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风气建设的认识范文

对风气建设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风气建设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风气建设的认识

篇1

关键词:两种力量;宋东京;城市建设;开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开封城市历史

开封的城市建设始于春秋,郑庄公命人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名曰开封,是屯粮储粟之地。战国时魏惠王把首都迁到开封附近,命名大梁并铸城墙,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商业都会。秦时设浚仪县,汉时属陈留郡,晋属陈留国,东魏在此设梁州,北周因城滨汴水名汴州。五代隋唐之时,随着大运河开通,开封因其漕运优势地位逐渐上升。唐德宗建中二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重建汴州城,并在此驻重兵。五代除后唐外都在此建都,北宋在此建都之前,这里已是经济军事重镇。

二、当时的矛盾

从晚唐到宋在东京建都这一时期,因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在城建方面出现了若干矛盾,而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开封。概括起来有两个:一是城市居住形态不适宜,二是人口增加商业发展带来的问题。研究普遍认为里坊制的城市形态到了唐代已发展到顶峰。自中唐以后,商品经济日渐繁荣,“坊内设市”、“凿墙开店”的现象愈发严重,可见里坊制已不适应城市发展。但因中央政府极力维持里坊制及晚唐国力衰弱,终无突破。开封从地方经济军事重镇到五代时的首都,再到全国性的大都市,人口猛增,加上庞大驻兵,居住拥挤问题严重。

三、两种力量

矛盾的发展孕育着变革,推动变革存在着由上自下和由下至上两种力量。自上而下即由统治者主导的政令和城市建设活动,短时间内改变城市的形态结构。自下而上即由个人主导的建设活动和经济行为,影响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最后达到量变到质变。

1、自上而下

由上自下最有代表性也最成功的例子为后周世宗柴荣对开封的改造。显德二年四月,世宗颁布了改建大梁的诏书,这一诏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城市建设思想,也开始了一个宏伟的改扩建计划。其后他又颁布了另一重要诏书,规定允许退后道路进行种树、掘井、修建凉棚等活动,有学者认为此诏书意义实际上肯定了百姓向街开门的合法性,根据道路等级退后一定距离,并允许进行低强度开发。该诏书第一次以法令形式废除里坊制。虽然宋初因循旧制曾企图实行里坊制但历史大潮不可逆转,宋仁宗庆历年间,里坊制终被废除。

他的改造奠定了开封城市的形态结构,为北宋时期东京的城市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此改造,东京三套方城,四水灌都的城市形态才终究形成。

2、自下而上

由下自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里坊制的瓦解,商业空间的发展,市民公共娱乐空间的形成。当时宋东京经济发展、政治地位提高、人口聚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专业行市也逐渐形成。这些新兴商业形式,渐渐打破了商业活动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人们破墙开店,街市逐渐形成,新的城市形态就此诞生。商业不再限制在“市”内,而是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形成热闹的商业街。城内也有集中交易的市,如因城市繁华区交通的便利形成了大的交易市场——相国寺,为点状的交易空间。商业运营也不再受时间限制,城内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和朱雀门外御街一带的晓市。

商业的发展催生了市民阶层的产生,街市空间为世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场所。最为典型的市民娱乐场所就是瓦子以及与市场结合的瓦肆还有简易的勾栏。到北宋末年,汴梁共有6处瓦子,最大的是潘楼街的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有50余座,瓦子中的演艺项目有数十种之多。这些场所不仅丰富了城市生活,还对文学、曲艺、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正是这些市民文化的兴起给高雅文化提供了新鲜的土壤,使得宋代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四、宋东京城对后世开封的影响

在两种人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宋东京创造了盛世繁华景象,这些景象被《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这些绘画和文字作品记录下来,今天仍被人们所称道。旧时的亭台楼阁,车水马龙虽然会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但一个地方繁盛时期的种种,会在曾承载它的地方留下永远的遗产和烙印。今天的开封在城市结构、社会文化方面还是能看到当初的影子,让人不得不惊叹记忆力量的强大。

1、城市结构

首先在城市结构方面,今天的开封古城墙是从明朝开始建造,其后屡有修缮,长度仅次于南京城墙,比西安城墙长。然而南京城墙并不完整,开封城墙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连绵古城四周,保存完整。城墙对古城的城市形态非常重要,一是因为它限定出老城界限,二是因为城门和主要道路的对应关系。虽然宋时的外城和运河已经不在,但明城墙的位置和规模大概相当于宋城墙的里城,所以还是可以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影子。

今天大相国寺附近仍是商业中心,铁塔、繁塔、古吹台这些城市至高点仍在,甚至人们会为了发展旅游重新以仿古风格建御街、金明池,试图恢复汴梁八景。开封城内的传统街区大部分为历史遗留下来, 纵横交织,以明、清时形成的居多, 间或有宋代街巷的踪迹。如今开封历史上留存的街道尚有“ 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 之说。这些街巷保留着历史的印记,如有些是以行市命名的,例如马市街、柴火市街,有些是以重要建筑命名,例如寺后街、鼓楼街。

4.2社会文化

虽然宋东京之后开封一直是区域中心城市,却一直保留着一些宋东京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闲适文化、皇城根文化、消费型城市、书画氛围浓厚、宗教遗存。闲适文化体现在开封的花鸟市场、宠物市场、洗浴场所和不计其数的大小餐馆、茶楼、小吃摊、夜市。

直到解放初期,开封一直是区域性商业中心,典型的消费城市,并且保留着夜市和早市。当时人们习惯于去相国寺附近的剧院看戏,在小吃摊过把瘾,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只不过今天剧院变成了电影院,晚上小吃摊位依然灯火辉煌。

今天的开封人中有很多喜爱书法国画,在市中心黄金地段,自清朝民国时期就一直存在一条书店街,在当时是卖笔墨纸砚的高档商业街,也集中了当时有名的书局,如中华书局、世界书局、鲍乾元笔墨庄、邱文成笔庄、梁苑锦南纸庄、环文阁、惠昌山房等。各种文房四宝应有尽有。在书店街上,绝大多数商家店容店貌、待人接物方面均能做到安静、文雅,让人走在街上即感受到其与商业街各异的浓厚文化氛围。

开封对宗教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市中心很小的范围内,可以看到道观、佛寺、基督教堂、清真寺等各种不同的宗教建筑。

五、结语

有人认为城市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时间内城市结构就能确定且难以改变,有人认为城市形态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自上而下人为力驱使下固然可快速形成城市结构,相比之下自下而上的力量不易觉察,但却悄悄地改变城市,或许这种力量和管理者制定的意图一致,让已形成的城市结构不断完善和丰满,或二者互相抵触,形成矛盾,等待下一次变革。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两种论述均是正确的。在关注物质形态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与物质形态相比、文化、习俗、非物质遗产更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城非那座城,人非那时人,记忆却还是永存。

参考文献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黄天其,文超祥.后周世宗城市建设思想探析[J]. 规划师,2002(11)

[3]田银生.宋东京汴梁城市新秩序的种子[J]. 城市规划学刊,2002(5)

[4]田银生.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7(10)

篇2

关键词:小学 班风 建设

班风是班级组织长期形成的言论上、情绪上和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指导,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努力构建优良的班级风气。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风建设的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学生真正信服班级管理者时,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班风建设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自然也遵循这个道理。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稳定了,才谈得上具体的班级风气建设。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尤其是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过程中,要就事论事,而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去讽刺、挖苦学生。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摒弃专制意识,学会民主化管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指出:“民主化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牢固基石。”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就是指班级中的大小事情都要和学生商议决定,班主任在这其中充当一个积极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班干部选择问题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选举权利,让学生自由选举自己信任的班干部。这样学生不仅选举出了符合自己心愿的班干部,也有利于促进班集体的和谐,班级风气的民主和谐。

二、班级制度建设是班风建设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良的班风来自于班集体中的活动准则,来自于通过规章制度体现的各种要求。这就要求班级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要健全,要明确具体,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班规班纪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切忌大而无当;制定的过程必须民主化,可由全班学生在班会上共同商定;实施的方法必须恰当,可由班委会在学生和班主任的监督下实施。再有,班规班纪一旦制定后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能因为学习好的学生触犯了班规班纪就可以免受批评;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带头遵守班规班纪,确保其在班级成员中的权威性。只有这样一以贯之地施行,才能真正使班风的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逐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纪律意识,进而为优良班风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带动班级风气的转变。

三、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风建设的重要方面

班级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同样说明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对班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班级文化可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通过黑板报等形式。比如,去年我刚带的一个班学习的学生做事情不够团结,班集体凝聚力也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周五的课外活动时我组织了大家进行拔河比赛、接力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并在比赛的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如此反复几次,学生开始变得团结起来,班级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

四、学风建设是班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所以班风建设必须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班风建设的成败首先体现在学风上。事实证明,学风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素质的反映,而且也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状态密切相关。好的学风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那怎样建设良好的学风呢?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实践经验。建设良好的学风,首先要求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我经常进行家访、电话家访以及积极同其他任课教师交流沟通,通过这些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全面情况。其次,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比如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其他课外活动时间,主动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同学生聊天,进而了解到班级新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最后,以掌握的具体学生资料为依据,分析学生当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如召开主题班会、找个别学生谈心等,进而确保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五、班会是班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班级风气建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班会可有可无、班主任不重视在班会中进行班风引导、教育工作,这个班的班风就很可能会不好。

首先,作为班主任,应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实际问题之上,有针对性地组织班会的主题、主要内容。我所带的班级有一段时间学生总是喜欢攀比,比谁的衣服漂亮、谁的鞋子是名牌、谁的书包贵。认识到这种现象后,我组织了以“正确认识攀比现象”为题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告诫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阶段,应该降低自己的虚荣心,懂得节约,懂得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提倡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比赛,并设置了综合成绩、单科成绩、最佳进步奖等几个奖项,把学生之间这股相互攀比的风气引导到了学习之上,班风也好转起来。

其次,在班会上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实现对班风的整顿和引导。班会是集体平台,学生一般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班主任在班会这个公共场合表扬某一学生,不仅会对这名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也会带动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学习,进而带动班级风气的好转。同样,班主任在班会上对某一不良事件或不良风气进行批评时,也会在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进而达到阻止班风恶化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2]胡小萍,叶存红.班主任工作技巧与班级管理艺术[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1).

[3]侯毅.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知[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篇3

地点:六号教学楼xxx

主持:班长 学习委员

与会老师:辅导员

与会班级:xx级市场营销本科2班(全体同学)

主要内容:

一、辅导员老师说明这次主题班会的目的与意义:

(1)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2)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尤其指学生对待课内课外学习的态度。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从广义来说,学风则包括与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相关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还包括教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同时,还包括学校的学术风气和教师的治学态度,等等。学风的内涵是学校领导在树立治校理念、教师教学与治学和学生求学过程中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它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取的学习精神、刻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方法、严明的学习纪律等,还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二、班长主持班会正式开始:

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紧紧围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风、学风”、“班风、学风建设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优良的寝风、班风、学风”等开展主题发言和讨论。关于寝室建设,寝室长代表程洋、刘文博在发言中谈到:寝室建设是班风、学风建设的关键点,寝室应该建立起“寝室长负责制”,寝室卫生、寝室环境、寝室的学风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应建立符合我们班特色的寝室公约,班级工作应重视寝室长的作用发挥,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所有的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在寝室学风建设上起到表率作用。关于班级的日常管理,班长葛天爽通报了前四周班级的考勤状况后指出:班级管理是保障班风、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班级公约是制约班级的要素,每个人都要遵守并维护班级公约;严格执行班纪班规是保证全班学生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本学期开始班级工作实施量化管理,严格执行考勤、晚归、寝室卫生、班级活动记载和通报制度;以后要发挥团队建设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以这些团队来带动十本2班的学习风气。女生代表李敏同学在发言中指出:女生在考勤方面做的比男生要好,一直都做到不迟到,不旷课,希望全班能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同学们自由发言,现总结如下:

(一) 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班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二) 全员发动,形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取得联系,以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指导。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三) 培养骨干,形成核心。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一个一职,分配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平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实行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对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同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建设良好的班风作出贡献。

四、接着学习委员进行了总结讲话。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应对策略

引言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1.对学风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学院定位发展、专业建设、招生与就业、上规模、上基建与增设备等方面,对学风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学风建设问题不够重视。

2.高职教师队伍的教风问题。学风与教风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密切相关,我们通常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规律,教师应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换言之,“学”取决于“教”。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如高职院校原有基础差、教育模式陈旧及相对落后的专业建设与改造等,都影响良好学风形成。

3.社会环境和风气对学风建设的影响。社会舆论、社会评价趋向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金钱诱惑与消费攀比使部分学生失去平静的心境,学习兴趣下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可以说,学院周边环境和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思潮是学生产生厌学之风不可忽视的原因。

4.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且动机不强。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基础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纪律松懈等各种原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消极、懈怠甚至否定的厌学情绪,容易形成不良的学风现状。

二、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原因探析

1.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当前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紊乱和道德失范、不良社会舆论的鼓噪,影响学生的求学风气。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普遍对英语、计算机等实用性强的技能性科目趋之若鹜,对人文等基础学科则缺乏兴趣。部分招聘单位不再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涨,学习风气不浓厚。

2.教育政策的影响。首先,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院校招生门槛一降再降,众多缺乏学习基础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殿堂,高职院校学风问题可谓“先天不足”。其次,与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相悖的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认同和评价的偏差,客观上打击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习惯于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的学生,面临相对宽松的和富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往往缺乏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

3.学生自身的因素。首先,学生普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误区,以为进入大学就摆脱了繁重的功课压力,面临人生目标的真空期,处于一种无规划的迷惘状态。其次,学习基础和方法的问题,基础差导致学习困难,从而形成无所谓混日子的恶性循环。再次,专业情绪也是影响高职学风的突出问题。调查显示,部分冷门专业的高职学生学业兴趣明显偏低,畏难厌学情绪明显,学风不良问题突出。最后,特殊群体学生学风问题有待关注。据部分院校心理健康中心调查,职业院校心理障碍、贫困学生的比例较高,这部分学生更易成为学风建设的薄弱环节。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应对策略建议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很重要,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专业教育,以达到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真正热爱专业、积极努力塑造和提升专业素质的效果。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才会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创造佳绩。专业教育过程中避免一味说教的教育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2.严格班级管理。强化学风建设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元,学风建设要高度重视班风建设,严格班级管理,细化考核和奖惩指标,展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培育勤奋刻苦、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形成良好班风,并以点带面,以班风促学风。

3.加大考风建设,以抓考风促学风。考风不正,影响学风建设。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靠考试不择手段、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而对平时刻苦学习较好的学生,发现未被抓获的作弊者考试成绩比自己还高,心里很不平衡,如此学习哪有动力,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学风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保证。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养成了懒散拖拉的习惯,不遵守学习纪律的现象增多,有的上课迟到、睡觉、逃课旷课,有的沉迷于电脑游戏上课提不起精神,到考试时靠作弊混日子。因此,学校抓考风促学风的举措势在必行。

4.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教改促进学风建设。首先,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和实践环节等。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做好每个环节,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辅导学习困难者。其次,创造外部条件和环境,使学风建设的成果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和表现。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参与其中,更需要学校从宏观层面建立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在学风宣传、学风活动、学风行为规范等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学风观念,让学生知道迟到早退、旷课、违反考试纪律、成绩差等是可耻的。

四、结语

要从本质上促进高职院校优良学风建设,改变学习氛围不浓、学习风气不正的局面,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各个部门、全体师生等的共同努力。学校需要根据新形势下学生的特征,兼顾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目标要求,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大制度建设,严格奖惩制度,,稳步推进各项学风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江涛.高职考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教学研究,2010(6):110-111.

[2]刘静.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教研究,2009(12).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63-01

摘要;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课题、有序的教学层次、有趣味的教学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整顿课堂风气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成才意识,课堂风气抓好了,会给整体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培养出求真务实,积极上进,心无旁骛的好习惯。

关键词;学风建设;课堂风气

各大高校历来都是把学风建设作为了重中之重,学校领导也都认识到了,要在各个院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首要的就是要搞好学风建设。学院只要有了良好的学风,老师的传授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如行云流水般开展得自然而流畅。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也能起到强大的导向作用。

在这里,我着重强调的是校风建设中的课堂风气的整顿。

大学课堂已经在中小学约束中的传统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第一大改变:中小学各主干科目都在同一教室上课的方法已被大学打破。在大学,学生需要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安排,到不同的地点上课。第二大改变:中小学老师把各种繁杂的知识点揉细后交到学生手里的方法已被大学打破,大学的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的一个点睛。深入的分析理解、系统化的认知、相关内容的广泛涉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几乎都扛在学生自己肩上。适应这两大改变的核心方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成才意识。怎样提高呢?当然要首先考虑整顿课堂风气。

下面具体讨论:

一、严整课堂风气的方法及其运用

⒈严整课堂风气的方法:

强化教学老师在营造良好课堂风气上的作用。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主要的关注点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以及他所教授的课堂内容。大学的课堂上,许多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玩手机。而老师对于诸多类似的情况基本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这当然会让有害病毒蔓延,甚至会助长。当然,我所强调的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而不是让老师去管理,做事得将就主次。比如新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课题、有序的教学层次、有趣味的教学互动等等,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心不在焉,关注于旁门左道了。

强化学生干部在营造良好课堂风气上的作用。大学的课程很分散,比如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是整个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课。这样一来,每堂课的人员不固定难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这是我就建议,不同的课程分别设立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除了可以辅助老师加强教学外,重要的是可以起到一个平行管理和心理沟通的作用。对于在课堂上务于它事的同学,学生干部可以在课后进行提醒和劝解,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整个课堂的风气。这样一来,课堂上有了监督的力量,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课堂的风气也能更上一个层次。

强化个人榜样在营造良好课堂风气上的作用。新时期的大学生最突出的就是群体压力所带来的从众特点。一个班级在上课期间,如果有优秀的学生作为首发力量,在第一时间呼应老师,在第一时间使课堂活跃起来的话,就会带动相当一部分自觉的学生加入他们的行列。在这个时候,少数不自觉或自制力不强的同学就会感到群体的压力。为了避免孤立,很大可能就会慢慢适应,并且向优秀靠拢。

⒉严整课堂风气的运用:

严整课堂风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到学生正式行课的课堂。其次是运用到学生的延伸课堂,比如各种主题演讲报告的课堂、课外实践的集体课堂,最后还可以运用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习室。如果能合理巧妙的把严整课堂风气运用到各类课堂,充分在整体营造出积极向上,活泼灵动的学习氛围。我相信,我们能够处处都闻到学习的清香。

二、严整课堂风气对学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个大家广泛赞同的道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成果,在课后可能要花上三倍甚至多倍的时间才能学到。所以,强化课堂风气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求知来说无可比拟,地位举足轻重。抓好了这一关,才能有更深的突破,而且在抓好课堂风气的同时也能带来诸多好处:

1.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来源。学生一旦有了热情,搞起学习来自然就能充满力量。这种热情,永远是棒打不来的。因为这种积极性发自内心,无可替代。同时,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充满好奇心。在求知这一点上,永远都喂不饱。良好的课堂风气不仅能把学生的这种兴趣充满课堂,更重要的是能延伸到课后,无穷更无止境。

2.从侧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任务。课堂风气抓好了,学生就会如鱼得水,不会轻易受到外来影响。这样一来老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会顺顺当当,不卡壳,不断带。就能自然而然把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了。学风建设自然就更上一层楼了。

篇6

关键词:高校 学风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20-02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学校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书育人、考试风气以及宿舍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加强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和舍风建设对各高校来说始终是应该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 高校人才培养中影响因素的内涵及作用分析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是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校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把师生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良好的校风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可以促使师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学风是一种风气氛围,也是一种群体行为。良好的学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学风还可以内化为向上的精神动力,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

教风即教师的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风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良好的教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良好的教风可以带动学生的学风,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考风即考试的风气,是指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者对待考试的态度和对待人才质量标准的态度。考风是校风、学风、教风的集中反映,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考风可以发挥指挥棒的“导向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人才观念等“学风”向积极、主动、向上的方面转变,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等“教风”向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1]。

舍风即宿舍的风气,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彼此之间在文化教育、情趣、价值观等方面相互接纳,由一定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状态[2]。舍风是校风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学风在学生宿舍的直接体现。良好的舍风有助于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融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推动整体校风学风的建设与发展。

2 影响高校人才培养各种因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在校风建设上,部分高校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对校风建设的重点难点认识不清,建设措施落实不力,建设合力尚未形成等;在学风建设上,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成长目标不确定,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屡禁不止,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沉溺于恋爱、网游而荒废学业等;在教风建设上,部分老师表现出了教风不够严厉,师德不够崇高,治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在考风建设上,考试作弊行为较为严重,存在代考、夹带、抄袭、传递、偷看、发送手机短信等现象;在舍风建设上,对舍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相关机制和队伍的建设力度仍比较薄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的实效性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进一步解决。

3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对策

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和舍风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五个重要因素,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的。因此,高校需要把这五“风”作为一体来进行建设,充分形成工作合力,即“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校风建设是根本,学风建设是核心,教风建设是关键,考风建设是保证,舍风建设是基础。

校风建设是根本。加强校风建设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师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的文化品位,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经常举办各类学术文化活动,邀请本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主讲,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演讲,传授各学科的最新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要根据学科、专业和年级特点组织各种专题学术讨论会、学科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外语角等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还要支持、指导学生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书法讲座及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于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之中,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3]

学风建设是核心。加强学风建设要明确高校的育人方向,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并主动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努力。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生存的需要、竞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进而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风建设中;要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学生考评激励办法、文明班级创建等制度,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加大对学科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与投入,使学生在各类高水平的竞赛中赢得荣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在学风建设中还要高度重视入学教育,通过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主要课程、本专业的学术及实践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这些会对学风建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风建设是关键。加强教风建设重在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的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要从敬业(社会责任)、勤业(治学态度)、创业(创新精神)、乐业(道德情操)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加强,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倡导忠诚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长的表率、人生的楷模,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广大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各类学习、培训机会不断地学习,扎实基本知识、强化专业知识、接受最新科技成果、完善知识结构;要通过走访、调研,借鉴其他高校的讲授方式,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还要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风建设是保证。没有好的考风,就没有好的学风;没有好的学风,就没有好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考前动员、案例教育、成本分析教育等,增强学生严守纪律、努力成才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要加强对考试的管理监督,通过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场座位安排、严格评分标准,建立完善的命题、监考、阅卷等管理制度,对违反考纪的学生,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要积极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加大计算机随机考试、撰写课程论文、或者开卷考试的力度,从技术上加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难度,从根本上避免学生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舍风建设是基础。舍风是校风学风的微型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非常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加强舍风建设,首要是转变高校管理者对舍风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其次是要保证学生在舍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各种学生团体组织,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要加强宿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威望、责任心强的宿舍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包括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骨干等;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舍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团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要以创建优良学风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宿舍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宿舍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

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和舍风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又从整体上互为补充,五者必须融为一体。创建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和舍风“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坚持以校风建设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教风建设为关键、以考风建设为保证、以舍风建设为基础,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常抓不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伟.从高校考风、学风、教风建设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26-28.

[2] 丛培宇.浅谈大学生宿舍舍风建设的重要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92.

[3] 陈冀南.高校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及对策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83-86.

篇7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学风建设 学习 学生

1、何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专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 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从事的职业,它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它指的是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 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学生自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更多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教育者强加于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 而是在一定的指导下,大学生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 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

2、高校学风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的外部反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既弥漫于无形,又可观察于有形;就其体现形式而言,学风既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具体体现,又是学习者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能否成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一般来说,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包括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里所谈的学风主要是指狭义上的。

3、以职业生涯为切入点加强学风建设意义所在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与不足,对自己的性格类型和职业兴趣有一个清晰了解,包括对价值观和技能的探索,最终设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在大学阶段,有了明确的规划,清楚职业需求,就会有动力去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激励自己为追求良好的职业条件而去打好扎实的基础。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哪些才是该学的、该做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念,而不会陷入盲目学习的泥潭中。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经历一次有效的全面的“自我认识”,学会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一些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不良的学习行为也会有所改观。在教育上,让意识到团体荣誉感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班级的纪律和增强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养成踏实好学的风气,使学生具有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求知探索的能力。

对专业不满和学习缺乏目标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们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增进专业认同感,调整职业兴趣和择业标准,就有利于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增强的职业危机感,激发的学习潜能,学生才会更积极参与有利于就业的课程,除了专业知识,他们还会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参加各类教学活动。教学相长的一个前提是把学生当作学风建设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职业规划教育则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夯实学风建设

4.1 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作为创建良好学风的手段和平台

近年来,由于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在求学目的、求学态度、认知方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诚信不足、情绪浮躁等不良风气倾向,以致学风问题成了高校的通病。然而,过去传统的学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已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不是传统的提高师资力量、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教学条件等方法能够解决的。“再好的饭菜, 若无饮食的欲望, 是无法解决饥饿的”。大学生若无一定的需要和路径, 是无法自觉培养自身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所以创建良好的学风,不能只靠外部因素来解决,应从内在的、自身的方面来考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和外界、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4.2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大学时期

学校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但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仅能提供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或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等事情,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少触及,特别是未能从新生入学开始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者效果不明显。基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供需之间的矛盾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利于大学生短期和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近日,和政法委机关同志共同学习了《党风政风四季教育》夏季版。通过学习,我对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发现了一些不足,获得了不少教益,就此谈谈几点感受: 

一、个人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开展抓党风、促政风学习,我对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通过学习,能够认真剖析自己,正视不足,勇于改正缺点,纠正错误,促进工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公平、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廉洁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党风政风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让我认真学习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学廉洁自律方面的先进,进一步加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  

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按照政法机关工作职能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通过学习教育,重点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公仆意识;二是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不敷衍塞责,拖拉攀比;三是同事之间不能相互拆台,做到全面一盘棋,整体一个音,行动一个调,实践也证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建设,确实达到了转变个人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效果。在工作中,能发挥主动性,勤奋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三、虚心接受群众意见,把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对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整改工作。通过学习,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 

篇9

“八荣八耻”是××年月日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代表时,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八荣八耻”在两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版权所有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乃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是匡正当前从政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同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版权所有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篇10

[关键词]政行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13-01

一、政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党政及纪检监察部门对政行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围绕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转变和改善政行风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是结合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和倡导“六种”风气,通过调查研究,发展政行风建设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思想认识问题

政行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在全市上下还没有得到普遍认识和重视,缺乏站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政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识。例如,个别乡镇街政府和部门常常把加强政行风建设当成是纪委独立主抓的工作,只有纪委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严查明管的事关政行风建设问题,才去花心思研究如何办理,下力气抓好落实。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极个别地出现打球、搞折中,甚至有意无意触高压线,影响政行风建设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认识上的偏差。

(二)领导作风问题

领导作风是政行风的风向标。当前,在领导作风上,个别单位和个人还存在着忽视调查研究,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的问题。例如,在忽视调查研究方面,表现在一些措施的出台和具体事宜决策上,事前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凡事凭经验,想当然做出决定;事中缺乏必要的跟踪反馈,发现失误碍于面子不能及时纠正,导致一错再错;事后不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将错就错,给工作造成损失,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影响,给群众造成伤害。

(三)工作态度问题

对于肩负着行政职能甚至窗口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政行风。当前,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个别单位和个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三难”问题越是基层政府部门和单位组织越是表现突出,而政务大厅等窗口却相对情况较好。产生基层“三难”问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基层情况复杂。各种矛盾纠结凌乱,单独靠简单的制度规定办事显然不切合实际,稍不留神就会引起群众非议,个别基层单位为了回避矛盾,拖延问题,往往采取不作为的办法,使群众感到“门难进”,给政行风建设带来第一个影响。二是基层公职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对于行政事项自身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够,在办事过程中不能给群众明确的解答和及时的处理,使群众产生误解。个别办事人员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使群众感到“脸难看”,给政行风建设带来第二个影响。三是基层群众自身对政策的解读能力差,解读途径少。

二、对策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倡导“六种”风气,着力解决政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对策是:

(一)强化大局意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深入系统地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吉林省委“三十二条”规定、吉林市委“三十一条细则”,围绕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统一思想认识,把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和观念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去。在纪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突出肩负着行政职能,具有窗口效应的单位和个人在政行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政行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主动融入到经济发展大局中,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找准定位,制定工作目标积极作为。

(二)加强作风建设,解决领导作风问题

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好的作风是干出来的。在解决领导作风问题上,建议围绕解决中央提出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方法,改进领导作风,促进政行风建设。

(三)抓住重点问题,解决工作态度问题

篇11

【关键词】辅导员 高校 学风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2201

引言

所谓学风,指的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都十分明确,能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的一种学习风气。从某种角度上看,可以把学风看作是一种氛围或者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学风的好坏与自己学习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学风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学生往后的成长也大有裨益。学风是一种高校文化,它能体现高校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的学习概况,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狠抓学风建设,将其视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事物不断涌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良风气的形成变得十分容易,大学生普遍缺乏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加快学校文化建设的步伐。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前景不容乐观,正面临者极大的挑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如今,很多学生并未在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普遍缺乏远大抱负,在为自己制定人生规划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很多大学生正处在一种对就业恐慌,对学习缺少激情,对生活缺少热情的状态中,其未来发展令人担忧。[1]对于新生来讲,他们刚刚脱离了紧张的高中生活,迫切需要能够释放自己的空间,而看似轻松的大学生活正好能迎合其切实需求。刚开始大学生活时,学生们大多数都不能很快就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至于学习节奏的适应,就显得更加艰难了。这种状态一旦跨度过大,很让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退,注意力分散,原来高中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也被弃之脑后,开始忙一些其他事情,不再是学习至上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大学就是以后步入社会的一个简单的过渡阶段,只要有了毕业证书,大学学习的目的也就算达成了,这是十分荒谬的。

(2)在高中时,学生都一心想能取得好成绩,对于专业的了解研究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对于各个专业的知识都十分缺乏,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存在跟风的现象,同时由于受家庭、学校、亲朋好友的影响,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甚至是十分厌恶的专业进行学习,所以,在专业学习时,排斥心理逐渐产生,再加上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使得大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听讲时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低下。

(3)有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显得很迷茫,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清晰,致使学习过程中,未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不够,自我约束能力欠缺,自控能力弱,对于学校学习只是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学生存在“慢慢熬”心理,认为拿到了大毕业证书就是大学生活的终结,是自己学习生涯的结尾,心想今后通过自己的毕业证书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学习的好坏并无太大影响。这种荒谬的学习动机致使他们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考前玩突击,实在是没招的同学甚至选择在考试过程中作弊。

(4)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辅导员的精心指导,[2]很多大学生慢慢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然而,在自我控制、抵抗外界干扰以及独立分析事情方面的能力依旧很弱,社会意识差,心理抗打击的能力薄弱,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也亟待加强。有些大学生由于受不良风气和环境影响,终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外界的娱乐生活中,现今,沉迷网络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周边随处可见,有些学生由于沉迷的太深,致使学业荒废,无法继续完成在校学习,误了自己的前途,伤了家人的心。

2.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上的作用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显而易见。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其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三观”的养成,学习态度的端正,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影响甚远。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

(1)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狠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方面的作用相当显著。要想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发现有学生遇到政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区分和处理。同时,辅导员还应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肩上所背负的任务以及所需要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感,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新时代迫切需要的四有新人。

(2)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若想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学校应该制定出一个公平、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仅仅靠给学生开几次班会是无法使学校风气良好的。良好风气的形成,仅靠个人是不可能实现,它需要学生和老师以及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学生与老师间不可或缺的关键媒介,辅导员必须调动学校各方的积极性,使他们响应建设良好学校风气的号召,为良好学习风气的建立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了这个点,辅导员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策略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3)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

之所以要打造良好的高校学风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风建设中,学院领导、广大师生都是其必不可少的主体。一旦良好学风建立,学生能够从中大获裨益。学生是学风建设中最重要的主体,因此,辅导员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加强学生的学风教育,积极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深谙其中规律。对于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不管是因为学校管理好、还是教师尽职尽责以及校园环境优雅美观,都仅仅是良好学风建设的外部因素,要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端正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产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观念,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因为学生本人才是良好发展的内因。居于这一特点,辅导员应该擅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学习成长不光与外界环境相关,与自身的努力更是密不可分。

(4)指引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加强专业教育

现如今,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他们缺乏对所学专业正确认识的能力,有些学生甚至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学习劲头低下,因此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尤显重要。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指引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踏实进取。[3]对于专业教育的实行,还应该遵循持续性原则,不可间断性教育,因为专业的认知本来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育起来也会比较难,进行持续性教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正视自己专业的和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素质型人才。

3.结语

总之,良好学风的形成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良好学风的形成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规规矩矩的,我们要在学风形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要靠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方能共渡难关,共创佳绩。辅导员是良好学风建设这项工作的重要人物,作为辅导员,要系统了解学校情况,结合学校相关规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体现辅导员在良好学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镜怀.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9).

[2]张万春,周晓东.浅谈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0(24).

[3]黄德杰,韩子玉.浅谈新生入学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篇12

一、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风气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主流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代表、体现着社会成员的整体面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首先,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经济进步的加速器。根据唯物史观,经济是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迅速发展能够不断增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的品种、规格,提高其质量,扩大其应用范围,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提升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凝聚社会成员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其次,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政治文明的助推力。政治文明作为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的进步形态,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环境。它要求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同时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观念。

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减少政治越轨行为,有效遏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利益矛盾,促进政治清明。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提高社会成员政治参与和监督的自觉度,使社会政治系统更为健康。再次,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文化繁荣的标志杆。文化繁荣是人民生活进步的内在要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良好的社会风气意味着人的心理、思维、伦理道德和信仰理想等步入现代文明所要求的理性,形成对发展的精神支持,具体表现为对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的认同及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为预定的总目标而尽力。社会成员一般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接受某种思想理论并以此为依据从事社会行为。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反对、抵制和打击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渗透行为,防范社会基本文化倾向被侵蚀,促进社会文化事业。最后,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从现实和长远意义上看,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不和谐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人们之间由于受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双重交织的影响而存在着比较深的交往障碍,人身之间的不平等、淡漠、隔阂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社会风气有待改善。提倡建设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正是立足于要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种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促使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风气好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风气建设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社会风气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内在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风气,重在建设。同志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一定的荣辱观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现实生活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中,善恶不分,对错不辨,究其实质乃是代表着一种错误的甚至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强调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能够从深层次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形成一种稳固的良好社会风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们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一种肯认科学、发展至上的新型社会风气。科学发展同时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重视现实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的荣辱观能使社会成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社会发展中不必要的代价,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良好的社会风气呼唤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如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平等精神、竞争精神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好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时代性课题,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风气建设,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通过道德和制度双向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推动社会风气建设,需要从道德和制度两个大的方面双管齐下,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在先进文化建设中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道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定性,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道德的永恒主题。道德手段的特殊性体现在它的非强制性、广泛性、低成本性上,主要通过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等非强制性力量来起作用,其效果可能是内化的、潜在的、长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系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处理好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推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可以从根本上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氛围。社会和谐实际上就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有序性,即社会主体、社会活动、社会行为在社会规范体系内融洽协调。诸多社会问题产生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源还是在于制度不完善。当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条文完善而合理时,人为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将大为减少,形成可供遵循的社会规则体系,使人们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篇13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博学文,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学风有广义的学风和狭义的学风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含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则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可见,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也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

学风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而要加强学风建设,须理清这六方面的现状,并找出原因。

1.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首当其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确实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推动行为,这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而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士官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学员在日常的学习中并没有树立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笔者对某系300名学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20%的学员有着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80%的学员则认为自己没有太明确的目标。试想,如果学员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那么在学习中就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势必会影响学习结果。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点:一是学员年龄相对较小,入伍入学或是父母的意愿,或是一时兴起,自己缺乏明确的目标;二是士官学员的学历层次、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习难度加大,导致初定的学习目标实现困难,再加上缺乏恒心、毅力,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没有目标、混日子;三是任课教员、学员队干部、学员家长对学员缺乏有效的引导。

2.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体现于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情感的浓厚程度、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军校的管理虽然也很严格,但相对部队要宽松很多,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目标,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偏差,从而无法适应士官职业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导致学员丧失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感降低,部分学员产生了考试只求“及格万岁”的心理,甚至无故不参加考试,认为不及格也无所谓。

3.学习纪律

这是促使良好学风形成的外部因素,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始终一贯性。严明的学习纪律,有利于学生自觉维护正常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秩序,对优良学风的形成起到强有力的保证作用。严格而明确的学习纪律是学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也是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保证。而对学员的学习纪律,制度不合理、宣传不足、落实不力、持久度不够、执行过程中时紧时松、没有完全实行“奖优罚劣”,使得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到压力和动力,久而久之,个别学生也就不把这些纪律放在心上。还有一部分学员看到少数学员钻了空子,认为是得了便宜,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其结果是,在放任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长此以往,导致所谓的学习纪律只是一纸空文,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差,从而影响学风建设,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4.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一个人学习方法得当,会少走很多弯路,容易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并易形成对学风的趋同意识。大部分士官学员都是中学毕业后入伍,然后考入军校的,而士官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中学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学员还未从中学时期老师授课方式中转变过来,不知该如何主动学习。这部分学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目的性,基础知识薄弱,随着专业知识不断加深,感觉束手无策,自己也逐渐滋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自暴自弃。另外,有的教员心态浮躁,重视科研学术、重视职称评审,对待教学态度马虎,责任心不强,对学员的学习缺乏耐心的指导、对学员错误的学习方法不进行及时更正,导致学员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5.学习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活动倾向。学生的学习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对知识的兴趣,只有在充满学习兴趣的气氛中,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学风,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相辅相成,而学员学习的专业存在和原部队实际岗位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导致学员存在一种学习无用论,辛辛苦苦学习几年,回去也用不上,不如不学、混个毕业、得过且过,毫无学习兴趣可言。有的学员队干部的管理方法教条,和学员缺乏有效而及时的沟通,导致学员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劲头、学习兴趣。有的教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因此课堂教学气氛沉闷,造成学员学习兴趣下降。

6.学习效果

这是判断学风好坏的终极标准,也是学风内涵的最高层次要求,与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连,是衡量人才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对学风的纠正和重塑起着反馈和调控的作用,因此学习效果是否真实显得尤为重要,这即是要有合理考核方法,严明公正的考核环境。目前,士官学员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甚至部分学员考试不准备,就等待下学期初补考,他们认为那样监考比较松,在补考中通过远比正式考试来得容易,甚至在学生中流传着平时期末考试通不过没什么大不了,在毕业前补考都能够通过拿到毕业证书的谣传,对学风建设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员投学员之所好,降低对学员的要求,考前故意漏题,监考不严,放宽考试评分标准,不仅影响了对学习效果的评判,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学习风气。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不仅是学员的事,也是教员的事、队干部的事、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事,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学风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多种举措的落实。因此学校要把学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思想教育,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经常性重点工作来抓。让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在教学、综合演练、部队实习等各个环节培养优良学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风建设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每年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利用士官报、板报、广播、宣传橱窗、条幅等舆论工具在全校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召开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和学员学习经验交流会,表彰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制定合理学习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制度

严格落实合理的学习管理制度是学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也是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保证。为了制定合理的学习管理制度,学校需花大力气,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积极开展学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认真分析新时期、新环境、新条件下学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制度需明确学员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纪律的约束、学习方法的形成、学习效果的评估,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把各项学习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做到齐抓共管、人人有责、奖罚分明、不走过场,形成学员爱学习、讲学习的良好学风。

3.深化教改、课改,重视师德师风

深化教改与课改,将教学和部队实际岗位工作结合起来,了解相关专业的部队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开发适合教学的校本教材,加强教员和部队技术人员的互动交流,选派教员到部队实际工作岗位代职,邀请部队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增强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安排学员到部队进行实习,使学员明确学习的目标,拥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师德师风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重视教员的师德师风。教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员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员必须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端正教学态度,恪守职业道德,强调奉献精神,强化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将培养学员的优良学风看成是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率先垂范和言传身教,最终实现优良的师德师风来带动学风进步的目的。其次要重视学员队干部的师德师风。学员队干部是学员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学员生活上的导师,可以说每个学员队都有着学员队干部浓烈的印记,有什么样的队干部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员,因此加强学员队干部的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具有理论素养,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既能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能做学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双师型”学员队干部队伍,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结语

篇14

20xx班级学风建设计划书范文1学风是学习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班风是这个班级所有成员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这个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学风、班风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正气充盈、积极向上的班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其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良好的班风学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态度和方式。只有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学生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才能让学生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是人的成长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好作风的形成,甚至一生中对事业的态度,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风以班风形成为基础。但学风又以学习重心,并促进良好班风的发展。所谓学风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班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丰富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生态环境重要内容。

班级班风的建设分为卫生,纪律,学习,班级荣誉,集体活动。卫生方面:每个宿舍要注意宿舍的卫生问题,营造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纪律方面:要注意上课迟到、早退等现象,提醒同学们遵守校规班规。学习方面:要坚持早读,进行早读登记制度,不定期的举行一些班级比赛,如辩论赛,表演赛等。班级荣誉方面:积极参加院级班级间的比赛,为班级争光,认真准备考试,提高班级平均绩点,积极备战四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保证通过率,为班级荣誉做贡献。集体活动方面:除了参加学院的活动外,不定期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家庭聚餐,一起去郊游烧烤等。

在此,对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有以下一些看法:一:严抓考勤制度。班级可以成立学风、班风建设执行小组,加大考勤督察力度,动员任课教师做好课堂考勤,班级做好自查记录。二: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班级定期召开学风、班风建设班会,讨论近期班风学风建设情况,并讨论其好处。我们要打好专业知识基础拓宽学习领域,通过英语与计算机通过率。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和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我们是集体的一分子,集体的荣辱与自己息息相关,集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集体的荣誉是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得到的。学生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想一想这件事是错是对,对集体荣誉有无损害,强调我们班级是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纪律性强的班级,如果哪个同学做不到这些,便使我们的班级形象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对集体荣誉有所损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

20xx班级学风建设计划书范文2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然而良好的班风不会自发形成。要培养良好班风,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开展活动,增进团结。

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应该贯穿在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可采用评选"班级之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方法是开学初就公布评选的内容和方法,按规定选出班级里"最关心集体的同学、学习最勤奋刻苦的同学、最受欢迎的班干部"等。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被评选上的同学倍受鼓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没选中的同学也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下次选中,使班级里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好风气。

全员发动,形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取得联系,以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指导。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培养骨干,形成核心。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一个一职,分配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平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实行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对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同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建设良好的班风作出贡献。

个别教育,溶入集体。

一个班集体是几十个人的集合体。由于每个人成长过程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纪律观念、能力、气质、性格、心理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自发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和风气。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树立和培育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采取一致行动,为集体利益而奋斗。

重视舆论,建立规范。

舆论是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作用有:一是直接影响学生个体道德认识的提高,增强是非观念;二是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的源泉。研究表明,学生集体情感因集体正确舆论是否形成而造成的差异大于因年级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三是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因此必须重视集体舆论这一集体成员变化的"晴雨表",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正确能使正气发扬,不正之风不得施展,以至不能存在,这是形成班风的基础。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相互强化、相互影响的。

班级规范实质上是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有约束作用,能使学生在对它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它和正确舆论都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准绳。班级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班级制度(如作息制度、卫生制度、住校生生活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团队行动制度、班级干部责任制度等);守则(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一日常规等);纪律规范(如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的要求等有关纪律);约定俗成而为大家一致遵循的不成文的准则(如主动为集体办实事、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等)。

加强训练,养成习惯。

按照班风标准制定出来的班级规范,一经确认,师生必须处处遵守,不允许有任何违反行为。学生中出现反复,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是不奇怪的,关键在于出现反复就要反复地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过这样艰苦地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比如读书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艰苦勤俭的习惯、热心助人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学生这些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班级集体好风气形成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班级的特点,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固的班级集体。

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班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20xx班级学风建设计划书范文3一、良好班风的界定: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良好的班风。所谓班风,就是班集体成员按照班集体所制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班级共同目标,经过大家的努力,逐步形成的自觉行为习惯和风气。良好的班风是指班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道德标准的作风。

二、良好班风的影响力: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和个人发展的好坏。团结文明、积极向上的班风和严谨刻苦、勤思善问的学风是整个班级建设和形成优良校风的“奠基石”,是一个班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对外它是班集体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塑造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但良好的班风学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

三、抓好班风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缩影,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品行端正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诚实严谨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责任心、慈父慈母般的爱心等等,这些优秀品质不仅是班主任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崇拜的榜样与行为典范。这样的老师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敬佩与爱戴,学生也会以有这样的班主任而自豪,会主动自觉的团结在他的周围,听从其教诲服从其指令,形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班级合力,同心同德打造优秀集体,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班级建设中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另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真备课讲课,以教风促学风。师德之魂在于“爱”,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班主任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只有尊重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情,才能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二)、打造精良班干队伍,为班风建设护航

要建设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细致地挑选和培养好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

1.认真观察,慎重挑选

要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其中包括查阅档案,看其表现,听人反映,观其行动,从而尽量准确地掌握全班同学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等。其次结合直觉在全班同学中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挑选出令人满意的班干部。具体原则和方法是:

(1)责任心强,能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是非观念明确,敢说敢做,敢于负责。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能以身作则,起到好的表率作用。

(2)有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有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

(3)能坚持原则,诚实可靠,不徇私情,胆子较大,秉公办事。

(4)具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热心为大家服务,乐于助人,尽力为同学排忧解难。

2.切实做好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班干部队伍组建起来之后则要尽力进行培养,在短时期内竖立起他们的威信,班主任平时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在工作中,只要班干部坚持原则,是正确的,班主任就要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工作信心和威信,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尽量创造条件,让班干部独立地开展工作。除重大事情由班主任作主外,一般的日常事务原则上班主任少干涉、少插手,尽量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干。

(3)为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效率,班主任应经常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传授经验,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班长是主干力量,群龙之首,班主任应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