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业生态;资源
农业养活了中国14亿人口,其中大约64%是农村人口,可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生物和人类的生态资源)在人口、土地、森林、能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威胁,并且农业又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很高的产业部门,因此农业生态资源的发展将严重影响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国家规定保证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还需要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然而黑龙江省如今的农业生态资源令人堪忧。
(一)人口剧增,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变化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958.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69%。建设用地155.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未利用地615.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01%。
农用地中:耕地ll98.95万公顷,占农用地的30.29%;园地6万公顷,占0.16%;林地2443.01万公顷,占61.72%;牧草地216.23万公顷,占5.47%;其他农用地94.2万公顷,占2.38%;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0.15万公顷,占77.12%;交通运输用地l3.97万公顷,占8.97%;水利设施用地21.64万公顷,占13.89%。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43.23万公顷,占72.01%;其他土地l72.27万公顷,占27.99%。
黑龙江省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而乡村人口却在减少。土地资源使用结构主要表现在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使用情况,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与2006年相比,2007年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牧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减少(见表1)。农业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为了保证每年的生产量,不能减少农用耕地面积。
(二)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增加,水资源减少
黑龙江省9年来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3万吨(见表2),近三年的变化趋势来看,黑龙江省农药使用量呈现上升势头。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的农药使用量位列全国第9-12位,而进入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农药使用量一直徘徊在第4-5位,成为东北地区农药使用量最大的省份。黑龙江省化肥使用量也在急剧的增加,从2000-2008年由121.6万吨增加到180.7万吨,增长率为48.6%,近5年来按5.895%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黑龙江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也在上升,有2000年的5.3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6.6万吨,增长率为24.53%。由于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农业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地下水污染,这不得不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现今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水资源拥有量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水资源短缺己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农业水资源安全让人担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2500多条中小河出现流断,黑龙江省正面临着严峻的干旱考验,严竣的干旱形势使黑龙江省不得不正视农业水资源的现状。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加之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期行为:盲目发展小井种稻等,导致区内乱打井、乱开采现象严重,地下水开采量过大,造成水位下降。另外是近几年大面积发展水田后,农药、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水中高锰酸、氨态氮、挥发酚和总铁量严重超标,使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短缺
黑龙江省农村用能主要包括生活用能(电、煤、水、太阳能、沼气)和生产用能(油、电、水)的使用。如今,黑龙江省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减少。黑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8177.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10097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919.9万吨标准煤,增长率为23.48%(见表3)。我国把农业分为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那农林牧渔水利业能源消费即为农业能源消费。黑龙江省农业能源消费2005年到2008年分别占总消费量的3.3166%、3.1526%、3.0465%、2.4681%,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的能源消费量逐年减少。而农村的用电量和柴油使用量都在增加,农村的用电量从2005年到2008年上升了8亿千万时,增长率为22.04%。农用柴油使用量从2005年的99.7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10.2万吨,增长率为10.53%。农村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用于农村的能源却在下降,导致能源储量减少。若不注重能源的节约使用和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会使得农村的能源严重短缺,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森林资源丰富,土地受灾面积增大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2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8.9%。有林地面积191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但如今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长期处于采育失调局面,林分质量下降,林业建设水平较低,造成森林分布不均,功能不齐全,结构不合理。加上局部地区集中过量采伐,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陡坡种植,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大大降低。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逐年有所增加,但森林幼、中龄林所占比重较大,成、过熟林相对较少,结构失衡和功能退化的局面未能改变。
黑龙江省土地受灾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受灾面积中除涝的效果好、治理水土流失比较差。易涝面积的增长速度小,从428万公顷增加到446.4,增加了18.4万公顷,增长率仅为4.30%;除涝面积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到2008年的增长率为5.32%;水土流失面积没有逐年增加,而是在2006年开始增加,到2008年达1378.2万公顷;2000年到2008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分别为24%、26.8%、29.4%、30.7%、30.9%、31.5%、42.4%,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治理效果差。总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总量受到严重威胁。
二、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用养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对粮食生产战略致力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未利用土地严重减少,现今应注重粮食单产的提高,即改良中低产量的生产地。经省土地管理局的土地调查:2006年全省耕地总面积为1173.3万公顷,按原等级比例算,高产田308.6万公顷,中产田711.0万公顷,低产田153.7万公顷,中低产田相加为864.7万公顷。这些数据表明:黑龙江省73.70%以上耕地的粮食生产产量还比较低,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仍很大。实践证明,没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及较高的肥料投入以及集约化农作技术就不可能保证持续稳定的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每年都在矿化释放养分,必须随时补充,保证有机质和地力的平衡。因此,将土地用养结合,增加土地肥力可以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二)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是严重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要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种花种草、涵养水源、加强水源的保护,保证农用水的需要;加强乡镇及城市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减少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防止将污染转嫁给农村,城乡应该合理开展污水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元素;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抓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建设一批节水增效、水土保持、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工程,重点是抓好大中型灌溉区改建、扩建、续建、配件工程,充分利用地表和大气降水,确保水田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使用以传统能源如秸秆、薪柴等和商品性能源如煤、石油等为主,而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使用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对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威胁,特别是碳和硫等化合物,这对黑龙江省要发展低碳农业和生态农业有严重的制约;虽然黑龙江省是能源工业发展地,但黑龙江省农村的能源仍然短缺,因此开发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是保证农村对能源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四)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黑龙江省土地辽阔,生态地域性突出,因此黑龙江省可以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生态产业。根据地域资源特点来看,东部生态区以保护湿地为主,发展湿地资源产业;西部生态区以保护草原为主,发展畜牧生态产业;中部生态区以保护耕地为主,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山地生态区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发展森林资源产业;城市生态区以治理生态环境为主,发展生态工业产业;旅游生态区以保护旅游资源为主,发展旅游生态产业。
三、结论
农业生态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本身具有无法再次生成的资源,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农业生态资源就奠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分析,发现农业生态资源中主要的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口剧增,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变化;二是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增加,水资源减少;三是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短缺;四是森林资源丰富,土地受灾面积庞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用养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是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孙绮雪,陈国生,雷炳炎.我国古代农业生态安全建设思想略论[J].南华大学学报,2004(3).
2、孟凯.生态省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
3、马向东.关于加快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4(6).
4、马军韬.浅析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2).
5、马光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
《规划》目标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规划》针对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海洋渔业区发展较快,也存在着渔业资源衰退、污染突出的问题。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以及到2030年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
《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描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定。
《规划》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强调,要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组织实施包括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验示范工程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项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完善的环境法规是保护休闲农业旅游环境资源的重要前提。我国已陆续出台众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中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石,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单行法为主体,地方性环境法规不断补充在内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我国休闲农业环境开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但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环境法规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1.1指导思想滞后
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立法目的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服务社会建设为指导思想,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更多地关注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法律天平向经济倾斜,在如今与时俱进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出相对滞后性。休闲农业归根到底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强调的是生态原则。环境法律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休闲农业开发中侧重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适应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倡导的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理念。
1.2农业资源产权不明
而国家和集体概念抽象,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虚位。休闲农业开发依托的土地、林木、河流等资源基础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其产生的利润及产品归承包经营人所有。这种经营形态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极易造成国家、农民和经营者之间资源产权不明、利益不清。
1.3涉农环境立法不完善
在实体法上,环境法律存在重城市、工业,轻农村、农业的偏向,农村环境法律过于简单。无论是《农业法》《环境保护法》,还是其他相关法律,并未体现农业农村环保的特征,与休闲农业有关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单行法和部门规章中,多以“暂行条例”、“暂行办法”的形式存在,位阶低,影响力不足,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农村农业环境法律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全程予以指导和规范。在程序法上,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致使环境法律多原则性条款,可操作性差[1]。
1.4执法监管体系不健全
首先,管理效率低下。休闲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涉及土地、林业、水利、建设、旅游、环保等多部门,而当前环境法律并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职权范围,这些部门在资源的管辖权上或多或少都有法律依据,在权利问题上寸步不让,涉及相关义务则竞相推诿,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混乱局面。其次,执法不严,环境保护执法涉及多方利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休闲农业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产业规划布局时,并不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面对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更有甚者,为违法经营者说情护短,逃避法律制裁[2]。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监督对象上,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都过多的维护政府权威和部门利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权利义务上具有不平等性;在监督方式上,往往只进行查处违法事件的事后监督,缺乏经常性、不定期的监督,且监督方式局限,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督,忽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监督效果不明显,环境监督的结果往往会与经济利益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监督行为成了“走过场”,没有发挥实质作用[3]。
2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建设之设想
2.1立足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表明,社会每发展到一个转折点,就需要用新的法律理念来承接文明的成果。对于生态环境,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其立法理念亦随之变化。当前,我国全面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因此,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首先需要改变以往重经济轻环境的倾向,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法目的为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确立可持续发展为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立法目的。休闲农业开发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提供人与自然“对话”的体验,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过程的始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2.2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规,让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当前,大陆休闲农业发展三十多年来,尚无专门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与休闲农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的发展现实极不适应。因此,建立以可持续的生态理念为指导思想,涵盖休闲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规作为其综合性、整体性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需要,迫在眉睫。首先,有必要制定一部《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立法目的定位为保护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用于全面指导休闲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为全国各地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法源依据。首先,《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产权规定。明确休闲农业生态资源公共产品属性,产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受益人是特定区域内的人口或全民。明晰集体所有资源的合理使用、转让机制和收益分配。肯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具有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损害进行依法诉讼等环境权利。(2)管理范围。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范围应是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环境基础、所利用的生态资源和所承载的配套设施以及休闲农业所有参与人员的行为。(3)休闲农业项目开发、审批的实质条件。即休闲农业开发的准入条件和具体的规划标准,包含土地、设施建设要求和申请人必备的资格等。(4)休闲农业环境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休闲农业环境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及职权,制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明文条款,明确规定所有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5)问责规定。包含责任条款和问责程序两部分。明确规定休闲农业资源环境破坏须承担的责任,并建立问责程序机制,依法追求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维护法律权威。其次,《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的内容在包括管理范围、资源所有权归属、资源开发审批制度、资源环境管理、责任追究等多方面的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配套制度措施和管理细则,避免出现模糊性条款。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设立全程控制的原则,制定“源头控制”的措施规定;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加资源有偿使用内容,加强资源损害治理规定;在生态保护方面,围绕生态中心原则,保护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尤为重要的是,加强环境诉讼程序法建设,建立休闲农业环境诉讼的正当程序是任何一项健全的环境法规必备的要素。通过建立休闲农业环境诉讼程序,逐步构建自力救济与公益救济相协调的环境纠纷处理程序法制,依法保障公众环境权。最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环境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建立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的地方性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迥异的国情要求,又是完善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倡地方根据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在国家统一立法的指导思想和规定下,因地制宜,依法制定地方性休闲农业环境管理法规,切实指导解决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法规以增强执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3统一管理,完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体系
环境影响具有公共性、深远性特征,其管理必须是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因此,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首先要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专门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同时在休闲农业发展涉及的建设、水利、旅游等利益部门设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境专员,共同构成“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在休闲农业开发、规划、建设时,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决策和环境问题探讨,避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提高管理效率。立法为源,执法为本。要使法律充分发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关键是加大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追究环境破坏者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落实环境执法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程序,对环境执法工作中失察失职的行为依法追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手段,从严从重,迅速、严肃处理休闲农业环境违法行为,制止环境进一步破坏。在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方面,应采取“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主导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设置独立的监督机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方式和监督流程,并明确监督依据和监督权限,对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经营以及环境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4]。同时充分利用公众监督的巨大资源,建立民间环境纠察队伍,积极发挥广泛监督的作用,促进职能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发挥共同监督的整体效能,完善休闲农业环保的法律监督机制。
2.4加强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教育,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近年来,环保教育受到国家政策的不断重视。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的长期规划,环境知识开始在国民基础教育中普及。但在世界范围内看,我国全民的环境意识尚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休闲农业依托资源发展的产业特性,加强对休闲农业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避免其对生态环境的累积性破坏。因此,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建立休闲农业环境教育制度,在制度上保障休闲农业景区的环保宣传,提高休闲农业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当地居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方是实现休闲农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3结语
关键词:新理念;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土地、水、森林)保护和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扩大新一轮退耕(或休耕)还林还草规模,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突出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切实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改造升级“老字号”。加快酒类、食用菌、木材等传统行业技术创新改造,推进大地粮油红树莓果酒、伟业国际木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促传统行业升级。深度开发“原字号”。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着力引进龙头企业。推动水稻、玉米、大豆在深加工上做大做强,特别是在玉米深加工上实现破题。培育壮大“新字号”。立足生态优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加强新产业培育.力争在新材料、新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行业建树。
突出引资引智创新体制机制
从完善体耕机制搞活体制机制入手
推动尚志振兴发展
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审批项目清单管理,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加快民营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加大培训力度,灵活培训方式,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吸引人才硬环境,优化留住人才软环境,促进各类人才集聚。深化对外开放。依托“对俄合作经贸示范市”,加快对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繁荣对俄贸易,把尚志建设成哈尔滨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龙江丝路带”上的重要枢纽。
突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以深化业改革动力
以转变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构建现代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优先序。提高供给质量,叫响尚志绿色无公害水稻、白头霜玉米、大白眉大豆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800个以上。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稳定粮食生产为抓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现代机械和新技术上来,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户籍、金融、乡村治理等各项改革.继续破除束缚农村生产力的不合理限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突出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赢
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完成上下达的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任务,提高水质、空气质量达标率,扩大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精心设计和培育生态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以亚布力为龙头,帽儿山、乌吉密为配套的复合型国际冰雪旅游综合体;以亚布力和帽儿山为两极。苇河、一面坡、乌吉密为配套的休闲度假和健康养老及异地养生旅游产品。加强土地保护。实施“三减”行动,推广应用农家肥、有机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探索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突出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把财政资金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泥草(危)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解决好拆迁、回迁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落实扶贫责任,探索多元化扶贫脱贫新路子,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改革探索,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专项整治优化发展环境
严查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行为
摘 要: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一,但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本文以内蒙古旅游开发为例,对内蒙古旅游发展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开发;农业生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9
1 内蒙古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
内蒙古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带来了资源环境过度开发问题,而内蒙古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加之过度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的草原造成破坏,造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更加严重;内蒙古旅游中对当地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生,甚至造成当地自然资源的枯竭;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一些游客的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如乱扔垃圾,也会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如果游客过多超出本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利于当地资源环境的再生和维护。
1.2 农业生态的问题
内蒙古的农业资源丰富,约有0.067亿hm2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然而内蒙古旅游的开发,必定会给当地的农业带来影响。旅游开发中势必会出现占用农业耕地、过度开发农业耕地或是破坏当地植被资源降低当地土壤的再生能力等问题,从而破坏当地农业生态的平衡,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农业生活。
1.3 居住环境和方式的问题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的游牧生活很少受到外界干扰,有着固定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内蒙古旅游的开发,一些新的、不同于他们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出现,势必会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的居住环境和方式带来影响。受外来方式的影响和渗透,当地传统建筑物及特色的生活方式慢慢被同化,从而失去当地的特色,失去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2 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上的建议
2.1 对内蒙古资源环境进行保护
以旅游资源保护为第一要务。缺少保护的旅游经济发展是短期的恶性的。保护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内蒙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要抓好“护林护草”工程;要强化对内蒙古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旅游发展上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起步比较低,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实施目标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内蒙古旅游文化生态的发展目标;要开发其他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种人与资源紧密结合,注重旅游发展上的连锁效应,不仅可以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也能把生态持续的保护下去。例如,在内蒙古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2 对内蒙古农业生态和特色居住方式进行保护
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农牧产品在各省中也名列前茅。在内蒙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纳入旅游的特色之一,进行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旅游行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将农业的基础建设、科学的播种、收割技术、一体化的农业管理、农产品的特色等,一一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品尝农产品的环节,让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了解当地的生态农业,从而达到当地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给当地带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造福内蒙古当地的人民。还要保护当地人传统的居住环境不受破坏,以及尊重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让其成为旅游发展的特色之一。
2.3 重视政府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内蒙古旅游开发起步晚、基础低,在市场调控方面缺乏经验,仅靠市场本身无法进行资金配置功能,所以在市场调控机制完善之前,需要政府的协助。政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广开各种资源渠道,高效率的完成资金的融集工作;要注意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资金管理系统,对国内国外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分配,尤其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更要合理利用。有效的分配资金,将为我们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进一步分析协调内蒙古旅游企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确定好资金分配的比例,从而避免资金的浪费,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失。例如,国家对内蒙古旅游开发进行各种扶持,对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管,对资源浪费和破坏的行为进行惩罚。
3 总结
在让晒怕糜慰发上,要高度重视内蒙古当地生态保护问题,积极保护当地的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我们应该正视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保护内蒙古旅游开中的生态文化,共同促进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文化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关键词】观光农业;都市农业;都市田园
1.都市观光农业的理论解析
都市观光农业是以城市为核心市场,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等融为一体,规划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供游客领略自然意趣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艺的农业形态。它以农业开发为内容,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1.1都市观光农业的特征
都市观光农业是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除具有农业和旅游双重基本属性之外,还具有城市性、生态性和区位性等基本特征。都市观光农业依托的资源是现代化农业,发生的区域是城市中心区或者郊区,主要客源是市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都市观光农业生存保障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同时,都市观光农业发展区域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2都市观光农业的主要功能
都市观光农业它不仅具备传统的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教育的生活。
生产功能: 都市观光农业具有传统农业生产功能,但同时现代科技的应用和集约化生产,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生态功能: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恶化问题,以农业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大大缓解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
生活功能:走出城市,回到自然田野,参加农趣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也传授了现代农业知识。
2.我国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2.1发展成就
在我国台湾省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最早。台湾的观光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通过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将自然景观、农产品及农村人力等各项资源结合并动员起来,产生资源的叠加效应,协助农业转型,增强农业产业活力。
大陆地区都市观光农业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近郊发展最早,以珠三角地区最为发达。21世纪初,出现了以设施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园,展示电脑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奇特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如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
2.2存在问题
都市观光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发展两极分化严重,良莠不齐。一方面,郊区项目多数都是“农家乐”形式,这样的项目往往知名度不高,整体上呈现小而散的状态,内容上缺乏新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一些由政府前期投资的项目规模庞大,如孙桥现代农园、珠海农业科技基地都有数亿的投资规模,但巨额投入也拖累其经济效益。
其次,由于忽视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使得项目功能、内容单一。如观光果园只提供观光、果实采摘;垂钓园只提供垂钓。开发的深度广度不够,无法满足都市观光旅游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再次,当前都市观光农业的立法不健全,无法规范经营和有效执法监督。资源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很多地方呈现抢夺性开发,生态保护无法保障。
从业人员方面也存在缺乏培训,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
3.我国都市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3.1做好前期论证,进行科学规划
都市观光农业的开发必须充分论证其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可行性。要根据区域特点请有关专家从生态环境、农业科技、交通旅游、民俗文化方面进行规划,对其观光功能充分设置。
3.2加强调控,合理布局
都市观光农业具有很强的展示性,其独特性和新颖性非常重要。因此,都市观光农业的类型、结构、规模应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合理布局,避免不顾客观条件的趋同化。
3.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都市观光农业价值
消费产品,消费者更看重价值的高低,只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都市观光农业才能具有发展潜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创造出千奇百态的农业产品,营造出纷繁的农业景观,可以让游客获得足够乐趣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从农业部获悉,《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正式。该《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水土配置错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防治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以及到2030年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增强林业生态功能、保护草原生态、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
[关键词]农业生态补偿;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河北
1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
1.1农业水资源生态补偿
河北省内环北京和天津,京津两市75%以上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于河北省,因此,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对河北省和京津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3]。2008年,河北省在子牙河流域5市实行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凡是跨市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超标,按不同等级扣缴相应款项,所扣缴款项全额用于补偿下游受污染地区水生态环境损失以及全省水环境的质量改善。2009年该项政策推行至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省级全流域补偿试点[4]。另外,安新县在白洋淀内开展“以奖促治”工作,从县财政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补助保洁工人工资,建设垃圾收集点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改造生态卫生厕所,成立水上打捞队,清理水面垃圾,通过奖励补助的方式促进水污染治理。衡水实施了“一提一补”政策,即灌溉水水价以电计量,每小时每千瓦电提高价格0.2元,财政部门补贴0.1元,然后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5]。
1.2农业生产及污染生态补偿
河北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接近极限,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正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而直接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贯彻实施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改革工作,对农民直接进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仅2018年就发放68.4586亿元。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的农机购置补贴发放,2018年新增购置机具4.2万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补贴费用达12.311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1290万亩,给予补贴1.9028亿元。“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为130.8万亩,为饲草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户等提供的补贴达2.18亿元。对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开展休耕制度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实施耕地休耕面积200万亩,并给予耕地轮作休耕补助10亿元[6]。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资源生态保护上,河北省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县,创建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合作示范社,支持绿色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开展草原禁牧、草原保护、农作物秸秆还田、渔业增殖流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支持资金达97.1548亿元。此外,河北省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一方面,举办全省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班、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数据更新培训班、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培训班等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遴选农技推广骨干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另一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和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同时,组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面向京津冀地区公开遴选确定了小麦、玉米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为切实发挥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作用,确保农业财政资金项目聚焦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聚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发挥了极大作用。
1.3山区农业生态补偿
河北省地处华北,东临渤海、南衔河南、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中山地面积902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地貌单元之一。河北省为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国跨区域生态补偿方面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退耕还林工程始于2000年,首先在张家口、承德地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河北全省。张承地区完成的退耕还林绿化面积为3555万亩,完成草地治理总面积为1950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增长3.77百分点,改善了两地的沙化情况,优化了生态环境。政府对退耕还林地区开展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公顷补助粮食2250公斤,折合资金3150元,生活补助费300元,共计3450元/公顷[7]。同时,张承两地开展了“稻改旱”项目,就是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等耐旱作物,减少水资源消耗,而作为生态受益市的北京,按照8250元/公顷的标准给予农民补偿[8]。
2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生态协同机制缺乏
河北省在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上走在国家前列,尤其是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的实施,使河北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种生态补偿只是在省政府协调下,存在于各地市之间,横向与相邻5省2市之间联系不足,而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环境恶化绝不仅是一个地市的问题,沿水流域乃至周边区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成立区域生态协同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应制度,实施监管。
2.2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安新县的“以奖促治”、衡水的“一提一补”、张承两地的“稻改旱”项目,都体现了河北省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仍然是以现金补偿为主要途径,这种单一的补偿形式,极易造成项目结束后,农户无法适应收入减少的生活。例如“稻改旱”项目,长期来看,补偿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补偿结束后,稻改旱农户能找到既获益的、又能节约水资源的替代产业,达到既有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好的生态效益,使“外界输血”转化成“自主造血”。
2.3补偿标准无差异化
为使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能在实施时最大化地发挥效用,还应考虑地区差异、生态补偿功能区差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在价值分析基础上确定补偿的依据,包括确定经济补偿强度和补偿的主客体。对此,夏书培等[9]从河北省、生态亚区和各县市3个方向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解决了补偿多少和谁应该补偿谁的问题,达到了量化生态补偿迫切程度的目的,从而可以构建出适用于河北省的补偿标准等级划分和权重选择,可作参考。
2.4生态补偿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的生态补偿成效不明显,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公众或第三方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评估,这也不利于反馈补偿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偿的方向。因此,要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生态补偿政策和实施的监督作用,并及时将评估结果用于相应政策的调整。
3小结
关键词 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14-01
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产生矛盾脱节的情况下,为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产生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其对农业专业化生产、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1 以合作社系列专业服务,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
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只有社会化生产,才能为农业提前、产中、产后的系列专业化服务,才能使传统的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农业转变,从而实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念引领农业、现代经营推进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围绕当地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在特色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中分别组建形式多样的农资供应合作社、农技推广合作社、农业信贷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民培训合作社、农业物流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社等系列专业合作社或合作联社,分别为农业生产提供农资供应、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信贷、农机作业、农民培训、产品运输、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系列专业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低成本、便利化的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 以合作社营销优势拓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品市场化
由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机制高效激发农业资源效益,实行产销一体经营的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效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所以,促使农业资源市场化、农业产品商品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得到实现与提升的前提。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其专业畅通的市场信息,以及探索掌握的市场开拓规律优势,可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从而有效引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国内外现代大市场对接融合,使农产品流通顺畅,实现价值,取得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创新运用现代超市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务,不断快速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进而加快农产品市场化进程,获得更多的价值与收益。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根据其在市场中的长期打拼历练,准确把握市场营销动态,然后按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品结构,从而生产出市场上更能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进一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加速推进农业的产品市场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 以合作社整合集中联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组织集约化
由于现代农业要求要有现代科技、现代设施应用于农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现代设施要求农业要有较高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才能使现代科技真正发挥增产提效作用,使现代设施真正发挥工作效率。因此,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与集约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外流转移,通过农业生产规模的聚集与扩大,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农业集约化程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根据农业产业的性质与特点,集中区域适度整合农村的土地、资金、人才资源,采取农民自愿参与,依靠示范带动措施,即可使农户整合集中联营。而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最大限度优化农业资源要素,实现农业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协作。不仅有利于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农业的生产标准化管理、质量安全化控制、产品品牌化营销,从而依靠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最大限度地放大农业规模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1-2]。
4 以合作社农工链条延伸,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产业化
由于现代农业是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农业,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也是现代农业对农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形式。农业经营产业化提升丰富了传统农业的产业空间,使农业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依靠自身实力,或合作社成员力量,直接创办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也可与其他龙头企业合作联合,带动农户加入农工延伸的产业链条,从而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不仅可使农户获得产品销售收入,还可获得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利润,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使传统经营型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化。通过系列龙头企业的聚集与发展,还可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从而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这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3-4]。
5 以合作社产业多向利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功能多样化
由于农业资源除可满足人们食物保障外,还具有观光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文明教育等多种功能,而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充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资源增值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因此,着力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多种功能,使农业产业功能多样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充分利用各地特色农业自然资源,结合当地人文民俗风俗特点,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乡村园艺、观光旅游、美化休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从而使传统农业向观光、休闲、美化、教育等多种功能拓展,使农业资源的最大效益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的多项开发利用,不仅可丰富农业产业内涵,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还可使农村田园风光与人文自然资源得到和谐保护与发展,造就出魅力独特、环境怡人的新型农村,使现代农业真正表现出用良好生态环境支持农业的特点,从而使农村在成为农民的物质生活家园的同时,也成为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家园。从而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6 参考文献
[1] 邓雪霏.关于强化农民合作组织在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中作用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S1):53-56.
[2] 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农村经济,2012(2):104-108.
关键词: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概念及内涵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在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传承等资源的基础上,以满足人们休闲、观光、体验及娱乐等消费需求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都市化的便捷,更呈现去城市化、自然化等趋势,休闲农业也顺势发展起来,它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系统科学、生态学原理和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是生态、休闲、科普相互融合有机体。
休闲农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功能上。首先,休闲农业的主体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服务行业。休闲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农产品,更包括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切身的生产体验、舒适的农家生活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其次,休闲农业要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休闲农业服务的主体是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休闲服务,就要让他们能够真真切切地融入到农村生活中来,并且在这种生活体验中,让他们感受到农村之美、农产品之美和农业生产之美,让他们更敬畏大自然,更珍惜劳动成果。最后,休闲农业必然是生态农业,它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生态就是其中一大卖点,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和特色,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实现休闲的需求,而休闲体验的消费模式也将进一步增强环境的生态保护。
2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现状及问题
重庆市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市政府把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着力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7个、中国美丽田园14个,总体发展形势呈现上升趋势。休闲农业发展效益良好,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了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同时,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层次较低,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特色不够突出。经营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受限于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他们的经营比较粗放,大多局限于农家乐的形式,主要提供吃喝玩乐;硬件设施简陋,比如各个农家庄园的整体风貌以及室内装修都显得简便和雷同。二是休闲农业经营方式单一,少有综合利用,缺少休闲、体验、采购等项目,民族特色和当地民俗的开发不到位,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更是少见。三是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水平尚待提高,一方面是硬件设施亟待加强,比如食宿条件、卫生环境等,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亟待提高。四是休闲农业发展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自主无证开发经营的情况,另外平山伐林、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现象突出,使生态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3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针对人们日益高涨的休闲消费需求,要充分利用好重庆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加强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业的结合,加强人文民俗与休闲观光农业的结合,注重挖掘亮点,突出特色。结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合理布局休闲农业区域性产业,在都市功能拓展区打造以都市闲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着力发展以体验为主的园艺和设施农业;在城市发展新区打造以巴渝乡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景^区,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以山水真情为主题的滨水生态农业体验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打造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武陵山民俗特色农业休闲区,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强化扶持,正确引导
重庆市政府应该出台积极的休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示范园区、精品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大资金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推进休闲设施的改造升级,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度假区,推出一批吸引消费的农业旅游项目,培育好良性互动的农业旅游市场。还要在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内容创建等方面加强引导。比如,要改变单一的提供消费的经营理念,强化生态意识和文化意识,做可持续性、友好互动性的休闲农业;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多元化投入模式,为休闲农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丰富休闲体验的内容,在创意设计和民俗文化开发上多下工夫,注重生产和生活、自然和人文、休闲和学习的相互融合。
(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新疆北屯836000)
摘要:本文对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分析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护环境及高效利用资源等融为一体,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持续、协调、稳定”农业发展战略的最好体现[1]。
2生态农业的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产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从发展的要求来看,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特别是地域土壤条件和气候的制约,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1]。从当前看,师市农业生态还存在五大问题:(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质量日益退化。目前,师市由于种植模式单一,掠夺性种植现象日趋严重,土壤的质量也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盐碱化和肥力下降。(2)草原退化日益加剧。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盲目开垦和管理上的重用轻养,使草原生态不断恶化,虽然有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但相对于已经形成的草原损坏,加之地域气候的影响,使牧业生产和师市、团场经济建设受到极大影响。(3)农田污染日益加重,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团场工业的兴起,现行的节能减排措施依旧缓解不了工业“三废”、城镇化发展及日常生活的废弃物、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农田被迫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严重污染;加上农业生产本身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剧增,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师市远销到内地的瓜果农残检测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4)师市生态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还不完善,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认知还不十分全面,生态农业系统还不和谐。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构建成“生产 - 加工 - 销售”相连接、“农业 - 工业 - 贸易”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一个和谐的生态农业系统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群,各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加工程序形成鲜明的产业链,将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剩余物构成产业的“食物链”这种产业之间的连接可通过一种以上的物质或能源消减,由此实现各产业间的持续、稳态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最终形成若干农副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统内部生态处理,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解决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5)师市广大职工群众缺乏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了解,对师市生态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大力发展师市生态农业的建议和措施
4.1制定规划使生态农业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由于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相关单位及领导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总体规划还不完善,各部门在制定实施专项规划时还缺少依据,难以做到资源整合、统筹安排。为此,应尽快研究制定师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师市生态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2抓好示范,带动师市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理论探讨上求提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推进。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团场或基层连队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为师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基础。
4.3做强畜牧业,推进师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团场产业结构的重点,通过实施畜禽良种补贴,对饲养大户和畜牧小区实行奖励扶持等政策,引导、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殖,废液用于土壤施肥改良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生态链条中受益。
4.4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配套技术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的引种栽培、植保、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4.5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
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产、供、销模式运作,提高生态农业在生产中的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监督上要进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的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优质产品,减少盲目性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
4.6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
要重视生态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强农业生态试验站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同时,继续组织盐碱土壤的科技攻关,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小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4):1-4.
一三三团籽棉收购突破12.18万吨收购量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天津;休闲农业;科技问题;科技支撑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0
Study on the Major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HI Jia-lin, ZHANG Lei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ing, from the productional area to the processing and circulative area, and also to the leisure service area, all need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irst studies the important rol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of Tianjin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then emphatically analyses the major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mot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at last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in leisure agriculture.
Key words: Tianjin;leisure agriculture;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收稿日期:2013-08-30;修订日期:2013-11-09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支撑引领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2ZLZLZF04400)
作者简介:史佳林(1979-),女,天津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都市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区划方面的研究。
1 天津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实践,休闲农业已成为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其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的重要模式
随着天津以“三区”联动推动“四化”同步的农业农村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多重功能的休闲农业必将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都市型休闲农业是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手段,设计农业旅游观光活动、会展服务活动、休闲体验活动、健身娱乐活动等,从更深层次解读农业的人文、科技内涵;在巩固精品生产功能基础上,不断强化区域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作用,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链、加工链、价值链,促进农业资源的集约和优化利用,使农业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而推动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升级[1]。
1.2 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
农业不仅直接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为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要素,同时还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多功能有机结合的多种功能[2]。天津发展休闲农业能够融合一、二、三产业,通过对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等农村资源条件的综合开发,为主要来自城市的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向就业增收、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拓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
在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形势下,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依托高效设施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满足城乡居民对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一方面能够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空间,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满足游客休闲需求;另一方面能进一步聚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文化、教育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广大农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而优化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1.4 保护区域自然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天津多年来一直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并提出“建设绿色天津,构筑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农业本身具有生态平衡功能,并且对城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按照“绿色、生态、循环、高效”的理念,结合绿色城市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推广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能够实现农业的绿色、高效、低碳发展;将农业产业提升与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美化紧密结合,通过园林式布局,能够使农业景观成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净化城市空间;另外,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必然提升民众生态环保意识,使其主动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等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均衡,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5 促进资源要素整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以来,天津将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逐年加大了新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并先后出台“以宅基地换房”促进小城镇建设、以“三区”联动协调发展壮大区县经济实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土地、生态、人文、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使这些要素在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产业上得到有效整合。另外,休闲观光农业在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近农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带到农村,促进了城乡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6 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主张,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年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为此,天津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并了《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并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天津目标的重要环节。天津发展休闲农业,在田园文化方面,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采菜、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在山水文化方面,选择溪流、峻岭等地推出野营、探险等项目,实现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建筑文化方面,充分利用古祠堂、古牌坊、古桥、古井、古道、古庙等,通过修补和恢复仿古建筑,体现当地农村建筑文化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等休闲旅游活动;在民俗文化方面,通过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使游客体验乡村文化底蕴。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流动及人文交流,彰显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从而推动美丽天津目标的实现。
2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成就与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
2.1 休闲农业发展成就
一是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与效益逐年扩大。2011年,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覆盖全部有农业的区县,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带动就业超过20万人;201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10万人,直接收入5亿元,综合收入15.7亿元,自2007年以来,全市共接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游客1 901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39.26亿元,年平均增幅超过30%[3]。二是休闲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多种产业形态,主要包括:以大集团、大公司投入为主的庄园休闲度假型产业模式;以当地政府和村民集体投入为主的山水村落型产业模式;以村集体或村民合作组织投入为主的设施农业观光型产业模式;以一家一户投入为主的单一经济体农家院型产业模式;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的文化传承与娱乐体验型产业模式[4]。三是休闲农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全市10个有农业区县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类型以及现有休闲农业景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已基本形成四类休闲农业发展区的布局雏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9大发展组团[5],规划出9条精品游线,打造出天津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并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四是休闲农业科技依托日益紧密。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休闲农业的引领、示范和载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休闲农业从业者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主动寻求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成果,进行引进、试种试用和推广,并将这些成果打造成为独特的休闲观光产品和服务,以新奇特的内容吸引游客,从而成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
2.2 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
2.2.1 休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休闲产品以农产品和观光服务产品为核心,其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决定着休闲农业产品体系的质量水平。目前,由于大部分生产经营者还在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发展高水平、绿色安全化的休闲农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加强科技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引领支撑作用,采用设施农业技术、有机生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保鲜储运技术等,从源头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可控性与可追溯性,并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和整个加工流通过程,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2.2.2 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针对休闲农业科技领域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科研服务机构从事休闲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服务,急缺适于休闲农业精品生产、农产创意品加工以及观光采摘等更多需求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6]。同时,休闲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以及与之配套的科技培训体系均未得到完善及有效整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应用于休闲农业的空间十分广阔[7]。
2.2.3 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较快,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游客对于休闲农业项目的需求和期望与日俱增,尤其对于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能否提供优质服务更为关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大多为农民自发建设,从业经营者多数是当地农民,服务意识相对淡薄,服务技能相对较差,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智能化、人性化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急需相关服务技能培训和服务监督管理,不断规范餐饮、住宿、休闲等相关经营活动,并在相关领域引入电子信息化管理手段,全方位提升休闲服务水平。
2.2.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等一系列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目前,休闲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经营项目主要依赖自然景观资源和一些农业设施,从业人员主体多为农民,不仅缺少直接为休闲农业项目提供研发服务的科技人才,而且缺少熟悉农业项目经营管理并能策划主题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保障休闲农业项目正常经营活动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2.2.5 低碳环保发展意识有待深化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低碳环保发展方式不容忽视。目前,由于科技水平、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原因,休闲农业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废弃物处理设施短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尚未推广应用等,使大量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仍需进一步融入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来,使得更多农业资源和新型能源能得到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为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和不竭动力[8]。
3 强化科技支撑对休闲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从生产领域的种苗培育、标准化生产,到加工流通领域的特色产品打造、包装销售、物流配送,再到休闲服务领域的体验、参与、观光、休闲,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9]。因此,生产加工技术的创新、新型物流技术的应用、现代营销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建设以及科技培训的实施,均为休闲农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说,科技进步对于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突破农业资源刚性约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天津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耕地短缺、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技进步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开发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形成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向生态化、安全化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同时促进新型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为农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休闲农业发展依托农业生产,因此,只有农业获得发展空间,休闲农业才能够立足成长,由此可见,科技进步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3.2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科技进步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的使用提高了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用。同时,科技进步还可促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综合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也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运用到休闲农业领域,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由此提升休闲农业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3 提供先进管理模式与手段,带动休闲农业产业效益提升
科技进步为现代农业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快捷、科学的技术手段与管理工具,能够对农业,特别是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各环节进行资源整合、信息管理、质量监测、流通监督和服务监管,从而使产业有序运行。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手段,还能够实现休闲农业与市场信息的有效对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使管理由盲目性、随意性向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转变,从而保障休闲农业经营活动高效健康进行,带动整个产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4 改变农业发展思路与生产方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科技进步为传统农业带来了理念和思路上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得以由一种资源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优美、清洁、绿色的生态空间才能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度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业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开发了多重系列的生态保护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可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低碳生产生活技术等[10],这些技术应用到休闲农业发展中,能够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最终促进以休闲农业带动生态环境改善,以生态环境改善推动休闲农业升级的良好发展局面。
3.5 改变农业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从业者就业增收
技术进步可以促使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一旦被农民掌握,必将引起农民思想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城乡要素的交流融合,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依托科技进步,使休闲农业的这一目标能够更加快捷地实现,特别是休闲农业从业者,能够更快地掌握市场信息、更有效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从而提升自我经营水平,实现就业增收和改善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与发展前景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58-61.
[2]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等.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93-97.
[3] 李文喜同志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天津农村,2013(1-2):8.
[4] 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5] 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6] 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区域规划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59-62.
[7] 刘会想,李瑾,孙国兴.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思路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14-17.
[8] 贾凤伶,刘会想.天津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