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转型发展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1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职业教育违背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宗旨,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该国或该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兼具教育与经济两重性,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

1.2经济转型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愈演愈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人才的培养上,职业教育在提升科技和人才的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据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把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的自身价值,最终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1.3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

一国或一个地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其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初中高级产业技术工人来满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可以为经济的转型发展输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2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相似性,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忽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中有一部分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符合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方面存在培养目标过宽过高、模糊不清、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甚至有些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紊乱,核心课程不明确,专业课课时不够充分,有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太少。还有些专业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高,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的来源单一,限制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更不用说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但从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实验设备不够新,缺少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效率较低,收获的实践技能不充分,无法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需求。

2.3招生规模的数量不突出,职教投入力度不充分

目前,人们对职业院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本科要比专科有优势,因此在职业院校招生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从职教经费的投入看,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很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较低,难以满足职业院校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有些职业院校教学设备陈旧、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不少学校缺少实训教室、实习场地等。有些专业教师年龄过于集中,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正常的梯队,个别专业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符合标准要求的专业带头人。

3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制定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建设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院校融入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专业。通过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建设。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把职业院校办成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3.2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进一步推行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标准,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不断加大职业院校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对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安排,开设职业技能训练等创新创业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技能水平,将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和服务社会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篇2

(一)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2006―2008年首次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公斤,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春旱和初冬雪灾,全年粮食总产仍达94.2亿公斤,为中等年景水平。园林水果、蔬菜全年总产分别达到38.3亿公斤和89.3亿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2.6%和4.7%。肉、蛋、奶全年总产分别达61.1万吨、75.3万吨和7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7%、22.2%和6.3%。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特别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准入门槛政策限制对山西省资源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积极引导停产或转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篇3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3结语

篇4

一、立足区位优势,实现战略定位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是老城区发展的关键,要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分工。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区域分工来源于区域的专业化,由此产生分工效益。任何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都是有限的,它是区域分布结构和功能结构所决定,是历史形成的,是受许多客观条件制约的。一个区域要参与城市竞争并发展,必须明确自身的区域特色与优势,确定本区产业发展方向,即不一定发展最高最新的产业,但应该发展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区域与区域之间应相互错位发展,否则一个区域的发展就可能陷入四面出击、个性多元、心无定数的被动局面,甚至丧失竞争力。

当前,我国许多老城区经济上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密不可分。四方区聚集着大量的传统纺织、机械行业类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传统产业相对衰退的问题;四方区30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母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职工的收入和购买力,目前四方区的社会购买力,特别是社会消费零售额在全市是最低的。因此四方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中,不能象中心区域那样,以现代商贸、金融、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四方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定位,重视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发挥好局部中心的功能。将重点放在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汽车服务贸易产业上,是相互错位发展的措施,是走独特发展之路的选择,有利于增强青岛市在汽车产业上的配套能力。

四方区实现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汽车贸易还体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势上:其一,全区处于青岛城区的中部,一批出入青岛城区的道路纵贯全区;胶济铁路沿区穿过,有青岛最大的铁路散货站;海岸线毗邻青岛港码头,西部海岸可以发展成为港口基地;与青岛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相连,这些都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提供了点对点,端对端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二,几年来,四方区以交通路域优势为依托,发展了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路域经济,建设了沿重庆南路至温州路的青岛市汽车服务贸易大道。重庆南路的汽车配件经营店和汽车销售店已达到300多家,年营业收入16亿元。其中青岛的最大的两家汽车配件市场以及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云集于此;与重庆南路相接的温州路早已成为青岛市有名的机电和摩托车配件一条街。这一切都为汽车贸易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条是则是以捷达机电商城、双山货运配载市场、双山油品市场、四方闲置物资交易市场等为中心的308国道专业批发市场走廊。目前汽车贸易大道知名度骤升,吸引力增强,招租价格在半年时间里虽已增长了近一倍,但汽车品牌销售商还是纷至沓来。一些国内外生产厂家指定其销售商在此选址建店,否则将拒绝提供权。能够在汽车贸易大道上争得一个位置已成为商家品牌竞争与服务的一个重要砝码。四方区这些发展着的专业化市场和汽车服务贸易走廊,正在产生着瑞典社会学家谬尔达尔(Myrdal,1957)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它们发展的前景和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二、 摸准产业集群脉搏,做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

四方区在发展汽车贸易中进行了以下分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猛增。青岛市的分析,居民对家用轿车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轿车的保有量已达到15万辆,同时,各行业的各类汽车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需求迅猛发展,势必形成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并产生了汽车产业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大大提高服务市场的容量。这对一个地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业是难得的机遇。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产业集群理论”中提出,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生产系统;二是产业链。其典型的例子是汽车工业。汽车产业中存在着能够进行垂直分离的生产系统,可通过精细的劳动分工,来完成制造过程;产业链条从设计、采购、制造到分销、运输、仓储、维修、服务,涉及到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最终用户等价值实现过程,非常之长。

青岛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以轿车、卡车、客车、专用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群发展规划。围绕这一战略,四方区确定努力融进青岛市的汽车集群产业链中,以各类核心汽车企业为龙头,发展汽车产业服务贸易,通过销售网络把汽车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组成由售后服务、零件供应、信息反馈等连成一个整体的价值和功能网链,改变四方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实践是,立足于“汽车产业后市场”的现状,作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市场,而市场则来源于服务,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将意味着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失利。目前,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收费混乱、配件假冒伪劣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汽车售后服务的方式,发展4S形式,即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技术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从售后的修理转向汽车的定期维修保养,注重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只有这样顾客汽车消费,才能买得放心,用的舒心,汽车服务贸易市场才能繁荣。四方区基于这种认识,大力吸引国内外著名汽车生产厂家落户四方,集中兴建4S专卖店,建立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其次要改变汽车消费市场的单一环境。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不取决于制造能力有多大,而是受制于汽车的消费环境。而在汽车的消费环境中,用户能否得到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至关重要。因此所谓“汽车产业后市场”,即指汽车销售后的重要环节。各种非价格因素如营销、服务、贸易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竞争的有力武器。除专卖店外,各种形式的汽车大市场、汽车超市、汽车维修中心、二手车市场、汽车旅店、汽车俱乐部和汽车租赁企业都将促进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最充分地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的各种需求。

立足于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四方区在汽车贸易大道建设中引进诸如普利斯通轮胎、美国3M汽车美容、日本黄帽子汽车用品超市、星火汽车玻璃等国内外著名汽车美容、维修、养护及零配件厂商。全方位地做足汽车经贸的文章。立足于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各种需要,四方区建立了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即青岛中嘉汽车交易置换广场项目。此项目是商务部在上海、厦门、青岛3个城市进行的旧机动车交易试点经营场所,它将一改旧机动车交易的独家垄断经营模式,为二手车交易置换提供全新的经营方式。交易中心的管理系统将与青岛市车辆管理所联网,以确保交易车辆的合法性。经营范围包括车辆的置换、典当、拍卖、租赁、维修、汽车俱乐部等。随着国内二手车交易高峰期的到来,交易置换广场将以其巨大的潜能成为汽车贸易的经营大户。

此外,汽车贸易城内还规划了汽车检测线、试车场、汽车超市、酒店、宾馆及公安交警、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评估等一条龙服务区,为开展汽车贸易提供了便捷周到的服务。

三、进行品牌经营,把汽车贸易做大做强

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是规模连锁、品牌经营、完善的销售网络、方便的服务体系等。汽车工业是重工业中涉及时尚的行业,因为汽车品牌代表着厂家的形象,也代表着用户的形象,好的品牌是通过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它可以创造牢固的客户关系,赢得顾客信赖。汽车服务贸易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是要注重品牌经营。

四方区在发展汽车服务贸易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精品市场、卖名品汽车意识,围绕树品牌的思路,从规划、建设、配套服务等各个方面力求高起点、高标准,将国内外汽车名牌尤其是世界性品牌汽车销售商作为招商重点,加大直接招商和专业招商力度。在招商引资、投资兴建过程中,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虽然经历了登门请客、等客上门和择客入门等由难到易的发展阶段,但品牌意识始终贯穿其中,没有因追求一时的短期效益而降低招商档次。与此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做好全过程服务,在土地、规划、施工、城管、道路、交通等各个环节明确专人负责及进行协调,不仅加快了工作进度,更让投资者体会到政府实实在在的服务。目前,汽车贸易大道上已建成宝马、丰田、菲亚特、标致、大众等一批4S品牌专卖店,正在建设的青岛市汽车贸易城一期(占地面积239亩)汇聚了通用别克、雪铁龙、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日产、标致、本田、现代、起亚等十四个品牌的4S专卖店,2004年春节前建成开业。同时国内一汽、东风、上汽、长安、东南、奇瑞、猎豹、瑞丰、中华、吉利等品牌店也在筹建中。

篇5

《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和举措,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意见》提出,为进一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吸引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型创新创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意见》强调,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卫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按照市场机制与其他创业主体协同聚集,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重点区域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优势,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及产业园等共同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先进创业孵化机构开展对接合作,提升众创空间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意见》要求,要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政策优惠、金融手段创新等方面支持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发展。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引导、分类指导和宣传推广,为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布 轩)

中国铁塔新建及改造存量基站2万个

通信产业网讯 近日,北京市政府与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提升首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快速推进“宽带中国”和“互联网+”行动战略。中国铁塔将北京市作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区域,加大铁塔、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预计共投入资金50亿元,新建及改造存量基站2万个,实现北京市的无线覆盖率居全国领先地位;加强与北京市“互联网+”相关产业合作,推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铁塔相关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领域融合。(高 超)

福建省 面推进三网融合

通信产业网讯 近日,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三网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福建省贯彻国务院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福建省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意见》指出,各地政府应将信息通信设施和广电设施纳入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协商电信、广电企业,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线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应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开放,并为网络的建设维护提供通行便利。此外,《意见》还就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尽快投入使用、加强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沟通协调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婉 蓉)

河北省政府出台 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

通信产业网讯 河北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在创业创新、制造业、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现代金融、政府服务、民生服务、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11个领域重点推进“互联网+”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到2018年,河北省各市城区家庭普遍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到2020年,省会及有条件的城市家庭具备10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将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晓 燕)

泰安铁塔 成春节通信保障工作

通信产业网讯 今年春节是存量资产全面接收后第一个重大节日,通信保障迎来一次大考,为确保春节期间通信网络安全畅通,泰安铁塔公司提前部署,加强调度,多措并举确保网络运行稳定,顺利完成节日期间维护保障工作。

一、提前部署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二、加强节前巡检,杜绝问题隐患。三、实现联合监控,提高保障效率。安排7×24小时值班,与三家运营商监控中心实现联合监控,实时沟通,统一调度。四、加强现场调度,确保快速响应。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维护质量。春节过后,公司总结推广维护工作中的优秀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郭 建)

篇6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转型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82-05

一、引言

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市场化转型是从分权改革开始的,①包括中央 (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和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转轨与转型的核心在于放松或者取消政府对私人经济的管制,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②这种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③实践中,分权改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带来粗放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土地财政等,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难点问题。事实上,自2003年步入新的转型期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责任划分等多方面的关系是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关键,④而大多数研究却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财政分权改革。

按照邹至庄的划分,Reform是“改革”的意思,Transition是“转轨”的意思,Transformation则是“转型”的意思,可以按照制度变迁过程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经济改革分为改革、转轨和转型三个阶段:从1978-1992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92-2003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阶段;2003年以后,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体制完善阶段,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指这个阶段。洪银兴将以往经济转型归结最为突出的是“三化”,即市场化转型、现代化转型、全球化转型,⑤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⑥

如何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有效破解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下一阶段经济转型的重点在哪里?严谨而仔细的回答问题需要理解经济转型深层次的推动与制约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起始于政府财政分权,政府在改革中始终承担主导者的角色,沿着这一思路,从经济组织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两个视角对以往经济转型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对经济转型成本与绩效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形成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政策建议。

二、发展战略、财政分权与经济转型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学术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不断深入。抛开改革和计划经济信息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国内研究分别从新古典的资源配置与制度经济学成本效益对中国经济转型本质进行探讨。

1.发展战略、财政分权视角的中国经济转型本质理解

一是从经济政策或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经济转型。林毅夫等认为转型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改革以前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战略变革后促使国家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而这个比较优势又是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话,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 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进而使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采取的是比较优势战略,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强行进行“赶超”。

改革就是要使企业基于资源禀赋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自生能力),而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激励,指令性地发展相当多的不符合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企业。加上政府的赶超愿望,重工业企业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而不具备自生能力。在政府的垄断保护和扶持下建立的企业缺乏竞争力,从而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问题。如果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痛苦和高额的转型成本,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成功,有赖于消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产权、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问题,让企业能够有正常的管理。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篇7

摘 要 山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省,煤炭型经济在山西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资源的过度、不合理的开发,资源日渐处于枯竭状态,加之近来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山西经济面临重大挑战。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对山西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并从政府和金融机构两方面提出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山西经济 经济转型 金融支持

一、山西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特别是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世界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其他省市煤炭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以及国家对能源出口的限制增加,就区域而言,山西的煤炭生产龙头地位发生动摇,因而也导致山西经济总量出现增长下降的态势。山西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靠后,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归结起来有三方面问题: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缺限;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其产值比起发达省份和地区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老式耕作方式,没有实现机械化。第二,地区结构不协调。山西省地域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第三,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持续。长期以来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是靠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撑的,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要素越来越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节约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省今后发展重中之重。

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思路――金融支持经济转型

(一)山西经济转型亟需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包括金融规划和金融政策。金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充当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通过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产业政策的制定的科学预见性,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金融支持指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多政策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山西省作为能源型大省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支持:第一,经辉煌的主导产业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合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提高使用价值,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煤炭资源整合)。第二,替代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必须依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发展替代产业。发展的替代产业是要代替原有的资源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而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而且耗资巨大的过程,特别是推进旅游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能源等产业的崛起,必须要用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予以保证。第三,金融发展滞后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山西金融业发展迟缓,缺乏有效的直接间接融资模式,严重制约了其他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难以支持其他新兴产业发展。

(二)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对策:加强金融支持

山西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以下从政府与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就加强金融支持,推动山西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对政府方面的建议:首先,全力化解金融体系的历史包袱。银行体系累积过高的不良资产,必然会严重地制约银行对经济体系的支持能力。因此,在国家对国有银行进行不同形式的注资时,对历史包袱严重的地区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全力化解金融体系的历史包袱。其次,政府要积极营造适应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晋中、晋南农业经济,提升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为突破口,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同时煤炭资源的开发,要有合理的规划,避免浪费与不合理开采。最后,发挥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整治信用环境,政府要帮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对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议。首先,要依托经济中心区,突出支持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产业带建设,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如:以太原为核心的经济中心区是我省智力资源比较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次,要加大信贷投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投入,使山西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再次,制定金融支持山西经济跨越式发展规划,加强部门的协作,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继续做好牵头、协调、配合工作,构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最后,建立完善、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完善的非国有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最终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郭小明.1995―2002年金融支持青海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经济与金融.2003(9).

[2]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西安金融.2005(6).

[3][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著,周朔等译.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44.

篇8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篇9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31日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所依赖资源的不断减少,许多城市相继进入资源开发的成熟期和枯竭期,同时城市面临的问题如经济衰退、环境严重污染、失业率高等越来越多,经济发展逐步陷入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当尽早,越到后期转型越困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中中央政府主要从体制方面着手,尤其是财税政策方面制定利于资源城市转型的政策,对资源城市成功转型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很少针对资源城市制定特殊的财税政策。主要问题如下:

(一)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小。由于国家多年以来一直对资源型城市实行原料低价政策以支持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形成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初级产品之的剪刀差,使资源型城市很少能有自身的积累。大多资源型城市经济实力不强,城市负担较重,必须国家下大力气、增加转移支付力度来促进资源城市转型。

2、针对不同资源城市特点的财政政策缺乏。我国资源型城市有的正处于资源开采的旺盛期,有的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针对不同的资源型城市,财政应给予有差别的财政政策,为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没有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对于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兴接替产业。但是,现行财政政策大部分都是针对现有资源型企业的,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没有特殊的财政支持政策。

(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企业所得税方面。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先前享受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五年内享受过渡照顾。这种过渡实际上是对外商直接投资东南沿海特定经济地区的区域性优惠政策的保留与延续。这对于亟待转型资金、需要大量外资投入的资源型城市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对资源型城市的特殊状况缺乏必要考虑,必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的分配办法不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税方面。资源税作为针对自然资源开征的专门税种,直接引导调节企业对资源的开发行为。现行资源税的税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当地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悬殊,迫切需要改革和调整。

3、增值税方面。由于资源企业没有“原料”供应,其进项税额几乎为零。如果将资源业和制造业实行完全相同的增值税政策,必将导致资源企业增值税纳税负担的增加。资源型城市在增值税方面分享比例低,不利于优化地方财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其他产业。

三、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改革建议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应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现实状况,反思政策制定的不足方面,继续探索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真正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财税政策方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一)财政政策改革建议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方式扶持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应该提高对采煤沉陷区的资金补助比例,增加对资源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安置的专项资金补助,妥善解决中央煤炭企业下放前的历史遗留拖欠工资和安全生产欠账。其次,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集中扶持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并能充分吸纳就业和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

2、针对不同资源城市特点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各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应有特殊的财政政策。如对于资源开采旺盛期的资源型城市,财政应当给予政策使资源企业减缓对资源的开采,更多进行资源的精深加工。而对于资源枯竭城市则可以出台政策支持旅游业、绿色农业、林业的发展。

3、出台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资源型城市要转型就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使城市不再仅仅依赖现有资源发展。政府可以采取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资源枯竭型替代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跳出资源的约束陷阱,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另外,还应该依据资源型城市特点出台不同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政策。

(二)税收政策改革建议

1、优化企业所得税。(1)建议在企业所得税对老企业优惠的过渡期内对资源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消除因特定地区过渡期内的特别优惠对资源企业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2)应调整到资源型城市投资的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办法,凡是到资源型城市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所得税全部留归地方,中央不再收取提成,这样能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留下更多的转型资金,为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3)对于一些典型石油、煤炭企业为了资源枯竭后进行转型而逐步投资于高新技术、环保、资源替代型产品和项目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实行减计收入或者实行低税率优惠,以激发资源型企业进行转型投资的积极性。

2、改革资源税。资源税制改革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建议资源税改革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由矿藏资源扩大到非矿藏资源,以便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地区的林木、草场等重要资源;(2)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改从量计征为复合计税。这样可以保证一些资源地区滥采资源的现象尽少发生;(3)对资源地区处于资源已开始下滑、急需发展后续替代产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倾斜,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

3、给予资源型企业一定增值税政策优惠。为了减轻资源型企业增值税负担,建议在全国实行统一增值税政策基础上,在资源型城市试点更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帮助资源企业重振生机。一是可以借鉴国家在所得税上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节能效益显著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可考虑对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的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广告费确定一个合适的扣除比例;二是适当提高资源型城市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可将增值税分享比例由目前的25%提高到30%或40%,增值税增量返还系数也应适当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许信胜.牛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6.8.4.

篇10

关键词:金融转型;经济转型;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金融转型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转型、金融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经济转型升级的逻辑主要是遵循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产业结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再到创新型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经济转型的根本就是培育、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即推进制造业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加快发展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

金融结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生于实体经济,金融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优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该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内生的相应演变”(林毅夫,2006)。

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转变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戈德史密斯提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FIR,通常FIR=金融资产总量/GDP。通常人们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为解释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用FIR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由此进行回归分析,来反映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FIR、CYJG、RJGDP取值的时间跨度为20年(1990~2010年)。GDP为各年度实际值。

2、样本数据来源。GDP、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统计年度较长,口径一致,所以数据可信度高。

(二)回归分析

1、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FIR=)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

用EVIEWS软件处理,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回归方程式:

FIR=-3.61657+5.88506×CYJG

(-9.97169)(13.5751)

F=184.2842R2=0.911022=0.90607

注:()内数据为t统计值。

由上面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变量、效果显著。所以,金融结构变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金融结构变动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2、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用CYJG表示)作为解释变量。经回归分析,T、F检验均通过,所以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关系,且经济增长增加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3、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相关比率(FIR表示,FIR=)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增长率(用RJGDP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检验结果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关系。

简短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后的持续发展都对金融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趋势看,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结构开放性不断提升,呈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促进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就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性能力。一要研究建立包括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计提、综合并表监管等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要坚持宏观审慎和微观重点相结合、市场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对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管;三要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进金融深化,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渗透力,消除金融抑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对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注重引入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成立非公有制主导的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微型金融组织。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运作,最终实现全能化经营。

(三)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根本,着力在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上探索新途径。中间业务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一是拓展新市场。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四)以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要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资支持,促进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软件开发、物流配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促进民生持续改善,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推动点,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要积极推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增强金融机构转型的动力和压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涪陵中心支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11.

[2]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8.

[3]张健华.支持扩大内需:金融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甘肃金融,2010.8.

[4]白鹤祥.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软科学研究,2010.22.

[5]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第一财经日报,2010.12.24.

[6]李丹儿.“十二五”时期的经济转型与金融推动力.南方金融,2010.12.

[7]张,沈坤荣.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2.

[8]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国民经济管理,2000.8.

篇11

[关键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98-01

一、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煤炭,是现阶段国际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是现阶段国际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山西省的煤炭产业长期以来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能源供给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结构。前些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猛增以及国际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质量上乘、价格相对合理的山西煤炭日益受到青睐,从而让山西省的能源基地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大量资金投入到能源、重化工建设中,而第三产业、新兴产业、轻工业产业投入不足发展

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出过度依赖煤炭的发展现象。因而,可以用“黑色”、“一煤独大”等字样来形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山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市场普遍低迷,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使得山西省在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山西省也因对煤炭的长期依赖和过度依赖一直处于经济发展中的被动位置,为了突破对煤炭的依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刻不容缓。、

二、促进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1、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的产业转移发展己日趋成热,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都有一定的承接经验,山西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抓住国家给予的有利政策机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一级。一方面,通过积极改善创业环境,破除思想障碍,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氛围。另一方而,建立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通过加强和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交流,加快构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良好机制,制定出整体规划,建立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第三,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有选择性、有重点的实施。通过对比选出条件好的开发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通过主动承接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转移企业,以外力来增强山西省经济结构升级能力。进一步深化,让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不只停留在承接简单工业制造方而,而是延伸深化到研发和设计环节,积极承接具有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技术知一识密集型的产业转移。

2、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型经济发展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山西省应进一步培育壮大成长性良好、竞争力较强的接续替代产业。第一,山西省可以继续壮大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第二,继续加快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底蕴,提高配套建筑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的集约化水平,树立品牌效应,形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第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金融业对农业的重点项目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资金支持。第四,优化现代物流发展,建立起山西省煤炭交易平台,继续大力加强第三、四方物流建设,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层次、水平和规模进行提升。

3、优化经济发展布局,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第一,继续完善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前提下,加快各地区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互利合作等手段,不断加强产业集聚。第二,继续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在新、特、精、群等条件下,依托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壮大资源低消耗、低污染、有市场、有潜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第三,提升相关项目在区域内的集聚度。对相关项目施行组团发展,实现区域内集聚。通过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产业集聚、改变原有经济增长模式。

4、鼓励各方资本投入制造业和加工服务业

山西省拥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尤其是煤炭行业集聚了大量的闲置资金,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在资源型厂‘业经济效益下滑和煤炭企业需要另寻出路的背景下,以推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再创业,引导民营企业把资金投向非资源型产业,如:旅游业、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继续完善创业政策和信息提供,提供民间资本投资的相关政策咨询、有关投资信息、市场行情变化、优势项目推荐以及劳务供需等信息。完善政策支持,对资源枯竭衰退产业实施转型发展的接续产业,应给予税收的减免、信贷采取低息或贴息等。对资源型企业接续产业设立专项基金,井建立起相应的转型发展补偿机制。

5、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

全面进行产业转型发展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新型产业体系。

从供需结构、技术升级、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工月等多方而肴手,打破原有对资源型产业过度依赖的局面,递进产业要素与层次,促进演进产业关联和组织,让原本的产业结构缺陷得到弥补,继续推进产业重组,促进产业升级,捉升产业支撑能力,继续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综合使用效率,产业结构追求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6、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进行转型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建立资源集约型和建设起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加快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绝不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的治理与修复,完善市场机制中有关环境保护这一块,通过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恢复山西省的秀丽风景。

7、完善资源节约机制

山西省要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坚持走循环经济道路,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通过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促进完善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深化价格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3.

篇1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经济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6.29.057

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其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因而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等各类新兴产业的推动,活跃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们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顺势迸发。从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倡导创新创意的创意产业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它关注产业的文化内涵,更加强调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性以及社会功能。因而,文化创意产业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首先,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究其根本,文化创意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因而它的基本内容是文化与创意的有机结合,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到消费者。其次,高附加值与融合性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高附加性,同时是多个领域内容的融合,这也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有着深远意义。最后,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产业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同样不例外,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科技、创意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首先,以创意为重要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机会,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促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加快经济复苏进程。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文化产品能够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倡导以需求来推动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更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后,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更是文化产业同其他众多相关领域的融合。这不仅能够帮助文化创意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以及独特的内容,更能够调整其行业结构,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行业体系,为经济增速贡献更多的力量。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组织不成熟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方法以及管理规范尚未确定,这也就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摸索阶段,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速度。建立起完善的产业组织,使其更加规范地发展,是目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储备。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人才,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后备力量。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该方面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在层次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也是阻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只有尽快完善相关的产业组织才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逐渐发展到初具规模,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受到各地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及其不均。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较好,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的支持更多。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目前众多的娱乐性节目,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

3.3 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推出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规划,这就导致不同区域间产业发展不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出现空间分布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等内容的保护力度不够,相关从业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另外,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外界对其投资有限,加上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众多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建议

4.1 完善组织模式

要想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尽快完善其产业组织模式。首先,必须尽快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其次,培养创意产业相关人才,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最后,加强对各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4.2 优化产业结构

要想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长久发展下去,必须重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针对地区优势力量,建立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在集中的创意产业园区内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对传统生产、营销方式的转变。其次,在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摆脱过去那种一味模仿的困境,找到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4.3 健全政策环境

健全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将其提升到发展战略层次,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等技术的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工作者积极创新文化产业形式,加强对其他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最后,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丰富的投融资平台,确保企业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备力量。

5 结 论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世界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完善组织形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健全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经济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2]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篇13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拐点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一 中国经济在本世纪20年代必将驶入拐点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庞大的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发达国家普遍增长乏力、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表现近乎灾难、多数发展中国家进步缓慢的情况下,在一个市场体系还没有很好建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了近10%的较长期的年均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的表面原因很容易统计、分析出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增加、外资和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等是其中较明显的因素。论文参考。但重要的是这些表面原因背后的内在动因。中外学者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分别强调制度变革、渐进式改革、后发展利益,或者其中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等。

(二)国际分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更离不开自身在世界市场中所占有的特有优势。论文参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造就了“世界工厂”,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力每创造一元钱,将给西方国家带去9元钱的好处。如果不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命运,仅靠提高劳动效率,我国是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的逐步消失,西方国家已经将产业链向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转移。这使得我国的价格优势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二 经济拐点到来的形式及面临的前景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每个经济体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告诉发展过后都会经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出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行驶了近三十年,随着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逐渐消失,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21世纪20年代出现拐点具有现实的可能。只是这种拐点的出现是像金融危机那种爆发式的?还是另一种通过政府政策的逐步调整而逐步实现的温和式的形式出现?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预想不同的实现形式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假使我们仍然按照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经济拐点的出现,无疑会使我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到时,走出困境的时间和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预见到经济拐点的到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未雨绸缪的提出改革措施,逐步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找到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以期在拐点来临时,能够迅速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 主动改革,努力实现经济转型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结合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这个目标、阻碍我国实现现代目标的因素,以及如何为我国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的环境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论文参考。

1. 加大我国的教育投入,加快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为新型经济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我们只是发挥了人口量的优势,而由于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和我国教育制度的欠发达,使得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想要彻底的改变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现状,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地位,我国必须增加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投入,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

2. 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绿色转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是付出了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的,面对现在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能源。我国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环评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化项目环评发展,对于有利用民生和经济转型的项目加快环评进度,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项目应从严把关,从而加快解决我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应该更新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以引领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好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金融作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加快自身建设以期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如:通过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强;完善金融机构的各项职能,拓宽对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服务的范围;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增强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4. 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际化趋势在国际化过程中,虽然说我国的资源与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失,但不代表国际化对我国没有意义了。我们应该在国际化趋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同时注意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同时我国还可以加快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合作,以解决我国国内能源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 克 蒋 力.对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中州学刊

【2】朱新方 . 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大学《市场经济学》理论教学中无法回避问题的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

【3】内需驱动经济转轨.中国经济信息2009-06

【4】朱 香. 协调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建议.中国经贸导刊

篇14

国外学者在金融支持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起源于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跟随”地位。如罗伯特•卢卡斯(Lucas,1984)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金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的形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有“供给主导”作用,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如熊彼特(Shumpeter,1911)、史密斯(Gole--smith,1969)等人认为,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企业家需要信贷,企业家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支持金融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不同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成熟阶段需求遵从型的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第四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增长互为因果。主要以格林伍德(Greenwood)为代表。其后,国外对金融支持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研究延伸到了产业层次(希克斯,1987);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中将农村金融的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即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2002)。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学者(Roninson,1995;Yaron,1998;Yaron,2002)把研究领域从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重要性转移到如何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制度框架。王永龙(2004)对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机制分析。

他认为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我国农业弱质性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应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以省为单位,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王宜峰(2008)以山东肥城市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呈现新特点形势下,当地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功能不健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成因,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等几个方面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聂洪顺(2008)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经济增长率为因变量,引入农村FIR、实际利率和政策变量等三个解释变量,实证分析表明了在黑龙江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是高度正相关的,同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大部分均只研究了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见。即使是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也只是从我国的整体情况出发来研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的显著不平衡性,各省经济差距很大,农村金融发展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或个别区域层面,还必须深入到各省各地区层面。

二、国内外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趋势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