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手术室护理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技术手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进行2.34亿台主要手术,考虑到微创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并逐渐得到普及,这一数据仍将持续上升。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诊疗活动,因具有创伤性,存在安全风险,据WHO估计每年约有3%~25%患者因手术不良事件,延长住院时间、残障、死亡,在基础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手术因具有创伤性、侵入性、需麻醉等特点,所带来的危害远超其他治疗手段[1]。手术室是医院高危科室,据统计约半数医源性有害事件与手术室活动有关。手术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后者直接影响手术安全,进而影响手术整体获益。WHO组织明确将疼痛列为体征指标之一,疼痛可影响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提高患者应激水平,影响患者耐受、消耗患者器官储备功能,增加手术风险[2]。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院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之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择期手术;(3)麻醉风险等级Ⅰ、Ⅱ级;(4)临床资料完整;(5)无手术禁忌证;(6)未合并感觉神经功能异常原发病;(7)认知、精神均正常;(8)知情同意;(9)无特殊人格。共纳入患者294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75例,年龄18~79岁,平均(49.2±7.2)岁。普外科184例、妇科48例、肝胆外科25例、其他37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先后分成均等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麻醉方式等项目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
1.2.1疼痛检测评估
疼痛水平,主要包括疼痛部位、强度、强度变化、疼痛性质、疼痛恶化与改善条件、疼痛影响等,护士应熟练的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准确评估疼痛。
1.2.2疼痛心理护理
提高患者耐痛阈是最直接、有效的镇痛方法,恐惧、抑郁、抗拒等负面情绪可能降低患者耐痛阈,同时疼痛可能引起生理变化,提高神经感觉强度,使患者对疼痛更加敏感。护士应掌握患者心理动态、性格特征,强化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耐心解释,避免患者因无知而产生畏惧,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可能获益情况,详细解释麻醉药物、特性、起效机制、可能感受等,减轻患者顾虑,必要时现身说法,减轻患者担忧情绪;(2)态度亲切、和蔼,积极主动关心患者,许多患者担心医护人员不尽心尽力,要以积极的态度打消患者顾虑;(3)以娴熟的操作技巧,有条不紊、谨慎、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默契的医患配合,体现护士专业性,增强患者信心;(4)当患者出现疼痛,应积极抚慰,给予必要的同情、关切,促使其情绪稳定;(5)进行护理操作时,轻柔操作,减少刺激痛。
1.2.3无痛输液、注射与穿刺
正确熟练的应用穿刺技术,努力做到快、稳、准、轻,注意着力以及着力范围的把握,争取一针见血,规范操作。合理应用无痛护垫,消除止血带带来的束痛,许多小儿害怕束缚带捆绑。选择合适的外敷药物,在穿刺后外用,缓解疼痛。在输液过程中,多观察、巡回,细心、耐心,减轻患者输液痛苦,巡回护士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1.2.4无痛导尿
导尿可缓解患者不适感,导尿也是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方法,但尿管可能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使患者在苏醒期产生躁动,故在术前应充分解释导尿必要性以及可能获得的感受,避免患者因尿道刺激产生紧张情绪,配合护士做好苏醒期管理。
1.2.5做好镇痛泵管理
护士应掌握三阶梯镇痛方法、麻醉基本理论知识、药物止痛原则,在麻醉镇痛期间做好监护工作,及时发现麻醉不良反应,评价镇痛效果,使麻醉既满足镇痛需要,又可将药物风险降至最低。麻醉镇痛因人而异,不同患者耐受不尽相同,应科学的给药,控制给药速度、时间间隔、药量。
1.3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MAP水平、心率。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如一次穿刺失败、麻醉阻滞不完全、术中追加麻醉药物、麻醉过浅、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等。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n(%)进行计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计量指标对比
对照组穿刺时、出苏醒室时,疼痛评分、MAP、心率水平高于观察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事件
观察组二次穿刺率、术中追加麻醉药物率、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率、术后追加镇痛剂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1手术室专科护理模式的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要求,其工作范围也逐步增大。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手术室护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需抓紧时间将以服从型、被动型及配角型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型或主角型的现代模式。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确立新的制度、岗位职责及细责,要以患者的利益为起始点,为患者提供便利,摆正自己心态,积极向上,创造互相团结相互帮助的气氛。进行手术室所有人员、整个过程、各个方位的全程护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手术室专业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2现代洁净手术室的使用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时不可或缺的处所,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手术环境,有助于伤口感染的控制,必须以洁净手术室为当前的发展方向。如今我国一部分的大型医院满足洁净手术室的条件。因为净化空调系统市场价格偏高,用地面积偏大,因此普及还存在一定困难。洁净手术室包含于生物洁净的范畴,该洁净系统是由空气处理机组、空气过滤器、空气加湿器以及回风口和净化天花板等部件组成,是当前最理想、最高效、最便利的洁净空气法。依据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尘粒(粒子直径≥0.5μm)数量的多少,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净化空调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对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需要依特定的时间或者手术室检测的标准适时清洁、及时更换,确保手术中的空气达到净化的标准。但凡需要进入手术室的人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着装,护理人员需规范操作,禁止在手术室中收整敷料、禁止在手术室中折叠毛巾和被子,尽力控制人员的流动,减少手术过程中开门关门的次数和设备移动的次数,避免产生新的气体流动,保证空气净化的质量。手术室要合理布局,满足功能流层及洁污分流的原则,设有工作人员使用通道、患者通道、污物处理通道。
3手术室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转变
目前的医学模式在护理学方面的基础要求是“以患者为中心”。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以适应和满足患者需求,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手术的每个患者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身心需要进入手术室,对将要开始的手术了解的不全面或者缺乏对手术的了解而产生恐惧。通过手术前探视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各患者在身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并确定怎样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能够和护士直接对话以阐述个人的愿望及需求,了解关于手术方面的相关情况,进而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念。在护士和患者在手术室中见面时,将不会感觉陌生。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护士需要一切以患者为主,体察患者的冷暖,关心爱护患者,对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予以多方面照顾,尽力使患者在身理及心理方面都觉得舒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手术后的随访是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在国内各个医院手术室中的制度并未形成,未能执行,手术室中的专业护理人员能定期去病房探望,征询意见,安排回访,从而完善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4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手术室护理及管理水平对医院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强调精细分工专职专护,整体观点综合护理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是高级护理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培训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如今,我国的护理人员多数具有大专或者本科学历,而国外的一部分医院已经对于手术室中护理人员进行短期的有计划的定向培训,培养和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科护士骨干队伍。
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高精尖仪器设备在手术领域里的应用,对专科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迎合新时展的需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创新脚步,进行定专业、定专科的训练方法,使手术室的护士更专业的发展。领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及手术过程中相互配合的技能,,为满足专科配合技术专业化、程序化及规范化以推动手术室专业护理的发展,将出现专业分组、专人配合、特定病种配合的局面。
5手术室护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不断创新带动护理学科的高速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全面实施,让护理学科的新方法、新观点、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涌现,这就使得手术室护士要不间断的更新自己专业知识,以跟上护理学科的发展节奏。目前高等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总的发展趋势,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国外的水平差距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多数是大专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较少,应加大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力度,在培养高学历人才、高水平人才方面下功夫。因为手术室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对新药物、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入,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解放个人思想、与时共进,努力学习,跟上终身医学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脚步,领悟更多的、更新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从而满足多学科理论、专业技术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
6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将计算机和系统论、信息论及通信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管理中,产生一系列的系统管理技术及管理方式,把管理并入科学化发展的领域这就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它使手术室护理技术程序化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站系统包含手术提前预约、手术价格预算、手术室工作质量数据录取、手术必需品的请领、手术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统记和手术时的麻醉记录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系统在手术室中的运用,显著节省了人力,增强了手术室与病室间的网络联系,而且可以准确快速地提供各类数据,进一步增强了手术室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
7“两室”的构建有便于专业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麻醉准备室与手术后患者恢复室(PACU)是如今各类大型医院不断改善的一个课题。国外的各种医院均设有麻醉准备室和术后恢复室,是以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为目的。我国同种医院只有少数医院布置有术后恢复室,没有专门配备的麻醉准备室,相对的配置还比较落后。麻醉准备室是设立在医院手术室外面的一间专用的房间,将患者放于可推动的手术床上,由麻醉护理人员负责麻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进行麻醉,过后再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内进行手术,降低伤口感染几率,提高手术台周转速度。PACU是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早期,针对患者的各类情况予以特定的监护和疗理。这对保证患者术后的安全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全身麻醉手术后的患者在术后恢复室内进行统一的监护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手术和麻醉引发的并发症,适时实施监护和急救。因而在有相关技术水平的医院应当设立这两个专用病室,同时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作此项工作,以便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3.
[2]周力.进一步改善手术室管理的新思路[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44.
[3]王淑芬,贺安莉,邢玉梅.全面做好手术室感染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249.
[4]陈翠屏,高胜梅.术前访问的现状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5.
[5]孙建荷,张秀清,吴福利,等.手术专科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J].护理杂志,2003,20(5):76.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手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治愈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防止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为了更好地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男25例,女50例;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2.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48例;年龄分布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各项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简单的宣传教育、术中和术后相应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表现如下。第一,无痛导尿技术。相关研究获取到的数据表明,手术采用全麻对诱导后导尿可在起到降低手术前导尿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这就说明导尿术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更加适合。现阶段,无痛导尿技术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因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而导致患者全麻过程出现躁动。因此,在手术之前针对性地患者进行教育讲解,让患者对里面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更加了解,使得手术后清醒过来时能够降低躁动的发生频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证麻醉清醒期的安稳度过。第二,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该技术采用的是丁卡因胶浆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实施静脉穿刺。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的30min左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病先在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涂抹卡因胶浆,涂抹的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不能太厚也不能过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表麻,30min利用无菌棉签进行清洗,碘伏消毒,静脉穿刺。第三,无痛置胃管。对于胃管的插管工作,借助可视喉镜。胃管插好后,实施诱导麻醉,医师在置入喉镜之前需要将胃管后鼻道处,然后导入视频喉镜插气管,气管导管插入之后再插入胃管。第四,减轻患者疼痛。医院应当给予患者良好的康复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病房窗帘尽可能选择遮光性较强的,避免因为光线的过度强烈引发患者的不适。对于出现疼痛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和疼痛感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地方式予以处理和解决,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情况、收缩压情况以及舒张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理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技术之后,比较分析两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要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反馈回来的数据也明显不同。对照组满意患者35例,非常满意患者29例,总满意患者64例,满意度为85.3%;观察组满意患者33例,非常满意患者38例,总满意患者71例,满意度为94.7%。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人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直被强调和提倡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和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医务人员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抓住护理队伍这一群体,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护理人员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将“以患为本”的护理理念贯彻执行到具体行动中[1-2]。无痛护理技术作为一种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无痛导尿技术,不仅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还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消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3-4]。通过在视频喉镜下的置胃管操作,有利于提升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5]。但是,随着临床医学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无痛护理技术也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及时弥补临床护理中的空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安全无痛手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求[6]。本文研究显示,通过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各项生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博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萍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03):204-205.
[2]张玉卫,张少莉.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2(01):113-115.
[3]许晓峰.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9):46-47.
[4]童芙霞.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12):235-235.
关键词:护理观察;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
消毒隔离技术是属于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层面的核心之一[1]。之前有相关研究表明,利用护理观察模式能够明显提升在手术室里其工作的质量及环境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以院里相关护理人员及手术医生为观察对象[2],并以"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等相关方面为观察内容,并将每次训练的护理观察结果进行收集评析及比较。
1.2方法 参照相关医学方面的规章体系,制作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原则,以便于相关观察员进行学习[3]。相关医护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候,要注意制定出10 w的计划,并要耐心指导相关手术室护理人员及医生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实际结果运用到改善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上,每次训练周期评析1次。要想做好本次试验,具体如下。
1.2.1准备 选择2名资质比较高的观察员,其中1名为护理人员,其扮演着监督员的角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指出在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中的问题;另外一名为手术医生相关人员,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引导与手术室相关人员的交流,指出在进行手术的进程中牵涉到无菌技术操作的缺陷,使得全体相关人员能够明白其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消毒隔离技术方面有一个"质"的突破。
1.2.2观察 观察员要以"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医生"为观察对象,以并以"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等相关方面为观察内容,并在手术室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认真观察1 h,然后详细记录其观察结果,再向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报告,观察员必须要仔细记录之前发现的问题,要从细节问题抓起。值得注意的是,在观察期间,手术室的整体消毒情况也要进行相对应的记录,方便与以后的观察去作比较。当观察在完成之后,观察人员要在一旁仔细认真讨论,确定将观察的研究是否要向"护士长"或"科主任"进行报告。另外,观察员要标出其重点,进而达到让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明白要改善的地方。
1.2.3反馈 反馈是属于一种有效的交流,注意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正常情况下,都是要向手术室或手术科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反馈",倘若需要和单独人员进行沟通,则可以采纳"一对一"的交流。
1.2.4修改计划 在相关科室人员及相关主任的引导下,所有人员需要去根据其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改善途径,且制作相关工作计划。观察小组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其工作计划进行回顾,并与早期的训练能够进行对比,使得观察训练能够突出其"有效性"。
2 结果
2.1观察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105个,其中利用护理观察结果制作相关计划47项,全力改进对策105项[4],其中也有的问题会经常出现,比如说实习医生在无菌操作方面不合格,手术室相关设备清洁不问到位等,但是经过实验可以发现,通过观察护理模式明显使问题发生率在逐渐减少,见表1。
2.2消毒隔离情况 经过采纳护理模式,可以显著看出在"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手术科室无菌操作质量"等相关方面都有提升,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基础[5]。根据本文实验研究,将选择手术室护理人员或手术医生为观察员,并在手术室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认真观察1 h,然后详细记录其观察结果,再向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并进行仔细讨论,针对相关问题采纳策略,然后制定工作目标。在实验结束后,据结果可以发现在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105个,其中利用护理观察结果制作相关计划47项,全力改进对策105项,进而让问题发生率在逐渐减少。另外,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质控检查合格率方面也显著得到提升。因此,可以得出,采纳护理观察模式运用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完全调动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懂,明白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的相关准则,进而控制其质量;②能够及时提取信息,保障信息的通畅性,提升时效控制性;③保证控制的"客观性、精确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总而言之,采纳护理观察模式提升了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加强了消毒隔离技术质量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4,12:57-58.
[2]王华,江敏琼.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6:554-555.
[3]韩雪琴,雷春芳.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右江医学,2014,6:697-698.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下: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12例,年龄在20岁到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7.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15例,年龄在21岁到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5.5)岁。所有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均无其他的影响性疾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2方法。经过患者的统一,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把所有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技术,对患者采用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进行手术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先给患者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一般来说只要涂抹约1mm厚即可,同时还需要在该处敷一层薄膜,这样就可以进行表面麻醉,在一定的时间后,医务人员需要对该局部皮肤进行清洁且消毒,这样就可以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
1.3疗效评定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从综合结果来判定无痛护理技术是否能够对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病情康复产生积极意义。
1.4统计学方法。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采用的方法是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代表计量资料的是(x-±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x2检验方法,如果P值小于0.05,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显示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率显示为(65%)。研究组患者满意例数显示为30例,占(75%),不满意患者例数显示为2例,占(5%),而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显示为20例,占(50%),不满意患者例数显示为14例,占(35%),由此可看出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