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顶岗实习目的和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者简介:李存(1976―),山东成武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就业;林淑玲(1978-),河北保定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20-03
近几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产学合作、顶岗实习成为主旋律,《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各职业院校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工作焦点和研究热点之一。
一、顶岗实习的内涵与分类
(一)对顶岗实习的理解
“顶岗实习”这个名词大家一直在用,但理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指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工作实践。它应该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顶岗实习是在岗的实习。这是顶岗实习最为显著的特征。它不同于在学校实验室的实验,不同于到企业的认知实习,也不同于类似传统金工实习性质的设备操作实践。它有明确的岗位设定,每一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应该承担岗位职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而不是模拟劳动。
其次,顶岗实习在学生毕业前进行,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顶岗实习不同于毕业后的岗位见习,这时的学生还不是完全独立的社会个体,他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企业准员工,他要承担岗位职责,另一方面,他仍然是学校的在籍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顶岗实习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顶岗实习是符合人类自然生理规律的学习途径,安排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适应岗位,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顶岗实习就应该尽量安排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这就进行了事实上的工作见习。所以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学生与见习员工的界限。
最后,顶岗实习取代了校内毕业设计,促成了学校教学和管理事实上的社会化,使学校的教育职能向校园外延伸,向真实的工作岗位延伸,向企业延伸。大面积、长时间的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使学校的教育职能猛然拓展,也不可避免地将政府、企业等社会群体紧密地拉入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
(二)顶岗实习的分类
首先,根据顶岗实习行为的发起者,可以分为学校组织推荐和学生自主寻找两种形式。前者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社会影响为学生寻求的顶岗实习,一般均为中大型企业,能批量安置学生,是笔者推崇的方式,也是顶岗实习管理的重点。后者是学生本人通过家人、朋友等渠道自主寻找的顶岗实习,一般具有规模小、零散但就业目的明显且成功率高的特点,是容易疏于管理的地方。
其次,按照实习的经济倾斜性,顶岗实习可分为带薪实习和交费实习两种。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与专业、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以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的顶岗实习较为容易,尤其是具有明显淡旺季区分、人力密集型服务业,如酒店、旅游、营销类专业,在安排顶岗实习上就非常容易,可以说处于卖方市场,绝大多数都可以拿到较为丰厚的实习薪水。而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工期要求严格、质量标准要求高或涉及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的行业,如软件、动漫、财会等专业,在安排顶岗实习时就比较困难,不容易寻求到大规模的集中实习岗位,而这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类培训机构的交费实训引发了这类专业交费实习的潮流。
第三,按照实习后流向,顶岗实习可以分为原岗位就业实习和异岗位就业实习。前者实质上就是提前就业,在确定实习岗位前期经过慎重的双向选择,用人企业基本以选聘员工的标准选拔实习学生,这类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学生直接适应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在技能、人际关系、业务联系等各方面都提前进适应岗位,对企业、对学生都非常有利,真正实现“零距离”办学,是笔者所推崇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以这种形式确定实习岗位,所以还必然存在着异岗位就业的顶岗实习,即毕业后要调整岗位的顶岗实习。
二、顶岗实习的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环节之一,顶岗实习的主体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学校负有天然的管理职责,同时又是实习企业承担岗位职责的准员工,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期,相应的企业、社会等也应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因此,顶岗实习管理是职业教育发展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后新出现的管理重点,虽然一样符合教育规律,一样可以按学校常规管理职能安排,但需要涉及到的管理主体不断研究、创新,改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
(一)顶岗实习管理内容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的一种教学行为,同时是企业的一线生产行为,其管理内容同时涵盖学校教学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的管理内涵,大致可分为如下方面:
1.宏观政策体系管理。指国家和政府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包括为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明确发展方向,谋划发展道路,创造发展条件,营造发展氛围等,目的是强调顶岗实习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积极研究和组织顶岗实习,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接收顶岗实习学生和参与顶岗实习管理,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保险机构等社会团体积极关注和指导顶岗实习。
2.微观政策体系管理。指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包括明确顶岗实习重要性、明确顶岗实习管理组织机构设定及相应职责、明确管理内容与管理程序及管理目标等。目的是是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协调性和规范性,引导组织内各部门强化管理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3.顶岗实习资源管理。指对顶岗实习岗位的寻求、维护和管理。包括寻求合作企业、确定实习岗位、明确实习职责、确定实习待遇等。目的是谋求充足、稳定、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根据区域经济趋势、产业发展规划及学院专业发展目标等不断调整和优化。
4.顶岗实习教学业务管理。指顶岗实习做为教学环节的系列管理,包括顶岗实习学分设计、实习任务设计、实习指导师资管理、实习日志记录、实习成绩评定等。目的是对顶岗实习进行教学规范化要求,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防止顶岗实习演变化简单地学生打工。
5.顶岗实习生产业务管理。指顶岗实习作业企业生产环节的系列管理,包括岗位职责、生产任务、岗位考核评价、实习待遇等。目的是强化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意识,顺利完成实习目的。
6.思想和安全教育管理。指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思想工作和安全教育,包括日常行为指导、实习认识和态度、安全操作规程、实习意外保险、党团组织和活动等。目的是强化实习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关注学生思想变化,防止出现思想波动。
7.顶岗实习管理实施。指顶岗实习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和细节管理,是各种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具体落实,包括沟通机制、事务处理、记录备案、整理归档等。
(二)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职责
顶岗实习学生的首要身份是在校学生,高职院校是顶岗实习管理的最核心主体,负有天然的顶岗实习管理职责。
1.各教学院系是顶岗实习管理的直接实施单位。教学院系是学生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同时是依托专业力量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直接从事实习学生的岗位推荐、实习指导、日常管理、效果评价、就业推荐等系列工作,是顶岗实习管理的直接实施者。这就要求各教学院系要进一步开放办学,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延长学生管理线,从学生教学管理的“学校一线”扩展到学生教学管理的“社会一线”,与顶岗实习企业、实习学生保持即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环节的业务管理部门,要及时研究顶岗实习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及时明确、调整顶岗实习管理的业务标准和规范,指导院系的顶岗实习管理实施。要结合专业与行业企业特点,在环节设置、学期安排、任务或计划制订、实习过程指导、实习成绩评定等各方面给教学院系以指导与帮助。
3.学校教育始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学生处或学工部要把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顶岗实习第一线,牢牢占领实习学生思想阵地不松懈。要研究各种顶岗实习的特点,摸索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法,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协助院系把学风建设、党团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诚信教育、学生奖惩等立德树人的手段从校园推进到实习现场,从单纯的校内管理和简单的社会实践推进到顶岗实习管理。
4.岗位资源是职业教育实施顶岗实习的基本前提。校企合作部门要协助院系做好顶岗实习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协助和指导教学院系进行顶岗实习资源开发,发展合作企业,寻求实习岗位,另一方面,要协助和指导各院系,从合作企业遴选、合作协议审查和签订、合作运行维护与深化等各方面切实做好实习资源管理。
(三)社会和企业的顶岗实习管理职责
顶岗实习表现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环节,但又不仅仅有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还关系到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用人企业、社会机构等。而要实现顶岗实习的良好运行,各涉及群体应协调统一,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从宏观上树立大学生顶岗实习的社会机制,制订用人单位接受顶岗实学生的政策要求和鼓励措施,比如补贴、免税等;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其贴近企业的长处,定期公布顶岗实习岗位需求,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供导向,同时要搭建企业和高校的供求对接平台;用人企业要认识到人才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责任,担当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人才的享用者;社会机构要理解并支持大学生顶岗实习,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比如,尽快构建大学生顶岗实习保险体系,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问题,构建顶岗实习经历认证体系,为大学生顶岗实习建立评价办法,等等。
三、顶岗实习管理实践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大力开展产学合作,按照教学系部具体实施,产学合作处进行资源开发与合作指导,教务处、学生处分别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思想品德教育两项保障的思路强化顶岗实习管理,成功将学校教育延伸至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今已有超过5000多名高职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并就业,抽样调查显示学生与合作企业对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的满意率分别达93%和91%。其主要管理成果和措施总结如下:
(一)注重机制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从2007年至今,学院共出台了《推进产学合作的实施意见》、《产学合作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20多个相关的制度文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从思想观念上引导师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从职责划分上要求相关部门重视顶岗实习工作,从学期学分上支持顶岗实习安排,从经费师资上向顶岗实习倾斜,从考核评价上注重顶岗实习管理成效,等等,形成了运行良好的管理机制。
(二)注重资源建设,建立起一批运行良好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学院与200多家用人企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各专业都建立起了包括10家以上企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库,总库中的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学院要求各教学系部对这些基地实施星级管理,根据紧密程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数量、企业条件等分成不同的星级,指定专人负责关系维护,每年对重点合作进行运行情况梳理,评选优秀产学合作项目予以表彰。此外,还经常性地开展示范性实习就业基地评选,对特别优秀的实习就业基地给予重点支持和建设。
(三)注重标准建设,整理出一系列顶岗实习管理规范样本。学院不断研究总结,整理出校企合作协议、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实习任务书、实习日志记录、实习成绩评定表、实习安全责任书等20余个相关参考样本。这些样本文件为各系安排落实顶岗实习管理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四)注重过程管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在实习前,要进行实习单位考查和实习岗位了解,签署合作协议,进行实习动员,签署实习责任书和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办理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实习开始后,要制定实习任务书,指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完成企业指导教师备案,明确沟通机制,检查实习日志,做好实习巡查和日常管理,处理实习纠纷,解决思想动荡;实习后要进行实习成绩评定,赋予实习学分,协助办理由实习转就业的各项手续等等。
(五)注重方式灵活,探索了多种顶岗实习方式和渠道。在积极安排进企业顶岗实习主渠道的同时,学院注意到了其他方式和渠道的灵活应用。包括:引企入校,根据学院资源情况选择合适企业进驻校园开展生产,学生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顶岗实习;创业实践,学院成立了20多个专业工作室和创业团队,在学院创业中心支持下依托专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校内资源挖掘,如学院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吸收相关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活动可吸收相关专业的学生从事速录、会务、翻译等服务活动进行顶岗实习。
(六)注重信息手段,完成了多个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开发。学院作为软件学院,非常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开发了多个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现了顶岗实习资源库的建设与查询、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的动态监控、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在线管理、实习问题在线讨论和指导、实习期间在线课程学习等众多功能,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结论
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社会各群体尤其是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相关群体应该协调配合,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高职院校作为最核心主体,务必要充分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合理划分部门职能,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确保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006年教高16号文件.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54-02
1 顶岗实习任务落实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内涵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行为规划和掌控
毕业顶岗实习是指导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共同参加的教学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全方位了解专业、行业、产业、企业和职业,达到从业基本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落实顶岗实习任务是顶岗实习的始渠道,校内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中聘任,实习单位负责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对口的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校内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依据实纲并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制定每个学生具体的实习方案和计划。实习计划应包括:实习目的与要求、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内容与任务、实习方法与步骤、实习纪律、实结与考核等。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在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在任务落实阶段,要让学生、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填写顶岗实习信息表(表1)。
通过此表格将各系学生信息、教师指导信息、学生顶岗的企业信息以及毕业设计信息全部统计在一起,有利于管理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毕业顶岗实习安排情况。
2 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微观探讨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细化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学生习作
各系(分院)具体负责对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资格的认定,本系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计划安排、顶岗实习的组织、总结及信息反馈,顶岗实习中具体问题的处理等。组织实施实习计划,包括确定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的分组及实习过程的管理等。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组织实习考核,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并将实习材料整理、归档和上报。对顶岗实习学生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在实习单位内聘请的实习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进行。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同一单位实习人数较多时可安排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分散顶岗实习原则上由实习单位安排专人进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巡回检查、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指导学生的情况,填写《教师顶岗实习指导记录》(表2),学生要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记录》(表3)。
通过表2和表3的填写能够清楚地看到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做什么,看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怎样的指导,从而形成了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微观控制。能够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3 顶层设计组织与管理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形成的前提,有利于形成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在学院层面上,要有对顶岗实习单位的整体设计组织与管理,即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确定好二级管理的体制,号召以系部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动员、培训和教育,明确实习目的、任务、计划、方法和考核办法,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防范技能、实习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组织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顶岗实纲、顶岗实习计划;根据实习岗位要求和教学要求共同编写“三书”,即计划书、任务书、指导书。顶岗计划书应在实习动员前一周发给学生。在计划书中涉及的企业或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在学生即将顶岗时发给学生。学生根据“三书”明确顶岗计划、目的和任务。系部要组织专人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负责实习的系部要密切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的全方位指导,检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及时解决。实习结束后,系部综合各个岗位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给校内指导教师以明确的评价,并将检查的结果和意见填写到表3中,让指导教师在学院的指导下再进行指导,形成学院整体齐抓共管的实习管理氛围。
4 顶岗实习成果的评价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无论是学校安排还是学生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均须填写《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表4)。
并经所在系部、教务处、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处审批。同时学院要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之间各方的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落实实习指导教师等;实习期满后,实习单位应对实习学生做出书面鉴定,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记录》(表3)中实习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院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考勤要求,特殊情况需请假时应征得实习单位的批准,并及时向学校指导教师报告。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监控与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的撰写等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五级记分制,学生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并可获得学院的就业推荐表。顶岗实习不及格者,需重修合格后,方可领取就业推荐表。毕业顶岗实习成绩本身就是推优择岗就业的基础参数。
总之,毕业顶岗实习设置必要,责任重大。这一阶段是“校企零距离对接”的前沿。完善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就是把壁垒筑在前沿,通过顶岗实习任务的落实、顶岗实习运行模式、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成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的成文管理,让教师发挥主控性,让学生发挥能动性,为企业培养聘进来就用得上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方案.
关键词:顶岗实习;现状分析;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13-02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生产实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缩短岗位适应期和就业磨合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零距离就业。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了解企业文化,有利于实现由“学生”向“职工”身份的过渡。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到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已经构成了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职院校在布置顶岗实习中,大多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实习等同于打工,校企合作深入程度不够,学校对实习生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导致实习效果不是很好。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1.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充分认识顶岗实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把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导致对实习单位要求较高。二是学生认识上期望值过高,当进入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之中,在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上难免会有落差,实习单位的待遇没有达到心目中的要求,使得学生出现消极情绪,甚至中途离开实习单位。
2.稳定性差。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联系到了实习单位,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无法完成实习任务,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实习的顺利开展。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频繁跳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企业一般会给学生安排最基础、最基层的工作,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数是“90后”,缺乏足够的吃苦精神,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对企业的二班倒不适应,实习后因怕苦怕累而难以承受第一线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二是由于学生过于分散、学校管理难度大,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在实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生活或是工作中的一些困难,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指导而导致学生轻易辞职。
3.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跟踪管理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推荐实习单位,另一种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对学校集中推荐进行顶岗实习的,学校与用人单位均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责。但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地点分散,使得每个学生难以得到学校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同时企业给学生指定的师傅往往只是挂名,并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虽然学校均有关于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对于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指导教师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均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学校跟踪管理力度不够,这些方面严重制约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顺利健康发展。
4.实习成绩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目前对实习成绩的评定多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定,即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网上提交的周实习日志和阶段性实结进行实习成绩的评定,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即企业指导教师只是挂名,没有真正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同时学校缺乏对指导老师的评价,这种评价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和指导教师不重视顶岗实习。
5.校企双方认识不足,合作深入程度不够。校企深度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等的“互利多赢”,但是目前看来校企双方都还认识不足,对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在于学校合作时,更多的是考虑成本和收益情况,但是对于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与长远的利益相连的,所以企业把校企合作视为负担,企业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主观上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二是企业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大多数学生长期做简单枯燥地重复劳动,严重影响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实习效果。
二、对策和建议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实习中将要面对的困难,特别是强调实习纪律,要求同学们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程,以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2.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管理考核制度,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应实行“三师制”,即明确专业导师、企业导师、职业导师各自的职责。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定期派管理人员到各实习地点进行检查和监督,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考核,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专业导师会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报告、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50%。对于实习中严重违反企业规律、被实习单位辞退,或者擅自中止实习任务的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不准毕业。
3.加强校内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应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校要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做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指导,经常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满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和开导。在顶岗实习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学校可以不定期地派老师到实习基地探望学生,通过和学生交流来了解学生的近况,给予思想上的支持。
4.政府牵头,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顶岗实习是否能取得成效,校企合作是关键。一方面,学校希望通过顶岗实习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另一方面,企业关心的是成本和收益,同时也希望从中挑选专业技能强、善于学习、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到企业就业。因此,当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企业首先关心的就是学生能否顶岗,能否在企业留下来,同时企业也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挑选员工、补充劳动力的一种手段,而忽视学校的教学要求。目前鉴于种种原因,顶岗实习与实际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联合培养人才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之,顶岗实习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遵纪守法,文明安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项实践训练,并原则上完成了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训练之后,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现场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必修环节;是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顶岗实习从三年一期开始安排,因特殊情况可以安排在其他时间进行,原则上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半年以上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
第三条顶岗实习前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修读并考核合格,且须按照学校规定交清学费。除因学校特殊安排外,任何人不得在课程考核结束前提前顶岗实习。学生因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须提供单位接受证明(说明实习岗位,薪酬,实习时间,实习单位人事部门联系电话等)以及学生家长签署的同意实习的书面意见,经系部和招就处查实确认后可以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学生有重修科目的以自修方式重修,返校参加重修考试合格才能具备毕业资格。
第七条顶岗实习必须保证实习质量,保证实习时间和效果,保证师生实习安全。实习前学生必须签订统一制定的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实习单位,学生各执一份,一份交系部统一保存,同时应统一办理师生人身意外保险。
第八条同一实习单位,有三人及以上实习学生的应成立实习小组,设实习小组长,由热心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学生请假首先须经实习指导老师同意,实习单位批准。
第九条学生实习期间遇到问题或发生重大事件,由实习小组长(或本人)及时向实习指导老师报告,由系与实习单位协商解决。实习学生不得直接与实习单位发生冲突,若无理取闹,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将按《学生管理规定》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学生代表主要职责
1,学生代表主要由班委和实习小组长组成。
2,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
第十九条顶岗实习组织工作基本程序
1,由招生就业处和系部落实实习单位,明确顶岗实习的岗位,目的,现场指导教师人选,系部必须安排专业教师或聘请企业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现场指导。
2,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对顶岗实习的时间,任务,提交成果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顶岗实习任务书》一式三份,学生,现场指导教师,系部各一份。
3,学生按学保处有关规定办完离校手续后,携带《顶岗实习任务书》,
二则顶岗实习学生守则
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顶岗实习单位的一名员工,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应做到:
一,遵守国家法律。
二,树立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牢记"安全第一",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发生故障不慌张,正确处理后立即报告;遵守交通法规;严禁下河游泳。
三,不得参加传销活动和其他非法活动。
四,认真学习顶岗实习的有关管理规定,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实习项目;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勤学好问,总结提高。
五,自主联系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须填写《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申请表》,并负责将顶岗实习计划书送至实习单位。实习期间主动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联系,保持通讯方式的畅通。
基于任务驱动的顶岗实习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我们顶岗实习教学的目的和组织管理,我们会发现理想的实习组织、管理和周密的计划并不能决定实习教学的效果。尽管,工地现场安排了指导教师,企业能够分担一部分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职责,但学校对企业和兼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难纳入学校的考核。既然实习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因此,我们要遵循实习工地的客观条件,适应行业生产特点,关注实习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为关键实施改革。2009年,在我院推行“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建工专业提出了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路,明确了“顶岗历练”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强调在职业背景中,通过顶岗工作感知职业工作过程及工作要素,自我反思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工作要求,建立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由此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顶岗历练”教学改革思路。
1.设计综合性实习项目,明确实习目标、任务
我们以突出对岗位职责的认识、工序衔接的感知、岗位要求的理解,促进形成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为目的设计顶岗实习项目。如,结合工程实际,编写施工组织规划、施工管理总结、工程质量报告;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对项目经理、班组长、一线作业人员等进行“访谈”,撰写访谈心得;针对本工程的关键岗位的职责、技能和知识要求开展调研,撰写岗位综述材料等。实习计划由工地师傅与学生结合实习项目灵活制定。
2.以综合性实习项目的检查、考核为关键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习过程中,工地指导师傅以安排顶岗作业任务为重点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以督促综合性实习项目的开展为重点不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在松散组织和管理的情况下,通过明确的实习任务和与之一致的考核指标,强化学生对实习目的的认识,辅助专兼职教师分工配合指导与管理,使实习项目成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3.突出重点,强化实习过程管理
我们明确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强化过程管理。事前,实行“三定制度”,即定岗位、定师傅、定任务;事中,采取“三元管理”,即学生分组自我管理、教师网络远程管理和企业指导师傅现场管理;事后,进行“三方评价”,即学生自我评价、企业指导师傅评价和学校指导教师评价。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找到实习管理工作的主抓手,以保障实习管理有的放矢。
建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改革试点情况
为推进改革,我院建工专业制定了顶岗实习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按计划在学院建工专业2008、2009两个年级的顶岗实习教学中进行了改革试点。
1.试点班级情况
2008级建工专业共有学生252人参加顶岗实习,实习时间自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6月17日。作为教改试点项目,将其中40名实习学生编为两个试点班。通过前期与合作企业联系,试点班落实顶岗实习单位3个,施工现场5个,确定了工地兼职指导教师5人。学生实习工地分布情况见表1。按照实习单位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实习小组,锦华集团的3个工地学生组成“锦华小组”,山海天集团的2个工地学生组成“山海天小组”,分别设组长1人。
2.实习项目设计
我们设计好实习项目是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针对建工专业实习目的,设计了三个实习项目。一是进行岗位工作访谈,制定访谈提纲,撰写访谈心得。主要访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序班组长、岗位同事等不同身份三人。二是结合施工项目实际情况,书面描述本工程施工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岗位。主要是对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中的两个岗位进行调研。描述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对象、主要任务、工作程序、技能要求、知识要求、素质要求、上级岗位、下级岗位、做好本岗位工作需注意哪些问题,以及本岗位人员情况等内容。三是承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施工文件的起草编写任务。如根据本工程情况,选择编制施工组织规划、工程质量报告,施工总结等。
3.实习组织与管理
实习是在工地师傅的帮助指导下,分期轮换实习岗位,按月制订实习计划,学生自主完成实习任务为主线开展的。(1)实习前召开动员会。动员会上布置了实习任务,明确了实习要求,强调了实习纪律,发放了实习资料,签订了安全协议书等。(2)实习开始一周内,组长在学校的实习管理网站上建立实习小组,完善了实习人员信息,每位学生登录网站反馈与工地指导教师商定的本月实习计划,落实“三定制度”。包括定实习岗位(质量员、施工员、资料员)、指导师傅、工作任务。前期工作充分使得后期的管理工作进展非常顺利。(3)实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实习任务要求,与工地师傅讨论制定每月的工作计划,包括岗位轮换情况,按月网上传递实习计划。要求组长每月组织组内成员开展工地交流活动一次。实习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两小组分别组织了“工地互访”、“隐蔽工程验收观摩”、“钢筋工程验收观摩”、“施工图会审”等交流活动11次,活动效果非常好。
4.实习检查情况
实习管理和考核是围绕着综合实习项目展开的。学校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每周下工地一次,与工地师傅交流实习情况,巡回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检查过程中发现,实习第一个月,工地学生基本是处于看图纸、熟悉工程情况为主,学生与工地师傅交流少,落实岗位工作的学生仅有46%,普遍感觉工作计划无从下手,上交的计划也是应付任务完成的。期间教师主要是协调工地师傅,交流实习要求等组织问题。自第二月开始,大部分学生进入正常状态,与工地师傅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基本上都能结合工地情况,在师傅的指导下按照实习任务要求,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在以后的月份中,落实计划的情况越来越好,实习项目进展顺利,没有出现学生离队现象。
5.实习考核与效果分析
实习结束,学校成立了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组织2008级所有班级的顶岗实习答辩会,采用了统一的考核内容和答辩题目。2008建工专业顶岗实习试点班与其他非试点学生考核对比情况,见表2。实习考核主要依据学生上报的实习成果,主要有:编制的施工文件、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包括实习情况介绍、访谈提纲、访谈记录、访谈心得体会、对两个岗位的介绍、实习体会等),经过教师提问和答疑,结合企业所做的工地现场评价、带队教师的评价,并参考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按照实习成果占40%,指导教师评价占20%,工地师傅评价占20%,答辩评价占20%的比例,综合评定顶岗实习成绩。合格以上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书》,作为学生参与实践经历的证明。试点班学生和非试点班学生的考核成绩比对说明了试点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秀率提高了近15%,良好率提高了近10%,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出现。学生普遍反映,实习目的、任务明确,要求清楚,实习就像工作。考核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大加赞扬,尤其一些学生对岗位职责的了解和对岗位工作质量、效率的认识非常到位,这是试点前所没有想得到。访谈项目的开展,训练了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岗位调研使学生快速了解所在企业、了解工作岗位、了解职业技能要求,进而明确努力方向,掌握工作方法,快速适应岗位要求;自主计划,锻炼了自主工作的能动性,加速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