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不同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以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眼高收低,挑剔心理严重
高校学生受到所谓“毕业即失业”和“没房没车搞不定丈母娘”等不健康言论的误导,在刚踏入社会之际,幻想以最快的速度,争取高待遇和高薪酬。在选择工作时,以薪酬和待遇作为选择职业的权衡标准,而忽视了职业发展的前景。企业的招聘,除了对岗位学历标准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而高校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加之挑剔心理严重,眼高手低的就业态度必然与企业的标准要求冲突。
2、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
出于学生工作经验不够的缘由,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企业提供给学生的职位、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某些心态不稳定的学生,认为跳槽至其他企业,同样能够在同等职位工作,并且工资和待遇水平相仿。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频繁跳槽行为,无益于学生工作经验的增长,假若学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工作经验依然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必然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
3、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
“啃老”是针对青少年的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青少年在具备参与工作能力后,不愿意参加工作,直接从父母手中索取生活的费用。毕业后的高校学生群体,也存在部分“啃老”的现象,尽管不是非常普遍,但依然有必要加以重视。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基于高校学生就业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归纳为工作技能不合格、个人素质品行低下、就业观念不正确几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立足自身”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是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行为,学生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提出要求的同时,就业单位要求学生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与学生所提出的就业要求互相匹配。眼高手低。挑剔心理严重的学生,其就业心理最为关键的症结点,在于没有意识到就业双向选择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认为就业单位有必要满足自己所提出的就业要求,而没有客观端正对自身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围绕就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端正对就业“双向选择”的认识,让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剖析自身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检验是否与用人单位提出就业标准相匹配,如果低于用人单位的标准,则需要适当降低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的要求,重点扭转学生一味追求“工作环境优越”、“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时间不长”等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2、“脚踏实地”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经验不足,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一般不能够马上“位居高位”,并获得可观的薪酬和福利,而需要学生从适合本身知识、经验、技能的工作开始入手,按部就班地做好本职工作,腾出供以就业单位考察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时间,再争取晋升。针对高校学生就业时“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的问题,“按部就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重点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该如何稳住学生的就业心态?笔者建议: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邀请已经毕业,并在工作单位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就业稳定和就业成功捆绑在一起,为在校学生剖析“就业稳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搜索当今社会中由于心态不稳定,频繁跳槽后最终一事无成的就业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敲醒警钟,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避免走“盲目奔波”的冤枉路。
3、“勤劳奋斗”的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从读书到毕业,家庭基本为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单身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仅要求儿女以读书为己任,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在相对安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往往缺乏“勤劳奋斗”的心理,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诸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会将“勤奋工作”作为筛选条件之一,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等优秀品质,让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理扎根。笔者建议:在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前,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企业在提供招聘实习生的在校平台,企业在为学生支付一定标准的薪酬后,根据学生在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成绩,譬如在职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等,学生则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作为衡量学生综合成绩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潜意识中,逐渐适应真正的就业环境,而不至于在毕业之后,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而选择逃避现实。总之,勤劳奋斗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方可避免“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的尴尬就业局面。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06-01
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正确分析和认识学生心理状况和特点,努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加强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究,以期为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贡献。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高校学生各种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心理性危机事件它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造成的伤害也最大。同时,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消除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得到健康良好的成长,高职院校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
目前,多数的高职院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只是作为一门辅助式的课程,对教材的选用也没有针对性,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较多,实用性较差,极大地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要想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让院校在意识上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要明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其次是要组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本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以此来保证对学生进行因需施教,使心理教育课真正发挥其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种职业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的双重身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多需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
三、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
在院校中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防治。第一级预防网络是由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与其下设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组成。 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下设的指导中心,由有专业心理辅导知识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对统筹规划好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实施落实。第二级是在学校的各系建立心理辅导站,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开展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是在学生当中成立心理协会,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然后由学生会设立的心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学校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起到桥梁作用,及时的发现并反映本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抓好入学的心理教育工作
做好入学心理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院校要加强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拥有特定的地位与使命,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更要营造一种先进的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释放内心的激情、满足自我精神需求提供一个平台,以此来减轻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心理紧张,营造一个轻松、积极地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院校适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磨炼自我、完善自我、摆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强毅力、竞争意识、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恋爱价值观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恋爱。但高校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恋爱经验,在遇到感情纠葛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是困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道难题。高校学生应当正面直观的面对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具备承担爱情责任的能力。
5.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研究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化等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通过网络尽情地倾诉与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3.建立朋辈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朋辈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 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民办高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趋向以及人际道德观念的不断转变,给很多大学生在个性发展、就业取向以及人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困惑和压力,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时期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凸显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表现
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呈现出相关心理困惑与问题:
(一)自我认知严重失调
很多高校学生自我观念极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争强好胜,不服从管理和约束;有些学生心理发展异常,不良情绪宣泄方式极端冲动或消极,暴躁易怒,自傲浮躁,暴力攻击倾向严重,有的情感冷淡甚至倾向于自我折磨、自虐或自杀行为,存在明显的叛逆、攻击、自闭等不良心理。
(二)人际关系处理障碍
少数高校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与经验,自我封闭与渴望沟通的心理矛盾较为复杂,有些性格缺陷的学生缺乏集体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处事不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个别高校学生自私心理倾向严重,导致妒忌排斥的狭心理生成,影响着人际关系发展。
(三)生理情感矛盾困惑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生理发展的不稳定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在自身生理性征变化以及与异往的情感认识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困惑,性道德与观念过于开放或压抑,盲目追求情感释放,导致责任感缺失甚至情绪低迷,引起个性情感或者生理上的负疚消沉心理问题。
(四)生活挫折承受弱差
由于青少年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生活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相当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家庭过于贫困、择业就业压力较大、情感失败等原因存在严重的自卑忧郁、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个性张扬,虚荣攀比心理较强,狂妄自大,自傲浮躁心理严重。
二、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困惑及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环境:现代社会形势的多元化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不良的社会习俗影响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特别是经济利益上的差距导致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上的自我矛盾与困惑。
(二)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单亲家庭的亲情缺失,导致了青少年骄奢自傲、叛逆妒忌、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的形成。
(三) 学校教育:学校生活是学生家庭生活的延伸,许多民办学校片面追求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效果,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枯燥和压抑的学习压力下,导致学生消极叛逆心理日益严重。
(四) 自身因素:很多民办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诱惑能力较弱,攀比虚荣心理严重,在心理上存在盲目从众,浮躁焦虑等心理负担,导致不能安心学习。
三、 新时期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 强化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教学理念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于新时期人才资源发展的时代性需求,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强化民办高校学生教学服务理念,促进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二)优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功能。民办高校应立足于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体系,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 创新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诸多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实施,民办高校要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校园新闻媒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加强互动交往,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在集体实践活动中调整不良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四) 注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联合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动态化系统工程,社会与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深远。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联系,发动社会有关力量,共同参与和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实现联合教育功能。
结束语
总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阵地,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分析和探究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意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和教学措施,结合心理学知识和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心理,采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技巧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以及心理品质得以更完善更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过程中,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高校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既形成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发挥出了引导功能,完善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范畴,也同时扩展了心理学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还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其更加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高校,其不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或简单带过,专门针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十分有限,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稍显单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普遍以学生的体质水平提升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作为教育的细枝末节来对待,从而导致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发展现状不理想的状况。
三、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认知以及自我感觉的综合,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积极、理性的自尊,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参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高校学生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可以达到更顺畅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通过活动中其他人的反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而自我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的自我评价,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高校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一般来说,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性的氛围,并提供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其次,体育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研究体育教材中与自我概念的树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体育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等多个层次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实践和实证性机会,便于学生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反馈,从而有助于其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化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并重视这一点。在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交流沟通、遵守规则等等,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并领悟这些体育精神的意义,并由此树立相应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积极、顺利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时,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开展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活动,同时根据本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纪律教育、规则示范等,还可结合校外条件开展社会化的体育活动课程,如:社区活动、见习活动、校际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以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等与其社会化相关的意识和观念,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三) 通过体育心理调控教育,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情绪
体育课程或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指的是任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心理调节手段,以保持积极稳定的体育心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调节手段有:自我暗示法、认知训练法、念动训练法、激励法以及宣泄法等多种调节方法,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选择,搭配运用。
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时,要注意将理性的内容融入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开展积极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和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体育心理调控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竞争、挫折、胜利、失败等各种情感体验,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情绪反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复杂多变、强烈鲜明的心理体验中受到熏陶,了解并掌握体育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 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
体育运动具有反馈信息明确而迅速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容易引发人追求胜利的渴望,能促使人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使学生的这种精神不断得以强化,让学生树立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并在不怕失败、理性接受失败的同时,更加努力的追求下一次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对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时,体育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如何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危机意识等融入课堂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习惯。然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适合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如:极限运动体验法、定向运动教学法等,体育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五)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负荷相较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相对较高的,而体育运动所特有的对抗性、竞争性、激烈性等特点,也会对参与其中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荷。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耐受力水平、挫折承受能力以及行动统筹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水平得以提升。
体育任课教师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渗透意志力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常用教学方法有:注意力集中训练法、竞赛提升法、创设挫折情境教学法、疲劳负荷法等。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业余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培养。
四、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体育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高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行为是影响课堂心理环境和氛围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说要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师风师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完善的个性品质,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要开展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这不仅是指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掌握足够的体育知识,还要求任课教师掌握相当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体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能及时的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是顺利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 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体育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现有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能力,并据此捕捉教学的价值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另外,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体育任课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进行调整,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
体育学习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体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提升,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创造性发展。
在进行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量融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注重快乐体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挖掘教学内容的魅力;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穿插娱乐活动和特色比赛等等。其次,注重培养学生适度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挫折、失败等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心境。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 朱丽琼.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用及其发展策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 杨佳根.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8(08).