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美学;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57-01
美学作为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和指导着文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方向以及人们的文艺创作,影响和指导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美学教育。
一、美学的作用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美学首先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这就决定着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及社会一员的人必将与现实产生种种关系,而人与现实的关系又以需要为前提、为根据。仰韶遗迹中的鹿纹彩陶盆、蛙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无论是盆本身还是盆上的各种纹饰,与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彩陶盆上形态各异的鱼、奔驰的狗、爬行的蜥蜴、拙钝的鸟和蛙以及人面含鱼的形象,既让人清晰的感觉到当时生活的生动、活泼、纯朴、天真,也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崇拜意味,这种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已然脱离了单纯的物质需求,而与人们的宗教艺术需要紧密结合。因而我们在追寻美的足迹的时候要认识到青铜艺术中的严重的命运气氛和神秘的狞厉风格,以及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中荡漾出的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认识我们与美关。物质需要是一种使用关系,体现的是利之美。精神需要又可以分为三种: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这三种需要分别对应着我们对真美善的需要。美学指导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与人生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直接指导着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文艺发展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美学观在不同社会状况下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反映在文艺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之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会影响文艺的发展。文艺的研究对象既涉及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这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也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这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美学的研究范围决定着文艺与美学的密切关系,也决定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文艺创作离不开美学观念。艺术以人的心理感受为中介,把掩盖在生活中的美之条件揭示出来和组织起来,这就给了这条件以美之生命。与其说艺术创造美,不如说艺术创造了美的条件。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引起读者的美感,那么这美不是在艺术家的劳动过程中,而是在读者受到感动的时候产生出来的。
艺术成为审美关系就在于艺术就是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是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还是饕餮狞厉的殷商青铜;无论是儒道互补的先秦理性精神,还是骚赋耀目的楚汉浪漫主义;它们在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同时感染了当时代的人,也与我们今天的审美爱好相吻合,使我们产生着亲切之感。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本着审美的需求,去体悟文艺的博大精深和美妙深刻。紧扣文艺发展的脉搏,去感受血液涌动的美的律动。
美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是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跨越。美育的对象涵盖了我们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以艺术的形式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是我们美育的对象。山川风光,自然形胜是美的源泉。美育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章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祖国山川的壮美,四季自然的风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方方面面有着美。社会之美包含人物之美、人体之美、服饰之美、语言之美、行为之美、社会环境之美、斗争之美、劳动之美等。如果你有能感受美的眼睛和耳朵,那么,美就“客观地”在你的周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斗争美、劳动美、服饰美,都有倡导和弘扬。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让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胡同之没的特殊文化沧桑,这何尝不是一种环境之美?《诗经》有大量歌颂劳动之美的篇章,这何尝不是人们对劳动的歌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等课文之中语言的智慧和精彩,这何尝不是语言美的展现?
作为自然美、社会美集中体现的艺术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美覆盖着我们精神生活的始终,艺术美凝聚着人的情感和观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反映在许多方面。我们的“审美情感”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形式”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既在形式又不只是形式。就语文教学的特点来看,艺术美包括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美,即文艺作品的内容美,也包括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美,即文艺作品的形式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将美育与语文有机结合,再现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让其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摘 要】职业中学的教育主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和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所有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最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是语文教学,它是非常重要的、最基础的课程,它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创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用美的相关思想,对人的心灵进行培养,促使受教育者从自身思想到行为,都得到美的熏陶,并在过程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语文教学过程,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其积极向上的情操,从而培养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人才。对此,本文将对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系列探讨。
一、实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语文的丰富内涵进行阐述,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所本应具有的系列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表达美,对世间万物所表现出的美进行感情上的描述。
审美教育曾在早前和美感教育统称为美育,在美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审美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能否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将对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美育还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思想上的影响,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美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形象性与感染性两大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也有利于语文教学本身其他任务的完成。由于语文又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所必须的基本工具,所以,从职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进行加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教学大纲曾明确规定课本的选材标准应该主要注重教学思想上的健康性能,还要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美育因素,更是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表现出那种强烈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对美的系列观点。因此,必须清楚的知道,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不可忽视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本人认为实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有以下几点。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职业中学中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抓住课堂教学,从而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上的相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书法所形成的形态,表现出书法家的思想感情,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课堂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欣赏我国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它所抒发出的感情相较于小说、戏剧等叙事性的文学样式而言更加强烈、集中,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反复有感情的对其进行朗读,使学生充分体会出内在的情感和所想要表现出的意境美。同时,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文字和语言转化为一定的实践能力,还应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进行不同种类文体种类的创作性练习,相较于那种比较孤立的造句,这样的方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审美教育。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审美上的教育,应该根据本校教学条件,适当的开展第二课堂,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中所没有表现出的美育进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辟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中学教学的特点,例如:组织学生阅读与专业课有关的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相关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观看与专业相关的电影并进行分析。
3.加强自身修养。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配合,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也能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职业中学语文学科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程度上美学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快的成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本人认为职业中学教师的美学修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基本知识应该掌握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知识,才能传授理论知识,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应该首先学习有关美学的论述,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美学的学习和自身的修养,因此,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习进行知识的传授。
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这也是教师美学修养的最重要的内容。人的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要积极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仅仅是教育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职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要求学识渊博,更要重视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外在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和形态,是课堂教学氛围中最富有审美意味的主要因素,过程中的优美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愉快,从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
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所讲的系列内容,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当然,上述所讲并不是很全面,具有措施还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者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审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凤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2(16)
[2]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3]袁义星.开发整合美育资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5)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生审美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性情,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要通过对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之逐渐获得美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不论是语言、行为,还是交际都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在学生运用语言的时候教师要注重他们的表达艺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朗诵诗词,在获得美文陶冶的同时体味诗词的美,虽然每堂课具体“切入点”有所不同,但都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二、着力于文本挖掘,激发审美情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美的人、美的事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是一门具备浓厚情感色彩的学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声情并茂地把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
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中的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熏陶。教师要在审美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活动来把无声的文字转变成为有趣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领悟文本中人物的美。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并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推敲的方式来使学生领悟到文本中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披文以入情,设疑启迪是关键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感情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文本中的美。但是想要启迪学生的思维,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巧妙地设置疑问,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要尽可能地把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和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适当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只有勾起学生的回忆才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激发。语文教师要擅长用浓重的语言去提高课文的感染力,而且语言要优美动听,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感。
四、引导学生鉴赏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美
美的事物是由其属性决定的,因此,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课文中的人物美,体现文本中的内在本质。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他的外貌丑,但是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不会因为自己丑而感到自卑,而是以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美。在这篇课文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中人物形象美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不断地审美过程中完善自身美的人格,帮助学生去追求健康的美和高尚的美。
五、走进自然,投身社会,接触丰富的审美对象
想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接触丰富的审美对象。只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获取精神的愉悦感,才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丰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平凡无奇的环境中发现
美,感受美。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参与的事物缺乏相应积极的感情参与,并且认识活动,就不可能从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因此,教师只有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以后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投身社会,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挑战美,使学生了解一个人的美并不是靠外表,而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只有这样才可以挖掘学生审美意识的根基,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着力于文本挖掘,激发审美情趣,并且要巧妙地设置疑问,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鉴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美,培养学生善于从平凡无奇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季子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贾艳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3]徐进霞.审美教育落实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1).
创意思维的拓展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为依托,而想象力是人通过对听觉、视觉等方式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维处理,在头脑中形成思想画面的过程。对事物的审美想象,是想象力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有观点指出“思维缺乏了浪漫,也就缺乏了想象,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识流动,缺乏了宏阔的视野,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就有可能导致人生目标的过分现实化和功利性,形成致命的短视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生的被动”这也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美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譬如,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一切美育表现手段,将音乐、美术、美文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营造优美的音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画出来。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挖掘审美教育要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有观点认为,实行多元化的审美教育渗透对于语文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量小力微。笔者不认同此类观点,首先提出此类观点的人对于审美教育的认知有所偏差,并且不能清晰分析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潜在关联。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双管齐下,才能有效促成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要从细节入手,深入教材充分挖掘一切有助于渗透审美教育的要素,如文章内容、词汇、修辞手法、语音语调等,有效发挥此类要素在审美教育渗透方面的潜力。譬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使用“得、的、地”的情况,根据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审美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教师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翻阅字典、查找资料的方式,对“得、的、地”进行区分,并尝试自己设计简单易记的使用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用编口诀的方式,充分生动的展现“得、的、地”的正确用法。如,“我家的地得扫了”这种生活化、简单化的口诀不仅能够充分生动的说明该字词的应用方式,并且更容易使学生记忆和掌握。学生在这种审美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灵活应用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
三、营造审美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论文摘 要: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职高的学生是屡次考试中成绩上的失败者,心理上的颓废者。失败再不可能是他们的“成功之母”,多次失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学习缺乏最起码的信心,对考试更是充满着畏惧。如何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我们每一个职高老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1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美感教育,内容广泛,它包括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包括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语文文学艺术是美的聚合物,语文教学本身也包含了美感教育,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增强学生对语文美感教育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探究语文美感教育的特性及针对这些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作的相应的调节。尤其在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地位更为凸显,加强语文美感教育,正是适应了当前语文课改的精神内容核心。我们相信语文美感教学的可行性和生命,因为它牢固地立足于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职业中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应强调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戴望舒的《雨巷》中的第一段:
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转贴于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职业中学语文第一册的《山的那一边》,内容是通过对大山的思考,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职业中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科学是美丽的》一文,这篇短论宣传科学中的美;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美丽的一面,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雷雨》、《窦娥冤》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4 美育与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5 结语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实践证明,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职高语文疏离生活的教学现状及反思[J].科学咨询,2010(2).
[2] 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 由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0).
[4] 浅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
[5]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2007(5).
[6]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008(7).
[7] 经济类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2009(3).
[8] 找回书声琅琅的课堂——关于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