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途径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途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民营企业融资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民营企业融资途径

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银行;政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自我融资的利用率

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内源融资,提高使用效率。内源融资应是民营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处于创业初期及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市场需求及生产规模的约束,很难承受高额负债成本,因此,必须注重自有资本的积累,避免过度负债经营,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来积累资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内源融资,提高内源融资的使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向管理要资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使企业流动资本得以节减,现金流量得以增加。另外,企业要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分配制度,提高内源融资的利用规模,从而达到突破企业自有资金瓶颈的制约。

二、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解决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比如通过创建创业板、二板等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放低企业上市门槛,或者通过开设一些小型交易所,开辟民营企业上市的特别通道,使股市为民营企业服务。目前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创业板、二板市场对成长型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这样不仅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规范民营企业,促其实现改制同时消除所有制歧视对于国有和民营都一视同仁,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选择上市交易所时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海外上市,这也是民营企业又一条好的筹资渠道。浙江民企已不乏从创业板、二板及海外上市成功融入资金的。此外,还应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三、解决浙江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

浙江民营企业难以筹到资金,对于政府和银行都会有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作为政府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银企沟通合作。现在银行有钱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多,风险难把握,当然不敢放贷。作为政府就要帮助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二是在在金融政策上,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主动为民营企业贷款,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贷款的条件、方式与品种,以适应民营企业贷需求频率高、金额小、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特点的要求。政府在制定面向民营企业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以往政策的缺陷,并在制度等方面给商业银行松绑,改革某些不适于民营企业信贷服务的考核指标,使商业银行 在没有制度壁垒的情况下将政策真正要求落到实处。商业银行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进行制度创新。根据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及当地利率市场水平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并根据风险变化灵活地进行调整。银行要进行金融的创新,尝试扩大存货抵押贷款、应收款抵押贷款等新业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

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解决浙江民营融资难问题

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首先,与民营企业一样同属民营经济范畴的多数中小金融在为民企服务时不存在所有制歧视的问题;其次,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它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再次,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成本低,能有效地降低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发展中小金融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重新细分市场,把支持民营企业作为自己服务的重点。有些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就比较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五、完善浙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要加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介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是商业银行和企业的“防火墙”。担保人对商业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以适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从2000 年开始,浙江省坚持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全省已建各类担保机构209 家,注册资本金达37 亿多元,其中66 家列入了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在开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活动中,担保机构认真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加强与银行合作,特别是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到2004 年6 月底,全省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累计为18 700 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担保贷款总额达到254 亿多元,为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必须是政府、银行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企业4个主体共同努力,而且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时就能解决的。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调下,才能为浙江省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健康、有序、有效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娴瑜.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上海:民营企业经济研究,2004.

[2]周静.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M].四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赵春琴.浅议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筹资问题[M].浙江:东方企业文化,2007.

[4]李敏.民营企业多种融资渠道探讨:以温州为例[M].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5]杨梅.求解民营企业资融难问题[M].武汉: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6]李光晖.会计准则研究组.关于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探讨[M].商丘:商丘师范学院报,2006.

[7]国彦兵.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七种方式[M].温州:区域经济,2004.

篇2

关键词:内蒙古;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及解决途径

近年来,内蒙古中小型民营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充满活力的新增长点。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其贷款融资的现状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统计,87%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亲朋筹措和自我积累,中小型民营企业只有所需资金的6.8%来自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近年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已走上了规范、快速发展的道路,同时对资金的需求也进入到更加迫切的阶段。然而银行在纷纷表示支持的同时,仍有“惜贷”和“恐贷”的心理。资金紧缺已成为困扰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基本状况:1.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2.银行贷款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3.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我区中小型民营企业更为严重;4.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从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我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而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的一般因素与源自中国体制转规时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身原因

就一般因素而言,与其他企业相比,主要有四个特点:1.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2.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极为有限;3.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4.信息透明度极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显然,这几个特点直接决定了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

就目前我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在这些问题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其在申请贷款时无力提供必要的抵押品――鉴于包括在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动产几乎是实践中惟一被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的抵押物,而中国目前仍然实行土地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制度,导致很多私有企业并不拥有可用做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建筑。

(二)外部原因

主要指的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1.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2.由于资金来源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有限,加之市场定位不清,我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目前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争夺城市的大企业,客观上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三、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一)构建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构建并逐步规范、完善我区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近年来我区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主要着力点。鼓励政府和民间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市场。虽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并不能通过担保机构而减少,但可将风险的一部分从银行转移到担保机构。因此,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开辟多条渠道筹集担保资金,对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有重要的作用。对处于初创期找不到担保单位的民营企业,可由工商联、工商部门和民营企业协会牵头,由民营科技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借贷担保协会”,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由银行、相关企业与政府财政合作建立中小型民营企业风险担保基金,实行有偿服务。支持那些属于政府扶持的行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可替代出口产品企业、有市场有潜在市场的朝阳产业等。但对基金准入条件应做出严格限制,像信用级别低、有不良信用记录、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不得进入担保协会,基金也不提供担保支持。在基金组建发展的初期,应更多地依托行业协会或一些社会团体,以得到业内人士的专业指导和社会方面的支持。

(二)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

1.加快国有银行的信贷机制改革,建立与民营经济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当前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改革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适合民营经济贷款要求的运作机制和政策方针,同时尝试设立民营经济贷款的专门部门,专项负责解决民营经济的信贷问题;二是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国有银行的授信办法,要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充分调动基层机构的积极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在完善第一责任人基础上,将责任分摊到各级负责人并逐步量化,充分调动信贷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三是可以尝试在管好对大型企业贷款利率的同时,适当放开对民营经济的贷款利率,形成一种类似“双轨价格”的利率体系,这可能会对我们的利率自由化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2.积极发展民营银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必须通过引入民营产权和加强竞争来强化银行的利润动机。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的金融领域不断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政府应该允许国内的民营金融机构介入金融领域。民营金融机构将不大会受到国家政治因素所左右,其经营将更多服从于利润导向,这样,新的民营银行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尚未开发的市场领域,特别是那些小型公司和刚成立的企业身上。为了减少在管制方面的疑虑,在开始阶段,政府应该对民营金融机构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进入和谨慎的资格审查。3.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至少有下列优点:首先机制灵活,运作成本低,资金较少,能够与民营经济一起成长,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其次非国有银行一般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对当地的客户情况较为了解,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再次非国有一方面使银行运作有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一切成本都体现在价格中,用不着担心“寻租”现象的产生。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

篇3

[关键词] 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8-0143-03

[作者简介] 何伟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浙江 宁波 315012)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小型民营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农村和城市,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但是这类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问题特别突出,使得这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到了日益凸现的资金瓶颈制约。目前多数小型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狭窄,方式单一,银行贷款难度很大,贷款期限短,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为此,研究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寻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新思路,创新金融产品,对于化解其融资难题,促进其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内源融资包括企业主自筹资和企业自身的内部积累,而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但从现实情况看,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途径狭窄、渠道不畅通,所筹集的资金量无法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体表现为:

1.小型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且严重不足。内源融资是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之一,但从其正常发展所需资金量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小型民营企业存在权益资本不足或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类企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创业者个人的储蓄、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自有资金比较少,导致大部分小企业资本偏小甚至难以全部到位,且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型企业,自我积累少,融资数量仅供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

2.信贷融资期限短且规模不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约6000万家,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提供全社会75%左右的就业机会,创造全国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十分有限,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而且银行主要提供短期贷款,很少提供用于微小企业项目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长期信贷。

3.民间融资风险大。合法的民间融资能重新配置民间闲散资金,解决部分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一方面巨大的民间“财富”进入小企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民间融资大多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信息不透明,潜在金融风险大,经济纠纷甚至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4.小型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

二、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从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的原因,还有来自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的特殊原因。

1.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缺陷。(1)企业规模偏小。小型民营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有限,整体实力弱,申请贷款时无力提供足够的抵押物,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动产几乎是实际操作中惟一被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的抵押物,而中国目前仍然实行土地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制度,导致很多民营企业并不拥有可用做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建筑。(2)信息透明度极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源于经营特点和竞争的需要,或由于人才缺乏,多数小型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不真实,必然影响到小型企业的融资效率。(3)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小型民营企业的不稳定性及高歇业率或倒闭率,加之在市场变动和经济波动中表现出的脆弱性,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小型民营企业处于初创阶段,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且抗风险能力较弱,因而失败率较高。小企业的高失败率,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以致银行“惜贷”、“慎贷”。(4)小型企业类型多样,资金需求单笔数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5)与大型企业相比,许多小型民营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偏低。有的小型民营企业还贷意愿不足,甚至出现恶性拖欠贷款的现象,不仅严重有损企业的诚信形象,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许多小型民营企业不注重信誉,对履行债务的义务重视不够,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债信问题的存在,使银行贷款风险程度大幅度升高,以致出现银行“恐贷”现象。

2.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支持不足是造成我国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1)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四大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2)银行信贷动力不足,改制中的银行及法人银行从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出发,相应提高贷款条件,而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3)银行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信贷人员往往认为向小型民营企业放款责任巨大。(4)金融机构向小型民营企业放贷的经营成本较高,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等大致相同,而每户小型民营企业平均获得的贷款大大低于大中企业,因而小型民营企业每笔贷款的经营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对较高。(5)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企业就能以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金融机构。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放贷,不管企业愿意付出多高代价,也不给发放贷款,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小型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3.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我国征信体系和担保体系虽有一定进步,但针对小型民营企业的担保体系仍需大力发展。(1)全国征信体系有待建设。小型民营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其外部融资的难易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征信体系缺乏,从而使许多小型企业贷款受阻。(2)担保体系建设滞后。一个健全的担保体系应包括政府担保、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等。由于我国担保制度才刚刚起步,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小,无法满足广大小型企业的需求,因此,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指担保难。

三、促进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创新途径

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企业自身、金融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多方原因交互形成的结果。要化解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政府、金融机构及小型民营企业应共同配合,积极创新融资理念,开发金融产品,从多种途径创造新的融资供给以满足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1.加强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的建设,规范其金融行为。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是造成其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这类企业应正视其缺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苦练内功:一是提升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提高经营水平,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是遵循诚信原则,切实履行借贷合同规定的义务,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增强信用意识,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性和透明性,以赢得商业银行的支持。

2.建立服务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机制。商业银行资金雄厚,机构众多,具有良好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基础,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改变商业银行主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指导思想,把贷款投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好的企业上来;增加对高新技术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和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鼓励小型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小型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二是改革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适合小型民营企业贷款要求的运作机制和政策方针,同时设立私营经济贷款的专业部门,专项解决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问题。三是成立一些具有鲜明专业性经营范围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的银行。现有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等应转变经营理念,主动定位中小型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建设途径来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3.建立服务小型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估系统。面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尽快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系统,使银行有条件甄别出守信企业。应由银行、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协作,从法律、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在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基础上,采集小型民营企业的资信数据,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估系统,有效甄别守信和失信企业,尽可能地解决民营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交往中的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小型民营企业要建立企业信用机制。企业内部要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和监督本企业的信用关系,并制订企业信用管理规则,将信用管理贯穿客户开发、合同管理、贷款回收等整个交易过程。另外还可以建立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专业和人员优势,对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其提供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信用服务,弥补商业银行自身掌握客户信用信息不足的状况,把银行的经营成本减少到最小。

4.创新适应小型民营企业特点的融资方式。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由于自身信用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风险高等原因在信贷融资方面形势很不利。一般小型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不动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开发动产抵押贷款的要求就日益迫切。动产抵押是指抵押权人对债务人不转移占有,而针对其提供担保债权的动产设定抵押权,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占有抵押物,并可以出卖或申请就其卖得价钱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的担保形式。具体可以开发金融租赁、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仓单抵押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等新的信贷品种。这些新的动产贷款品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对小型民营企业来说,典当融资这种新的融资方式与其他融资方式来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典当融资对企业的资信能力没要求,不需要担保,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只要企业证件齐全,当物合法,都可以通过典当融资。典当融资方便、快捷、费用低,取得的贷款用途不受限制,而且质押范围广泛,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来满足民营企业季节性和应急性的资金需求。

当前还应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方式,使之成为我国小型民营企业的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我国小型民营企业往往信用度不高,而融资租赁合同期间,不变更租赁物的所有权,对企业信用要求大大降低。企业每期支付较少的租金就可获得100%的设备使用权,以此开发新产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既可降低投资风险,又能解决设备投资资金。

5.推进民间金融机构的建设。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建立民间金融市场。民间金融机构一般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对当地客户情况较为了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民间金融机构能够与民营经济一起探索出新的“双赢”之路,成为民营经济的推动力量,其最大的优势是机制灵活,效率较高,可以在细化市场后把民营企业定位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市场。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有效的引导居民资金流向效益高的投资领域,从而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和运用,如果民间筹资机构能够发展并逐步壮大,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筹资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主要为达不到上市资格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建立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众多小型民营企业权益性融资缺口。

6.建立信用担保机制。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可以降低贷款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对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因此,解决担保难题也是解决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构建我国微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首先应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运用信贷担保运作模式,各级政府分别设立全资或合资的担保机构,对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政府担保。其次,我国小型民营企业量大面广,仅靠政府担保难以满足广大小型民营企业的需求,因此,政府在提供担保的同时,大力发展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

7.大力发展为小型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资本的创业投资。在我国由于创业资本的缺乏,使中小民营企业创立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探索主要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公司,做好深圳创业板上市工作,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小型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资本。创业投资公司带有一定政策性的特定类型的创业投资公司,具有半官方性质,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对扶持小型民营企业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创业投资基金,要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商业化运作,面向全部中小民营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业投资基金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才能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珠.金融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融资新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6,(10).

篇4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政府 银行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

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即以内源融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它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资金,包括企业初始创立时期由所有者投入形成的资本、通过留存收益以及员工的投入等方式获得的资金来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面对外界压力的自身储备和外部资金难以获得。

(二)外源融资

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但是,受“所有制”限制,资本市场还不能成为民营企业的有效融资渠道;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然而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到的有限资金不足以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形成强烈反差。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还有民间融资,即非正式融资,主要是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由于这种融资方式没有过多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加之操作方便,它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民间融资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经过金融整顿对非法接待形式予以取缔,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程度。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一)家族经营制弊端多

大部分民营企业以家族经营的方式起步,在规模不大的初期这种家族经营的方式是有优势的。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家族经营制已经不能紧随时代的要求。家族经营制的的弊端主要是:家族经营制下的企业决策其实就是由一人决定。个人决策可能会严重偏离实际,造成投资决策或经营方针上的严重失误;家族经营制下,由家庭成员来担当重要职位,企业不能多方面引进有能力的人才,导致企业丧失活力;家族经营制下,产权单一问题突出。企业主不愿外部人员参股,董事会不能发挥真正作用,企业发展风险大,外部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

(二)政府政策倒向和法律制度保障缺失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转型而来,政府政策明显倾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占主要位置。民营企业基本不能得到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如国有企业在资源分配上总是享有优先权,商业银行在考虑贷款风险时,更愿意贷款给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也是以这些企业的权力及义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比来看,民营企业的应享受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对我国融资体系而言,主要是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服务,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十分匮乏。我国的债券市场主要发行国债,国债由国有企业垄断;我国的股票市场主要向国有企业提供服务,民营企业进入限制条件比较多。虽然国家为满足其他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发掘新方式,例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应收账款融资、基金融资、短期融资权、信托等,但是发展却极为缓慢。由此可见,专门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非常狭窄的。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

民营企业应该从自身开始入手进行改革。招纳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牵挂的有才能的人为企业增添新活力,致力于建立一个规范运作、能够真正发挥效力的董事会,避免个人独断决策;民营企业应该吸收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个管理方式,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的运作,实行财务透明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民营企业应该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让诚信沉入企业的每一个细胞,提升企业的信誉和整体形象。

(二)政府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消除歧视,设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基金,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度,可以借鉴美国的小企业管理署为其国家的企业贷款时提供担保的经验,让我国政府机构扮演担保人的角色;民间融资具有自身优势,政府应该正确加以引导,为民间融资行为提供一个以合理合法为前提,可以任其发展的平台,这样就可以避免它采取不法手段提供融资,降低其破坏道德和法律的风险,加强对其的监管,建立专门的有效的监督体系,让民间融资能够发乎作用。

(三)拓宽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渠道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国有银行作为我国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应该消除歧视,加快深化改革的脚步,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扶持民营企业信贷的力度;在一些政策性银行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部门,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有自身灵活性高等各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让其在融资市场上发挥效力;扩宽眼界,积极发展各种融资方式,挖掘身边的资源,如使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使民营企业能够多方面、多途径的获得资金,让其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帆.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6.

[2] 李根奇.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6.

[3] 李潇.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

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融资风险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部分,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目的:想通过这次机会,学习我国企业有关构成,了解其生存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演绎法、文献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国外和国内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的比较,结合民营企业现阶段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能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帮助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建议。

(二)国内和国外文献综述。现阶段我国不论是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先进性还是融资市场的发达性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对亚洲韩国和日本以及西方的美国、德国、加拿大产权结构的了解,韩国和日本也存在大量的的家族式企业并且有的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国外,民营企业占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他们的组织结构也很多样化,融资方式也各式各样。

二、产权的含义及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

(一)企业产权的概念与主要产权形式和特征。产权是在经济所有制关系下的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法律形式,它具体指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处置权。

产权的表现形式具体包含三层含义:(1)原始产权;(2)法人产权;(3)股权和债权。

(二)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产权结构的一元化和封闭性:当前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沿用传统的家族制和个人业主制、合伙制等形式进行经营,大部分产权集中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二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

三、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融资风险

(一)企业融资的概念和分类。融资含义:“融资”,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融通资金。由于划分融资方式的标准不同,融资方式的分类也不一样,并且不同的划分还可能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1)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3)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

(二)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现状及成因分析。

(1)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现状。1)外源融资可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民营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数量有限,再加上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受市场的影响大,经营风险比较高,银行就更加不愿贷给民营企业。2)融资渠道不正规。在金融机构得不到资金支持、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往往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来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2)民营企业融资效率成因。1)民营企业能从商业银行得到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在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同时,会提出比较苛刻的条件。2)股票融资的要求过高。3)我国民营企业的信贷信誉不高。4)信贷担保体系不够健全。

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一)创业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是个人独资企业或是合伙企业。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企业只归企业家所有,基础薄弱,企业不会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只能向亲戚朋友借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二)成长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民营企业在经过初始融资和发展之后,进入成长期。产权结构仍比较单一,封闭性比较强,产权关系还是不够清楚。

(三)成熟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企业在通过成长期之后,这时的产权特征是产权结构复杂,产权关系明晰,产权结构变得复杂、企业有了固定的市场、企业管理得到完善、企业的价值得到提高,这个阶段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多。

五、产权结构的优化和融资效率的提高

(一)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途径。(1)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向。首要就是向现代家族制过渡。在这过程中逐渐淡化家族制色彩,最终实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鉴于我国企业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变革应朝着以下两个方向进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2)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式。变革方式:根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应采取以诱致为主、强制为辅的改革方式。

(二)优化产权结构途径和提高融资效率。变革途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在改革时既要充分考虑成员之间各方面的利益,也要确保改革能进行得彻底。这不仅取决于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民营企业自身在微观层面上的自主创新活动。优化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的单一结构可以通过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来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信贷配给;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存在问题及解决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前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企业总数中,民营企业数量多、分布行业广,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组织、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国际经济格局变动及波动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诸多现实困境,其中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尽快的走出融资难的困境、帮助民营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在信贷配给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二、当前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民营企业受自身发展条件限制,其内部融资能力相对有限。当前市场持续经济条件下,内部融资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获取融资帮助的最为主要的途径。但是民营自身受经济实力、发展规模、社会影响力、管理水平以及适合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很大不确定性,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机制,内部融资能力普遍较低。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内部融资能力建设,因为内部融资相对于外部融资来讲,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节约企业交易成本,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温州为例,在一项社会调查中,在2012年,年经济效益在5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资金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受调查的150家民营企业中,有57%的企业表示对资金的需求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32%的企业表示在向银行部门申请贷款时阻力加大。

二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民营企业除了在内部融等资能力不高外,在外部融资方面,存在渠道单一的问题。在外部融资渠道上,主要是争取金融机构贷款。造成民营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单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下,上市融资门口较高,股权和债券市场发育不是很成熟;对于融资租赁等一些间接融资渠道方面,受我国信用市场发展条件制约,发展比较滞后,也不能很好的为民营企业服务。相对于外部融资的其他渠道,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简单,金融产品多样,成为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

三是获得正规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依赖非正规贷款渠道。民营企业在外部融资上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要想顺利获得银行机构的贷款,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相关数据显示:在温州,民营企业能够顺利从国家正规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5%。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往往依赖于一些非正规的渠道进行金融融资。受国家银行贷款高门槛、严约束、强实效的影响,使得一些民营企业更多的依赖于民间的非正规渠道筹集资金。

三、造成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的原因分析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宏观经济、政治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民营企业自身的影响。下面就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对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微型、中,小型企业,存在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抵押条件匮乏的特点;在向银行等金融部门进行贷款融资过程中,银行往往将民营企业自身的这些特点视为其偿还能力以及是否对其放贷的重要参考标准。

第二,有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管理不规范、各项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信誉度较低,这也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第三,一些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上往往缺乏明晰的所有权,没有科学、完善的梯度管理机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部门申请贷款融资支持的时候,银行等金融部门往往看重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综合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以及盈利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所有者自身的道德和信誉方面。民营企业无论是在生产经营规模、企业治理结构,还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企业所有者不注重投入的现实问题。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这些弊端对自身通过向银行等金融部门进行直接融资的难度加大,导致直接融资能力不强。

四、信贷配给条件下有效解决民营融资困难的现实途径分析

第一,积极构建规范、高效、科学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首先,大力支持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支持、引进、推动担保公司发展。民营企业在信贷配给条件下,要想克服自身存在的、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顺利获得贷款的各种瓶颈和不足,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给与的信贷支持途径予以解决。在大力支持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政府可以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自然企业法人或其他性质的社会组织投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打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过于依赖银行的渠道单一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讲,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面向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担保机构,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担保机构与民营企业开展范围更为广阔、业务领域更为全面的合作。

第二,民营企业应当从自身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积极树立良好、诚信的社会信誉。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信贷配给条件下,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自身条件入手,对自身社会信誉、信贷信誉、经营管理、产品质量、财务管理、信用意识等方面加强,注重提升和强化自身的融资信贷信用意识。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入手,加大自身管理力度,不断规范、诚信运行,加大在财务管理上的和规划化运作,降低由于财务资料和管理漏洞而导致的融资信贷风险。同时,民营企业要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努力开发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信贷配给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必须要转变传统思维下仅仅依赖于银行信贷的渠道,还要积极增强自身的直接融资能力。

第三,积极开拓、创新信贷机构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渠道、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领域,积极利用保险金融机构优势,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相对于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的银行金融部门而言,保险机构有着适合保险规律的经营渠道和运作模式。在与民营企业实施合作过程中,保险机构可以通过设计和实施保单质押贷款保险、抵押贷款保险、 担保融资保险等产品的方式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彼此约束、共存共生的利益关系。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与保险金融机构签订融资保险合同,通过购买保险公司提供的专门融资保险转嫁自身将来可能存在的经验管理风险或偿还贷款能力风险,由此在借款方和信贷机构在签订贷款合同的中间环节形成一种保险保障关系。

第四,积极探索完善适合民营企业信贷需求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对于缓解广大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扩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不同于大型金融机构,它与地方、尤其是广大中小民营企业之间往往更容易结成一种彼此依赖、同生同存的依赖关系,更容易以较低的交易成本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一种资金合作关系。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准入机制、本着从地方金融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便利管理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例如,可以成立县级商业合作银行、农村村镇合作银行、社区银行等;也可以从民营企业地缘特征入手,综合发挥行业协会或商会的作用。在成立地方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时候,必须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规范生产、诚实守信的软环境。

五、结语

信贷配给条件下,要对当前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构建规范、高效、科学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应当从自身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积极树立良好、诚信的社会信誉,积极利用保险金融机构优势,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积极探索完善适合民营企业信贷需求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杨令芝,周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2007(04).

篇7

【关键词】转型期;民营企业;融资

一、引言

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持续性活力,其生产总值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对外贸易及增加就业岗位的作用直接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益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部分。然而,融资难一直影响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二、转型期民营企业融资原则

民营企业受市场竞争及资源环境的制约,发展已经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状况,部分中小企业已经陷入发展瓶颈,为了实现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必须实现转型,以摆脱发展困境。

1.保持民营企业私有体制

民营企业改革落后于其他社会系统,要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应该保持民营企业的私有体制的可持续发展,将企业运营、服务、竞争模式的转变引导至内涵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化管理之中。

2.坚持优化资源使用

民营企业应当坚持优化资源使用,避免由于向外拓展引发的投资失误,进而引发资金链断裂。以信泰集团为例,企业将短期贷款用于适合长期投资的太阳能行业,直接导致了资金链断裂,险些引起温州民营企业连锁倒闭。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坚持关注资源使用问题。

3.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过渡

首先,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即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发展;其次,要实现经济体制上的转变,即要以市场为核心,避免计划控制。这两个方面的过渡实质上都是为了建设企业内涵,要让民营企业挑起富民重担,避免政策限制、融资困难、生产环境问题,要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经济效率优势,避免国家过度调控。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点分析

1.商业银行贷款难度高,关系短板表现突出

一方面,当前市场上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近几年民营企业废逃银行债务的现象多发,在为银行带来损失的同时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削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违约状况常见,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下,银行不愿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

2.融资政策偏重大型企业

客观上来说,虽然当前国家政策已经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贷款待遇差异还是很大的,优先级上,贷款排序首先选择国有中小企业,然后是“三资”企业,最后才是民营企业,贷款额度也是最低的。同时,民营企业贷款贷款存量低、增量缓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限制。

3.融资途径单一

当前,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还是银行贷款,在未经资信评估与贷款担保不足的状况下,银行贷款受限。同时,基于民营企业资金规模、管理水平限制,民营企业内部融资匮乏,多数民营企业也无法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4.融资平台发展滞后

商业银行贷款倾向偏重于大中型企业及国有企业,信用社也将服务定位于“三农”,因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不足。同时,我国对融资的管理基本采取“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模式,因此,民营企业以债权模式实现直接融资,或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基本不显示,在担保平台不健全的基础条件下,民营企业资信问题也成为了融资短板因素。

四、基于融资困境的转型期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1.专门化金融支持

针对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间的关系问题,建议鼓励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强化专门化支持力度,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融资支持手段。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在采取不同阶段专门化支持的过程中,要根据民营企业资源积累状况及融资能力强弱创建服务支持体系,在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系数。

2.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发展规划

参与民营企业发展规划,而后实现针对性政策扶持。发展中,应鼓励金融部门参与民营企业发展规划,逐渐参与到民营企业战略规划架构中,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把握能力,从中长期发展出发,为民营企业提供转型期战略发展的金融服务。此外,参与企业发展规划后,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了解加强,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3.促进企业内部融资机制建设

内部融资机制的建设能够避免外源性融资中较高成本的问题,在优化整合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能提高融资便捷性。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经营波动性及轻资产性等特点,银行信贷难度也较大,因此,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多种形式的直接金融服务实现融资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融资难问题。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可考虑构建财务结算中心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及调动,或以股权结构改革为契机,以关注企业战略、优化股权结构设计及员工持股方案、制定高层激励等为入手点,激发企业内部融资活力。

4.创新金融监管,降低企业融资风险

第一,应当强化并完善金融监管,针对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问题制定专门监管法律条文,将金融监管拓展至金融服务公司、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第二,要审慎进行金融开发,转型过程中应关注内外金融市场监管的协调,对内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外应防止资本入侵,全过程中辅以风险控制手段,以提高金融开发的实效。第三,要积极创新并强化风控,要以实际需求为准,以宏观调控与监管相适应为原则,在强化创新的同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本论文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框架定位在以下方面:企业融资方式及其效率评价研究,主要包括中小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综合评价,以及求解企业融资效率的最优排列顺序。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评价

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种融资方式――内部融资、股票融资、债权融资,从五个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别对这三种融资的方式的效率进行评价。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风险、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机制规范度。在比较之前,有必要对隶属度再做一下解释。隶属度是对模糊指标的数字描述,如:设股权融资资金利用率低的隶属度为0.6,那么可以解释为有60%的把握认为股权融资的资金利用率低,相反,股权融资资金利用率高的隶属度为0.4,则可解释为40%的把握认为股权融资的资金利用率高。

单因素模糊评价仅仅反映一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这是不够完全的。我们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得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因此需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由表1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种融资方式的模糊关系矩阵,也即单因素评价矩阵。

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效率高的隶属度大于效率低的隶属度,由此可以评价企业融资效率是高的。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来说,效率高的隶属度0.70大于效率低的隶属度0.30,那么可以评价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效率是高的。同样,有65%的把握证明股权融资是效率低的,有53%的把握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效率较高,可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中,效率最高的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因为有70%的把握认为内源融资的效率是高的。

2.根据模糊分布原则,各融资方式效率高的隶属度排序为70>53>35,因此可得,中小民营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中,自我积累融资效率>债券融资效率>股票融资效率。并且从中可以看出,中小民营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效率较高的是内源融资,股权融资效率最低。由此,我们认为应该拓展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大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只有这样中小民营企业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资金,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根据上述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三种融资方式效率高低的顺序:内源融资的效率最高,而债权融资的效率次高,融资效率最低的是股权融资。以上情况是在各种融资途径都很便利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处于这样一种排序的状态。这也许应该是我们所苦苦追求的目标。但是,就是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融资效率瓶颈问题,即融资行为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融资结构是畸形的,所导致这种排序的融资效率局面的缺失。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排除抑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绊脚石”,以达到优化的融资结构、规范的融资行为和高效的融资效率。对于一个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具体选择哪种融资方式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类型的中小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征,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根据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融资方式,而且还要考虑这种方式的可获得性。

内源融资由于是对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是对企业闲置资产的利用,并不涉及企业资金的所有权、控制权的变更和转移,企业不必对外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低成本、高收效的融资方式,因此可以说内源融资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但是,对于任何一家中小民营企业来说,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其内源融资能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提高其融资效率,融通到企业需要的足够资金,必须利用外源融资。

近几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旨在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银行信贷的政策,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也极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资金融通的主要媒介,银行信贷方式就成为中小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

同时,尤其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创立之初,由于中小民营企业主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融资,只能通过一些亲戚朋友和其它中小民营企业主、互助会和其它一些商会进行融资,取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些资金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把握商机、赢取时间并挖掘“第一桶金”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民间借贷有其自身生存的基础和原因,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尽量拓展中小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

中小民营企业运用最有效的还是内部融资和借贷融资,但是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权益资本融资,比如高科技企业可采用风险融资方式等,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重要的是中小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因作用,从改变企业融资经营理念,强化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根据企业发展所处阶段审慎选择主要融资方式,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部门的外因作用外,发展同政府及民间金融机构的关系资源等方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展企业融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 诚信担保 证券市场 融资

据统计资料显不,民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到80%,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更快的赶上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提出了“工业强市”等有关战略,而“工业强市”的主要力量却要由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来担任,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企业在改革中基本上已经改制或已经不存在,中小民营企业在这里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可能更高,可民营经济获得金融系统的支持只有30%左右,其中,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还不到这个数。笔者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金融服务系统和金融市场三个方面来说明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奶水”不足,生长缺“钙”

企业出生困难,在泥土中滚打成长。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出生形成来看,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起来,或者由家族投资办厂演变过来的企业;二是由朋友参股台资开办的合资创业;二是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小型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首先,这几种形式所形成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家族式、粗犷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小民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生产的设备较陈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较差;再次,中小民营企l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不严谨,有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刻意编制多套财务报表,“假凭证、假帐簿、假表报”的二假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就造成,一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缺乏长远的规划,往往形成投资的随意性和非长远性,短期,有为较为严重,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形成融资困难;二是,企业实力较弱,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生产资金短缺,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偿债能力低下;三是,中小民营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因而很难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此,生长缺“钙”,个头偏小,这是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最根本原因。

(二)企业融资奇招百出,边际成本太大

中小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资金有时会变成是它最大的障碍。中小民营企业要融资,作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内部融资,二是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保留盈余,定额负债(包括应付工资、福利费、税金、其他应付款等)形成资金的来源,通过计提折旧形成融资活动;外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容易,但金额有限,外部融资存量大,但是融资门槛太高。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融资就会采用各种奇招在夹缝中求发展,比如,对内常通过游说、乞求向亲戚朋友、公司员工或民间高息集资、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对外则利用自己的人际能力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人物拉关系,利用回扣和一些虚假财务信息骗取信任等手段来获得贷款。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边际战本增加,同时也会促使民营企业去作假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社会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发生变化或逆转时,中小民营企业就会引发难以收拾的处境。

(三)金融系统服务理念太过“实际”,门槛太高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相差无几,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会优先服务于国有企业或规模大的企业,这更符合其经济效益的原则。在惯性思维模式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排序就要靠后,一般商业银行的融资,首先考虑是国有,再是“三资”,再接着才会考虑民营企业,另外,在办理融资业务操作人员的思路一般也是这样认为,因为现在商业银行都是进行负责制考核,国有、“三资”企业总有让人放心的地方,而对中小民营企业则不然,对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融资大多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数额等许多不公平等现象。其次,商业银行实行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在放贷时风险考虑较多,一般金融机构认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一定的信用度和合格的抵押品,而中小民营企业的偿还贷款能力难以认定,尽管商业银行懂得要创造盈利得广开门路,敞开的大门的道理,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门槛太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更加突出。

(四)政府、金融市场“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主要是靠税收,而在税收中来之中小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义非常高,可是国家、地方政府、金融市场等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做得又太少。

1.融资担保机制缺位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货款,但是不管那种方式都要有进行担保的制度,而中小民营企业在货款的过程中存在担保不足问题。我国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担保的中介机构很少,担保能力也很弱,使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需要贷款而没有合适的担保而不能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健全的担保制度,如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下组成担保中心,或金融市场引导由骨干企业组成担保集团,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组建担保中介等都能使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度过难关。

2.委托投资制度基本木形成

委托投资是一种叫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并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委托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聚集,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到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个人的手中,民间个人的投资意识也很强,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的不对称,民间资本就无头苍蝇到处乱碰,民问资本投资没有方向,而中小民营企业正值大力发展的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委托投资机制没有形成而造成两者对峙的局面,这时政府的引导,金融市场制度的健全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

3.证券发行市场“发育”不完善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是政策性的主导型市场,在这资本市场中往往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场所。尽管现在状态有所改变,中小民营企业要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是相当的困难,虽然这里面有中小民营企业自身需要改制,需要真实地、透明地公开会计信息等因素改变,但证券发行市场制度的完善,改变是中小民营企业能融到资金必不可少的前提。

4.金融市场服务品种“单亲”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步完善,但却是还不发达,金融服务品种单一,这也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融

得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政府要大力发展会融市场,开辟其他更多的金融服务品种,如融资租赁等非银行的金融业务。融资租赁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有效方式,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动用运营资金的情况下,以现有的资产、效益和未来的收益作保证来获得或更新机器没备,达到融资和技术更新的双重目的。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几种“过招”对策

(一)企业“多练内功,强身健体”,提高抗击打能力

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出生先天基础不足,条件不如“国”字号,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如产权制度创新,在保持自己家族控股的前提下,吸纳非家族投资者的资金,使中小民营企业由单一的业主制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克服“小而散,小而弱”缺陷,提高企业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其次,改变理财观念,提高信用等级,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誉为企业自己担保,获得银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时常通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争取金融机构的信任,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各项规程制度及各种企业行为。第三,完善、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理清财务会计帐目,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方便税收等同家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审计,使投资者随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增强对企业的信任。第四,源动和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的秘极性,特别是懂得融资,能为企业融资出谋划策的人才,何必要让他们参加人股,参与投资,留住人才就赢得资金。

(二)开辟溪径,建立诚信的担保制度,“联保贷款”融通资金

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行业或者其他途径,建立几家或者十几家的诚信联保制度。金融机构拒绝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申请,大多基于风险难以掌握的思考,而“联保货款”的方案足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加上一道“企业风险共担”的保险,其组建诚信担保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各自拿出相当于贷款额20%左右的现金建立共同的“风险基金”,联保企业中任何一家如没有及时的还贷,银行都将没收“风险基金”作为清偿。其最大的优点是打破常规,创新了融资和担保的新机制,把风险和利益与企业自己捆绑在一起,而这样的“联保”方式企业之间还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做到-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不愿意作茧自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这种既不需要另外担保,也不用抵押的联保贷款方式,就能融到一定期限和额度的资金。

(三)政府“搭台”完善资本市场,市场“唱戏”开辟融通渠道

篇10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融资方式

一、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中还属于弱势群体,在经济的潮起潮落中,只有少数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越过了初创期的艰难。而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后的成长期。与此同时,却有不少民营企业成立后不久又消失了;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的夹缝中惨淡经营。政策环境的局限和民营企业的自身弱点阻碍了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有这些中,尤为突出的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制约性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次原因,既有外部融资环境、金融体制、政府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1.融资市场体系不健全。民营企业正规的直接融资方式可概括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及资产证券化。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有现行证券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规模和投资回报,基本上被拒于证券市场之外。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国尚未完善适合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资本市场。二是民营中小企业较难利用债券融资方式。尽管我国民间投资的潜力巨大,但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的长期错位造成了民间投资领域的极度狭窄。三是风险投资体制发育不全。2.我国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够成熟完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着重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方面的倾斜,受财政收入刚性的制约,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大,服务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未能相应的建立起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二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众多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仍然定位在“补充”上,没有把它完全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来看待。3.民营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多数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透明、不健全,甚至有一些民营企业任意私自改动会计资料,或建立两本内外不相吻合的账簿,致使民营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愈演愈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民营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性质的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债务关系远远超出三角的范围,发展为多角债务关系。上述情况导致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较大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问题。

三、改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

1.政府要制定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现行关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无法很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应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对相关的融资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建议从下几点做起:(1)在基本原则方面,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对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应该遵循平等原则,不应该在贷款条件上歧视民营企业。(2)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商业性中小银行,既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又能够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3)对民营企业相关业务给予更多的免税及其他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业务,节省经营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的发展。2.完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我国的民营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形态。在直接融资方面,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重点,扩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体系。进一步加大风险投资对民营企业的投入。二是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三是发展债券融资市场,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在间接融资方面,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完善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有步骤的开放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改造,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项目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利用国外政府和商业贷款,组织中小企业项目招商引资。3.完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民营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获取资金,必须有完善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撑。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能极大缓解民营企业与资金供给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疏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完善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主要有资信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以及风险评估机构等。

四、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策略建议

民营企业的最优融资策略是动态的。民营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风险等级的不一致性,导致潜在投资者对投资时机的敏感,从而使得民营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最优融资策略。在企业初创期,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获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内部融资先于外部融资。企业的利润一般全部再投资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企业可以采用附有优先购买权的租赁方式获得资产的使用权,而不必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也可以灵活机动争取其他外部资金,如吸引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以及获取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基金等。在企业成长时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获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逐步具备了向外部筹资的条件,外部融资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一是争取金融性机构的贷款。企业应通过资产抵押、担保人担保甚至利用企业自身的信誉担保来取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二是利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利用相互参股,横向或者纵向的兼并与合作等资本运作方式是一种可取的融资方式。三是积极创造条件,获取创业板上市或吸引风险投资的机会。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已具备了较强的外部融资能力。此时企业需要考虑以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一是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二是积极运用资本运作获取资金。三是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融资策略的优序选择:自筹资金、留存盈利、风险投资、政策性资金、借债(或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发行新股、借债。即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先权益融资后债务融资,再股权融资。这是由其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等级不一致的特质所决定的。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还应规范和完善自身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社会信用观念及金融意识等,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春明.经济周期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6).

[2]傅爽.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迎维.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45.

[4]赵岳,谭之博.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12(7).

[5]于蔚,钱彦敏.转型经济中宏观冲击与公司融资决策——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框架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10:24-30.

[6]孙英姿.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篇11

关键词: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无锡作为全国重点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民营企业的贡献,无锡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67.4%,但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局始终萦绕在民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目前无锡的民营企业融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源性融资来源尚有不足。所谓内源性融资来源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通过企业的合法经营取得的利润除去利润分配过程流出企业的那部分的剩余收益。由于近年来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从高速发展调整为相对较低的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企业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尤其是转型升级不是很彻底的民营企业。这就使得比较多的依靠内源性资金来源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民营企业的融资发生了困难。

(二)民营企业的融资的结构相对不稳定、合理。所谓融资机构也可以理解为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所有融资中的各种不同融资渠道来源以及不同来源的融资的金额比例;不同的结构对民营企业意味着不同的筹资成本、不同财务结构与财务风险。由于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资金来源的不足,更多的民营企业只能选择向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借款,较多的借款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经济相对不景气的时下给民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三)民营企业的自身的信用担保能力较差。无锡的民营企业需要从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取得更多的资金,而金融机构一般需要民营企业提供担保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相对不大,自身的担保能力羸弱;通过商业性担保机构担保,又提高了资金的筹资成本,民营企业难以承受高资金成本;亦或勉强取得资金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难。

(四)难以从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我国目前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无锡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不满足上市的条件,很难从证券市场中直接筹资;发行债券对于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又较多的政策约束。其次无论是发行股票还会发行债券取得融资,一般要相当长的过程,比较大的成本支出,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

二、无锡民营企业融资途径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也是大到国家,具体到省市都要大力支持的重要政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助力,无锡的民营企业可以从哪些途径取得企业发展的资金呢。

(一)充分运用好国家、省市的政策取得更多的政府资金。企业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政策取得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如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税收筹划等更多的取得政策红利,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聚力。

(二)继续从传统的融资途径取得资金。无锡的民营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的自身发展潜力,加大挖掘内源性的资金来源的力度,从企业自身发展中取得更多的内源性资金;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适应金融机构的征信评价机制,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争取用较低的资金成本取得跟多的金融借款,为企业发展筹措更多的高质量的资金。

(三)充分利用新兴的融资模式。无锡的民营企业应主动的对接金融业的发展,运用新兴的金融业态去筹措需要的资金。目前这些新兴的业态主要有小额贷、银企对接平台、网络借贷、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借贷也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为无锡民营企业筹资有大开了一片新天地。网络借贷的实质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需要筹资的企业和个人能够找到资金来源,需要投资的资金可以找到投资的方向,双方无需见面,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资金使用权的交接与资金使用价值的确定。对于筹资方来说是一种新的筹资渠道;对于贷款方来说是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它是网络金融时代的新产物。

三、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的策略建议

无锡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有过历史的辉煌,也有现实的彷徨,民营企业要顺应国内、国际的变化,快速的实现转型升级换代,才能保持无锡民营企业高地的地位,发扬壮大国人尽知的苏南模式。无锡民营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必定能从筹资难的困局中走出来,实现凤凰涅。

(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多的银行信用贷款。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喜见的良好信号,银行可以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重新认识民营企业,在征信评价中提高民因企业的信用等级,为民营企业取的成本更低的资金提供的更多的可能。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似乎不仅是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事情,更关乎企业的筹资管理问题。

(二)着力提升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提高企业内源性筹资的能力。解决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局,主要还是要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结合注重积累的股利分配政策,提高企业内源性筹资的能力。民营企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还是要自身去挖掘潜力,实现自我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应从企业的治理结构、产权关系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进更新企业的工艺流程,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多方位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拓宽企业内源性资金的来源。

(三)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政企关系、银企关系,为企业的外部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无锡民营企业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政府的指导下发展企业,融入到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去,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完善企业自身为抓手,厘清银企关系,更多的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筹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

无锡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筹资始终是一个重点问题,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资金的重要性,分析企业在筹资方面的优劣势,提前做好工作,必定能解决好筹资问题,使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篇12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对策分析

一、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自筹能力低。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经历了在国民经济中担当重要作用之后,民营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无出来。民营企业本身规模较国企等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上民营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且多行业发展,就其本身的融资渠道而言,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以自己内部融资为主。但由于其规模小,自身管理水平低下,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比较大,以及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和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融资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不完善的金融体制下,为何可以一举头筹,这也是很多现在的小规模民营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单单只是融资难所带来的问题,更是现如今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自筹能力低下、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其次,民间借贷的形式不规范,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其实这与民营企业本身的信用能力低下,信用观念薄弱,理财能力弱,技术装备落后更新慢有关。类似银行等贷款机构,由于激励机制不当,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也不合理,所以更偏爱国有企业,这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小型的金融体系并不能为民营企业带来较大数额的融资款,取得长期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会选择民间借贷。那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简洁操作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银行机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一面,缓解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更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意性、风险性都更容易造成重大的的社会问题。借方和贷方两者仅仅只是靠所谓的信誉度维持着,毫不完备的借贷流程、手续,同样也缺乏担保抵押,相当不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民间借贷也必须正规化、规范化操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再次,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受本身的自筹能力低下影响,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也就是依靠投资者内部融资,这样一来是风险比较大,二来是融资金额也比较小。一旦金额大,融资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是加大了发展的风险。民营企业在银行等贷款的相关费用相当高。

最后,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在我国,金融和非金融系统并不是全面面向所有的民营企业,所以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些形式保守、创新能力严重缺乏的金融种类远不能满足其融资的需求。商业银行提供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仅仅只是一些信用方面的贷款、抵押物品的贷款、担保方面贷款等等。那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随着科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批量逐渐减小,但资金的需求量、时效性也相应的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一些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等都不能为民营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融资帮助。

二、产生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银行的产权制度偏向国有企业。我国金融机制体系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它们的信贷份额占总数的70%以上,且流向较为一致,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等。像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还贷能力较强、信誉较高,贷放的回报水平也相对较高,利润丰厚,安全性较高。但是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信誉较差,银行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更愿意为大型的企业融资。

2.无民间融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没有为民营企业带来合适的融资渠道。甚至有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得到大笔融资,而倾向于一些程序较为简单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由于这些渠道不是特别规范,所以也会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大的筹资成本和借贷风险。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这样途径来达到融资的目的。

3.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过分依赖内源融资。民营企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泛,融资基本仅靠内部融资渠道,投资者自行投资居多。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企业自我融资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起来的。

4.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其他融资方式发育不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适度引入非正规金融,发展互助型担保。相信很多民营企业早期成立、创业期间的资金来源都是亲戚朋友等等。因为这样的举措具有手续便捷,交易成本低廉,道德风险低等等的优点。老一辈的企业家,在中国传统、保守的文化观念下成长,对于朋友之间的违约,承受的信誉成本可谓是更高更大的。甚至是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所以这也是这种非正规金融在民营企业难以获得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情况下,还能在民间所能流行起来的原因。

三、应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的经济状况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就业的增加,拉动内需的战略措施和有效途径等。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觑,但有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作为民营企业的首要任务,解决融资困境无疑是需要相当多的步骤和努力。

首先,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自身还是应该提高信用意识,之前或许由于众多民因企业的信用意识较为薄弱,常常通过各种手段来虚构利润、逃废银行的各项债务、躲避银行监督以及大量的现金交易等,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流动、偿还能力,从而导致在银行融资贷款的门槛愈来愈高。其次,规范民间借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快速增加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减少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从而进一步的缓解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再次,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转变银行借贷观念。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撑力量,一个很有发展方向、发展潜力的有生力量,想要做大做强,不仅仅是需要提升自我的能力,更是需要一个合适其发展的金融环境。如果商业银行可以调整银行金融机制系统,给民营企业多一点的信任,转变借贷观念,那民营企业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多更高的收益。最后,开展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结合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大力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同时也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所以民营企业也应该不断丰富其自身所需的金融知识,不断的拓展融资渠道,将有限的资本运用出无限的可能。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各种形式混合的产、学、研联合,通过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开放的长期合作关系,吸收消化一些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参考文献:

[1]张健.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05):27-29.

[2]缪思琪.浅析江西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3(14):88+92.[3]王玲,耿成轩.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与经济,2013(04):57-61.

篇13

根据我国国情,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民营企业数量庞大,是创新发展力量的前锋。然而,民营企业融资筹资困难却和民营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融资问题已然成为限制众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很多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争取到外界的资金支援情况很少,融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化。只有创新融资筹资渠道,才能为民营企业跨越自身发展瓶颈出一份力。

二、民营企业筹资融资的主要方式

融资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途径,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数量。企业的融资筹资方式受外部融资筹资环境和企业自身融资筹资的能力限制,这两者决定了企业应当使用何种方式进行融资筹资。民营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融资筹资渠道。

(一)政府扶持

一般只有国有企业才能享受政府给予资金帮助的这一特权。政府出资是国有企业融资筹资最为主要的支撑力,对民营企业而言,由政府扶持给予资金帮助的几率不大,且即使出资并不一定能有大量资金支持。

(二)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最为普遍的融资筹资方式,这种方式灵活多样,比较适合不同种类债权资本筹集的需要。一般国有银行会优先给国有企业贷款,对民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针对民营企业贷款的一系列手续也非常繁琐,和国有企业贷款相比地位稍显低下。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支持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之外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一般这类机构主要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虽然这类融资筹资途径获得的资金支持比较小,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和银行还是很有可比性的。

(四)其他法人的资金支持

法人主要分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及团体法人等,法人在日常资金运转中偶尔会有闲置的资金,可以为民营企业资金周转提供帮助。

(五)民间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家家户户的存款也日益增加,一部分老百姓会科学利用存款,将资金投资到中小民营企业中。

(六)企业内部融资

在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中,通过积攒的资金实现内部融资,比较简便快捷,一般年末有盈利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个融资筹资渠道。

三、民营企业融资筹资困难的原因

(一)融资筹资渠道单一化

虽然融资渠道窄小随着金融领域的改革有所改观,但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筹资方式仍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在民营企业负债中银行信贷占据的份额过大。民营企业缺乏相对稳定、成本低的融资渠道,企业担保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融资渠道的观念仍显落后,只执着于过去的融资筹资方式,对现代的融资筹资一无所知。

(二)银行信贷的局限性

一方面,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筹资渠道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但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够优先享有资金支持。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行为鼓励性较强,对民营企业则稍显弱势。同时国有银行针对非国有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例更为复杂,限制较多,有的国有银行甚至由于对民营企业的不自信而减少对民营企业的信贷。

另一方面,除了国有银行,其他的银行能给予的资金帮助过小,很难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国有银行相比,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稍显弱势,且竞争激烈,很难超越国有银行,同时银行内部解决呆坏账的根本机制也不同。

(三)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较少

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融资筹资问题上,国家都给予了政策支持,但是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筹资问题却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优惠政策不完善。虽然随着民营企业力量的逐渐壮大,民营企业开始逐渐受到国家的关注,但是由于前期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各种配套措施不全面等原因,民营企业并没能获得较多的关注。

四、创新发展融资筹资渠道的建议

(一)优化国家政策环境,完善服务机制

国家政府应当给予民营企业较多的关注,从财务和行政两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需要完善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筹资难问题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加以引导推动;其次政府需要深入改革民营企业融资筹资体制,加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展融资筹资渠道,多投资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加强直接融资筹资渠道的开拓。

(二)民营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内在融资能力

企业内部的融资快捷方便,通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流动资金可以缓解资金周转问题,但这只是针对有盈利的企业而言,若企业保持亏损状态没有盈利,加上资金周转困难,就很难保持自身的发展稳定,因此应通过强有力的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经营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民营企业还需要对自身信用制度及财务情况投入更多的关注,这两者的提升都能够加强企业的融资筹资能力。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关注

首先,国有银行针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繁琐手续应得到改善,针对民营企业应创建更利于民营发展的鼓励机制,通过对民营企业的实际调查掌握企业真实情况,增加评级授信的实用性;其次,在抵押担保上,可以从原先只能抵押不动产延伸到动产抵押。然而银行对民营企业具有很大的不信任感,从这一点出发,首先企业应当做好内部管理,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贷款风险的发生,维持企业的信用环境。

(四)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

由于民营企业众多,银行很难清楚快捷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能力和还贷能力,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民营企业之间可以建立社会信用评级体制,通过在一定周期内更新各个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若有信用较差的民营企业则进行公开的提示和批评,信用程度好的民营企业可以优先于其他民营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这一机制的出现能在很大程度上勉励各个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五)合理利用职工的资金

民营企业在建立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扶持,通过鼓励内部员工进行投资是一个不错的融资筹资方式,也就是让员工入股。一旦入股,可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既可以得到大量资金也可以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这一筹资方式风险小、成本小,同时利息也低,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六)积极利用海外投资

国外很多国家对民营企业都专门设有服务机构和银行,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向海外的服务机构和银行寻求帮助。无法直接和国外机构银行联系的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由政府担保从国外的机构和银行取得贷款。

篇14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538.7万户,注册资金总额为8.8万亿元,从业人员为7058.6万人,投资者人数1362.1万人。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13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236.3亿美元。民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融资问题。

一、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民营企业是中国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少数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而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后的成长期,有待于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有优势。另外,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要求,因此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另外,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的信用存在顾虑,民营企业难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取得资金。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在信贷计划中很少考虑民营企业的需求,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不高,经营风险大,缺乏不动产抵押,甚至有些民营企业欠息严重。因此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大规模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和其他单位借款,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债务款,这部分资金远远超过银行和政府部门提供的资金。

二、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1、自身原因

(1)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此外,由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银行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不愿冒险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2)民营企业信用不佳、信息不透明。现行的体制下,外部难以得到民营企业的信息,并且,很多民营企业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账务混乱的现象,致使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从而使得民营企业信用可得性相对低下,这都导致了所谓的所有制歧视现象。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逃废银行债务以及由此引起的信用危机问题。截至2000年末,在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逃废债的企业中,民营中小企业占逃废债改制企业的30.6%,逃废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578亿元占逃废债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2%。因此,贷款偿还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外部原因

(1)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的特点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基本以服务国有经济的国有银行为主,缺乏与中小企业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当我国的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态势时,各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在融资中应占据不同的位置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当初建立股票市场的目的是配合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因此民营企业几乎是被排除在股票融资体系之外的,至今情况仍未改善。目前主板市场深、沪两个交易所都设置了十分严格的准入程序和限制条件,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被拒之门外,而中小企业板市场仍然难以解决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风险投资是一种职业金融家向新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中小企业或产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其运作过程是“融资-投资-退出”不断循环的过程。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大多由于管理不规范,因而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主要选择上市作为出口,但是我国目前股票政策上市的规定很严格,导致创业资本退出存在较大困难,从而影响了风险投资公司的积极性。

(2)国家宏观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不足。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两个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重点主要是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在债券市场方面,目前发行的债券多用于进行大规模工业技术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不仅留给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空间较小,而且当前债券的利率水平也难以为中小企业所接受。除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以外,可利用的资金就是民间资本。但是,这一渠道除了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规模扩张需求外,还因其多少有“非法”嫌疑而遭受压制。民营企业业主由于向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难度较大,他们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民间融资方式。而民间融资的问题在于,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环境差,司法制度不完善,一旦出了问题,没有合适的途径解决,因此民间资本仍不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加强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

(1)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科学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了解市场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中小民营企业家。广招各类优秀的经营、财务管理人才,以提高企业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让企业更快的做大做强;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尝试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大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财务透明度。民营中小企业应该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条件下充分公开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财务信息,并主动配合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调查工作,让银行尽可能的掌握企业的充分信息,以便减少信息搜寻成本。中小民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诚信的形象,提高信用水平。要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现代管理意识,转变经营理念,逐步建立其个人信用。中小民营企业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销路,才能保证资金的顺利借贷流转。

2、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1)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提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国民待遇”,逐步淡化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进行保护的角色,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的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需求。一是启动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将为中小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获取直接融资提供制度保证。二是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为了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价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能覆盖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满足各类企业不同数量的融资要求和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应建立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对融资的要求。(2)拓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渠道。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难以节制,就有可能侵犯所有者的权利。而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建立管理与控制相分离及岗位分工的制衡机制,使得股权投资者有保障享有同等的股东权利,从而起到了保护投资利益的作用。当然,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迅速转向直接融资也是有困难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股票难以满足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场的上市条件。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场所”,促使民营企业股票上市交易。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可选择的股权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上市;买壳上市;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海外上市。

(3)建立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由于创业资本的缺乏,我国民营企业创立与发展比较缓慢。设立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可以降低中小企业投资人投资风险,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证。创业基金注重企业的长远效益,投资期限较长,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3、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1)拓宽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应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贷款环境,调整信贷政策,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打破以企业规模、性质作为支持与否的条件,支持民营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遵循公平、公证和诚信原则,逐步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比重。创新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特色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和“急、频、快、小”的贷款要求,积极改善贷款方式。二是建立信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设计合理的业绩考评办法,使责权利相统一,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三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国有商业银行以更大的利率浮动权,调动其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2)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银行。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银行,应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贴息和低息贷款。商业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或联社改制而来,主要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发展融资租赁业。融资租赁融资的优点在于:第一、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与发行股票、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相比,受到体制、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负债比率、担保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较少。第二、融资风险小,民营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第三、保持中小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避免了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了民营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与股权融资相比,融资租赁融资可避免对股权的稀释。

【参考文献】

[1] 曾碧辉: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点探讨[J].时代金融,2007(3).

[2] 王满四、邵国良:基于金融体系自身缺陷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分析[J].经济经纬,2007(1).

[3] 张平: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探索[J].资本运营,2007(1).

[4] 郑均安:利用民间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

[5] 刘廷华: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

[6] 孔庆侃、陆筱叶: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出路研究[J].经济论坛,2007(4).

[7] 周芬、许纪校: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瓶颈分析[J].特区经济,2008(1).

[8] 黄孟复、胡德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3(2006-2006)[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