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经济发展的途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发展的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途径

篇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上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城郊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城市经济联系紧密,为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应地制宜不断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能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实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设施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等城郊型农业,推广实施工厂化栽培、精准栽培、设施高效集约化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酒店、食堂对接,积极探索农超合作平台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原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机关、学校、酒店等零散、小额、短期合作,转变为合同、订单式的大数额长期合作,努力使城郊农民具有稳定的收益。

2.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从城郊农村和毗邻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双赢”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海门街道2012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产值达955万元;农业企业5家,产值达3800万元,税利165万元,其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尤其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用于技改建设项目,今年建成后年销售额可从原来的2000万元预计提高到1亿元以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进一步推动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而且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城郊农村辐射延伸,又加快了失土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突出服务业中心地位,坚持打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兴城郊”战略,促进城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经济,加快商贸业集群布局,打造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运用现有商务设施和场所,积极探索引进电子商务、休闲娱乐、连锁经营、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提升城郊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城郊与城市交通便捷的优势,搭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平台,为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继续提升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度假村、“农家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城郊成为市民假日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当然,城郊农村由于区位、产业、消费习惯等不尽相同,在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中,既可汲取各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探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政府除了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外,还要重点在城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以保证加速城郊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城郊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在股份合作制的框架内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城郊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2.努力培养新型城郊农民队伍。加强城郊农村失土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区分不同的岗位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重点以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岗位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专业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使城郊农民更好地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篇2

关键词:限制开发区 经济发展 途径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名词,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方面,提出了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对主体功能区的重视可见一般,同时,各省市为了各自地区的利益也在进行着博弈。

一、限制开发区的定义及发展瓶颈

根据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我国的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在主体功能区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限制开发区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限制开发区与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的拉大。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相对于禁止开发区来说,得到的中央的转移支付较少。这就使这些限制开发区的政府想摆脱限制开发区的诉求。

限制开发区域从具体所包含的区域范畴来看,基本上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压力非常巨大,与发达地区、行政区域中心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拉越大,回流效应日趋严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不管是为了应对限制开发区本身的诉求,还是为了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研究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

限制开发区虽然不能像重点开发区那样大力发展工业也不能像限制开发区那样得到足够的国家转移支付,但限制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也能取得突破的发展。限制开发区为了取得经济的突破发展应该从自身区域实际出发,在对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对出科学决策,建立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并发展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保产业以及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全面协调国家、限制开发区各级政府以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一)对限制开发区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限制开发区基本上是资环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不适合在这些区域进行。在限制开发区里明确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全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它的主体功能在规划当中就是要提供生态产品,提供生态安全的保障。由于不同的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必须对本限制开发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建立本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数据库。同时,在限制开发区加快经济发展时,必须将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在首位,使本区域的发展在资源环境允许的程度下,这是限制开发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做好本区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中应该明确开发的时间,开发的顺序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在规划中应该避免那些对环境有较大破坏的企业,对城镇化控制在合理的规模。最后科学合理的完成项目投资,在项目投资中应该按照合理的程序,对投资的风险做全面的控制,以最大的限度降低风险,保证资源开发的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包括二个层面: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限制开发区地方政府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是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地方政府的利益补偿机制成促进本地区更好的发展。

由于限制开发区本身的限制以及国家的整体需要,限制开发区丧失了一定的发展权利。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地方政府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这无疑会加强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负担。为了使限制开发区的发展能赶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国家必须对限制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偿,主要的补偿手段有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限制开发区除了有国家的政策补偿外,地方政府必须给予本区域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关的利益补偿。由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限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等因素加大了限制开发区的投资风险。这对本区域吸引投资,形成投资规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产业聚集都有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地方政府应该科学的规划,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对于一些适合很区域发展同时又关系到民生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当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此类项目的专项补贴。同时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税收补贴和用地让利以及简化投资程序和政府的服务透明度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三)科学发展限制开发区的农业及生态环保产业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应该引进农业科技技术和管理技术,发展新兴的现代农业。其中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将标准贯穿到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整个行业链中,促进农产品、食品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农村的合作体系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以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式组织工业企业生产,使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系统,同时应该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大基础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应该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绿色服务业。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轰动。我们应开发本地区特有的风景名胜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并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和批发贸易中心,逐步形成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和绿色通道。

对于限制开发区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环保产业,要着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规划、评估、检测等技术。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发展环保产业中的作用。

(四)完善限制开发区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示器和方向盘,地方政府树立新的绩效观,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各个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承担的功能属性,建立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由此建立考核程序,采取相应的考核手段,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限制开发区主要基于四种目的:一是主要出于生态保护, 有些区域拥有特殊的生物资源,为了保护需要将这些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 二是出于缓解人地矛盾, 有些区域开发密度大,区域内人口密度大,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已经难以承载现有人口的区域;三是区域生态环境不能承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有些区域不适宜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四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保护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因而不能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区域。限制开发区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发展经济,而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有条件地发展一些特色经济,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重要生态功能区。

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基本上是以经济指标为基础,随着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同功能区的地方政府其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钱龙,邹军新(2010)认为为避免各功能区功能错位与越位,为保持各类主体功能区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为了保证各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一套同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没有新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就无从谈起。限制开发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承载力较弱、开发成本和开发后的修复成本都很高、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等,基于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因而应该从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经济两个方面来说明限制开发区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构建。

依据限制开发区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当的绩效考核体系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毫无疑问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保护限制开发区的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三、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主体功能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看出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作为主体功能区中比较尴尬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限制开发区一般处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条件比较热烈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本来就比较困难,国家更应该重视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既要保护好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规划,又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同时,我们要加强当地政府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保证国家的政策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我们还需要在限制开发区建立良好的国家补偿机制,对一些有利民生的项目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限制开发区的稳定发展,从而缩小限制开发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賴华东.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1月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是碳排放的大国。因此,要想解决现状,加大力度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有必要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一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形态。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要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立足于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现存问题

1、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因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影响着全球生物的正常生活。要想应对不良现状,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资源。目前,我国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有助于我国改变产业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降低碳排放,提升了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保障了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并改善环境,为全球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走科学并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2、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我国的低碳经济体系建立并不完善,并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很多技术只能靠引进。所以,导致我国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的一些重工业企业在使用能源方面依然以燃煤为主,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新型能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技术比较薄弱,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上消费比较高。所以,应用新型能源的企业比较少。由此可见,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技术水平的不高,是现存的较大问题。

3、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使用煤炭资源方面也不断增长。据统计,我国在全球排名当中,煤炭的可采取量排第二,产量排第一。并且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人们对重工业的需求要求着人们对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所以,煤炭资源仍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如果在能源使用结构中,改变煤炭资源的地位,不将煤炭列为第一资源,那么,将会对一些重工业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一直将煤炭资源列为主要地位,就会依然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生存也会造成影响,对实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完善并提高低碳技术体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强于其他国家,我国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人才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在走低碳经济道路中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低碳方面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在大学中设立低碳经济的相关专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低碳经济的知识。同时,也要对人们普及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还要对现有的低碳经济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教育,争取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还应不断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能力,争取取代煤炭、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地位。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与利用是重要途径。

2、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使用低碳能源是关键。所谓的低碳能源就是碳含量少或者不含碳的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低碳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仍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性较大的资源为主,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加强对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国应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核能等能源。使用这些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减少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这些能源为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的改变煤炭、石油资源的地位,改变能源结构。因此,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是走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要方向。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在节能减排上初见成效,但是,仍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走低碳经济道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目标,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可是我国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对新能源的研发利用能力不强,经济实力薄弱,使得在走低碳经济道路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我国还需不断努力与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多的投入人才与物力,并且要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在学习外国技术过程中,要做到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对于一些不足要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我国还应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与引进的技术相结合,实现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作为碳排放大国,我国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比较薄弱,还主要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主,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使得低碳经济发展难以很好的持续。因此,我国必须立足于国情,加强教育,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投资使用新型能源。

参考文献:

[1]李旸.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02)

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区域布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

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

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机车车辆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

篇5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下经济;林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集体林改简述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星之火迅速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从此,中国农民走上了温饱之路。近30多年发展后的今天,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涵盖我国70%国土的山林延续。

(一)改革的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是一次石破天惊、自下而上的群众创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次水到渠成、自上而下的政府变革。

(二)改革的目的。这次改革,是生产资料从耕地向山地的扩展,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使“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从而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林改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

二、问题的提出

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林权改革,林权改革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具有自身的特点。林地有了更明确的归属,林农拥有了自己的林地,但是国家期望的效果有没有确实达到了呢?林农确实像预期那样真正得到了很明显的增收吗?

(一)现实情况是很多林农在远期利益和眼前利益中更倾向后者。实际情况是林农如果分配到的是经济林,则愿意变卖林木转化成现成利益;如果分配到公益林,同样也愿意通过其他方式转让折现;而即便愿意保留自己林地,也发现经营存在着很多现实困难。毕竟对于总体收入不高的林农来说,更实在可靠的收入增加更有吸引力。如此,林权改革的大部分意义也将丧失。由此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导致政府和林农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相比通过林权改革想要达到的远期目标,包括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收益,首先让普通的林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现实利益更能激发林农经营和保护林地林木的积极性。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如何在确保林地生态效能的前提下,挖掘林地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经济效能,致富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寻求比较合适的经营方式来实现。因此,必须引导农民发展与林木相关的经济形式以求致富。

三、解决的有效途径及其意义

林下经济和林木伴生产业不算是新概念,但是林改后的复杂问题突显,让林下经济又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推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林改的成效。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林农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概念。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阴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阴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发展林下经济大致包括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方面。

1、林下种植。林下种植是一种有效利用农村山地的形式,既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式因地而异,栽培植物种类有草药、花卉、菌类等。

2、林下养殖。林下养殖是将林业和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和农业发展方式。依托林地的天然环境,养殖畜类、禽类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林地条件。

3、其他。包括科研地块、旅游发展等多种形式的林下发展形式。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提升林地生态效益。发展林下经济,人们可以把森林抚育和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森林的新陈代谢,而且发展林下经济,林农在林地的劳作时间将大大延长,对树木的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会更加频繁,对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据测算,发展林下经济地区的树木,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15%~20%。

2、发展前景广阔。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牧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林下经济的发展,预示着林业发展开始向林草、林药、林菌等间作模式的高效林业转型。”北京林业大学吴斌这样评价林下经济。

3、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案例参考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不新的概念已经有其一定的发展历史,许多林区也在传统的经验当中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新的尝试,发展出了一些成功模式,其中不少成功的案例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辽宁省盘锦市的参考案例。辽宁省盘锦市在农村经济委员会的主导下,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模式,打造林下经济黄金产业。近几年,该市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保护好生态功能和管好生物资源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本地的条件特点、资源状况,积极探索林下立体种养开发模式,不但给广大农户和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而且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打造出一批黄金产业。

1、林粮模式。主要是未郁闭的杨树幼林地可以间种玉米、黄豆、小豆等粮食作物。这种模式该市主要在以栽培成片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主的高升、大荒、石新、东风等乡镇发展多年,主要是树木生长的前3年进行林粮间种,亩可增加收入300~400元左右。

2、林菌模式。林菌型模式开发,是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林地经济开发模式。从2004年起该市与盘山县林场合作先后进行了地栽香菇、地栽鸡腿菇、平菇、黑木耳等林下食用菌栽培试验,都获得了成功,亩收入达1.5万元左右。

3、林药模式。此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既可以为林木除草松土、消除病虫害,药材又可以创收,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市场上效益可观。在该市的高升、大荒等乡有栽植,亩收入700元以上。

4、政府支持。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把林上、林下、林中的资源用活用好,用出效益,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加大在政策、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和完善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林业产业研发的基础性建设投入,加大对各类基地、大户的前期投入,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营销网络,扶持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目前,又有一批适合该地区推广并有很好发展潜力的林业经济模式先后引入盘锦市,为当地林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北京市的参考案例。北京市在发展林下经济中也探索出多种模式。通州区永乐店镇的林菌模式、林禽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北京,利用林下资源的模式还有林草模式、林药模式和林牧模式等。

1、林草模式。密云县太师屯镇前南台、后南台、黑古沿村,选择抗病抗虫、易于繁育、群众乐于接受的欧美杨新品种作为退耕还林树种,在3,000亩河滩沙地上营造速生林,同时林下种草养畜,年产牧草每亩600公斤,使退耕地迅速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林药模式。平谷区黄松峪镇在林间空地上间种柴胡、防风、黄芩、金银花、西洋参等药材5,000亩,实行半野化栽培,并积极培育主导产品市场。据调查,林下种植中药材,折合每亩年收入500元~700元,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林牧模式。延庆县北张庄镇在坡地上栽植四倍体刺槐,林间种植牧草,发展奶牛、肉用羊等养殖业。四倍体刺槐的叶子和牧草,舍饲喂养牛羊,槐花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目前,该镇依托这一模式养牛100头、养羊5,000只、养蜂900箱,年人均增收900元。

(三)总结。根据具体的案例以及林下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发现林药、林牧、林菌等传统模式由于发展历史比较久,发展方式和手段等较为成熟,推广难度不高,容易成功,且效益可观。再进行一些合适的技术的引进将会有更多的产出。当然,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林下经济手段,甚至进行全新的试验,经营得当定会有不错的效益。

五、补充说明及政策支持的必要

(一)发展林下经济应因地制宜。专家意见是,发展林下经济,要考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如,林菌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适合在平原地区林木郁闭度较好的林地上发展;林药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尤其适合在山区林地进行半野化种植;其他各种模式也有其各自的特点,要根据地区特点发展,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相关市场需求。如果随意引进,不仅不能获得有效经济收益,甚至会破坏林地,反而得不偿失。

发展林下经济其种养模式可因时、因地、因气候、因市场而定,经营模式可公、可私、可合股、可联营等。

(二)科技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发展林下经济,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以种养加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的科技管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经营者要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教育科技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利用媒体进行科技指导,或深入基层进行讲学培训业务技术骨干、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等科技服务,并且及时召开由以种养加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林下经济经验交流会,以便交流经验、研究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做好这项工作,科技教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是关键和根本所在。

(三)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林农对于这些林下经济经营的前期投入来源。由此引出一个林改过程中相应配套改革的问题。事实上,配套改革已经成为林改的持久推动力。

1、林农的需求。对于集体林权改革,对林改完毕的地区,要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工作,帮助农民解决林地生产和发展问题。许多林农最苦恼的就是用林权证抵押贷款,但信用社却不给贷,因为用天然林抵押贷款的政策没完全放开,当地只给人工商品林的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国家在短期内对于刚改革完的林地进行政策上的限制是处于整体效果的考虑,包括不希望林地由散户最后集中到个别有实力的大户的手中等问题。对于一些想通过灵活方式经营的林农,受到了限制。

林权抵押贷款流程对于农民来说有些复杂,整个贷款过程要经过申请、登记、评估、审批等环节,如何让农民手中有证、合理用证,看来相关管理部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从农民们的需求上看,他们有“三盼”:一盼国家的政策能够长期稳定,农民们能尽快地详尽了解;二盼国家政策要适当倾斜,比如在林权证抵押贷款上,政府应该适度进行贴息,帮助引进资金以解发展林下产业的燃眉之急;三盼相关部门的服务要到位。

2、配套改革参考。事实上,集体林改的主体改革到位后,政府及林业部门应该紧抓配套改革。在这方面,辽宁省宽甸县可以作为典范。2006年7月,辽宁省宽甸县政府率先在辽宁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并有一整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成为集体林主体确权到户后,配套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业要素市场成立以来,已办理森林资源流转登记1,229份,流转面积23.9万亩,流转资金6,800万元;办理林权初始登记674份,面积8.5万亩;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登记110份,县农村信用联社放贷1,400万元,抵押森林面积22,829亩;还受理金融部门委托的评估业务,对4,175亩林地林木进行了评估,评估总额2,120万元;开展林业科技与法律服务、林业劳动力服务等业务。

六、期待

以上提出的一些浅显建议,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创造新的经营模式,给这场林改注入新的元素。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海英.浅谈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2]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黄启忠,朱建军,何大乾.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3.

[3]李金海,胡俊,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