状态。随着各国之间不断的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进行调整,2010年之后各国开始建立各种自由贸易交往,以期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各国之间经济的发展,从而从整体对全球进行治理,此时全球逐渐步入一个自由发展的经济浪潮中。根据各国之间相关自由贸易的法律法规中对其国家内部的自由贸易开放政策进行改进,能够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的逐渐进步和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国际上对其自由贸易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发展仍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2]。根据国际经济发展数据中对个国家理性世界贸易交往来看,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双边、区域、全球性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自由市场的建立,从而对全球进行治疗。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自由贸易及国际经济治理中来看,当前国际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以长期迈向发展为治理目标。“贸易与发展”是全球进步的主要研究主题,如何能够对各国之间的经济进行共同性贸易往来,从而带动世界经济的逐渐发展,从总体水平上对全球物质观念和国际贸易秩序进行研究,是当前全球自由发展的市场发展的长远趋势及目标[3]。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中主要以贸易和发展共存为主要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
二、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法发展
法制的发展是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后危机这一特殊的经济时期,全球性质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发展的主要依据。国际经济法的建立与国际经济组织结构的发展均离不开世界国家发展现状及新兴市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关系。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其经济法建立过程中一般以国家经济长期权衡结构为基础,从而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本国内部经济法进行调整[4]。但是,由于后危机时代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各国之间应该针对其在市场中的不同主导地位对其内部经济结构和法律进行调整。根据不用时期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是从原有的放松管制,到现阶段的平衡投资者利益,逐渐进行改进。2009年国际证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当前全球治理中国际经济法,并且在2010年明确的颁布《增强国际金融标准实施的框架》,在此条例中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进行整合,并且在2010年11月通过了《巴赛尔协议III》,各国家在国际峰会上进行研究和协商逐渐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后危机时代国际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各个贸易国进行利益的维护,促进全球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5]。
三、总结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其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金融风险、非公平待遇、收益低、承受的受损多等影响。为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庄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体化。
随着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剧,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各国经济的依存性变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剖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很有意义的。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1985年由T.莱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表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它又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了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和技术的发展,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
理解经济全球化应该弄清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是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谈判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经济全球化则不同,主体由国家变成个人和企业,个人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谈判机制的。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谈判只是为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个人和企业竞争力量的不均衡,国家和国家之间必定存在财富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分配不均,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却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总体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其次,全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再次,一个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实现。最后,不论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有机会获得来自全球的最先进最廉价的,同时还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就经济全球化本质而言,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可说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的投资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所有的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它们吸引整个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由80年代的25%逐渐上升,1996年就已经达到37%。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经济最大化为目标;而各国的经济努力,包括对全球化目标的认同,归根到底是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在现行的国际秩序下,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的程度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它们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以跨国公司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施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不公平分配,致使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当今世界贫富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悬殊:最富有人口的人均收入是最贫穷人口人均收入的74倍,大大高于1960年的30倍。一份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则显示,1998年,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消费全球产品和服务的86%,包括58%的能源总量、84%的纸张、45%的肉类和水产品,他们拥有74%的全球电话、87%的汽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最穷的20%的人口仅消费全球产品和服务的1。3%、肉类和水产品的5%。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部分地区消费有显著增加,非洲的消费却减少了20%。
综合起来,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不利影响,拉大了贫富差距:
(一)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看,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在金融领域实行开放是不行的。但是,金融业最难管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第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易受冲击;第二,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有利投机;第三,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金融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首先,金融业的增长率远远高于贸易、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第二,金融交易量大而且创新快。当前世界金融交易量达到每天1.5万亿美元左右。金融衍生工具日新月异,品种已达上百个。人们大多对其性质、功能认识模糊。发展中国家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规则来规划和管理金融业的发展。
简而言之,由于市场发育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如果金融市场在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开放,发展中国家必将面临金融风险的扩大。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当今的全球性金融和通讯革命比以前更加广泛深入,将造成不稳定,破坏国家间关系。现在很难说我们更加复杂的政府控制是否能够应付金融动荡的风险。这种风险产生于每天24小时电子计算机化的交易,而交易额已超过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额”。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讯技术极为发达的情况下,资金的可交易性大大增强,国际资本根据利率变化调整资金流向也更容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差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但是一有任何细微变动,这些资本就可能在一夜之间撤离,造成这些国家的支付困难,从而出现金融危机。目前世界上存在高达1.5万亿短期资本。它们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到处投机造市: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看,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承受非公平待遇
毋庸置疑,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多数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的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时候制定的。往往某种产业发展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充分发展此产业的时候就制定出来了,如信息技术产品协议以及劳工标准等。发展中国家必须要遵守它们并未参与制定的规则,的确不公平。
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强制力,更有主导权。马丁·舒曼在其<全球化陷阱)一书中写道:“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订规则。““西方经济强国的德国尚有这种无奈,发展中国家就更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了。
(三)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看,发达国家收益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资源配置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最大受益者。据统计,1960年,最穷的46个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例为1.4%;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下降为0.6%;到1995年再下降为0.4%。全球资本流动也是类似情况。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主要在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地区。对于经济极度落后的非洲来说,资本净流入额几乎是零。
这种不均衡的要素流动,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到了90年代,差距却扩大到富国的收入比穷国高150倍。这种贫富越来越悬殊的现象同时也发生在穷国内部,从而加剧了穷国内部的社会矛盾。联合国还公布报告指出:消费基本上是有钱人的特权。有10多亿人得不到基本必需品,如食物、水和适当的住宿。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四)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损失看,发展中国家承受得更多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对其民族经济的压力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竞争力不够引起的损失。经济全球化把竞争的舞台从国内扩展到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跨国公司的晶牌和产品充斥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民族品牌面临贸易条件大大恶化、甚至被吞噬的危机。二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外国贷款)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及更大的汇率风险,还债付息的包袱越背越重。更隐蔽的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发育不全,政治决策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可能造成现象。三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外流,特别是熟练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跨国公司利用高薪优势,雇佣东道国的现成人才而不注意在当地实施培训计划,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双重损失:既损失大批教育费用又不能使用经历数十年培养出来的人才。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墨西哥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10年前,墨西哥经济是典型封闭式的,1994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大量的美国企业进入墨西哥。墨西哥经济却并没有成为美国的,附庸,反而呈现出自主发展的巨大活力。1999年其出口额达到了1200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从签约前的第26位上升到第8位。这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能否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关键看它是否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龃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具体说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例如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更应该慎重。急于开放金融市场,必然给国际投机势力以可乘之机。事实证明,金融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无视这些风险,不严加防范,就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这些防线应该包括: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引进的国际资金中的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贷款资金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适度比例防线,股本资金中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适度比例防线。
其次要保护民族产业并适时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产业结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了整体结构的性质、进程和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往往已经不取决于一个国家本身,而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因素。一方面积极扶植本国的支柱产业,通过WTO的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和保障措施来对重点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提供资本及生产资料,促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时,必须注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国际市场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损失;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减少进口开支;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因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灵活的贸易政策i调节进出口贸易,并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贸易及国际旅游服务等。总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并且注重自主吸收与创新,从而实观生产力的跨越。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21世纪的全球竞争实质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随着全球化力量的不断扩大,世界经济正在被推入一个无国界竞争的时代。国际竞争方式除传统的国际贸易外,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竞争对手分别在对方国土上投资设厂,一国国内的自然禀赋资源成为本国民族企业和外国跨国公司及子公司共同分享的竞争要素。各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依靠人为创造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人才的比较优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新的稀缺资源,特别是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人才出现了世界性的短缺。因此,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观念。一方面,有组织地进行人才开发,把对人才的投资看作是使经济真正现代化的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地保护人才,把对人才的保护看作是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只有把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长期看,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级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五)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使本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方面还应该加强,以地区经济一体化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龙永图.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78):2—12.
[2]罗肇鸿,赵宏伟。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9,(50):13—17
[3]文富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J].国外科学社会情况,1998,(4):4—7。
[4]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2):11。
[5]刘克逸.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文汇,1999,(5):19—22.
[6]张汉林.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