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的网络教育范文

大学的网络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的网络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的网络教育

篇1

1.传统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加速向网络化变革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从信息垄断到信息开放的过程。在每个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于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实际上只有一种与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在孔子的时代,由于书籍等信息载体的缺乏,教育只能靠言传身教。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学校(学院)教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而信息化的当代,特别是网络兴起之后的21世纪,信息的垄断被充分打破,开放共享正在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应的,工业时代的学院教育模式正处于被颠覆的前夜。就这一点而言,传统高校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实际上要远远大于电大(开放大学)。近年来,传统高校纷纷试图将网络教育融入现有的模式之中。如果说,1999年开始的远程教育试点,各普通高校纷纷成立网院只是为了在网络教育市场上分一杯羹,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的话,那么今天,很多普通高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时代教育模式深刻变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并迈开了探索变革的第一步。陕西师大网院院长张举范表示:高校内独立设置的网院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步消亡,因为当网络教育也成为传统大学主体的教育组织形式时,网院也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2]关于世界范围内传统院校网络化的趋势,可以看以下几个事例:(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源头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老师。5年来,这个新模式在北美各地学校广受欢迎,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翻转课堂的试验。2011年春季,可汗学院的创办人萨尔曼•可汗在TED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更引发了大众对翻转课堂的关注热潮。翻转课堂的意思,就是把现在教室学习的模式完全翻转过来,老师课前录制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在家自主学习,有问题也可以在线与老师或同学研究;而把以前学生独自在家做的作业搬到教室里来进行,学生跟其他同学在教室进行互动与讨论。翻转课堂,实际上是传统院校将网络教育融合到原有教学模式里的一种尝试。(2)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由美籍印度人萨尔曼•可汗创办,以使用网络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教育的游戏化、翻转课堂和真正的因材施教。仅仅数年间,可汗学院已经开出3000多门课程,和十几所学校展开了合作,开始一些非常有趣,甚至革命性的实验。可汗学院使用的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就是实时录制的教学视频,不过内容更实用,风格更活泼,其风靡世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院校学习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3)MOOCsMOOC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nlinecourses)的简称,其代表有Coursera、Udacity、edX等。Coursera是一个免费的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项目成立不足1年,已吸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万名学生,注册124门课程。值得注意的是,Coursera的注册学生有2/3来自美国之外,其中约41000人来自中国,占总人数的4%。①这意味着,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在网上接受世界最顶尖的教育。edX数字教育平台由哈佛大学和MIT共同打造。与之前单纯提供公开课不同,这个平台是把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重新包装,并提供了部分的教学支持服务。以上现象充分说明,传统大学在信息化的挑战面前积极面对,改革教学模式,大学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今后,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界线将逐步消失,二者充分融合之后,谁的学习资源更优良,谁就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公开课和学习资源的开放势在必行对任何网络教育机构而言,随着web2.0的到来,学习资源开放已经从自发的举动变成一种必然的要求。全球范围的学习资源开放始于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所推出的OCW(CourseWare)项目。通过它,MIT逐步把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免费无偿地享用。CORE(ChinaResourcesforEducation)是在MITOCW的启发下,由美国IET基金会发起,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等创建的非官方机构。CORE以推进中美两国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高校提供免费、便捷的全球开放式教育资源获取渠道。其后,由中国教育部所主导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于2003年启动,8年间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000多门,教育部希望这些课程能够为全国高校所共享。纵观这一阶段的学习资源开放项目,虽然它们的主旨也是学习资源的无偿共享,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显著,因为这些共享都还有所保留。继MIT之后,欧美各个著名高校纷纷登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也都开始共享部分精品课程,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使用者只要注明版权出处,不涉及商业用途,都可以自由下载、分享这些材料。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公开课大多是比较受欢迎的本科课程,主讲者也都是国际顶尖的教授,有着独特的讲课风格和个人魅力。顺应潮流,中国教育部2011年开始启动中国的大学视频公开课计划。过去的短短两年间,绝大多数的国内知名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公开课,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上公开的课程数量已经近200门。iTunesU是苹果公司2007年在iTunesStore上推的教育专用频道,迄今有超过500所高校设有活跃的iTunesU站点,诸多名校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在iTunesU上公开其教育内容。中国内地目前有国家开放大学、中山大学等4所大学开通iTunesU。“国家开放大学iTunesU”首批推出30余门免费公开课,内容主要为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可以为国内外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者提供语音学习、汉字学习、从零起点到中级的语言课程和中国文化欣赏课程。通过观察发现,这一轮“公开课”的热潮与前面的精品课程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最初国内高校参与教育部的精品课程计划,其本意并非为了共享自己的精品资源,而是为了在教育部争座次、创名气,加上教师个人的利益诉求,总体而言是被动的,所以,精品课程始终存在华而不实、缺乏维护等痼疾,尽管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效果非常有限。而这一轮的公开课则是在国际资源开放共享的潮流促进下,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学习资源的开放势在必行,如果不迎头赶上就会有落伍的危险。因此,这一轮的热潮总体来说是主动的,因此也必将是长久的。可以预见,公开课的推出势必将对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公开课背后倡导的“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的理念无疑对远程教育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当“资源”和“服务”不再和学历文凭捆绑的时候,用什么来说服社会公众花钱来学习我们的课程?同时,受到了这些国外顶级公开课熏陶的受众,他们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期望值会大大提高,我们制作教学资源时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出怎样的改革才能迎合他们的需求,吸引他们的眼球?[3]这些都是亟须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逐渐成为远程学习的主要形式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3g乃至4g网络的应用,移动学习已经逐步从概念向实际应用发展,未来移动学习将成为网络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2011《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之前历年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达到1.18亿部。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占总出货量比重36.1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达33%。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智能终端引领的技术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国内网络教育界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浪潮,有关移动学习的专题研讨会络绎不绝。大型国企的企业大学或培训部门,如中国移动、电信、航空公司、中石油等,已经率先将他们的培训应用拓展到移动终端上,典型的如中国电信网上大学的移动版本等。在普通高校,华南师大网院、西南师大网院和上海交大网院等都已经深度开展了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在干部培训领域,国家行政学院也正在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并向各省的干部学习网站推广。在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开放大学已经将部分课程资源放到了苹果的iTunesU,受到了普遍关注。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滞后状态,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实践层面上的高歌猛进。事实上,移动学习是实现泛在学习的第一步,今后,以虚拟现实、语义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形态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泛在学习将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又反过来促成社会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分布式学习理论和情景认知理论等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4]可以预见,现有的网络教育机构如果不能对移动学习的浪潮及时跟进,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4.C2C的知识分享模式和教育2.0“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Google”,这是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在体制内的教育机构(开大、电大、网院和教育行政部门)从上到下还在热衷于对社会教育、终身教育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类似于百度、Google、维基百科之类的公司其实早已行动。大多数网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通过搜索引擎或网络百科搜寻答案,其次是通过专业网站或社区进行学习,真正依赖体制内网络教育机构提供的资源库进行学习的,可谓少之又少。如果不清醒意识到这一点,当前我们从事远程教育的机构就会陷入一种自说自话的境地。公众除了知道可以从电大、网院拿到文凭之外,对其提供知识技能的认可度非常低,简而言之,如果你做的不比百度更好,他们为什么要看你的东西?百度百科之类的知识库之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壮大并获得公众的认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模式是基于个人分享的,即C2C模式。百度本身并没有专门的教师,也不自行开发任何资源。其中的每一个词条都是由网民自己编辑的,通常一个词条会经过多个网民编辑加工直至定稿,而百度只做简单的分类和审定。在百度上,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换言之,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在快节奏、信息化的今天,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主流的方式,大量预设学习资源以及繁琐的资源获取方式被现实的网民所摒弃。当然,百度百科之类的资源库存在着缺乏权威性、系统性等致命缺陷,这对于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但借鉴这种模式,近几年来,使用C2C模式进行网络教育的网站(或平台)纷纷涌现。典型的如正保远程教育所推出的“开放教育平台”,弘成教育所推出的“答疑网”,淘宝网所创办的“淘宝大学”,能力天空所创建的“全球知识交易平台”等。这些机构所推出的平台既具备C2C的特征,同时又瞄准特定人群,抓住重点行业和专业,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开发,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以正保远程教育的“开放教育平台”为例,短短1年多时间,已聚集4000多位老师,33848门课程/学习资料,扩张的速度异常惊人。①对应着web2.0,目前业界有人提出了教育2.0的概念。所谓教育2.0,其本质是对原有二元教学模式的打破,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转变为知识分享,由单向的传递变成双向和多向互动,由严格的组织架构转变为学习者的自组织,更彻底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个性化。

二、开放大学的应对之策

通过前面的趋势分析,我们不难推断,来自民办网络教育和传统高校的双重压力将使开放大学未来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一方面,民办网络教育具备对市场的敏感性和体制的灵活性,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有显著优势;另一方面,传统高校依托其优质的师资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学历教育方面则具备深厚的潜力。如果说开放大学还有一些优势的话,那就是政策的庇护和部分的先发优势。政策庇护的效应将逐渐消失,而在其他方面,我们显然还没做好准备。因此,开放大学应当迅速采取以下应对之策,以期取得先机。

1.转变思想,树立完全开放的理念过去提及网络教育,我们不自觉地将重心放在“教育”二字上。潜意识里认为网络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只是一种技术工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机制等习惯性地照搬传统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和做法不适应时代潮流,按照这种方式构建起来的网络教育,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很小。必须认识到,网络作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越了工具和媒介的意义,它带来的是深刻的社会变革,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创造新的社会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只能是教育适应网络,而不是网络适应教育。网络所催生出的所有产业,都遵循着网络的基本规律,比如网络传媒、网络娱乐和电子商务等。在电子商务领域,以阿里巴巴(淘宝)、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充分利用B2C、C2C的模式开创了规模巨大的网络商业帝国,这些模式是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逐步探索出来的,而照搬传统商业的模式没有任何希望。要想办好网络教育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网络的本质特征。尽管网络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经过几代的划分,但开放和共享作为网络的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变化。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才吸引了大量用户加入,从而形成了爆发性增长的态势。网络经济(产业)的本质是眼球经济,这对任何网络产业都适用。所谓眼球经济,也称为注意力经济,它的意思是,在网络上,只有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培育了一定规模的用户群,才能谈及效果、收益或其他,如果没有网民的关注,则一切免谈。纵观其他网络产业,在前期也都曾经走过弯路,最终成功的企业都是首先打出免费牌,吸引足够的网民关注才取得了成功。比如网络杀毒行业的老大360,就是因为在杀毒行业首先祭出了免费牌,从而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一举击溃了其他竞争对手。史玉柱推出的游戏“征途”开网络游戏免费之先河,随后吸引的数百万玩家为他的公司创造了巨额收益,此后推出的网游无一不是以免费作为基本的运作模式。更不用说腾讯和百度这样的巨头,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免费的,最终才能成长为今天的巨头企业。就目前而言,开放大学(电大)的学员主要是因为文凭的吸引力来参加学习,撇去这一条之后,开放大学(电大)的网络教育几乎得不到网民的主动性关注。这在政策庇护仍然有效的情况下似乎还行,但如果政策庇护失效之后,就会暴露出致命性的问题。如今,开放大学有了自主的办学权,正值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学校以及各级员工应进一步转变思想,走彻底的开放之路,在学习平台、资源和支持服务上做全方位的开放。必须借鉴其他网络企业的业务模式,以免费资源和服务吸引用户,以增值服务(比如人工答疑、发放证书和文凭等)来获取收益,如此才能快速积聚用户,尽快扩大影响力。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诸如行政区划、办学层级这些不适用的概念,必须认识到由于网络天然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无界的。在大浪淘沙之后,最终必然只有少数的网络教育机构能够生存下去。谁在彻底开放上先走一步,谁就能取得先机。

2.把信息化建设摆到学校的核心位置上来,再造全新的信息化系统为了实现真正的开放,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信息化系统的好坏至关重要。信息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将原有的工作适当的数字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信息化改造我们的工作流程和方式,使之能够适应用户的真实需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站在彻底开放、服务网络学习者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化系统,再造全新的信息化系统。在信息化系统的构造中,凡不利于开放、吸引用户的都应该坚决摈弃。比如,以前省级电大因为收缴管理费的问题,推迟公布市县电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提供网络查询。必须认识到,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虽顾及了眼前利益,但损害了终端用户的利益,长此以往,是不可能培育出忠实用户的。开放大学在创建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不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整个信息化系统还没能站在完全开放的高度上进行全盘的设计。建议学校加大投入,从底层开始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已开发的系统,能用的整合入新系统,不能用的要重新开发。为了适应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趋势,整个信息化系统还要充分考虑移动学习的需求,在底层就提供充分的支持。与此相关联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必须按照新要求进行设置,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并有牵头部门通盘安排。

3.按网络业务模式重组学校业务为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学校可考虑按通行的网络业务模式重组学校的业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1)B2B业务。所谓B2B业务,是指机构对机构之间的业务。目前,仍有很多行业企业在线学习业务处于启动之中,这给开放大学开展B2B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开放大学应该顺势而上,主动服务,尽快争取行业和企业用户。发展这些用户最大的好处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这些行业企业用户能够带来大量的宝贵用户资源。出于发展用户群的目的,可以公开平台等资源,初期利用免费策略来争取用户,等用户稳定之后,通过定制教学资源等手段来获取收益。开放大学为机构服务可以采用Saas的方式。Saas(软件即服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是指服务方提供网络教育所需的全部软硬件、学习资源甚至管理服务,而客户只需提出需求的一种方式。应该说Saas是开展网络培训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机构用户购买、构建、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成本,必然会受到机构用户的欢迎。而对于开放大学来说,Saas模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聚合大量的用户,并实现学习资源的充分开放与共享,也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模式。(2)B2C业务。所谓B2C业务,是指机构对个人之间的业务。电大以前的业务模式,主要是B2C:由校方组织师资提供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等。这种模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将继续存在。(3)C2C业务。C2C业务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业务。开放大学应效仿正保远程教育、能力天空等机构,迅速建立自己的知识分享平台。这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因为在网络上,只有聚合起大量网民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成功。在这一方面,由于开放大学具备财政资助、办学经验等优势,尽管比其他机构已经晚了一些,但如果能够迅速实施,仍有希望迎头赶上。上述业务模式虽然不同,但在建立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学习平台时必须将几种模式统一起来考虑,以综合利用用户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快速增长和共享。此外,开放大学还必须建立起与网络产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例如,对学习平台的评价,可用活跃用户数、用户黏度、资源的访问和下载量等网络业界通行的指标进行衡量,这样才能真正反馈网络教育的效果。

4.加强教师培训,以内训为主要模式(1)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校内的教师培训也应该使用网络手段,而且最好与学生使用同一个学习平台。这样做,一是可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二是可以让教师转换角度体会网络教学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三是可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习平台,推进学习平台的不断完善。学校人事部门应当及时转换角色,其职能从单纯的人事管理转换到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为主要任务,面向网络教育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2)培训常态化。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新的需求不断涌现,短时间、突击性的培训很难起到显著效果,因此,队伍的培训应该实现常态化。学校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仿效干部在线学习的做法,规定教师和管理人员每年度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并纳入员工考核的指标。(3)建立自己的内训师队伍。培训的课程和内容要紧密针对学校当前面临的任务与形势,采用行动学习的方式,边做边学。行动学习是企业大学目前非常盛行的一种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过去以能力模型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已经显得反应迟缓,而行动学习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培养之道。培训的师资要内外结合,既要请校外专家名师讲课或做课程,更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内训师队伍,提倡“技高则讲,业精则师”。必须注意到,在开放大学校内实际上存在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他们不论是理念还是实践经验都有独到之处,但过去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这批人员纳入内训师队伍,既可以将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员工,更可以培养员工之间的分享意识,这对于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来说,尤其宝贵。

5.以“垂直细分”理念加大公开课建设力度显而易见,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开放大学要在网络教育领域迅速取得立足之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开课既是必需的措施也是有效的手段。公开课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做法:长远规划,重点开发。应该看到,民办网络教育以其体制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未来将会在网络教育市场占据较大的一块份额,而传统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水平较高,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像Coursera这样的高校网络教育联盟发展壮大之后,在公开课方面留给开放大学的空间实际上是比较小的。基于此,开大的公开课要想做出成绩,必须走垂直细分的道路。所谓垂直细分,就是不求面广量大,而是在某些专业某些领域上做精做细。具体的做法是,通过科学规划,选取一到几个专业或领域,瞄准应用市场,聘请业界比较顶尖的专家学者开发一批公开课。这些课程必须达到“专、精、深”的要求。同时,针对目前网络公开课纯视频的单一模式,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多样化的形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公开课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因为互联网没有边界,严格来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就要求我们至少聘请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讲公开课,综合考虑教师酬金、制作等环节的投入,以一门公开课20讲,每讲20~25分钟计算,每门课大致需要投入经费30~50万元。如果在3年内建设50门课程的话,需要的经费约为1500~2500万元。学校应该为这样的投入规模做好准备。

篇2

关键词:系统规划;网络教育;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63-04

1引言

网络教育正在我国迅速地发展着,许多学院、大学已经具有自己的网上教学资源。但纵观目前高校网络教育的建设现状,普遍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形成完整多功能的系统、各方面结合较松散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方面的技术知识,为给大学网络教育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出了一套系统规划与建设的方案。

近几年,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通过网上进行授课已经成为可能。网络教育由于其以学生为中心,不受时间、地点、次数及进度的限制,能自由利用网上资源等优点,成为教育方式发展的新趋势、教育也随之进入网络教育的新时代。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发展网络教育责无旁贷。近年来,有较多的高校都将电教中心与网络中心合并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种合并也说明了在高校中,充分发展现代的网络教育成为高校发展与进步的新需要。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合并所带来的人才资源与技术优势,为网络教育建设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工作的开展,用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结果系统管理员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设计并创建新的服务,创建的新服务的质量决定了以后系统管理员们对它们提供技术支持时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用户的满意程度。目前,许多大学都加入了网络教育建设的行列,从网上不少的主页都可以找到远程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教育网页普遍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反映出大学网络教育建设的速度及整体水平仍停留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加强全面建设的力度,才能形成一个真正能胜任网络教育工作的系统。

2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一个使服务易于维护的方法是使用标准硬件、标准软件、标准配置以及把文件放在标准位置,对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例如,在一个公司中,用一个或两个大的主要打印服务器比零星分布的几百个小服务器使服务更容易得到支持。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在执行一些新服务时,服务所在的机器在用户端配置时最好使用基于服务的名字,而不是用真实的主机名,这样服务才会不依赖于机器。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不支持这个功能,那就去告诉你的操作系统销售商这对你很重要,同时要考虑是否使用别的具有这个功能的操作系统。

2.1 用户的需求

建立一个新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要求开始,用户才是你建立服务的根本原因。如果建立的服务不合乎用户的需要,那简直就是在浪费精力。

搜集用户的需求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他们想怎样使用这些新服务、需要哪些功能、喜欢哪些功能、这些服务对他们有多重要,以及对于这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级别的可用性和技术支持。如果可能的话,让用户试用一下服务的试用版本。不要让用户使用那些很麻烦或是不成功的系统和项目。尽量计算出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群有多大以及他们需要和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性能,这样才能正确的计算。

2.2操作上的要求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新服务的有些要求不是用户直接可见的。比如系统管理员要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是否可以与已有的服务协同操作,以及新服务是否能与核心服务如认证服务和目录服务等集成到一起。

从用户期望的可靠性水平以及系统管理员们对系统将来要求的可靠性的预期,系统管理员们就能建立一个用户期望的功能列表,其内容包括群集、从属设备、备份服务器或具有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系统管理员们需要考虑到由服务主机位置和用户位置而引起的网络性能问题。如果远程用户通过低带宽、高等待时间连接,那这样的服务该怎么完成呢?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各个地方的用户都获得好的或比较好的服务呢?销售商很少测试用他们的产品连接时是否高等待时间的,即RTT值是否比较大,每个人从程序员到销售员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人们只是确信内部测试的结果。

2.3 开放的体系结构

一个新服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可能,就应该建立在使用开放式协议和文件格式的体系结构上。特别是那些在公共论坛上记录成文的协议和文件格式,这样销售商才能依据这些标准生产出通用的产品。具有开放体系结构的服务更容易和其它遵循相同标准的服务集成到一起。

开放的反义词是私有,使用私有协议和文件格式的服务很难和其它产品共同使用,因为私有协议和文件格式的改变可以不通知,也不要求得到协议创造者的许可。当销售商扩展到一个新领域,或者试图保护自己的市场而阻止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时,他们会使用私有协议。

商业上使用开放协议的例子很简单:它使你能够建立更好的服务,因为你可以选择最好的服务器和用户端软件,而不必被迫地选择,比如在选择了最好的用户端后,又被迫选择不是最理想的服务器。用户想要那些具有他们需要的功能,而又易于使用的应用的程序,而系统管理员们却希望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易于管理,这两个要求常常是冲突的。一般来说,或者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们有更大权力私下做一个令对方惊奇的决定。如果系统管理员们做了这个决定,用户会认为他们简直是法西斯,如果用户做了这个决定,这会成为难以管理的包袱,最终使得用户自己不能得到很好的服务。

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选择基于开放标准的协议,让双方都能选择自己的软件。这就把用户端应用程序的选择同服务器平台的选择过程分离了,用户自由的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偏好,甚至是平台的软件,系统管理员们也可以独立地选择基于他们的可靠性、规模可设定性和可管理性需要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系统管理员们可以在一些相互竞争的服务器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不必被囿于那些适合某些用户端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和平台。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软件销售商支持多硬件平台,系统管理员们甚至可以独立地选择服务器硬件和软件。

我们把这叫做用户选择和服务器选择分离的能力。开放协议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场所,并激起销售商之间的竞争,这最终会使我们受益。

开放协议和文件格式是相当稳定的,不会经常改动(即使改动也是向上兼容的),而且还有广泛的支持,能给你最大的产品自主选择性和最大的机会获得可靠的、兼容性好的产品。

使用开放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和其它系统连接时不再需要额外的网关。网关是不同系统能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虽然网关能节省你的时间,但使用开放协议的系统彻底避免了使用网关。网关作为一项额外的服务也需要计划、设计、监测以及很多其他关于服务的东西,减少服务可是一件好事。

3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一个服务除了要求可靠、可监测、易维护支持,以及要符合所有我们的基本要求和用户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一些特别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让每个服务使用专门的机器,这么做可以让服务更容易得到支持和维护,也能减少忘记一些服务器机器上的小的服务的机会。在一些大公司,使用专门的机器是一条基本原则,而在小公司,由于成本问题,一般达不到这个要求。

3.1 使用专门的机器

理想的情况,服务应该建立在专门的机器上。大网站应该有能力根据服务的要求来调整这个结构,而小网站却很难做到。每个服务都有专门的机器会使服务更可靠,当发生可靠性问题时也容易调试,发生故障的范围更小,以及容易升级和进行容量计划。

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大网站一般有一个集中管理的机器作为所有重要服务的核心,这台机器提供名字服务、认证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等。最后,由于负荷的增长,机器不得不分开,把服务扩展到别的服务器上去。常常是在这之前,系统管理员们已经得到了资金,可以买更多的管理用的机器,但是觉得太麻烦,因为有这么多的服务依赖这机器,把它们都分开太难了。当把服务从一台机器上分开时,IP地址的依赖最难处理了,有些服务如名字服务的IP地址在用户那里都已经记得很牢固了,还有一些IP地址被安全系统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使用。

把一个中心主机分解到许多不同的主机上是非常困难的,建立起来的时间越长,上面的服务越多,就越难分解。使用基于服务的名字会有所帮助,但是必须整个公司都使用标准化的、统一的、始终如一的名字。

3.2 充分的冗余

充分的冗余是指有一个或一系列复制好的服务器,能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接管主要的故障设备。沉余系统应该可以作为备份服务器连续的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连上线,或者只要少量的人工干预,就能接管提供服务的故障系统。

如果冗余服务器连续的和主服务器同步运行,那么冗余服务器就可以用来分担正在正常运行的负荷并能提高性能。如果你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负荷超出性能不能接受的临界点,以防止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在到达临界点之前要为现存系统增加更多的并行服务器。

有些服务和网站每时每刻的功能都集成在一起,所以它们在网站建立的早期就做到充分冗余了。别的仍然被忽视,直到网站变得很大,出现了一些大的、明显的故障。

冗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容易升级。它可以进行滚动升级,每次有一台主机被断开、升级、测试然后重新开始服务。单一主机的故障不会停止整个服务,虽然可能会影响性能。如果你真的搞砸了一个升级那就关掉电源等你冷静下来再去修它。

4机构建立与分工设置

从长远看,高校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对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国”有深远的意义,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亟需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通过从各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严谨的策划,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

目前在通常情况下,上网的课件一般是由专业教师自己制作,然后由网络负责机构将其上载至网站。使用这种方式,由于一般的专业教师普遍不具备很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因此由其开发的课件通常就是一些较简单的文本课件,多有单调死板、不够生动灵活的缺陷,这样等于简单地把书本搬到网上。有的学校制作了一套网上教学交互系统,然而缺乏专业教师进行长时间的专门辅导等交互教学。也有学校受到网络线路带宽的限制,制作的实时视频点播课件无法高速传输。提高高校网络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网络发展前期,快速以太网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而ATM网络技术则由其实现了音频、视频、数据的统一传输,成为了以多媒体应用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建设的唯一选择。然而选择使用ATM技术的网络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使得它无法为大多数的高校所接受。首先一点就是硬件建设的投资问题,支持ATM网络技术的设备比较昂贵,要负担起这种费用不是普通高校能普遍承受的。另外,事实说明,近年来Internet和TCP/IP协议的迅速普及,网络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传输IP业务。而这正是ATM的弱项,据资料显示,ATM传输IP信包会增加30%的额外开销,这主要是因为需要把一个IP信包拆成多个信元分别传输。最重要一点,使用ATM网络对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主干的高校无法利用原有资源。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的出现打破了ATM网络在多媒体应用上的垄断,使得大多数高校完全可以通过无缝升级快速以太网到千兆以太网,从而节省大量时间与金钱的投资。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网完全能够提供给多媒体传输系统足够的带宽。以下是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的一些方式,适用于原有以快速以太网为网络模型的高校。

5结论

我想大家对如何建立一个服务并使之符合用户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这些介绍,系统管理员可以用它来了解自己所建立的服务是否完善,用户可以以之去衡量自己所接受到的服务是否包括所有应该得到的,希望从两个方面的要求来促进服务,使计算机网络上的服务更上一层楼。

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技术知识,通过对软、硬件资源的建设、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概述了建设一个功能完备、可发展性强的网络教育系统所需进行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耀盛.网络信息组织[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 郝文化,周明,谢荣清.网络服务与网络安全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王寅涛,李兴元.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稼兴.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 刘晓辉,等.网络服务器搭建与管理[M].北京:电工工业出版社,2005.

[6] 黎连业.新编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83-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与学的环境和手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它能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给英语教学提供广阔的延伸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和学习者协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使教学在网络的媒介下,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潜能得以自主发挥。

一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主动地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新知识并进行编码,并且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者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上的优势

1.形式的多样性

形式有文字、动画、图像等,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获取的便捷性

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地自主阅读,不用考虑时间、地域和资源的问题。

3.内容的丰富性

“网络无界,信息无限”,由于网络的发达,老师学生都可以借助百度、搜狐等各种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这就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三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

网络上资源丰富但杂乱无章,如果没有教师的先期准备、过程指导和事后评价,学生在网上的浏览就会漫无目的、毫无章法,学生想要通过网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很难的。下面以《英语二自学教程》为例,来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1.英语阅读课前的搜索浏览

《英语二自学教程》的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因此在上新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索与教材主题有关的一些资料,或者给学生一些搜索的参考网址,例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教学网、英语周报等;或者给予学生一定的范围,引导学生自己去网上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信息的能力。

2.课堂中的互动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自行下载制作简易的资源网站。网站里面的内容要主题明确,要做好资源的划分。如这部分是关于英语教学中会涉及的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的;那部分是关于英美文化的,如风景名胜、风俗传统、名人传记等;还有师生互动专栏;例如在刚建立的资源网站上,为配合《英语二自学教程》网络阅读建立了一个网页,在网页上列举本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且把课程的学习科学地划分成了若干模块,包括课程讲解、例题分析、交流园地以及适用于不同学习阶段、实现不同教学目的的配套练习等。

3.课后的拓展阅读

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作,是建构意义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阅读课后的拓展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加强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

四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适当筛选网络资源信息

网络中资源庞大,信息杂乱不堪、真伪难辨,学生没有目的的学习会让自己陷入无序状态,从而偏离教学目标,所以学生要学会对网络资源进行适当的筛选;而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归类和整合。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和监控能力,这是教学的关键之处。

2.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网络教学优势很多,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作用也很重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网络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更应该努力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注重网络情感的互动,重视言语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情感的共鸣。

3.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有的老师上课过分追求多媒体教学,因此无论什么只要跟课文有关的都照搬上课件、图片、表格、文字、视频等,学生上课都来不及看,上课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做法大大浪费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王莹.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篇4

(1)教育地位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全球化,首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相互融合,同时也带来的多元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冲突,来自不同国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及生活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碰撞,对于年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渗透西化思想。再次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传统的教育观念已不太适用,网络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教育模式的挑战。开放的网络包容着全世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通过网络得到迅速传播,同时也给一些非主流文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教育者筛选、整理后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沟通后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在浩瀚的网际空间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蜂拥而至,让教育工作者目不暇接,喘不过气来,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正面灌输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的“堵、管、控”常规方法在网络文化话语下显得苍白无力,几乎面临着失效甚至失控的危险。

(3)教育难度的挑战。对于鱼龙混杂、内容繁杂的网络文化,一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让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中,从网民变成“网虫”,导致一些大学生整天逃课、重修,荒废学业;二是网络混杂着大量的黄色、低俗的信息毒害着大学生的身心;三是网络传播速度快捷,大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一些敏感事件可能会让学生在论坛上跟帖发帖,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最有可能成为热点问题的聚集地和发散地,从而引发更大的矛盾,网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2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用先进网络文化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占领网络主阵地。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宣传阵地,必须有科学、健康、全面、新鲜的教育内容为支撑,选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内容不断丰富、更新,积极加强“红色网站”及网页建设,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主流宣传和正面教育。

(2)加强对网络文化传播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时代,要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必须要掌握好网络时代的“游戏规则”。一是要研究好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技术,及时总结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出一套可操作的应对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的方法;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入大学生的心里,正确引导他们的言行。这要借鉴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把生动的网上素材用到思想政治里。

(3)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跟紧时代步伐,要努力扩大知识面,及时跟进,不断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和掌握网络传播学知识,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的主线,深入学生中了解问题,发现问题,找出突破口,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优秀人才做兼职辅导员,不断拓宽辅导员的知识面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水平的高低。

篇5

摘要:本文从增强大学生主体性的网络道德自觉意识入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增强大学生主体性的网络道德自觉意识,研究具体教育对策,推进大学生网络行为向道德化和文明化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点。

一、树立符合网络活动特点的网络道德教育新理念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但在其落实过程中其效果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育理念陈旧、思维模式单一等。因此,教育者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

1.树立网络道德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虽然对调节人们之间正常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网络是一个虚拟、开放的空间,跨越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其信息的交融更替周期极快,且信息量巨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明显不适应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了。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树立符合网络特点的开放性教育理念,将开放性教育理念与网络自身特点和要求同步,有效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动态,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力度,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利用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德育信息资料库,方便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德育信息选择和学习。

2.树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网络信息的迅捷性和开放性,使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主体越来越“大众化”、“个性化”,其价值理念呈“多元化”趋势。随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变革,这些多元的价值差异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消解和融合,且也越来越不可能由任何权威机构施以简单的“正误裁决”便可决定取舍,达到所谓的共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现代优势,学会选择应该具有的品质与技能,将成为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主题。这种形式的选择并不是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而是在教育者价值引导下自主地作出选择,把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而这一切客观地选择就要求对传统德育的任务、方法、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观念角色的更新。因此,教育者务必要树立让大学生自主学习、在自我生活中感悟、自我实践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着内容含混不清、不新颖、不切合网络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违规失范问题突出。要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急需完善教育内 容,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1.坚持以网络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教育

网络法律法规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网络法律和法规,以维护网络秩序,保证网络安全。结合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入口通道管理办法》、《中国公民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国内外相关网络法律法规,正确认识网络法律法规存在的意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以保证网络合理有序地运行。

2.开展以传统透德规范为核心的教育

虽然网络道德是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新事物,与根植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存在的差距而认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体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经过筛选和考验的,其运行机制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并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绝大多数传统社会的公德既适用于网络社会,也是网络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这些基本的公德主要有:(1)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勿偷盗、勿剿窃;(2)诚实、守信,不散发恐怖的、迷信的、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3)自尊自爱,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语言;(4)坚持正义,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等。教育者适时应用这些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对充实网络道德教育和提高教育实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3、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

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教育者应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以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这是因为,个案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它的功能突出表现为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对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从客观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显性教育方法彰显公开的特性中,刺激量和暴露程度能较好地达到引起教育对象注意的限度,能使教育对象在不一定自觉的情况下,认识和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的信息。通过有代表性的个案,让大学生认识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虽然内容虚无缥缈,但其真实含义又根植于现实,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将危害现实社会。这种危害的结果却给大学生以一个旗帜鲜明的视觉导向,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明确其自身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样有针对性的反面教育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教育途径单一的现状,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其多方面的教育途径,寻求最佳的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

1.强化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网络道德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不能放弃这个渠道,应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抢先进行渗透式教育。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认识发生发展的进程时,发现了认知过程存在的首因效应规律。即当人们对某一事件一无所知时,最先进入人们知觉结构的信息和观点,占据其最大的空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不仅最容易被知觉结构接受和内化,而且还会形成心理定势,对后续出现的相关信息和观念进行过滤,积极接受与原有的信息和观点同质的内容,抵制与原有信息和观念异质的内容。由此可见,积极引导,抢先灌输可以在人的认知结构上产生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使教育过程变得容易和顺利,使教育对象优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和倾向,进而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信息影响。教育者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适时向大学生“灌输”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目标、作用、重要内容等,这将会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2营造文明理性用网的团体氛围

班级既是大学生的学习集体,又是他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交往互动的活动组织。面对那些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甚了解的家长与教师,大学生更愿意与同是“网上新生代”的同学交流网络知识和使用经验,形成班级内同学之间网络活动观念和活动方式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现象。根据这种特点,应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为载体、正确的网络活动观念和活动方式的班级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理性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氛围,推动网络教育向大学生第一课堂和大学生互动影响的空间延伸。

如今高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一所普通院校少则几十个学生社团,多的上百个,且社团的规模和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积极引导,利用社团组织开展大学生自主性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亲身体验自我教育的丰富内涵,又乐在其中,这是课堂教育所无法达到的,也是课堂教育必要的有益补充。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模式;多元交流

首先,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教育界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网络英语教学优势的进一步认识,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在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其次,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对大学英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变革作了进一步的探究。

一、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教与学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多元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虚拟课堂使网络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共享,多媒体技术使学习环境有效模拟现实,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和学习者协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对教育界影响颇深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网络教学中,将学习首先确立为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正是对该理论的完美体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觉、去体验,而不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网络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真实的语言材料,其好处不仅在于向学习者提供最新的和变化中的语言,还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正面影响,提供目的语国家的真实文化信息,让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语言,亲身感受体验所学的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现阶段发展中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设备不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规模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正是我国推行大学英语教育网络化的最大优势所在。但就整体而言,大部分高校对高科技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如有些大学拥有出色的硬件条件,但里面储存的学习资源仅仅是当前使用教材的录音材料,学生学来学去还是一本教材。这种做法完全忽略了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使用网络视听资源时使用了大量的背景图片或炫目的动画效果。这样做最初的确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但后果很有可能是让学习者转移了注意力,忽视了教学内容。

拿来主义盛行也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在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时普遍存在的问题。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共享性的特点允许我们随意使用网络素材,因此有许多老师对于网上获得的材料不加选择的直接使用到教学中。不可否认,网络上确实有很多优秀的资源,但并不代表这些资源都适合学生,没有经过后期整理就给学生使用,这个资源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网络材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自控能力差而被网上的其他内容吸引,会利用学习时间寻找其他资源甚至玩网络游戏,无法有效自主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英语网络教学的发展前景

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人-机和人-人交互输出方式,基于的资源是学习系统或所用教材的网络版,虽然对提高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效交际起到了帮助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国外已有高校利用英特网成功尝试了新的外语学习方式――在MOO环境下(以文本为基础的虚拟真实交际环境)的语言交互性学习。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兴起一股汉语热,每年国家汉办都会通过选派青年志愿者等方式派遣人员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如果派出教师在国外任教的汉语班可以和其同事在国内学校任教的英语班结成友好班,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通过网络就各自学习目标规定的任务进行文本或语音交流,这等于为每个学习者找到了一位目的语是本族语的老师,将外语学习环境变成了目的语环境,这种转变对于外语学习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将国内知名英语学习品牌、知名网站及高校资源进行整合也是可探讨的。

四、结束语

在全国高校中推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向学习者提供了理解和习得语言所必需的丰富语境,从而改变了英语学习的生态环境,对于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与交际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各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对于英语教学的支持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Schwierhorst, K. Talking on the

MOO:Learner Autonomy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andem[A]. Presented at the CALLMOO: Enhancing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Internet Technologies. Bergen, Norway, 1997.

2、周建.改善英语生态环境的途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资源利用及实践[J].管理观察,2009(5).

3、戴丽萍.新课标下促进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4、严明贵.地方性高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7).

篇7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一些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的的学生来说,深受网络的影响。另外,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传播载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说,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势在必行,通过此体系,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并且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1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是将网络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主要以网络为载体,结合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向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

1.1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网络拥有强大的知识资源的储备量,丰富多彩的图片、音频、视频教学形式,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网络的引入不仅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而且还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并且以一种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讲授,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激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好奇心,并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1.2 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网络作为当前人们社交活动的主要途径,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发表自己的心理感受、观点看法,教师通过和学生的网络互动,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术的交流会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健康发展。

1.3 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的开放思维,然而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以一种开放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刺激大学生的眼球,从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决策信息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信息系统是由信息源、信息工作队伍、信息工作机构、信息传输手段、信息工作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信息收集、加工、存贮、传递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中枢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

信息系统是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系统,建立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科学决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信息系统是各类学生信息和工作信息与决策者、执行者之间的桥梁;对信息系统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完善的网络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努力营造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信息环境氛围,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要将网络应用到教学中去,加快教学软件开发,不断扩大网络教学覆盖面。要调动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师中间普及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在网上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例如将教学讲义在网络上;要利用网络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与交流;要将网络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学校的形势政策、管理条例和服务信息,也可以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提出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学校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师资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性,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较高的网络技术,而且还要求改进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新要求需要教师和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课程进行设置、改革和创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问题存在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推进速度。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当积极的建设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队伍。

2.4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监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监管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制度保障,也是根本保障,当前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增多,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必须要有监管体系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和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出开展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作用。高校对于监管体系的构建,要实时了解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开展情况,并建立相关的维护网络,积极处理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3 结束语

总之,构建高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网络发展的特征,开展运用网络资源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使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建美,王莉芬,李忆华.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5).

篇8

【关键词】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19-02

1 电视大学建设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延申到乡、村之中,计算机已经走入平民百姓家中,这样的现状为电视大学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网络远程教育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电视大学中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原因:

1.1 远程教育平台可为一些偏远地区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提供硬件支撑环境。各电视大学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直接将本校教学内容以主机托管、虚拟主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到互联上的学校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上,从而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网络环境建设,避免了对硬件平台、通信接入环境的重复建设。

1.2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可根据任务需要,自主开发《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各办学单位提供标准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利用电视大学开发的或引进的网络课程实施远程网络教学和日常教务管理。

1.3 利用建设的远程教育平台,电视大学各级分院都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络学院,可以共建、共享网络教育平台上的所有教学资料和基础素材,从而避免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的重复投资,最大程度发挥已有教学资源的社会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

2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一套完善的远程教育平台主要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构成,所以必须根据需要搞好设计。建设完成的远程教育平台必须能够为参与远程教育的基层学校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避免各家都来投资造成浪费。平台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前各地区在网络技术、视音频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可扩展的、安全、快速、便捷、可靠的硬件系统。构成硬件平台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建设完成的应用系统应具有阶段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2.2 研制通用性强、方便操作、功能完善的软件平台支撑环境。要结合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及远程教育软件标准的研发成果,建立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软件体系和标准。

2.3 灵活、快捷、方便的接入环境。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可充分利用分布在基层教学点的光纤联接资源。各院校园网和远程教育节点可方便地通过互联网络接入访问。

3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及硬件构成

电视大学网络远程教学平台的教学环境主要由本校控制中心和远程教育节点通过网络以分级的形式连接而成。其中控制中心配置有教学实施和管理所需的硬软件系统,远程教育节点配置有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所需的软件、硬件环境。

3.1 网络环境。 远程教育平台主要依托各地建设完成互联网来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在相关的电视大学网管中心设立控制中心和授课点,远程教学点分散设立在各分校或教学点,它们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电视大学与分校、教学点之间的教学信息交流。

3.2 信息控制中心组成及功能。 信息控制中心是远程教育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远程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远程教育平台的主要硬软件系统都放置在信息控制中心,如视频点播系统、教师授课录像库、老师课件库、各类数据资源、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等,为电视大学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3.3 同、异步教学环境功能。 异步教学节点主要配置有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本单位的校园网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异步教学点进行网上注册、多媒体学习、教学录像点播和其它教学资源的浏览学习、参加课程考试和进行专题讨论等活动。同步教学节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的双向交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面对面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实时地看到教师的讲课画面,听到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师也可以实时地看到学生听课的情况并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或进行讨论。

4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系统平台构成

远程教育系统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专门为远程教育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平台。必须研制一套完善的《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作为软件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于远程教学,该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远程教育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应用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4.1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主要由专业课程管理、教务管理和系统管理构成,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保存自己的个人档案,及时获取教学机构的最新信息,得到教师的帮助与辅导等;教师可通过管理系统设置课程与教学计划,查看学生的学习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管理者可管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最新信息、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等。

4.2 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使用。 在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中,通过网络课程实现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环境。网络课程可以作为一种虚拟教室,教师在这里可以通过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以及相关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向学生布置作业、批阅学生作业、解答学生问题、组织学生考试。可以通过教学效果分析模块,跟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网络课程中可以利用教师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源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在线做笔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向教师提问,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试或进行在线考试。

4.3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库、视频素材库、单机版课件库、网络版课件库、网络课程库、题库、案例及文献资料库等。所有上述的资源都分别建有其索引信息,以便快速地查询、浏览和存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采集、管理、检索和利用。系统基于分布式的设计思想,同一系统下的不同单位可以将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分割划分,各单位分别建设不同的教学资源,最终统一使用教学资源。这样即可加快资源建设的进程,又可以避免各单位资源的重复建设。专业资源一般由本专业的教师完成,对通用教学资源共同建设使用。

篇9

一、网络教学改革的优势

可以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有着海量的信息资源。配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便捷检索的特点,互联网就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型信息资源库。在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利用海量的信息资源和空前的信息组织能力来进行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在网络教学中,通过资源共享、多向互动等方式,打破了教室里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实效性。较之传统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超越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质是通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来实现教学。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实时性。它可以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再加上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在网络教学中,大量先进的教学资源可以进行共享,这样就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和投资。网络教学另外一个更让人着迷的特征就是不限时空性,可以进行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和学习规律。它的教学对象、教学地点、教学内容都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学对象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可以很好地普及教学内容。教学地点更是可以因地制宜,无论学生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网吧,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规律、学习意愿来自主学习。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超越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自主学习环境。网络及教学系统平台提供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资源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摆脱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更容易实现。

(二)多向互动

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传统的“老师灌,学生听”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现行的多媒体网络就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实现三种交互性: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通过这三种互动,学生可以跟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讨论,向老师请教,使他们更深入了解课件的内容。再通过软件及时地进行学习检查,进行巩固提高。学生与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这三种互动,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网络化教学模式的高度互动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协作、会话的平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需要通过他人帮助以及人际间协作活动才能实现意义建构的。而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各种生动的会话和协作。互动的方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等。互动的手段包括讨论、BBS、电子邮件、语音以及视频的交流等。学生在这个高度互动的环境中可以接受听力训练、语音语调训练、口语训练、词汇语法训练等多种学习内容。通过这种交互形成一个学习交流的群体,群体的实时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交流的欲望,解决学生的说英语开口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是一本基础必修课,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很多学校因为存在着“教师少、学生多”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大班上课,每个老师带几个大班,一二百名学生,很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精度课程教学中只能满堂灌,无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更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听说课程中教师充当了录音播放员的角色,很难完整判断学生的真实听力水平;口语练习也只能选取很小一部分学生进行当堂练习,老师很难关注全班每个学生英语会话或讨论的内容。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模式因其超越时空性,高度互动性、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此外,网络化教学模式解放了教师,使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检查者和督促者,从而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繁重教学任务可以有效减轻。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上加以积极引导,协助学生更好地计划自主学习进度,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实施教改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改前的教师培训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手段上的更新,而且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全方位变革,所以在实施教改之前首先应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办公厅最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使教师明确改革后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及网络知识+计算机操作以及教学课件的研制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三是对教师进行网络教材使用上的培训,使其了解网络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的突出特点,以及网络教材在使用上的具体程序等等。

(二)采用分级教学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而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行分级教学更加大了这一优势。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参加分级学习,这样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学习,缩短知识的积累过程,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水平接近的学生一起上课也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改应以试点教学逐步过渡到大规模推广切不可操之过急。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改是一个全新而大胆地尝试,对许多院校来讲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改革经验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教师和学生也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欲速则不达,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行教改切不可操之过急。学校可先抽取一部分英语水平较好,适应性强的学生作为试点教改的对象对试点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都应由专人进行跟踪记录,及时评析,总结教改经验发现教改漏洞,试点教学基本成功后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逐步推广。

(三)教学评估应以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评估多为终结性评估,即通过期末课程考试或水平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这种评估以学生所获得的听,读,写,译考试成绩来代替或平衡说的成绩,所以误导了学生,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形成性评估是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实施,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形成性评估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也使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监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WIKI 网络教育

引言1

计算技术已经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例如:Office工具帮助人们脱离了纸笔书写和繁琐的报表计算,电子邮箱让千里之外的人们迅速收到信件。现今,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到云计算时代。云计算可以让计算机不受制其本身的硬件和软件瓶颈,快速高效的处理计算任务。

一、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利因特网技术将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整合成以极大规模上可以扩展的方式对多个外部客户作为服务来提供的一种计算方式,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尽管云计算听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在使用着云计算。它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作为一种公共设施(utility)提供给广大用户,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资源。因为云计算是基于Web的,使用的软件程序不是运行在个人电脑上,而是存放在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的服务器上,所以利用任何一台连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访问所有自己创建或使用的程序和文件。

二、云计算特点

1. 云计算是强大、智能、可编程的

在云中,数千万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供用户通过因特网公开访问,它所形成的巨大的计算能力是一台单独的台式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各种被存储到云中

2.云计算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一旦你连接到云中,那么任何云里存放的任何数据包括文件、图片、应用等都会打上你的标记,可供随时调用,还可以与他人分享。 一般来说,个人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电脑或者便携设备,经由因特网连接到云中。对用户而言,云则是一个独立的应用、设备或者文件。作为工作组群,云中的任意一台机器都可以随时为我所用。

3.云计算是以任务为中心的

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不必考虑应用程序能做什么,而是要考虑任务需要做什么和程序如何完成任务。

总之,云计算实现了从计算机到使用者,从应用到任务、从孤立的数据到可以随处访问、可以与任何人共享的数据的转变。云计算的这些特性十分适合我园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供了有力的服务支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深人发展的今天,开展基于云计算的辅助教育教学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

三、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

创建有效的云计算教育环境云计算创建的是一个自由广泛的空间,应用于教学中时,我们既要保证学习者的自主性,也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教育环境的合理创建。创建一个良好的云计算教育环境,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教育辅助功能,有助于学习者利用云计算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能够相互影响,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云计算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学习者为中心

这是云计算教育环境设计的核心原则。在环境创建之初,我们需要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资源与活动。环境的设计者应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对环境中的每一项资源进行合理的设计,如:资源呈现方式是否友好、学习内容是否过量等。总之,要想学习者之所想,设计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2. 确保资源有效与新颖

学习有效性与学习内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云计算教育环境中,其重要性更为凸显。因为在云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教学资源来源于网络,对于形形的网络资源,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的筛选,尽量选择一些稳定的网络资源,防止一些网络链接因时间过久而失效;其次,为了保证学习环境中资源的新颖性,环境的管理者需要对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并将其突出显示,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

3. 资源的恰当设置

不管是教学中使用的资源,还是教学后的参考资源,我们都应该呈现在合适的位置.并且每一个资源模块的结构应该统一,便于学习者快速查找、浏览,不至于在云计算的学习中迷航。同时,应尽量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些设计将很容易转移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如在资源呈现时设计一些不必要的动画、声音等。

4.协作与共享

这是云计算环境的核心理念,也是它与传统教学环境的区别所在。以Google协作平台创建的云计算教育环境为例,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将各种信息(如视频、日历、演示文稿、附件和文本等)收集在一起,简单、方便地创建团队网站,也可轻松地将这些信息共享给团队、整个企业或全世界,以供人们查看和编辑部门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问的互动,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因此在任何一个云计算环境创建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围绕共享与协作进行再设计,使云计算环境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

5.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应时刻实践的准则,网络资源也不例外。云计算环境从平台的构建到资源的组织都依托于网络。因此,在设计云计算环境时,我们需要谨记这一准则.并付诸实践。

四、总结

利用云计算平台,不仅方便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创建个性化教学环境,而且为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带来了方便的学习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云计算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社会的初步设想. 现代教育技术 2010,1:17

篇11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理论性的说教,但是这种教育形式已经相对落后,所以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教育手段不断涌现,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教学形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不断下降,而很多高校和教师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增强实效性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主要是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载体,具有内容固定、语境晦涩、话语严肃、趣味性差等特点,而网络则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参与性等新时代特征,虽然网络教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但是与现实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也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思政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依赖思想政治教材,所以理论性比较强、实践性不足,致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理论性、政治性特征,这样的教育内容显然很难在网络环境下得到有效开展,也很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思想的途径非常便捷,所以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个性化素质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元思潮的影响。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味坚持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只会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封闭,逐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感。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实现有效互动

无论在何种教育环境下,高效的教育活动都需要进行多方互动,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人际关系。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师进行单向性的知识灌输,教师占据教育主体性地位,学生通常只会被动地听讲和学习,学生的话语权利容易被剥夺,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多方互动。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获取更多的话语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方式和互动形式也更加丰富。但是,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容易让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轨迹,很多学生习惯于在网络环境下玩游戏,涉猎新奇事物和思想,反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互动热情。

3.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创新

基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很多高校积极运用了网络教育方式,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创新,一些学校的网络教育方案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很多学生反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仍旧枯燥、乏味,缺乏时代气息和吸引力,所以迫切需要进行教育创新,融入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流行元素,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限制,否则即便是借助网络手段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也很难实现有效的突破和发展。

二、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政治实效性教育的有效对策

1.融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网络教学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德育和价值观念引导为目标的,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面向学生,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生活化教育,积极融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网络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便捷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所以教师在制订网络教育方案时,要善于调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差异,积极制订差异化的网络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善于结合网络的优势功能和特征,搜集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其与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教育内容的优化、提炼和整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重视传统教育内容与网络教育内容的融合、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当中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构建适合多方互动的网络对话机制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对话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尤其是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单向灌输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在思想课堂学习中常常处于尴尬境地。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对话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多,多方互动更具便利性,这为多方教学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话优势,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话语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话语表达权利,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3.加强网络教学与育人手段的创新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新挑穑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积极引入最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加强新媒体教学载体的运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运用最新的网络沟通工具,在教学与沟通实践中多应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型对话手段,借助互联网思维来提升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加强热点教育思维的运用,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时事热点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构建新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共享,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鉴别力,丰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和对话体验。

4.提高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与交流,需要双方能够更好地驾驭和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增强教学与学习自觉意识、主动意识,提高师生对话效率,所以高校首先要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氛围,让他们懂得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趋利避害。其次,由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统一、单向的对话机制,要充分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状况等个性差异,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体现对教育对象的充分尊重。最后,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自身的信息化素质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及时弥补自身的信息化素质缺陷,这样才能紧跟网络教育的时代步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面临很多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载体需要加强创新和转变,积极搭建基于网络的新的教育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载体、手段之间的整合,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来,凸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 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

篇12

摘要: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了解了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以及创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缺点的,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络教育,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是现阶段教育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作为创新教育途径研究的出发点。

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网络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自主、平等的的传播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以及网络信息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形象性的基本特征。网络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真实的表达效果提高信息的感染力,加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充分的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通过网络信息对大学思想政治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枯燥的的理论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第二,时效性。网络信息平台打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等各方面的实时资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第三,交互性。网络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改变了传统的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友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不同阶级、文化背景、年龄以及地位网络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

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1)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思路、凸显网络教育的创新性,要规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全面的规划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在大多数的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都存在着阅读量低的现象,这与思想政治网络内容的枯燥性、单一性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上网站内容作为主要出发点,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占有份额,完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可以再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如针对时事热点事件的热点评论、综合性新闻的综合新闻以及网上党校等特色板块,让学生通过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分析,培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正确导向,也可以通过加设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咨询以及校园活动等板块,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在线的实时互动,有针对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3)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专业的教育人才都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网络编辑以及网站维护人员的重视;第二,加强网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对等政治信仰、素质的培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学生加以引导。

(4)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大学网络信息过滤审查监管制度。学校要通过对学生的发帖、评论等信息进行审查,对于存在的焦点问题、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不文明以及违法信息要进行清理消除,通过对不良信息的监控等手段营造一个完善网络系统。第二,通过学生网络道德、法律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上存在的不良文化以及信息。

(5)提高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提高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教育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在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则会社会化、规范化的基本特征,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总结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点,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特点、规律的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的推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不断的探索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设计平台提高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务均.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2(10):56-58.

篇13

关键词:大学英语;信息化;OPENLDAP;Portal

作者简介:张艳超(1979-),男,吉林长春人,温州大学继续教育研究所,实验师;杨彬(1964-),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 温州 3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统一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课题编号:Z20101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高校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CG15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46-02

网络教育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使得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成为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情,国内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方案。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英语教学网络平台”为关键字进行检索,笔者查询了2000~2011年期间的科研论文,总计查询到79篇相关论文。根据这些文章的标题和摘要统计分析,发现与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相关的文章有76篇,与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相关的有7篇。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英语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相对偏少。基于此,根据温州大学有效整合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的实践,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

一、英语教学呼唤资源整合

在高校英语辅助教学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网络教学平台,有教师自己开发的,有软件公司开发的,有教育管理部门开发的。目前使用广泛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有四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目前,温州大学引进了《新时代交互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两个教学平台并都在使用,同时教师还自建了14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站。随着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用于英语网络教学的平台与课程网站还会不断地增加。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反馈,这些英语教学平台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平台“孤岛效应”明显

很多学校英语教学平台在被引进或自主建设时,缺乏统筹规划,没有考虑统一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这些平台建成后都是独立使用,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平台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各平台用户认证信息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存在诸多不便,不能进行统一授权和信息更改,每个平台都必须有独立的用户认证模块;架构与设计风格不同的平台,在推广使用时效果欠佳,师生对利用平台学习有习惯性与排它性,如此繁多的平台并不利于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资源建设缺乏持续性、共享性

“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如同人缺失了灵魂”,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非常重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几个人或者一个教学团队几天就可以完成的。目前高校英语网络课程多为教学评估、评奖而建,师生实际利用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语教学资源匮乏、更新缓慢、缺乏特色资源、资源访问设限造成的。因此,师生对英语教学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需求非常强烈。

3.生态化资源建设模式难以形成

英语教学平台的“孤岛效应”导致资源建设的冗余度非常高,也使资源的使用评价机制难以形成。按照教育生态学理论,数字化英语学习资源应该遵循有序化组织、自我生成,优胜劣汰的进化以及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进而形成良好的英语教学资源生态环境。这一环境的建立是基于平台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统一的资源使用评价机制,而目前英语教学平台往往是各自为战,教学资源自我设限、缺乏统一资源评价机制,所以资源生态化建设模式难以构建。

二、整合促进英语教学信息化

随着国家关于促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不断出台,教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必然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要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十年规划》),明确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十年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高新民指出:“信息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整合资源,才能降低信息化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更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效能。”目前对于英语教学资源,总体数量不少,但是优质资源缺乏共享机制,利用率不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众多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是基础,是前提。

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资源开发与使用评价机制的形成。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英语教学资源建设上来,通过教学资源的生态化演变,去粗求精,优胜劣汰,形成特色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使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大学英语网络助学水平,推广信息化教学方式,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三、英语教学平台统一认证

篇14

[关键词] 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四级网考

一、引言

网络教学对外语教学发展的影响

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也给外语教学的发展带来冲击。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1.促进了外语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计算机、网络及通讯卫星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极大进步,正在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外语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成为它的强大推动力。外语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时空及教学模式等都具有了信息化特征。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先进、性能可靠;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信自然化、繁杂任务化;多媒体化使得信息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层面的角度来看,网络教学促进了外语教育信息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教学资源全球化,教育教学个性化等。此外外语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还要求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教学技能多样化。

2.促进了外语教学观念的改变

网络对外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外语教学的人才观、资源观和发展观都正在产生新的变革。网络时代培养的新型人才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熟练上网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更应关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可能产生的历史性影响。网络时代外语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外语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注重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认识外语世界并与外语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要特别注重对他们认知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网络中正确理解、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创新知识、创新思想和观念,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学会在网络空间中生存、学习、做事、合作。网络建设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方面,更应是学校在新世纪谋求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

二、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部的网络教学

基本情况: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部现有9个多媒体教室,每教室60座位。教室中有多媒体教具,以及教师用双屏电脑。技术支持3人。

电脑设备:学生配置电脑都有耳机等基本设施。学生可以共享教师画面,免除了多媒体课件经常让学生看不清的弊端,并能准确实行互动功能。电脑中有强大的题库,包含听力,阅读、写作等各个部分,电脑能自动判分,自动进行试卷生成,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听力课:采用教师辅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学生自己定制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上阅卷、实时监控等对学生进行有效督促。只有达到一定正确率,学生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练习。正确率的设置由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以及课程难度进行调整。听完相应材料后,电脑会自动判分,并给出正确答案与解析,学生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参与自学。优等生可以多加做题,加大难度,而后进生则可以放慢速度。一旦做不完,可以回家做题,也可以在开放的语音室自行补习作业。

口语课:采取教师辅导,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轮流去检查学生英语口语准备状况,进行师生交互问答,生生交互问答并进行评分。外教也会来参与口语教学。

考试:

考试由平时口语成绩、课堂作业、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中期末考试几项组成。试卷由题库自动生成批改,除了作文题和翻译题,电脑都能进行批改并进行分析。

三、使用网络教学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1、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转变。

传统的外语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从而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与传统外语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互联网的建立为教学改革开辞了新的途径,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种信息资源的庞大的资料库,这便于学习者学习、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专家们提供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其次,在网上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自主选择性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其三,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先进技术和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模拟现实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师生利用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E-mail和BBS等信息技术便能进行教学: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上可随时发表见解而不影响他人听课。其四,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可以说,只有采用网络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四级网考的需求。

2、教育者的重大转变

网络化学习使外语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外语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网络时代外语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外语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一体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全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从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外语教学更注重品德教育,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鉴别能力、国际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教育对象的转变

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各种各样的课程设置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求知需要,使历来被视为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大学”真正成为“大家学”,教育对象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和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也因网络化学习的优势迎刃而解。

4、教学内容发生质的飞跃

网络教学将改变传统教学的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教材将全面电子化,知识以信息流的形式在网络中流动,传统的条条框框将被新的多层次、多链接的超文本所替代。外语教学将实现综合化教育,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综合化、文理交融的课程将应运而生.这就可使受教对象的知识结构更趋向多元化。

5、教学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革

在网络化的外语教学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主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多地是通过建立交互式的网络外语学习环境,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借助多种交流方式而实现的,它既可以是实时的发言和提问,在线集体讨论,小组间的协同工作,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新闻组、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和讨论。期间不存在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而是鼓励个性,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素质教育。

四、小结

网络教学是一个新兴领域,它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缺乏网络化外语教育的理论:缺乏网络化外语教育设计模式和评估系统;缺乏两者兼通的教师等。另外,教育本位与技术本位的关系问题、虚拟环境、资源共享及资金问题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化教学的发展。当前四级网考对学生在信息时代获取英语信息和反馈英语信息的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努力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到外语教学之中,探索出适应新形势的大学英语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创立自主学习中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参 考 文 献

[1]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实践》[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2]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