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特色范文

地理学科特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学科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学科特色

篇1

一、巧用语言,引“生”入胜,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教师要巧用语言,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地理教学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所以地理教师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改变平铺直叙,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具有极大的魅力,强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的投入。

如:经常地运用诗词、歌谣等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描述三峡的“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冬季风的“北风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横断山气候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这些诗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倍感亲切。又如趣味小故事,保持听课注意力,达到知识内化:我在教学生识记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我被困在高大的大巴山上一天一夜,想着香喷喷的饭就流口水。同学们,你们有过饿的感觉吗?饿了是否吃什么都很香?来一碗肯定舒服吧?注意,要干则富,不干事则会穷哟!我嘴里一边念着黑板上板书的简称,一边分别画上横线。(鄂湘,皖苏,赣浙沪。)学生这时突然会心一笑,笑着望着同桌,嘴里不停地说:“鄂湘,皖苏,赣浙沪”哟!当同学们说得正欢时,一位学生举手说出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中午,我和朋友到湖北去,饿(鄂)了,想吃午饭(武汉),朋友说干脆到湖南去吃,因为那有特别好吃的香肠(湘、长沙)!吃得太多了,我们两个胖子在一起(合肥)决定下一盘围棋后再到安徽去,结果黑子赢了(皖―白子完了)。听完,同学们和我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就这样,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记牢了图上的地理事物。

二、图文并茂,以图释文,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地图不仅仅指普通行政区划图,还包括各种专题地图,如地理景观图、地理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等。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重要区别。运用地图和其它地理图像培养和发展智能,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又是中学地理教学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运用图像信息启发诱导,图文结合,以图释文,以图释理,把地理知识和规律巩固在地图上,切忌图文分家。另一方面,在课外对学生绘图、用图要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读图、用图、识图、绘图、填图的习惯,养成左图右书,手不离图的习惯,并要求学生能够据图思文、据图思理、图文转化、图文并举、一图多思、多图并用。鼓励和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地图语言反映出来,并且能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归纳总结知识要点。所以,只要我们用好了地图,就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三、联系实际,教“活”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人们的服饰、饮食、旅行等,都无一不与地理环境相关,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说这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例如:讲到季风气候时,可让学生分析黔江为什么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讲到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工农业生产等,可让学生观察河流一年四季的水位变化,分析本地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联系乡土实际,教“活”地理,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天气与气候时,让学生回忆天气与气候给自己吃、穿、住、行,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带来的影响。不难看出,通过对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学生不仅易懂,而且会觉得这些知识离得很近,并不陌生,听起来很亲切,这样的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讲到地震、火山时,可插入近年来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并可以适当的加以描述;讲到水电站时,可以联系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巨大的效益;讲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时,可联系海湾战争、阿以冲突;讲我国西部地区时,可联系西部大开发等。联系时事、热点问题,教“活”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四、研究“生本”,开放课堂,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篇2

关键词:注重;地理学科特色;构建;高效;复习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3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学年我们八年级地理教学面临最紧迫的任务是迎接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下面结合我校在教学中的探索、学习以及自己的实践,笔者谈谈在复习过程中构建“高效地理复习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同时也是学业考试出题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成为我们把握复习和考试方向的标尺。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认真研读,特别是要对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进行细细斟酌和推敲,对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进行梳理,对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归纳。

新学期开始,我们备课组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特点及课时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4月下旬完成一轮复习,夯实基础;5月下旬完成二轮复习,实现专题突破;学考前完成第三轮复习,进行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明确各阶段复习重点,完成各阶段复习目标

第一阶段: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根基和依据,在复习的第一阶段,立足教材,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逐章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对课本的一次全面的扫描。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地理基础知识有点多面广、比较琐碎的特点,这阶段的复习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各章节我们重点抓“知识体系、主要图表、基础知识点及应用”三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系统、全面而又认真地梳理。哪些知识点需要梳理、每个图表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包含哪些内容等,都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中考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选用复习资料《世纪金榜》,每个单元都包括四个部分:1. 图文梳理,2. 核心要点突破,3. 中考真题体验,4. 综合检测。课堂环节基本上这样设计: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对应知识梳理――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二环节:精讲点拨――对应核心要点突破,第三环节:检测提升――对应的是中考真题体验与综合检测。每节课的最后都要有精心创编的习题或选择的最新模拟题,但一定要是精心准备的,不可贪多,也不可以没有思考性。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讲究实效。我们在复习中设计了以下几个专题:一是认识地理的方式――地图;二是地形、气候、河流;三是工业、农业、交通;四是民族、文化、旅游;五是人口、资源、环境;六是地理中的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七是世界区域的趣味专题;八是中国区域的艺术专题;九是地理眼观天下――时政热点汇总等九大复习专题。

复习的目标是专题梳理,整合迁移;纵横联系,适度综合;优化训练,提高能力。通过切块专题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复习将知识进一步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三阶段:学考模拟,规范提升。本阶段的目标是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通过适当的模拟试题训练,进行查缺补漏,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图在复习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重要的知识载体,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于一身,掌握了地图就等于把握了地理的脉络。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业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读图、析图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复习中,我们充分利用地图来复习,依托重要的地图(教材、地图册)和典型试题,结合身边的地理、家乡的地理,把重要的知识、原理和规律讲清讲透,让地图会说话,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让学生形成内容丰富的“脑图”。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指图、说图、析图,加强图文转化训练,教师从中启发引导和点拨归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利用地图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系统性和趣味性,改变复习乏味单调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地理学科的亲和力。比如在复习世界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宗教时,本部分知识点很多,内容琐碎,在精讲点拨环节,笔者对世界各大洲的人种、语言、宗教情况进行了整合,使琐碎的内容条理化,简练了很多,也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从大洲或地区的层面上有了整体的把握。如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再如在西亚和北非部分: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简称“白阿姨”,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还有复习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部分时,各农业区、带的分布是难点,可以对照图用口诀来“北畜南棉西灌溉,中间夹着玉米带,玉米两边种小麦”就好记多了。

我们让每位学生都设立专门地图本,每周都有绘图任务,开学第一周画“山谷山脊图”,第二周是“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包括东西半球各大洲大洋分布图和南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图。第三周是“世界人口、人种分布图”,每周都有做图任务,将复习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去,学生自己画的图,读起来更亲切,复习效果更好。

四、认真分析上年度学业考试情况,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上学年学业考试试题特点:(1)考查面广泛,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基础,范围广;(2)强化(下转第36页)(上接第32页)了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去年学考共32题,有图题20个,26幅地图,无考图题12个,但很大部分无图题也是无图考图;(3)紧密联系实际,紧扣时代热点问题,体现了试题突出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2. 学业考试考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基础掌握不牢、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审题不严,答非所问;思路不全面,推理不严密;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错别字较多等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都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于双基部分要在复习和检测过程中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强化记忆;对于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读懂题意,按照要求作答,规范答题,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表述有条理,作答有层次,这些要在课堂检测和学考模拟测试及讲评中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

篇3

【关键词】学科特色 生活地理 创新思维 交互式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11-01

近年来,江苏高考模式的变更使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课不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是广大地理教师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内容。我认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特色,营造更有“味道”的地理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

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人地相关性”的特点[1]。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新课程地理课堂的“地理味”

1.联系实际,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

地理课的特色在于应用生活实例综合教学,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明辨人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指导,大胆应用新闻事实、生活材料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透过新闻材料,学生认识了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憾。学生满怀悲伤地探寻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同时也在思考灾害中应采取的逃生措施,让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2.充分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2],地图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用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利用城市的风频图,探究城市的合理规划;利用人口增长的统计图,分析人口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通过读图、析图、绘图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地理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新型课程。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地理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要求。如结合环境问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思考“PM2.5和泰兴的大气污染问题”;结合“交通”一节的学习,安排学生探究“我市交通问题面面观”。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开放性,正是地理课堂的独特味道所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4.以人为本,构建生命意义的大地理教育观

大地理教育观要求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地理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今年黄岩岛事件后,我们举行了一次学生演讲,主题是“我们的领土——黄岩岛”,学生们各抒己见,黄岩岛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地理位置有什么战略意义,以及透过黄岩岛事件看我们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使命等等。

地理教育还应有利于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的科学理念、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地理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才能展示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提供机会,能体现和谐兼容、共同发展的地理思想。

5.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大课堂教学观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把社会实践与学校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观念上走出课堂,切实关注生活,投入社会实际,从社会生活中接受知识,形成地理思维和技能。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秩序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交互式教学设计

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可以使“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以实现高效教学。

3.重视过程与方法,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机会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学习的过程化提升学习效果,创造性地构建地理课堂。

4.创新地理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地理课应该把联系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引入课堂, 结合选修课与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象和多媒体,通过获取、整理并分析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地理课程;图像教学;板图、板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6-03

图像教学是指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和板画教学。它们是地理课程的特有教学语言、特色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方式,与板书并称为地理课程的 “三板教学艺术”。板图和板画技能也是地理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基本技能,教学中与其他教学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协调配合,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板图是黑板地图的简称,常用于世界、大洲、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及其区域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板画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的简笔黑板画,常见的板画有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

作为地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手段,板图和板画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简笔图并运用它们进行教学。运用它们都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绘图技巧。

一、提高对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认识

(一)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魅力。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口头讲授,快速、准确地默绘各种板图和板画,其精湛的绘图技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更富活力、充满生机,也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感情。

2.说明大尺度区域的特征。地理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地理课程教学中大量的内容是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范围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为说明区域特征,地理教师需要绘制板图,特别是大尺度区域板图,在板图中进行区域轮廓形状、位置范围及其地形、气候、河流、城市、资源等知识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图。

3.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板画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复杂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解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图2:黄赤交角示意图。

教师仅简单几笔就把地球的地轴、赤道面和黄道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黄赤交角的位置和大小绘制出来,学生一目了然,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述。

4.展示地理事物演变过程。许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空间运动变化过程,其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师难以单纯用语言表述清楚,必须借助板画形式边讲边画,以这种动态分析,促进学生对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如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采用边讲边画板画进行分析讲解,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副热带地区、副极地地区和极地地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和所形成的高低气压带、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风带等事理,有效地促进认识与理解。

5.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板图、板画将区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事物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采用讲、画同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知识落实在形象、直观的图像上,便于学生比较、判读、联想、理解和记忆,掌握作图步骤、技巧,效仿老师作图,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读图、析图、绘图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类型

1.地图。进行地理区域教学时,许多教师通过绘制板图来说明区域位置范围、轮廓形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常见的有大洲和中国等区域轮廓图及其地形地势、河流、交通、城市等要素的分布地图。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板图。

2.示意图。板画示意图主要是为了展示地理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过程,如太阳光照示意图,冬、夏季风示意图以及图2的黄赤交角示意图等。

3.模式图。板画模式图是将地理原理和事物用框图、箭头、线条、文字等表现出来的图形,多为一些理想化的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如地球公转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岩石成因图以及图3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等。

4.统计图。板画统计图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常用的有坐标类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扇形统计图等。如图4的某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示意图。

5.景观图。板画景观图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的简洁、形象、直观的描绘,使学生虽不能亲临,也能了解地理景观的形状和特征。如图5是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中的风蚀地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风积地貌等景观图,地理教师可用板画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二、加强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中的常见谬误

1.知识错误。个别地理教师对某些地理知识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出现板图、板画错误。如图6的纬线上的方向。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纬线上表示正东、正西方向,图中A点的东、西方向不能偏离纬线,不能绘成A点的切线方向。

2.区域缺失。板图、板画虽然是简略成图,但重要、关键部分是不能缺失的,然而局部缺失却是板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图7的中国轮廓图,图中缺失中国南海区域,个别教师甚至丢失台湾岛,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3.变形失真。地理教师在课堂绘制板图、板画时,由于时间紧、绘画水平有限,往往出现横纵比例失调、局部变形失真等现象。如地区轮廓图中某一部分严重变形失真;绘制的地球或经纬线等圆弧度不准确,误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如图8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教师板画比较随意,三级阶梯高度及宽度比例严重失真。

4.画面零乱。由于绘画水平不高,布局计划性不强等原因,有些教师的板画比较随意,造成画面零乱,学生难以清楚、准确掌握。如图9的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海洋、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和特征。

(二)提升地理教师进行图像教学水平与动力

1.内在动力。图像教学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许多地理教师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且非常重视其运用水平的提升,只要不断研究其规律,勤加练习,教学时就能成竹在胸,信手拈来。(1)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前精心设计板图、板画,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形象直观、逻辑清晰,确保学生直观地理事物,掌握相关知识。(2)熟能生巧。常态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经常使用板图板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3)正确示范。有些教学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绘制板图、板画,也要求学生课上或课下模仿绘制板图、板画。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板图、板画过程中,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绘图能力。这要求地理教师的板图、板画必须准确、科学,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绘图中的不准确、不科学之处。

如湘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Ⅰ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 “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的绘图要求,列表总结如下:

2.外在动力。

(1)强化教研。地理教研员应该十分重视地理课程的图像教学,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强化图像教学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图像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倡导教师多加练习,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更要求作课教师精心设计、高效使用图像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区域评比。为提高地理青年教师图像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魅力,我们举办了“桥西区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技能大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为科学评价图像教学技能水平,我们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区域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评价表。

地理课程教学板图板画、评价表

(3)全省评优。河北省地理课程教研员高度重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作用,倡导地理教师使用图像教学。在“河北省青年教师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明确提出使用图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了省级课堂教学评优的引导、激励评价作用,促进了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2010年9月举办的“河北省初中地理课程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探讨会”明确要求:“为全面考察各参赛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要求各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结合授课内容进行板图、板画(示意图或景观图)、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展示。”

篇5

我国现有本科以上财经院校110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和自治区都设有在内涵上隶属于财经院校的地方商科院校。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财政部共批准了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752个,湖南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2007年获批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几年的建设,我们深切的体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好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结合对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的结果,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后,得到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包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可以用下面的人才能力体系图图1来表示。

一、从毕业生知识类别看课程设置(见表1)

二、从毕业生就业能力看课程设置

具体而言,毕业生就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从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看,内容如表2。

表2

能力类别 能力要素 课程设置 考核标准

通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 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和商务英语对话能力。 大学英语、口语、听力

商务英语、外贸英语 四六级

计算机应用能力 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处理单据及各类文件 计算机基础、数据库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就业创业能力 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学分的获得

专业基础技能 营销调研技能 国际市场调研、预测的能力开拓国际市场、推销的能力 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员资格证

会计统计技能 帐篷登记、报表编制及费用核算能力;利润核算、效应分析能力、统计分析能力 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财务管理 会计师

数据分析技能 对经济、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及应用

专业综合能力 国际商务能力 进出口业务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交易磋商,订立外贸合同的能力;熟练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网上交易、利用EDI通关的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通关实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 单证员

跟单员

电子商务师

国际结算能力 熟练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工具的能力;开立、审核信用证的能力、防范收汇风险的能力 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组织货物运输能力 为进出口货物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为进出口货物合理投保的能力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港口概论、国际物流原理及实务 货代员证、报检员证

处理外贸函电能力 对外贸易洽谈能力;处理日常业务函电及其他业务的能力 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 商务谈判师

篇6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非均衡发展理论 办学特色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并针对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以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等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尚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能力,因而全面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地区差异的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它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比“涓滴效应”的效果更显著,占主导地位,区域经济距离成拉大的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涓滴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使区域经济差异逐渐缩小。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先集中后扩散的思想,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地区)政府的重视。

非均衡发展理论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其思想对另外一些部门、领域和行业的发展极富启发借鉴意义。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也可以借鉴其战略理论和战略思想为自己服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和不发达区域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相对“不发达”的地位,与名校、老校、研究型大学相比,它在资源获取、优先发展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这些特点同不发达区域类似,它们不具备各项工作全面增长、各项目标同时达到的资金和能力,不能走面面俱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因而,在发展战略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走出不同于老校、名校的发展道路。

二、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前有老校名校、后有高职和民办高校的双重压力,它们大都认识到发展办学特色是兴校强校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真正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促进办学特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但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毕竟起源于经济学领域,高等教育学领域不但要对其借鉴,还要有所创新,才能使其与高等教育实践相适应。

(一)挖掘学校特质,正确选择“特色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增长点”)是指联系生产要素最多的关节,或者说能最快最大最好地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或领域。而高校以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为基本职能,其“特色点”的选择必须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生产质量密切相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重要的标准,更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特色点”,是指学校蕴含或隐藏的良性特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高校。每一所高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特点、生源质量、校长素质、教师素质、文化氛围、教风、学风、校风等方面,总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地方,总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表现在整体上,而是表现在个别事项上。例如,一高校的整体水平虽然不高,但是连续几年都有一两位学生获得某项国家级竞赛的奖项;一高校有数位学生自主创业并获得成功;一高校有几位本科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一高校有几位学生舍己救人、英勇牺牲;一高校某位教师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法;一高校某位教师编著的教材深受欢迎;一高校调进一位有眼光、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领导,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的特质。除了上述特质,另外一些高校特质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学校的学科、传统、生源、社区环境、行业背景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特质、特点都能成为特色点。因为特色点不是一般的特点,而是特色创办的“触发器”,它的确定既预示着特色发展的方向,又象征着特色培育的“切入点”,还可能是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因而特色点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特色点必须把握几个原则。第一,需结合学校优势和传统。学校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任何学校特色的起点,都有一颗“种子”,但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第二,需结合学校定位和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属于应用性教学型高校,具有应用性、地方性、大众性、发展性等特征,其特色点要在这些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避免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相趋同,同时也要避免与同类学校相雷同。第三,需把握学校的主要任务和矛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而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性知识的生产,因而要处理好学与术的矛盾,不能重学轻术。

(二)利用“极化效应”,初步形成办学特色。

特色点是相对独立的一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特殊性,并不是特色本身。要使特色点外显和扩大,就有必要利用“极化效应”,将办学要素集中在特色点上,重点发展、扩大优势,积极进行量的准备、酝酿质的突破。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点完成从隐性到显性、从点到线直至面的过渡,就预示着学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某高校工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偶有学生获得省级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学校选择此点为“特色点”,积极部署配套的文件、政策、经费、项目、团队、教师等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就是利用“极化效应”,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学生经常获得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那么这所高校就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再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的陶瓷制造业、合金制造业尤为发达,对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该高校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设置或扩大了应用性强的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工艺设计等专业,开设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方向,并创造条件、集中资源,重金聘请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人才,花大力气重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拨出大笔专项经费建设包括实验室、实习室、实训室、模拟中心等在内的大型现代实验平台,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联系当地公司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实习基地,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项目,涌现出一大批显著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企业技术骨干。此时,也完全可以说这所高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其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利用“极化效应”、发展办学特色的过程。

(三)发挥“涓滴效应”,深化办学特色。

非均衡发展理论中的“涓滴效应”更多的是由一种生产要素到另一种生产要素、由一个部门或领域向另一个部门或领域的渗透和扩散,主要是一种平面、平行的扩散,不涉及由外到内、从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而大学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和精神生活的单位,是绝对不能缺少精神层面的建设和凝练的。因而,办学主体要对“涓滴效应”的涵义进行延伸和扩展,才能将其他领域的特点顺利嫁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实践中。

办学特色有不同的层次,包括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大学精神是办学特色更深、更高的层次,也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和核心。发掘特色点,初步形成办学特色一般都可以在特色的器物层和制度层得到体现,但是要真正形成鲜明的、深厚的、极富生命力的特色,必须有独特的大学精神的支撑。我们将“涓滴效应”的内涵进行延伸,使它具有潜移默化、由外向内渗透的意味,进而形成一种大学精神培养的方式。通过“涓滴效应”,办学特色由“线”和“面”扩散到“体”,达到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整体性、弥散性的效果。到那时候,办学特色已经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风格、一种深入到学校骨子里的“风味”,是绝对不会被轻易地抹去的。例如上文提到的某高校,它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只能算是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果该校以课外科技活动激活和带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将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实践精神渗透和贯穿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逐步形成充盈整个校园的创新、开拓、实干的校风、学风,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所高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郭丽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创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篇7

【关键词】地方商科院校;毕业生;就业

一、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对2010应届高校毕业生问卷的数据分析,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如下分析结果:

(一)就业求职现状分析

就业仍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再深造大军日益壮大。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87.38%,仍然是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其次,选择再深造的毕业生也占了相当比重,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10.12%,出国学习的有1.58%;最后,毕业后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为数不多,仅占0.19%,体现了经济危机过后高校毕业生对待创业的谨慎态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刚实现就业后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占44.08%,满意的占38.47%,一般的占6.84%,不满意的占1.73%,非常不满意的有8.88%,总体满意度较高。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重视,为其提供较为满意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危机后毕业生调整工作预期,更加珍惜和务实地看待工作机会。

专门的招聘渠道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主要信息来源。参加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占28%),其次是通过专业的求职网站(22.75%),以下依次是参加社会招聘会(14.66%),通过朋友亲戚推荐(14.18%),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12.54%),通过媒体招聘广告(6.57%),通过劳务派遣公司(0.74%)及其他方式(0.56%)。

(二)就业期望分析

大中城市是大部分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择业首选。其中毕业后期望选择在沿海城市就业的占67.64%,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占23.47%,而选择在地级城市的占6.57%,县区的占1.36%,农村的仅为0.78%。

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仍然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8.88%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期望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占21.12%,18.07%的毕业生期望在外企工作,17.75%的毕业生期望在事业单位,有7.62%的毕业生期望在民营企业就业,5.96%的毕业生期望在港澳台企业工作,其他类型约占0.60%。

100-1000人左右适中规模的企业更受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青睐。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5.64%的毕业生期望在100-500人左右的中型企业工作,28.45%的毕业生期望在500-1000人左右的企业工作。特大型企业和100人以内的小企业都不是毕业生的首选,这说明毕业生求职更加理性,并不盲目追逐用人单位的规模,而是更青睐稳健型的中型规模企业。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主要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左右。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保留工资体现了劳动的供给方劳动者通过对自身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综合考虑,得出的接受的最低工资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劳动者选择不就业。毕业生保留工资最主要集中在3001-4000元,其次是2001-3000元,4001-5000元。低于2000元和高于5000元的保留工资占少数。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既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又重视现实劳动回报。“职业发展空间”(22.03%)和“薪酬激励机制”(18.18%)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其次是“人才培养体系”(17.33%)和“企业文化氛围”(16.10%)。而在毕业生就业时结合自身需求首要考虑的因素调查中,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业前景”被首要关注(33.81%),其次是“薪资水平”(25.22%)。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关注自身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同时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对薪资水平也有相当的考虑。

(三)就业前准备分析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准备方面,开始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就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的社会实习时间上,82.7%的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的社会实习,为1个月(24.46%)和3个月(27.30%)的短期实习为主。社团经历上,78.18%的毕业生参加过社团,有过不同程度的社团经历。但是对于就业前的培训,毕业生重视不足,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考试,这一方面与我国的职业认证资格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就业前资质要求不一,对此,在校毕业生信息不对称,从而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

户口等相关歧视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就业时被户口问题所困扰的占24%,性别歧视占13.77%。同时能力不足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掣肘(17.48%)。另外,感觉到难以迅速融入社会(12.54%)和学历不高(8.96%),不是重点大学(7.61%)等都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难题。

二、造成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对比分析,认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企业需要能直接投入实务工作的人员,从而尽可能减少培训成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要的缺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招聘和培养大学生的代价,是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高校扩招造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指导缺乏使得大学生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不充分造成不必要的供需信息不透明以及片面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也是构成就业难的长期原因。

而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大幅度降低用人需求。经济危机引发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骤减,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放大了一直以来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现了宏观经济形势对就业状况的影响。此外,应届大学生数目达到峰值,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饱和,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实施带来的雇佣成本的增加都影响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三、关于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平台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构建起以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地方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开发体系,依托这个体系的有机组合,实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开发目标。

(一)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整个提升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枢纽,离开了政府,“体系”将“各自分家”,开发体系将失去应有的作用。为促进地方商科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地方政府首先应确立就业能力开发的理念,让全社会认同和理解就业能力的开发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共同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

其次,政府在充分发挥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健立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学生实施职业训练,增加在校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择业和就业能力。此外,还应推动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体系的建立。

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在就业中出现的如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就业竞争等现象,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严厉查处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最后,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中有基本的财政保障。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费用的分担机制,鼓励用人单位资助高校实施开发活动。加大对愿意去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毕业生的“三险一金”方面给予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补助。

(二)企业等用人单位

企业等用人单位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实践执行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智慧胜任能力的开发任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此,企业不应该独立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之外,而应该主动地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据此,中小企业应与地方高校积极合作,接纳在校大学生去企业接受就业能力培训,让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环境。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包括开发大学生个人素质和技能的课程,使高校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提高高校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性。

(三)地方商科院校

地方商科院校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中坚力量,更有义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为此,高校在开发体系中,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引导大学生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设计职业生涯

在大学生进校伊始,就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人生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使大学生的学习与人生的奋斗日标联系起来。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大学生们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2.培养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应当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职业特点传授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打好专业、职业基础。鼓励并帮助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在接触最新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动向的同时锻炼职业能力。同时地方商科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支持、指导学校社团活动的力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学生一入校,地方商科院校就应开展创业普及教育,为大学生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开展创业大赛,培养创业意识。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来校进行创业演讲,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3.提升学生的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四是一个求学与求职并存的阶段,地方商科院校应加大大学生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力度。就业指导部门在这个特殊阶段中,应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制作、礼仪谈吐、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模拟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给用人单位,有效地展示四年的学习成果和就业能力。

(四)在校大学生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在校大学生自身应该主动承担起开发和提升就业能力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1.确立职业规划

每个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是自我培养的依据,也是自己今后的一个发展目标。从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外部环境,熟悉就业形势,结合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为自己确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培养自己。根据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对职业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以保证自我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

2.考取等级证书

等级证书是证明学习质量的一种肯定方式。在学好专业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当前大学生的等级证书主要指“四证”,即毕业证、学位证、国家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级证。目前,“四证”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招考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凭证”。

3.转变择业观念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公务员、事业单位更是“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而广大基层乡镇和中波企业就业空间很大,是有志青年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转变择业趋向,树立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梁晋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03).

[2]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王春红.关于高校院系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1).

[4]李婷婷.浅谈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篇8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篇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确定专业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并从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4个方面介绍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成为5个体育本科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然而,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趋同于体育教育专业,致使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健身保健方向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了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

1.1确定拟建特色专业

地方院校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的依据来自院校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身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特色专业的选择范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地处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个二级学院,包括理、工、农、医、文、经济、师范、体育等54个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只有现代安保专业方向,后来增加了社会体育营销与管理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当时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与全国其他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院校一样遇到毕业生就业难、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经过阵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课题组通过“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课题立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依托广佛同城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认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将成为珠三角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房新开店面积快速增长,健身企业为了提高增值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私人教练课程,需要受过健身专业训练、技术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练员。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社会体育产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术指导和保健养生服务的技术人才。学院领导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培养健身与保健技术指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

1.2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寻找差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专业特色。

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影响来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按摩师这些新生职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被人们接纳,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从自身的教学资源来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是广东省首批将“健身健美”选项课列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校,并组建大学生健美队分别参加了广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锦标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师方面拥有健身健美、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和临床医学的师资力量,如果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组建成一支健身与保健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决定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其他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错位发展。因此,从自身具备的办学条件,如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到外部环境的市场需求,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确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来建设,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商业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练和保健养生与康复中心的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

1.3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那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就必须依托佛山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尤其是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身和保健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通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以“创业创新,成人成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广东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要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培养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会讲、会示范、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体育现代化“应用型”复合人才。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2.1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健身保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健身和保健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上,针对健身和保健行业职业岗位提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增肌、减肥的技能能力,开设了健身房管理与会籍营销、健身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健身健美专项训练等实践课程;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保健养生临场技术运用中的养生调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了体育保健养生技法、人体测量与评价、保健推拿专项训练以及各种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价,尤其着重对其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将健身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通过改革后引入课堂,运用“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运用参加专业性的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建立自觉性的自我体格修塑目标,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从自身身体训练中掌握增肌、减肥的专业技能。

2.2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健身保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了课程调节机制,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健身保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健身私教、康复训练师、按摩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依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和健身行业、保健养生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所包涵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专业课课程教学进程计划(不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见表1、2)。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训+竞赛”一体化、“专业兼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5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运动处方的临场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再到课外由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健身房进行自我训练与操练掌握基本技术,然后通过每学期2~4周到健身企业、体测中心、功夫推拿等场馆的实训见习,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健身和养生保健的基本技术。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第1学期第10周开始,学生必须采用导师制进行课余训练,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每生每学期计3学分,实施时间为第2~6学期。

(3)“实训+竞赛”一体化。在校外完成实践教学,通过“院馆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参加专业竞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实训是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期2~4周,3人一组,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晚上9点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乐部针对私教指导、运动处方、会籍营销、健身房管理等专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临场训练。

竞赛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学院代表队参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狮比赛。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美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参加健身健美专业比赛的大学生队伍。

龙狮队于2013年9月参加了“广东省传统南狮大赛”,取得1项银奖和2项铜奖。健身操队于2013年10月参加“广东省千万人群广场健身排舞大赛”,取得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4)“专业兼职”。是学生为了提早进入实习锻炼,在第三学年开始,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和周六、日时间到健身房从事兼职私教工作,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在校外健身企业进行有偿实践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明确,社会同行对其评价较高。

(5)“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健身俱乐部或保健养生中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这一年,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再过渡到入职,期间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阶段是在行业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场对客技术服务,是对口入职岗前培训的适应过渡期。“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口职业的实践教育,近年来被许多院校广泛采用。

2.4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课程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必须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普遍缺乏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社会体育和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技能型、操作型师资,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忽略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尤其是术科教师原来是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对新生健身项目的了解。而近年来充实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新生健身项目的教师则极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两类师资组成,按行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先设置课程后配备教师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引进人才与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名师建设,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着力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技术紧跟行业岗位规范,鼓励专业教师各尽所长担任社会职务,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院馆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 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1-32.

[3] 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7):32-35.

[4]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03-106.

[5] 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6]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28-29.

篇10

关键词:地理评价;基本理念;体系构建;实践方法

一、地理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应多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

2.关注学科特色与教学效能。运用地图和图表学习是地理学科教与学最基本的特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所教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

二、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1.转变以往的地理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改变单纯以书本和教师口头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基于现代信息的地理课程。

2.以学论教,评价要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建立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管理者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渠道获取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方案

根据上述对构建学生地理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设计出评价体系评价项、评价方式及权重,以及学生地理学业成长记录等内容。以下面表格的形式体现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实践方案能体现的积极因素

1.评价体系较好地使学生展现自我

评价体系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发展,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2.评价体系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和记录学生地理学业的成长过程

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参与到地理实践中去,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有关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

评价体系记录着学生地理学业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他们的各种奖励,自评、他评的方方面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长足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评价体系会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表现,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并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真正地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更规范、更系统、更科学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11

一、从了解学生入手

我校为美术特色高中,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有与一般高中不同的特色,学生也有其特点。

(1)我校主要以美术教育为特色,是一所具有鲜明美术文化风格的普通高级中学。一部分学生在文化课学习能力与学业水平方面存在“低水平、高分化”的特征。“低水平”是指部分学生处于较低的文化水平状态,学生很难接受一般难度以上的文化课教学,“高分化”是指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进入美术特色高中,其中一部分人对于文化课存在轻视的态度,认为只要学好美术就可以了,对于文化课得过且过。在课程设置上对美术较侧重占到学生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于其他普通高中较少,给文化课教学带来较大困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希望渺茫。

(2)初中基础差高中起点高。我校大部分学生属于初中中下层次的学生,初中地理教学由于评价体系和中考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流于形式,大部分中下层次学生初中地理知识薄弱甚至几近缺失。而高中地理教学是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内容梯度较大、较抽象,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综合性特别是必修Ⅰ的内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有欠缺的情况下更难于理解,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地理“敬而远之”。

(3)应试教育中学科地位低。在美术特色高中,地理为非高考科目,仅需通过会考,所以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地位偏低,学生普遍不重视地理学习。其学习地理的动机状态多为“被动型”“应付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科教学展开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有的教师和家长的急功近利,学生主要关注考试内容及“主要科目”,造成学生知识的涉猎面较窄,缺乏一些基本常识,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缺乏必要的观察和思考,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有欠缺,所以不利于地理教学的展开。

(4)有的学生初中成绩欠佳,致使在文化课学习上有退缩、逃避、缺乏归属感与联系感。所以,其动手动脑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表现为“非暴力不合作”、懈怠课堂气氛较沉闷。

(5)由于专业特点,我校学生的特点是更感性,情感较丰富,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需要进一步培养。其对色彩、图形特点有更好的感受力,在地图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空间知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强。由此可见,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地位认知及学习能力。

二、从准确定位出发

在教学中,我们应降低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难度,更多地进行普识教育,更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地理教学除了基本学科知识外还应重视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既要突出学科特色,同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本学科的价值,造成学科间发展的不和谐,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教学可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因为地理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有责任通过地理教学让每个高中生拥有现代公民应有的地理知识。教育的成败成绩不是唯一标准。美术特色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宽松的平台,更利于教师用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学科知识,更利于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去教学,使地理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阶石,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三、讲策略精用教材

首先,由于学生和学校的特色决定了本学科的有效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它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

其次,我们在避免“教教材”的同时,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我们应“用教材教”,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科特点、学科知识的经典内容。“用教材教”需对教材进行再加工,降低知识梯度、突出重点、使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第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动态的、可视的教学情景,其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教学中,更多采用较直观教具和语言直观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内化、升华。如讲褶曲,我采用多本书代表地层来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进而得出地层新老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念越多,其脑力劳动越紧张,所以应当经常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可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如讲授天气系统部分,我截取教学时段近期的天气状况进而进行分析,结合亲身的体验使知识具象化。

篇12

一、学科价值鲜明的试题

研究地表圈层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任务。2015年部分地理试题考查资源、环境、工农业生产等问题,凸显出国计民生中的地理规律、时代热点中的地理视角、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理途径,地理味道十足,彰显学科价值。这样的试题,即使作为教学素材也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全国卷Ⅰ第10~11题,要求考生利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年变化数据,分析海底侵蚀与淤积的变化趋势,反推黄河流域的环境变化特征。试题既考查了流水沉积与海水侵蚀等地质作用基本知识,还体现出一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015年全国卷Ⅱ第9~11题,以著名“冰冻之河”圣劳伦斯河的图表数据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出新课程下的地理素养导向价值。数据提取能力――从气候数据中,阅读分析出河流汛情和气温低于0℃的月份;读图判断能力――从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中存在水电站的信息,推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冬季从水库底部释放出来的河水温度较高,可能不结冰;问题解决能力――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治理凌汛的措施,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降低冰坝高度,拓宽浮冰下泄通道,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和危害。

2015年全国卷Ⅱ第37题,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根据黄河水文特征分析河套灌渠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河套平原生产特征分析乌梁素海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试题将地理原理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具有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

2015年天津卷第13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的“南方丝绸之路”为话题,考查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山谷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原因、现代高标准公路、铁路对西南地区外向联系的好处,将古今交通线路区位作出对比。类似的还有2015年全国卷Ⅰ的冻土铁路研究、2015年北京卷关于申办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地点崇礼气候条件的研究等。这些试题,从时事热点切入,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彰显了地理学科的时代价值。

二、构图设问精巧的试题

2015年全国各地试卷中,对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大多是通过各种图表呈现出来的,有区域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各种示意图、各类统计图表等多种形态。图(表)文并茂、图(表)文合一、图(表)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有较多试题的构图,设计精妙、创意别致,让人耳目一新。例如,2015山东卷第9~10题的“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1),学生很少接触,却又似曾相识。考生习惯读的图是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完整分布图。此题将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逐一分解,再按同类自然带归类标注,保持各自的高程不变。这样考生可直接进行同类自然带的比较,当然也可还原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再来做题。

2015年浙江卷第11题的“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图2),给考生全新的视角。初读此图,无从下手;冷静思考,方可慢慢理出端倪。“8”字形的甲、乙处应分别是全年正午太阳的最大、最小值,交汇处是春秋分时的值。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具备地球运动知识功底,还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力。考生可能还会质疑,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轨迹视图为什么不连接甲、乙的直线?虽不影响解题,却打开了考生的想象空间。

2015年安徽卷第32~33题图3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其构图方式与图2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夜晚。结合纬度,看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和a、b太阳高度纬度差。这些试题的图像设计新颖,将地理学科特色和几何图形完美结合,把地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规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进行提炼,融创新表达力、高度概括力、空间想象力为一体,价值高远。

福建卷第11~12题,用在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4)设问。图片美轮美奂,问题巧妙切入。考生做此类试题,心情比较愉悦。

三、锤炼地理思维的试题

地理试题重视考查考生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重视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地理思维角度来看,重视考查图像分析、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等思想方法,需要在聚合、发散、归纳、演绎等思维方面具备较高水平。2015年部分试题在地理思维的考查与锤炼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2015年山东卷第11~12题,通过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记录的数据分析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判断地质剖面图,仿佛把人拉进了野外考察的现场,对地理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决问题的难度也较大。先要把小组记录的C、D、S三个地层的六个坐标画在一张经纬网图上(图5),实现图文转换。再从图1中发现考察路线的方向,推出与之垂直的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根据图5中地层对称特点,结合地层新老关系(CD是由新老)判断其为背斜(图6)。本题对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绘图能力等图形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2015年天津卷第3~4题,要求考生必须思维缜密,有较高的地理演变过程分析和地图要素分析能力。第3题要求考生基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用运动过程的思维认知方法,对地理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做出逻辑判断与推理,来确定“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的顺序。第4题要求考生发现图中的横坐标单位是千米,纵坐标单位是米,火山被示意图拉高了50倍。所以图示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变陡了。

2015年重庆卷第13题,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研究,给出苏南区域地图,材料介绍“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要求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阐述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并就该区域自然条件对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该题将问题情景设置在江南水乡环境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分析能力,而且需要结合历史条件进行分析,时空特点鲜明。尤其是第二问,关于该地自然条件对园林水景的影响,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土质等具体特点来回答,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这种试题对于地理区域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四、素材运用创新的试题

地理学科在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给地理试题的创新带来素材。2015年不少地理试题引入了新技术元素,使试题看起来具有科技、时尚的感觉,也体现出地理学科研究手段的发展变化,展现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

2015年广东卷第1题就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描述地面高程信息,要求学生判断图中四处观景平台哪个视野最广,令人眼前一亮(图7)。

2015年广东卷第10题又运用了GIS图层叠加的原理,设计了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考查适合城市重建的地点(图8)。

2015年北京卷第11题则运用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题目新颖有趣(图9)。

五、弘扬传统文化的试题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几道题从我国传统文化中选材,别具一格。从全球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设计试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具有传承的价值。

2015年重庆卷第1~2题,运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二十四节气来命题,材料说明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第1题设问引起“露气寒冷,将凝结”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什么,第2题又引入一句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考查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什么区域。这两道题将自然地理的天气系统与人文地理的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到传统的节气和农谚中,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可谓经典试题。

2015年江苏卷第1~2题,以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略)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与城市功能。试题截取了清明上河图中大桥横跨河流的一部分,第1题提问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形成的最有利条件,然后又考查东京城的主要城市功能。从图上可以看出,水陆交通便利是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而作为首都,城市功能则以行政功能为主。试题图文并茂,传统文化特色鲜明。

2015年山东卷第45题,则引用一段《明史・五行志》关于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设问是“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学生可从材料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包括地震震级、发生时间、余震次数、波及范围、次生灾害等,可谓将史料用活。

2015年北京卷第1~2题则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太白山记》中选取一段关于太白山北侧山地植被变化以及猎狼人家的描述,考查植被垂直变化规律、过度猎狼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情境设置自然与人文交融,在文学作品中映射地理视角,渗透生态观念,较有创意。

总体来看,这几道题运用节气、农谚、史学、美术、文学等作品命制地理试题,开拓了命题素材的空间,具有跨学科特色,也拓展了地理知识的运用领域,体现地理学的学科包容性特征。

六、有待商榷斟酌的试题

2015年各地地理试题整体优秀,也发现有个别试题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2015年全国卷Ⅰ第37题第(3)问: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说这道题更像物理题,不像地理题。从题目本身来说,要准确进行解答,需要知道所考查铁路沿线冬、夏季节的地温和气温的信息,包括冬、夏季节白天和夜晚的地温和气温,在温度的比较中才能准确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

冬季出露地表的热棒冷凝段温度较低,但是冬季的地温是多少?如何判断气温和地温的高低?夏季出露地表的热棒白天温度会较高,但是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夜晚的情况又如何?还是地下蒸发段低于地上冷凝段?要回答这些季节差异与昼夜差异的问题,需要数据支撑。

篇13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 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73

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当前的高中地理教育质量作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有效满足人们对当前高中地理教育的需求。本文P者提及的“教学有效性”旨在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入手,为高中地理教学效益步入新天地做出要求。强调高中地理有效性及强调“少时高效”的价值内涵,增强地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对知识得到最大满足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在实践能力层面实现最大的成长。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形势分析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和重复性。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育中,往往是教育部门的教师预先规定好全部的课程内容,对学年地理知识完成预先的全部规划然后形成教学大纲。任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僵化的执行地理学科教学任务,给学生规定教学作业,以此为过程循环往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往往缺乏个人特色且说教性质极强。学生听课因此缺乏主动性,对课程的性质也缺缺,这直接导致师生互动几乎少之又少。然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平等自由的原则。换言之,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非常重要。再者,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具有一个极大的不足即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具体培养。地理是一个偏理科性质的学科,需要观察、需要操作。然而,我们的大部分高中地理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观察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从而轻视了对学生地理探究、分析能力的引领以及探索,然而这些能力和本领,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坚持新课改原则下的高中地理新形式建议分析

(一)加强学科特色教育

我们的地理学科教育,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操作,重复固化的教育模式,遗忘学科特殊性,进而导致地理学科教育丧失特色。我们的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学习先进教育本领,提升自身技能,深层研究高中地理教育知识。在对学科教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色,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形成独具特色,关联生活,具有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特色方案。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对生活与地理的交际,让学生在感受地理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学习了解地理知识。教师讲课时可以引用与生活关联性高的典型案例,讲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为什么新疆的葡萄更甜,为什么山东烟台的苹果更好吃,在不同情景下案例的对比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比意识,以此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一起郊游,引导学生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当中发现实际的地理问题,并引导学生就自己发现的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探索。并对学生的困扰以及对理解知识存在偏差的地方及时的进行纠正和补充。

(二)加深师生互助合作

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高中的学科教育中坚持新课改理念下的自由平等公正的原则,即强调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有高高在上的突兀感,而你把自己和学生放置于平等的位置。要知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的使者。教师和学生是互助共赢、和平友好的话语搭档关系。教师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也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诉求以及对任课教师地理教学方式的想法,以便教师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向。教师对待学生要热情友好,对待学生的问题,要耐心倾听、认真回答,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宽容以待,温柔讲解。教师在讲课时应热情开朗,亲切自然,努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应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的问题,也应当为学生预留分析、思考、回答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表达自己对地理教学中出现的地理问题以及地理现象的想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一方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便不再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互相沟通,互动交流的双向交流的过程。

(三)加大学生能力培养

篇14

1 熟悉地图语言,揭示地理学科特点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图上,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同时,要明确地图的主题和种类。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盲人有了会发声的电子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地理信息。如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即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谷等部位。因此,只有熟悉地图的语言,才会读图、用图。这是地理学科具有的特点。

2 帮助启发学生,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看地图,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彩图、拼图游戏和多种记忆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多种记忆的方法。简单介绍几种,如下:

2.1 勾勒简图法:即对地理教材中的国家或地区教学时,勾勒出其轮廓、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图形特征。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勾勒出海陆分布示意图、中国轮廓图、黄河、长江水系图等等,这样,不同的图像中相关的地理事物跃然图上,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动手描图、简笔画、自主勾勒简图等,这些都提高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锻炼了学生对解决地理问题的思考,利学生识记。可见,勾勒简图法,可使教材内容图像化,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读图能力。

2.2 因图施记法:即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地理图表,教师选择适合该图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兴趣,加增强记忆。例如:形状记忆法:学习世界前六位国家时,引导学生观察国家图形的轮廓形状,找出一些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特征把图形记住。抓住轮廓特征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判读有关图形。口诀记忆法:学习中东地区时,把中东比喻成大印,大印的颜色是红地黑里阿,该口诀中,明确中东沟通了两个大洋---大西洋、印度洋,临五个海域,分别为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此方法生动有趣,记忆深刻。记忆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鲁”,该口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另外,如旅游景区、民风民俗采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视觉的享受;关于美国的领土组成、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等等,引入故事的方法,给学生听觉的刺激;各地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震后如何防御等等的讲述法,使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奥秘与地理学科的生活化。

3 利用地理图像对地理事物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1 将两幅或两幅以上地区或国家的图像进行对照比较,可认识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类属关系及发展变化。如:通过我们学习的澳大利亚与巴西的比较,归纳两个国家的位置的不同点、相同点;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国家的某种事物在世界中的地位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对读图所得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他们的地理属性,总结地理特征,培养了学生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