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上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城郊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城市经济联系紧密,为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应地制宜不断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能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实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设施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等城郊型农业,推广实施工厂化栽培、精准栽培、设施高效集约化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酒店、食堂对接,积极探索农超合作平台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原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机关、学校、酒店等零散、小额、短期合作,转变为合同、订单式的大数额长期合作,努力使城郊农民具有稳定的收益。
2.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从城郊农村和毗邻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双赢”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海门街道2012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产值达955万元;农业企业5家,产值达3800万元,税利165万元,其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尤其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用于技改建设项目,今年建成后年销售额可从原来的2000万元预计提高到1亿元以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进一步推动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而且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城郊农村辐射延伸,又加快了失土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突出服务业中心地位,坚持打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兴城郊”战略,促进城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经济,加快商贸业集群布局,打造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运用现有商务设施和场所,积极探索引进电子商务、休闲娱乐、连锁经营、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提升城郊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城郊与城市交通便捷的优势,搭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平台,为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继续提升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度假村、“农家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城郊成为市民假日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当然,城郊农村由于区位、产业、消费习惯等不尽相同,在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中,既可汲取各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探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政府除了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外,还要重点在城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以保证加速城郊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城郊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在股份合作制的框架内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城郊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2.努力培养新型城郊农民队伍。加强城郊农村失土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区分不同的岗位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重点以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岗位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专业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使城郊农民更好地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限制开发区 经济发展 途径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名词,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方面,提出了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对主体功能区的重视可见一般,同时,各省市为了各自地区的利益也在进行着博弈。
一、限制开发区的定义及发展瓶颈
根据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我国的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在主体功能区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限制开发区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限制开发区与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的拉大。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相对于禁止开发区来说,得到的中央的转移支付较少。这就使这些限制开发区的政府想摆脱限制开发区的诉求。
限制开发区域从具体所包含的区域范畴来看,基本上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压力非常巨大,与发达地区、行政区域中心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拉越大,回流效应日趋严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不管是为了应对限制开发区本身的诉求,还是为了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研究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
限制开发区虽然不能像重点开发区那样大力发展工业也不能像限制开发区那样得到足够的国家转移支付,但限制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也能取得突破的发展。限制开发区为了取得经济的突破发展应该从自身区域实际出发,在对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对出科学决策,建立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并发展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保产业以及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全面协调国家、限制开发区各级政府以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一)对限制开发区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限制开发区基本上是资环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不适合在这些区域进行。在限制开发区里明确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全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它的主体功能在规划当中就是要提供生态产品,提供生态安全的保障。由于不同的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必须对本限制开发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建立本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数据库。同时,在限制开发区加快经济发展时,必须将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在首位,使本区域的发展在资源环境允许的程度下,这是限制开发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做好本区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中应该明确开发的时间,开发的顺序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在规划中应该避免那些对环境有较大破坏的企业,对城镇化控制在合理的规模。最后科学合理的完成项目投资,在项目投资中应该按照合理的程序,对投资的风险做全面的控制,以最大的限度降低风险,保证资源开发的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包括二个层面: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限制开发区地方政府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是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地方政府的利益补偿机制成促进本地区更好的发展。
由于限制开发区本身的限制以及国家的整体需要,限制开发区丧失了一定的发展权利。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地方政府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这无疑会加强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负担。为了使限制开发区的发展能赶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国家必须对限制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偿,主要的补偿手段有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限制开发区除了有国家的政策补偿外,地方政府必须给予本区域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关的利益补偿。由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限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等因素加大了限制开发区的投资风险。这对本区域吸引投资,形成投资规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产业聚集都有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地方政府应该科学的规划,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对于一些适合很区域发展同时又关系到民生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当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此类项目的专项补贴。同时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税收补贴和用地让利以及简化投资程序和政府的服务透明度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三)科学发展限制开发区的农业及生态环保产业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应该引进农业科技技术和管理技术,发展新兴的现代农业。其中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将标准贯穿到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整个行业链中,促进农产品、食品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农村的合作体系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以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式组织工业企业生产,使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系统,同时应该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大基础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应该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绿色服务业。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轰动。我们应开发本地区特有的风景名胜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并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和批发贸易中心,逐步形成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和绿色通道。
对于限制开发区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环保产业,要着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规划、评估、检测等技术。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发展环保产业中的作用。
(四)完善限制开发区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示器和方向盘,地方政府树立新的绩效观,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各个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承担的功能属性,建立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由此建立考核程序,采取相应的考核手段,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限制开发区主要基于四种目的:一是主要出于生态保护, 有些区域拥有特殊的生物资源,为了保护需要将这些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 二是出于缓解人地矛盾, 有些区域开发密度大,区域内人口密度大,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已经难以承载现有人口的区域;三是区域生态环境不能承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有些区域不适宜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四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保护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因而不能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区域。限制开发区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发展经济,而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有条件地发展一些特色经济,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重要生态功能区。
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基本上是以经济指标为基础,随着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同功能区的地方政府其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钱龙,邹军新(2010)认为为避免各功能区功能错位与越位,为保持各类主体功能区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为了保证各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一套同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没有新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就无从谈起。限制开发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承载力较弱、开发成本和开发后的修复成本都很高、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等,基于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因而应该从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经济两个方面来说明限制开发区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构建。
依据限制开发区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当的绩效考核体系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毫无疑问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保护限制开发区的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三、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主体功能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看出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作为主体功能区中比较尴尬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限制开发区一般处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条件比较热烈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本来就比较困难,国家更应该重视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既要保护好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规划,又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同时,我们要加强当地政府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保证国家的政策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我们还需要在限制开发区建立良好的国家补偿机制,对一些有利民生的项目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限制开发区的稳定发展,从而缩小限制开发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賴华东.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1月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是碳排放的大国。因此,要想解决现状,加大力度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有必要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一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形态。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要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立足于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现存问题
1、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因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影响着全球生物的正常生活。要想应对不良现状,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资源。目前,我国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有助于我国改变产业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降低碳排放,提升了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保障了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并改善环境,为全球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走科学并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2、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我国的低碳经济体系建立并不完善,并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很多技术只能靠引进。所以,导致我国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的一些重工业企业在使用能源方面依然以燃煤为主,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新型能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技术比较薄弱,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上消费比较高。所以,应用新型能源的企业比较少。由此可见,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技术水平的不高,是现存的较大问题。
3、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使用煤炭资源方面也不断增长。据统计,我国在全球排名当中,煤炭的可采取量排第二,产量排第一。并且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人们对重工业的需求要求着人们对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所以,煤炭资源仍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如果在能源使用结构中,改变煤炭资源的地位,不将煤炭列为第一资源,那么,将会对一些重工业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一直将煤炭资源列为主要地位,就会依然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生存也会造成影响,对实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完善并提高低碳技术体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强于其他国家,我国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人才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在走低碳经济道路中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低碳方面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在大学中设立低碳经济的相关专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低碳经济的知识。同时,也要对人们普及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还要对现有的低碳经济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教育,争取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还应不断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能力,争取取代煤炭、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地位。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与利用是重要途径。
2、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使用低碳能源是关键。所谓的低碳能源就是碳含量少或者不含碳的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低碳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仍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性较大的资源为主,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加强对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国应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核能等能源。使用这些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减少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这些能源为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的改变煤炭、石油资源的地位,改变能源结构。因此,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是走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要方向。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在节能减排上初见成效,但是,仍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走低碳经济道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目标,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可是我国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对新能源的研发利用能力不强,经济实力薄弱,使得在走低碳经济道路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我国还需不断努力与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多的投入人才与物力,并且要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在学习外国技术过程中,要做到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对于一些不足要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我国还应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与引进的技术相结合,实现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作为碳排放大国,我国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比较薄弱,还主要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主,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使得低碳经济发展难以很好的持续。因此,我国必须立足于国情,加强教育,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投资使用新型能源。
参考文献:
[1]李旸.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02)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区域布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
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
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机车车辆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下经济;林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集体林改简述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星之火迅速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从此,中国农民走上了温饱之路。近30多年发展后的今天,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涵盖我国70%国土的山林延续。
(一)改革的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是一次石破天惊、自下而上的群众创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次水到渠成、自上而下的政府变革。
(二)改革的目的。这次改革,是生产资料从耕地向山地的扩展,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使“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从而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林改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
二、问题的提出
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林权改革,林权改革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具有自身的特点。林地有了更明确的归属,林农拥有了自己的林地,但是国家期望的效果有没有确实达到了呢?林农确实像预期那样真正得到了很明显的增收吗?
(一)现实情况是很多林农在远期利益和眼前利益中更倾向后者。实际情况是林农如果分配到的是经济林,则愿意变卖林木转化成现成利益;如果分配到公益林,同样也愿意通过其他方式转让折现;而即便愿意保留自己林地,也发现经营存在着很多现实困难。毕竟对于总体收入不高的林农来说,更实在可靠的收入增加更有吸引力。如此,林权改革的大部分意义也将丧失。由此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导致政府和林农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相比通过林权改革想要达到的远期目标,包括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收益,首先让普通的林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现实利益更能激发林农经营和保护林地林木的积极性。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如何在确保林地生态效能的前提下,挖掘林地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经济效能,致富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寻求比较合适的经营方式来实现。因此,必须引导农民发展与林木相关的经济形式以求致富。
三、解决的有效途径及其意义
林下经济和林木伴生产业不算是新概念,但是林改后的复杂问题突显,让林下经济又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推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林改的成效。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林农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概念。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阴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阴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发展林下经济大致包括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方面。
1、林下种植。林下种植是一种有效利用农村山地的形式,既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式因地而异,栽培植物种类有草药、花卉、菌类等。
2、林下养殖。林下养殖是将林业和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和农业发展方式。依托林地的天然环境,养殖畜类、禽类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林地条件。
3、其他。包括科研地块、旅游发展等多种形式的林下发展形式。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提升林地生态效益。发展林下经济,人们可以把森林抚育和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森林的新陈代谢,而且发展林下经济,林农在林地的劳作时间将大大延长,对树木的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会更加频繁,对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据测算,发展林下经济地区的树木,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15%~20%。
2、发展前景广阔。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牧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林下经济的发展,预示着林业发展开始向林草、林药、林菌等间作模式的高效林业转型。”北京林业大学吴斌这样评价林下经济。
3、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案例参考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不新的概念已经有其一定的发展历史,许多林区也在传统的经验当中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新的尝试,发展出了一些成功模式,其中不少成功的案例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辽宁省盘锦市的参考案例。辽宁省盘锦市在农村经济委员会的主导下,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模式,打造林下经济黄金产业。近几年,该市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保护好生态功能和管好生物资源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本地的条件特点、资源状况,积极探索林下立体种养开发模式,不但给广大农户和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而且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打造出一批黄金产业。
1、林粮模式。主要是未郁闭的杨树幼林地可以间种玉米、黄豆、小豆等粮食作物。这种模式该市主要在以栽培成片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主的高升、大荒、石新、东风等乡镇发展多年,主要是树木生长的前3年进行林粮间种,亩可增加收入300~400元左右。
2、林菌模式。林菌型模式开发,是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林地经济开发模式。从2004年起该市与盘山县林场合作先后进行了地栽香菇、地栽鸡腿菇、平菇、黑木耳等林下食用菌栽培试验,都获得了成功,亩收入达1.5万元左右。
3、林药模式。此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既可以为林木除草松土、消除病虫害,药材又可以创收,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市场上效益可观。在该市的高升、大荒等乡有栽植,亩收入700元以上。
4、政府支持。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把林上、林下、林中的资源用活用好,用出效益,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加大在政策、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和完善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林业产业研发的基础性建设投入,加大对各类基地、大户的前期投入,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营销网络,扶持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目前,又有一批适合该地区推广并有很好发展潜力的林业经济模式先后引入盘锦市,为当地林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北京市的参考案例。北京市在发展林下经济中也探索出多种模式。通州区永乐店镇的林菌模式、林禽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北京,利用林下资源的模式还有林草模式、林药模式和林牧模式等。
1、林草模式。密云县太师屯镇前南台、后南台、黑古沿村,选择抗病抗虫、易于繁育、群众乐于接受的欧美杨新品种作为退耕还林树种,在3,000亩河滩沙地上营造速生林,同时林下种草养畜,年产牧草每亩600公斤,使退耕地迅速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林药模式。平谷区黄松峪镇在林间空地上间种柴胡、防风、黄芩、金银花、西洋参等药材5,000亩,实行半野化栽培,并积极培育主导产品市场。据调查,林下种植中药材,折合每亩年收入500元~700元,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林牧模式。延庆县北张庄镇在坡地上栽植四倍体刺槐,林间种植牧草,发展奶牛、肉用羊等养殖业。四倍体刺槐的叶子和牧草,舍饲喂养牛羊,槐花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目前,该镇依托这一模式养牛100头、养羊5,000只、养蜂900箱,年人均增收900元。
(三)总结。根据具体的案例以及林下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发现林药、林牧、林菌等传统模式由于发展历史比较久,发展方式和手段等较为成熟,推广难度不高,容易成功,且效益可观。再进行一些合适的技术的引进将会有更多的产出。当然,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林下经济手段,甚至进行全新的试验,经营得当定会有不错的效益。
五、补充说明及政策支持的必要
(一)发展林下经济应因地制宜。专家意见是,发展林下经济,要考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如,林菌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适合在平原地区林木郁闭度较好的林地上发展;林药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尤其适合在山区林地进行半野化种植;其他各种模式也有其各自的特点,要根据地区特点发展,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相关市场需求。如果随意引进,不仅不能获得有效经济收益,甚至会破坏林地,反而得不偿失。
发展林下经济其种养模式可因时、因地、因气候、因市场而定,经营模式可公、可私、可合股、可联营等。
(二)科技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发展林下经济,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以种养加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的科技管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经营者要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教育科技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利用媒体进行科技指导,或深入基层进行讲学培训业务技术骨干、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等科技服务,并且及时召开由以种养加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林下经济经验交流会,以便交流经验、研究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做好这项工作,科技教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是关键和根本所在。
(三)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林农对于这些林下经济经营的前期投入来源。由此引出一个林改过程中相应配套改革的问题。事实上,配套改革已经成为林改的持久推动力。
1、林农的需求。对于集体林权改革,对林改完毕的地区,要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工作,帮助农民解决林地生产和发展问题。许多林农最苦恼的就是用林权证抵押贷款,但信用社却不给贷,因为用天然林抵押贷款的政策没完全放开,当地只给人工商品林的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国家在短期内对于刚改革完的林地进行政策上的限制是处于整体效果的考虑,包括不希望林地由散户最后集中到个别有实力的大户的手中等问题。对于一些想通过灵活方式经营的林农,受到了限制。
林权抵押贷款流程对于农民来说有些复杂,整个贷款过程要经过申请、登记、评估、审批等环节,如何让农民手中有证、合理用证,看来相关管理部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从农民们的需求上看,他们有“三盼”:一盼国家的政策能够长期稳定,农民们能尽快地详尽了解;二盼国家政策要适当倾斜,比如在林权证抵押贷款上,政府应该适度进行贴息,帮助引进资金以解发展林下产业的燃眉之急;三盼相关部门的服务要到位。
2、配套改革参考。事实上,集体林改的主体改革到位后,政府及林业部门应该紧抓配套改革。在这方面,辽宁省宽甸县可以作为典范。2006年7月,辽宁省宽甸县政府率先在辽宁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并有一整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成为集体林主体确权到户后,配套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业要素市场成立以来,已办理森林资源流转登记1,229份,流转面积23.9万亩,流转资金6,800万元;办理林权初始登记674份,面积8.5万亩;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登记110份,县农村信用联社放贷1,400万元,抵押森林面积22,829亩;还受理金融部门委托的评估业务,对4,175亩林地林木进行了评估,评估总额2,120万元;开展林业科技与法律服务、林业劳动力服务等业务。
六、期待
以上提出的一些浅显建议,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创造新的经营模式,给这场林改注入新的元素。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海英.浅谈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2]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黄启忠,朱建军,何大乾.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3.
[3]李金海,胡俊,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2008.7.
【关键词】农村经济;加快;全面发展
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对农业的生产投入不断增加,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是受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贫富悬殊愈来愈大,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问题。因此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大家最关心,也是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以农民为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途径
1.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
要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种植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投资合作化、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各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寸一品”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较快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例如,在果树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果汁加工;在奶畜养殖业的基础上,发展乳品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培育农村市场。要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培育农村市场,建立顺畅的流通渠道和农业生产市场,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培植四个主体:一是培植农业生产主体扶植种植大户,奖励扶植农村种养大户,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二是培植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主体,扶植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三是培植农业服务主体,扶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四是培植投资主体,扶植民间资本,优化投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外来投资。
1.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开拓就业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农村输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是靠体力劳动挣钱,增收有限,因而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改善我国的教育结构。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这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这不利于各企事业单位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农村输出劳动力的素质,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第二,要继续实施“阳光工程”计划,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要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不断充实培训内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完善培训机制。积极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书,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凡是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上岗。以此提高农村输出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第三,充分发挥各地劳动部门的作用,为外出劳动力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有目的有组织的输出当地剩余劳动力;不仅要维护外出农民的人身安全和合理的工资收入,而且要对他们开展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增加他们的收入。
2.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2.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刀:程,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三是完善农村电网,扩大电网供电覆盖率;四是建设农村道路,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五是实施农村能源工程,为农民提供清洁卫生能源;六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七是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医疗硬件投入;八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助农村弱势群体。
2.2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重点治理好“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村务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加强检查和监督,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推广秸秆还田,开发沼气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家园。
2.3培育新风尚
提倡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新生活,形成“崇尚科学、勤劳节俭、诚信守法、乡邻和睦、尊老爱幼”的新风尚。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变落后的乡风旧习,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坚持开展送文艺下乡和发展农村民间艺术活动,弘扬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另外要加强农村治安管理,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3.1抓好文化知识培训,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
要开办农村各类文化夜校和文化培训班,分期分批分阶段对农村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进行培训。要区分层次,区分对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选定优秀教师,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知识培训“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通过培训,力争使农民的文化程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同时,还要从娃娃抓起,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的政策资助力度,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在书本费和住宿费方面享有政府补助,坚决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产生。要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把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作为评选农村先进乡镇的硬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3.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
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务农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要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办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技术培训。要充分调动农村县一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办班讲学,并将工作成效与职称评定挂起钩来。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邀请一部分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农业专业技能。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教育资源,积极动员城市农业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农村讲学、代职、实习,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的覆盖面。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通过减免学费、发放补助等形式,相极鼓励有志肯年报考农业大中专院校的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进一步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并且农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数数量的不断增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的进步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当前也在向着科技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关注,就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与政府所关心的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方面有着深入而密切的联系,这些更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大事。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证明,只有充分的发展农业经济,保障人民在“食”方面的需求,才能保障社会稳定,并且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完成了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更高一层农业经济的转变,但是转变仍不够彻底,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例如,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不够高,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还存在着高投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并且尚未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耕地的开发不够合理,也还存在着滥砍滥伐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可持续发展相悖,不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不利。只有充分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1.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自上世纪开始,我国农村开始实施家庭承包制度,家庭承包制度采取的是“人人有份”的承包方式。为了保障每个人都均等的占有土地资源,都是按照家庭的人口数量来平均的分配土地。国家将土地赋予了长期的使用权,并且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以维护农民对于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上拥有的合法权益。按照法律规定,耕地的承包年限为30年,草地的承包年限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年限为30-70年。并且特殊林地的承包年限,经过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之后,还可以适当的延长期限。土地承包制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承包土地的数量不便,但是人口数量在增加,这之间就形成了人与地的利益矛盾,导致了家庭人口数量以及承包土地数量之间的背离。当前农村存在着两种家庭,一种是人数较多,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对较少。另一种是人数较少,但是承包的土地相对较多。人口数量与土地数量之间的背离衍生出了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一种家庭主张人多地多、人少地少的诉求主张,另一种家庭则主张土地承包权利不能变动,要按照之前约定的年限来执行。两类家庭之间的分歧,导致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后续工作的瓶颈,导致了许多农民的土地采取荒废搁置,或者无偿将土地转交给他人耕种的现象。这是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最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人地利益矛盾。
2.水利建设矛盾土地家庭承包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一直较为薄弱,并且问题较为突出:1、原有的一些水利设施,包括渠道、管道等无人管理维护,年久失修,各种水利设施的损毁较为严重。2、农田、河道等无人维修。3、农田的水利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这些问题与地图承包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农田水利建设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是在土地承包时,并没有预留专门的水利建设用地,水利建设所需要的土地都在农户自己的手中,没有集体土地可以补偿水利建设中所需要占用的个人土地。另一方面,各村委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维修水利工程的资金,大中型的水利设施一直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当中。
3.现代农业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进行土地承包时,为了实现利益均等,将土地划分成为了优、中、差三个档次,并且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绝大部分农户的田地都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从劳动力使用的方面来件,土地的分散增加了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了农业负担。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困难,在外出打工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排斥大规模机器的使用,生产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分割开的土地由于细小不够规模,无法使用农业机械,种种因素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当前机械化的使用率尚不足50%。分散的土地经营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济,不利于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模式推广,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三、如何有效化解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1.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当前的环境下,应当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要保证现有土地关系不发生变化的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和流动,实现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这也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首先,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广大农民的心愿,农民愿意土地长期稳定下来。土地的稳定是农村稳定、农业稳定最根本的保障,土地稳定了,农村其他的事情都好解决。土地长期稳定,农民心里才踏实。当前农村上访的主要问题还是聚焦在土地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一般土地承包关系较为明确,无土地纠纷的农村,基本上无人上访。农民的上访,大都是因为土地问题,要保障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2.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首先,土地家庭承包的刚性不变,只是经营权发生流转和变动,这样既能稳定土地关系,又在根本上调整了经营关系,适应了农村人口变动的需求。关于土地的承租方依法缴纳土地流转租金,而出租房则因为土地流转而享有租金。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农村土地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其次,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统筹规划的大工程,而各家农户较为分散,规模小,难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统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之后,才能形成规模经济,批量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从宏观上实现对农田水利的建设规划及实施。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的滞后现象。
3.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公开、公正、依法、有偿、自愿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要坚持公开、公正、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流转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土地流转的是农民的承包地,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所以要尊重主人的意愿。土地流转作为一种市场性的行为,发展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有序监管的这么一个过程。土地的流转必须要公开公正,不能强迫农民进行,并且价格要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双方协商,不能由单独的某一方决定。流转的过程一定要依法进行,不能因为流转而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农民在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之后,可以自主合理的支配收益。流转之后可以不再直接性的经营土地,而是获得租金。而自己就可以从农业生产当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行业当中。
4.实现规模经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够有利于农户之间的合作,培训新型农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其打破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丰富了土地承包的经营关系和内容,提高了农村土地社会化的程度,为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就需要农村实现规模生产,集中投入劳动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根本效率。
四、总结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帮助农村实现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做出创新思考,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问题;途径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两极化严重
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两极化,差距过大。一些少数的城中村和沿海村,凭借着先天的良好地理环境,丰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家乐旅游行业,帮助了自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然后相反的是,在一些地处内陆,较为偏远,或者村庄隐蔽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没有得到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发展,并且缺乏先进的管理者,不能做到群众领导共同发展,这些都是导致这类弱势农村集体经济常年累月收入低的原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两极化严重,一部分少数农村富有,发展非常迅速,另一大部分农村发展缓慢。从全国看来,沿海边农村富有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农村,本地区城镇周边或者内部的农村发展优先于偏远地段农村。通过数据调查显示,比较富裕的农村个数占中国总农村个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2“. 空壳村”现象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是集体田地资源的租赁和发包,获取收入途径较为单一,并且收入不高。然而有部分农村由于缺乏集体资源,导致没有经营性的收入,没有可以吸引外来商家开发的项目,成为了“空壳村”。“空壳村”顾名思义,空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名号,却没有实际收入,有的农村甚至欠债累累,日常的经营都难以维持下去。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缺乏资源缺乏资金支持,没有能力去改善农民的生活,村中年轻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只剩下老弱病孺留在村里,村干部也留不住,最终陷入集体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
3.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和谐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相互和谐发展,统一步伐才能做到长久发展。然而长久发展以来,绝大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不看重统一经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能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民富村穷”的情况。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村民福利保障等等方面都有关键作用,滞后的集体经济只会拖慢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衰弱的原因
1.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赋予农民个人的集体财产权
我国农村的生产资源都归集体所有,农民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有名义上的所有权,集体财产中有一份,但是这一份集体财产如何体现呢?农民怎样可以通过这一份集体财产获取自身的利益?这是目前农村经济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实际主体模糊,农民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却不能在集体利益中体现出自身的个人利益。虽然国家规定了农民是集体经济的所有者,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农民并没有获得法律赋予的个人权利,由于缺乏相关农民使用权利的机制,导致农民不能够体现出监督查看的职能,也就形成了广泛的“干部经济”,干部说了算,农民不需要参与的现状。长久发展,农民甚至遗忘了自身的这项权利,这项义务,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漠不关心。在农村集体经济主体空有虚名的情况下,农民认为关心集体经济是不需要的,是可有可无的,间接地导致了缺乏农民监督,干部一人做主的情况,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实惠,集体经济流失严重。
2.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缺乏规范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滞后,形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都是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承担,组织中干部的职能混淆。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集体内部组织只会是一片混乱,挪用公款、占用公共资源、低价变卖资源等等恶劣行径都不能公之于众。
3.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更偏向于对农村个人经济的政策支持,在对农村集体经济上投入较少,农村集体经济在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又没有政府的鼓励支持,只能是举步维艰。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国家规定了集体不可以向承包土地的农民收取租金,这也就取消了农村集体经济获取利益的一条途径。另外在农户税费上的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却让集体经济的收入变得更加单一。想要投资开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贷款是难以实现的。内外压力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降低,不能满足日常消耗,只会导致负债累累。
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
1.加大对农户素质的培养
治标不治本,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农村集体经济最本质的主体就是农户,农户对集体经济漠不关心,有再多的制度规范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首先要在农户的思想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灌输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农户监督参与的理念。要各级部门和农村干部一起积极宣传,组织培训,让大家意识到想要富农村集体经济不能落后,要积极参与进来。
2.改善管理监督机制
在管理机制上,责任制一定要得到落实,建立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中的项目资源都要落实责任制,该收取的钱财一定要收取,对一些承包了项目却无力经营,项目发展缓慢的农户,要采取收回政策,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加强集体经济利益的收入。在监督上,要建立鼓励农户监督机制,只有在农户监督下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才不会出现资金挪用浪费的现象,才能给农村干部随时敲响警钟。
3.开拓发展新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想要迅速发展,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土地和劳动力。农村应当积极增加土地资源的出租和转让收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比较干旱贫瘠的土地资源上,要积极改良,让土地实现增值,通过创立风景优美的农家乐旅游来发展,风景条件有限制的,可以根据自身当地情况,发展贴合自身的农家乐从而增加农场集体经济的收入;对于有企业入驻的农村,要学会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发展,围绕企业可以开发新项目,比如在饮食住宿等等项目上都可以进行发展;农村还需要依靠现有集体资源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进行投资。
4.鼓励农民投股
在农民收入日渐增长的今天,想要集体经济发展可以选择鼓励农民投股发展项目,农村农户人数众多,能够鼓励大部分农户投股支持项目发展,将是一大笔资金支持。只有先开展起来项目才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5.国家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过于偏向对农户个人经济增长,在对集体经济增长方面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本身收入单一,土地收租和税费都已经取消,在内外部环境压力下,农村集体经济再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做到多渠道发展,和农村经济必然是要齐头并进的。只有在国家政策支撑的环境下,在发展多渠道收益的环境下,在农户参与监督参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迅速的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登森.浅谈农村集体的“三资”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9).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0.引言
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国有46亿亩林业用地,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生产多种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我国扩大了几十亿亩的土地利用面积。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本文就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1.林下经济的涵义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2.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很小,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依靠传统种植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闲置林地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2.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必将产生更多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3.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强化政策保障
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很关键。林改以来,我们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国家项目为引导,资金投入为主体、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强组织领导,在全省形成政府主导、林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发展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发展林下经济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同时,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把目标分解到镇、村(社区),把林下经济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内容之一,严格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为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一是搭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二是搭建林业产业融资平台,提高林权抵押贷款的成功率,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3.2推动林下科技发展
一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紧紧围绕林下经济发展,积极引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下种养新模式,千方百计增加林区群众收入。二是着力打造林下品牌,重点发展无公害的林(畜禽)产品,打造畅销知名品牌。三是搞好技术培训。依托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技术骨干和示范户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通过参观学习、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的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模式、技术、效益、前景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让更多林农了解林下经济,增强其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在标准化建设设计、统一供种(苗)、联合采购、联合销售、加工增值、贮存运销、科技推广、资金筹措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良好对接。
3.3优化产业模式
一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大型生态养殖公司或养殖大户牵头,建立养殖基地,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生态动物养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行农民养殖,公司收购,统一销售,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良好对接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了生态动物养殖的组织和商品化程度,保护了广大农户的利益。二是“六统一分”模式。即对加入公司或合作社的农户实行统一动物、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养殖的新模式。林下放养的生态动物,公司或合作社配送以玉米、草、虫为主的自制有机饲料,确保产品无公害、绿色无污染,提升品质,赢得市场。三是把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林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采用规模流转,公司经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土地银行)+农户”的方式,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切实发挥资金投入的导向和发酵作用。为尽快加大对生态养殖产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为公司或合作社注入新活力,促进群众从中受益并得到实惠,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断拓宽经费来源。
3.4抓好林下种养
实践证明,同一片树林,林下养殖的单位面积产值,往往相当于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林木林果单位面积产值;林下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也毫不逊色于传统模式经营的林地甚至于耕地,呈现“副业赛主业”的可喜态势。与林外种养相比较,林下种养产品更健康无害,经济效益也更好。更喜人的是,在林下种养特别是养殖,还能增加林地肥力和减少林木虫害,从而大大提高林木林果的单位面积产出。总之,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下经济,能实现主副相辅,长短结合,大幅度提升林地的综合产出水平,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同时,还要抓好林下产品如菌类、松脂、草药等采集加工,利用生态景观发展森林旅游;同时,林下种养也要向加工、服务业延伸。林下经济实际上横跨一二三产业,牵动经济发展全局。做足林下经济发展,不仅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而且对于发展整个林业经济,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林下经济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来推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可提高林地的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实行农林间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因此,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重视立体种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发行;支持农垦;有效途径
一、辖区农垦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按照调研计划,我们对红兴隆管理局的经济发展情况、当前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红兴隆管理局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能够窥见黑龙江农垦的总体发展情况,对我们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双鸭山辖区农垦企业主要为红兴隆管理局,按照管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全力推动跨越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增长,实现年均增长16.2%。2010年实现分局生产总值119.34亿元。
2.现代化大农业步伐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粮食288.3亿斤,年均增长10.7%。2010年生产粮食70.57亿斤,比2005年增加28.05亿斤。
3.强工促强局发展提速。近五年来,工业实现年均增长15.6%。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8.1%。
4.城镇建设方兴未艾。近五年累计投资39.84亿元,全面推进了城镇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319.85万平方米,撤并作业站点206个,拆除泥草房35万平方米。2010年“抓城”突破“双百”,城镇化率达到66.8%。
5.合作共建成绩突出。近五年累计完成农机“三代”作业面积1 430万亩,整村代耕66个。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服务辐射带动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6.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农业改革和国企转制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加强规范了农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林地、湿地、非煤矿山等经营性资源资产管理。近五年来全局累计争取项目480余项,争取国家投资11.85亿元,争取国家财政经费拨款和项目投资总额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土地整理和撤并作业站复垦耕地6.4万亩。退耕还林还湿27.3万亩。企业累计回收各类欠款2.5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
(二)当前垦区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2011年管局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18%, 实现人均纯收入17 080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粮豆总产72.5亿斤,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
1.建设红兴隆全产业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高度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由田间到餐桌、由畜禽养殖到终端消费者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贸易与物流、原料与饲料以及养殖与屠宰、加工与销售、品牌与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做到安全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绿色、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
2.加快构建“三大绿色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构建“智能化、低碳化、功能多元化”绿色农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化育秧、节地、节水、节能、节药农业和棚式园艺生产,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加强农作物、森林病虫害生物工程防治和土壤无害化处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免耕深松技术。
3.实施农业立局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农业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产业,更是垦区的优势所在。农业战略主要包括:
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有条件的农场继续实施旱改水,增加水稻面积,旱田要大幅增加玉米面积。人多地少的农场要加大力度发展亩效益超千元的经济作物和亩效益超万元的万棚万园果蔬种植,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以乳肉兼用牛为主的畜牧业,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推进标准化养殖,为北大荒牛业提供充足牛源。
发展林业产业,加快提升经济产能和效益。全面推进“绿满红兴隆”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城镇高标准绿化,积极营造环城林、护路林、景观林和防护林。
4.实施工业强局战略,增强工业经济拉动力。稳农是基础,强工是关键。2011年确保实现“1235”发展目标,即推进10项分别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工业利润3亿元,农产品加工综合达产率同比增长5%。
做实工业园区。2011年分局和农场要全面高标准推进“三通一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局直和每个农场必须有2个以上符合要求的工业项目落地园区。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重点放在引进资源节约型、产业带动型和低碳环保型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要加大场县合作共建中的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对企业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在分税返还、土地等方面更大的优惠支持,2011年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同比增长25%。
实施城镇树局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镇。管局把2011年作为城镇建设“精品年”。全局要建设百栋高标准住宅小区8个,高标准管理区6个,新建住宅150万平方米,搬迁作业站点不少于100个,向“两直”地区转移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城镇建设力争走在垦区前列。
二、农发行支持辖区农垦经济的现状
垦区作为我省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下属北大荒集团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中位列83名,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引领带动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农垦企业在融资方面依赖于中国农业银行,长久与之合作,除农业银行外,近年来不断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从业务范围和金融产品上来看,可以说农垦企业的在金融方面的需求全部符合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范围,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银行在对农垦企业的信贷支持上一直以来未曾有过长足的进展。
对于双鸭山辖区而言,已经认识到了垦区发展符合我行业务支持的范围和目标,2009年对垦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是由于抵押方式、历史不良等原因未取得较大进展。
2009年,饶河支行成功对红兴隆管理局下辖的饶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分别投放3 000万元、2 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成为双鸭山分行支持农垦经济的破冰之旅。
2011年5月,借助国家大兴水利的政策和省行大力支持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引,饶河农场提出7 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得到省行批复,成为我行营销农垦系统的重要步骤。
三、农发行拓宽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农垦系统的农业生产能力符合我行客户选择的标准
黑龙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6.5%,农业科技贡献率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职均生产粮食38吨。目前,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8.8亿斤。可以看出在黑龙江省农垦企业这一块是未来农业发展银行最具潜力的大客户,全面对其进行信贷支持,必将会拉动我行信贷、中间业务、存款、利润等业务的长足发展。
(二)农垦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符合我行信贷主打产品范围
无论是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还是做实工业园区,实施城镇树局战略,正好同我行“双轮驱动”的战略相一致。收购贷款、定单农业贷款是我行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贷款品种,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小城镇建设贷款是我行信贷战略的重要部分,同农垦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农垦系统的经济发展速度符合我行风险防控的要求
近年来,农垦系统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农业收入特别是地租收入成为农垦经营效益快速提高的核心来源。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农垦系统的农业收入呈跨越增长的态势,如饶河农场2010年地租收入9 000万元,2011年预测实现1.3亿元。地租收入的增长既满足了我行第一还款来源的需要,也有效地降低了贷款投放风险。
(四)农垦系统的重点工程进度需要我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农垦系统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撤队并场)、安居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农机库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由于国家扶持政策的要求和管局自身政策的要求,建设资金明显不足。如棚户区改造工程,农垦总局对每户补贴6 000元,而农场本身需补贴6万元才能完成工程,并且三年内必须建成。各项工程的集中式、行政式推进,使农场建设资金出现不足。
四、农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垦经济是我省的特色经济,由于它的特殊性,我行对他的信用支持也要不同于地方的金融政策。我省的“两轮驱动”战略正适合农垦经济特点。我行对其支持发展也应适合其发展需要,应其融资需求。我们认为,寻找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降低贷款准入资格。由于种种原因,农垦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只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才有个大跨越,我们既然支持其发展,看重的就是农垦经济在我省乃至全国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辉煌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营销农垦企业时,却大都因为信用等级评定达不到我行所要求的A级标准而望洋兴叹。因此,降低贷款准入资格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一途径也是前提条件。
2.简化办贷程序。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群体,尤其是他的经济角色使得我们与他的信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农垦企业过去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形成不良贷款,农行和信用社正在对这部分贷款进行清理和核呆,农业发展银行自采用了CM2006系统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后,计算信用等级和授信指标值过高,致使一部分企业达不到信贷准入的条件,贷款手续和搜集的资料重复繁多,办贷效率不高,限制我行办贷的时间也影响了我行在农垦企业中的形象。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信息的电子化促使我行办贷程序必须简化,办贷效率必须提高。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延误时机。因为我行办贷程序复杂、办贷环节多、效率低下影响两家合作。这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二途径也是保障。
3.强化结算手段。我行的网点辐射面不全面、结算产品少,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垦区,网点众多,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哈尔滨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场分场一级也在逐渐建立机构,还有异军突起的龙江银行也要入驻垦区,我行的分支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去年农垦建三江分局成立了机构,但对一些边远农场我们的机构在结算上显得不方便,农业发展银行节假日不办公,除结算没有其他金融理财产品,除了账户无卡无折无网银。因此必须强化结算手段,增加结算方式,方便农垦企业的结算需求。
4.对非上市的农场提供粮油信贷支持。全省农垦系统分布在全省有9个分局,100多个农场,只有14个农场进入上市公司。我们可以对大部分农场提供粮油贷款,支持其搞粮食合同收购,通过调查我们得知,每年全省各个农场都要控制系统内大部分粮源,大部分农场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要求农场与农户签订订购合同,农户按资金量交足10%的履约保证金,我行按资金需求量为农场发放合同收购贷款,以满足农场收购资金需求。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01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部分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此引发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近几十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导致了生态自然的严重破坏。2.环境资源问题严重。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的气候日益恶化。3.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二是对出口经营效益的影响;三是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4.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一方面,人民群众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协调。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破坏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低劣等等。6.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增长。表现为:产品质量较差,技术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等。7.资源型工业经济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资源型工业发展能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其经济结构对环境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资源的开采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8.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不力和执法不力。许多地区缺乏相应的环保管理机构,缺少相应的专职环保人员,环保部门的监察执法力量薄弱,缺少较好的措施以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如何看待和处理两者的关系,事关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保护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生态保护使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可以给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巩固生态保护的成果。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妥善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使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当人类违背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就会激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道路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强调可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途径
第一,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第二,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监督和排查工作。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上,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既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注重环境保护;既要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既要讲价值规律,又要推行循环经济;既要讲经济指标,又要注重环境指标;既要重经济建设,又要加大环保投入;既要讲质优价廉,又要倡导绿色消费;既要追究经济责任,又要建立环保问责制。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循环生产新模式,不断运用综合性的预防战略,努力改进产品设计,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工艺和生态工业链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此外,还要动员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环保事业,通过宣传不断强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勤俭消费。重复使用,反对铺张浪费、挥霍资源。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地要求公民通过绿色社区、环保协会、研讨会、咨询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为环保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第四,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一要建立协调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二要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三要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另外,要实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办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因资源开发给周围群众带来经济损失。
第五,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集中力量解决环境问题。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体系;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推动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文明发展与协调稳定功能,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日常环境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
总之,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就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困难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财政工作
一、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财政工作间的关系
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财政工作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间更是相互影响。一方面,新农村经济发展为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定意义上来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基础性目标;另一方面,农业财政工作开展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往往较差,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无论是经济基础的强化还是经济结构的多元都需要农业财政上给予足够支持。可以看出,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需要围绕着新农村经济发展来进行,其自身的支持、保障与促进性作用也应当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需要认清的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压力,并暴露出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对于农业财政工作主体而言,如何围绕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与优化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二、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明确农业财政工作重点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机械性特征都较为明显,缺乏重点与主次也导致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戏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突出重点,而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重点扶植一些优质的产业经济发展项目则可以成为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例如,杭州市下辖某县在农业财政工作中,便将农业产业项目引进、扶植以及配套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作为了重点。在前期进行了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就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扶植,以及扶植力度的大小等进行了明确,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较好明晰后,专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更是有了明显提升。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同新农村经济发展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中能够以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为重点时,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够更为明确,且可以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
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预算是相关工作开展的一个有效指导,同时也是一种具体规范,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是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财政预算的严格执行也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主体每年可以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农业财政预算的编制,其也可以结合重点的产业项目,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在此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要对预算进行严格的执行,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农业财政资金能够切实被应用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也要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常态化评价与监督,避免财政资金被套用、冒用和挪用。在每年年终时,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应当对农业财政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回顾,并在参考下一阶段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农业财政预算编制上进行一些调整与优化,提升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与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间的匹配程度。
(三)多角度提升农业财政工作质量
农业财政工作的质量需要更好提升,这也是其对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好体现的前提。在农业财政工作质量提升上,农业财政工作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除了进行相关工作开展的权责关系明晰外,更加要对工作目标、原则、一般内容等进行明确,使得基础性制度能够更好指导与规范各个层面、各个时期的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与此同时,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进程,也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上的固化性特征十分显著。信息技术当前已经十分成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成为不错的创新选择,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更是可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较好采集、整理与分析。从制度建设与方式方法选用等层面促进了农业财政工作质量较好提升后,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而农业财政工作在较好良好的状态下开展后,其对于新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整体建设也可以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西青区 借势首都资源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362-0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布局越来越得到重视,“十二五”时期西青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显现,创业氛围日渐浓郁,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具备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基础条件
一、西青区借势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西青区借势发展的必要性
1.是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自贸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为西青区借势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但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西青区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对接首都外溢产业资源,加强科技研发、科技金融和生产型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逐步走上科技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2.是实现西青新定位的迫切需要
借势发展对于西青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总体空间布局,打造“电子、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历史文化与生态宜居城区”,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建设“新城市?新西青”的有力支撑
“新西青?新城市”就是“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构筑开放式经济新格局;加快推进城市化,开创区域统筹联动发展新局面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加快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借势首都资源发展西青经济是有力支撑。
(二)西青区借势发展的可行性
1.空间上具有不可分割性,为借势发展提供了可能
西青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境内有京福、津淄、外环线等十一条公路干线,贯通全国各地,经外环线可达30公里处的天津新港和15公里的天津机场,经京塘高速公路可直达120公里处的首都北京 。”这种在空间上与北京的不可分割性为西青区借势首都资源提供了可能。
2.产业基础具有一定优势
西青区“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76亿元,同比增长28.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348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7.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6亿元,同比增长4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16元,同比增长12.5% 。”这些成绩是西青区借势首都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
3.要素价格具有比较优势
西青区作为北京的近邻,无论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等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价格方面,较北京都有比较优势,这也成为西青承接首都产业外溢的一种优势。
二、西青区借势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青区借势发展的现状
1.引进了一些北京外溢项目
北京电子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32亩,项目将重点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互联网金融等高端产业聚集,同时建设集高端总部办公、商务酒店、会议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贸服务区。此外,来自北京“动批”、大红门等批发市场的3000余名商户签约西青区的卓尔电商城,商城还配套建设有1000多亩的仓储物流中心及公交枢纽。这些首都行业领军企业的成功落地,为西青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首都产业外溢的企业起到了示范效应。
2.建设了医药产业园,引进了一批医药企业
赛达医药产业园总投资3亿美元,引进企业18家,云集了日本武田药品、田边制药、太平洋制药等一大批高端医药企业。随着技术和研究上的不断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正迅速崛起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3.发展了运河文化、精武文化等,吸引了大量北京游客
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带来了新的机遇,大运河孕育出了大院文化、年画文化、赶大营文化、精武文化等等,西青区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在运河沿线打造了石家大院、精武园、年画园、运河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北京及周边来西青旅游的人数成倍增长。
(二)西青区借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在用好首都行政资源,合作共赢机制建设方面尚需完善
北京既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信息中心、资源中心,西青区在与各地驻京机构、企业总部等机构沟通联系方面还有欠缺,资源挖掘等方面不够深。
2.在引进和用好首都人才方面不到位
虽引进了一些人才,但与西青区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在加快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共建成果转化基地、搭建合作共享平台方面需继续完善。
3.对北京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
在明确引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招商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在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对京招商环境和借力已在津或者拟在津投资的大型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三、西青区借势首都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途径
(一)明确产业重点,加大对京招商引资力度
明确引资重点。梳理坐落在首都的500强企业、央企、民企、研发机构等企业信息,建立招商引资目标库。针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物医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商务中心区的跨国公司总部、文化创意、高端商务等产业进行重点招商。
(二)建立与北京的合作机制
1.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设立驻京办事机构,沟通联系市政府驻京办,开展借重首都资源的具体工作。鼓励各街镇、西青开发区主动与北京市重点经济街镇或地区开展友好活动。通过签订综合或专门合作协议,建立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
2.建立与首都人才资源的合作
大力引进首都高端人才。在全区范围内征集有利于借重首都资源的各类社会关系,对接全市首都高端人才名录库,建立全区借重首都人才资源库。举办首都高层次人才西青创业行活动,促进首都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来西青创业。
3.完善与首都金融、信息等机构的合作
北京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各种大金融机构总部、信息机构等形成了北京金融、信息的强大网络和服务功能,西青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加强与这些大的金融机构、信息机构的合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充分信息,进而引领西青区经济发展。
(三)健全合作保障措施
1.健全相关配套措施
充分发挥天津南站的区位优势。打造高效便捷的对京招商接待通道,在北京南站设立招商接待站点,在天津南站周边地区设立招商中心,建立一站式招商考察接待通道,为首都企业提供高效的项目考察服务。
2.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做好首都资源统筹协调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工作制度,建立考评、总结表彰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经验交流会,根据工作进展特别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跟进,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3.深化改革抓好保障
发挥好西青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带动经济高效发展;搞好行政体制改革,抓好制度创新,简政放权,简化办事流程,在人才引进、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搞好政策衔接,延伸西青区产业链条,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夏冰心.杭州市生态住宅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
[2] 徐永峰.基于城市文化的中国城市品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商学院,2007.
[3] 江曼琦等.京津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城市,2006(6).21-24.
[4]张军扩、侯永志等.中国区域政策与区域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1-588.
[5]祝尔娟.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255.
脚注:
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36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为切入点,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面临的第1个问题便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例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现象。不要说使用大型的耕种、收割设备,即使小型的收割机、打谷机也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是没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如果不改变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又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
1.2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基本绝迹,但不可否认“牛耕人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存在技术含量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
1.3 农业资金技术短缺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 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乡镇领导需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才能取得明显的发展。此外,乡镇领导应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加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发展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的方式,改变乡镇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将良好的技术水平加以推广利用,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农业企业。政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众所周知,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约在“原产品”的3倍以上,利润高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属一举两得。
2.2 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从,而是要始终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元化,有效的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政府应对农民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 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现阶段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想要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实强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对农业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密集化”原则。农业资金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地区、各工程“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建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量虽少,但是具有长远的使用性、高效性。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携手努力。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实施;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如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健鸿.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技服务,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