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当前,可持续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在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有效推进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多方面的因素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应当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号召农民以及社会群众一起行动,解决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者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污染
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一部分人错误的认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需要发展农业,而不需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为了发展农业而肆意的破坏生态环境,那就只能够获取短期的农业经济收益,而无法保证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样根本不符合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当前很多的社会群众都拥有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及农业技术发展的落后,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也相对较低,他们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面用农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也逐年加重。而在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下,农作物的种植、收益也会有所降低,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的发展农业经济,同时还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模式的单一
农业发展模式单一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收获都还是采取人为操作的方式,这样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很多的农作物种植地区,农民们将农产品收获之后并不会进行加工,发展模式就只是单一的种植、收获,很少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也不会对农产品的剩余物料进行合理的利用,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三)无科学技术的支撑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作为支撑,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科技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学习效率,为人民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同时,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也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农业经济发展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应用,很多地区的农业种植还是采取的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产量受到限制,农业经济水平则很难提升。
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同的农业发展地区,应当结合其具体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能够为了短时间内的发展而不顾环境的保护。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培养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自觉的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另外,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的情况来看,很多r业发展地区的生态环境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环境治理措施,如污水的治理,建立垃圾中转站,鼓励当地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开投放,严禁随意乱投乱放;大小便严禁抛洒于湖泊中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采取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单一是阻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物料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节省资源,同时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农业收益;其二,农业生产的方式,除了简单的种植、收获,农民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进行农副产品的进一步加工,保证农产品的多元化,由此获取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科学技术,借鉴学习别国的经验,开发利用适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并将其有效的利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做到科技生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想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结合我国当前人口众多的国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从而保障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有效的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可以进行有效的、密集的、专业的、规模的生产,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农业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在农业生产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充分利用我国的农业资源,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从而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农业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满足人们对农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经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所以想要保障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障农产品的供给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其次政府要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而保障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合理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最后就是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保障农业发展可以适应自然发展规律,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农作物为主,对于果蔬的种植比较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也不仅相同,这就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单一,很难跟随市场需求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就导致农业生产承受过大的风险,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我国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下,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程度都在不断提升,而农业发展简单,且发展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就导致政府将大量钱财投入于我国的工业之中,大大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农民收入大大降低,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
2.3农业发展程度低
由于我国地区辽阔,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范围广泛,但是虽然我国农业规模巨大,却无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就导致农业生产只是依靠简单的农业工具和农民劳动力,造成农业生产的品种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质量标准达不到国家规定,就在市场销售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实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低下,种植规模大却收效甚微,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4我国资源环境状况
虽然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依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就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保护我国稀少的淡水资源;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损害土壤,破坏空气质量,严重甚至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给我过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再次,在使用农业设备进行农作物耕种的过程中,给土地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使我国可用来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此外,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严重影响着我国自然环境,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最后,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想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一步就需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引进我国农业发展中,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力量支持,提供合理的设备保障,从而有效的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可以使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并借助先进的手段进行生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的促进农业的发展进步;第二步就是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管理制度,对农民进行合理的保护,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对农民的经济补贴,及时为农民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保证我国农业资源可以被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进步;第三步就是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增加农产品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所以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与调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有先进的技术和制度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恒.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4):85.
[2]梅冬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3(2):153.
[3]郭莹.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D].天津大学,2015,12(2):89.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9
前言
在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稳定社会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改变魍撑┮稻济形式,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并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提高农产品效益为目的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既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是“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几点,本文将联系当前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1重要课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应对策略。
1 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增产需要施化肥,为了预防农作物病虫害需要喷洒农药,农药虽然对害虫有杀伤作用,但对益虫益鸟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另外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农药会与土壤中的固、气、液态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生物反应后,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而农户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加量使用化肥,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长期使用,对自然资源,比如土壤、空气和地下水等都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染和破坏。
1.2 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农业分布广泛,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没有系统化的管理手段,而且有些地方由于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这样的农业种植现状,使得农业很难实现土地统筹利用,而且农民对市场没有预判力,对于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节,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农民不增收,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规模化种植高质量的农作物,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经济需求,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滞后的现象。为此,在当前经济转型期,要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从而为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任何一个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成果,使资源、技术、农业以及社会都能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可以根据当地土壤特质和农作物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技术指导,从而让农民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和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科技的支撑,提高农民作业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全面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2.2 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仅技术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农民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这样对整体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实行对农业经济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宏观调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经济收入的行为。提高对生态资源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尽量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尽量避免农业灌溉水资源的污染,加强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 结束语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进行计划指导,还必须发挥其在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国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对农业可持续进行了规范与引导。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依托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持续增长的土地产出率、土壤肥力为目标,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开发并进,走现代化经营方式,走集约化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即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km2,耕地面积74104hm2,人均占有耕地0.07hm2,建成区面积42.65km2,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2011年,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1]。即墨市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应看到在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环境破坏、空气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变得刻不容缓。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18世纪前后就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性的目标,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农业格局。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是概念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3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生产持续性,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经济持续,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生态可持续性,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2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4600万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0.4万kw;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7%,机耕作业面积11.5万hm2,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0.8万hm2、9.3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万hm2,增长1.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77%;地膜覆盖面积2.1万hm2,下降2%。农用拖拉机3.9万台,增长2.4%;农用运输车1.4万辆,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12.8万t,增长1%;农村用电量7.1亿kw.h,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组织342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到2.8万户[7]。
2.2 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国务院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农民作为科学素质提高的重点人群之一,并明确由农业部与中国科协共同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业部要围绕《纲要》精神,加强与中国科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工作平台,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大面积的培训与提高,使得农村现有的劳动力明显提高。例如喷灌技术滴管技术大棚技术都能在农村很好的实施说明农民素质已经很好的提升上来了。
3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资源浪费,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近年来,即墨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这些污染不
仅影响农业生产环境,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因为自然原因导致的流失之外还有部分是因为大量的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在原始开垦土地的过程是以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
3.2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
即墨市80%的人生活在农村,经营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科技贡献率低,科技在农业增产中贡献份额只有40%,这主要是由于即墨市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水平低、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差所致。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收入不能增加,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很普遍。虽然国家采取了敞开收购粮食和实行保护价格等措施,遏制了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农民从粮食增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增加不多。
3.3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即墨市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在告别短缺之后,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份额稳定下降,这表明农业增长开始面临需求约束。目前即墨市各地都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或种果树或种蔬菜,一窝蜂追逐利润高的行业,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山地可以种植果树,但是在盐碱地种果树是不可能存活的。农林牧渔发展不全面,农业产值33.4亿元、林业产值0.4亿元、牧业产值21.3亿元、渔业产值3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亿元。
4 促进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协调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尽管农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人口问题远未“终结”,谋求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漫长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极为艰巨的优先关注事项。
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基本国策。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一切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未来方向
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搞好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由来已久,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得不到控制环境与资源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落实不到实处。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把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利润,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合适的经济结构应该充分考虑到即墨市各县镇的实际情况,像鳌山卫镇有自己的特色经济粉条就应该合理保持与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发展副业。在现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需要充分考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加深对结构调整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
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立足青岛市实际,在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4.4 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民从根本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真正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和倡导。提供外部支持,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行节水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大有好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鲍贯洛. 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灌溉排水, 2005(03).
[2] 胡涛, 陈同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3] 胡皓.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贲克平. 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 农村发展论丛, 2007(01):14-16.
[5] 蔡昉. 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1):40-45.
[6] 蔡运龙. smit b.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 地理学报, 2009,50(02):97-105.
[7] 常平生. 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246-24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10
虽然农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是不容小视的。努力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谈话精神,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位置,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耕种面积的总量虽然很大,平均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很小。我国可耕种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印度,占世界第4,而人均可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耕地面积具有水土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异大、人为破坏较严重的特点,在这个条件下,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优化土壤肥料应用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土壤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面积减少
中国部分地区未做好土地利用的规划,应用破坏土壤结构的方式发展经济,很多地方的草木都渐渐被的地皮所取代。我国土壤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土壤面积影响最大的几个原因为:破坏绿地面积,令水土失衡;过度应用地力,令土壤结构被破坏;不当放牧,令土壤植被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破坏。
1.2 土壤污染
污水灌溉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处理或者是一些偷偷排放的工厂污水,使用这些水灌溉土地,长期的恶性循环,这是土壤污染最直接的形式,带来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工业废物和城市的固体污染物。像一般的大棚种植,各种农用的塑料薄膜作为覆盖物被广泛使用,这些物品被用完后是直接遗留下来,大量的未降解的塑料片落入田间,会造成农田的“白色污染”。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的盐份未被有效利用,它被沉淀并留在土壤中。土壤中的盐份如果长期沉淀,便会加重土壤中盐份的比例,让土壤成为盐渍化土壤。
2 肥料资源的问题
2.1 肥料资源短缺
中国的化肥的产能较少,较为分散,由于制作肥料成本过高,导致很多肥料产业的生产出现问题。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不了解应当如何科学的应用化肥。那时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只看到应用化肥可迅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于是鼓励农民多应用化肥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施用了大量的化肥,这些化肥未被有效的吸收,化肥中的盐份沉淀在土壤中。未能科学的应用化肥的问题令农民增加了使用化肥的成本,还造成水资源污染、土壤盐渍化的后果。
2.2 化肥的利用率低
不同的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稻米生长需要大量的氮肥、蔬菜生长需要大量的钾肥,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微量元素又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不能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科学的给予肥料,农作物不能吸收的微量元素将留在土壤中,积淀的微量元素将改变土壤的结构。
2.3 不合理施肥
肥料具有易挥发、流失快的特点,过浓的肥料不仅不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长期使用单元素的肥料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的影响,据科学研究发现,如果长期单一的给农作物补给某种营养元素,农作物自身的机能平衡会被打破,农作物不仅不能迅速生长,还易产生各类疾病,甚至引来各类病虫害。调查显示,化肥的过度使用降低了中国各地的土壤PH值,相对而言,要让土壤自我修复这样的情况的酸化,至少需要100a的时间。
3 应急对策
3.1 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我国环保部门曾应用“谁破坏、谁建设”的原则开展环境保护的工作,这一工作理念可延伸到土壤保护中,应用加强土壤保护的针对性让农民重视土壤保护问题,使农民愿意自主的优化土壤肥料使用方法。地方部门不仅要应用这种土壤管理制度,还要积极推行土壤管理制度。地方部门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文化活动,邀请相关的学者进行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安排群众讨论会议,展示表现突出的地区的实地图解,利用宣传画报让群众了解,还可以运用一些媒体功能,像在广播上播放消息,在电视上插播宣传广告,甚至是在网络进行宣传,令民众愿意与地方部门配合,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3.2 农业生产者的参与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花费额外的环境治理成本,最终导致严重的资源损失和环境破坏,政府部门要用法律法规的方式约束农业生产者破坏土壤的行为,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3 合理规划,整体布局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趋利避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主体意识,以高度复杂的态度,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 符合种植,采用间套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促进种地养地的目标。
优化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土壤肥料应用的技术。目前国外已经出现将水肥融合于一体,应用水利灌溉的方式为农民科学提供水肥资源的方式,这种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开始应用,经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套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科学技术。地方部门需要多关注科学农业生产信息,应用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方法做好土壤肥料应用工作。
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可以优化土壤的结构。农业部门要与环保部门合作,利用环保的技术改善现有的土壤,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3.4 微生物化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农民认可的肥料才是好肥料,推广生物肥可以改变传统肥料存在的一些问题,生物肥在于其生物菌种,就是可以使农民施用时既种地又养地,既增产又提高农作物品质。
生物肥利用高活性益生菌和活化后的腐殖酸,对大量元素进行生化处理,具有保肥、节水的能力,在作物上的功能更加显著,真正达到破除板结、保水保肥、改良土壤、预防病害、壮根提效增产的目的。
3.5 推行新技术模式
在控制用水上,河北省制定了主要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在化肥减量增效上,安徽省重点推进玉米、蔬菜、水果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适期施肥等技术,推进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在农药减量控害上,江西省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纳入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公共植保防灾减灾、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植保农药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上,湖北省推广自我消纳、基地对接、集中收处等粪污利用方式,推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互动协调发展。在地膜综合利用上,甘肃省制定了加厚地膜生产标准,开展地膜综合利用示范点。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种植绿肥。应用不影响土壤结构的绿色技术开展农业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做好土壤保护控制。推广节油节电等机械技术,降低农业装备耗能,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3.6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任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主体意识,以高度复杂的态度,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 符合种植,采用间套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促进种地养地的目标。
4 总结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即不能人为的因为某种原因改变现有的自然环境,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生产必须坚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且必须始终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坚持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时,必须处理好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