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技术教育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

篇1

我在给青岛市第十五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讲《劳动技术教育》时,曾经和学生谈起过:钱是货币交换的证件之一。假如,摆在我们面前有一宗钱和得到一宗钱的方法,让我们在这其中任意选择一样,你选什么?

现在用同样的问题问大家,仅供构思和讨论之用。

我想大家会有:“选择得到一宗钱的方法”的共同想法吧。在我这儿还真正有这样一个获得极大物质丰富以及继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并且可以同时带动起精神文明和推动政治文明,从而使社会文明得到飞速发展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党、国家和人民很想、也很需要得到的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1993年,在青岛市第十五中学我接任了《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2002年,青岛市教委指令,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改名为《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与此同时又成立了少年科学院。

⑴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以剪纸、木刻、电烙画、建筑模型、机械等几件事物的制作,作为对人用脑动手的基础技能训练。那么,剪纸、木刻、电烙画等项目,是一个通过对万事万物的形象转化来完成作品创作与实践的引导教育。

⑵中学综合实践教育

综合实践教育,是在《劳动技术教育》所设各制作项目基础上,又增设了对丝网花、陶艺、木工制作、摄影、电子技术、机器人等项目的制作。

⑶对《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综合实践教育》进行小结

在《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中,可以了解主导本学科知识的主要思想和探究意途,在于把握宇宙间万事万物。所谓万事万物是指,苹果、香蕉等食物类;衣物、家具、电器、交通工具、探险工具、嫦娥号月球探测等用具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等知识类;工人、农民、、教育、医学、商业、各级领导阶层等各行各业;等等所有事物(为了方便起见,以下称之为:万事万物或知识、事物)。对于如此庞大范围的事物的探究,应该是一个方法问题的探究。

假如,我们把握了探究万事万物的方法,那么,对素质教育的探究就由最基层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转化成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教育阶段。

⑷科学技术教育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发明创造,且都含有发明创造规律。以认识发明创造和发明创造规律为主导思想,形成知识体系并在教育、教学的实施(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中形成了科学技术教育。那么,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式发展。

⑸科学技术发展教育

任何知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属于发明创造和发明创造发展,属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以《科技教育》知识体系,为人认识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基础,经过周而复始循环的发展轨迹(图略),转化成理性认识(对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及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认识),形成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高级知识体系。那么,科技教育就在飞跃式发展中转化形成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就是创造极大物质丰富的方法。

…… ……

2. 意义

将拥有了的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并实施于学校教育中,就是科学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物质是没有思想,不辨正误的。为了让物质能够完全为人类谋取利益,服务于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和推动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的同时,还要带动人表现思想意识的精神文明和推动政治文明的融入。这就是素质教育。

以普及科技教育、科技发展教育,为开创物质文明的基础,与此同时带动起人类思想意识的精神文明,推动政治文明,就形成了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经济 ;劳动力再生产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素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1 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培养和训练新的劳动力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实现。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说过“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另一方面,职业技术革新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的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的确,职业技术教育正好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即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2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技术”,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是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职业技术学校(院)是使科学变为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3 职业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恩格斯曾经提出并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即智育、德育、美育、技术教育、体育。这里提出的“技术教育”,就是要“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职业技术革新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因此最能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描述为“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总和。”这本身就包含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中。舒尔茨还指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能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样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4 职业技术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能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与生产创新。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能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第四,职业技术教育能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现代企业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现代管理的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推动“三化”的强大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从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可以看到,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具体内涵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在这五大目标中,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的程度与荣誉感和责任感意识的强度,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韩国建设新农村的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其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韩国的学者将其概括为: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国民勤奋、诚信、自助、合作的传统得以恢复,从而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可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挖掘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紧迫性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国力,是基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抉择。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然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37%,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分别占0.40%和1.57%,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4年,①在一些贫困地区,上述指标更低,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12年以上。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到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推广员30~40名,我国仅有5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而且由于科技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②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在我国平均需要6年时间。我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30%,且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转贴于

要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能诱导6%~7%的农村人口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指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③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最直接与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农战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宗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把方向和目标定位在面向农村,要立足地方经济结构特点,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特色农业,将农技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要面对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为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懂技术、有产业化经营管理知识、能驾驭市场的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使他们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力量。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农民欢迎。教材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教材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特色编写,并融入一些实用、实际、实效的系统技术知识,突出实用技术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劳动者,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差异较大,且易受农时季节的影响而中断学习,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组织教师巡回讲、集中办班课堂讲、实用技术现场讲、多媒体教学辅助讲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短、平、快”,“宽、适、活”的实用技术培训“短”即每次集中的时间短;“平”即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水平;“快”即见效快;“宽”即专业覆盖面要宽,基础要宽;“适”即充分考虑适应面;“活”即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衡量学生的标准要灵活。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要使学习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从而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生源与发展空间。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特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优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需求的不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多渠道引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应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意见》提出的四个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即首先,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最后,可从企业和事业单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

注释:

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③苏燕羽,曲云.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透视[J].中国冶金教育,2005,(3).

参考文献

[1]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黄育云,于炳诚.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 劳动技术课 重要性 综合素质

1.引言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学率,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课的内涵及现状

劳动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体力劳动,劳动技术课是指将生产劳动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劳动技术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渗透着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功能,在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在无形中也向学生输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3.1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

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3.2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

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重注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3.4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

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继续前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经济成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史上最穷的“世界老二”让人倍感尴尬。面对内外交织的各种矛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毋庸置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的棘手问题扮演着关键角色。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中国即使已经取得了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也必须在劳动力职业技能方面确立比较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契合国民较高的期望值与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撑体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计划指令式”办学模式的轻盈转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巧实力”,完成国家设置的特定教育目标,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全力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不遗余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应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挑战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变化无常、捉摸不定和不可预知的状态,不能够确认运动轨迹,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难以用一定之规去捕捉和约束,造成人们认识上困惑不已,实践中不知所措。

本质上,不确定性源自社会系统本身固有的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相干性、临界性、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根据不确定性的特点,一般可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类:

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在经济管理领域里,客观不确定性大量存在,十分普遍。从表面上看,客观不确定性似乎是或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不得而知的,但实践表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主观不确定性。是指对于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刻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有时甚至迥然有别,其差异事先难以预见。主观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模式的差异性。除了每个人遗传基因先天的、固有的差别外,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性格气质、生活习俗、决策偏好乃至对事物做判断时的心情和天气,都是产生主观不确定性的诱因。

过程不确定性。是指在执行、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性。即便客观环境和任务是确定的、既定的、可预见和可控的,主体的指令和决策也是清晰的、正确而坚定的,但由于普遍存在的随机干扰、偶然事件、突发、信息时滞或不可抗力,联结主体与客体、愿望与结果的过程,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博弈不确定性。是指在对局、博弈和互动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它表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能一厢情愿,自说自话,只考虑自身,还要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或利益相关者的动态,要对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提前加以反应。

从一定意义上讲,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和过程不确定性等前三种不确定性与博弈不确定性无法等量齐观,因为这些不确定性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单向的、静态的、单层次的、自身的、可控的、小概率的、信息充足的、部分可相互抵消的、有统计规律的,化解不确定性的时间也是相对从容的。然而,博弈不确定性涉及的却是多次、双向(甚至网状)、动态、多层次、多方、多因素、不可控、非小概率、信息不足,非但不能相互抵消,反而互为因果且不断强化,无统计规律可寻,无先前经验可借鉴,化解起来常有时间压力。

不确定性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还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无论是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幻莫测还是社会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都意味着稳定性、精确性、可预测性已日益被变革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代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急促的“不确定性”,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又不得不体验经济成长带来的烦恼,一切都似乎来无影去无踪,让无限期待的愿景充满了悬念。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再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交互作用关系。尤其在当前,劳动力、商品生产和服务以及社会生活的较高成本伴随着不断增加的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强化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可预见性。为此,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把握先机,劳动力就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个体需要具备更加宽泛的职业胜任能力。应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给职业技术教育空前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治理的风险

劳动力就业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似乎要失业、职业资格失去其价值并被废弃、遭遇劳动力市场排斥以及就业渠道萎缩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变革的机会,就业人员需要经常在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取舍,由于个体并不能够保证所做出的选择在劳动力市场里具有其特定的价值,因此,做出良好选择通常是困难的而且极具风险性。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选择行为的短期性

未来关键经济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人们难以做出自信的预测,造成个体、企业和组织行为选择时限的短期性。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行为策划的时限缩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职业技能开发的公共政策以及个体和公共机构的决策必须基于有限知识尽可能在短期内做出,个体只能基于自身所具有的职业资格在短期内开发职业技能,为此,必须调整就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衔接,缩短持续时间,以便降低风险。

(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首先,需求波动导致更大程度的就业不安全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更加难以描述和预测;其次,伴随着传统集体性工作组织的日渐式微,企业员工个体主动创业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新工作方式的采纳必然产生新的工作组织形态,在这样的工作组织中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之间的磨合,使个体在就业时产生所需职业胜任能力的不确定性;第三,新近投放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增加了高龄和边缘化在职员工的不安全感,前者只具有最起码的职业资格并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来确认个体需要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维系自身工作岗位的安全性,而后者虽然享有绝大多数企业的长期就业保障,但两者的互动增加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四)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职业技能开发的复杂性和工作岗位轮廓界定的模糊性

随着工作组织的转型,涌现出许多与传统的工作岗位轮廓迥异、轮廓特征难以描述的新型工作岗位,产生了并不完全适合用传统方式来界定的职业资格,传统工作岗位的特征和分类越发难以反映职业活动的现实状况,而且不确定性劳动合同对招工、就业指导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个体和企业难以预测未来就业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雏形,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政策制订者以及利益攸关者难以认清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

(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不断变化的就业类型、不断扩大的劳动力市场让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业已存在的一致性规范支撑关系遭受到新的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获取途径的挑战,要维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能与就业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异常艰难,即使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正式纽带,但其开端职业技术教育(IV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化,需要重新分析工作岗位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需求关系,解构传统职业技能,用专门的“活动”元素来建构职业胜任能力,开发企业管理实践的新型工具,更加关注职业行为所需要的横向认知能力。

(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径更加复杂,需要重新调整开端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当前,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获取路径遭受质疑,而向职业胜任能力导向路径转换的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又充斥了不确定性:首先,人们尚不能够清晰区分开端和开端后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相互切换、重新调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以便个体的整个人生都从中受益;其次,人们并不知晓如何才能给予个体更大的优先发展权,基于自身先天禀赋与所预测的职业技能差距,在任意时间挑选特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自主开发和确认职业胜任能力,把失业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和就业回报率的最大化。

(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供给的难度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现,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必然也是变化不定的,以便满足不同社会化伙伴以及各种利益攸关者对各自利益诉求的需要。由于它们对学习目标的定位、教育资源的使用方式千差万别,导致课程研发供给更加困难,需要综合考量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以及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学习结构之间的联接等复杂因素,让职业技术教育切实体现终身学习的精神本质。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整个社会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高度不确定性,也迫使现代经济需要市场、组织和企业拥有相当的灵活性,企业、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投资者和国家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制订当前难以预测的经济发展计划,这对职业技术教育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开发过程更加复杂,个体和组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以及就业途径的获得充满了风险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变得扑朔迷离,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开发劳动力市场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恒定因素,成为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需求和供给不可回避的要素。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首先,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驱动力量。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职场、岗位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之间的不匹配度,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找寻自身发展的逻辑原点,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加强与就业的关系,增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纽带,消除职业技术教育到就业过程的转换障碍,提高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压力的能力,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组织变革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内生性驱动力量。劳动力跨国、跨地区、跨界流动是开放型经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期”,劳动力跨地区、跨城乡大规模流动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也导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跨国、跨界纵横驰骋,不断增强的劳动力流动性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具灵活性、兼容性和参与性,逐步建立起更加便捷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更加有效的结构化职业资格体系,完善各国各地区各行业职业资格体系的认证和对接机制,实现跨时空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

第三,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也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力量。科技创新、尤其是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化扩散在给现代生产和现代服务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现代企业组织变革以及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极化”了职业技术教育对数字工具等新技术运用能力培训和再培训的需求,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建立适宜的职业资格体系,在更加宽泛的领域对职业胜任能力、职业知识更新以及职业技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诠释。

第四,生产实践过程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活水源头。实践出真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生产实践的常态,人们惯常的行为模式经常遭遇到职场环境不确定性的侵扰,而开展持续性的学习是员工在不确定性的职场里应对变换情境的不二法则。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传授自我导向的学习方法,努力增强员工职场在职学习的能力,提供的学习内容不仅要聚焦在技术性知识的获取上,还要扩展到新型价值、新颖行为密码等“软性”技能的获得以及对过去知识经验的重新模块组合,增进就业,提高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拓展公民意识和行为模式等教育价值,掌握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职业技能。

三、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对策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开发对于拥有较高职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无处不在的技术革新步伐以及先进国家和地区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整个世界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关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普及中学阶段教育之后已经开始拓展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与此同时,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中学阶段教育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表明:凡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上投资巨大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获得的利益也最大,那些生产了最多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体也是最有效率的现代经济体。为此,中国必须奋起直追,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一)强化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随着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加剧,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深刻认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复杂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上。职业胜任能力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获取职业资格之间的桥梁,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基础,是特定职业领域正式学习的结果,满足特定工作岗位的需要。职业胜任能力的价值体现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它是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内核”,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灵魂”。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必须从过去主要关注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获取转到今后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上来,把个体职业胜任能力的强化置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加快落实终身学习战略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适宜模式,提升职业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长期需求的不可预见性。终身学习倡导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坚持学习,强调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补偿作用,通过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等路径获取必要的职业技能。为此,职业技术教育要不断增强主要由供给与需求策略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吸引力,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供给的有效性。

(三)不断增长个体才干

在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个人具有自身建构职业开发路径的“才干”、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劳动力市场风险治理的个性化策略异常重要。为此,个体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安全系数的劳动力市场,接受适宜的职业技术教育,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安全、稳定的就业;其次,个体要延伸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积极参加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拥有更高学历和就业资质等职业资格的保障水平,确保个体拥有较为宽泛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实现就业资本的最大化,防范和控制风险;第三,个体要变换职业培训类型,改变行为模式,选择短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现灵活就业和自我就业,规避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教”与“学”之间技术创新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全力开发先进的教育技术,重视开发职业胜任能力数字化的学习工具和文件,加速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开发网络在线工具,分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灵活选择学习路径,优化学习进程,勾画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增强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实现个性化路径学习,满足终身成长和人格塑造的个体需求,显著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五)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奖励基金,提升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

设立教学奖励基金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教与学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师更好地驾驭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奖励基金应该主要面向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卓越的专家型教师,鼓励他们深入研究教学艺术和规律,组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出版学术性期刊,提供教师职业技能开发的特殊培训课程,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6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而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专业设置和市场要求的有效结合能够极大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原则,并且提出专业合理配置的相关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教育,扎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就业市场,不能为当地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1.2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一个行业的工作,这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相关技能更加完备。

1.3学科交差类专业成为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但是这些人才也可以升迁,升迁的方向是一线主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这需要相关的技术技能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而这些岗位需要的是复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专业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顾自身条件开设新专业,盲目攀比,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自身声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稳定可靠的行业依托,导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专业建设难以形成特色。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适时调整,按照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建设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专业化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超前意识,主动适时地调整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具体来讲,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同一职业领域的人才规格、专业目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际论证来进行。

2.2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在专业开发和设置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专业体系,突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3专业设置要体现前瞻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原有专业,以成熟专业作为基础,适时调整和修正,设置新专业;同时基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增设新专业。

2.4条件成熟、设备兼容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地与现有教学设备相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规模效应。

2.5传承优势和创新相结合

职业学校既要有稳定的优势专业,显示特色和实力,又要有适应社会急需的创新专业。专业创新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常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是根据高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专业的教育内涵,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设置新专业。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交叉整合来设置和建设专业学科。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工艺型、执行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的,所以专业的合理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要达到专业的合理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专业定位要准确、合理

高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愿望,应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其他需要;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基础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趋向;也要考虑学校具备的办学层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顾自身条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赶潮流。

3.2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无须追求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每个行业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专业,而对于变动性较大,需求量不大的岗位,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3.3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现代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做好专业的调整预测研究,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适度超前设置的专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专业设置和建设适度超前,还容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学校办学主动权,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

3.4冷、热专业相互搭配

热门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因此,要在主客观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设置热门专业,社会有需求就设置,不需要就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冷门专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需求量不大,学生不愿选报。但今天的冷门,明天可能就是热门,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不应当头脑发热,而是高瞻远瞩,合理配置冷热专业。

3.5突出特色品牌专业

特色就是我有他无、他有我优,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文化内涵。专业建设应当建立在特色品牌这个高度上,没有特色不会被人记住,没有品牌就没有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专业,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积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和学习习惯等。一个专业成了一个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达到一个高度,专业的文化内涵才得以诠释。

3.6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在职培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不同专业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满足岗位变化和从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要求。除设置学历教育专业外,还应积极开办短期培训专业,当然,这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辅相成,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在学历教育中,通过培训,学得一技之长。

3.7校企共同建设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校企共同研究具体专业设置,共同参与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开设社会急需、相对超前的新专业。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还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可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还能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0):37-39

[2]张国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J],职教通讯,2007,(7):47-48

篇7

特色内涵

学校实施“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里的“技术”,是指科学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艺术”,是指音乐、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实现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技术学科、艺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完美结合。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是指学校通过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每个学生在高中3年掌握多项基本的技术和艺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与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特色项目从侧重点来看,涵盖了普通高中课程8大领域中的3大领域:“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与美术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在其他5大领域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人文艺术素养。学校还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加强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使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历史渊源

学校多年来着力于校本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了“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不仅学生的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初显成效,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定了全校师生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组建了高素质的技术、艺术学科教师队伍,两个学科共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5人,包括1名美术特级教师和1名通用技术特级教师。其次,学校改造提升了技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2011年暑假期间,学校以国家“中学技术教室、艺术教室装备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传统与特色,建设了6间美术工作室、4间音乐工作室,升级改造了15间技术教室,确保了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实施。这些“工作室”由有特长并热爱相关学科的教师主持,为有不同爱好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包括艺术、技术、科学、健康和综合实践等几大类。艺术类包括版画、陶艺与泥塑、纸立体构成、民间美术、室内外环境设计、篆刻、京剧鉴赏、播音与主持等;技术类包括机器人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flash网络动画、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科学类包括趣味魔术、趣味制作、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等;健康类包括家庭保健、体育运动(田径、球类)等;综合实践类包括心理健康、家政课堂、交际与礼节、校园与社区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办学特色的彰显提供了课程文化支撑。

近年来,学校技术、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5项市级及其以上技术、艺术教育科研课题;在全国专业期刊上发表10多篇技术、艺术教育类论文并获奖;在全国普通中学技术课、艺术课教学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在技术教育上,学校与时俱进,抢占改革制高点,成立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处,自主开发多部校本教材,实施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学校承担的两项劳动技术教育课题及取得的成果获得专家好评:1项是全国社科基金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1项是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历史、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经市规划办专家组鉴定,成果等级为A等。学生多次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6项金奖、10项银奖、8项铜奖,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全国首届中学生技术设计竞赛中,2名学生获得天津赛区一等奖。在艺术教育上,自2006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实施美术教师工作室制度。按照个人特长,为特级教师王威等美术教研组教师筹建工作室,先后建立了“全国版画藏书票工作室”、“陶艺泥塑工作室”等6个特色工作室,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和教师。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学生们感受着艺术的魅力,丰富、发展了艺术素养。2010年,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第六届藏书票比赛并获得优秀团体奖。

愿景与规划

发展愿景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学校将突出以下特色。一是整体构建特色学校发展蓝图,系统实施建设策略,实现全体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三维和谐、互动发展。二是打造一流的技术、艺术教育中心,为特色教育提供硬件保障。三是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为特色教育提供软件保障。四是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辐射源,使之达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形成各项素养“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是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六是注重实践和落实,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未来,学校将拓展、优化、创新、发展“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办学品质的提升,创办内涵厚重、特色突出、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

三年规划(2012~2014年)

整体思路:以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动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多样化的活动为渠道,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龙头,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

篇8

一、终身教育的涵义

终身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当然,终身教育的内涵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最初,终身教育担负的主要内容是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要求教育担负教给人们求得生存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其实质在于获得与自然竞争中自强、独立的生活下去。学会生存目标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为人们提供学习的钥匙――学习能力,以便使人们在一生中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学习,不断获取运用所需知识的能力。学会生存也强调了经济与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对个人的挑战,如生态问题、环保问题等。因此,学会关心又成了21世纪教育的主题。学会关心强调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培养人的知识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个人的自知、自尊和自信。

二、终身教育将直接导致学习社会化的出现

终身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学习社会化。所谓学习社会化,即求得自我实现的学习被贯穿于每一个人终身的社会,它跟终身教育所倡导的社会是统一的内涵,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学习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全民学习意识普遍形成,换句话说,终身学习必须是自愿的,否则终身教育会成为压迫人的工具。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学习即生活”的理想变为现实,生活的学习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所以,终身教育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必然使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从理想演变成现实,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现实意义上讲,终身教育原则在我国进一步确立和应用,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前和长远的客观要求。从当前来看,广大从业人员更新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要求十分普遍,实施终身教育无疑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长远意义上看,终身教育对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终身教育原则在我国的进一步确立和实施,意味着成人教育的规模和内涵,将会越来越扩展和丰富。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成为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成为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教育法》关于受教育者的规定,特别是“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使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的一些现行政策法律化,把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到了实处,也使终身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未来中国改革和发展中必将回响终身教育这一主旋律。

三、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社会中,新技术、新专业将层出不穷,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仅要求掌握本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掌握其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此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多,对人的知识技能也越来越宽。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及价值观念的改革,使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层次有逐步提高的趋势,高层次的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欢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职业流动加快,使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学生不可能仅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几年的学习就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全部(包括变化着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性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会受用终身。因此,一个国家以终身教育目标作为所有教育子系统的方向,便是面对当今时代的挑战所做出的最恰当的应答。

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高低是与经济效益成正比的。一般职工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5%,经过培训的职工建议能使成本降低10%一15%,受过良好教育职工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20%以上。这说明,对一个企业的职工或其他行业的职工而言,不论曾取得过什么样的文凭或参加过什么样的培训,都要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篇9

(一)经典思想回眸:阐述职业教育思想中的技术哲学因素

1.关于马克思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宋仲夏分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演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有技术参与的劳动,技术与劳动结合才得以存在,技术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2]技术在揭示人类本质力量的同时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实现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技术实践活动要合目的、合规律,人类才能最终与走向与自然的和谐。技术的异化导致人的片面化、社会发展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技术异化的克服仍然需要技术自身,技术的合理发展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最终克服与扬弃技术异化现象。基于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现状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程敬宝在《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中分析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主要目的以及主要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整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它既不同于学徒制的技术教育与单一的技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综合技术教育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本质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综合教育作为实现途径。在劳动变换、职能更动和全面流动的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即全面而自由地发生交际关系)的社会语境下,劳动者需要接受综合技术教育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创造美好生活。

2.关于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盛国荣在《杜威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之要义》一文中对杜威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1)技术是一种经验,是制造人工物的过程。有形的人造物与无形的人造物都属于工具的范畴,工具的意义只有在实践应用中,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够被检验。[3](2)技术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力量。他反对技术控制论与技术决定论,提倡技术的社会建构论。(3)技术活动同样存在着负面效应,通过民主手段来进行技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渗透在其职业教育的思想主张之中。徐平利指出,实用主义技术哲学赋予了劳动者及其劳动哲学的哲学意义。在杜威的思想中,职业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模仿和训练,而是通过劳动等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人性解放的力量,找寻”相对真理”,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确立合目的、合规律的技术活动,进而创造美好的职业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知识的实践环境,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完整的工作过程联系起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经验与理性相互交融,不断探究的过程,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性控制”或“确定性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过程、评价和学生成长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教学与工作过程整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心智的成长。

(二)宏观影响探究:论述技术哲学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意义

技术哲学则是对现代技术的总体反思,这为理解技术进而读懂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梁卿则认为,职业的技术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点,而技术哲学则是对技术本质特点的深刻揭示,因此,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马君明确指出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的研究点,如“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问题。高岩认为,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技能等观点的阐释与分析,能够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持。他指出,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技能与技能人才认识的偏差与落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于技能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必须对技术哲学投以足够的关注。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分析了工程主义技术哲学、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以及实用主义技术哲学不同的研究旨趣,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才可以真正的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因为作为一种纲领性的哲学,实用主义技术哲学阐释了劳动等实践活动的哲学意义,拓宽了职业教育的意涵,表明它不仅仅是具有训练性的价值,更具有教育的意义。他指出,由于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理论支撑,职业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职业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与自由教育并驾齐驱,而且,在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是一致的。”[5]

(三)内在联系分析:从技术哲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与职业教育的契合之处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技术本质、技术知识、技术价值、技术伦理等不同的领域。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探讨与分析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如教育、技术、职业、人等的彼此内在关联。如傅朝鼎在《论技术教育的实施》中指出“技术是内容,教育是形式,技术教育是技术继承(技术的横向传播)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技术教育是技术时代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6]李艺认为,教育与技术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技术进入教育意味着它就不在是单纯的手段而是蕴含教育意义的“教育的技术”。“一种发展成熟的教育的技术事实上已经进入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各要素中。”[7]现代教育与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象,而是相互渗入的一体。王玲则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存在价值互指,双方互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一方面,从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依赖职业教育,从现实来看技术的发展需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引;另一方面,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刻影响职业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左明章指出,技术与教育的影响是互动式的交融而非单一方向的制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技术对教育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等确立的导向作用。教育对技术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在进入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要面临不同教育目标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要经历一个被改造的过程。有学者则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陈向阳在《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中分析了技术认识论的内在意涵,认为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产生影响,即技术知识类型的确立将改变技术在教育中被忽略的地位,技术认识论的范畴的确立将带来教育内容的改变,技术认识模式研究为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如果说以上研究,侧重的是从“技术性”的维度进行研究,那么还有些学者则关注到了技术哲学的另一研究维度———“人文性”研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陈向阳的《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一文通过对比国外技术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从三个方面指出开展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技术责任感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本质回归的需要;培养完整的‘技术人’的需要。”[8]他认为,技术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增进学生对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理解,反思现代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确立技术应用应该对社会、自然负责的态度等。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考察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之后指出,职业教育过程凸显着“训练性”特征,但职业教育本应有的“教育性”特征却在现实的学校职业教育中被严重忽视。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趋势片面看重技术训练;理论层面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研究还没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理念的落后很难对不完满的现实状况有更多的指引作用。技术哲学对于技术的系统反思则可以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哲学理念支持。

二、反思与展望:已有研究评价和未来研究趋向

(一)在宏观理念上,从技术哲学视角诠释与反思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方面,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之前的研究未曾触及的领域。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本体、认识论、价值等本源性问题,必须对它们从理念上予以阐明,才能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出现的其他问题。未来的研究将以技术哲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诠释与反思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以使职业教育这些“隐而不显”但却极其重要的问题得以“敞亮”与“澄明”。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职业教育的本体将涉及以下问题:从逻辑上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与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技术哲学视域中的职业教育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在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中,能够探寻到的职业教育本体是如何呈现的?从技术认识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主要探讨如下问题,技术认识论如何为化解职业教育的“合法化”危机提供理论支持?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到底有何区别,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如何平衡这两类知识?技术哲学家们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启示是什么?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价值,将立足于职业教育与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通过技术这一中介性要素所产生的紧密联系,未来的研究将深入分析在这种联系中职业教育所展现出特有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在和外在价值。

(二)在教育实践方面,深入探究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影响

1.培养目标设立的影响研究

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单面的工具人,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从技术哲学的价值诉求中找到思想依据。技术哲学中关于技术本质、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等的研究,提醒职业教育应在实践中正视技术知识的独立性、明晰技术自身的逻辑,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凸显职教的“技术性”特点。技术哲学关于技术伦理的反思,能够引发职业院校对于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增强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凸显职教的“人文性”内涵。未来的研究将在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职业教育目标确立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2.对课程内容选择和确立的影响研究

当下,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即反映工作过程的知识,以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称之为技术知识。而具体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决定于不同的工作类型,更依赖于对技术知识的深刻认识。未来的研究将对技术知识的基本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等问题做出更全面的研究,为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技术伦理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方面的教育在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中很少涉及,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责任意识与技术伦理意识的培养现状令人堪忧。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与技术责任意识,是应该选取具体的技术伦理内容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学当中,还是单独的设置技术伦理课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研究

当下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来展开教学。它的背后逻辑是科学理论居于先在重要的地位,技术活动是科学理论的现实应用,掌握好基本的科学理论,技术活动就变得很容易了,但技术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技术活动的逻辑不同于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指向现实目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科学活动则指向思维目的,重视理论推进。学科化的教学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并遵循思维演绎来展开,注重前后教学的逻辑衔接。技术教育以现实的实践目的为指向,并不严格强调理论的深度,但重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不同的目的指向、不同的认知逻辑决定了二者必须依循不同的教学顺序、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一些技术认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提出更加合理的、符合技术认识特点的教学过程。

4.对教育评价的影响研究

篇10

一、加强政府的政策倾斜与教育资金投入

职业技术教育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需要相关的实验实习条件和实训设施等,培养成本较高,而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又加之其资金来源单一,使得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种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资金供给不相匹配的困境,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应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理性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就贡献和存在问题,科学规划引导、合理定位,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从物力、财力上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从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灵活地、适度地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资源资金的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空间;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来源机制,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使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建立健全社会融资、社会监督机制,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以最大合力扶持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其次,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人事制度,任人唯贤,实行竞争上岗的流动机制,反对各种形式、各种借口的就业歧视,给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再次,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状况来引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优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初、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层次结构。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转换制度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初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融合和相互衔接沟通,搭建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再培训的“立交桥”,提升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

首先,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技术层次不高、社交能力不强、拓展素质较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认同度,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在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职业性的同时,还要始终铭记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性,即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属性的人。努力寻求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不仅要传授客观性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指导,根据个体差异努力开发学生自身潜能,注重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合作、奉献精神,社会责任等社交能力和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市场因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变化和需求,适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拓展岗位职业群建设,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岗位职业信息和技能需求,为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工作岗位转换打下良好基础;在互赢的基础上,实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设计和专业技术课程指导,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校外生产实践示范基地,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的多元化合作平台,建立共同的技术研发中心,将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机制。

再次,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所有外在事物都要经过受教者能动性地加工构建,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所以,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受教者学会学习、自动更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才能与时俱进,在日新月异的外界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要达到固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应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更新能力,注重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应从学生和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确立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在时空上终身学习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能力,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灵活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形成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运用主流媒体宣传职业技术教育在加速经济发展、加快教育大众化进程、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开设技能专栏节目,宣扬各层次的技术精英,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定期举办各式各样、有意义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渐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刻板印象,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对劳动技能价值的认可度。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薪酬、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同其他企事业单位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程度相差较大等,使人们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一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最低社会保障标准,消除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不同就业性质和就业形式的劳动者都能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活尊严,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结束语

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及创新型国家的构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遵守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携手共建与经济市场动态需求相适应、层次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提高认同度,改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鄙薄观念的根本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探究[J].才智,2010

(28).

[2]王云波.试析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成人教育,2010(09)

篇11

当今社会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科学学科知识、概念、规则的掌握,还要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范畴的相关知识。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为美国“2061计划”出版的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ForAllAmerican)将“技术的性质”作为独立章节撰写凸显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该书还强调: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科学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事业的本质、数学和数学过程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技术规则本身和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等”。

技术教育视角

长久以来我国对技术教育的理解通常为:“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中小学技术教育长期以“劳动技术教育”这种形式开展,这就使得技术教育偏于技能教育。在当代社会转型、技术转型、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学者开始采纳国际上对技术教育的解释:“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普通中小学实施的,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为学生进入技术世界做好准备的教育。”

“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不再仅仅是指工艺、操作能力,而是指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包括技术意识、技术理解、技术评价、技术反思和技术实践能力在内的技术素养。要达到如此全面、综合的技术教育目标,就需要技术教育综合其他教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技术教育的改革也是整个教育改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学生学习视角

在科学课程中开展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将科学课程和实际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使科学课程内容以对学生个体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起来,而不再孤立于学生的经验之外。加拿大学者埃肯海德于1992年和1994年对爱克霍夫和考特兰德发现的一种有助于学生成功地学习STS课程的教学模式———“社会性内容技术性内容科学内容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内容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内容”进行研究。在上述教学模式中,尽管教师可能把他们的教学时间主要用在传统的科学内容上,但是这样的实施顺序可以确保科学内容按照对学生有个体意义的方式统整起来,而不再是分门别类、相互孤立的。我国普通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实际上只是科学知识教育,即“纯”科学教育,很少涉及技术教育。“这就使学生大量的知识只停留在记忆与理解层面,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学生要补创造性的课,必须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有利的途径”。

科学教育中应该开展怎样的技术教育

1.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的内容《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规定,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的本质、技术和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设计世界等。科学教育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在科学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并非让科学教育涉及技术教育的所有内容,而只是强调与技术设计相关的能力以及对科学、技术关系的理解。

2.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技术教育的方法在科学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的方法有:①改革科学课程内容,使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相关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技术世界。②重视将技术设计和科学探究融合在“科学、技术、社会”这一课程内容中,技术设计一方面可以通过成形的设计产品为科学探究提供探究工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证技术设计过程的可行性、检验产品的性能验证科学假设的真伪。③转变传统以讲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做中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设计过程(包括确定所需解决问题、技术设计、技术评价、技术管理等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够真切地了解技术设计的制约因素、技术与社会关系、技术与科学关系。

我国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实施的现状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标准》规定通过科学教育,7—9年级学生应该初步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区别与联系;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关系,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种决定因素,科学与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我国《科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技术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环节。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世纪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必须注重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在科学课程中,并不设置独立的技术设计章节,但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会涉及教具、仪器的制作,解决实际问题方案的制订等,这实质上都涉及技术设计的问题。因此应将有关技术设计的教育有机地贯穿其中。”

这说明在科学教育政策、理论方面我国已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科学课堂教学多通过讲述将科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来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等进行“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对于更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设计教育层面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这种方式的教育只是“说理教育”,难以达到让学生深层次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手段进行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的。

加强我国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实施建议

篇12

面临机遇大有可为

全国以及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所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所营造的社会氛围,必将掀起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浪潮。广东高职教育作为现阶段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龙头,置身其中,地位突出,影响力大,政策吸纳准确,机会把握力强。对广东高职教育发展来说,这是最大的时势机遇。

过去一段时间,广东高职教育在一系列问题上犹豫、徘徊。有关“办学体制能否创新、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职业素质如何改造”等问题,只能纸上谈兵或院校自我探索。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广东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发文,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政策原则要求。广东高职教育的积极发展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与动力。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缺口累计超过130万,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尤为紧缺。高职院校是培养与培训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大有可为。

发展遇到的几大问题

广东高职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广东高职教育处于边缘化受冷落的境地。国民教育系统内,高职教育管辖权属高教,业务性属职教,高职夹位左右,业务管理断裂,地位尴尬。国民教育系统外,劳动管理部门统辖行业协会和职业技能鉴定,高职院校作为现阶段职业教育的龙头,却置身户外,不能参与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条理不顺。职业教育的资源与功能不能很好地组织与整合。

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广东高职教育正受到来自本科教育职业化和中职中技教育高职化的夹击。目前的本科院校,一部分向高层次综合研究型目标努力,另一部分却在调整现有目标定位内容,强化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而中职中技教育,现行政策扶持有力,发展势头咄咄逼人,高级工、准技师等成为它们努力的人才培养培训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冲击,生存与竞争压力加大。

转贴于

在发展道路目标选择上,广东高职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当前政策的不明晰以及政策的不配套,加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受夹击的现实,使众多高职院校在“技术本科”、“大专高职”、“大学高专”、“理论本科”等发展目标上徘徊。毫无疑问,这一关系到有限资源如何准确、合理配置,发展与管理要求如何定位的重大问题,当前仍然欠缺明确的政策牵引。

在发展改革思路取向上,广东高职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与改革的动力欠缺”的矛盾上。一方面,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下的毕业生质量现实以及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高标准期望,要求反思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定位的不明晰、改革所欠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改革所引发的各种来自观念、心理、行为、利益等阻力以及改革必然带来的种种管理难题,耗化改革的动力,制约改革的深入。

在内涵发展目标追求上,广东高职教育受制于“承担繁重招生培养任务与欠缺足够的投入保障条件”的矛盾。高职教育不仅要发展外延,而且要发展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办成人民满意、企业欢迎的高职教育。现实过程中,无论是已过去的“十五”还是未来的“十一五”,广东高职教育的外延数量发展都得到或将得到政策的保障落实,而内涵质量提高却留下了巨大的条件保障缺口。

解决途径:统一管理机构统筹管理

构建全省统筹中高职管理的统一管理机构。这是协调管理发展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紧缺资源、整合和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功能、解决高、中职人才培养培训功能区分的根本措施。与其将来收拾由于管理失范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乃至资源浪费等局面,不如现在改革创新,发扬广东大胆改革试验的风范精神,及时化解可以预料的不良结局。

研究和规范在培养人才质量规格问题上,中职中技与高职教育各自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明确并突出高职教育在整个职业技术教育活动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并给予条件和政策保障;解决好高职院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之间在高技能人才技术鉴定以及培养培训过程中的分工和各自责任。切实预防高职教育低技能化和中职中技教育高职化局面的蔓延。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中、长期战略发展蓝图。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给予政策规定和资源配置导向,明确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原则方向,规范一般高职院校与重点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向,战略决定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未来本科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问题。

篇13

关键词:职业技术;技术哲学;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高尚荣(1979-),男,河南南阳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与职业道德。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技术风险伦理学前沿问题追踪研究”(编号:14CZX059),主持人:牛俊美;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研课题“文化产业背景下高职文化强校建设研究”(编号:NJCC-2015-ZD-05),主持人:陈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1-0015-05

技术哲学新视野是人们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技术现象所做的能动反映与新的抽象和概括。技术哲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就以其与时俱进、深刻分析与批判现实技术现象而闻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技术哲学在关于技术本质、技术实践与技术动向把握预测等方面,出现了关于技术本质论、周期论与过程论等一系列新判断,这些构成了新时期技术哲学的基本视野。20世纪80年代后技术哲学传入我国,与此同时,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兴起,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分析概括职业教育改革,也成为职教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随着当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作为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也需要从哲学的高度透视技术活动领域的变化,准确把握技术发展动向,从而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哲学指南。

一、技术本质论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改革

(一)技术本质论的基本内涵

本质论是关于把握事物特有的内在规定性的理论及其方法,涉及到事物本身的根本特征及其特有属性等深层次问题。技术本质论是指对技术现象的内部联系、内在规定和根本属性所做的哲学概括、理解和说明,通过技术本质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把握技术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质,掌握技术现象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有内容,从而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和技术本领传授奠定理论基点。

首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组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文件规定:“技术是做事的方法,使用一种方法需要三种要素,即有关这种方法的资料、实施这种方法的工具及关于这种方法的知识。”因此,在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中,凡是体现着人类的主观目的,讲求方法的一切有效活动方式都可以称之为技术,即包括生产劳动的硬技术,还包括社会管理、思维逻辑、经济运筹、谈判沟通等软技术,这些技术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实现其预期目的,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特征。

其次,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用工具体系。

技术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在对客观事物因果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和掌握的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工具体系,通过技术工具的使用,人们使隐藏在自然中的力量激发出来,超越生理界限,更加有效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再次,技术是包含着主客体因素的工作系统。

无论是简单的实用工具还是复杂的自动化工具系统,均需要人与物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人机体系发挥出更大的整体功能,这一技术系统包含了丰富的技术要素。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指出:技术是客体、知识、活动和意志的完整集合体[1]。其中,技术客体包括装置、工具、机器和各种消费品;技术知识包括技巧技艺、技术规则、技术理论或规律;技术活动包括工艺、发明、设计、生产、操作、维护等;技术意志包括生存意志、控制意志、自由意志、求效意志和自我实现意志等。正是在这些技术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人的体力和智力通过技术系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技术本质论视野中的职教改革趋向

技术哲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预测和把握技术现象发生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从技术本质论的新视野看来,职业技术关涉到了技术的现实应用,关系到职业工作者日常操作、改进与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因而要开展更加贴近实际的实操性技术教育,以有别于实验室中的纯粹性技术设计,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改革中参考技术的可行性、人本性与推广可能性,因而具有更多的社会要素与人文内涵。

首先,技术本质论指明了职业教育的人本性要求。

从技术的方式方法本质规定来看,技术具有效率性、控制性倾向,技术的直接功能在于控制和改造环境,生产出需要的产品,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在我们的技术社会,技术是在所有人类活动领域合理得到并具有绝对有效性的方法的整体。”[2]技术控制性还包括对其自身的掌控,这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自动化工具体系中表现为自主性,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体的参与而自发性地“通过内部的固有的力量而增长”,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实现“各种替代行为与替代价值”[3],通过技术改造社会环境,能够通过大规模的工程技术对社会环境的规范化改造,从而创造出适宜现代人生存的人工自然,并在杂乱无章的自然界中创造出规范性、标准化的人的印记。职业教育在技术传授方面,就需要把握技术的有序性、规范性与标准化发展方向,使个体技术能力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技术产品或活动标准,从而实现泛化推广与应用。这是职业技术院校选择性地开展育人与校企合作活动的基本导向。

其次,技术本质论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方向。

从技术的工具体系属性来看,技术素有“人体器官延长”之说,现代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体系则体现了“人脑的延森”。技术的工具体系是技术的硬件系统,也使技术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自发性以及社会现象的交往性特征。技术工具体系可以划分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与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构成了主体能动性的实际载体与平台,也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物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意识的应用。技术工具系统扩大了人的体力与脑力,具有更大程度的有用性,从而使人类拥有超越于自然之上的力量,“力不如牛、跑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从根本上说,技术工具是技术主体参考自然规律而进行的材料应用与物化设计,体现了人的主观意志的力量。大型技术系统需要群体活动的管理与劳动合作,因而要求技术系统的设计开发具备社会性,即通过集体成员的有效合作推动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正是在广泛的合作中,技术知识、诀窍、方法、程序和经验都融入到设备装置系统中,并能够实现在社会群体中的世代传承与教育传授。技术的工具性与社会性规定了职业教育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倾向,职业教育中不仅要通过加强受教育者真刀真枪的技术实践,加强人对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要通过对技术规律与技术设计思想的把握,使受教育者提高技术迁移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并由此改进技术工具的人体工程特征,发挥职业教育对产业技术的优化与引导作用。

再次,技术本质论阐释了职业教育的迁移性特征。

从技术的人机复合工作系统角度来看,人在技术体系中始终处于设计、开发、操作与优化的地位,是技术系统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还要加强技术主体的技术技能素质培养,成为能动的技术主体。职业教育以职业适应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为主要内涵,以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保障,从而使技术知识与操作经验得以传播,提高教育的实用性,为新生代劳动者进入某一职业领域提供准备和有效路径。职业教育重视工具系统的操作水平与优化能力,但职业教育还要超越工具主义和泛理性主义影响,重视受教育者团队合作、责任能力、民主意识和价值观念教育,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技能培养,形成“技能宝贵、尊重技术、崇尚一技之长”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技术劳动使受教育者获得“体面工作、尊严生活”的保障,发挥个人社会价值。

二、技术发展论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改革

(一)技术发展论的基本内涵

首先,技术发展论指明了技术提档升级的主要内涵。

技术发展论是现代技术哲学的基本分支,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技术转移、技术改造、技术创造、技术升级、技术换代与技术产业化等技术发展问题的规律性研究,以及由此涉及的跨学科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技术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等,其目的是要把握技术发展的阶段和趋势,从而为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当前,技术转型升级、提档换代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技术发展直接涉及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甚至产品的转化,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常态”,需要产业界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实现提档升级,突破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变。与此同时,行业企业普遍开展了技术转型升级与改造,提高了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技术转型升级带来了生产设备现代化与生产标准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先进制造技术进课堂,广泛开展核心技术人员的参与教学,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技术发展论指明了技术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技术发展历史就是一个新技术改造和取代旧技术的自发过程。近代以来,在工业革命以后的产业发展中,工业技术的替代过程不断加快。19世纪初,技术成为“实用艺术的集合”[4],随着当时机械、冶金、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哲学家贝克曼梳理了技术的知识体系,促进了技术的科学化,技术被理解为指导物质生产过程的工艺知识集合。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进一步将技术规定为协同工作的工具系统及其制度规划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发展超出实用技术范畴,广泛涉及技术工具、机器、操作方法和工艺过程,囊括了探索自然的实验技术、利用和干预自然过程的工业技术、以及支撑和服务于生产活动的制造技术等。日本哲学家星野芳郎将生产工程放在技术体系的中心位置,区分了采掘、材料、机械、建筑、交通、通讯、控制、动力等八类技术部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代技术哲学一般将技术视为由“应用技术、方法技术、原理技术”三大系统组成的科学体系,技术知识体系的完善是技术发展现实的哲学反映。

(二)技术发展论视野中的职教改革趋向

首先,技术发展论阐明了技术升级换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技术转型升级涉及到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善,这种生产前沿的技术要求对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出挑战,从而“倒逼”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产教融合与对接,积极利用企业生产设施充实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充实教学内容,促进产教合作围绕技术而展开。

其次,技术发展理论指导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课程内容深化。

传统的职业教育将操作对象视为“黑箱”,技术发展理论则要求职业教育中阐明技术的组织与结构,从而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的推出,明确了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中强化技术理论与知识教育,从技术的物质载体来看,机器、工具、器皿、装置、零件等技术模块均具有特定的物理结构和有效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可根据人工物中人力作用程度大小的不同,将其分为“强意义的人工制品”与“弱意义的人工制品”,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根据人工制品对其他群体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利他的人工制品”与“损他的人工制品”,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和使用前者而优化后者;根据人工制品的类型和性质,可以分为“主产品”、“副产品”、“废弃物品”等,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加强学生的“绿色生产”意识,增加主产品而减少废弃物;根据人工物品“广延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性人工制品、功能性人工制品、虚拟性人工制品、信息性人工制品、符号性人工制品等,在信息化时代要注意增强智能化产品开发,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再次,技术发展论对职业教育中完整“职业人”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技术人造物是通过人的加工改造,在技术物上赋予了人的意图、知识、设想、意志等意向性内容,从而使技术具备了“意向―功能”的特征。技术人造物的制作源自于“意向性和物质性两种根源的结合”[5],人造物的意向性是人的意志、意图在人造物中的内化。技术人工物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如锤子是拳头的延伸,镜片是眼睛的加强,机器工作部是手工工具的强化与组合,如切割机可以看作是众多刀子的固定摆放。高级复杂的机器具有特定的性能要求和功能指标,如化工机械,不仅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并且要接受科学与数学的指导。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在科学与技术结盟的情况下,机器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情况的推动,也体现了技术本身所要求的精益求进、功效替代和不断进步等方面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对技术功能的掌握与实现,发挥技术的“中介性”功能,使技术充当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连接界面,有效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技术操作界面更加重要,技术操作往往需要技术主体识别显示器与使用控制器,通过显示器了解及其运行信息,如信号、仪表、屏幕等,通过控制器是来控制机器的运行,如开关、方向盘、控制板等。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要配合一致,并且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在技术与社会的界面上,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当代信息技术则直接导致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在技术与自然的界面上,技术过程中消耗资源、排放废物,对自然构成了强大的影响与威胁。具体到技术形式上,劳动密集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技术,对自然影响较小,而资本密集型的采掘、冶炼、机械、交通等技术,对环境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在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现实中,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形成技术生态,是职业技术教育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职业教育对象即“职业人”来说,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才能进一步确立技术主体在现代技术体系运行中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推动技术活动朝着更加人性、有益和生态的方向发展,体现人的技术选择意向和道德性方向。

三、技术周期论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改革

(一)技术周期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技术周期论是关于新技术从产生到淘汰的过程的研究理论。从长期发展来看,生产技术经历了从原始技术、经验技术到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历史过程。对技术过程的动态性描述很早就出现了,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遵循“生成辩证法”,亚里士多德也肯定“技术无不与生成有关”。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认为,技术是“顺应天工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器物”的动态过程,例如,炼银技术就是祛除铜铅等杂质以炼出纯银的过程[6]。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技术的基本范畴是活动过程。”[7]当代技术哲学专家陈昌曙也认为,“技术是由物质手段、能力和知识构成的动态系统,技术是一个过程。”[8]技术过程论认为,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由潜在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软件、硬件、主体知识与物质力量都得到了改造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人们的技术目的。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新的技术成果及其构思会深刻影响下一代技术的构思、设计与开发,并推动行业企业围绕新技术开展产业化和商业化,进而促进了全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原有的技术逐渐为新的产业技术所替代,从而完成其技术生命周期(TLC)。随着当代高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推出速度越来越快,行业企业为优化技术结构,需要不断改善企业的技术构成,从而推动企业不断朝着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二)技术周期论视野中的职教改革趋向

首先,技术周期论促进校企融合的深度对接。

职业技术的变动性受制于产业技术的周期性与动态性。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技术,技术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得以运行、盘活和革新,并发挥其应有价值。技术周期现象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灵活高效,围绕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关注企业的技术需要,迅速调整在劳动力教育培训中的技术内涵,使职业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培训方法跟上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及时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技术具有发展周期,也推动职业教育紧跟技术周期发展节奏,并采取校企合作等形式,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更新,做到跟踪技术前沿,增强教育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技术周期论要求职业教育强化前瞻性教育。

由于技术具有发展周期,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传授就不能亦步亦趋地跟着企业打转,而要加强战略设计与技术储备,不但要在具体技术培训中跟上行业企业需求,还要在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上把握技术动向,从而摆脱对行业企业的依赖性,走上技术超越、技术储备与行业企业引领者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看,技术过程或技术周期虽然把技术看作一个动态的存在,但技术活动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实现既定的结果,设定了预期的技术目的。技术周期与过程均是技术主体技术目的的中间环节,不同的技术系统、设施、程序与工艺流程,都是朝着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加工、改造和受人控制的对象,从而把人的意图“物化”的过程,目的性构成了其内在方向。技术目的规定着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并形成技术生产过程,促进了技术原理形成、技术发明、技术生产实践等阶段,出现了技术构想、技术发明、设计、试制或试验、生产技术、产业技术等技术形态。在技术周期中,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各种技术、社会和伦理文化等要素的支撑下实现的,可以说,一种技术是由社会期待的合力促成的。例如,历史上柴油机技术的发展,首先由热工学家卡诺(S.Carnot)奠定技术理论基础,模型由商人生产,工作热机靠一些工程师借助必要的工具加工完成,柴油机的社会认同还决定于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这样有名人物的赞扬性评论[9]。技术目的要素、技术生产中的价值要素和技术评价中的社会舆论影响,从而显示出技术周期的发展方向与路径。这些社会的、技术的、产业的蛛丝马迹足可为职业教育的技术导向调整提供借鉴,职业教育可以循此方向,在科技专家的指导与行业企业的帮助下,深入技术过程,打开技术黑箱,设定新的功能,理解“技术本身”以及技术形态转化方向,开展相应的产学研合作,强化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化,推动职业教育走在时代前列。

再次,技术周期论有助于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新一代熟练技术工人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达40%以上[10],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升又提高了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也证明,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助推社会经济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转型升级相结合,职业技术岗位的科技内涵不断加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进入劳动者队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道路上来。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技师、技术工人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才“蓄水池”作用。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设备的功能,还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用户反映,吸取先进技术,探索和建议产品的更佳设计,推动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使产品更加多档次、多样化、个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需要,增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职业教育则可以主动抓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契机,立足行业企业的技术周期状况,大力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人才,以便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劳动者,使之适应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升高的客观需要,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过渡,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也为职业教育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拓展有效的市场与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3

[2]J.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John Wilkinson[M].New York:Knopf,1964: 19

[3]J.Ellu.l The search for ethics in a technicist society[J].Translated by Dominique Gillot and Carl Mitcham from Rechesche pour une Ethique dans une sociététechnicienne,”Morla et Enseignement,1983:7-20.

[4]Langdon Winner. Autonomous Technology: 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Cambridge[M]:The MIT Press.1977:8.

[5][法]斯宾格勒:技术与时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1.

[6]张明国.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之“道”――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68-77.

[7]Carl Mitcham.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Macmillan Press.1980:309.

[8]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

篇14

关键词:技术本科;国际模式;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苏敏(1978-),女,山东临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49-04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

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它培养的是通晓相关专业与领域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技能,能将科学研究与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善于综合多领域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1][2]这类人才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这里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加以厘清,即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制订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中明确,“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包括“技术员”(technician)和“技术师”(technologist)等技术型人才,学习内容着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应的技能训练;“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skilled personnel),学习内容“着重于实践训练”(the emphasis is usually on practical training)。也就是说,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3]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做过深、过宽的要求,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与之相比,技术型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外,其知识基础更加深厚,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严密的逻辑,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由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交叉重叠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别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TVE)。我国多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更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狭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鉴于我国的习惯用法,下文提到的“职业教育”如非特别说明,均是指包含了技术教育在内的广义的职业教育。)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虽然国外没有“技术本科”的专门称谓,且叫法多样,但是均以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式”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4]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必要性

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从国际上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技术员的专业教育,设置在高级中等教育层次和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岗位对智能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本科教育便应运而生。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迅速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许多原有产业和新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生了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或具有复合性特征的新的职业岗位,扩大了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进行独立操作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专层次的高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出要求。可见,发展技术本科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需求,采取何种路径发展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主要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对于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原来仅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技术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始发展技术本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几种比较成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